內地通脹急降 港人未受惠
1 :
GS(14)@2012-08-10 10:49: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10/News/ea_eaa1.htm

主婦:Å菜價錢無大變
在仍然處於較高水平的通脹率下,本港市民亦難感受物價有任何大幅緩減舻象。記者昨日午到訪港島東區的街市,多位「一家之煮」師奶們均指,近期買Å時感到部分食材價格稍有回落,但幅度很小。
每日都要為一家三口飲食操心的黃師奶指出,「每斤豬肉價比年頭應該便宜3、4元,但依然好貴」,就算想買點豬肉煲湯動輒都要40元,至於罐頭價格則未見太大變動,「都係減價先去買。」
另一位陸太則稱,近期海鮮價稍跌,「20蚊一份的紅衫魚,份量多鰦鱓」,但蔬菜「有青紅蘿蔔(價)升鰦,節瓜、冬瓜就(價)跌鰦,平均唔見好大變化」。
港6月通脹 房屋開支貢獻逾半
其實根據食環署及政府統計處的紀錄,近期來自內地的食品,例如豬肉及部分蔬果進口價已比年初回落,但本港通脹率繼續處高水平,因為香港計算物價權重,除了食品以外,另一主要權重項目是房屋開支,而6月份3.7%的CPI,其中1.9個百分點正是由房屋開支所貢獻。故此,即使食品價下調,租金開支仍然左右通脹率。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解釋,雖然香港商舖租金不納入計算範圍,「但尖沙嘴舖租貴了,名店多了,附近住宅租金點都有影響,」同時租金人工上揚,令商販經營成本上升,令減價幾無可能,結果進一步拉高本港通脹率。此外,如港鐵加價推高交通開支、薪金上調等等「本土因素」,都令香港通脹率跑贏內地。同時,人民幣升值會抵銷了內地進口食品價格的降幅,去年至今,人民幣已升值約1%,令香港難與內地一樣通脹降溫。
租金增幅滯後 通脹料升溫
1 :
GS(14)@2013-05-22 14:36:12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3d-211983?ref=ak8fs
港府昨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基本通脹率為3.9%,較3月份高0.2個百分點。統計處解釋這主要是受新鮮蔬菜價格上升所致,其他物品的價格大致保持溫和。
菜心加價6成 最高36元斤
事實上,反映基層生活指數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由於食物的比重較大,致基本通脹的按年升幅更大,達到4.6%。
在26項食品物價指數當中,新鮮蔬菜的按年及按月升幅均最大,上月按月升32%。統計處表示,此升幅為99年底至今加幅最高的一個月。
按統計處的調查,菜心的加幅最厲害,升幅達58.6%,零售每斤平均索價17.7元,市面上最高的更達36元一斤。
而白菜、節瓜及生菜的升幅均近4成,一斤白菜最貴索價30元,生菜亦可達24元一斤。
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解釋,上月適逢中國南方供應蔬菜季節的「水尾」,北方又未有菜應市,本已供不應求,加上上月雨水特別多,致浸爛蔬菜,供應更緊絀、價格高企。
當中以港人最愛、最渴市的菜心、芥蘭和白菜仔尤甚,例如上月內地供港的菜心來貨價,一度由每斤6、7元颷升至17、18元。他指,由於本月中、下旬北方有蔬菜應市,菜價已回穩,但6月起雨水頻繁,預料會令菜價再波動。
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成為通脹之最,上月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的物價指數,按年上升6.6%;其次是住屋租金,上升5.9%,而私樓CPI亦為5.9%,這是自去年8月起按年增幅最高的一個月。
租金跌勢溫和 次季下調3%
另外,政府發言人預計,由於私人房屋租金於2012年上升的滯後影響,通脹於未來的數月,將會稍為上升。
不過,隨着輸入通脹保持溫和,加上近期房屋租金回軟,當局預料應可在今年後期緩和通脹的上行壓力,港府會繼續密切留意通脹情況,特別是通脹對低收入人士的影響。
實際上,私樓租金市場開始回軟。據中原地產新簽租約統計,上月85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租金按月輕微下跌0.4%,為去年3月起,首次下跌。
中原地產趼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政府打擊樓市,過去數月令租金升幅逐步收窄,原本預料第二季租金將下跌5%,但由於香港經濟環境不算差,加上4月企業加薪,均會刺激租金,料租金跌幅趨溫和,第二季下調3%。
撰文:蔡瑤
星洲公積金政府包底 跑輸通脹
1 :
GS(14)@2014-07-28 12:56: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政府正式就「核心基金」諮詢公眾,作為強積金預設的投資選項,有社會人士提倡基金交由政府擔當公共信託人,令投資經驗不多的打工仔既獲最低限度的回報,又能節省基金開支。一直被視為香港勁敵的新加坡,其退休金制度正以由政府中央管理打工仔積蓄作主導,並提供保證回報。不過近年愈來愈多星洲人埋怨回報跑輸通脹,無法保障退休生活。
新加坡1955年來一直奉行中央公積金(CPF)制度,當地人民每月須繳交工資20%作為供款,另由僱主供款16%,當僱員年紀漸增,供款比率會因應降低。去年為止,中央公積金總結餘達2530億坡元,相當於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68%。
八成打工仔靠政府保證回報
僱員供款的帳戶由普通、特別和醫療戶口組成,另退休戶口會在55歲設立,由其他戶口轉入資金(見表)。政府保證會向普通戶口支付2.5厘年利率,特別戶口、醫療戶口和退休戶口各付4厘。僱員亦可將普通及特別戶口部分資金投資到政府指定的資產類別,賺取更高回報。
參考中央公積金局年報,去年僱員選擇自行投資金融工具的金額,按推算僅佔普通戶口及特別戶口約21%及10%。當地一項大學調查更指出,2004年至2013年,能通過投資計劃賺取高於政府2.5厘保證回報的成員,僅得18%,意味星洲八成打工仔都要倚靠政府的保證回報安享晚年。
不過新加坡近年的物價愈升愈快,過去10年平均通脹約2.7%,假設每個打工仔戶口的綜合保證回報為3厘,一年實際回報率僅0.3厘,當通脹較高時,CPF更會被蠶食(見圖)。理柏6月統計顯示,本港強積金過去10年的總回報達69%,甚至跑贏星洲期內近34%回報。
倘通脹較高 CPF會被蠶食
新加坡人民近年面臨工資增長緩慢、儲蓄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等社會問題。政府卻宣布7月1日起進一步上調公積金戶口的最低結餘,終於觸發民怨,上月初逾2000名新加坡人示威,表達對公積金的不滿,規模為近年罕見。
新加坡民眾批評公積金制度的透明度低,引發上月示威的博客鄞義林更在公開演說控訴政府取用了人民的積蓄,幫助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淡馬錫每年賺取6.5%及16%的回報,後遭政府控告誹謗及罰款。新加坡財政部澄清,公積金供款是用來購買一款政府發行的債券,提供保證回報予僱員,該筆款項由GIC管理,而過去20年中,GIC回報有8年低於公積金保證回報,損失都由政府吸收。
星洲上月2000人示威不滿CPF
儘管星洲公積金回報遭詬病,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為當地制度有值得借鏡之處,即政府一方面提供保證回報予人民,但同時賦予人民選擇退出(opt-out)的權利,「如果對保證回報不滿意,其實可自行投資在回報較佳的資產項目」(見另文)。
(積金出路系列之二)
明報記者 陳悅
2 :
GS(14)@2014-07-28 12:56: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b_ebd1.htm
學者議員:政府仍可借鏡新加坡
2014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星洲退休金制度的運作模式,與香港恍如處兩個極端︰前者管理權集中在政府手上,後者卻由市場主導。儘管兩地政治體制、歷史背景各有不同,學者及議員認為新加坡體制有值得學習之處,但側重點不一。
新加坡由政府管理人民的退休金,並給予保證回報,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主任及教授周基利認為,香港難以仿效這種模式,因香港始終較為民主化,強行改革現有強積金制度,或會惹來商界很大反彈。
教院教授:政府管理違MPF初衷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擔當公共信託人角色,向強積金成員提供保證回報,周基利擔心會令市民對管理強積金的意識更薄弱,亦未能充分運用市場的力量,「這跟強積金的設計原意有很大出入」。但他認為可學習星洲採用年金制,讓人民定期提取退休金,而非一次過發放,令晚年生活更有預算。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同,星洲公營化運作的傳統由來已久,香港未必可「照辦煮碗」借用,港府卻可把握引入核心基金的契機,擔當更積極的角色。
鄧家彪認為,如果政府委任法定機構作為核心基金受託人,推出具競爭力的收費,都有助減低強積金市場的整體基金收費。至於保證回報,鄧相信可借用iBond的概念,令核心基金的回報與通脹或外匯基金掛,相信只要做到扣除開支後,回報與通脹大致相若,市民亦會理解。
3 :
GS(14)@2014-07-28 12:57: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28/news/eb_ebe1.htm

星洲可取退休金買樓
2014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星洲退休金供款比例較高,僱員、僱主的供款合共佔月薪36%,用途因此亦較多元化,包括可用來置業。按政府規定,公積金成員可提取普通戶口的儲蓄購買自住物業,組屋或私樓均可。
新加坡當地的港人非牟利社團九龍會,其會長陳文平是移居當地逾20年的香港人。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新加坡公積金的置業保障完善,人民只須使用累積的供款償還房貸,毋須動用太多現金。
他舉例,其侄兒現年20多歲,近月決定買下一個5室的組屋,售價35萬坡元。他向當地房屋建設委員會申請九成按揭,只支付一成首期。貸款分25年期還清,每月還款約1400坡元。其侄兒與太太二人月入共約7000坡元,其CPF供款已大致覆蓋還款額。
提款帳戶須至少擁19.85萬坡元
不過新加坡金融專業人士學會前任主席梁實軒指出,由於當地近年樓價高昂,許多動用公積金置業的新加坡人,晚年因而沒有足夠儲蓄退休。由7月1日起,公積金成員在55歲時,其帳戶必須擁有至少19.85萬坡元,才能提取退休金。梁指出,若不計物業價值,過去統計顯示每8個新加坡人只有1個有能力滿足19.85萬坡元的最低供款要求。
除置業用途外,公積金成員亦可在普通戶口超過2萬坡元,及特別戶口超過4萬坡元後,把餘額投資在政府指定的資產類別上。最極端的情下,可把所有可投資金額押在一項資產上。若此規距適用於香港,單賣盈富基金,一年開支比率最多僅0.15%,遠低於市面恒指基金積金所收取的0.97%至1.55%(見表)。
通脹掛退休投資 權威學者支持 陳茂峰
1 :
GS(14)@2014-09-08 09:23:2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8/news/ec_ecq1.htm\r\n\r\n【明報專訊】積金局提議設立以人生階段(life-cycle)投資的核心基金。學者研究點出人生階段投資的問題,不但難以避免虧損,而且對某些打工仔並不合適。學者建議,通脹掛債券組合較人生階段組合更符合打工仔退休投資需要。\r\n \r\n\r\nBridges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報告《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Life-cycle Portfolio Allocation Strategies for Retirement Saving: A Simulation Study》,根據12,871個在1915年至1942年出生的打工仔的真實資料,配合1926年至2008年美國股市和債券的表現,假設他們投資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投資組合,以隨機模擬法分析這些打工仔的退休金投資的可能回報。結論是:這些人生階段投資組合雖然可以有效降低組合的虧損風險,但不能避免虧損;決定退休時投資總回報的主要因素,不是投資組合的股債變化,而是何時開始投資,即打工仔供退休金時是否遇上股市牛市。原來退休金投資是否得心應手,要看生於何時!\r\n \r\n美TIPS讓退休金保持購買力\r\n \r\nBridges等人的研究,其中一個基準組合是只投資在美國的通脹掛債券TIPS。這個組合不單不虧錢,而且平均回報和人生階段投資組合相差不多。更重要的是TIPS組合的回報是與通脹掛,是唯一讓打工仔的退休金能夠保持購買力的組合。Bridges等人認為,人生階段投資有其吸引力,但不一定是打工仔退休金的最佳選擇,TIPS組合更有優勢。但TIPS能否發展成為美國退休金的必然之選,要看TIPS市場的發展。\r\n \r\nBridges等人鍾情TIPS組合,也有其他學者和應。著名經濟學者Zvi Bodie(投資學必備教科書Investments的主要編者)是專長研究人生階段投資和退休投資。Bodie在2003年出版的書《Worry-Free Investing: A Safe Approach to Achieving Your Lifetime Financial Goals》(與 Michael J. Clowes合著),倡議投資者的退休準備,應該是投資在梯級式通脹掛債券組合(laddered portfolio of inflation-indexed bonds),政府有責任發行或管理這些通脹掛債券組合。Bodie在2007年的一篇論文〈Making Investment Choices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進一步以理論證明,對於家財不多、靠工資收入維生、厭惡風險的打工仔,最佳的退休投資組合是退休時提取的TIPS組合。Bodie在2012年的論文〈Worry-Free Inflation-Indexing for Sovereigns: How Governments Can Effectively Deliver Inflation-Indexed Returns to Their Citizens and Retirees〉,認為發行通脹掛債券是政府理所當然的責任,更為政府籌謀獻策,提供3個方法讓政府輕易管理通脹掛債券的通脹風險。\r\n \r\n認為發TIPS 乃政府責任\r\n \r\n美國另一殿堂級經濟學者,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斯坦(Martin S. Feldstein),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權威。費爾德斯坦曾經是列根任總統時的首席經濟顧問,亦是現在的總統經濟復蘇顧問委員會(President\'s Economic Recovery Advisory Board)成員,被稱為供應學派之父。費爾德斯坦曾經是繼承格林斯潘的熱門人選,但因為他是AIG的董事而落選。\r\n \r\n10年前美國檢討社保制度,費爾德斯坦便提議加入以TIPS為主的保持購買力組合,並寫了多篇論文支持其論點,其中的〈Reducing the Risk of Investment-based Social Security Reform〉,常為學者引用。\r\n \r\n積金局提議的核心基金,需要低費用、低風險、合理回報、設計簡單、容易操作。我說通脹掛債券iBond是核心基金不二之選,只是拾智者的牙慧。\r\n \r\n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r\n\r\
[email protected]
積金諮詢 政府研推通脹掛勾產品
1 :
GS(14)@2014-10-13 12:03: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積金局有關設立核心基金的公眾諮詢於上月底結束,據政府消息指一共收到260份回應,對於是否定下管理費上限及核心基金的投資方法,市場上出現不同意見。由於絕大部分回應都贊成設立核心基金的原意,因此估計明年積金局能把有關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在2016年正式推出核心基金。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從回應數量及內容看,大眾普遍贊同設立核心基金,但相對是否設下收費上限,大眾對核心基金的投資方式更感興趣。
核心基金最快2016年推
部分人士認同諮詢文件建議的「人生階段」或「目標日期」投資方式,但亦有部分人士建議容許投資股票或債券以外的產品,或建議核心基金的回報與通脹掛。
事實上,以往已有不少聲音指出,強積金基金應容許投資政府發行的通脹掛債券(iBond)。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指出,現時市場只有iBond與香港的通脹率掛,若強積金基金的回報要與通脹掛,必須要有更多產品,但政府多年來都未能成功活化本港債市,如果再由政府自行設計通脹債券,強積金便變相由政府包底,這也不是政府樂見的。
政府消息人士則指出,任何建議都值得研究,但首先要研究的是如何為通脹率定下指引。黃展威指出,iBond是根據最近6個月的通脹率定下派息比率,歐美的通脹掛產品,一般都是先對通脹預期作出評估的。
有關諮詢在上月30日結束,但260份回應當中,110份是在諮詢期的最後一星期才遞交,搭上「尾班車」的多數是業界人士。消息人士指出,在業界提交回應前,大眾、學者及部分團體大多支持為核心基金設下0.75%的管理費上限,但業界平衡了這方面的意見。
四成意見 最後一周才遞交
部分業界人士指出,市場應該重基金回報,而非眼於收費。但亦有部分業界人士指出,只要以被動形式管理基金,即採用追蹤指數的方法,可減少進行股票研究,要做到0.75%的管理費並非難事。部分建議甚至指出,以強積金長達數十年的投資周期,回報只要追得上股市,已較許多主動式基金好。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回應眾多,建議繁複,需要約數個月時間研究才能總結。
工會倡加薪7%追通脹
1 :
GS(14)@2014-11-24 13:53:16
■職工盟指不少大公司的加薪政策肥上瘦下。
【本報訊】臨近年尾,不少公司正為明年加薪作準備,職工盟表示,多間上市公司在過去幾年的稅後盈利都上升超過一成,故建議企業明年加薪7%,以追上政府預測今年全年4.4%的通脹率,以提升生活質素。職工盟並指佔中影響經濟說法缺乏實際數據支持,批評有關說法是「博大霧」。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昨於記者會上表示,職工盟翻查港鐵、長實、恒地、新巴、城巴母公司新創建等上市公司過往幾年的財務報告,發現不少稅後盈利都上升超過一成,但職員加薪卻少於5%;相反,高層人員人工普遍加超過一成,更有人加薪近九成,他譴責這種肥上瘦下的做法,是漠視基層員工的加薪訴求。
擬遊行向大財團請願
因此,職工盟提議企業明年加薪7%。職工盟副主席張麗霞稱,政府早前預測實質經濟增長介乎2至3%,通脹達到4.4%。她指出,連年通脹令勞工入不敷支,呼籲企業同員工分享經濟成果。提及有商會擔心佔中會影響本港經濟,蒙兆達認為這說法缺乏實際數據支持,批評有關說法是「博大霧」,他警告若藉此削減員工加薪幅度,會嚴重影響勞資關係,甚至可能出現罷工浪潮。職工盟將聯絡各大商會提出加薪建議方案,並將於下月7日發起遊行,到各大財團及政府總部請願,要求關注員工薪酬及盡快為集體談判權立法。不過,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不認同商界指佔中影響經濟說法是「博大霧」,「經濟有冇受影響,僱主同僱員都有目共睹,僱員對實際情況心中有數,唔係僱主同工會講咗就算」。他指出,佔中對經濟的影響會於明年首季浮現,「過咗年尾消費旺季後,可能會出現裁員,甚至倒閉」。他不排除明年加薪幅度或比香港僱主聯合會建議的4%為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4/18945606
通脹5年低 出招呼聲高
1 :
GS(14)@2014-12-11 11:18:3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1/news/eb_eba3.htm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1.4%,比市場預期的1.6%為低,且創下2009年11月以來新低;加上同日公布的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倒退2.7%,連續33個月負增長,令市場加劇憂慮內地通縮風險升溫,期待人行短期內出手再減息或降存款準備金率以振經濟。
工業品價格 連續33個月負增長
11月CPI進一步放緩,其中被視為推高通脹主要因素的豬肉價格下降3.8%。而累計首11個月,CPI只有2%,距離3.5%全年目標漸遠。對此,中金報告分析指,總需求弱使食品價格反季節回落,拖累CPI下行,PPI負增長壓力大,產能過剩、油價下跌是主要原因,報告又預料12月CPI和PPI增速將可能繼續下行,令中國的通縮風險明顯增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於報告中更指,PPI負增長擴大意味著內地企業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較大打擊,加上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高企,利潤率將進一步下降而債務負擔將不斷上升。CPI持續下滑,顯示中國進入了快速去通脹化過程,而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中國所面臨的通縮壓力亦進一步上升。
劉利剛:大宗商品跌價是元兇
劉利剛認為,通脹持續放緩意味中國需要加大政策寬鬆力度,未來人行將不得不通過降準來恢復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故不排除今年年底之前有降準可能。他又估計,如果人行將明年M2的增速設在12%至13%左右,則明年人行可能最少要降準三次,每次50個點子(1%為100點子)。
瑞穗報告亦稱,通縮風險增加因氣候溫和令蔬菜和水果價格較正常偏低,而更重要因素是包括原油、有色金屬、化學品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將價格下行壓力推向生產者。
2 :
ng caddy(36072)@2014-12-11 11:28:34通脹5年低=通縮......
強積金回報 大幅跑輸通脹
1 :
GS(14)@2015-01-06 09:42: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6/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根據路透旗下理柏的數據,去年強積金整體回報只有1.53%,是2011年後表現最差的一年,按政府預期的2014年4.3%通脹率計算,強積金回報大幅跑輸通脹。上月的表現尤其不堪入目,除中國股票外,其餘類別全部見紅,整體只有48隻基金錄得正回報,佔總數僅一成。
去年強積金的回報不佳,主要因為除中國股市特別「標青」外,其餘市場均相當波動。例如最多「打工仔」投資的港股,雖然年中一度升至海嘯後高位,但其後表現反覆,恒指全年計只微升1.3%。
環球市波動 僅中國股市標青
12月份環球市波動,亦影響全年表現。上月俄羅斯貨幣及股市大跌,導致新興市場相當波動,另外歐股及美股均出現回吐,標普500指數單月跌4%。大部分強積金基金上月均見紅,整體強積金單月跌1%,僅48隻基金有正回報,大部分是中國股票、香港股票及港元資幣市場基金。
歐日基金表現均大跌逾5%
日本縱使推出量寬,導致日經平均指數全年大漲逾7%,但由於日股基金均以港元計價,計及日圓貶值因素,日股基金全年平均大跌5.21%。受歐元大幅貶值影響,歐股基金更是表現最差的類別,13隻基金全年平均蝕5.4%。兩大成熟市場基金錄得大幅下跌,導致基金數目最多的環球股票類別,全年平均只賺0.95%,是繼2008及2011後最差的一年。
港股基金跑贏恒指,全年平均升3.3%。中國股票基金一枝獨秀,全年平均大升10.67%。但受人民幣全年貶值2.42%影響,4隻人民幣債券基金,有3隻錄得逾1%跌幅。
以單一基金看,友邦(1299)兩隻日股基金全年均跌逾10%,是表現最差的基金。宏利旗下專門投資醫藥保健行業的「健康護理基金」,全年有17.69%回報,是表現最好的基金。
康宏:今年重點中港市場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指出,去年大部分地區市動盪,基金管理有難度。今年除了重點看中港市場,亦建議配置於美股,縱使大多分析員認為美股估值過高,但鍾建強認為美元強勢仍能支持股市。相反,打工仔應避開日本、歐洲等市場,因為貨幣持續貶值,基金即使有做貨幣對,表現亦會跑輸該市場。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 :
GS(14)@2015-01-06 09:43: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6/news/ec_eca2.htm
政府倡設核心基金 惟回報欠佳
2015年1月6日
【明報專訊】有鑑於現時預設基金普遍收費高,回報低,政府去年建議推出核心基金,作為各強積金計劃的預設基金,投資方法或以「目標期限」為主,然而去年目標期限基金平均回報僅得1.07%,甚至低於整體1.53%水平。
去年平均回報 跑輸整體
所謂目標期限基金,主要是以股債混合的方式經營,根據成員年齡及可承受的風險,適當配置股票及債券比例。政府曾指出,混合型基金歷年平均有逾4%回報,較現時預設基金好。惟根據理柏資料,21隻目標期限基金,上月表現全部見紅,去年平均回報低見1.07%,全年表現最好的,是銀聯旗下的BCT 2040基金,回報亦只有1.59%。
分析:價格升幅小 管理費抵消利息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指出,股票市場波動,債券市場則因憂慮加息,導致價格升幅不大,只收利息,都被管理費抵消。事實上,3種港元混合型基金類別,合共108隻基金,去年平均回報只有約0.5%。
張佩儀亦指出,目標期限基金把股債比例定在某一個百分比,可能幾年下來才轉變一次,靈活性相當低,打工仔不如自己配置資產比例。
3 :
ironforge(21491)@2015-01-06 17:46:35A股14年升50%, 我HSBC個爛鬼中國股票基金MFP 升1X%..
4 :
GS(14)@2015-01-06 23:36:07好差的成績
外匯基金輸外匯 回報1.4% 3年最差 跑輸通脹強積金
1 :
GS(14)@2015-01-27 16:12: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由於美元大升,外匯基金去年錄得527億元外匯虧損,拖低投資回報跌至僅1.4%,與強積金回報相若,但大幅跑輸通脹。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雖然去年已適量減持歐元及日圓,但美元升值幅度仍超出市場預期,無可避免出現外匯虧損。他預料,今年投資環境更困難,歐日大規模量寬,美國利率正常化的步伐難以估計,管理外匯基金時要「步步為營」,貫徹保本為先、長期增值策略。
明報記者 葉浩霖
陳德霖稱,去年投資環境十分困難,市場早預期美國去年10月結束買債計劃,預計利息將從低水平回升,外匯基金最初制定3項防禦措施,包括增加現金持有比例、縮短持有債券的年期、適量減持債券並增持股票(見表)。但美國國債息率走勢出乎預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年初時的3厘跌至年底時約2.17厘。
另一方面,縱使已經預期美元升值,並適量減持歐元及日圓,但美匯指數全年大升12.8%,為17年以來最勁,無可避免出現外匯虧損,以至大幅拖低外匯基金的回報率。
外匯虧損527億 金額歷年最多
外匯基金在2014年的外匯虧損達527億元,以金額計為歷年最多,佔總投資金額比例1.7%,但低過2005年外匯虧損佔比1.8%。陳德霖昨日稱,過去10年至15年間外匯錄得盈餘以及虧蝕的次數大約各為一半。
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補充指出,2004年至2013年間累計外匯「大致打和」,錄得104億元正回報。
陳德霖指2015年投資環境會較去年更為複雜及困難,美國利率正常化,相反歐元區以及日本量化寬鬆,另外還有油價大跌、美元強勢、瑞郎急升等事件,市場有很大不確定性,投資時會步步為營。
美元港元資產佔逾八成
外匯基金在2014年總投資收入436億元,當中香港及其他股票收入各為65億元及337億元,至於債券收入有473億元。據余偉文指出,美元及港元資產比例已升至83%,餘下非美元資產佔17%。據年報資料,2013年外匯基金投資基準美元及港元比例為77%,但截至2013年底美元及港元的實際貨幣比重已分別為74%及9%。
外匯基金在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額度有所增加,銀行間債市的投資規模由300億元人民幣,增加至600億元人民幣。至於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則由15億美元增至25億美元。
多元化投資 累計回報率13.5%
另外,多元化投資市值在2014年底錄1152億元,累計回報率13.5%,另外有超過700億元的已投資但未提取項目。余偉文稱,距離投資上限額為2100億元還有空間,另外大部分私募基金投資年期5至7年,部分項目已到收割期,未來會有資金回籠並釋出額度作其他投資。
2 :
GS(14)@2015-01-27 16:12:3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7/news/ea_eaa2.htm
支付財政儲備275億 按年大減25%
2015年1月27日
【明報專訊】根據外匯基金去年表現,2014年應支付予財政儲備的費用為275億元,較2013年大減25%。由於近年外匯基金投資組合的回報率偏低,因此從2008年起外匯基金付給政府的投資收益每愈下。
根據金管局資料,外匯基金在2014年應支付給財政儲備的費用,遠低於2013年和2012年的368億元和377億元。2014年支付予香港特區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的費用共86億元。
近年回報率5%以下 支付逐年降
外匯基金每年付的財政儲備存款利息,根據基金過去6年的平均年度投資回報計算,該基金在2006和2007年回報率高達約10%,但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回報率跌至負數。其後數年雖然有所回升,但回報率基本在5%以下徘徊,拖累支付給財政儲備的利息逐年下降。
3 :
GS(14)@2015-01-27 16:12: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7/news/ea_eaa3.htm
調整美債組合 失賺盡機會
2015年1月27日
【明報專訊】除了美元強勢導致的外匯損失之外,去年初外匯基金為了應對美國退市而減持債券,同時增持美國短債、減少長債,以縮短手持債券組合的平均年期,到頭來去年美國長債價格大升,令外匯基金錯失債市大賺的機會。
外匯基金的債券投資在2013年虧蝕191億元,據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金管局在2014年隨即作了數項防禦措施,其中減持債券,同時縮短債券年期,最終2014年來債券收入達473億元。不過,其實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在2014年大幅上揚,孳息率在全年大跌約26%,反而2年期債價錄得下跌,孳息率大升超過七成。故買短債賣長債之舉反而令到金管局未能盡賺。
不過獨立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債券回報最終能有約473億元回報表現已屬不錯。他指出,外匯基金規模太大,所以難以靈活作出調動。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雷賢達則稱,去年美、日股市都大升,如果單看最終1.4%回報率是「有點低」,相信歐元大幅貶值引致的匯兌損失抵消了在股票、債券市場的正回報。
美加息步伐不穩 預告今年投資難
去年美國國債息率走勢難料,陳德霖昨日亦提到美國加息步伐不穩定將導致今年投資難度大增。他表示,市場有說法稱歐洲大規模量寬下,美國可能再推遲加息步伐,但量寬下不少資金流至美國,加上油價大跌,對美國本土經濟亦有好處,最終更有可能刺激到通脹,故實在難以評估歐洲量寬對美國加息步伐的影響。
內地首兩月通脹1.1% 人行:不會通縮
1 :
GS(14)@2015-03-11 12:55: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1/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內地2月通脹1.4%,首兩月則為1.1%,市場預期中央定下全年3%通脹目標難以實現。2月PPI(工業生產價格指數)更按年跌4.8%(見圖),其持續走低導致減息之後實際利率反而升高,市場普遍預期央行會繼續降準、降息來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
2月工業生產指數跌4.8%
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昨天表示,消費物價指數是比較低,但在可見的未來,指數仍會是正數。他說,日本、歐洲比內地的通縮風險更大,人行亦正密切關注。
受農曆新年因素刺激,再加上今年與去年春節在不同月份,內地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1.4%,高過市場預期的1%。首兩個通脹率則為1.1%。同期PPI則按年跌4.8%,超過預期的4.3%。首兩個月PPI按年跌4.6%,反映內地工業產能過剩問題持續。
巴克萊指出,內地將今年通脹目標由3.5%下降到3%,去年通脹率則是2%。PPI降幅從1月的4.3%擴大到4.8%,表明通縮風險嚴峻,預期產能過剩將導致PPI持續下行。恒生報告則指出,CPI數據表明通脹壓力小,給寬鬆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央行年內會繼續降息降準幫助實體經濟。
巴克萊﹕PPI再跌 通縮風險嚴峻
該行預計上半年CPI一路處在2%以下,下半年隨貨幣寬鬆生效,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去年的低基數效應,推至2%以上,全年平均則與2014年持平為2%。
法巴指出,CPI上升到1.4%,除了春節因素,也與人民幣的匯率變化有關。不過,若計算食品以外通脹,則維持在1%以下。PPI通縮已經持續36個月,其進一步回落使得今後幾個月CPI增速放緩仍將持續。同時,PPI下降也導致實際借貸利率在降息後反而上升,央行必然放水促進資金流入實體。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