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企大股東押股增 容易被狙擊

1 : GS(14)@2017-06-10 12:51:50

【拆 局】港股早已淪為沽空機構「搵食」樂園,但近期狙擊密度急升,單計近半年已最少有六宗,連一向被視為投資者信心保證的藍籌股亦不能倖免。分析指,內地資金南下、內地民企大股東押股增加,及部份公司股價短期暴漲,三大因素導致沽空機構密密來港搵食。有分析員指,近期沽空機構的狙擊行動,是看準內地資金恐慌性心態。他指港股通引入的內地資金,在不清楚港股運作「盲舂舂」入市,炒股是不理基本因素,一遇上任何風吹草動,就會恐慌性拋售股份,導致相關股份急跌,沽空機構從中獲利。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內地散戶,甚至是私募基金,炒股只有向上炒的概念,投機方式極為進取,造就一批北水愛股脫離基本面,股價暴升,亦令沽空機構有水位狙擊。他亦指內地民企大股東押股普遍,這類企業較容易成為狙擊對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7/200472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82

張耀揚嘆結婚唔容易

1 : GS(14)@2017-06-10 13:46:51

張耀揚(Roy)淡出娛樂圈多年,早前現身台灣女星安以軒和澳門富商陳榮煉在夏威夷舉行的婚禮,他在婚宴上接受訪問,透露近年轉戰澳門發展賭業,自稱目前由公關工作開始做起,最近與陳榮煉在海外的賭廳有投資合作。談到近年生活,Roy表示九年前拍戲傷腰,令椎間盤突出,他說:「當時生不如死,好想一走了之,後來做了手術減輕疼痛,自此之後天天運動,踢球、游泳、騎單車!」感情方面,問Roy可有計劃與女友淼淼結婚?他表示:「結婚哪有那麼容易,但當然會以這個方向走。」又指對拍戲尚有熱情,如果有人找他都可以。撰文:小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0/200506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24

外資投台慘跌3成5台灣國策顧問駁吸引力跌:他們要來也不容易

1 : GS(14)@2017-06-25 09:31:21

近期台灣外交連翻碰壁,總統蔡英文經濟智囊何美玥率領歷來陣容最大的石化、生物科技及航空企業廠商團出席美國華府投資峰會,鞏固台美經貿策略夥伴關係。這2天行程來到矽谷科企考察AI(人工智能)技術。而針對台灣原本就敬陪全球末座之一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國直接投資)數字再度重挫,何強調,台灣本土製造業有能力自強,不能只寄望外資,「FDI想要進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駐美記者:唐芷瑩 加州矽谷報道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在駐三藩市台北經濟文化科技組辦事處召開記者會,提到在矽谷2天行程包括參訪Google、Lyft和Nvidia等科企,目的是研究無人車、AI及新AI晶片GPU在台應用的可行性。何指出,台灣具備發展AI的條件,「不少AI所需要的大數據庫,在台灣也有對外開放,政府會盡量將可以公開的都公開」,亦有信心提高廠房的生產效率,「主要想用在生產線上的管理,工場的大量生產資訊,通過AI監測讓機器維持在最佳狀態,不需再等完工後才做QC(品質管制)。」考察團早前考察台塑德州(Texas)廠房,又在當地與副州長派崔克(Dan Patrick)會面,在美國積極覓地投資建廠,投資額或高達340億美元。不過,台灣企業吸引外資投資的吸金功力向來薄弱,台資投外(FPI)與外資投台(FDI)的比例一向懸殊。最新公佈的外資數據更顯示,台灣今年首5個月的FDI狀況按年同期下跌3成5,引起民眾質疑政府未有正視經濟的這些「內憂外患」問題,就赴美大力投資,究竟是要「選擇美國」(華府峰會名稱),還是選擇台灣?無何否認台灣產業對外吸引力下跌,表示不能單看數字:「我曾當經濟部長,這些數字背後涵意我都知道,對我來說是沒有好擔心的,真的沒這個問題!」她解釋,台灣是以製造業立國,廠商自己的投資很重要,「FDI想要進來,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我們自己的製造業是很強的。」但她承認業內要不斷求變,「只要你開發一些特別項目,FDI就會進來」。故是次的AI考察,何視為正是將傳統產業創新的契機,「不加快這方面步伐的話,不消多久與外國的差距已經會拉得很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4/20067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65

胡孟青﹕限制境外投資談何容易

1 : GS(14)@2017-08-29 01:51:32

【明報專訊】面對近幾年內地企業的瘋狂境外收購,當局終於出重手整頓及頒下新規定。早前,不論發改委、外管局均表明,不歡迎內地企業對境外盲搶房地產、酒店、娛樂及體育俱樂部等項目,從近年多家企業的類似海外收購行動,早就擺明將矛頭直指個別民企。現在,當局在國務院層次頒布新規定,由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及外交部聯合發布指導意見,級別上是相當之高層次,大有一網打盡之感。

老實說,內地企業有錢好、無錢好,但間間雄心勃勃,原因莫過於以收購壯聲威的目的。可是,企業有錢不花在內地,協助提升經濟,銀彈有限的卻大搞槓桿,影響金融穩定。同一時間,中資企業高價盲搶,贏得登上國際媒體頭條機會,卻負面形象不斷,部分更令到很多境外監管機構要收緊外來企業投資,變相搞亂檔,阻礙了主席推進國家經濟大事的宏願。

助理順港資產市場

內地企業是聰明的,情况有變、政策設限、成本與效益不成比例,當中平保(2318)似乎最具備政治智慧。傳聞入股歐洲大球會,平保即時斬釘截鐵否認、之前高價在港破天荒投地,管理層亦已經改口,重申風險衡量最為重要,對外房地產項目收購更加謹慎。

有業界人士直指,除非內地四大部委聯手頒布的新規定,所指的境外定義不包括香港,否則的話,某程度上對理順本港資產市場將肯定有正面作用。君不見,近一段時間批出的地皮,中資幾乎絕迹了,成交價雖稱不上超抵,但已沒有出現早前的超高溢價情况。近期個別公司業績,部分地產商盈利增幅雖強,但稍有留意的話,部分披露的新住宅項目,報稱的回報率竟然低至只有半成。

港殼熱炒 或同受打擊

從各大部委頒布的規定,有兩點要留意。首先,除地產、酒店、娛樂等項目之外,亦都列明要限制設立無具體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台,是否連近年有價有市的本港殼資源也一併受影響,似乎要再觀察。更有意思的是,外交部有份頒布今次的新規定,純粹揣測的話,除因為涉及海外範疇之外,是否在嚴打境外投資問題上,已經提升至外交層次?

當然,規則與現實可能是截然不同。外管局數字反映,7月份內地仍然錄得約140億美元資金外流,更重要的是過去幾年來,廠商及出口商賺取的一批外匯收益,很多其實是仍然停泊在本港為首的境外體系,資金仍然足夠備用,要限制境外投資談何容易?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31&issue=2017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75

周顯:搞Startup內地容易過香港

1 : GS(14)@2018-01-22 04:58:13

【明報專訊】那天同幾個年輕朋友唱K,發現原來現在很多年輕人搞Startup。不過,我也不方便潑他們的冷水,皆因在香港,搞Startup可不容易呀!如果是我,就索性移師內地搞,事關內地的市場比香港大得多,我的有錢朋友,都是在內地發掘投資項目,不考慮香港,那些順豐速遞、大疆無人機,都是香港人搞的,如果在香港,又怎可能達到這個規模呢?

順豐大疆 都是港人回內地搞

如果在香港搞,發大了才轉戰內地,這個轉折反而更加困難,因為兩者是不同的市場,內地企業來到香港,鬥不過地頭蛇,所以很少內地企業可以在香港成功,反過來,香港人要把香港生意拓展到內地,倒不如索性把整盤生意移往內地,把自己變成大陸人。

其實,電影業早已如此,大家想想,搞合拍片,倒不如直接拍內地片,周星馳、王晶、徐克、陳嘉上等等,甚至是林超賢,都變成了大陸人啦!

說到電影業,居然有朋友投資,叫我開拍《醫生傳奇》,我說﹕「會得罪好多人㗎噃!」他說﹕「千零萬拍完,我不在院線放映,拍來自己留記錄,又有乜問題?」我說﹕「你付錢,我開拍,無問題。」

另一個同電影有關的事件,就是國藝控股(8228)……的主席冼國林,同時也擁有第一財務(8215),剛剛委任了老友黃啟倫為執行董事。黃是美容業巨子,當年是修身堂(8200)、變靚D(8079)的founder之一,搞邊間邊間上市,也是我認識的人當中,首屈一指的銷售奇才,無人不讚他的銷售技巧了得,這幾年發了財,還買了一隻遊艇……究竟冼國林用什麼條件,說服他來當執行董事呢?不明。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07&issue=20180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60

【馬雲老師哲學堂】馬雲:我真不容易 這就是命

1 : GS(14)@2018-01-28 18:44:57

曾經當教師的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參加「馬雲鄉村教師節」時再爆金句,「我真不容易,我今天晚上還飛去歐洲….有時候就是命,就看你怎麽看淡它。」馬雲:「昨天(前天)晚上我覺得當鄉村老師真不容易,但我沒在你們身上、在你們眼中看到不容易,當然點到痛處的時候大家覺得真不容易,說心裡話沒有一個人在言世界上是容易的。」「你們覺得我容易嗎,不容易,我真不容易,我今天晚上還飛去歐洲,但我並不覺得有多難,回過頭來想想其實不容易,在幹的時候我沒覺得不容易。就像你看着孩子的時候,你沒有覺得不容易,晚上回到家老婆一駡,哎,覺得真的有點傻哦。我其實一年回到家,一年到了年底我一看,今年我大概飛了八百三十多個小時,我覺得,哇,我怎麼飛那麼多,如果我真知道有這麼多,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杠過來的,所以每個老師都不容易,但也記住每個人也都不容易,有時候就是你的命,你怎麼去看淡它。」另外,馬雲於同一場合亦有提及手機遊戲,他覺得對遊戲要採取一些措施來進行管理。「我以前特別忌諱遊戲,那時候的遊戲真沒法弄,全是賭博、色情、兇殺,只有這樣才能玩起來。但是後來的遊戲,現在的遊戲,技術含量這方面增加了很多,正在往好的方面去做。」馬雲說,「但是沒有想到,遊戲現在居然可以影響這麼多人,我覺得這個問題大了,特別是對初中生、小學生的影響。」馬雲認為遊戲不是壞事,但對遊戲失去控制將是嚴重的問題。「今後的孩子可能會離不開遊戲,但是也不等於遊戲要變成這個樣子,那是非常可怕,很多大人都控制不住。今天對於遊戲,並沒有分級管理。我只能講,作為一個父母,我是不高興的。」馬雲提到自己昨天看到的一個報道,「一個初中的孩子,為了玩遊戲,把爸媽的錢偷出來,去幹一些犯罪的事情,這是需要學校和大家共同來解決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很憤怒。」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4/202837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48

老樓周記:最容易受傷的買家

1 : GS(14)@2018-02-21 06:17:22

雞年樓市可說是長升長有,而且更有各年紀及以首置客身份買家最活躍的一年,記得年前政府先後實施非首置客買樓要交15%重稅和堵塞一約多契漏洞後,醒目買家便透過不同的破解方法攞到最大着數,樓價不跌反升,前任及現任特首多次重申政策不是打擊樓價而是阻止樓價升得更急,似乎未見效果。踏入狗年,除了樓價繼續高升外,其實樓市泡沫同樣是增大,只是市民已經感受不到樓價帶來的危機,反而接受了高樓價下要勇敢作出入市決定,縱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正如本報社論主筆盧峯日前一篇【香港面對「雙泡沫」爆破危機】便提到,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擔心的不是股市(美股)大跌,而是估值過高的股市跟回升不少的樓市同時調整,出現像日本八十年代末股市、樓市雙泡沫爆破的可怕情景。面對樓價高和高成數按揭,兩個隨時成為樓市下跌元兇,最受害一批將會是用500萬至600萬元買入得200至300方呎的小家庭,樓價急跌隨時累了兩代,因為不單只是靠自己儲蓄及上一代的資助才能上車,可能好多人指樓市仍有上望空間,但是對一般人節衣縮食才勉強上車人士來說卻用不着。這個樓市雙泡沫的殺傷力更比股市跌2000點更廣泛,即使樓價越貴市民冒的風險便越高,當中以劏房的危險性更大,早前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租金有壓力,但是對於投資客而言租平啲也沒有太大風險,用家始終是最容易受傷的一群。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6/203070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82

何濼生:預算案突破開支上限不容易

1 : GS(14)@2018-03-06 03:42:25

【明報專訊】本來對財政預算案不抱期望。但陳茂波司長的第一份預算案卻真的帶來突破。

首先,雖然不少評論員對其「財政新哲學」不以為然,指雷聲大雨點小,問「新在哪裏」,我卻認為能明確道出公共開支與生產總值比例由20%增至21%以上殊不容易。須知雖然20%只是多年來的一個指引,並無法律效力,明確突破傳統要勇氣,增1個百分點看來很小,但每年都增稍逾1個百分點累積起來就不小,而且還不排除可提高。我對於他僅提高1個百分點其實很支持,因對市場表達出即使提高也會小心翼翼地推進的信息。他說會確保公共開支的增幅符合香港實際需要,同時又顧及要與香港的長遠財政承擔能力相稱,十分合理,在財政穩健的大前提下積極進取正是香港最適切的理財哲學。

擴闊薪俸稅階 顧及中產

第二,司長擴闊多年來沒有改動的薪俸稅稅階,並稍微調低每稅階適用的稅率,是首次認真顧及中產階層長期被忽略的苦惱。

第三,司長提出要在創科路上突圍而出,決定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留了1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之上,再加碼注入100億和向香港科技園公司撥款100億元,另又預留100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此外,再注資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發展。對創科上如此大手筆支持,是創舉。當然能否用得其所還要看往後如何落實如何問責。

第四,筆者樂見司長在公共醫療亦加大投入,在硬件和培訓人才方面都有重大動作。對罕見病患者支援亦值得讚賞。

應加強校內「生命教育」

缺點方面,我不滿意他把教育單純視作培育人才的工具。我希望當局能把「以人為本」的口號落實到政策層面,增強校內的生命教育。我認為一校一社工不一定是幫到學生,深怕會鼓勵老師凡涉及學生情緒上的事情都轉介社工,反而減少對學生的關懷。我希望所有老師都接受生命教育的培訓,並把家長教育引入生命教育的課程。

近年筆者的一個研究範圍正是學童快樂和生命教育。如果年輕人缺乏正能量,即使當上專業人士或工商界的行政人員,仍可能發揮不到服務人群的潛能,甚至害己害人。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5&issue=2018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