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近3次加息周期 美元跌多於升

1 : GS(14)@2017-10-01 19:15:43

【明報專訊】美匯指數在公布縮表後反彈,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認為,現時美元技術上屬超賣,藉聯儲局開始縮表和稅改預期反彈3%至4%不足為奇。他認為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成功通過稅改,對經濟有實質幫助,可為美元帶來持續反彈;他預期稅改或可在明年通過。若不能通過稅改,美國經濟增長、通脹不能上升,減低加息預期,對美元有負面影響。此外,若德國總理默克爾勝出大選,增強投資者對歐洲市場信心,使歐元上升,亦等於美元會走弱。

譚新強:稅改成功 美元才持續反彈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周奐彤認為,美國過去幾次加息周期均顯示,加息期間美匯指數不一定向上走。她預計美元未來仍會偏弱,一來市場正逐步消化加息預期,二來還要視乎特朗普的稅改方案能否順利實行,及可否排解政治紛爭。

回顧1990年代至今3次加息周期,即1994年、1999年及2004年,加息期間美匯指數是跌多過升,1994年及2004年加息周期分別持續一年及兩年,美匯指數分別累跌10%及4.2%。

去年第三季起美元急升,恒指下挫到年底,相反今年以來美元下跌,恒生指數則每月皆升。瑞信亞太區投資策略師邵志銘認為「美元升,港股跌」不一定正確,過去亦有美元和港股一同上升,需要視乎情况而定,現時主導港股升勢為中國來的資金,而因為外國市場股債皆貴,亦有資金流入港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82&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02

龍淵子﹕經濟新結構非新周期

1 : GS(14)@2017-10-01 19:18:47

【明報專訊】龍淵子這星期在新加坡,見了很多朋友,大家聊了無數話題,可主要還是集中中國經濟和中國跟世界的關係。對新加坡本身,大家共同感覺就是「小李跟老李能力差五級遠,尤其是眼界,本身獨裁味道開始展現,對自己弟妹都不放過,對中國也不友善,新加坡黃金年代應該過了,當然還是比香港好!」

說回中國經濟,最近很多人在聊「新周期」,對中國很樂觀,龍淵子也是中國樂觀派,可是對於中國經濟再重返18歲倒是不敢相信,國家跟人一樣,40歲就是40歲,跟20歲的人還是不一樣。可是現在40歲也很年輕,加強鍛煉、保養、培養優勢就行了。人家美國也已經55歲,日本、歐洲更是70多歲了。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超預期上行,周期品價格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大幅上揚,「新周期」真的到來?龍淵子覺得周期品價格的上漲主要還是由供給收縮帶動,需求端的改善一般。算不上新周期吧!中國的經濟增長中,「新」的因素確實在不斷增加,但主要體現在「結構上」。因此,從當前的中國經濟現狀,單純說中國經濟出現「新周期」並無太大現實意義。為何說「新」體現在結構上?首先,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需要「新經濟」發力。中國的「新經濟」指的是具備可持續增長特徵、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能夠明顯提高產出效率的經濟結構調整。

其次,近幾年來,中國經濟中「新」的元素確實在不斷增加。這一方面表現在2013年以來中國新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顯著提升,另一方面表現在新經濟成分的增速快於其他經濟成分,成為內生增長動力的主要來源。例如,代表新經濟領域的計算機通信與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明顯高於工業企業整體水平。

消費結構升級 順應全球新技術革命潮

第三,「新」的因素更多體現在結構上,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增加。從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當前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順應全球新技術革命浪潮,結構升級表現明顯。今年第二季度,戰略新興產業增速達10.8%,工業機器人增速甚至達到了52.3%,高技術行業增長13.1%,集成電路增長23.8%,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增速也都達到了20%以上。從消費結構來看,服務型消費增速明顯快於商品型消費。今年上半年食品增長5.6%、衣著增長2.4%、日用品增長6.5%,但教育文化娛樂產業增速高達10%、醫療保健達11.9%、交通通訊達9.6%,同時SUV銷量增長19.7%,新能源汽車也增長迅速。可以看到,消費結構升級明顯,服務型消費比重愈來愈大。

從當前的中國經濟現狀,去討論「新周期」並無太大現實意義。40歲的人體能有可能媲美20歲的年輕人,可是不能說重回20歲!當前的中國經濟處於減速換檔期,是不爭的事實。從這點出發,中國的經濟增速仍處於不斷的下行過程當中,重要的是下行可快可慢,如果是緩慢而內在有改善的話,已經很了不起,也就是如果有優質的6%GDP增長也是驕人的!為了防止過快、過大經濟下滑,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等問題,政府在通過貨幣、財政等政策來對冲、延緩經濟下滑的同時,逐步進行結構調整來鼓勵創新、發展新經濟、提高效率。

捕捉結構調整投資機會

在趨勢性下降的過程中,由於政策力度的大小不同,以及海外經濟形勢的不同,可能階段性出現經濟超預期上行的過程。將這種趨勢性下降過程中的短期上行,定義為「新周期」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當前經濟的「周期性」是在逐步減弱的。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的時候,通過貨幣、財政手段刺激經濟企穩;在穩增長壓力較小時,則通過收緊貨幣來調整經濟結構,降低經濟槓桿。在這樣的環境下,經濟的「周期性」明顯較弱。從總量的角度看,整體經濟呈現出一定的「弱周期」特性,經濟增速的變化較小,整體經濟可能處於較低增長、較低利率和較低通脹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需要側重對「結構性」變化的研究。在結構調整階段,經常會發生數據的衝突和背離,比如,「新經濟」包含的計算機通信、醫藥製造等行業的增速上升,代表傳統周期的採礦業卻加速下滑;服務型消費增速明顯快於商品型消費等。在「周期性」趨弱的大背景下,更多需要關注的是結構性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37&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32

陳德霖﹕不排除再推逆周期措施

1 : GS(14)@2017-10-01 20:13:02

【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未見樓市進入下行周期,但期望本港樓價只升不跌屬不理智。當局仍然需要觀察,若樓市上行風險持續升溫,金管局或會推逆周期措施。

期望樓市只升不跌不理智

他亦提醒,雖然美聯儲加息步伐仍不確定,但美國若決定利率正常化,香港亦會跟隨步伐,強調現時2厘多的息口不會長久維持,直言自己未見過只升不跌的樓市,加上供樓年期一般長達20至30年,因此呼籲市民置業要量力而為,不要過分借貸。

陳德霖亦指市場假設不會出現地緣政治衝突,不少企業亦假設利息很難上升,他擔憂這些假設會為經濟帶來風險。

金管局上周五公布將於明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陳德霖表示,快速支付系統可實現零售小額支付「全接通」,個人與個人之間無論各自使用什麼銀行或支付系統的用戶,都可以實時支付或收款。

陳德霖表示,內地的支付寶及微信兩大支付系統不能互通,本港推出的系統可支援跨系統交易,在全球可謂領先。

被問及近期外匯基金投資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是否是看着領導人臉色做事,陳德霖不認同這說法,表示投資基建項目雖然回報低,但風險低回報穩定,加上近年來發達國家的基建項目競爭大、回報下跌,因此長線投資新興經濟體,如一帶一路國家的基建項目可帶來合理回報。他透露,現時金管局正與其他國家就此商討合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40&issue=20171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27

陳德霖﹕不排除再推逆周期措施

1 : GS(14)@2017-10-08 22:03:46

【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未見樓市進入下行周期,但期望本港樓價只升不跌屬不理智。當局仍然需要觀察,若樓市上行風險持續升溫,金管局或會推逆周期措施。

期望樓市只升不跌不理智

他亦提醒,雖然美聯儲加息步伐仍不確定,但美國若決定利率正常化,香港亦會跟隨步伐,強調現時2厘多的息口不會長久維持,直言自己未見過只升不跌的樓市,加上供樓年期一般長達20至30年,因此呼籲市民置業要量力而為,不要過分借貸。

陳德霖亦指市場假設不會出現地緣政治衝突,不少企業亦假設利息很難上升,他擔憂這些假設會為經濟帶來風險。

金管局上周五公布將於明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陳德霖表示,快速支付系統可實現零售小額支付「全接通」,個人與個人之間無論各自使用什麼銀行或支付系統的用戶,都可以實時支付或收款。

陳德霖表示,內地的支付寶及微信兩大支付系統不能互通,本港推出的系統可支援跨系統交易,在全球可謂領先。

被問及近期外匯基金投資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是否是看着領導人臉色做事,陳德霖不認同這說法,表示投資基建項目雖然回報低,但風險低回報穩定,加上近年來發達國家的基建項目競爭大、回報下跌,因此長線投資新興經濟體,如一帶一路國家的基建項目可帶來合理回報。他透露,現時金管局正與其他國家就此商討合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40&issue=20171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60

湯文亮:不敢贊成放寬逆周期措施

1 : GS(14)@2017-10-22 15:40:12

【明報專訊】林太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包括雷聲大、雨點小的首置上車盤方案,我認為首置上車盤根本無處不在,政府不需特意建造首置上車盤,只要放寬首置上車人士的按揭貸款,就已經可解決合資格首置上車人士的煩惱。

不過,我的提議令人誤會,以為我有私心希望金管局放寬逆周期措施,老實說,我的確有私心,不過是希望金管局不但不要放寬,甚至可以推行第九次逆周期措施,令到存放在銀行體系內的結餘繼續增加,銀行不得不減息維繫現有客戶,恰好我是一個問銀行借錢的人,銀行不能放按揭貸款,對我是有利無害,但我以林太解決首置上車人士煩惱為出發點,希望政府可以讓那些打算上車人士少付些首期,說我有私心實在言重,而事實上我是不敢贊成放寬逆周期措施。

政府照做樓價升 我變罪人

或者會有很多人不明白點解我不敢贊成,如果大家有留意有關樓市的評論,便會發覺到無論什麼原因,都會被吹噓為導致樓市上升的原因,低息之下,樓價當然上升,加息代表經濟環境理想,樓價上升,美國量寬,即是印銀紙,樓價怎可能不上升,就算美國縮表,跟隨美國政府買債的人亦減少買債,資金投向樓市,樓價亦會為此上升,即使林太的施政報告釋放出不少沒有妥善利用的單位,但被評為這是一份冇料到的施政報告,沒有推出新的辣招,消除了不明朗因素,樓價在經過3個月的整固之下,蓄勢待升……在這關鍵時刻,我竟然撰文希望政府放寬對首置上車人士的按揭貸款,好彩政府沒有表示,如果真的是放寬,我相信物業代理一定會渲染成一個令樓市飈升的原因,倘若樓價真的是大幅上升,我便是一個罪人,回想起來猶有餘悸。

若稍為放寬逆周期措施,樓價真的會飈升,所以打算首置上車請耐心等候,不過我亦有信心,在安達臣道首批首置上車盤入伙前,政府會放寬首置上車人士按揭貸款。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18&issue=20171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87

專注個股質素 淡化周期影響

1 : GS(14)@2017-11-12 16:46:10

【明報專訊】顏艾美與其團隊採用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捕捉不同市值公司的投資機會,篩選出擁優質管理團隊及估值吸引的公司。「由下而上」的分析主要從公司層面的基本因素上開始篩選。基金經理留意的因素包括資產負債表的狀況、收益率、盈利增長和估值比例等。當篩選出符合要求的股票後,基金經理會進一步就這些因素與行業標準比較,從而找出估值被低估的股票。最後,他們會基於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選出最可能受惠的優質股票。

這種方法淡化經濟和市場周期的重要性,而專注對個別股票的仔細分析,有助基金經理發掘價廉,而在逆市中也能表現穩定的公司。

顏艾美表示,選股時特別留意管理層質素,若管理層貫徹相關管理理念,基金團隊也會向其對手、公司合作伙伴及供應商等,印證該企業管理層是否落實其管理方針。當然也會留意其現金流情况,不過,若公司需要資金收購及擴展,也不會要求該企業持續高現金流水平。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23&issue=20171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89

憂晶片周期見頂 大摩降三星評級

1 : GS(14)@2017-12-03 18:10:55

【明報專訊】摩根士丹利憂慮記憶體晶片的「超級周期」可能很快觸頂,下調三星電子的評級,拖累三星電子股價昨跌5%至263.2萬韓圜(約1.889萬港元),跌至1個月低位,也是逾1年最大單日跌幅。英特爾、高通股價早段下滑。

股價跌半成 1年最勁

由於伺服器和智能手機所需的處理能力提高,帶動記憶體晶片價格上漲,三星電子第三季經營盈利達14.5萬億韓圜(約1040億港元),按年增長約1.8倍創新高,惟市場關注這「超級周期」可持續多久。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預期,三星電子的記憶體業務明年將不會顯著增長,將三星評級由「表現超越同業」調降至「表現與同業一致」,並將其目標股價下調3.4%至280萬韓圜(約2萬港元)。報告稱,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今年第四季已開始逆轉,相關業務可能有下行風險。

(路透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99&issue=20171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21

話你知﹕上個周期 港曾雙倍追加

1 : GS(14)@2017-12-18 03:38:52

【明報專訊】對上一次加息周期,香港也是滯後於美國,而且整個加息周期的累計加幅,港息也小於美息。

3次加息 每次加幅達半厘

2004年6月聯儲局宣布加息,進入加息周期,基準利率從1厘加至1.25厘,但當時香港銀行並沒有跟隨。同年9月,本港各銀行才把最優惠利率上調0.125厘,加幅不但小於美息,而且不到兩個月便再度調低至加息前水平。因此,直至翌年的3月底,匯豐、渣打及東亞(0023)等銀行率先加息0.25厘,而且沒再下調,香港真正進入加息周期,比美國遲了9個月,而當時聯儲局已累計加息7次,合共1.75厘。由於落後太多,故匯豐在當年的5月、7月及11月,共有3次加息半厘(見圖),加幅超過美國。但綜觀整個加息周期,港息只累計加了3厘至8厘,而聯儲局卻由1厘加至5.25厘,累計加幅達4.25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45&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5

湯文亮﹕供應到位前 逆周期不能寬

1 : GS(14)@2018-01-07 13:50:16

【明報專訊】有老友問,我寫咁耐有關樓市的文章,有沒有官員請食飯或者請教我如何令樓市正常化,講起就羞家,不但從來沒有官員請食飯,連問都未試過。不過,我知道不少官員每日都會睇我的文章,並不是睇我如何分析樓市,而是睇我怎樣狡辯解釋樓市如何會向下調整。

過早放寬 樓市必狂升

不少高官心知肚明,樓市是不會向下調整,除非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知道問我都沒有用,其實,他們亦早知道我的答案,而且不是一個,是三個,就是「供應,供應,供應」。不過,政府要到最近才確認這個答案,在之前的兩名特首,並不認同這個答案,他們認為是炒家將樓市炒起,只要將炒家「消滅」,樓價自然會下跌,所以,兩位特首都沒有積極增加供應量,沒有足夠供應,樓價當然不會下跌,連累得我這個相信政府有決心提供足夠供應量的人很慘,每一年都會做出錯誤的預測,有初級官員跟我說,高官見我連年預測錯誤,當然不會向我請教治樓良策。

有學者在較早前以北宋樓價貴過現在香港來解釋目前樓價不是太貴,深得官員們歡心,於是,有發展局官員向他請教如何令樓市正常化,學者話應該是由金管局陳德霖負責,只要放寬逆周期措施,二手樓成交量增加,樓市便會正常化,發展局官員聽到之後當然很開心,樓市的不正常化發展是不關他們的事,好彩換了特首,否則,供應不足這個老問題就永遠無法解決。

學者熟讀歷史,他應該知道哥舒翰這個人,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范陽兵變,玄宗兵力久疏戰陣,根本不是安祿山對手,不過,哥舒翰守潼關,安祿山亦難越雷池半步,但楊貴妃族兄楊國忠迫玄宗要哥舒翰出戰,而且不勝無歸,結果哥舒翰大敗,安祿山直搗長安。

學者分析 因官而異

今日,陳德霖就是哥舒翰,在未有足夠供應之前,受盡冷嘲熱諷都不能夠放寬逆周期措施。否則,樓價必然大升,他不但揹了一隻大黑鑊,而且香港樓市亦會更瘋狂,現在的特首正在積極提高供應量,離放寬逆周期措施的日子不會太遠。不過,在發展局未表態有足夠供應量之前,是不能夠放寬逆周期措施。有人質疑我這樣說,是否指學者的分析不準確,這又不是,學者的說話是因官而異,如果陳總問,學者就會話,要解決房屋問題是發展局責任,就是增加供應,增加供應,增加供應。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08&issue=2018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34

睇好恒指再升一成 吼經濟周期股2018投資 大行:勿只押注科技股

1 : GS(14)@2018-01-08 01:06:21

■專家料明年港股波幅會加大,投資者要留意。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股今年累升逾三成,大型科技股成大贏家,專家普遍相信明年港股仍有約一成升幅,惟波動會大增,並且不宜單一押注科技板塊。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明年盈利增長「會擴闊到其他與經濟周期有密切連繫領域」;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股本研究部主管謝琳亦不排除科技股年底的調整明年有機會重演。記者:余倩敏 莫亦熙


謝琳表示,早前科技股回吐除因美國稅改觸發資金流出該板塊外,亦由於市場對其盈利前景預測能力降低,「睇唔穿盈利增長同估值嘅平衡點喺邊」,她不排除科技股未來會重演類似調整。不過,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明年仍看好,指龍頭騰訊(700)增長勢頭未減。


大市明年波幅或加大

整體投資環境而言,許長泰相信內地明年經濟6.5%增長目標不難達到,環球增長維持下足以支持明年港股。惟他提醒,今年高回報低波動的投資環境是例外,要準備好明年波動性回歸。李聲揚亦指估值走高下,大市明年波幅或加大,板塊輪動亦多,「冇咁容易純粹Buy and Hold(買入並持有)」,惟高波幅亦意味有趁調整吸納機會多,宜更關注短線操作。謝琳預期,明年中資股指數成份股盈利增長介乎9%至15%,惟在今年盈利高基數效應下,連同內地經濟明年料略放緩,中港股市明年盈利與股價升幅將按年減緩,但預測回報仍有約10%。李聲揚亦相信北水推動下,恒指明年上半年可升抵33000點,不過隨美國加息及縮資產負債表影響漸現,以及盈利增長或放慢,料恒指下半年回落,高位回調最多約10%。選股策略上,謝琳指2017年初「幾乎可以瞇埋眼買行業就得」,明年則「要喺行業裏面揀股票。」因現時不算大牛市,經濟增長動力並非大到足以令所有股份都能受惠,故資金自然傾向追捧龍頭股。龍頭股雖然可望維持強勢,但李聲揚提醒,吉利(175)、舜宇(2382)、瑞聲(2018)等估值不算便宜,北水「價值投資元素無咁重,但去到一個位都會物極必反」。他料屆時北水或從汽車、內房等略炒過龍股份,轉投石油、商品等「無乜點郁過嘅板塊」。

北水南下恐放緩

對於北水日趨影響港股,許長泰認同北水對港股氣氛有幫助,但強調「唔係話單憑一件事而令到成個香港股市炒起。」他料北水明年持續來港,但規模要視乎內地監管、人民幣匯率及AH股估值差距等。謝琳則指,由於明年港股升勢有機會轉趨平穩,連同內地對北水投資港股監管升溫,她料明年北水南下或減少。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7/202565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