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衍明未允注資 亞視籲承擔責任
1 :
GS(14)@2014-12-23 12:41: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3/news/ec_gcb1.htm
【明報專訊】勞工處昨日派員到亞視跟進拖欠薪金事宜,亞視新聞部員工發表公開信,表示若月底未獲發薪,元旦起新聞或暫停播放。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引述投資者王征稱「差不多完成歷史任務」,葉第二度呼籲亞視股東及神旺控股主席蔡衍明注資。但蔡衍明發表聲明,表示大股東黃炳均曾對亞視和通訊局承諾財務支持亞視運作,他本人只盼股權交易盡快落實,在續牌明朗下與新股東商議如何營運亞視。
葉家寶引述王征:近完成歷史任務
勞工處昨派員到亞視,向員工講解《僱傭條例》包括遭欠薪時的權益,呼籲遭拖欠薪金員工,到勞資關係科提出申索,據了解有約百名員工出席。勞工處表示,已就亞視涉嫌違反《僱傭條例》拖欠僱員工資,完成初步調查和審視證據工作,正向律政司徵詢法律意見。
葉家寶表示,昨已召開緊急董事會商討拖欠薪金問題,並與勞工處代表會面。公司曾考慮先向全部員工發放部分工資,但未肯定是否可於聖誕或元旦前發放薪金。
葉稱,數日前曾與投資者王征及股東黃炳均會面,他引述兩人均稱「過去5年注資現金超過20億,差不多完成歷史任務」,但葉不揣測是否代表王征不再注資,只稱目前尚有2至3個買家洽溝亞視。他呼籲近日在官司中勝訴的蔡衍明出手,「是否緊急關頭,可以馬上注資?」
對於亞視新聞或停播,葉稱相信員工克制,並再次向員工致歉,希望可盡快解決薪金問題。
蔡發聲明盼落實股權交易
蔡衍明昨晚發表聲明,表示自2009年以黃炳均為代表的股東入股亞視,並將蔡方的代表踢出,亞視沒有所謂的第二大股東,「亞視的營運,包括葉家寶,從沒將亞視有其他股東的事實放在心上」。
聲明直指亞視營運與財務狀的不透明和管理不善,導致亞視財務窘境。聲明又稱,蔡雖在官司勝訴,「但實際判決並不是將公司的控制權交到蔡先生手上。事實上香港法律也不允許……」蔡衍明盼股權交易一事盡早落實,續牌能夠明朗,並將與新股東商議亞視營運。
亞視深夜再回應:「對蔡先生一直是尊重的」,呼籲蔡先生承擔責任,按比例注資,出手幫助,解亞視當前問題。
亞視拖欠逾700名員工約1500萬元。亞視新聞部昨發公開信,表示若亞視本月31日仍不發放薪金,變相視為解僱,不保證明年1月1日起提供正常新聞編採,或會導致暫停播放新聞,這非新聞部所願。亞視新聞部副採訪主任陳國揚表示,正收集員工意見,編採主管將於周三開會,了解元旦有多少員工會上班,及可處理多少新聞,以調配人手。
2 :
GS(14)@2014-12-23 12:41: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3/news/ec_gcb2.htm
牌照規定播新聞 違反可暫釘牌
2014年12月23日
【明報專訊】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表示,根據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亞視須每日在其中文及英文頻道,各播放最少兩次詳盡新聞報道,每次不少於15分鐘。通訊局稱,若亞視違規,當局會視乎嚴重程度及性質,施加罰則,包括警告、罰款、暫時吊銷牌照及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建議吊銷牌照等。
中英台每日須兩次15分鐘新聞
亞視回應稱,正解決欠薪問題,希望新聞停播事件不會發生。通訊局表示,已多次提醒亞洲電視應遵守有關的牌照條款。通訊局會監察亞視運作是否符合法例及牌照各項規管要求。至於事件會否影響亞視續牌,通訊局表示,已於今年11月初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交建議。通訊局會密切留意亞洲電視在遵守《廣播條例》和牌照條件的情。如有需要,會提交補充資料。
本港以往亦發生新聞播放時間不足事件,無明珠台於2013年12月8日的新聞報道,較牌照規定的15分鐘少播57秒。通訊局調查後認為,違規事件實屬無心之失,及無主動呈報,最終向無發出勸喻。
蘋論:坐視細價樓「爆煲」才是不負責任
1 :
GS(14)@2015-03-03 01:44:49
特區政府終於再出手了!上星期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沒有提出任何處理樓市,特別是細價樓狂潮的措施實在教人不安,擔心特區政府忽略了這個對經濟及金融安全最大的隱患。還好只過了一天,金管局就宣佈推出新一輪的壓抑樓市措施,把七百萬以下樓宇的按揭從七成降至六成,以控制銀行及置業者的風險。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及其他政府官員承認,新措施對首次置業者有影響,加大了他們入市的難度,但超高樓價的威脅不容忽視,政府必須兩害取其輕。先不說措施的具體內容,單單看香港的所謂「細價樓」或中小型樓宇是六、七百萬元的單位已夠荒謬。六、七百萬是一般上班族二十年的總收入以上,這樣的樓宇居然是上車盤或首次置業人士的「入場券」,普天之下有比香港樓市更瘋狂、更超現實的嗎?正如我們較早前指出,香港樓市的非理性亢奮已到達「燒壞腦」的地步,豪宅價格固然瘋狂,中、小型樓宇近期升勢更是驚人。個別新界二手居屋呎價已過萬元,跟市民的收入及經濟基本因素完全脫節,根本難以持續下去。現在的問題已不是泡沫會不會爆破而是何時爆破。最令人擔心的是,「細價樓」買家一般是首次置業者或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他們的儲蓄、財力有限,應付六、七百萬元樓宇的首期已非常吃力,可能需要家人支持或從銀行以外渠道如財務公司取得貸款以應付買樓、裝修的開支及周轉。換言之,這些業主是整個樓市的weakest link,隨時因為市場波動或利息走勢轉變而出現周轉問題,無法如期還款,到時候不但業主面對重大困難,金融體系的穩定也會受到衝擊。此外,支撐樓市泡沫的因素正在逐步消失。內地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早已是明日黃花,當前北京政府的經濟主調是調整,是深化改革,不會再輕言放水,更不會再讓內地樓市熱火朝天。這樣的政策改變將令香港樓市少了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美國的零息政策將在今年中或最遲今年秋天開始改變。開始的時候加幅也許不致太大,但一旦息口轉勢,市場的期望立時會改變,大家都預期供樓負擔將隨着利率上升而不斷加重,不會再像過去五、六年般輕鬆。再加上美國經濟明顯好轉,聯儲局又面對政治壓力要盡早出手遏止可能出現的通脹。從這些因素看,美國加息的步伐大有可能比市場預期更快更急,對「細價樓」買家所造成的衝擊更大,並可能令香港出現類似美國的次按危機。面對這樣的風險,面對細樓價隨時爆煲,特區政府盡快出手調控實在是應有之義,以免有更多實力不足的買家勉強入市,成為樓市轉勢的犧牲品。有評論指特區政府收緊按揭是在阻礙年輕人置業,有可能增加他們的怨氣;也有評論認為新政策將驅使更多人租樓,令租金進一步上升。這兩種批評都有點似是而非。把按揭成數七成降到六成無疑令首期負擔的款項加重,但也可以避免資金緊絀或需要額外借貸的人隨便入市,令他們能更小心評估自己的負擔能力及風險,入市前考慮得更仔細,對樓市健康發展肯定有好處。九七年樓市大調整的經驗顯示,付出較高首期可以加強業主應對危機的能力,即使樓價下跌三成也不致被金融機構call loan,形成巨大經濟及心理壓力。不管是年輕置業者或其他買家,變成「樓蟹」、「樓奴」的怨氣肯定比暫時無法置業大。至於租金問題,收緊按揭成數未必會刺激租金上升。付不起額外一成首期而改為租樓的人固然有,因為新辣招樓市橫行而改賣為租的業主同樣有,兩者大有可能互相抵銷。再加上新樓未來一、兩年供應增加,想等好價錢賣樓的業主選擇放租是正常不過的事。也就是說,租金因新措施上升的機會不大,很有可能保持平穩。樓市特別是細價樓市已到了瘋狂地步,加息的腳步聲則越來越響亮,樓價調整已是不可避免。這個時候特區政府再不出手調控不但不負責任,更形同任香港經濟、金融走入雷區,隨時被炸得遍體鱗傷,難以復元。盧峯周一至周六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2/19060275
責任全在政府與警方 創.作.人杜若飛
1 :
GS(14)@2015-03-29 23:55:12http://kwahto200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1.html
清晨偶看有線電視新聞,看到播出的兩段訪問片段,對象應該分別是曾參予近來連串反水貨活動的兩名意見相反的年輕人(是否已夠中立持平,沒有既定立場?),其一對於行動漸趨過份激烈粗暴,以及禍連無辜,已開始感到不以為然,而另一人則仍舊振振有詞,繼續以"當面對一個不公義政府,和執法不公的警隊時,我們還何必跟對方講什麼公義?"(大意)為辯解說詞。筆者聽到這一種"邏輯"後,委實極其反感,只有暗自冷笑慨嘆的份兒:那麼按照這位年輕人的"邏輯",如果有別人也覺得這些示威者的所作所為是屬於不公義的話,那是否便有足夠的理由採用比他們更加不公義的手法來對待他們?如此層層升級下去的話,敢問這個世界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是日從報章上,竟讀到一段報道,是內地有網民居然企圖發起組織一個"吵架團",並以三千元月薪作酬勞吸引成員加入,任務便是專門來港"罵哭港人"云云,每罵哭一名港人,更可得到獎金。此舉當然只是"得啖笑",發起行動暫時看來也已不了了之,唯由此一事件,大約已可見出近日的這種反水貨行動已引起多少的公憤。假設在可見的將來真有人成功發起這種"吵架團",可以預見本地憤青們定必不甘就此示弱,屆時只要衝突一展開,在雙方情緒漸漸掩蓋理智之下,吵鬧顯然免不了定會升級成動武,上演一場讓人不忍卒睹的中港大武鬥的戲碼。可知仇恨、偏執的種子一旦種下心中,是不易根除,影響可以十分深遠的。
同日從同一節新聞報道中,也看到了一則令人甚感沉痛兼震懾的報道:伊斯蘭國不斷處決被捕人質本已不是新聞,然而這次居然用上了男童來作冷血劊子手。這實在使人不免想起以往看過的不少越戰片,在這些不管是本地或荷李活所拍的電影中,均經常會出現這些同樣叫人沉痛、震懾的場面:一向被描塑成反面勢力的越共游擊隊,常會利用孩童作為殺人工具,引誘毫無防備的敵人上當受刺。雖然我所看的都只屬戲劇,肯定有人會質疑這是電影製作人在刻意片面地對越共進行妖魔化──然而這次大家所看到的,不再是戲劇,而是活生生的真實……也許,在那些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心目中,稚童能有機會充任劊子手參予親手處決叛徒,是他們的光榮。但是,不論在我們在東方或西方所傳承下來的傳統文明觀念當中,讓稚童過早參予這種血腥殘暴殺戮行為,始終都被視為一種太野蠻和非人道的罪過。
兩則新聞綜合起來,不期然叫我漸有點不寒而慄之感: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所活著的這個所謂民主、自由、人權都逐漸步向極致發展的世界竟開始會來上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倒退,讓一切變回這麼野蠻和不講理的?
執筆之日,泛民多位議員就周日的反水貨示威活動召開記招,齊聲對示威者作出譴責,似乎是企圖與之劃清界線。不過在他們的口中,我們依舊聽到的是那一貫的說詞:"最大的責任全在梁振英政府"!我只想問一句:如果最大的責任在於梁振英政府,那你們的責任呢?試問你們是否又盡了能力上可負上的最大責任,去試圖平息憤青們的這種不滿情緒,試圖把他們的動力引向較有積極意義的方向嗎?有嗎?
對此我已言盡於此,這裏只能向大家推介一篇屈穎妍在晴報"心筆在妍"所撰的一篇題為"暴龍玩大了"的文章。
李國章:講清楚邊個有責任
1 :
GS(14)@2015-03-30 08:27:58
【戴耀廷捐款風波】【本報訊】繼3名港大校務委員要求「戴耀廷捐款風波」報告交代責任誰屬,新任港大校委會委員、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圖)昨也公開要求「(報告需要)講得清楚一啲,邊個有責任,喺邊一方面」。被問到梁智鴻在11月離任、他被指是校委會主席接任人選,李國章昨指:「諗都無諗呀!」港大校委會上周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由校委會旗下審計委員會就法律學系副教授、佔中三子之一戴耀廷,收取4筆合共145萬元損款的爭議。消息指當日首次以委員身份開會的李國章,無在會議中表示意見;據了解,當日委員王䓪鳴要求點名犯錯人士,梁高美懿及紀文鳳認為報告內容不足。
戴耀廷:決定權在校委會
李國章昨回應事件,他指中期報告只講了事實,包括如何發生、當時情況、捐款、收入各方面,「但係無話邊一個有責任,長遠最後報告就係希望講得清楚一啲,邊個有責任,喺邊一方面」,他認為必須釐清責任,「做咩都要澄清啦,呢個係好有爭議性,亦都有好多市民關注呢件事,我哋如果係大學一定要做得清清楚楚」。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指,校委會理應選擇接納或否決審計委員會的報告,並非把報告改為中期報告,程序上不合理。他指李國章早前在電台評論有學者不務正業,導致港大排名下跌,擔心李在校委會內因政治因素而打壓學者。早前已要求公開調查報告的戴耀廷昨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是否要找出承擔責任的人,決定權在於校委會。他認為,負責審核程序的委員會,與問責及懲處建議的委員會,在權責及程序上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促校委會作公平判斷。■記者彭美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329
死者妻女抵港 誓追究責任
1 :
GS(14)@2015-10-22 07:27:15■死者苗春起的妻子(左二)及親友昨經深圳機場來港,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箭嘴示)到深圳接機。
【本報訊】魂斷香港的內地遊客苗春起(54歲),妻女昨晚趕抵香港處理身後事,其妻來港前向當地傳媒報稱,丈夫一向健康,第一次到香港旅遊,「沒想到好好一個人,說沒就沒了」。苗妻矢言會追究:「這事一定得有個說法,給我們個交代。」
今認領遺體
苗妻張月英、女兒及女婿等8人,昨午乘飛機來港,晚上7時許抵達深圳機場,由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接機,並安排旅遊巴接送她們過關來港。記者追問苗妻,其女婿則說:「有心,謝謝!」至晚上9時許,苗妻一行人到達九龍維景酒店,苗妻顯得頗為激動,邊行邊痛哭。董耀中指家屬身心俱疲,旅議會將盡力協助死者的家屬處理身後事,而家屬今天亦會與警方會面提供資料,並且認領死者的遺體。苗妻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稱,丈夫是哈爾濱市一家市政工程公司職工,近一年調往海南島做市政監理工作。10.1假期剛回家過節,還參加了親戚的婚禮,之後再返海南島工作。至於與丈夫同行的姓張(53歲)女子,苗妻指是丈夫在海南島的同事,兩人在深圳報團。苗妻憶述,本周一(19日)晚上9時許接獲香港警方電話,告知丈夫在港出事,着她趕快來香港,她初時還以為是電話騙案,後來當地派出所聯絡她找深圳旅行社,加上在網上查看得知消息,始知丈夫真的出了事。她強調,丈夫身體非常好,沒有疾病,「這事一定得有個說法,給我們個交代。」■記者廖怡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2/19342592
安聯Neil Dwane:中國有責任感 人幣不會大貶
1 :
GS(14)@2016-01-18 15:49: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 上周環球股市顯著波動,中港股市雙雙失守重要關口,今期封面故事專訪安聯投資環球策略師Neil Dwane及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孔睿思(Russ Koesterich)分析最新形勢。安聯及貝萊德合共管理逾5萬億美元資產,影響力在全球金融市場舉足輕重。兩名外資大行舵手均預期,環球股市短期波動未完,成熟市場相對新興市場股市會繼續有較佳表現。惟Dwane對內地經濟在未來3至5年成功轉型審慎樂觀,故看好相關受惠股。孔睿思則較看好環球科技及醫療股,中港股市則偏好H股。 ”
安聯投資環球策略師Neil Dwane認為,環顧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洲及日本已悉數轉型至以消費及服務業主導,故他對中國在未來3至5年成功轉型至類似的經濟結構亦寄予厚望。因此,雖然安聯對短期中資股後市審慎,仍看好受惠內地經濟轉型的股份。短期而言,他預計人民幣匯價仍會左右環球股市,波動持續,料歐、美、日等成熟市場將較中國內地等新興市場股市有更佳表現,不過他不相信人民幣會大幅貶值,只會有序調整。
明報記者 葉創成
人民幣在岸價及離岸價於今年首周急跌後,上周金融戰場集中在本港,周二離岸人民幣拆息一度被挾高近100厘後,市場不明朗因素增加,港匯亦跟隨下跌,美元兌港元周五最高報7.7991,反映資金進一步從本港流走。影響所及,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全周分別下跌4.6及6.9%,上證指數更挫8.9%。
內地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及股市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近年投資市場一直流行「中國打噴嚏、全球大感冒」,尤其是上周除了中港股市下跌外,人民幣匯價亦波動,環球股市遂跟隨調整,歐美日股市上周跌幅介乎1.8至3.5%(見表)。
人幣棄釘美元 改掛鈎貿易貨幣
安聯投資環球策略師Neil Dwane上周來港出席一年兩次的投資論壇,期間接受訪問,分享他對是次人民幣貶值觸發的全球股匯動盪的看法。他的最新預測是,人民幣匯價短期內仍將左右環球股市,市場持續波動。他解釋,2011至2014年期間,人民幣在岸價兌美元大漲小回,故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外,兌其他主要貨幣亦大漲,已屬偏高水平。他估計,內地政府早於去年已洞悉美國加息及美元快將轉強,倘若人民幣在岸價兌美元繼續升值,人民幣兌其他貨幣將會「貴上加貴」,故當時開始人行已將人民幣在岸價改為與一籃子貿易貨幣掛鈎。
事實上,人民銀行旗下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去年12月14日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這是內地自2005年提出人民幣跟隨一籃子貨幣匯價浮動以來,首次明確向外界披露該一籃子貨幣的成分及其權重,當中美元佔比為26.4%,非美元貨幣佔比高達73.6%。換言之,該指數以非美元貨幣為主,若美元匯價轉強,該指數轉跌。因此,假若人民銀行根據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決定匯價,人民幣匯價日後是升是跌,便要視乎美匯指數表現:若美元轉強,人民幣便有貶值壓力;若美元轉弱,人民幣便會升值。
去年兌美元貶值 兌籃子貨幣穩定
Dwane建議參考摩根士丹利人民幣貿易權重指數(CNY Trade Weighted Index),表示雖然人民幣在岸價兌美元去年以來貶值約6%,惟與該指數的一籃子貿易貨幣匯價比較則變化不大(見圖)。就今年市况而言,Dwane預測美匯將繼續走強,故人民幣兌美元將貶值,惟兌該指數掛鈎的一籃子貿易貨幣匯價則可望保持平穩。
有市場人士建議,人民銀行將人民幣一次過大幅貶值,然後向外界表明人民幣不會再貶值;當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一次過釋放後,外資投資人民幣及相關股債的意欲便會增加。不過 Dwane並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解釋,今年是美國總統選舉年,若人民幣突然一次性大幅貶值,便等於向美國政府經濟上宣戰,相信全球股票風險溢價屆時會飈升,隨時導致股災出現,環球經濟也將陷入衰退。
Dwane強調,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全球公民,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即推出「4萬億計劃」大幅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成為當時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故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他相信,是次人民銀行改變人民幣匯率政策亦會審慎行事,料人民幣只會有序調整,不會大幅貶值。
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祈連活(John Greenwood)於上期《Money Monday》表示,1月初公布的去年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僅略超過50的盛衰分界線,是2005年11月該調查開始以來第二低的水平。祈連活分析,PMI數據公布後,市場擔心內地製造業衰退後,倘若服務業表現亦跟隨下滑,經濟今年將難以保持逾6%的經濟增長,於是拋售人民幣。
Dwane則分析,內地經濟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先後以出口及固定資產投資推動增長,當時內地坐擁世界工廠的地位,而基建投資總額亦在政府掌握之中,故經濟增長曾長期保持逾8%水平;惟近年隨着外圍形勢出現變化,中央亦調整國策,改為以消費及服務業帶動增長。他認為,內地政府應該留意一點,任何經濟體若以消費及服務業主導,其增長率往往是政府難以控制的。
內地轉型至服務業 政府難再控制增速
「當消費及服務業佔某一經濟體愈來愈重要,其GDP增長的可預測性便愈低,因為增長將視乎消費者取向,而非政府指令。舉例說,居民賺取收入後,他們可選擇儲蓄或消費,政府無法干預;他們可能選擇延遲消費,待日後再買車、買iPhone或出外旅遊,不會即時帶動GDP增長,所以任何以消費及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之GDP增長波幅性均較大。」因此,Dwane認為,若中央將內地經濟轉型至消費及服務業主導列為首要政策目標,便可考慮調低GDP增長目標或放棄再制定GDP增長目標。
(封面故事)
2 :
GS(14)@2016-01-18 15:50: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b_eba2.htm
美息左右大局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從全球宏觀大局分析,Dwane認為,目前全球經濟以美國馬首是瞻,故美國加息步伐亦將左右大局。他解釋,在美元轉強的大形勢下,全球不少資金回流美元避險,相信要等美國加息周期暫告一段落,環球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股市始有較佳表現。
美國聯儲局上月開始加息,加息周期何時才會暫時見頂?Dwane說,安聯內部的分析師對美國今年加息的次數有不同看法,有人料加息1次,有人猜加息4次,他則相信會加息3次;惟他們的共識是,美國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相信聯儲局為避免影響選情,今年夏天(6至8月)後,加息便會暫告一段落,可望為環球股市帶來蜜月期。
環球股市中,Dwane比較看好歐洲股市,原因是當地經濟向好,加上歐央行加推QE,利好資產價格,可望收窄與美股的估值差距。去年德國DAX指數及法國CAC 40指數以美元計錄得單位數升幅,惟由於歐元兌美元跌近一成,故以美元計則悉數「見紅」;Dwane估計,今年此情况不一定重現。Dwane分析,歐央行加推QE的政策目標之一,是把歐元兌美元匯率區間由1.20至1.25水平,推低到1.05至1.10水平,這目標已經達成,故他相信除非美國加息幅度較預期高,否則歐元匯價難再大貶。
《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變自願性質
1 :
GS(14)@2016-03-08 15:01:13【明報專訊】證監會昨日發表有關《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的諮詢總結,經向市場徵詢意見後,決定引入該等原則,惟將取消「不遵守便解釋」的規定,以及不會將該等原則應用於個人及散戶投資者。總結稱,該等原則只屬自願性質。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已詳述從證監會的角度來看,何謂在股份擁有權方面的最佳常規,並鼓勵投資者採納。認為此舉能促進一個以參與所投資公司事務為首要及基本要素的投資文化,從而加強企業管治。
取消「不遵守便解釋」
證監會指去年發布《負責任的擁有權原則》的諮詢文件,擬制訂投資者履行7項股份擁有權責任原則,包括監察並參與其所投資公司的事務;並以「不遵守便解釋」的基礎上實施等。
惟經諮詢後,證監會昨日宣布,決定取消「不遵守便解釋」規定,以及不將個人及散戶投資者包括於上述「投資者」範圍內;同時證監會將監察市場對該等原則的接受程度,以及該等原則的發展,以決定是否需要在之後的階段,作出任何修訂或引入責任或規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8/news/eb_ebd1.htm
測量師陳佐堅兩否認核准工程 塌頂責任羅生門 城大封口
1 :
GS(14)@2016-05-24 10:17:51■數名工程人員昨到塌頂的陳大河綜合會堂查看損毀情況。周鴻熙攝
【本報訊】城大塌屋頂事件中,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陳佐堅與城大連日隔空開火,各執一詞。城大兩度發聲明指陳佐堅為倒塌綠化天台的工程認可人士,並有文件為證;陳佐堅兩度反駁否認,並稱保留法律追究責任。對於出現羅生門爭拗,城大傳訊及公關處處長(署任)陳國康昨在記者會上,多次以根據法律意見為由拒正面回應。記者:翁鈺輝 徐雲庭 劉柏麟 周鴻熙
陳佐堅
至於負責有關綠化工程的威華建築公司,至今未對事件作出回應,記者昨到威華位於灣仔的公司查詢,職員只回應稱負責人都去了開會。上周五(20日)城大發生塌屋頂事件後,當晚發新聞稿指有關綠化天台工程是由認可人士、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陳佐堅執行及核准;翌日城大再發稿指,工程曾經由專業人士執行和核查,但陳佐堅一直拒絕公開現身回應事件,直至該晚才發聲明否認,指自己並非該工程的認可人士,該工程亦非由他執行及核准。
陳指城大誤導公眾
周日城大再發聲明,重申負責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威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於去年3月及10月呈交城大的文件中,清楚顯示認可人士是Chan Jor Kin Kenneth(即陳佐堅);至昨晨陳佐堅再發聲明,承認他曾為威華提供書面意見,闡明建築物條例下綠化工程是否建築工程,但謂如以該文件推斷他是該工程的認可人士,實為不當,重申自己並非該工程的認可人士,又指城大的回應完全與事實不相符,有誤導公眾之嫌,重申保留一切法律權益。由於城大與陳佐堅各自表述,陳國康昨召開記者會講述塌屋頂調查進展時,被問及陳佐堅在事件的角色問題,包括陳佐堅對工程提供過甚麼意見,是否他認為有關工程毋須向屋宇署入則,及要求校方公開相關文件,陳國康都以根據法律意見,不肯作進一步評論。
需填表格證受委託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在電台節目則稱,按法例專業人士要成為工程的認可人士時,需要填寫專業表格、列明已受業主委託,願承擔《建築物條例》的責任,再將文件提交屋宇署,才完成認可人士身份確認程序。註冊工程師顧問協會主席黎兆麟指,若大堂之屋頂由維修用途之天台改為一個環保綠化天台,已構成用途改動,牽涉結構承重之改變,按法例應聘請註冊結構工程師審視認可及監管。對於今次事件中的有關工程是否需要入則問題,屋宇署再以調查工作仍進行為由,稱現階段不宜作出評論。另外,由校方聘任的獨立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昨晨檢查有綠化天台的大樓,多名戴上安全帽的人員到陳大河綜合會堂查看,亦到毗鄰惠卿劇院天台視察喉管及拍照,並到學術樓(一)的實驗室天台,撿走植被底泥土樣本化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48
師生促委員會追究責任
1 :
GS(14)@2016-05-24 10:17:52■城大調查委員會主席林群聲(前排中)昨稱該會主要調查意外原因。陳善南攝
【調查成因】城大就綠化天台倒塌事件成立的8人調查委員會,昨召開第一次會議。委員會主席林群聲會後指,委員會將逐一審視由工程建造至意外期間涉及的文件和會見相關人士,以調查成因,預計兩周後提交初步報告,但有城大師生認為調查沒提及追究責任並不妥當,並建議邀請第三方人士加入委員會。
副校涉處理綠化 退出避嫌
原在調查委員會名單內的副校長李惠光因被指曾處理涉事綠化工程,故避嫌退出。現時8人名單中,7人屬校內管理層和師生,僅一人是校外人士,未能釋除外界「自己人查自己人」的疑慮。校長郭位昨一度現身委員會會議,逗留半小時後離開,並否認「自己人查自己人」。委員會主席林群聲會後表示,將審視城大各相關部門由工程開展至意外期間涉及的一切文件,並約見相關人士,以追溯事件時序表,調查意外真相。同時,委員會亦將檢視批出工程合約時有否根據大學規定,及合約批出後和執行時有否違規,並提出建議。為增加透明度,委員會將建立公眾頻道,讓城大師生提供具名資料,並設網站和每日有定時發佈會,讓公眾可得悉進度。林群聲指校長郭位極重視今次事故,已要求3名副校長盡量取消休假和外訪,以加入調查委員會,料最遲下月6日提交初步報告,盡快向外公佈。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謝永齡批評,委員會並無提及追究責任問題,做法不妥。他建議委員會校內和校外人士比例改為5:4,會議亦應改為公聽會。委員會唯一的學生代表、學生會署理會長李澤軒指,會上曾要求調查委員會新增第三方人士,校方回應指有機會加人,但會上沒確實。城大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外務副會長黎安敏,希望學校清楚交代事件責任誰屬,又質疑工程未入則,會否屬法律灰色地帶。校方其後表示會考慮邀請更多校外和專業人士加入委員會。■記者翁鈺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86
非正規醫護 無法律責任
1 :
GS(14)@2016-05-24 10:18:56【本報訊】今次博愛醫院兼職護理學生錯將營養奶輸注管駁至氣管呼吸造口管,釀醫療事故,令人關注公立醫院兼職護理學生的監管問題,本身為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相關護理學生非正規醫護,不需負法律責任,若當局視他們為正規醫護以減輕工作量,應予以譴責。據了解,公立醫院聘護理學生做兼職為慣常做法,現時全港公立醫院聘有1,700名兼職學生,他們正於大學修讀護理學,並非學護,醫管局仍將其視為正規人手。但由於他們仍為學生,未成為真正註冊護士,故需在督導下工作,並負責簡單臨床工作。郭家麒不同意醫管局相關安排,指護理學生或學護均不是正式註冊醫護,非正規醫護,若工作上有任何錯失,毋須負法律責任,「負責督導佢哋嘅醫護人員(則)需要負法律責任」。他批評當局不應因人手不足而以學護擔當正規臨床護理工作,應予以譴責。■記者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4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