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L、U、M型走勢
1 :
GS(14)@2016-05-21 13:37:47【話你知】習近平所扮的權威人士,其實在1月4日的《人民日報》頭版講話,已拋出「L型論」,自此如何演繹中國經濟,成為一場字母遊戲。4月15日,統計局在解讀首季GPD增長數據時,指中國經濟長期為L,短期可能是U或W,即目前有反彈。該說法遭權威人士在5月9日駁斥,「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即只會有跌冇升。即使是L,也可以有兩種型態,可以是正處於自由下墜狀態的一豎,也可以是處於已經企穩的一橫。權威人士刻意忽略兩者分別,而目前市場人士引述「L型論」時,總強調其意思是中央會托底,經濟正在企穩。其實按字面看,L也可以指,經濟仍在下跌,但還未跌到需要中央出手地步。無論是L、U、W、V,總算是經濟能企穩,內地GDP數據不足為信,但從實體經濟表現看,目前可能是「I」,直線下滑。但這還未算最差,最恐怖的是「M」,政府一次次托市救市,耗盡所有資源後,終於墜入無底深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9/19617860
港交所走勢落後 市況未全面向好 黃國英
1 :
GS(14)@2016-08-18 01:13:07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57159
上星期港股向上突破,恒指曾高見22,800之上。這一轉上升的理由,主要是上周中後段,市場又再度炒作深港通臨近的消息,推高大市。近來升市的特質,是升勢相當集中,可是卻缺乏成交,市況主要為少數強勢股所帶動。
以自己的看法,實在不太相信深港通能為香港股市,帶來顯著的提振作用,推動市場上的二、三線股份大升。現時市場的關注點,是到底深港通能否落實,和出台的實際時間。到落實的時候,港股可能會出現終極一升,可是投資者應該汲取以往的經驗,將這個升浪視為獲利回吐的機會,相信人同此心,屆時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應該也會有類似的取態。
始終深港通與滬港通有所不同,前者的消息早已經在市場上流傳很長的一段時間,變成了舊聞。此外,現時公布落實深港通,也可以說是相當合情合理,因為已經很難再找到比此時此刻更加好的時機。如果再繼續維持審慎的態度下去,亦是無謂。大家不妨作好準備,候確實公布的時候,趁高減持持倉,鎖定利潤。
恒指雖已升近二萬三千點, 但成交依然薄弱,港交所股價仍未能收復四月高位,反映投資者對整體港股仍然悲觀。
而從滬港通推行以來的經驗顯示,內地的投資者參與港股的模式,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是細水長流,買入的對象多數為大型股,而且買入後較多是以持有為主,不會有太多動作。小部分的資金,則會等候市場上出現類似德普科技(3823)早前被洗倉的情況,在大跌後乘亂一博。可是如果要吸引他們參與中、小型股的博弈,起碼要出現這一種爆煲式大跌八、九成,再博由低位計反彈一倍的機會,否則難以利誘這批資金進場。所以即使開通深港通,也未必可以大幅提升多數股份的成交。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港交所(0388)的股價,即使上周一度因為深港通的消息而向上突破,曾見接近$200的水平,可是在這個升浪當中,仍然算是嚴重落後,尚未收復四月份的高位。這反映出市場上投資者對於港股的整體看法,還是比較悲觀。
市場出現這種取態,其實也可謂相當正常。因為一如早前所講,眼下投資者聚焦於求安心,甘於接受較低的回報,將大量資金集中投放在收入穩定、派息紀錄健全的大型股之上。故此即使大市上升,能夠錄得升幅的,只限於少數股份,升勢很難擴散至一眾二、三線股之上。
所以在應市策略方面,最好還是選擇一些穩陣收益股,採取買入後持有的打法,希望最終能以耐性換取回報。因為現時成交低迷,盲目炒出炒入的打法,暫時不合時宜,不應太多動作。
濠賭股走勢短期料難樂觀
1 :
GS(14)@2016-09-01 06:19:58【本報訊】澳門賭收漸見改善,雖然連跌26個月,但跌幅已大為收窄。個別濠賭股股價今年大翻身,因估值較便宜,年初已開始追落後,例如永利(1128)年初至今升24.5%,大幅跑贏大市,而金沙(1928)及美高梅(2282)亦升逾15%。不過,板塊走勢相當反覆,不少投資者似只是短炒一輪。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濠賭股的EV/ EBITDA(市場價值倍數)年內為12.9倍,已高於歷史平均數12.5倍,故估值並非吸引。該行則推介銀娛(027),因其EV/ EBITDA為10.9倍,而永利皇宮開幕所帶來影響,未必如外界想像般大。該行給銀娛目標價為29元,投資評級為「增持」。聯昌證券研究部董事丁柏年認為,濠賭股股價走勢,可能在目前水平左右橫行,而短期內並非很樂觀。未來賭收情况勢影響大局,市場會留意賭收在今年內會否回升,尤其第三季開始,陸續有新賭場開業,屆時這些新供應,能否推動整體賭收向上將成關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1/19756297
匯豐︰未來兩年買債勝買股 料歐美亞太區熱錢走向 主導港股走勢
1 :
GS(14)@2016-10-10 16:03:32【明報專訊】無論誰當選總統,美國12月再度加息已是箭在弦上,但匯豐金融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認為,美國再加一次息後便會無以為繼,明年債息將不升反跌,儘管資金充裕,實體經濟沒有好轉,股市受惠有限,所以未來兩年的投資主題,仍然是追逐高息產品。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上周五美國就業數據差過預期,但市場對聯儲局於12月加息的預期反有所增加。劉紹文卻指出,該行現時仍然估美國今年加不了息,但無論是今年底或明年初加息,加息步伐亦會停滯不前,與以往的傳統加息周期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通脹數據始終未符合預期,亦看不到有改善的趨勢。因此,他估計美國10年期債息將不升反跌,今年底會由現時的1.71厘水平跌至1.5厘,明年更會跌至1.3厘,較今年7月因英國脫歐造成的歷史低點1.35厘還要低。
料美10年債息明年跌至1.3厘
利息上升緩慢,資金氾濫導致港股受惠,恒指第三季累升12%,在環球主要市場中最佳。但劉紹文認為,這並非中港經濟好轉所致,純粹是游資帶動。他認為基本面不足以推動股市繼續上升,加上歐美政治及經濟存在過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市場熱錢過多但風險胃納不高,資金將主要流入債市而非股市。
事實上,據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數據顯示,今年至今資金由成熟市場股票基金大量流出,轉而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反而亞太區股票基金並非主要受惠者(見圖)。
劉紹文指出,債市熱潮在未來兩年仍會延續,以近月多家內房、本地大藍籌甚至電視廣播(0511)都發行美元債,並受投資者歡迎,反映市場對債券的接受程度較股票高。
近月內房本地藍籌發美元債
內地投資者的取態亦一樣,以追逐息口為主,故港股通資金多追捧高息的銀行及內房股。但劉紹文指出,儘管「北水」的影響力漸大,但主導港股走勢的仍是歐美及亞太區內熱錢走向,而非「大媽」。
油價中國經濟左右買債潮流
他認為,未來有兩大潛在因素,可能導致追求定息收益的主題有所改變。首先是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一旦落實減產細節,油價上升可能帶動美國通脹達標。其次是中國經濟,近數月的數據都反映已經回穩,但市場近日的焦點都放在歐美或日本,因而忽略了中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48&issue=20161010
內地GDP增6.7% 呈L型走勢
1 :
GS(14)@2016-10-20 08:02:49【本報訊】被外界視為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威人士」今年5月在《人民日報》發表講話,指經濟走勢將長期「L型」,難有反彈。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第3季GDP增長數據亦符合領導人的判斷,在今年內連續第三個季度持平於6.7%,仍處2009年首季以來低位。
消費 樓市撐經濟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指,雖然經濟增幅持平,但結構正在改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繼續提升。從投資、消費、淨出口三大需求的貢獻率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的貢獻率是36.8%,略有下降。淨出口貢獻率為負7.8%。統計局同時公佈,9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6.1%,市場預期為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10.7%,略優於預估的10.6%,且為年內高點。內地樓市成為支撐經濟的主力,盛來運指出,前三季度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8%左右。而今年首9個月,商品房銷售額按年增41.3%,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增5.8%,增速比1至8月提高0.4個百分點。此外,前三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8.2%,符預期,增速比1至8月加快0.1%,前三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不過,內地10月有22個城市開始重啟限購、限貸,措施在9月數據尚未反映。盛來運指,從10月份上半月來看,部份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樓市銷售回落,短期對經濟帶來壓力,長期作用有待觀察。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指,樓市調控或令地產相關消費雪上加霜,未來零售增速依然面臨下滑風險。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5至7%,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張一平稱,相信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問題不大。中央之後政策重心,將由穩增長,轉向降槓桿等防風險措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0/19806493
威廉指標捕捉歐元走勢
1 :
GS(14)@2016-11-18 15:53:03【明報專訊】歐元是美匯指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構成美匯指數的6種貨幣中,其佔比接近60%。因此,在大多數情况下,美匯指數的走勢與歐元(兌美元‧下同)的方向背馳;而根據彭博資訊社的回溯測試(Back Testing),威廉指標(William's %R)在過去的一兩年對歐元走勢的捕捉十分準確。
威廉指標是用於測量某種投資產品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的技術指標之一,讀者可能已經回想之前談過的這類技術指標,包括相對強弱指標(RSI)及順勢指標(CCI)。一般而言,威廉指標的時間周期是14天;指標的數值變化範圍在-100至0之間,其中-100至-80為超賣區,而超買區則為-20至0。
區間波動表現佳 趨勢市或失效
根據回溯測試的分析,在過去的一年甚至兩年,基於14天威廉指標制定的買賣策略可從買賣歐元中取得十分可觀的回報。在這套策略中,當威廉指標從下方向上穿越-80時買入歐元,而當威廉指標從上方向下穿越-20時則沽出歐元;若出現買入或沽出信號時已有反方向的持倉,則會先平倉然後再開新倉。
當歐元的走勢沒有明顯的趨勢,威廉指標大部分時間會跟隨歐元的上漲或下跌地進入超買或超賣區域,這套策略也得以在適當的時間發出買賣信號;在過去的一年中,歐元在一個較大的區間範圍內波動,正是這套策略取得亮眼表現的原因。而若歐元進入趨勢市,威廉指標則傾向於在超買區或超賣區附近震盪,故不能適時地發出買賣信號而導致策略失效。
註:圖中最後一點應是買,不是賣。
天王國際金融
[天王國際金融 回測煉金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33&issue=20161118
準確追蹤英鎊走勢 肯特納通道較優勝
1 :
GS(14)@2016-12-16 08:11:30【明報專訊】在過去的一年,特別是自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保歷加通道(Bollinger Bands)和肯特納通道(Keltner Channels)都比較準確地追蹤及預測英鎊(兌美元)的走勢,但兩者在彭博回溯測試分析(Back Testing)中的表現仍有不少差異。
我們在介紹肯特納通道的時候已經簡單說明過它的構成及計算方法,在此不再重複;在英鎊(兌美元)的回溯分析中,肯特納通道的均線為10天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上/下通道分別為10天SMA加/減1倍真實波幅均值(ATR)。
超出保歷加通道機會較低
保歷加通道的均線一般為20天SMA,上/下通道則分別通過均線加/減n個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得出;標準差是金融市場傳統的風險測量指標,即常說的波幅(volatility)。在回溯分析中,保歷加上/下通道分別為20天SMA加/減2個標準差。投資策略均為當英鎊匯價從上方向下穿越且收市價位於下通道下方時買入英鎊,而當匯價從下方向上穿越且收市價位於上通道上方時沽出英鎊;若出現買入或賣出信號時已有反方向持倉,則會首先平倉然後再開新倉。
一般而言,英鎊匯價超出保歷加通道的機會要低於超出肯特納通道的機會;因為根據保歷加通道背後的邏輯,它包含約90%的(相關投資產品)價格變動,而肯特納通道的構成不能推導出類似的結論。有鑒於此,若英鎊匯價超出保歷加通道時,我們更有信心相信此時英鎊(兌美元)應已短期見頂/見底。但由於肯特納通道更緊貼英鎊匯價走勢,因此成績上看肯特納通道要優勝於保歷加通道。
[天王國際金融 回測煉金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05&issue=20161216
大行看淡歐元 兌美元料穿1算 英國經濟較強 鎊匯走勢勝歐元
1 :
GS(14)@2016-12-29 08:11:07【明報專訊】來年歐元區內多個選舉浪接浪,加上今年西方盛行的保護主義風氣未減,多間大行均預期來年歐元弱勢持續,其中花旗預計歐元兌美元在6至12個月內跌穿1算水平。另外,盛寶銀行外匯策略主管John J. Hardy認為,來年首季英國在歐盟的讓步下,將擱置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歐元兌英鎊將重回英國加入歐盟時0.73的關鍵水平。
聖誕假期剛過,外匯市場流動性仍然偏低,歐元及英鎊兌美元分別靠穩1.045及1.228左右水平。過去一年,外匯市場受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大選影響而大幅波動,歐元及英鎊在脫歐公投及意大利銀行危機陰霾籠罩下持續走弱。市場主流意見認為,面對來年歐洲多個國家大選,歐元將繼續貶值。
花旗﹕歐元難重返1.05水平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張敏華表示,市場明白特朗普的政策需於2018年才正式推行,但觀察歐元及英鎊兌美元的相對強弱指數(RSI)仍然偏軟,來年美元相對歐元及英鎊而言,預料持續強勢。她表示,早前歐元跌破1.05這個重要關口後,亦難以重返1.05水平,未來數月歐元應該會在1.00至1.05水平徘徊,長線仍然弱於美元,因此花旗歐元兌美元6至12個月目標價為0.98。
英經濟表現較歐正面
張敏華續稱,機構投資者會視乎息差,在美元、歐元及日圓之間調撥資金,「10年美債孳息率反映市場對美元未來走勢的展望,美匯會跟隨債息走勢。當美匯向上,歐元則會下跌,因為機構投資者傾向將資金在最流通的數個國際貨幣之間調配。」英鎊方面,她認為脫歐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反映,預計來年英鎊兌美元或進一步下跌至1.14的水平。
John J. Hardy則表示,來年歐洲右翼勢力抬頭的亂局,將使歐盟與英國談判出現變數。他預期歐盟讓步,提出的條件將較上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的更為吸引。在這個情况下,英鎊的走勢明顯較歐元理想,他認為歐元兌英鎊將跌至大約0.73水平。主流意見認為,英國將如期脫歐,但以基本面而言,英國的經濟表現較歐洲正面,作為一個國家,英國要實施財政政策時,亦較由十多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容易,相比之下英鎊匯價將較歐元穩健。
東方匯理外匯及貴金屬諮詢部環球主管Davis Hall卻認為,參照過往30多年歐元兌美元的數據,歐元兌美元的合理價格大約為1.20,目前已處於超賣的狀態。
他根據圖表分析指,歐元兌美元16年的循環已於今年6月見低位,上升趨勢大約始於1.00至1.02,建議投資者可於2017年首季買入歐元。他又表示,特朗普即使推行增加基建開支等政策,最快亦要2018年才開始見效,而且特朗普對美國在貿易方面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未反映,目前市場對美元過分樂觀。
明報記者
[蘇樂恩 2017前瞻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57&issue=20161229
分析:強勢可期 亞洲續有壓力 美元主導今年環球金融走勢
1 :
GS(14)@2017-01-04 00:32:45【明報專訊】毋庸置疑,美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雖然美聯儲過去兩年都只加息一次,但主席耶倫在上一次議息會議表明,2017年有機會加息3次,令市場對是否處於加息周期的爭議畫上句號。加息預期推升美元,美元指數在2016年累升3.63%,新興市場資金流走、人民幣大跌等現象均與美元上升有關。而展望2017年,分析均認為,美元仍然會主導環球金融市場走勢。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推升美元及美債息,但年底前卻有所回吐。美元指數在12月見過103.65的高位後,上周五收報102.21。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亦從2.63厘的高位,收爐日回落至2.44厘。
渣打:明年美債息挑戰3厘大關
「相信只是倉位調整,屬技術性因素。」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通常年底前基金會平倉以鎖定利潤,他估計2017年會再開倉。「除非美元指數明顯回落,亞洲市場仍然會有走資壓力。」受美元急升影響,人民幣在2016年累跌6.95%,跌幅是1994年匯率併軌以來最多。美元急升亦左右股市走勢,過往美元與亞洲股市表現亦多次呈反比,2016年底美元指數開始飈升時,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亦一直回落。
但梁振輝認為,在通貨再膨漲的預期下,明年美債息仍有機會挑戰3厘大關。但他相信美元會在年初稍為偏軟,因為市場已經消化了明年加息3次的預期,「即使耶倫講話後,歐元、日圓等外匯亦沒有太大變幅,反映在現時的加息預期下,美元難以再延續2016年的強勢。」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則指出,最近一次的議息聲明已反映耶倫會採取更進取的加息步伐,以回應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增加就業及提高收入、減少稅收一直是特朗普主張的經濟政策。
鄧世安相信,特朗普上任後美國的薪金及通脹壓力將會上升,加息預期可能會比現時更強。「2017年美國經濟仍然一枝獨秀,資金流向美元速度只會加快。」
恒生:倘歐洲出事 資金投向黃金
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認為,2017年的金融市場仍然由美元走勢主導,但投資者要留意,過往多年依靠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而作出投資決定的方法,是否仍然有效。「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即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都反映了市場不能再單純只分析財政政策。」他指出,2017年歐洲多國會舉行大選,一旦再出現政治風險,資金會流向一些全球通行的資產,因此除了美元,黃金亦值得留意。
〔再戰2017系列之六 (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66&issue=20170103
明天系股份走勢偏軟
1 :
GS(14)@2017-02-03 02:50:11【本報訊】金融巨鱷肖建華被挾回內地事件震驚香港,其背後明天系王國涉足股份昨日多走勢偏軟,當中與肖氏有直接關連的恒投證券早段股價震散,開市即跌10%,午後卻離奇收復失地,收市微跌0.3%,報3.5元。恒投證券2015年於港上市,在內地以恒泰證券名義經營,該公司是肖氏旗下明天控股,藉系內包頭華資實業持有17.04%。而恒投基石投資者的民信金控亦被指與肖關係密切,早段跌逾7.6%,收市仍跌2.08%。
專家指風險猶在勿沾手
肖建華的金融王國龐大,人脈亦廣,他早於2009年傳出參與中策收購台灣南山人壽一案,因而結識本地大孖沙包括新世界系創辦人鄭裕彤、華置創辦人劉鑾雄與張松橋等人,後台媒踢爆肖建華是交易幕後金主,更指其與國家前副主席曾慶紅之子曾偉交情深厚,導致交易被台灣否決。而中策股價亦挫1.85%。據內地券商安信一份就包頭華資實業的分析報告顯示,明天系曾控股至少6間上市公司、6家商業銀行、6家證券公司,更遠至浙江金融租賃、北京國際信託投資等金融機構,關連公司多逾數十家,跨足金融、實業、地產、能源多個領域。當中被指與肖氏相關的天津銀行昨跌0.37%、哈爾濱銀行跌0.4%。至於生命人壽母企、富德保險董事張峻被指與肖氏私交,系下持股如首鋼資源及恒嘉融資亦低走,分別跌0.66%,跌2.06%。對於明天系的股價多尾段收復失地,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市務總監郭思治認為主要因該批股份並不多散戶參與,消息未至於震散信心,認為事件風險猶在,呼籲投資者莫沾手明天系。■記者方楚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2/199154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