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財研選|這個行業業績持續超預期,加大配置機會已經到來!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11日目錄

►築起“三重底”,業績催化銀行股反彈行情可期!(天風證券)
►這個行業業績持續超預期,加大配置機會已經到來(興業證券)
►工控全面複蘇,持續關註布局完善的國產細分龍頭(國金證券)
►產業升級趨勢明顯,兩方面看好國產機器人前景(國泰君安)
►國產芯片日益崛起,半導體設備廠商值得關註(新時代證券)

 


1.築起“三重底”,業績催化銀行股反彈行情可期!(天風證券)

銀行股或是三重底(業績、估值、持倉),4月反彈行情可期,這是天風證券在最近的研報中分析的,息差改善之下4月中下旬披露的一季報業績預計較好,或是催化劑。

①業績底。A股銀行板塊凈利增速由2015年的1.8%大升至2017年的5%,為三年來最好業績,2018年預計升至8%左右(四大行或達10%),反映經營實質的撥備前利潤(PPOP)或大升至15%。總而言之,天風證券認為2018年業績會更好;

②估值底。近期大幅回撤20%後,當前板塊不到0.9倍PB,PB估值接近歷史底部(0.8倍PB);

③機構持倉底。因市場風格切換之擔憂與對經濟悲觀預期等疊加,近兩個月銀行股大幅回調中,機構銀行板塊持倉預計已大幅下降,天風證券認為機構調倉預計將減弱,或為持倉底。

4月10日銀行板塊大漲3%,什麽在起變化?過去兩個月A股銀行板塊自高點回調幅度達20%。天風證券認為,回調並非源於基本面惡化,而主要是市場風格切換擔憂疊加經濟悲觀預期。

導致銀行板塊回調的資金面因素正在起變化。天風證券認為在強監管下,銀行理財或加大對股票等標準資產的配置,股票委外加大為銀行股帶來增量資金;近兩個月調倉後,公募基金銀行股持倉或已大幅下降,影響減弱,且存較大加倉空間;大幅回調後,高股息率的銀行股對持倉較低的部分險資等絕對收益資金吸引力明顯增加。放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以及6月MSCI納入A股,或進一步為銀行板塊帶來增量資金。

天風證券認為銀行股是三重底,反轉行情或已開啟,配置正當時,力推業績改善大且近期回調大的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中國銀行(601988.SH)、農業銀行(601288.SH)和零售銀行龍頭平安銀行(000001.SZ)、招商銀行(600036.SH)、寧波銀行(002142.SZ)


2.這個行業業績持續超預期,加大配置機會已經到來(興業證券)

上周,上海多個拿到預售證的項目進入認籌階段,因新房限價,居民的認購熱情高,盡管開發商對付款條件有較高的要求,但需求端的購買力仍然旺盛。在石家莊市,符合條件的本科生購買首套自用商品住房時,不受住房限購政策限制,並給予5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興業證券認為,一二線城市新時代是資產價格的長期上行趨勢和階梯化供應體系快速提升的新時代,在三四線按揭額度持續收緊的情況下,銀行將在一二線城市配置按揭,必然帶來資產價格的長期上行。銀河證券認為,近期主流地產公司年報持續披露中,業績增長持續超市場預期,政策也進入一段平穩期,看好二季度地產板塊的行情,加大配置板塊的機會已經到來。

興業證券指出,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的龍頭地產公司就是中國的核心資產,受益一二線城市基本面的上行。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趨勢,龍頭地產公司憑借在銷售、拿地、融資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夯實在行業中的地位。

受清明節假日的影響,上周42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數據環比變化-33%,同比變化-40%。上周的二手房市場中統計的16個城市成交面積環比變化-40%,同比變化-52%。庫存方面,本周統計的18城市庫存去化周期為7.0個月,環比變化-2.0個月,其中一/二/三線庫存分別變化-0.1/-0.1/-9.7個月。

興業證券認為,一二線城市基本面中長期上行,集中度提升趨勢延續,地產股“便宜”的特征明顯,增量資金中長期將帶來房地產核心資產的行情。持續推薦新城控股(601155.SH)、世聯行(002285.SZ)、招商蛇口(001979.SZ)、保利地產(600048.SH)、綠地控股(600606.SH)、萬科A(000002.SZ)榮盛發展(002146.SZ),受益標的還有華夏幸福(600340.SH)

銀河證券也認為,2018年將成為房地產長效機制取得突破的關鍵一年,預計將會發布更多的制度性政策。銀河證券看好二季度地產板塊的行情,認為加大配置板塊的機會已經到來。建議把握三條主線:①低估值的一二線龍頭地產股:招商蛇口、萬科A、保利地產、華夏幸福、榮盛發展;②高成長的優質地產股:新城控股、陽光城(000671.SZ)、藍光發展(600466.SH);③資源優勢強勁的地產股:華僑城A(000069.SZ)


3.工控全面複蘇,持續關註布局完善的國產細分龍頭(國金證券)

民族工控自動化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產品研發水平和生產質量大為改進,國產品牌近年來通過高性價比和行業專機、產品個性化定制、良好的售前售後服務水平不斷搶占外資市場份額。在變頻器、PLC、伺服系統等幾類典型產品市場,國產品牌均獲得一定程度的突破。

國金證券指出,2016年第四季度工控行業出現一定程度的複蘇,單季度工控市場增長4.1%,其中OEM市場增長9.5%,項目型市場跌幅收窄至-1.2%。產業界普遍認為工控行業在2017年複蘇力度將會很弱,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制造業“生產熱、投資冷”的情形仍將延續。但是市場實際的複蘇卻大超預期,2017年各季度工控行業增速分別達到11.2%、14.3%、17.4%、18.1%,連續多季度呈現加速上升狀態。

2016年下半年以來,制造業快速複蘇帶動固定資本投資企穩但整體改善並不明顯,中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於下遊和上遊固定資產投資,階段性設備購置投資反彈相對建築安裝顯著,但並不能解釋2017年工控市場16.5%的高速增長。國金證券認為,本輪工控複蘇超預期主要源於技改帶來的自動化升級需求。項目型市場本輪複蘇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環保技改提升工控需求。3C、鋰電、新能源為代表的先進中遊制造業產業升級趨勢下,技改支出增長明顯;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大趨勢下,紡織等下遊制造業技術改造可圈可點,受益於中下遊技改需求,2017年OEM型市場增速為22.6%,快於項目型市場11%增速。

短期看,制造業過剩落後產能逐步出清,制造業產能供過於求現象大幅改善,或將預示著本輪制造業複蘇韌度之強,這是自動化持續景氣的基礎。長期看,加大研發和科技投入將促使制造業加快技術升級,技改能力和自動化改造需求將伴隨研發能力的提升而增大,國金證券預計未來三年工控行業複合增速達到11%。

國金證券指出,自動化儀器儀表設備作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典型產業,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設備基礎,因此提升設備層及控制層的自動化水平成當務之急。推薦各細分工控產品的國內龍頭,複蘇過程中各龍頭將明顯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此外推薦在3C電子、新能源車電機電控、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布局完善的優質公司,包括匯川技術(300124.SZ)、英威騰(002334.SZ)、信捷電氣(603416.SZ)等。


4.產業升級趨勢明顯,兩方面看好國產機器人前景(國泰君安)

美國企業制造的“後空翻”機器人,日本企業制造的能跑步的機器人……這些代表著一個國家頂尖創新能力的產品,總是能在深圳市民的朋友圈“刷屏”。在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有一款類似的產品吸引了許多人的關註:它具備全方向自由行走、穩健爬坡以及平穩上下樓梯能力,還能和人一塊踢足球、跳舞。

國泰君安指出,回收周期縮短疊加產業升級推動工業機器人需求高增長。我國制造業領域工人工資逐年上升,工業機器人價格逐年下降,機器替人回收周期不斷縮短,2017年回收期僅1年左右;以半導體、鋰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國內產業升級拉動工業機器人需求,以2016年電子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為例,全年實現銷售近3萬臺,高於全球增速33個百分點。

國泰君安認為,到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超300億,全球市場將超千億。2016年中國每萬名工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為68臺,與主要工業國家相比仍有5~10倍的差距,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目標達到150臺/萬名工人,行業增速22%。根據IFR預測,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可達199億美元,其中中國銷售額58.9億美元,占比約30%,行業空間廣闊。

國泰君安指出,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是關鍵,國內企業已在中低端領域有所突破,國產替代加快。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上,上遊核心零部件擁有最高的附加值,中遊的本體制造商利潤空間受上下遊擠壓。由於缺乏核心技術,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主要以系統集成和本體組裝為主,核心零部件市場被日本歐洲企業壟斷;目前國內已突破低端機器人技術,伴隨較低的成本,該類機器人已逐步在中低端市場放量;埃斯頓、中大力德、雙環傳動等領先企業在高端零部件領域深耕多年,有望在近兩年實現突破,進一步加快工業機器人國產化。

國泰君安認為國內產業升級趨勢明顯,工業機器人行業春風已來,從兩個方面看好國內領先企業:①向上遊突破核心零部件技術壁壘;②工業機器人產品實現產業化和放量突破。受益標的:埃斯頓(002747.SZ)、拓斯達(300607.SZ)、秦川機床(000837.SZ)、中大力德(002896.SZ)


5.國產芯片日益崛起,半導體設備廠商值得關註(新時代證券)

新時代證券指出,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國產芯片自主創新與進口替代勢在必行。政府在政策、資金、稅收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中國集成電路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投資周期。

根據Semi數據,預計2017年到2020年期間,中國大陸將有26座新晶圓廠投產,成為全球新建晶圓廠最積極的地區,整個投資計劃占全球新建晶圓廠高達42%,成為全球新建投資最大的地區。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已經公布的半導體產線投資金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

新時代證券指出,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價值鏈頂端的“皇冠”,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基礎。當前國際半導體設備產業處於寡頭壟斷格局,美國、日本、荷蘭是半導體設備最具競爭力的3個國家。整體而言,中國半導體設備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技術實力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企業半導體設備環節非常薄弱,即使在相對發展水平較高的IC封裝測試領域,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在所有半導體設備中,最核心、技術壁壘最高的是光刻機。新時代證券指出,國內在光刻機方面技術最先進的是上海微電子,已經研制成功90nm光刻機;在刻蝕設備、沈積設備方面,國內企業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中微以介質刻蝕機為突破口,公司已經承擔了國家02專項的諸多研發項目;在長晶爐方面,國內企業晶盛機電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公司是國內首家唯一自主研制成功全套單晶爐的供應商;在測試設備方面,國內企業長川科技在測試機和分選機方面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已獲得多家一流集成電路企業的使用和認可,此外,精測電子攜手IT&T切入半導體檢測領域,未來有望在半導體檢測領域打開新局面。新時代證券認為,國內部分半導體設備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是大勢所趨,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

新時代證券推薦關註精測電子(300567.SZ)、北方華創(002371.SZ)、長川科技(300604.SZ)、晶盛機電(300316.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03

姚余棟:資產配置應按“四季”依時而動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風險平價和美林時鐘等傳統的大類資產配置理論已經面臨各種問題。

近日,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在“中國金融改革發展新機遇”論壇上稱,以美林時鐘為例,僅僅考慮經濟周期對大類資產配置的影響,而未考慮金融周期對大類資產配置的影響是不全面的。事實上,國內金融周期的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所謂美林“投資時鐘”理論,是一種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周期四個階段聯系起來的方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導投資周期的工具.

姚余棟認為,資產配置應按“四季”依時而動,其核心邏輯是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互動的方法論,使用產出缺口刻畫經濟周期,使用流動性缺口刻畫金融周期,並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來表征經濟運行的狀態。

他認為,“春夏秋冬”四季可以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流動性和經濟變化趨勢。當金融周期收縮、經濟周期向好時是春季,當兩個都處於擴張狀態時是夏季,而當經濟不好、金融擴張時則是秋季,兩個都處於收縮時就進入了冬季。

例如,貨幣擴張刺激經濟時是“夏季”,金融和經濟兩個周期都在擴張;之後進入“新常態”,就是“秋季”;然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經濟回暖,這是“春季”前的“冬季”;隨著金融去杠桿進行,又開始了“春季”。

根據上述理論,進而對債市、股市、大宗商品以及現金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都會相應發生變化。

具體而言,“春季”經濟上行、流動性偏緊,此時應該以股票配置為主;進入“夏季”後,經濟向好、流動性充裕,投資以大宗商品為主;“秋季”經濟下行、流動性寬裕,配置方向將轉向債券;進入“冬季”後則是現金為王。如果針對股票投資,便是“春天”投資價值周期股,“夏天”投資成長周期股,“秋天”是成長防禦股,“冬天”則是價值防禦股。

對於2018年資產配置邏輯,華創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屈慶在上述論壇上指出,2018年很可能面臨的是“負債荒”。銀行資產回歸表內、回歸本源將是大勢所趨,這將倒逼銀行加大對零售存款的競爭,負債成本將面臨趨勢性上行。

屈慶說,金融監管規則重塑過程中,債券市場所面臨的金融生態將出現明顯改變。金融監管變革依然是2018年影響債市的重要因素,正從情緒影響向實際業務影響轉變,且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是不可逆的,機構必須及時調整,早做打算,不可抱僥幸心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35

洪磊:建議制定大類資產配置管理辦法,構建資管三層架構

近幾年來,私募基金高速發展,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力量。截至2018年4月底,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只,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0.87萬家,占比37.1%,管理基金3.6萬只,占比49.7%,管理資產規模2.56萬億元,占比20.5%。

不過,目前我國私募基金還遠遠沒有充分發揮潛力,融資體系高度依賴銀行的格局尚未改變。1992至2017年,IPO和各類再融資累計融資總額僅為11.23萬億元。截至2018年3月末,非金融企業國內股票融資額僅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3.8%,包括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在內的直接融資規模僅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14.2%。

“直接融資不發達,權益資本形成能力嚴重不足。發揮私募基金功能作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從間接融資體系到直接融資體系的轉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表示。

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以散戶為主,缺乏長期資金,短期、投機主義盛行,無法對資本市場形成有效支撐。

因此,洪磊指出,在發展絕對收益私募基金,為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的同時,也必須大力發展追求相對收益的投資產品和堅持專業長期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建設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多層次有機生態。

目前,我國資產管理業缺少從大類資產配置到專業投資工具到基礎資產多層次有機體系,無法匹配養老金、理財資金、保險資金的跨期資產配置需求,無法滿足實體經濟不斷增長產生的持續融資需求。

洪磊建議,應當在《基金法》框架下制定大類資產配置管理辦法,構建資產管理業三層架構,形成主業清晰、專業規範、優勢互補的制度設計。

“一是將基礎資產的創設交給資本市場的賣方——投資銀行;二是從基礎資產到組合投資交給提供專業化投資工具的資本市場買方——基金管理人;三是對組合投資工具的選擇交給養老金、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FOF)管理人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通過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等配置型工具,專註於長周期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洪磊表示。

在這個有機生態中,通過投資工具的分散投資可以化解非系統風險,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可以化解系統性風險。

洪磊建議,充分借鑒國際成熟的監管經驗,積極回應現實訴求,細化《基金法》管理人、托管人職責,區分承擔募集職責的管理人和承擔投資管理功能的管理人,允許其各自獨立存在並進行市場化分工合作,將各類主體的活動置於清晰的規則之下,消除監管套利機會。

他指出,通過制定大類資產配置管理辦法,允許機構投資者申請大類資產配置牌照並核準其發行相關產品,為銀行、保險等機構投資者提供規範的資產管理與資金運用渠道,推動銀行理財、養老金、保險資金、公私募基金等各類資金有序參與、專業分工,共建資本市場良性生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03

風電項目將推行競爭配置 將消納工作作為首要條件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尚未印發2018年度風電建設方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通知》強調,2018年可再生能源要以消納工作作為首要條件,各省市要向國家能源局報送2018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工作方案,對未報送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停止該地區風電新增建設規模的實施。

全文:

國家能源局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經信委(工信委、工信廳),各派出能源監管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內蒙古電力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華潤集團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風能協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2017年,我國風電裝機規模穩步增長,運行消納情況明顯好轉,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的勢頭。為促進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降低度電補貼強度,現就做好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工作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嚴格落實規劃和預警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能源局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國能發新能〔2017〕3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各地區新增風電建設規模方案的分年度規模及相關要求。預警為紅色和橙色的地區應嚴格執行《國家能源局關於發布2018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23號)的有關要求,同時不得在“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的過程中調增規劃規模。預警為綠色的地區如需調整規劃目標,可在落實風電項目配套電網建設並保障消納的前提下,結合“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規劃調整後組織實施。

二、將消納工作作為首要條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42號)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報送落實〈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能綜通新能〔2018〕36號)要求向國家能源局報送2018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工作方案,對未報送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停止該地區《指導意見》中風電新增建設規模的實施。

三、嚴格落實電力送出和消納條件。新列入年度建設方案的風電項目,必須以電網企業承諾投資建設電力送出工程並確保達到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或棄風率不超過5%,以下同)為前提條件,在項目所在地市(縣)級區域內具備就地消納條件的優先納入年度建設方案。通過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消納的風電基地項目,應在送受端省級政府間送受電協議及電網企業中長期購電合同中落實項目輸電及消納方案並約定價格調整機制,原則上受端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企業應出具接納通道輸送風電容量和電量的承諾。

四、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從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尚未印發2018年度風電建設方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已印發2018年度風電建設方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已經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2018年可繼續推進原方案。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參照隨本通知發布的《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制定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抄送國家能源局並向全社會公布,據此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分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組織本地區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分散式風電項目可不參與競爭性配置,逐步納入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範圍。

五、優化風電建設投資環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要完善風電工程土地利用規劃,優先選擇未利用土地建設風電工程,場址不得位於生態紅線範圍和國家規定的其他不允許建設的範圍,並應避開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土地範圍,如位於耕地占用稅範圍,征收面積和征收標準應當按照風電工程用地特點及對土地利用影響程度合理確定。有關地方政府部門在風電項目開發過程中不得以資源出讓、企業援建和捐贈等名義變相向企業收費,不得強制要求項目直接出讓股份或收益用於應由政府承擔的各項事務。各地市(縣)級政府相關部門推薦風電項目參加新增建設規模競爭配置時,應對上述建設條件做出有效承諾或說明,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對相關市(縣)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考核評估,並作為後續安排新增風電建設規模的重要依據。

六、積極推進就近全額消納風電項目。支持風能資源豐富地區結合當地大型工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用電需求建設風電項目,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力爭實現不需要補貼發展。鼓勵在具備較強電力需求的地級市區域,選擇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可達到3000小時左右的風能資源場址,在省級電網企業確保全額就近消納的前提下,采取招標方式選擇投資開發企業並確定上網電價,特別要鼓勵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平價上網項目。

請各有關單位按照上述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相關工作,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

2018年5月1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32

勿低估資產配置力量 施慧雅

1 : GS(14)@2013-01-08 00:13: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經過12月底時的整固後,港股在2013年的首個交易星期顯著上升。總結全周,恆指升了665點至23,331,終於上破23,000點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在升破23,000點之前,恆指連續多周企穩在22,000點以上,可以說已打了一定的底。正如早前指出,由於港股已連續多周守穩在22,000點之上,這個心理關口可以說已經被打破,問題是能否再上一層樓罷了。同樣值得留意的是,港股在1月開市以來的成交,相當不錯。在1月2日時,港股成交是有820億元,跟覑在1月3日時,港股成交是再上升至890億元。在1月4日時,港股的成交雖然是有所萎縮,但也有770億元,顯示確有資金流入港股。上週美債顯著抽升至近2釐,對於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很多解說。一方面可以說市場開始擔心QE3會隨時完結,因此先行從升幅已有不少的港股獲利。但另一方面,這情也可能意味覑,市場終於開始認同債市相對股市是偏貴。若這意味覑一個全球性的資產調配已經開始,不要低估這個發展可能呈現的力量。
美債息升 顯示市場認同債市貴
正如早前指出,避險意識甚高,是目前困擾環球經濟和投資市場的一座大石。理論上這但求保本的心態是不大理性。基本上,股神巴菲特在近年大力建議要買入美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他相信通脹早晚會重臨,以及資金遲早會重返股市。在邏輯上,這看法很合情理,不過股價始終是由人的行為造成,預期和不同解說方法都是變數,股價持續多年偏離合理值,不是沒有發生過。在明天,慧雅會再談目前港股的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11

資產重新配置 退休更有預算

1 : GS(14)@2016-07-08 08:07:32

【明報專訊】李小姐現年45歲,現職私家醫院護士,月入約6萬元,已婚並沒有小朋友。李小姐於一年前已將位於西貢自住物業的按揭全數清還,現在每月的開支費用較為鬆動,約有3萬元盈餘。資產方面,李小姐現時持有流動現金約120萬元,股票100萬元,強積金50萬元(以股票基金為主),撇除自住物業,總資產約為270萬元。李小姐的理財目標是希望於60歲退休,並享有每月3萬元的退休生活費。

李小姐的資產分佈可謂兩極化,一方面將約四成的資產放於高風險的股票市場,但另一方面將約四成半的資產投放在過於保守的銀行作定存;李小姐可考慮將現有的資產組合重新分配,降低現金比例,其餘的資產以一半股票一半債券作配置,可以更有效地分散風險。

根據上述的資產配置方法,以及參考李小姐距離理想退休年齡的時間及風險後,新的資產配置如下:流動現金比例降至40萬元,約佔總資產的15%;股票加強積金股票基金110萬元,債券基金120萬元,分別約佔總資產的四成和四成半。投資債券基金的好處除了可享有較銀行高的利息外,其風險亦較股票為低;同樣是120萬元,若放於銀行收取0.1厘的每年定存利息,15年後只可以滾存至約122萬;相反地,若投放於債券基金,假設債券基金派息為每年6厘及每年均有股息派發,而基金價格不變,15年後將可滾存至約300萬元,回報相差甚多。若以股票平均年回報7厘,及強積金4厘和債券基金6厘計算,此新組合分配預計到李小姐60歲時,現有的資產可增值至約600萬元。

債券股票各佔一半 有效分散風險

李小姐將每月盈餘放於銀行的投資態度可說是過於保守,此舉亦忽略了通脹帶來的風險;李小姐可考慮將每月盈餘中的2.5萬元,以月供形式開設一個年金計劃,一來可以有保證利息以抗衡通脹,二來亦可以有效地達成她60歲退休的理財目標。

現時坊間有種年金計劃,在保單生效第12個周年以後,就可享有全期保證年利率3厘,而計劃現行每年派息為約4.75厘;以每月2.5萬元供款計算,到李小姐60歲時,年金計劃的戶口價值將會有約657萬元,而所有資產加起來,李小姐於60歲時的總資產將會有超過1400萬元;假設通脹率為每年3%,這筆資金足以應付李小姐退休後維持每月3萬元的生活使費,直至85歲。

卓啓雄

康宏理財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卓啓雄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11&issue=2016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99

傳內地放寬QFII資產配置限制

1 : GS(14)@2016-09-27 08:01:03

【本報訊】為增加海外資金流入內地投資的興趣,內地進一步放寬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限制。彭博引述消息報道,中證監作出窗口指導,取消之前對QFII資產配置中,股票比例不能低於50%的要求,允許QFII更靈活對股票及債券等資產類別,進行配置。今年4月,人行宣佈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全面開放,境外央行及金融機構,今後參與內地銀行間債市投資,再無額度限制,資金亦可自由滙出;受新措施刺激,境外機構投資內地債市的規模,期後不斷提高。關於放寬QFII股票配置比例,報道說中證監近期已就此安排,通知少部份QFII及QFII託管行,但暫未見正式公告。彭博引述一位中證監新聞發言人,對查詢拒絕置評。報道謂,截至8月底,中國當局已批准了814.78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為了應對走資加劇,內地加緊推出措施,吸引資金流入,今年2月,外管局便公佈了QFII新規定,包括放寬額度上限、簡化審批程序,以及在基礎額度內增加投資,只需備案等安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7/19783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12

高息亞債基金回報超亞股 作退休配置 宜先了解風險

1 : GS(14)@2016-09-30 08:03:37

【明報專訊】強積金產品常常採用「目標日期」投資策略,每過幾年就調整資產類別配置,隨年齡增長調低風險,債券比例增、股票比例降,投資回報亦隨股票配置的減少而降低。然而這一鐵律或被打破,亞洲高息債券基金回報就超過亞洲股票市場收益,成為坊間零售基金中受投資者關注的高息產品之一,惟投資者需先了解風險,再進行適當配置。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香港市場的各資產類別總銷售額,股票佔三成,債券佔五成,而7月份股票佔比縮至28%,債券增至52%。債券產品中,環球債券與亞洲債券銷售額最多,風險較大的高收益債券亦錄得增長。今年首兩月,高收益債券因外圍環境因素,分別錄得2億和1億美元淨流出,隨後由3月到7月持續錄得淨流入,其中,7月單月錄得2.5億美元淨流入,當月總銷售額更超過今年首季3個月總和。

投資高風險債為主

根據投資者教育中心資料,「高收益債券基金」或「高息債券基金」,一般是透過投資高息債券或垃圾債券、不獲評級的債務證券、陷入財政困難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選擇違約的債務證券,一些高息債券基金可能投資於可轉換債券及結構產品。高息的同時,此類產品涉及更高的違約風險、流通風險及波動。另外,為了確保和維持高分派比率,高息債券基金可能從資本或總收益中分派部分股息,導致基金單位淨值減少。因此投資高息債券基金應從多方面衡量其風險與收益。

管理費與股票基金相近

信安發言人表示,因為現時息口低,派息產品、高息債券、高息股票都受到投資者歡迎。高收益債券作為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近年回報表現良好,有高收益債券配置的基金組合回報往往更佳。但對於做退休準備的投資者而言,積金局有嚴格規管,非投資級別債券並不在強積金組合的投資範圍內,因此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判斷是否投資此類基金。他續稱,因為高收益債券相對投資級別債券風險更高,因此基金管理費用與股票基金相近,但從過往幾年的紀錄看,高收益債券的波動低於股票。

未必適合退休人士

風險承受能力是投資決定中的重要因素,高收益同時意味高風險,尤其當投資組合內有債券出現違約,投資組合可能出現較大損失。康宏理財聯席董事張言銘建議控制配置比例,畢竟其波動較大,去年油價下跌就令美國高收益債券大跌,配置三成左右為宜,但主要還需因應投資者自身風險胃納作出調整。

張言銘又稱,就債券基金而言,同級別債券基金,以澳元與紐元結算的基金回報最高,但同時要承擔更多貨幣風險。因此,若持有上述貨幣可以考慮投資,但若需要兌換,需將貨幣風險納入考慮。

除考慮貨幣,不同市場的高收益債券風險和回報不同。根據晨星數據,今年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中,環球高收益債券(歐元對冲)及亞洲高收益債券表現最佳,分別已錄得12.5%及12.34%回報,無對冲的環球高收益債券錄得10.21%回報。

惠理料明年大中華區高息債息率跌

現時亞洲高收益債券回報超越亞洲股票,過去12個月,以摩根大通JACI非投資級別企業債總回報指數代表的亞洲高收益債券錄得13.7%回報,高於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13.2%回報,以5年度回報計,兩者回報分別為54.6%及20.8%。惠理投資董事葉浩華預料,明年大中華區高收益債券息率將下跌,因為現時主要由中國房地產債主導,摩根大通中國高收益指數中58%為房地產債,隨着現時很多內房房企陸續將高息債贖回,倘明年有6厘至8厘回報已算很好。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84&issue=20160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38

吳婉奇:臨近退休 善用時間配置資產

1 : GS(14)@2016-10-14 06:30:59

【明報專訊】孔先生下月正式踏入62歲,距離他預期的退休年齡65歲尚有3年。太太今年60歲,自婚後便當上家庭主婦,孔先生是家中經濟支柱。面對辛苦工作多年才累積得來的資產,他不知由何處着手處理退休後的資產安排,於是來信尋求筆者意見。

孔先生與太太育有兩兒,大兒子今年30歲,已成家立室;小兒子今年26歲,剛海外學成歸來,現與夫婦二人同住。由於大兒子家庭經濟負擔較大,小兒子才剛投身社會,所以在經濟上暫時只能照顧自己,孔先生亦明言不需他們給予生活費,估計屆時退休只會動用自己資產生活。現時孔先生於一中小企擔任工程部顧問,每月收入大概6萬元。

保守投資 退休後難維持現有生活質素

現有資產方面,孔先生有兩個物業單位,已完成按揭,其中一個為收租物業,每月租金收入為1.1萬元,扣除生活支出約3.1萬後,每月盈餘約有4萬元。另外,他的銀行存款、股票及基金、強積金等現值約310萬。

孔先生希望於65歲退休,與太太享受人生。以現時香港平均壽命計算(男性81歲、女性87歲),他希望退休資金可持續使用24年,屆時太太將達87歲。如果經濟許可,孔先生希望不用變賣物業,留待身故後送給兩兒。二人希望退休時仍能維持現有生活質素,可動用部分資產作旅遊,預期每月支出約4萬元。

孔太投資態度較保守,曾批評孔先生股票投資過多,擔心萬一股災重臨,資產會泡湯。所以希望孔先生將所有資產套現至銀行活期(物業除外)。只是以現况計算,撇除物業,現時可動用的退休資產有限(約310萬元)。

退休前這三年內,每月孔先生會再投放盈餘約4萬至銀行活期及強積金供款約3000元至股票基金,以每年預期回報率(銀行活期0%、強積金股票基金4%、香港股票8%)計算,三年後退休資產僅達約530萬元。

假設孔先生屆時將以上資產全數套現,以每年通脹預期2.1%計算,如果需持續使用24年,每月平均只可動用約1.3萬元;加上每月租金收入大概1.1萬元,孔先生夫婦二人可動用的每月支出只有2.4萬元。

將資產分短中長三期 分散風險

要提高退休後的預期收入,適當地投資是必須的,時間是分散風險的理想工具。筆者建議孔先生可考慮將退休資產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短期資金(5年內),由於短時間內需要提取,適宜以銀行活期為主。假設每月從中動用約2.9萬元(連同預期租金1.1萬元,合共4萬元),第一部分需撥備約185萬元;第二部分為中期資金(5至10年期),可考慮投資於債券、債券基金、萬用壽險等對抗通脹,以亞洲債券為例,過去10年每年回報約6.6%,第二部分需撥備約130萬元;第三部分為長期資金(10年期以上),可考慮投資於股票、股票基金等高潛在回報投資工具,利用時間降低投資風險,以亞洲高收益股票為例,過去10年每年回報約9.1%,第三部分需撥備165萬元。根據以上法則投資,三個階段共需480萬元,即運用九成退休資產便可達到退休目標,餘下一成資金則可備用。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 座15 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吳婉奇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87&issue=2016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12

貸評山下:資產配置重於泰山

1 : GS(14)@2017-01-26 18:18:26

這些年來,筆者接觸很多的機構投資者(即所謂大戶的「聰明」錢),以及不少的散戶,都認為在成功的機構投資者和投資失利的散戶之間,最大的分別就是對資產配置重要性的理解。筆者參與不同的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委員會,很多時間就花在研究討論對資產配置的事情上;相反,當筆者在散戶的投資講座裏,問有多少人認為資產配置是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環,通常反應都寥寥可數。相反,有更多散戶醉心於其他投資回報的來源,例如估市場方向的market timing,或選股(security selection)。事實上,關於選股的討論頗複雜。某些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例如股神畢菲特,他們的選股都非常厲害;不過,筆者認為他們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不一定是一般散戶理財應該或者必須模仿的對象。眾所周知,主動性基金經理(active managed funds,相對於被動性的指數基金)在歷史上來說,扣除費用後,只有約兩成多是跑贏大市。近幾年,這個比例就更低,往往只有一成不到;而且,今年跑贏的這一成多人,明年後年是否也是同一班人能跑贏呢?相對的比例就更低。


基金跑贏實屬少數

試想想,這些主動性基金經理,通常個個都是名牌大學畢業,而且全時間全副精神每周七天,每天十二小時,全方位追踪市場資訊,都只是落得如此成績。相對之下,散戶不一定都有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又通常有份正職在身,只有在放工後或周末等工餘時候,拿一些財經報紙或雜誌看看其他專家的分析,又怎能奢望自己能透過選股去跑贏大市呢?更何況,報紙雜誌的專家分析,他們自己本身也不一定能跑贏大市。因為剛剛已提到,長線跑贏的基金經理根本是鳳毛麟角,而喜歡接受訪問的專家,並不一定等於往績好。在忙碌的生活中,隨便翻閱一些不一定跑贏大市的專家建議去選股,自然不可能跑贏大市。如果那麼多的學術文獻都顯示資產配置佔回報80%至100%的比例,那麼marketing timing和security selection的比例,就只有在0%至20%之間,為甚麼散戶大部份的時間仍然關注在這兩方面呢?筆者相信,可能跟整體的金融理財通識教育不足有關,而現時,絕大部份的金融理財知識,都是靠一些「賣方」(sell side)來傳遞,自然有所偏頗。而且,國外的投資顧問,比較多的是用整體理財收費的方法,而非單靠賣產品來賺佣金收費,於是比較能看大局,關心更多資產配置的整體大問題。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本欄隔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6/199086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