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產重新配置 退休更有預算

1 : GS(14)@2016-07-08 08:07:32

【明報專訊】李小姐現年45歲,現職私家醫院護士,月入約6萬元,已婚並沒有小朋友。李小姐於一年前已將位於西貢自住物業的按揭全數清還,現在每月的開支費用較為鬆動,約有3萬元盈餘。資產方面,李小姐現時持有流動現金約120萬元,股票100萬元,強積金50萬元(以股票基金為主),撇除自住物業,總資產約為270萬元。李小姐的理財目標是希望於60歲退休,並享有每月3萬元的退休生活費。

李小姐的資產分佈可謂兩極化,一方面將約四成的資產放於高風險的股票市場,但另一方面將約四成半的資產投放在過於保守的銀行作定存;李小姐可考慮將現有的資產組合重新分配,降低現金比例,其餘的資產以一半股票一半債券作配置,可以更有效地分散風險。

根據上述的資產配置方法,以及參考李小姐距離理想退休年齡的時間及風險後,新的資產配置如下:流動現金比例降至40萬元,約佔總資產的15%;股票加強積金股票基金110萬元,債券基金120萬元,分別約佔總資產的四成和四成半。投資債券基金的好處除了可享有較銀行高的利息外,其風險亦較股票為低;同樣是120萬元,若放於銀行收取0.1厘的每年定存利息,15年後只可以滾存至約122萬;相反地,若投放於債券基金,假設債券基金派息為每年6厘及每年均有股息派發,而基金價格不變,15年後將可滾存至約300萬元,回報相差甚多。若以股票平均年回報7厘,及強積金4厘和債券基金6厘計算,此新組合分配預計到李小姐60歲時,現有的資產可增值至約600萬元。

債券股票各佔一半 有效分散風險

李小姐將每月盈餘放於銀行的投資態度可說是過於保守,此舉亦忽略了通脹帶來的風險;李小姐可考慮將每月盈餘中的2.5萬元,以月供形式開設一個年金計劃,一來可以有保證利息以抗衡通脹,二來亦可以有效地達成她60歲退休的理財目標。

現時坊間有種年金計劃,在保單生效第12個周年以後,就可享有全期保證年利率3厘,而計劃現行每年派息為約4.75厘;以每月2.5萬元供款計算,到李小姐60歲時,年金計劃的戶口價值將會有約657萬元,而所有資產加起來,李小姐於60歲時的總資產將會有超過1400萬元;假設通脹率為每年3%,這筆資金足以應付李小姐退休後維持每月3萬元的生活使費,直至85歲。

卓啓雄

康宏理財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卓啓雄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11&issue=2016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