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康師傅要傳媒估黑手 李華華


2009-04-22 AppleDaily





 

舊年喺內地被人話旗下礦泉水有問題嘅康師傅(322),財務長林清棠噚日借業績記者會機會同香港傳媒大吐苦水,話俾人抹黑,搞到舊年包裝水嘅市場佔有率(按銷售額計)跌到去17.7%;用金額計,仲俾娃哈哈過咗頭。佢叫香港傳媒一定要同佢做澄清。

佢話嗰班人好專業,首先叫人扮記者做採訪,話有人飲咗康師傅礦泉水後又噴血又唔舒服,再做份假報告話啲水太酸,之後更動員大班人不停喺內地網上討論區貼文章,搞到其他媒體跟進報道,規模大到估佢唔到。

林清棠話,因為幾年前當娃哈哈係第一名嘅時候,都試過俾人抹黑,所以佢哋都預咗,但勢估唔到真係咁厲害。佢話已經初步掌握到幕後黑手,但就唔方便講到咁明,叫華華自己用推理能力估吓係邊個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3

黑手轉做無塵室 聖暉獲利冠同業

2010-5-31  商業周刊





在興櫃中,每年總有幾個新竄出的 企業,民國九十八年未上市公司EPS(每股盈餘)排行榜,前十名中有許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第十二名的「聖暉工程」,卻非常陌生。

但是, 這個興櫃排行榜上的新生,成立迄今,已經三十一年了。

去年,全球還籠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中,聖暉EPS卻達到七‧五五元,是公司成立以來 最好的成績單。資本額三億五千萬元,聖暉是專業的無塵室與機電設備工程業者,規模並不大,但連續三年賺進半個資本額以上,業績不斷創新高,是相關同業中 EPS最高者。

發跡:住宅區裡做冷氣水電

聖暉知名度雖然低,客戶的名字卻一個比一個響亮:玻璃基板大廠康寧、面板雙雄奇 美友達、IC封測龍頭矽品……等。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聖暉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在台中住宅區巷弄裡的家用冷氣工程水電行。

民 國六十八年,聖暉創辦人楊炯棠回到家鄉台中,開了一間家用冷氣水電行。從安裝、維修冷氣的黑手做起,聖暉逐步擴張業務,成為外商冷氣大型空調的中部總代 理。

當年,台北工專電機科的冷凍空調組,是全台灣惟一以「空調機電」為主攻領域的學系。民國八十二年,現任聖暉董事長梁進利的公司,受財 務問題拖累必須結束營業;因業務往來,早已與梁進利熟識的楊炯棠,敞開大門邀請梁進利的團隊加入聖暉。這對相差十屆的「學長與學弟」合體,是聖暉轉型的重 要契機。

梁進利過去在台北服務的公司,原本就專攻工業空調領域,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摩托羅拉(Motorola)設立在台灣的半導體封裝 廠。

但是,梁進利等人轉戰聖暉後,聖暉在工業空調的成績還是零,為了開拓新客戶,梁進利說服過去的老客戶摩托羅拉開放無塵室,讓梁進利帶 新客戶去參觀。

成績:彈性大,黏住矽品二十年

這種「實績」推銷的方法,讓聖暉很快接到第一張來自業界的無塵室訂單,這個 客戶,就是矽品。矽品台中廠的廠務主管吳正義說,二十幾年前,矽品的規模也還不大,而且承包商找在地的,有地利之便,因而選擇同樣位在台中的聖暉;沒想 到,這一合作,就是二十幾年。

吳正義認為,聖暉的工期速度、施工品質和設計能力,是讓矽品願意埋單的關鍵。「我們的產線常常會變動,需要 彈性夠強的承包商來配合。」他舉例,聖暉曾經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趕出原本工期需要三個月的無塵室來,且品質不打折扣;還有,「有些我們考量不到的,他們 也會協助,」專業加上配合度高,讓矽品這間大廠,放心地把生財工具交給聖暉。

對一般人來說,很難把家裡或是辦公室常見的「冷氣」,和高科 技廠房中的「無塵室」聯想在一起。

其實,無塵室的設計原理,多半屬於流體力學領域,和冷氣空調所需要的學問相同,只是應用方法不同。

梁 進利解釋,「空調系統就是無塵室的肺臟,要把新鮮乾淨的供給進來。裡面的髒空氣要非常快速的排掉。」除了透過專業級濾網阻隔落塵,空氣的流動方向,就是無 塵室中最大的學問。

舉例來說,台積電的十二吋晶圓廠,要求的是「Class 1」的無塵室,也就是一立方英尺的空氣中,只能有一顆○‧三微米的落塵,這些都必須透過精密的流體力學來達成。

絕技:康寧玻璃凝結過程零 干擾

在聖暉做過的案子當中,難度最高的,可能就是康寧的「熔爐區」了,台灣康寧位在台中的十四個熔爐,全部都是由聖暉承包。號稱只賣「完 美玻璃」的康寧,每一片玻璃都是用「垂拉法」製成的,也就是說,在玻璃凝結成片的過程當中,不可以有一點點的風吹過,否則玻璃表面就會因此產生細紋,整片 玻璃就會因此報廢。

在高溫上千度的熔爐間中,要能夠讓空氣流動帶走熱氣,又不能有一丁點干擾到玻璃表面,氣流的控制,就必須經過很精密的 計算,聖暉在空調機電累積了三十年的競爭力,在此展現無遺。

過去一年,聖暉之所以能在不景氣中創出佳績,從同業之間的客戶結構來看,聖暉 分散客戶群的營運模式,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半導體和面板之外,聖暉也有許多來自生技領域和醫院的客戶,如部分大醫院的Sars(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負壓病房,和國光疫苗的H1N1的疫苗廠等工程。

成立了三十一年,聖暉決定在今年五月送件上櫃,台股雖然已經跌了一千多 點,但聖暉的股價卻已經晉升百元俱樂部,最近三個月的漲幅高達七三%;證明只要擁有實力,小企業也能打敗大盤魔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23

毛利率比郭台銘高七倍 黑手台霸王世忠 張忠謀少不了他

2010-10-25  TWM




預計十二月回台第一上市的亞德客國際集團,是耕耘大陸市場有成的台商,黑手出身的創辦人王世忠,不僅運用懷柔招降策略收服大陸仿冒業者,更用分享及奉獻哲學收服員工,他的成績完全不輸郭台銘、張忠謀。

撰文‧林宏文

台 積電的晶圓生產線、鴻海最新的自動化無人工廠機械手臂正在全速趕工生產、台北市捷運閘門忙碌地開關運作,但是其中只要一個空氣推動的控制元件出問題,機械 手臂停擺,生產線就會停止,捷運也會陷入混亂!而供應這個關鍵元件的人,是一位台灣黑手出身的亞德客集團董事長王世忠,沒有他在背後努力,張忠謀、郭台銘 及台北市長郝龍斌都要大傷腦筋!

來到台北縣土城自由街,這裡最知名的就是郭台銘全球運籌帷幄的台灣總部,緊鄰隔壁的門牌號碼「自由街二十三號」建築,就是亞德客的台灣總部。走進一塵不染的大廳,以及處處充滿巧思的設計,讓人看不出這是一家傳統企業,總部設在這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郭台銘也是他的客戶。

自創品牌

傳產做出五七%高毛利

五 十一年次的董事長王世忠,黝黑壯碩的身材,讓人一眼就感覺到他的黑手出身,以及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歷練。三十年前他還是工廠的黑手學徒,如今他已是橫跨兩岸 三地的「氣動元件」大王,精耕大陸三十一個省分,靠著大陸的經濟快速崛起,已有四萬家兩岸三地的企業都仰賴他的關鍵元件運作。雖然是一家傳產企業,但是亞 德客的毛利率年年增加,今年甚至達到五七%,可說是郭台銘的七倍,他是如何做到的?

二十五年前,只有高中畢業的王世忠就踏入社會賺錢,由於學歷不高,只能到工廠當學徒,做各種沖床、拋光等沒人要做的事,其中還有一年,因為師傅經營不善,他沒有拿到薪水,白做了一年工。

但王世忠一心想創業,一九八八年有一天,遇到了亞德客現任總經理藍順正,當時他在一家貿易公司負責氣動元件的銷售業務,兩人見面一聊一拍即合,王世忠懂技術,藍順正跑業務,非常互補,於是兩人當下決定一起創業,隔天就拿出十一萬元,成立了亞德客。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王世忠與藍順正就決定要做自有品牌,問他哪裡來的決心,他只說,﹁就是覺得要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制於日本人。﹂因此,他自創亞德客的氣動元件規格,與當時壟斷市場的日本競爭對手SMC公司完全不同。

但是,自創規格說得容易,卻讓王世忠吃足苦頭。他帶著一批黑手研發團隊,自己找書來研究,從頭摸索起,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個小時,晚上還到輔大旁聽課程,把技術及產品一步步做出來,靠著一些中小型客戶,逐漸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在 這段最艱苦的創業期,公司連賠了八年,王世忠說,由於沒錢,他經常要找父母及兄弟姊妹周轉,家裡對他很不諒解。有好幾年的除夕,身上只剩一千元台幣,只好 厚著臉皮跟太太回老家陪父母吃年夜飯,其他每餐都吃泡麵,大年初一就回來工廠開工,只有工作,才有貨款進來,家裡才不會斷炊。

善待敵人

五年時間收服山寨工廠

一 九九六年,台灣亞德客開始賺錢,但是王世忠馬上面臨另一場危機,大陸廠商開始仿冒亞德客的產品,但由於山寨產品時常故障,很多客戶來投訴,讓王世忠不勝其 擾。為了杜絕仿冒問題,他下定決心到大陸打市場,一九九七年,他沒有帶任何一位台幹,隻身前往大陸寧波設廠,展開第二輪的創業。

但令人驚訝的是,王世忠沒有選擇與大陸山寨工廠為敵、祭出法律手段打擊敵人,反而選擇在山寨工廠旁設廠,與敵人做朋友,公司員工都懷疑老闆是不是頭腦有問題?

王 世忠把自己的規格及製造方法教給這些大陸仿冒廠,希望大家跟隨亞德客推出相似規格的產品,一起抵抗日本人。王世忠形容,這是學習毛澤東﹁聯合次要敵人,打 擊主要敵人﹂的戰略,也因此,亞德客自創規格的產品市占率逐步提升,占到全中國六成的市場。這也驚動了日本SMC總部,不得不開始正視這個新崛起的敵人。

教 競爭者做與自己一樣的產品,很明顯是一招險棋,王世忠如何面對大陸公司的競爭?﹁因為氣動元件產品線有十多類,我只教其中一類,而且當他們學會了以後,我 就把這類產品價格殺低,不讓他們占到太多便宜,再好好鞏固自己的主力產品線。﹂王世忠形容,﹁這就是只教他們做打火機,但客戶若要買香菸,還是得跟我買。 ﹂此外,教會競爭者,對內部的研發也會形成一股驅策的力量。﹁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回過頭來,我要求內部研發團隊往前跑,加快腳步擺脫競爭者。﹂在選擇 客戶上,王世忠也採取﹁鄉村包圍城市﹂的作法,初期就是從中小型廠著手,等到規模做大了,再去向大廠敲門,因為,早期大廠只要看到亞德客這種小公司,一殺 價就見骨,而且貨款條件很差。有一次,王世忠聽到大廠又要打折,貨款又要四個月才給,一氣之下就到工廠把零件全部拆下來,﹁拿回家丟掉,也寧可不做這種生 意。﹂不過,如今亞德客的產品已經做大,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已奏效,如今包括富士康、台積電、華碩、威盛、台北市公車及捷運等,都是亞德客客戶。

二 ○○二年,亞德客的規模逐漸做大,王世忠開始積極布局自己的銷售通路,由於過去仰賴很多地區性的經銷商幫忙銷售,但各地通路素質水平不一,於是,王世忠花 了四年時間,把忠誠且優良的經銷商全部併入亞德客,一直到二○○六年,這些經銷商就成了亞德客百分之百持股的公司及員工。

善待員工

訂定明確利潤共享制度

亞 德客成功的關鍵,除了策略奏效外,最重要還是在願意與員工分享公司成果的經營哲學。在亞德客,生產與銷售體系都有明確的獎金制度,而且確實執行,工廠端每 年可以分利潤的六%到一○%,業務端可以分八%到一五%的獎金,由於公司以自有品牌銷售,毛利一直很高,長期維持在五六%到五七%左右,因此,許多工廠基 層員工年薪都可以拿到六、七萬人民幣,陸幹年薪超過三十、四十萬人民幣的也比比皆是。

此外,亞德客每年舉辦一次國內旅遊,隔年則辦國外旅遊,○六年亞德客包下麗星郵輪,招待一五○○名員工到新加坡玩;○八年十一月更首開風氣之先,一三○○名員工浩浩蕩蕩到台灣玩,還請來費玉清、五月天及郭子等藝人舉辦了一場大型演唱會。

最讓員工感佩的是,王世忠與藍順正兩人回饋社會的善舉,王世忠把自己每年的全部薪水及四成股利所得,藍則把二成股利所得全部捐出來,進行﹁藍色助學﹂及﹁陽光行動﹂等扶貧的工作。

藍 色助學是幫助一千五百名大陸的大學生及高職生,每人每年可拿到三五○○元人民幣的學雜費,另外在台灣則認養了三百個有植物人的家庭,每月給一.五萬元的補 助,並且長期輔導。至於陽光行動,則是號召員工到偏遠鄉村進行造村運動,幫忙建立飲水工程、造路及破舊房屋改造等,這些造福社會的行動,也讓許多大陸員工 跟著捲起袖子一起投入。

以去年營收來看,全球前兩大氣動元件廠日本SMC及德國FESTO,營收分別是亞德客的二十五倍及七倍,亞德客的成長空間還很大。目前在中國市場,亞德客的營收還是排在這兩大廠之後,但出貨量的市占率則已超越FESTO公司,成為市占率第二的公司。

亞 德客去年營收新台幣二十八億元,兩岸市場就占其中九成以上,為了搶攻全球市場,兩年前,亞德客已到義大利設立歐洲據點,準備積極搶攻歐洲市場;接下來,明 年底還要在新加坡設立亞洲據點,進軍其他亞洲市場,今年回台第一上市後,王世忠將有更多的資源挑戰全球氣動元件大王的寶座。

王世忠

出生:1962年

現職:亞德客(AirTac)國際集團董事長經歷:機械製造、沖床、拋光

屢創佳績

——亞德客近四年營收獲利項目/年度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半年營收(億元)24.0927.1428.6122.22 EPS(元)7.645.507.104.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66

黑手工廠大變身 躍升汽車黑馬股

2010-11-08 TCM




十月二十八日,位在彰化埔鹽的和勤精機剛遷完廠,所有機器、設備與生產線正陸續就定位。一切,都為了趕在近期送件申請轉上櫃。

行 事低調的和勤,主要生產讓電腦順利讀取硬碟資料的重要零件音圈馬達,目前全球市占率近二○%,是世界第一硬碟大廠希捷(Seagate)的主要供應商。今 年上半年營收七億八千萬元、每股盈餘二‧八七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七四‧七%與二五九%,可說是興櫃族群的一匹黑馬。

和勤的核心能耐是精密沖壓技術。沖壓就是用機械力量打造金屬材料的形狀、厚薄及尺寸,一般沖壓只用一個機械力量去做,精密沖壓則透過三個力量作用,可讓用在硬碟上的金屬,所需的尺寸厚薄,一次到位,快速又精準。

但現在,和勤被看好的原因,是它挾這項技術,轉向生產汽車門鎖、齒輪、煞車盤、變速箱與液壓馬達零件,並在今年成為獨家切進日本本田(Honda)等世界級車廠門鎖零件供應鏈的台商。

「和勤基本面不錯,加上技術打進大陸車廠二級供應商,加了滿多分,很有潛質,」一位身兼電子公司財務長的創投人士觀察。

從硬碟轉戰汽車 七年前就登陸,抓到契機

事實上,民國八十一年成立的和勤,最早就是製造汽機車零件,但八十三年,由於尺寸精密度符合硬碟大廠所需,改以硬碟零件為主力產品,正好趕上硬碟蓬勃發展,去年營收衝上近十二億元。

然而,隨著硬碟進入成熟期,近三年和勤硬碟零件產品營收都維持在九億元上下,成長空間有限;沒想到,七年前跟著客戶走,登陸設廠就近服務,卻讓和勤嗅到新商機,抓住轉變契機。

「全世界最大的精密沖壓廠也不是做硬碟零件,經營主軸還是在汽車,」和勤總經理楊武鐘指出,前幾年發現中國車市正起飛,便及早布局。

儘管市場大餅就在眼前,但也要有技術本事才能搶占。目前在兩岸至少擁有八台共價值上億元精沖設備的和勤,與上櫃公司至興精機,是台灣唯二較具規模的精沖業者。

耗時兩年取認證 須備齊設備、技術與人才

只有兩家,究竟這技術門檻有多高?

首先,精密沖壓出的金屬零件切斷面,必須百分百光亮,沒有任何塌陷或撕裂。

和勤設計課經理黃超龍說,一般沖壓或仿精密沖壓的斷面,都一定有撕裂等破斷面,影響齒輪的密合傳動,不只會產生噪音,更會因磨損產生尺寸差,而不堪用。和勤精沖機器的平面精密度可達○‧○○三釐米,類似半導體的研磨規格,並可做到斷面無塌陷。

有 設備與技術還不夠,還要能開發出耐沖壓的金屬產品模具,模具的尺寸、材質、厚度都要精準,否則根本無法成形,「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全部報銷。」楊武鐘 透露,和勤目前每小時檢查一次模具尺寸是否偏離,一有狀況馬上維修。目前和勤開發的模具,平均可耐久五萬次再修正,效率是一般沖壓的兩倍。

第三,要有經驗足夠、技術熟練的人才。和勤把過去硬碟零件模具設計生產累積的多年經驗,套用到汽車領域,每次檢討各製程問題與各種不良模式分析案例,一一分門別類寫進技術手冊,打造精沖技術的資料庫。

即使和勤已有十多年經驗,但還是耗時兩年,才取得汽車精沖零件開發設計與量產的認證。在機台精密度、模具設計與操作環環相扣下,和勤終於靠技術力,獲大廠青睞。

民國九十四年,和勤取得車廠認證後,正好搭上中國本田旗下一級供應商Honda Lock廣州設廠機會,躋身本田二級供應商。

接 著,又陸續出貨給世界第二大鎖廠德國開開特(Kiekert)與和中國星光集團合資的河南星光,以及北美前十大汽車零件廠美格納(Magna),等於打入 本田、奇瑞、比亞迪、上海通用與東風日產等供應鏈,汽車零件今年上半年就已貢獻營收一億七千萬元,法人預估今年全年可貢獻集團近三億元。

挑戰十億營收貢獻 中國需求強,台廠機會大 「汽車精沖零件約二百五十個品項,以全球每年汽車產量六千萬輛計算,就有高達一百五十億個零件需求;全球每年硬碟量只有六億顆,誰大誰小?」楊武鐘說。

新揚投顧副總經理吳裕文也分析,目前中國大部分的汽車精沖零件都仰賴進口,但歐美大廠考量技術獨特性,不願到中國設廠,直接進口成本高,加上現階段中國本土廠商仍無法切入,對擁有技術與流程管理能耐的台廠來說,機會很大。

未來幾年,「大陸精沖市場成長三、五倍絕對不是問題,」連競爭對手、至興精機轉投資的蘇州昶興科技高層也不諱言,這塊市場有潛力,和勤由硬碟再切汽車精沖的方向正確。

不以硬碟零件大廠自滿,懂得探知市場變化提早卡位,把精沖技術延伸到中國汽車零件藍海,讓和勤的汽車零件營收在未來三年內有機會挑戰十億,成為衝上下一波高峰的黑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98

KY貿聯﹁以上駟對中駟﹂ 打進奇異、特斯拉等大廠 電子高手投入黑手產業 連賺十五年

2011-4-25  TWM




KY貿聯雖然是連接線廠商,但營收一半以上來自醫療、汽車及工業用途,因此毛利率高達二五%,董事長梁華哲及總經理鄧劍華是如何在黑手電子業中闖出一番大生意?

撰文‧林宏文

﹁連接線﹂這三個字,很難讓人與高科技產生聯想,但即將於四月二十一日回台第一上市的KY貿聯公司,董事長梁華哲無心插柳,從IC設計跨足黑手連接線產 業,沒想到竟然十五年來每年賺錢,還打進奇異醫療(GE health)、全美最紅的電動車特斯拉(Tesla)等大廠,毛利率高達二五%。

掌握高階客戶 毛利率二五%連接線過去一向被視為電子業中的黑手產業。因此,當梁華哲於一九八四年從交大電子工程系畢業時,從來沒想過他會進入這一行。由於一九八○年代 正值台灣半導體起飛期,梁華哲先加入聯電工作,之後又在美國加入IC設計工具業者益華(Cadence)。

後來,梁華哲進入台灣的大連電子美國分公司,開始接觸連接線產業,﹁當時,我發現連接線竟然有那麼好的利潤,自己也嚇一跳!﹂梁華哲說,因為連接線產業比 較傳統,投入的高手不多,競爭也較少,反而讓他驚覺,﹁原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產業,隱藏那麼多的機會!﹂於是,他找來交大學弟總經理鄧劍華,又網羅許多業 界的研發及業務高手,九五年先在台灣成立貿聯國際,隔年又在美國成立貿聯總部,開始就近服務戴爾(Dell)、英特爾(Intel)等國際客戶。

由於連接線本身並非關鍵零組件,因此許多國際大廠並未投入很多人力開發,而且在競爭對手中,有不少是黑手出身,因此,像KY貿聯以最優秀的人才投入,就讓許多客戶印象深刻。因此包括戴爾、微軟、偉創力、思科、三星等國際大廠,都成為KY貿聯的客戶。

以二○○二年為例,當時鴻海在全球組裝製造業攻城掠地,對偉創力、旭電(Solectron,當時還未併入偉創力)等國際大廠造成嚴重威脅。於是,這兩大 廠在全球尋找上百家連接線廠商進行評估,最後都不約而同選擇KY貿聯為最大供應商,也讓KY貿聯的英文名Bizlink一炮而紅。

KY公司中的模範生

此外,KY貿聯也不斷降低PC領域的產品比重,目前只占四二%,其餘醫療占二○%、汽車占一七%、量測與工業設備占一三%,醫療客戶包括奇異醫療、大陸最 大的邁瑞醫療,汽車業客戶則有全美知名的電動車Tesla、全球最大越野車Polaris等,由於擁有這些優質及高利潤的客戶,也讓KY貿聯的毛利率可以 高達二五%。

其實,梁華哲由於是電子工程系畢業,同班同學幾乎都在IC產業,有不少人是瑞昱早期的研發及管理高層,如今有人已經退休。其中,班上成績最好的的女同學,則是目前在興櫃掛牌的立積電子總經理王是琦。

雖然梁華哲沒有進入明星且光鮮的IC設計業,但他笑說,KY貿聯用一流人才做連接線產業,就是︽孫子兵法︾中﹁以上駟對中駟﹂最好的例子。KY貿聯創立至 今十五年,年年都賺錢,而且每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在三元以上,相對於現今很多IC設計業面臨微利化的挑戰,梁華哲現在的日子反而比同學過得更自在 輕鬆一些。

梁華哲說,自己運氣很好,﹁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條件都有幸遇到。因為創業時,剛好遇上美商康柏(Compaq)大降價,因此戴爾、捷威 (Gateway,後來併入宏碁)等業者積極尋找外包廠;總部設在美國,可以就近服務國際大客戶;最幸運的是,還讓他遇到目前這一批很優質的經營團隊,而 且找到前交大校長張俊彥、前精英總經理陳明村等人擔任獨立董事,公司經營陣容堅強。

不過,在選擇上市的掛牌地點時,KY貿聯倒是遇過不少波折。早年由於公司總部不在台灣,加上大陸也有設廠,已超過當年規定大陸投資不能超過四成的上限,不 可能回台掛牌。後來計畫到香港掛牌,在二○○○年成立控股公司,並在開曼群島註冊,但香港掛牌計畫又因多次更換承銷商團,拖延了掛牌進度。○八年馬政府上 台後,鼓勵企業回台掛牌,於是最後決定回台上市。

不過,近來由於不少設於開曼群島的KY公司回台上市,有些公司董監持股少、透明度低,造成投資人對回台第一上市的公司抱持較謹慎的態度,對這一點,梁華哲 倒是很有信心,﹁KY貿聯完全透明,絕對沒有任何隱瞞。﹂例如,梁華哲目前持有KY貿聯二八%股權,與一般公司相較,這是非常高的持股,不像許多企業老闆 為了節稅,往往用人頭掩藏。梁華哲說,他是美國籍,在美國誠實申報是最上策,若為了避稅,每天要傷腦筋,他喜歡簡單做事,因此從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沒 想過隱藏。他笑著說,﹁這幾年,已經不知道繳了多少稅給美國政府了。﹂展望未來,梁華哲很有信心,因為﹁連接線全球產值很大,幾乎和半導體產業一樣大。﹂ 而且,由於KY貿聯已比別人掌握了更多醫療、汽車等高階客戶,因此,也不必像別人要在低毛利的產業中掙扎脫困,這些優勢,都將是KY貿聯與別人不同的競爭 利基。

KY貿聯

成立:1996年

董事長:梁華哲

資本額:5.76億元

員工數:5238人

據點:美國總部、台灣、大陸深圳及廈門、日本、愛爾蘭、墨西哥、馬來西亞

近三年業績表現:

2010年,營收51.4億元,EPS為7.23元2009年,營收36.8億元,EPS為4.59元2008年,營收44.6億元,EPS為3.57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3

中環在線:香樹輝筆伐雷曼苦主幕後黑手 李華華

2011-4-28  AD



噚日,「一群中環金融從業員」喺香港4份主要報章,落咗一個題為「唔該大家公道啲!」嘅廣告。洋洋千幾字講述呢兩年嚟,佢哋返工嗰陣,飽受雷曼苦主各式各樣示威造成嘅滋擾,情況有啲失控,甚至侵犯他人自由,喺忍無可忍下,決定不再沉默。
「一群中環金融從業員」份量非輕
廣告批評雷曼苦主嘅抗議模式,喺中上環好似癌細胞咁擴散,越嚟越激,除咗喺中環各大銀行、主要街道張貼有人身攻擊嘅旗海同橫額,又披麻戴孝將認為要為事件負責嘅人張相,整成靈堂相,搞到國際金融中心變成殯儀館集中地。
咁, 呢則廣告究竟係邊個落嘅呢?華華八到,係由公關公司宙輝落嘅,至於宙輝老闆,就係城中名嘴之一「香帥」香樹輝。華華第一時間問香帥做乜咁激?到底邊一幫人 咁有米,請佢哋登廣告,用錢筆伐雷曼苦主?香帥死都唔肯透露半點口風,仲話自己作為專業公關,唔可以爆客仔私隱,否則,點可以細水長流撈咗廿幾年。
至於邊個請得郁香帥出手?華華八到,「一群中環金融從業員」應該係一個重份量嘅人,至於邊個咁睇班苦主唔順眼?你話呢!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6

銀行家進黑手窟工廠一睡二十年

2011-5-23  TCW





七十歲的卓永財,最近很忙,忙著接待世界各地的買主,還得應付來自國內外分析師的拜訪邀約。

他演出台股驚奇 股價破三百,淨利率贏宏達電

人們好奇,他創立的上銀科技,掛牌不過兩年,為何股價能大漲十二倍,一度挑戰聯發科股價,外資甚至點名其有四百元股價的潛力、今年每股盈餘將挑戰十六元?

攤開上銀三大成績單:

一、媲美股王的獲利能力,它的淨利率達三○.四六%,比宏達電高約十四個百分點,超過聯發科,是鴻海的十倍以上。

二、它擁有國際級客戶:世界前四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廠(美國應材、荷蘭艾斯摩爾、美國科磊、瑞士ESEC)、德國最大太陽能光電及面板設備製造廠Manz、歐洲最大工具機廠DMG,日本最大工具機廠山崎(Mazak)等都是它的客戶。

三、不輸科技業的研發佈局:日本東京、德國歐芬堡、以色列都有研發中心,俄羅斯莫斯科更有一座接手自韓國三星(Samsung)的實驗室。

他苦熬二十一年 佈局十幾年,終於掌握「工業之母」

難 以想像,這是個出身黑手窟的公司,競爭力的源頭,是一支不起眼的鋼鐵桿,也就是「滾珠螺桿」,上銀的主力產品之一。這桿子,是「工業之母」工具機的關鍵零 組件,負責定位、傳動,凡是需要移動的機器,都需要它;越高級的機器,需要越高階的滾珠螺桿,因為只要一個位置沒卡準,上百萬,乃至上億元的機器就無用武 之地,產品良率將不及格。

這支鐵桿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從iPhone高速鑽孔機、Google的太陽能設備、西門子的醫療設備,甚至國防工業等,都少不了它。

過去,這個技術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就像掐住了台灣工具機業者的咽喉般,直到卓永財跨入這個領域,他至少花了五年才打破此局面,讓台中精機等台灣工具機大廠,願意大量採用上銀的產品,又至少花了七年才打進歐、美、日知名客戶。

如今,上銀成為全球第三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精密機械業者,前兩名都是日本廠商,放眼台灣業界,則無人可及。

這是一局漫長的棋賽,必須築起夠高的競爭門檻,才能被看得到。

「方向對了,魅力總有一天會被看到,」說這話的卓永財是老來富,此刻耀眼的鎂光燈,他整整熬了二十一個年頭才等到。

上銀成立後,有十三年都在損益兩平邊緣掙扎,之後從二○○三至二○○九年的七年間,每股盈餘都不超過五元,直到第二十一年,也就是去年,上銀的每股盈餘才衝破五元,達到七.四一元。

「七、八年前who cares(誰在乎)上銀?」卓永財苦笑。

今年起,卓永財七十歲時,上銀厚積而勃發的佈局,才為眾人矚目。這,是一個銀行家投入黑手窟的傳奇故事。

在中部的機械業,卓永財與眾不同。

黑 手老闆們各個都是機械狂,自己開跑車,不請司機,卓永財卻不開車,出入都有司機。請客人吃飯,別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卻用客家菜含蓄帶出自己的刻苦性 格。跟外國人做生意,黑手老闆努力提升機器精密度,他卻要求業務要懂得說出台灣文化的深與美,墊高品牌高度。別人把產品送到代理商後就完事,他卻要求業務 回報機器最後送到哪,瞭解最終市場,由此構築他的產品策略地圖。他發現,一個人從生、老、病、死,都用得到上銀的產品。 骨子裡,他,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銀行家,精於行銷,懂得財務槓桿,他很容易可以抬頭仰望世界。

他任職交通銀行十八年,頂著國外碩士學歷,對外匯、購併毫不陌生,並成功協助老牌鋼鐵廠三星五金財務重整(編按:三星五金曾是全台最大螺帽廠,後因轉投資失敗陷入財務危機),是重整高手。

他半百創業滿頭包 老東家不借錢,廠房得打掉重來

也在整頓三星五金時,卓永財看到,即便是一個簡單的螺帽,只要做到全世界最好,就可以賺大錢。以第一代螺帽成型機為例,簡直就像一台印鈔機,每分鐘可以打出四百五十個螺帽,每個螺帽毛利率至少三成,就像吐出一塊塊金幣般。

於是,年近半百的他,決定轉戰「黑手」領域創業,不再為他人做嫁。但這條路極其艱難,若非他能把腰彎得跟黑手一樣低,他是熬不過來的。

他介入滾珠螺桿領域,是買別人的公司(何豐機械),這是經過謀算的,他要選未來市場空間最大的產品。雖然不懂技術,但他懂得用人,到全世界取資源。

一開始,他就大陣仗請來四個留美碩士,分別負責品保、研發與業務,重建品保程序與機台操作程序,在當時是創舉。但沒想到,創舉還來不及發揮效果,卓永財的銀行老同事卻不願貸款給他。

「很多人以為我出來,交銀幫我忙,告訴你,一毛都沒有幫到我!」戴著眼鏡,一臉書卷氣的卓永財,講起這段過往時,霸氣顯露無遺。「沒有人會貸給你錢,交通銀行六%我借不到,我是去借租賃公司一八%,你別以為銀行那些人多幫忙,一部非常辛酸史。」

這天,從不寫日記的他,破例寫下「兩個髒話」,他告訴自己一定要雪恥。

不只如此,與股東不歡而散,中部同業又總是語帶嘲諷:「你又不是黑手,憑什麼進入精密機械產業?」更慘的是,他發現廠房的建造方式不適合台灣的海島型氣候,於是忍痛放棄花了兩千萬買下的廠房,重新在台中工業區買地,成立上銀,歸零再出發。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九九○年,也就是上銀創立的第二年,台灣景氣低迷,資金再度告急,「平常財務是董事長直接管,在那時,(情況)危急到連我都要跳進去幫忙,打聽什麼人可以借錢,你就知道有多慘,」上銀總經理蔡惠卿形容。

簡直是四面楚歌,但卓永財咬牙苦撐,或許是一種偏執,他篤信自己的判斷。

即 便要賣掉自己的土地、幹部幫忙借錢,這麼艱困的環境裡,他仍決定上銀要走不一樣的路,投入研發、發展自有品牌。「二十多年前,台灣的品質就像現在的中國大 陸,在歐美、日本的品牌形象面前,突然出現一個品牌,你覺得容易嗎?」一位中部機械業第二代直言,當時大家都在做代工,當賺快錢的機械富翁,有誰願意轉 型?

他執著對的事情 公司又小又虧損,仍不停全球購併 「卓永財意志力堅強,對的事情敢堅持執行,負責投資業務,銀行家出身的他有這種格局。」專業電機機械設備通路商羅昇董事長林志誠觀察。

銀行家的高度,讓他能仰望世界,他深信,「一個產業如果真的要有長期競爭力,沒做基礎(研發),絕對不可能。」他開始到全球研發佈局,為競爭力紮根。

一九九二年,上銀在美國芝加哥設子公司。隔年,成立五年的上銀,不過是間處在虧損狀態、年營收約億元的小廠,為了掌握自有技術與歐洲市場通路,買下德國歐芬堡一家倒閉的滾珠螺桿廠荷樂(Holzer),這是關鍵的一役。

原來,生產滾珠螺桿、線性滑軌不難,關鍵在量產良率與價格,卓永財評估,德國荷樂廠技術正好切合上銀所需,他單槍匹馬和銀行團談判,終於順利用新台幣一千萬,取得關鍵技術與研發團隊,墊高和同業的差距。這個價格很漂亮,不到市價的六分之一。

之後,一九九九年,上銀又設立日本東京子公司,完成歐、美、日的全球三角佈局。「我(上銀)有能力在德國、美國、日本設廠,更容易受客戶青睞,」蔡惠卿說,上銀品牌形象日漸提升。

二○○九年,透過經營多年的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廠客戶美國應材牽線,卓永財購併以色列的頂尖驅動器與控制系統研發廠Mega-Fabs,除多了一座以色列研發中心,也讓上銀成了全世界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有望成為下一隻金雞。

去年,他再買下英國百年滾珠螺桿磨床Matrix,「這個廠已經三百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它是主角,做了很多核彈零件到伊拉克,」採訪中,卓永財轉身到書櫃拿出他蒐藏的該公司老闆自傳與外文剪報,興味盎然的向記者介紹近十分鐘。

他開心,因為多年佈局終於水到渠成。

由於生產滾珠螺桿,需要精度萬分之○.五公分的特殊螺紋磨床,台灣的平面磨床無法達到該規格,上銀取得Matrix產能,等於比同業更有擴充條件。「為了牛奶,要開一座牧場,」卓永財解釋,集團自己做專用機,能降低成本、增加彈性,不但供應無虞,交期至少能縮短一半。

他絕不短視搶快 研發佔營收比率,遠高於電子業 「今天在台灣成為龍頭,沒錯啊!哪一家願意像我這樣花,如果我現在R&D(研發)不要投入那麼多,EPS絕對比現在高,」卓永財的語氣中滿是自傲。

一路來,上銀每年都投入約佔營收四%到五%的研發成本,甚至為了鼓勵內部研發,一個專利,每人最高能領到五百萬元的獎勵金。在上銀的子公司大銀微系統,每年研發佔營收的比率最高達一八%,遠高於許多科技業者的四%。

「機 密機械產業核心競爭力是多面向,絕對不會單一技術就讓你成為世界第一,」他解釋,「我們的產品都花十年以上時間才會冒出來賺錢,沒辦法迅速致富,搞高精 密,就要很有耐心。」 不懂技術的他,綁人才的功夫下得也比別人深。七、八年前,上銀每股盈餘還不到兩元,他就包下遊覽車帶著全公司的研發人員,展開全台大學機械系的產學合作, 從北到南,一路從台大看到中山大學。

他砸重金綁人才 產學合作規模,勝所有企業

目前,上銀在全台一共和超過三十所大學、一百 位教授有合作案,規模比所有台灣企業都大。 此外,從○四年開始,上銀當時每股盈餘也才二.一四元,他卻開始每年斥資數百萬元,連頒七年的機械碩士論文獎,頭獎獎金一百萬,四處蒐集相關領域論文。他 深知,人才,是這場戰爭的最大武器。

除了銀行家的世界高度,卓永財的另一面,則是擁有在地黑手的苦行僧精神。

因為不懂技術,所以要比別人更投入。至今,他已經連續二十個年頭,睡在十坪大的工廠宿舍,自己洗內衣褲、打掃房間,連早餐都自己煮。每天,他都工作到半夜十二點,「以前晚上兩、三點還會出來線上巡察,這種高精密產業,就是要全力以赴。」他笑說。

這和他從小吃苦、不服輸,要出人頭地有關。

在新竹六家農村長大的卓永財,有十個兄弟姊妹。日據時期,大哥因家境貧寒無法入學,才八歲,清晨五點多就得替地主打長工出門餵牛掙錢,「有人就跟我媽媽講,那個孩子太可憐,萬一牛嚇到,他會被踏死,可是家裡窮,養不起那麼多人。」他對記者解釋辦公室放的水牛雕刻意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識字的大哥被徵召到菲律賓當軍伕,臨行前,一再叮嚀家裡一定要讓弟妹讀小學,從此沒有回家。

「我們自己窮困出身,你就知道窮人能夠做什麼,至少窮人他可以讀書吧,考公職也可以贏過人家吧。」彷彿要連同大哥的份一起努力,不服輸的他拚命向學。

彼此認識四十多年,憶聲電子董事長彭君平說,「考棍級」的卓永財,為了逼自己唸書、每試必考,高二就普考過關,夜間部大一,再通過交通銀行乙等金融特考。

卓永財台中辦公室的牆上,有著全球化的三個時鐘,分別記錄德國、美國芝加哥和台灣時間。儘管台灣已經午夜十二點,德國還是晚上六點、芝加哥則是中午,他仍會打電話、發簡訊或寫email,和當地客戶或幹部確認進度或新想法。

這一天,七十歲的他,從早上十點接受我們馬拉松式採訪,直到下午兩點半。三點,他準時出現在台北喜來登飯店,主持兩小時法人說明會,全程站立,絲毫沒有疲態。至今,同事還跟不上他的腳程。七十歲,他的人生與事業,都處在顛峰狀態。

卓永財,身上具備了兩種衝突的特質:他,既能如黑手般埋頭苦幹,又像銀行家能抬頭仰望國際趨勢。一低一高,兩種特質都是他,也因此,他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寫下了精彩的上銀傳奇。

【延伸閱讀】卓永財出生:1942年 學歷:舊金山大學行政管理碩士 經歷:交通銀行主任秘書、大銀企管顧問創辦人、何豐精密和元銀董事長 現職:上銀集團董事長、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延 伸閱讀】上 銀 成立:1989年 資本額:22.79億 產品:線性滑軌、滾珠螺桿、工業機器人等研發生產 地位:全球前3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廠 成績單:2010年合併營收94.88億元、EPS 7.41元,'11年第 一季合併營收32.69億元、EPS 3.44元

【延伸閱讀】小公司大眼光,投資橫跨7國——上銀集團全球據點1.美國.芝加哥_掌握當地最大客戶 進駐:1992年 人員:50人 角色:位於美國工業重鎮,除就近研發生產供應美國工具機、特殊機器所需關鍵零組件,並透過與客戶互動掌握最新科技發展趨勢

2.英國.考文垂_取得關鍵技術 進駐:2010年 角色:透過購併,把百年螺紋磨床製造商Matrix納入旗下,成為全球唯二有能耐研發生產銷售滾珠螺桿專用磨床的設備廠

3.德國.歐芬堡_研發能源和生技 進駐:1993年 人員:約100人 角色:購併德國滾珠螺桿廠荷樂,成進軍歐洲的灘頭堡;另有醫療、新能源、生技等領域研發中心

4.俄羅斯.莫斯科_未來趨勢實驗室 進駐:2001年 人員:約20人 角色:接手韓國三星實驗室,研發未來自動化應用

5.日本.東京_掌握日本趨勢 進駐:1999年 人員:約40人 角色:觀察日本競爭同業發展趨勢,研發中心聚焦自動化、工業機器人與精密科技

6.台灣.台中_全球營運心臟 進駐:1989年 人員:3,130人 角色:整合旗下上銀、大銀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線性馬達等領域研發生產

7.以色列.海法_專攻工業機器人 進駐:2009年 人員:約20人 角色:購併控制器頂尖廠商Mega-Fabs,主要研發工業機器人專用驅動器與控制系統

8.其他佈局_30國經銷據點 有中國、韓國、印度等通路,透過德國子公司,上銀集團並延伸法國、瑞士、捷克等孫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24

連襟攜手打造 從小鐵工廠到全球金屬沖壓王國 嘉彰讓蘋果、三星臣服的黑手傳奇


2011-6-6 TWM




從三星、樂金、奇美、友達等面板大廠,到蘋果、新力及夏普等品牌大廠的產品中,都有嘉彰生產的沖壓鐵件,嘉彰是如何從樹林、新莊小鐵工廠起家,到最後讓國際大廠都要仰賴它?

撰文‧林宏文

有一家公司,創立二十五年來每年都賺錢,最近三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更都超過六元,而且客戶遍及國內外3C電子產業重量級大廠,這家出身黑手產業的公司,就是即將於六月二十四日掛牌上市的嘉彰。

嘉彰的成長過程,與國內許多中小企業相當類似。成立於一九八五年的嘉彰,由總裁陳蒼海等約十個人共同創業,大家拿出二百萬元,在新北市樹林三俊街租了一個小鐵工廠,後來廠房很快不夠用,陸續搬到新莊及現在的桃園廠區。

勝出無撇步 口碑 服務 速度嘉彰最初做的是汽機車零件及踏板,陳蒼海說,早期創業維艱,每天手都摸得黑黑油油的。為了省錢,自己沒有支票本,要交貨款,還要跟朋友借支票。嘉彰最初的廠房都是租的,而且一遇颱風就淹水,所以只好不斷搬家。

後來,公司規模逐漸擴大,陳蒼海就把連襟宋貴修也拉進來,公司也跟隨國內產業轉型而成長,從家電業、資訊業擴展到光電業,產品線也從冷氣機、家具及辦公 桌,到後來的監視器、筆電及液晶電視等。如今,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興起,嘉彰也都全面布局,今年營收可望接近百億元,躋身全球最大專業沖壓鐵鋁件供應 商。

談起公司成長歷程,宋貴修與陳蒼海仍不脫黑手本色,「我們沒什麼人脈,就是靠著客戶口碑做大。」嘉彰從家電跨足到資訊與光電業,就是因為老客戶大同公司有一位採購跳到聯友光電工作,透過這位採購,把產品做進聯友光電。

此外,速度快及服務好,也是嘉彰比競爭同業突出的關鍵。宋貴修說,有一次去台南奇美電子談生意,在開車回桃園的高速公路上,他立刻就在車子裡打電話給設備 商訂設備,「商機就在那裡,我們不快一點,別人也會來搶。」後來,友達、奇美、統寶到大陸蘇州、寧波及南京設廠,嘉彰也都跟著去,有些據點嘉彰並非最早 去,但最後都成為規模最大的供應商。此外,像瑞儀、中光電等面板模組廠,仁寶、緯創及瑞軒等ODM(原廠委託設計製造) 廠,都以嘉彰為最主要供應源。透過這些在各產業屬一線的供應商,嘉彰的沖壓件也順利賣進蘋果、三星、新力及夏普等國際一流品牌大廠。

宋貴修說,由於產線複雜、客戶繁多,因此,嘉彰最重要的是做好內部管控。例如,材料成本的節省對嘉彰就非常重要,嘉彰一個月就要用掉八千噸的鐵、鋁等材料,因此,只要一公斤多產生○.五元的價值,等於省下四百萬元,一年就多出近五千萬元的盈餘。

此外,提高生產線自動化也很重要,嘉彰一條生產線有十幾個處理程序,但人員不到五個人,一個沖壓件裡面有上百個孔,自動化設備也可以一次解決,目前只有後段的清洗檢查要用多一點人工,這部分主要在大陸工廠完成。

由於成本控制及自動化做得好,在金融海嘯肆虐的二○○八年,原本嘉彰營收目標一百億元,後來只做了七十多億元,營收雖然少了三成,但獲利目標竟然還達成,最後仍賺了近八億元,隔一年營收再掉到六十七.八億元,但淨利又增到八.九億元,相當難得。

餅大不重要 做厚才是硬道理雖然嘉彰成立已二十六年,但由於員工十幾年前就參與認股,而且股票還能買一送一,累積下來報酬率已達五十倍,因此員工流動率非常低。例如早 年參與創業的陳炫瑞,加入嘉彰時是從基層生管員開始做起,當時一個月經手的業務頂多十萬元,但如今他是沖壓事業群總經理,管理員工達到四千多人。

陳蒼海說,為了做業務,董事長或總裁也經常會被客戶叫去罵,但回到公司,除了一方面要求員工盡力做到,另一方面也要「帶人帶心」。最近,員工熬夜趕急件, 陳蒼海半夜二點帶著飲料去探望,「這些都是一起打拚二十幾年的老同事了,我們有到現場,他們感受會不一樣。」目前,蘋果及三星已大量生產的平板電腦,很多 規格使用的沖壓件都來自嘉彰,至於近來出貨大增的宏碁、華碩及摩托羅拉等品牌,也同樣少不了嘉彰。也因為有嘉彰這種專業沖壓件廠商,能夠在產品最困難的初 期階段就做到最快最好,也讓眾多龍頭廠都把嘉彰視為優先供應源。因此,嘉彰營業額也許不比鴻海等大廠多,但不論是技術及獲利能力,卻都在大廠之上。

一般人看一個市場的商機,往往會看餅可以畫多大,但宋貴修和陳蒼海覺得,「其實,餅多大不重要,重點在可以做多厚!」在任何3C電子產業鏈都少不了的沖壓件產業中,嘉彰已用二十五年時間,造了一塊非常厚實的大餅,也讓台灣再度寫下黑手傳奇新的一頁。

陳蒼海(左)

現職:嘉彰總裁

經歷:嘉彰創辦人

學歷:中學畢業

宋貴修(右)

現職:嘉彰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歷:嘉彰總經理

學歷:交大EMBA,南亞工專工業管理科(現改制為南亞技術學院)

嘉彰

成立時間:1985年

掛牌股本:14.59億元經營團隊:總裁陳蒼海,董事長兼總經理宋貴修產品:金屬沖壓背板及框架掛牌股本:14.59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0

從修自行車黑手到中國汽車玻璃大王 中國首善曹德旺

2011-6-20  TWM




因為窮過,所以把財富力量逼到極限

中國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身價519億元新台幣(《富比世》雜誌2011年華人富豪榜),家財萬貫,慷慨捐出逾225億元新台幣行善,但教養出來的女兒卻連買一件1000港幣的衣服都會考慮再三。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致富過程與身為「首善」的內心世界剖析。

撰文‧林宸誼 攝影.陳永錚五月底的夏天,福建省福清市的氣候乾燥不悶熱,一名個頭不高、膚色黝黑,看上去宛如莊稼人的長者,神采奕奕地帶著來訪者參觀他的豪宅,臉上絲 毫看不出前一天才剛從歐洲出差回來,受時差影響的疲憊。他就是六十五歲的曹德旺,將福耀玻璃打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車玻璃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曹德旺將家族持有的三億股福耀玻璃股票,捐贈給「河仁基金會」,股票過戶當日,總市值計三十五.四九億元人民幣 (約合一五七.九一億元新台幣) 。五月五日基金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為首度以「捐贈股票形式」成立的中國基金會。「每一分錢的去向都要讓社會知道」,曹德旺說,基金會要像國際上市公司一 樣規範管理,定期公開審計報告和慈善專案名單。

培養孩子的智慧和能力才是真正財富出身於中國福建省海邊窮困的農家,初中一年級就輟學的曹德旺,儘管生活困窘,但卻從不對命運低頭。

今年曹德旺在「胡潤慈善榜」,以年捐四十五.八億元人民幣(約合二○二.三五億元新台幣︶首次登上「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位置。根據「胡潤慈善榜」統計, 從一九八三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個人累計捐款已達五十億元人民幣 (約二二五億元新台幣)。而一一年「富比世華人富豪榜」中,曹德旺的個人資產價值十八億美元(約五一九億元新台幣)。

「我年輕的時候吃過太多苦,所以知道貧窮是什麼滋味,它能從精神上到肉體上摧殘人、折磨人,太苦了!」儘管已捐了二百多億元新台幣出去,曹德旺卻認為, 「人一天吃不過三餐飯,睡不過一張床,生存其實很簡單。」在他的財富價值觀裡,把錢留給孩子並沒有意義,「單有錢不會幸福,能從自己掙錢過程中獲得成就 感,並培養他們的智慧和能力才是真正的財富之鑰。」曹德旺說。

曹德旺這種觀念,也造就了子女生活儉約的性格。

有一次,曹德旺的女兒到香港去,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歡,但標價一千多元港幣,女兒猶豫了好久,都捨不得買,聽說深圳有盜版貨更便宜,差點去買了盜版貨。

商場上打滾四十年,曹德旺所經營的福耀玻璃,中國市占率七一%,包括賓利(Bentley)、賓士、BMW、德國奧迪(Audi)等全球前八大汽車廠,都是福耀的客戶。福耀玻璃還是福建省最早成立工會的民營企業之一,也是第一個引入獨立董事的上市公司。

曹德旺在講究政商文化的中國民營企業家裡,是個特立獨行的異數。當中國許多富商名流,常在高爾夫球場上拉近與政府官員的關係時,他卻寧可每天早上四點起 床,一個人開車到球場獨自揮桿;當人們喜歡在飯店請客宴會展現派頭時,他卻喜歡邀請客人到他的家裡吃飯。「青菜買一把,豬肉買兩斤??不要一千元,晚上就 可以大擺一桌,」曹德旺扳扳手指一算,「飯店一頓就收我幾千元人民幣,我是替公司省錢。」外界一般對曹德旺的印象是「既摳門又慷慨」,曹德旺的好友,中福 實業董事長劉平山透露,曾有下屬企業主管,希望能承包福耀的包裝業務。結果洽談時福耀的主管表示,淨利只有二%,而且還得要與其他廠商一起競爭,「老曹公 事公辦,不因為我與他的交情而開方便之門。」劉平山說。

從進口車擋風玻璃貼滿膠帶嗅出商機一九七六年,三十歲的曹德旺得到第一份正式工作:高山鎮異形玻璃廠採購員。七年之後,他把蓋好的房子,抵押給當地的農村信用社,用來承包這家連年虧損,生產水錶玻璃的企業。僅一年時間就轉虧為盈,還獲利二十多萬元人民幣。

一九八四年一件小插曲,成為曹德旺改變中國汽車玻璃史的轉折點。原來中國早期的進口轎車,如果汽車玻璃破損,都得從國外進口,價格不但昂貴、等待的時間又 漫長,因此,車主通常會等到破損嚴重時才更換,假如只有裂痕,通常就用膠帶貼一貼繼續開,成為當時進口轎車的奇特景象。

有一天,曹德旺與家人到武夷山玩,幫母親買了一根柺杖助行,回程時,正準備要上車,司機提醒:「小心點,柺杖不要把玻璃碰碎了,幾千元人民幣一片呢!」曹 德旺心裡想:「自己也是做玻璃的,怎麼看也就是五十到一百元一片,怎可能值幾千元?」於是他仔細調查,市價幾千元、造價不過數百元人民幣的汽車玻璃,卻依 賴進口。而當時中國已有很多大的國營玻璃廠,卻未發覺這塊潛在利潤極高的生意。有生意頭腦的曹德旺,決定進入汽車玻璃領域。

一九八五年,曹德旺先向上海耀華玻璃買下生產汽車玻璃設備的舊流程藍圖,予以改良,再向芬蘭引進機器設備開始生產,僅僅一年就回收成本。「當時有人說曹德 旺不是做玻璃,是印鈔票的。」他哈哈大笑地說。一九八七年,曹德旺把工廠從偏僻的高山鎮搬到福清市,十一位股東集資六二七萬元人民幣,成立福耀玻璃工業有 限公司。一九九一年福耀獲准公開發行股票,兩年後福耀集團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國同業中首家上市公司。

曹德旺為了取得先進的技術,與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巨頭法國聖戈班(saint-gobain)、美國最大汽車玻璃製造廠匹茲堡玻璃公司(PPG)合作,從原先的單純代工,跨入設計、研發與掌握世界「浮法玻璃」先進的生產技術,並學習國際大廠的管理技術。

台灣平板玻璃龍頭,專門生產平板玻璃與玻纖布的台玻董事長林伯豐指出,福耀切入汽車玻璃,搶得先機是其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其次,「福耀的員工效率相當高,與外國公司合資後,技術更提高到接近世界級水準。」林伯豐說。

讓福耀能從原本的汽車維修市場,邁向原廠汽車玻璃一線供應商的,是一紙奧迪訂單,這紙訂單,開啟了福耀與德國GDX汽車零件大廠的合作。

向王永慶請益人才管理 自己培養幹部奧迪汽車玻璃,是汽車界公認世界上最難做的汽車玻璃。即使福耀的對手PPG花了十年,也沒能拿下奧迪訂單。當時業界流傳著,「如果能夠做奧迪 的玻璃,就可以做BMW與賓士的玻璃。」在企業管理上強調大膽向西方學習的曹德旺認為,「全世界認定工藝排名,德國第一、日本第二、台灣第三,中國卻沒有 在榜單裡。」激起了他想要在玻璃業界稱霸的雄心壯志。

不過光有決心是不夠的,曹德旺很快發現,奧迪汽車玻璃涉及了福耀之前沒接觸過的領域||包邊技術。這是汽車玻璃加工領域的一項特殊技術,玻璃上面有許多附 件是福耀無法生產出來。曹德旺找到德國在中國吉林投資的GDX分公司,這是一家歐洲的包邊供應商,擁有奧迪項目的解決方案。於是福耀玻璃向GDX公司表明 合作的意圖,雙方連手,花不到一年時間做出符合奧迪的標準,○五年六月一日,福耀與德國奧迪在福州舉行汽車玻璃全球配套項目簽約儀式。自此,福耀成為奧迪 汽車全球定點供應商之一。

曹德旺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發現,公司的經營理念與國際還沒有接軌,於是興起尋求跨國專業經理人協助福耀的想法。即使當時長子曹暉拿到國外MBA學位,曹德 旺也還沒有馬上把棒子交給曹暉。於是○三年至○五年間,曹德旺辭去總經理職務,聘請從日本積水化學公司高性能塑料國際部部長退休的豐橋重男,及曾在台灣擔 任通用汽車總裁的劉小稚進駐福耀擔任CEO,但均任職不到一年即掛冠求去。

至此,曹德旺發覺自己在企業內部人才管理出現了問題,遂向當時還在世的好友、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請益:企業如何培養中堅與高層幹部?王永慶給的答案是: 「幹部不要找空降,而是要在企業中栽培,而且一定要進車間、下工廠,擁有企業第一線的歷練。」與曹德旺的想法不謀而合,也更堅定他在工廠裡培養自己的技術 與管理幹部隊伍。「把企業當作學校來辦」,成為曹德旺決定要走的方向。

觀察政策親訪企業 關閉生產線避險放眼現在福耀各生產基地廠長、集團副總裁、一級幹部等,都是一九九○年代就已在福耀任職,而且都是從生產第一線做起,連曹德旺的大兒子曹 暉,高中畢業後也是先從車間最底層工人開始做起,還得經常幫同事代班,工作時間長達十六個小時是經常有的事。

原先是公務員的劉平山,後來跨入企業,當時想要對企業管理訣竅快速上手,不假思索地打電話給曹德旺,盼有機會能請教。沒想到「曹德旺很爽快答應,還說我一 個人聽不夠,要我把所有經營班子都帶過去。」劉平山回憶起當時的情境,曹德旺是毫無保留,把自己對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感悟與經驗傾囊相授,整整講了三小 時,讓劉平山和他的領導班子受益匪淺。

○七年正當全球經濟一片歌舞昇平時,曹德旺卻嗅到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息,同年十一月,他在福耀玻璃的內部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一葉知秋」的文章,提醒 自己和企業的高層注意,不要被眼前經濟界一片樂觀情緒迷惑,「因為全球經濟的冬天來了,要做好過冬的準備。」他下令從○七年底開始,陸續關閉位在遼寧和海 南等地的四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並採用「少量、多樣」的接單方式,例如承接KS(韓國工業標準)協會的汽車供貨市場,來避免企業可能在全球經濟危機中遭受的 風險。

怎麼會這麼神準?曹德旺分享他的觀察景氣心法說:「○六年,中國政府開始出台人民幣升值的政策,淨利潤小於一○%的出口企業,恐怕會倒閉。」從○六年底到 ○七年初,他平均每天晚上拜訪一家企業,發現倒閉的工廠往往在半年前,就已經出現問題。「因為要關門之前要處理存貨,整個倒閉過程大約要六個月。當時我就 逐漸感覺到,中國的經濟接下來要進入調整期。」曹德旺說。

將績效管理帶入中國慈善事業去年,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人名義,透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對飽受旱災的西南五省貧困家庭,捐贈二億元人民幣。捐款前,曹德旺花了三個多月時間走訪第一線,了解災區群眾需要,對於受捐助物件範圍、捐款程序等進行調查。

曹德旺最後敲定讓每家農戶領兩千元人民幣,但有附帶條件:要求扶貧基金會以「寫入合約」的方式承諾,必須在六個月完成發款的動作,出錯率不許超過一%,否則錯誤的部分須以三十倍賠償,被中國媒體稱為「史上最苛刻捐款」。

曹德旺相當自豪,以「績效管理」的手段處理這筆款項,「中國慈善事業存在的問題,就是不透明、沒效率。」曹德旺指出,不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就難以保證實現公平。

歷經年輕時的艱苦,讓曹德旺對貧困有切身的感受,「錢是流動的水,並不是固定在哪裡,既然留不住,不如把它捐掉。」因此也讓曹德旺養成習慣,對捐贈的款項,都要去落實、監督,對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

曹家曾是福清望族,曹父曾赴日經商十一年,後來返回上海做生意。因為時局動盪,再舉家從上海遷回福建老家,所有財物在託運途中遺失,全家生活頓時陷入貧困。

為了幫忙家務,曹德旺九歲才進小學,卻在數學與語文方面展現驚人天分,但仍因為經濟壓力,十四歲時輟學回家幫忙。十五歲開始為貼補家用,每天獨自騎自行車 往返上百公里外的縣城販售菸絲;後來還賣過水果、修過自行車,直到文革後,進入鎮上的一家國營玻璃廠當銷售員,開啟了人生的轉折點。

《金剛經》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成為曹德旺最服膺的核心思想:「不論你今天是富有還是落魄,這一切都是假的;隨著時間流逝,一切都會過去。」這是曹德旺總結他自己所經歷過的人生歷練。

曹德旺

出生:1946年

現職: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董事長經歷:高山鎮異形玻璃廠廠長

學歷:國小

曹德旺人生語錄

1. 貧窮是我一生最大的財富。我最困難時,一天才賺2分錢。結婚那天才第一次穿上鞋,襪子還是我哥的,連香菸都買不起。

2. 準備創業時,一定要記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

3. 把貪跟貧寫在一起,沒看清楚的話,貪就是貧,貧就是貪,貪得無厭最後換來的就是無盡的貧窮。

4. 寒冬、雪景,帶來寒冷,也淨化空氣、滅除害蟲。來春的花是否開得燦爛,就在於事先做好越冬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9

中資黑手》英格爾股價飆漲八倍後暴跌 中國灌單、台灣炒股 超完美計畫揭祕

2011-10-17  TWM




今年四月十三日,報紙財經版一角 有則短文:「英格爾涉炒股 負責人、金主、炒手遭檢調搜索」,檢調突如其來調查一樁兩年前舊案的舉動,讓這檔近一年來飆漲八倍的股票,股價急轉直下,意外戳破了一場「中國灌單、台灣 炒股」的超完美炒股計畫。

撰文‧張瀞文

在琳琅滿目的炒股手法當中,公司派結合市場主力及法人,透過媒體發布利多,坑殺散戶投資人的案例多如過江之鯽,而這次電源供應器廠商英格爾一年大漲八倍炒 股疑雲背後,除了公司派、金主、炒手、法人,背後隱約可見中國四大央企之一普天集團介入的身影。

因為普天具有中資的特殊身分,因此發生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的這起英格爾炒股案,時間點顯得格外敏感,檢方偵辦起來也特別棘手,最近市場上就傳出檢方 因受到來自高層壓力,讓整個案子「辦不下去」,最後甚至出現了「抓小案放大案」的作法。

檢方於四月搜索後指稱,這起炒股案時間點落在○九年七月到九月,主要由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夥同市場金主及炒手,透過特定人士拉抬股價,檢方最後約談蔡成 達、金主邱志宏及操盤手蕭天祥,蔡成達更在今年五月下台。

不過外界對於檢方的說法存疑,因為這段時間英格爾股價僅由十七元漲至二十六元左右,並沒有大幅波動。反而是英格爾從去年年初二十八元飆漲至今年二月歷史高 點二五七元,一年內飆漲了八倍,轟動台灣股票市場的炒股事件,檢方卻好像「視而不見」,作法讓外界相當不解。

與中國央企合作首例

普天營業額九千億 竟挑上台灣小公司不過檢方在今年四月突如其來搜索英格爾,已意外讓整件還在進行當中的「超完美炒股計畫」戛然而止。就在檢調搜索之後,除了董座下台,英格 爾第二季勉強繳出讓市場可接受的營收成績,但稍後公布的獲利卻出現比上季腰斬的情況,獲利突然大縮水,讓市場意外。

市場傳出因為四月檢調追查英格爾炒股案,讓普天對英格爾的後續下單出現觀望。檢調追查,加上普天下單縮手,導致英格爾獲利不如預期,而英格爾股價也從二月 的高點跌落至現今約八十元附近,短短半年內股價一度出現腰斬再腰斬,散戶投資人已哀鴻遍野。

桃園縣龜山鄉電子零組件小廠林立,股本僅五億元的英格爾一點也不顯眼,加上所生產的電子產品──電源供應器,又屬於相當成熟的產品,每年維持固定的獲利, 且從來不召開法說會,市場或是法人圈幾乎不會注意到它。

不過去年年初英格爾突然轉性,除了二月初召開掛牌後首場公開法人說明會,緊接著二月五日宣布與中國央企普天集團簽署一紙「三年合作、一年採購」的合約,採 購金額達一億美元以上,而普天也在簽約儀式中宣稱,「未來不排除入股英格爾,或雙方合資成立新公司」。

由於這是首家中國央企與台灣公司合作,自然吸引各界目光,但是營業規模高達九千億元新台幣的普天,選上股本不到五億元、年營業額二十二億元左右的英格爾合 作,甚至還要進一步入股?背後動機令人玩味。

據業界人士表示,當時普天曾經找了五到八家台灣的中小型公司洽談合作,而英格爾會雀屏中選,主要與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需要活絡股價,且急著想退休有關。

八成訂單來自普天

灌單奶水多到滿出來 營收股價創新高大股東透過與客戶宣布策略聯盟合作案,然後讓對方在枱面下吃進籌碼,之後再透過灌訂單、衝營收、拉抬股價,最後雙方共享股票大漲後的甜美果 實,這樣的炒股手法屢見不鮮。

英格爾在去年正式宣布與普天簽約後,股票的成交量逐漸放大,正巧鑫豐、昇豐等特定的小型券商,也開始密集交易。熟悉市場操作人士開始揣測,普天在這時候似 乎開始進場吸收籌碼,而時間點大約就在雙方簽約後不久的二到四月這段期間。

因為有一億美元大訂單,加上普天陸續在市場上吃貨,英格爾股價開始出現異常的波動,這樣的漲勢開始吸引「外圍人士」的注意,就在四、五月,英格爾股價來到 七、八十元,市場炒手、主力開始介入,英格爾成交量開始放大,動輒出現量價俱揚的走勢。

同時,過去從不透過重大訊息公布營收的英格爾,在這一波股價漲升過程中,也一反常態,在法定公告營收日(每月十日)前,在六或七日時就透過重大訊息發布營 收數字。

從公布的數字來看,隨著中國普天的大單灌頂,英格爾合併營收從過去單月僅有二、三億元一路跳升。一直到去年年底,英格爾十二月單月合併營收已來到十四.九 六億元,這個數字比年初二月營收成長接近八倍之多。

公司釋利多撐住股價

內部人士卻逐漸在逢高時出脫持股市場發現來自普天的訂單讓英格爾營收暴衝,當時就有炒家表示,中國央企動輒數百億、數千億元的營收規模,現在隨便拿個幾億 元訂單灌給台灣的中小型公司,只要央企有心餵養,台灣中小型公司一定會「吃到撐死」!

隨著營收從四月開始一路創新高,英格爾股價正式站上百元,超越績優股台達電,一躍成為電源供應器股王。突出的股價及業績,終於吸引法人目光,原本乏人問津 的英格爾,陸續有法人到公司拜訪,包括日盛及新光等投信及自營商從去年九月開始陸續進場加碼。

而這段時間,公司仍然持續釋出利多消息維護股價。去年十一月十日英格爾舉行第二次法說會,蔡成達向在場法人及媒體表示,與普天經過十個月的磨合後,今年訂 單將會放量,接下來包括航空媒體機、少兒遊戲機、LED照明燈源,將推升今年公司成長動能。

法說會後,包括群益、第一金投顧以及元富證券出具的研究報告都預估,英格爾去年每股獲利將達到四.五元到五.五元,群益投顧更大膽估計,英格爾今年將賺進 一個資本額。

而今年一月下旬,中國普天集團資訊產業國際事務本部總經理溫南雁,也在英格爾於深圳舉辦的三十周年慶時表示,今年將深入與英格爾合作,同時擴大下單。

在公司派聯合普天釋出利多,籌碼又被特定人鎖定,投資人大舉進場,使得融資使用率拉到最高九六%情況下,英格爾股價再度攀升至今年二月份最高點二五七元, 短短一年大漲八倍,英格爾成為近一年來台股表現最傳奇的一檔股票。儘管股價登上高峰,但對市場敏感度很高的炒家們發現,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內部人士已逐 漸逢高出脫持股。

上半年營運大衰退

一億美元訂單「虛胖」 檢調偵辦炒作根據公告,蔡成達從去年八月以後就陸續申讓超過二千五百張持股,監察人黃彭惠珠也在去年十二月申讓三百張,高層在高檔賣股,這點讓參與的炒家 提高警覺。

從英格爾公布的業績來看,也沒有像公司對外所說的那麼好。根據公告,今年第一季英格爾的合併營收不僅沒有成長,反而比去年第四季衰退二七.七%。去年第四 季稅後盈利率降至一.○九%,比上一年度平均四%到五%大幅下滑。加上今年半年報公布,上半年每股僅賺了一.三三元,與賺一個資本額的說法差距過大,市場 才恍然大悟,這號稱一億美元的肥單,恐怕是僅有骨頭沒有肉的「虛胖訂單」。

股價位在高檔、本益比接近四十倍,又有董監申讓持股,加上營收、獲利不如預期,果然在第一季營收公布後,英格爾股價從二五○元高檔出現第一波跌勢。緊接著 檢調又在四月中偵辦不法炒作,突然的舉動讓各方人馬競相拋出手中持股,而英格爾股價半個月就腰斬。

英格爾股價一年大漲八倍,在台股一千多檔股票中,漲幅第四,小小英格爾能脫胎換骨,完全是拜普天集團在背後撐腰所賜,雖然在飆漲期間,普天高層曾經出面表 示「擔心小股東因此受傷」,不過現在英格爾沒有繳出預期中的成績,股價也因過度炒作而出現崩跌,普天連手英格爾炒股的說法在業界不脛而走。

這一次英格爾涉炒股案,由於股價漲幅大、參與的人更多,所牽涉層面、投資人受傷的程度遠比兩年前的舊案影響範圍更大,但是檢調卻是「抓小放大」,對於這次 成功將股價推上天的炒股案視若無睹。中國央企普天是否連手英格爾炒作股票坑殺投資人,需要主管機關「嚴密觀察」,不過現在英格爾股價大跌,當初相信這一億 美元訂單而進場的散戶投資人們,他們的權益又該由誰來維護?

英格爾

成立:1981年

負責人:董事長梁育正(前任為蔡成達)

資本額:9.17億元

主要業務:電源供應器

主要客戶:Canon等相機廠商近三年獲利:2010年EPS3.92元、2009年1.41元、2008年0.29元

英格爾公司說法

英格爾財務長蔡瑞蓮表示,關於檢調偵辦炒股案,主要是針對前董事長蔡成達,蔡董事長已下台,英格爾經營團隊也更新,其涉案事項屬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另 外,關於營收創新高、獲利卻跟不上腳步,主因是產品結構變化,這些在法說會、股東會時都已對外說明。

中資普天灌單

各路人馬炒高英格爾股價

──2010年2月迄今

英格爾股價走勢

2010-03 與普天簽訂1億美元訂單07主力、炒手開始進場吃籌碼10法說會後,法人開始進場

2011

董監大舉申讓

英格爾30周年慶,普天高層釋利多

檢調搜索

營收暴衝 獲利卻沒有跟上腳步── 英格爾營收獲利對照時間 2009.3Q2009.4Q2010.1Q2010.2Q2010.3Q2010.4Q2011.1Q2011.2Q 營收(億元) 5.585.559.2427.8230.5142.7530.6235.11 每股純益(元)0.540.391.041.56 1.620.811.030.56 「普天概念股」均不支倒地去年英格爾因與普天集團簽訂一紙合作契約,這個中國第一家央企攜手台灣掛牌公司合作的案例,由於被視為後ECFA時代「陸客來 台」、「陸企買台」、「中國資本輸出台灣」、「兩岸企業加速合作」的經典案例,而備受市場關注。

後續隨著普天灌單,英格爾在一年內營收、股價都翻漲數倍之多,台灣股市也出現奇特現象,只要公司與普天沾上邊,股價都會應聲大漲,彷彿「中國普天」就是股 價的靈丹妙藥, 台灣股市最新流行名詞「普天概念股」紅透半邊天。

市場陸續冒出的「普天概念股」,包括有新世紀(3383)、華興(6164)、東貝(2499)、巨騰(9136)、台端(3432)等,其中以新世紀訂 單未到手、三個月股價就漲了一倍最具代表性。這些普天概念股大多與LED產業相關,訴求的題材不外乎是中國十二五規畫,將對LED路燈創造龐大的需求。

雖然普天高層曾出面否認有所謂的「普天概念股」,不過一直到英格爾爆出遭檢調搜索、董座、作手遭到約談,這些攀親帶故的「普天概念股」也才一一不支倒地, 均因業績不如預期紛紛遭重擊,顯露出原來的真正面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