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他的成功心法 身價上百億富豪 在16樓修行的禪師企業家

2015-04-20  TWM
 
 

 

為了思考決策,他會忘了吃飯、忘了自己開的車,只求追根究柢,連自己的心性,他都想徹底改造,他賭上一切,一出手,無論成敗,只求無悔。

撰文‧林宏達、何佩珊

採訪施崇棠之前,周邊採訪到的故事令我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他不能自己開車,」一位華碩高階主管說,「因為他會把車開到不見!」車怎麼可能開到不見?他解釋,施崇棠以前經常在開車時想事情,以致常常開到迷路,即使開到了,也經常忘記自己是開車來,事情辦完,跳上計程車,走了!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講的故事更誇張,他說,「有一次Johnny(施崇棠英文名)忙到很晚才從公司走下樓,但沒有五分鐘又走了回去,原來他以為自己吃過飯,所以回頭,其實他根本沒吃!」

他的讀書方法

同時看七、八本書,比較不同思考模式走進施崇棠的辦公室,辦公桌旁的長桌上,堆滿了書,不是一層、兩層,而是堆疊了七、八層,最上層有七、八本書,每一本書都攤開,貼上各式標籤;另一張長桌上,則是堆上了十幾層的雜誌,每一本都是打開的,似乎是每看完一本,就向上再疊一本。

聊起桌上的書,施崇棠隨手拿起一本都能分析優劣好壞,這一天,最上層的書多是藝術類的書,壓在藝術書籍下面的,是黎萬強的《參與感》,他讀書的方式,是一次讀七、八本書,同時比較不同思考模式的優劣,「讀書,我一定先看序,不好的書,根本不看。」施崇棠說。

書疊成兩座「書山」,因為他經常在辦公室裡踱步、思考,走到一半,就停下來站著讀書,讀資料。

公文呢?他管理一家年營業額四千多億元台幣的公司,桌上卻幾乎沒有任何公文,「我們這裡,公文是零庫存,隨到隨簽。」財務長張偉明說。

他的行事作風

技術狂人×修行者,曾因工作多次胃出血施崇棠十分健談,採訪的前十五分鐘,他的話題從藝術、科技趨勢、量子力學、圍棋,無所不談,還不時穿插有趣的小故事,他剛從美國回來,北京發表會結束後,專程飛到美國,只為赴約,陪大病初癒的老友馬宏昇(Sean Maloney)共騎一段自行車。

施崇棠的身價至少超過一百五十億元,但他的物質生活卻像一位儉樸的老僧,他吃素,開福斯汽車,長年穿著襯衫和西裝褲,套上一件鬆鬆的羊毛衫,還是住在天母的老別墅裡,為了解設計,他會與同事相約研究超級跑車,「要不要考慮買一輛?」施崇棠連忙搖手,「看看就好。」最近,他開始換上一套三十萬元的西裝,但發表會上穿完,下台,就馬上收起來,施崇棠家近年來多了一套高級音響,但他承認,「這也是為了工作。」他在宏碁時,曾經因為工作多次胃出血,是什麼樣的力量驅使他這樣瘋狂工作?

「我早期的夢想,是要開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證明自己的技術獨步全球。」施崇棠說,問他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修行者。」施崇棠說。技術狂人、修行者,這兩個看來毫不相關的角色,在他身上交錯出現,解釋他為何特立獨行。

「他讀書的時候,家裡沒什麼錢,他的參考書,是站在書店看完的。」他的好友,觀樹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說,施崇棠還記得,他站在彰化的書局裡,就自己想通了數學的數論,他看漫畫的方法,是先在書店裡看完漫畫後,再回家畫給弟弟們看。

施崇棠家裡窮,他高中時,曾經夢想要得諾貝爾獎,但是那個年代,不出國,就難以進入學術圈,他的夢想只能轉向。

就讀台大電機系時,施崇棠也並不算特別耀眼的學生,下課後,當其他同學收拾書包起身的時候,他還在教室裡推敲老師上課的內容,別人以準備考試為第一優先,他卻反覆讀同一本書,要求自己徹底讀通。高中時,老師出題,別的同學忙著答題的時候,施崇棠卻直接問老師,「題目為什麼這樣出?」因為,問題的方向,可能就已經錯了。

一本書要讀幾遍才夠?施崇棠的答案是,「三十遍!」最基礎的電磁學,要讀到電路板拿在手上,就能感覺電流會怎麼跑!

專注,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生平的得意之作,是在電腦三八六時代,首次設計出一台台灣設計的電腦,效能超越美國所有的主流電腦公司。

施崇棠還記得,當時台灣沒有技術,只能用逆向工程,從零開始,自己拆解矽谷最先進的技術,「這是一段磨劍的過程。」他說,把一本書讀通,一項技術練精,躍上世界舞台,就會發光發熱。那一天,他告訴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我們有機會在技術上,超越美國所有的老大。」施振榮聽了,還不太相信。

那一年,施崇棠設計的三八六電腦,打敗對手Compaq,效能高出八%,拿到「年度風雲產品」,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事。

他曾經跟Intel比技術,「Intel的板子要一千個零件,我只要五百個零件,我跑得比它快,Dell測一個星期,最後是它當(機),不是我當(機)。」他得意地說。

只是,愈想挑戰困難的高峰,壓力愈大,他在宏碁曾多次胃出血,加入華碩之後,不止要搞定技術,複雜的經營策略,團隊培養都是難題,張偉明回憶,華碩成立初期,公司發行GDR,有一次,一位同事回答法人的問題,施崇棠認為有問題,怒斥部屬。

他的商場征戰

鐵血狠角色,掌握公司弊案絕不手軟經營者角色,讓施崇棠的人生觀逐漸轉向,他的體悟是,要真正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光靠天下第一的技術不夠,還要把其他人的財富、成就感都列入考慮,才能凝聚人心。講到這裡,他嘆一口氣,「我有時也身不由己。」他最愛的,其實還是在技術上爭天下第一。

「你是lead大家的人,所以那個方向跟策略是無比重要,因為大家都跟著你往那個方向跑時,萬一錯了怎麼辦?萬一那個浪錯了怎麼辦?﹂施崇棠略顯激動,「尤其是在這個很苦的時候,很容易的,心就把持不住,可能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要面對經營策略、團隊領導的複雜壓力,他連自己的心性都要改變,逐漸變成一位修行者。他每天打坐,傾聽自己的聲音,「你的心智會更清明,決斷更圓熟。﹂施崇棠認同密宗的概念,超越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對痛苦,每天在商場上面對難題和挑戰,就是一種修行,「真正的快樂,其實是來自你的內心。﹂施崇棠說。

他決定吃素,也是幾乎瞬間決定,施崇棠回憶,幾年前,他帶孩子參加禪三打坐,下山之後,入口的第一樣食物,是一碗豬血湯,吃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忽然大吐特吐,「我心裡想,也許是時候到了」,當時,家人擔心施崇棠長時間工作,吃素支撐不了他的身體,但施崇棠堅持,從此茹素。

洪粹然回憶,有一次與施崇棠去日本旅行,雪地裡端上一碗熱呼呼的泡麵,施崇棠卻吃得津津有味,開心得不得了,一位身價百億的富豪,只要一碗泡麵,就能心滿意足。

儉樸,是為追求單純的快樂,去年施崇棠娶媳婦,只席開二十幾桌,喜帖怎麼發?「他們決定,只邀請認識孩子的朋友,一起為這對新人祝福。」洪粹然說,回到最基本的初衷,難解的人情世故,當下也簡單起來。

施崇棠的次子去年剛服完替代役,「他的工作是看守國小的大門,每天睡警衛室,一年多,也沒人知道他是施崇棠的兒子。」洪粹然說,他的兩個兒子都沒進華碩工作,其中一個更酷酷地說,念完電機,算是給家裡有了交代,轉行拍電影去了!

修行打坐、過簡單生活的施崇棠,也有可能使出霹靂手段,殺人殺得血流成河。他透露,他已經掌握華碩內部的重大弊案,有人從公司費用牟利,或在外設立公司賺華碩的錢,「我請人推薦非常資深的警界人士調查,要做到勿枉勿縱。」施崇棠說。

這幾年,施崇棠也變了,他關心的不只是技術和商戰,很少人知道,他關心在地文化和產業,他所設立的觀樹基金會,推動在地產業升級發展。休閒時,他會戴著斗笠下田收割,教老農夫用電腦;還在嘉義地層下陷地區,設計高腳屋,幫助當地漁民發展新型的養殖漁業;還有保護日治時代的鐵道資產,苗栗的龍騰斷橋就是他帶頭做的……。

施崇棠像是在華碩十六樓上班的「禪師企業家」,每天沉思、打坐,他傾盡全力,一切都拋諸身外,活得像個老僧,是為了做出心智最清明的決策。他說,「我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要求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施崇棠說,「不問前途吉凶,但求落幕無悔。」

他們看施崇棠

林百里 廣達董事長

「儒俠」風範 他既有中國傳統書生的氣質涵養,同時又有工程師造福人群的胸懷,就是一位「儒俠」。

林憲銘 緯創董事長

綜觀全局 他不會每件事去鑽牛角尖,他把知其所以然用在綜觀全局上。他是很好的一個人,是台灣的資產。

李嗣涔 台灣大學前校長在乎根本 他做事情在乎根本,花了一兩個月了解台大需求,捐5億元給台大蓋人文大樓,也不要求掛名。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唱作俱佳 有一年,施先生邀雲門參加Asus Zenbook在紐約的發表會,平日安靜儒雅的施先生唱作俱佳,令人佩服。

整理:何佩珊、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76

從身價400億元到破產,光伏“梟雄”彭小峰40歲再賭互聯網金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4/149762.html

黑馬說:彭小峰,原江西賽維董事長,其經歷頗富傳奇色彩:從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到身價上億的勞保用品老板;從改道“太陽能”登上中國富豪榜,到遭遇“雙反”被申請破產。彭小峰的人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

這次,彭小峰攜“綠能寶”卷土重來。這種能源互聯網金融模式從一開始便獲取了許家印、史玉柱等諸多大佬的投資支持。他能夠借助互聯網模式再次撬動新能源產業嗎?


文 | 本刊見習記者 劉成偉
編輯 | 王瑞


深夜,彭小峰身著筆挺的西裝越過馬路,走進一家小店,要了一份羊湯和兩個火燒,然後狼吞虎咽。

 

這位吃晚飯的中年人,曾經是中國光伏領軍企業江西賽維LDK的董事長,也曾經在2007年胡潤中國富豪榜上名列第六(當年的身價是400億元)。如今,彭小峰再次歸來,其身份是美國場外交易市場(OTCBB)掛牌企業——SPI(Solar Power,INC)董事長。SPI斥資5億美元創立了一個以實物融資租賃為依托的互聯網金融品牌——“綠能寶”。

 

吃完第一口燒餅之前的幾個小時,他餓著肚子在北京電視臺錄制一檔財經節目,解答“互聯網+光伏”這種新能源金融模式之下的諸多問題。

 

這場討論異常火熱。來自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的曾剛、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以及中國資深融資租賃業專家沙泉三位合圍彭小峰。

 

彭小峰不善言辭,沒有一點氣場,不到他說話,他便悶著。該他回答的問題,他都盡可能地滴水不漏。

 

 

折戟者的瘋狂

 

雖然並不張揚,但業內沒人懷疑彭小峰內心的瘋狂。

 

2015年4月3日,彭小峰以SPI綠能寶集團董事長身份參加了“中國光伏電力投融資聯盟成立大會暨2015中國光伏投融資論壇”的成立儀式。這是他去職賽維LDK之後重歸光伏行業的大峰會。在峰會上,“綠能寶”成為行業避不開的話題,人人都好奇他會折騰出什麽讓人驚訝的事情來。

 

至今,“綠能寶”推出了兩款租金收益類產品——“美桔”和“美橙”系列。根據介紹,基於待建光伏發電項目的“美桔”產品,投資者最低投資1000元,即可每年獲得10%的收益,超出許多互聯網理財產品。

 

“美橙”產品則是基於已建成或即將建成的太陽能電站項目,用戶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向太陽能電站運營商購買太陽能光伏組件,並委托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將其回租給上述太陽能電站運營商,同時收取租金。這是一種“委托融資租賃+售後回租模式”。

 

不得不承認,彭小峰內心過於強大,幾經起伏的經歷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麽改變。他直挺著腰板坐在沙發上,雖然眼神流露出來的是平和,但這位曾經“最年輕”的新能源首富已過不惑之年。

 

2011年與2012年,美國與歐洲接連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完全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猝不及防,很多“聚富”神話像泡沫一樣銷聲匿跡。

 

彼時,賽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彭小峰不斷應對困難,最後不得不解聘員工。2014年3月31日,美國對沖基金Apollo Investment Asia Limite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申請文件,要求彭小峰進入個人破產程序——這是2012年底賽維陷入公司破產危機以來的又一個標誌性危機,彭小峰個人也面臨破產。此前,彭小峰壓上了個人資產為公司做擔保,當賽維違約,自然追溯至彭小峰身上。

 

這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劇情”考驗著彭小峰的意誌力,但是他沒有像外界認為的那樣沈寂下去,而是努力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這也是史玉柱欣賞並投資他的原因之一。顯然,史玉柱和許家印的投資為彭小峰做了背書。這些大佬的舉動或許是出於“幫一把”的道義,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其中的商業價值。

 

經歷變故之後,彭小峰也逐漸成熟,把目光更多投向了未來。交流時,他會時常談阿里巴巴、談騰訊,談那些已經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彭小峰正在不斷借鑒它們的經驗,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模式。

 

 

光伏遭遇互聯網金融

 

2015年1月20日,在北京大飯店地下一層會議廳,彭小峰出任SPI董事長5個月之後,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中。這次,他將能源互聯網與互聯網金融引進太陽能光伏行業,意圖重整旗鼓。

 

據SPI提供給《創業家》的數據顯示,SPI是賽維LDK的參股公司,早在2011年1月,賽維LDK就以約33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OTCBB(美國場外交易系統)掛牌公司SPI70%的股份。當時,SPI(美國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太陽能公司。

 

SPI品牌總監周峻告訴記者,美國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算是陽光動力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的前身,兩家公司有著相同的英文字母簡寫“SPI”,所以中文名字變更之後,英文縮寫依然如故。

 

過去十年,光伏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在這一輪的應用上,最大困難還是融資。彭小峰很清楚這一點,他將SPI定位為提供金融服務的平臺,“綠能寶”是一種新型的融資租賃理財產品,可以讓電站投資方獲得資金,而普通投資者又能獲得穩定的電費及補貼收益。

 

彭小峰說,他之前差不多涉及過整個光伏產業鏈,未來十年,他的精力將放在太陽能應用的推廣上,而分布式電站的新投資形式 “綠能寶”則是其目前的主要表現形式。

 

“綠能寶”是集光伏發電、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為一體的產品。融資租賃業專家沙泉表示,在“綠能寶”中,光伏產品成為進入資本市場的載體;融資租賃開辟了直接融資方式,解決自身資金來源;互聯網金融則通過融資租賃讓投資人直接投資實體經濟,分享光伏產業的租金收入。

 

這是彭小峰所熱愛的生意和所鐘情的太陽能。

 

 

成功的變數

 

在曾經的商場上,彭小峰總是想著往前沖,忘了如何防守。這一次,面對記者的提問,遇到不喜歡的問題,彭小峰會少許反駁或者幹脆沈默。

 

他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到太陽能光熱行業的老大皇明集團考察過,甚至對太陽能光熱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後來賭性使然,彭小峰執意進入了資本需求龐大的光伏產業,皇明則更多專註於光熱。因為這個選擇,彭小峰經歷了大起大落。

 

皇明集團許多人已經不記得這件事。在他們眼里更多的是新能源首富彭小峰、然後就是破產的彭小峰。

 

宴賓客、起高樓、樓塌了,這種故事在光伏行業發生得太多,一點都不鮮見。“都以為他被打趴下了,結果他竟然站起來了。” 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如此評價彭小峰。

 

彭小峰能在所有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並且發揮潛力。22歲那年,因為準備留學的錢不夠,他就用這筆錢做了生意。從那時開始,他習慣於一個人背著電腦包,約客戶在兩岸咖啡談生意,和客戶一起吃10塊錢的盒飯。即便身價幾十億美元的時候,他也不帶秘書、不帶保鏢,獨來獨往到處跑業務。這種作風一直保留至今,跟當年的業務員彭小峰一樣。

 

一位業內人士說,關於彭小峰,其實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屢戰屢敗”的故事,一個是“屢敗屢戰”的故事,你更願意相信哪一個,取決於你的世界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彭小峰是一個變數,內心充滿躁動。

 

這次,他能再次煥然一新嗎?

 

 

附:彭小峰創業史

199318 彭小峰畢業後在江西做外貿業務員

199722 在蘇州創立柳新集團,制造勞保用品

200227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班畢業

200429 柳新集團出口達到10億元,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勞保用品生產企業

200530 在江西新余創建賽維LDK,從事太陽能多晶矽片制造

200732 賽維登陸紐交所,成為當時中國新能源領域規模最大的IPO

200833 賽維年銷售128億元,投資120億元建立馬洪矽料廠

201136 歐美雙反,賽維虧損

201237 賽維陷入債務危機,負債高達300億元

201338 賽維分拆多晶矽業務上市計劃失敗,辭去賽維CEO,投資非凡定美

201439 非凡定美業務受挫,辭去賽維董事長,任SPI董事長

201540 綠能寶上線,9個月融資3.2億美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成偉,由王瑞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2015-05-04  TCW
 
 

 

「田僑仔」坐擁大片農地,因為都市更新而變更為商用地,身價一夕之間倍數暴漲……,這種傳奇故事如今發生在兩位上班族身上。

他們,把政府公告當「藏寶圖」跟著重大建設走,五年財富翻20倍

他們分別領了十八年、九年的死薪水,沒有富爸爸給的大片土地,靠著勤奮努力,終於找到破解土地買賣的密碼,五年內財富翻二十倍,目前擔任IC設計工程師的許芸融、莊曜誠找到了一條致富之道。

汽車行駛到桃園市大園區裡一條狹窄小路,一行人陸續下車,許芸融指著路旁一塊農地笑說:「這,是我買的第一塊地!」

買地的當時是二○○九年底,買價一坪三萬四千八百元,現在行情已經漲到十三萬元以上,漲幅超過二七○%,全是因為不遠處的一座車站,正是即將通車的機場捷運線與桃園捷運的交會樞紐──橫山站。

這塊農地剛剛剷平不久,荒廢在路旁沒有耕作,許芸融還因而領了「休耕補助」;而他和同事莊曜誠另一塊也在桃園捷運旁的農地上,一邊被鄰人栽植果樹,一邊竟然還堆放著垃圾,他卻毫不在意,揮揮手說:「有什麼關係?以後被徵收了,一樣能換回建地!」

這兩人現在最主要的投資工具,就是跟著政府重大建設,鎖定周遭即將被徵收的農地,等著地價水漲船高後,用一坪農地換取大約四○%或四五%的建地,增值至少兩倍,讓平價農地變高價建地,「黃土變黃金」。

在許多人的心中,「買土地」等於大資本投入、甚或有錢人玩的遊戲;其實,買賣土地不需要財團的等級,一般上班族就有能力參與。二○○九年兩人合資買下人生第一筆土地開始,身價從七百萬元增值到至少一億五千萬元,許芸融的身價已經翻了二十多倍、已有上億身價,與他一起投資土地的莊曜誠,同時間也翻了近三.三倍,達八位數。

他們的致富密碼,正是一年一千多篇看似無趣又枯燥的政府「都更地」公告,「這些公告,就是投資土地的『藏寶圖』。」莊曜誠說,「政府坐莊,明白告訴你接下來要開出什麼。」

這些由政府主導的「都市更新」計畫,不管是「市地重劃」還是「區段徵收」,都是把原本老舊、落後的地區,經設立捷運車站等方式,再造更新為商圈或住宅區,而地價往往也跟著翻漲好幾倍。

二○○六年,原本互不相識的許芸融與莊曜誠,一起進入目前市值約一千億元、台灣前三大晶片設計公司當工程師,兩人相差十歲,但同樓層、同梯情誼讓他們特別聊得來,打趣說「感情比老婆還要好」。

一聊起來才發現,待過幾家知名電子公司的許芸融,就學時父親經商失敗,全家窮困潦倒到只能窩在豬圈裡;比較年輕的莊曜誠出身南投埔里,老家是九二一大地震時房屋全倒的受災戶。

也因此,貴為「科技新貴」的兩人壓力沉重,投資過股票,試著想脫離財務上的困境,年輕的莊曜誠甚至為了規避風險,把辛苦存下的第一筆十萬元全拿去買雷曼兄弟連動債,隔年(二○○八年)爆發了金融海嘯,血本無歸。

眼看股票這條路似乎走不順,許芸融把腦筋動到當時的台灣首富國泰集團身上,研究它到底為何能成為首富?他發現,從國泰建設到集團銀行、保險體系,拿到錢之後,就在全台灣買地,倍數翻漲的土地是它主要獲利來源。兩人於是下定決心效法首富,轉而投資土地。

一開始,看報章雜誌找蛛絲馬跡,到工地圍籬抄下施工單位、甚至是環保署等的聯絡電話,就這樣一一打電話去問工程進度,但都不得其門而入;也找過不動產仲介,甚至去土地標案、公聽會現場找資料,再一步步往上追到了政府單位。

繞了一大圈,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工程資訊都在公告裡。

他們,每一筆土地皆獲利出場至今交易上百筆,沒有一次賠過錢

這個過程如今說來容易,但當初他們卻足足碰壁了一年,才找到這條路徑。 頭三年,他們專注觀察、研究,不下手買土地,兩人把一個個開發案從主事單位、中央與地方往返拉鋸、時程表等等資訊,用Excel文件條列、表格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埋首在公告裡面,至少花四小時研究;因為謹慎小心,從二○○九年買下第一筆土地後,至今一百多筆的交易,每一筆都是獲利出場,目前持有一千坪以上的土地,沒有投資失敗的紀錄。

為什麼可以「零失誤」?一方面他們夠認真,把徵收區在地圖上實際畫出,填入符合徵收區內的每一筆地號,避免買錯標的成為「廢地」,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在八年鑽研公告後,悟出下面這幾個心得:

密碼一:不炒短線、長期持有政府都更案即便拉鋸,多半會執行

一:買土地比買股票安全,比買房更容易。

買股票的研究基礎,是公司「已發生(過去式)」的財報,未來的話,電子公司只能看到一季或兩季,但政府都更案一旦啟動,到落實徵收可能七至十年,但公告裡明確寫出利多的「未來計畫」,風險相對較小;再者,雖中央與地方會針對開發案往返拉鋸,多半仍會落實執行,適合長線持有。

若把買房相對於買地,後者只要確定是在徵收範圍內的農地,不管買在哪裡,未來都能依比例換成計畫區裡的建地,因此,購買前不必看風水、不必實地勘查就能買,也不必擔心「釘子戶」;反之,買房前必須多次查看,還得打聽是否為凶宅等。

密碼二:挑交通、觀光關鍵字往機場捷運旁買,盯公告調整布局

二:首選交通建設,次為觀光與文化特區。

「捷運、高鐵、機場、溫泉特區、藝文特區、文化或是風景特定區,這些都是『關鍵字』!」許芸融說,「因它們會讓一個地方發生根本性『質變』。」交通就像血管,通了才有後面的人流與金流,因此,他們目前不僅緊盯機場捷運沿線車站買地,就連桃園、台中等地的捷運都有著墨。

捷運車站當然有可能改位置,因此追蹤政府公告就非常重要,在這些無趣的公告裡可以得到第一手資訊,所以發生變化時不僅能立刻出脫,還能全身而退。

舉例來說,原本市場傳言機場捷運與桃園捷運不是交會在橫山站,而是另一站,但許芸融與莊曜誠一方面緊盯公告,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訊息,二方面他們也判斷,在地圖上實際畫出路線,以動線順暢度來說,怎麼看都應該是橫山站,因此全力主買此區農地,最後果然壓對寶。

密碼三:選在徵收區內買農地分散買門檻低,照樣能換完整建地

三:買土地可以「零存整付」,能買小套房就能買土地。

買不起一大片農地沒關係,也可用買小套房的一百萬元資金當頭期款、搭配貸款,買下五十坪以內的農地,一樣可以換得約二十坪的建地。不像建地買在哪裡、就定在哪裡,就算在一個徵收區內分散買進、散落各處的農地,也會在徵收後換成都更區內一塊完整建地,稱之為「零存整付」。

另外,土地可以共同持分,也就是一塊土地可能十個人共同持有,且出售時不需要其他九個人同意;但房子雖然可以共同持有,卻需要過半或者整體同意才能處分。再者,房子必須買下一整戶、不能只買廚房或者房間,土地卻可以零星買進。

然而,你可能也有一個疑問,如果此地有重大建設即將進行,難道那麼容易就能買到農地嗎?莊曜誠說,政府拍賣土地的價格,就是你買進的參考價。

政府所擁有的土地,會分次拿出來拍賣,買地時只要比標價略高,就能順利在市場上買到地。舉例來說,許芸融在橫山站區內的一塊農地,就是以當時市價每坪再加價一千元買得,賣家以為他們是有錢的傻子,但他們心裡認為長期會有豐厚報酬,果然至今漲幅已有二七○%。

買賣雙方認知的落差有兩個層次,一是原有的地主不看政府公告、不了解重大建設可能帶來的效益,也有一種是,雖依稀聽聞有重大建設,卻不深究、也不相信,許芸融有次遇到一位老農就是如此,對方已經苦了幾十年,早年地價不到一萬元,聽到許芸融開出三萬多元的價格,老農不想把時間繼續賭在可能仍有變數的開發案上,寧可早日獲利退場。

密碼四:面積不是越大就越好政策一改,恐陷價跌、難出脫窘境

專營桃園房地產的鄭地政士事務所代書鄭秀珍表示,她的客戶當中,就屬許芸融與莊曜誠這一組最「認真做功課」,其他投資客多半以房仲的意見為主,很少自己下苦工去研究,就像投資股票一樣,只聽明牌、投資往往失利。

舉例來說,桃園最大的開發計畫當屬桃園航空城,但許芸融與莊曜誠卻絲毫沒在此著墨,因他們從公文中讀到了不合理之處,例如面積太大,也因此避開了去年桃園市市長吳志揚意外落選後,航空城內農地成交量急縮至選前的四分之一,地價也從一坪最高九萬元一夕崩跌到約五萬元的慘劇。

兩位平凡的工程師,拿出設計晶片時的「耐煩」與謹慎,在一片政府公告海中找到自己的寶藏,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便是對現況不滿,只要抱持著好奇心,不斷追根究柢的了解「為什麼」,從追查首富致富之道一路到政府公告,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獨有的解決之道。

【延伸閱讀】開發案完成後,是長線獲利了結最佳時機—都更土地價格階段漲幅圖

【延伸閱讀】5步驟操作,第一次買地就上手—買地前中後評估重點

第1步:取得相關資訊管道包括:候選人選舉政見、政府首長政策宣示等。

第2步:選擇關鍵標的鎖定捷運、車站、機場、高鐵、藝文特區、風景特區、溫泉特區等關鍵字,追蹤相關部會網站。

第3步:依財力評估標的評估財力狀況,長期投資可買進尚未都更土地,短期可選已確定都更者、風險也較小。

第4步:以合理價格交易以略高於行情價的開價尋找合適土地,若其他投資人搶進,造成地價短期內大幅上漲,可先出脫,等市場冷靜再買回。

第5步:選對時機退場投資不必從頭參與到尾,一旦達到獲利滿足點就可以出場。

資料來源:許芸融、莊曜誠 整理:王毓雯

【延伸閱讀】快學獨門4撇步撇步1買農地時,要注意有沒有「重劃」兩字若有,能換得農地面積45%的建地;若無,只能換得40%的建地。

撇步2別急著搶蛋白區,投資蛋黃區才最安全政府會從外圍蛋白區開始,分3至4次標售車站附近土地,墊高蛋黃區地價。

撇步3地上可加蓋鐵皮屋在預定徵收地上加蓋鐵皮屋,多半不能住人,但會依照面積發放補償金。

撇步4可種植有價農作物例如種植補償金高的火龍果,以桃園某徵收案為例,每0.1公頃可獲得至少2萬6千元的補償金。

 

三分之二背房貸 北市府首長身價曝光

2015-06-22  TWM

監察院財產公報顯示,柯文哲等二十七位北市府首長,大約三分之二都是房貸一族。當輿論集中在柯文哲身價,包括存款二二六七萬元、以及基金部位六六八萬元等,其實除了資產,柯團隊不少首長也同時背負房貸。

如柯文哲向父親借貸一千萬元買房,副市長鄧家基有房貸五四○萬元。房貸超過一千萬元者,還包括地政局長李得全一一六九萬元、財政局長蘇建榮一四二三萬元, 衛生局長黃世傑一二六七萬元,公務人員訓練處長曲兆祥一五二○萬元,客委會主委鍾永豐一五○三萬元,研考會主委陳銘薰一八九五萬元。

整體而言,債務最多的是副市長林欽榮,房貸金額達到四八四○萬元;至於都發局長林洲民,名下有循環融資及房屋修繕等三筆貸款,總額達二六八二萬元;產業發展局長林崇傑的二四二○萬元負債中,房屋修繕貸款僅四百萬元,另申報二千萬元理財貸款。

市府團隊另一特色,是理財相對保守,各首長申報的股票、基金資產普遍不多;黃世傑申報的基金資產二○九五萬元,是基金規模最高的一位;而副市長周麗芳名下,有三一二二萬元的黃金存摺。

(周岐原)



趙薇身價蒸發40億 明星股東遭躺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659.html

趙薇身價蒸發40億 明星股東遭躺槍

一財網 陳漢辭 2015-07-08 17:19:00

“我們算是躺著中槍。”一家傳媒上市公司的宣發負責人表示,已不願說什麽。唐德影視的明星股東趙薇身價蒸發了一半,若加之其在阿里影業的股權,趙薇此次身價較最高點蒸發了近40億元。

停牌、停牌、停牌……

風雨突變,繼光線傳媒(300251)7月6日晚間公告停牌後,華誼兄弟(300027)、唐德影視(300426)、華策影視(300133)均表示,因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或收購資產,於今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披露相關事項後複牌。

“傳媒板塊共56家上市公司,我所統計的是已有21家公司停牌, 傳媒行業指數繼續下跌9.9%,居於跌幅榜前列。這種悲壯,誰也承受不了。就目前形勢而言,對於投資者、散戶還有持股的明星與股東而言,停牌是市場發展本身的需要,也是最好的最無奈的選擇。”北京一創投基金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明星股東身價蒸發數億元

“我們算是躺著中槍。”一家傳媒上市公司的宣發負責人表示,已不願說什麽。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的傳媒股表現不俗,4月的傳媒行業跑贏大盤。相關數據顯示,4月滬深300指數表現良好,截止至4月底,滬深300較3月底上漲17.25%。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4月,文化傳媒、營銷傳播和互聯網傳媒分別上漲16.94%、5.94%和39.27%。其中其他文化傳媒、互聯網信息服務和移動互聯網服務板塊漲幅明顯,分別上漲了42.82%、53.72%和28.05%。

從5月到6月,在牛市的肩膀上,傳媒股價扶搖直上。比如光線傳媒在6月12日到達49.86元每股的頂峰。

但從6月中旬至今,大盤已從5178點一度跌破3600點位。有數據統計,近兩周以來,A股蒸發近17萬億元,其中,傳媒股就“貢獻”了超過4000億元。

光線傳媒6月14日的市值為563億元,截至今日為333億元,縮水41%;華誼兄弟6月14日的市值為788億元,截至今日為423億元,縮水46%……

“且不說創始人的身價縮水了,股東明星的賬面上也不好看。”該基金負責人表示。

比如,唐德影視的明星股東範冰冰,今年2月,唐德影視以每股22.83元上市以後,其股價一路飆升,上市連拉11個漲停,持有129萬股的範冰冰身家一度增長了2.3億元。

然而,自6月中下旬A股進入股災模式以來,唐德影視的股價也是一路下跌,7日,唐德股價為90.95元每股,不到股價最高時的一半。就在本周內,範冰冰蒸發達4191萬元,若以最高值為參照的話,其身價減少了1.2億元。

持有117萬股,同是唐德影視股東的趙薇身價同樣蒸發了一半,若加之阿里影業的股權(趙薇及丈夫黃有龍為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趙薇此次身價較最高點蒸發了近40億元。

半年票房突破200億難敵股市暴跌

“其實像趙薇等明星自己並不炒股,對二級市場與資本市場並非自己操作,至於你們媒體計算的得與失,她們並沒有太多在意,明星更多還是要做好作品。”上述宣發負責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趙薇主演的影視作品頗有亮點,尤其是電視作品《虎媽貓爸》一度成為社會討論焦點,其與黃曉明等主演的電影也已在近期上映。

“單純從影視產業發展來看,今年上半年其實還是不錯的。”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201.4億元,這也是內地票房首次半年之內突破200億大關。並且就目前已公布半年報的傳媒公司來看,業績也是不錯的。

唐德影視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300萬~5800萬元,同比增長115.26%~135.56%,去年同期盈利2462.19萬元。其中影視劇業務收入為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在電視劇業務方面,由於《武媚娘傳奇》制作精良,且首輪衛視播出取得較高的收視率,該劇本期繼續錄得較高收入,此外,公司投資制作的電視劇《左手劈刀》於本期取得發行許可證並實現首輪衛視播映權的銷售;在電影業務方面,公司提供協助推廣服務的電影《饑餓遊戲 3:嘲笑鳥(上)》於本期上映並取得良好票房收入,公司取得較高的協助推廣服務收入。

華誼兄弟的半年報雖還沒公布,但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看,其中營業收入由去年同期的2億增長到了6.2億,同比增長207%。其中,影視娛樂業務的總體表現和去年同期變化不大,僅增長8%,營業收入的大部分增長來自於華誼兄弟的互聯網娛樂業務,收入達到了4.19億元,已經超過2014年華誼兄弟互聯網娛樂業務的全年收入7.78億元的一半。

“無論是影視制片公司本身的內容生產還是跨行業多元化的布局,傳媒行業的優勢已經顯現,我國優質影視公司的國際化布局也是投資者比較看好的。”上述基金負責人表示。

2015年二季度文化傳媒並購市場相對於2015年一季度市場穩中有升,案例數量小幅上漲,規模增長幅度較大。根據CVSource投資數據終端顯示,2015年二季度文化傳媒並購市場宣布交易41起,環比上升2.5%,披露交易規模33.79億美元,環比上升74.8%。

“從行業景氣度和整體的盈利增長來說,即便有泡沫,但傳媒股目前算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至於現在的萎靡,我們只能說離不開整個市場的頹勢,傳媒行業的提升取決與整個市場的穩定。”該負責人認為。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身價60億元、青少年都挺她 歲歌手泰勒絲 如何讓蘋果低頭?

2015-07-06  TWM

美國音樂小天后泰勒絲,為了捍衛音樂創作者的權利,不惜怒嗆蘋果,讓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在短短幾天低頭認錯。

她不僅是紅透全球的偶像歌手,更是個為正義挺身而出的女戰神。

Profile 泰勒絲(Taylor Swift)

出生:1989年

學歷:美國亨德森維爾高中

成績單:

114歲投入鄉村音樂,是索尼/ATV音樂出版公司最年輕的歌手2全球首周銷售逾百萬張的專輯只有16張,她拿下3張3以25歲之前專輯銷售數來看,她以 2420萬張拿下美國排行第一名,超過第二名的小賈斯汀兩倍面對強大的蘋果帝國,台灣大大小小的代工廠老闆莫不謹言慎行,生怕稍一不慎,就得罪當今世上最 大咖的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七度訪問中國,扶植大陸的「紅色供應鏈」,連接線用立訊、電池用欣旺達、天線用信維、電聲產品用歌爾聲學、瑞聲科技;手機玻璃 面板向藍思科技採購,更催生了中國第一個由製造業起家的女首富周群飛;相反地,一路陪著庫克「長大」的台灣科技廠,如今卻是人人自危,擔心被蘋果抽單。

但就在六月底,一位來自美國賓州的二十五歲小女生,唱鄉村歌曲起家的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卻挺身而出,帶頭抵制新推出的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替剛出道的歌手、年輕的作詞者及製作人發聲,抗議蘋果「不付權利金」給歌曲創作者並壓榨他們。

她怒嗆蘋果帝國

為音樂人起義代言維權

泰勒絲在她的公開信中高喊:「我們不會向你們要免費iPhone,也請你們別要求我們送免費音樂。」同時宣布,她正在熱銷中的新專輯《1989》將抵制六月底推出的Apple Music,以示抗議。

Apple Music是在今年六月八日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的重大產品,並在六月底正式推出音樂串流服務。

無時無刻在路上、捷運途中,乃至辦公室內,手機接上耳機就可享受的音樂串流服務,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多年來深耕華人音樂市場的KKBOX,掌握了台灣 與中國最新的創作歌手與消費者,是台灣極少數成功的網路服務;近年瑞典的Spotify也以音樂串流服務,吸引了全球七千五百萬名用戶,其中兩千萬名是每 月支付十美元服務費的付費用戶。

擁有數以億計消費者的蘋果,對於這個高速成長的串流音樂平台當然不能放過,不僅推出結合創作音樂、即時廣播電台、社交服務,更支援離線播出服 務,Apple Music一登場,就同步在包括台灣的全球一百個國家推出,公定月費是九.九九美元(約三一○元新台幣);可讓家庭六名成員同時使用的家庭套餐是十四.九 九美元(約四六五元新台幣);而為了搶占台灣市場,更以KKBOX的收費為基準,特別推出月費一五○元新台幣的服務。

重點是,來勢洶洶的Apple Music,一方面宣布「前三個月免費」的殺手級專案,另一方面,也不付費給提供創作音樂的創作者。

由於音樂有新鮮賞味期,蘋果這個不付音樂權利金的作法,惹惱了大量原本就是蘋果電腦、手機忠實客戶的音樂創作者。短短兩個禮拜,就醞釀出史上最大的音樂創作者起義事件,公推泰勒絲為大家代言維權。

她是音樂獎常勝軍

銷售破表,身價逾 億元泰勒絲是當今美國最紅的「國民小天后」,地位直逼二十年前的瑪丹娜、十五年前的Lady Gaga。她的青少年粉絲遍布全球,早已享有無可挑戰的一姊地位,她的MV《Blank Space》,創下了YouTube史上最快突破五億次點閱的紀錄,上傳才七個月,至今年六月底,竟然累積驚人的九.七二億次點閱率,即將創下十億的空前 紀錄;另一首《Style》則在四個月內席捲兩億多次點閱率。

當今美國最重要的流行音樂排行榜,就是老牌的《告示牌》及蘋果的iTune,泰勒絲○八年的專輯《Fearless》,一共在告示牌排行榜拿下十一周冠 軍,一二年的專輯《Red》則一口氣奪得告示牌七周冠軍、美國首周專輯銷售最高紀錄,以及iTune冠軍的三冠王紀錄。

如果以大聯盟的打擊手來比喻,泰勒絲是創紀錄的超級打擊王,她在○八、一○、一二年出了三張專輯,每次都在第一周就銷售一百萬張、每次都奪得當年銷售冠軍 寶座,一四年底發行的《一九八九》新專輯,至今銷售已經突破一千萬張,她的銷售紀錄超越三十年來所有的歌手,無出其右。

從○六年出道至今不到十年的泰勒絲,今年才二十五歲,手上已經握著七座葛萊美獎、一座英國音樂獎,以及難以企及的告示牌冠軍紀錄。她的唱片銷售與數位音樂下載數突破七千萬次,娛樂雜誌《Vulture》估算,二十五歲的泰勒絲身價超過二億美元(約六十億元新台幣)!

泰勒絲出生在美國賓州的小鎮,父親曾經是美林證券的股票營業員,母親做過基金公司的銷售總監。她十二歲開始接觸吉他,很快就展現作詞與作曲的天分,中產階級家庭重視教育與家庭價值的背景,從鄉村歌曲出發的音樂生涯,詞曲兼優的天賦,讓她走出迥異於上一世代的流行風格。

泰勒絲代表了當今青少年的文化主流,她不像前輩那樣奇裝異服、MV沒有腥羶色的畫面,她甚至說:「我的雷達中,沒有性感二字。(Sexy? Not on my radar.)」由於她創作的歌詞饒富新意,歌曲節奏快速,MV說故事的點子也充滿無厘頭的創意,深深抓住宅男少女的心。

她對抗免費音樂潮流

善用數位平台槓上Spotify 泰勒絲的經紀公司Big Machine Records也充分發揮網路世代的特色,在iTune、YouTube及數位音樂平台,創造出新世代的商業音樂典範。

善於運用數位平台的泰勒絲,也引領全球的音樂創作者(特別是不屬於大唱片公司的獨立音樂人),對抗「免費音樂」的潮流。

去年十一月三日,泰勒絲突然將她所有的音樂從全球最大音樂串流網站Spotify下架,引起高度矚目。

原來,泰勒絲帶頭抗議Spotify不給音樂創作人權利金的決定。最後,Spotify被迫同意給予每首單曲、每次串流下載○.六至○.八四美分(約○.一八元至○.二六元新台幣)的權利金。

她鼓勵女孩向前衝

外媒欽點,青少年精神領袖不僅如此,泰勒絲還在歌詞、演唱會、各種活動中,鼓舞二十歲上下的女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告示牌》說,改變音樂產業生態以及對女性主義的投入,讓泰勒絲超越歌手,成為年輕人的精神領袖。

泰勒斯的影響力,更早已獲得傳統主流媒體的高度肯定。《財星》雜誌選她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袖第六名;《彭博商業周刊》專題報導說:「泰勒絲就是音樂產 業。」《時代》雜誌則選她為封面人物,探討「泰勒絲的影響力」;英國《衛報》在泰勒絲抵制Apple Music後,報導標題是「她會是音樂界最有威力的女人?」泰勒絲對Apple Music嗆聲後,竟然在幾天內便迫使蘋果讓步,《紐約時報》說:「當泰勒絲說話時,連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也不得不低頭傾聽。」日前,蘋果資深副總裁艾 迪邱(Eddy Cue)代表公司宣布,Apple Music接受泰勒絲的提議,全額給付音樂創作人權利金。

一個年輕的女生,善用她的天賦與勇氣,迫使蘋果帝國屈服,這的確是個令人回味再三、充滿啟發的寓言故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蘋果搶攻線上音樂串流

挑戰KKBOX、Spotify打下的市場平台 台灣月費 活躍用戶數 特點KKBOX 149元 1100萬 1主要服務區域:

台灣、香港、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

2歌曲附歌詞

3華語與韓國歌曲多

Spotify 149元 7500萬 1主要服務區域:

歐美及亞洲

2歐美歌曲多

Apple

Music 據傳只收150元;家庭會員專案250元 6/30上線 1跟Siri做更好的整合,可直接用語音搜尋歌曲2下載的音樂可直接存入iCloud,直接匯入Apple裝置註:統計至2015年6月29日 整理:張佳婷

更正

本刊966期第72頁「簡單喜悅」一文,其中「這一面牆擺的全是茶道老師解致璋用植物染製……」,正確應為天染工坊陳景林老師,特此更正。

編輯部



40歲上班族篩出定存好股 十年攢四千萬身價

2015-09-28  TCW

每年只要六%的穩定報酬率,加上善用Excel工具,就能提前二十年,達到幸福退休目標?這不是憑空想像,是真實發生在台灣的例子。

今年四十四歲、在金融業任職的楊威利(化名),過去十年內,靠著一檔低價股及夫妻倆每年儲蓄,不僅還清房貸,期間還以現金買下六十萬元汽車;如今,若計入 名下房屋、以市價估計,其身家超過四千萬元。雖然離六十五歲屆齡退休還有二十一年,但他老神在在的說:「其實我已不必工作,也能供養全家,甚至安心提早退 休了。」仗著自己金融專業的背景,在穩健理財之前,他也曾經是積極在股市買進、賣出的投資人,一九九八年以前,他買過中環、錸德、聯電等股票,有賺有賠。

挑股:只碰平均報酬率六%股票超過支出,提早退休也無虞了,但顧慮到孩子甫出生不久,又工作了兩年。直到後來老闆要調整他的職務內容,他擔心無暇多陪伴孩子,便毅然辭職,正式成為自由身,比他預計退休的時間還早了二十年。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發現一件事:退休理財,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這麼難,就算大環境不佳、國家保障不足,只要活用資訊工具,還是可以比預期中還早退休,甚至退休後仍能「精益求精」,資產持續爆發性成長,再也不用擔心「活太長沒錢用」的風險了!

二〇〇〇年網路泡沫,大舉投資權證的他,以慘賠四百萬元收場。暴富夢碎,他重新務實看待投資這回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打開自己熟悉的Excel表,做了一個簡單的試算。

一個上班族若要成為千萬富翁,三十年內只要每個月存九千九百零六元,在年投資報酬率六%情況下,就能順利存到一千萬元,門檻其實一點也不高(詳見第六十二頁上表)。

他又試算,若自己在三十五歲那年,投入一百萬元本金,十年內,只要找到每年平均報酬率六%的工具,同時將夫妻倆每年固定的二十萬到三十萬元儲蓄金,持續滾入投資,在複利效應發酵下,資產就超過五百四十萬元(詳見下表)。

存股:定期買不起眼的台電子公司問題來了,如何能找到基本面穩定、每年報酬率都有六%以上的投資標的?

楊威利的做法是,不時到證交所下載所有股票的基本資料,然後透過Excel,初步篩選出殖利率五%以上的股票,再從中進一步挖掘自己有興趣、基本面佳且殖利率超過六%的個股。

二〇〇四年,有一檔在股民眼中可能一點都不誘人的股票,雀屏中選了,就是台灣汽電共生公司(以下簡稱台汽電)。

台汽電為國營事業台電的子公司,業務狀況穩定,「除非政府倒了,台電也跟著倒了,否則基本面相當穩健。」當時楊威利評估,台汽電股價僅十幾元,但幾乎每年 都會配一元左右股利,換算起來,報酬率就在六%上下,相當不錯,故投入約一百五十萬元買進。此後,他每年再投入自己和老婆八十萬到一百萬元左右的積蓄,持 續存入台汽電股票。

二〇一四年下半年,台汽電股價來到了二十四元的相對高點,楊威利估算,十年下來,自己買進均價為二十元,台汽電平均每年股利約一.二元,若直接出售,可賺 取四元的價差,等於超過三年的現金股利,於是他毅然出清,獲利逾一百二十萬元。連同每年股利在內,過去十年,光是台汽電一檔股票,就為楊威利賺進了六百四 十萬元。

也是這一年賣掉股票的所得,讓他得以還清剩下的房貸。再加上過去十年房價飆漲,名下房子更值錢,身價也水漲船高。

今年,他以同樣的方式,透過Excel篩選出玉山金、合庫金兩檔股票,成為目前存股資金停泊的標的。

他的長子今年五歲,一家人在年底將迎接第二位麟兒,面對家中新成員,楊威利一點也不慌張,因為以目前夫妻的身家來看,再養一個小孩,不成問題。

簡單的觀念,加上運用Excel表確切執行理財計畫,在複利威力的發酵下,楊威利十年內領取了三百多萬元股利,一間房子、一個美滿的家庭,誰說上班族只能靠死薪水退休?一點小改變,五子登科的人生夢想,其實一點也不遠!

整理:張舒婷



愛茉莉太平洋董座的「滾球經營術」韓第二富豪靠賣粉餅 身價勝三星李在鎔

2015-09-21  TCW

昔日「阿嬤灶腳」,已成為亞洲第三大美妝集團,化妝品趨勢驟變,讓徐慶培接班至今不敢有一絲懈怠: 像站在球上,放鬆就會跌下來!正如他信奉的理念。 文·曾如瑩資生室中國總代表Ralph Ahrbeck曾說,「韓流風暴就像早晨的鬧鐘,讓我們清醒過來,」他口中,震天價響的鬧鐘,就是徐慶培所領導的愛茉莉太平洋。

韓國第二大富豪徐慶培的美妝帝國始於「阿嬤的灶腳」,一九三一年徐慶培的祖母尹獨亭在六坪大小的廚房開始炒山茶花子,製作山茶髮油,養大六個孩子。徐慶培的父親接手,創立了上門推銷化妝的模武,如同「韓國的雅芳」,逐漸邁向韓國第一大品脾。

徐慶培喜歡「喜鵲築巢」的故事,也一直用這樣的態度面對困難。他說,韓國喜鵲喜歡在風大時築巢,因為這樣築的巢遇颱風也不會被吹垮,遇到挫折與困難正可以看清出自己弱點。

他 要求員工,別動不動說「因為」遇瓶頸該想辦法,用這兩字是找藉口今年六月到七月,MERS(中東呼吸症侯群冠狀病毒》讓到韓國旅遊觀光客大減,愛茉莉太平 洋的銷售也受影響,藉由這個危機的反省,徐慶培轉向積極開拓網路購物,未來計畫在海外免稅商店大舉設店,以防類似事件影響營運。

二OOO年 初,愛茉莉太平洋打算進軍香港和中國,無奈基礎保養一向是歐日品牌的天下,這是一個挫折,但也給了他一次操兵的機會。從顧客回鎮當中,徐慶培發現,顧客在 使用面膜產品時,得清洗、撕下,手續繁瑣,反覆研究後,他推出全球首創晚安面膜,塗上後不必清洗,會在睡眠時作用,早上起床洗掉即可。

不跟歐日品牌硬碰硬,從自己擅長的地方下手,現在已經是旗下品牌蘭芝銷售最奸的商品。

平時,他常告訴員工說話不要用「因為」開頭,這是找藉口而不是想辦法。

相較於財團第二代,一進公司就是經理或副總經理,徐慶培則從課長做起,父親訓練他的方式讓他提早知道經營的困難。

他回憶,父親要他去鄉下收貨款,他登門拜訪,對方只冷冷的說:貨你收回去,錢沒有。最後他低下頭拜託並表示,以後會提供更好的服務,對方才付了貨款,這讓他學到怎麼做買賣收款。父親還讓他去借錢,等一個多小時才見到金主,透過現實的歷練告訴他,借錢是很困難的事情。

父 親沒有給他最賺錢的事業幫他抬轎,反而要他去業績最糟的部門轉虧為盈,還讓他去建工廠,有一年的時間他都睡在工廠裡,他回憶,「有十年的時間我都沒有休假 過,卻讓我了解經營事業的困難。」他要求自己,得更有好奇心「好產品不賣,是我們不了解市場」從失敗中學習的態度,也反映在他進軍國際市場。

在 韓國當「老大」久了,開始跨出國門也水土不服,他說「常發生我們覺得好的產品,最後卻賣不出去,因為我們不了解市場,得更有好奇心,更謙虛做市場調查。」 除了大規模市調、焦點團體訪談外,愛茉莉太平洋會跟當地機構合作,研究亞洲各國人的膚質來開發產品,開發氣墊粉霜時,韓國人喜歡水潤妝感,但用在台灣亞熱 帶天氣,會看來油光滿面;日本人喜歡遮瑕度高又讓皮膚看來光滑的產品,會特別為各國開發合適的氣墊粉霜。

一九九〇年代進軍國際市場,徐慶培 一開始選在美妝品龍頭歐萊雅的大本營——法國,建工廠,希望以基礎保養品切入,但是法國是很成熟的市場,競爭對手的技術與市場經驗比他更豐富,最後失敗收 場。他發現香水的替換速度快,決定改變戰略,收購香水品牌Lolita Lempicka,在他經營下,此品牌曾是法國銷售排名前五名的香水,靈活轉換的策略,尤其顯現在徐慶培國際化過程中的決定和毅力。

他要求 團隊,比快時尚更快「做事業像站球上,隨球動才能平衡」旗下以綠茶系列保養品為訴求的品牌innisfree來說,去年營業利益成長五四%,是集團成長最 快的品牌,成功打人中國前也經過策略調整。innisfree首次踏人中國市場時並不順利,進駐百貨公司,價格高、定位不清楚,被當成模仿歐舒丹等自然草 本的品牌。撤出後,重新以栽培於濟州島的綠茶為主軸,開發商品,定價是歐舒丹一半,改開設獨立品牌店,請當紅韓星李敏鎬代言,針對年輕族群採快時尚策略, 打出知名度。

六坪的阿嬤廚房已成為占地二十公頃的研發中心,小商店已經成為亞洲第三大美妝集團,但是徐慶培絲毫不敢放鬆,目前化妝品的趨勢 比任何時期變化都要迅速,他比喻,「經營事業就像站在球上,一放鬆就會跌下來,要站在球上看球怎麼走,隨球而動才能保持平衡。」他才正開始實踐成為「亞洲 之美」製造者的夢想。

徐慶培

出生:1963年

學歷:康乃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

院MBA

經歷:太平洋公司企畫室總裁現職:愛苿莉太平洋集團董事長



身價一年暴衝1,800億,繼好萊塢後投資台影業 一年暴富他34歲登上《富比世》!

2015-09-21  TCW

文·黃亞琪

林奇,靠中國網遊致富,現在看上台灣電影人的創意,未來將走好萊塢模武,與台灣電影公司影一製作十部合拍片。

台灣電影業,近來出現了一位中國新金主。

九月九日,台灣興櫃電影製作公司影一宣布,與中國網路遊戲股王游族網絡所屬的影業公司合作,雙方未來將共同投資製作十部兩岸合拍片。

影一總經理李烈指出,去年底雙方上海結識,見識到游族員工中國八O後年輕人的拚勁,電影需要年輕活力火苗去燃起。兩者一拍即合,未來先從合拍片開始。

這位首度來台結盟台灣電影人,就大手筆喊出十部片的,不是成立二十年餘的華誼兄弟,也非擁有中國電影通路、以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王健林,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一年前暴富的游族網絡董事長、三十四歲的小伙子奇。

接受專訪的他,坦言去年借殼一家老雨傘店,加上遊戲業績加持,一年問身價暴衝五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在去年搖身變成(富比世) (Forbes)中文網年輕中國創業富豪之一。就算今年中國股市大跌,以目前股價估算,身價也有二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百億元》。

敢拚! 工程師出身,遊戲圈創業

他來台投資電影,還只是他布局的第三站,他今年來已經與美國前兩大藝人經紀公司CAA合作一個一億美元基金,準備與好萊塢公司合作拍片,同樣模武也沿用在 與影一的合作上。從好萊塢投資到台灣,林奇說,台灣創意不斷,從《聶隱娘》就可以看出。」令人好奇的是,一個做網路遊戲的,為什麼要大動作進軍電影產業?

出身溫州的他,大學畢業後,不甘於僅當一個為人作嫁的軟體工程師,加上愛玩遊戲,二00九年與友人搭著當時中國遊戲市場崛起順風車,創辦了上海游族(游族網絡集團前身),也賺了不少現金。

隨著遊戲演進,在中國遊戲產業也進入殺戮戰場。據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李易鴻觀察,光去年,中國遊戲市場有三00%成長,今年至少也有一00%:但也是一個紅海,開發團隊就有一萬五千家以上,淘汰率高達九成。

李易鴻觀察,當開發門檻越來越低時,比得不是跨越障礙,而是如何顧及到顧客使用感受。儘管其代表作《女神聯盟》找台灣知名女星林志玲代言,題材迴異於武俠小說、《西遊記》等老梗;技術也流暢,受到歡迎,也為游族帶進穩定的現金流。

但當紅海殺得血流成河,若不尋求另條成長曲線,可能就會遭遇到「窮得只剩下錢」的困境!

敢搏!

暴富後,另闢蹊徑拍電影暴富後,林奇危機感更重。

他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從原本的頁面網路遊戲延伸到手機遊戲發展,二是另闢蹊徑,想辦法將上市籌募來的資金,用在另一個更大的事業可能上。

他的選擇,就是大膽將更多資本投入另個「賭局」:電影,這是他走出十三億人口的大陸,進軍世界舞台的機會。

借力使力!

找巨星吉勃遜執導處女作八0後的林奇,作風與大他一輪的中國企業家不同,敢投資、敢給而且積極國際化。今年年中,他就聘請索尼前執行長出井伸之擔任顧問,還大方為出井舉辦記者會,就怕全中國人不知道他在國際化。

他將製作六到八部電影,目前首部由梅爾·吉勃遜執導的戰爭電影《鋼鋸嶺》(Hacksaw Ridge)已經開拍,影一也正在評估規畫共同投資。

借力使力,背後無異是更大商機考量。「跟經紀公司合作,直接控制藝人端,變數才不會大;從中國市場來看,成功電影『創意小火車』衍生效益已經提升王五。%(過去平均定一五%),且投資(入股)僅是獲利,只有真正加入戰局裡才能學到商業模式。」他解釋。

一旦掌握創意話語權,後續衍生周邊效應週期自然縮短,就能將製作成本快速回收,這也是好萊塢一貫玩法,更是他為什麼在一個「賭局」後,快速又參與另一個戰場的原因。

與游族網絡曾有數面之緣的雷亞遊戲創辦人游名揚,對於這群中國八0後給予的觀察是:務實,這務實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則是執行力。

務實的林奇,最經典的例子是一款測試研發十五個月的《少年三國志》,這是一般遊戲五倍以上,但上線前兩、三個月,內部質疑聲不斷,認為命名為三國志題材太老,歷經百天腦力激盪才定調出「少年」兩字,讓角色與市場區隔。

敢衝!

犧牲假,20天拚五億業績

他大膽在今年中國春節,當敵人放十天春假時推出該款遊戲。整組人馬逾六十人,這十天就睡公司,結果假期前後二十天,創造人民幣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億元)收入,比一般回收週期快一倍,進帳的都是現金。

現在他看到的,是目前單月票房已經首度超越美國的中國電影市場,二0一七年可望達人民幣一百億元,變成世界第一的商機。

網路遊戲界普遍肯定他的成績,但進軍影業市場,能否成功無人知曉,他一不小心,可能就落得「不務正業」的下場。

但中國狼的狠勁讓他站足中國市場,而快速布局、投入大資本的頻頻動作,也讓人見識到中國創二代「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格局。

林奇

出生:1981年

學歷:長江商學院EMBA

經歷:浙江電信軟體工程師現職:中國游族網絡創辦人成績單:2014年《富比世》中文網中國年輕富豪



官媒確認與靜安合並 閘北“身價”繼續漲漲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393.html

官媒確認與靜安合並 閘北“身價”繼續漲漲漲

一財網 羅韜 2015-10-16 22:49:00

在業內看來,兩個區域的合並對於整個區域規劃的升級有著很好的促進,而相應的利好也將反應到房地產市場。

10月12日出版的上海市閘北區下屬官媒《閘北報》確認閘北、靜安兩區將實施合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這是上海官方媒體首次確認靜安閘北兩區合並事宜。

在業內看來,兩個區域的合並對於整個區域規劃的升級有著很好的促進,而相應的利好也將反應到房地產市場。

閘北房價或繼續上漲

事實上,在之前9月傳出靜安區、閘北區要合並的事情過後,閘北二手房就出現了很多房東“跳價”情況。

中原地產大寧瑞仕分行一位姓江的經理曾告訴本報記者,在上述傳言發生不久約三成左右的房東做出提價的舉動,個別房東為了高價出售寧願違約賠付定金。“一套大寧瑞仕花園三房,上周雙方談定的價格為730萬,客戶當場支付5萬元定金,約定於9月9日簽約。然而,就在簽約前一天,房東上門向業務人員提出這套房價格賣的太低,要漲價50萬,買家得知消息後認為房東既然已收取了定金,就應該按約定的730萬元出售,因此拒不接受,最後房東表示自己願意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買家5萬元。”江經理告訴記者。

而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房東對於未來的房價做出了上漲的預期。事實上,上海閘北區的房價一直在領漲整個上海。上海鏈家數據顯示,上海閘北區十年一手房成交價累計上漲了460%,而近年隨著閘北高地價項目入市,房價也一路飆升。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虹口、閘北、普陀三個區目前對於整個上海而言屬於市區,但是房價並沒有靜安、黃浦那麽高,因此上述區域房價有還會有所提升。

中原地產統計閘北、靜安區域二手房發現,靜安閘北合並消息傳出後閘北區二手交易量迅速攀升,其中彭浦新村日均交易量增長5%~10%,房價平均漲幅在2%~3%。而價格漲幅最大的當屬具學區、環境優勢於一體的大寧板塊,平均漲幅在4%-6%,主要集中在近幾年開發的高檔小區。

雖然出現上述現象,但是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區域合並應該理性看待,影響應該是長期的。

互補和雙贏?

事實上,上海此前兩區合一也有先例,如南匯並入浦東、盧灣並入黃浦,在合並之後,南匯仍然處於上海房地產較為中低端的區域,而浦東的張江、金橋包括臨近的禦橋板塊卻得到了二次啟動,盧灣並入黃浦之後,此前被各方看好的更具有優勢的南濱江板塊也並未受到顯著刺激,反倒是董家渡板塊得到了極大發展。

靜安區是上海面積最小的中心城區,全區總面積僅為7.62平方公里,歷史上因境內的古剎靜安寺,成為上海中心對外交流的窗口。目前主要是沿著南京西路有梅龍鎮、中信泰富、恒隆、久光百貨、嘉里中心以及金鷹購物廣場等為該區域高端商業的代表。而閘北在則很大,其圍繞蘇河灣、大寧、市北高新、濱河現代服務業打造多個區域熱點。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商務商業資源匯聚,是上海最成熟的CBD之一,但其後續發展一定程度上受限於土地資源的減少;而閘北坐擁有大量的市中心土地資源,近年來優質地塊頻出,後發優勢明顯且具備同樣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因此,靜安和閘北的“撤二建一”是一次土地、財政、商務等城區發展重要資源的互補雙贏,合並將推進區內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加速舊城區改造複興,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上海鏈家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如若合並,靜安靠近蘇州河的部分反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兩區合並後由城市規劃和產業布局優化統合所創造的並區紅利有望在兩區交界區域得到更集中的釋放。靜安與閘北兩區以蘇州河為界,亦是靜安籌劃多年的“蘇州河濱河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閘北重金打造的“蘇河灣”的接壤所在。兩個區塊隔河相望,均定位於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高端商務商業區;目前區域內已經匯集了環智國際大廈、恒匯大廈、寶礦洲際中心、南豐寶礦廣場、企業中心、大悅城、寶格麗酒店、世紀盛薈廣場和靜安博華中心等一批建成和在建優質項目,商務商業氛圍已初步形成。靜安閘北合並將促進這兩個區塊的功能對接和優化,而由此形成的“跨蘇州河商務區”也將成為“新靜安區”下一階段發展的重心之一。”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資深董事謝晨認為。

謝晨同時提到,雖然兩區合並的預期在閘北的二手市場上造成了部分業主的調升報價。但需要指出的是,決定住宅價格的區位、交通、樓盤品質、配套等要素在短期內並不因兩區合並而有所變動,因而這一調價更多是心理層面的一種反映,尚不具備推動區域房價上漲的實質性力量。兩區合並對住宅價格長期走勢的影響將取決於新區成立後政府在城區規劃建設、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統籌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