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盧志威﹕投資海外尋出路

1 : GS(14)@2016-11-17 11:37:04

【明報專訊】周末拜讀了《明報》陸振球先生著作《海外置業王者天書》,近來由於人民幣貶值,港元又跟隨美元上升,香港樓市又因為加稅後難以投資,為了替資金找尋出路,中港兩地的投資者紛紛把眼光投向海外,球哥這本書相信可以給大家引路。

筆者這個專欄談較多美股,深明各地的股民都有本土化思想,有研究顯示即使投資者教育普及如美國,當地肯買海外股票的投資者比例偏低,香港雖貴為國際金融中心,但真金白銀投資海外股票和物業的仍屬小眾,所以此書對用家和投資界都是很好的讀物。

內地倘禁售iPhone 香港得益

美股近期表現呈分化現象,銀行和石油股成為升市動力,由於科網股跌得太多,是時候開始思考應否買貨,最大的風險因素自然是特朗普,以及中國跟會否爆發貿易戰,其中又以蘋果(AAPL)最處風眼,因為如果美國加關稅,首當其衝肯定是iPhone被內地禁售,對於以中國為大客的蘋果,將是災難性打擊。

當然如果大家認為一國兩制會維持,身為一個香港人就要想一想AAPL買唔買得過,另外中一旦爆貿易戰,到時候香港應該會再爆炒iPhone潮,因為加關稅後一定會很多人來港買水貨機,相信價錢會暴漲,這亦可能是2017年的一大驚奇。

至於其他科網龍頭,相信短期內是心理影響較多,例如Google和facebook本身就進不到大陸,所以應該影響不大,亞馬遜相對有影響,但生意額不大,所以亦不會致命。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30&issue=20161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92

【紙媒衰落】跳過書商 插畫家集資賣書求出路

1 : GS(14)@2016-12-31 10:18:34

八十後設計師Rap Chan畫了一粒塵,創作成角色Dustykid,通過插畫及短句安慰人心。(蘋果日報)



作者出版一本書,所得收益要跟書店、出版社及發行商攤分,影響作者收入。印刷媒體衰落,出書收入微薄,但Dustykid插畫家Rap Chan仍想堅持出版實體書,用集資的方法出書。



八十後設計師Rap在2012年創作了一粒「塵」,即是透過Dustykid幫他講故事。他的作品多為鼓勵治癒短句或是小故事,「Dustykid帶出正能量,唔hardsell,唔會好肉麻叫你加油,佢只會話條路要自己行,但我可以陪你行。」他的插畫窩心又貼心,是很多人的心靈加油站,亦幫助不少情緒低落的粉絲重拾信心,專頁吸引了八萬多人讚好。
Rap推出過六本書,發現在書展賣書的數量,等同在書店賣一年書的數量,但在書展賣,分到的利潤更多,令他考慮轉換賣書方式,不用短租商店賣書及相關產品,負擔高昂租金,或跟出版社、書店等攤分收入。他最近推出了一個集資計劃,讀者可訂閱書籍,以往一本書零售價78元,假設訂一年,共12本書價錢只需$500,平均每本只是42元,還附送禮物,比較划算。「當售賣的作品有一定訂閱量,每月都能維持穩定收入來源,藉着集資計劃便可跳過地產及租金等問題。」訂閱者明年2月中便會收到郵寄的書,集資最近已達標,他覺得很鼓舞。集資網址:https://storybook.dustykid.org/截止日期:12月31日記者:梁慧琳攝影:徐振國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Dustykid最近繪畫以黑洞為主題的插畫,很受歡迎。(互聯網)

Rap於書展賣書情況,比在書店銷售更理想。(互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31/198819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44

內地調控 商業地建住宅成出路

1 : GS(14)@2017-01-09 08:09:36

【本報訊】內地劏房盤已進化到要祭出「複式劏房」來吸引投資客,與內地大力調控樓市不無關係。有中資券商分析員坦言,像萬科海上傳奇都是「屬商業地,無限購、限貸,每平米價格貴,但總價只是百多萬元即可入場」,故成為開發商吸資新出路。多年來,內地大城市住宅地持續不足,加上調控政策壓抑需求,發展商都改為購入無限購、限貸的商業地,或改經舊改取地。萬科海上傳奇項目,據知正是集團在2013年以總價6.03億元人民幣取下的商業地皮,折合每平方米超過1.96萬元,是當時廣州荔灣地王。海上傳奇上月公佈每平方米售價,介乎3.8萬至4.2萬元,直逼同區恒地(012)旗下的二手盤「恒荔灣畔」。據搜房網顯示,主打大單位的恒荔灣畔每平方米均價超過3.8萬元,該盤受市況好及鄰近新盤開售帶動,目前價格亦已較2016年初升逾三成。分析員表示,廣州近月頻頻推出新地,去年11月曾連拍22幅地,12月底原定拍賣的8幅地,則改在本月拍賣,相信在調控下「有實力嘅發展商,可能會趁低搶地,令樓價好難跌,政府都唔想大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9/198907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80

葵興「迷你」Outlet城今開幕 分析:奢侈品牌另一出路

1 : GS(14)@2017-02-18 09:33:12

【明報專訊】本港零售市道未有明顯起色,卻無礙專營特賣場(outlet)的佛羅倫斯小鎮殺入香港。位於葵涌的佛羅倫斯小鎮於今日開幕,其與太古股份(0019)旗下東薈城同為「名店倉」,惟前者極為「迷你」,佔地面積僅東薈城的七分之一,儘管規模細小,卻吸引不少國際奢侈品牌進駐。

明報記者 邱曉欣

鄰近葵興港鐵站的佛羅倫斯小鎮由意大利房地產公司RDM集團營運,該集團早於2011年於天津開設首個中國佛羅倫斯小鎮特賣場,香港特賣場為集團於中港地區開設的第4個小鎮,小鎮以國際品牌名店作招徠,可說是本港第二個「名店倉」。不過,相比內地小鎮動輒面積超過40萬平方呎,香港小鎮極為「迷你」,僅約6萬平方呎。

有於小鎮上班、不願具名的職員向記者透露,小鎮目前出租率約七至八成,清一色為零售商舖,沒有餐飲部分,對此感到失望,希望營運商未來會加入餐飲商戶。另外,她表示近日接獲不少於附近商廈工作的上班一族查詢,大多關心Prada(1913)特賣場的開幕時間,估計屆時將吸引不少本地顧客前來搶購。本報曾就小鎮的租務情况及店舖組合向營運商查詢,惟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面積6萬呎 吸 Prada等進駐

雖然香港小鎮規模稍遜,惟進駐品牌來頭不小。據佛羅倫斯小鎮香港官方網頁顯示,進駐小鎮的品牌包括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有綽號「飛甩雞毛」之稱的Salvatore Ferragamo、希臘珠寶首飾品牌Folli Follie等,當中以Prada特賣場規模最大,據在場職員表示,Prada佔地約2000至3000平方呎,為大中華區最大的Prada特賣場。據悉,美國潮牌Marc Jacobs及百貨公司連卡佛未來亦會相繼落戶小鎮。

多個品牌將會提供全年低至2折的折扣優惠。租戶之一的Folli Follie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其店舖位於小鎮2樓,面積163平方呎,開設該店旨在擴大品牌顧客層面。其商品一般折扣介乎5至7折,但不完全是過季產品,公司會為特賣場設計每季特定新品,希望小鎮能吸納更多本地顧客,令生意穩步上升。

分析:本地消費需求仍在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過去本港零售市道發展過急,至今高增長期己過,現時正逐步改善至「重回正軌」。雖然近年主要依靠旅客消費的東薈城銷售增長每况愈下(圖),惟在本港近乎全民就業,薪金仍錄得輕微加幅情况下,本地消費需求仍然存在,對過去飽受零售冷風吹襲的奢侈品牌來說可謂另一出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78&issue=20170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89

港發展商出路靠補地價

1 : GS(14)@2017-03-03 00:15:40

【明報專訊】近年中資高價搶地,本港發展商為避其鋒,近期透過與政府磋商補地價換地似轉趨積極。日前新地(0016)副董總經理黃植榮於業績會上透露,有兩幅地已接近完成落實補地價。

本報統計,三大發展商新地、恒地(0012)及新世界(0017)現時共坐擁佔地近億方呎農地(見圖),若能夠成功釋放該批農地,不但能避免與中資正面硬碰搶地,減低投地風險,從整體樓市角度來看,更可有助穩定未來住宅供應。

三大發展商持近億呎農地

資料顯示,三大發展商中,以恒地持有的農地最多,達4520萬方呎;新地、新世界分別持有3000萬方呎及1760萬方呎農地。三大發展商早年以低價完成補地價項目,並陸續售樓,恒地牽頭落禾沙項目(現為迎海),2009年落實95億元補價協議,創出本港單一次補價最高金額紀錄(見表)。期內落實補價的大型項目還有恒地及新世界的元朗大棠項目(現為尚悅)、新地元朗市中心(現為Grand YOHO)及沙埔村項目(現為峻巒)。惟自2011年至今,僅南豐柴灣藹寧園住宅重建項目(現為香島)成功達成補價協議。

新地兩幅地補地價快落實

近年中資高價搶地下,大型發展商為避免以高價搶地增加風險,加上早前完成補地價的大型項目陸續推售,以迎海為例,至今累售單位最多,涉及逾3300伙,佔項目單位總數3535伙逾九成,故近期亦開始加強與政府磋商補地價,希望在未被炒高地價的區域率先與政府落實補地價項目,以便日後與中資爭一日之長短。

自2014年政府引入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原意為若政府或發展商對補地價金額未能達成共識,透過參與計劃,仲裁員處理有關分歧,希望讓發展商多一個選擇,決定是否參與以加快土地發展。高力國際亞洲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表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的原意是好,惟政府與發展商在價格上各有堅持,即使仲裁員作協調,亦未必能如願加快補地價程序。隨着近年不少地皮以高價售出,他估計發展商會率先在未被炒高地價的區域向政府申請補地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35&issue=20170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07

周顯:做生意最終出路是啤殼

1 : GS(14)@2017-04-22 10:10:30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在旺角匆匆吹水,居然去了Bar Pacific,即是上市公司太平洋酒吧(8432)。

上市當日引來了市場的注意,說乜酒吧都可以上市咩?但其實,正是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在香港,搞這些廉價酒吧的錢途,也許比搞高級酒吧還要和味。再說,我有一個朋友,名叫「細B」,他的King Parrot在餐飲界大大有名,過百間的連鎖店,年賺過億元,也是在灣仔搞了多間連鎖酒吧,因而響朵。

不過,在香港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搞任何生意的唯一出路,就是啤殼上市,皆因一隻殼的售價是幾億元,如果靠揼石仔做生意,點賺幾億元呀?

太平洋酒吧不愁沒買家

因此,太平洋酒吧的唯一出路,相信是在上市半年後,大股東開始減持,逐步賣殼。畢竟,願意注入餐飲業務的內地公司並不少,相信太平洋酒吧也不愁沒有買家。

不過,直至現時為止,它只上了市3個月,要講賣殼,未免言之過早。但話時話,3個月又3個月,其實好快到,傾得賣殼來,已經差不多了。有的人喜歡慢慢收集股票,慢慢等收成,我就是這一種人,有的人喜歡買momentum,有消息先至在market搶貨,總之是各師各法啦。

翻查太平洋酒吧的創辦人,是陳威和謝熒倩夫婦,兩人在2014年離婚,陳威把大部分的股份以一元作價,「賣」了給謝熒倩,都算是十分闊佬了。據說,陳威十分猛料,人際關係非常之好,搞酒吧,不過是為了招呼朋友。我一時之間未做好盡職審查,所以先不說他的背景,找到了可信情報,再同大家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92&issue=201704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36

姚思榮:年金保費不宜封頂 解決中產資金出路 紓緩政府負擔

1 : GS(14)@2017-04-22 10:10:30

【明報專訊】本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加上社會爭拗全民退休保障多年仍未達成共識,市民退休生計問題成為一大隱憂。政府最近推出年金計劃,讓長者把儲蓄和資產,轉化成穩定和長期的收入,盼能紓緩上述問題,而外界亦普遍認為回報率合理。立法會旅遊界議員、香港中國旅行社副董事長姚思榮認為年金計劃可取,但可提高規模,或保費不要「封頂」。

年金計劃提供予65歲以上人士參與,入場費5萬元,保費上限100萬元;以投保100萬元計算,每月可獲發5800元。年金內部回報率3至4厘,姚思榮指高於強積金,更形容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 只是「小吵小鬧」, 一年只有數百元回報,不能協助中產人士。他個人表態願意參與計劃,但擔心需求大,期望政府不要設立保費上限。

他又相信年金能解決中產人士的資金出路,帶來相對穩定收入,成為退休保障和減輕政府負擔。政府亦迅速回應了他的相關疑慮,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六在網誌撰文表示,若年金計劃受歡迎,或會擴大認購規模。

回報高於強積金iBond

現年65歲的姚思榮已符合香港普遍法定退休年齡,他對未來退休生活亦有一套計劃,透露現時投資方式會較進取,股票比例較高,甚至會購買外匯如美元賺取匯價,因為尚有收入。惟他退休後將調低股票比例,改為投資固定資產如銀行和政府的高息項目;並認為退休後投資維持3厘回報的項目已經足夠,例如政府和知名公司債券,因為有4厘回報的資產較為罕有。

一般人都會傾向在退休後採用較保守的投資工具,姚思榮亦不例外,傾向選擇投資儲蓄人壽保險,因為回報合理和穩建,定年期每年供款後收取本金和利息。儲蓄人壽保險與定期存款同樣提供儲蓄功能,只是增添人壽保障。他又指債券利率高於銀行,因此亦會考慮,但目前沒持有。

特首梁振英過去政綱中曾提出要實現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至於成效如何相信社會有目共睹,現時不少長者亦需為退休後的生活擔憂。姚思榮認為市民退休前必先解決居住問題,並需要500萬元流動資金,便可維持基本開支,包括旅行等消費。他以退休生活20年估算,退休金額需應付每月2萬元開支,而一年有4厘回報。

截至去年底,一般家庭輪候公屋時間進一步延長至4.7年,意味市民「上車」愈見困難,「老有所居」未來或只能成為一個夢想。姚思榮亦坦承如果市民退休時仍需租住物業則較「頭痛」,因為將來物業升值可能帶動租金上升;並相信長者擁有物業,能提高一家人同住的機會。他引用現時單位平均月租約1萬多元,相當於需要每月開支3萬多元,反映800萬至900萬元流動資金才足以在退休後維持中產生活,但最終金額仍視為個人會否為此調整生活質素。

伙家人置業 退休長者解住屋之困

對於沒有物業的長者,姚思榮建議可選擇與家人合資購買物業,因為長者有一定儲蓄,可先支付物業首期,餘額由較年輕的子女供款。不過,他建議「無殼」長者不要急於透過短期投資取得高回報,因為仍需要預算應付20至30年的退休生活。他稱現今樓價與收入脫節,如果退休人士沒有穩健的財政收入、單靠積蓄置業便需小心計劃。至於擁有物業的長者,他建議可申請逆按揭,認為都是一條出路,讓退休人士無後顧之憂。

投資珠三角物業 攻守兼備

港人向來喜愛投資海外物業為退休生活打算,例如購買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房地產,而姚思榮則偏好投資內地房地產,認為有關海外物業的資訊不多。他建議擁有一定資產的長者,可於內地投資物業自住 。他解釋隨港珠澳大橋快將建成、深中通道將於2023年落成,由深圳前往廣州西部地區交通會更方便;而且現時深圳樓價高,中山和珠海相對較低,因此可於這兩地置業自住,作為退休度假的選擇。他稱一旦樓價上升時便把物業放售,反則自住,既不會影響個人儲備,同時能提高生活質素。

明報記者

[年金專題 王俊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64&issue=201704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37

地皇轉做美食係出路?同學:唔會囉我覺得

1 : GS(14)@2017-06-25 09:11:04

周小姐行經地皇廣場門外,都不知道樓上有個商場,她絕少會行此類劏場,因為賣的貨品不夠吸引。在區內就讀中四的李同學直言,每日放學都會經過地皇廣場,「但只有啱啱開幕時,有入去睇過一、兩次,但入面所有嘢都唔係太啱行,所以近兩年都冇再行過」。因無大眾化商店,好多連舖頭都冇開,同學之間亦無人提過有行過這個商場,同學間主要行荃灣廣場、荃新天地。對於地皇廣場擬變美食廣場救亡,李同學表示不知道有此改變,因為缺乏宣傳,更認為做美食廣場不會是一條出路。「周邊路德圍、荃興徑好多地舖都有賣小食、飲嘢都有,後生一輩都會行」。樓上舖好難見到,不會有人行過會專登上去,如果做食肆都會被周邊地舖搶生意,好難做落去。記者:程俊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4/200671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25

【打機有出路】社工上網撈少年 入正途組隊打電競

1 : GS(14)@2017-07-07 02:43:06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賽馬會網上青年外展服務」舉辦正規電競訓練,幫年輕人把興趣轉化為人生目標。



首屆香港電競音樂節將會8月舉行,年輕人打機向來被視為廢青,但有本地非牟利組織就舉辦正規電競訓練,幫年輕人把興趣轉化為人生目標。明愛自2014年開始為期三年的「賽馬會網上青年外展服務」,其中一位負責社工王樂文(Eddie)專門在網上論壇及社交網站找尋有沉迷網絡傾向的青少年,以小組形式教授玩網絡遊戲《英雄聯盟》的技巧,幫助他們解決成癮傾向,「我們不希望判斷你打機好與否,負面標籤你,而是在小組重新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雖然課程要求參加者要達到一定級別,但Eddie說要成為職業電競選手過程艱巨,「有百多人參加過,只有一、兩個有天份或有職業隊邀請他們做訓練。」參加者都衝着電競遊戲《英雄聯盟》而來,第二期學員陳楚軒笑說:「那時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提高排位,早前都有參加過預選賽,但很快就被淘汰。」未能做電競選手,課程後選擇到海外升大學的楚軒特地選電競氣氛好的台灣,更加入校內的電競學會做「經理人」,「那邊聯賽比賽多,我需要幫隊員安排團練,或者聯絡其他隊伍比賽等等。」學會得到學校支持,有資金和地方讓成員練習和做戰術研究,因而令楚軒希望繼續做電競後勤。同樣認清自己實力的,還有剛轉做兼職電競導師的羅慶隆,課程令他有不少改變,「中學時我不敢說話,在班上沒有意見,甚至去投票都投白票。」現在他已是課程的兼職導師,「我現在敢於表達自己,以前想也沒想過要在課堂上教學。」原來打機都是兩刃刀,沒必要視之為洪水猛獸。



記者:列淑華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5/200788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58

【有個台灣家】投資台灣有出路?

1 : GS(14)@2017-11-05 17:32:30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投資對香港人來說有多重要呢?說實在,在香港的投資機會確是很多,最怕你沒有資金,否則好像甚麼都可以「炒一餐」,在社會中各種聲音也告訴你,錢放在銀行就好像浪費了生金蛋的好機會!

港人買樓要一筆過 回報少於兩厘

移民到台灣後,遇着很多台灣朋友問我們,有沒有在台灣置業?像我們辦投資移民來台灣的香港人,第一年來台只取得居留證身份,最快要一年後才可以正式申請台灣身份證,成為台灣公民。而在未取得台灣身份證前,如果是以外籍人士或台灣居留證身份買樓,一般也不可以取得銀行房屋貸款,就是買樓要一筆過付錢!畢竟從前我在香港當了差不多十年的測量師工作,所以我們在香港也常常留意房地產的走勢。現在來到台灣後,我們不忘嘗試了解這裏的房地產市場和投資回報。其實台北以外的地方,房價比香港便宜很多,二、三百萬港元便可以買到一棟四層高別墅,不過這邊的房價平,但租金更平,很多住宅物業的投資租金回報不超過兩厘,台灣的住宅買賣相對香港市場來說,並不活躍。我們來到台灣不時心動去「睇樓」,但說實在,租金回報也真的不吸引。在這邊當房東,也常常要為租客提供全屋基本家電和設備,像我們租一棟別墅才是四千港元,所以在台灣做房東確也不太寫意。不過,在台灣用單位做民宿的風氣盛行,所以有不少台灣人以日租形式把單位出租,這裏先不討論這合法與否的問題,但確實這投資回報仍不錯喔。不過,在我家附近的別墅,通常等最少一年半載才能賣出去,台灣人買房絕大部份以自住為主,年輕一代對買樓並不熱衷,雖然樓價平,但他們的收入更少,所以負擔仍然太重!

租金便宜 台灣人愛創業野心大

相反地,台灣人對做生意、創業市場的野心就好像比香港人大。很多新相識的台灣朋友和我們談起投資大計時都眉飛色舞。我們在台灣開餐廳才幾個月,也不時有新朋友和客人,前來主動和我們談未來合作發展大計。不論是年輕人還是退休人士,對在台灣創業這回事,都覺得機會處處,或許台灣人的資金出路不多,股票市場有資金管制,股票種類沒有像香港般國際化,房產投資回報又不高,所以大家都在想做生意作投資,而且台灣創業成本相對較低,店舖租金平,有時候兩千港元已經可以租到一間小店,當然造就了很多人大膽地把自己的創業夢想實現,也吸引了不少香港人跑來台灣創業。其實我們對在台灣投資的出路還不是很了解,當中如有錯漏請多多包涵,我們也是初哥新手上場,或許只是香港人滿腦子的投資基因作祟,期待在將來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更多在台灣投資的黃金機會!


我們心底裏仍是喜歡「睇樓」的香港人!

在這邊當房東,要為租客提供全屋基本家電和設備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2/20201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