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十一剁手節:瘋狂的阿里,瘋狂的股票,瘋狂的人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4

本帖最後由 Adam 於 2014-11-11 19:24 編輯

雙十一剁手節:瘋狂的阿里,瘋狂的股票,瘋狂的人們和冷靜的馬雲

如今一年一度的雙11已經變成了電商和消費者的狂歡節,馬雲使很多女人成為了他成功背後默默付錢的女人,當然也包括男人。


1:傳統零售與雙十一
很多人以為雙11是阿里效仿美國Black Friday,但作為馬雲的老鄉,我可以告訴大家,在中國首先效仿美國Black Friday模式的是杭州的傳統零售商場。最初一家叫杭州大廈的商場在1231日這一天率先打出全場5折的廣告,然後不甘落後的其他商場紛紛效仿,其中就有香港上市的銀泰商業。在當年馬雲還和其他18個創始人為夢想奮鬥的時候,在我們還不知道網購叫什麽東西的時候,商場和消費者的瘋狂程度不亞於今天的雙11。很多店面,你是根本擠不進去的。但過了三五年,這個所謂的節日漸漸的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原因很簡單,購物體驗太差,人擠人,付個款起碼排隊幾小時,一般是男的進商場就在收銀臺前排隊,女的就開始瘋狂掃貨,而且但凡有排隊的地方就有插隊和罵街打架的。人一多,小偷也多,偷顧客的,偷商場的,後來要公安直接進了商城維持秩序。另外這樣一天的存在導致這一個月商城營業額驟降,而且5折對於很多品牌其實是賠錢賺吆喝,後來就遭到某些品牌的抵制,再後來就678折這樣開始往上擡,再後來,就沒這個節日了。傳統零售搞雙十一模式很難成功總結起來就是店家不賺錢,消費者不愉快。

但今天我們可以看下淘寶和天貓的戰績,截至今天下午131分,淘寶和天貓已經超過了13年雙十一的銷售額,362億。這樣拿手指頭算下,今天的收入肯定超過600億,600億是什麽概念。A股零售上市公司74家,年銷售額超過600億的只有3家,馬雲只用一天時間,就秒殺了其余的71家上市公司。即使拿到整個A股市場去看,也可以排到73名。電商模式使得淘寶和天貓的營收以傳統零售無法企及的速度在增長。消費者沒有了排隊,沒有了插隊,沒有了不愉快。商家也沒有了店面大小的限制,沒有了賠錢賺吆喝。


2:電商的高速增長仍將繼續



上圖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營業額的當月同比,同比增長率逐年下滑,在11年之後基本在20%以下,我們再看一下阿里的營業額同比增長率。

可以看見基本上同比增長率都在40%以上,不要小看這20%的差距,下圖就可以清楚的看見這20%的差距在若幹年之後產生的影響。



我們再看下網絡購物占社會零售的比例,從2009年的2%,至2013年的8%,這個比重增長十分迅猛。而且從雙十一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開始進入欲分一杯羹,未來網絡購物的規模會越來越大。比方這次的魅族,華為都在雙十一表現突出,如今越來越少人在商場里買手機了,都是像蘋果一樣,體驗後在網上購買。還聽說有人在雙十一秒殺汽車的。另外現在商場里開始出現了一種消費者叫抄碼族,簡單說就是把商場當成自己的試衣間,然後記下尺碼回家網上購買。這也是很多商場被迫開始嘗試O2O的一個原因。13年雙11,銀泰狠狠的抱了一把馬雲大腿,高調的發布了雙十一O2O戰略合作,馬雲還現身秀了下手機支付寶掃碼支付。但到了14年雙十一,貌似低調了很多。因為如今O2O也只是叫的兇,實際要怎麽做,沒人弄的明白,傳統商業寄希望於O2O來反擊電商仍然在迷茫中。所以抄碼族仍然頻頻現身,各大商場仍然是消費者的試衣間,而電商高歌猛進也只是剛剛開始。


移動端大放異彩:另外從今天可以找到的數據看,在雙十一開始後的38分鐘,無線成交額已經占了45%,相比去年無線成交只有15%。結合下圖可以看出,11年,移動購物規模幾乎為0,但每季漲幅至少在200%,也可以看出現在移動互聯的迅猛之勢。


拓寬中小城市市場:淘寶天貓網購金額增長前10的城市均屬三,四,五線城市,因為在小城市,很多商品本地都沒有,但網購卻使得那邊的人們可以和大城市的人以同樣的價格享用同樣的商品,這恐怕就是馬雲帶人們的實惠。


3:冷靜的馬雲和瘋狂的股票
馬雲在今天接受一家媒體的訪問,馬雲直言,他不關心我們關心的那些數字,在他眼里,400億,500億,600億都是遲早的,他更關心的則是整個鏈條是否能承受的住壓力。比方物流,最早雙十一物流頃刻間就爆倉了,很多快遞要一個月之後才運到,而如今,有些12點就下單的消費者,在今天早上就收到了貨物。另外又比方銀行支付系統,這幾百億的成交額全部依賴支付寶和其背後的數家銀行的結算系統,銀行出了問題,再高的數字沒有意義。可以說馬雲一直是冷靜的在看待整個產業鏈,他更喜歡發現不足,把雙十一看做是一次阿里巴巴的年度大考。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每年的春運,年年搞,年年堵,所以是不是應該讓馬雲來出出主意。


最後再回歸一下股票市場,昨天美國市場借著雙十一概念,所有電商一通爆炒,包括把向海外賣婚紗的蘭亭集勢力也幹了差不多10%,明顯就已喪失了投資需要的冷靜,畢竟雙11GMV占全年GMV並不是特別大。而昨天再次大漲後阿里估值已經到了1516財年42PE1.2PEG,雖然長遠繼續看好無疑,但短期不算便宜了。BAT三家中,騰訊估值和現在的阿里差不多,不算低了,倒是最低調摟錢的百度目前是三家里最便宜,15年不到30PE,不超過1倍的PEG,或許可以看看算不算一個雙十一的打折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35

“雙十一”交易額創紀錄 馬雲豪言2019年要推向全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66

雙十一

11月12日淩晨,阿里巴巴剛剛公布了“雙十一”全天的交易數據: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金額為571億元(約93億美元),其中在移動端交易額達到243億元,物流訂單2.78億,總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被點亮。新的網上零售交易紀錄誕生。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周二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希望到2019年能把這一在線購物狂歡節帶給全世界的消費者。

根據統計,今年“雙十一”購物的買家來自超過217個國家和地區。多數買家來自香港、俄羅斯、美國、臺灣和澳大利亞。

周二,馬雲在阿里巴巴位於杭州的全球總部接受CNBC采訪時就說:“我甚至不看我們的股價,因為那反映了別人怎麽想我們。我不看它,因為我想市場會決定它,而我們應該專註於我們的事業。”

馬雲此前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支付寶一定會上市,雖然還沒有具體日期。上市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讓更多參與者能夠分享,並通過上市增加公司透明度來強化公眾對這一系統的信任。雖然阿里巴巴沒有辦法在A股上市,希望支付寶有這個機會。但他也對CNBC強調,他並沒有排除在西方國家上市的可能。

馬雲說“作為一家公司,我們必須非常透明,因為我們的業務與金融息息相關。我想讓公司能有長遠的發展,所以我希望公司得到每一個人的監督。”

馬雲選擇在今天透露這一消息。根據公司的數據,今天(雙十一)支付寶的處理量的峰值達到每分鐘處理近285萬次交易。

馬雲也暗示將來可能與蘋果在支付市場聯手(見華爾街見聞早前報道),他說:“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討論,我認為我們雙方對此都很感興趣。”他也同時指出雙方的合作還包括雲計算和硬件銷售領域。

就阿里巴巴和雅虎的關系,馬雲表示,兩家公司相互非常獨立。他表示美國的公司應該會非常滿意阿里巴巴的表現。采訪中他說:”我想他們(美國投資者)很開心,你覺得他們開心嗎?“

就未來的一些規劃,馬雲表示未來其他一些合作夥伴可能來自西方媒體界,他還希望運用大數據來解決社會問題,比如汙染。當然,這些計劃需要政府的參與。

”如果中國政府非常保守、倒退、監管過度,中國怎麽可能會有今天的6億互聯網用戶?坐下來和他們(政府)談,聽一聽他們的想法,和他們交流,他們會願意加入你的。”

盡管有些股東抱怨他們用公司的資金來幫助世界,馬雲表示這其實有經濟方面的考慮。

“即使你不能百分之百的解決一些問題,如果你能解決20%-30%,你仍然能夠賺到很多錢。”

2009年時馬雲說,前面十年,通過全社會的幫助,阿里巴巴使自己創業成功,未來十年阿里巴巴希望通過自己的平臺幫助無數的企業成功,幫助無數的創業者成為阿里巴巴。

馬雲當時宣布,阿里巴巴未來十年將為1000萬家企業提供平等的平臺,阿里巴巴將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並為全球10億人提供消費平臺。現在阿里巴巴的年活躍用戶已達3.03億(美國人口3.16億),不斷創造驚喜的阿里巴巴,在國際拓展方面會不會再一次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99

對話龔文祥:雙十一571億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83.html

i黑馬註:雙11天貓全網總成交額571億,2.78億個訂單。有人質疑這571億有多少水分,傳統企業如何朝著移動電商方向做出轉型,如何做好電商策劃……黑問君邀請了著名電商自媒體龔文祥老師和大家一起聊“雙十一571億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黑問:如果用一句話總結2014年這次雙十一,您會說什麽?
 
龔文祥:兩個關鍵詞來總結此次雙11:一個是“571億”意味者傳統企業做電商的趨勢不可阻擋,越來越多傳統企業被刺激走上大力發展電商之路;第二個關鍵詞是“42.6%”的移動電商比例意味者移動電商趨勢不可阻擋,移動電商普及將成為常識;
 
黑問:既然傳統企業做電商的趨勢不可阻擋,傳統企業要想轉型做好電商需要做些什麽,會遇到哪些困難?
 
龔文祥:傳統企業要轉型電商須做好以下幾個常識:

1、電商是一把手工程 (老板發自內心的真正重視);
 
2、首先要規劃好線上線下沖突及經銷商利益;
 
3、電商須建立快速決策、小步快跑、不斷試錯新文化;
 
4、電商節奏:先做好天貓,同時做好全網分銷,還要布局自有B2C;
 
5、電商思路:先用渠道思路做電商、再網絡產品思路做電商,再電商柔性供應鏈思路做電商三個節奏與步驟;
 
6、電商負責人要能調動全公司資源(兼任老板助理、10萬元的財務自主);找到一個合適的電商負責人,放手讓他幹;
 
我個人認為以上6點常識傳統企業先要厘清。傳統企業做電商最大的困難是思路轉變與效率等3大問題:思想未轉型;體制問題:效率低,不靈活;三是學習能力低,沈浸在過往傳統經驗不能自拔
 
黑問:這次雙十一結束您有觀察到哪些令人喝彩的電商策劃,這些電商策劃成功的背後有什麽規律可以值得學習?
 
您在11月5日的微博上寫到:“觀察所有參與雙11的商家們,今年至今還沒有發現一個令人喝彩、出位的、行業人人皆知的電商策劃出來, 令人遺憾”。那麽這次雙十一結束您有觀察到哪些令人喝彩的電商策劃,這些電商策劃成功的背後有什麽規律可以值得學習?
 
龔文祥:此次雙11,都已經6年了,由於商家都開始比較理性、阿里也不再強調折扣與清貨,在加上雙11商標時間,其他B2C電商參與度很少(如唯品會及聚美等都一點雙11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其他京東國美當當蘇寧等也只是跟進以下)。所以總體感覺此次雙11出彩的策劃不多。如果一定要說印象比較深的策劃,主角阿里的大屏幕播報、400多家媒體、馬雲cctv專訪,鋪天蓋地馬雲的盆友圈及微博上段子等,即阿里自己的策劃做的最好。其次是此次雙11最大的口水戰商標戰;還有印象比較深的是雷軍親自上陣微博推廣小米: 即小米的微博賣貨經驗:1、打造微博上知名度;2、雙11之前就開始預熱;3、微博突出賣點即價格;4、價格有足夠優勢;另外小米4個步驟:1、官方告知,2、促銷導流,3、公關話題,4、有獎轉發;老板雷軍要親自上陣叫賣。

黑問:阿里之前宣稱上市後首個雙11實現“買遍全球,全球可買”,昨天阿里的“海淘”業務交易怎樣。越來越多的國際和本土知名品牌入駐天貓,中小品牌還有參與的必要性嗎,這對中小品牌的沖擊會有多大,他們該如何應對?
 
龔文祥:此次雙11,阿里事先規劃的o2o、生活服務電商(旅遊及金融服務等)、跨境電商(速賣通)等似乎沒有什麽亮點及爆發點,或者我沒有看到。 據了解:天貓國際自2014年2月上線以來,已經接入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5380多個海外品牌。 目前阿里電商的國內供應商賣給國內用戶已經絕對壟斷,不需要再發力,所以阿里電商的未來會大力扶持的只能是海外品牌賣給國內用戶的天貓國際,及國內商品賣給國外的速賣通。所以對中小電商創業者來說: 現在的天貓國際現在就是早期的淘寶與天貓,電商紅利很大,稍微大一點的企業及品牌,天貓會給很多免費流量支持,還處於招商及求海外品牌階段。加上全球化是阿里未來的三大戰略之一,對創業者未來有機會。
 
黑問:有黑問用戶問,今年雙11全天銷量的增速狀況來看,淩晨的購買力度是否有水分呢,龔老師有何觀點?
 
龔文祥:一般行內認為,因為刷單原因,總交易額有20%左右的水分,即使這樣,成交額還是很驚人。但此次雙11這一天,抓刷單處罰的當天都沒有(以前還有),但今天秋後算賬又開始了。淩晨成交是否有水分,具體情況我們都只是猜測,都不得而知。
 
黑問:這次雙十一除了天貓之外的諸如京東、微商的平臺運營狀況怎樣,顯得比較有競爭力和潛力的平臺有哪些。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分流,明年雙十一還能保持這樣的業績嗎?
 
龔文祥:京東此次因為商標等原因,只是采取低調跟進策略,在雙11這天動用了微信入口及手機qq入口來大促,京東此次具體業績未公布,此次雙11變成了天貓一家的購物狂歡節。其他B2C也都只是低調的跟進。此次雙11表現出色我看到的有小米、華為手機、駱駝等,本次沒有雙11“大黑馬”電商出現。
 
黑問:您剛才在和黑問用戶互動時提到:“昨天幫了雙11上百家0訂單電商推廣,發現雙11確實只是大賣家的狂歡,中小賣家意義不大,順勢拿些訂單就可以了”,那麽中小賣家還有參加雙十一的必要嗎,他們的出路在哪?
 
龔文祥:雙11當天有幾百家電商圈我投訴當天雙11銷量為0。確實雙11只是大賣家的狂歡,不管小賣家死活的。但商業是這樣殘酷,曾經我出席一個阿里無線一個小型論壇,有人用同樣問題問馬雲的業務助理,如何看待小賣家?他的回答大致意思說:阿里電商是個生態,優勝劣汰,不會刻意照顧到某電商群體如中小賣家,即淘寶註重解決商家的共性問題,不解決某些商家的個性問題;最後建議是中小電商創業者出路是找到好的產品,找到合適自己的電商渠道(不一定一定是淘寶)。
 
黑問:有消息稱雙十一阿里的股價當天下跌4%左右,這是否可以理解為投資人並不看好阿里的雙十一大促?
 
龔文祥:這點因為雙11導致阿里股票大跌是有誤解的,阿里雙11那天是股票大漲的。但第二天股票大跌的原因完全不是因為雙11,而是當天馬雲說了一句話“支付寶要在國內A股上市”,這個唯一原因致使阿里股票大跌4.6%,市值蒸發700億人民幣左右。為什麽這句話反響那麽大,海外投資者對這個是非常敏感的。首富就是不一樣,一句話可以值上千億啊,不是我們屌絲可理解的。呵呵~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創業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396   
 ================================================
訪談就到這里,非常感謝龔文祥老師給黑問網友帶來這些精彩回答,以下是部分網友的提問:
 
massyu問:昨天571億元數字出來後,我對包裹量進行關註,最後發現才2.3億多件(去年是1.5億件),雖然沒有公布客單價,增長200億元,但是包裹量沒有同比增長,我可以看出,今年雙十一參與狂歡節沒有去年那麽熱情了,流量也開始分流現象了,明年肯定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現象
 
龔文祥:你觀察的比較仔細,但願不會雙11不是阿里一家
 
寵物家具問:龔老師,您好,我想問幾個問題,第一、我想知道像我們寵物家具這種冷門的行業,一般在天貓雙十一到來多久前就要開始預熱?第二、我們是自創品牌,做電商的話品牌宣傳一般是怎麽個方向?
 
龔文祥:1、一般1個月前就要預熱;2、這個話題比較大:我以前有個總結,這是個系統工程,全新的網上品牌主要有以下方面都要做:建立網上全新品牌十個關鍵點】1.品牌規劃.定位.創意;2.網絡專銷產品重新規劃柔性生產;3天貓店及分銷加盟;4電商全渠道前100名進入;5.後端供應鏈及倉儲物流客服系統打造;6,PR公關軟文線;7.微博;8.網絡媒體投放;9.B2C官網建設及運營;10EDM/SEM/CPS等三板斧及優惠券等三把火等等
 
譚寶鵬問:龔老師能說說對企業電商服務商的意見嘛,現在有不少代運營服務商都是瘋狂的去拉客戶,收費也挺高的,往往一個項目團隊要同時運營著好幾家的店鋪,好像大部分服務商都是這樣的模式,不知龔老師怎麽看呢?
 
龔文祥:我自己創業做過代運營,非常熟悉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應該只是個過渡,最終傳統企業都會自己做電商。電商代運營的出路有2個:一個是極重模式:即做網絡經銷商,純靠賣貨本事賺錢(不要所謂代運營費用);一種是極輕模式:做電商教練與顧問,不下水。中間路線的服務費加提成模式很難走通了。
=================================================
【黑問】是《創業家》傳媒重磅推出的創業問答社區,致力於為創業者解答創業路上的各種困惑,主要分為【創業問答】【黑問專欄】2個版塊。【黑問專訪】欄目,不定期根據熱門話題邀請1位或幾位創業者在黑問社區進行線上訪談,由黑問君提問,采訪對象線上作答。采訪前後也會在《創業家》各渠道進行推廣及互動。

 
歡迎點擊鏈接,和其他創業者參與討論:http://ask.iheima.com/question/5395


馬雲、蔡崇信、張勇解讀“雙十一”後的阿里戰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58.html

i黑馬:
毫無疑問,阿里今年的“雙11”是再創紀錄的一年。總額571億元的訂單、2.78億個包裹、覆蓋194個國家和地區、每秒7萬筆瞬時訂單創建,都讓人再次審視阿里帝國的實力。“雙11”之後,阿里的下一步戰略走向如何?馬雲、蔡崇信、張勇,這三位阿里領導人與高管,在“雙11”期間接受采訪時,分別從不同角度做出了解讀。i黑馬把他們的精彩觀點摘編如下。
 
來源:i黑馬
作者:鄒蔚


馬雲:把農村需求發掘出來
 
今天的數字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註:2014天貓“雙11”總成交額571億),因為我確實沒有對數字有太大的期待,我關鍵擔心後面的物流,最難的是未來幾天。我身上的衣服(不是在網上買的)……我鞋子是網上買的,我們家幾乎很多東西都在網上買,我自己沒有購物的實踐。今天“雙11”,我家里肯定在買,在手機上買,各種各樣的買法都有。
 
為三五年後全面國際化做準備 

答:我昨天在指揮室看了下,今天(11月11日)早上覆蓋了194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化是今年第一個試點。目前為止,我們主要是想為三五年後全面國際化做準備。國際化、平臺化、 無線化。無線化希望能夠讓中國的農村、讓農民享受城鎮的生活。國際化的目的是全世界的小企業有一天都能夠在網上進行全世界消費者的買賣。平臺化的想法是希望線上、線下各種商業機會、各種生態的企業都能參加到“雙十一”。到“雙十一”十周年的時候,全世界會被年輕人的創造力感到驚奇。現在才第六年,再有四年準備,國際化會水到渠成。今年只是試點而已。今年數據管理很嚴格,連搞技術的都不能碰一下數據。
 
希望支付寶能在A股上市

我今天(11月11日)早上在央視說支付寶有一天會在中國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不是為了錢,現金流非常健康,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公司治理更加透明化、讓全世界股民、用戶監督這家公司、參與這家公司。由於各種原因,阿里巴巴沒辦法在中國上市。我希望未來支付寶在中國A股上市,讓更多人能夠分享。我希望讓螞蟻金服能夠接受全國、全世界人民的監督,讓它們更加透明、更加開放。

我們對股價滿不滿意?還有什麽好的題材能夠讓股價繼續漲上去?我確實不能對股價進行評論,也不想評論。阿里不需要靠題材讓股價上去。我最怕A股的就是股價都是靠題材起來。股價靠的是腳踏實地的態度、長遠的戰略、完美的實施。

我現在特別緊張。以前大家說阿里巴巴這不行、那不行,其實我知道比大家說的要好。今天大家期待又特別高,其實沒那麽好,我們才15年,很年輕 ,行業又特別新,又都是年輕人組成的,剛剛上市。人們對我們期待這麽高,說心里話,壓力挺大,要面臨挑戰、困難還很多。

阿里管理層、員工還應該回到我們是誰,腳踏實地做自己。如果去炒作概念,提升股價,跟自殺也差不了多少。阿里今天要做的,還是做好自己,認認真真地把手頭上的事做好,認認真真地把五年、十年規劃做好,認認真真地像以前一樣,因為現在才15年,還有87年要走(馬雲曾說要把阿里做成102年的公司)。今天越踏實,未來走得越遙遠。
 
未來將發掘農村需求

中國要擴大內需講了很多年了,中國內需真正存在,有強大的力量,我們用一種新型的方法把內需挖掘出來。阿里希望為整個中國經濟做些貢獻。整個中國經濟外需出現問題,肯定需要內需,(我們)很幸運發現這麽個手段發掘內需。

我們更希望未來參加城鎮化建設,把農村需求發掘出來。我們對電子商務的know how 、對電子商務的理解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小企業、全世界的消費者。當然,我們更希望幫助更多中國婦女們,買到更多國際上的好東西。天貓、淘寶不是靠便宜來吸引大家,而是靠新產品、新服務、創新來吸引大家,依靠低價、靠打折是不能持久的。看阿里“雙十一”節十周年的時候我們能跑到哪里、跑成怎麽樣。我們都還年輕,有些東西永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投資增加用戶及黏性的公司
 
\每年“雙11”都是破紀錄,都有驚喜,為什麽呢?中國人的消費能力非常大,我們遠遠沒有想到有這麽強。發達國家有60%的GDP是消費,中國只有36%,未來增長空間非常大。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滲透率只有9%,還有91%還沒有真正去開拓。在網上消費的人大概3億,互聯網用戶有6億。對我們來說,就是增加滲透率,比如農村戰略。大概三分之一城鎮人口在用電子商務,而農村只有9%,幫他們提升消費能力,還有制造能力。解決社會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專註在電子商務上,去年到今年,我們在移動端的交易量,我自己都感到驚訝,無線占比40%以上。投資方面,(我們)支持一些創業者,讓他們做想做的事情。我們不是去控股一家即時通訊公司,而是讓他們實現夢想。馬雲的成功也是阿里巴巴的成功,背後不光是男人,還有女人。我們的投資邏輯就是投資能夠增加用戶及增加用戶黏性的公司。第二,希望在投資上把客戶體驗做好。舉例來說,在和海爾日日順合作中,把大家電物流都放到這家公
 
未來,螞蟻金融服務要做的事情很多,是不是要打造得像淘寶網一樣?還不一定。它的優勢是有很多數據,尤其是電子商務消費的數據,可以對商戶很了解,很了解之後,可以對它貸款。第二個優勢,其實很多金融產品可用互聯網方式分銷出去,比如余額寶。
 
 
阿里巴巴集團COO張勇:推薦個性化商品是未來的方向
 
\ 

過去24個小時非常平穩地度過了。回到無線化、平臺化、國際化三個主題。無線化是非常不同尋常的一年,越來越多消費者習慣於通過無線設備上網購物,最典型的的例子是今天(11月11日)無線占比始終在40%以上,瞬間峰值達到70%——有很多消費者在午夜時靠在床上睡覺以前在網上血拼一把。

(我們)圍繞用戶行為的變化做了很多改變,購物時間、訪問網站頻次會增加,考驗能不能用更多數據化運營給消費者推送不同產品。怎樣推薦個性化商品是未來的方向。國際化方面,今年是全球“雙11”元年,有幾百家海外商家參與這個活動。今天(11月11日)很多商品都在保稅區倉庫,還有很多正在到中國。(我們)更多利用速賣通平臺幫助中國商家把商品銷售到全球。今年碰到新問題,海外市場什麽時候開始算時間?速賣通平臺上,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參與。

平臺化建設,第一個是技術平臺——我們能不能扛得住開場巨大的人流。今年技術團隊創造了新紀錄,支撐了每秒7萬筆瞬時訂單創建,實現了幾乎零超賣的情況。1000件貨品,5萬人搶,不會超賣,商家不會受損失。其次是物流,物流會創紀錄地到2.78億個包裹。太陽升起的時候,業務會正常進行。不僅要考慮怎麽消化2.78億包裹,還要考慮未來幾天產生的包裹怎麽迅速被消化掉。

在大家電領域,(我們)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24小時內完成了120萬件大家電銷量,整個銷售會通過和日日順合作的物流體系、90幾個倉儲,能夠迅速落定到離消費者最近的營運中心。另外一個是阿里雲,571億背後,95%訂單是跑在阿里雲上。花絮:過去1天中,整個平臺賣掉300多萬盞燈,20多萬件某品牌洗衣液,6萬條輪胎,5萬輛新車。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感謝中國婦女” 全民混戰“雙十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569

“雙十一”天貓交易額超571億。 (CFP/圖)

天貓在六年前發明的“雙十一”網絡購物狂歡節,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為全社會參與的節日。其核心吸引力來自促銷打折,從電商到紛紛搭便車的各行業商家,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這個購物狂歡節如同一劑雞血針,給了中國經濟短暫跳高的機會。

2014年11月11日淩晨四點多,韓都衣舍媒體公關總監魏力爬上床睡覺,兩個小時後又爬起來回公司幹活。他沒想到的是,公司今年在“雙十一”期間破億元會這麽快。

“今年破億元只用了50分鐘,比去年提前了16小時,我自己預測怎麽也得早上七八點,最早也是五六點。”魏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今年雙十一的最大亮點就是交易額增長太快了。韓都衣舍是一個女裝網購品牌。

截止到11月11日24點,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571億元。過去兩年,阿里(淘寶+天貓)這一數據分別是191億元和350億元。

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阿里(淘寶+天貓)占據75%以上的市場份額,京東商城緊隨其後居第二位,占8.4%。

11月11日被稱為“雙十一”,也叫光棍節,是天貓創造的網絡購物狂歡節,今年是第六個年頭。

美國的打折促銷節出現更早。從2005年開始,美國商家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感恩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一上網購物,於是很多電商便把這個日子變成了促銷打折的節日——“網絡星期一”。據新華網報道,2013年美國“網絡星期一”的在線銷售額達20億美元左右,約122億元人民幣。

11月11日當天中午,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在接受央視《對話》節目采訪時,兩次表示:“感謝中國婦女。”

他表示,剛開始的幾年里,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會在雙十一期間“癱瘓掉”。但這一次,只有一家銀行稍微出了一點故障。

馬雲說自己真正關心的是後續的配送問題。配送是雙十一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今年受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北京開會的影響,雙十一能否順暢配送引人關註。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4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國快件業務量將突破5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將達到9000萬件。

京東內部一位匿名的人士說,雙十一其實是一種累積消費,過去一個月的消費熱情積攢到同一天,很多人在雙十一之前很長時間不消費,這並不合理。但該匿名人士也承認,雙十一對電商肯定是利好。

實際上,隨著電商的做大,政府對於電商和雙十一越來越重視,對於消費者過去抱怨和投訴較多的先漲價後降價等問題都做了要求。

天貓要求所有參加11·11購物狂歡節的商品真折明扣優惠消費者,並且參加促銷的商品價格承諾50天里(9月15日至11月10日)是最優惠的。京東要求不標註市場參考價。

盡管有不少批評聲音,但“雙十一”確實造就了一股全民消費熱潮。特別是2014年的“雙十一”,傳統企業借勢營銷,往年被動挨打的線下零售店鋪也主動促銷。雙十一從線上走到線下,成了繼春節、國慶和五一之後的一個新的消費節日。這對於當下的中國經濟無疑是一劑興奮劑。

京東和蘇寧齊鬥阿里

相比往年,2014年雙十一期間,電商網站們也升級了玩法,除了過去的秒殺和零元購外,有了搶紅包、預購、預充、拼團等新玩法。但低價依然是雙十一的主要噱頭。

雙十一的具體打法,京東從2013年就調整為拉長戰線,從單日促銷改成11月1日到12日的多日促銷。

11月10日晚上八點半,位於北京東南六環外幾百米的馬駒橋鎮團瓢莊村,這里距離京滬高速和京津高速很近,京東商城在華北區的物流倉儲中心就在這里。

十幾層樓高的庫房門口插著紅色的戰旗,庫房上是紅色的條幅,寫著“誰解電商物流愁,還看京東倉儲牛”。倉庫里飄蕩著很響亮的《小蘋果》歌聲。

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扛著攝像機往其中一個倉庫走,這是京東華北3C倉,主要是以手機和數碼類產品為主的小件商品倉庫,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這幾個省份的訂單。

幾個20歲出頭的京東員工從倉庫里走出來,見到攝像機後說:“我們今天錯過了上電視的機會了。”

京東華北區總經理邵繼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京東拿出了3000萬元來保障這次雙十一期間的作業穩定。主要是增加運力和人力投入。為了備戰“雙十一”,這里的人力和運力是平時的1.5-2倍。

備貨工作也早就開始。京東華北3C倉庫從10月中旬就開始備貨,平時這個倉庫備貨到三分之二,現在是滿倉狀態。南方周末記者看到角落里還堆著沒法上貨架的商品。其中備貨最多的是蘋果的產品。

與此同時,京東和蘇寧等電商都各施營銷手段,試圖跟阿里巴巴爭奪話語權。

蘇寧易購在一些平面媒體刊登廣告說,“熬夜撲個空,你丫神經啊,這個TM的雙十一,你該多一個選擇。五折買假貨,你丫很LOW啊,這個TM的雙十一,你該多一個選擇。”

京東則更是打出了“同是低價,買一真的”的廣告。為了在阿里巴巴占據優勢的三線到六線城市之間擴大影響力,京東在農村做了八千多塊刷墻廣告,還在農村做了露天電影的推廣,開頭和結尾有京東的廣告。

物流大戰

因為舉辦APEC,在國家會議中心旁邊辦公的京東集團,從11月10日開始,連續三天搬到了亦莊的朝林廣場辦公。那里是京東的技術部門和京東旗下拍拍網的辦公地點。

在APEC期間,京東申請了很多配送車的特別通行證,保障從倉庫到配送站的配送時效。另外還租了一些不限號的社會車輛幫忙配送。

南方周末記者在京東倉庫里看到一個在11月10日20點44分打包完的包裹,京東員工介紹,這是半小時前下單的,包裹上寫著第二天9點到15點要送達到用戶手里。這個訂單從一個自動化的分揀線自動歸納到一個寫著“清河站”的黃色大筐子。這些黃色的筐子對應著幾乎北京每一個大型的居民區,比如清河和通惠家園。

邵繼偉說,這個自動化的分揀線一小時能分揀約1萬個訂單,能滿足日常使用,為了備戰雙十一,這次臨時增加了一條人工的分揀線。

因為APEC的原因,倉庫還特別調整了作業模式,平時一天三個班次,現在一天五個班次。同時京東還利用淩晨不限行的窗口期從倉庫發貨到配送站。

此外,京東還發動員工家屬幫忙配送和尋找社會車輛參與配送,公司給以補貼。其中,大家電安裝服務工程師是京東重點尋找的外援。

與馬雲的菜鳥物流合作的14家物流快遞公司則動員了125萬名快遞員,按照5億件的包裹數量,每個快遞員要配送的包裹數在400件左右。

天貓則采取了一種叫做預售的辦法來緩解配送的壓力。消費者提前在天貓和淘寶下定金,這款產品很快配送到消費者所在地區的倉庫,等雙十一那天再付尾款,正式發貨。

一些電商公司則把配送完全外包給順豐這樣以速度快著稱的快遞公司。比如凡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把倉庫在雙十一期間外包給了順豐。順豐將今年雙十一電商服務首單送達客戶手中時,從用戶下單到簽收,全部流程僅85分鐘。

順豐公司公關部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幫助商家迎戰“雙十一”,順豐早在10月就推出分倉備貨、保時達、買賣保等服務,針對商家爆倉、物流時效、壞件等痛點設計產品。

現在物流服務在天貓平臺評分體系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很多賣家開始願意使用收費較高的順豐來配送。雙十一期間,順豐也開出一個“綠色通道”,賣家在每票運費基礎上加幾元錢,如在規定時效內沒能送達,順豐將主動賠付。

魏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韓都衣舍招募了一千多名大學生投入到倉儲和客服隊伍中。有了這些準備,雙十一期間的龐大訂單,預計5天之內會全部發貨完畢。為此,韓都衣舍專門租了一個可以容納七八百人的賓館當做臨時宿舍。

同時,公司還調整配送模式,過去一個商品從倉庫出發,先要被快遞公司運到自己的分揀中心進行二次分揀後再發給顧客,雙十一期間二次分揀環節被取消,快遞公司派專人幫助韓都衣舍進行打包,然後用專車直接拉到消費者所在城市。

大家都來“搭便車”

跟過去相比,2014年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電商的節日,各個行業都意識到搭便車的促銷價值。

京東集團副總裁李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母親和婆婆都讓自己在網上買東西,都說知道雙十一能買到便宜貨。

李曦在自己家對面的一個購物中心,聽到一個逛街的小姑娘抱怨說:“你們店怎麽沒有促銷活動啊,現在雙十一了,旁邊的店都在促銷。”

往年,線下實體店每逢雙十一,基本都是“挨打”的份,今年這些線下店也主動出擊開始借勢促銷。

蘇寧門店提供二維碼掃描功能,消費者可以到店領取店鋪優惠券,享受跟線上一樣的折扣價。國美則讓消費者拿著其他商家的報價到店後再減11元。

美國的一些購物網站也來湊雙十一的熱鬧。Dealmoon(北美省錢快報)聯合一百余家大商家推出“北美雙十一”購物節。促銷時間為美國時間11月10日-15日,即中國時間11月11日-16日。

身在中國的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些國外電商網站購買美國商品。Dealmoon是全美國最大的中英雙語折扣信息網站。

以往擔心互聯網擾亂自己價格體系的傳統企業,也積極擁抱雙十一,主動降價促銷。茅臺就選擇通過廠家直供方式參與雙十一,但只在自己的電商網站、阿里巴巴、京東和工行融E購四個網絡平臺銷售。

一些跟電商毫無關系的傳統行業也跨界到雙十一當中來。比如汽車、地產、金融和航空等領域。奧迪汽車北京經銷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平時38萬元的車,打折到33萬元,這個促銷將持續到11月底結束。

每年習慣了在國慶和五一促銷的房地產行業已經把“雙十一”當做重要促銷機會。京東金融和遠洋地產在雙十一當天推出1.1折購房活動。支付11元就可參與1.1折購房的抽取資格,遠洋地產當天拿出11套房,吸引了超過17.9萬名消費者參與,在一天內的眾籌金額超過1220萬元。

“雙十一”的促銷活動延伸到了各個行業。一些P2P平臺也推出“雙十一”理財產品,收益率定在11.11%。甚至保險行業也參與進來,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就跟酒仙網合作,開展網上買酒送保險活動。

國航和深航在南通始發的航班,在“雙十一”期間推出了11月11日當天全票價三折優惠的活動。連賀歲檔的電影也利用“雙十一”提前促銷,12月中旬的電影,已經開始提前一個月低價促銷。

2014年11月10日晚,廣東佛山,為迎接雙十一的到來,林氏木業共五百多名客服人員加班加點。250萬現金獎勵給優秀客服。 (東方IC/圖)

移動端發力, 國際化起步

無線和國際化也是2014年阿里巴巴“雙十一”的新主題。

天貓方面數據顯示,和去年相比,今年“雙十一”無線成交占比大幅提升,0點開場前兩分鐘,用手機、平板搶購的買家占比66%。“雙十一”開始後7小時36分,移動端成交額就突破100億元。今年“雙十一”當天,無線成交占比保持在45%左右。

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則顯示,11月11日12時49分,京東商城的當日交易額已經達到去年11月11日全天的交易額。移動端訂單量增長迅猛,占總體訂單量的比例達40%。而在今年6月18日的京東店慶大促中,無線對銷售量的占比只有25%左右。

京東無線銷量的增長,要歸功於今年入股京東的騰訊。一些在PC端難以露頭的小件商品,比如佛珠,在微信上賣得特別好。

微信的用戶集中在一線到三線城市,手機QQ則在三線到六線城市有廣泛用戶。李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雙十一”期間,騰訊手機QQ和微信作為“一級入口”提供給京東使用。比如微信用戶點擊“發現”按鈕,里面的購物頻道里會飄出一行京東“雙十一”購物狂歡的提醒文字。

對於韓都衣舍來說,無線端的貢獻更大。魏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雙十一”期間56%的銷售額來自無線端。

在國際化方面,“雙十一”的表現則難如人意。魏力說,目前公司有不少國際訂單,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和東南亞等地區,但國際訂單的銷售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前,阿里巴巴曾宣布,今年“雙十一”期間,其“速賣通”提供了上千萬件八五折以上的商品,100萬件五折商品,還在網絡購物主平臺提供500個全球包郵的商品。一些國際品牌承諾“雙十一”購物國際貨運期縮短至五天。

這一規定確實擊中了一些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但很多國外用戶並不真正需要這些包郵的商品。

一位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很想參加中國的“雙十一”,但在目前中國電商的產品郵到美國太貴了,包郵的產品不多,而且有的包郵產品卻不是自己想買的。最終他還是選擇了不下單。

在英國留學的宋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她自己經常在淘寶上買自付郵費的商品,一般是買完後找轉運公司寄到英國,更多的是直接寄回家,讓家人再寄到英國。但這樣很麻煩,最終她從淘寶的重度用戶變成了亞馬遜英國的忠實粉絲。

(應被訪者要求,宋桑為化名)


雙十一現場》全球最大周年慶 馬雲再寫奇蹟 阿里巴巴一天吸金近三千億的祕密

2014-11-17  TWM
 
 

 

雙十一購物節又來了,這是阿里巴巴第六個雙十一,但也是在紐交所上市後的第一個,因此格外受到各界矚目。為了迎接這次挑戰,馬雲早已做足準備,以二八八五億元的成交金額,再次刷新市場紀錄,也又一次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撰文‧簡育棋

「五、四、三、二、一!」十一月十日晚上十一點,在阿里巴巴的中國杭州總部,從世界各地飛來的媒體多達四六○人,他們引頸企盼、高喊倒數;倒數結束的那刻,上頭掛著的黑色大螢幕開始跳動,一個又一個的數字湧了出來。是的,雙十一購物節又來了!

三十八分鐘過去,激情沒有退去,總部戰情室裡的情緒不斷高漲,因為雙十一購物節才剛開賣第三十八分鐘,交易總額就突破了人民幣一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這個數字在去年是開賣了五個小時後才出現,今年卻不到一個小時就達到了。

這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舉辦雙十一購物節了,而是第六年,現在已經演變成全中國、甚至用全球最大的「百貨公司周年慶」來形容,都不為過。可是,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對阿里巴巴來說,意義比前五年都重要。因為九月才在美國成功掛牌上市,寫下美國史上金額最高的募資案,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的壓力比誰都大,原因無他,因為阿里巴巴的所有股東們都在看,到底馬雲要如何再創雙十一購物節的奇蹟?

積極對外招商

BMW、亞馬遜都加入戰局「現在大家對我們期待特別高,壓力挺大的,因為阿里確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好。」在雙十一結束前一個半小時,身穿綠色毛衣的馬雲忽然現身戰情室,他抬頭看了看大螢幕上的數字,微微地說了聲:「挺有趣的。」雖然他強調自己並不在意數字有多大,但和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一樣,都對中國的內需潛力感到震撼。

「今年的雙十一已經不是在比便宜,靠的是新產品和新服務。」馬雲說:「我們是用新奇方法把中國內需挖掘出來。」他相信等到雙十一十周年的時候,全世界都將會因為年輕人的創造力而感到驚豔。

一位電子商務業者就這麼形容,現在說到雙十一,就好像是百貨業的周年慶,或是糕餅業的中秋節一樣,雙十一購物節之於電子商務業者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去年成交金額一八一○億元超越美國的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購物日後,雙十一購物節基本上已經穩坐全球最大購物節的地位。

但馬雲的野心可不僅於此,打從今年初起,馬雲就拍板定案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要走出中國、向海外拓展。隨著阿里巴巴的規模日益壯大,雙十一購物節自然不能再停留在亞洲,阿里巴巴營運長張勇便直言:「這是第一年,我們想把雙十一從中國消費者的節日,變成全球消費的節日!」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平台從年初就開始積極對外招商,找的都還是一線的國際級品牌,從國際精品等級的Gucci、Coach、BMW,到GAP、耐吉,就連美國最大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也入駐,賣起自家品牌的電子書Kindle。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資料,光是今年新加入雙十一購物節促銷的國際品牌,就超過兩百家,總計今年光是天貓平台上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店家數,就超過二萬七千家。

用大數據預測

預估備貨、物流調度九成準有了國際品牌的加持,自然被雙十一購物節吸引的消費群,也會跟著打開。但是,阿里巴巴要想把產品賣到全球、賺全球消費者的錢,商家數、商品數、消費者數量都跟著爆炸性成長,後續配套如果沒有到位,只會砸掉阿里巴巴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而這次,他們拿出來的法寶叫做——大數據。

「創造這個節日,不是由阿里巴巴一家公司辦到的,要靠整個生態系。」張勇說的,正是造就這上千億元業績背後的龐大力量,除了阿里巴巴出動上萬人,同時間,還有一二五萬名快遞、近百萬名客服人員,在這二十四小時內,進行高張力的作戰。

為了在雙十一購物節再創高峰,阿里巴巴很清楚,他們引以為傲的大數據技術,將會是成功的關鍵。他們要用這個累積十五年電商經驗的大數據技術,幫助商家預測哪些商品會熱賣,幫他們做最精準的備貨量預估,就連各個區域的物流調度,阿里巴巴也用大數據來做預測,讓物流業者可以提前做準備。

參加過雙十一購物節的商家都知道,備戰雙十一,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最慢從三個月前就得開跑。像是連續六年都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圓通速遞總裁相峰,就好整以暇地坐鎮在上海華東轉運中心,因為早從年初,他就在為雙十一購物節做準備。

圓通速遞運營總監吳建飛指出,今年六月,靠著大數據的預測,阿里巴巴就已經提供他們對雙十一的訂單預測數據,這些數字不只有總量預估,還精細到連各地區的數量都有,讓物流業者可以提前安排。

你一定會懷疑,這個預測會準嗎?「從往年經驗來看,阿里巴巴的預測準確率可以超過九成。」吳建飛說。所以,圓通速遞今年新增了四十一個物流轉運中心,添購六一五輛車,近兩個月更是大量招募、培訓人力,找來三萬多人,都是為了雙十一。

商家戰線拉長

三個月前就備戰 全力衝刺「去年,圓通速遞雙十一的送貨量是一千兩百萬件,今年預估會成長到一千八百萬件。」吳建飛有信心在萬全準備下,今年絕不會發生「爆倉(指物流量太大,卡在轉運中心送不出去)」的窘境。

不只是物流業者做了十足準備,商家更是戰戰兢兢。場景拉到上海吳江的達芙妮電子商務倉庫,十一月十日下午兩點,超過兩萬坪的倉庫,除了滿滿的貨架,一條條新架設好的包裝流水線,同樣也是為了要迎接十個小時後將湧進的雙十一訂單。

「去年我們備了六十萬雙,今年要增加到一三五萬雙!」達芙妮首席運營官胡煥新為了雙十一購物節,早在三個月前就動了起來,整合系統、物流、商品組合和定價策略等各部門人員,甚至還成立雙十一準備小組,就是要抓住雙十一的商機。

胡煥新說,去年就是在包裝和出貨遇到瓶頸。所以他們一改過往用桌台檢裝產品的方式,首度採用流水線設計,還要求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採取兩班制輪班,二十四小時作業。

除了這些實體動作,商家為了衝高業績,連網站上的曝光度、廣告位置與金額,也要搶破頭。像是國內網購女裝大廠OB嚴選營運長張祐誠就說,他第一年參加雙十一購物節時,天真地以為只要在十一月十一日零點零分把廣告競標金額丟出去,就可以安心睡覺,沒想到隔天醒來才發現,竟然沒有半點廣告曝光,也帶不進購買流量。

一天抵三個月

商家不惜流血降價拚業績

原來,雙十一這天的廣告價位不比平常,每分每秒都在變動,「假設平常買一千人曝光量的成本是人民幣七元,但雙十一購物節可能要出到人民幣一百元!」有了那次教訓,這些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張祐誠都會提前幾天到上海辦公室現場,做沙盤推演,二十四小時緊盯廣告價位,由他親自來做即時競價。否則一不小心,比平常準備更多的貨量,恐怕就要在貨倉等著發霉了。

今年首度參加雙十一購物節的台灣美妝通路業者八六小舖總經理王閔麒就說,「第一年參加本來比較保守,但和天貓溝通完,還是決定打出流血價。」不過犧牲是有代價的,他預期單單雙十一這天的業績,就可抵得過三個月的銷售量。

隨著銷售金額一直向上跳,投資人已經率先在阿里巴巴的股價上表態,雙十一購物節才進行不到一半,阿里巴巴的股價就已經大漲四%,看來是相當滿意雙十一購物節的成績。確實,在時序走到十一日深夜十二點,雙十一購物節的金額來到人民幣五七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八八五億元),較去年成長近六○%。這一仗,馬雲打得漂亮!

屢創全球網購銷售紀錄!

近6年淘寶「雙11」交易金額 單位:新台幣,億元阿里巴巴從2009年開創雙11購物節起,已邁入第6年,今年交易金額再創新高(左上圖),就連鮮少公開露面的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左下圖),也親自接受台港逾50家媒體聯訪。

2009 2.5

2010 45.4

2011 252

2012 926

2013 1810

2014 2885

今年11.11刷新的紀錄

100億元 活動開始

38分28秒,成交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12家 開賣12小時,商家成交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的有12家小米機賣最好 單店銷售前5名:小米(連兩年奪冠)、海爾、華為、優衣庫、林氏木業(截至11/11 20:30)

香港人 最瘋 海外市場

成交金額前5名:

香港、俄羅斯、美國、台灣、澳洲(截至11/11 20:30)註:截至11月11日晚間8點為止,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國家╱區域數達到214個。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

台灣電商跨海取經

提前觀摩「雙11」

就在全球繃緊神經備戰雙11購物節時,十多家來自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悄悄地提前飛抵阿里巴巴杭州總部。這不是一般的觀光團體,因為在四天三夜行程裡,他們以朝聖心情,直擊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的總部,聽阿里巴巴高階主管分析趨勢,成了台灣商家的尋夢之旅。

其中,他們賣的產品可不是一般的消費性產品,甚至好幾個都是出身傳統產業,卻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走出世界。像是賣舞台燈的商家萬晉,老闆戴經洲投入專業舞台燈具市場已經超過20年,早年台灣藝文中心、展館、攝影棚等舞台燈光,都可以看到萬晉的舞台燈。

白手起家的他,公司全盛時期員工多達30名,卻因價格競爭,國內市場萎縮,最後戴經洲竟只剩下日本市場,員工數更縮減到只剩兩人。戴經洲很清楚,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為了走出去,他找到了阿里巴巴,從網頁設計、產品介紹開始學起,最後居然成功讓萬晉的舞台燈賣到法國、美國與阿根廷,營收也從只有200萬元衝到1100萬元。

萬晉不是特例,台灣美妝品牌萊慕思(LA FAON)負責人沈一傑,也從一人公司變美妝品牌,成功把產品賣進加拿大、越南、荷蘭、捷克。看到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壯大,更讓他們明白,為何中國電商們會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陌陌或在“雙十二”赴美上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050

據媒體報道,陌陌將於12月12日赴美上市。 (東方ic/圖)

據美國財經網站iposcoop公布的美股上市日程顯示,社交應用陌陌將於12月12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MOMO”,發行價12.5—14.5美元,計劃發行1600萬股,最高擬融資2.32億美元。

定位清晰:陌生人的社交

在即時通信領域,騰訊一直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據《彭博商業周刊》消息,CNIT-Research在2013年底對近20款主流移動社交應用下載量進行統計,手機QQ和微信分別以17億次和13.87億次遙遙領先,第三名的新浪微博擁有4.38億次下載量,陌陌以1.42億次位居第四,米聊、連我、遇見、密友等其他IM應用下載量則從2836萬次到164萬次不等。

陌陌如何在微信、微博等巨頭的重壓之下,仍然謀得一條出路?

《彭博商業周刊》介紹,與微信、手機QQ和飛信相比,陌陌的特色在於陌生人社交。

從產品名稱到宣傳語“你好,陌生人”,陌陌從誕生之初就千方百計強調自身定位。微信則通過導入QQ和手機通訊錄建立關系網絡,走熟人社交路線,盡管2.3版本之後陸續加入“查看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等陌生人交友功能,但一直作為“副產品”被折疊在功能菜單中。而陌陌從一開始想要解決的目標非常單一,就是陌生人交友。

易觀國際分析師龐億明在接收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在移動即時通訊領域,不會出現只有一款應用用戶規模巨大,其他應用無法發展的情況。微信是一款大而全的應用,除了立足於即時通訊服務外,還衍生出如電商、營銷等多種功能。正因為微信一款應用擁有較大的功能承載量,導致微信服務很難適用細分人群與滿足特定需求。而陌陌立足於陌生人交友這一點,恰巧彌補了微信這一方面業務的空白,因此得以在微信稱霸的即使移動通訊領域獲得一席之地,並且最終上市。”

阿里巴巴貢獻4.65億元力挺陌陌上市

陌陌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陌陌此次的融資分為三類:前述公開發行1600萬股美國存托股(ADS);授予承銷商的240萬股超額配售權;以及同步向阿里巴巴和58同城進行定向增發的新投,增發規模分別為50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由此計算,陌陌此次上市最高融資總額有望達3.268億美元,市值約為25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陌陌得以成功赴美上市,阿里巴巴無疑是最大的支持者。2011年8月陌陌上線,截至到今年5月歷經4輪融資。其中2012年7月的B輪投資和2013年3月的C輪投資都有阿里巴巴的身影。在上市之前,創始人唐巖是陌陌的最大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9.8%;阿里巴巴則為最大的機構股東,持股20.7%。據統計,加上此次參與陌陌的融資計劃,阿里總計向陌陌投入7500萬美元,約合近4.65億人民幣。

陌陌現已聘用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摩根大通和華興資本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雙十二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11.html

百麗星期三公布既同店銷售,再次為內地零售銷售商響起警號!

瑞銀既「史賓沙.梁」在眾多分析員中特別細心,留意到百麗業績係受淘寶「雙十一」打擊,加上消費者已經認識到百麗定價過分進取,肯定未來同店銷售趨勢,只會拾級而下!

可怕既係、雙十一效應未完結,馬雲淘寶已經擺下「雙十二」戰書,又靠「全民瘋搶」打折半價做賣點,會唔會又掀起另一輪熱潮?

眾所周知,雙十一係專為天貓商家而設,到雙十二就係為淘寶集市商家谷銷售。不過今年居然遇到極尷尬局面,內地媒體形容「雙十二」已變成雞肋,不論商家以及消費者熱情都大幅冷卻,甚至興起「正反兩方」辯論,係咪應該取消「雙十二」!

的而且確,雙十一驕人既571億天量成交,有幾乎一半人話,係提早催谷消費者購物,加上有商家話要打折五成至七成,其實血本無歸,所以令雙十二急速「遇冷」。

跟據百度最新投票,有八成一既投票,都贊成「雙十二」早應取消,認為仍有亮點既,不足兩成。

有買家更喺微博埋怨,話平日買淘寶貨、兩日就送到,相反在雙十一,要兩星期先到貨,反正折扣唔多,就叫馬雲不如取消「雙十二」!

商家方面,雖然好似做多一倍生意,但有分析提出,真正贏家,唔係阿里巴巴同屬下商家、反而係對手騰訊既合作夥伴京東商城先真!

里昂在雙十一後,進行左一次大規模調查,指雙十一當日,天貓同淘寶的確分佔左49%及25%生意額,京東就以17%排第三,不過作為商家,由於強制要提供更高折扣,令佢地變得無利可圖!

令人意外係、調查發現買家原來對減價、其實興趣唔係大。據統計,平均貨品真正減價幅度只有20%,而且當中因為減價而選擇京東更低至16%,反而大部分京東用戶,更對快速送貨表示讚賞,有41%買家話三日已經收貨,相反天貓淘寶就大部分要一星期先收到貨!

過去一年備受疚病既退貨問題,京東亦遠勝,退貨率只有一成,反而天貓同淘寶就有三成買家話最終要選擇退貨!

更有趣係雙十二前夕,工商總局居然打馬雲嘴巴:話天貓有賣假貨!認真唔比面!

回想當日,阿里巴巴在杭州總部搞幾場大龍鳳、由陸兆禧、蔡崇信到馬雲輪流登場,市場亦以為阿里巴巴「完勝」京東,但無論由送貨速度到購物經驗,京東先係真正贏家。如果反映股價身上,顯然阿里巴巴而家就係Overprice,相反京東同騰訊仲諗得過!


支付寶向線下支付拓展:雙十二活動堪比“微信紅包”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28

支付寶向線下支付拓展:雙十二活動堪比“微信紅包”
作者:馬原 博士 谷馨瑜 CPA

支付寶雙十二活動,堪比年初騰訊推出的“微信紅包”,意義重大。意味著移動支付正逐漸開始經歷這樣一個趨勢演變:從實物擴展到生活服務,從線上走到線下,從青少年群體擴展到老年群體,從一二線城市擴展到三四線城市。阿里是此次演變的領頭羊。而他的主要競爭者,騰訊、銀聯、百度等,勢必會推出相應的舉動,加快這一趨勢的轉變。其中,騰訊的微信支付,是我們認為最有可能和阿里抗衡的產品。

事件:雙十二,消費者使用支付寶付款可享受5 折優惠,覆蓋超市、便利店、餐館、甜品、面包店等多個日常消費場所。快的打車免起步價,並對司機贈送10 元優惠券。其中移動端交易額占45.8%,超過雙11 的42.6%。

分析:
據 techweb 報道,此次活動覆蓋有300 個城市,2 萬家門店、近100 個品牌,1天內有2.4 萬個保潔阿姨被下單預約。入駐淘寶的牙管家,8 個小時內的產生1115筆訂單,相當於線下綜合醫院一個科室,一個月的門診量。

此外,房產、在線教育、彩票等交易也都參加了了雙12 活動。 阿里的數據顯示,其平臺在15 分鐘內完成1400 筆在線課程銷售,6 小時派送初1323 萬註彩票。當天也實現了4000 多套網上房產交易,和7000 多件珠寶拍賣。

評論:此次支付寶的行動堪比年初“微信紅包”,意義重大:此次舉動,從行為習慣的角度,培育了消費者和商家的消費習慣。正如我們以前撰文提到的,行為方式的轉變,對商家和消費者的教育,是移動支付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次活動,通過補貼(5 折),使得消費者願意主動去接受移動支付這個新事物,主動下載、安裝,並且學習如何使用支付寶的app。

此次活動大規模快速統一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前,支付寶就一直在努力和各個應用場景合作推出支付活動。但此次活動,屬於多個城市,多家消費場所,場地的工作人員加阿里的地推團隊,消費者的口碑傳送,都擴大了此次活動的影響和效應。

商家也有動機加入此項活動。此前,商家使用支付寶的障礙,除了有網絡等硬件條件,主要在於流程不熟悉。此次活動,阿里派出了地推人員,且支付寶刷卡費率大多低於銀行卡費率,因此,對商家也是一種吸引。收銀員屬於相對專業人員,一旦集中培訓後,比較容易熟練掌握掃碼支付的方法。

此次阿里主攻線下小額支付,目標人群除了年輕人,還擴展到使用智能手機相對沒有那麽熟練的中老年群體。據不完全統計,用戶使用支付寶錢包,在雙十二可享受最高200 元的優惠。這樣的優惠,足以使得人們,尤其是時間相對充裕的中老年人,拿起智能手機去安裝並學習使用支付寶。

阿里此舉,堪比年初騰訊推出的“微信紅包”,意義重大。意味著移動支付正逐漸開始經歷這樣一個趨勢演變:從實物擴展到生活服務,從線上走到線下,從青少年群體擴展到老年群體,從一二線城市擴展到三四線城市。阿里是此次演變的領頭羊。而他的主要競爭者,騰訊、銀聯、百度等,勢必會推出相應的舉動,加快這一趨勢的轉變。其中,騰訊的微信支付,最有可能推出和阿里抗衡的產品。這些競爭和舉動,都將深遠的改變人們的消費生活,為人們帶來便利,因此,也將逐步為人們所接受。(源自交銀國際)

”雙十一“遠去 阿里巴巴股價跌破百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9

QQ圖片20150115141213

阿里巴巴股價連續第四天下跌,自11月份高點以來的跌幅進一步加大,因為購物旺季結束、投資者等待下個月發布財報。

本周三阿里巴巴跌1.2%至99.58美元,10月份以來首次跌破100美元。

京東和當當也連續四天下跌。500彩票網下跌,之前兩天大漲27%。彭博在美上市中資股指數跌0.8%。

德銀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跌0.7%至36.09美元,連續第五天下跌。安碩中國大盤股ETF跌1.1%至42.05美元。

阿里巴巴去年9月18日在美IPO,創下融資250億美元的記錄,其股價在11月10日,也就是中國年度最大在線購物節日“雙11”的前一天,創下歷史最高價119.15美元,較發行價高出46%。

阿里巴巴 發起的“雙11”購物節,全天銷售額達571億元人民幣(93億美元),大幅超越去年350億人民幣的水平。

今年三月份,阿里巴巴內部人員持有的4.29億股將解禁;9月份,另有16億股也將解禁,其中包括雅虎所持股票。屆時可能對阿里的股價形成考驗。

彭博援引太平洋皇冠證券(Pacific Crest)分析師Cheng Cheng的評論稱,“我們已經歷了兩次最大網購節日,包括雙11和雙12,所以總的來說人們會認為當前的股價催化劑有限。(阿里)可能在2月公布財報,可能早於股票解禁日。”

彭博社統計的20名分析師預計,阿里巴巴第四季度的調整後凈利潤為18億美元,同比增長35%。

昨日德意誌銀行發布報告,給予阿里巴巴債券“買入”初始評級,稱阿里巴巴是中國“非國有企業信用評級”最高的公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