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拒幫FBI破解犯罪被力挺,首涉自制劇其高管任主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1/154344.shtml
導讀 : Apple Pay 入華首日綁卡超 3000 萬張,中國為蘋果首個開通Apple Pay 服務的亞洲國家。美國FBI為破解數據再次炮轟蘋果。蘋果首席執行官措辭強硬拒絕合作。本期海外周報5分鐘帶你縱覽一周要聞。
本周海外熱點
1.Apple Pay 登錄國內首日綁卡超 3000 萬張
Apple Pay 在入華首日綁卡數量超過了 3000 萬張。據了解,入華首日普遍反映綁卡並不順暢。分析人士稱,Apple Pay 入華似乎並不能在短期改變中國的移動支付格局。中國為蘋果首個開通 Apple Pay 服務的亞洲國家, 也是繼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後第五個開通該項服務的國家。
2.蘋果調整以舊換新計劃,包含安卓和 Windows 手機
據 USA TODAY 消息,蘋果日前調整了 iPhone 的以舊換新政策,以便用戶使用舊手機置換新 iPhone,蘋果目前接受的以舊換新手機範圍從 iPhone 擴大至了安卓手機和 Windows Phone。目前尚不清楚蘋果的這項以舊換新計劃是否適用於中國市場。
3.戴爾 670 億美元收購 EMC 或將獲歐盟批準
路透社消息,戴爾 670 億美元收購 EMC 的計劃可能將會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無條件批準。2015 年 10 月,戴爾宣 布將以 670 億美元的總價收購 EMC,此交易也是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並購交易。交易一旦完成,兩家公司合並後的總估值可能達到大約 750 億美元。 EMC 是美國一家信息存儲資訊科技公司,收購 EMC 將有助於戴爾在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領域有更強的競爭力。
4.IBM 擬以 26 億美元收購健康大數據公司 Truven Health Analytics
據稱,IBM 將以 2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醫療保健數據和分析提供商 Truven Health Analytics,預計交易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這將是其過去2年來進行的第四筆與健康數據有關的重大收購,迄今IBM 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超過 40 億美元。 在 2014年收購了大數據醫療保健分析提供商 Phytel與Explorys 後,IBM 於 2015年5月宣布推出Watson Health 服務。該服務將把收集到的健康數據交給Watson超級計算機進行分析。
5.蘋果拒絕幫助 FBI 破解犯罪
蘋果在最近因為近期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被 FBI 要求提供 iPhone 手機破解的方案和在 iPhone 中開設一個 “後門” 系統供 FBI 徹查,遭到了蘋果的拒絕。 Tim Cook 在公開信中表示,FBI 此舉不僅影響到了 1789 年美國頒布《權利法案》時的初心,且影響美國政府對自由和公正的定義。 Google 和 Whatsapp CEO力挺蘋果。
6.Google智庫 Google Ideas 更名 Jigsaw,變身科技孵化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近日將 Google 智囊團機構 GoogleIdeas 納入旗下,同時將其更名為 Jigsaw,Jigsaw 自此也將成為一個技術孵化器,由原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部門成員 Jared Cohen 領導。Alphabet 董事長 EricSchmidt 在博客中表示:“Jigsaw 團隊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利用技術來應對各種艱難的地緣政治挑戰,例如反暴力極端主義、挫敗網絡審查制度和減輕數字攻擊帶來的威脅等。”
7.Uber CEO呼籲:過度監管將逼死 Uber
近日,Uber的 CEO在加拿大溫哥華的TED大會,總結了早期Uber模式的“The Jitney”服務被監管扼殺的歷史教訓,並在會上抗議政府對於Uber專車服務的過度監管。他說到,太過嚴格的監管將會逼死Uber。 早在 Uber 出現前的 1900 年,洛杉磯等地便出現了比出租車便宜的“The Jitney”服務,但因當時電車行業擔心這種新事物會引發對自身行業的威脅,推動立法致使Jitney絕跡。
8.iPhone 利潤率去年達 91%
最新數據顯示,蘋果仍然是智能手機市場中獲得利潤最高的公司。 從市場份額來看,三星擁有智能手機行業最大的市場占有率,全球市場占有率為 23.9%,蘋果為 17.2%。但從利潤率來看,蘋果利潤達到 91%,也就是說每 1 美元中蘋果可以獲利 91 美分。 而三星的利潤為 14%。除了三星和蘋果,市場中其他的手機生產商的報告均顯示了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不同程度的虧損。
9. Google 正為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進行大規模的人員招聘
近日,Google 在 Google X 項目名下列出了 36 個針對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職位。這些職位包括制造和工程設計相關的系統開發,例如手勢控制、機器人和感應器等方面。除了技術工種之外,本次 Google 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還包括了市場營銷、政策分析、甚至是房地產和行政等職位。此次大規模的招聘似乎預示著 Google 正加快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的拓展。
10.雅虎分拆 Tumblr 和廣告銷售部門,或將變賣 Tumblr
近日,雅虎決定放棄 2014 啟動的整合Tumblr和雅虎的廣告銷售隊伍的計劃,讓Tumblr恢複到 2013年並購完成之後的獨立運營狀態。此前梅耶爾斥資10億美元收購輕博客網站 Tumblr,但 Tumblr 後續的發展不盡如人意, 2015年營收也未達到梅耶爾預計的1億美元,而整合兩家公司團隊的計劃也在Tumblr內部引發了混亂。在雅虎第四季度凈虧損 44.4 億美元,全球裁員15%後的背景下,有分析指出分拆 Tumblr 和雅虎的廣告銷售隊伍可能是變賣Tumblr的前奏。
11. 谷歌母公司可能存在借助歐洲子公司避稅
近日外媒爆料,Google 在 2014 把一份價值約合 120 億美元的營收項目轉移,在全球範圍內避稅 24 億美元。這個項目的營收一直在增長,而且是先通過轉移到荷蘭子公司(Google Netherlands Holdings),再轉移到百慕大的子公司。 之所以先轉移到荷蘭,是因為荷蘭使用了 Double Irish 和 Dutch Sandwich 兩種避稅手段,再轉移到百慕大時就不需要向企業收取企業所得稅。
12. 沃爾瑪發布 Q4 財報,不及分析師預期
日前,沃爾瑪發布截至 2015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 1.4% 至 1297億美元,低於分析師此前預期,另外第四財季凈利 45.7億美元,下降8%。除了公布財報以外,沃爾瑪還預警稱銷售前景暗淡:2015年10月,沃爾瑪曾預估公司2016年營收最多只能取得 3%-4% 的增長。沃爾瑪方面表示,線上銷售增長放緩的原因是中國、英國與巴西市場表現疲弱。
13. 微軟、三星、高通等公司聯合成立 IoT 組織
近日,幾家巨頭科技巨頭公司在 IoT (物聯網) 領域達成了合作關系,共同建立了一個組織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OCF) 。這些公司包括微軟、三星、高通、通用、英特爾等,這個組織的建立目的在於為物聯網相關的公司和開發者們建立一個行業標準, 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實現共贏。值得一提的是,OCF 並未獲得物聯網上發展很好的 Google 和蘋果公司的支持。Apple 擁有自己的物聯網系統 HomeKit,而 Google 則是擁有 Nest、Weave 和 Brillo 等物聯公司。
14. Google 上線生鮮配送服務 GoogleExpress
Google Express 終於正式上線了。目前 Google 已經開始跟當地零售商 Costco 和 Whole Foods 等展開合作,與 Amazon 和 Instacart 正面交鋒。但是與競爭對手相比,Google 的競爭力不行,兩小時的送貨時間被拓展到四小時,最低運費從 15 美元增加到 35 美元,此外會員還有 3 美元的提前預定費用。Google 並不會設立物流中心,而是直接通過貨車到合作的超市取貨然後第一時間將貨物送到顧客手中。
15.蘋果發行 15 億美金的綠色債券
蘋果近日發布了新一輪的債券計劃,為未來股票回購和分紅籌集資金。在這些債券中有 15 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此類融資通常用於支持清潔能源和其他可持續項目。這是繼美國銀行去年 5 月發行 6 億美元綠色債券以來,全美規模最大的同類債券發行。蘋果稱,發行該種綠色債券是為了幫助各個公司的情節能源項目提供資金。蘋果將在不久建成綠色辦公建築和建立自己的可循環材料裝箱物流機制。
16.Vaio、東芝和富士通的 PC 業務將於近日合並
近日,Vaio 今天宣布與東芝、富士通的三方合並將馬上完成,三方合並的主要業務是 PC,因為受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影響, 日本 PC 市場在去年跌至谷底,出貨量同比減少 10%。Vaio 的發言人 Hidemi Moue 稱,這次合並三家公司將最大程度地占領日本 PC 市場的份額,也可以幫助公司節省資金,用於產品和研發和量產。 首此消息影響,東芝的股票在收盤時上漲 8.2%,富士通上漲 2.5%。
17.特斯拉推出兒童版 Model S,售價 499 美元
據外媒消息,近日特斯拉聯手童車生產商 Radio Flyer 共同推出了兒童版 Model S,該款兒童版 Model S 售價為 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3249 元,目前可在 Radio Flyer 官網上進行預定,預計今年五月發貨。兒童版的 Model S 與原版車相似度極高,適合 3 到 8 歲的孩子 “駕駛”,車重 81 英鎊,最高時速為 6 英里 / 小時,可通過開關將時速限制為 3 英里 / 小時。 該款童車有三種可選噴漆,即深海藍、金屬銀或中國紅。
18.Snapchat也要進軍電商市場了 此前獲阿里投資2億
閱後即焚Snapchat透露,平臺未來將發展電商,提供購物功能。 一年多前,Snapchat從PayPal旗下的Braintree挖來了商務負責人克里什·加亞拉姆(Krish Jayaram),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真正進軍電商市場。Snapchat去年投資了購物應用Spring。
19.蘋果嘗試自制電視劇
據報道,蘋果近日正在嘗試自制電視劇,而首部劇集將是關於蘋果高管、嘻哈藝人Dr. Dre的傳記。這令許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盡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蘋果將進軍電視業務,但這似乎不應該是蘋果進軍電視業務的方式。蘋果應該收購Netflix或某家電視網,或至少拿下熱門電視節目,例如美國橄欖球大聯盟(NFL)的直播權,而不該是嘗試自制劇。業內有人指出,“蘋果此舉並不算是真正進軍電視業務,而是嘗試內容營銷。”
20.谷歌正在布局東南亞市場
作為互聯網公司巨頭,谷歌的目標是統治世界。谷歌近日宣布,將在新加坡建立一個工程師團隊,以進一步普及互聯網。
盡管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但高科技產業在這一市場中仍然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幾年內,谷歌將在東南亞市場中進行更多投資。此外,谷歌計劃培訓10萬印度尼西亞語開發人員,受訓人員將主要致力於本地語言內容的開發。
21.亞馬遜員工不滿企業文化 揚言要成立工會維權
一個專門吐槽亞馬遜工作環境的網站FACE揚言稱,如果亞馬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其企業文化,那麽他們將會成立一個工會,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網站創始人稱,亞馬遜全公司上下遍布著擁有自主權的部門,部門經理們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虐待他們的員工。人力資源部門往往會選擇息事寧人,用豐厚的離職金來安撫受到虐待的員工;而不是站起來維護他們的權利。
22.虛擬現實技術成TED大會焦點
TED大會一向是超現實主義的,而在今年的TED大會上,虛擬現實技術正在成為焦點。在今年的TED大會上,至少有近十個講座和展覽是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題的。 觀眾將可以通過使用Vrse公司的一個定制應用程序、Google Cardboard和Urban Ears的耳機參與虛擬現實體驗活動——所有這一切都將提供給與會者。與會者還將可以參與The Void公司的虛擬現實體驗項目,該項目旨在向人們展示商業娛樂級別的虛擬現實技術。
本周海外融資匯總
1.印度家政 O2O 公司收購健身平臺 Orobind
2.酒店比價公司 Triptease 獲得 7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3.數字支付創業公司 ModoPayments 獲 200 萬美金融資
4.Google 收購新加坡企業聊天工具初創公司 Pie
5.矽谷醫療創新工作室 Health2047 獲美國醫學會1500 萬美元投資
6.英語教學軟件提供商 Ellevation 獲得640 萬美元融資,喬布斯遺孀、Zuckerberg 和 eBay 創始人均參投資
7.遊戲和醫用 VR 公司 MindMaze 完成 1 億美元融資
8.電影票務網站 Fandango 宣布收購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和電影社交網站 Flixster
9.社交媒體工具提供商Sprout Social獲4200萬美金C輪投資
10.韓國移動應用公司Yello Mobile獲軟銀3000萬美元融資
11.自適應學習平臺 Knewton 完成 5200 萬美元 F 輪融資
12.GIF 搜索引擎 Giphy 獲 5500 萬美元 C 輪投資
13.美送餐公司 DoorDash 將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約 7 億美元
14.YouTube 收購音樂人平臺創業公司 Bandpage
15.印度電商巨頭 Snapdeal 獲得 2 億美元融資
16.醫藥研發公司 Yumanity Therapeutics 獲 4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17.醫療方案提供公司 Apellis Pharmaceuticals獲 4700 萬美元 D 輪融資
18.英國租房應用Movebubble獲160萬美元投資
19.希臘酒店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 HotelGenius 獲得64萬美元種子投資
20.加拿大電商解決方案提供商Mobify獲1000萬美元投資
21.澳洲停車O2O平臺Divvy完成179萬美元B輪融資
22.Uber獲LetterOne投資2億美元戰略投資
23.芬蘭科學教育視頻提供商 Twig 獲得500萬美元B輪投資
24.旅遊路線和活動預訂的 Xola獲得 600 萬美元風險投資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常皓靖 ,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tflix領銜流媒體大戰 亞馬遜想出了自制劇先試看後付費的新招
亞馬遜公司本周二宣布, 首次將亞馬遜視頻上的原創網絡劇發布到包括Facebook和YouTube在內的社交媒體網站 。第一批試看劇集來源於10部黃金時段網絡劇和兒童劇集,均已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線,內容未刪減,非亞馬遜超級會員也可觀看。
而此前,亞馬遜以前公開的原創劇和電影的預告片,連同電視宣傳片、預演和社交媒體上的其他內容,情節都不完整。
亞馬遜表示,發布試看劇集的目的不是讓人們在亞馬遜以外觀看或購買這些系列劇,而是讓他們體驗亞馬遜金牌會員所能享受的待遇。除了兩天免費送達服務,金牌客戶還可通過Prime Video免費觀看數千部電視節目和電影,以及其他許多內容。
在美國,在線流媒體付費服務公司有很多, 比如Hulu、HBO、亞馬遜等, 競爭也十分激烈,但Netflix在該領域的優勢仍是顯而易見的。Netflix是一家專註於電影與電視劇的流媒體視頻網站,以訂閱作為盈利點。自熱播美劇《紙牌屋》開始,Netflix推出了《超感獵殺》 、《毒梟》等一系列熱播網劇。 目前,Netflix數據下載量達到約35%,傲視所有視頻平臺。 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Netflix已經擁有8300萬訂閱戶,在超過190個國家上線,每天累計播放內容1.29億個小時。
網售“自制美食”需持證上崗 乳制品、保健品有特殊規定
純手工曲奇、秘制牛肉醬、農家自制筍幹……這些號稱健康無添加的自制美食在各大電商和私廚平臺頗受歡迎,背後的食品安全隱患卻屢被忽視。據北京晚報報道,本月起,隨著《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下稱《辦法》)的正式執行,這些網上銷售的自制美食受到嚴格監管。按照《辦法》要求,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無證商家將陸續被平臺清退。
電商:地方特色食品受沖擊
《辦法》明確,網絡食品經營者應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並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則應盡到相應的審查義務,在30個工作日內向食藥監部門備案。
“多數經營特色地方食品的店鋪,在《辦法》實施之後難以繼續生存。”阿里巴巴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比如西塘的芡實糕、四川的牛肉醬、腌制過的泡菜、西北的黃饃饃等,制售這些當地特色美食的小商家要取得食品或餐飲經營許可證非常困難,其中許多已被清退。”
該負責人表示,10月1日前,未按規定取得證照賣家已基本從平臺清退。目前仍在進一步篩查清理“漏網之魚”。
此外,《辦法》對於乳制品、保健品也有特殊規定,要求網售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公示產品註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保健食品還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外賣:三大平臺下線8000商戶
線下無證經營被取締,線上餐飲銷售卻風生水起。此前,不少無證無照商販利用網上訂餐平臺“興風作浪”,靠外賣服務賺取黑心錢,引來不少市民投訴反映。隨著《辦法》的實施,如今網絡訂餐平臺基本做到亮證亮照。
據北京市食藥監局提供的數據,9月初,三大網絡訂餐平臺已下線無證無照商戶8000余家。10月1日前,百度、餓了麽、到家美食會亮證率已接近100%。在訂餐前,普通市民可在外賣平臺上先行查看店鋪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
記者此前發現,部分外賣平臺上的店鋪雖然公示了相關許可,卻存在超範圍經營等現象,比如小超市、食雜店售賣加工餐食,無相關資質卻加工制作涼菜等。不過,昨日記者登錄發現,相關店鋪已經從平臺下線。市民訂餐時如發現問題,可向食藥監部門反映。對未履行審查公示以及無資質店鋪下線義務的平臺,食藥監部門將予以從嚴從重查處。
私廚:多數廚房仍在無證“裸奔”
不需要門臉,也沒有招牌。以“回家吃飯”、“覓食”、“丫米廚房”等為代表,隱身於民宅高樓的私廚平臺十分火爆,卻長期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北京市食藥監局明確表示,餐飲加工制作行為不能因為冠以家庭或私人名義就遊離在法律監管之外。私廚平臺同樣需要對入網經營者實名登記,審查其許可證。
如今,《辦法》落地已有十余天,但多數私廚仍在無證經營。回家吃飯APP的相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平臺將積極響應和配合國家的新政策和新法規。但記者登錄平臺發現,對於家廚的招募條件並無更新,仍只需填寫相關信息,提供健康證,審核通過即可,未對許可證提出明確要求。
“辦理執照、許可證這些太麻煩了。本來就是小廚小竈,憑良心做飯,誰願意花時間、費精力去辦證!”一位經營米飯套餐的家廚向記者透露,目前尚未辦理相關證照。“如果平臺要讓我們下線,老顧客通過電話也願意訂餐,沒啥大影響。”也有家廚表示如被清退,將關門謝客,不再營業。
對此,北京中治律師事務所律師任鴻雁認為,對於家廚,可將其視為個體經營者而要求其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家庭廚房如果提出申請,會按照規定的要求和條件依法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會頒發許可,並納入到監管範圍,拿到許可後便可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
三大視頻網站“偏愛”自制內容
在背靠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後,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等三大視頻網站對外擴張的步伐越發堅定。為了擺脫視頻版權談判的被動、優質獨家內容的匱乏,三大視頻網站紛紛發力自制內容。
在愛奇藝宣布100億元投入內容版權、優酷發布三大內容戰略後,騰訊也宣布要向內容自制領域“砸錢”。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告訴第一財經,明年自制內容投入將是今年八倍。
企鵝影視副總裁、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誌傑透露,自制內容方面,很多IP是控制在視頻網站手中,視頻網站就可以涉足跟廣闊的產業鏈,包括影視內容制作、衍生商品開發和售賣、遊戲甚至主題公園等,視頻網站方面可以分享這個IP的所有收益。而視頻網站也不再是簡單的網端內容渠道,而是打通全產業鏈的大文娛公司。
單集制作成本過百萬
網絡自制劇《老九門》、《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點擊量突破百億,讓外界認識到人們對於優質視頻的渴望,這也堅定了各大視頻網站加速布局頭部(頂級)自制內容的決心。
優酷宣布將布局類型化、內容品牌化、排播自主化三大內容策略,其中,發力自制內容,特別是爆款成為優酷重點發力方向。騰訊視頻則對外宣布,2017年騰訊視頻將在系列王牌節目、開創性節目、受眾定向節目、黃金版權節目四大領域全面發力。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透露,“2016年愛奇藝自制內容超60部,同比增長200%。其中,自制劇增長468.5%。明年將推出包括版權、自制、垂直等多領域的192個頂級頭部內容。”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做門戶視頻網站買的內容太多太雜,耗費的購買和點擊流量消耗太大,如果掌控了頭部內容就可以建立付費、用戶群體就會穩定增長,所以目前各大視頻網站都在逐漸放棄做視頻門戶網站,不斷加碼自制劇、自制綜藝、網絡大電影。
韓誌傑對記者表示,發力自制內容可以讓視頻網站改變以往單純購買版權的被動局面,讓內容付費、先網後臺、自主排播均實現可能。
過去幾年,網絡自制視頻也頻頻亮相,但以粗制濫造為主。而今,這一狀況正發生改變。
韓誌傑表示:“前兩年,大家對網絡自制劇的感覺是低成本、低投入、粗制濫造,在打一些擦邊球,但現在已經完全不是這樣子了,目前各大視頻網站發力的自制內容都是大制作,都有業內知名制作公司參與其中。”
在視頻網站的推動下,自制劇創作開始朝著大投入、精品化邁進。2016年高端電視劇投資成本單集一般在300萬~600萬元,而騰訊視頻自制劇《鬼吹燈》的單集投資達500萬元,兩者不相上下。
新傳智庫(CCSmart)發布的《2016網絡自制劇行業白皮書》指出,2012年~2013年各大平臺均有產出,彼時自制劇處於蓄力期。2014年被譽為自制劇元年,自制劇總集數達1469集。2015年自制劇增長勢頭更為迅猛,飆升至2866集,同比增長95%,全年累計播放量達229億次,經過2年井噴式發展,2016年到2017年被普遍認為是自制劇行業的增勢階段。
攻守壁壘
各大平臺為了如此拼盡全力去做頭部自制內容?合一集團總裁兼阿里音樂CEO楊偉東認為:“視頻平臺最需要的,是打造大眾化和垂直化爆款的能力,而品牌需要找到契合的優質內容作為營銷爆款。”以優酷自制頭部綜藝《火星情報局2》為例,其廣告收入從第一季的1.5億元上升至2.5億元。
對於以往缺乏優質自制內容的時代,視頻網站極為被動。楊偉東表示:“過去電視臺不播我們就沒有辦法播,沒有辦法做植入,也不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定整個劇的主題,演員、導演、團隊主創都不是我們定,播放無法控制,里面商業化植入就沒有辦法,用戶收費就更不可能了。”
現在,視頻網站既可以購買版權內容,也可以靠自制內容帶動流量,獨播、網臺聯動甚至先網後臺模式均可以實現。因此,誰能制作優質的影視劇和綜藝,誰就能夠占據行業制勝點。
陳少峰認為,視頻門戶網站沒有好的商業模式,“視頻平臺+部分自制內容+委托制作或者購買部分內容”是基本的趨勢。
優質的頭部內容直接影響了視頻網站未來的運營模式。首先,自制內容讓視頻網站付費模式不斷發展。韓誌傑認為,自制劇跟版權劇相比,每個自制都是有付費的權益,可以直接推動付費模式的發展;其次,自制內容讓視頻網站可以實現排播自主化,廣告營銷可控。
隨著自制內容的水準不斷提升,制作資金也水漲船高,也給視頻網站帶來不小的壓力。
韓誌傑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幾大視頻網站虧損都很嚴重,幸好有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在背後撐腰,否則普通視頻網站很難應對這麽高的成本壓力。”
對於目前自制成本過高的現狀,韓誌傑表示:“很大程度上是藝人支出過高導致的,韓國藝人整體支出占內容總投入兩三成,而在國內動輒占五六成,主要源於中國知名藝人很稀缺。”
網絡自制是否已來到黃金時代? 企鵝影視自制劇總經理方芳: “什麽是黃金時代,我認為真正有內容、賺錢的時代就是黃金時代”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9/1060423.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文
每經實習編輯 溫夢華
2016年網絡自制內容迎來新的熱潮,網絡劇、網絡大電影、網絡綜藝等的制作數量規模遠超去年,題材也更加多樣。在這兩天舉行的第四屆網絡視聽大會上,業界在談論一個話題,“網絡自制是否已來到黃金時代?”這個黃金時代,所指的不僅是面上的產業數據和市場數據,更是探討一種含金量。今天,在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自制TOP沙龍”上,金牌網絡制作人、影視界學者帶來了他們最新的觀點。
從左到右依次為:李黎、戴瑩、葛威、方芳(現場圖)
政策和業態催生出網絡自制的黃金時代
2016年4月6日,演員劉濤開通直播平臺賬號,與網友親密互動。劉濤直播一打開,開場5分鐘就造成直播平臺癱瘓。這是讓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印象深刻的例子。他認為,2016年是中國網絡直播元年,網絡衍生的方式和內容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方面,直播是網絡內容繁榮發展的一個切面,事實上,網絡自制劇等網絡自制紅火已成為業界常態。
從2013年到2015年,網絡劇總產量翻了7倍之多,2015年379部網絡劇的產量已十分接近傳統電視劇(註: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15年電視劇總產量為395部),其中多部作品的點擊量沖破10億大關。據藝恩數據,2015年網絡劇全年播放量為274.5億,較2014年的123億增長了1.1倍。
周星表示:“互聯網時代的網劇是必然和文藝結合在一起的,同時拉攏了電視劇的受眾,形成了新的時代。”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信息化處的處長劉軍認為,網絡自制的新時代來臨,也跟政策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2015年1月,廣電總局對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方式進行調整,實行“一劇兩星’”、“一晚兩集”。2014年9月5日,廣電總局重申網上境外影視劇管理的有關規定,實行數量限制,不得超出國產劇數量30%。“這種情況下就引來了我們網絡自制的春天。”劉軍說,“我認為,網絡自制的黃金時代是已經到來,而且是必然到來。”
IP並非萬能 不是套上IP就遍地黃金
借助網絡自制興旺的良好環境,2016年各大視頻網站都在打造“精品大IP”。周星說:“隨著視頻網站投入成本增加,網絡自制劇已經從小作坊式的成本制作轉向“燒錢”大制作,其制作能力與投入水平已經比肩傳統版權劇。”像《老九門》單分鐘投資額突破了11萬元,《心理罪2》用2.35:1的比例拍攝,打造真正電影級別的觀賞效果,周星說:“IP通過生態化反得到了放大效應。”
不過,即便如此,IP並非網絡自制的萬能鑰匙。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就表示,“IP不是萬能的,它提供了一個框架,一個方向。IP是一個用戶的情感眾籌,又是一個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網感眾籌,如果我們找到這個情感眾籌和網感眾籌是什麽,可能會提供一些改變。”
企鵝影視自制劇總經理方芳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影視公司來推銷的IP方案,她坦言發現其中有很深的憂慮,“IP過熱,2017年甚至2018年的IP劇目已經被開發完了,但現在你還會看到很多人拿著IP的方案來找到你,這里面有資本的助推,也有商業賺快錢的考慮。”
但是,方芳提到,並不是網絡自制黃金時代來臨,視頻網站手上就已經收到了黃金,“視頻網站都在虧損,投入越多,虧損越大。真正有內容,能夠實現商業價值的東西才是黃金。並不是套著IP概念的東西,或是什麽劇目類型流行而模仿出來的本子就是我們需要的東西。什麽是黃金時代,我認為真正有內容、賺錢的時代就是黃金時代。”
科技心語|奈飛豪賭自制視頻
原創內容為王的時代回來了。
一家被國內美劇迷親切稱為“奈飛”(Netflix)的美國網絡流媒體服務商從在線影片租賃的角色轉型為開發自制原創內容,憑借高端自制美劇和突破性的排播沖擊著傳統電視平臺的優勢。
2016年,Netflix實現營業收入88.31億美元,同比增長30.26%;凈利潤為1.87億美元,同比增長52.22%。
成立於1997年的Netflix,經營範圍是在線影片租賃,能夠讓顧客快速方便的挑選影片,同時免費遞送。用戶可以通過PC、TV及iPad、iPhone收看電影、電視節目,可通過Wii,Xbox360,PS3等設備連接TV。2009年,該公司可提供多達10萬部DVD電影,並有1千萬的訂戶。2007年2月25日,Netflix宣布已經售出第10億份DVD。研究機構HI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11年Netflix網絡電影銷量占據美國用戶在線電影總銷量的45%。
然而,從電影制作公司購買版權的成本提高正在蠶食Netflix的流媒體運作,DVD收入損失慘重這個事實,讓Netflix曾經盛極一時的DVD業務不再成為其增長的組成部分。更為糟糕的是,星智娛樂公司一直是Netflix在線影片的主要來源,因為沒能跟星智娛樂公司續約,Netflix在線影片的質量下降。2012年Netflix實現營收36.09億美元,同比上年增長12.63%,但凈利潤同比暴跌92.41%,僅為0.17億美元。
痛定思痛後,Netflix開啟自制原創內容的道路。
2013年Netflix出品的《紙牌屋》被推上全球矚目的風口浪尖,隨後《鐵杉樹叢》、《女子監獄》……接連多部劇集均保持超高質量成為了現象級話題。
優質的內容也吸引了全球眾多用戶。截至2016年年底,Netflix的用戶總數達到了9380萬人。Netflix公布的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Netflix全球流播放服務用戶人數凈增加705萬人,創下了公司歷史上單季度新增全球用戶人數的歷史最高紀錄,其中美國以外的全球新增用戶人數為512萬人。
Netflix 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說:“用戶的增長反映了全球觀眾對網絡電視的接受度大增以及對原創內容需求強勁的趨勢。”為此,Hastings果斷切斷DVD點播服務,大力發展Netflix Original業務。
過去一年,Netflix原創節目內容時間超過600個小時,今年的目標是超過1000小時。Netflix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透露,過去一年有一半的用戶搜索來自Netflix Original的原創內容。未來Netflix還將推出多達42部原創劇,包括漫威動畫的《鐵拳》(Iron Fist)以及德魯-巴里摩爾的僵屍喜劇《Santa Clarita Diet》。
Netflix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Netflix在原創內容節目上的投入是145億美元,2017年在原創劇方面的投入將比去年再增加10億美元,達到60億美元。原創劇的制作成本也令Netflix 2017年的財務狀況吃緊。Netflix首席財務官David Wells此前表示今年的現金流赤字將達到20億美元,比去年的17億美元也有所增加。
雖然Netflix在美國訂閱率市場占比接近一半,但相繼有亞馬遜Prime視頻、美國視頻網站hulu等流媒體視頻平臺出現。這些平臺也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原創影音內容,成為Netflix的有力競爭對手。
為了贏得更多全球用戶,Hastings去年在慕尼黑的DLD(數字、生活、設計)大會上表示:“Netflix計劃在中國推出流媒體視頻服務,目前與中國監管部門的談判正取得進展。”
不過,Netflix真要進入中國,會發現它要面對的競爭格局遠比看起來還要複雜。百度旗下的愛奇藝、阿里巴巴旗下的優土、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均將精力放在了原創自制內容上。
相比Netflix來說,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多年來的大數據收集和分析,已經對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在各大中國網絡平臺上,80%的用戶都看中國的電視劇和電影。這些內容不僅吸引觀眾,還逐漸將其轉變為會員。愛奇藝更是將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法則運用到網絡視頻制作中;樂視也開始原創自制劇,並向上拓展至硬件。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視頻網站才從IP黃金夢中蘇醒,為何又瘋狂砸錢做自制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0/161801.shtml
視頻網站才從IP黃金夢中蘇醒,為何又瘋狂砸錢做自制劇?
刺猬公社
2017-03-10 15:49
本文由刺猬公社(微信ID: ciweigongshe)授權i黑馬 發布,作者香芋 張小魚 。
視頻網站們近幾年總是紮堆發力。
先是哄搶UGC,後來一擁而上把“IP”炒成了天價。現在,各平臺終於從那場熱熱鬧鬧的黃金夢中醒來,帶著對優質內容的焦慮和野蠻燒錢的傷口,開始布局各自的自制劇戰略。
華誼創星制片人劉鋒告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他認為,自制劇是視頻網站的未來出路。因為購買版權劇只能擁有播映權,但沒有完整的衍生品開發權,而自制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性價比更高。
但挑戰依然很大。
自制劇有多火?
繼2015年6部網劇敲開十億俱樂部大門之後,2016年共有23部網劇播放量超十億,並且出現了《老九門》這樣的百億“劇無霸”。《2016 網絡自制劇行業白皮書》中的數據也證明了自制劇市場的火爆,2016年,互聯網自制內容總投資約為 270 億,制作集數增加近 42%。
各平臺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自制劇數量將達134部,較2016年幾乎翻倍。也就是說,視頻平臺仍然看好自制劇內容,自制劇行業將繼續擴張版圖。
2016年,沖在最前面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已經在付費自制劇數量上超越了外國的Netflix。
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國劇出品部總監劉明麗告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自制劇這塊,搜狐會以比較積極的姿態去做,資金投入力度也會加大。”目前頭部劇的演員價格和制作成本漲幅很高,各平臺競爭過於白熱化,“搜狐雖然會購買一些頭部劇,但是會趨於理智,購買一些高性價比並適合平臺調性的內容。”
華誼創星制片人劉鋒也認為:“前100的IP基本已經消耗完了,只剩些邊角料,現在做IP劇只能用第二三陣營的IP了。”
自制劇的變現主要來自三個部分:廣告收入、轉化付費會員和二次輸出的版權收入,其中前兩者占比重較大,特別是會員收入。
劉明麗說,搜狐視頻的會員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我的貼身校花》、《親愛的公主病》等自制劇為搜狐視頻帶來了很多會員增長。為了讓用戶保持購買會員的慣性,搜狐視頻已經做好了全年的自制劇排播,每個月都會推出獨家的自制劇,激勵會員續費。
但會員往往充值只為看某個劇、某個明星,“用完即走”,對平臺的忠誠度不高。這倒是很像微信小程序的理想模型,但視頻平臺可能沒法像張小龍那樣看待。為了提高用戶黏性,各平臺紛紛發力打造“自制偶像”,從造星綜藝到起用新人擔當自制劇主演,投入不可謂不多。但是,一旦自家藝人真正能挑起大梁,其成本仍比一線鮮肉低出許多。
如張一山憑借《余罪》,300萬身價一夕漲至5000萬,劇影綜資源拿到手軟;而憑借《太子妃升職記》走紅的張天愛,其微博粉絲數由3萬暴漲至500萬僅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
據劉明麗介紹,搜狐視頻在挑選制作團隊時,不會迷信大導演,而是主要看團隊的實際能力,比較傾向把更多機會給那些新銳的導演和編劇。“我們捧出來很多新人,但不會因為新人便宜就用他們,而是要找那些在審美和要求上都能和搜狐視頻達成一致的導演。”
也有業內人士對視頻平臺的培養人才功能存疑——“所以培養出了哪些叫得上名字的人呢?”
圖片來源:傳媒情報局
也許你也曾聽說,自制劇“鼻祖”Netflix的自制劇《紙牌屋》走紅全是大數據的功勞。雖然後來其編劇出來作出反駁,但Netflix及其後生們依然極其重視大數據的指導作用,在采購和創作IP時,瞄準了“95後”的青春言情和玄幻夢想。
但自制劇行業最大的隱憂或許也來源於“大數據”。
首先,各視頻網站的用戶數據屬於商業機密,無法公開共享,因此各平臺在選擇IP進行改編時,只能基於自己平臺上的用戶口味和制作團隊的經驗進行判斷。但他們的目標觀眾又是全網用戶,因此頭部內容評價兩極化,甚至折戟沈沙的狀況也不可避免。
其次,頭部自制劇一般需要至少半年的制作流程,這就導致選擇IP和最終發行之間存在著一個時間差,當初的熱門題材,待到播出時可能已是昨日黃花。雖然說創作的滯後性或許是所有內容作者的宿命,但視頻網站重點打造的的頭部網劇,更加不容有失。
提到自制網劇,我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可能還是“雷”。
即便成了“爆款”,獲得了流量的認可,劇粉們能給出的最大褒獎竟然是“有毒”。因為預期太低,所以一旦被設定、故事、演員、槽點……中的某一點吸引著看下去了,一定是自己感染了病毒的緣故。
隨著時間累積,觀眾的期待早晚會越過闕值。屆時,自制劇會是行業洗牌後的另一枚棄子,還是順應趨勢,成為新玩法的主角?
趨勢一: 內容精品化、品牌化
每次搜狐自制劇的發布會,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都會出席。
從這個角度上看,搜狐可能是最重視自制劇的視頻網站。2月17日,張朝陽在自制劇《屏里狐》慶功會上重點分享了搜狐在內容領域的投入和計劃,表示搜狐視頻準備堅定走向收費平臺,預計在2019年盈利。張朝陽還表示,像《法醫秦明》這種自制劇,明年會持續發力,應該在二三十部左右。
經歷了野蠻生長,網劇市場趨於冷靜,準入門檻已經提高。五年前播放量過百萬就敢自稱“爆火”的網劇江湖早已“換了人間”。根據骨朵數據,2014年全網上線205部網劇,至2016年共計349部網劇上線,數量較2015年的379部有所回落。
現在,視頻網站的第一批用戶已經從“給什麽就看什麽”的原始階段,升級成為有自己觀看習慣和偏好的成熟觀眾。最方便快捷的用低級內容“打擦邊球”、各種推廣導流對他們不再適用;何況每個人每天上網的時間總共3.78個小時(根據CNNIC最新數據),在短視頻崛起、日韓英美劇同在一條起跑線上的今天,視頻平臺也不得不升級自己的內容質量。
多位從事自制劇行業的相關人士告訴刺猬公社,他們非常希望自制劇的相關政策能夠越開越規範、成體系。
劉鋒說:“我們希望有一個風向標來指引到底什麽劇能做,什麽劇不能做,減少政策風險性。”劉明麗也認為,有了政策的約束,那些想要“打擦邊球”的自制劇制作方會有所收斂,自制劇生態會更加健康。
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認為:“實際上好的網絡劇對創作的要求比電視劇更難。因為看電視劇的時候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比方說做家務,但當你看一部網絡劇的時候是很專註在看的。尤其現在移動終端迅速發展,很多人都是拿Pad和手機在看,一個人對著一個屏幕,這更要求你的內容劇情一定要抓人。”
2014年,廣電總局頒布 “一劇兩星”政策,即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劉鋒告訴刺猬公社,這直接導致劇作的分擔成本提高,衛視購買成本增加,原先為電視臺提供內容的專業團隊不得不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些制作者的作品仍然需要出口,因此視頻平臺成了他們的新去向。
“野路子”迎來了“正規軍”,自制劇的質量頓時獲得極大提升。比如2016年,愛奇藝《鬼吹燈》的幕後團隊,就是《瑯琊榜》的爸爸們――侯鴻亮+孔笙。
傳統影視巨頭、知名編劇和導演等加入網劇市場(圖片來源:骨朵數據)
“前幾年視頻公司拍一個劇,制作場景都很簡單,線索比較單一,成本是很低的,但是現在我們願意花錢制作高水準的網劇,因為它的商業模式是順暢的。”張朝陽認為,未來網劇將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且水準不低於傳統電視劇。
內容市場的“二八定律”在視頻行業體現得更為殘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網絡自制劇基本只有10%的頭部劇目能夠打出名堂,另外九成腰部及以下內容,往往只能靠被頭部內容吸引來的用戶的溢出精力來消化,即為了讓會員費花得更“值”,付費用戶會去點擊頁面上的其他視頻。
為了降低頭部內容的風險,提高用戶忠誠度,視頻平臺開始深耕垂直細分領域,首先是發掘自己的IP的可持續性價值,在保證還原度的基礎上,充分滿足粉絲需求;其次,用小眾內容打造品牌特色,開辟恐怖片、紀錄片、文藝片等子頻道,直擊狹窄受眾的痛點。
2017年搜狐重點自制劇(圖片來源: 骨朵傳媒)
從搜狐公布的2017年自制劇目來看,搜狐視頻的《無心法師》、《法醫秦明》、《刺客列傳》等,都已經成了系列IP。在《屌絲男士》大電影《煎餅俠》中,張朝陽甚至親自出鏡,搜狐品牌深度參與內容。
《煎餅俠》里的張朝陽
“歷史告知未來,我們在2016年下半年已經制作了很多良心作品,將會繼續這樣的趨勢,而且會翻倍。現在已經有十部已經拍好的作品,很多作品進入第二季,往往第二季才是收獲季節。”劉明麗說。
劉明麗向刺猬公社介紹,搜狐視頻在挑選自制劇項目時,會比較看重項目與平臺的契合度和對市場的迎合度,以及項目是否有可持續的生命力做續集,“要看這部劇是否有開發第二部甚至第三部的潛能”。
“視頻行業的競爭不是靠錢競爭的,我們將重點加強自己出品自己創造IP或者已經有IP的等等。”張朝陽的品牌化戰略已經初見成效。
劉明麗還告訴刺猬公社:“搜狐一直堅持走精品化道路,努力打造搜狐出品的牌子,讓用戶願意為搜狐視頻的品牌付費。”她說,搜狐視頻一直堅持不刷流量,在市場上屬於比較理智和冷靜的。
搜狐視頻的自制劇內容題材非常豐富多,類型也很多樣。搜狐做了很多垂直化的小眾自制劇,在劉明麗看來,搜狐視頻作為一個媒體平臺,不僅要滿足主流的用戶需求,還要關註個性化需求,照顧到更多層面的用戶。“只要堅持做出獨家的好內容,肯定會有人來買單。”
事實上,早在 2012 年,愛奇藝公司 CEO龔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就已經斷言,“視頻網站把自己的價值觀核心寄托於熱播電視劇的時代已經到了尾聲。”
以“精品化”對抗“流水線”,從自己擅長的題材入手,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打造優質內容,提升品牌辨識度,已經成為了自制劇行業的共識。
趨勢二: IP全產業鏈開發
子曰:如果蛋糕的圓心是確定的,那麽要想多吃兩口,就要擴大蛋糕的半徑。
由於自制劇的制作成本較低,而品牌方有著軟植入、硬冠名的“花式廣告”技巧,現在大平臺的優質自制劇已經脫離了賠本的困擾,他們現在更關心怎樣把這一資源所創造的價值最大化。
各大視頻網站一方面不斷為VIP增加新玩法和福利,另一方面,以網絡視頻為核心,輻射電商、影音遊、社交等多種服務的泛視頻生態圈正逐步形成。
2016年9月,騰訊旗下企鵝影視出品的自制劇《九州天空城》首輪播放完畢。這部作品不僅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數據和觀眾評價,還實現了企鵝影視全產業鏈條開發的完整範例。目前,頁遊《九州天空城》已經由騰訊愛玩上線,原著小說同步出版,周邊衍生品也進行了多樣的開發,並與電商打通了渠道合作。
《九州天空城》遊戲官網
企鵝影視副總裁韓誌傑曾透露,“從收益的角度來看,遊戲在其中是占比較大的一部分。”
無獨有偶,愛奇藝也正在實現從視頻網站向泛娛樂化門戶的衍變。改編自《花千骨》小說的遊戲,去年半年總流水超8.5億人民幣。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和他的“大蘋果樹模型”
愛奇藝在之前的版權劇爭奪中橫掃了所有競爭對手。轉向自制劇後,他們仍然保持了“不差錢”的強勢作風。2016年,愛奇藝自制內容超過60部,自制劇增長468.5%。
《老九門》《最好的我們》《余罪》系列播放量合計184億,占TOP10播放量近六成。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2017年愛奇藝內容投入將超過100億,持續打造爆款作品。
在2016年的高分網劇Top5中,3部愛奇藝自制劇上榜
通過改編自《盜墓筆記》的超級網劇,愛奇藝開啟了會員付費看劇的商業模式。作為產業鏈的最上遊,原創文學IP成為嘗到甜頭的愛奇藝的下一發力點。
2016年5月,愛奇藝正式啟動文學業務,並舉辦中國好故事文學大賽。通過參考作品點擊量+關註度、同類型IP表現、各項榜單排名、微博指數、百度指數、付費用戶畫像、題材類型、衍生價值標準,愛奇藝試圖從中甄選並孵化出適合影視化和IP全產業鏈開發的原創網絡文學。
愛奇藝文學出版
和一般的視頻網站自制劇不同,兼具硬件基因的樂視在自制IP開發上具有更廣大的想象空間。
2016年開年大劇《太子妃升職記》爆火後,樂視專門為該劇定制了樂1s太子妃版,並獨家首發了第三版結局。6月,樂視投制的《親愛的翻譯官》更是開啟了電視劇營銷新時代,不僅有至少20個品牌植入,被吐槽為創造了“樂視手機代替蘋果稱霸世界的平行宇宙”,還用上了樂視未來廣告的大殺器,“超級BUY家”。
結合劇情中主人公使用的各種產品,在屏幕右下角自動彈出購買廣告,堪稱生態級的傳播和營銷模式。
打通線上線下多個應用場景,形成“內容+平臺+終端+應用” 的內容生態營銷模式, 自成一個閉環。在觀眾口味還未被完全摸清的今天,這一模式當然有利於分擔商業風險。但另一方面,過多植入對內容的傷害卻是根本性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親愛的翻譯官》,豆瓣評分只有5。廣告雖好,可誰想“過把癮就死”呢?
趨勢三: 分賬模式創新和反哺電視臺
在2016愛奇藝世界大會—中國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提出,除了全資投資、聯合出品的合作方式外,平臺還將采用“分甘同味”的分賬模式。給完成了前期制作的獨立自制劇一個播放平臺,並對IP進行買斷或者發行,使得制作方能夠獲得一些資本回收。
愛奇藝的分賬模式
2016年,樂視視頻也高調發布“劇毒計劃”,不僅痛陳天價購買、翻拍過度、制作粗糙、片酬過高等不合理現象,更宣布面向中國影視劇領域高達150億元的投資計劃,創造了“保底+分成”的全新合作模式,以參與頭部內容的相關產業開發和收益分成。
“只有將市場做得良性化,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認為,“首先是建立一個很公平的合作機制,其次讓所有項目跟愛奇藝平臺合作後,能夠在推廣、品質上得到很好的提高和保證,建立良好的機制,與合作夥伴一起去搭建很好的平臺。”
這套商業模式的邏輯在於,視頻網站、制作方、電視臺將共同承擔風險,共享商業成果。這也就意味著自制劇行業能承載更高的制作成本,抗風險和變現能力增強,而傳統電視臺成為內容輸出的渠道方。
《親愛的翻譯官》、《他來了請閉眼》、《老九門》、《如果蝸牛有愛情》……網絡自制劇似乎擺脫了“臺強網弱”的壓制,開始反哺電視臺。
目前,周播劇場的趨勢已經蔓延到各個衛視臺,攻占比率已經高達五成。企鵝影視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已經登陸東方衛視,鹿晗、古力娜紮領銜的大劇《擇天記》,也將在湖南衛視周播劇場同步放送。這還是湖南衛視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來自於視頻網站主導的IP化大劇。
《老九門》電視臺收視率與網絡播放量走勢對比圖(圖片來源:骨朵傳媒)
鑒於視頻平臺的出價已經將內容價格“平擡”到了新高度,慈文傳媒、正午陽光等頭部制作公司也將重心逐漸轉移到網絡劇上。多樣化的“網臺聯動”不僅帶來排播模式的改變,更代表著電視劇行業話語權的交替。電視臺用自制劇內容為獨播劇場吸引年輕觀眾;視頻網站也因為有了話事資格,才能做更深層的定制化內容,提升會員增值服務等等。
目前來看,視頻網站與電視臺合作,通常采取非會員同步跟播,會員提前看的方式。企鵝影視自制劇業務部總經理方芳向骨朵傳媒表示:“像一般的版權劇,尤其是現在黃金劇場所播的版權劇基本上完成不了會員權益的尊貴感,但企鵝影視聯合傳統電視臺的自制劇周播劇場,因為話語權更大,網臺聯動的商業模式可以實現會員利益的最大化,就能為騰訊視頻的會員用戶提供最強有力的服務。”
三方共贏固然美好,但電視臺、視頻網站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平臺的受眾數據不同,因此他們對電視劇內容的呈現等環節都可能存在沖突。
可以預見的是,進入內容競爭環節,這些視頻平臺將面對更多競爭對手,不僅是電視臺,不僅是國內的內容,也不僅限於連續劇的形式。也許自制劇很快會為視頻平臺吹響扭虧為盈的號角,但用戶的需求升級又會在不遠處等著他們。
還好,內容人永遠是年輕。
[本文由刺猬公社(微信ID: ciweigongsh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香芋 張小魚。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視頻
贊(...)
分享到:
旗帜传媒:草根网络自制剧
1 :
GS(14)@2010-11-28 12:18:08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26/169782.html
没有韩三平和华谊兄弟的身影,没有一线明星,不在电视台上播放,从创意到发布只用3个月,每集只有10分钟——这就是眼下标准的网络自制剧形象。
没有韩三平和华谊兄弟的身影,没有一线明星,不在电视台上播放,从创意到发布只用3个月,每集只有10分钟——这就是眼下标准的网络自制剧形象。
如今,《老男孩》《指甲刀人魔》《欢迎爱光临》等自制剧正在网络上被疯狂的点播着。而在《爱上男主播》的制作名单中,旗帜(上海)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下称旗帜传媒)名字被大家发现,在与新经典影业集团、土豆网等机构的合作下,以旗帜为代表的网络影视剧创作新势力,希望能在央视和湖南卫视的娱乐“垄断”下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视频网站的“空白”
“《蜗居》只在电视台完整地播出过一次,便被禁播了,很多人是通过视频网站收看的。” 华扬数字集团、旗帜传媒CEO苏同看到了《蜗居》视频在网络上惊人的点击量,开始思索网络剧的可行性。“能不能我们也制作一些网络剧,即能提高流量,又能带动视频广告,让网站和广告主都受益。”
在创建旗帜传媒前,苏同建立了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主流视频网站都是他的合作伙伴。 2010年8月,苏同在某个场合遇见了这几家网站的高层,并向对方表达了自己制作网络剧的想法。很快,这些视频网站就与苏同一拍即合。
苏同深知,目前各大视频网站正在为缺少优质的视频播出内容而忧虑,因此他提出了一种“共赢”模式:“我们和几个视频网站共同出资制作影视剧集,在几家视频网站上同时播出,网络剧中涉及的植入式广告,以及后期在各大网站中产生的贴片广告的利润由投资人共享。”
其实,在视频网站纷纷上市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盈利依旧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而对视频网站而言,播出内容版权问题及购买成本偏高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跨越的门槛。
“引进一部好的电视剧,并在网络上播出,视频网站每集就要付出十几万的版权购买费用。”苏同表示,“而每年的优秀电视剧又少之又少,视频网站能够出卖的广告空间非常小。大家都在想自己制作出内容,以弥补内容上的不足。”
但是在制作内容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每个网站都想制作自己的内容,比如土豆就不会播出优酷制作的网络剧,这样就产生了资源的浪费。”苏同说,“如果我作为第三方独立的非平台公司来牵头制作高品质的网络剧,然后共同播出,就可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最初,苏同只是与优酷、土豆和奇艺一拍即合,后来搜狐视频也加入进来。
“其实算一算,整个网络剧300分钟,每集10分钟,制作投资加上推广费用只有100多万,平摊到5个投资人身上,每家也只有几十万元投资。相比购买电视剧版权而言,这是非常划算的。”苏同表示。
典型的快餐文化
此前,网络上也已经出现了《老男孩》《指甲刀人魔》《欢迎爱光临》等最新出炉的网络短片、网络影视剧,并受到用户欢迎与媒体关注。因为网络剧不受监管,不用花费审片所用的6个月时间,因此,苏同认为网络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应迅速。
旗帜传媒推出的第一部网络剧《爱上男主播》从策划到上线,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不同于广州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虽然是网络剧,但是我们还是要求制作精良,因为品牌商的植入广告和贴片广告都会对内容和制作有所考虑。”
网络剧的利润模式很简单,就是节约成本、创造利润。“所以,在选择剧本的时候,我们首先排除了古装戏,而选择了节约成本和广告商青睐的当代故事。”苏同在中国网络文学中挑选剧本,并定下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编剧王芸的人气网络小说《S女出没,请注意!》,最终改编成网络偶像剧《爱上男主播》。
在选择好剧本后,苏同又请来导演,并让北京电影学院和中戏即将毕业的影视新人来担任男女主角。
而整个拍摄过程只用了23天。 在此期间,《爱上男主播》集合了宝马、KAPPA、联想等一线广告主,并与DOUBLE CLICK(网络广告行业领先的投放监测管理平台)合作。当然,这只是苏同的第一次尝试,“网络剧制作流程非常快,所以我在考虑,为了增加观众的快感和黏度,今后可以让观众来参与决定剧情走向,我们一边互动一边拍摄,甚至可以出现两种不同结局的版本。”
挑战央视和芒果?
每年能够在央视和湖南卫视等强势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非常有限,而评判一部电视剧的价值重要与否,便是会否在这些权威平台上播放。
“现在,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联合的视频平台,一个视频内容可以在多家视频平台上联合播放。”苏同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制作出一批不仅在一个网络平台里播出,而是在整个视频领域播出的网络剧,其覆盖、收视率足够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媲美。”
在优酷内部一位人士看来,“实际上对于网络平台方来说,也要考虑主动做一些差异化的事情。我们希望得到一些,跟传统电视台、传统电视剧制作公司牵头做的稍微有点差别的剧。”而这位人士的话也表明,视频平台也迫切需要特色化的内容,不愿再跟随电视的脚步。“我们开始与一些独立的网络导演、电影导演,甚至大的电影集团合作。其实大家都在尝试,比如做一些更适合年轻受众、主流受众的内容。当然尝试也会有风险,这大概就是这个开放的平台更容易被各家为竞争对手的视频网站同时接受的原因吧。”优酷人士如是说。
日行廿里:自制以取勝(II) 盧志威
1 :
GS(14)@2013-05-09 00:20:14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c2VjdGlvbnM-;_ylv=3
綜合上期的事例,所謂「日行廿里」,由於長期保持自制,到逆境出現時,當事人、機構自自然然會有一定優勢。首先是可以保持對自我的信心。由於日行廿里的目標,上限、下限都是由自己訂出,所以就算環境不就,經過努力之後,應該還是可以達到,所以對自己的能力,可以維持客觀的評價。如果是慣於好景便大手大腳擴張,一轉勢便被逼龜縮,所有的持份者,都養成了高增長的心理預期,當出現大偏差,便容易大受打擊。
第二是在受到破壞性很大的打擊時,由於一直有跟隨一套標準,可以減少災難發生的可能性。例如在八十年代時,AMD的取態,是全速發展,佔領市場份額;相反,英特爾則公布將會限制公司的增長速度。一時之間,市場對兩者的評價,當然是天淵之別。可是,數年之後,整個半導體行業,出現大幅衰退,在這種環境下,雖然兩者的銷售額,都遭受大幅打擊,可以AMD卻因為早前發展而背負重大債務,盈利增長被英特爾重新扒頭後,便再未能追及。良好的自制力,可以避免任何時候無意間用盡所有資源,以免將逆境時的問題更為放大。
第三則是在環境失控時,有法可依,不會病急亂求醫。「尋找救命稻草」,是出現問題時,常見的應對策略,例如公司改變原有的業務、大幅增刪管理層和員工;或者投資、投機者,在市況波動時,突然大幅改變自己既有的操作手法。通常最終都是舊患未清,新傷又來。
良好的日行廿里目標,未必一定要是財務上的,各行業及個人,都可以自己實施。最重要的元素,有以下數點:當然是要明確和適合自己,而且是要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例如自己的理財計劃,投資的未來回報,是不在自己控制的範圍;但損失不超過某一個水平、增加儲蓄的份額,則自己有能力決定。而一個合適的期限,對回顧和管理目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