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稱霸七大賽 最年輕大滿貫棋士的勝負哲學 張栩:勝利是從 10%開始累積

2010-6-7  今周刊





台灣旅日棋士張栩才剛過30歲, 就已經拿下七大棋賽大滿貫,但是他風光稱王的背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在成敗論英雄的世界,他始終相信自己,懷抱著熱情迎戰。

撰 文‧孫蓉萍

北縣三峽復興路上有一間兒童綜合才藝教室,名字叫「遊戲間」,顧名思義,應該就是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的地方。

邊玩邊 學真能搞出什麼名堂?這當然和每個孩子的資質個性及後天努力有關。但最起碼,經營這「遊戲間」的老闆張遠錫,已經有了一個最經典的成功案例:他的兒子,是 台灣知名的旅日棋士張栩。

屢創紀錄的不凡年輕棋士

就算不懂圍棋,但只要聽到張栩旅日生涯所拿下的頭銜與紀錄, 應該還是可以感覺到這位年輕棋士的不凡。

張栩是史上第二位拿下七大棋賽(棋聖、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碁聖)大滿貫的棋手,而且 未滿三十歲就達成(二十九歲十個月),比第一人趙治勳還年輕。除此之外,在累積七大棋賽大滿貫的過程中,張栩還創下了史上最快(十五年八個月)、最高勝率 (七三%)等紀錄。過去三年,張栩在日本獎金榜中都是名列第一。

五月中,張栩獲得徵召,將出戰今年十月舉行、首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廣州亞 運圍棋賽,想當然耳,張栩已被列為國家隊的奪金保證之一。對於這樣的壓力,張栩日前來台面對媒體時只是淡淡的說:「難度不低,必須做好準備,會全力以赴爭 取勝利。」這番回應聽來像是一種「制式標準答案」,但若對張栩有些了解,就會知道他的回答不是隨便說說;在圍棋的世界,張栩是用「賭上自己人生」的嚴肅態 度在耕耘著。

「變強,是因為我不喜歡輸。」說到圍棋人生,張栩的第一句回答很簡單,像是棋盤上的第一著棋,看似隨興,但接著才發現,他這第 一著棋果然是個聰明布局,「而不喜歡輸,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比賽時全力以赴、比賽之外必須做好努力和準備,然後,在心態上,是要賭上自己的人生。」張栩 的回答邏輯有致,宛若行棋。

牌戲訓練出毅力、記憶力、專注力賭上人生,張栩走入勝負決定一切的圍棋世界,不過對小時候的他來說,圍棋和撲克 牌一樣,不過是一種遊戲。

有些父母不准小孩碰撲克牌,張栩父親張遠錫,則是和小孩一起玩牌;張栩四歲就在玩比記憶翻牌湊對的遊戲時,很快記 住十五張撲克牌。和家人一起玩撿紅點、接龍等牌戲時,張栩求勝的意志力很強,從這些地方已經可以看出他具備圍棋尤其需要的記憶力、專注力,和不認輸的毅 力。

六歲半,張栩首次接觸圍棋,一年後達到業餘初段,「天才」的壓力開始加在這名孩子身上。頂住壓力,就在剛滿十歲的年紀,張栩赴日追隨國 手林海峰,從此也有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遠離父母親和姊姊,張栩獨自一人住在日本,剛去時年紀小、語言又不通,再怎麼熱愛圍棋,還是忍不住 想家。而偷偷哭著想兒子的張媽媽也一度不捨地對他說:「要回來、要放棄也沒關係。」但賭上人生的張栩,終究決定要繼續努力走下去。

既然不服 輸的程度到了要「賭上這一輩子」,事前準備絕對少不了。張遠錫透露,張栩從來不認為實力的進步只能來自於「找到好對手」,「他覺得,必須腦子裡先有新的想 法,再從與對手的實戰當中琢磨印證,才能真正進步。」所以,張栩不只練習下棋,也會花相當的時間鑽研圍棋書。

「他從小就這樣做,做得心甘情 願。為了訓練計算力,從青少年開始,他就會利用走路、乘車、搭飛機的時間,不斷地構思測試題,總之,就是全力以赴。」張遠錫說。

一心求勝 輸了先檢討失敗原因即使到現在,張栩已經攀上棋界頂峰,但理論與實戰兼修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張栩常常到各地去比賽,就算已經疲累不堪,他回到家還是會打 開常上的幾個專業網站,看看業界有沒有什麼新聞,同時看看有沒有新的棋譜或解說,或者同好網友發表的測驗題。即使多數題目對張栩來說是易如反掌,但他還是 不放過任何一個思考機會。

透過網路,張栩也會和陌生的棋友對弈來練習。有一次張栩和一位棋友殺得難分難解,戰局火熱之際,張栩愈發感到對手 的棋路竟有幾分熟悉,「高手行棋是有風格的,當時,我猜想對手很可能是我的老丈人。」趕緊默默退出,免得傷了和氣。

說到他的丈人,是日本圍 棋界大名鼎鼎的小林光一(九段),妻子小林泉美也是女流本因坊,一家都是圍棋高手。

不喜歡輸,但若輸了,張栩也不會陷入負面情緒,「這時候 我會趕緊回家,趁記憶還在拿出棋盤,重新走一回剛剛的棋局,反覆思考,當天就檢討失敗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不惜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巴,可以看出張栩的 嚴以律己和求勝的決心。

就像從張栩小時候玩牌看到的專注力,他認為「真的想贏的人,會冷靜到忘了想贏這件事」,也就是完全忘記勝負之外的所 有欲望,只是專心下棋。

和任何一種比賽一樣,下圍棋最後當然為了當贏家;但贏的哲學人人不同,張栩今年二月底的著作《勝利從一○%開始累 積》(朝日新聞出版),替他的勝負哲學、也可以說是為他的個性,做了最好的註解。

從一○%開始累積,表示不論勝算再大,在比賽開始前最多只 能告訴自己「只有一成的把握會贏」。張栩解釋,行棋過程隨時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致命失誤,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必須採取「會轉換成正面的負面思考」,提醒 自己贏棋沒那麼容易。

但換一個角度,不論勝算再小、別人再怎麼不看好自己,也不要絕望,因為對手隨時可能發生失誤;掌握對手一次小失誤,從 二%、三%的勝算開始一點一點提高贏的機率,就有逆轉機會。從這裡可以看出,謹慎卻不悲觀,是張栩的一大特色。

罹病、生女、失敗 五味雜陳的一年張栩今年拿下大滿貫,但就在事隔不久之前的○九年,對張栩來說,卻是相當微妙的一年。這一年四月,他拿下十段頭銜,成為日本圍棋界首見的五 冠王。張栩指出:「或許因為多年來的夢想實現了,突然鬆了一口氣,之前累積的疲勞一下子全都爆發出來,因此得了帶狀疱疹。」張栩長疱疹的部位發自手掌和腳 底,確定病因所花的時間比一般人久,未能及早治療,使得復元的時間也延長。然而因為一些比賽無法延後,因此休息一個多月後,張栩就忍著病痛,繼續南征北 討。

但下半年張栩卻在十月敗給挑戰者井山裕太,失去名人頭銜;十一月次女誕生;十二月再敗,失去天元頭銜,只剩下三冠王。這一年,讓他五味 雜陳。

或許就是經過這樣的波折,張栩對於勝負的看法也更成熟。張遠錫說:「很意外的,這個從小就不想輸的孩子,變得比較輸得起。有時候雖然 贏棋,他卻很沒勁地跟我說,棋的內容不是很好。有時候輸棋,他反而很興奮地說:這場棋很有收穫。」已拿下七冠王,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張栩的答案很簡單, 就是「下好每一場棋」。除了亞運圍棋賽之外,七大賽當中的碁聖、王座,也都要在今年接受挑戰。高手的宿命大概就是這樣,拿到頭銜之後,就要不斷迎擊挑戰者 以保衛自己的王位。

不過,學會「輸得起」、懂得享受過程甚於結果的張栩,或許會開始用更悠然的心態面對棋手宿命。雖說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但已站上棋界頂峰的他,對於人生,大概將慢慢走出「賭上一輩子」的嚴肅命題,逐漸品味新的滋味,看見新的風景。

張 栩 Profile

出 生:1980年

現職:職業棋士(九段),隸屬日本棋院成績:1990年 赴日,拜於林海峰門下1994年 入段、二段2001年 七段,挑戰本因坊,不敵王銘琬2003年 八段、九段,首次獲本因坊、王座頭銜2004年 首次獲名人頭銜2006年 首次獲碁聖頭銜2008年 首次獲天元頭銜2009年 首次獲十段頭銜2010年 首次獲棋聖頭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52

七冠王棋士 1200場勝局的決斷力


2012-11-26  TCW
 
 

 

當今最強將棋大師——羽生善治(HabuYoshiharu),一九七○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小學一年級開始下將棋。

十九歲首次挑戰龍王賽即得勝,獲得第一個頭銜「龍王」,創下史上最年輕的頭銜擁有者。一九九六年取得王將地位後,一人獨占將棋七大頭銜「王將」、「名人」、「龍王」、「棋聖」、「王位」、「王座」、「棋王」,開創將棋界首度七冠制霸。其超越一般常識的棋法,被稱為「羽生魔術」。

在天才雲集的世界,領先致勝的奧秘為何?羽生善治首度公開他的致勝思考法,從一千二百場勝局練就出來的決斷力。

直覺。讓靈感決定下法,效果大於判讀》

我認為,直覺能力是人類所具備的最優秀的資質之一。

至今為止,將棋正式比賽中,我下了合計有千局以上的棋。一局棋中,一眼掃過,憑著直覺感覺「這一手棋似乎最好」的下法,最後證實有大約七成是正確的。

這就是直覺力,也就是靈感。直覺力是過去各種經驗和從中培養的知識,儲存在頭腦某個領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顯露出來的能力。它並非完全偶然、憑空浮現出來的。

經過無數次對局,在好、壞不同結果累積之後,腦子裡就會無意識閃出「這種狀況,這樣因應比較好」的直覺。

「這裡要這樣下!」做這樣的判斷,直覺的效果大於判讀。包括將棋在內,勝負的關鍵都是出現在過程中。驗證勝負關鍵的「判讀」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衰退;不過,這項能力並不會失去,只是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而已。年齡漸長後判讀能力確實會退步,以我自己為例,現在就比二十歲時下降許多。

相對的,年齡增加後,也學到了盡可能精簡思考過程的方法。或許是心臟增強了,擅長活用經驗了。年長的棋士,不僅具備技術,心臟也較強。有時就好像在用心臟下棋一般。

判斷全局的視野, 就是所謂的「 大局觀」。也就是碰到一個棋面時,能夠判斷目前是什麼狀況,之後應該如何因應的能力。也可以說是洞悉全局本質的能力。

這種思考的基礎就是第六感,亦即直覺能力。而直覺能力的根本則是感性。

例如,一般人認為數學是由嚴謹的邏輯構成的學問,但是曾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的小平邦彥教授,卻認為數學是高度感性的學問,因此他稱數學為「數覺」。再以中學幾何學中的圖形問題為例,如果沒有靈光一閃,想到要利用輔助線,就很難解開問題。在將棋的世界中,能否得到類似輔助線的靈感,往往成為決定棋力強弱的關鍵。

不限於將棋,任何實力相當的競爭中,能否發揮力量的關鍵,就在於這種大局觀與感性的平衡。要發揮感性,並不是啟動哪個部分,讓它發揮正面的功效,而是藉由閱讀、音樂、與將棋界以外的人士接觸等各種刺激,綜合性的讓自己的感性更為敏銳。

冒險。風險越大,值得挑戰的價值越大》

有些人在推動事情時,總是喜歡強調「時機還未成熟」、「環境還不夠完善」等理由,但所謂環境還不夠完善,反過來說,正是非常好的環境。過度強調風險,對新事物的挑戰就會裹足不前。

風險的大小也代表著它的價值,風險越大就越值得挑戰。著眼於這一點,相信你也會產生挑戰的勇氣吧。

將棋最重要的就是判斷與決定。我做決斷時,所有的依據都在自己心中。在將軍對方或被對方將軍的危險局面,最終都要由自己來承擔風險。這種狀況下的決斷,正可顯示一個人的本質。

將棋對戰時,序盤即掌握主導權,中盤以後小心的攻防,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之一。終盤的近身肉搏中,不僅有被將軍的風險,還需要高度的勇氣。現在的年輕棋士們,在這種局面下,會毫不畏懼的勇往直前。

要獲得勝利,有一條必經之路是避不開的,那就是面對風險也絕不害怕。若畏懼對手,就會想找各種理由來逃避。但是攸關勝負時,必然會面對這種局面,必須做出決斷。不論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勇敢表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有犧牲的精神,才有成功的希望。

專注。深度專注,要像潛水般循序漸進》

當整體布局只剩最後一步時,那枚棋子就好像會發光似的。曾有其他運動選手也用過類似「發光」這個字眼。例如賽馬騎師武豐先生,他第一次騎著Super Creek得到GI冠軍時,就曾經說:「終點一片淨空,好像還發著光。」橄欖球的今泉清選手也曾經說過,在他仍代表早稻田大學的時代,比賽中接到球,眼看就要衝過對手的守備線時,前方有「一道光芒。」

這種現象很少見,原因我也說不上來,但都是人在達到深度專注時所發生的現象。

常常有人提到我的「羽生瞪」,好像是曾經有棋局的觀眾偶然與我四目交接,覺得我眼神很凶。我絕對不是因為覺得受干擾而瞪他,只不過我集中精神看著棋盤時,就是這麼板著臉,又剛好朝著他的方向抬起頭來。其實這根本是不自覺的,當我專心思考時就會這樣,並不是因為被誰干擾。進入深度專注的感覺很像在潛水,慢慢深入海底。

人無法一口氣就達到深度的專注,就好比潛水的時候必須要慢慢的,讓身體一邊習慣海中的水壓,一邊向海底深入。專注力也一樣,必須循序漸進。如果省略這個步驟,就無法真正達到深度的專注。

焦急只會讓自己一直浮在淺灘打水,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深入。相反的,若是按部就班潛入,精神就可以非常集中。

深度專注的狀態就是毫無雜念或邪念,像是老僧入定的感覺。映入眼中的景象可能不是現實的周圍環境,而是平常肉眼所看不見的事物。對時間的觀念也會消失,一下子就看出對手的布局,可以很快判斷出致勝的一步。這樣的專注可以相當持久。相反的,若不是深度的專注,思緒會一直在原地打轉,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常有人問我:「該怎麼讓孩子提高專注力?」我想,只單獨培養專注力應該很困難吧,又不是喊一聲:「專心!」專注力就會出現。

小孩子只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都會一直做下去,甚至忘記時間。當他熱中於一件事的時候,就算大人什麼都不說,他們也會很專注。重要的不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而是給他們一個能夠發掘興趣、想要深入探索的環境。培養一個興趣,一頭栽進去,如此不只是專注力,同時也會激發思考力和創造力。

玲瓏。能夠控制喜怒哀樂,也是種實力》

最近有人找我題字,我總是寫上「玲瓏」二字。玲瓏是取自成語的「八面玲瓏」,看清楚周圍的意思,同時也表達一種心境,期許人心能夠保持透明豁達,也有點類似「明鏡止水」的意思。

雖然我經常這麼寫,但不表示我已經到達那樣的境界,這只是我的願望。在對局開始前,我總希望自己能夠「八面玲瓏」,從容應戰;但對局一開始,經常都會變成迂迴曲折的混戰,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實在很難。對局開始時互道「請多指教」時心境還很「玲瓏」,下第一手的那一刻起就全忘了。這表示我的修行還不夠。

對局當中,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我在成為職業棋手之前,就已經受過訓練,不管局面如何不利,心裡的情緒都不該出現在臉部表情上。但是,當我放棄贏棋,有時候還是難掩落寞的心情,結果也讓對方看出端倪,乘勝追擊。而當對方確定已經贏棋的時候,我也會從他們的表情知道自己「輸了」。

對棋局最容易產生影響的就是「怒」的情緒。如果時間還充裕,可以暫時離席,看看風景讓自己冷靜一下。但是接近終盤,時間所剩無幾,就沒有那麼從容。有時候一籌莫展,或是相反的得意洋洋。無法駕馭情緒或競爭心,就會影響表現。

不只將棋,所有輸贏的世界裡,最重要的就是,即使不慎失手,也要極力預防下次再失誤。一旦怒急攻心,就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說,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實力。

另外,對局的時候,當感覺自己已經輸了,還是有能否爽快認輸之分。有時候理智告訴自己:「應該要認輸了。」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或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就是不放棄一線希望。事實上,偶爾還真的就這樣贏了。一直思考勝負已定的局面是一件痛苦的事,或許,能夠趁早認輸的人,才是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熱情。對一件事始終如一,就會有進步》

將棋界和講求學歷的社會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不太清楚一般社會所說的學歷或成績到底有多重要,但是,頭腦的使用方法因人而異,所謂的聰明,也有很多種類。懂得活用知識、記憶力很好、計算很快、腦筋轉得很快等,都可以說是聰明吧。我認為,邏輯思考、判斷的能力有其必要,分析利弊、懂得取捨的決斷力也很重要。

我曾經認為才能是一瞬間的電光石火,但是現在我覺得, 十年、二十年,甚或三十年的時間,對一件事情的態度、熱情始終如一,那才叫作才能。

憑直覺棋法就從腦海浮現,或是能夠當機立斷某一步棋,這些判斷力的確是因人而異。但摒除這些因素,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能夠一直保持熱情的人,才真正有發展的空間。

如果說不管怎麼努力都沒有結果,就輕言放棄的話,進步也將從此打住。我周遭的頂尖棋士們,個個都看不出有什麼顯著的進步,但哪怕只是前進一點點,一直抱持著這樣積極態度的人,即使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最後都可以留下好結果。(本文摘錄自第二、三、五章)

【延伸閱讀】將棋史上首位奪七冠王——羽生善治將棋賽事紀錄

1988年:對局數、勝利數、勝率、連勝數都高踞首位,獲得年度最優秀棋士賞,是史上最年輕紀錄(十八歲)

1989年:在第二期龍王戰擊敗島朗七段,獲得首個頭銜戰冠軍,是當時最年少的頭銜保持者(十九歲)

1993年:同時保持龍王、棋聖、王位、王座、棋王五項頭銜,是史上最年少的五冠王

1994年:首次奪取名人,成為史上第一位六冠王

1996年:首次奪取王將,包攬將棋界的所有頭銜,為同時保持七大冠的第一人

2012年7月:獲得的頭銜數已達八十一期,打破當今紀錄

2012年8月:取得職業第一千二百勝,是史上最年少、歷時最短、勝率最高的唯一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59

不靠軟體分析 靠自己練就一身棋藝 專訪日本天才棋士羽生善治

2016-01-04  TWM

譯者 江裕真

科技發達的現在,電腦下棋打敗人腦並不稀奇。許多年輕棋士會使用電腦對弈,嘗試新的下棋方法,但日本將棋大師羽生善治相信,技術分析只是第二意見,最終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分析。

自從十五歲成為職業棋士後,羽生善治就一直居於將棋界的領導地位。他贏得九十四次頭銜戰冠軍,是史上最多。日本的報社或通訊社會主辦不同名稱的職業將棋賽,並給予第一名該比賽的頭銜,例如讀賣新聞社舉辦龍王戰,贏得冠軍者即被稱為龍王。

若以展開職業生涯起算,他的勝率逾七成。《東洋經濟週刊》這次要來一探他在第一線對戰時的心境,以及對於電腦將棋的看法。

《東洋經濟週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成為職業棋士,已長達三十年,如何在對弈中保持高度的熱情?

羽生善治答(以下簡稱答):如果像奧運是四年一次,在一瞬間展現爆發力,保持熱情的時間可以拉長;但是每年要對弈五十、六十場,有時候的確會提不起勁,很難數十年如一日。對此我不會太苛責自己,而是接受自己「有時候也會這樣子」的事實。

即使在一天當中,人的情緒也會變化,這可以靠時間來解決,或是利用一點小機緣來改變。假如願意承受風險,做些冒險的事,必然會產生緊張感,有時就能因此而帶勁了。

問:在頭銜戰中,你給人的印象是喜歡下險棋。

答:人只要做什麼大膽的事就會引人注目。事實上,我不是每次都冒險,有時也會走踏實保守的路線。

談將棋戰法:從預測轉為綜觀盤勢

由於紙上研究能得到的有限,不時要在實戰中嘗試看看,才會知道它的好壞或奧妙所在。風險會隨著時間軸而變化,就算這時候看起來高風險,十年後說不定會變成最安全的作法。

問:隨著年齡增長,你的戰法也跟著改變了嗎?

答:十幾歲、二十幾歲時,我的戰法主要以預測、記憶與反射動作為主,但隨著年齡增長,直覺式的靈光乍現,以及綜觀整個盤勢的戰法,比重慢慢提高。

一旦累積經驗,我碰到某個局面時,就會在腦中冒出許多因應的手法或解決方式。但這時反而會覺得迷惘,因為不知道哪一種最好。即使選項很多,也不表示最後能通往正確方向。這是經驗太多的難處。

問:你經常提到,「不要把『定跡』(特定棋局中被認為是最好的應對模式)當成一定是對的」?

答:它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必須先好好研究過定跡。不過不要百分之百相信成功法則。它可能是錯的,或你自以為是對的,我們還是要抱持兩成左右的懷疑。職業棋手在互相對弈時,都會找出定跡當中可疑的部分或未知的部分,有點像是彼此給對方出考題。

談電腦對弈:應當成第二意見參考

問:羽生先生似乎沒有在公共場合和電腦對戰過?

答:電腦發現許多新的下法,我們在戰術上已經受到影響了。許多年輕棋士會使用電腦對弈,也會在實戰中嘗試一些新的下棋法。

問:你和電腦如何相處呢?

答:我幾乎沒用它來分析過。不過,記者常會根據電腦的招式提問,或許我早已間接地接觸到電腦的棋法。

人類都帶有主觀與常識,使用的棋招都會比較保守,相形之下,大量採納資料的電腦沒有盲點。所以就算是不合常理的招,只要評分高,電腦仍會選用,這是最大的不同。

問:你認為和機器對弈有意義嗎?

答:如果真的要和電腦對弈,棋士會把重點放在如何掌握軟體的特徵上,但這樣不表示將棋就變得厲害。不過我不是說這樣「沒有意義」……。

現階段軟體的最佳用法,我覺得應該當成像是求診時聽取「第二意見」。我自己有想法,同時也聽聽看電腦有什麼不同想法,再據此做綜合判斷。不過如果機器開始學習,那可能就會亂掉了;因為它學習的內容是個黑箱,提出來的解答可能是人類無法理解的。

問:所以最值得信賴的,還是從自己的經驗中產生的靈光乍現或是點子?

答:或許不能稱之為信賴,而是覺得必須這麼做。我下將棋到現在,還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我希望靠自己,把未知的部分逐一釐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71

棋士柯潔:我的目標都是大目標!人類沒差到AlphaGO讓兩子

8月30日,第3屆百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半決賽三番棋決勝局,柯潔執黑第191手中盤戰勝元晟溱,以2比1的比分打入了9月20日於雲南普洱進行的決賽五番棋。

賽後,柯潔接受記者們的關於自己的小目標的采訪時表示,“我所有的目標都是大目標,我是要多拿幾個世界冠軍。”

同時他對“人工智能讓人類頂尖高手兩子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的提問表達看法稱,“有可能吧。不過讓兩子的差距,我是不敢相信。也就是再大的差距,也不可能差到兩子。也就是和頂尖的業余棋手下,也不可能讓得動兩子。人類不可能差到這個地步。”

而此前, 7月18日,世界職業圍棋排名網站GoRatings公布最新世界排名,谷旗下DeepMind的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以3612分,超越3608分的柯潔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連續24個月霸占榜首的柯潔暫時退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35

AlphaGo首位名譽九段棋士

1 : GS(14)@2016-03-16 07:27:44

AlphaGo戰勝南韓棋手李世乭後,獲韓國棋院授予名譽九段棋士的最高榮譽,表揚其棋力達入神境界。棋院發言人說:「從未有人或機器能獲封為名譽職業棋士,多數只是獲頒授名譽業餘棋士證書。」棋院發出的證書編號為001,以示AlphaGo為首位享有名譽九段的棋士。




李圍棋世家總段數39段

AlphaGo甫出道便登上棋壇最高位,猶記得第二局對戰時,負責直播旁述的九段棋士宋泰坤因看不通棋局,無法評論而向觀眾道歉。南韓、中國和日本均把職業棋士分成九個段位,九段為最高,同AlphaGo對弈的李世乭及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都是職業九段棋士。另外,三國都有為業餘愛好者分等級,南韓業餘以七段為最高。李世乭出身圍棋世家,連業餘段數在內,家族總段數多達39段。今次AlphaGo越級挑戰李世乭迅速升至九段,跟李世乭的經歷相似。李世乭初出道時屢次拒絕參加升級試,又常以低段位身份擊敗職業九段棋士,逼得韓國棋院修例,靠比賽、毋須一定考試都可升級,使他3個月內由職業三段升至九段。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6/195315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