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4 Aug 2008 - 現在強勢不代表永遠強勢!主題銷售之毒害!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8/14-aug-2008.html
股價持續下挫並屢挫新低,去年市場吹捧的神話逐一被擊破!中國地產股倒下,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及財經演員叫大家轉買中國基建股;到中國基建股倒 下,他們又叫大家轉買中國資源股;接着相同的故事還發生在中國航運股、中國內需股、中國醫藥股......到最近連中國銀行股也告倒下!

因 市場資金匱乏及擔心經濟下滑,市場正進行着逐個產業估值被調低的過程,這個過程於過往大跌市亦曾發生,有經驗的投資者理應清楚知道,現在股價強勢不代表永 遠強勢,信心崩潰時多好的業績、多美好的故事亦是徒然!但那些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卻叫大家於某個行業股票輸了錢便將資金調往較強勢、PE 仍企得住的行業,輪到此行業股票股價下挫,又叫你將資金調往另一股價還強勢的行業股票,循環再循環,就算每次乖乖止蝕,資金也會少了一大截!

今 天報紙,報導俄羅斯股市於半個月跌了22%,今年5月突破一年新高,於全球股市大挫下可算獨善其身,但急挫下上月已跌破一年新低!相似的例子還有巴西股 市、新興市場、台灣股市、商品甚至最近較熱門的抗通脹債券(TIPS)等。上述這些就是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於過往半年於不同時間推介大家 買入的東西,原因就是強勢及可獨善其身!但是,結果是否這樣?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為什麼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會作出這些推介?原因可能包括

- 他們真的以為幫到投資者
- 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出報告、寫專欄、上電視......他們不做這些,那會有公司出糧給他們!為「做」而做,結果通常不理想
- 他們要投資者不斷買賣,才能幫公司賣到基金,收到佣金

聽有利益衝突的人給你的意見時,請先想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

政府欺詐對股市的毒害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3drb.html
- 

5月8日在北京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政府的欺詐有多種形式,對社會道德和股市文化產生了致命的打擊,比企業家的欺詐具有更大的殺傷力。如果我們想重建中國的商業道德和股市文化,必須從政府開刀。

我舉三個例子。
(1)某地政府為了扶持幾個本地的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不惜在稅收,環保,資金和土地等方面給這些公司開小灶。他們甚至幫企業設計如何做假帳,比如偽造 前幾年的銷售額,利潤和實際繳稅額。這種做法有很多惡果:破壞公平競爭,浪費納稅人的錢財,鼓勵官商勾結,欺騙股民,毒害股市。

政府的扶持當然不能讓一個阿斗公司強壯起來。可是,股民買的是公司未來很多年的利潤。這也就是20倍或者35倍市盈率的含義。政府扶持不能持續35年,更不能持續增長35年。從長遠來看,這種公司的股價必然會跌,股民必然受害。

(2)當一家公司變成了ST或者將變成ST時,政府部門通過人為地輸血使上市公司苟延殘喘。但阿鬥畢竟是阿斗,不可能因為一兩次輸血而強壯起來。當然,股 民不懂(或者不願意懂)。他們長期追捧這些殭屍。雖然有人說他們虧錢是活該,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的看法是,他們畢竟是弱勢群體,多數人不明真相。中國 證監會應該在教育他們的同時,嚴厲打擊繁殖殭屍的各級政府,幫助弱勢群體戒毒。

(3)政府或者政府部門給他們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注資。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中國現象。在香港的H股公司和紅籌公司也很多對此如痴如醉。有些注資的價格完全是 國有資產流失。我們老百姓啊:幾乎沒有人代表我們的利益!官員們為了從他們的認股權證中賺錢,不惜用超低的價格把純國有資產賣給上市公司。我在投資銀行工 作時,經常見到上市公司高管吹噓他們用多麼低的價格從政府"拿到"優秀資產。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就是笑不起來。偷了我的東西, 還到我的面前炫耀! 等到某項業務搞砸了以後(或者變得不時髦之後),他們再用高價把它賣回給政府。這叫"剝離"。

 

有些官員和國企高管說,他們低價注資和高價剝離是為了"保護小股民"。非也!他們保護的是他們的面子和認股權證。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他們並沒有花力氣 改善企業的能力和管治,所以即使好資產裝進上市公司以後,也會慢慢變壞,兩三年後又需要"剝離"。這種循環會給小股民創造一個個誘惑和一個個陷阱。十年之 後,小股民一無所得。

 

  在民營企業中,我們看到另外兩種現象。但是,殺傷力不如政府的惡行。

(1)王老闆慷慨地(公開地或者偷偷地)補貼他控制的一家上市企業。讓這家公司顯示出漂亮的歷史曲線(銷售額,利潤,現金流,用戶數的增長,等等),然後擇機賣股票,賺很多倍的錢(注意:市盈率往往是幾十倍)。

(2)劉老闆把他的企業賣給一家上市公司。價格呢?價格只是今年的預測利潤的15倍。多便宜啊!而且,劉老闆爽快地擔保,如果今年的實際利潤最終低於某一個水平,他會掏腰包補足差額,甚至補貼更多。但是,你有沒有發覺問題所在?劉老闆補貼了一點點錢,卻用15倍的高售價把企業賣掉了。他的企業的盈利能力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強。

另外,我們還見過很多更離譜的情況:到明年三月份公佈今年的業績之後,劉老闆拒絕兌現諾言。為什麼?今年下半年的天氣比預想的差很多,或者,新的管理層沒有盡職,或者出現了另外的"黑天鵝"事件。有時他還直接耍賴。

上當的企業有的是運氣不好,有的是交易結構設計不好,有的是買家過於熱情,還有的是 ... 國企。

在企業估值時,我們要剔除稅收補貼和其它非持續性的收入(比如資產處置收入)。這是常識。但是,大家經常忘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6

fb毒害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1119/18071268
連續三個周末有朋友結婚,嫁人,或嫁女,收到請帖之後,秘書就會係咁意講聲:「買禮券五百蚊呀?五千蚊呀?」秘書一邊講,一邊望,分明態度不嚴肅,做五千蚊人情?食自己隻車呀?做五百蚊?今時今日,好似少啲噃。秘書話:「同你開玩笑咋!你知唔知有80後喺facebook講及五百元人情,俾人鬧到爆,重俾啲網民做人肉搜尋,揭開佢嘅私隱㖭呀!」
呢類八卦嘢,左丁山素來唔理,凡係有老友在fb話要左丁山做friend,左丁山一概拒絕,亦唔睇facebook,可能係古老啲,但見到啲年輕人將個人大小事情一概擺上fb,以為好透明,好好玩,誰知偶一不慎,好似嗰位準新娘咁,講大一句半句,就為自己惹來好大麻煩,真係何苦來由。網民擅於將小事化大,人家講吓五百蚊人情啫,關其他「非朋友」乜事,搞到好似文革式批鬥咁,冇正經事好做咩。
在fb發源地美國早有獵頭族及僱主警告過青少年,將自己嘅私隱過份在fb曝光,將狂歡時嘅飲酒、半裸體、裸體、飲酒圖片放上網,會成為永久網上紀錄,剷之不去,畢業搵工之時,獵頭族或僱主可自互聯網上找到,對求職者容易產生不利影響,假若成年後從政做咗公共人物,仲弊,隨時會俾政敵找出來玩到盡,質疑誠信問題。
更有甚者,年青人慣於凡事擺上fb,染上習慣之後,出到社會做事假如唔識檢點,郁下就將公司會議事務在fb透露,或者批評上司,批評公司,洩露公司商業秘密,隨時會被炒魷或甚至惹上官司麻煩。一啲公共機構嘅委員會如有80後委員在座,委員開會時發言,極其小心,誠恐幾十分鐘之後,自己發言(本以為係直率之言)就會俾人放咗上fb,傳到全世界,弄到灰頭灰面。長此以往,有何後果?一個可能性就係委員會內疑神疑鬼,主席會預先與自己友辯論、傾妥一啲方案後至放上委員會議程,開會時人人做戲,講啲門面說話,即使俾人放上YouTube,亦唔駛怕,預早講好嘅方案咪照劇本投票通過囉,fb加上simple and naive思維,更加添增人與人之不信任,互相猜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76

黑心醬油毒害全台 夜市、小吃、餐館幾近全淪陷 政府管理無力 全民深陷美味危機

2013-05-20  TWM
 
 

 

上班族的一天,從早餐店的速食、中午的便當,到晚上夜市的排隊美食,樣樣都令人垂涎。但根據研究,吃下這些美食,恐怕讓人一天之內就吃下十幾種的食品添加物,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形態中,健康也悄悄亮起紅燈……。

撰文‧編輯部 攝影.攝影組每天早上,前往公司的路上,上班族Hank奔到早餐店,隨手從架上拿著早已做好的火腿三明治和一瓶優酪乳,付完帳匆匆趕著上班。中午的午餐會報,則一面聽簡報,一面攤開行政助理團訂的便當。一打開,炸雞排、醃黃蘿蔔、豆腐再配上翠綠的炒大陸妹和少許的酸菜,香味撲鼻而來,讓他忘了惱人的公事,三兩下就一掃而空。

到了晚上,和女朋友相約逛街吃消夜的Hank,走進夜市,滿坑滿谷的攤販,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但賣相極佳,而且俗擱大碗。小兩口先吃了一串烤蝦,再排隊買了一份大腸包小腸,看著鄰攤賣著用各式水果串成的糖葫蘆,忍不住也吃了一串。接著,各自點了一杯最愛的青蛙下蛋。最後要離開了,望見攤位上每個只賣十元的麵包,二話不說買下好幾個,準備隔天當早餐。

只是,忙了一整天,吃了一整天回到家後,Hank總是覺得口乾舌燥,還常常會有心悸想吐的現象。他不懂的是,三餐按時、足量的吃,卻為何一天比一天容易累?

吃太多﹁非食物﹂

上班族一天可能吞下多種食品添加物這是一般上班族最真實的寫照。你的一天當中,吃的、喝的,是否也和Hank大同小異呢?如果是,那麼請小心!你恐怕已不知不覺吃下一、二十種食品添加物。對食物和病理學有專精的長庚醫院林口醫學中心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就提出警告,口乾舌燥、易累、提不起勁,以及心悸想吐,可能無法全歸咎於工作壓力太重,而是吃下了太多的「非食物」!

我們來解構一下一般上班族一天默默吞下的人工添加物。以Hank為例,他一早拿的火腿三明治,其中的美乃滋可能含了乳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改良劑;火腿則有添加亞硝酸鹽來保色、防腐;而優酪乳則不排除加了去除酸味的香精和甜味劑。

中午的便當也是化學添加物的大本營。雞排用以蘇打粉為主成分的嫩精,讓肉質鬆軟保水,早已是業界公開的祕密;炒大陸妹加點小蘇打粉讓顏色翠綠,也是自助餐料理的常態;至於豆腐和酸菜、醃黃蘿蔔,則有以下的可能:豆腐添加過氧化氫來漂白、酸菜為吃起來口感、味道更好,而用了品質改良劑、結著劑和調味劑;鮮黃的醃黃蘿蔔則靠黃色四號色素加持。

夜市更令人擔心,讓烤蝦脆感十足的硼砂、大腸包小腸保色的﹁聖品﹂亞硝酸鹽、糖葫蘆裡的色素、甘精和糖精,青蛙下蛋中的己二烯酸(防腐劑)……。算一算,一天之內,你我都暴露在十多種人工添加物的高風險中。

獨家揭露

夜市現危機,多項國民美食驗出違標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為了進一步查證,《今周刊》在四月二十九、三十日兩天,於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夜市及高雄瑞豐夜市全台三大夜市,採買了二十二件台灣人最愛吃的夜市美食,如大腸包小腸、涼圓、雞排、青蛙下蛋、臭豆腐等,還透過餐飲業者前往台中專賣食材、雜貨的建國市場,購買一般自助餐店、攤販、餐廳最常使用的廉價醬油、滷肉用的爌肉精、鹼粉、嫩精等,送往包括消基會及衛生署也委託送驗的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檢驗,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添加物」風險,一探究竟。

而五月九日報告出爐,則有驚人的發現!其中送驗的食品中,餐館和攤販常用的醬油和夜市販售涼圓檢出了有超標使用人工添加物,甚至違法使用已禁用的化學物。

醬油方面,分別檢驗出「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等兩種化學物。「甲基咪唑」的化學名稱為4-MEI,為焦糖色素的成分之一,可使食品顏色呈黃棕色澤,曾在可樂被驗出。參與《今周刊》這次「為國民美食把關」行動,有毒物專家之稱的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說:「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在夜市裡用來醃漬或製作滷汁,會使得致癌物質存在於食物中。」由此可知,《今周刊》送驗的醬油為化學合成醬油,廠商為求快速製成及價廉,因此添加焦糖色素,讓顏色漂亮。

至於「單氯丙二醇」則是化學醬油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在衛生署的法規規定,不得超出○.四ppm,此次驗出○.八六八ppm。而衛生署二○○九年所公布的研究資料就指出,﹁單氯丙二醇」被視為具基因毒性的致癌物質。「我們的衛生署法規相對寬鬆,這是很強的基因毒性的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我們發現這種毒物會攻擊動物的基因,產生細胞突變,這就是造成癌症細胞的開始。」吳家誠語重心長的表示,在歐洲曾經有名牌醬油被檢驗出含有單氯丙二醇成分,被要求全面下架。林杰樑指出,WHO認定這是極可能致癌物質,超過一ppm就會增加罹患乳癌、腎上腺癌的風險,並對男性生育能力產生影響。

一檢出在市面上廣為流傳的醬油竟有違規添加物,《今周刊》立即組成了調查小組針對貨源及流通範圍,兵分多路追查其對台灣人的影響層面。首先,我們從醬油罐身所登載的製造廠商地址和電話,試圖從製造源頭查起。結果發現這名為「雙鶴」的醬油製造商,○五年設立登記為「雙鶴食品」,但其在經濟部商業司和網路上工商黃頁所登錄的地點,卻分別位於新北市三重和五股,而直到○八年,又在商業司撤銷雙鶴登記改為「一江食品」,但一江在商業司及財政部所揭露的地址,分別在新北市新莊區和桃園縣平鎮市,不過仍以﹁雙鶴﹂為品牌。

為了一解何以該廠商會有「一廠四窟」的疑惑,本刊調查小組立即循線就近前往新莊、三重勘查,竟發現這兩個登記地都位於一般民宅中,完全不像生產基地,其中我們詢問了緊鄰新莊據點的鐵工廠,鄰居則表示,該公司早在一、兩年前搬遷。

吃多少下肚?

每月有上萬罐「問題醬油」被誤食由於疑竇越來越大,我們直接去電一江食品,業者則表示新莊僅為發票地址,五股才是工廠基地,於是《今周刊》調查小組直接前往該據點直擊,並佯裝攤商探詢,果然目擊昏暗、雜亂的工廠內,正有成批成批的醬油準備出貨。而從該廠商提供的型錄,我們得知其製造的品項高達五十多種,足見其影響層面比我們想像中的大。

但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在閒談之際,業者表示「雙鶴牌」醬油鋪貨地點早已遍及全台,還依客戶需求分等級販售,從每罐(五公升裝)八十元至一、二百元都有,甚至還幫迪化街通路商代工,以「台農醬油」貼牌對外販售。而這種每罐一百元左右的低價醬油,約莫僅僅一般醬油的五分之一價。

為了全面了解究竟「問題醬油」已被多少人吃下肚?《今周刊》進行第二層次的追查。我們先是透過一江食品所提供的台中銷貨據點,直接前往台中的大盤購買,該經銷商表示,大台中地區大盤直接配銷的據點就有一百多點,另外還有幾十家中盤以及建國、南屯等傳統市場也銷售「雙鶴」醬油。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台中,包括一中、逢甲、東海等知名夜市許多攤商都使用該醬油,就連火鍋店也是愛用者。「龍井有一家雞排攤還一周叫貨四十箱(一百六十罐)呢!」「我們一個禮拜在台中就要出貨五百箱(二千罐)!」若由此推估,全台恐怕每月有上萬罐「問題醬油」被外食族誤食了。

而諷刺的是,當我們再度回到迪化街醬油商店,某店老闆娘介紹了數種價位在一百五十元左右的產品,而當記者探詢更低價的醬油時,只見老闆娘表情尷尬,而坐在一旁的老闆不悅地說:「你要便宜的醬油,都有添加化學藥劑,吃多了都要洗腎的,我們不會賣這種東西!」事實上,同一條街上,就有人販賣老闆口中吃了會導致洗腎的醬油。

對此吳家誠建議,民眾若要避免買到化學醬油,或是化學醬油混合釀造醬油,最好選擇CNS標章,以及釀造公會的認證標章,醬油上要標明純釀造,才稍可安心些。

標示不清

標示﹁澱粉﹂ 實際用料為何難界定而衛生署日前發布查驗出的「工業修飾澱粉」被違規使用在食品的事件,其實《今周刊》也在官方消息發布之前,檢查出問題食品。我們將在南部購買的涼圓送驗,就檢驗出含有「順丁烯二酸」化合物,這是屬於工業用的「修飾澱粉」才會有的致癌成分。修飾澱粉使用廣泛,包括麵包、甜點、麵條等等,只要與澱粉相關的加工食品,都可能加入,好讓食物吃起來Q彈軟嫩,且不容易腐敗與硬化。

修飾澱粉在全世界有六○%是工業用途,一○%用於飼料,約三成屬於可食用,加上任何化工行都能方便取得,因此很容易被濫用。記者嘗試到台北市天水路的化工行購買「修飾澱粉」,一罐五百公克,新台幣二五○元,上面標示為「α澱粉」。「很多廠商在標示上,會直接寫『澱粉』,讓人搞不清楚,因此民眾在選用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吳家誠說。

對於此次的化驗結果,衛生署食品衛生管理局表示,目前衛生署未核准使用「順丁烯二酸」為食品添加物,該產品屬於違反︽衛生管理法︾第十二條規範,可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但如此的罰則是否過輕,則仍有爭議。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認為,化學修飾澱粉只有熱量,沒有其他營養價值,若業者大量使用不明食品添加物,更可能對食用者的肝、腎造成負面影響。

但專家也澄清,並不是所有的化學添加物就一定有害,政府把非天然萃取或天然食材但以人工方式製造的食品添加物皆納入規範,共分為十七類、五百多項,也都明訂了範圍和用量。一般來說,符合規範的食品添加物進入體內後,也能如同一般食品在體內消化、吸收、代謝及排泄,不至於危害健康,「錯就錯在使用失當,也就是說,是『人』的錯!」

業者﹁愛不釋手﹂

求便宜、好吃、省事,食品添加物被濫用食品添加物之所以被濫用,不外乎因為這小小的化學物質,對食品從業人員來說,有著「成本變便宜」、「食物變好吃」、「賣相變好看」、「保存變持久」和「流程變快速」五大功能,難怪會讓業者愛不釋手。

「業者做菜會東加西加,這要怪消費者啊!」一位從事外燴辦桌多年的總鋪師就忿忿不平地說,在預算有限下,人人都要「俗擱大碗」,以辦桌來說,客戶要求每桌五千元就要總鋪師辦出一萬元的菜色,為了賓主盡歡,師傅叫貨時,龍蝦、烏魚子、干貝、鮑魚樣樣都有,但可能都是山寨版,也就是用許多其他的肉,加人工添加物合成做出的「人造肉」。現在供應商也會習慣問:「龍蝦,要叨一扮(哪一類,指真貨還是假貨)?」而吃辦桌的人,看到桌桌都有龍蝦頭,其實很多是上一攤回收的。這些祕密,供貨商、總鋪師甚至客戶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罷了。

《今周刊》蒐集近六年來國內各衛生機構查驗違法(超標或使用禁用品)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其中防腐劑違規件數以三八四一件居冠,顯見為了讓食物保存持久,是導致添加物濫用的禍首。在台中經營歐貝納烘焙坊的蔡孟書舉證歷歷:「去年夏天,我從一家大排長龍的麵包店買一袋果乾吐司,沒想到在炎炎夏日,吐司七天後都沒壞。怎麼可能?我自己做的,三天就發霉了!」食品添加物的魔力,還在於能夠「無中生有」。常被電視節目邀約的美食名嘴、現任恩承居粵菜海鮮餐廳負責人林秋香指出,有一次上節目,就有添加物達人,用了A牌的人參雞精加上B牌紅棗香料混在一起,再加上不知名的添加劑,結果她閉上眼睛一聞,居然和四神湯味道一模一樣。「你想想看,連我這麼多年的做菜經驗都真假難辨,更何況一般人?」吳家誠也憂心地說,「目前許多火鍋店都標榜有不同口味的湯底,檸檬香茅、豚骨的,但誰有這麼多時間一一各自熬煮?恐怕是要靠人工添加物來加持!」

荼毒下一代

食品添加物多少都會對健康產生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化學添加物不是食物,即使合法,仍具有少許的毒性,一旦長期攝取,毒素便會累積在體內。醫界人士就憂心忡忡表示,許多添加物吃下後,初期未必會有明顯的症狀,但隨著時間累積,毒性囤積後,對負責解毒的肝及負責排毒的腎臟就會形成負擔,進而影響肝腎功能。若食用的劑量過高,或食用者本身代謝功能不佳,就有可能中毒,產生噁心、頭痛、嘔吐、心悸或過敏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抑制中樞神經、器官受損、染色體變異,甚至有生下畸胎或致癌危機。

最令人擔心的是,相對於成人,食品添加物對兒童的殘害更深,許多含有添加物的零食、飲料,就是荼毒下一代健康的殺手。根據英美等國的研究報告,經常食用含有人工色素及防腐劑混合的食品,有可能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出現明顯過動的行為。

然而儘管政府對食品添加劑的規定落落長,看來已為老百姓作了把關,但事實上,其中仍充斥著漏洞與陷阱。

為降低使用者的戒心或罪惡感,製造商會為食品添加物編造一個美化的名稱。例如嫩精,「送到主廚手上,品名上就寫著嫩精,讓人認為這只是一罐讓肉類更保水、更軟嫩的絕佳助手,而不會去追究到底有什麼化學成分。」台中董月花客家人文餐廳行政主廚洪飛龍說。

誤用陷阱一:

巧立名目,非專業人士易誤用而廚界養成教育不足,觀念積非成是,也會造成添加劑錯誤使用。林秋香就指出,有一次看到一位香港師傅居然在一碗十人份的湯,足足放了滿滿一湯匙的味精,被糾正了,還理直氣壯地說:「你這麼要求,我不會做菜!」據了解,目前相關單位對於食品添加物的檢測和規定,都是針對單一化學品,以白老鼠進行「最小產生病變劑量」或「最大不起病變劑量」實驗,再把得出的劑量以嚴格一百倍的數值規範到食品法規上。聽起來很安全,但林杰樑表示,很多食品添加物所產生的病變,是陸陸續續才被醫學證實的,因此,在醫學上還沒法證實對人體有害前,會先認定為可以使用,出問題了再一一剔除。也就是說,在法律落後於醫學的腳步下,我們早已默默吃下許多「合法,但有疑慮」的食品添加物了。

誤用陷阱二:

檢驗漏洞,制度趕不上實質迫害舉例而言,曾是衛生署公告准許使用的麵粉改良劑「溴酸鉀」,因後來被證實有致癌的風險,才在一九九四年禁用。吳家誠另提醒,其實,非法的食品添加物,只要不是毒品,都很容易在一般的化工材料行或網站上買到,「會不會拿工業用的化學品用在食品上?就看業者的良心了。」同時,因測試或檢驗都僅針對單一化合物來進行,因此,若合併使用多種化合物,或是在條件複雜之下使用,就難以把關了。現代食品製作的程序和成分都變化多端,使用的添加物也種類繁多,很可能會激起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而侵害到人體。

吳家誠舉例,食品中已經添加了己二烯酸當防腐劑,若再加上亞硝酸鹽來保色,即使加己二烯酸和亞硝酸鹽都是合法的,但兩者相遇,很可能產生二硝甲基吡咯,而科學研究證明,這是一種頗強的致癌物。

誤用陷阱三:

複合使用添加物,毒性無從察覺兩樣食品中各自的添加物也會相互結合,例如喝了含有己二烯酸當防腐劑的劣酒,再吃進一根有亞硝酸鹽的香腸或臘肉,就等於不小心吃下了二硝甲基吡咯。

可怕的是,這樣的協力效應不僅會在吃的時候進行,也可能會在烹調時產生。再以香腸為例,經過亞硝酸鹽處理保色的香腸,在燒烤後除了會產生致癌物質苯芘類多環芳香化合物之外,還會產生致癌力更強大的硝基苯芘類毒性物質。

另外,個人飲食偏好,如喜愛吃香腸、臘肉、熱狗等醃肉食品,容易累積較多的亞硝酸鹽;而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對添加物沒什麼反應,但某些特定體質或疾病的人則會起不良的反應,如常食用蜜餞、豆乾、金針等製品,其上作為漂白劑的亞硫酸鹽,就容易加重氣喘患者的病情。

吃,原本是一件美事,但在講究速成的現代,連美食都變調了。黑心餐飲業者固然應受到譴責,但一味追求色香味與便利、便宜的消費者也要負責,在國人罹癌率再創新高的今天,是改變飲食習慣的時候了。而對於現行衛生相關法令,也要以更嚴格的標準訂定,方能真正為國民的健康把關!

純釀造醬油 VS. 化學醬油傳統的釀造醬油是以黃豆、小麥等為主原料,由麴菌慢慢將之分解發酵,再經過熟成、調煮、殺菌、澄清及過濾等步驟而製成。由於製程時間約需4到6個月,而且原料利用率較低,成本相對較高,為了降低售價,化學醬油應運而生。

化學醬油是以被搾過油的「脫脂黃豆」為原料,經鹽酸加熱水解、加鹼中和、過濾後調製而成,不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在鹽酸水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單氯丙二醇(3-MCPD),聯合國農糧組織曾做過實驗,在高劑量的情況下對實驗動物具有腎臟及神經方面的毒性,但是在人體上並無進一步的實驗證實,我國衛生署將單氯丙二醇的規範訂定為0.4ppm。 (辛曉昀)主廚示範瞬間料理 出「美食」滷肉 豬肉數塊 燉煮過程加入爌肉精不須長時間烹調,就能呈現味道香濃的滷汁味醃大黃瓜 醃製過程加入綠色和黃色色素 色澤鮮豔的醃大黃瓜即可上桌醃黃蘿蔔 蘿蔔去皮醃製過程加入黃色4號色素 無須等蘿蔔慢慢變色,醃黃蘿蔔就製作完成糖醋排骨 生排骨數塊 烹調過程加入黃色5號色素可呈現橘黃色的糖醋排骨低價醬油驗出致癌物!

雙鶴醬油檢驗出兩種有害化學成分,其中,單氯丙二醇明顯超標兩倍以上。食用過量對人體可能造成細胞突變,進而致癌。另甲基咪唑成分,衛生署雖尚未訂定標準,但過量食用,有可能造成白血病與肺癌。

市售涼圓

驗出違規化學物:順丁烯二酸檢驗結果:內含379 ppm(mg / kg)化學成分解析:為工業用的「修飾澱粉」成分對人體傷害:經老鼠實驗,會產生癲癇、腸胃出血及肌肉無力等症狀夜市美食危機四伏!

最常濫加食品添加物的夜市國民美食香腸(大腸包小腸) 亞硝酸鹽加入亞硝酸鹽可使香腸保持鮮紅色並具防腐效果,過量食用恐致癌。

蝦子(泰國蝦、烤蝦、蝦仁煎) 硼砂硼砂能增加蝦子的彈性、脆度及改善其保水度,積存體內將產生硼酸症,患者皮膚出現紅疹斑、嘔吐、腹瀉、休克,以致昏迷,已禁止用於食品。

雞排(炸雞排、烤雞排) 嫩精分為天然的木瓜酵素成分和化學的小蘇打粉成分,能使肉質軟化,但後者若食用過量會使人有心悸、嘴脣發麻、短暫失去味覺等症狀。

粉圓(珍珠奶茶、青蛙下蛋) 防腐劑主要用於抑制粉圓黴菌及微生物生長,延長保存期限,過量食用會造成肝腎負擔,有致癌風險。

水果(現切水果、糖葫蘆) 糖精、甘精主要讓水果更甘甜,過量食用甘精會傷害肝臟和消化道,而糖精吃多了則有致膀胱癌的危險。

小心!食品添加物就在你身邊!

防腐劑

常見品目:己二烯酸、苯甲酸等21種 用途:抑制黴菌及微生物生長,延長食品保存期限後遺症:有致癌風險,形成肝腎負擔 常用食品:調味料、豆類及醃漬品等含水量高食品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硼砂(冰西) 脆丸、油麵、魚、蝦積存體內產生硼酸症,患者皮膚出現紅疹斑、嘔吐、腹瀉、休克,以致昏迷,有時引起紅血球破裂或腦膜痙攣而有少尿、禿頭、貧血、體溫失調、腸胃潰瘍。

福馬林(甲醛) 豆類(如豆芽菜)、乾製品(如蘿蔔乾、蝦米)、穀類(如米粉)、動物內臟、鳳爪 原為工業上清潔劑及防腐劑,具防腐及漂白效果,有不法商人非法用於食品。不當使用造成頭疼、昏睡、呼吸困難、消化障礙、嘔吐。

水楊酸 酒、醋、糕餅類(湯圓) 甲基水楊酸為合法香料,因具抑菌效果,常被非法當防腐劑,不當使用會造成耳鳴、頭痛、盜汗、發冷、嘔吐、呼吸困難、心臟衰竭。

殺菌劑

常見品目: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4種 用途:殺滅食品上所附著微生物後遺症:胃痛、嘔吐、呼吸困難、精神錯亂及致癌 常用食品:食用水、魚肉煉製品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過氧化氫(雙氧水) 豆腐、豆乾、素雞、麵腸、魚漿、肉漿製品等有漂白和去除異味效果,但法令規定不得作食品漂白劑。會刺激腸胃黏膜,吃多可能引起頭痛、嘔吐,有致癌性。

抗氧化劑

常見品目:BHA、BHT、Vit E、Vit C等25種 用途:防止食品主成分氧化而變質後遺症:對眼睛皮膚有刺激性,對肝、腎、腸胃可能有致癌性 常用食品:油脂、魚貝類、水產醃漬品品目 常使用食品對健康可能影響BHA、BHT 油脂、速食麵、口香糖、乳酪、奶油 BHT確定為致癌劑,BHA有些研究顯示具有致癌性。

漂白劑

常見品目:亞硫酸鉀等8種 用途:讓食品色素褪色後遺症:過敏、腹痛、噁心及嘔吐 常用食品:飲料、麵粉及其製品、蜜餞、乾貨品目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吊白塊 米粉、黃葡萄乾、麥芽糖、洋菇、芋頭、蓮藕、牛蒡本為工業用的漂白劑卻被使用於食品中用作漂白和防腐,不當使用會有頭痛、頭昏、嘔吐、呼吸困難,尤其氣喘病患者更易引發哮喘。

螢光增白劑 洋菇、白蘿蔔、吻仔魚 有致癌風險。

亞硫酸鈉 蜜餞、脫水蔬果、金針、蝦、冰糖 可能引起蕁麻疹、氣喘、腹瀉、嘔吐,亦有氣喘患者致死案例。

保色劑

常見品目:亞硝酸鈉、硝酸鉀等4種 用途:保持或增進食品的顏色後遺症:致畸胎、突變、肝毒性及誘發癌症 常用食品:肉或魚製品品目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銅鹽 粽葉、青豆、皮蛋、海帶 用途為保持及增加綠色,促進蛋白質凝固,但會引起呼吸系統、皮膚和眼睛等疾病。

亞硝酸鹽 香腸、火腿、臘肉、培根 與食品中的胺結合成致癌物質亞硝酸胺鹽。

品質改良劑

常見品目:三偏磷酸鈉、硫酸鈣、食用石膏等77種 用途:輔助釀造或食品加工,改良食品品質後遺症:多為安全 常用食品:烘焙、釀造及粉末食品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溴酸鉀 麵粉(麵筋改良劑) 致癌。

氧化鉛 皮蛋 主要促進蛋白質凝固,使用不當會造成食慾不振、精神衰弱。

著色劑(色素)

常見品目:食用紅色6號等27種 用途:對食品著色後遺症:肝、腎毒性、尿液著色、染色體變異 常用食品:生鮮、飲品、海帶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鹽基性芥黃 糖果、黃蘿蔔、酸菜、油麵 頭痛、心跳加快、意識不明。

鹽基性桃紅精

(紅花米) 糖果、蛋糕、紅薑、話梅、肉鬆 全身著色,排出紅色尿液,可能使肝功能下降。

奶油黃 醃黃蘿蔔、麵條、蛋糕、餅乾 致肝癌。

蘇丹紅 蝦、熟肉、餡餅、辣椒粉 分為蘇丹紅1、2、3、4號,不當使用有致癌性。

黃色四號 餅乾、糖果、油麵、醃黃蘿蔔、火腿、香腸、飲料 以石油工業產業煤焦為原料合成,有害物質混入的機會很多,本身毒性強,有致癌性的隱憂,會引起蕁麻疹、氣喘、過敏。

香料

常見品目:香莢蘭醛等90種 用途:增強食品香味後遺症:噁心、嘔吐、暈眩、抑制中央神經系統 常用食品:飲料、麵包、餅乾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香豆素 飲料 引起肝、腎毒性,致癌。

調味劑

(人工甘味劑)

常見品目:L-麩酸鈉(味精) 、檸檬酸、糖精等53種 用途:賦予食品酸味、甘味、甜味後遺症:影響腦部發育、致高血壓、腎臟病 常用食品:蜜餞、餅乾、現切水果品目 常使用食品 對健康可能影響甘精(乙氧基苯脲) 蜜餞、飲料等(甜味劑) 會傷害肝臟及消化道,致癌。

糖精、甜精 蜜餞、瓜子、醃製醬菜、飲料 由動物試驗顯示,會致膀胱癌。

阿斯巴甜 飲料、口香糖、蜜餞、代糖糖包 眩暈、頭痛、癲癎、月經不順、損害嬰兒的代謝作用。(苯酮尿症者不可食用)。

膨脹劑

常見品目:碳酸氫鈉、明礬及合成膨脹劑等14種用途:使食品體積產生膨鬆效果後遺症:頭痛、食欲不振、破壞呼吸系統、骨質疏鬆 常用食品:麵包、餅乾、油條

黏稠劑(糊料)

常見品目:鹿角菜膠、CMC等21種用途:賦予食品滑溜感與黏性後遺症:一般認為無毒或毒性極低,但大量攝取可能腹瀉常用食品:啤酒、果醬、烘焙食品、冰淇淋

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

常見品目:鹽酸、氫氧化鈉等10種用途:提供食品加工上所需之酸及鹼後遺症:腐蝕消化道、干擾維生素吸收等症狀常用食品:化學油、味精、食用油、水果罐頭

乳化劑

常見品目: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12種常用食品:人造乳酪、口香糖、果醬、冰淇淋、巧克力用途:讓水與油等無法相互混合的原料可結合乳化後遺症:一般認為無毒或毒性極微

營養添加劑

常見品目: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122種

用途:強化食品營養

後遺症:噁心、口渴、多尿、肝、脾、心、腎等負擔常用食品:乳品、嬰兒食品、穀類、肉製品

結著劑

常見品目:磷酸鹽類等16種 用途:增加食品保水性、乳化性、黏性後遺症:阻礙鈣吸收,使血液中磷過多

常用食品:肉及魚製品

溶劑

常見品目:己烷、丙二醇等6種用途:便於從果實萃取油脂或精油,亦用於溶解香料或色素後遺症:噁心、暈眩、脾胃疼痛、痛性痙攣常用食品:口香糖、餡料、啤酒

其他

常見品目:矽樹脂、矽藻土、胡椒基丁醚、蟲膠等13種常用食品:錠劑、膠囊食品、穀豆類用途: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具有消泡、過濾、防蟲、被膜等功能後遺症:一般認為無毒或毒性極微註1: 指目前合法但有健康疑慮; 則是法令上已禁用;後遺症指用途不當或過量使用所招致的危險。

註2:衛生署公告有17類、近800多食品添加物,採正面表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86

陳家廚坊:糖的毒害

1 : GS(14)@2012-04-03 21:38:53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03/74900
之前電視上有一則新聞,說美國某大學教授研究的結果,顯示糖的毒害等於煙酒,建議政府向糖徵稅,以控制人們對糖的消耗。這個消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教授Professor Lustig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我翻譯為《糖—毒害的真相》),文內指出美國人平均每天食用22茶匙糖和糖精,而二十歲以下的青年吃糖更高達每天34茶匙。糖是引致癡肥、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很大成因,對人體的毒害其實並不低於煙酒,所以建議政府應該用徵稅的方法去減低人們對糖的用量。
其實徵稅並不是有效的控制辦法,試想如果糖製品價格提高了,要吃糖的人可能因此減少在其他方面,比如蔬菜和水果的消費,而引致對健康不良的效果。
過量吃糖其實是一個社會現象,在西方社會尤其普遍,一日三餐都離不了糖,包括咖啡紅茶、果醬、甜餅、donut、穀類食品(cereal)、 葡萄酒等,還包括隨時吃蛋糕西餅和零食,美國很多人更是全日汽水不離手,各種食物都含有糖或糖精。要解決過量吃糖的問題,必須從改變飲食習慣着手,只有均衡飲食,才能解決過量吃糖帶來的各種健康問題。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方曉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