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神州租车(HK0699):港股市场上的“速度与激情”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4790268
导读:神州租车(00699.HK)19日晚公布截至3月底止首季业绩,纯利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80.32%,亮瞎了眼,20日最高涨幅20%,收盘大涨12.06%。头等舱会员认为,天时(货币宽松环境)地利(限牌城市增多)以及人和(大股东及客户)都对神州租车有莫大裨益!

会员观点:
会员A:神州Q1业绩完全符合预期,就是现价不太便宜。该会员还预测16年同期毛利将会达5.5亿;
会员B:这个预期略保守,可以往上调调;
实际上699一直是头等舱会员高度关注的标的,会员们对神州的剖析之深令小编侧目

下面分享一下头等舱会员@云帆@胡崇时对神州的核心逻辑


天时:宏观环境利于扩张周期


1.利息下降周期与车辆快速扩张战略的匹配:公司是高负债的重资产公司,对利率的敏感度高,并且未来几年处于高速扩张阶段,正好中国处于利率下降周期,可有效控制公司财务成本。
2. 油价下跌过路费免费与客户导入期的匹配

地利:优先占领了限牌城市的庞大资源,全国领先的网点优势,上下游议价能力


1.北京牌照13000个,现在使用5000个;
广州牌照8000个,使用4000个;(在大理我自己见过广州牌照在用)
杭州5600个,使用1000个。
2.覆盖70个城市及723个网点,同时加盟商补充176个小城市及219个网点,2014年底拥有63,522辆直接运营车辆。
3.供应商及二手车议价能力强,具有领先者的规模效应。

人和:客户满意度及大股东支持


1. 客户满意度知名大幅高于行业追赶者,百度指数神州是一嗨的两倍。
2. 手机端客户使用比例从2013年的6%增至2014年的46%,目前手机端的流量占整体的60%。
3.债权融资能力强于对手。
4.与赫兹(第二大股东)股权及管理(丰富合理的定价策略)品牌(有利于引进入境游外国游客)的合作,成熟节约型管理(两个人负责运营小运营点,借用停车点),联想大股东的信用融资支持。

关于价格战:


其实价格战神州是对自身打的,未必是对竞争对手而言的,主要是改变整个消费群体的出行习惯和对租车行业的认识。神州网点和品牌知名度能够很好地建立起议价能力。客户并不会因为一二十块的日租金而选择另一家租车公司。城市举例:大理神州9家、一嗨只有1家。


一家独大的高利润:


一家独大的垄断高利润,与寡头竞争的低利润,巴西VS美国。
1.美国三足鼎立(Enterprise48%,Hertz28%和Avis18%)
2. 巴西Localiza(工银全球精选股票QDII配过这家公司股票)一家独大(2013年47%市场份额)巴西Localiza及神州的EBITDA高于美国三家水平。
3.神州租车运营车队总规模年增加38%达到2014年底的58773辆,其中短租车队数量占75%,长租为16%,融资租赁为9%。截止14年底,公司的直营租车服务网点数量达到723家,包括489家取车点。神州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甩同类行业几条街。仅在2013就占31%的市场份额,第二的一嗨仅有8%。稳稳坐牢了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龙头位置。


神州专车:分享一篇神州推荐会的纪要


@云帆,谢谢云帆分享的神州会议纪要(以下“我们”即神州租车)

我们非常有信心到年底我们是专车市场最大的。第一是政策,政府还是会看中消费者权益。滴滴实际上是黑车合法化,政府态度比较明确。我们认为中期内绝对不会对私家车开放。我们单量超过一号,是Uber的五倍,很快会超过滴滴。现在已经有两万多司机,还需要培训。第二大优势在于成本结构,专车成本结构一天是固定的,还有很多经济效应,比如说空驶率,接单率。最关键的是黑车的人群与私家车的数量有限,当单量上来以后一定是互相抢司机,倒过来每天要补贴司机50至70块。
估值:中国大市场空间+一家独大带来的估值溢价中美车队规模仍有5倍差距,而神州第一市场占有率,与赫兹及AVIS估值比较并不便宜,市值接近赫兹一半,市场给予神州租车高估值的逻辑主要源于神州的发展路径会不同于美国市场,成为一家独大的市场,盈利能力会强于美国公司。以未来5年保持30%的复合增速预测,2015年30倍的市盈率估值已经合理,但不排除标的稀缺,估值往上透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509

石墨烯炒作潮再起 基本面現實無礙主力炒作激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501.html

石墨烯炒作潮再起 基本面現實無礙主力炒作激情

一財網 李雋 2015-11-26 19:23:00

隨著“虛擬現實”概念炒作熱潮的暫時落幕,中小盤股也出現回調,不少題材也紛紛熄火。不過石墨烯概念重拾升勢,在方大碳素(600516.SH)、中泰化學(002092.SZ)漲停的帶動下,中國寶安、力合股份、博雲新材也維持強勢,逆勢上漲,尾盤漲幅隨著大盤跳水而收窄。

11月25日晚間,有市場傳言稱某知名手機品牌發布的新產品,將會有石墨烯的應用,不過到26日下午該品牌發布新產品,盡管相關產品充電時間比以前大大縮短,但並沒有公布有相關石墨烯應用的消息;而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石墨烯應用的研發已經有所進步,但目前來看依然無法解決成本高昂的問題。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隨著虛擬現實概念炒作的熄火,除了部分資金獲利套現後去認購新股以外,也有一些留在市場尋找下一個熱點,市場要保持強勢也需要熱點持續擴散;而最近有機構研究石墨烯商業應用開啟,盡管到目前還沒有具體實際案例,但相關板塊依然具備一定想象力。

中信建投分析師稱,自華為宣布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的商業應用以來,板塊普漲。石墨烯在2004 年首次在實驗室被獲得,此後以“新材料之王”、“矽時代的顛覆者”等光環為人所知,然而其在制備工藝和工業化道路上,依舊面臨成本較高、良率較低、品質不穩定等問題。

2004 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以簡單的膠帶機械剝離的方法獲得了石墨烯,並在理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二人因此共同獲得了201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制備目前仍普遍面臨成本較高、良率較低、品質不穩定等問題。不含缺陷和雜質的高品質石墨烯最早價格甚至高於黃金,經過了幾年的發展,目前國內部分通過氧化石墨還原的方法可以將成本降至3-5 元/克,然而得到產品以晶格缺陷較高、多層堆疊(通常為10 層以下)的石墨烯粉體為主,只能保持石墨烯部分特性,中信建投稱。

華泰證券分析師陳靂則稱,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石墨烯制備技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很大進步,盡管目前石墨烯產量並不高,但也已經足以面對目前的下遊市場。目前石墨烯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成本問題。具體來說,一方面石墨烯產業要想替代現有產品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石墨烯的發現使其成為優於碳納米管的炭素新材料,石墨烯要想在其未來可能的領域大展宏圖,必須加快研發速度。

一位石墨烯概念股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目前石墨烯的研發到應用層面還要有一定階段,成本高昂依然是很大的問題,而一些企業號稱生產出石墨烯,到底這是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定義的石墨烯,這都依然有待考究;行業應用的發展必須依托於量產,不過目前石墨烯的生產基本還處於實驗用研究層面,沒有大規模量產用於商業用途。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795

連環創業者杜國楹: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科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5/153475.shtml

導讀 : 本文由8848鈦金手機CEO杜國楹在全球華商年度經濟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口述/杜國楹(8848鈦金手機CEO)

我個人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過去18年的創業經驗和心得,給大家做一點分享。

1997年,18年前,“背背佳”是我第一次創業;2003年,6年之後的第二次創業是“好記星”;第三次,2009年的“E人E本”;第四次,是今年我們最新成立的一家公司——“8848”。

很多人問我為什麽跨步這麽大?而事實上我們說,這些創業的背後是有邏輯的。從背背佳到好記星,面對的用戶都是一樣的,是孩子們在用,家長們在買。為什麽從好記星去做E人E本?因為技術是共享的,雖然換了人群。所以,我們每一次創業,“核心技術”和“目標客戶”這兩個要素我們只能動一個,我們盡一切可能保證我們在上一次創業過程當中形成的核心能力能夠得以延續。

還有很多人問我,這些所有的公司你都在做嗎?十年間,前兩個品牌賣掉了,賣給了一家美國上市公司。E人E本,兩年前也賣掉了,現在是同方股份的全資子公司,8848是我們經過兩年的籌備,今年7月份最新啟動的一個項目。

創業對我來講可能是一種愛好,但是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它需要激情,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創業更是一門科學,它有清晰的邏輯可循。

創業的成功是一個低概率事件,你身邊可能有很多的創業者,而大部分人是以失敗收場的。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經過充分的商業歷練,對產品、對營銷、對人才、對管理……沒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在關鍵的時刻容易犯下致命的錯誤。所以我今天想給大家講的是——科學創業。

科學創業里面有三個話題

1幹什麽?

就是你選擇去做什麽。如何去選擇,這是所有人在創業前,甚至是在一個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需要啟動第二家公司,需要去投資一個新的項目的時候,都要做慎重的思考和選擇。那麽科學的選擇,如何做到科學?

2怎麽幹?

洞悉四要素的本質,任何一個企業,不論是服務業還是實體經濟,“產品”、“市場”、“銷售”和“管理”這是四要素。對所有的企業,不論你是國企還是民企,不論你是創業公司還是成熟的公司,不論你在任何一個行業當中,無一例外,都離不開它們。你提供的產品是什麽,你如何把你的產品推向客戶,你如何讓客戶知道,你如何管理你的團隊,我想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去認識這幾個問題。四要素,我們是否能夠洞悉它的本質。

3怎麽想?

我們應該遵守、尊重哪些基本的商業常識,也是無論在企業的任何階段,無論任何一個行業,這些基本的商業常識都需要你去遵守。你不可以顛覆它,你的顛覆是短暫的,未來還會回到原點。

第一部分:科學的選擇

我們內部一直講“順勢而為”,如何理解順勢而為?這個勢,有兩個東西,第一,你要去看趨勢,第二你要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優勢。順著自己的優勢去做,順著趨勢去做,這是基本的選擇。

我有四句話,“短看優勢”——項目能不能成功你的優勢是決定性的;“長看趨勢”——展望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要看清楚未來的趨勢,這個行業還有沒有大的空間,有可能你們非常努力也非常優秀,但是行業不給力,可能最後的結果並不理想。所以,短期要看清楚優勢,這個事情需要的核心能力你是否具備,長期你需要去看趨勢,這個行業會不會越做越有前途。

“做對趨勢,用足優勢。”——趨勢不要踩錯,尤其是創業的第一個階段,你的核心競爭力要用好。只有把你的核心競爭力用起來,你才能盡可能保證創業成功的幾率,否則十萬人想幹這件事情,憑什麽你能成功?是沒有理由的。99%的失敗的概率等著你。你必須認真審視自己的優勢。

對於8848手機來說,“安全”就是我們的優勢,過去四年當中我們在安全上投入了大量的技術,黨政軍警都有我們的客戶,我們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中國手機市場上5000元的iPhone到10萬元的Vertu之間的價格空白帶就是我們的機會。所以我們手機7、8月份上市,大概四個月時間,我們在國內市場賣出了VERTU全球市場的銷量,已經完成了。

第二部分:洞悉四要素的本質

第一要素:產品

我講人性的弱點和優點。人性的弱點是什麽?好吃懶惰,每個人都這樣,人性的深處都是這樣,我們今天都是被改造和教育出來的。我們如何從人性的弱點當中去尋找痛點?解決他的需求,尋找迫切需要解決的東西。我們還要利用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優點是什麽?崇尚真善美。如何利用人性的優點去建立品牌?這就是我們在產品和傳播中的一個基礎的邏輯。比如,我們看8848手機,什麽是痛點?安全。如何建立品牌?奢華。

第二要素:市場

什麽叫市場?市場和銷售是兩個部門,銷售負責銷量的實現,市場負責品牌信息的傳達、產品信息的傳達。我們強調內容的創造,廣告、公關、產品,所有一切需要輸出的面向消費者的內容,如何創造出來?選擇什麽樣的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到達,這就是市場的核心。

第三要素:銷售

在我們過去十幾年的歷程當中,我們一直這樣理解——銷售的本質是利益鏈的分配與管理。無論是借助電商平臺還借助傳統的渠道,讓每一級經銷商的利益最大化很難,在有限的區間內實現科學的分配,讓每一個渠道環節對他們的驅動力和積極性到最大化,以達成最高銷量。我想這就是渠道管理、銷售管理的核心。

第四要素:管理

我們要回到原點,管理的本質第一位是人,在人上,德魯克講的用人的第一原則仍然是這四個字——順勢而為。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為在你這里打工,因為每個月拿你一萬塊的工資,所以他要改變?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客觀的審視每一個人,如何對他的優點、缺點、優勢、劣勢,有一個清晰的判斷。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如何把他的優勢最大化的釋放出來,如何通過團隊的組合,把劣勢最小化,這就是管理的基本原則。

產品、市場、銷售和管理,我想是所有在座做企業的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你需要在做決定的時候、做思考的時候,如何不斷的回到原點,不斷的看清它的本質,然後再重新走出去。

第三部分:尊重商業的常識

第一,企業的本質,是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你提供的產品沒有價值,這個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別人比你提供的更好,你要麽出局,要麽便宜。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絕,否則你不具備跟消費者討價還價的能力。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沒有價值,你這個公司遲早會不存在的,這就是企業的本質,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保持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第二,產品和營銷,本質上都是基於對人性的理解。產品是道,營銷是術,沒有好的產品好營銷是糟蹋,營銷的使命是把好產品賣得更好,而不是把玻璃當鉆石賣出去。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對稱化的程度和速度越來越高,欺騙是不可行的,騙局是短暫的是沒有未來的。

第三,企業的九字訣,價值觀、方法論、執行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端正的做企業的心態、服務用戶的心態,你從第一天起就失敗了,就不要創業了。欺騙是沒有未來的,這是價值觀。每一個企業還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要建立自己獨特的方法論,不論是在產品還是營銷上,都一樣。你的企業與別人的不同,你就是你自己。

最後,給大家推薦幾本書,這個我想都是大家需要的:

《營銷管理》:太多學營銷的人都看過這本書,講4P,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四要素如何有機統一,不能孤立的去看,價格跟產品相關、跟渠道相關、跟推廣模式相關。無數人說4P被顛覆了,移動互聯網把什麽都改變了,我認為什麽都沒有改變,移動互聯網改變的是信息傳播的效率、速度、方式,對商業的本質沒有任何改變。它能改變人性嗎?它能改變商業的本質嗎?都沒有。所以互聯網仍然是術。

《喬布斯傳》:寫蘋果和喬布斯的書,這個最接近真相,認真去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學的奠基人德魯克的書。

《設計中的設計》:日本人原研哉的書,講設計不是藝術,商業的設計是為需求服務的。

如何讀書?我總是試圖在每一本書里提煉出一句話。什麽叫專家?專家是把一句話寫成一本書。我們做企業的人讀完每一本書應該變成一句話,變成行動綱領。這個方法給了我莫大的幫助。你想用心的做產品,用心的做管理,讀讀這些書,回來結合你的公司,結合你的行業,結合你的現階段,做好本土化實踐,這是最有效的。我沒有任何做研發做營銷的背景,我都是這樣學來的。

一個知識,從“不懂”到“懂”很容易,從“懂”到“會”卻很難,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懂的事認為是自己會的事。“懂”和“會”是兩碼事,“會”和“精”就是兩個世界。什麽叫“精”?在這個行業里,十個人來幹這個活我保證進前三,這才是精。把“精”做到最好就是“專”,我們的核心優勢在哪里?在於“專”

所以,順勢而為,審視自己的優勢的時候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認為自己聽得懂的就認為自己會了,不要認為自己會的拿出去就是無敵的,這很可怕。

謝謝,祝大家生意興隆,家庭幸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90

連環創業者杜國楹: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科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5/153475.shtml

導讀 : 本文由8848鈦金手機CEO杜國楹在全球華商年度經濟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口述/杜國楹(8848鈦金手機CEO)

我個人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過去18年的創業經驗和心得,給大家做一點分享。

1997年,18年前,“背背佳”是我第一次創業;2003年,6年之後的第二次創業是“好記星”;第三次,2009年的“E人E本”;第四次,是今年我們最新成立的一家公司——“8848”。

很多人問我為什麽跨步這麽大?而事實上我們說,這些創業的背後是有邏輯的。從背背佳到好記星,面對的用戶都是一樣的,是孩子們在用,家長們在買。為什麽從好記星去做E人E本?因為技術是共享的,雖然換了人群。所以,我們每一次創業,“核心技術”和“目標客戶”這兩個要素我們只能動一個,我們盡一切可能保證我們在上一次創業過程當中形成的核心能力能夠得以延續。

還有很多人問我,這些所有的公司你都在做嗎?十年間,前兩個品牌賣掉了,賣給了一家美國上市公司。E人E本,兩年前也賣掉了,現在是同方股份的全資子公司,8848是我們經過兩年的籌備,今年7月份最新啟動的一個項目。

創業對我來講可能是一種愛好,但是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它需要激情,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創業更是一門科學,它有清晰的邏輯可循。

創業的成功是一個低概率事件,你身邊可能有很多的創業者,而大部分人是以失敗收場的。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經過充分的商業歷練,對產品、對營銷、對人才、對管理……沒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在關鍵的時刻容易犯下致命的錯誤。所以我今天想給大家講的是——科學創業。

科學創業里面有三個話題

1幹什麽?

就是你選擇去做什麽。如何去選擇,這是所有人在創業前,甚至是在一個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需要啟動第二家公司,需要去投資一個新的項目的時候,都要做慎重的思考和選擇。那麽科學的選擇,如何做到科學?

2怎麽幹?

洞悉四要素的本質,任何一個企業,不論是服務業還是實體經濟,“產品”、“市場”、“銷售”和“管理”這是四要素。對所有的企業,不論你是國企還是民企,不論你是創業公司還是成熟的公司,不論你在任何一個行業當中,無一例外,都離不開它們。你提供的產品是什麽,你如何把你的產品推向客戶,你如何讓客戶知道,你如何管理你的團隊,我想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去認識這幾個問題。四要素,我們是否能夠洞悉它的本質。

3怎麽想?

我們應該遵守、尊重哪些基本的商業常識,也是無論在企業的任何階段,無論任何一個行業,這些基本的商業常識都需要你去遵守。你不可以顛覆它,你的顛覆是短暫的,未來還會回到原點。

第一部分:科學的選擇

我們內部一直講“順勢而為”,如何理解順勢而為?這個勢,有兩個東西,第一,你要去看趨勢,第二你要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優勢。順著自己的優勢去做,順著趨勢去做,這是基本的選擇。

我有四句話,“短看優勢”——項目能不能成功你的優勢是決定性的;“長看趨勢”——展望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要看清楚未來的趨勢,這個行業還有沒有大的空間,有可能你們非常努力也非常優秀,但是行業不給力,可能最後的結果並不理想。所以,短期要看清楚優勢,這個事情需要的核心能力你是否具備,長期你需要去看趨勢,這個行業會不會越做越有前途。

“做對趨勢,用足優勢。”——趨勢不要踩錯,尤其是創業的第一個階段,你的核心競爭力要用好。只有把你的核心競爭力用起來,你才能盡可能保證創業成功的幾率,否則十萬人想幹這件事情,憑什麽你能成功?是沒有理由的。99%的失敗的概率等著你。你必須認真審視自己的優勢。

對於8848手機來說,“安全”就是我們的優勢,過去四年當中我們在安全上投入了大量的技術,黨政軍警都有我們的客戶,我們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中國手機市場上5000元的iPhone到10萬元的Vertu之間的價格空白帶就是我們的機會。所以我們手機7、8月份上市,大概四個月時間,我們在國內市場賣出了VERTU全球市場的銷量,已經完成了。

第二部分:洞悉四要素的本質

第一要素:產品

我講人性的弱點和優點。人性的弱點是什麽?好吃懶惰,每個人都這樣,人性的深處都是這樣,我們今天都是被改造和教育出來的。我們如何從人性的弱點當中去尋找痛點?解決他的需求,尋找迫切需要解決的東西。我們還要利用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優點是什麽?崇尚真善美。如何利用人性的優點去建立品牌?這就是我們在產品和傳播中的一個基礎的邏輯。比如,我們看8848手機,什麽是痛點?安全。如何建立品牌?奢華。

第二要素:市場

什麽叫市場?市場和銷售是兩個部門,銷售負責銷量的實現,市場負責品牌信息的傳達、產品信息的傳達。我們強調內容的創造,廣告、公關、產品,所有一切需要輸出的面向消費者的內容,如何創造出來?選擇什麽樣的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到達,這就是市場的核心。

第三要素:銷售

在我們過去十幾年的歷程當中,我們一直這樣理解——銷售的本質是利益鏈的分配與管理。無論是借助電商平臺還借助傳統的渠道,讓每一級經銷商的利益最大化很難,在有限的區間內實現科學的分配,讓每一個渠道環節對他們的驅動力和積極性到最大化,以達成最高銷量。我想這就是渠道管理、銷售管理的核心。

第四要素:管理

我們要回到原點,管理的本質第一位是人,在人上,德魯克講的用人的第一原則仍然是這四個字——順勢而為。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為在你這里打工,因為每個月拿你一萬塊的工資,所以他要改變?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客觀的審視每一個人,如何對他的優點、缺點、優勢、劣勢,有一個清晰的判斷。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如何把他的優勢最大化的釋放出來,如何通過團隊的組合,把劣勢最小化,這就是管理的基本原則。

產品、市場、銷售和管理,我想是所有在座做企業的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你需要在做決定的時候、做思考的時候,如何不斷的回到原點,不斷的看清它的本質,然後再重新走出去。

第三部分:尊重商業的常識

第一,企業的本質,是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你提供的產品沒有價值,這個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別人比你提供的更好,你要麽出局,要麽便宜。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絕,否則你不具備跟消費者討價還價的能力。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沒有價值,你這個公司遲早會不存在的,這就是企業的本質,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保持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第二,產品和營銷,本質上都是基於對人性的理解。產品是道,營銷是術,沒有好的產品好營銷是糟蹋,營銷的使命是把好產品賣得更好,而不是把玻璃當鉆石賣出去。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對稱化的程度和速度越來越高,欺騙是不可行的,騙局是短暫的是沒有未來的。

第三,企業的九字訣,價值觀、方法論、執行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端正的做企業的心態、服務用戶的心態,你從第一天起就失敗了,就不要創業了。欺騙是沒有未來的,這是價值觀。每一個企業還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要建立自己獨特的方法論,不論是在產品還是營銷上,都一樣。你的企業與別人的不同,你就是你自己。

最後,給大家推薦幾本書,這個我想都是大家需要的:

《營銷管理》:太多學營銷的人都看過這本書,講4P,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四要素如何有機統一,不能孤立的去看,價格跟產品相關、跟渠道相關、跟推廣模式相關。無數人說4P被顛覆了,移動互聯網把什麽都改變了,我認為什麽都沒有改變,移動互聯網改變的是信息傳播的效率、速度、方式,對商業的本質沒有任何改變。它能改變人性嗎?它能改變商業的本質嗎?都沒有。所以互聯網仍然是術。

《喬布斯傳》:寫蘋果和喬布斯的書,這個最接近真相,認真去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學的奠基人德魯克的書。

《設計中的設計》:日本人原研哉的書,講設計不是藝術,商業的設計是為需求服務的。

如何讀書?我總是試圖在每一本書里提煉出一句話。什麽叫專家?專家是把一句話寫成一本書。我們做企業的人讀完每一本書應該變成一句話,變成行動綱領。這個方法給了我莫大的幫助。你想用心的做產品,用心的做管理,讀讀這些書,回來結合你的公司,結合你的行業,結合你的現階段,做好本土化實踐,這是最有效的。我沒有任何做研發做營銷的背景,我都是這樣學來的。

一個知識,從“不懂”到“懂”很容易,從“懂”到“會”卻很難,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懂的事認為是自己會的事。“懂”和“會”是兩碼事,“會”和“精”就是兩個世界。什麽叫“精”?在這個行業里,十個人來幹這個活我保證進前三,這才是精。把“精”做到最好就是“專”,我們的核心優勢在哪里?在於“專”

所以,順勢而為,審視自己的優勢的時候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認為自己聽得懂的就認為自己會了,不要認為自己會的拿出去就是無敵的,這很可怕。

謝謝,祝大家生意興隆,家庭幸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91

【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情燃燒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329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隨著“雙創”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上半年的中國,似乎遍地都是“獨角獸”,似乎隨便一個行業,都是能“把豬吹上天的風口”。然而風雲突變,下半年資本寒冬突然降臨,O2O“屍橫遍野”,創業明星們抱團取暖。百度搜索提供的數據表明,有關“雙創”的關鍵詞搜索關註度中,“創客”達到169萬次,“大學生創業潮”達到52萬次。

●2015年前6個月新註冊企業數量是600萬,而2014年全年中國新增企業才600萬。

●2014年全年活躍的天使機構52家,而2015年上半年活躍的天使投資機構數量是248個。

總理“站臺”

2015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突然到訪深圳南山華僑城創意園里的柴火創客空間,它是深圳的創客們聚集的“創意會所”。總理饒有興趣地在這個創客空間待了半個多小時,並表示,要再為柴火空間添把柴。

此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央號召,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作為響應,地方政府的熱情被點燃,各地開始爭相出臺鼓勵政策。深圳市出臺了《促進創客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從2015年開始,每年至少新增50個創客空間、10個創客服務平臺及新增創客3萬人。按照這個速度,到2017年底,深圳的創客空間將達200個、創客服務平臺達50個、全市創客超過10萬人。

在創業熱潮最為湧動的北京和深圳,上演了“中國矽谷”之爭。昔日最為著名的兩大電子賣場中關村和華強北,則不約而同走上了創業孵化器之路。

短短220米的中關村創業大街,聚集了包括3W、天使匯、氪空間這樣的創業服務機構40家左右。未來3-5年,整個中關村的傳統電子賣場還將逐漸騰退,徹底轉型成為“創新創業一條街”。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雙創”炙熱

2015年2月,《華爾街日報》列舉了全球73家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美國以50家獲得最多席位,其次便是中國,共有8家。其中小米排在全球榜首,估值460億美元,估值甚至超過了矽谷最炙手可熱的網絡約車平臺公司Uber。

在創投界,投資人把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稱為“獨角獸”,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則稱為“超級獨角獸”。

據清科集團的數據,2014年中國風險投資的募資金額高達190億美元,同比增長175%,新募基金258只,公開披露的投資案例投資總額達到169億美元。資本市場的火爆也對創業市場推波助瀾,針對中小科技類企業的新三板2014年一年就上了1200家,2015年不到三個月就上了超過500家,“新三板錢多、人少、速來”這句話風靡一時。

2015年前6個月新註冊企業數量是600萬,而2014年全年中國新增企業才600萬;2014年全年活躍的天使機構52家,一共投了不到800個項目,而2015年上半年活躍的天使投資機構數量是248個,投了近1000個項目。

熱錢燒熱了市場。2015年上半年的中國,似乎遍地都是“獨角獸”,媒體上不斷傳出某某項目融資數千萬、上億美元的消息。“互聯網思維”下的“90後”大學生們畢業後不找工作,紛紛開公司。O2O、P2P、外賣、出行、短視頻……似乎隨便一個行業,都是能“把豬吹上天的風口”。

整個2015年,消費者受惠於創業公司及其金主的“補貼燒錢大戰”,沒少坐免費車、買便宜貨,有人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上下班經過中關村創業一條街,各類生活用品全能免費帶回家。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抱團取暖

然而到了下半年,形勢風雲突變。

7月,中國股市暴跌,IPO關閘,隨後人民幣貶值,熱錢開始急劇收縮。據清科集團數據,2015年10月披露金額的投資案例總投資額僅為19.65億美元。上市公司新增產業基金到了9月只有3只,是7月的十分之一。投中集團的數據亦顯示,2015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規模為37.89億美元,環比下降50.36%。

上半年風頭無限的創業公司面臨著估值下降、無錢可燒的可怕局面。

微信朋友圈開始流傳O2O的死亡名單,名單上涉及16個領域的O2O倒閉項目,其中餐飲、外賣、洗車、教育、旅遊等領域首當其沖,可謂“屍橫遍野”。

8月,卷入數據造假風波後,號稱“從田間到餐桌”的創業明星“一畝田”裁員1500人,並被傳投資方撤資,以其為代表的“融資燒錢-做數據-再融資”的行業潛規則得以暴露。

上半年瘋狂燒錢的創業明星們也不得不選擇抱團取暖。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美團和大眾點評,攜程和去哪兒,紛紛“打不死就婚”。

不差錢的“BAT”三巨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則忙著在資本寒冬抄底。2015年互聯網行業大部分並購的背後,都閃爍著它們的身影。最新的消息是,12月17日,阿里斥資12.5億美元成為外賣行業新銳“餓了麽”第一大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44

雙面卡蘭尼克:規則破壞者與激情企業家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下稱“卡蘭尼克”)2016年在中國的行程迎來了一個小高潮。7月的第一天,全球第二大獨角獸、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主持了他在湖畔大學的演講,卡蘭尼克在這場演講上收獲了“最牛學生”——開場不久,湖畔大學校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悄悄在倒數第二排坐定,饒有興致地聽完了全場。

盡管卡蘭尼克演講的主要內容並未超出其今年1月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的講話,但馬雲這個未在官方安排日程中的自選動作,無疑凸顯了他們之間的某種相互吸引。

獲得這樣的關註並不奇怪,卡蘭尼克是全球第一大獨角獸Uber的聯合創始人、CEO,這家公司估值已經達到62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在上市前估值最高的公司。而它仍在不斷刷新融資紀錄,截至今年6月,其已經融到超過150億美元資金,遠遠超過了Facebook、Google上市前的融資規模。

“Uber算是成功了”,作為行業的顛覆者和規則制定者,卡蘭尼克僅用了5年時間,就實現了這一切。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攪局者

卡蘭尼克是典型的連環創業者,在創辦Uber之前,他先是從UCLA退學創業,創立了可以交換音樂和電影的流媒體下載服務網站Sour,因違反版權法,遭到30多家音樂和影視出版巨頭聯合起訴,面對2500億美元的索賠,Sour最終以破產收場。

隨後,他又與朋友一同創立了Red Swoosh,這一次,卡蘭尼克修正了Sour的錯誤,在“合法”框架下提供流媒體下載服務,6年後,這家公司以190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2008年的一個雪夜,他與加里特·坎普(Garrett Camp,下稱“坎普”)走出位於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久久未能打到一輛的士。於是坎普說,“我想在手機上按下一鍵就叫來一輛車”,之後便開創了Uber這家公司。

事實卻遠比這個有意無意被戲劇化的故事骨感得多。當時,經過8年的艱難創業,卡蘭尼克精疲力竭。坎普也在一年前賣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他們希望借助在巴黎舉行的LeWeb,尋找新的機會。

在巴黎,他們參與了一個討論創業創意的研討會,可惜的是,一鍵叫車的想法並沒有獲得與會者的熱烈反響。

回到美國舊金山後,卡蘭尼克幾乎沒有將這個創意放在心上,坎普卻生出了執念。坎普註冊了Ubercab.com的域名,並試圖說服卡蘭尼克成為Uber的聯合創始人。

創業五年之後,在中國杭州的湖畔大學,卡蘭尼克計算著,試圖告訴聽眾在巴黎打不到車背後的原因。他拿紐約作為例子,“60年前紐約有13250輛出租車,今天也是,但當年的紐約和今天不一樣。”每一輛出租車,都需要獲取動輒百萬美元的牌照。對於付出昂貴代價的司機而言,他們極力要求牌照限量、稀有,順應這樣的需求,整個市場的運行邏輯並非按需配置。

回到Uber的商業模式,2010年,卡蘭尼克與坎普成為聯合創始人,在美國舊金山開始了創業。剛剛推出時的Uber,只有幾輛車,走的是高端路線,僅開放給100名乘客。不過,它已經初具雛形,移動應用,利用GPS定位,註冊信用卡信息後,一鍵叫車,5分鐘內到達,自動扣費。

因為超乎尋常的便捷以及高端服務——“所有人都可以像百萬富翁一樣坐車”,Uber很快通過口碑傳播而廣受關註。4個月後,舊金山市交通管理局和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開出20000美元的罰單,發出禁令,其中一項是不允許使用cab(出租車)這個詞。

禁令成了打開卡蘭尼克的腦洞的鑰匙。去掉cab這個字眼的Uber,成為連接閑置車輛司機與乘客的真正的共享平臺,官方說法是提供非盈利的“搭車服務”(Ride Sharing)。創業6個月後,Uber的平臺迎來了它的第3000名註冊者。現在,在全球範圍內,Uber有超過100萬名司機。

然而,因為對既有體系的破壞, Uber還是不斷受到質疑,甚至遭到禁止。在美國本土的邁阿密、奧蘭多、奧斯汀和弗吉尼亞等,法律禁止Uber這樣的服務,在德國、泰國、韓國、西班牙等國家,Uber遭到全面或者部分封殺。

對於這些抵制,卡蘭尼克采取的方式是反抗,對於Uber在韓國、德國的處境,他的評價分別是“首爾政府還生活在過去”,“德國出租車行業與混蛋一樣”。

他給自己的行為貼上了標簽“原則性對抗”,意思是,如果抵制你的人所堅持的主張是你所尊敬的,那麽就不要對抗;而如果對方的核心目的是保護既得利益者,就沒什麽好談的。

“想當顛覆者,就難免成為混蛋”,Uber的一位早期投資者說。或許你可以看到他的贊美,然而,對於卡蘭尼克來說,這個贊美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個麻煩,不是嗎?從公眾腦海里抹掉“混蛋”這個詞兒,是一場更加曠日持久的戰鬥。

當然,隨著Uber的擴張,情況發生了變化,根據一篇公開報道的整理,目前在全球,除了少數完全禁止的狀況,Uber與監管之間達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識,包括納入體系、分層監管以及變得合規。

創新者

Uber的價值何在?卡蘭尼克曾將Uber稱為“生活方式和運輸方式的交會點”。“所謂互聯網的生活方式,就是點擊,然後實現” ,卡蘭尼克說,“5 分鐘時間,我們可以將人運輸到各處;同樣 5 分鐘,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運輸其他東西。”

Uber模式的想象力不僅僅在於它能夠圍繞主業進行自我複制,更在於它的共享經濟的理念,能夠打破物品所有權的概念,讓信息、物品和服務流動起來,並且通過技術驅動,實現“中心調度+按需分配”,這樣的理念與實踐,具有極強的複制性,在很多領域都能夠衍生出新的項目。

《名利場》雜誌對於Uber背後的“大腦”進行了描繪,在位於舊金山的總部,一款名為“上帝視角”的軟件工具可以即時在地圖上顯示所有Uber系統上運行的車輛,而使用智能手機App叫車的乘客的位置也能即時顯示出來。

在汽車與乘客連接在一起的過程中,科技是真正的背後推手。而接下來,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卡蘭尼克承認,一個偶然發現的關鍵性創新,也許決定了Uber的未來,即如何能夠讓汽車的使用率提高,降低乘客的打車成本,甚至實現“用Uber打車比擁有一輛車便宜”的目標。

Uber采取了兩種方案,一是進行浮動定價,即在中國司機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閃電”,當需求量增加時,搭車的成本動態提高,更多的供應出現,一輛車的單位小時載客量最大化,帶來的結果是單位成本降低。二是制造永久旅程,通過拼車服務,形成始終有一位乘客在車上的局面,價格就能夠獲得下降的空間。

足夠大的規模和足夠強的科技才能夠支撐上述兩個方案的實施,對於Uber來說,無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現在,除了讓司機和乘客獲益,作為這家備受關註的獨角獸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卡蘭尼克可以像那些已經取得成功的矽谷科技新貴一樣,講述一個更加美好、更加“烏托邦”的故事。

他描繪說,城市因為有了這些出行服務,而變成了智慧城市。人們減少了擁堵和尋找停車位的時間,政府減少了修建停車場和公共交通上的開支,數據上的共享可能會為城市解決擁堵和停車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此外,出行的便利對企業是有吸引力的,會為城市創造就業機會;而車輛的減少和低排放的新能源車的使用,也將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

競爭者

卡蘭尼克相信未來市場上最終只能容納1-2家這類公司,而中國市場,毫無疑問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

對於卡蘭尼克來說,很多外國公司沒有進入到中國的因特網藍圖中,他希望帶領Uber改變這樣的局面,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他承認,進入中國市場是一場探險,“偉大的創業家永遠會需要探險,永遠會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Uber對其在中國的業務做了特別安排,獨立於其全球業務,3家中國公司對其進行了投資,其中包括百度、海航集團、廣汽集團。

在中國,似乎Uber的司機會比其他打車應用的司機更加關註關於競爭和市場戰略的問題。“它去年在中國燒了12億美元。”這樣的數字未經證實,卻在他們那個圈子里流傳甚廣。

盡管在規模上Uber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但在中國市場,估值280億美元的競爭對手滴滴出行的表現始終更為出挑。後者背後,是阿里巴巴集團與騰訊。

這意味著,主動或者被動,卡蘭尼克與Uber被卷入的,是中國最為知名的三家互聯網巨頭“BAT”的競爭。

滴滴出行在今年早些時候獲得了蘋果公司10億美元的註資,盤點它所擁有的資源,包括微信、支付寶的入口,蘋果的技術與營銷資源,以及來自通用汽車和Lyft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布局(Lyft去年獲得了滴滴出行10億美元的投資,通用汽車也是其投資方)等。

比起滴滴出行的決策者,卡蘭尼克在競爭中的表現更帶有個人色彩。2015年,屬於騰訊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以“系統抖動”為由,屏蔽多個來自於Uber的微信公眾號,卡蘭尼克在公開場合表達了不滿;在與海航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他又指出滴滴出行花錢補貼司機不如高效地花這筆錢;當蘋果公司投資滴滴出行的消息出現後,卡蘭尼克在Twitter上發布消息稱,自己的女友持有iPhone制造商的股票,她是自己競爭對手的間接投資人。

口水仗讓卡蘭尼克獲得了許多關註,不過,口水歸口水,卡蘭尼克在行動上絲毫沒有懈怠。去年他在中國花費了76天時間,今年上半年,他在中國更加目標明確,深耕自己與Uber的影響力,根據公開信息,他在高級別論壇上的“刷臉”日程頗滿,此外,一些能夠與潛在合作夥伴或投資人溝通的渠道,也悉數排入他的計劃。1月參加了極客公園創新大會,3月他開始馬不停蹄地參加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B20(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圓桌會、博鰲亞洲論壇,6月底的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之後,又在網易未來科技峰會、湖畔大學演講。

卡蘭尼克的畫風,似乎在中國也正在發生變化,比如公開資料顯示,他幾乎與所有Uber進入的城市市長進行了會面。

有時“喜歡地獄般的磨難”的“激情企業家”卡蘭尼克顯然從克服困難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一些顯而易見的顛覆不僅僅是重塑了Uber所在行業的格局,甚至代表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比如,與公開嗆聲騰訊不太一樣的是,卡蘭尼克不斷示好阿里巴巴。盡管阿里巴巴持有滴滴出行股份,阿里巴巴與旗下螞蟻金服分別認購滴滴出行的優先股,在導航和地圖服務上與之深度合作,但顯然這種合作沒有排他性的安排。Uber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合作開始於2014年,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的合作也緊鑼密鼓地展開。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甚至明確表示,Uber與支付寶的合作是實現全球戰略的重要一步。

在湖畔大學的演講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在中國探險的信心,一是過去十年在北京,創業者和創新都在不斷提升,正在迎頭趕上矽谷;二是未來五年在中國,會有更多的創業者和創新出現,數量會超過矽谷。

“當超越發生時,意味著在中國的公司都會變成全球化企業。”

控場者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仍在繼續。

不久前,曾位列出行領域第二的Lyft傳出聘請投資銀行QatalystPartners尋找收購方的消息,即便沒有這樣的新聞,這一領域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借助Lyft、Ola、Grab,Uber的最大競爭對手滴滴出行計劃逐步在美國、印度、新加坡開展業務,蘋果的10億美元投入,據稱會幫助滴滴出行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究機構。

而Uber呢?卡蘭尼克相信,未來是無人駕駛的世界。早在去年它就已經招兵買馬,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找來40位頂尖的科學家,啟動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7月8日,Uber通過高收益率杠桿融資11.5億美元。業內人士稱,能夠通過杠桿融資的,大多是那些具有威望和歷史的企業。Uber又一次打破了慣例。這也意味著它能夠以較低的貸款利率使用這筆資金,同時確保現有股東權益不被稀釋。

這筆資金的用途包括擴展全球市場、運營以及投入研發。

Uber不缺現金。作為行業中當之無愧的第一,Uber的不斷融資,被認為是不單單要爭取更多的司機與乘客,還有抑制競爭——開始的時候,大大小小的競爭對手不斷燒錢,到了一定階段,投資人會選擇停止繼續註資。畢竟,與Uber競爭的成本太過高昂。

隨著融資的展開,Uber與滴滴出行不斷出現相同的投資人,包括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投資公司高瓴資本集團、對沖基金老虎環球和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這似乎讓一種新的戰略成為可能,即停止燒錢競爭,雙方合並。參與了滴滴三輪融資的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不久前在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上稱,他和滴滴出行、Uber中國、Uber全球投資者都認為,如果能夠就估值和股權框架達成一致,兩家公司完全有可能合並。不過很快,他又推翻了自己的說法。

滴滴出行沒有就此給出正面回應。中國優步高級副總裁柳甄和卡蘭尼克則在不同場合否認了這樣的傳言。

卡蘭尼克在湖畔大學的演講最後,提到了作為冠軍的競爭態勢,“當你去到球場,你需要把所有的能量、所有的激情,都在球場上展現,而不是有所保留。”

那麽,先拋開傳言,接下來,卡蘭尼克如何能夠一直保持冠軍的位置與激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07

【現場】希拉里搭檔凱恩:特朗普只對愛自己有激情

獲得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凱恩(Tim Kaine)在27日該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講中大量使用西班牙語,爭取墨西哥裔選民的支持。同時,還全家齊動員,利用自己的夫人向共和黨內不滿特朗普的人“招手”。他的演講如下:

我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兒子2周前被部署去保衛2個特朗普要放棄的北約國家。

我們要保衛退休人員,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我們要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的社區。

在這里我接受副總統候選人提名。

我生於明尼蘇達,長於堪薩斯城。我的父親開了家鋼鐵加工廠,我媽媽做銷售。這就是為什麽我知道小型企業如何運作。

在我就讀的公立高中,有一條“人人為他人”的口號,這促使我為了社會正義奮鬥終身。

在哈佛法學院,我休學一年去洪都拉斯傳教,幫助窮人。通過直接接觸,我知道在獨裁國家由少數人主宰,剝奪了大多數人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

在法學院我遇到了一個女孩。他的父親是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人州長,她則當上了弗吉尼亞教育局局長。她打破種族隔離,統一了弗吉尼亞的學校。她就坐在觀眾席上,我的夫人安妮。

特朗普的言行已經背離了林肯創立的共和黨。共和黨員們,歡迎投票支持希拉里。

我曾經堅持了6年的訴訟,控告房屋保險公司歧視少數民族。我發現里士滿市的低收入社區槍支泛濫,人民極度不滿,就投入政壇,當選為市議員,後來成為市長。我知道人民疾苦,知道政府運作,都是因為我從基層做起。

我記得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案後,通過了更加嚴格的槍支管理。我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幼兒園。我在參議院,通過法律確保我們在家安全,國家強大。在預算委員會,我同桑德斯一起保障退休人員的利益,降低民眾醫保的開支。在參議院 我發現很多共和黨人都認為希拉里是個好議員。

我們要愛護我們的鄰居(墨西哥)。(隨後凱恩帶領大家用西班牙語反複重複奧巴馬的競選格言“我們能”。)

我信任希拉里,敢把在陸戰隊服役的兒子的生命托付給她。因為她始終如一地愛孩子愛家庭,為窮人奮鬥,為了窮人的醫療保險而奮鬥。她上臺前對孩子和家庭有激情,上臺後就會更是如此。

而特朗普對什麽有激情?他只對愛自己有激情。

我信任希拉里是因為她拿得出成果 。她在做國務卿期間保證國家安全,促使伊朗放棄核武器,擊斃了本·拉丹。

周一在電視上擔心特朗普上臺就會被驅逐出境的(非法)移民小女孩相信她。我也相信她。

特朗普保證很多,但是只會說“相信我”。他說相信我的稅單沒有問題。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像其他美國現代總統候選人那樣公開稅單,證明他也為這個國家做出合乎比例的貢獻。

相信特朗普?在新澤西為特朗普修建賭場的人相信他,很多小企業主都因為相信他而破產。在佛羅里達買了特朗普公寓的退休老人相信他,但是他把定金往兜里一裝就宣布破產。那些人至今沒有房子。相信特朗普捐獻承諾的基金會沒有看到錢。相信特朗普的人去了特朗普大學損失了錢財。

共和黨的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都因為特朗普對婦女的言論不支持他。共和黨的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經濟師估計特朗普上臺美國將損失300萬工作並增加3萬億債務。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東道主,俄亥俄州的州長都不去開會,認為特朗普是道德災難。特朗普自傳的作者都說撒謊是特朗普的天性。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來支持希拉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29

專家學者激情碰撞:環境治理如何“軟硬兼施”

“我先說說《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條實施遇到的實際問題。我覺得,作為行政機關,作為標準制定部門,不能太任性,也不能被利益集團綁架。”10月13日下午,在海口召開的一個論壇上,中國政法大學原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率先“放炮”。

當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舉辦大氣汙染防治技術與創新專題研討會。主辦者將研討會的主題設置為“新智慧·新藍天:軟科學+硬科學繪制綠色發展”。

專題會主席、中關村空氣汙染防控聯盟理事會主席顏梓清解釋說,“作為環境工作者,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工作人員,我們不斷地反思大氣汙染防治的出現了哪些問題,努力探索和研究,希望盡快找到問題的答案。”

她說,在政策的鼓勵和保障下,不斷有世界性的創新技術成果誕生。但這些好的技術成果,在控制大氣汙染中力不從心,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們發現,好的技術成果在市場應用中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各部門的政策不一致造成的。”

顏梓清說,政策法規與技術措施不同步的主要問題,反應了我國環境領域軟科學建設上沒有設置出科學的制度規則,也沒有充分地利用市場杠桿和市場的方式,調節和調動社會公眾參與大氣汙染治理,造成環境治理成本高,資金缺口大,財政負擔不起和以政府為主的治理模式。

研討會上,原本在第二個單元作主題報告的王燦發主動要求在第一單元發言。“向大家表示道歉,因為一會還要開理事會,有兩個事需要我匯報,所以先把給我的任務(作報告)完成了。”

王燦發演講的題目是“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立法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其改進思路”。“《大氣汙染防治法》的實施離不開標準。我算了一下,該法129條中有38條直接涉及到標準的制定、修訂和使用,大概占全部條文的29%。”他說,而標準的制定涉及多個部門和機構。

他以《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條為例,這一條規定,“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當依法通過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機動車排放檢驗設備,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範,對機動車進行排放檢驗,並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排放檢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王燦發說,這條最起碼告訴我們這幾個內容:一是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需要經過計量認定;汽車檢驗排放設備需要依法檢定,合格方能使用;國務院環保部門制定檢測過程的規範;檢測機構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出了事要承擔責任,以防止檢驗機構弄虛作假。“但實際情況是,目前機動車檢測機構收幾百塊錢就車檢通過的情況太普遍了。”

王燦發說,還有一個就是機動車檢驗排放設備是否需要強制檢驗許可的問題。“在現實中,曾經遇到一個問題。”他說,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曾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準部分)》,其中第70條規定,煙度計有兩種:濾紙式煙度計、透射式煙度計。“那麽,有人提出我要造一個綜合式的檢驗系統,你給我檢定嗎?答複說,沒有在我的目錄里就不給你檢定。”

“而按照相關法規,不經過檢定的儀器設備是不能用的。這樣一個標準就引出了很多的問題。”王燦發表示,有關政府部門和機構制定標準應該依法並確保科學性,作為行政機關,作為標準部門,不能太任性,也不能被利益集團綁架。

研討會上,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亮也反映,“目前就全國來說,在機動車排放檢測領域的方法是不統一的”,比如要確定車輛每公里排放多少克,這是一個關鍵的數據。但目前在有些地方還用濃度的方法,這是存在的比較大問題。另外,機動車排放檢測的信息基本屬於地市或某個省份,目前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信息共享,而機動車本身就屬於移動源,信息共享是非常關鍵的。

顏梓清也反映了我國現有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建構和存在的問題。她說,根據2015年機動車排放的汙染數據,機動車汙染物排放總量4532.2萬噸,比工業汙染物高出4倍,“但這還不包含二氧化碳,機動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沒有作為汙染物控制,應該算是放棄監管的狀態。”“另外,機動車排放標準不斷提高,但對降低霧霾的作用不大。現有的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和技術措施,不能達到控制汙染的目的。”

顏梓清建議,用管理軟科學重構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推行區域汙染總量控制,同時建立車輛排放清單管理和汙染量交易體系,用市場方式和分享經濟新模式讓公眾全面參與減排。

“汽車檢測、維修、排放檢測,未來是走向市場化。在市場方面,最重要的是利益調整和規則制定。”北京英島律師事務所主任馬維國說。

“為什麽霧霾治理如此艱難?原因不明嗎?不是,專家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硬技術不夠嗎?應該都有很成熟的技術。是政策重視不夠嗎?也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教授劉治彥認為,主要是需要軟科學和硬技術的結合,軟硬結合,“骨肉相連”。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能源工程學院院長程水源表示,“政策、標準、法規都應立足於實踐”,軟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入口,對於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42

中影斥資1500萬美元投資《速度與激情8》

中國電影1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擬投資1500萬美元與環球制片有限公司就影片《速度與激情8》進行項目投資合作,在區域內為該影片提供影院發行。

同時,全資子公司中國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通過參與定向增發和收購股權的方式,收購法國YMAGIS公司15%的股權,並開展業務合作。中國電影表示,此舉是為開拓“中國巨幕”系統和“中影光鋒”激光光源等電影技術設備的歐洲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另外,為增強影視制片和發行業務的市場競爭優勢,中國電影還擬以現金3000萬元投資參與組建天津北方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5%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11

【財經速讀1.20】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處置方案獲通過,分擔損失0.56億元;*ST魯豐控股股東擬19.95億元出讓控股權,張士平成新實控人;中國電影擬斥1500萬美元投資《速度與激情8》;阿里拿下奧委會頂級贊助商,投資或達8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408&summary=

【財經速讀1.20】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處置方案獲通過,分擔損失0.56億元;*ST魯豐控股股東擬19.95億元出讓控股權,張士平成新實控人;中國電影擬斥1500萬美元投資《速度與激情8》;阿里拿下奧委會頂級贊助商,投資或達8億美元
我是你秋神啊~
2017-01-20

A

“蘿蔔章”事件處置方案獲通過,國海證券分擔損失0.56億元

1月19日,國海證券(000750)公告稱,其與事涉機構達成處置方案,共同承擔債券面值167.80億元,國海證券分擔的損失約0.56億元計入2016年當期損益。國海證券今日複牌,一字跌停。

具體到處置方案,一是信用債全部由國海證券承擔,共計35.90億元;二是部分利率債按比例各自買斷,國海證券買斷面值為87.30億元;三是部分利率債由事涉機構繼續持有,其投資收益與相關資金成本之差額由國海證券與事涉機構共擔,此部分共計44.60億元;四是個別事涉機構已於2016年12月20日前對相關債券進行處置,形成實際損失了的按比例分擔,公司分擔損失共計約0.56億元。

綜上,國海證券共承擔債券面值167.80億元。其中,利率債共計131.90億元,全部為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國債、國開債,剩余期限五年以下的占5.76%,五年以上的占94.24%,加權平均票面利率為3.26%;信用債11只,共計35.90億元,其中債項評級AA及以上的9只、AA-的1只,A-1的短期融資券1只,分別占信用債總面值的94.99%、3.34%和1.67%,剩余期限(按行權日)5年以下的占96.66%,5年以上的占3.34%,加權平均票面利率為7.51%。

2016年12月14日,國海證券被爆出100億元債券代持事件,12月15日國海證券發布聲明稱,此事責任在於離職員工私刻“蘿蔔章”。此後事件持續發酵,據悉,國海證券與多家涉事機構進行協調,在一份流出的會議紀要上傳出22家涉事機構和國海證券產生分歧,爭執點在於責任在誰,國海證券是否要對債券代持的協議負責。2016年12月23日,國海證券發布停牌進展公告,國海證券與相關機構達成共識,認可與與會各方的債券交易協議,願意與與會各方共同承擔責任。有關債券由與會各方繼續持有,其中信用債風險收益由國海證券全部承擔。


*ST魯豐控股股東擬19.95億元出讓控股權,張士平成新實控人

1月19日,*ST魯豐(002379)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於榮強與山東宏橋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2.6億股(占總股本28.18%)以7.64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山東宏橋,交易總價19.95億元。*ST魯豐停牌前為8.04元/股。轉讓完成後,山東宏橋將成為*ST魯豐控股股東,張士平將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山東宏橋系中國宏橋子公司,主要從事液態鋁合金、鋁合金錠、鋁母線及鋁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13年、2014年、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98.97億元、367.22億元、449.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0.93億元、55.71億元、46.14億元。*ST魯豐主要從事鋁板帶生產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張士平此番煞費苦心回A股市場意在整合其旗下龐大的資產。資料顯示,張士平生於1946年,為山東首富,現任山東宏橋董事長、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這位“山東首富”持有港股公司魏橋紡織(02698.HK)20.48%股份、中國宏橋(01378.HK)81.12%股權,並持有重慶魏橋金融保理有限公司17.37%股份、持有山東宏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81.12%股份等資產。

在山東宏橋協議受讓*ST魯豐28.18%股權後,中國宏橋擬再參與認購*ST魯豐定增。據中國宏橋2016年12月6日公告,中國宏橋全資子公司山東宏拓於2016年12月5日與*ST魯豐簽訂協議,擬以6.23元/股的價格,以總額近百億認購其不超過16.05億股的非公開發行股份。認購完成後,中國宏橋將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ST魯豐約73.72%股權。


中國電影擬斥1500萬美元投資《速度與激情8

1月19日,中國電影(600977)發布公告,稱擬投資1500萬美元與環球制片有限公司就影片《速度與激情8》進行項目投資合作,在區域內為該影片提供影院發行。

同時,全資子公司中國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擬以不超過1億元,通過參與定向增發和收購股權的方式,收購法國YMAGIS公司15%的股權,並開展業務合作。中國電影表示,此舉是為開拓“中國巨幕”系統和“中影光鋒”激光光源等電影技術設備的歐洲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另外,中國電影還擬以現金3000萬元投資參與組建天津北方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5%股權。


美股

阿里拿下奧委會頂級贊助商,投資或達8億美金

1月19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與阿里巴巴集團(BABA.NSYE)在瑞士達沃斯聯合宣布,雙方達成期限直至2028年的長期合作:以4年為一個周期,簽署了總共三個周期、橫跨12年的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巴巴將加入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The Olympic Partner、“TOP”)贊助計劃,成為“雲服務”及“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的官方合作夥伴,以及奧林匹克頻道的創始合作夥伴。根據過往TOP計劃最低贊助金額測算,預計此次阿里巴巴與奧委會的12年合作總計花費將達到8億美金,近55億元人民幣,也即每年的贊助花費近5億元。不過,阿里方面沒有透露具體贊助金額。

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的全球合作夥伴(Worldwide Olympic Partners)的阿里巴巴擁有的全球合作權益將覆蓋2018年平昌冬奧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及將於2024年、2026年和2028年舉辦的夏季和冬季奧運會。“TOP”贊助商是國際奧委會全球最高級別的合作,向整個奧林匹克運動提供資金、產品、服務、技術和人力資源支持。而全球合作夥伴為最高級別的贊助商,目前國際奧委會共有12家,阿里將成為其第13家,享有在全球範圍內產品、技術、服務類別的排他權利。

布局體育一直是阿里巴巴重要的戰略之一。雖然與萬達、樂視相比,阿里巴巴切入體育產業要晚一步,但它跑的並不慢。2015年9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成立阿里體育集團。阿里體育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與美國大學Pac-12聯盟結成獨家戰略合作夥伴,在未來兩年內在阿里不僅會包攬Pac-12中國區常規賽的比賽直播、票務,還將在天貓國際平臺上線銷售Pac-12聯盟的球隊周邊商品。2016年8月,在奧運會前夕1億元拿下奧運點播權布局媒體業,這一投入讓在優酷體育的觀看量在奧運會期間的流量較平時增長了近10倍。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