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開1400多家店,年銷售額100億元,它如何實現每周推一款新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6/160519.shtml

開1400多家店,年銷售額100億元,它如何實現每周推一款新品?
創業家 創業家

開1400多家店,年銷售額100億元,它如何實現每周推一款新品?

名創優品從產業鏈的高度出發,在世界範圍整合資源,重構生產關系,運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將這一切變成了可能。

MINISO名創優品成立至今不過短短3年,2015年,營收突破50億元大關,今年有望沖100億元。其創始人葉國富也被評為2016年度創業家,被譽為新零售的代表人物。在12月14日的2016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上,葉國富向廣大創業者推薦了關於名創優品的新書《名創優品沒有秘密》。這本新書總結了名創優品的成功之道,今天我們摘錄其中一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向全球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設計簡潔的優質產品並不是一句口號。名創優品從產業鏈的高度出發,在世界範圍整合資源,重構生產關系,運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將這一切變成了可能。

誰是核心消費者——瞄準18~28歲年輕人

在采訪中,很多顧客表示有這樣的體驗:起初只是被一兩款產品吸引,走進名創優品的店鋪,“看到東西便宜,又有設計感,發現自己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買,最後不知不覺買了很多”。

這符合名創優品創立的初衷——“生活方式集合店”。名創優品的產品保持在3000種左右,“好市多控制得非常好,就是3000種,而且小店也不能太多,就聚焦於日常生活用品,其他的不做”。產品線覆蓋生活百貨、健康美容、創意家居、食品、飾品、紡織品、文體禮品、數碼配件、精品包飾和季節性產品十大品類,希望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滿足顧客多樣化的需求。

上海市南京東路152號店、廣州市北京路1號店、北京市前門大街店是名創優品中國區的三家標桿店鋪,也就是所謂的“A+店”。從選址上來看,這三家店鋪均位於中國首屈一指的步行街,顧客主要以全國各地的遊客為主,幾乎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在上海市南京東路152號店,我甚至看到兩位白發蒼蒼的夫妻攜手購買洗衣液,這與其他城市的情況有所不同。以杭州延安路店為例,選址同樣位於繁華的商業街,進入名創優品消費的顧客則主要是年輕人。

名創優品的定位是“快時尚百貨品牌”,核心消費者鎖定為18~28歲的年輕人。為什麽是18~28歲這個年齡層次?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有什麽特點?名創優品的品牌規劃是什麽?

多年的從商經驗告訴葉國富,“一定要鎖定年輕人”。伴隨年輕人一起成長的品牌由於承載了共同的記憶,往往最具生命力。比如創立於1926年的迪士尼迄今已有90年的歷史,它所塑造的米老鼠、唐老鴨等經典卡通形象伴隨一代代青少年成長,在全球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揮之不去的記憶,使得品牌本身生生不息,雖然已逾90年,仍然具有超越時間的感召力。

葉國富曾對一位男士直言:“28歲以上的人,一般很難做出改變,不是名創優品的目標消費者。”這位將近40歲的男士坦言,自己已經很少逛街了,整日忙於工作,家用物品基本由太太打理。

2015年冬天,葉國富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賓歌(Bingo)咖啡館分享創業經驗。一名聽眾拋出了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名創優品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優質低價的商品,可是年輕人總是會慢慢長大,當他們不再選擇名創優品的時候,名創優品是否還能成為一家百年老店呢?”

葉國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以Forever 21舉例。“有個韓國人在美國創業,為什麽要永遠21,他就是希望永遠年輕,伴隨一代代年輕人成長。” “不是天天喊百年老店,就能做成百年老店,把產品做好,把每一個時代的80後、90後服務好,成為百年老店是自然的過程,不是刻意的追求。”

這使我想起第一次走進名創優品時的情形。我向葉國富提問:“名創優品的願景是什麽?”

葉國富不假思索地回答:“現在年輕人活得太辛苦了,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被高物價壓榨。名創優品希望用合理的價位向消費者提供富有設計感、高品質的商品,解放一代代年輕人。”

“7天上新周期”背後的商品開發機制

快節奏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斷推陳出新,用更先進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快速多變的需求,因此速度成為一項重要的競爭要素。某種程度上,誰能更快地感知市場變化,更敏銳地捕捉並把握消費者需求,更迅速地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誰就能在競爭中占得先機。

基於這一認識,名創優品將上新周期縮短到7天,要求每周必須有新產品推出。

為了便於管理,從創立之初起,名創優品的單品數量就控制在3000件左右,並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一項標準。每一款產品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都要經歷開發、測試、成長、成熟和衰退的歷程。名創優品如何在保證SKU數量大體不變的情況下,以周為單位滾動更新產品?

名創優品建立了國際化的設計師團隊,除三宅順也外,還有瑞典設計師奧拉·耶茨(Ola Giertz)、丹麥設計師菲利普·布羅(Philip Bro)以及擅長家私和玩具設計的挪威Permafrost設計組,對產品設計進行把關。除此之外,商品中心200余名買手全天候掃描全球市場,從歐美日韓捕捉全球最新的消費潮流和流行元素,結合名創優品的顧客定位和供應能力,制定新產品開發提案。

商品中心每周召開選樣會,葉國富、三宅順也、Ada等相關人員列席,對買手的提案進行評審,首要的問題是:“這個產品到底有沒有市場?”初步選定待開發的新產品後,第二個問題接踵而至:“有沒有好的供應鏈配合?”這個時候,買手開始搜索並聯系供應商資源,制訂具體的產品開發方案。隨後,第三個問題浮上水面:“到底能不能在名創優品變成‘爆品’? ”

通常情況下,新產品先小批量試產,投放到若幹店鋪進行為期一周的試銷,根據試銷結果決定是否大規模推向市場。試銷結果達不到預期的產品,開會決定是否淘汰,或者進一步優化完善。

Ada堅信這樣一個觀點:“做產品的人,首先自己要懂得感受,有能力感知產品的溫度,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適合開發產品。”為了提升買手對產品的感知力和判斷力,商品中心200多名買手全部成為內部“產品體驗官”,免費使用公司提供的產品。根據職務、性別和部門劃分體驗官的等級,不同等級的體驗官試用不同的產品,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具體驗報告,詳細地闡述使用產品的感受,分析產品的優缺點,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內部“產品體驗官機制”激發了買手的工作熱情,商品開發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2015年,名創優品又面向社會推出“產品體驗官制度”,從1100萬微信公眾號粉絲中招募5000名產品體驗官,提供產品供其免費試用。凱文·凱利認為,分享與參與將成為新經濟時代的新法則,“顧客參與了部分產品的制造,他們就更容易從最終產品獲得滿足”。名創優品不僅鼓勵粉絲分享使用產品的感受,更希望他們參與商品開發進程,從顧客的角度提出產品的改進建議。如果建議得到采納,將得到一定的獎勵。這進一步激發了粉絲參與的積極性。

產品體驗官制度讓名創優品收獲如下經驗:一旦顧客得到了良好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會很快習慣,並希望得到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及時升級產品品質和服務變得十分重要。

商品中心的一項日常工作是審視既有產品,提出升級方案。每隔6個月,名創優品對全部商品進行系統性複盤,根據市場的需求梳理產品線,對3000個SKU重新定位,調整品相、結構和單品。

Ada以濕紙巾為例進行說明:“最初規劃產品線時,鎖定兒童、成人和天然三大概念。一盒80抽的濕紙巾,市面上零售價15元,名創優品賣10元,銷量很好。”一段時間後,市場出現新的變化。“比如兒童濕紙巾,所有暢銷的單品包裝上都加了‘手口’兩個字,也就是可以擦嘴巴。”這種情況下,安全成為新的主題。“比如現在濕紙巾原料不用純棉了,開始用交叉棉,交叉棉彈性更好,我們有沒有去做這種更新?”結合這一需求點,名創優品立即著手升級原有的兒童濕紙巾。名創優品通過不停地複盤推動產品更新升級,而不是一成不變地停留在過去的產品上。

“店鋪業績好不好和我們的商品有很大關系——商品是否有前瞻性的開發、數據上有沒有及時梳理和調整。”商品中心信息部經理顏海明認為,後端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品類優化的方向,比如通過對比不同商品所占的營業面積、創造的銷售業績,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如果商品占的面積比較大,而銷量偏低,那我們就會去找原因,是產品有什麽問題,還是這個品類不太適合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優化品類結構,打造爆款商品。

再如暢銷產品補貨,供應商準備是否到位非常關鍵,因為不是下單了供應商馬上就能供貨,前期肯定要給供應商備貨時間。現在1000多家店,供貨量非常大,備貨都要提前三個月或者是半年。這方面,門店的銷售數據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

商品開發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創造性工作,包含諸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市場行情的波動、消費習慣的變化等。“門店的數據只能反映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並不能完全作為前瞻的參考數據,更不能代表未來。” Ada希望糾正這個誤區,“一定要著眼未來,看得比別人更遠一些。完全按照門店的數據,永遠不會有爆點。”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否看得比別人更遠,當然離不開對數據的理解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對細微變化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軟實力。

前瞻性通常隱含著一定的風險。名創優品開發LED臺燈時,為了分散風險,同時推出了三款產品,定價分別為39元、49元和59元。區別在於,“59元的款是LED燈,39元那款是小燈泡,49元的是普通的燈”。推向門店試銷,顧客看得最多的是59元的款,39元次之,49元那一款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的銷售數據反映三款產品均不理想。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種情況下要不要做?”

“為什麽看的人多,買的人少?”Ada把目光聚焦到59元的產品上,分析的結果是:“59元的臺燈品相高於39元和49元的,比外面的同類產品便宜,但是還不足以打動顧客。”Ada砍掉了39元和49元兩款產品,在定價59元的臺燈背面增加了一個可以顯示日歷、溫度的顯示屏,價格不變,結果一炮而紅,“首批10萬盞,發下去就沒了,供應商都生產不過來了”。

踏踏實實把人的產品做好

消費者花錢購買一款產品,究竟是購買了什麽?是便捷的功能、良好的性能、舒適的體驗,還是打動人心的設計、一份純粹的購物心情,抑或是“看得見摸不著”的品牌價值?

有多少人會心甘情願為產品之外的附加物埋單,比如建立在品牌上的某種奇妙心理,哪怕為此支付更高的溢價?物資過剩時代,個性化消費與大眾化消費並駕齊驅,什麽才是未來的主流?

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驅使葉國富不斷出國考察。在日本青山洋服的購物經歷讓他得到啟發。

一次在東京逛街時,葉國富被青山洋服所吸引,走進店里,很快看中一款皮鞋。“從款式、設計到用料都是一流水準。”雖然不是制鞋業的行家里手,但多年的零售經驗熏陶出獨特的感知力,葉國富本能地判斷“一定不便宜”,看一眼標簽上的數字,12000日元,折合成人民幣,大概600元出頭。“太便宜了,要知道這可是意大利純手工制作的鞋子!”葉國富後來不斷強調。試穿的結果,比腳上的菲拉格慕皮鞋“更加舒服”。當時正好有買二送一的活動,於是他一次性買了三雙,逢人就說,“這是目前穿的最舒服的鞋子”。

創立於1964年的青山洋服以銷售西裝為主,兼營襯衫、鞋靴、領帶、皮包等用品,目標客戶為職場人士。西裝屬於舶來品,並不適合亞洲人的體型。青山洋服結合亞洲人的體型進行改良,設計出更加熨帖的板型,加上用料紮實,富於質感,很受日本人歡迎,成為日本最大的西裝制造商,年均銷售280萬套,每三個日本男士當中就有一個人穿著青山洋服。

青山洋服將人擺在首要位置,以穿著舒適為前提,致力於用合理的價格生產高品質的產品,數十年如一日。這令葉國富聯想到同仁堂的古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葉國富的啟發是:“中國人要改變消費觀念,不要認為幾萬元一套西裝穿上才好,衣服好壞跟服裝沒太大關系,跟人有關系。我們要做什麽?我們應該踏踏實實把人的產品做好。”

正如劉易斯·芒福德所言:“企業的首要目標不是在於增加消費,而是要讓消費符合健康生命的標準。”他認為,假冒偽劣產品折射出企業增加消費的沖動,這是追求眼前利益的表現,可能會葬送一個企業的未來。有節制的理性消費符合健康生活的標準,這與企業的長期價值並不矛盾。產品應該以人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方便人的生活,提升幸福生活的感受,而不是相反。那些真正尊重消費者的企業,最終也會得到消費者的尊重和青睞。

基於這樣的理由,名創優品選擇了精品低價路線,鎖定“品質”和“價格”兩個關鍵詞,追求優質與低價的統一。它希望通過“簡潔、自然、質感”的設計傳遞熱愛生活的信念,用高性價比的產品滿足大眾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多樣化需求,讓消費者從高物價壓力下解脫出來,生活得更加輕松和幸福。

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名創優品進入深圳某步行街後,開業當天物業管理處就收到周邊商戶的集體投訴。“說我們擾亂價格秩序——賣得太便宜了,這個價格應該是出廠價,為什麽當成零售價來賣?”葉國富無奈地解釋說,“產品本身不貴,只是別人賣貴了。” 

扭曲的市場環境造成很多不合理的現象,比如盲目追求高端化和奢侈化導致的假冒偽劣現象,當下炙手可熱的電子商務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任何一類產品的流行都是以大眾化消費為前提,盲目追求品牌和高價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化用劉易斯·芒福德的說法,為了追求消費而進行的一系列短期行為反而阻礙了大眾消費。

中國人不經常用香水,與其說是缺乏使用環境,沒有培養出習慣,不如說是畏懼價格。

市面上一瓶香水幾百上千元,“普通人舍不得買,買得起也用不起,買一瓶香水放著,參加會議或派對的時候噴一噴,生活品質降低了很多”。葉國富認為這樣的商品在價格上不符合人性——人們有愛美的天性,只是因為價格因素,無法充分體會使用香水的快樂。名創優品推出39元一瓶的香水,結果香水成為最暢銷的產品之一。“香港人買名創的香水,一買10瓶、20瓶。早上用、中午用、晚上用,每天噴三下。以前三個月用一瓶,現在基本上一個月用一瓶。”

“我希望未來年輕人買香水不要有任何壓力。” 

葉國富 名創優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17

每周末都飛棕櫚灘度假 特朗普被批拋棄戴維營

連續三個星期的周末,美國總統乘坐的空軍一號都從白宮飛往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目的地是被總統特朗普稱為“冬季白宮”的馬阿拉歌(Mar-a-Lago)俱樂部。

同以往總統都會前往離白宮只有60英里、位於馬里蘭州的總統度假地戴維營相比,特朗普顯然更中意那些自己已經熟悉和習慣的地方。

在正式宣誓就職前,特朗普曾告訴一位歐洲記者,“戴維營太‘銹’了。它可能很好,你也許會喜歡它,可你知道你會喜歡它多久嗎?大概也就30分鐘。”特朗普說。

被特朗普稱為“冬季白宮”的馬阿拉歌(Mar-a-Lago)俱樂部

一個月耗費差旅費比前任一年還多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就任總統一個月以來,特朗普三次前往馬阿拉歌俱樂部就耗費了納稅人將近1000萬美元。報道指出,特朗普此前多次批評奧巴馬“度假時間太多,總是花納稅人的錢去打高爾夫”,但是,特朗普在目前的一個月中所耗費的“差旅費”比奧巴馬任職第一年還要多。

被特朗普稱為“大概能喜歡30分鐘”的戴維營,一直被看作和用於“縮小版”的白宮,不僅安保極其嚴密,還擁有為總統和幕僚提供的辦公和休閑的一切設施:包括一個高爾夫球場、一個電影院、兩個遊泳池、一個壘球場、多個馬廄場、一個網球場、一個保齡球場、一個射擊場,還有多條漫長的可以騎自行車或者散步的林蔭小路。

前往佛羅里達需要2個小時的飛行時間,並且途中和終點抵達時都要安排多層安保。然而,從白宮乘坐直升飛機前往戴維營只需要25分鐘,而且一旦落地就直接進入被安全圍墻包圍的聯邦政府所有的公園中央地區。

對羅斯福總統來說,戴維營接待丘吉爾總統足夠好;對老布什總統來說,這里舉行他女兒的婚禮也足夠好;對卡特總統來說,這里舉行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會談也足夠好;對奧巴馬總統來說,這里舉行G8峰會也足夠好。

但是,對特朗普總統來說,他更喜歡在他依山傍海的馬阿拉歌俱樂部渡過周末,或者在他新澤西的馬場打高爾夫,又或者更戀家——那個他在紐約曼哈頓的頂層豪宅公寓。

馬阿拉歌替代戴維營有什麽問題?

盡管總統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的渡假地,馬阿拉歌作為當前公認的“冬季白宮”取代戴維營卻被認為存在多種問題。

首先,馬阿拉歌的安全程度根本無法同戴維營相比。馬阿拉歌遊客熙熙攘攘、會員進進出出很難控制,還有到處可見的媒體。與之相比,戴維營基本算是一座盡在安全人員掌握中的“空城”。在這里,特朗普在飯桌上同日本首相討論朝鮮發射導彈問題而被鄰桌客人拍下來並發送到社交網絡的情況,絕對不會出現。

此外,馬阿拉歌被特朗普使用還存在商業利益分歧問題。馬阿拉歌為特朗普集團所有,雖然特朗普已經從特朗普集團離職但仍然擁有並將繼續從中獲得商業收益。《紐約時報》報道,至少有3名馬阿拉歌會員被考慮在特朗普內閣擔任大使級別的職位。另外,因為馬阿拉歌的會員主要由華爾街人士、能源主管、房地產富商等高端群體組成,他們不僅能夠從特朗普的各種政策中獲益,更能在馬阿拉歌獲得同他最近距離的接觸。

最後,除了納稅人要為特朗普總統的每次馬阿拉歌之行買單外,根據《時報周刊》報道,馬阿拉歌所在的棕櫚灘市也已經為此付出不菲的費用,包括棕櫚灘市要為當地執法機構支付每天大約6萬美元左右的加班費。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僅在加班費一項上,棕櫚灘市支出就已超過150萬美元。而且,總統每次前往馬阿拉歌時,當地都會因此遭受經濟損失——不僅當地的航班會在總統飛行的當天被取消,馬阿拉歌周圍地區的大規模封路也已經讓當地人叫苦不停。《時報周刊》報道稱,在最近的一次周末度假中,當天就有250次航班被取消,而當地的機場僅在這一天的燃料銷售中就損失了20萬美元。

與當地多種商業經營都在遭受損失相比,馬阿拉歌的會員資格申請卻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變得日益火爆。的確,能夠同現任總統或者他的幕僚們在某個周末共進晚餐,說不定還能有當面聊天的機會。而這一機會,只用每年20萬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獲得,這對很多美國商界人士來說並不是太大的代價。

如果戴維營一直以來已經很安靜了,以後恐怕會更安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24

半數中國消費者每周手機購物 全球只有14%

香港零售業的持續低迷,在兩年之後,終於迎來了首次增長,根據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零售業調查報告顯示,今年3月份香港的零售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3.1%,是自2015年3月起連續24個月下跌之後,首次出現增長。

普華永道亞太地區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夥人鄭煥然表示,盡管2017年有一個不錯的開始,但預期2018年會出現反彈,他認為香港零售商應該走出舒適區,尋求更長遠的可持續增長,並考慮進駐中國內地市場。

報告稱,香港零售商需要變革和提升他們的電子商務運作模式。根據尼爾森的數據顯示,網上購物在香港的零售業中僅占了不到5%的比重。

目前,大部分零售商都把網購的運作外判給第三方,由第三方電子商務合作夥伴承包管理每日的采購、物流及優惠推廣。

盡管這些合作夥伴能夠執行以上任務,但他們並沒有能力提供品牌戰略、創意設計和數位營銷。因此,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取消外判,轉而建立內部團隊自行控制內容質量、營銷策略和統一客戶體驗。

今年2月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發布了《2016年12月份及全年的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香港零售額同比下跌8.1%至4366億港元,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當年下跌16.7%)以來的最大跌幅,銷量同比下跌7.1%。其中,12月總體零售額同比下跌2.9%至424億港元,連續第22個月下滑,相比11月同比下跌5.4%,跌幅收窄,主要原因是當月遊客量的回升。

內地遊客量對於香港零售業的興衰影響被認為是至關重要,最近,連續下跌的遊客數量開始回升,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內地遊客量的跌幅從2016年8月的-11%,到2017年3月已經錄得+10.4%。

對中國內地,普華永道認為,中國零售業正在經歷一個新的變化,該行業在使用數據分析和全渠道技術方面日益成熟,創造了零售業的新常態。在很多方面,中國的消費者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端,數據顯示,每天/每周用智能電話購物的中國消費者多達52%,而在全球消費者中,這一比例只有14%,有67%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手機將成為他們主要的購物工具。

在消費過程中,中國消費者還非常容易受到網紅的影響,數據顯示,有70%的中國消費者會利用社交網絡尋找購物靈感,而29%受訪的中國消費者會透過社交媒體搜索意見領袖(KOL)或網絡紅人推崇的品牌或產品,全球受訪者則只有13%的人會這樣做。

70%受訪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對整體購物體驗而言很重要,報告強調,以內容驅動的購物體驗必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根據普華永道發表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報告顯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今年首季全國商品和服務網上零售額達140萬億元,同比增長32.1%;相比之下,實體店的零售額只增長了0.7%。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64

每周48.7工時 80後離職傾向嚴重

1 : GS(14)@2010-10-20 22:56:40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5-038585?category=m



政府計劃就標準工時立法展開研究,一項調查發現,本港僱員每周工時超過48小時,較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高出22%。工時長,上班族都感疲累、失眠或生產力下降,更有4成僱員計劃轉工跳槽,比率較去年高,以尋求更佳的生活質素。

非牟利機構社商賢匯(Community Business)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7至8月間訪問1,009名本港全職僱員。本港僱員工時之長,在亞洲數一數二,調查發現,受訪者每周平均工時達48.7小時,較去年輕微上升0.3小時,比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40小時高出近22%,而每日用作私人活動,如與朋友聚會或是運動的時間更不足兩小時。

食肆酒店 工時最長

若按行業劃分,以食肆、酒店業的工時最長,每周達56小時;其次是運輸業和批發零售業,每周平均工時分別為52及51小時。工時長,上班族可能捱到病,甚至要考慮轉工。

調查指,有39%受訪者計劃離開現職,以尋求更佳的生活與工作平衡,比率較去年升近1成,計劃離職的80後更多逾6成。

受訪者普遍認為,最理想的工作與生活比例是61比39,惟現實情況卻是83比17,兩者相距甚遠;若以10分為滿分,受訪者認為僱主推行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力度,得分僅為4.8分。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僱主的得分屬於「負面」,認為企業需加強推行力度,除了政府訂立標準工時外,企業壓縮工作周(即延長每日工時,以減每周工作日數),亦是理想的做法。

受企業生活與工作平衡措施不足影響,有7成受訪者坦言,健康、家庭以及生產力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包括經常感到疲累及極度疲倦,與親友的關係轉差,有逾1成人更需依賴咖啡因、煙癮或安眠藥等,以紓緩工作壓力(見附表)。

政府力推家庭友善政策,調查發現,不足半數人指,公司有提供5天工作周,較07年比率上升逾1成;亦有企業提供停薪留職、短暫休假、彈性工作時間等,協助員工獲得生活與工作平衡。然而,仍然有逾3成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提供任何彈性工作安排。

樂於助人 請得過

該機構本周五(10月22日)將舉行第3屆「生活與工作平衡日」,鼓勵僱主於當天推行至少1項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安排,如可於當日為員工提供水果籃等健康食品、鼓勵員工參與運動等。

另外,泰田、麥基爾國際顧問有限公司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合作,於7至8月訪問328名僱主及僱員。

結果發現,員工愈樂於助人,及與上司關係愈好,就可為上司提供更具挑戰性的建議,因此建議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可多留意應徵者的助人傾向。

﹏﹏﹏﹏﹏﹏﹏﹏﹏﹏﹏﹏﹏﹏﹏﹏﹏﹏

親子日 接父母放工

優秀人才難求,為贏得僱員歡心,有公司各出奇謀,包括推出每月按摩日,讓員工鬆一鬆,亦有公司每年為員工提供兩日額外有薪假期,讓他們處理私務,不上班亦毋須理由。

在本港有逾800名員工的英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其人力資源總監劉玉瑤認為,企業推行生活與工作平衡措施,令員工做得開心之餘,亦有助提高公司生產力。該公司兩年前推出每月一次的按摩日,員工登記後,可在獨立房間享受免費按摩,紓緩日常工作壓力。

她指,公司每月會在茶水間為員工準備新鮮水果;每季則有「Pick Up Parents Day」,僱員的子女可於當日到訪公司,了解父母工作狀況,更可提前「接」家長離開,享受親子同樂。

兩天額外假期 隨時放

公關公司科聞100香港高級顧問羅綺琪表示,公司兩年前推出「Duvet Day」,員工每年有兩日額外假期,只要員工當日想放假,通知公司便可,毋須特別理由。

公司亦為員工提供彈性工作安排,如可申請部分時間在家工作或兼職。她認為,公關行業講求創意,員工若獲得更佳的身心平衡,生產力可獲提升。

撰文:洪小晶
2 : 鱷不群(1248)@2010-10-20 23:01:59

連同回家看上市公司資料,我每周工時一定遠遠高過56小時smiley
3 : GS(14)@2010-10-20 23:04:46

大約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29

基層每周工作 較經理多5小時

1 : GS(14)@2012-10-27 22:20: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026/news/ec_gow1.htm

建造零售每周工時最高
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及浸大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於7至9月收集香港來自建築、電子、工程、飲食、物流、製造、零售等12個行業,共91間公商機構77,661名打工仔今年薪金及工時等狀,發現今年各機構加薪幅度比去年微跌,由4.2%至4.9%跌至4.1%至4.2%,並預測來年加薪幅度將介乎4.1%至4.5%。
報告首次調查各級員工的每周工時,發現受訪機構整體平均每周工時43.2小時,但建造業及零售業基層每周工作時數分別為51.6及51.1小時,較整體平均每周工時高。若分職級,各行業基層員工平均每周工作為47.2小時,較經理、主任等職級平均的42小時高。
文憑生平均月薪8244元
另外,隨覑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試畢業生開始投身社會,調查顯示他們的平均入職月薪為8244元,較同年畢業但多讀一年中學的預科生入職月薪8590元,少346元。負責調查的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葉偉光指出,今年學士平均入職月薪為11,823元,比去年微升。
葉偉光表示,來年經濟環境雖有暗湧,又有最低工資等因素影響僱主招聘及加薪等決定,但低失業率及政府加薪幅度令各企業仍計劃來年加薪。
2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2:43

讀咁多書做咩? 有門手勢最好

時間本身就係金錢
3 : GS(14)@2012-10-27 22:23:35

have another part-time work should be more better
4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5:26

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5 : GS(14)@2012-10-27 22:27:55

4樓提及
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because they operate smoothly due to long time practice ma
6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9:39

5樓提及
4樓提及
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because they operate smoothly due to long time practice ma


I am clear I gain money for myself but not for the employer
7 : GS(14)@2012-10-27 22:30:42

Yes, you are right. I work for myself and not for the employer.
8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37:16

7樓提及
Yes, you are right. I work for myself and not for the employer.


Be a good actor is okay!
9 : 承天(1379)@2012-10-28 10:09:43

中信证券国际执行董事林一鸣回忆,20年前大学毕业时他的大部分同学找到的工作月薪都近万元,如果努力工作,每年加薪幅度都在20%以上。当时太古城(港岛一个优质住宅区)每平米售价约2万港元,毕业数年置业并非难事。林一鸣指出,现在毕业生起薪点和20年前差不多,但每年平均加薪不足5%,飞涨的物价和楼价让青年一代怨气颇大。近期太古城每平米售价为10.8万港元,较20年前翻了4倍。

本身是资深物业投资者的林一鸣感慨,近期已目睹和听闻很多经营者放弃本业而投身炒卖。他称之为“资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即无论是资本家(创业者、经营者)或打工仔,近乎所有的盈利都被持有资产的人蚕食(铺主、写字楼业主、地产发展商)。

他举例称,一家茶餐厅若收入100港元,普遍情况是30港元为租金成本,30港元是食物成本,30港元为人工成本,剩下的10港元才是经营者的利润。若老板和员工努力工作、经营得道,获得了110港元的收入,很快就会面临加租的窘境,额外利润悉数纳入铺主囊中,甚至有可能租金加幅超过额外利润,不赚反蚀。

“以前的香港是能干的人可以通过辛勤工作向社会上层流动,但现在香港已成了资产主义,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已变得相对不值钱,因为几乎所有生意的结果,都是利润流进了资产家的口袋里。”林一鸣认为这样扭曲的社会形态,会令香港被怨气充斥,除了“资产家”,人人都变成“愤怒鸟”,如大学毕业生沦为穷忙族、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日渐萎缩,即使是中产阶级也被通胀蚕食购买力。
10 : 承天(1379)@2012-10-28 10:10:13

人工追唔上通脹 點算smiley
11 : GS(14)@2012-10-28 10:10:28

10樓提及
人工追唔上通脹 點算smiley

轉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74

每周7杯酒 心衰竭風險減20%

1 : GS(14)@2015-01-22 08:20:06





過去不少醫學研究都指出適量飲酒有助心臟健康,但到底飲多少才是最佳份量?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花廿五年時間,首次深入研究飲酒與患心臟衰竭的關係,發現每周小酌七杯酒,比滴酒不沾者患心臟衰竭的機率低20%。研究員在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間,將一萬四千多名年齡介乎四十五至六十四的人,按飲酒習慣分為滴酒不沾、已戒酒、每周飲一至七杯、七至十四杯、十四至廿一杯及逾廿一杯六大組別。在實驗中,一杯酒的定義是十四克酒精,相當於一百二十五毫升葡萄酒、三百三十三毫升啤酒、一小杯威士忌或伏特加的份量。廿五年後,志願者當中共有一千二百七十一名男士及一千二百三十七名女士患上心臟衰竭。在計算年齡、糖尿病、心臟病、運動及吸煙等因素後,研究員發現飲一至七杯酒的男女患上心臟衰竭風險最低,分別下降了20%和16%。至於每周飲十四至二十杯酒的人,患心臟衰竭風險和滴酒不沾者沒有分別,但每周飲逾廿一杯酒的男女,死亡機率則分別大增47%及89%。較意外的是,已戒酒的人患心臟衰竭比率是各組別之中最高。所羅門教授相信是由於他們在研究前因健康毛病而戒酒,才有較高的病發比率。他認為研究有助證明「適量飲酒不但不會導致心臟衰竭,更可能有預防作用」。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1/190100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89

標準工時報告出爐 72萬打工仔每周做51.5小時

1 : GS(14)@2015-01-24 08:32:08





【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報告,歷時逾年終出爐。報告指全港有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飲食業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更達五十四小時。主席梁智鴻稱勞資雙方同意規管工時,將成立專責小組訂定方向。政府經濟顧問指標時會造成負面影響。勞方委員批評政府報告內容不全面及偏頗。記者:王家交 盧文烈



綜合標時委員會諮詢小組及研究小組兩份顧問報告,全港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或以上,一半人每周加班逾五小時或以上,當中七成八人加班沒有「補水」,有逾七成六人從事清潔、保安及機械操作員等低技術工作,兩成三人則從事教育、會計等行業。以每周五天工作計,平均每天工作逾十小時。




58%人有補水也不願OT


飲食業是重災區,超過五成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達五十四小時,高於勞工處定出每周工作五十一點五小時的較長工時界線;其次是酒店業和物業管理及保安業,兩者均有約四成打工仔每周工時過界。報告也指出,分別有六成七受訪僱員支持設立標準工時;五成六受訪僱主反對;至於制訂最高工時上限,逾七成半僱員贊成,逾半僱主反對。報告亦顯示,即使有合理補水,五成八受訪僱員也不願加班。委員會昨開會逾三個半小時,除兩份顧問報告外,政府經濟顧問也提交報告。




政府評估標時削競爭力


據了解,政府評估標時會帶來負面影響,如削弱競爭力、人手短缺問題惡化等,並指出若現時較長工時的僱員,每人每周減少一小時工作,則需約一萬五千七百人填補。但勞方委員認為,有關報告不全面及偏頗,部份分析更具恐嚇性。主席梁智鴻指有關數據只作參考,若委員不認同,可不予考慮。梁智鴻又指,委員審議過兩份顧問報告後,均認同要規管工時,但各行業不應一刀切處理。委員會將成立另一個專責小組研究,成員包括工時諮詢小組和研究小組召集人吳秋北和劉展灝等,今年三月向政府提交報告,但暫不會公開,免影響討論;明年三月底前會就標時建議向政府呈交終極報告。梁智鴻昨多次被追問會否就標時立法,他僅說:「呢個時間我答唔到呢個題目。」吳秋北期望最後以立法解決工時問題;劉展灦則認為不應一刀切規管。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政府無誠意就標時立法,卸責下屆政府。他建議先推出加班補水,在三至五年內制訂最高工時上限。爭取標準工時聯盟約十名代表昨在會議場外請願,促立法規管標時,並盡快展開第二輪諮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4/190142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20

宋仲基退伍自爆每周睇《RM》

1 : GS(14)@2015-05-27 13:52:34

現年29歲的韓劇《善良的男人》男星宋仲基昨午正式退伍,並獲不少粉絲到場迎接。一身軍裝的宋仲基現身退伍儀式,並發表退伍感想說:「所有韓國男人都要體驗軍隊生活,因此沒有甚麼特別之處。只不過我屬稍太的年紀才服役,所以十分擔心。粉絲們寄給我的包裹都給予我巨大力量。感謝大家支持,我想不需要說太多,我會以更好的面貌展現給大家。」宋仲基未退伍前已獲不少片約邀請,當中他已落實與宋慧喬拍攝新劇《太陽的後裔》。昨日宋仲基承諾會在新作品中展現更好的一面,又自爆李光洙最能鼓舞他,並說:「比起女團,李光洙最能鼓舞我,他有來看過我一次,服役時亦每周都有看《Running Man》(RM),但因為光洙還在,所以我出不出演《RM》還不知道呢。」撰文:施洛冰



■現年29歲的宋仲基昨日獲不少粉絲迎接他退伍。

■曾擔任過《RM》初期主持人的宋仲基(中),未肯透露會否重返《R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27/191614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611

修女餐廳每周派千餐遭業主加租逼遷

1 : GS(14)@2016-02-15 02:19:39

三藩市一個由修女營運的餐湯廚房Mary of Nazareth Soup Kitchen,近日因被業主狂加逾5成租金面臨搬遷。事件引發市內關注,不過業主否認加租是要「踢走修女」。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餐湯廚房即為有需要人士免費派餐的服務中心。Mary of Nazareth Soup Kitchen的多名修女每周為市場街(Market Street)一帶露宿者提供約1,000份免費餐,不過資金一直捉襟見肘,只能靠捐款及賣糕點的微薄收入苦苦支撐。近日該址業主通知她們會將租金由每月3,465美元加至5,500美元(約4.3萬港元),被人質疑他故意趕走一班善心修女。業主日前透過律師回應電郵指「未有驅趕」租戶,預料周內會與修女討論如何調整租金。本報記者周五到該餐湯廚房查詢時,修女亦確認將會與業主會面。其實受影響餐湯廚房位於特克街(Turk Street),該處本為區內較廉宜地段,但因為鄰近的市場街(Market Street)近年發展迅速,商廈林立,連帶附近區域都「被晉升」為潛力地段。修女所屬的聖母兄弟會(Fraternite Notre Dame)為三藩市聯合信仰議會(San Francisco Interfaith Council)成員組織。議會執行總監帕帕斯(Michael Pappas)指修女早前曾透露要為餐湯廚房找新地方,「結果還沒成功搬走,她們就正式收到業主通知要大力加租」。帕帕斯認為今次事件反映現時三藩市社會福利界面臨的深層次困境:「2010年起,三藩市因經濟蕭條,將用作發展社會福利的預算大減3成……現在社福團體財政狀況還未好轉,又遇上灣區科技高速發展,令市內租金上漲」,更指市內其他宗教服務組織近年同樣面對加租及逼遷問題,結果離市中心越來越遠。不過他亦透露今次事件中,很多市民及私人企業都表現熱心,致電他表示希望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若有私人企業願意多為社會福利出一分力,三藩市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4/194908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900

【親子籽】每周一相 BB仔的成長印記

1 : GS(14)@2016-02-15 18:34:05

幾乎每對新手父母都喜歡拿起手機相機為子女日拍夜拍,用相片記下他們的成長過程,留待日後回味。


外國一名媽媽Lilihd,自兒子Louis出生起,幾乎每個星期都為他拍照,並在照片畫上不同的插畫,寫下自己當上母親後的心路歷程和對孩子的期望,兒子早前一歲生日,Lilihd更將一年來所拍的照片集成圖輯,放到網上分享,讓大家看看兒子由一個小粉糰變成個會行會走的小男孩,當中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圖片來源:http://lilihd-louis.tumblr.com/



第3周

第12周

第18周



第22周

第26周

第30周



第35周

第45周

第52周



記者:黃子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5/194910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