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刊《創業家》雜誌將推出移動社區封面,篇幅超過120頁,將國內大大小小的移動社區創業公司幾乎一網打盡。我們還組建了一個移動社區創始人微信群(想加入?先加群主微信吧15910687353),成為中國社區的創始人最大的線上組織。
8月31日,《創業家》雜誌首次移動社區創始人沙龍在黑馬會全球路演中心二樓成功舉辦。多位創始人和投資人就移動社區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探討。黑馬會移動社區分會也在這一天正式成立。
社區的本質是什麽?
方三文(雪球創始人):移動社區到底是什麽?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個非常穩定的用戶關系沈澱,以及沒有很強的可以接近通訊錄的用戶ID關系,很難稱為社區。大家別被社區這個概念誤導,大部分領域都不足以做一個社區。即使會有一些用戶的點評、互動之類的UGC,但大部分領域離社區很遠。
社區、互動或者UGC,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以我們現在做的投資領域社區為例,目的肯定不是社區本身,而是對投資賺錢有作用,做這樣的社區才是有價值的。
王華東(經緯創投合夥人,投資陌陌讓他一戰成名,沙龍現場居然有三家是他投資的公司,大家猜猜是哪三家?):社區有兩大類別。第一,社區是以關系為主導的。第二,社區初期關系不是主打,而是UGC、各種信息。在我的定義中,不是所有的社區產品都有非常強的關系,社區只是一種增進產品內部活躍的一個點。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只是用戶在上面消費的東西不同。
賈彤(狗民網CEO):接著華東剛才所說的,我認為社區還有一種類型,即以興趣為導向的,這種關系不是微信的那種強關系,是更弱的關系。比如我們這個社區里聚集了很多養狗人,這些人之間的互動分為三種:一是互相求助,二是曬圖,三是八卦。
王時光(貝瓦網創始人):我認為社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陌陌、ZANK這樣的社交產品,解決人和人的交流問題。另外一種是像雪球、知乎這樣的以內容或者信息為聚合點的社區。
貝瓦兒歌一開始還是以內容的聚合為主,我們通過信息內容吸引家長和孩子到我們的平臺上,下一步才要實現與用戶之間的交流。
易文飛(秀美甲創始人):我們並不是為了做社區而做社區,而是在做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形成了一個社區。我們需要稿清楚,這個行業的主流用戶到底現在有什麽問題,他們希望通過哪種應用來解決。在這種思維下形成的社區,可以在將來真正幫你解決最難的一步——商業模式問題。對於我們來說,用戶做完美甲最希望的事情是有一種工具可幫助她表達,也就是秀。滿足用戶的第一剛性需求,再往下實現商業模式就比較容易了。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我對於社區的定義是比較泛的定義,消費的人越多,越多人使用,這個產品提供的價值就越大。比如工具類產品或者媒體類產品,一個人用的價值是等同的,但100個人用的價值絕不止於放大100倍。
做移動社區最難的是什麽?
王華東:不同的社區產品形態和用戶反饋其實是不同的,因此遇到的問題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講,有幾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第一,比較核心的是產品定位。做社區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給出準確定位。尤其在初期,因為你定位一旦走偏,獲取用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家不知道你究竟在幹嘛。
第二,社區找到很好的點就會找到爆發點,這時就會遇到技術問題,初期的產品架構能否支撐你後面的快速成長,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三,迅速在行業中獲取安全量級的用戶數。移動端和PC端不同,移動端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讓你慢慢成長,它需要你快速獲取到大量的用戶群,否則用戶會很快遺忘你。
第四,找到與社區用戶特性匹配的商業模式。
田維贏(網貸天眼創始人):網貸天眼社區成立的首先是為了解決投資人和理財者信息對稱的問題。實現信息對稱之後,投資人能在你的網站上看到很多想要的信息,這樣就會慢慢形成一個圈子。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很多投資人和理財者,也就是我們的用戶,未必能很輕松的到達我們社區,我們做的一些內容主要是吸引這些用戶沈澱在我們的平臺上,以減少獲取用戶的成本。
曹大鵬(NICE聯合創始人):社區其實有兩個核心問題:第一,產品層面上的冷啟動問題,你只要解決“什麽樣的人是你的用戶”、“他來這里做什麽”這兩個基本問題,社區就不會死了;第二,商業化、商業模式的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果把商業化的東西放在社區里,因為這必定會影響用戶體驗。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從PC端到移動端最重要的轉變是流量獲取的問題。在PC端中有好多打著做社區幌子的網站,它其實是更低成本的社會化媒體。在PC上面大家一談社區很多人會想到BBS,它的門檻相對來說會很低。但轉到移動端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雖然移動端上也會有一些類BBS的使用方式,但實際上它遠遠達不到PC端對社區上的定義。
社區從內容切還是從工具切?
王時光(貝瓦網創始人):我們為什麽是從內容切?我們發現低齡兒童的內容很稀缺,但實際這部分內容的需求其實非常強。貝瓦兒歌的內容上線之後播放量非常大,這就說明用戶的需求是促成把這部分人聚集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賈彤(狗民網CEO):作為寵物社區,我們更多的還是從內容切。去年狗民網的訪問人數大概是3500多萬人,我看到這個數字是很吃驚的,因為中國養狗的人最多也就是7000多萬人。狗民網成立8年,匯集的內容十分豐富,幾乎可以解答養狗人遇到的所有問題。
金星(新氧創始人):PC端的社區基本沒有什麽工具可言,無非是BBS和SNS。但移動端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包括連接相機和輸入內容都非常方便。工具是手段,內容是結果,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聚合很多用戶、產生很多內容,這對於社區來說是很大的競爭力。
新氧整形做了一個工具——用戶整形日歷,記錄整形恢複期的各種癥狀。用戶做完手術後不可能每天都跟醫生溝通,但他又希望有人可以幫到自己。而我們這個工具像日歷一樣,告訴用戶每天會出現什麽樣的癥狀。同時用戶也會每天拍照片記錄,然後分享到社區。
我們通過這樣的工具幫用戶做了很多內容記錄,這個內容記錄匯聚到一起對其他人就是有價值的的。所以工具和內容是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是手段、一個是結果。
劉峰(華興資本分析師):我認為如果先從工具切,後面又要轉社區,這個成本又極高,用戶不會埋單。所以我覺得當通過一些不是特別強的工具形態切入時,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比如分享類的東西。
PC社區為何沒有很賺錢的公司,移動社區該如何盈利?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我沒有答案。一個社區能不能給用戶提供真實的價值很重要,因為我之前做豆瓣小組這個產品,可能網站並沒有產生真正的價值和收入,而用戶之間產生了價值的轉化。比如說,大家都在同一個社群里交流,彼此產生了信任,然後進行租房或交易,這是通過信任的沈澱產生價值轉化。
方三文(雪球創始人):現在的東方財富網成功地在社區里賣理財產品和基金,銷售額大的嚇死人了,轉型非常成功。UGC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最後把這些UGC結構化,影響了交易,就可以掙到錢。
趙徑文(手工客創始人):我們原來是做電商的,在這上面積累的用戶經驗還是很有用的。我們電商服務的用戶是手工藝人或者獨立設計師,所以我們做移動社區的時候,他們很快能導入高質量的手工教程。我們用這種方式積累了很多純粹的手工愛好者之後,在上面做交易其實是水到渠成的。當用戶看到一個特別好的教程,後面掛一個鏈接就可以購買相應工具了,拿到之後幾步就可以做出來;還有一部分教程是給你原材料也不會做的,但通過教程學習你會知道這個難度在哪,工夫花在哪了,為什麽成品值那麽多錢,所以後面會掛一個購買成品的鏈接。
在我們新的版本里面,我們嘗試打賞的功能。當你學了我的手工之後,能不能賞我兩朵花呢?也不會花太多錢。另外是直播化的,全國會有幾百人同時按照時間點排好,大家交幾毛錢能夠上一節課。
淩絕頂(ZANK創始人):在用戶還不是特別多的情況下,就有商家找到我們合作。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個做西班牙移民的機構找到我們做一個活動。因為西班牙是允許同性結婚的,我們幫他宣傳了兩天,這個活動有50個人參加,最後有5個人確定要去西班牙買房子。後來商家說,我們一定要長期合作,你們這種方式真的很好,類似活動也做過很多,但都沒有這麽大的成交量。
所以,圍繞我們這個群體做的事情可以很多。我們的用戶倒沒有覺得這過於商業化,他們會覺得原來還有這麽多商家為這個群體提供服務,而且他們覺得這個社區還是有點高大上的,不僅能聚集人還能提供相關的產品。
整理: 婁月
2016年8月2日,中國廣州,天河區某購物中心的餐廳,門庭冷落。(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廣州市氣象臺從7月31日‘妮妲’進入南海後就開始預測,其將以強臺風級別在珠江口附近登陸,最終‘妮妲’以強臺風級別在深圳大鵬灣登陸,登陸地點和強度與預測很接近。”
“妮妲”沒有對廣州造成嚴重風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妮妲”是個“大眼”臺風,其眼區直徑達100公里,一般臺風的眼區為30公里左右,“妮妲”是正常的3倍多。臺風眼經過的區域,會讓人感覺好像沒有風雨威脅。第二個原因是,珠三角腹地高樓林立、建築物密集,這使得臺風行走所經地面粗糙度很大,沿途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大,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臺風的風力。
一場名為“妮妲”的臺風為整座城市按下了暫停鍵。
2016年8月1日下午,廣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總指揮周亞偉宣布,為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從8月1日14時起,廣州市發布全市防臺風防汛全民動員令,啟動全市防臺風和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在一級應急響應期間,在全市範圍內實行“三停”,即:停工(業)、停產、停課。
這是廣州史上首次因臺風而實行“三停”。緊跟著廣州的步伐,三個小時後,中山、江門、珠海都相繼發布了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在全市範圍內實行“三停”,深圳甚至發布了史上第一個“四停”通知,“停工(業)、停產、停課、停市”。
生活在珠三角地區的人們對臺風並不陌生,但如此這般如臨大敵,還是非常少見。
1日下午2時過後,“臺風要來了”的消息在社交媒體蔓延,但廣州的大多數上班族仍在等待消息,“明天我們還上班嗎?”
直到下午6時前,廣州依舊悶熱,此時“妮妲”還在300公里外的南海海面上盤旋。6時過後,一場雷陣雨突然來襲,在過去的一周里,類似的雷陣雨並不少見,但在此刻它被誤解為臺風登陸的信號。
正值下班高峰期,以為臺風已經到了的上班族們瘋狂地尋找各種回家的辦法,五羊邨地鐵站里,有人等了17趟車,才擠上了回家的地鐵。
也有些人不得不放棄地鐵。18時28分起,廣州地鐵四號線高架段石碁—金洲停運,這一段暴露在地面上的地鐵,成為了廣州第一段因臺風停擺的列車。
更多的列車則選擇了提前收班,22時30分起,一號線西朗站-花地灣站、五號線滘口站—坦尾站、六號線潯峰崗站—沙貝站停止對外服務。
在廣州的市中心珠江新城附近,出租車司機黎萬文聽到滴滴里不斷傳出消息“調度費20元、40元”,一路漲到了60元。即便如此,黎萬文也不願再接單,天空電閃雷鳴,這讓他擔心自己很有可能被堵在路上。與此同時,滴滴和優步加價倍率也在不斷攀升,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5.5倍的高倍率。
同樣熱鬧的還有超市和菜市場,在臺風來臨之前,這里上演了一場搶購戰。
五羊邨附近的東興南路菜市場,平時要到晚上8時才收攤,1日下午,沒等到6時只剩下零星的幾家商戶,收市時間整整提早了兩個小時。據菜市場的商戶反映,大約四點鐘開始,菜市場就湧入了一大批人,“有人三斤三斤的買,非常誇張”。
超市里,搶購的風潮一直持續到晚上10時,五羊邨的華潤萬家前,收銀臺前一直排著長龍。在永旺超市東方寶泰店里,晚上8時前,青菜都被搶購一空,僅剩土豆、洋蔥、番茄、南瓜等及海鮮肉類尚有存貨。
南天廣場勝佳超市的店員發現,“買礦泉水、蔬菜、零食的人比較多”,超市貨架上的泡面幾乎都已售空,保質期較短的面包也已所剩不多,甚至“有位顧客買了將近兩千元的泡面,整箱整箱地拿”。
超市的經理預計,“可能有些人還沒意識到(臺風來了要囤積貨物),明天囤貨應該會很明顯”,但此刻已經有人微信上轉發了“很多店打算明天停業”的消息。
出於安全考慮,鐵路方面也早早做好了停運的準備。廣州南站,大廳的顯示屏已經被清空,廣播里不斷重複著所有列車停運的消息。
除了一些未開出的列車,一些經停廣州開往深圳的高鐵也被迫停運,G1311便是其中一列。下午,壽文靜在鹹寧搭上了這趟車,如果不出意外,晚上8時06分就會抵達虎門站,丈夫會在那等她和兒子。臺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在廣州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後,傳來了列車因臺風停運的消息。
望了望窗外,壽文靜並沒有發現一絲臺風即將到來的跡象,她給老公打電話哭訴,“兒子還有一泡屎在屁股上呢”。丈夫提出開車來接她,但臺風隨時可能登陸,她拒絕了家人的提議。
也有人作出了不同選擇。60歲的李德正乘坐的G828,也停運了,但幸虧女婿還是冒著危險,從東莞開車趕到了廣州。
由於臺風天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南站附近的黑車,平時拼車去深圳是100元一個人,當晚漲到200元。
更多的人選擇更為保險的方式——留宿廣州,以至於車站附近的酒店出現了爆滿,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普通標間的價格達300多。
陳英也是G1311的乘客,她既不願意去住店也不願包車回去。“實在太貴了,不劃算”,帶著四歲的兒子,她在車站打起了地鋪。為了照顧滯留的旅客,原本在晚上12點半關門的廣州南站也網開一面,整晚都燈火通明。直到淩晨兩點半,售票大廳也依舊開著門,兩處退票窗口依舊還有旅客在退票。
淩晨兩點,廣州南站外一片蛙叫聲,偶爾淅淅瀝瀝飄起一點兒小雨。兒子睡著了,陳英伸長脖子,看了看窗外,她很疑惑為什麽臺風怎麽還不來,“是不是不來了?”
廣州南站再往南,就是廣州的最南端,也將是臺風最早光顧的地方。
這里早在兩天前就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廣州南沙區南偉貨運港副總經理陳亮元的手機每隔半個小時,就會收到一條來自區海事局的短信,實時更新著臺風的位置、等級,以及預測的登陸時間。
這里經歷過最嚴重的一次臺風是在1997年,但按照預報的情況來看,陳亮元認為這次的情況可能要超過當年,因此他們特別“在原來措施的基礎上,給吊門、貨櫃都多加了一根固定繩索”。
雖然現場已經做到了“萬無一失”,但是他們依舊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所有的領導都將24小時備戰”。
接近淩晨,臺風“妮妲”仍在海面上盤旋,遲遲不見登陸,南沙港的江面上依然看不到任何異象,甚至有些悶熱。幾公里之外的南沙客運港,更為安靜,下午3時,最後一班客船抵達客運港後,整個港口被關閉,所有船只被送往上遊的黃埔港避風。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候船大廳空空蕩蕩,只留下七八個值班人員在忙著收拾懸掛在空中的指示牌,50歲的譚錦峰則坐在值班室里盯臺風。
在客運港工作了一輩子,譚錦峰每年都要和臺風打交道,這次他也像往常一樣坐在值班室里值班,周邊被臺風的動態包圍著——收音機里播放著海事局的廣播,電視里直播著臺風的近況,連身後的打印機都在滋滋滋地打印著香港天文臺的最新情況。“臺風來之前,就已經把準備工作做好了”,譚錦峰說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里安安靜靜地等著“妮妲”的到來。
南沙客運港門口的虎門聯絡道在往常連掉個頭都要十幾分鐘,而在這天晚上卻很難找到一輛車。出租車司機孔師傅是路上唯一的一輛出租車,臺風要來了,朋友的船要在南沙港停靠,他特意過來幫忙辦一些手續。
“這次的臺風肯定不會從珠江口登陸的。”孔師傅頗有信心地說。
2016年8月2日,中國廣州,天河區某購物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擋水門。(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8月2日3時35分,臺風“妮妲”以強臺風級別在深圳市登陸後向西北方向移動。這之後,它穿過深圳市,強度迅速減弱,7時在珠江口內河面減弱為強熱帶風暴;10時其中心位於廣州海珠區,中心附近風力10級(28米/秒,相當於100公里/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88百帕。
正如孔師傅所祈禱的那樣,這場臺風展現了異常溫柔的一面,許多人一覺醒來發現,臺風並沒有留下太多來過的痕跡,而因此多收獲一天假期的人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為臺風“妮妲”點贊:“一個優秀的臺風應該是這樣的:不占用節假日,來勢兇猛,全市停工,調轉風向,擦肩而過,環流影響,危害減弱,下雨交差,皆大歡喜……”
臺風的威力顯然不及相關部門“嚴陣以待”的預期。廣州市氣象臺助理首席預報員李懷宇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妮妲”沒有對廣州造成嚴重風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妮妲”是個“大眼”臺風,其眼區直徑達100公里,一般臺風的眼區為30公里左右,“妮妲”是正常的3倍多。臺風眼經過的區域,會讓人感覺好像沒有風雨威脅。
8月2日8時左右,妮妲到達南沙時,異常平靜,除了天空有點陰之外,甚至沒有下雨,而當時的南沙正位於“妮妲”的臺風眼的位置。
“妮妲”臺風眼經過的區域比一般臺風大,同時從開始接觸臺風眼到臺風眼離開的時間也比一般的時間要長。一般的臺風眼離開一個地方需要1小時左右,而“妮妲”的臺風眼則需要3小時左右。
3個小時後,也就是接近中午12時,當“妮妲”右側的大風區再次影響廣州時,已經減弱為熱帶風暴了,大風的威力大減。
李懷宇提到,另一個讓臺風減弱威力的原因是,“妮妲”橫穿深圳進入廣州,珠三角腹地高樓林立、建築物密集,這使得臺風行走所經地面粗糙度很大,沿途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大,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臺風的風力。此外,這個“大眼睛”的臺風,也僅僅是從廣州南邊擦過,並沒有到達廣州的人口核心區。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氣象臺的預報並不準確呢?李懷宇進一步解釋,“廣州市氣象臺從7月31日‘妮妲’進入南海後就開始預測,其將以強臺風級別在珠江口附近登陸,最終‘妮妲’以強臺風級別在深圳大鵬灣登陸,登陸地點和強度與預測很接近。”
不過也不可否認,影響臺風強度的因素很多,大氣環流形勢、海表溫度、地形因素、海陸差異、潮水,包括臺風自身結構的變化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對臺風強度預測產生影響,而目前描述大氣運動的數學物理方程很多都是近似方程,還不能完全解釋各種大氣運動過程,“我們對臺風當前結構及變化機理尚未認識清楚,預報起來就更難了。”李懷宇說。
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廣東省防總相關專家也表示,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當預報未來24小時內,有風力14級及以上強臺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啟動一級防風應急響應。而“妮妲”從預報到實際登陸都是強臺風的強度,符合一級響應啟動的條件。
根據《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臺風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和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為停課信號,除必須在崗的工作人員外,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地點、工作性質、防災避災需要等情況安排工作人員推遲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
此次“妮妲”正面襲擊的珠三角地區,處於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區域,戶外廣告、施工棚等致災風險多,發布高級別臺風預警的城市,啟動停課、停工等措施是合法而且必要的。
一些網友對於此次臺風政府應急是否過度還提出了質疑,《人民日報》也專門刊文評論稱,“妮妲”勢頭不及預警,“應急過度好過疏忽大意”。文章認為,“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危害具有不確定性,正因此,按照最壞情況來準備,是最保險的做法,也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真正負責態度。對相關部門的履職行為,我們有必要給予更多理解和包容。”
從歷史上看,正面登陸珠三角地區的臺風並不多,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過境廣州的臺風只有9個。其中1999年8月22日第8號熱帶風暴也與“妮妲”類似,發展為臺風後,在當日下午5時30分在深圳大鵬灣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風力也是12級。23日,該臺風正面襲擊廣州。
2016年8月2日傍晚,臺風“妮妲”正式離開廣東,進入廣西境內。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後的 15 天里已經簽發了多達19條行政令,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其競選口號不僅是說說而已。在明確的“美國優先”政策下,各大機構紛紛預判,就對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新興市場國家而言,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且美國在未來1-2月內就可能會采取行動。
對此,整個新興市場都將面臨挑戰。野村證券則認為,“美國優先”等於“新興市場靠邊”。在美國經濟逐漸接近充分就業的時候,移民政策收緊(薪資上漲)、貿易保護主義(進口價格提高)和擴張性財政政策會有引發美國通貨膨脹的風險。這或將加快美聯儲升息步伐且美元進一步升值,對新興市場造成的沖擊將更加嚴重。
第一財經記者綜合整理了來自渣打銀行、德意誌銀行、野村證券、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PIIE)的貿易戰前瞻,並特別就中國的應對策略進行了采訪和梳理。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丁爽對記者表示,中美摩擦可能無法避免,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來1-2個月著手直接向中國征收更高的進口關稅,且高關稅可能會針對特定產品,例如鋼鐵、家具、機械,或者是針對特定公司,例如國有企業。
不過主流觀點認為,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籌碼並不多,由於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順差高達330億美元,渣打預計中國會以美國農產品、汽車和飛機等為目標進行必要的“回擊”。各大機構預計中美兩國最終會回歸到談判桌上,因為“貿易戰”將兩敗具傷,中國可能會同意加大向美國開放其商品和服務市場,來縮小對美貿易順差。
“貿易摩擦”在所難免
特朗普外貿政策的終極目標是縮小貿易逆差、創造就業,而中國無法避免地將被列為美國的重點關註對象。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在為3890億美元,而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總額為1350億美元,這導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高達2540億美元,這幾乎占了中國貿易順差的50%。
(2016年美國的前20位貿易赤字國)
但這一數字存在誤導。德意誌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提及,中國對美出口中很大部分出自加工貿易,約37%實際來源於全球供應鏈上從其它國家進口的部件。張智威經計算加工貿易影響後得出,中國或只占美國年度貿易赤字的約16%,僅略高於第二位日本的13%和第三位德國的11%。若中美發生貿易摩擦,勢必將牽扯全球供應鏈上的所有參與者,其中也包括一些美國公司。
盡管如此,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仍然較大。渣打預計,美國很難通過“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這一工具來解決雙邊貿易失衡問題,因為在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法律框架下,中國都不符合條件。未來,美國可能主要訴諸於關稅策略。
渣打預計,特朗普政府在未來幾個月就會對中國征收更高的進口關稅,美國總統擁有相當大的貿易政策權利,美國貿易法案允許總統在不經過國會的批準下進行貿易限制。相比於全面增加關稅,渣打認為在定向領域提升關稅的可能性更大,主要原因如下:
1)全方位征收45%的關稅可能不會獲得國會共和黨的支持,黨內仍有很多青睞自貿政策的成員。特朗普可能需要減小貿易保護政策的力度,來換取國會對於其減稅政策的支持。
2)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特殊產品征收更高的關稅。尤其是近年來對美出口大幅增長的領域。鋼鐵很容易成為打擊目標,其他目標包括工業機械、電信、錄音設備、公路用車、家具,其總計占到美國從中國進口的30%。
3)此外,特朗普可能會對特定企業征收高關稅,例如國企。外界長期對政府為國企提供補貼的行為有所爭議,認為這給國企不公正的競爭優勢。2016年,中國國企出口占總出口的10%。
值得註意的是,眾議院共和黨人倡導“邊境稅調整”(BTA,Border Tax Adjustment),特朗普對其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BTA被視為一個無需通過提高關稅就能減小貿易赤字的方法。然而,這一倡議需要將稅制轉向現金稅制,因此我們認為這在當前財年結束前很難通過。”渣打提及,BTA並不針對任何一個國家,但這個很難符合WTO規則。一旦BAT落實,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很可能向WTO發起抗議。
野村認為,整個新興市場都將因BTA而受到沖擊。疊加美國加大財政刺激和基建投資力度的影響,更大的通脹壓力迫使美聯儲今年加息4次,到2017年末美元/日元匯率升至130、歐元/美元降至0.95;美國迅速實施中等程度的貿易保護和更嚴格的移民政策以及一些報複性措施(包括:退出或重新談判自由貿易協定;征收全面關稅,或針對特定進口商品征收針對性關稅,或征收邊境稅;鼓勵美國公司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驅逐非法移民並減少新移民的流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明顯升級;今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下降至45-50美元/桶,這將使原油凈出口國再度承壓。
不過,一旦美國有所行動,中國的“議價力”並不會示弱,具體反擊行動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FDI)等。2015年,美國對中國FDI總計達到750億美元,而中國對美FDI為410億美元。美國企業愈發將中國看作一個大市場,而不是制造生產基地,任何限制美國企業的舉措都可能對其造成巨大的陣痛。
(中美兩國之間的FDI投資趨勢)
“回歸談判桌”為上策
盡管中國具有反擊的實力,但各大機構仍然建議,“貿易戰”對於兩大經濟體而言只會兩敗俱傷,最終更可能的情況是雙方回到談判桌上,中國或將加速對美國開放服務業,縮小對美貿易赤字。
根據PIIE的研究,在“全面貿易戰”的情景下,美國經濟可能會在2019年陷入蕭條,就業將會下跌480萬人,這相較於基線情景下的私營部門就業低4%。
該情景假設,美國對中國非原油進口產品全面征收45%的關稅,並對墨西哥非原油進口產品征收35%的關稅。貿易戰會導致美國效率下降、通脹上升,因此美聯儲的加息速度將加快,股價或將加速下跌、信用利差擴大,因此將可能會打壓美國自身的投資產出和就業。
此外,在PIIE設想的“不平衡貿易戰”情境下,美國的特定領域就業會因中國的反擊而受到重創。假設美國的報複性關稅將中國對美的出口降低30%(1150億美元),那麽中國的反擊措施會導致美國對中國出口下降30%(400億美元)。由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幾乎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總量的3倍,而中國GDP(2016年為11萬億美元)低於美國(2016年為18.5萬億美元),這會直接導致中國GDP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美國下降0.2個百分點;如果假設中國的反擊措施對美國造成相同程度的損失(1150億美元),美國GDP增速下降0.6個百分點。
野村對中國2017年GDP增長率的基本預測為6.5%,“但如果兩國之間發生貿易戰,這或導致我們對中國增長的預測下調最多0.3個百分點。”
野村認為,未來可能出現的“雙贏”局面是,“中國加大財政刺激、提高匯率靈活性、增強區域貿易與合作、加大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以及進一步向外資開放國內市場等。”
渣打則認為,“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將會在每年的6月或7月舉行,這有望為中美雙方提供化解分歧的契機。
2樓提及
為左面子身份而食魚翅攪到鯊魚絕種真係好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