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央企合並潮”的是是非非:瘋炒合並概念可能被套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93

“央企合並潮”的是是非非:瘋炒合並概念可能被套
作者:李錦


4月27日關於“中央企業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的報道,國務院國資委當日傍晚發布聲明稱,經查,該消息未向國資委進行過采訪或核實。

受上述消息影響,當天A股“中國”概念股集體漲停,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電建、中國衛星、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股市驟然升到4500點。

確實,國務院國資委成立12年來,從沒有一個時間,央企合並的傳言如此多過,並引發全民關註。“央企合並概念”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股市屢屢引起波瀾。股市泡沫令人擔心,因為最終受到傷害的是老百姓。從去年12月來,我是央企合並重組的積極呼籲者,媒體也多用我觀點。心里有很大壓力,不能對不起老百姓。把自已想到的說出來,以便大家參考。

在南北車合並後,關於央企強強聯合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中船工業與中船重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寶鋼與武鋼、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等紛紛傳出合並消息,惹得各大央企趕緊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傳聞。還有,三大航空公司、中煤與神華、普天與烽火、中遠與中海等傳聞也集中爆發了出來。甚至連中石化、中石油這樣合並幾率很小的消息也出來了。

我說過,央企重組的背景是真的,動因是真的,只是信息常常是不準確的。央企合並將以分類為基礎,目前分類還沒有出臺,大規模的重組可能不會馬上出現。央企重組雖然有動因,但是現在輿論推動重組的一潮比一潮高,有點難以控制,應該理性分析,不能對央企重組抱有過早過高希望。

歷史地看,大企業宜合宜分,都與全球經濟形勢、產業演進階段、國家政經戰略、企業競爭對手變化、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等諸多因素密不可分。

從為什麽合並來看,在央企合並的背後,政府的驅動力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力量之一。央企之間的合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牽扯很複雜的利益關系,如果缺少國家層面的推動,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

從怎麽合並來看,央企合並有內部和外部的力量推動,雖然要講國家意誌,但是還是應該講市場。李克強總理在聽取南北車重組情況匯報時明確要求,要遵循市場規律和企業自願原則。

從為什麽合並角度看,因為央企是國家隊,必須從央企地位與使命來考慮:一是國力增強,二是國際競爭,三是國際安全,四是國家活力,五是國家穩定,六是國資增值。

一是國力增強。長期以來,中國處於國際分工低端位置,制造業以出口加工為主。在一些關鍵性行業,中國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偏低,國力不強。中國要占據產業鏈高端位置,則需要具有相當實力的大企業來獲得研發和銷售優勢。從此輪央企合並重組的特點看,無論是南北車的合並重組,還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並重組,是具有戰略性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這樣的強強合並,有助於減少中國企業之間的內耗,避免惡性競爭,帶動中國整體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推動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的技術水平和品牌效應。

二是國際競爭。在中國“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下,央企應通過強強聯合重組,增強國際競爭力。世界500強中,央企占據第一位的在建築工程、金屬產品和銀行業,原油采掘、船務、煉油與貿易排在第二位,在其他45個產業領域中,排名均靠後,南北車、國家核電連500強都沒進。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也是重新構築國際分工格局的過程。“一帶一路’上,首當其沖能夠到國際上去打拼的產業應該進入考慮。從目前已確認的南車與北車合並重組、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重組來看,本輪央企合並重組的瞄準對象並非那些產能過剩的行業、企業,而是對具有戰略重要性行業中的巨頭央企同類之間進行強強聯合。反之,暫時不會排到日程上去的。因此,“一帶一路”上的交通運輸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業、能源建設相關產業、商貿與文化旅遊產業、信息產業都可能成為熱點。

三是國際安全。從積極意義說,經濟危機總能為企業兼並浪潮打下基礎。它們不僅帶來了破產、失業、流離失所等蕭條,還帶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洗牌。此時此刻,是大企業抄底的好時候,強強聯合抵禦風浪也是一種選擇。如今,隨著中國企業更深入地加入到國際市場,央企的強強聯合將震撼世界。

從消極角度說,導致南北車合並的直接原因就是避免惡性競爭。一直以來,南北車在國內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九成,2010年加速進軍海外市場以來,二者將惡性競爭也輸出到了國外。阿根廷項目投標中,中國北車報價239萬美元,中國南車報價127萬美元,最終南車奪標。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目前是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三強,緊跟其後的南北車其實早應聯手對外,而不是窩里鬥。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央企上。中鐵與中鐵建競爭相當厲害。企業利益必須讓位於國家利益,合在一起就能減少很多資源浪費。

四是國家活力。要對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要求。電信運營商的合並傳言,我國三大運營商正在應用兩類技術(TDD、FDD)體制及其相應的通信質量,並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迎接5G時代。電信運營商的市場目前還是在國內,還需要競爭,越是這樣的競爭,越有利於民生。對國內壟斷容易失去活力。

像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這樣的央企,他們的競爭主體都還是國內的消費者。目前主要市場在國內,合之後對國內壟斷,很可能推高價格。因此,對於這樣的央企,還是要保持一定的競爭,不應該合。

從長期看,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化,傳統產業的調整也會伴隨一系列的企業重組,以爭取行業活力。即將出臺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3家智能示範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這意味著,我國鋼鐵行業在未來幾年時間將出現比較集中的企業重組,其中不排兼並重組。

五是國家穩定。央企重組是一項艱巨和複雜的工程,沒有兩三年是合並不起來的。眼下,對央企而言,是保增長、國企改革和反腐敗三大主題的交合期。合並風出來,容易擾亂改革節奏。

六是國資增值。判斷企業兼並重組是否成功的標誌,不是兼並重組工作最後是否完成,而是能否形成協同效應發揮體系性優勢,是值保增值。如果追求一蹴而就,超級公司未能在短期能協同,強強聯合反而會適得其反。有的央企此前過度擴張,曾一度登上世界500強,但很快急轉直下,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負責人留下爛攤子,繼任者必須采取收縮戰術,而由於短時間內很難看到顯著效果,繼任者往往是吃力不討好。

因此,不是所有的央企都有合並的必要。我認為,目前石油、電力的合並重組幾率非常小。重組背後大多有政府的推動,一定要看到國家利益與發展戰略。

2015年4月,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在中央企業規劃發展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更加註重調整布局結構。央企要堅持立足於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利用高新技術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產業整合和內部資源整合力度,剝離重組長期虧損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風險,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行業競爭力。

黃丹華在會上強調的“用好用活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其目的是“促進項目融資、孵化註資和產權流轉”,既適用於合並收購,也適用於分立剝離。

顯然,中國企業正在迎來與全球企業接軌的重組潮,兼並、分立、剝離等各類重組動作的頻率都會升高。因此央企重組潮是可期的,央企將在未來的一段時期,由內而外地革新以做大做強做優。但是,這個時期是有條件的,不是現在就來的。

當然,強強聯合不能等同於兼並重組,它是企業擴張性重組中的特殊現象,需要具備競爭對手國際化、產業演進有潛力、國家戰略有要求、自身發展有需要等諸多要求。歷史地看,西方國家的強強聯合也遵循這樣的規律。

目前,一些股民瘋狂進入央企合並概念股,有被套的危險,應予以警惕。老百姓的錢進去容易出來難,現在已經出現賣房炒股、借錢炒股現象,這是有很大風險的。弄不好會出現傾家蕩產的現象。

中央政府、國資委一再強調強強聯合要遵循市場規律,因此,一些人炒作、混淆的短時間、成規模的“央企合並潮”是不會出現的。至少,成規模的“央企合並潮”在近期內不可能出現。要等國企改革的大政方針出來,才知道是何局勢。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29

A股熱炒之央企合並:只是“看上去很美”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4

A股熱炒之央企合並:只是“看上去很美”
作者: 格隆匯 佳明


前日,一則“中央企業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的報道再次點燃了市場情緒。受此影響,市場里中字頭概念股集體漲停,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電建、中國衛星、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至此,央企合並概念可謂是火熱到了極點。

然而冷靜下來,我們不禁要問:“看上去很美”的央企合並,最終是否能夠實現如此高的市場預期?是否有很多只是似是而非,只是一廂情願?

眼下投資者購買央企合並概念股的投資邏輯非常簡潔:

1:合並一定比分開好?是!
2:國內有同業競爭對手!買!

然而,央企合並是不是一定比分開好,如果好,又有多大好處?對於理性的投資者,這邊需要我們好好的掰扯掰扯。

先不考慮傳言,我們來看看目前已確定合並重組的央企:一是南北車,二是中電投和國家核電。

南北車這邊,從國際市場層面橫向比較,他們的市場份額與國際前三強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尚有很大差距。而盡管如此,南北車在國際市場上還打得不可開交,陷入了惡性價格戰——阿根廷項目投標中,中國北車報價239萬美元,中國南車報價127萬美元,最終南車奪標。這種窩里鬥無疑對於企業和國家都沒有好處。合並之後,南北車的競爭關系解除,可以一致對外地面向國際市場,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高鐵“走出去”戰略,以及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電投和國家核電這邊,合並主要是為了做大做強。國家核電規模較小,相對於國內核電另兩大企業中核和中廣核有一定距離,而中電投有意大力發展核電,卻苦於缺乏技術和管理經驗,這種優勢互補性的合並,二者可謂是一拍即合。合並之後的企業雖然不具備壟斷實力,但已與中核、中廣核的實力有得一比,長遠來講,對於我國核電的“走出去”也是明顯有益的。

雖然合並的好處很多:提高議價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集中銷售和研發資源,優勢互補,節約管理成本,等等。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國家希望有實力的國企向海外發展,提高國家影響力和國際地位,促進國家穩定和國資增值,因此想方設法為“走出去”創造條件。但撇開國家意誌,企業合並也要遵循合理的邏輯和市場規律,強扭的瓜不甜,怎麽也得你情我願。

反觀市場上其他的合並重組傳言,則多有似是而非、一廂情願之嫌,其中以電信、電網、兩桶油的合並預期最為典型。這些企業的業務基本集中於國內,國際市場左右互搏的情況並未出現,沒有迫切的合並需求。

而另一方面,這些行業在國內已形成利潤豐厚的寡頭壟斷格局,百姓對於這些領域的高收益本已多有微詞,如果合並回歸單頭壟斷格局,無疑會推高這些關鍵民生行業的價格,降低服務質量,與政府關註民生的主基調南轅北轍。現成的例子就是中國郵政。多年來郵政一直是一家獨大,享受著國家的全權支持和政策傾斜,即使現在部分放開了快遞行業,EMS仍然是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指定快遞”。結果呢?如果人們追求速度會選擇順豐,兼顧經濟性的有“三通一達”,至於EMS,你懂的……幾乎是價格最高+速度最慢。當年正是有鑒於此,國家才決定在壟斷領域引入競爭,這是經濟改革的基本方向。各行業紛紛回歸一家獨大的壟斷格局無疑是開倒車的行為,國家斷不會作出此等決策。

進一步地,對於確實有需要合並重組的企業,難道重組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企業就一定可以順利“走出去”,成為世界巨頭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將是更大的競爭和不確定性。各國有各自的法律規則和國家利益,而且中國企業的海外業務往往面對的是比中國更不發達、制度建設更不完善的國家,政治風險、信用風險是必須考慮、又難以考慮清楚的。早年聽聞中資企業與朝鮮合作開礦,礦石挖出來被朝鮮趕走;近的有鐵建投標墨西哥高鐵已經談妥,墨西哥卻由於國內政治原因突然反悔。國際市場絕不是堆滿金山銀山的世外桃源,更像是帶刺的玫瑰花叢,有美好的前景,也暗藏著風險。而風險是有價格的,對於有風險的資產,應當要求更高的回報率,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相比無風險資產更便宜的價格。

好,我們再回頭來看南北車的股價,毫無疑問反映了過於樂觀的預期。截止4月29日收盤,南北車總市值已超過8700億人民幣,靜態市盈率81倍左右。這一總市值已經大大超過美國波音公司,與競爭對手德國西門子在同一級別,但不要忘了,波音公司的利潤總額是南北車3倍以上,且在國際市場上有寡頭壟斷優勢;而西門子的鐵路設備相關業務只是公司內部很小的一部分,卻幾乎是南北車的全部。市場的瘋狂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南北車90%以上的收入來源於國內,這部分收入只有中低速增長,而剩下那不到10%的國際業務前景並不明朗,即使未來幾年真的高速增長,對於整體業績的貢獻也並不大,與81倍的市盈率對照,只能說這真的是活在夢里的“中國神車”了。

綜上,我認為央企合並重組有其合理性,但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認清哪些重組確有可能性,哪些只是人雲亦雲的炒作。對於重組後的企業價值,也要理性地看待。捕風捉影加擊鼓傳花?聽說新一撥韭菜快下來了,你嗅到了沒?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