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度分析】李迅雷:量寬不再是提振經濟良方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116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15 08:24 編輯

【深度分析】李迅雷:量寬不再是提振經濟良方
作者:李迅雷 顧瀟嘯




2014年是美國經濟的複蘇之年,與此同時,歐洲和日本卻處困境,而中國正試圖在不去杠桿的前提下調整結構。2015年全球依然面臨通縮壓力,除了美國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想繼續加杠桿,但這種不去觸動既得利益的單一寬松政策,其作用恐怕越來越弱。

全球經濟冷熱不均,政策寬松是總趨勢

十多年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都出現了大量以股票、房地產價格為代表的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不僅造成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同時,還危及實體經濟。這些都引起了宏觀經濟政策部門的重視。

實際上,貨幣政策的各種目標之間始終存在沖突,新的環境變化總是會帶來新的問題與挑戰,從而推動相應的理論和政策框架本身的發展。例如,20世紀60年代,幣值穩定與國際收支賬戶平衡的矛盾突出,於是出現了蒙代爾三角理論;70年代經濟增長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幣值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出現了矛盾,菲利浦斯曲線開始流行。

當全球總體邁入通貨緊縮、央行放水的新時代,我們發現過去的經濟學理論又不夠用了。教科書上說,創新帶來社會進步,可是新一輪金融創新帶來的卻是2008年金融危機。教科書又說,企業資不抵債、流動性枯竭就會破產,可是這次危機中出現了一批“大而不能倒”(too bigto fail)的企業。同樣,隨著經濟回落和產能過剩,中國也出現了一批僵死企業,同時剛性兌付也始終未能被打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累累,國債理應暴跌,可是美國國債卻成了最優質的避險資產。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制定理應獨立,可是如今央行成了政府刺激經濟的沖鋒隊,而且還將全球金融市場拉進了零利率時代。

與20世紀明顯不同,這是一場新時代的經濟危機頻發與爭取複蘇的交替過程。遊戲的主角不再是汽車、地產等行業,而是金融業和金融資產。就業市場、實體信貸、消費信心依然重要,不過它們似乎成了金融經濟的衍生物。金融經濟本來是實體經濟的折射,如今卻成了實體經濟的主宰者。

首先,2014年是美國經濟複蘇中一個重要年份。盡管它複蘇過程並不順利,但起碼美國政府做了兩件事情:讓寬松政策放手一搏和讓金融反哺經濟。美國經濟在過去兩個季度的GDP平均增速為4.2%,這是自2003年以來美國經濟錄得最強勁的6個月平均經濟增速。美國家庭和企業資產負債狀況的基本恢複,奠定了經濟複蘇的基礎。2015年美國整體經濟將接近全面複蘇和相對穩定的增長階段。

作為全球市場的焦點,美聯儲過去幾年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市場溝通、管理好市場預期。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加息的時間的在2015年6月左右。如果參考此時間節點的話,美聯儲將此前議息會議聲明中“相當長一段時間”等鴿派描述刪除就無可厚非了。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此前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美聯儲可能會提前加息,且加息速度會更加激進,也可能會以更慢的速度推後加息,這取決於未來經濟數據。“可能”(likely)這個詞恰好是美聯儲措辭微妙的精髓所在。它意味著可以那麽做,但是並不代表一定需要那樣做,選擇權都在美聯儲手里。美聯儲為了金融市場的相對穩定,相信會用更平穩的方式實現加息預期的軟著陸。但不管怎樣,2015年,美聯儲加息的趨勢卻是無法改變的,只是節奏懸而未決,也因此留給其他國家主動調整利率以應對的一些空間。

其次,相比美國,對於歐元區來說,它們的日子並不那麽好過。去年全年,歐洲經濟複蘇乏力,實質上源自於銀行金融中介功能的喪失。自去年6月歐元區進入“負利率時代”以來,歐央行提供超低成本流動性,多數歐元區國家國債利率降到2007年前的水平,卻並沒有帶來實體經濟資金成本的同步下調,銀行貸款利率高企,貸款意願低下。

2015年,歐洲央行或加碼貨幣寬松,可能還會采取以下一些措施。第一,繼續降息。若銀行體系反應不達預期,則歐央行可進一步擴大“隔夜存款利率”在負值區間內的下探程度。第二,加大QE規模。短期內ABS 市場規模或許有限,未來可以涉足成員國國債等。第三,取消最低準備金率。如果歐央行取消最低準備金率,則會使商業銀行從歐央行撤離存款資金壓力增加。預計2015年歐元區經濟有望受益於歐元的持續貶值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多數國家經濟將出現企穩跡象,但回升力度依然疲弱。

再次,日本央行的激進與超預期寬松成為他們2014年的標簽,並且這一趨勢在2015年將得到延續。事實上,日本央行推出擴大寬松的背景和當年並無二致。從1989年日本信貸泡沫破滅之後,日本政府和央行一直維持零利率並不斷推出量化寬松措施。然而事與願違,日本經濟在25年的時間內並沒有任何的增長。金融市場慶祝流動性盛宴的短暫的狂歡,讓日本經濟在結構性改革的路上越走越偏。

安倍經濟學最有名的便是“三支利箭”的措施。結構性改革就是“第三支箭”,其他兩箭分別是貨幣政策刺激和巨量的財政支出。聰明的投資者早就發現,結構性改革本質上是涉及利益再分配的政治問題,背後需要強大的政治支持。對於政權更叠頻繁的日本,安倍政府的支持度能持續多久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業部門、大企業大財團等既得利益集團難免受到觸動,未來它們施加的壓力將始終是安倍政府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最後,2015年新興市場最大的擔憂莫過於美聯儲加息。若未來美聯儲加息周期開啟,我們也不必過度悲觀。新興市場並非鐵板一塊,它們自身的素質也不同,所面臨的挑戰也不同。新興市場國家風險上的區分,一般都圍繞著兩大主線:一是對海外資金(尤其是短期資金)的依賴度;二是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前者衡量危機程度,後者顯示複蘇能力。身處險境的,主要是東歐和拉非美國家。這批國家靠前幾年的熱錢湧入制造出經濟增長的神話,也積下巨額貿易逆差和短期外債,如巴西,阿根廷。

比較而言,亞洲改革派國家的前景比較樂觀,如印度。首先,改革家莫迪成為印度下一任總理,這代表著印度30年來首次單一政黨占多數席位,這有助於消除印度政府長期政治決策低效、官僚主義盛行的局面。其次,印度經濟的基本面確實於去年底出現好轉。新政府將采取一些緊急措施來抵制通脹,包括使用投放大量儲備糧食、遏制農作物保護價的上漲、積極進口食品等。同時,新政府計劃重啟一批審批僵持的項目,加快煤、電、鐵路等項目的投資。第三,投資者也對新總理莫迪治理政府的手段有所期待。莫迪曾在大選期間提出“最小化政府、最大化治理”的競選口號,可能會在國企改革、提高政策透明度、提升官僚機構效率等方面做出努力。

2015年全球資本市場亮點或在亞太

2014年全球大類資產中,美股總回報率依然領先美債,標普500指數總回報率再創新高,高達14.0%。2015年,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的開啟,美國長端實際利率將步入緩步上行周期,而短期利率的上行不會太快,主要在於美聯儲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審慎態度,以及歐、日央行寬松政策的進一步加碼。資產的逐利性也將抑制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幅度。

對於股市而言,從2009年3月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上漲了200%。2015年,美股上市公司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將進一步推動並購活動,美國穩健的經濟增長則支撐了企業的利潤增長,而聯儲加息並不會導致美股始於2009年的牛市夭折,不過上漲步伐將會放慢。

相比之下,隨著2015年中國經濟的走穩和改革預期加大,加之中國股市在2008-2013這六年中一直較為蕭條,故預期2015年股市將延續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勁向上走勢。印度經濟的增長潛力及前景良好,故該國資本市場也應該有不俗的表現。

總的來說,流動性取決於基礎貨幣和乘數。央行的寬松政策,擴大了基礎貨幣,但是銀行的去杠桿卻降低了乘數效應。這是數量化寬松對刺激實體經濟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即便如此,小國央行也已經喪失了通過貨幣政策調節本國經濟周期的能力。而那些主要經濟體央行實施的貨幣政策,不僅影響本國的貨幣、經濟環境,還在改變著整個世界的流動性。2015年,歐央行和日本央行雖均有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但無法完全取代美聯儲成為全球新的“印鈔機”,因此全球流動性整體上將會隨美聯儲退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趨緊。




來源:海通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00

專訪馬丁·雅克: 希望G20杭州峰會為全球經濟開出良方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是為數不多的對中國有深刻了解的西方人之一。他的《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書,成為西方社會了解中國的典範讀本。

在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前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馬丁·雅克位於倫敦的充滿東方風韻的家中對他進行了專訪。

馬丁·雅克認為,在杭州舉行的G20肯定會打上中國烙印,希望能夠為全球經濟開出良方。同時,他覺得要改變全球經濟低迷的現狀,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所謂“新自由主義”經濟已經走到了頭,政治上的極端傾向越來越強大,是由貧富差異拉大造成的。

對於英國退歐後與中國的關系,馬丁·雅克強調,與中國必須建立良好關系,這不是意願,這是一個現實,相信建立不久的英國新政府會認清這個事實。

第一財經日報:你對G20杭州峰會有些什麽期待?

馬丁·雅克:這必定是一屆非同尋常的G20峰會,因為中國作為主賓國一定會有中國特色,留下中國烙印。

我們期待在當前西方經濟非常低迷的情況下,中國能夠開出什麽良方。當然,這也將會是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問題能不能有什麽方案,比如全球金融危機以後出臺的政策,使全球經濟受到刺激並逐漸進入增長模式。中國希望做出類似行動、提出相關方案,這需要西方國家政府也做些什麽,但目前情況下它們(西方國家)非常謹慎,它們所做的就是推出貨幣政策,特別是量化寬松。

現在可以完全清楚地看到,這個是不適合的,僅僅依賴貨幣政策,全球經濟不會真正得到複蘇。歐洲幾乎失去了10年的經濟增長機遇,美國經濟狀況尚可,但也比較勉強。只有兩盞明燈照耀全球,就是中國和印度。

日報:最近你在《衛報》上的文章,從歷史角度談了當今政壇、經濟及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那麽,你對全球經濟治理有什麽思考和建議呢?

馬丁·雅克:我不會變魔術,對如何解決當前西方,特別是歐洲經濟增長幾乎為零的現狀,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案。

我們確實生活在經濟非常動蕩的時代,我們必須認識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不會永遠停留在某一個時期。

我們現在所在的時期與之前大不相同了,經濟增長幾乎停滯,不同的歷史階段必須以不同的政策策略來引領,但是西方社會對此認識並不充分,因為我們,特別是美國和英國,一直與所謂的新自由主義、自由貿易為基礎的全球化等理念結合得緊密,但這已經過時了,我們需要新的解決方案。

確實,1945年以後,西方統領了世界經濟,出現了社會福利機制,采納凱恩斯主義政策,高就業公共部門規模很大等現象,但這些在1970年代走到盡頭;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義和自由貿易等撒切爾、里根所主張的思想理念。在我看來,這也走到了盡頭。

那麽接下來怎麽辦?政治上的左右兩派對此有不同的政見,比如美國這一邊有特朗普,另一邊則有伯尼·桑德斯(和希拉里)。有一點可以說的是,目前的情況無以為繼。因為一些政治性的變化已經出現,一定會有改變。為什麽西方民眾如此不滿足於目前的生活現狀?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他們的生活水平這些年來幾乎停滯不前,第二個原因是貧富不均越發嚴重,人們對貧富差異尤其不滿,這是導致很多人支持特朗普和英國脫歐的主要原因。

日報: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你認為西方社會對待中國的態度有什麽變化?

馬丁·雅克:我認為,西方社會對待中國的態度較之前更加強硬。

一般來說,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看到經濟危機留下的深刻政治烙印,現在這種政治烙印正在顯現。而且我們不知道這種烙印帶給我們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在美國,特朗普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而英國的情況則是人們選擇脫離身處其中41年的歐盟。你可以看到很多政治上的不穩定,人們對政治的不滿。人們心中的怨氣需要一個發泄的對象,這個時候,中國常常成為對象。

全球化要繼續的話,必須要尋找到新的模式,因為西方人正在拒絕全球化進程。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化中獲得了很大利益,但這在西方發達國家看來,卻被認為是缺乏發展和進步的根源。

日報:去年中英關系進入“黃金時代”,一年不到時間,隨著親華派卡梅倫和奧斯本的離去,英國新政府上臺後不久,就發生了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被延後審批的事件,引起中英各界普遍擔憂。你對梅政府下的中英關系有怎樣的預測?

馬丁·雅克:回想卡梅倫,特別是奧斯本當年那樣的擁抱中國,這是之前沒有想到的,以他們保守黨的背景來看,也是出人意料的。

特別要說的是,他們對中國異乎尋常的友善態度,在英國國內一直有很多反對聲音。英國媒體以及很大一部分英國人對中國抱有偏見,所謂人權問題、民主問題、不同文化等等。

事實上,這些偏見一直存在。而新首相梅給人的印象是,她或許會回到卡梅倫和奧斯本之前的中英關系年代。因為她似乎還是很有成見,對中國的現狀不了解,可能仍然抱著冷戰時期的那種老眼光來看待中國的問題。另外,她在中國問題上不一定具有奧斯本的前瞻眼光和行動魄力。

然而,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對她來說,幾乎沒有什麽選擇。目前梅政府很脆弱,她本人不是民選的,保守黨內部分裂嚴重,脫歐至今沒有一個正式的方案,接下來怎麽辦?情況都不明朗,完全亂作一團。

他們號稱歐洲是個已經衰弱的市場,應該拋棄,應該開拓新興市場,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那麽他們的突破口就是中國,我不認為她能夠繞開這一點,我也不認為她能夠回到過去,因為現實擺在這里,如果希望脫歐之後英國仍然有發展前景和未來,她不得不選擇中國,畢竟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有著巨大的市場。

我們不得不不斷地提醒自己,中國崛起,中國參與到全球經濟版圖並扮演重要角色,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可回避,因為那是未來。在西方,很多人並非真正了解中國,他們依然以西方的思維、邏輯和價值來判斷中國的問題,他們還是不懂。中國永遠不會讓西方滿意,也永遠不會成為“西方”的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62

52家公司三季報業績翻番 賣房賣公司賺利息各有“良方”

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正在火熱披露之中。目前,已經有26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三季報,從公布的業績來看,一共有52家上市公司實現了業績翻番。

其中,大好數公司業績表現之所以亮麗,主要還是因為主營業務增長。

如多氟多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達到了1200.1%,由於傳統氟化鹽市場企穩回升,以六氟磷酸鋰為代表的電子化學品需求旺盛,量價齊升,給公司帶來了較好的經營效益。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將實現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1200%-1250%。

廣濟藥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735.98%,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主導產品核黃素等原料藥營業收入增加、毛利率上升。

英唐智控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41.69萬元,同比增長433.49%。主要原因是公司戰略調整階段工作基本完成,相關效益開始體現。

此外,合並報表也是這些公司業績實現翻番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聯創互聯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了376.88%,主要原因是公司合並報表的範圍發生了變化。本年度合並範圍包括上海新合1—12月份實現的全部利潤以及上海激創、上海麟動4—12月份實現的利潤,去年同期只包括上海新合7—12月數據。此外,公司行業特點是下半年的利潤普遍高於上半年。

樂山電力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333.82%,主要也是由於合並報表的範圍變化。

除此之外,還有些公司業績增長則是通過出售子公司或者出售房子。

如華平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的凈利潤為972.54萬元,同比增長率為239.64%。增長主要來自於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公司轉讓子公司忘憂網絡及參股公司華師京城分別產生投資收益355.28萬元和1441.36萬元。

黑牛食品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30.04%,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了廣州黑妞、安徽黑牛、揭陽黑牛、黑牛營銷等子公司,股權轉讓產生投資收益。

而中際裝備業績的增長主要也是由於非經常性損益的增加,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14.97萬元,同比增長177.99%,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同期增加約989萬元,是公司出售原辦公場所產生的收益。

天業通聯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83.98萬元,同比增長117.56%,除了降低費用之外,還有一項主要的原因就是理財收益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據了解,天業通聯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502.37萬元,增長52.08%,主要是本期委托貸款業務及理財產品收益增加。

而天業通聯也似乎發現了理財的妙處,近期發布公告稱於10月18日使用150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88

搭車搭船暈大浪舒緩症狀有良方

1 : GS(14)@2017-01-17 01:55:15

出門外遊不時舟車勞頓,部分小朋友和成人,尤其女生經期時會很易暈車浪、船浪、飛機浪,不過也有預防方法可以參考。暈浪是因為雙眼接收的訊息與內耳平衡感知系統有差異。例如乘車時,雙眼告訴大腦你在移動,但內耳告訴大腦你是坐著不動,適應不到就會暈浪,可能頭暈眼花、出冷汗或嘔吐。要預防症狀,可以在出發前最少半小時服用暈浪丸。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很易嘔吐。盡量選中間位置坐下,移動幅度較少,且少看電子產品,用枕頭固定頭部都有幫助。吃薑都可以舒緩,薑茶、薑餅、有薑成份的藥丸等都可以一試。有研究提出,薑含有6-薑酚,有助胃腸道運作,舒緩暈浪。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6/19898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7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