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上證報)由接近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人士處獲悉,監管層出於業務上線初期平穩運行的考慮,設定了全球期權市場中條件最嚴苛、要求最高的投資者準入條件。門檻可總結為有成績、有測試、有資產、有信用、有風險承受能力和無不良記錄的“五有一無”。業內預計初期參與人數不會太多。
上證報獲悉,除了金融資產需超過50萬元,投資者還需通過三級知識測試,逐級通過測試會對應成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投資者。一級投資者只能在持有現貨的基礎上備兌開倉,即實現套保交易;二級投資者在一級投資者的基礎上,可以購買認購和認沽期權,即持有權利倉;三級投資者又增加了賣出認購和認沽期權的權限,即持有義務倉。
滬上某券商期權業務負責人向上證報表示,上述期權考試題量比兩融、滬港通投資者的測試大,會從上交所的幾千道題庫里隨機抽取。“上交所要求做到專區、專人、專機。”而且,期權投資者的年齡限制在18至65歲之間,超過年齡範圍的就算通過考試也多半不會開通三級投資者權限。大專以下學歷的客戶也基本不屬於期權交易客戶。
此外,上證報報道提到,滬上某券商的適當性綜合評估表顯示,客戶需具有對應登記的模擬交易經驗,才能獲得同級別的實盤交易權限。券商人士稱,公司規定投資者必須在模擬交易中參與過行權。
本月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已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試點產品為上證50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期權,正式上市交易日為2015年2月9日。
股票期權是國際資本市場成熟的基礎金融衍生產品。股票期權包含以單只股票(個股)為標的的個股期權和以跟蹤股票指數的ETF為標的的ETF期權,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其他金融工具無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全球已有50余家交易所上市期權產品,排名前二十的證券市場之中,除中國滬、深交易所外均有股票期權產品。
以下近十年ETF總成交額增長變化圖表來自《新京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5-01-26 TWM | ||
A股融資融券規模暴增至一.一兆元人民幣,「瘋牛」狂飆,是這次中國證監會出面讓股市降溫的關鍵。但是經過大跌、短線炒作行情冷卻後,逢低布局中長線行情仍有機會。 撰文‧歐陽善玲 中國政府終於出手整頓A股這頭「瘋牛」了! 一月十九日,上證指數重挫七.七%,主要原因是中國證監會先前盤查券商融資業務,對嚴重違規的三家券商開罰,祭出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帳戶三個月處分。儘管證監會否認,但官方加強融資監管,形同為行情踩煞車。 中國股民借錢投資情況,近年急速增加,二○一四年下半年以來,A股融資融券規模,從三至四千億元人民幣水準,一路上升至一.一兆元人民幣,約當中國股市總市值的三.五%;另外,去年十二月底中國融資餘額,較十一月底亦大增逾二成,也是日前監管機關終於出面、讓市場降溫的關鍵。 股市過熱 消息好壞都能炒 瀕臨失控事實上,這波A股暴漲,早已讓外國媒體議論紛紛,指其怪象叢生;例如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中國降息對銀行股來說,因利潤壓縮關係,應以利空消息解讀,但金融股卻大漲;而十一月中國進口數字下降七%,固定資產投資及製造業活動雙雙回落,顯示原料需求不振,但上證指數卻不甩基本面,愈漲愈高,「當潮水退去,回流力道將會非常凶猛」,成了專業投資人最大隱憂。 禮正投顧副董事長毛仁傑即認為,這次證監會所採取的措施,本來就是行政規定,對中國政府來說,目的在適度降溫,不在打壓行情。「A股市場存在二八法則,前一陣子是八成的股票在漲,現在則是八成的股票在跌,另外還有二成股票仍在漲,這對個股來說,其實是滿好的機會,不是只有權值股能表現。」他表示,中國政府期待的A股是慢牛、穩牛,指數最好緩步上漲;但去年下半年,市場成了一頭瘋牛,特別是中國央行降息後,過去五年表現最差的金融、地產股,在過去兩個月表現最好。 「政府政策基本上作多,但不希望市場變成瘋牛、短牛,而是慢牛、長牛,在這種情況下,A股緩漲急跌將會是今年主軸。以陸股ETF為主要操作的投資人,可在上證指數三千點附近買進,指數上漲至三五○○點時,找機會出脫。利用短線波段操作方式,逢低承接,逢高獲利了結,將是相對安全的作法。」毛仁傑說。 投資名家劉俊杰也表示,短期中國股市有過熱疑慮,證監會出面,針對中小戶融資部分進行管控,此舉不是為了壓抑股市的「降溫」行動,而是讓股市激情稍微冷卻下來,用「回溫」來形容較恰當。若A股持續一頭熱,不適度調整,對市場來說,只會更危險,未來甚至可能出現社會問題。 劉俊杰認為,像○八年美國次貸風暴,最後演變成全球金融海嘯,主因就是美國政府過度放任金融業者,相關管制不夠,才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中國股市短期漲多,證監會加強管控的作法,應朝健全市場方向解讀,長期來看,投資A股反而更安全。」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指出,若去年陸股是急漲的快牛,那今年就是慢牛;「所謂『慢牛』,不是慢慢走的意思,而是波動明顯,震盪劇烈。去年下半年,中國政府丟出利多後,市場即一路驚驚漲,現在發現行情實在太過投機,醞釀了極大的拉回風險,甚至有泡沫化的可能,便開始踩煞車。」他直言,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樂見過度激情的股市,可長可久的牛市才是王道。 官方降溫 今年主調:啟動慢牛模式 「靠資金行情推動陸股,本質上很不健康,較好的作法,是讓指數先盤整一段時間,再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刺激基本面;待經濟好轉後,股市慢慢往上才更安全。」張繼文認為,在中國政府出手調控股市下,上半年對A股看法將相對保守;已布局A股ETF的投資人,可先暫時獲利了結,待上證指數拉回至三千點以下、長線築底價位,再進場布局。 富傳金融資產管理執行長陳冠升則認為,現階段上證指數季線在二八一四點,在這波政府整頓下,若上證指數回檔多一點,指數將有可能回測二八○○點至二八五○點附近。若人氣還在,短線就應該能撐在季線之上,就算市場急殺,頂多是假跌破,應該也是買點。 再者,目前中長期均線都往上,因此指數下跌後,預料還會再有一波反彈,或是回升再創指數新高。因為,即使上證行情要結束,在此之前可能還得先完成M頭形態。「除非,跟○九年一樣上證指數一路下彎,那背後引伸的意義,就不只中國經濟有問題,而是全球經濟、股市都有問題。」陳冠升分析。 總的來說,A股短線急漲,後續不排除仍有回檔機會。「接下來觀察指標,除證券股止跌外,政策面利多出台,如降準或降息,都將是陸股重新發動漲勢的契機。」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 中國股市政策預期強勁,上漲結構仍未破壞,長線仍具吸引力。投資人無需隨市場起舞,而要以更高的角度,看待中國投資部位。 |
上證50 ETF期權本周一(2月9日)正式上線交易,券商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交易策略。
國泰君安首日交易策略:
一級投資者交易策略:
(1)備兌開倉策略:在認購期權合約價格偏高(例如隱含波動率達60%以上)時,可擇機賣出3月份認購期權合約,以獲取較高的權利金,達到增強收益的目的。
(2)保護性看跌策略:如果投資者預計上證50ETF價格將下跌,可在認沽期權合約價格偏低(例如隱含波動率在30%以下)時,擇機買入3月份平值或略微虛值的認沽期權合約,以規避標的資產上證50ETF價格下跌的風險。(3)動態平倉策略:在已經備兌賣出認購期權開倉或者買入保護性認沽期權開倉的情況下,如果所持倉的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的價格向有利自己持倉的方向變化並有達到預期浮動盈利時,可考慮平倉以獲取高賣低買或低買高賣的價差收益。
二級投資者交易策略:
由於二級投資者的交易權限覆蓋了一級投資者的交易權限,投資者除了可以使用一級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外,還可以實現如下交易策略。
(1)買入認購期權交易策略:如果投資者預計上證50ETF價格將上漲,或者上證50ETF認購期權價格偏低(例如隱含波動率在30%以下),可考慮買入認購期權,以期標的資產上證50ETF價格上漲或者隱含波動率上升時,獲得認購期權價格上漲的收益。
(2)買入認沽期權交易策略:如果投資者預計上證50ETF價格將下跌,或者上證50ETF認沽期權價格偏低(例如隱含波動率在30%以下),可以買入認沽期權,以期標的資產上證50ETF價格下跌或者隱含波動率上升時,獲得認沽期權價格上漲的收益。
(3)買入跨式交易策略:如果投資者預計在期權合約到期之前上證50ETF的波動率將顯著上升,可考慮買入跨式期權策略(既買入認購期權又買入認沽期權)。鑒於買入跨式期權策略交易成本較高,建議擇機分步完成各邊(Leg)期權合約的買入。
三級投資者交易策略:
(1)賣出認購交易策略:若投資者有將來要以某既定較高價位賣出上證50ETF現貨的意願,可以采用賣出認購期權的交易策略。
(2)賣出認沽交易策略:若投資者希望低位吸籌上證50ETF,可以采用賣出認沽期權的交易策略。
(3)牛市價差策略、熊市價差策略:若投資者認為上證50ETF未來會溫和上漲(或下跌),可以采用牛市(或熊市)價差策略。
(4)PCP套利策略、單調性套利和凸性套利策略
註: 上交所規定單日買入開倉的最大限額為100張。
齊魯證券模擬場景交易策略:
場景介紹:2015 年 2月 6日,上證 50ETF期權收盤價為 2.291 元,上證 50ETF發布利潤分配公告, 每一份基金份額將分配 0.039元的紅利,除息日是 2015 年 3 月 5 日,分紅前一日收盤價為 2.321 元,合約單位為 1萬份,權利金為 0.1元。
初始掛牌的行權價格:共 5個。
保證金的計算:
以 2015 年 2 月 9 日模擬交易的期權為例:2 月 6 日收盤價為 2.291 元,2月 9日收盤價為 2.311 元。
分紅變化:
合約單位調整:2.321*10000/(2.321-0.039)=10171。
平值合約行權價格:2.30*10000/10171=2.26 元。
2月9日期權合約內容:
分紅後合約調整:
不同場景下的期權投資收益曲線
■簡單組合
(1) 預期證券價格會上漲
場景介紹。為說明上證 50ETF期權的套期保值功能,我們假設一定的場景,介紹其組合收益率。場景為:2015 年 2月 6日,上證 50ETF 期權收盤價為 2.291 元,合約單位為 1 萬份,權利金為 0.1 元,執行價格為2.3元。
■策略 1:買入一份認購期權。小王預期上證 50ETF會上漲,以 2.3元的執行價格買入 1萬份認購期權。到期後,小王有權力買也有權力不買。
如果 50ETF期權如期上漲, 價格為 2.6元, 則小王的獲利為: (2.6-2.3)*10000-0.1*10000=2000 元。
如果突然遭遇較大利空事件, 價格為2.1元, 則小王有權利不執行合約,損失僅為期權費。而加入沒有使用期權合約,損失為:
(2.1-2.3)*10000=-2000 元。
可見,期權具有在獲得較大收益的同時,又能使損失降到最低,損失僅為期權費。
■策略 2:買入 50ETF,同時買入賣出期權。
如果 50ETF 如期上漲,價格為 2.6 元,則小王的獲利為:
(2.6-2.291)*10000-0.1*10000=2090 元。
反之,如果證券下跌,價格為 2.1 元,則小王有權力不執行合約,損失為:
(2.3-2.291)*10000-0.1*10000=-910 元
■策略 3:買入 50ETF,賣出買入期權。
如果 50ETF 如期上漲,價格為 2.6 元,則小王的獲利為:
(2.3-2.291*10000+0.1*10000=1090 元。
如果 50ETF 下跌,價格為 2.1 元,則小王的損失為: (2.1-2.291)
*10000+0.1*10000=-910 元。
圖 5為 3種不同投資策略的收益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證券如期上漲,則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同時,價格下跌時,又能將損失降低在一定水平,所以期權具有較強的套期保值功能。
(2) 預期證券價格會下跌
類似的,可以得到三種不同的投資組合收益曲線。其中策略(1)為買入賣出期權;策略(2)賣空 ETF,賣出賣出期權;策略(3)為賣空股票,持有買入期權。
■價差組合
(1) 預期證券價格會上漲,即多頭價差組合 圖 7 為多頭價差組合。
其中策略(1)為持有買入期權,賣出買入期權,兩期權的執行日相同,但持有的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低於賣出的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策略(2)持有賣出期權,同時賣出賣出期權,但持有的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低。
(2) 預期證券價格會下跌,即空頭價差組合
圖 8 為空頭價差組合。其中策略(1)為持有買入期權,賣出買入期權, 並且持有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 策略 (2)為持有賣出期權,同時賣出賣出期權,但持有達到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賣出的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
(3) 預期價格波動不大,即蝶狀價差組合
圖 9為預期價格波動不大時的投資組合收益曲線。其中策略(1)為買入期權組成的蝶狀價差組合:持有一個執行價格低的買入期權,一個執行價格高的買入期權, 同時賣出兩個執行價格相同且偏中的買入期權。策略(2)為賣出期權組成的蝶狀價差組合:持有一個執行價格高的賣出期權,一個執行價格低的賣出期權,同時買入兩個執行價格相同且偏中的賣出。
(4) 預期價格波動較大
圖 10為三明治價差組合,其中策略(1)為賣出兩個執行價格不同的買入期權,同時持有兩個執行價格相同的買入期權,但持有的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介於賣出的兩個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之間。策略(2)為賣出兩個執行價格不同的賣出期權,同時持有兩個執行價格相同的賣出期權,但持有的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介於賣出的兩個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之間。
圖 11為跨式組合收益,其中策略(1)為多頭跨式組合:同時持有履約日相同、執行價格也相同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組成。策略(2)為空頭跨式組合:同時賣出履約日相同、執行價格也相同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組成。
圖 12為平底組合收益曲線。其中策略(1)為多頭平底組合:持有一個到期日相同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但買入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賣出期權。策略(2)為空頭平底組合:賣出一個到期日相同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但賣出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買入期權。
圖 13為帶狀組合收益曲線,其中策略(1)為上升帶狀組合:售出到期日和執行價格相同的一個買入期權,兩份賣出期權。策略(2)為下降帶狀組合:持有到期日和執行價格相同的一份買入期權,兩份賣出期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交易必讀】上證50ETF期權規則最新最全解讀 作者:方正金工 導語:下周一,中國內地首只場內期權品種即將粉墨登場。2月3日上交所對期權規則進行了更新,明確了投資者的限倉規則,例如單個投資者的權利倉持倉限額為20張,總持倉限額為50張,單日買入開倉限額為100張。對於套期保值申請更高限額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個全新的品種讓股票市場投資者既覺得好奇又覺得陌生,尤其是衍生品的一些特定的看似複雜的規則讓好多投資者“望而生畏”。本文我們將用幾張表格來幫助投資者了解上交所發布的各項股票期權的規則。 圖表1:上證50ETF期權上市首日(2月9日)合約展示,2月6日50ETF收盤價2.291元,平值合約所在行權價格2.30 ![]() 圖表2:股票期權試點交易規則 ![]() ![]() ![]() 圖表3:股票期權試點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 ![]() 圖表4:股票期權試點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 ![]() ![]() 圖表5: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試點做市商業務指引 ![]() ![]() ![]() 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在投資者交易期權的賬戶上做了嚴格的規定。 投資者參與個股期權業務必須向中國結算開立衍生品合約賬戶。會員通過營業網點接收投資者開戶申請,會員在對投資者進行適當性認證的基礎上,並與投資者簽署期權交易結算相關協議和風險揭示書後,才能向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申請開立。衍生品合約賬戶用於記錄投資者期權持倉合約,以及進行期權開平倉和行權申報。投資者的衍生品合約賬戶與其的A股證券賬戶一一對應,投資者在進行備兌開倉時,將鎖定其證券賬戶中相應的證券現貨。 投資者參與個股期權業務,會員必須為客戶開立獨立的衍生品資金賬戶(不能複用現貨資金帳戶或融資融券資金賬戶),用於權利金的交收、行權資金的交收、衍生品保證金的存放。 投資者衍生品資金賬戶中的可取資金可以在出入金時間與其對應的銀行賬戶進行轉入或轉出操作。 來源:量化零距離 |
6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在2015陸家嘴金融論壇的“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的分論壇上表示,人民幣離岸市場快速發展,有利於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
201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人民幣加入SDR籃子進行評估;今年將再次進行評估。跨境貿易結算和自由使用是兩個重要的評價標準。
“我也接待了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跟我們交流這個話題。大概念來講,跨境貿易結算問題不大,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但是,自由使用里面,涉及到儲備、債券、外匯交易,這些里面四個指標有三個指標跟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有關。”闕波表示,人民幣離岸市場快速發展,有利於人民幣加入SDR。
“我們兩個交易所去年做了業內非常矚目的‘滬港通’項目,非常受大家的關註,‘滬港通’項目的作用始終在發揮當中。圍繞今天人民幣國際化的主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速度是非常快的,剛才很多領導和專家都講了,超出大家的預期。從大家的感受當中,的確現象是非常鮮明的,人民幣從跨境貿易使用、投資和儲備三個功能當中,跨境貿易結算功能已經充分發揮了。”
闕波稱,資本市場在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當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是到了非常關鍵的節點。回顧歷史,資本市場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當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從一開始的B股、H股、QFII、QDII試點等,它們是資本市場的有序開放,疏通人民幣的投資渠道。如今,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人民幣資產投資渠道要打通。
“要讓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不能僅僅依賴於人民幣會升值這種很簡單的預期,一定要發揮資本市場投資、產品交易的功能,一定要有這種儲備資產,大家願意持有人民幣資產,交易很方便,回流很順暢,保值增值預期比較明顯。 無論金融危機怎麽變化,金融危機怎麽演變,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非常重要,下一步資本市場創新發展,就是要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度、流動性,對我們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還是非常有貢獻的。”闕波表示。
近日,上海股交中心總經理張雲峰表示,將引入註冊制、服務於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科創板將於年內推出。這給一直在進行倒計時的科創板設下時間窗口,科創板先於戰略新興板推出也令市場揣度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綠色通道。
上海股交中心業務三部總監兼創新部總監陳妍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科創板的門檻將高於股交中心現有板塊,目前科創板已儲備的50多家企業中包含有準備登陸戰略新興板的“拆紅籌”企業,上海股交中心和上證所會有所合作。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誌在進入戰略新興板或創業板等二級市場的企業未必會屈尊在地方股交中心坐冷板凳,在轉板機制被擱置後,場外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兩個板塊如何對接
今年5月,上海市通過22條建設全球性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其中包括推進上證所的戰略新興板和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創新板,並探索建立資本市場各個板塊之間的轉板機制,形成為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的良好體系。
據悉,科創板早已準備就緒,制度體系、會員準入門檻等方案都已經到位,正在走報批流程,雖然年底推出晚於預期,但總算給出一份時間表。另據媒體報道,上證所戰略新興產業板方案已初步擬定,預計將在證券法修訂完成後,於明年上半年與註冊制同步推出。市場猜測,在戰新板推出前的空檔期,科創板是否會成為承接拆VIE架構企業的平臺。
陳妍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盡管科創板和戰新板之間不能直接轉板,但已有對接機制。兩個板塊上的掛牌或上市企業的行業都符合上海市“四新經濟”的標準,“科創板針對成熟期之前,覆蓋了從初創期、成長前期到成長中期的企業成長三個階段。成熟階段就到新興板,所以這兩個板塊不會交叉,體現了比較好的銜接性。”
8月,上海市公布年度“四新”行業目錄,作為指導戰新板和科創板評判企業的“四新”特征要素時使用,包括互聯網、智能、健康和教育等行業。
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證所和上海股交中心在企業資源開發上有協同合作,在科創板掛牌、但符合新興板的企業會被推薦給上證所;而短期內達不到新興板要求的企業會被科創板接過來,雙方正在多個方面進行接洽談判,將簽署書面協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科創板已儲備的50多家企業中不僅有央企和拆VIE架構的回歸企業,也有從上海股交中心E板和Q板孵化出來的公司,科創板將首先實現註冊制,並積累管理和服務經驗和未來的戰新板分享。
在準入方面,陳妍妍對記者表示,雖然科創板不會對企業財務指標做出嚴格要求,但是在核心技術、創新程度上的標準上不會距離新興板太遠,並將對不同條件的掛牌企業,啟動簡易註冊、普通註冊的不同審核程序,對於尚處於研發投入階段的創業初期企業,如果具有領先技術或有新業態、新模式,都可以作為個性化掛牌資質。
股交中心要自強
盡管交易所之間可以緊密合作,但是在缺乏轉板預期下,區域性股權市場究竟能對優質企業能產生多大吸引力還需要觀察科創板開盤後的表現。
今年5月,國務院在《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中提出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同月,上海市也提出探索建立資本市場各板塊間的轉板機制。不過,在經歷股市大幅波動後,轉板機制被無限期擱置,場外市場的活躍度也回到冰河期。
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辦公室副主任張研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雖然地方股權交易中心迫切希望轉板紅利能夠實現,但從現實出發,相關政策不會急於推出。並且,按照資本市場層級金字塔,股交中心掛牌企業繞過新三板直接對接戰新板可能會到較大阻力。”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屬於四板市場,2010年後,地方股權交易中心加快成立,成為地方政府鼓勵本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目的地。
不過,受限於2011年國務院38號文,地方股交中心的交易方式只能實行協議轉讓,企業股東不得超過200人,買入賣出時間間隔為T+5模式。因此,即使掛牌企業數量多達7500家的上海股交中心,交易也很不活躍。就在上周五張雲峰透露時間窗口的當天,上海股交中心較優質的E板只有三家企業有成交。
近年來,建設創新創業板是地方股交中心提升企業質量,吸引企業入駐的嘗試。2014年,安徽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也推出科技創新板,開板即有超過百家企業掛牌。前海股交中心也曾研究“中山創業板”,對接創新創業型企業的發展需求。
然而,張研認為,科創板對於希望登陸戰新板的企業吸引力有限。他表示,“戰新板主要是針對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設立的。這類企業對資金不是非常饑渴,並不缺乏投資機構,寧可選擇等待戰新板推出。如果他們去股交中心,會顯得放低身段。”
張研認為,在戰新板來臨前的空窗期,希望登陸的企業更有可能選擇先上新三板。“正在私有化的海外上市企業在空窗期的等待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大股東考慮短期的話,可能會選擇先在新三板把市值炒上去,再往主板走,估值就會更高。”
據初步擬定的戰新板方案,仍沒有明確時間表,但短期內登陸主體將以境內企業為主,紅籌回歸導致的實際控制認定問題及期權激勵相關問題,交易所將傾向於放松管制,對拆除紅籌架構時所導致的稅務成本會有所回避和減免。
上證所今日辟謠稱,近期並未密集拜訪50家擬掛牌戰略新興板的公司,同時就指數熔斷及證監會稽查權下放等問題予以回應。
近期,有媒體報道上證所近期密集拜訪了約50家擬掛牌戰略新興板的公司,上證所對此回應稱並未開展上述活動,並表示,“目前,上證所戰略新興板建設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待相關事項明確後將及時向市場公布。”
同時對於指數熔斷機制實施後,單日內達到5%究竟可熔斷幾次的疑問,上證所答複稱極端情況下5%閾值可觸發兩次。同一交易日內,當滬深300指數首次上漲與首次下跌達到或超過5%時,均觸發指數熔斷,此後同一漲跌方向上再次達到或超過5%但尚未達到或超過7%時,不再觸發指數熔斷。因此,指數熔斷實施後,除了尾盤,5%的指數熔斷在一個交易日內可觸發兩次,分別為滬深300指數首次上漲達到或超過5%、滬深300指數首次下跌達到或超過5%,5%熔斷複牌後,只有當滬深300指數在反方向首次達到或超過5%時,才會再次觸發5%熔斷。
舉例來說,某一交易日內,當滬深300指數首次上漲達到5%時,觸發指數熔斷。熔斷屆滿恢複交易後,滬深300指數回落到4%,後又上漲至5%,此時不觸發指數熔斷。隨後,滬深300指數大幅下跌,較前一交易日收盤跌幅達到5%,此時再次觸發5%指數熔斷。
此外,證監會上周表示將稽查權下放交易所,上證所今日表示將按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推進準備工作,擬設置獨立的委托執法部門,選調骨幹力量組建委托執法隊伍,制定配套業務規則。下一步,上證所將抓緊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並根據證監會的委托,適時開展案件調查。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實際控制人在烏雞變鳳凰的大戲前抽身,搜房借殼萬里股份(600847.SH)顯得疑點重重。1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23道追問,要求萬里股份能夠“擠掉”信息披露的水分,“卸掉”信息披露的偽裝,真正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給投資者呈現出擬購買資產的真實狀況。此背景下,搜房借殼之行再生變數。
於1994年上市的萬里股份,如今承擔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掙紮在盈虧線上。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67.05萬元、221.34萬元和997.34萬元。盡管業績上並不起眼,甚至可以用難堪來形容,但在A股的市場環境下,經營不力的上市公司仍可以寄望予上市公司的殼價值,一夜之間烏雞變鳳凰並非少數。
然而,此次搜房借殼萬里股份顯得疑點重重,並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密集問詢函。監管層對交易預案的細節層層過問,意味著此次借殼之旅仍有波瀾。
此次交易預案並無過多新意:萬里股份將盈利能力堪憂的7億元資產置出,並發行股份購買搜房控股下屬五家子(孫)公司共計近162億估值的股權,同時鎖價發行募集配套資金31.6億元。而此次方案的“創新”之處,則引出監管層及投資者的一連串詢問。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中,首要關註的風險即擬購買資產無法取得業務資質及核心域名的風險。根據我國法律法規,ICP 證成為網站經營的許可證,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 ICP 證,否則就屬於非法經營。而此次搜房實行分拆回歸而非整體回歸,擁有核心域名fang.com的搜房科技並未註入萬里股份。對此,萬里股份公告稱擬購買資產新設子公司(拓世宏業)正申請新的ICP牌照(即ICP許可證),待取得新的ICP牌照後將fang.com轉移至該子公司。
在此之前,擬購買資產將通過與搜房科技合作的方式開展互聯網房產廣告業務。對此,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新設子公司的外資結構是否符合申請ICP牌照的主體條件,是否存在無法取得ICP牌照的風險,標的資產與搜房科技合作方式的合規性,並要求公司對無法取得業務資質及核心域名可能導致本次交易失敗的風險進行重大風險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拓世宏業經由搜房控股多層子公司控制才最終滿足《 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中對於申請主體外方投資者在企業中的出資比例最終不超過50%的規定。各子公司間的股權架構則為100%×100%×70%×70%=49%,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此種架構也能通過監管審批,則意味著外資比例限制形同虛設,外資可通過七七四十九的架構輕易突破不超過50%的出資限制。以此看,萬里股份目前的方案通過審批難度不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