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追風“金融科技”:資金競逐炒作叠起 概念如何落地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同時迎來強力監管和發展瓶頸之時,“金融科技”在年內迅速崛起,從模式研討到行業定性,從創業熱潮到投融資躁動,後者勢頭更為強勁。概念還在普及,市場上卻早已遍布貼有金融科技標簽的企業。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更是搖身一變,以“金融科技股”的姿態繼續享資金熱捧。

但也有市場參與者感受到了金融科技這股熱潮的細微變化。有行業公司高管就直言,靠講故事來圈錢的階段已經結束了。與此同時,在這股金融科技的熱潮中,創業者與投資人或更趨理性,對企業商業模式的必要性要求明確、對技術手段的實用性需求凸顯。爭議與變革並進,“金融科技”到底是會重蹈概念炒作的覆轍、還是以彎道超車真正實現突圍?

金融科技概念躁動

在行業標準和定義尚未明確之前,“金融科技”的熱潮已經向資本市場襲來,並大有比肩此前互聯網金融的跡象。一級市場的投融資頻發,僅在上周,就有跨境支付服務商iPayLinks、比特幣企業Coinbase公布了新的融資進度,二級市場相關概念板塊也已聯動。今年4月,中銀國際在恒生電子(600570.SH)的公司研報中率先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概念。此後,不斷有上市公司以區塊鏈、大數據征信、智能投顧等技術創新和業務轉型而被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簽,針對金融科技的賣方研究報道也不斷湧現。今年6月宣布與證通股份展開戰略合作的中興通訊(000063.SZ)、收購專用集成電路芯片設備商標的的魯億通(300423.SZ)等,也都乘金融科技的風口而備受市場關註。

從熱潮的發展途徑上看,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相似,金融科技崛起的一大賣點即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上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添在朗迪金融科技峰會上稱,與歐美成熟的商業環境和金融體系不同,中國當前金融環境與市場空間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持牌金融機構比較少,服務、覆蓋面不足,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顯著,個人投資理財渠道有限。“大家都對新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時,中國互聯網新興技術的運用與普及率很高,要比歐美高出一大截。”

翼勛金融運營總監楊陽也表示,中國經濟長期處於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與之匹配的金融體系專註於大企業融資服務,這也使得大眾客戶和小微企業在支付、理財、融資、征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藍海。“當經濟從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型時,後一種需求會變得更加重要。”

然而,金融科技的此輪爆發也有著自身特有的軌跡和爭議。一方面,市場觀點預期行業已逐漸脫離“互聯網+”早期模式,將發展至回歸金融本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的階段。但另一方面,部分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搖身一變即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市場對於炒作噱頭的擔憂不減。多位行業分析師都曾提示,金融科技政策低於預期及技術應用推進不力的風險。而更大的隱憂,或還在於資本市場的盲目和躁動。

“過去五年這個行業非常燥熱。這是被催熟的環境,適當降一降溫、下點雨,以後可以長出來更好的苗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姚安民就表示,過去五年間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崛起,一方面是由於P2P模式在初期受監管的影響不大,智能手機的爆發改變了傳統金融的交易方式,並吸引了一批互聯網公司進入該領域。

金融科技待落地 模式創新先行

“這兩年的新變化是,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關註加強。創業者越來越成熟,很多是從傳統金融機構出來的,對於金融產品定價和風險的重視度很高。互聯網企業的思維,量做的越大越興奮,但做金融的人對於量越大是越睡不著覺的,都是負債端。”姚安民稱,當前的市場正在慢慢回歸理性。

楊陽還預計,未來穿透式監管或還會將繼續深化,透過表象看清業務實質,以業務屬性確定監管要求和監管職責分工。未來,實質上從事法定特許金融業務的企業或一律須拿牌照;法律法規尚無準入要求的“缺門檻”業務,需實施審慎監管,如設置如技術安全標準、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準入門檻。同時,這類企業或還需要向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備案,接受自律管理。

無論是市場的回歸理性,還是監管的全面完善,種種跡象都表明,博政策紅利的階段已經過去。重蹈互聯網金融炒作的覆轍,正成為市場最大的隱憂。對於希望借金融科技風口的企業而言,再次站上風口需要換一種“打法”。

51信用卡總經理蔣燕青對此表示,金融科技企業的真正價值是用技術改進金融產品和提升金融服務,能夠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並覆蓋更廣泛的用戶人群。基於此種邏輯,獨特的商業模式是金融科技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三年前很多投資機構投資P2P、網貸等形態的金融科技,看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從去年開始投資熱點和關註度都出現了轉變,投資人開始關註是否有技術可以改變和改善金融鏈條上的某個環節。”普惠金融董事長張輝稱,過去三年的明顯變化是,靠講故事勾畫未來藍圖、或者照搬其他國家成熟模式而在國內圈錢的事情,目前已經不太可能發生了。

模式的創新,已難再停留於一種說辭,金融科技對業態的滲透更為細化和垂直。蔣燕青就強調,用戶需求對移動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消費金融的動力和機遇。以消費金融領域為例,比如用戶希望借款能夠盡快完成審核放款的全部流程,但這就對風控和大數據整合處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用戶對個性化服務也有強烈的需求,如更有競爭力的利率、更個性化的產品等。如果要完全滿足用戶的上述需求,金融企業就需要有能力平衡用戶期待值與風險之間的關系,這將促使企業做出模式創新。

“在風險頻發、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企業應更加清晰企業定義,著重關註資產、交易以及運營的真實性。”翼勛金融CEO王暉稱,未來金融科技企業需要更加明確企業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伴隨監管機構未來出臺更完善的行業規則,市場行為和競爭氛圍也將更加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21

【選舉浪費】候選人宣傳單張 叠起高過80棟IFC

1 : GS(14)@2016-09-06 04:42:49

相信大家這一個月,都收到不少立法會選舉宣傳單張。



相信大家這一個月,都收到不少立法會選舉宣傳單張。到底一個立法會選舉,會用了多少張單張呢?全港選民有3,779,085人,不計功能組別,五個地區直選總共有84份候選名單。如果每張名單準備一份單張給相應地區的選民,將會產生6,700萬份宣傳單張。叠起高過80棟IFC的高度,平放的話可以鋪滿4,700個籃球場。



有些候選人的單張,不只得一款設計,而每張單張上面都有印刷數量,有些一款會足足印98萬份。以一位住在九龍東區的記者為例,一家三口收到的宣傳單張,叠起有4cm這麼高。選舉宣傳單張其實可以「一戶一信」,每個地址只寄一份。但有些候選人就會同一地址、一模一樣的單張寄足幾份。實體單張上的郵寄標籤,其實由選舉事務處提供。雖然政府容許選民只以電郵接收電子選舉資訊,但實際情況是,有已選擇電子的選民仍然收到實體單張。關注環保議題的新界西候選人朱凱廸指,候選人於使用電子郵件宣傳方式有困難,「政府現時做法,對只收電子資訊的選民並不公平。因為郵政局其實有保證,會幫候選人做免費實體郵遞。但對於選擇接收電子資訊的選民,政府並沒有這類型的承諾,不會幫助候選人將電子訊息寄到電郵。候選人如以普通自身電郵發放,會因太大量而遭封鎖,於是需另外自行付費給電郵公司。另外,電郵亦很容易跌入垃圾郵箱,令選民無法接收所有選舉資訊。對候選人而言,寄電郵的門檻很高,所以政府這個態度,變相是不鼓勵選民與候選人用電子這種比較省紙的方法溝通。」既然單張已經收到了,不想浪費可以怎做?網上有很多廢紙再用的方法,例如做環保紙、小手工。如果要丟,記得撕去黏性的郵寄標籤,再放進廢紙回收箱回收。立法會各區參選名單請參閱本報立會選戰網站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記者:李珮禎攝影:鄧鴻欣


以一位住在九龍東區的記者為例,一家三口收到的宣傳單張,叠起有4cm這麼高。

選舉宣傳單張其實可以「一戶一信」,每個地址只寄一份。但有些候選人就會同一地址、一模一樣的單張寄足幾份。

網上有很多廢紙再用的方法,例如做環保紙、小手工等,可供參考。(互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5/1976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6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