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T周「雪球之夜」演講實錄 GT周

http://xueqiu.com/2465455092/26471378
雪球12月7日在北京龍潭湖公園舉辦首屆「雪球之夜」活動,在近5個小時的論壇中,可容納1200人的會場始終座無虛席,甚至台階上、過道里都坐滿了人。第四位演講嘉賓為@GT周 ,演講文字實錄如下:

主持人:

時間過得很快,下一位演講嘉賓是今天最後一位給大家帶來分享的嘉賓了,這位嘉賓現在的本職工作是做職業的IT培訓,同時他也是一名「未來學家」。因為他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大趨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自己的理想實際上是把自己對於未來趨勢的深入研究轉換成在股市上的收益。據他自己透露,從2007年以來他自己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4%,他自己說他自己今年的業績也達到了350%的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今天最後這位嘉賓前兩天剛在雪球裡和一個知名人物,大家都知道,有過一場很著名的論戰,不知道今天「釋老毛」來了嗎?(沒來),為什麼要找一下釋老毛呢?今天我們例行的要跟嘉賓溝通,讓他講一講他自己做什麼的,包括自己比較欣賞哪位雪球上的朋友,問到GT周的時候,出乎我們工作人員的意料,GT周最欣賞雪球上一位球友就是釋老毛。不管怎麼樣吧,下面讓我們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今天下午最後一位演講嘉賓GT周。

GT周:

球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們很多人總喜歡把最好吃的東西放在最後(停頓),這就是我上台的原因(場下大笑),還好現在沒有鞋子砸過來,釋老毛也不在,我就可以暢所欲言,其實我很欣賞釋老毛這個同學,他很優秀,就好像你在吃一碗做的很好的面的時候(停頓),這碗麵吃完了(停頓),發現碗底還有一顆蒼蠅。不好意思,開了個玩笑,別介意。

今年我的投資收益非常不錯,我07年到現在的年化投資收益也很不錯,我03年入市,全倉五糧液,04年賺了一點錢,04年我把錢全部拿出來去買房,買完房之後06年12月我又重新殺入股市,從3000點不到的地方滿倉到6124,一直再滿倉到1664。中間換過倉,但是是滿倉。

今年我投資收益這麼好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我想是因為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因為我今年生了一個千金,(現場祝福聲)當然,精確一點來講,是我愛人生的,(現場掌聲),謝謝大家給我祝福,我相信這一招你們都學得會。

我天天看著我的女兒在成長,她每天都有很多的變化,我非常開心。我很喜歡那種有變化的東西,我覺得她長大之後這個世界一定和我們現在是不一樣的,她會生活得更好,這是我堅信的。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們身邊這兩年有很多的變化,你們現在如果要和加微信,拿出手機我們拍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了,但如果08年前還做不到這一點,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開來,我們可能要手寫你的電話號碼。受益於智能手機快速的普及,2008年設計CPU的公司,ARM公司它的股價從08年的80塊漲到昨天的1000多塊錢,它就是受益於這樣的變化,所以我很喜歡這種對未來可能會有革新、引領我們進入新時代的公司。事實上我在這邊今天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歷史上幾乎所有的超級明星股,它們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漲幅驚人,它們幾乎都是來自於高科技行業。

所以我今天在這邊是在和大家講一個歷史的真相,什麼是高科技行業呢?我給大家一組數據:

1882年至1886年,里士滿——丹維爾鐵路公司。沒有聽錯,是鐵路哦,鐵路就是1882年的高科技,它的股價從32漲到190,到1890年它在美國竣工3300英里的鐵路,當之無愧的高科技股。

1896至1901年北太平洋鐵路公司22塊到600塊,它建設了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

1911年至1916年通用汽車22塊到500塊,它在1914年的時候發明了八汽缸引擎,這是汽車歷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也受益於汽車的快速普及。

1925年杜邦公司,它是一家化工企業,也是一個科技領導者公司,它研發了很多新的化工工程方法和一些新的材料,影響了汽車、電影、農業等很多行業,它的股價從19塊漲到了220塊。

1925年至1929年,有一家很小的公司,它的名字叫做IBM,它當時在做穿孔卡片機,這是一種最早的存儲器,把數據存儲在紙板上,由穿孔機打孔,它的股價在這段時間從32塊漲到了220塊。

1924年至1929年,萊特航空公司,它的創始人就是飛機的發明者,它的股票從12塊漲到了300塊,因為它發明了革命性的空氣冷卻引擎,在軍用市場得到迅速普及。

1924年至1929年,美國無線電公司5塊錢漲到120塊錢,廣播在2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中迅速流行普及,改變了世界,影響了世界啊。

1956至1960年,德州儀器12塊到220塊,它是新興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

1957至1962年,施樂公司5塊漲到160塊,它是第一台全自動,普通紙張通用複印機的發明公司。

1962至1966年美國國家航空公司6塊漲到100塊,這是第一次噴氣機取代螺旋槳在航空業迅速民用化普及,從60年代開始航空民用化已經是蓬勃發展。

1962到1966年同樣一家公司,這個行業的西北航空公司,5到120塊,也是噴氣機,並且它開闢了美國到日本的新航線。

1961到1966年先達公司股價從4塊到120塊,它推出了一個新產品,口服避孕藥,當然這是生產企業,發明者不是它。

1963至1968年莫納格萊姆工業公司從2塊漲到70塊錢,它是波音公司的供應商。

1977至1981年飛安國際3到60塊,它是通過模擬器進行飛行培訓的一家公司。這些公司都是受益於六七十年代民航業快速地起步,當時都是屬於高科技,新業務、新產品、新模式。

1986年到1987年,微軟公司1986年第一季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時候的股價是28塊錢,到了1987年股價120塊錢。為什麼上市?因為它在IPO前幾個月推出了Windows1.0系統,微軟公司當時的股價28到120塊,最低的時候到達過25塊錢,今天微軟的歷史復權價達到了15000美金。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沒這麼厲害,大概漲了五六十倍,從1986、1987到現在。

1986年Adobe公司6塊到40塊,它是打印腳本程序PostScript的發明公司,引領了桌面印刷革命。

1987至1992安進公司3到80塊,生產癌症患者化療用藥;

1989到1994年,思科3到70,受益於互聯網萌芽期的快速發展,生產路由器和交換機。

1989到1993年,EMC1到30塊,開發暢銷的存儲系統,受益於計算機快速普及。

1992到1996年,美國在線2到60,開始提供網絡接入服務,互聯網開始蓬勃發展,迎來一個春天。

1993到1997年,戴爾公司3到90塊,互聯網蓬勃發展,推動PC業繼續前進,那麼多人去買電腦,戴爾公司受益。

1995年至2000年,高通公司4到180塊。

1996到2000年,雅虎公司2到180。

2004至2013年,Google公司100塊到1000美金。

2004到2013年,蘋果公司10塊錢到昨天的560塊錢。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最牛逼的超級領導股都是來自於高科技行業,在高科技那麼多行業當中產生大量牛股的集中營板塊就是IT業。

第一段做一個小結。

選擇能夠代表未來社會的行業,選擇那些極具創新並在人類文明進步中有一席之地的公司。

對這些科技領導股來說別太在意市盈率,微軟公司上市時它的市盈率幾十倍,Google 2004年上市的時候它的市盈率是338倍,幾乎所有的高科技行業他們上市時的市盈率都相當高。

新高之後有新高,可以在創新高或接近創新高時去買入符合上述條件的公司。切勿自以為是,向下攤平成本對抗趨勢,而是應該順勢而為,向上攤平你的成本。

業績增速減緩或股價向上趨勢停止之後止盈,那是我們勝利大逃亡的機會。

我在想未來的生活又會怎麼變化,我突然想到,為什麼我們和猩猩不一樣,為什麼它們在籠子裡,我們在外面欣賞它而不是倒過來?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從猿到人,我們能有那麼高的智商是因為我們學會了直立行走,我們第一次解放了雙手。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有一點倒回去的感覺,我們的雙手又被束縛了。員工們每天都趴在電腦前用鍵盤、用鼠標,所以我們還必須要有一次解放雙手的革命,讓人再變回人!

Google眼鏡,它可以讓我們的生產再提高到一個高度,可以讓我們的雙手解放出來,一邊幹你想幹的事情,一邊讓我們的大腦連上互聯網。

去年年底到今年我一直在想Google眼鏡最大的受益者是誰,Google市值很高,想再翻幾番很難。我想有沒有供應商公司能找找呢,有一天我Google了一下,搜了一下,我找到了一個台灣網站,有人發了一篇小微博在抱怨,他說他正在測試一些投影的樣品,是要送給Google的。我在想這是不是Google眼鏡的微投設備,它是什麼公司呢?這是他的微博,我再翻他的歷史記錄找出來,這個人在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叫做立景光電,它是奇景光電的子公司,於是我看到了一絲希望,我可能可以找到Google眼鏡的供應商,就是奇景光電。

但也不能完全確定,有可能其它的廠商也在往Google送樣品。我查了一下,當今世界上投影技術最流行的,無非就是LCD和DLP。如果要縮小到微投,現在能實現的就是LCOS,硅基液晶。現在世界上生產的廠家非常少,而奇景光電是可以做到的,為了確信這一點我找了一下網上Google眼鏡的宣傳片,去年底Google的I/O大會開完之後有一個視頻,Google其中一個創始人Sergey Brin戴著眼鏡亮相,人家拍了視頻,我把它找出來。還有他們的廣告視頻我也找出來,逐幀分析視頻。看是否是用這種FSC-LCOS場色序法硅基液晶顯示技術,它是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每一幀給你紅綠藍三元素,人眼視覺殘留效應會把這三個色彩整合變成全彩。我分析這個視頻,發現跟我想的一模一樣,就是有這麼一個色塊一幀一幀的缺陷,後來我就認定是這家公司。

之後出了很多事情,不多講了,後來我發現到6月16日的時候Google的I/O大會5月份開的,開完後有人拿到眼鏡回家拆解了一下。他把微投的芯片放到網上,然後我找到2010年的時候香港有一個博覽會,奇景光電拿著它的微投設備去參展,也拍了圖片,我找出來和美國的那個拆眼鏡的網友的圖片拿出來一對比。我靠,板子幾乎一模一樣,上面的線路走線和針腳排位幾乎一模一樣。所以6月16日我發了一條微博,99.99%的確定,Google眼鏡的供應商一定是奇景光電!這是6月份,但我買的時候是3月份,當時是4塊錢,後來跌到3塊多,我也沒有拋,中間出了一些事情,現在股價已經漲到了11塊左右。

為什麼在我的這個重倉股裡面沒有,因為它漲到8塊多,正式確立消息以後我把我所有已經盈利的股份全部了結掉,全部買了它的期權,賭它明年3月之後的價格到11塊以上,這裡面是我的股票持倉,不是我認購期權的持倉。我幾乎所有的選股,包括當中的操作,都是根據我剛才去買Himax的這種做法去做的,

獨立思考,才能有未來,要能有快速學習,超短時間熟悉行業的能力,雪球上有一篇帖子,「如何在一週內快速瞭解這個行業」,這個帖子我希望大家看一看。要發現新產品背後的出品公司、生產公司、供應公司,找到機會,正確執行交易,要有堅定的持股信心。

時間不多,這就是我現在的持倉股。(朝著大屏幕方向望去)

我隨便找了一下就發現裡面有很多東西是不對的,SolarCity的漲幅今年怎麼可能只有70%?(場下爆笑)

第四第五應該有一個網宿科技,6月份我把樂視網拋掉買了網宿科技,基本上今年我持倉股全是十大牛股,怎麼選出來的呢?你看我怎麼選Himax就知道我是怎麼選出股票的。還有藍汛,非常看好,看好藍汛無非是因為我看好網宿,但網宿比較貴,而藍汛的估值是相對比較便宜的。

所以我既不是財務專家,也不是技術面分析的專家,我是這種行業趨勢的專家,所以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我不關注的。價值投資可能給一張圖,比如微軟的股票,86年的圖拉到現在,波動波動,價值投資者已經在分析這邊有沒有溢價,有沒有折價,溢價,折價,溢價拋,折價買,這邊有沒有,這是價值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我關心的問題就是1986年的時候微軟到2013年會怎麼樣,掌趣科技2012年的時候我覺得它到2014年會怎麼樣,網宿科技2012年在這個時候,我認為它在2014年有什麼前景,SolarCity今年是這樣,我認為2020年SolarCity會怎麼樣,這就是我選擇股票操作的方法,我把它稱之為我的「大趨勢投資之道」。

謝謝大家!

現場提問: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GT周,你的股票投資比例和你期權投資的比例是怎樣分配的?你看期權投資的機會,比如翻五倍,翻十倍的機會會不會比你股票投資更大一點?

GT周:

是這樣的,期權一般來講我都是比股票少,因為期權的風險是非常高的,但是也有例外,奇虎的期權,現在我的收益,整個倉位,奇虎Call和正股是一樣的,當時我奇虎的正股五倍於奇虎Call倉位,但現在Call和正股一模一樣了,我是這樣的,沒有一個很強的標準,比如10%應該去買什麼,20%去買什麼,我的精力不在這個地方,我的精力在於,我覺得這個東西確定性更強,我給它更多的資源,這個東西不靠譜,我給它更少的資源,辦公司也是這樣,比如我搞兩個小團隊出來,賣這個產品,但我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銷售組這個月營業額完成得很好,我下個月就會把更多資源給他們,而不是把更多資源給另外一個銷售組去辦,是這種思路。

剛才我看掌趣,現在我的第一大倉位,不是掌趣就是網宿,來回跳。之前還有樂視網,實際上我的倉位的排列也是根據我心中的確定性排位的,所以我覺得投資不能完全是講很科學,一定能量化的,還是有一些藝術的程度在裡面的。

現場提問:

你對後期Himax的走勢怎麼看?

GT周:

上升,繼續上,繼續上,因為當時買Himax的時候我也分析了一下它的財務數據,當時它的增長率還是非常高的,因為它屬於製造業,但它這個製造業淨利潤的增長還是在百分之三四十以上,當時我第一筆買的時候市盈率只有6,本來我是很不想買的。我一看,高科技股的市盈率這麼低,這能行嗎?一般我買高科技股,一般都是先養肥到三四十倍市盈率我才殺進去的,所以掌趣科技在很低的時候我沒買,網宿科技很低的時候我沒買,因為低,就代表了它的前景可能不太好。總有一些人可能提早知道內幕,衡量股票的價值很多人是用市盈率的方法,因為價格是很絕對的,你不能說100塊高,10塊低,市盈率可以衡量高低,我們到菜場買菜,為什麼這個花菜比那個花菜貴,然後老闆告訴你,因為這個是有機花菜,所以好的東西一定是貴的,又想好,又想便宜,這種機會很少,那是很難找到的,所以Himax一開始我有些猶豫,但現在Himax的市盈率開始貴起來了,我就比較放心了。

(此篇文章為GT周在雪球舉辦的「雪球之夜」活動上的演講全文,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