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炒ELN勁輸七千萬:諗過恒生總行跳落嚟!

2009-08-06  NExtMagazine





以往私人銀行是身份象徵,但近期卻如同箭靶,先有年逾七十歲的隱世富婆入稟控告瑞銀,接着有十名內地大客專程來港向金管局投訴銀行,指錯信銀行炒燶Accumulator,勁輸數億元。

有錢人除了玩Accumulator輸得甘外,炒股票掛鈎票據(ELN)亦隨時破產收場。本身有數千萬元資產的退休人士阿偉,貪私人銀行服務,結果經不起恒生私人銀行職員游說狂炒ELN,一鋪清袋蝕了七千萬元,兼被恒生追債二百萬元,瀕臨破產,更想過自殺。

「我諗過由恒生總行天台跳落嚟!」五十五歲的阿偉激動地說,在旁的太太補充:「朋友講個比喻,話我哋本來安安樂樂住喺山腳,但恒生話我知山上風景更好,我哋上到去後,原來係懸崖,我哋連人帶屋一齊碌落山,粉身碎骨。」

阿偉自小家貧,中二已輟學打工,「十幾歲就喺工廠打鈕門,當時三毫子一碗雲吞麵,我每個月得二十蚊人工。由細到大,我嘅積蓄都係一分一毫咁慢慢儲番嚟,連搭車都要諗清楚至搭。」

後來他轉行做高級影音器材,一做便三十多年,更由小職員做到行內出名的店鋪老闆,五十歲未夠已累積數千萬元財富。捱了多年世界的他,遂在七年前將公司賣盤,與太太居於早已供滿的大埔獨立屋聚豪天下歎世界,在家有工人服侍,三不五時約朋友飲茶、學跳舞、學瑜伽、去旅行。

覺得私人銀行好威

但 在○五年,阿偉人生起了變化,一直使用星展銀行的他,突然轉投恒生懷抱,「星展無咩服務,但恒生有私人銀行,唔係個個人都開到,最少要八百萬先可以開 戶。」轉去恒生後,阿偉頓感身份升級,不單有專人服侍,毋須再親自到銀行辦理手續,恒生每年更邀請他和太太到中環總行博愛堂晚宴,「我嗰刻覺得真係幾 威。」

「恒生有專人服侍我,佢叫林慶芬,態度好友善,成日打電話同我傾吓市況。」他遂不自覺向對方透露自己曾在星展買ELN,林慶芬即打蛇隨棍上,不斷向他推銷各式各樣的ELN。由掛鈎單一股票到掛鈎一籃子股票的,總之花樣百出。

阿偉以往在星展僅買年期較短的 ELN,林慶芬卻慫恿他改玩合約年期達兩三年的產品,「佢話長年期的折扣又多,利息又好啲,仲話叫我放心,會幫我睇實。」結果阿偉抵受不住年息三十釐的引誘,開始他的勁炒ELN生涯。

在○五至○八年,阿偉透過林慶芬買入了逾二百隻ELN,總金額達三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職員每月若成功出售五百萬元ELN,便可獲兩萬元佣金,計落林慶芬單靠賣ELN給阿偉,便袋了過百萬元佣金。

借上借惹禍

事 實上,隨着股市上揚,阿偉最初炒ELN,幾乎有贏無輸:「收息都收咗成二千萬,就算偶爾要接貨,但啲貨後來都賺番!」結果阿偉被勝利衝昏頭腦,自以為是 ELN聖手,故就算林慶芬更進一步,罔顧他作為退休人士的風險承擔能力,建議他有風駛盡『巾里』亦應承,「佢話依家利息咁低,不如用埋貸款額嚟買ELN, 唔使嘥晒。」

繼後甚至教他把貸款買入的ELN再作抵押,從而加大貸款額再賭過。這就像他向恒生借一百萬元買入ELN後,再將這ELN合約抵押給恒生,再借錢買其他的ELN,藉此重複不斷。阿偉回憶道:「我相信用貸款簽咗三、四十次ELN單。」

結果,貸款雪球愈滾愈大,阿偉共貸款了四千多萬元,加上自己全副身家所買的ELN,合共近一億元。惟去年股市下挫,作為抵押品的ELN價格急跌,林慶芬遂很客氣請他從星展調些資金來補倉,「我開戶時,俾佢睇過我喺星展有幾多錢。」

阿偉遂分多次存了總值二千萬元的股票到恒生補倉,「其實我都有少少擔心,不過佢話大市只係調整啫。」

變臉斬倉追殺

直 到去年十月,股市跌勢加劇,林慶芬的追銀call變得愈來愈急。為了慳錢,阿偉辭退工人及變賣四輛私家車,甚至賣掉大埔的獨立屋,改為租住九龍灣的居屋麗 晶花園棲身。直到他將全數資金投入恒生,坦言自己已經「無晒現金」,一向有商有量的林慶芬迅即變臉:「佢打親電話嚟就追數,直接叫我補倉!」

恒 生見阿偉無力還錢,遂開始替他斬倉,但套現所得的,亦資不抵債,仍欠恒生近二百萬元。一生積蓄付諸東流,這個消息對阿偉來說,簡直晴天霹靂,「高峰期我戶 口的ELN加股票值一億一千幾萬,點諗到賣晒都唔夠四千幾萬。」而他最勞氣是恒生一直沒告訴他可以斬倉解決,「佢哋一味叫我補倉,無非係想我將所有錢搾乾 搾盡。如果早啲同我講有得斬,我依家都仲有啲身家旁身。」

阿偉身家敗盡後,現要家人接濟,精神變得極度緊張,「每日朝早五、六點就扎醒,好 擔心又係銀行打嚟追數。」他太太說:「件事發生後,我收起晒所有自殺嘅新聞,唔敢俾佢睇。」但她又何嘗不怨丈夫,「點會咁蠢將所有雞蛋,放晒喺同一個籃 度。」而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副會長范維綱更認為退休人士根本不應借錢炒ELN:「ELN本身已經係衍生產品,咁樣借錢買ELN,真係風險極大。」慶幸是阿 偉沒有兒女,否則負擔更重。

刻下阿偉只望搵工賺生活費,惟自知非易事,「依家真係好慘,我已經係退休年齡,又離開市場咁耐,真係好難搵工。」而恒生上月中更已發信,向他追討二百萬元,勒令他於二十一日內清還,否則便申請他破產。「我連隻錶都賣埋,仲可以點呀?到最後一步,唯有破產啦!」

由坐擁上億身家,變成瀕臨破產,阿偉嘆道:「第一大錯係我自己,居然無留意ELN咁高風險!跟住就係私人銀行,佢哋好似吸血魔鬼,完全罔顧客人承擔風險能力,為咗做生意,竟然可以不擇手段!」

解構ELN玩法

ELN即股票掛鈎票據,是投資者與發行商之間的對賭遊戲。投資者若睇好某隻股票,雙方便定下一個合約期限,以及該股的行使價。到期時,只要該股仍企穩行使價之上,投資者便可收取利息,反之若股價下跌,投資者便要以行使價購入股票。

此外,部分ELN設有贖回機制,若期內或於指定觀察日,正股價高於贖回價,ELN即自動贖回,投資者可提早收取本金和利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

廣達營收兆元 蔡文弘獨扛七千億元 廣達神祕大將讓林百里放膽作夢

2010-11-01 TWM




大家都在問,台灣電子五哥的接班 人是誰?大哥鴻海每年尾牙宴上,董事長郭台銘都大肆點將,讓鴻海的中生代戰將漸為外界熟識;但二哥廣達,在前任總經理王震華閃電離職後,陷入接班中空狀 態,不過八年前挖角來的資深副總蔡文弘,以彪炳的戰功,讓董事長林百里委以重任,個人獨攬今年七成營收。

撰文‧黃智銘

今 年初,台北縣林口廣達電子的尾牙宴上,罕見設計了一段讓公司各部門副總輪番上台的橋段,將自己部門未來一年營運目標投入祈願箱中,期許今年廣達營收可以順 利破兆元。這批外界陌生的廣達大將一一輪流上台,現年四十八歲的資深副總蔡文弘,也投下了他的祈願單,這張小小的紙條代表的居然是超過七千億元的營收,占 預期目標的七成,是分量最重的一張。

原來,在尾牙之前,林百里透過記者會對外宣布,公司將進行組織調整,而除了雲端部門改組之外,在公司業 務版圖的重新劃分中,林百里大舉提拔中生代幹部,年僅四十八歲的蔡文弘受重用,未來在廣達的五大事業群中,將一人獨掌營收規模最大的NBG1(第一NB事 業群) 與NBG2(第二NB事業群)兩大事業群。在廣達的NB(筆記型電腦)業務中,除了蘋果這家客戶由梁次震親自督軍之外,其餘包括HP(惠普)、宏碁、 Dell(戴爾)等各大NB廠,全都將交由蔡文弘掌管。

能把危機當做轉機

無視框架整合資源 跨部門作戰這一調整,也讓蔡文弘正式浮上台面,不但填補了前任總經理王震華離開後,廣達第三號人物的空缺,掌管的七千億元營收,也超越了電子一哥鴻海的接班當紅炸子雞||簡宜彬負責的約五千億元營收,一舉成為台灣科技業五年級中生代的佼佼者。

蔡文弘在廣達前後不過八年,他二○○二年接受王震華邀約,從大眾轉戰廣達,當時他主要負責的是日系客戶的NB產品、PDA業務的開發;蔡文弘在廣達版圖中所占的位置,是屬於邊陲地帶的一塊。

但 是被形容為極度靈活的蔡文弘,卻擁有讓林百里最欣賞的研發特質。一家合作過的手機機殼廠董事長回憶,現在塑膠機殼主流的IMR(模內轉印,讓黑白機殼轉變 成彩色機殼的關鍵技術),就是蔡文弘大力推薦給HP,強調IMR具有美觀、色彩豐富的優點,讓HP推出IMR機種一炮而紅,之後才有其他廠商也開始推出 IMR機殼的NB。

蔡文弘近年最經典的一役,則是席捲PC市場的AIO(一體成形)機種的開發。○七年宏碁購併了佰德(packard bell)後,廣達將原來由蔡文弘所負責的佰德營收,都轉交給負責宏碁的部門;而為了彌補這部分營收的缺口,蔡文弘成立專責團隊開發AIO機種,並在取得 梁次震同意下,這個團隊可以跨部門接單,當年就拿下HP、聯想、華碩等公司AIO訂單。

蔡文弘把危機當做轉機,並且可以打破框架,整合廣達公司資源,跨部門作戰的能力,讓林百里、梁次震印象深刻,也因此脫穎而出,率先取得廣達接班的有利戰略位置。

畢業自交大計算機工程學系,後來又取得清大研究所碩士學位的蔡文弘,在做人處世上,帶著霸氣,敢衝敢要。今年新官上任,接掌廣達除蘋果外所有NB部門沒多久,廣達一名負責全球前三大NB品牌的副總級主管,就因為在上班時間和客戶去打高爾夫球,遭到蔡文弘的冷凍與撤換。

能為人所不敢為

管 理與尊重並行 嚴格紀律要求這樣的管理風格在廣達內部猶如投下震撼彈,畢竟過去廣達可以吸引台灣科技業界高手前來投靠,除了直接管理公司大小業務,從來沒有對任何同事發 脾氣,被公司下屬形容是位「好好先生」的梁次震外,就連林百里本人,說起廣達與鴻海鐵血紀律的差別時,也以「我不會叫員工罰站」,來強調廣達的人性化管理 與對人才的尊重。

蔡文弘甫接大位就膽敢在「人事」問題上開刀,不但挑動公司內部最敏感的一條神經外,也等於直接告訴所有員工,他做事風格和林百里、梁次震不同,未來大家都要上緊發條,過去廣達較疏忽的紀律要求,在他主導NB業務後,所有下屬都馬虎不得。

除 了管理問題之外,擺在蔡文弘眼前的更大難題是,廣達打下的NB代工霸主地位已漸受威脅,在這幾年,不僅對手仁寶的出貨量追了上來,更要與鴻海這個恐怖對手 對決。當老大哥林百里重心轉往雲端運算市場、梁次震專職伺候賈伯斯這位難搞的大客戶時,如果蔡文弘只能守成,而無法把廣達NB代工龍頭招牌再次擦亮,恐怕 是無法滿足林百里、梁次震對他的期待。

蔡文弘獨攬廣達7成營收

產品類別營收規模

(億元)客戶

NB6000HP、Dell、宏碁電腦AIO機種800HP、聯想、華碩車用電子200tomtom、sanyo

整理:黃智銘

蔡文弘

出生:1962年

現職:廣達資深副總

學歷:交大計算機工程學系、清大計算機管理與決策研究所碩士經歷:大眾電腦移動運算部門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8

東森大將鄭俊卿投身富邦奪七千億市場 蔡明忠打造數位電視王國的幕後推手

2011-11-21  TWM




相較蔡衍明購併案的難產,去年成 功吞下凱擘的蔡明忠,正快馬加鞭實現他的數位電視王國大夢;而在幕後幫他打造這個大夢的,正是凱擘董事長鄭俊卿。

撰文‧翁書 婷

十月三日下午,台北六福皇宮飯店熱鬧非凡,去年成功吞下第一大有線電視集團凱擘的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找來廣達林百里、仁寶許勝雄、晨 星梁公偉、友訊高鶴軒等人,共組「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還欽點凱擘董事長鄭俊卿為論壇的大將軍,準備打造「華人數位電視王國」。

對於站穩 富邦金控、MOMO百貨、台灣大哥大電信、固網等成熟版圖的蔡明忠來說,由鄭俊卿領軍的凱擘有線電視數位化,正是他下個新戰場。在這塊爭奪火熱的新市場, 搶先布局的中華電信MOD,雖然已達百萬用戶,但實際開機率僅四成;而黎智英的網樂通,則僅有三十萬用戶,且還在燒錢;至於旺中蔡衍明購併第二大有線電視 集團中嘉,則因壟斷疑雲卡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動彈不得。此時,正是蔡明忠猛攻數位電視的絕佳時機。

在東森被當 「鎮店之寶」

根據資策會估計,二○一三年,數位電視相關產值將達七千六百億元,而反觀凱擘過去在外資凱雷主導下,缺乏投資數位電視意願,數 位電視轉換率只有八%;相較行政院高喊一五年應達成七五%的轉換目標,凱擘數位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蔡明忠把這個重擔交給鄭俊卿,對他的 信賴度已不言自明。鄭俊卿會如此受蔡明忠信賴,跟他過去在東森寬頻電信,幫王家建立起寬頻光纖事業的豐富經驗有關。

鄭俊卿在進入台灣大和凱 擘之前,曾在東森寬頻電信擔任執行副總經理。一九九八年,力霸王家打算競標固網執照,正缺相關人才,而有著紐約州立大學電腦博士高學歷,又在貝爾實驗室裡 待過的鄭俊卿,正是少有的光纖固網技術專才,因此被王家特地從美國高薪挖回來。

回台後,鄭俊卿發揮人脈力,從中華電信、德國電信,找了不少 國內外專業人才,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幫王家順利拿到執照,建立起東森的光纖固網事業。熟悉鄭俊卿的業界人士觀察,雖然當時王家大權在握,抓得很緊,但對鄭 俊卿卻很放心,「因為在當時從貝爾實驗室出來的人才相當少見,鄭俊卿在台灣光纖技術的布建上可以說是翹楚,因此在東森特別有分量,可以說是『鎮店之 寶』。」躲過牢獄之災 獲張孝威賞識但在備受重用的同時,鄭俊卿內心的不安卻逐步浮現。「公司財務和王家私人財務混沌不清,跟在美國做事公私分明的情況很不相同。」原來,籌備期 一切順利,沒有異樣,但一年多後,集資完開始運轉時,鄭俊卿卻發現很多可疑的地方,開始對王家的道德操守起了疑心,因此大膽拒絕簽署有問題的公司財務文 件。

「那時很多章我都不蓋!王又曾把我叫到公司頂樓跟我說:『你不蓋章,我就把你開除!』」雖然王又曾對於鄭俊卿的不配合感到惱怒,但礙於 公司許多專業人才都是鄭俊卿找進來的,如果開除他,對公司營運發展十分不利,因此,只好找來王令一擔任總經理的位置,鄭俊卿則退到執行長位置,不再涉及公 司財務職權。

也因此,當力霸弊案爆發後,王又曾、王令一、王令台、王令麟全都被判以重刑,鄭俊卿卻躲過牢獄之災。「他們(檢調)查了幾百個 文件,就是沒有我的章;所以我沒有蹲在土城(監獄)!」鄭俊卿為當初的堅持感到自豪。

在力霸案上全身而退,鄭俊卿道德操守備受肯定。○七 年,當蔡明忠找尋光纖固網人才時,就被當時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力薦給蔡明忠,成功坐上台灣大哥大家計用戶營運長暨技術長和台固媒體總經理的大位,一 掃力霸弊案的陰霾,轉向事業的另一高峰。

在台灣大集團,沒有媒體經驗的鄭俊卿,除了把猶如一片散沙的台固媒體旗下所有系統業者統一,成功將 台固媒體數位化外,台灣大的家計用戶擴展也相當出色。

「我的家計用戶事業群雖然規模最小,績效每年卻都第一名。」和蔡明忠旗下賴弦五、周鐘 麒、許婉美等老將相比,鄭俊卿的成績一點也不遜色。因此蔡明忠吃下凱擘後,除了把賴弦五和許婉美升任營運、行政總經理外,就是把需要資深技術層面的數位電 視凱擘董事長大位交給他。

投入高速上網 大幅提升獲利鄭俊卿的表現也沒有讓蔡明忠失望,去年接手凱擘後,他成功複製了在台固媒體數位化的經驗。「我們是集團在打仗,不是地方的第四台在打仗。」鄭 俊卿說。凱雷時期,旗下系統業者資費和廣告宣傳模式都沒統一,各做各的,一名資深員工指出,以前系統業的老闆想發贈品就發贈品,也不管效果好不好,但現在 公司營運,廣告宣傳都有整體規畫,就連員工的制服、汽車、名片,全都統一成凱擘大寬頻。「要讓這些系統業者體悟到,我不是地方系統台,而是凱擘的一份 子。」鄭俊卿說。

除了管理的整頓外,擅長技術的鄭俊卿,更祭出祕密武器,提早投入DOCSIS 3.0高速上網設備,大幅拉升凱擘的營收和獲利。因此業界估計,「凱擘今年的營運狀況比往年都還好,每股稅後純益(EPS)可以達到四元左右。」

鄭 俊卿

出生:1954年

現職:凱擘大寬頻董事長暨執行長經歷:台灣大技術長、亞太電信執行長、美國貝爾實驗室經 理學歷:紐約州立大學電機電腦工程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8

快遞江湖生死錄:7000家企業拚殺七千億市場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07/229310.html

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江湖,生,或者死,來得都如此突然。

彷彿就在一夜之間,曾坐擁2.5萬大軍的上海希伊艾斯快遞公司(以下簡稱「CCES」)便灰飛煙滅,而這家業內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尚未徹底走出崩盤陰霾時,在浙江新生不過三個月的匯強快遞便吹響集結號,將原CCES快遞加盟商悉數招致麾下,並一舉將業務兵團鋪向大江南北。

如此這般的沉浮交接僅僅是中國快遞市場生死上演的一個縮影,在這塊高達7000億市場的巨額蛋糕週遭,還依附著國內超過7000家獲得快遞許可牌照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並非全部。

在國內擴張兇猛的民營快遞企業廝殺正猛時,國資背景的中國郵政快遞(以下簡稱「EMS」)以及覬覦中國市場的其他外資企業也正捲起褲管大步挺進。其中,EMS仍在為上市蓄謀發力,而外資巨鱷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公司(UPS)兩大翹楚向國家郵政局提交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申請也已進入倒計時。

新一輪的對決序幕已然半開,腥風血雨也或將為時不遠。

民資沉浮

在中國的物流領域中,民營資本無疑是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那些習慣躲藏在聚光燈背後的掌舵者們也正或如俠客,或為隱士般地書寫著這個電光火石的江湖。

50歲的陳平自詡為「堂吉訶德」式的人物,這位曾經的宅急送創始人也似乎在用數十年的從業經歷映射著民營資本在國內快遞業的起落更迭。

「我家族裡,有一種神奇的基因,這種基因能帶領我從失敗走向成功。」陳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如是說道。這位倔強的男人強調,雖然星晨急便營運失敗,但他還會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準備人生的第三次創業。

2008年,陳平離開了14年前一手創辦的企業宅急送,次年3月,陳平依靠離開時手中的2000萬再度組建星晨急便,並高調宣稱二次創業擁有團隊、有資本、有經驗,並率先提出針對崛起的網購業務提出「云快遞」商業夢想,即針對互聯網包裹業務,做信息、倉儲綜合運營商,為電商和快遞公司搭建運營平台的綜合性公司,並預言在3年內獲得成功。直到2010年,星晨急便如一匹「黑馬」在全國攻城略地。

也正是這一年,在國內縱橫14年之久的大型民營快遞公司DDS卻因資金鏈斷裂一夜之間休門倒閉,這是國內第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倒閉,而在DDS轟然倒塌的背後則是民營快遞公司生存空間遭遇挑戰的真實寫照。

但危局並未就此擴散,來自各大公司的投資相繼蜂擁而至。除阿里巴巴馬云對星晨急便開出了7000萬投資支票外,CCES也獲得私募黎曼公司拋出的橄欖枝,彼時,快遞業還被譽為「黃金投資行業」。

陳平對本報記者說,獲得阿里巴巴的投資後,網點建設也更為龐大,而憑藉其個人在快遞業的號召力,他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但是,在此後的3年裡,國內快遞業的行業走勢卻超出了陳平預設的路線。在斥資3.2億資金建立價格倉儲基地後,卻沒有電商和快遞公司選擇將物件進入倉庫,而陳平一直試圖進軍的C2C,以及B2C電子商務領域也早已今非昔比。

「摸索了一圈,我才發現我的方向完全錯了。」陳平說。

最後,陳平和他帶領的星晨急便開始轉向如順豐所主營的百姓普通包裹快遞業務。

而在迷惘之際,陳平則欲用2000萬收購另外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負債4000多萬的鑫飛鴻快遞公司,與試圖依靠百姓包裹業務重新起步,但未曾預料的是,2011年3月,陷入危機的兩家企業由於資金斷裂不得不面對倒閉境地。

星晨急便並非個例,與陳平相比,CCES董事長方裡元雖異常低調,但這兩家快遞公司的命運極為相似,一夜之間運營體系則頃刻坍塌,旗下加盟商也紛紛如「鳥獸散」。

CCES內部加盟商對本報記者說,2010年獲得黎曼公司投資後,CCES開始籌劃赴香港上市,並瘋狂擴張,並在全國各地招聘加盟商,力圖在各地建設分撥中心。

短短5年時間,CCES的網絡覆蓋至全國,網點400多個,人數從100多人擴張至2.5萬人,每天運營的快遞的物件達到20多萬件,並喊出了2012年30萬件/日的目標奮鬥。但擴張背後的危機也就此埋下伏筆,「實際上,CCES的急劇擴張也導致加盟商良莠不齊」。

2011年裡,方裡元開始將公司的完全加盟商模式轉變,但事與願違的是,方裡元用力過猛的轉型計劃不僅遭到了全國加盟商的強烈反對,在公司內部,由此花費的巨額資金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出現。

直營模式改革失敗後,CCES的大批高管相繼流失,緊繃已久的資金鏈也轟然斷裂。隨後,方裡元尋求到了新的接盤者——原匯通速遞廣東區總經理江小根。但江小根在發現CCES1.7億巨額債務後也中途退局。

江小根退出後,CCES至今無法恢復運營。7月5日,CCES滬浙蘇皖加盟商加入今年4月成立的浙江匯強快遞有限公司(下稱「匯強快遞」),並率先恢復營運。

而與星晨急便、CCES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穩坐中國民營快遞公司頭把交椅的順豐速運則一路高歌,春風得意。

41歲的順豐速運董事長王衛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但這仍難掩這家根系龐大的快遞公司的鋒芒。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速運在日漸蠶食業內市場時已開始將觸角伸至產業鏈上游,進軍電子商務,此外,在拿到央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後,其支付工具順豐寶也正在系統開發之中。

「以快遞為中心,順豐的產業鏈還將不斷延伸,這已經引起了很多競爭對手的恐慌。」一名同業高管說。

等待的搶食者

7月6日,雨後的北京不再悶熱,但對於剛剛走下機艙的德國郵政敦豪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安澎而言,這一切都不重要。

安澎馬不停蹄地率領著集團的一眾高管與中國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拜見國家郵政局的官員則是其這趟旅行中最為重要的日程。

饒有意味的是,安澎此次來訪的時機尤為巧妙,除了為即將在上海投入運營的北亞區運轉中心揭牌外,中國快遞業最後一個壁壘——國內市場的開放也已然步入倒計時。

尤為注意的是,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旗下快遞公司DHL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以下簡稱「UPS」)的中國國內快遞申請已經公示,並即將獲批,而在競爭對手緊握中國市場脈搏時,如何佈局中國戰略則是安澎及其高管團隊目前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牌照一批,好日子就會到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高管說,儘管順豐、四通一達等中國公司對外國公司表面上都表示歡迎競爭,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外資快遞企業一進來,全部死絕,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正因於此,整個中國快遞行業也正緊盯著國家郵政局的一紙批文。

2012年5月25日,國家郵政局網站上掛出《關於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和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正式宣告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的國內快遞業務申請已經行至最後一步。

按照國家郵政局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雲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而這也是兩家公司歷時數年申請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即將塵埃落定的訊號。

事實上,在安澎拜訪國家郵政局之前,短短一個月內,聯邦快遞與UPS的高管也已經密集拜訪過國家郵政局及其他政府官員。

6月6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京分別約見了UPS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和聯合包裹公司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黎松江,就聯邦快遞和UPS在華經營業務問題進行了溝通。

半個月後,UPS國際總裁丹尼爾·布魯托再度來華,並拜訪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就在華業務發展問題交換了意見。

兩大國際巨頭高頻率的來訪無疑已將國內快遞業的市場搶奪大戰推至引爆點,而一旦短兵相對之勢形成,這盤動輒關乎存亡的棋局也將注定慘烈。「一旦國際巨頭形成反撲,國內快遞企業,尤其是民營快遞企業如此單薄的利潤率不一定頂得住。」

雖然國家郵政局進行公示後,兩大巨頭始終保持沉默,但來自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反對也隨之而來。

自6月以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已兩度發聲予以抗議,7月3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研究員朱慶宇再度發文抗議,稱作為有外國航空公司背景的聯邦快遞和UPS,如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將變相在中國合法獲得「第八航權」,而這一航權目前中美之間並未開放。

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攪局」未必能阻止兩家外資企業獲得國內牌照。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達瓦對記者透露,事實上國家郵政局已經準備給其發放國內牌照,但這兩家公司自行要求增加國內經營網點,造成重新審議,才導致申請公示結束一個月後仍未發放牌照。

靜待之時,風雨降至。

EMS再度出擊

民營企業與國際巨頭紛紛厲兵秣馬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勢力則來自於國資背景的EMS。

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秘書長劉建新看來,若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兩家公司投放在中國的產品和價格,也將與EMS和順豐相近,EMS和順豐兩家公司業務量遭受的衝擊也或將最為明顯。

針對即將拉開的市場拚殺,EMS方面則始終未能予以正面回應,而在沉默背後,則是其申請A股IPO試圖再度出擊的關鍵信號。

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旗下主營快遞物流板塊的公司,5月4日,EMS申請A股IPO獲得通過,成為國內快遞業第一股,目前正在排隊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辦理工商登記不過兩年的公司,EMS申請IPO通過後曾廣受質疑,甚至連續三年盈利期的上市基本要求也尚不符合,但在決策層的特批之下,其上市步伐則仍然快速推進,而這也無疑為其日後的爆發空間提供了諸多可能。

「之所以特事特辦,是因為內外交困下,EMS騎虎難下。」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高端聯盟理事黃剛向記者表示,對於EMS來說,如今快遞行業的內外形勢要求其必須盡快上市,否則難奪市場。

業內人士則表示,事實上,從EMS申請上市的時間節點來看,國家郵政局試圖向外資快遞公司發放國內快遞牌照則或將是其倉促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否則,一旦外資快遞公司在國內形成競爭優勢,則中郵速遞的業績更難保證,上市之路或更為艱難」。

但對於EMS來說,未來的走向仍然不可預知。

來自EMS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EMS截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營收分別為196.4億元、225.11億元、258.85億元。而其國際競爭對手UPS和聯邦快遞2011年的營業收入總額則分別為531.05億美元、413.23億美元。

而與國際巨頭盈利差距較大之外,其受體制影響較深的業務結構也成為遭人詬病的目標之一。

「EMS優勢在於涉公業務和票據業務,但是在眼下業務增長最快最大的網絡購物快遞上卻喪失了優勢。」劉建新說。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EMS在快遞市場的份額為29.46%,而在其巔峰時,其控制市場的比例一度達到90%以上。

而為再度搶奪市場,根據EMS的計劃,上市後將融資獲取的99.7億元用於快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購置飛機、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航材等項目。

「EMS肯定會發起一波價格戰,除此以外,它似乎並沒有更好的競爭手段。」業內人士說。

新入局者

對於行業內的各大快遞公司而言,在應對原有對手頻頻使出的招數時,還不得不面臨新的挑戰。

而在目前的快遞競爭格局中,另一個亂象則是電商紛紛自建物流系統,快遞公司卻開始觸網。

2010年,電子商務網站開始相繼建設物流基地,並涉足快遞。業內最具滲透力的淘寶、京東商城、噹噹網和凡客誠品等公司均宣佈了大批物流計劃。

本報記者瞭解到,在淘寶網號稱欲投資1000億元在全國打造一個立體式的阿里倉儲網絡體系時,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的四大配送中心已然建成,而在此基礎上,淘寶還對外宣佈將在20多個省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事實上,阿里巴巴試圖紮根快遞行業的野心還不僅於此。據本報記者瞭解,阿里巴巴投資成立了一家杭州百世物流公司,並這家公司轉道百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四通一達中的「匯通快遞」,已將其更名為百世匯通。

除阿里巴巴外,京東商城的物流建設規模也已達到20-30億的規模,京東商城CEO劉東強甚至發出豪言,未來5年,還將花費100億-200億投入全國物流系統。劉強東四月底也曾透露,在年底之前,將以平均2.5天的速度開通一個新的城市快遞分公司,這也意味著年底前京東配送覆蓋城市數超過360個。

京東商城圖謀搶食的野心並非沒有緣由,作為目前第一個獲得國內快遞牌照的電商,京東商城副總裁吳聲向記者透露,京東快遞8月底也將正式向外部第三方開放。屆時,京東快遞也將正式殺入快遞行業。

而另一家更早涉足快遞的電子商務公司凡客誠品,其如風達快遞雖然暫未獲得快遞牌照,但實際上也早已計劃將業務量拓展到京滬以外的杭州、無錫、山東、廣州等10個地區。

物流智聯網創始人、《物流智聯網》著者羅輝林分析稱,目前從包量裡來看,「四通一達」依靠阿里巴巴起步發家,並佔據其80%的包裹量,而淘寶系佔據了中國快遞業80%的包裹量。

事實上,快遞領域近身肉搏時,各路企業短兵相接的戰場也已然盤根錯節。其中,為搶奪地盤,順豐與電商的交戰已然打響。

5月30日,順豐速運旗下的子商務網站順豐優選正式上線,其目標是食品電商垂直領域。資料顯示,作為順豐速運旗下獨資公司,順豐優選註冊1000萬,目前擁有員工500人。

順豐優選CEO劉淼透露,順豐優選定位於中高端食品網購,目前擁有九個品類五千餘款商品。而銷售的食品中,主要以進口食品為主,目前佔到所有商品75-80%。

劉淼說,在生鮮等產品的冷凍鏈條方面,「順豐投入非常大」。而在物流方面,順豐優選擁有獨立的配送體系,順豐速運專門為其量身打造,不會採用第三方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順豐高達130億元的業務量中,電子商務所佔據的比例僅僅為8%,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空間裡,手握高端快遞資源、國內唯一直營的順豐董事長王衛的低調潛行則仍將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8

童書業務員大翻身 坐擁七千萬身價 三方法看價量 蔣世平40歲享財富自由

童書業務員大翻身 坐擁七千萬身價 三方法看價量 蔣世平40歲享財富自由



三方法看價量 蔣世平四十歲享財富自由從月領三、四萬元的小業務做起,投資股市資歷長達二十二年的蔣世平,曾經一度賠光積蓄;領悟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技術分析心法,再次東山再起後,讓他一度在股市手握七千萬元資金,雖然中間賠錢的次數也不少。

但他認為,只要能夠掌握「大賺小賠」的原則,嚴守停損紀律,就能持盈保泰。

撰文‧林心怡

「坦白說,我投資股市賠錢的經驗真的很多,多聊一些技術分析投資的盲點,會對投資人更有幫助吧??。」從原本只是個月薪三、四萬元的叢書業務員,到手握數千萬元的股市投資人,蔣世平(化名)聊起自己的投資邏輯依舊很謙虛。

他笑著說,自己跟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一樣,第一次賠光,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方法,人云亦云又不懂得停損,後來即使鑽研技術分析操作順了,還是免不了會賠錢,「不過看錯就要認錯,砍掉重練才能再找到獲利的機會!」縱橫股海二十多年的蔣世平,一開場,就分享了他如何從投資失敗中學習,以及強調克服投資心理面盲點的重要性。

原來,在眷村長大的蔣世平,自幼家庭環境欠佳,雖然父親是軍人,對身為長子的他管教甚嚴,但蔣世平卻從小叛逆不愛念書,勉強重考才考上了吊車尾的工專電子科,「可是我對電子科真的沒興趣呀,因此心想不如多兼幾份差賺錢比較實際。」萬點崩盤股災 賠光所有積蓄蔣世平回憶道,學生時代就不斷兼職賺生活費的他,畢業退伍後,一九八六年剛入社會的他,就選擇獎金抽成較高的套裝叢書銷售業務。「每月平均三、四萬元的薪資,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薪水要比同學高出不少。」一心想要賺大錢改善家計的他,後來從事的清一色都是業務性質的工作。

「我賣過書、影印機,其實工作都是很彈性的。一九八○年代又是股市多頭行情,為了多賺一點錢,我經常去號子看盤、聽消息,想學做股票賺錢,當時中午總是蹲坐在證券公司的樓梯間吃便當,收盤後再想辦法靠近看起來很厲害的股市投資老手旁邊,聽他們在聊什麼消息,報什麼明牌。」沒想到,一九八九年,蔣世平帶著省吃儉用存下的一百萬元投入股市,卻在九○年碰到一二六八二高點的萬點崩盤股災。「開始進場時我運氣好,遇到大多頭,真的是買什麼就賺什麼,賺三、四倍的不在少數;加上搭配融資操作,沒多久手上的一百萬元就滾出五百萬元的獲利。但沒想到萬點崩盤卻讓我融資斷頭,一夕之間賠光了積蓄。」自修、上課、標會、存錢兩年後再起「當時我的腦筋一片空白,有整整一周都不知道自己在幹麼,未來該怎麼辦?」蔣世平苦笑著說,那時已經三十歲的他,心裡其實很慌,「但既然都輸光家當,只好乖乖轉做貿易公司業務,看看能不能再賺一筆錢重新投入股市。」就這樣,蔣世平花了三、四年的時間,省吃儉用存了四十萬元,加上標會的錢總共湊足八十萬元後,他又開始積極的投入股市。這次他總共花了二年的時間,就又累積了五百多萬元的資金規模。

原來,在乖乖當上班族的這段時間,蔣世平不但買了由張齡松所著的︽股票操作學︾自修技術分析,還花了十餘萬元去學技術分析;其間,為了訓練盤感,雖然沒什麼錢可以下單,但他總是小額投資試試水溫,精進技術分析的底子。「雖然一開始錢不多,但我覺得累積實戰經驗,才是精進技術分析的一大良方,每天檢視潛力股的線圖至少二五○張。」網路泡沫再度重傷 從此嚴守投資紀律九四年,重新進場的蔣世平獲利扶搖直上,最經典的就是在低檔布局了台苯、國喬、集盛等塑化股大賺一倍。然而,在台股七二二八高點時,蔣世平率先觀察到大盤上升楔形走勢成形,且跌破上升趨勢線,加上高檔量縮,讓他提早嗅到台股大盤走勢即將轉空的味道,進而提早出場。

果然後來發生「翁大銘的鴻福案」(巨額違約交割事件),台股爆發崩盤,賺到獲利、又嚴守紀律的操作策略,讓蔣世平得以順利保有戰果。至此,股市投資金額接近八位數的他,正式辭掉工作當起專業投資人,直到二○○○年整體股市操作水位已達到近七千萬元的水準。

只是,二○○○年的網路泡沫風暴,大盤指數從高點一○三九三點跌落那段,蔣世平卻沒有及時出場。「其實,那一年我早已觀察到大盤月線連續出現長黑棒的走空訊號,但我只有減碼沒有全部出清,心想再忍一下,說不定可以在低檔搶反彈。」「其實,這就是人性,因為有賠到錢,一心想找反彈的時間點切入,指數七千多點去搶反彈,沒想到,還是受了傷!」蔣世平苦笑著說,其實那次的崩跌狀況跟他第一次賠光積蓄的情況類似,「這就是投資心理面的弱點,會有一些心理面的不甘心,讓你忽略技術面所發出的警訊!」雖然這次的大跌沒讓蔣世平再次「重傷」,但經過這次的教訓後,蔣世平再次體會到投資除了看技術分析、用對方法,嚴守紀律也很重要。

對於技術分析,蔣世平的想法是,雖然學了很多,但對他而言好用的、實用的不過就是那幾招;而他最常用的方法是看均線、價量、KD(隨機指標)與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舉例來說,他曾經在○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嘉澤股價三十八.七元附近時低檔布局;理由是,首先,該檔股票在低檔整理已達二個月,且均線呈現糾結的狀態,直到七月十七日股價站上所有均線後,開始出現量能升溫。

接著中間出現幾天回檔量縮形成凹洞量後,七月二十三日起量能再度放大,代表市場有人在收籌碼,加上MACD值由負轉正,且九日KD值在八十以上高檔鈍化,代表股價強勢。最後,他在股價不破前高、出現長黑K棒賣出,在股價六十七元附近出脫,短短不到一個月就獲利七成。

又如友輝,今年二月以前股價進行長時間整理,直到均線糾結後股價才開始翻揚;加上二月二日與二月七日小幅回檔形成凹洞量,搭配二月九日量能再度放大攻擊,股價在八十五元附近就是最佳的介入時點;最後在三月六日股價不過前高,且收黑時股價一四五元附近賣出,短短一個月也有獲利七成的空間。

不賺大波段 持盈保泰累積財富「整體來說,我是個追漲殺跌,傾向做強勢股的投資人。」蔣世平笑著說,但依照這套投資邏輯,中間被洗掉的案例其實也不少。例如,他曾經在一○年依此邏輯在上銀股價七十幾元就布局,但一四○元左右就賣掉,並沒有一口氣抱到後來三百元的高點。

「就像○九年投資的嘉澤一樣,後來最高漲到二百多元,我也沒有一口氣抱到一樣。」蔣世平解釋,對他來說,他的操作邏輯是「大賺小賠」與「沿著線形操作」。因此,比較不像看基本趨勢面的人那樣,一抱就是整個大波段;同樣的,只要苗頭一不對,他也會砍單絕不戀棧。

正因這樣紀律化的技術分析操作邏輯,讓蔣世平得以在過去十多年來,從股海累積數千萬元資金,並且至今仍能持盈保泰。

蔣世平

出生:1961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童書業務員、貿易公司職員

學歷:工專電子科

身價:近7000萬元

投資資歷:20年以上

從簡易價量變化尋找多方買點1.量縮整理,底部整理一段時間,籌碼沉澱。

2.出現買進訊號(股價站上所有均線之上)。

3.多頭架構中,出現凹洞量後,量能放大時,代表多方可介入,股價強勢。

投資口袋名單

大盤指數有機會突破7500點,挑戰7800點壓力區,屆時指數可能出現震盪走勢,繼前波強勢股葡萄王、神基陸續獲利了結後,現階段線形持續看好標的,主要鎖定中小型股票,例如晟銘電(3013)、昇達科(3491)與亞光(3019)、怡利電(2497)等,依線形走勢操作。

觀察買點

步驟1

底部整理

很長的一段時間

且成交量縮。

步驟2

均線糾結後,股價站上所有均線。

步驟3

成交量能出現大量並且往上攻擊,代表有人開始追價,股價發動行情。

決定賣點

步驟1

爆量收黑,且股價不過前高。

步驟2

高檔量縮或KD值高檔背離。

步驟3

嚴設停損最大在

10%至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9

用「良性循環投資法」等待大破壞後的大行情 破產小資族用七萬七千元滾出千萬身價

2013-05-13  TWM
 
 

 

曾經四次瀕臨破產,從七萬七千元到淨賺一六三五萬元,台股部落客「名諭爸」,在歷經四次破產後,終於悟出一套提高投資勝率的投資方法。

撰文.林心怡

「其實一般投資人不需要像7-ELEVEn一樣,全年無休地進出股市,只要方法與觀念對了,休息,有時候是累積更多財富的開始。」這是台股部落客「名諭爸」歷經四次破產後,在股市得到的最大啟示。曾經,他也是個在股市殺進殺出、賠到身上只剩七萬七千元的落魄散戶,後來他學會了「紀律」,並懂得在每次對的時機出手、趨勢轉壞時出場,讓他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再度淨賺一六三五萬元。

操作績效大起大落 曾是致命傷復興美工畢業、曾經擔任台股營業員的名諭爸,以往相當享受在股票與權證進出的「肅殺快感」,不論行情多空總是買滿股票、不懂停損,結果在一九九七年至二○○九年期間,操作績效總是大起又大落,他可以拉大槓桿只操作新日光一檔股票,前後就能淨賺七二六萬元;也曾因失誤,光一檔股票就在一個月賠掉五二六萬元。

「其實我賺大錢的機率很高,但常常就是上半年高槓桿資金操作大賺後,下半年一、二檔失誤就幾乎賠光。」這種從大賺到瀕臨破產的輪迴多達四次後,○九年三月,手邊剩七.七萬元可以操作的名諭爸,那年已經三十四歲的他,終於領悟到:「賭行情、不停損、死拗活拗」,是他慘賠的關鍵,惟有「進、出、休息」的良性循環,才是持盈保泰的最佳操作策略。

「我印象最深、虧損最多的一檔股票就是達方。」名諭爸回憶道,一○年一月開始在六十元附近融資重押買進達方,就是「賭行情」的典型代表。

「一開始買進達方的理由是,當時從技術面來看,其股價已突破整理區間,連拉兩根漲停,但沒想到好景不常,同年一月十九日,盤前訊息出現﹃佳世達擬出售達方六萬五千張持股﹄的消息後,一根長黑K棒摜破前兩根的紅K棒。儘管技術上敗象已露,但我仍不信邪地期待奇蹟,最後還是出在四十幾元附近。光這檔股票,一個月就賠了五二六萬元。」評估一檔股票能否投資 靠三關鍵法則名諭爸自嘲還好自己「做人好、貴人多」,才讓他有了翻身的機會。原來當時身上僅剩七萬七千元的名諭爸,先是向銀行信貸了一百萬元操作權證,又向二位「貴人」分別借了九十三萬元操作興櫃股票,以及用五百萬元融資操作股票,前後「努力」了一年十個月的時間,才又讓他賺進了一六三五萬元。

如今,即使歷經一二年台股震盪、大盤漲幅僅八%,名諭爸操作績效依舊亮眼,在股市投資的部分,包括手上的生技股智擎、通路股潤泰全仍讓他賺進四成左右的獲利,代表他已逐漸擺脫過去大起大落宿命,獲利績效穩健成長。

「我現在評估一檔股票時,首先要看該公司是否正處熱門產業的族群,然後再從季報觀察EPS︵每股稅後純益︶是否成長,以及月營收是否成長,再搭配技術面做布局,一發現股價破線,就考慮波段出場。」IFRS新制下 篩選可留意標的例如名諭爸去年九月中旬,在一百三十幾元買進的生技股智擎,就屬於有發展潛力的生技新藥族群,雖然股價波段高點一度來到二二五.五元,但他早在股價漲到一八○至一九○元附近就出脫持股。

「雖然智擎從財報還看不出獲利,但從未來新藥授權權利金可挹注EPS的想像空間,加上當時股價突破整理形態後,站上均線之上呈多頭排列,KD交叉向上、MACD柱狀體翻正,法人開始出現布局攻擊量,因此判斷當時為好買點,而破線就可視為波段賣點。」「不過,從去年至今,我都是屬於相對﹃少量﹄的操作,畢竟在我的投資邏輯下,是以大環境安全時才大舉進場個股的投資哲學。展望未來,在IFRS︵國際會計準則︶新制下,五月十五日前公布的第一季財報中,可篩選出可以留意的標的。」「除了生技新藥族群外,可依照個股年報EPS的年成長率、去年至今逐季成長的個股,做第一次的篩選,再列出今年展望佳的標的做觀察。這些資訊均可以從閱讀各大券商研究報告與訊息中彙整成可用的資料,包括上看一百九十四元的儒鴻、上看兩百元的鎧勝等都是可以留意的標的。」歷經多次瀕臨破產邊緣的名諭爸,現在已經學會將部分股市投資獲利,轉化成「不動產」做保值,「耐心等待大破壞後的大建設行情」再重押持股,是他未來的操作策略。他認為,現階段台股「還不夠便宜」,仍視個股波段操作,而好為人師的他,近期不但出了書,還積極教學,希望透過自身經驗的分享,讓和他一樣曾經是平凡上班族的投資人,多一份獲利、少走點冤枉路。

名諭爸

出年:1975年

現職:專職投資人、玩股網社團主席

經歷:群益金鼎營業員

著作:《小資大翻身》

名諭爸

成功選股3心法

心法1基本面

買訊

1. 具有熱門產業題材。

2. 每季EPS跳升或年成長率增加。

3. 月營收持續成長。

賣訊

獲利進度不如預期。

心法2技術面

買訊

1. 股價突破整理區,站上所有均線。

2. KD黃金交叉。

3. 當MACD黃金交叉、D-M柱狀體由負轉正。

賣訊

跌破均線前波支撐。

心法3籌碼面

買訊

法人買超增加、成交量持續放大。

賣訊

爆量收黑,股價破前低,技術指標轉弱。

領悟出持盈保泰的選股邏輯——以新日光為例2009/11/16進場,短短18個交易日漲幅達96.19%,搭配融資獲利近2倍。

買進理由:當時太陽能為熱門產業,股價整理一段時間,9日KD呈現黃金交叉,股價帶量站上10日線,成交量持續放大。

2009/12/21出場,主因為2009/12/19全球最大矽晶圓LDK爆發財務危機,而新日光有10%料源向其取貨,基本面驟變且技術線型跌破10日線,KD呈現死亡交叉賣訊。

名諭爸看好潛力股儒鴻

儒鴻基本面獲利佳,且技術線型強勢,未來股價值得期待。

持續看好個股:

儒鴻、大立光、F–鎧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84

天頌苑小業主追房委會七千萬雞蛋碎高牆

2014-08-14  NM
 
 

 

糾纏六年的天水圍天頌苑管理費爭議,上週三房委會放棄上訴後終於畫上句號,令選擇在土地審裁處自行申辯的小業主莫炎熙,有望為屋苑六千住戶討回七千萬元管理費。高官的欺壓、街坊的嘲諷、家人的冷漠,年近六旬的莫炎熙如今身心俱疲,他卻「感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一番凌辱小市民的說話,令他下定決心與房委會對簿公堂,成就了「雞蛋粉碎高牆」的奇蹟。他呼籲其他受到強權壓迫的小業主,不要甘心繼續做「俯首白羊」,而是「決不退讓」。

單挑房委會、拗贏資深大狀莫樹聯,莫炎熙以房委會違反《建築物管理條例》及大廈公契條款,要求房委會支付交樓前的支出,以及負責未售出物業的管理開支,得到土地審裁處法官裁定勝訴。房委會須繳付的具體金額,有待本月二十八日再開庭釐清。

靠法理戰勝大律師

沒有代表律師、選擇自行出庭的莫炎熙形容,今次是法理的勝利:「如果你話要用我嚟同莫樹聯相比,根本係踩低咗佢。我完全唔係佢嘅層次。佢哋輸,係輸喺法理上面,唔係輸喺我手上,亦唔係輸喺莫樹聯嘅才智上。」有朋友讚他打敗莫樹聯「好叻」,他並不認同。今年三月「兩莫」交鋒,「開庭前,莫樹聯一入嚟,佢就打開文件,之後望一望我就話:『莫生,我又係姓莫。』跟住佢伸手同我握手,我覺得佢好有風度。」三小時的訴訟過程裡,其中半小時是大律師盤問小業主,「好奇怪,當時唔識驚,我真真正正喺法庭面對佢,我就已經驚無可驚,但我覺得佢俾唔到壓力我,可能因為佢問啲好皮毛嘅問題。」對於土審落敗後房委會立即認輸,放棄上訴,莫炎熙批評對方根本心存僥倖,因為房屋署有大量律師,沒可能不知道法理不在己方。「房委會貪婪,其實發現短樁(樓)可以分契,法官都講佢哋有足夠時間分契,但佢哋無做,因為分契佢要孭起曬(空置單位管理費),可能涉及數以億元計,佢哋想天頌苑居民同一般市民一樣怕事,明明蝕底咗唔敢出聲,無膽量挑戰政府。」不過,房委會今次估計錯誤了。

拒接受五百萬賠償

這一個小業主自辯打贏官司的奇蹟,要由○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說起。當日天頌苑業委會向房委會發出律師信,要求對方負擔屋苑空置單位的管理費。翌年房委會向各業主發放文件,說明業委會將開會決定是否接受房委會五百萬元賠償協議,這份文件促使莫炎熙加入追討行列。「房委會附帶一大堆我認為係無恥嘅條款,我哋收取佢嗰五百幾萬元之後,要答應放棄所有追討有關管理費事宜,包括唔可以追討房委會所有承建商、承建商僱員、管理公司,所有問題都免責。如果兩幢短樁樓出現問題,我哋都無得追。」原本沉默的小業主莫炎熙即時組織居民反對,數月後業主大會推翻了賠償協議。不過,莫炎熙和當時業委會其餘成員,只有短暫的合作關係,主因是雙方對接納房委會的賠償條件存在分歧,部分業主傾向接受房委會其後加碼的千多萬元補償。兩派人馬各自為戰,莫炎熙甚至一度被房屋署質疑其代表性。至一○年中業委會和房屋署召開調解會議,莫炎熙代表業委會提出理據,當時一名高官不吭一聲,便推開椅子離開會場,他形容這是欺凌行為。「你身為一個高官,帶領一班人同我哋談判,係咪應該聽對方講嘢,係咪唔應該我一開始講就離場,直至我講完嘢先返來!」經記者再三追問,他才道出對方是房屋署助理署長梁世智。

房署欲反告小業主

除了擺官威,房委會原來更曾準備反告小業主,本刊取得一份房委會機密文件,發現早於一○年十月十五日資助房屋小組一次會議,房屋署臨場建議房委會控告天頌苑業委會成員,藉此恫嚇小業主放棄興訟。然而,多名小組委員提出反對,本身是地產發展商高層的委員更直指此舉「以大欺小」,最終小組拒絕採納方案。調解失敗,加上曾蔭權政府考慮無限期停售天頌苑貨尾單位,令追討工作陷於膠著狀態,但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前年八月三十日宣佈推售天頌苑貨尾的一番話,卻令莫炎熙立定心腸跟房委會對簿公堂。「張炳良話房委會已經同業委會傾完,無乜可以再傾,只有循法律途徑解決。佢講到自己好無辜、好有法理,但實際佢咁講法,令我哋小業主變咗刁民,佢根本係凌辱我!」

土審處入稟門檻低

由於追討期間,莫炎熙經常跟房委會書信往來,對方拋出很多法例條文,解釋不用繳交管理費的理據,例如屋苑「完工紙」未出就毋須繳交,迫使他不斷研究大廈公契及建築物條例引證反擊。「久而久之,我咪對啲條文熟悉。」他漸漸對打官司產生信心,去年初終於決定申請法律援助入稟高院。然而,由於莫炎熙只代表屋苑六千零八十分之一業權,法援署拒絕其申請,大大打擊小業主的鬥志,「當時業委會都貼出通告,宣佈放棄追討。」但他不甘心就此放棄,去年中偶然從互聯網搜尋關於管理費的官司,發現一宗官司在土地審裁處審結,港鐵轄下東涌海堤灣畔兩名小業主促大業主補交管理費,「呢宗官司啟發我,原來唔一定上高等法院,可以經過門檻較低嘅土審處解決。」不用聘請大狀,只須數百元手續費用,終令追討工作出現另一線曙光。

熟讀土審三十案例

由於律師費用高昂,他決定親自上陣。不過,若打輸官司,莫炎熙個人須背上龐大的訟費,故此他熟讀土審處案例,誓言戰勝房委會。「我睇曬土審廿幾三十個關於管理費的案例,連續兩晚無瞓過,我怕輸咗要俾對方嘅訴訟費,淨係對方大狀都可能要過百萬,我賣樓都唔掂。」雖然單拖上庭,但幾名義務律師均有向他提供法律意見,「之前管理公司聘請律師提供意見,加上工聯會、新民黨都有義務律師幫手,自己亦有一個律師行的『師爺』朋友教路,所以我作出一啲決定前,都會問佢哋睇法,如果三個有兩個贊同,我就會付諸實行。」今天的莫炎熙是打贏官司的屋苑英雄,過去卻曾備受千夫所指。「屋苑有好多唔同聲音,有啲支持我,但更多係冷嘲熱諷,話我傻仔,『邊度告得入?』有啲反對派更話我搞『彎』談判,話我追唔到,連房署原本俾嗰千幾萬都無埋。」他更承認,妻子及子女都不支持他的追討行動,「佢哋話追得雞碎咁多,呢幾年搞咁多嘢都係倒貼。」

壓力大食十三種藥

入稟土審處後,莫炎熙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加,每晚睡覺都會扎醒幾次。本來體重逾一百八十磅的他,五年內驟減二十多磅,身體負荷不了,現時每日須服食十三種包括心臟、糖尿及降血壓藥,打官司期間更曾入急症室求醫。「有一次去完土審離開,由樓梯落樓時,覺得心口好似被石頭壓住,感到翳悶,搭車返屋企後覺得暈眩、少許休克。當時太太攙扶我落樓,再搭的士去博愛醫院急症室,嗰次要留醫三日。」賠上健康、犧牲和家人的相處時間,但莫炎熙不言後悔,更叮囑小業主勿輕言放棄。「如果任由高官、政府部門、大財團,因為我哋害怕、嫌麻煩而輕易放過佢哋,佢哋會不斷去蠶食我哋嘅血汗錢。」他發現不少屋苑均發生跟天頌苑相似的問題,但沒有小業主站出來,亦沒有人支持,令很多大財團、政府部門得以剝削基層市民。「我覺得最重要係相信自己、相信法律。」成功追討七千萬管理費,只是小業主贏得的一場小戰役,天頌苑短樁樓的責任問題,才是小業主跟房委會的最大戰爭。莫炎熙表示,希望可以交棒由年輕一代跟進,因恐怕自己熬不下去,「要睇我自己健康,能夠捱得到當然我會繼續,但如果瞓喺張床,起身都起唔到,小便都唔得,點去自辯?」

高院民事案半數人自辯

近年不論高等法院、區域法院無律師代表的民事訴訟人均持續增加,根據司法機構過去非正式統計,單是高院審理的民事個案,大約一半訴訟人選擇無律師代表。法律界估計,這些人因律師費高昂、申請不到法援及不信任律師,因而選擇自辯。大律師陸偉雄指出,每一位訴訟人都有申辯的權利,自辯是他們的選擇,「但同時可能會被控方、對方盤問,不是講自己一套便成。」他稱,不論什麼國籍、操何國方言,甚至是否患有精神病,都享有自辯的權利,「基本上各級法院都會容許,不會剝奪有關權利。我過去也見過蒙古、孟加拉及非洲個別冷門國家(訴訟人),法院都安排適當的翻譯。」政府○三年底成立無律師代表訴訟人資源中心,為已經或準備在高院或區院進行民事訴訟、但無代表律師者提供支援,惟只限於法律程序事宜,中心職員不可向當事人提供任何法律意見,也不會評論案件。(中心電話:2825 9586、網址:http://rcul.judiciary.gov.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56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發改委21天內批複16條鐵路5個機場 規模七千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84

130741875

(圖片來自中新網)

在10月16日到11月5日這21天的時間里,國家發改委先後批複了16條鐵路和5個機場共21個基建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達6933.74億元。分析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複基建項目,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意圖。

三季度經濟增長放緩至五年半新低,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國家發改委似乎進入了加速穩增長的模式。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明顯開始強調穩增長,鐵路基建均在加速,以對沖房地產和私人部門投資的萎縮。”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房地產投資長周期走弱,產能過剩局面未得到根本緩解,制造業內生投資動力不足,經濟企穩須依賴基建投資托舉。

華爾街見聞網站10月21日介紹過盡管中國政府此前采取了定向寬松和放松房地產抵押貸款限制等政策,不過在地產市場疲軟的情況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還是出現了進一步的放緩。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數據公布後,發改委似乎加快了項目批複的進程。

據中新網整理:

這一輪密集批複開始於10月16日,當天國家發改委批複了大理至瑞麗鐵路、玉溪至磨憨鐵路、錦州港至內蒙古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這3個項目預計總投資958.78億元。

隨後在三季度經濟數據正式公布的次日,也就是10月22日,國家發改委批複了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鄭州至萬州3條鐵路項目,還批複了貴州仁懷、雲南瀾滄、內蒙古紮蘭屯、青海果洛、吉林松原查幹湖5個民用機場項目。數據顯示,3個鐵路項目總投資1445.16億元,5個機場項目總投資為54.9億元。

在8天之後的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再次批複3個鐵路項目,分別為大同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3個項目投資總額2476.3億元。

進入11月,在北京APEC領導人會議周啟幕的11月5日,國家發改委一天內批複了7條鐵路項目,包括和順至邢臺鐵路、衢州至寧德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南昆鐵路南寧至百色段增建二線、祥雲至臨滄鐵路、連雲港至鎮江鐵路和南昌至贛州鐵路,7個項目總投資約1998.6億元。

至此,在10月16日到11月5日的21天時間里,國家發改委至少批複了上述16條鐵路和5個機場項目,這21個基建項目總投資約6933.74億元。

對沖房地產放緩 凸顯穩增長意圖

申銀萬國研究所高級宏觀研究員郭磊指出:

自10月至今,發改委所批複的鐵路、機場項目接近7000億,10月份一個月批複的鐵路、機場項目投資就達4900多億,密集程度和批複額度遠高於其他月份,穩增長意圖明顯,預計今年鐵路投資可能會遠超年初8000億元的計劃。

他認為,鐵路基建領域目前尚不存在產能過剩,且亦有廣泛的產業鏈拉動作用,預計基建領域投資的加速將在4-6個月後對經濟產生拉動影響,明年一季度末經濟或可以感受到本輪需求端變化的力量。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輪獲得批複建設的鐵路項目多數位於中西部地區,這也與今年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加快鐵路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精神一脈相承。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對於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有很大的需求,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及相關設施建設,對於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生產條件的改善,都有重要意義。

“這還將緩解地區之間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牛犁表示,目前中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很大,因此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和扶持,有利於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而這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60

蘋果憑什麽漲到七千億?庫克歸功於“高價賣給中國用戶的能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32

201410051211

昨日蘋果公司成為首家市值突破7000億的公司,其CEO庫克將此歸功於“蘋果能夠向中國消費者出售高價產品”。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庫克在高盛科技與互聯網大會上表示,蘋果沒有理會“中國消費者對蘋果高端產品的價格太敏感”的傳統理念而在中國快速增長。他認為,這種傳統理念都是一派胡言,事實並非如此。

報道稱,庫克還提到,他並不相信“大數定律”——即當企業擴張之後增長率會變慢的觀念——並稱其武斷。

蘋果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季iPhone銷量刷新最高紀錄,公司利潤達到180億美元,創下美國企業之最。

值得註意是,蘋果在中國銷售同比激增了70%,增幅遠超全球其他地區。盡管中國的智能手機公司正迅速在國際上獲得影響力,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打了一場“翻身仗”。據研究公司Canalys,蘋果首次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手機。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給蘋果提供了一個重大機會。”庫克表示。

庫克發表上述言論正值蘋果公司市值突破了7000億美元之際。

華爾街見聞昨報道,蘋果股價昨日收高1.92%,報122.02美元,創下拆股調整後股價的歷史新高,市值達到7107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家收盤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門檻的公司。

這也將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遠遠甩在了身後,目前埃克森美孚市值為3850億美元,僅為蘋果的二分之一左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55

業績不及預期股價重挫 Musk堅稱十年後特斯拉值七千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16

tesla-2

特斯拉股價周四下跌4.7%。周三收盤後,特斯拉公布了不及預期的財報,令投資者對其前景感到擔憂。

因在財報公布前,投資者預計特斯拉業績不佳,特拉斯股價周三小幅下跌。周三周四兩天共計下跌6.2%。

周三美股收盤後,特斯拉公布財報。去年四季度,特斯拉共計損失1.076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7470萬美元的損失。2014年全年,特斯拉損失2.95億美元,遠高於2013年7400萬美元的損失。

周四,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均小幅上漲。

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的一席話令投資者更加不安。Musk表示:“特斯拉將繼續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他所指的是特斯拉對Model X、Model 3研發和Gigafactory電池工廠的建設。

盡管Musk向分析師表示,這些支出將帶來豐厚的回報。特斯拉的市值將在2025年達到7000億美元。也就是說,特斯拉最終會達到蘋果公司目前的市值。蘋果公司目前的市值全球第一。然而,分析師們依然對此持懷疑態度。

摩根大通分析師Ryan Brinkman將特斯拉下調至“低配”評級,其指出特斯拉正面臨更強大競爭,而更低的油價也對特斯拉的銷售產生沖擊。

巴克萊分析師Brian Johnson表示,特斯拉要成為主流市場的汽車制造商比看起來更難。我們近期對該股票持謹慎態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