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城商行手腳受限
1 :
GS(14)@2017-12-03 18:16:59【明報專訊】徽商銀行(3698)、哈爾濱銀行(6138)、重慶銀行(1963)、盛京銀行(2066)、青島銀行(3866)、錦州銀行(0416)、中原銀行(1216),愈來愈多的內地城市商業銀行(下稱城商行)赴港上市。
134家城商行 總資產30.5萬億
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見到招股書之前,這些城商行的名字鮮為人知。但它們正日益成為資本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包括H股在內,迄今已有16家內地城商行上市。
在金融資產規模近年迅速膨脹的大環境中,內地134家城商行到2017年9月末的總資產達到30.5萬億元人民幣,比5年前增長166.9%。赴港上市的名單之外,仍有不少佼佼者。其中,台州銀行和泰隆商行規模不大,但資本回報率多年保持在20%以上。
這些佳績,能否持續?內地城商行今後的擴張步伐將變快還是放慢?
脫胎於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內地城商行,與地方經濟、各級地方政府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近年來,地方政府融資需求旺盛,加速了城商行的擴張步伐。但近兩年,為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中央不斷加大對地方政府融資的節制,嚴禁地方政府為企業舉債提供擔保。受此限制,城商行今後的擴張速度恐受牽連。
網絡信貸正蠶食城商行市場
跟工、農、中、建四大行以及外資銀行相比,無論資本實力、人力儲備還是市場佔有率,城商行都存在較大差距。工、農、中、建四大行1998年開始曾連續多年逐漸從縣域經濟撤離,給了城商行發展空間。這也是過去年20餘年,城商行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大型商業銀行甩掉昔日包袱後,從縣域經濟撤離的步伐早已結束。加之,中央近期再三督促大型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各大行重新向中小城市滲透、佈局。在大行競爭下,城商行原有的網點優勢、地緣優勢正逐漸弱化。
更致命的是,近年來內地網路信貸的迅速崛起以及高利貸等地下錢莊,正不斷衝擊、蠶食城商行的小額貸款市場。包括城商行在內,內地商業銀行的淨息差、淨利差跟去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中央加強城商行風險控制
過去20餘年快速發展的城商行,資產品質、風險管理水準也是良莠不齊。既有大受投資者追捧者,也有暗流湧動者甚至個別銀行的大股東將城商行視為提款機,違法案件在城商行屢屢發生,時常遭到銀監會等監管者的懲處。
隨着中央對防範金融風險的更加重視,當局對城商行的監管只會趨嚴不會放鬆,處罰力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當局擔心,流動性風險是包括城商行在內的中小商業銀行面臨的最大威脅,最易引發系統、區域風險。
面對當局不斷加強對風險的控制,內地城商行今後的手腳將面臨更多束縛。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03&issue=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