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略超預期;投資、消費等數據出現短期波動。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
工業、消費升級勢頭明顯
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增速比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超預期,主要受粗鋼、有色等前期因環保等因素受到一定抑制開工不足的產品生產加快帶動,發電量快速增長可作為印證。
劉愛華認為,四月份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大特點是活力增強,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和3.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2.2%,集成電路增長14.3%,工業機器人增長35.4%。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42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25792億元,同比增長32.4%,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9495億元,增長31.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6.4%;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297億元,增長36.2%。
消費升級勢頭明顯,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同比分別增長10.8%、15.1%和11.4%。
今年4月2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華泰宏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擴大內需,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擴內需的先導將是刺激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支持高新制造業發展。
關於二季度經濟走勢,劉愛華表示,不管是從基本面來看,也就是宏觀和微觀的層面來說,還是從中長期來看,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完全是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目前的這種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劉愛華表示,從宏觀層面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供需關系不斷改善。從微觀層面看,各類主體的收入在增加,企業的微觀杠桿率在下降,在企業效益改善、市場環境好轉的基礎上,企業的預期不斷向好。
“從中長期來看,經濟發展的綜合優勢非常突出。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市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鐵、高速公路覆蓋密度全球第一,產業配套比較齊全,居民儲蓄率處於比較高位。從各個方面來看,中長期的綜合優勢仍然比較突出,當前的宏觀面、微觀面向好的態勢有利於進一步激發中長期優勢。”劉愛華說。
投資增長穩步運行
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4358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比1-3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8.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4%。高端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均增長7.9%,增速均比制造業投資快3.1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整體上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在過去的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空間和現實條件已經不太允許,在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通過投資優化供給結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基礎設施投資能夠保持目前的12%以上的增速已經是不低的增速。
王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投資不及預期,主要是基建投資和民間投資放緩拖累。前者是因為地方政府PPP項目審核趨嚴,化解債務風險力度加大,財政擴張意願減弱。民間投資受去杠桿影響,近期爆出多家企業債務違約,資金鏈斷裂,未來仍會有風險引爆的事件發生。
劉愛華分析,去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放緩,一方面是和去年的高基數有一些關系,去年基礎設施投資一直保持了接近20%的增速;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按照三大攻堅戰的要求,政府采取了規範清理PPP項目、規範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等措施。
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專家、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陳民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相關政策主要基調的轉變,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降低金融風險成為焦點。自去年11月份以來,包括財政部、國資委、人民銀行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多份有關規範治理PPP模式的文件,尤其是國資委發布《關於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從負債率以及投資占凈資產的比率等指標角度對央企參與PPP項目做了多方面的限制。
房地產投資方面,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592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219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6222億元,同比增長9.0%。
劉愛華表示,不管是房價還是去庫存都取得積極成效,房地產領域保持了比較平穩的態勢。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同時加快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在這些政策的作用下,房地產領域有望繼續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