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顯的供股-順昌集團(65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8/LTN20080408425_C.pdf

公司盤子細小,只得約一億三千八百萬股,市值不過兩億,極之明顯的股。

今次供股的細則如下:
於本公佈日期,莫天全先生(非執行董事兼主要股東)全資擁有之公司Upsky
.....包銷股份將由Upsky按照及根據包銷協議所載條款及條件全數包銷。

發行統計數據
供股基準: 按記錄日期所持每兩股現有股份獲配三股供股股份之基準
現已發行股份數目: 於本公佈日期 138,930,400股股份
供股股份數目: 208,395,600股供股股份
包銷商: Upsky Enterprises Limited

認購價
認購價為每股供股股份0.50港元

Upsky之承諾
於本公佈日期,莫天全先生(非執行董事兼主要股東)全資擁有之公司Upsky,擁有
70,718,249 股股份之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 50.51 %。根據包銷協議,Upsky已向本公司承諾,其將接納或促使他人接納 105,267,373 股供股股份,即其身為供股項下70,718,249 股股份持有人而將於接納日期下午四時正之前獲暫定配發的供股配額。

包銷協議
日期: 二零零八年四月七日
包銷商: Upsky Enterprises Limited
供股股份數目: 208,395, 000股供股股份
包銷股份數目: 103,228,227 股包銷股份
包銷佣金: 包銷股份認購價之 2.00%

若無人供股,大股東會持有80%的股份。

greatsoup:
一股一塊多的股票,還要出二供三供股,出一塊五來供股,小股東要出咁多錢,應該好少人會供,大股東全數包銷,完成後持有80%的股權,大股東意圖明顯,小股東注意注意,供股後的情況不難預料。


greatsoup

供股完成,大股東持股增至59%,卻跌破供股價,仍要耐心等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5

向老父借錢併凱擘 蔡明忠650億搶電視霸主

2010-10-28  NM




延宕1年多的富邦蔡家併購凱擘的交易,預計本週拍板定案。這筆交易一旦完成,不但富邦蔡家將在有線電視系統台稱王,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也將一圓媒體數位王的大夢。

本刊調查,蔡明忠不僅忍痛加價百億,以天價逾650億元交易;為湊齊款項,蔡明忠與弟弟蔡明興不但向銀行舉債500多億元,回家向父親蔡萬才求援,准予動用蔡家百億元資金付自備款,到了最後關頭,還得向父親開口借5、6億元,補足差額。

蔡明忠 小檔案

年齡:54歲

家世:為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長子;富邦家族以49億美元財富名列《Forbes》雜誌2010年全球第166大富豪。

家庭:妻蔡陳藹玲、育有2子2女

學歷: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碩士

現職:富邦金控董事長、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

富邦蔡家揮軍有線電視本月底前可望達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週一(二十五日),就富邦蔡家為主的大富媒體與有線電視系統台第一大凱擘的併購案,徵詢產官學界,會中無人表達反對意見;待NCC委員會本週三拍板通過,全案再彙公平會、經濟部投審會後,即可底定。

應允NCC 八條件

這 樁由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為主要買家的併購案,原是一年前的交易,當時總價五百六十億元,創下史上最大的有線電視系統併購案,而富邦金旗下台灣大投資的台灣 固網五十四萬收視戶,若加上凱擘一百一十萬收視戶,市占率超過三成三,將獨霸市場,因而備受矚目,引來各方主管機關關切,使得此案一波多折,一延再延。

為了早點完成交易,蔡明忠同意「割地賠款」。NCC十月六日洋洋灑灑開出一長串清單,要買家同意,交易完成後要調降有線電視收視費、五年內達到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五○%,及保障凱擘工作權等八大條件,蔡明忠通通答應。

也就是說,併購凱擘後,富邦蔡家還沒賺錢就得先賠錢。初步估計,每年收視費用損失至少億元起跳,另外還得負擔數十億元數位化成本;此外,富邦蔡家必須以台灣大與凱擘二套人馬各自經營有線電視版圖,經營成本不減反增。

兄弟說服 父資助

本 刊調查,一向算盤撥得精的蔡明忠與弟弟、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為免夜長夢多,任賣方凱擘加價百億元,總價由一年前的五百六十多億元,調高到六百五十億到六 百八十億元間。為湊齊這筆天文數字,兄弟倆得登門向其他銀行伸手借錢,共同向銀行團借貸五百二十四億元,每年得扛十億元的貸款利息。

知情人士說:「包括開發工銀、台新銀、匯豐銀等,都排隊要借錢給蔡家,這幾家銀行都認為,蔡家可以買成,今年的業績與年終獎金,就靠這筆囉!」

非但如此,蔡明忠與蔡明興還聯袂向父親大人尋求奧援。儘管事業上,蔡家二兄弟已獨當一面,但蔡家財務大權還是掌控在蔡萬才手上。除了舉債,蔡明忠兄弟為籌措自備款,不斷向父親說明經營電信與電視霸業的決心,蔡萬才才允諾動用蔡家百億元資金。

「蔡家兄弟雖向銀行借錢,到了最後關頭,差個五、六億元,還是得向爸爸(蔡萬才)開口借錢。蔡萬才看他們兄弟只差臨門一腳,因而慷慨解囊。錢的部分都OK啦,只差等主管機關點頭!」親近蔡家友人說。

蔡萬才是二個兒子的風控長,在他們猛踩油門時,父親才會適度的踩煞車。蔡萬才常告誡兒子:「日本人有句俗話說,過石板橋也要敲三次(台語),才會走上橋,比較踏實。」

併購凱擘 頻碰壁

而這次蔡家父子同心,要併購凱擘,一切源於蔡明忠所提的數位匯流大夢。

富邦蔡家一九七九年從保險起家,先後跨足銀行、電信、寬頻事業及有線電視,對富邦「大董」蔡明忠而言,若能將三者加以整合,在電腦、手機與電視三個螢幕同時提供通訊、視訊與寬頻上網服務,達成數位匯流,才能把餅做大,屆時專營單一業種的公司哪能與富邦為敵。

四年前,蔡明忠有過一次圓夢的機會。當時,東森集團前總裁王令麟賣出東森媒體科技,蔡明忠輸給美商凱雷集團,凱雷以總價四百六十億元買走,更名凱擘。這讓蔡明忠十分扼腕。

去年,換凱雷在巿場上兜售凱擘,蔡明忠見機不可失,九月間大舉宣布,富邦金旗下台灣大以總價五百六十餘億元併購凱擘。然而,一年多來,買賣過程一波三折,好幾次幾乎瀕臨破局,讓蔡明忠、蔡明興二兄弟快要抓破頭皮。

其中,最關鍵的是NCC死咬著黨政軍條款不放。儘管黨政軍條款將修法放寬,但NCC堅持修法前,台灣大因大股東富邦金有台北巿政府的官方持股,併購凱擘一案不得過關。

為此,蔡家今年初想出「借殼」解套的招式,台灣大將凱擘資產「暫放」蔡家另外成立的私人投資公司,雙方約定附買回條款,待黨政軍條款修法放寬後,蔡家私人公司再將凱擘賣回台灣大,而「暫放」期間,凱擘營收併入台灣大帳上。

NCC初步同意此一構想,但案子提到金管會,卻踢到了鐵板。金管會擔心有掏空資產之嫌,不肯點頭,使得此併購案動彈不得,拖到今年六月底的交易合約終止日,仍過不了關。蔡家因此氣得破口大罵:「小小金管會管太多。」

賣方另洽 尹衍樑

蔡家焦頭爛額應付官方之際,賣家竟悄悄加價。凱雷認為,雙方的買賣條件是過去六個月平均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十一倍,而凱擘去年下半年績效不錯,EBITDA有增加,因此,總價喊高百億元。

蔡家認為,凱雷漫天要價,一度想放棄不玩了。眼看蔡家猶豫不決,賣方凱雷打算六月底一到期就不再與蔡家續約,七月初另尋買家,轉與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接觸。

優先議約 做協商

經營中國賣場通路大潤發賺到大錢的尹衍樑,評估有線電視是媒體通路,金流穩定,值得投資。「尹老闆按照蔡家的價格,只是,以六成的現金加四成中國大潤發的股票交易;或是,凱雷留下四成凱擘持股,雙方約定二年內可賣回給尹老闆。」知情人士說。

在得知其他競爭對手蠢蠢欲動後,蔡家兄弟擔心煮熟的鴨子讓它給飛了,只好對凱雷抬高的身價,忍痛買單,並提出一個與台灣大完美切割的買賣計畫。

七 月中旬,蔡家兄弟趕緊上門遊說凱雷,協商由蔡家與凱雷各出八成與二成的資金,成立大富媒體公司,由大富為併購主體,以現金買下凱擘八成股權,總交易金額逾 六百五十億元;蔡家誠意十足,付出約八十億元的頭期款,順利拿下為期八十天(至十月八日截止)的優先議約權,凱擘則同意讓蔡家以凱擘資產為擔保向銀行借 貸。

雙方還約定,若期限截止仍無法過關,蔡家兄弟需賠償二千萬美元;相對的,期間內,凱雷轉賣給其他高價搶進的買家,凱雷也要賠償蔡家。

儘管十月八日已過,併購案仍卡在主管機關,但對於NCC本週審議結果,「買賣雙方都很樂觀,加上尹衍樑同時角逐競標中嘉案,凱雷擔心有資金排擠效應,因而,決定先與富邦蔡家繼續協商。」了解內情人士說。

大將請辭 轉台固

錢的問題解決後,就剩下人的問題。

蔡 家自二○○三年聘任張孝威為台灣大總經理,但在併購凱擘一案上,張孝威有不少意見。知情人士說:「蔡家與凱雷簽定的合約裡,即明定一旦合約成立,至今年九 月合約到期為止,台灣大不與張孝威續約。」合約尚未正式成立,今年十月一日,張孝威果然「請辭」,並「高升」為台固副董事長。

NCC對蔡家開出的8大條件

1. 不准富邦購買東森電視,以避免富邦在有線電視產業垂直整合。

2. 3年內不能跨足經營新聞台、財經台,不能擴增momo電視購物台。

3. 富邦蔡家併購凱擘後,必須調降有線電視收視費。

4. 5年內達到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50%。

5. 富邦不得阻止有線電視頻道上架到中華電信MOD。

6. 未來NCC發放數位無線電視頻道執照、業者設立30個數位頻道時,也不能阻止頻道業者上架到無線數位電視台。

7. 凱擘併購案主體公司大富媒體與台灣大哥大之間,不能有董監事相互指派情形。

8. 完成併購後須保障凱擘公司員工工作權、及收視戶權益等。

蔡明忠買凱擘大事記

2009.9.16 台灣大哥大宣布以568億元併購凱擘,取得110萬有線電視用戶,意圖成為市場龍頭老大。

2009.9.17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求釐清代理頻道數超過1/4、用戶數碰觸1/3門檻、是否觸犯黨政軍退出媒體條例等問題。

2010.4 NCC以北市府握有15%富邦金股權,併購案恐觸犯黨政軍退出媒體條例為由,暫緩同意併購案。

2010.7 蔡明忠兄弟改以私人投資公司大富媒體的名義收購凱擘,避開黨政軍持股問題。

2010.9.29 NCC審查,確認大富媒體無黨政軍持股。

2010.10.6 NCC決議,因併購案攸關有線電視產業未來發展,須再上網公告,徵詢各界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01

Bernstein:資本金不足,民生銀行未來五年需融資650億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385

WSJ報導援引Sanford C. Bernstein的研究稱,近期中國的錢荒事件將民生銀行推上前台,暴露出這家中等規模銀行的危險處境。

這家聚焦中小企業的銀行可能在未來數年內嚴重依賴資本市場融資。Bernstein認為民生需要在未來5年融資650億元(106億美元)來夯實其資本金,無論是通過股權融資還是發行符合一級資本要求的證券。

Bernstein指出民生的槓桿率從2011年的16.6倍升至2012年的19.1倍。相比之下,其競爭對手們都在逐步削減其槓桿率,在過去4年裡從18.6倍下降至15.4倍。即便在2012年3月再融資90億元後,民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仍然在赴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股中墊底。其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8%,低於巴三協議要求的最低8.5%的水平。

據Bernstein,民生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的敞口是赴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中最高的,超過其總資產的30%。該行對理財產品的相對敞口也最高,這使其面對監管變動時格外脆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41

莫斯科保衛戰:盧布一日暴貶10% 俄半夜加息650基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38

周一,盧布一夜暴貶10%,美元兌盧布現貨盤中突破64。匯市收盤數小時後,俄羅斯央行意外宣布,將關鍵利率從10.5%大幅上調650個基點到17%。這是俄央行不到一周來第二次加息,旨在阻止盧布貶值、防控通脹大幅走高風險。

QQ圖片20141216074036

由於盧布貶值幅度過大俄央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於莫斯科時間淩晨1點左右意外發布聲明,將關鍵利率從10.5%大幅上調到17%,這是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以來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俄央行指出,此舉旨在阻止盧布貶值、防控通脹大幅走高風險。加息宣布後盧布1個月互換合約價格出現了3.5%左右的回調,由67.75下挫至65.30一線。

QQ圖片20141216075106

上周四,為對抗高企通脹,俄央行宣布將關鍵利率從9.5%上調到10.5%,這符合當時市場預期。11月俄羅斯通脹同比大增9.1%。

周一,美元兌盧布歷史首次突破60大關,而就在此後幾個小時,受油價再度暴跌影響,這一數字刷新成64,日漲幅突破10%。此前市場認為,美元兌盧布的50關口是盧布“生死線”,而如今盧布一騎絕塵,離這個門檻值越走越遠。

在美元兌盧布暴漲超10%後,俄羅斯莫斯科交易中心隨後宣布,美元兌盧布觸及64.4459的匯率風險管理通道上限,高於該上限的報盤不會被接受。

據路透社報道,交易員稱,周一盧布暴跌,讓俄央行不得不再次出手幹預市場。從走勢上看,在美元兌盧布突破61關口後,俄央行可能賣出10億美元,將匯率短暫地打到60關 口。今年至今,俄羅斯央行已經斥資800億美元幹預匯市,但是收效甚微。進入12月,俄央行幹預市場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本月幹預市場動用的資金就超過50億美元。

然而,加息對俄羅斯來說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俄央行這麽做可以穩定盧布,防止俄羅斯民眾拋棄本國貨幣,並讓通脹放緩。但另一方面,加息又會進一步扼殺經濟增長,對制裁之下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原本就極度困難的企業施加更多壓力。

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經濟部長預測俄羅斯2015年GDP將收縮0.8%。這意味著,俄羅斯經濟明年將陷入衰退。

由於石油是俄羅斯主要的出口產品和財政收入來源,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暴跌,為盧布的貶值火上澆油。此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使該國經濟雪上加霜。各大機構普遍認為,俄羅斯央行目前的幹預措施難以阻止盧布進一步貶值。

高盛集團此前發布報告認為,僅憑加息不足以阻止盧布跌勢,預計俄羅斯央行將繼續根據通脹和通脹預期變化調整基準利率,同時可能會使用其他工具穩定盧布匯率。可能的工具包括非沖銷幹預,既幹預外匯市場又收緊國內流動性,同時限制主要貸款工具的供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49

莫斯科保衛戰:加息650基點?救盧布這怎麽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56

盧布,俄羅斯,央行,加息,制裁

昨晚俄羅斯央行半夜開會決定加息650個基點,增幅創六年新高。這能不能挽救昨日一天暴跌10%的盧布?華爾街機構仍認為,即使如此大幅加息,中期也不足以制止盧布下跌。

花旗報告稱,該機構的資深盧布交易員認為,中期來看,俄羅斯央行上述加息可能不足以支持盧布回漲。該交易員說:

“將關鍵利率升至17%不足以控制一種一天之內就可以跌10%的貨幣。此外,需要回購的外匯規模也遠超過現在的規模。但加息可能給盧布幾天的喘息時間。”

和花旗交易員一樣,摩根大通也不看好長線盧布走勢。摩根大通的報告認為,俄羅斯央行加息的舉動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家庭將盧布存款換為美元,美元化程度大增。預計加息短期內有助於減慢這種美元化需求的增長速度。但加息無助於減少俄羅斯企業與銀行的美元需求。

受西方國家限制俄羅斯企業和金融機構融資的制裁影響,這些企業和機構會繼續看空盧布,囤積美元會愈演愈烈。考慮到這種形勢,摩根大通預計,上述俄羅斯央行加息短期對盧布回漲有積極影響;中期來說,加息可能不足以抑制盧布貶值,還需俄羅斯央行進一步采取措施,在地緣政治風險未見緩和、國際油價下跌的環境下,更要如此。

摩根大通認為,若要成功抑制盧布下跌,俄羅斯央行需要推出一系列組合措施,可能得動用大量外儲。預計俄央行不會願意這麽消耗外儲,因為其重點任務還是保障政府的收支平衡。

摩根大通還預計,俄羅斯央行可能要限制國內銀行持有的外匯頭寸,同時上調外幣的存款準備金率,以此抑制存款美元化。如果俄羅斯企業加快速度轉向美元交易,俄央行承受的壓力會更大。

盧布,美元,俄羅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60

歐央行認慫?上調希臘ELA至650億歐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00

xreokopia40_533_355

據德國媒體FAZ周四報道,歐央行將希臘緊急流動性援助(ELA)從約595億歐元提升至650億歐元。這意味著,近日有關希臘銀行業已經用盡其緊急信貸額度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希臘銀行業的資金流出狀況正日益嚴重。由於歐央行擔憂希臘新政府無法完成現有的救助計劃,歐央行撤銷了對希臘債券的抵押品資格豁免權,此後希臘銀行業不得不開始動用ELA。

據Skai電視臺昨日報道,希臘銀行已經幾乎耗盡了歐央行給予的約595億歐元ELA額度。但並未援引任何消息源。

今天,彭博援引德國媒體FAZ報道稱,歐央行在電話會議上決定了對希臘ELA的額度調整。歐央行管理委員會周四舉行了電話會議,將希臘央行的額度提升了50億歐元。但FAZ也未提供消息源。

歐洲央行管委諾沃特尼周四表示,將在下次歐洲央行委員會會議上再次審核關於擴大給希臘的緊急流動性援助資金的決定。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強調,歐洲央行可以繼續支持希臘,但支持的程度將取決於希臘對其承諾和協議的遵守。但希臘在不遵守協議的情況下不能獲得幫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117

暴風650倍估值召喚 中概股“回家”心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5239.html

暴風650倍估值召喚 中概股“回家”心切

一財網 郭璐慶 2015-05-07 23:03:00

“拆解VIE的趨勢蔓延很快,暴風在國外上市也就是6、7個億市值,現在國內都200億了。”

30個漲停板,記錄再一次被暴風科技(300431.SZ)刷新。從3月24日的7.14元/股的發行價到5月7日收盤的172.7元,31個交易日暴風科技漲幅超過23倍,市盈率(TTM)650.37倍,總市值達207.24億,實際控制人馮鑫身家飆升至44億。

這無疑極大刺激了創業者、PE/VC的神經,《第一財經日報》從創投圈人士處了解到,很多紅籌企業正在拆解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為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做打算。“拆解VIE的趨勢蔓延很快,暴風在國外上市也就是6、7個億市值,現在國內都200億了。”浙江一家創投公司副總如是稱。

回歸A股

當采用VIE架構的企業謀求在境內上市時,需要將VIE架構拆解以符合國內的監管需求,而其中的一個關鍵點、也是難點,即私有化能否順利進行。回到國內,監管部門也會從投資審核、外匯監管、稅務、VIE相關特別事項等確認紅籌架構搭建與拆除的合規性。對於擬上市A股的企業,也要滿足IPO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會里審的時候,關心VIE架構搭建及拆除的合規性,例如出境搭建結構及後續境外融資的相應外匯登記是否辦理了,出境時有沒有資金出去,出去的途徑是不是合規;資金回來是通過什麽途徑回來的,是否辦理了相應了外匯手續。”暴風科技上市的主辦律師之一劉成偉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現在想要拆解VIE的企業挺多的,主要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海外上市的,這些現在都想回來;一種是有紅籌架構的,但是還沒上市的,相當大一部分都在改。”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記者,他最近接觸了不少想要拆解VIE的紅籌企業,對此感觸頗深。

很多國內互聯網企業在發展初期,資金來自於境外的PE、VC,國內監管機構對境外投資互聯網企業有嚴格的限制,互聯網企業也無法在境內上市,企業通過VIE這樣一種繞開監管的形式獲得境外上市機會。

不過,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愈發火爆,特別是“互聯網+”之下創業板節節升高,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開放,原計劃在海外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開始瞄向國內市場。

註冊制年內落地的政策更是為成長期無法盈利的互聯網企業登陸A股創造了最佳條件。

天時與地利

北京一家擬上市A股互聯網應用公司副總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在拆解完VIE後,公司已經開始準備申報材料,計劃在創業板上市。“一個是A股市場好,國家政策支持,另外券商也看好行業,覺得公司概念股兩三年內會起來。”

“現在政策上已經沒有什麽障礙了,只要符合國內的上市條件就可以。”上海一位資深保代稱,隨著註冊制放開非盈利公司上市,預計會有一大批中概股回歸A股。

今年以來,大批中概股計劃私有化,較為引人註目的分眾傳媒從2012年開始啟動私有化,據悉目前正在籌備國內借殼上市。

按照A股的相關規定,新三板沒有利潤要求、申報時間短等特點,引來紅籌企業的競相追逐,不過PE對新三板 興致並不高。

浙江一位創投公司副總稱,此前一些PE來征詢投資上海一家準備上新三板的信息分類網站,上新三板肯定賺,但是新三板交易量有限,估值未必能有多高。

VIE拆解

回國上市,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拆解VIE。

15年前,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創造力VIE模式,也稱“新浪模式”,避開了境外投資機構不能投資互聯網企業的規定。暴風科技便使用了VIE架構。

2006年5月,出於融資的目的,以創始人馮鑫為首的創業團隊引入美元私募基金作為投資人,由於互聯網視頻行業對於外資有限制,海外投資人無法直接以股權形式實現投資,因此設立Kuree作為境外融資平臺。

劉成偉告訴記者,2010年底暴風科技開始拆除紅籌架構,簽署重組協議及VIE終止協議。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新投資人向 Kuree 購買互軟科技全部股權、各方就歷史債權債務關系進行梳理確認和清償、Kuree在境外向 IDG 及 Matrix回購其所有股份、Kuree與酷熱科技等註銷完畢等一系列事項後,VIE結構完全解除。

這樣,相關業務境內運營實體只剩下擬上市主體暴風網際,並在2012年3月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拆解VIE時難點主要是在境外VIE私有化時,投資者要有相應的回報,即大股東必須付出一定代價,這里面就涉及到談價格和對價支付的問題,只要那邊問題解決後,回到國內問題就很簡單了。”上述上海資深保代稱。

“會里審的時候,關心VIE架構搭建及拆除的合規性,例如出境搭建結構及後續境外融資的相應外匯登記是否辦理了,出境時有沒有資金出去,出去的途徑是不是合規;資金回來是通過什麽途徑回來的,是否辦理了相應了外匯手續。”劉成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他進一步稱,證監會對於整個過程的稅務問題也會給予關註,還有就是拆架構時是否涉及相應的審批登記程序,是否存在潛在糾紛等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還了解到,紅籌企業競相拆解VIE的一個原因來自於監管層的態度。今年1月19日商務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外國投資者、外國投資企業以……協議控制、境外交易或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本法規定,在禁止實施目錄列明的領域投資、未經許可在限制實施目錄列明的領域投資…進行處罰。”

“VIE這種架構,你說完全合法嗎,貌似沒有法律依據。國家的監管機構開始是閉一只眼睜一只眼。現在我們知道的稅務機關對這種架構是持有反對意見的,而且這種聲音在逐漸增強。”張毅對記者坦言道。

張毅也稱,拆解VIE最大的困難是來自海外投資者,一是投資的估值問題,二是誰來接盤。“要不就估值不清楚,要不就接不上。一種做法是美金投資機構用它的人民幣基金來接盤,這是目前最好的一種處理方式。”

另外,新機構接盤時,往往會稀釋股權,原大股東也要接受這樣的事實。

暴風科技CEO馮鑫

最近三個交易日,滬指迎來劇震,跌幅高達8.22%,創業板也在昨日下跌1.42%,報收2806點。不過暴風科技不懼大盤調整,截至5月7日,市盈率(TTM)高達650.37倍,足以令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汗顏”。

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中概股中迅雷、阿里巴巴、奇虎360、歡聚時代、網易的市盈率(TTM)均在50倍以下,分別是47.7倍、45.5倍、32.6倍、22.3倍和21倍,遠遠低於暴風科技650倍的估值。

“考慮到境外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的宏觀環境出現了微妙變化,而國內投資者對TMT行業的認識日趨成熟,估值更能反應該行業的價值及特點,以對企業品牌的認知度及品牌效應等因素,結合企業的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經與投資人及相關機構反複討論協商之後,暴風做出了回歸A股上市的戰略決策。”劉成偉回憶道。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百度非常希望到A股上市,希望國內投資者享受回報。

盡管暴風科技及所在行業足夠有想象力,從目前從基本面來看,似乎並沒有足夠夯實的業績支撐其650倍的估值。

今年一季度,暴風科技虧損了321萬,中金公司亦稱,若未來行業環境、公司經營狀況出現不利變化,公司未來的營業收入增速可能持續放緩或成本費用的增速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速,則將導致公司的營業利潤、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存在較2013年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的風險。

事實上,公司在2013年在影視劇版權采購、網絡帶寬采購等諸多方面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導致當期營業成本增幅達到46.61%,2013年的凈利潤出現下滑。

招股說明書亦顯示,為保持並提升“暴風影音”線上內容的吸引力,暴風科技需要保持並加大版權采購力度,這也是行業的大趨勢。

版權所有是行業關註的焦點,購買版權與自制內容是現在的主要趨勢。購買版權的必要性主要來自企業被動監管與主動保持競爭性,同時正版化也是行業良性發展以及行業規範的前提。

“從監管角度來看,網絡侵權盜版問題已經逐漸受到監管部門重視,打擊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從競爭角度來看,企業需要通過購買版權規避因侵權產生的負面影響,在這樣大環境下不購買版權企業顯然難以立足。”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昕博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IP的深度價值正深受行業以及資本的關註,所以購買版權是大趨勢,更符合現在的行業發展。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16

谷歌市值一天增650億美元 兩位聯合創始人日賺80億美元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8/931245.html

周五,谷歌股票每股股價達到創紀錄的699.62美元,單日暴漲了16.26%;市值增加669億美元,創造了新的單日市值增長世界紀錄。

 

截至周五(7月17日)收盤時,谷歌A類股每股股價達到創紀錄的699.62美元,暴漲了16.26%,創造了華爾街又一個神話。這也是2008年4月份以來,谷歌股價單日漲幅最大的一天。這種增長促使谷歌市值增加650億美元,達到4780億元。

有望成世界上市值第二高的公司

谷歌A類股股價周五在盤中交易中最高上漲101.22美元,觸及703美元的新高,較周四的收盤價上漲17%,創下自2008年4月18日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也是歷史上第三大漲幅。這一新高輕松超越了谷歌此前在2014年2月創下的615.03美元的峰值。

谷歌單日市值增長也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2012年4月25日,蘋果單日市值增加了460億美元。2000年4月17日,思科單日市值增加661億美元。現在,谷歌市值增長甚至超過標準普爾500強中400多家公司的總體價值,包括Caterpillar(市值500億美元)、福特(市值580億美元)以及Netflix(490億美元)。

摩根大通集團、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ersteinResearch、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美國投行Jefferies以及投行Evercore等至少5家金融機構認為,谷歌股票將會繼續走高。谷歌盈利與銷量都大大超過華爾街預期,他們甚至將今後12個月谷歌股票的目標價格提高至800美元。屆時,谷歌市值將達到5470億美元。這意味著谷歌將成為世界上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僅次於蘋果(當前市值7400億美元)。

摩根大通集團分析師道格·安穆斯(Doug Anmuth)稱:“在過去很長時間里,谷歌都已經未曾出現過類似喜人局面。”許多銀行都已經將谷歌股票目標價格提升至700美元以上:德意誌銀行將谷歌股票目標價格從625美元提高至780美元,富國銀行從760美元提高至780美元,RBC Capital從640美元提高至750美元,Pacific Crest從675美元提高至745美元,Raymond James和Cantor Fitzgerald都從625美元提高至720美元。BMO Capital Markets是周五唯一將谷歌股票評級提升至“買入”的機構,但大多數分析師此前已經將谷歌股票評級提升至相當於“買入”級別。

依然有少數銀行認為谷歌股票的目標價格不會漲至700美元,包括投行摩根士丹利、高盛、UBS、巴克萊銀行等,他們分別將谷歌股票目標股價提高至620美元、660美元、670美元以及675美元。谷歌股價周四收盤價601.78美元,這些銀行預測的目標價格代表谷歌股價小幅上漲。40位分析師平均預測的谷歌股票目標價格為711.62美元。

從付費點擊率增長角度來看,最近這個季度谷歌實現了逆轉,其付費點擊率的年增長率超過18%,而非此前預測的14%。野村證券分析師安東尼·迪克來蒙蒂(Anthony DiClemente)說,谷歌這個季度的業績表現駁斥了有關谷歌的許多負面預測,包括其桌面搜索正在下降,開支增長正超過營收增長速度,YouTube增長停滯不前等。實際上,YouTube上視頻瀏覽時間的年增長率高達60%,並且正向移動領域擴張。

分析師們為谷歌新任首席財務官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 喝彩,她主張削減開支,增加資本回報率。據說這些主張幫助谷歌兌現承諾,即提高利潤和股東分紅等。

但是也有對谷歌發展前景不太樂觀預測,高盛分析師海瑟·貝利尼(Heather Bellini)強調谷歌的“中性”評級,指出其每點擊成本下降了11%,這比此前預計的下降幅度更大。

收入增加、開支縮減提升業績

刺激Google股價飆升的原因是最新一季度財報。今年4月~6月,Google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1%至177.3億美元,利潤增長18%至39.3億美元。對Google這個規模的公司來說,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很了不起。

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Google的利潤增長並不完全來自收入的提升,也仰賴於Google公司對開支的縮減。

“開支減少的部分是因為支出管理變得更有規矩了。此外法務開支相比去年也有所減少。”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5月剛上任的GoogleCFORuthPorat對分析師解釋說。

“規矩(Discipline)”是過去兩季度財報中頻頻出現的詞。當Google的CFO談到開支更有規矩的時候,意味著公司內的項目不再那麽自由了。最直觀的一個例子是,過去3個季度里,Google招聘人數逐季遞減。這是金融危機之後的第一次。

根據《華爾街日報》本月早些時候的一篇報道,現在Google內部團隊招人,必須提交計劃,說明額外增加的人手將如何幫助團隊實現商業目標,比如收入和用戶數量。

據媒體報道,今年第一季度,谷歌的新招聘員工為1819人,而員工總數為55419人。這是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谷歌員工增長最少的一個季度。去年,谷歌平均每季度新招聘員工2435人。

多年來,Google內部團隊都享受著微軟、思科等傳統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自由,每個Google團隊每年都默認自己可以招納新人。除去招人以外,員工出差、參加活動的審批也變得更為嚴格。

這些規矩放在其它公司都是非常常規的流程。通過縮減開支提高利潤率,每季度財報發布時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是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會做的事。

但Google不是大多數公司。這家公司曾經宣稱自己不是一個常規的公司,也不會變成一個常規的公司,它的上市歷程被認為是極速崛起的科技業對華爾街的挑戰。只是過去4年里,它開始越來越常規了。

谷歌兩位聯合創始人一天賺80億美元


對於谷歌股東們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特別是谷歌兩位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他們當天每人財富大約增加了40億美元。

據彭博社統計,進入2015年以來,佩奇和布林的財富已經增加了20%,相當於每人賺了70億美元。《福布斯》雜誌估計,佩奇的個人凈資產約為357億美元,布林則為350億美元。

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持有公司1.3%的股份,由於周五股價暴漲,他在當天凈賺18億美元。《福布斯》雜誌估計,施密特的個人凈資產達到104億美元。

(每經網綜合自騰訊科技、好奇心日報、鳳凰科技)

  • 每經網綜合
  • 李怡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54

國際能源署:空氣汙染每年致650萬人過早死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空氣汙染每年致使約650萬人過早死亡,而能源生產和利用是迄今最大的人為空氣汙染源。

這份題為《2016世界能源展望之能源與空氣質量特別報告》介紹,清潔空氣對保持良好的健康至關重要。“然而,盡管人們對這一迫切性的認識日益增強,但在許多國家空氣汙染問題遠未解決,全球健康影響風險在未來數十年仍會惡化。”

“空氣汙染引發的公共健康危機的規模和能源行業對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正是國際能源署為何首次專門關註這一關鍵話題的原因所在。”報告說。

報告稱,空氣汙染是一種重大公眾健康危害,是繼高血壓、飲食風險和吸煙之後的人類第四大健康威脅。世界生產和利用能源的方式若不改變,空氣汙染給人類生命帶來的重大損失則必將增加。

研究顯示,能源的生產和利用,尤其是在未受監管、監管不力或效率低下情況下的燃料消耗,是迄今最重要的人造空氣汙染物排放源:85%的顆粒物和幾乎所有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都來自於此。這三種汙染物造成了最廣泛的空氣汙染影響,它們會直接汙染空氣或者通過大氣層中的化學反應轉變成其他汙染物。

報告介紹,汙染物排放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貧困:目前全球有超過27億人使用木柴和其他固體燃料進行炊事活動,還有人使用煤油進行照明(在某些國家煤油也用於炊事),這兩者造成的煙塵環境每年會致使大約350萬人過早死亡。這些影響多見於亞洲發展中國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這些國家,半數以上的顆粒物排放都是由生物質的不完全燃燒產生。較細的顆粒可以深入肺部,不管是在室內吸入還是在室外吸入,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化石燃料密集型發展和城市化:盡管煤炭和石油推動了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但是其在電廠、工業生產設施和車輛中的使用並未減少,這是造成室外汙染的主要原因,而室外汙染每年會造成大約300萬人早亡。在全球由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硫排放中,約有60%來自煤炭燃燒。二氧化硫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和導致酸雨。

交通運輸燃料產生的氮氧化物占到全球氮氧化物排放的一半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柴油,氮氧化物可以引發呼吸系統問題,形成其他有害顆粒和汙染物,包括臭氧。由於人員、能源消費、建設活動和交通活動密集,城市很容易變成汙染熱點地區。由於城區車輛不是通過高聳的煙囪進行排放,而是直接排放到行人呼吸的街道周邊的空氣中,更加重了城區車輛排放的影響。

“雖然解決方案眾所周知,但問題解決任重道遠。”報告說,隨著人們對空氣汙染的關註日益增加與後COP21時代能源行業加速轉型,使得2040年之前主要汙染物的排放總量呈緩慢下降趨勢。

報告介紹,在中國,針對空氣質量出臺的強力政策已開始奏效,最近的汙染物排放下降成為長期趨勢:隨著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能源結構實現多元化,對煤炭的依賴減少,嚴格的汙染控制措施得以貫徹落實,到2040年時,顆粒物排放會減少40%。

但報告同時表示,盡管政策力度加大,但區域人口發展趨勢和不斷上漲的能源消費和城市化(尤其是在亞洲發展中國家)意味著由於室外空氣汙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繼續增加,會從現在的300萬增加到2040年的450萬。

研究發現,亞洲占到早亡增量的幾乎90%:在該地區許多不斷發展的城市中,空氣汙染會繼續成為一種重大的公共健康危害,而且,實際上會影響到更高比例的快速城鎮化的人口。例如,在中國,雖然汙染物排放總量在下降,但人口老齡化會讓人體健康更容易受空氣汙染的影響。家庭空氣汙染造成的影響雖然有所改善,但形勢依然嚴峻。爐竈得到改進,固體生物質得到替代,意味著不能享有清潔炊事設施的人數會下降將近10億人,降低到18億人。得益於此,每年由於室內汙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從如今的350萬左右降低到2040年的不足300萬。

國際能源署基於現有的技術和政策提出了一項經濟有效的戰略,把汙染物排放在主要情景基礎上削減一半以上。在這一政策路徑中,落實能源行業一攬子清潔空氣政策,實現長期目標,建立涵蓋直接排放控制措施、監管措施和其他措施的經濟有效的政策組合,適當考慮其他能源政策目標的協同效益。

清潔空氣情景中建議的措施考慮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情況,包括如何采取有效行動實現清潔炊事燃料和電力全覆蓋。通過對石燃料工廠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排放限制,控制工業生產過程,把燃料轉變為汙染較少的燃料,嚴格監管燃料品質,減少大氣中汙染物的排放。

國際能源署預測,在清潔空氣情景下,到2040年期間能源投資總額增長只有7%,與主要情景相比,清潔空氣情景會大大改善健康狀況:到2040年時,室外空氣汙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減少170萬,而室內汙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減少160萬。清潔空氣情景中的投資包括額外的2.3萬億美元用於先進汙染控制技術(其中的三分之二用於滿足更高的車輛排放標準),2.5萬億美元用於加快能源行業轉型。由此而獲得的收益會成倍增加。

報告認為,空氣汙染防控政策不能割裂來看:它不只是與能源政策密切相關,而且也與致力於解決氣候、交通、貿易、農業、生物多樣性及其他問題的政策密切相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54

興業租賃綠色租賃業務累計投放超650億 資產規模占比超三成

7月20日,第一財經獲悉,截至2016年6月末,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業租賃)綠色租賃業務累計投放170筆,總額651.22億元,資產余額386.75億元,占比達到36%。

當前,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環境惡化的形勢下,綠色金融也在中國被寄予更多希望、承擔更多歷史使命。無論是宏觀政策體系的設計,還是微觀單個金融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乃至綠色理念的推廣,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空間發展很大。

綠色租賃三大板塊累計投放超650億

2015年12月底,興業租賃綠色租賃領域累計投放額543.68億元,至2016年6月末,綠色租賃業務累計投放額已經達到651.22億,短短的半年時間,增長率達高到20%。

興業租賃稱,綠色租賃領域作為五大重點拓展領域之首,能夠很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目前,在興業綠色租賃產品體系中,主要圍繞大氣治理、水土治理、資源循環三大版塊開展業務。

在大氣治理方面,興業租賃以2013年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拓展清潔能源公交租賃項目為契機,治理交通汙染方面,致力於綠色出行、公共交通等領域。2015年末,興業租賃在該領域已累計投放207.68億元,形成租賃資產余額135.67億元。

在水土治理方面,興業租賃加大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土壤汙染防治領域融資支持力度。2015年末,在該領域興業租賃已累計投放310.10億元,形成租賃資產余額206.27億元。

在資源循環方面,興業租賃細分領域市場,通過綠色租賃產品介入,實現與循環經濟產業鏈金融需求對接。興業租賃在支持的生物質能領域重點客戶已為社會提供綠色清潔電力累計約92億千瓦時,累計消耗農林剩余物近1,000萬噸,累計減排二氧化碳690萬噸以上。

作為成為租賃行業中綠色租賃理念倡導者和業務實踐的先行者,興業租賃用行動類似響應者國家的政策。

興業租賃內部人士稱,公司在開展綠色租賃業務發展中,會考慮把將環境影響作為業務風險評判重要因素,分為以下兩點。第一,在綠色租賃的各個細分領域都制定了準入細則,明確準入條件和項目標準;第二對傳統的鋼鐵煤炭化工等重資產行業增加綠色審查環節,審查其環保排放指標、產能等情況,凡不達標者的均不予開展業務。

未來幾年綠色金融進入黃金時期

2015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確立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這從高層決策的方向上彰顯出綠色發展在國家發展體系中的極端重要性。不難估計,在“十三五”計劃甚至以後更長時期,綠色發展將一直成為國家關註的重要話題。

有專家甚至預測,未來5年內,中國綠色金融的資金需求規模將在14萬億到30萬億元之間,即使按照低限計算,年均融資規模也達到約3萬億元。

但經濟學家宋清輝不樂觀的對媒體表示,綠色金融在中國商業銀行資產的比重不足2%,資金缺口為現有融資的20倍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商業銀行對待綠色金融的理念、開展綠色金融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人們對綠色金融關註的大多數焦點主要集中在銀行業。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始終引領這一領域的發展,位於這一行業的金字塔尖上。

興業租賃的成立,先天就繼承了母公司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血液,作為新生的力量填補了綠色金融在租賃行業的空白。

“興業租賃以“綠色租賃,低碳環保;專業經營,創造價值”作為核心經營理念,在業務拓展中致力於緩解當前城市環境汙染、交通擁堵、霧霾嚴重等環境問題”,興業租賃總裁鄭常美稱,在綠色租賃方面,目前已形成綠色出行、清潔能源、節能減排、水環境治理、土壤治理、資源循環等六類綠色租賃產品序列。

隨著環保理念的推進,老齡化和健康意識的喚醒,為綠色金融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綠色金融產業將成為“朝陽產業”,有關人士分析。

興業租賃是興業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的全國性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70億元人民幣,計劃再增資20億元。截止到2015年末,興業租賃資產總額達到1,104億元,較年初增加360億元,增長48%。

即便與同業金租公司對比,興業租賃毫不遜色,在2015年新增投放排名第二,資產規模排名第五,位列於金融租賃公司第一梯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