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央行要退出QE?油價和“大選潮”說了算!

3月9日,歐洲央行維持三大主要利率不變,符合預期;維持每月QE規模在800億歐元不變至3月底,從4月至12月將改為每月600億歐元。

此前,由於歐元區2月CPI飆升至2%,接近歐洲央行的目標,且在全球通脹預期高企的大背景下,市場一時間懷疑——歐洲央行是否也會提前退出QE?然而,此次行長德拉吉的講話否定了這種可能性。

“大規模的政策寬松當前仍是必要的,”德拉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Eurostat測算,歐元區HICP通脹2月上升到2%,1月為1.8%,去年12月為1.2%,這反映了能源和食品通脹上行,但目前還沒看到能令人信服的、持續的通脹回升趨勢,整體通脹仍取決於油價變化。”

主流觀點認為,歐洲央行不久前才延長了QE,如今改旗易幟未免操之過急,退出QE的關鍵仍在於油價和歐洲各國大選情況。市場仍對油價上漲的可持續性存疑(同日一度因美油庫存暴漲,油價跌破50美元/桶),荷蘭、法國主張“脫歐”的大選候選人的湧現也令政治風險持續升溫。

歐洲央行按兵不動

歐洲央行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2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4%不變。主流觀點預計,歐洲央行可能不會深化負利率程度。

歐洲央行聲明重申,歐洲央行利率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平,一直到QE結束後。若前景惡化,可以提高QE規模和延長持續時間。QE將實施至通脹路徑符合目標之時。

歐洲央行維持QE規模不變,對於4月後購債規模縮小為400億歐元/月,該行的解讀是延長QE,而非市場認為的逐步退出QE。能否實現接近2%的通脹目標,仍是歐洲央行改變貨幣政策主要標準。

“通脹在未來數月很可能維持接近2%,核心通脹將在中期逐步上升。”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預計2017年通脹率為1.7%(前值1.3%),2018年通脹率為1.6%(前值1.5%),2019年通脹率為1.7%。歐洲央行預計2017年通脹率為1.7%(前值1.3%);歐洲央行預計2018年GDP增長1.7%(前值1.6%)。

盡管通脹中樞不斷擡升,但隱憂仍存。機構認為,近期通脹跳升主要因為油價上升,但這一因素今年稍晚可能會趨弱;此外,歐洲仍面臨重大政治風險,因此歐洲央行仍希望成為市場的定心丸。因此,如果歐洲央行要改變態度,可能要等到法國大選結果出爐,且要等待下幾個季度德宏觀經濟數據。

受到能源價格大漲的拉動,歐元區2月CPI同比增長了2%,為四年來首次升至歐洲央行目標水平上方。當月歐元區能源價格大漲9.2%,食品價格漲了5.2%。但剔除能源和食品等波動較大因素之後,歐元區核心通脹僅為0.9%,仍然低於1%。

油價、政治風險成隱憂

油價漲勢的不確定性仍令市場無法錨定通脹預期。對於OPEC和非OPEC國家減產的不確定性,使得布倫特油價自去年12月中期以來持續維持在55美元/桶上下,可見原油市場仍處於觀望狀態之中。

果不其然,近期的一則消息證實了這種擔憂。盡管OPEC國家履行了減產承諾,但美國EIA原油庫存大增並升至歷史高位,這讓OPEC去年末以來的減產行動大打折扣。支持多時的原油多頭終於砸下巨額空單,瞬間油價崩盤——WTI原油期貨價格在3月9日歐盤時段重挫近3%,跌穿49美元/桶整數關口,逼近去年11月末以來最低收盤價。

盡管最大OPEC產油國的沙特實際減產幅度為承諾規模的116%,且俄羅斯也稱將配合減產,但隨著油價的複蘇,頁巖油產量的上升或將持續打壓油價,為全球通脹預期平添不確定性。

同時,荷蘭和法國大選臨近,而這兩大歐盟核心國的脫歐呼聲已經日漸高漲。一旦政治風險成為現實,這必將打擊經濟動能,因此如今歐洲央行仍選擇觀望。

2016年英國脫歐作為導火索,反歐盟情緒彌漫。荷蘭作為歐盟的核心創始國之一,反對歐盟的民粹黨派迅速崛起。荷蘭3月15日即將舉行換屆大選,自由黨(PVV)領導人基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迅速發聲,“為英國退歐而歡呼,現在該輪到我們了,荷蘭需要一個脫歐公投。”

興業研究分析稱,荷蘭的民粹主義政黨進入荷蘭政府已久,但始終屬於少數黨派,作為聯合系統的荷蘭政府目前難以被主張退歐的右翼勢力所壟斷。荷蘭政治格局複雜,雖然目前中間道路黨派依然占據絕對優勢,但未來兩級黨派勢力增強,會使得荷蘭對歐盟方針產生一定變化。

此外,法國總統候選人、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以“法國脫歐論(Frexit)”展開競選。盡管其最終當選的可能性仍不高,但期間必將擾動市場。

歐元成“高危貨幣”

在歐洲政局的不穩和潛在風險預期下,歐元對美元在剛過去的2月份下跌了超過2%,而同期黃金上漲超過3%,可見,市場是對2017年歐元大戲開幕做好熱身準備,歐元大概率將對美元和英鎊下行。

美聯儲近期釋放了明確的3月加息信號,且2017可能加息2-3次。“盡管歐洲經濟數據轉好,就業和通脹仍相對疲軟,使我們無法看到在2018年有加息的任何奢望,因此歐美兩國的分化將日趨顯著,會導致市場對於歐元的謹慎態度。下半年歐元區的通脹假如上升到了一個階段,才有可能看到歐央行改變策略,使歐元獲得支撐。”KVB昆侖國際全球交易首席分析師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17年也或是歐元的“不破不立”之年。魏巍稱:“從2014年5月的峰值(1.40)一路跌到 2015年3月(1.05,接近對美平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歐元一共跌掉3500點,跌幅近25%。此後進入盤整,走出了近2年的平臺整理走勢。這兩年的調整,是為了之後繼續下跌而洗盤呢?還是為後市的絕地反擊而蓄力呢?”

在他看來,如果不確定性發酵,歐元/美元1.0380的日線收盤價被突破後,那麽歐元將向美元平價再次發起沖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