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乳制品行業2014年業績綜述:好日子又要回來了嗎?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51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 08:28 編輯

乳制品行業2014年業績綜述:好日子又要回來了嗎?
格隆匯 宇輝

近幾年乳制品行業深受產能過剩、進口奶粉沖擊等問題困擾,股價也一蹶不振。最近香港上市的乳業股陸續公布了2014年的業績,多數公司業績預喜,乳業股的好日子仿佛又要回來了。



一、乳制品行業業績橫向對比

1、 營業收入普遍增長。從圖表數據來看,除去雅士利國際和合生元,其余企業營業收入具有較大漲幅。這主要得益於行業的複蘇,奶制品價格的整體上升帶動了乳制品企業毛利率的普遍上升。


2、除稅前利潤增長較快,增速普遍高於營收增長速度。在圖表中數據來看,除了雅士利和合生元,其余5家企業,都保持較高的增速,除現代牧業之外,其余均保持在40%以上的增速。除稅前利潤增速快於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毛利率的提高。


3、毛利率普遍提高。除天然乳品毛利率有小幅下滑之外,其余均有所上升,原生態牧業較去年同期上升3.1個百分點;蒙牛乳業上升3.87個百分點;中國聖牧上升7.28個百分點;現代牧業上升7個百分點。


4、奶粉企業表現不佳。圖中乳制品行業中的兩大奶粉企業雅士利國際和合生元營業收入增幅和稅前利潤增長均不如其他乳制品企業,毛利率方面較上年同期也乏善可陳。


5 、 液態奶產品表現較好。蒙牛、現代牧業以及中國聖牧均有涉及液態奶產品,受益於高端奶制品市場回暖,兩企業的該項業務表現較好,其中液態奶產品是蒙牛的絕對支柱,達到 430 億元,同比增幅達到 13.5% ;而中國聖牧的液態奶產品則增長 144% ;而現代牧業的液態奶產品收入則增長159.14% 。




二、行業重點公司業績綜述
1、蒙牛乳業:
業績概況:蒙牛乳業公布了2014年全年業績,2014年公司收入500.49億元,同比增長15.4%,突破500億元大關。毛利率同比增加3.86個百分點,達到30.84%;歸屬股東凈利潤23.51億元,同比增長44.1%;凈利率達到4.7%,同比增加0.94個百分點,每股收益為1.21元,同比增長33.8%,公司整體業績在2014年超出市場預期。

分類業績情況:2014年液態奶收入430.36億元,同比增長13.5%,占收入比重86%,降低1.4個百分點;其中,UHT、乳飲料、酸奶的收入分別為237億元、119.2億元和74.14億元。冰激淩產品收入27.16億元,同比下降10.2%,占收入比5.4%,下降1.6個百分點。奶粉業務收入39.61億元,同比增長81.9%,主要為雅士利並表所致。

2、合生元: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至47億元人民幣,因2013年9月推出的素加系列的銷售理想,貢獻2014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的18%。由於素加面向四五線城市的客戶群,2014年合生元整體嬰幼兒配方奶粉平均售價下跌4.7%,預期未來售價會持續下降。管理層預期2015年銷售增長會較2014年優勝。2014年合生元收入及凈利潤分別較市場預期高4%及25%,因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勝預期及有效節省成本。

毛利率同比收窄3.4個百分點至61.9%,因奶粉出廠價下降、客戶獎勵計劃及產品組合改變。我們看好集團2015年毛利率前景,因歐元對人民幣貶值(我們預期可提升毛利率達5個百分點)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提升毛利率2個百分點)將抵銷產品組合改變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毛利率1.5個百分點)。若撇除2013年反壟斷罰款,合生元2014年核心利潤同比跌18%至8億700萬元,但超越市場預期25%,主要由於2014年下半年銷售開支低於預期。

3、現代牧業
2014年公司收入50.26億元,同比增長164.38%,毛利率同比增加7.15個百分點,達到37.10%;凈利率達到15.17%,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0.24個百分點,每股收益為15.23分。 奶牛養殖業務是集團的支柱業務,2014年收入達到46.72醫院,同比增幅達到41.3%,占集團收入83.4%。液態奶收入收入達到8.32億元,同比增159.14%,占集團收入的16.6%。
業績增長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在奶牛養殖業經歷散戶“殺牛倒奶”風波之後,規模化的養殖在成本控制、安全性、品牌形象方面優勢逐漸轉化成業績的推動力;其二是液態奶市場的複數帶動公司液態奶產品的快速增長。

4、天然乳品
2014年公司收入1994.4萬港元,同比增長14.73%,毛利率達到42.48%,同比下降21.36%;每股虧損(基本)-0.92港仙,期間虧損2495.2萬港元,虧損幅度有所減小,主要原因在於2014年議價購買收益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細分來看:食品及飲品及乳品相關品貿易收入為1187.4萬港元,同比增幅達到243.87%%,占總收入的59.53%;制造及銷售乳制品產品業務收入為807萬港元,同比下降42.06%,占總收入的40.46%。

5、原生態牧業
2014年,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1.6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2%。凈利潤達到人民幣4.18億元,同比增加92%,凈利潤較營收增長較快的原因在於,毛利的上升、財務費用的減少以及無上市開支;毛利率達到45.67%,較去年同期增加3.11個百分點。每股盈利達到人民幣10.71分,較去年同期增長21.84%。

6、聖牧
2014年,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21.3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6.40%;除稅前利潤達到人民幣8.88億元,同比增加136.40%毛利率達到50.16%,較去年同期增加7.28個百分點。每股盈利達到人民幣0.118元人民幣。2014年,奶牛養殖收入達到人民幣18.1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86.15%,占總收入比例達到71%,較去年同期下降5.24個百分點;液態奶產品方面,收入達到7.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達到144.70%,占總收入的29%。

7、雅士利國際

報告期內,雅士利營收下降28%,凈利潤下降46%,毛利率收窄2.2個百分點51.3%,凈利率收窄2.4個百分點,至8.8%。兩大主要品牌——雅士利及施恩營收分別下跌31%和34%。原因主要有,傳統超市銷售渠道面臨電商渠道以及嬰童店渠道的嚴重沖擊,同時奶粉成本的不斷上升讓毛利率有所縮窄。雖然市場已考慮到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競爭加劇,但雅士利2014 年業績仍較預期差,這可能與達能及蒙牛的資源整合以及雅士利管理層變動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014

乳制品將納入試點追溯範圍 上海等四地開啟試點

日前從業內獲悉,有關部門將在山東、 上海、寧夏、廈門四地開啟追溯體系建設示範試點,乳制品將納入試點追溯範圍;此外,四個試點地區還可自主選擇特色產品納入追溯範圍。預計在一年半的試點期間完成體系建設,並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這也是首次以省(計劃單列市)為項目實施主體,對重要產品開展追溯體系建設示範工作。我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又獲實質性重要進展。

據悉,按照日前商務部、財政部內部下發的試點方案要求,試點地區可根據當地乳制品生產及消費總體格局,探索開展乳制品追溯體系建設,打造從奶畜養殖、生鮮乳收購到乳制品生產、銷售全過程的追溯體系。鼓勵開展進口奶粉追溯體系建設。

此外,試點地區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條件選擇1到2個產業鏈條完整的當地特色產品開展追溯體系建設。例如,寧夏可以選擇葡萄酒、枸杞、牛羊肉等特色產品。

除了追溯產品擴圍之外,試點內容還包括對已有肉類蔬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進行升級,包括對批發市場等關鍵環節實施電子結算改造,推廣應用二維碼等先進追溯技術等內容。

“流通的特點就在於一頭連接消費一頭連接生產,通過建立追溯體系,雖然流通環節不變,但起到秩序化規範化的作用,以消費者的要求倒逼生產者,最 終實現生產經營者能夠化被動為主動。”業內專家告訴記者,乳制品已經成為很普遍的消費品,但是生產組織化程度還比較低,尤其是此前一些負面消息導致消費者 對奶源質量等方面信心不足。將乳制品納入“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追溯體系中,無疑有利於大大提振消費信心,強化產業安全質量意識。

以已經建立起追溯體系的產品為例,“一些批發市場通過追溯系統將肉菜追溯、檢驗檢測和電子交易相結合,主動了解經營戶的交易信息,有效強化了進 場管理,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保障產品安全。一些大型連鎖超市依托追溯體系強化渠道管理,要求供應商必須建設追溯體系才能進店銷售,加強了貨源質量控制。消 費者普遍反映,可追溯產品來源可靠,出了問題能及時找到責任人,使用起來就更加放心,消費意願也提高了。”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任路政閩告訴《經濟參 考報》記者。

記者還了解到,本次試點項目將獲得中央財政7億元的扶持。中央財政資金主要立足於彌補市場失靈,支持重點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比如乳制品和特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中必要的基礎設施改造、軟硬件設備等。

據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省獲得2億元財政補助資金,資金將由山東省統籌安排用於支持先進適用追溯技術推廣應用、現有老舊設備更新改造、專用標識標記制度建設、可追溯產品消費市場培育及地方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

路政閩對記者表示,追溯體系的建設從2010年至今,一些成效已經顯現。具體而言,促進了相關法律法規文件的出臺,例如2015年4月食品安全 法確立了全程追溯制度,這也是追溯第一次寫入相關法律;促進了產業健康發展,企業借助追溯體系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促進產業發展方式轉變,進而提升 食品質量安全;此外,通過追溯試點示範的引領,倒逼生產經營主體提高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同時,追溯體系實現了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這也使 得消費者能更加明白、放心消費,從而拉動消費。

在路政閩看來,追溯體系的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她表示,當前最為迫切的應該是完善頂層設計。目前,我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領域缺乏統一的頂層設 計,已制定的追溯體系相關標準只涉及食品、農產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四個領域,對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稀土產品尚未制定,已建成的重要產品追溯系統在 追溯模式等方面參照的標準具有較大差異。因此,迫切需要科學規劃、制定重要產品追溯標準體系,指導追溯系統的建設。

“追溯體系跨部門、跨生產和流通環節,還涵蓋了多種類產品,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可追溯平臺,避免各部門各自為政,努力做到信息共享,打通可 追溯體系下的生產、流通環節。”她說,還需要搭建統一標準的追溯體系整體框架,避免因標準不統一造成的資源浪費,實現中央到地方、部門與部門、部門與企業 之間的無障礙對接;此外,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74

網售“自制美食”需持證上崗 乳制品、保健品有特殊規定

純手工曲奇、秘制牛肉醬、農家自制筍幹……這些號稱健康無添加的自制美食在各大電商和私廚平臺頗受歡迎,背後的食品安全隱患卻屢被忽視。據北京晚報報道,本月起,隨著《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下稱《辦法》)的正式執行,這些網上銷售的自制美食受到嚴格監管。按照《辦法》要求,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無證商家將陸續被平臺清退。

電商:地方特色食品受沖擊

《辦法》明確,網絡食品經營者應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並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則應盡到相應的審查義務,在30個工作日內向食藥監部門備案。

“多數經營特色地方食品的店鋪,在《辦法》實施之後難以繼續生存。”阿里巴巴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比如西塘的芡實糕、四川的牛肉醬、腌制過的泡菜、西北的黃饃饃等,制售這些當地特色美食的小商家要取得食品或餐飲經營許可證非常困難,其中許多已被清退。”

該負責人表示,10月1日前,未按規定取得證照賣家已基本從平臺清退。目前仍在進一步篩查清理“漏網之魚”。

此外,《辦法》對於乳制品、保健品也有特殊規定,要求網售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公示產品註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保健食品還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外賣:三大平臺下線8000商戶

線下無證經營被取締,線上餐飲銷售卻風生水起。此前,不少無證無照商販利用網上訂餐平臺“興風作浪”,靠外賣服務賺取黑心錢,引來不少市民投訴反映。隨著《辦法》的實施,如今網絡訂餐平臺基本做到亮證亮照。

據北京市食藥監局提供的數據,9月初,三大網絡訂餐平臺已下線無證無照商戶8000余家。10月1日前,百度、餓了麽、到家美食會亮證率已接近100%。在訂餐前,普通市民可在外賣平臺上先行查看店鋪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

記者此前發現,部分外賣平臺上的店鋪雖然公示了相關許可,卻存在超範圍經營等現象,比如小超市、食雜店售賣加工餐食,無相關資質卻加工制作涼菜等。不過,昨日記者登錄發現,相關店鋪已經從平臺下線。市民訂餐時如發現問題,可向食藥監部門反映。對未履行審查公示以及無資質店鋪下線義務的平臺,食藥監部門將予以從嚴從重查處。

私廚:多數廚房仍在無證“裸奔”

不需要門臉,也沒有招牌。以“回家吃飯”、“覓食”、“丫米廚房”等為代表,隱身於民宅高樓的私廚平臺十分火爆,卻長期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北京市食藥監局明確表示,餐飲加工制作行為不能因為冠以家庭或私人名義就遊離在法律監管之外。私廚平臺同樣需要對入網經營者實名登記,審查其許可證。

如今,《辦法》落地已有十余天,但多數私廚仍在無證經營。回家吃飯APP的相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平臺將積極響應和配合國家的新政策和新法規。但記者登錄平臺發現,對於家廚的招募條件並無更新,仍只需填寫相關信息,提供健康證,審核通過即可,未對許可證提出明確要求。

“辦理執照、許可證這些太麻煩了。本來就是小廚小竈,憑良心做飯,誰願意花時間、費精力去辦證!”一位經營米飯套餐的家廚向記者透露,目前尚未辦理相關證照。“如果平臺要讓我們下線,老顧客通過電話也願意訂餐,沒啥大影響。”也有家廚表示如被清退,將關門謝客,不再營業。

對此,北京中治律師事務所律師任鴻雁認為,對於家廚,可將其視為個體經營者而要求其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家庭廚房如果提出申請,會按照規定的要求和條件依法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會頒發許可,並納入到監管範圍,拿到許可後便可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31

上海破獲一違法銷售過期烘焙用乳制品案,19人已被歸案!

據上海發布消息,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食藥監局和市公安局聯合宣布,上海市成功破獲一起違法銷售過期烘焙用乳制品的重大案件。

涉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歸案,其中8人被檢察部門起訴、3人被刑事拘留,另有8人取保候審。

據上海市食藥安辦分析,涉案的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姜迪公司”)具有家族性、組團式,且有計劃、有分工等特點,這是一起具有相當隱蔽性加工、違法銷售過期烘焙用乳制品的重大案件。經上海市食藥監部門與公安機關半年多的慎密偵查,依法徹查涉嫌違法犯罪成員,查清並控制百余噸涉案產品。

今年3月22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執法總隊和市公安局食藥偵總隊聯合執法檢查時,在閔行區一倉庫內,發現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將已過期的新西蘭“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違法加工成小包裝,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銷售。辦案部門當場扣押涉案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及加工設備。當日,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榕順公司負責人葉某等5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並順藤摸瓜徹查該案。

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安部的指導協調下,辦案部門深入調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劉某為減少過期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的損失,今年初通過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將庫存過期的276噸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通過南通華源飼料公司以走賬方式銷售給其親戚尚某設在松江的姜迪公司。此後,姜迪公司將其中的166.8噸分別銷售給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智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遊經銷商。上述經銷商將此前榕順公司加工成小包裝的過期烘焙用乳制品,通過批發和網店等方式進行銷售。

案發後,上海市辦案部門立即會同外省市監管部門關閉相關網店,全力追繳涉案過期的烘焙用乳制品,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並查扣姜迪公司庫存的109.2噸涉案產品。

據悉,今年以來,上海市食藥安辦、市公安局、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制定實施《上海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聯合辦案、涉案物品處置、信息共享、重大案件聯合督辦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從嚴從重查處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截至目前,已成功偵破食品藥品刑事案件3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38人,其中已移送檢察機關起訴197人。

上海市食藥安辦主要負責人表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上海市監管部門堅持中央有關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不斷完善“舌尖上的安全”體系,嚴厲懲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不斷保持打擊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在上海市人大的支持下,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設立進口高風險食品的數據公示、信息通報規定;實現出入境檢驗檢疫、各監管部門信息銜接共享,為建設食品安全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09

過期乳制品賣給連鎖蛋糕店 上海抓獲5家公司涉案人員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上海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偵破了一起違法加工、銷售過期新西蘭產進口烘焙用乳制品案。

據調查,為躲避監管,這276噸過期進口烘焙用乳制品被以“飼料”名義多輪倒手,分裝後通過批發和網店等方式銷售到全國多地,客戶不乏一些連鎖蛋糕店,直至案發已銷售百余噸。

以“飼料”名義層層倒手 過期乳制品違法銷售

據調查,犯罪嫌疑人劉某從蘇州一商貿公司購買了新西蘭產烘焙用25公斤裝大包烘焙用乳制品,因庫存等原因,276噸乳制品已過保質期1個月到半年不等。由於不甘心銷毀帶來損失,劉某玩起了移花接木,售賣這些過期烘焙用乳制品。他將親戚拉入銷售團夥,形成了倉儲、加工、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違法產業鏈。

為躲避監管,在銷售前劉某將乳制品倒手了多輪。劉某通過其控制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庫存過期的276噸乳制品,然後以“飼料”的名義,將其走賬給了南通華源飼料公司,再倒手給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據調查,姜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劉某的親戚尚某。

最後,姜迪公司先後將其中166.8噸銷售給上海榕順公司、上海智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遊經銷商。

其中,榕順公司在上海市閔行區的某倉庫內,將25公斤裝大包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加工成小包裝並更改標簽,通過網絡銷售。公安部門和食藥監部門全力追查,對上述線上線下銷售的涉案產品予以追繳,對姜迪公司庫存的109.2噸涉案產品全部查扣。

“雖然易主多次,但調查人員發現,在姜迪等下遊公司拿到涉案產品前,這批貨一直存放在嘉外公司的倉庫中從未移動過。”辦案民警介紹,根據這一線索,監管部門通過查賬的方式從最下遊倒查,最初僅追溯到了南通華源飼料公司賣給姜迪公司涉案產品的事實。但辦案人員敏銳地發現,嘉外公司賣貨和姜迪公司收貨在同一天,不合常理,從而順藤摸瓜,最終找到了幕後“大老板”劉某。

利潤率近100%,按下單時間編造生產日期

上海市食藥安辦負責人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團夥式、家族性、有組織的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明知過期仍然進行銷售,通過外地公司進行表面走賬以掩人耳目,計劃周密,情節惡劣,必須從嚴懲處。

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涉案的5家公司共19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已移送上海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起訴8人;另刑事拘留3人、取保候審8人。

據辦案人員介紹,榕順等公司用分裝機和封包機,將這些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分裝為500克的小包裝,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銷售。辦案人員介紹,乳制品進價約為1.3萬元/噸,500克小包裝零售價為13元。僅僅是倒手分裝,利潤率已近100%。

根據網店交易記錄,絕大多數過期乳品都銷售給了小作坊用於烘焙。售賣的商品只是用一個簡陋的塑料袋包裝,上面用標簽紙打印了“兩年保質期”等字樣。辦案人員介紹,涉案企業是按照下單時間倒推幾天編造生產日期。

除了線上小包裝銷售,犯罪嫌疑人還在線下通過熟人介紹業務,整包銷售給代理商或蛋糕店,其中不乏一些連鎖蛋糕店。同時,和熟人銷售沒有合同,未過期和過期的產品都是摻雜一起賣。

篡改保質期問題突顯

近年來,篡改保質期是進口食品比較突出的安全問題。據相關執法人員介紹,國內一些食品經銷商甚至刻意從境外進口已過期食品。這些食品原包裝的底部一般用外文標明“到期日見底部”之類的字樣,進口商貼上中文標簽進行遮蓋,然後將到期日期修改為“生產日期”。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進口食品來源多樣、標簽管理混亂、批號識別困難,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他建議對孕婦、老年人和嬰幼兒等相關的高風險食品、保健品,加快建立跨國追溯體系,便於對其來源、生產時間、批號等有明確的跟蹤和監管。

上海市公安機關相關負責人說,這起案件既不是內部舉報,也不是同行競爭舉報,而是上海市食藥監局執法總隊根據專項檢查任務主動發現和查處的。

據了解,2016年以來,上海市食藥安辦會同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制定《上海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建立完善了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聯合辦案、涉案物品處置、信息共享、重大案件聯合督辦等常態化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成功偵破食品藥品刑事案件3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38人,其中已移送檢察機關起訴197人。

上海市食藥安辦負責人透露,針對上述篡改進口食品保質期的違法犯罪行為,在上海市人大的支持下,正研究在地方修法過程中,設立進口高風險食品的數據公示、信息通報等規定,通過大數據監管,實現出入境檢驗檢疫、各監管部門的信息無縫銜接,有效監管進口食品的市場銷售,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分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72

新希望卷入276噸乳制品安全案

276噸過期新西蘭產“恒天然”乳制品被不法分子銷往全國各地。

日前,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食藥監局和市公安局聯合宣布,成功破獲一起違法銷售過期烘焙用乳制品的重大案件。10月25日最新調查顯示,涉案公司草根知本有限公司(下稱“草根知本”)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

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乳業”)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涉案的公司與新希望乳業彼此獨立運營。

草根知本發布公告稱,此事屬於涉案人員的個人行為。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是草根知本的股東之一。席剛對外稱,自己是自然投資人之一。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食藥監局執法總隊和市公安局食藥偵總隊聯合執法檢查時,在閔行區一倉庫內,發現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將已過期的新西蘭“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違法加工成小包裝,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銷售。辦案部門當場扣押涉案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及加工設備。當日,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榕順公司負責人葉某等5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並順藤摸瓜徹查該案。

後經辦案部門深入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劉某為減少對過期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的損失,通過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外”)於2016年1月,將庫存的過期276噸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為掩蓋違法事實,通過南通華源飼料公司以走賬的方式銷售給其親戚尚某設立在松江的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姜迪國際”)。姜迪國際將其中已過期的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166.8噸分別銷售給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智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遊經銷商。上述經銷商將此前榕順公司加工成小包裝的過期烘焙用乳制品,通過批發和網店等方式進行銷售。全國企業信息查詢網站“天眼查”公布的信息顯示,席剛以及草根知本正是上海嘉外股東,其中草根知本持股比例高達51%,屬於上海嘉外控股股東;席剛個人參股比例為9%。其中草根知本是於2015年7月變更為上海嘉外股東,變更前的另一股東是新希望乳業。席剛現同時擔任新希望乳業總裁、草根知本總裁。

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酵,國際知名乳企恒天然也被卷入。據悉,涉案產品屬於恒天然生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恒天然集團。恒天然方面認為:“這是一起刑事個案。我們支持上海市食藥監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執法行動。”

草根知本10月25日發布聲明稱,通過司法部門立案調查,已確認該案件是上海嘉外前負責人劉某操控,並與其關聯的姜迪國際相關的個人涉嫌刑事犯罪行為。上海嘉外是由劉某創立,並全面負責經營管理的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

新希望乳業公關部負責人杜璐努對記者表示,新希望乳業從事實業,兄弟公司草根知本主要負責投資,兩者單獨運營,而草根知本與上海嘉外也是獨立運營。不過,上海嘉外作為草根知本的控股子公司,其對旗下控股子公司違法行為疏於管控,難辭其咎。對此,草根知本方面也表示,草根知本集團對上海嘉外前負責人的個人違法行為表達強烈的譴責,對自身未盡到對投資合作方透徹的盡調和監管責任深感愧疚,深表歉意。

目前,草根知本已全面接管上海嘉外,對日後公司的經營管理承擔全部責任。新希望乳業方面稱此事反映新希望相關公司在投資時存在問題,杜璐努也表示:“這件事情也讓我們意識到,對於新希望投資的公司及其創始人要更好監管。”

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對乳制品市場的整治力度,但仍然有不少違法行為出現,僅今年上海官方就公布了兩起涉及乳制品行業食品安全的大案。今年3月,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披露了一起仿冒品牌嬰兒奶粉案:在該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仿制多個品牌奶粉罐,並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灌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通過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銷往全國多個省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61

新希望投資平臺回應“過期乳制品案”:致歉並接管涉事公司

10月25日消息,近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上海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偵破了一起違法加工、銷售過期新西蘭產進口烘焙用乳制品案。而涉嫌違法的犯罪分子及涉案公司是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今日該公司的財務投資方新希望集團的產業投資平臺草根知本表示,對自身未盡到對投資合作方透徹的盡調和監管責任深感愧疚,深表歉意。表示“目前,草根知本已全面接管上海嘉外,對日後公司的經營管理承擔全部責任”。

草根知本聲明強調,通過司法部門立案調查,已確認該案件是上海嘉外前負責人劉某操控,並與其關聯的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的個人涉嫌刑事犯罪行為。“上海嘉外是由劉某創立,並全面負責經營管理的一間進出口貿易公司。草根知本集團對其進行了投資”。

聲明還指出,草根知本集團對上海嘉外“前負責人”的個人違法行為表達強烈的譴責,對自身未盡到對投資合作方透徹的盡調和監管責任深感愧疚,深表歉意。“目前,草根知本已全面接管上海嘉外,對日後公司的經營管理承擔全部責任”。

據公開資料顯示,草根知本成立於2015年4月,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與王航、席剛等合夥人共同發起的產業投資平臺,目前席剛的公開身份為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草根知本有限公司總裁。

附聲明原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63

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在食品抽檢中合格率最高

據新華社報道,1月9日,2016中國乳制品行業質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會上表示,在2016年國家監管部門抽檢的34大類食品中,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已達最高水平。

宋昆岡介紹,雖然2016年上半年,乳制品行業由於消費信心不足,市場銷售增長乏力,國際市場乳制品價格低迷,國內生產處於較低水平的增長。但2016年下半年,伴隨著國內市場的複蘇,國際市場乳制品價格的提升,國內乳制品生產消費出現了平穩發展的好形勢。特別是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乳制品監督抽檢共計24581批次,不合格批次62個,合格率99.8%。2016年1—11月份,嬰幼兒配方乳粉國家級抽檢2402批次,合格2378批次,合格率達99.0%。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二處負責人李祥章在會議中表示,乳制品是食品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行業指向標,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更是重中之重。“嬰幼兒配方乳粉註冊制、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展開的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以及近期啟動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規範問題的監督檢查工作,都是將乳制品質量監管納入到國家部門監管的工作中。”

根據收集到的國家監督抽檢結果顯示,2016年1—11月份,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不合格產品24批次。其中,標簽不合格、微量營養素不達標,微生物不合格是主要原因,除去標簽不合格樣品,產品合格率達99.4%。

“2016年國家抽檢不合格產品都屬於偶發性的質量問題,沒有系統性、普遍性或區域性、局部性的風險。” 宋昆岡表示,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既不是工藝問題,更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加強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制度的重視和尊重,才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

國內市場銷售增長的乏力並沒有影響進口乳制品的湧入。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處長韓奕介紹,2016年1~11月,乳制品進口量首次突破200萬噸,乳制品進口數量和貨值分別達到211.57萬噸和60.8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81%和11.56%;液態奶進口58.23萬噸,貨值5.8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6.48%和37.79%,產品主要來源於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此期間被退貨銷毀的不合格產品共144批次,共計330噸,主要為液態奶和奶酪。

在進口大幅增長的同時,乳制品出口停滯不前,2016年1~11月,共出口乳制品3.04萬噸,貨值746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71%和29.61%。其中,液體乳出口2.06萬噸,同比減少-7.29%;乳粉出口0.3萬噸,同比增長-35.34%。

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24家獲得“質量金獎”和產品質量優秀獎的企業頒獎,表彰以上企業在2016年國家監督抽檢和協會“主流品牌月月抽檢”中獲得的優異成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