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健康險互聯網化挖掘“大健康”市場巨大潛力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要求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提出要“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健全醫療保障體系。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激發下,商業健康險市場被認為是未來我國保險市場的一大增長點。然而,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如何能夠轉化成有效保費,是放在保險公司面前的一大挑戰。

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領域規模最大的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健康險”)總經理毛偉標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要激發市場潛力,關鍵是要有好的商業模式,把這部分有效的市場轉化成保費,和所有的醫療服務方整合到一起,為民眾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而在互聯網+的浪潮下,健康險互聯網化也是商業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監會數據顯示,在“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今年健康險發展迅猛,前三季度增速達86.8%,增長率遠超產壽險。

當然,如此之高的增長率的另一面也是健康險目前的低基數。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647.74億元,在近2萬億元的同期人身險保費規模中占比不到20%。盡管健康險在我國並非是新興險種,但相較產險、壽險的保費規模,國內健康險發展相對滯後。但這也是市場的潛力所在。

據毛偉標介紹,縱觀國際市場,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其最大的產業就是醫療健康產業。美國的大健康產業占GDP比重達20%,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這一比例占比也可達11%~15%。

“未來隨著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人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國家層面推動整個健康中國的發展,非常保守地估計到2020年醫療費用支出超過8萬億元,假設醫保支付一半,那剩下4萬億元就是健康險的空間。”

那如何將市場空間轉化為有效保費呢?

毛偉標的答案是“商業模式”。“關鍵是商業健康險怎麽樣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把這部分有效的市場轉化成保費,和所有的醫療服務方整合到一起,為民眾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商業健康險不僅是買保障,也要提供各種各樣的醫療服務。”

毛偉標表示,要做商業健康險離不開醫療服務機構、付費方、病人三方的平衡構建起來的大醫療衛生體系的整個頂層設計。

“公立醫院在進行改變,我們其實也跟著一起去探索合作模式,10年前和公立醫院談深入合作,那種機會或者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現在很多三級甲等醫院改革的力度和方向非常好,我們在和他們談一些深入地合作,比如我們參保人去醫院,有一些什麽樣的服務、模式,雙方可以共擔風險。如果這個模式可以把規模鋪開,商業健康險一定可以做起來,這和整個醫療環境是密切相關的。放在過去可能不可行,放在未來可能太晚,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事實上,和健康險一起在近年實現暴增的還有互聯網保險。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5年間增長了69倍。在毛偉標看來,互聯網保險和健康險這兩個行業“爆點”結合在一起自然可以擦出不小的火花。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平安健康險在業內率先提出“成為中國最大的管理式醫療保險公司”的戰略布局,旨在成為大家身邊的健康管家。為觸達C端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平安健康險積極擁抱互聯網,在產品、服務、渠道等方面“觸網”,從無到有的互聯網平臺目前月平臺保費已突破2000萬元。

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平安健康險積極“部署未來”,在組織架構上,形成銷售、移動業務、創新業務等三大業務中心;持續加強能力平臺建設,率先在業內建立“1+N”全線產品體系、以客戶為核心,打造 “數字化、智能化、全流程”運營流程,搭建“多層次、海內外、O2O”醫療網絡體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醫療服務。

據毛偉標介紹,近日平安健康險與國內領先的第三方保險服務銷售平臺向日葵保險網展開戰略合作,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方式在產品設計開發、保險數據挖掘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這也是國內首家大型專業健康險公司與互聯網保險第三方開展深度合作。

不過,毛偉標也坦承,在健康險互聯網化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商業健康險和壽險以及其他的金融產品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商業健康險除了保風險外還有一塊重要的內容——醫療健康服務。很多服務不太容易在線上實現,尤其是醫療服務。如何將線上線下打通,把醫療流程走通,讓客戶在風險受保障之余有更好的服務,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其次,商業健康險涉及就醫、保障等多方面內容,有時相對壽險或者其他的競爭產品更複雜一些,如何在線上化之後設計出客戶容易理解的適合在互聯網上銷售的產品,也是我們需要去認真研究開發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