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居民小區普惠型的兒童公共服務缺乏的現狀,中國正在推進“兒童友好型社區促進計劃”。到底什麽樣的社區算是兒童友好型社區?請對照一下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兒童友好社區專委會剛剛完成的兒童友好型社區標準,看你家的小區離“兒童友好型社區”還有多遠。
一個兒童友好型社區需要符合以下九個原則:
1,兒童安全(防走失、防侵害、防意外傷害)
2,兒童友好的空間與環境設計(自由玩耍的公共空間、戶外集體活動的場地)
3,社區與學校的聯動
4,社區與家庭的聯動
5,社區與提供兒童公共服務的社會性組織的聯動
6,駐區單位對社區兒童友好
7,駐區企業對員工及員工子女友好
8,兒童參與社區治理權利的體現(知情權、發言權、建議權)
9,相關兒童公益服務的專業化人員(比如媽媽社區服務員等)
如果你覺得上述標準有些複雜,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心理教研室主任周念麗提出了一個更加簡便的標準建議。她認為,一個兒童友好的社區理想狀態是具備“四室一館”:
1,托兒室,可以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靈活的、安全的托兒服務;
2,早期啟蒙機構活動室,這個活動室可以幫助更早開發嬰幼兒的智力和體力發展;
3,特殊教育室:中國特殊兒童的數量巨大,包括各種遺傳類疾病、自閉癥等。設在社區里的特殊教育室可以幫助家長更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並為孩子提供相應的康複鍛煉。目前在中國,0-6歲殘疾兒童中有近35%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康複服務。
4,科學育兒咨詢室,給焦慮中的爸爸媽媽以及祖輩提供有針對性的咨詢服務。
5,兒童圖書館,給嬰幼兒提供一個快樂閱讀的空間。
對比下看,你家小區離兒童友好型社區還有多遠?如果還很遠,不必沮喪,由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藍河發起的“中國兒童友好社區促進計劃”已經啟動,不久的未來,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友好社區出現,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快樂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