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譯者:潘倩
“10個人你就可以創立一個互聯網公司,你就可以獲得上億的用戶。創立這樣的公司,你不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但是卻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甚至是巨額的收益——所以人們對此趨之若鶩。”大約只有50名投資人正在尋求真正可以為人類帶來實質性變革的技術突破,而這就是佩奇眼里谷歌要做的事情。“這種事,總得有個人去做吧!”
谷歌CEO佩奇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談了對谷歌未來的看法,以下是專訪內容:
佩奇的偉大設想:
佩奇表示:“我們完全有可能解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現年41歲的拉里·佩奇已經著手開始考慮實現上述“奇想”的可能性。在谷歌近日的重組中,佩奇已將手頭的大多數業務移交給新的副手,以留出更多空間來實現更遠大的抱負。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是佩奇創始谷歌時立下的豪言壯誌,但現在,這已無法盡言佩奇腦中的構想。他的目標在於,用谷歌廣告業務的收益,在未來可能的繁榮產業中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而涉及的領域包括生物技術到機器人技術。
這或許正預示著,世界上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或已準備將壟斷所得的大量資金投向另一片科技“淘金潮”。
谷歌的困境:
自2004年谷歌公司上市以來,10年之內公司提出過一系列口號,諸如“絕不作惡”、“讓世界更美好”等等,一直以理想主義化為賣點;而谷歌強大的權力和財富也已經招致來自各方的諸多不滿與回擊,特別在歐洲,已經展開了對谷歌資金的反壟斷調查。
盡管如此,佩奇仍然堅持與謝爾蓋·布林在“純真年代”一同創始谷歌時所立下的“利他原則”,絲毫沒有要縮手的意思。佩奇說:“社會目標依然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一直在努力通過谷歌來實現這個目標,但我認為未取得想象中的成功。” 當問及著手於新的目標是否意味著谷歌需要改變一條新的使命口號時,佩奇直言“的確如此”,但至於具體會改成什麽,他們“仍在努力設想中”。
“我們正處於一個未知領域之中”他說,“我們正努力尋找一種方式,可以盡可能利用一切資源並且在世界上發揮更積極的影響”。而對於谷歌投資者而言,這樣大資金的冒險投註不得不令他們有所顧慮,而這或許才剛剛開始。
樂觀的是,雖然谷歌放出消息準備開始進行新的冒險投資,公司資金依然保持積累態勢,目前已達620億美元。但作為公司管理者,佩奇也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管理著一所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谷歌的高曝光率以及5.5萬名職員無疑要求佩奇以更高的責任感,因此在措辭和決策上也相較以往更為小心謹慎。
矽谷的困境:
佩奇表示,盡管目前矽谷依然處於科技領域的頂峰,正處於周期性繁榮的中間階段,但是目光定位卻不夠長遠。“的確有許多資金和激情,且這些事情在周期性地發生”,他說,“但你可能在未來的100年內根本就不會去在意。”
但他認為這樣的經濟多少有些過熱了,在低成本高收益的利益驅動下,許多資金湧入科技產業。“10個人你就可以創立一個互聯網公司,你就可以獲得上億的用戶。創立這樣的公司,你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是卻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甚至是巨額的收益——所以人們對此趨之若鶩。”
佩奇估計,大約只有50名投資人正在尋求真正可以為人類帶來實質性變革的技術突破。如果說有什麽因素在阻礙著這些“偉大想法”的發展,那絕對不是資金短缺或者什麽無法跨越的技術障礙,而是缺少這些大創意背後的人為支持。佩奇稱,他所追求的這類技術突破並不缺少前沿技術上的支持,而是缺少一群人的勃勃雄心。社會機構,尤其是政府機構,依然沒有給予這些領域以足夠的重視。
有人提出質疑,這樣一個或許是世界上最長期、最雄心的科技項目是否應當由政府來投資負責,而並非由一個私人企業來買單,佩奇這樣回應:“這種事,總得有個人去做吧!”
“工程師”的樂觀讓一切成為可能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教授的兒子,工程師式的思維在佩奇那里表現得非常明顯。據認識他的人介紹,相比於開個群體會議,他更喜歡直接深入到技術層面。比如,佩奇會具體介紹自己又是如何運行數據中心,公司要支付多少電費,以及如何設計一個新電網。
這樣一名基於“實幹”與“可操作性”的樂觀主義者,似乎有理由讓我們相信,技術的確可以改變一切。對於文章開頭所提及的“異想天開”,完全可以通過技術革新來實現,佩奇對此這樣解釋:
——如何解放90%的勞動力
他認為人工智能將獲得迅猛發展,計算機以及機器人將可以接管人類大多數工作。到時候,90%的人將放棄今天正在從事的工作。但人們會為失去工作而後悔嗎?佩奇說,技術的發展將令許多工作變得過時,因此無需再為此浪費時間。他說:“每個人按部就班地工作,低效率地做事,以確保工作安全——像這種想法對我而言沒有意義,也不是正確的答案。”
——物價如何下降
除此之外,佩奇還看到技術的另一個好的影響,即會令許多日常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另一個通貨緊縮時代就此來臨。佩奇說:“即使人類工作被顛覆,但在短期來看,我們需要的產品成本會大幅下降。我認為這很重要,只是還未被人發現。”佩奇認為,新技術不是令企業效率提升10%,而是以10倍速度提升,這就會讓價格下降。
而房價同樣將會隨之“崩潰”。人們不再需要100多萬美元來買塊地,矽谷心臟地區帕羅奧圖的平均房價也沒有理由再超過5萬美元。對於許多經濟拮據的人來說,這種變化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無論如何,佩奇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這件事情。而想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最終將發展到哪一步目前也不得而知。但至少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些追求幸福生活的“異想天開”總歸都是些好事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