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主意的社会起源 谢文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1-08/100215059.html

谢文

  经常有网络公司领导或是年轻人抱怨,说创新真难,首先难在想不出好主意或者听不到好主意。问及原因,或者说员工素质低只会抄袭;或者说经营压力大没时间思考和学习;或者说中国社会环境不适合创新。

  胡泳教授翻译过一本《未来是湿的》,介绍了一篇在美国社会学界和商学界很出名的论文,这些朋友读读也许会找到一些更靠谱的解释。这篇2004年发表的文章名为“好主意的社会起源”(The Social Origins of Good Ideas),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和商学院教授伯特(Ronald Burt)。20多年前我当学生时,伯特是我的导师。他爱用长句和怪词,文章不好读,而他擅长的社会网络分析统计学方法更让没受过科班训练的人读来不知所云。我试着用街头语言把他的发现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伯特教授常被一些美国大企业请去做顾问,我当学生时就跟着他给苹果和IBM做过企业内社会网络分析。2001年,一家著名美国IT公司换了管理 层,请伯特教授研究为什么公司创新力下降。他选了相对隔绝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伯特请400多名经理各自提出改进业务的主意,然后请两位新领导 分别给打分。他同时也请经理们报告经常与什么人讨论业务问题,以此获取了他们的直接讨论网络的数据。

  经过复杂的统计分析,伯特发现如果一位经理的讨论网络中只包括本部门的人,这些人经常互相直接讨论业务,这位经理出的主意基本上毫无价值,被两 位领导直接扔进字纸篓,连得1分的资格都没有。理由是这些主意过于拘泥于本部门业务细节的改进和维护,对公司整体战略转型毫无贡献。但如果一位经理讨论网 络中包括本部门以外的人,他提出好主意的概率就比较高。

  根据结构社会学的理论假设,人们通常喜欢与和自己相类似的人来往,就是所谓同质偏好,也就是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样,一个群体内部的 同质性就高过群体外部,也高过群体之间。群体内部会自然产生趋同化的群体压力,排斥任何外来的异端邪说,产生所谓“回声堂效应”,也就是你呼我应,我呼你 应,相互加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熟门熟路老一套。人人的长处和短处差不多。长此以往,这个群体创新力下降,出不了能够改变现状的好主意。一堆 这样的群体凑在一起,个个向心力很强,彼此间不沟通,不来往,就导致信息流通上的断层和组织结构上的缝隙,伯特称之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还专门为此写过一本书。如果哪位经理把部门外的人作为自己讨论网络的一员,他就为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和沟通搭起了桥梁。这位经理就成了信息中介 和主意掮客,由于身处结构洞,就拥有了某种社会资本,成为与众不同的佼佼者。所以,有意识地寻找一个组织体系内的结构洞,主动担任信息中介和主意掮客的角 色,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伯特强调,能否想出好主意与智商关系不大:“那些人际关系跨越结构洞的人能较早接触到多种多样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这使得他们在产生好主意方面 比他人竞争优势明显……似乎他们拥有创造性天赋。这种创造力并非源于深不可测的智能,而是更接近于进出口业务的性质。一个群体中的普通主意对另一个群体而 言,可能是创意无限的洞见。”

  能否想出好主意肯定不能靠找到结构洞、增加社会资本这一条,但这一道理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同美国相比,中国网络公司,特别是相对成功的公司在寻求持续发展和战略转型方面,主要依靠的还是“回声堂效应”。创始人一开口,底下一片拥护声。

  美国高科技公司大量聘用外部顾问,出资开研讨会,同时很重视收购兼并。它们也许理论上不懂“结构洞”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在增加新主意、新思路的 来源,打破已经板结和僵死了的内部结构。这对急于获得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力的公司尤其重要。要想得到好主意,首先要创造好主意产生的土壤。这一点对 中国网络业的公司尤其值得思考。

  作者为互联网资深评论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4

關於 iPhone 的起源/08年財富的採訪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110720732/

今年2月,《財富》高級編輯貝齊·莫里斯 (Betsy Morris) 在夏威夷的柯納鎮 (Kona, Hawaii) 採訪了喬布斯。當時他正在那裡與家人一起度假。訪談內容涉及了蘋果的成功之道、發展障礙以及沒有史蒂夫·喬布斯的蘋果將會何去何從。

關於 iPhone 的起源

我們都用過手機,體驗總是極其恐怖。軟件爛得一塌糊塗,
硬件也不怎麼樣。我們和朋友聊過,他們也都非常痛恨自己的手機。每個人都痛恨自己的手機。於是我們覺得,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變得更加強大,擺出來也會很有意思。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的意思是,每年有10億部手機被賣掉,這單生意在數量上可比隨身聽龐大多了,這相當於每年個人電腦出貨量的四倍。

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我們要做出一款可以讓我們自己都一見鍾情的手機。我們手中有技術,我們手中有源於 iPod 的微型製造工藝,我們手中還有來自 Mac 電腦的精密操作系統。從未有人想過往手機裡放進一個如 OS X 般精密的操作系統,看來這確實是個問題。在公司內部,針對我們能否實現這一目標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爭論。我不得不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我們可以做到的。讓我們試試看吧。"那些最聰明的軟件工程師說,他們可以做得到,而我們必須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果然做到了。

關於蘋果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

我們之所以去做 iTunes ,是因為我們都熱愛音樂。我們在 iTunes 身上做出了自認為最好的音樂播放器。
然後我們又都希望隨身攜帶全部的音樂資料庫。產品團隊展開了非常艱辛的工作。它們之所以這麼賣命,就是因為我們都需要一個這樣的產品。你知道嗎?我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就是最早期的那幾百個用戶。

這事兒和流行文化無關,和坑蒙拐騙無關,
和說服人們接受一件他們壓根兒不需要的東西也無關。我們只是在搞明白我們自己需要什麼。而且我認為,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維體系,以確保其他許多人都會需要這麼個東西。我們收了錢就是來做這事兒的。

所以你沒法走大街上去問別人,你說,下一件牛叉的事情會是什麼?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曾經有過一句經典語錄,對吧?他說:"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

關於戰略選擇

我們從不做市場調研。我們不招顧問。這 10 年來我唯一招過的顧問是家公司,我讓他們幫忙分析 Gateway 的零售策略,好讓我們不(在開設蘋果零售店時)
犯下與他們一樣的錯誤。但我們從來不招顧問,從本質上說。我們只是想做出偉大的產品。

我們之所以開發 iTunes 音樂商店,是因為我們覺得,
能夠以電子方式購買音樂會相當了不起,而不是因為我們計划去重新定義音樂產業。我的意思是,音樂發行逐步電子化的趨勢簡直已經白底黑字地寫在那兒了。這再明白不過了,我們憑什麼要多花錢啊?音樂行業的油水夠肥了。如果你可以簡單地通過電子進行傳播,為什麼還要多花那些冤枉錢呢?

關於蘋果員工的動力

人這輩子沒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絕倫。因為,
這就是我們的宿命。人生苦短,你明白嗎?所以這是我們為人生做出的選擇。我們本可以在日本某地的某座寺廟裡打坐,我們本可以揚帆遠航,管理層本可以去打高爾夫,他們本可以去掌管其他公司,而我們全都選擇了在這輩子來做這樣的一件事情。所以這件事情最好能夠他媽的做好一點。它最好能夠物有所值。我們覺得它的確還不賴。

關於為什麼人們選擇在蘋果工作

因為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做不了你在蘋果可以做的事情。
在那些電腦公司裡,工程學早就沒影兒了。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裡,他們根本不瞭解軟件層面的事情。所以你現在根本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做出你能在蘋果公司裡做出來的產品。蘋果是唯一一家將方方面面全盤掌控的公司。

沒有其他公司能夠造一台 MacBook Air 出來,因為我們不僅控制了硬件,我們還控制了操作系統。
得益於操作系統和硬件之間的緊密互動,我們才可以實現目標。在 Windows 和戴爾筆記本之間就沒有什麼緊密互動可言。

我們骨子裡就是一家消費品公司,
你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才是我們關注的對象。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對整個用戶體驗負責。如果表現不及格,那就是我們的錯。錯就一個字。

關於蘋果能否沒有他

蘋果公司人才輩出。我把蒂姆·庫克 (Tim Cook) 提拔成了 COO 並將 Mac 部門交到了他手上,他確實成績斐然。我的意思是,有人說:"哦,
老天,如果(喬布斯)被公交車給碾死了,蘋果就歇菜了。"不過,你知道嘛,雖然這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兒,但董事會肯定會為 CEO 這個位置列出一些不錯的人選。我的任務就是將整個管理團隊都培養成優秀的繼任者,我確實在嘗試這麼做。

關於他苛刻的名聲

我的工作不是對人表現得和藹可親。我的工作是讓他們做得更好。
我的工作是把公司裡的各種資源聚攏到一起,清除路障,然後把資源投放到最關鍵的項目上。我的工作就是把我們手下這些牛人們召集起來然後督促他們然後讓他們做得好上加好。怎麼做呢?那就只好採取更為極端的思路。

關於蘋果的專注

蘋果是一家價值 300 億美元的公司,但我們的主要產品卻少於 30 種。我不知道這種事情過去有沒有發生過。但毫無疑問,
過去那些了不起的電氣公司都擁有數以千計的產品。我們相比之下要專注得多了。人們以為"專注"的意思就是對你必須關注的事情點頭稱是。這並不是"專注"的全部內涵。"專注"意味著必須對另外 100 個好點子說不。你必須謹小慎微地做出選擇。

對於那些我們做了的事情和那些我們沒有做的事情,
我都同樣引以為傲。這裡有一個再貼切不過的例子:很多年以來,我們都迫切地需要做出一款 PDA 產品,而終於有天我意識到,90% 的 PDA 用戶只是在路上把信息從裡頭調出來而已。他們不會把信息放進去。沒過多久,手機就實現了這樣的功能,於是 PDA 市場就萎縮到了今天的規模。所以我們決定不進入這個領域。如果我們選擇了跟進,我們就沒有資源去開發 iPod 了。我們基本上會連它的影子都見不著。

關於他的管理風格

在蘋果公司,我們有 25,000 人。差不多 10,000 人在專賣店裡工作。而我的工作是和最頂端的大約 100 個人協作,這就是我的工作內容。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是副總裁之類的領導,他們中的一些人只是貢獻卓著的關鍵個體。所以如果有好點子出現,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把它傳播開來,問問各人的看法,讓人們圍繞著它展開討論,就此爭論不休,讓想法在這個由 100 人組成的群體裡充分循環,讓不同的人從不同的層面對它展開無聲的摸索,你知道的,就是深入摸索。

關於擁有操作系統的好處

這使得我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創新,而不要像戴爾、
惠普和其他所有公司那樣看著微軟乾著急。因為微軟有自己的時間安排,或許是出於好意。我說的是, Vista 好像讓人等了有個——七八年的?如果你需要等上八年,那為新硬件添加新功能就無從談起了。而我們則可以自行決定孰輕孰重,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以更有整體感的眼光看問題。這也意味著我們不但可以把系統玩弄於股掌,還可以為 iPhone 和 iPod 製作特別的版本。而且,你知道的,如果沒有操作系統的話,我們什麼都實現不了。

關於他馬拉松似的週一例會

當你招到了真正的人才,你就必須讓他們分擔一部分生意,
並且充分放權。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就不能發表意見了。可是你招他們進來就是為了把接力棒交到他們手裡。我希望他們能夠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讓他們瞭解所有事情,而不是停留於自身的業務範圍之內。所以我們每週一做的事情就是回顧整個公司的運營情況。我們著眼於之前一週的銷售項目,我們著眼於每個正在開發的產品--以及我們那些麻煩纏身的產品,那些需求超出了我們能力範圍的產品。所有正在開發中的產品,我們都會回顧。我們每週都做這件事情。在蘋果公司,我們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但這是為數不多必須雷打不動的慣例之一。

關於排除萬難

當我們在皮克斯 (Pixar) 製作《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 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我們不得不承認劇本實在不行。
它就是不過關。我們一度將工期暫停了5個月......我們讓每個人都拿著工資放大假去了。好好琢磨了一番之後,他們做出了你所看到的《玩具總動員》。假如當時他們沒有停下來的勇氣,那也不會有最終的《玩具總動員》,甚至也不會有皮克斯的今天。我們曾稱之為"危機總動員",而且指望著這種事情別再發生。但是你知道嗎?每部電影身上都發生了同樣的事情。當然我們不再停工5個月,我們找到了更聰明的解決辦法。但是總會有那麼些山窮水盡的時刻,但是要矇騙自己其實並不難——說服自己:其實你心裡清楚,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好吧,那你知道嗎?在蘋果,幾乎每個大項目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拿 iPhone 舉例。我們曾經有過一個迥異的 iPhone 封裝設計,那時候離面世已經為時不遠,甚至沒有時間再做改動了。在某個週一的早晨,我走進公司說:"我就是不喜歡這個東西。我無法說服我自己愛上這個玩意兒。而這是我們做過的最重要的產品。"

然後我們就按下了重啟鍵。
我們重新回顧了曾經做出來的無數款模型機以及曾經有過的想法。最終,我們做出來了今天你看到的 iPhone。相比之下,好得出人意料。那個過程簡直是去地獄裡走了一圈,因為你不得不當著整個團隊的面說:"你們在過去一年裡做出來的所有東西,我們都要全盤否定並且重頭再來。而且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因為我們已經沒時間了。"而你知道每個人都說了什麼嗎?"算我一個。"

這種情況發生得比你想像的頻繁得多,
因為這不僅僅是工程學和科學。這也是藝術。有時候當你身處這種危機之中,你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把整件事情推向終點。但我們總是能夠到達彼岸。所以我們總是胸有成竹,雖然有時候你會心生疑慮。我認為事情的關鍵在於,我們在這種時候不會被完全嚇倒。我指的是,我們全身心地投入了這些事情之中。

關於 iPod 的引爆點

有段時間我們過得很艱難。Mac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為眾人所接受,這些人選擇了 Windows。即便我們全力以赴,市場份額卻沒有增長。
有時候,這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滿盤皆錯。或許我們的東西不夠好,即便我們相信它已經達標。或許人們對此根本就漠不關心,這會讓人心情更糟。

iPod 的出現讓我們突破了操作系統的玻璃天花板。事情的美妙之處在於,
它證明了蘋果式的創新、蘋果式的工程學以及蘋果式的設計都是至關重要的。iPod 佔據了 70% 的市場份額。即便是在多年打拚並見證了 Mac 電腦 4% 至 5% 的市場份額之後,我仍然無法用語言形容 iPod 對於蘋果來說有多麼重要。它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劑藥效驚人的強心針。

關於他們之後的作為

我們幹勁倍增,並且更加努力。我們曾經說過:"這事兒挺不錯,
讓我們搞得更大點。"我的意思是,Mac 的市場份額在每個季度都有增長。我們的增長速度是整個行業的四倍。而且我們正保持著這個勢頭。我們把英特爾處理器放了進來,而且我們不僅可以跑 Mac 軟件,還可以運行 PC 上的應用程序。我認為這件事情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人們終於意識到,他們沒必要再忍 Windows 了——其實還有另一個選擇。我認為在此之前,從來沒人這樣想過。

關於開設蘋果專賣店

很簡單。
蘋果教的偉大光芒會讓信徒們開著車子跋山涉水前往同一個幸福的終點站,對吧?他們會開車去一個特別的地方做愛做的事。但是對於 Windows 用戶來說——我們就有必要普度眾生,讓他們皈依Mac門。他們不會開車去什麼特別的地方,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Mac電腦,他們甚至都不願意花上20分鐘來開車來瞅瞅,他們擔心自己壓根兒就不喜歡蘋果。

但是如果我們把店面開在大商場裡或者大街上,
人們會經常走過路過,而我們就可以將20分鐘的車程縮短為20步的距離。然後呢,他們進來參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為這樣就不用付出什麼成本了。所以我們決定將蘋果專賣店開到車流密集的區域。它確實奏效了。

關於趕上下一波技術熱潮

事情的發展速度其實十分緩慢,這你也知道的。確實如此。
這些一波接一波的技術熱潮,你早在它們發生之前就能夠預見到了。你需要做的,只是精明地選擇站上哪一波熱潮的風口浪尖。如果你站錯隊,那麼你就會浪費許多精力。但是如果你走對方向,它呈現魅力的速度也是相當之緩慢。這也許要耗費數年之久。

多年前,我們最具前瞻性的觀點之一,
就是不要涉足任何我們不具備核心技術的領域,這樣你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我們意識到,對於絕大多數——或許是全部——
未來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而言,軟件都將是核心技術。而我們在軟件領域實在是得心應手。我們會做操作系統;我們會做 iTunes 這樣能夠同時在 PC 和 Mac 上運行的程序;我們會做嵌於設備內部的程序,讓你放進 iPod 和 iPhone 裡面;我們還會做運行於悄無聲息之中的後端軟件,比如 iTunes。

我們可以編寫各種各樣的軟件,
讓它們交織在一起並無縫地協同工作。現在你問問你自己,還有哪些其他公司可以做這件事情?肯定寥寥無幾。在發現了人們討厭自己手機的事實之後,我們對自己的手機產品變得極端興奮,原因在於,我們沒發現還有誰有能力做出這樣的壯舉。沒有任何一個掌上設備製造商在軟件領域有實力可言。

關於尋找人才

如果要招一個級別夠高的員工,那麼此人能否勝任就像是在賭博。
他們必須智商夠高。但對我來說,問題則在於:他們是否會愛上蘋果?因為如果他們能夠與蘋果墜入愛河,那麼其他所有事情就會迎刃而解。他們會以蘋果的最大利益為工作的出發點,而不是出於個人利益、史蒂夫的利益或者其他某個人的利益。

招聘絕非易事,就像是大海撈針一般。
我這輩子經手過的招聘人數大概在 5,000 以上。我對待此事的態度非常嚴肅。你無法在一個小時的面試裡瞭解足夠多的信息。所以在最後,你只能憑藉直覺做出選擇。我對這個人印象如何?他們在面對挑戰時會如何反應?他們現在為什麼會來到這裡?我問所有人:"你為什麼來這裡?"答案本身並不是你想要的東西。這只是元數據。

關於失敗,目前為止,關於 Apple TV 的失敗

說說我的看法。每個人都曾經嘗試過為客廳開發一個了不起的產品。
微軟試過了,我們也試過了——每個人都試過了。我們失敗了,在目前看來。

所有人都試過了,所有人都以失敗告終,包括我們。
而且這就是為什麼我將其稱作一項"愛好"。它還不可以稱作一個生意,它只是一個愛好。

我們已經做出了第二次嘗試——"Apple TV, Take 2"是我們在公司內部對它的稱呼。我們意識到,
我們做出來的第一款產品只是在幫助你從電腦上取得內容,並且通過無線網絡發送到 Apple TV 上面。

嗯,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人們想要的體驗。我的意思是,沒錯,
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你的照片也不錯——但那是蛋糕上面的霜糖,而不是蛋糕。事實證明,人們真正需要的,是電影

所以我們開始和好萊塢片商進行對話,
並且成功地取得了所有好萊塢大片商的租賃授權。現在 iTunes 裡面只能找到大約 600 部電影,但是在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就會擁有數以千計的選擇。我們把價格降到了 299 美元,準備看看效果如何。至於這會不會引發你的共鳴,並且成為你願意與之共度餘生的鍾情之物?等著瞧吧。我看行。

關於經濟衰退期的管理

我們之前已經經歷過了一次,就是在 dot-com 泡沫破滅的時候。我告訴公司的是,
我們會在經濟衰退期裡繼續堅持自己的投資思路。既然我們曾經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將他們招進蘋果,我們就不會裁員。我們不到迫不得已,絕不會裁員。而且我們還將持續撥款。實際上,我們當時計劃調高研發預算,這樣在度過經濟衰退期之後,我們才可以領先於競爭對手。我們確實這樣做了,而且行之有效。這次,我們還會做出一模一樣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5

抵制洋貨運動的起源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94

      近日,因釣魚島事件,國內爆發了抵制日貨的民間運動,很多年輕人覺得很新鮮。接下來兩篇專欄,我從商業史的角度談談抵制洋貨這件事,說的不對,大家多批評,不過別砸我的車。


  按社會學家漢斯·孔恩的定義,民族主義是一種思想狀態,認為國家是政治組織的理想形式,也是文化創造與經濟繁榮的源泉。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民族主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命題,它像一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經,稍有撥動,就能引發喧天的風潮。一百多年以來,外國人給予中國人的恥辱 是如此的平常,這些記錄包括一切可以想像得到的方式,從巨額賠款到割讓國土,從火燒皇家園林到兩個外來軍隊在中國土地上交戰。


  民族主義的狂熱便是在這樣的土壤上熊熊燃燒起來的。當國家和民眾無法從軍事和政治上獲得尊嚴之後,民族主義的「地火」就曲折地向商業領域轉移。在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帶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抵制洋貨運動一直是民族企業最鋒利的武器。


  自20世紀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抵制運動發生在1905年,對象是美國貨。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制定排華法律,在十年內拒絕中國工人進入,並對在美華人 進行了種種人權上的限制。夏天,在華人勞工輸出的基地華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和抵制美貨運動,至少有10個省份出現了遊行。一個叫F·W·福斯特 的觀察者在當年的報紙上評論說,「中國人抵制美貨,是老大帝國反對外國的不公正和入侵的憤恨情緒在覺醒的顯著證據。」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1905年的這 場抵制運動是「第一次跨越了各種社會團隊的大眾抗議」。


  第二次全國性的抵制運動發生在1908年,對象是日本貨。這年開春,廣州官員以走私武器為理由查封一艘日本輪船「二辰丸」,日本政府強勢干預,中方迫 於壓力,釋放了日船。這個事件激怒了中國人,他們認為清政府懦弱無能。憤怒很快演變成一場日貨抵制運動。廣州的商會和同鄉會發出公告,號召抵制日貨,他們 甚至還提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抵制目標—直到所抵制的貨物總值相當於對日賠款總額。這場抵制一直持續了一年多。1909年,日本加快在東北三省的政治和經 濟滲透,宣佈它將擁有從瀋陽到安東的鐵路的建設權,很快在東三省的城市也爆發了大規模的抵制日貨運動。


  這些抵制運動直接催生了第一批現代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1911年12月,上海成立中華國貨維持會,滬上幾乎所有知名的商人全數參與,最初的宗旨是力圖用國貨原料製作禮服,後來很快轉型成全國性的洋貨抵制領導機構。


  1912年12月,維持會召集國內各主要城市的商會代表,在上海召開維持國貨大會,就維持國貨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展開討論。


  以民族主義為旗幟的抵制洋貨運動,每隔三年至五年就會大規模地爆發一次,這構成了百年中國企業史上一個十分顯著的現象。對民眾而言,抵制運動能夠極大 地滿足民族自尊心;對政府而言,當然樂觀其成,這些運動甚至可以成為對外談判的籌碼。日後我們看到,在重要的抵制運動中,政府是幕後最主要的策動者。立足 剛定的民族企業家更是抵制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他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合法而富有道德感地驅逐或打擊競爭對手。就跟民族主義的複雜性一樣,抵制運動 對中國商業環境和市場成熟的正面、負面意義,一直是一個十分微妙的課題,它甚至從來沒有被認真地討論過。


  自1910年之後,中國的洋貨抵制運動找到了一個固定的「假想敵」,它就是日本公司和它們的商品。下篇專欄,我接著說。

 

作者:吳曉波(財經作家,上海交通大學EMBA課程教授,「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常年從事公司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85

霍金:《宇宙的起源》演講 米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34cdc10100a8cg.html
 
根據中非Boshongo人的傳說,世界太初只有黑暗、水和偉大的Bumba上帝。一天,Bumba胃痛發作,嘔吐出太陽。太陽灼幹了一些水,留下土地。他仍然胃痛不止,又吐出了月亮和星辰,然後吐出一些動物,豹、鱷魚、烏龜、最後是人。

  這個創世紀的神話,和其它許多神話一樣,試圖回答我們大家都想詰問的問題:為何我們在此?我們從何而來?一般的答案是,人類的起源是發生在比較近期的事。人類正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樣,它不可能存在那麼久,否則的話,它應該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一點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應該很清楚了。

  例如,按照Usher主教《創世紀》把世界的創生定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時。另一方面,諸如山嶽和河流的自然環境,在人的生命週期裡改變甚微。所以人們通常把它們當作不變的背景。要麼作為空洞的風景已經存在了無限久,要麼是和人類在相同的時刻被創生出來。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宇宙有個開端的思想。例如,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相信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久的時間。某種永恆的東西比某種創生的東西更完美。他提出我們之所以看到發展處於這個情形,那是因為洪水或者其它自然災害,不斷重複地讓文明回覆到萌芽階段。信仰永恆宇宙的動機是想避免求助於神意的干涉,以創生宇宙並啟始運行。相反地,那些相信宇宙具有開端的人,將開端當作上帝存在的論據,把上帝當作宇宙的第一原因或者原動力。

  如果人們相信宇宙有一個開端,那麼很明顯的問題是,在開端之前發生了甚麼?上帝在創造宇宙之前,他在做甚麼?他是在為那些詰問這類問題的人準備地獄嗎?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十分關心宇宙有無開端的問題。他覺得,不管宇宙有無開端,都會引起邏輯矛盾或者二律背反。如果宇宙有一個開端,為何在它起始之前要等待無限久。他將此稱為正題。另一方面,如果宇宙已經存在無限久,為甚麼它要花費無限長的時間才達到現在這個階段。他把此稱為反題。無論正題還是反題,都是基於康德的假設,幾乎所有人也是這麼辦的,那就是,時間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時間從無限的過去向無限的將來流逝。時間獨立於宇宙,在這個背景中,宇宙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直至今天,在許多科學家的心中,仍然保持這樣的圖景。然而,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他的革命性的廣義相對論。在該理論中,空間和時間不再是絕對的,不再是事件的固定背景。相反地,它們是動力量,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確定其形狀。它們只有在宇宙之中才能夠定義。這樣談論宇宙開端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這有點兒像去尋找比南極還南的一點沒有意義一樣。它是沒有定義的。

  如果宇宙隨時間本質上不變,正如20世紀20年代之前一般認為的那樣,就沒有理由阻止在過去任意早的時刻定義時間。人們總可以將歷史往更早的時刻延展,在這個意義上,任何所謂的宇宙開端都是人為的。於是,情形可以是這樣,這個宇宙是去年創生的,但是所有記憶和物理證據都顯得它要古老得多。這就產生了有關存在意義的高深哲學問題。我將採用所謂的實證主義方法來對付這些問題。在這個方法中,其思想是,我們按照我們構造世界的模型來解釋自己感官的輸入。人們不能詢問這個模型是否代表實在,只能問它能否行得通。首先,如果按照一個簡單而優雅的模型可以解釋大量的觀測;其次,如果這個模型作出可能被觀察檢驗,也可能被證偽的明確預言,這個模型即是一個好模型。

  根據實證主義方法,人們可以比較宇宙的兩個模型。第一個模型,宇宙是去年創生的,而另一個是宇宙已經存在了遠為長久的時間。一對孿生子在比一年前更早的時刻誕生,已經存在了久於一年的宇宙的模型能夠解釋像孿生子這樣的事物。

  另一方面,宇宙去年創生的模型不能解釋這類事件,因此第二個模型更好。人們不能詰問宇宙是否在一年前確實存在過,或者僅僅顯得是那樣。在實證主義的方法中,它們沒有區別。

  在一個不變的宇宙中,不存在一個自然的起始之點。然而,20世紀20年代當埃德溫.哈勃在威爾遜山上開始利用100英吋的望遠鏡進行觀測時,情形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哈勃發現,恆星並非均勻地分佈於整個空間,而是大量地聚集在稱為星系的集團之中。

  哈勃測量來自星系的光,進而能夠確定它們的速度。他預料向我們飛來的星系和離我們飛去的星系一樣多。這是在一個隨時間不變的宇宙中應有的。但是令哈勃驚訝的是,他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飛離我們而去。此外,星系離開我們越遠,則飛離得越快。宇宙不隨時間不變,不像原先所有人以為的那樣。它正在膨脹。星系之間的距離隨時間而增大。

  宇宙膨脹是20世紀或者任何世紀最重要的智力發現之一。它轉變了宇宙是否有一個開端的爭論。如果星系現在正分開運動,那麼,它們在過去一定更加靠近。如果它們過去的速度一直不變,則大約150億年之前,所有星系應該一個落在另一個上。這個時刻是宇宙的開端嗎?

  許多科學家仍然不喜歡宇宙具有開端。因為這似乎意味著物理學崩潰了。人們就不得不去求助於外界的作用,為方便起見,可以把它稱作上帝,去確定宇宙如何起始。因此他們提出一些理論。在這些理論中,宇宙此刻正在膨脹,但是沒有開端。其中之一便是邦迪、高爾德和霍伊爾於1948年提出的穩恆態理論。

  在穩恆態理論中,其思想是,隨著星系離開,由假設中的在整個空間連續創生的物質形成新的星系。宇宙會永遠存在,而且在所有時間中都顯得一樣。這最後的性質從實證主義的觀點來看,作為一個可以用觀測來檢驗的明確預言,具有巨大的優點。在馬丁.萊爾領導下的劍橋射電觀測天文小組,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對弱射電源進行了調查。這些源在天空分佈得相當均勻,表明大部分源位於銀河系之外。平均而言,較弱的源離得較遠。

  穩恆態理論預言了源的數目對應於源強度的圖的形狀。但是觀測表明,微弱的源比預言的更多,這表明在過去源的密度較高。這就和穩恆態理論的任何東西在時間中都是不變的基本假設相衝突。由於這個,也由於其它原因,穩恆態理論被拋棄了。

  還有另一種避免宇宙有一開端的企圖是,建議存在一個早先的收縮相,但是由於旋轉和局部的無規性,物質不會落到同一點。相反,物質的不同部分會相互錯開,宇宙會重新膨脹,這時密度保持有限。兩位俄國人利弗席茲和哈拉尼科夫實際上聲稱,他們證明了,沒有嚴格對稱的一般收縮總會引起反彈,而密度保持有限。這個結果對於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十分便利,因為它避免了有關宇宙創生的難以應付的問題。因此,這對於蘇聯科學家而言成為一篇信仰的文章。

  當利弗席茲和哈拉尼科夫發表其斷言時,我是一名21歲的研究生,為了完成博士論文,我正在尋找一個問題。我不相信他們所謂的證明,於是就著手和羅傑.彭羅斯一起發展新的數學方法去研究這個問題。我們證明了宇宙不能反彈。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就存在一個奇點,這是具有無限密度和無限時空曲率的點,時間在那裡有一個開端。

  在我得到第一個奇點結果數月之後,即1965年10月,人們得到了確認宇宙有一個非常密集開端的思想的觀察證據,那是發現了貫穿整個空間的微弱的微波背景。這些微波和你使用的微波爐的微波是一樣的,但是比它微弱多了。它們只能將匹薩加熱到攝氏負270.4度,甚至無法將匹薩化凍,更不用說烤熟它。實際上你自己就可以觀察到這些微波。把你的電視調到一個空的頻道去,在螢幕上看到的雪花的百分之幾就歸因於這個微波背景。早期非常熱和密集狀態遺留下的輻射是對這個背景的僅有的合理解釋。隨著宇宙膨脹,輻射一直冷卻下來,直至我們今天觀察到它的微弱的殘餘。

  雖然彭羅斯和我自己的奇性定理預言,宇宙有一個開端,這些定理並沒有告訴宇宙如何起始。廣義相對論方程在奇點處崩潰了。這樣,愛因斯坦理論不能預言宇宙如何起始,它只能預言一旦起始後如何演化。人們對彭羅斯和我的結果可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上帝由於我們不能理解的原因,選擇宇宙的啟始方式。這是約翰.保羅教的觀點。在梵蒂岡的一次宇宙論會議上,這位教皇告訴代表們,在宇宙起始之後,研究它是可以的。但是他們不應該探究起始的本身,因為這是創生的時刻,這是上帝的事體。我暗自慶幸,他沒有意識到,我在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剛好提出宇宙如何起始。我可不想像伽利略那樣被遞交給宗教裁判廳。

  對我們結果的另外解釋,這也是得到大多數科學家贊同的解釋。這個結果顯示,在早期宇宙中的非常強大的引力場中,廣義相對論崩潰了,必須用一個更完備的理論來取代它。因為廣義相對論沒有注意到物質小尺度結構,而後者是由量子理論制約的,所以人們預料總要進行這種取代。在通常情況下,因為宇宙的尺度和量子理論的微觀尺度相比較極為巨大,所以是否取代無所謂。但是當宇宙處於普朗克尺度,也就是1千億億億億分之一米時,這兩個尺度變成相同,必須考慮量子理論。

  為了理解宇宙的起源,我們必須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相結合。裡查德.費恩曼對歷史求和的思想似乎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佳方法。裡查德.費恩曼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物。他在帕沙迪那的脫衣舞酒吧裡敲小鼓,又是加州理工學院卓越的物理學家。他提議一個系統從狀態A到狀態B經過所有可能的路徑或歷史。

  每個路徑或者歷史都有一定的振幅和強度。而系統從A到B的概率是將每個路徑的振幅加起來。存在一個由蘭乾酪製成月亮的歷史。但是其振幅很低。這對於老鼠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宇宙現在狀態的概率可將結局為這個狀態的所有歷史迭加得到。但是這些歷史如何起始的呢?這是一個改頭換面的起源問題。是否需要一個造物主下達命令,宇宙如此這般起始呢?還是由科學定律來確定宇宙的初始條件呢?

  事實上,即便宇宙的歷史回到無限的過去,這個問題仍然存在。但是如果宇宙只在150億年前起始,這個問題就更加急切。詢問在時間的開端會發生甚麼,有點像當人們認為世界是平坦的,詢問在世界的邊緣會發生甚麼一樣。世界是一塊平板嗎?海洋從它邊緣上傾瀉下去嗎?我已經用實驗對此驗證過。我環球旅行過,我並沒有掉下去。

  正如大家知道的,當人們意識到世界不是一塊平板,而是一個彎曲的面時,在宇宙的邊緣發生甚麼的問題就被解決了。然而,時間似乎不同。它顯得和空間相分離。像是一個鐵軌模型。如果它有一個開端,就必須有人去啟動火車運行。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成時空。但是時間仍然和空間不同,它正像一個通道,要麼有開端和終結,要麼無限地伸展出去。然而,詹姆.哈特爾和我意識到,當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相結合時,在極端情形下,時間可以像空間中另一方向那樣行為。這意味著,和我們擺脫世界邊緣的方法類似,可以擺脫時間具有開端的問題。

  假定宇宙的開端正如地球的南極,其緯度取時間的角色。宇宙就在南極作為一個起始點。隨著往北運動,代表宇宙尺度的常緯度的圓就膨脹。詰問在宇宙開端之前發生了甚麼是沒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在南極的南邊沒有任何東西。

  時間,用緯度來測量,在南極處有一個開端。但是南極和其它的點非常相像。至少我聽別人這麼講的。我去過南極洲,沒有去過南極。

  同樣的自然定律正如在其它地方一樣,在南極成立。長期以來,人們說宇宙的開端是正常定律失效之處,所以宇宙不應該有開端。而現在,宇宙的開端由科學定律來制約,所以反對宇宙有開端的論證不再成立。

  詹姆.哈特爾和我發展宇宙自發創生的圖景有一點像泡泡在沸騰的水中形成。

  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歷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許多小泡泡出現,然後再消失。這些對應於微小的宇宙,它們膨脹,但在仍然處於微觀尺度時再次坍縮。它們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於不能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來不及發展星系和恆星,更不用說智慧生命了,所以我們對它們沒有多大興趣。然而,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會膨脹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時可以安全地逃避坍縮。它們會繼續以不斷增大的速率膨脹,形成我們看到的泡泡。它們對應於開始以不斷增加的速率膨脹的宇宙。這就是所謂的暴脹,正如每年的價格上漲一樣。

  通貨膨脹的世界紀錄應歸一戰以後的德國。在18月期間價格增大了一千萬倍。但是,它和早期宇宙中的暴脹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宇宙在比一秒還微小得多的時間裡膨脹了十的30次方倍。和通貨膨脹不同,早期宇宙的暴脹是非常好的事情。它產生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均勻的宇宙,正如我們觀察到的。然而,它不是完全均勻的。在對歷史求和中,稍微具有無規性的歷史和完全均勻和規則歷史的概率幾乎相同。因此,理論預言早期宇宙很可能是稍微不均勻的。這些無規性在從不同方向來的微波背景強度上引起小的變化。利用MAP(微波各向異性)衛星已經觀察到微波背景,發現了和預言完全一致的變化。這樣,我們知道自己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早期宇宙中的無規性,意味著在有些區域的密度,比其它地方的稍高。這些額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這個區域的膨脹減緩,而且最終能夠使這些區域坍縮形成星系和恆星。請仔細看這張微波天圖。它是宇宙中一切結構的藍圖。我們是極早期宇宙的量子起伏的產物。上帝的確在擲骰子。

  在過去的百年間,我們在宇宙學中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膨脹的發現,粉碎了永遠存在並將永遠繼續存在的宇宙的古老圖像。取而代之,廣義相對論預言,宇宙和時間本身都在大爆炸處起始。它還預言時間在黑洞裡終結。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以及黑洞的觀測,支持這些結論。這是我們的宇宙圖像和實在本身的一個深刻的改變。

  雖然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來自於過去一個高曲率的時期,但它不能預言宇宙如何從大爆炸形成。這樣,廣義相對論自身不能回答宇宙學的核心問題,為何宇宙如此這般。然而,如果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相合併,就可能預言宇宙是如何起始的。它開始以不斷增大的速率膨脹。這兩個理論的結合預言,在這個稱作暴脹的時期,微小的起伏會發展,導致星系、恆星以及宇宙中所有其它結構的形成。對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勻性的觀測,完全證實了預言的性質。這樣,我們似乎正朝著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確方向前進,儘管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當我們通過精密測量空間航空器之間距離,進而能夠檢測到引力波,就會打開極早期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從最早的時刻自由地向我們傳播,所有介入的物質都無法阻礙它。與此相比較,自由電子多次地散射光。這種散射一直進行到30萬年後電子被凝結之前。

  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偉大成功,並非一切都已解決。我們觀察到,宇宙的膨脹在長期的變緩之後,再次加速。對此理論還不能理解清楚。缺乏這種理解,對宇宙的未來還無法確定。它會繼續地無限地膨脹下去嗎?暴脹是一個自然定律嗎?或者宇宙最終會再次坍縮嗎?新的觀測結果,理論的進步正迅速湧來。宇宙學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和活躍的學科。我們正接近回答這古老的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謝謝各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64

朗廷酒店(1270)的起源

今日原本想多寫一篇財技,但是最後決定都是寫擱置已久的朗廷酒店(1270)。

這個酒店信託其實筆者打算分為3篇寫,第1篇是先介紹酒店,第2篇是介紹開支架構,第3篇是模擬計算方式。今日先談談酒店,分別是逸東酒店、朗廷酒店及朗豪酒店。

1.  逸東酒店


逸東酒店高23層,地庫4層。前身是1925年已有的普慶戲院,1955年拆卸重建,1957建成第二代的戲院,兼營粵劇及電影,但在1987年鷹君剛恢復元氣即購得此處,不久即拆卸重建成第三代普慶戲院、商場及逸東酒店,但是後來戲院經過1990年代初的繁盛期後逐步萎縮,再受金融風暴打擊,終在2000年把戲院關閉,改為商場。近期則把之注入朗廷酒店上市,2013年2月28日估值39.46億。

2. 朗廷酒店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 uwants.com)

朗廷酒店位於尖沙咀,有18層,加2層地庫,合共有498間客房,早期為貨倉(詳細仍需多番查找,位置約在上圖Market(即當時九龍街市,現北京道一號)對面,後被政府收回,之後重新拍賣,冷不提防在1986被胡仙及怡勝太平洋合組的財團奪得,1年後轉手予日本商人孫忠利,勁賺2億元,胡仙因而則埋下失敗之伏線。至於這地皮,在1988年建成商場和酒店部分,商店稱為為太陽廣場,早期部分租予三越,後因加租過多退出,並多番轉手,現已拆租,由新鴻基地產(16)持有。酒店則稱為華美達酒店,在1998年由鷹君購得,翻新後易名鷹君酒店,在2003年改名為朗廷酒店,2013年2月28日估值62.1億。

3. 朗豪酒店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朗豪酒店高38層,有666間客房。其實是土地發展公司(現市區重建局)旺角七街重建的一部分,這計劃包括當年的雀仔街(康樂街),規模非常龐大,這個發展項目分為3部分,分別是商場朗豪坊、寫字樓及朗豪酒店,這個發展項目分為3部分,分別是商場朗豪坊、寫字樓及朗豪酒店。

因業權複雜,由1989年開始收地,最終需時逾10年,至1999年方完成,在收地完成後,又遇上經濟低潮,利息又被扯高,最終投資額逾105億元,在2004年完成,共花逾15年。這個計劃把鷹君的資金拖得太長,債台高築,使公司失去1990年代及2000年大事發展,並低吸土地的機會,使一些小型進取的地產商如遠東發展(35)趁機併購多塊土地建成酒店,奠定快速發展的基礎。但這計劃建成後,使附近環境煥然一新,低檔次的妓女消失,更成為旺角新潮點,韓劇Running Man 也曾有一隻選集於該商場及酒店。

至於這個項目,其商場及酒店部分,已於2007年出售予冠君產業信託(2778),作價125億。現又把酒店部分注入朗廷酒店,2013年2月28日估值是75.9億,正式把這個項目證券化,方便套現。

(待續)

資料來源:
1. 普慶戲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6%85%B6%E6%88%B2%E9%99%A2


2.Alex專欄:(新)普慶戲院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245033


3. 街市及市政大廈
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206


4.朗廷酒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7%E5%BB%B7%E9%85%92%E5%BA%97


4.●100年前尖沙咀廣東道水師總部對面的店舖●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7992329&extra=&page=20


5.1.35 胡仙的失敗
http://finance.jrj.com.cn/book/book/detail_36284.shtml


6.朗豪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7%E8%B1%AA%E5%9D%8A


7.十年市建漫長路城市新姿由此創
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991233/33city.htm


8. 朗豪坊成旺角新地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40316/3918814


9. 朗豪坊啟動旺角更新效應
http://www.ura.org.hk/tc/media/press-release/2005/20050125.aspx


10. 朗豪坊注入冠君產業信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4/LTN2008021417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5/LTN20080215213_C.pdf


11. 酒店簡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516/01270_1624381/C115.pdf

12. 酒店估值報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516/01270_1624381/C133.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269

SENSE隨筆131030戰爭的起源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30/sense%E9%9A%A8%E7%AD%86131029%E6%88%B0%E7%88%AD%E7%9A%84%E8%B5%B7%E6%BA%90/

SENSE隨筆131030
戰爭的起源
掌門執筆

〈戰爭〉
怎樣才算是戰爭?人類幾時,為了甚麽 “發明”戰爭?
「戰爭」是人類集團式行為, 以武器互相毆鬥, 意在殺傷.***
即此, 少數人打鬥, 就算出動武器與及鬧出人命, 也不算戰爭. 當然, 何謂 “集團方式” 則殊難定義, 故而存在著諸多灰色地帶.
舉例: 經常困擾明清政府的村落械鬥算不算戰爭? 那就見仁見智了.

有說 愛斯基摩人會打架, 但是沒有戰爭觀念, 我覺得可信. 試想北極圈生計極艱難, 而人口極稀疏, 欠缺戰爭動機.

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長期以戰爭相抗衡,但雙方對「戰爭」的想法卻大不相同。遊牧民意在刼掠,重機動,不勝則走,以保存實力。農業民意在守土,重防禦,退無可退,要求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封建戰爭” 意在定勝負,爭霸權(話事權),獲取戰利品。 戰鬥過程儀式化,很有點 “體育精神” 的味道,不熱衷於殺戮。
“國族戰爭” 爭奪土地資源或貿易利益,關乎生存空間;兼且感情用事,相互憎恨,於是殺滅人口,甚至乎 “種族清洗”。
最嚴酷的是 “宗教戰爭” ,因為將對方妖魔化,每至於趕盡殺絕。***

〈戰爭的起源〉
上古之世,人口稀疏,行狩獵–採集生產方式,縱有地盤之爭,敗者易於從容離去,未致大規模兵戎相見。***
及至農業興起,人口激增,人民依附水源耕地,相鄰氐族間易生戰爭。如遇大型氣候變化,生態劇變,則邦國之間便會連年爭戰。

大型氣候變化的機制繫乎極地冰冠的體積大小,極地在較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水份則各地水患;反之則成旱災。*** 兩者均導致農業社會戰亂頻興。
大型乾旱也會驅使草原或沙漠遊牧民入侵農業地區。***

「中國社會乃是農業經濟的產兒。由仰韶入龍山,邦國林立,遺址堆積層一般趨薄,殘骨多,反映戰爭頻仍,社會動盪,難作久居。
龍山後期,氣候趨暖,洪水為患。 保護耕地必須治水,爭奪高地必須用兵,社會組織因應經濟與軍事壓力演化, 內部加强動員能力,外部結成超級同盟。同盟之間終必爆發大型戰爭。」***
上文引自《讀書札記130301華夏歷史的重構(上) 》可作參照。

〈戰爭的考古人類學証據〉
「洞穴璧畫」時間分佈持續26,000年,終止於10,000年前農牧革命興起之際,因此又稱「冰河時期藝術」。 所有洞穴璧畫都未有描繪戰爭場面,而且所有同時間的遺址研究都未有戰爭跡象。***

根據年代在14,500至12,000年前中東納圖夫文明諸多遺址的墓葬研究,挖掘出數百具人骨,只有兩具有外傷,並且未能確定是否暴力所做成。但相約時期的埃及墓葬研究卻顯示一半曾受到暴力傷害。難道埃及文化真的較“先進”嗎?

最早的戰爭証據來自西班牙東北部12,000年前的Morella la Villa遺跡, 岩壁壁畫顯示34人集團持弓箭戰鬥的場面,這是弓箭從狩獵器具轉換為武器的重要証據。***

瑞典南部某個7,500年前遺址中,每掘出五具遺體就有一具死於攻擊,其中又以男性死亡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被害者頭部和左側手腕受傷較為嚴重,暗示行兇者以右手持棍棒所造成。***
北歐相同時期的其他遺跡也發現類似証據,原因是冰原融解浸漫陸區,爭奪地盤導致集體戰爭。北歐人的“尚武精神”源遠流長,難怪後世子孫頭頂仍帶雙角!天神“奧丁”就可能誕生於那個時代。

澳洲北部的岩壁壁畫少見地描述了採獵社會的戰爭史。 10,000年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毆鬥, 使用棍棒與迴力鏢; 到了6,000年前發展為大規模集團戰爭, 陣亡率看來比現代戰爭還要高. 那時正值氣候温暖, 海平面上升, 淹沒陸地, 人們為了爭奪地盤而集體戰鬥.

有些兩河流域7,000年前的遺址周遭圍以壕溝或城牆, 暗示已有爭奪灌溉農地的戰爭. 到了4,500年前城邦規模更大, 形成強大的王權. 接著土地鹽化, 為爭水地, 烽火連天!
拉加什城與基什城為了領土紛爭對峙二百年; 烏瑪城向拉加什城借了大麥, 因支付不起利息而開戰.***

以上學理出自
《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2010)田家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04

讀書札記140609女人的起源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6/09/%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0609%E5%A5%B3%E4%BA%BA%E7%9A%84%E8%B5%B7%E6%BA%90/

讀書札記140609

女人的起源

掌門執筆

 

《女人的起源The Descent of Woman(1972) Elaine Morgan

這本古人類學書籍骨子裡竟然是本女性主義著作!作者Elaine Morgan最經典的演化生物學名著《水猿》(1982)反而是後十年才面世的。皆因「水猿理論」在學界愈來愈受重視,她作為演化生物學家的名聲遂蓋過了作為女性主義者和劇作家的出身本行。

《The Descent of Woman》書名影射達爾文著作《The Descent of Man》,點題道出了其「女性主義」的呼吁聲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西方女性主義思潮最為澎湃的年代,女性主義作家(幾乎清一色是女性)從各條文化戰綫發動攻擊,誓要破除“男性霸權”!

 

女性主義的基本哲理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認為進入農業社會之後,男性憑藉體力優勢,壟斷了生產活動和生產資料(主要為犂),於是將原先的母系社會轉換成「父權主義」的父系社會,**** 把女性的地位貶抑至純粹從屬性位置。

這種男性霸權趨勢愈演愈烈,尋且以宗教神話和意識形態鞏固下來,形成各種文化內核中深沉的「男性中心觀點」:一切社會構造與歷史進程均由男性力量所形塑及推動。*****

無稽的例子:世上先有男人,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變出來的。更為無稽的例子:當世上只有一男一女之際,名叫亞當的男人竟然當上了 “先知”。

 

〈古人類學的男性中心觀〉

在那個年代,古人類學界因為Leakey夫婦在非洲掘出了重要化石而大受刺激,議論縱橫。議題聚焦於:是甚麼條件和機制使得七百萬年前東非的古猿”演化為“直立人”?環境條件已然清楚,其時天氣急轉酷熱乾旱,森林萎縮,大地化為禾草原,部分猿類頓失憑依,被迫“落草為人”!

為了適應這極端嚴苛的生態轉換,古猿在體質方面被演化壓力強行調整,去到了“脫胎換骨”的地步!其最顯著及主導之處有二:A直立為人;B脫毛成裸。***

 

古猿為何要“直立脫毛”?學界最先提出的是「獵人假說」,此說出自名家,當年甚囂塵上!直立脫毛都是為了適應新生的狩獵生活,直立可以望遠,從而發現獵物;空出雙手則可以使用武器和工具;而脫掉毛髮方便散熱,有利長距離奔跑,進行追捕。這種釀嵌式解釋合乎直覺,很有說服力,但很快便知其謬誤。人類無利爪尖牙,其時未發明弓箭,沒有條件進行狩獵。

行家裡手可以提出極其荒謬可笑的假說,但絕不應該犯上方法論上的低級錯誤!追問的演化路綫應該是甚麽環境“迫使”人類直立脫毛?而不是直立脫毛可以“創造”甚麽有利條件?***

古猿剛開始直立之時,行進速度定必極慢,而女人懷孕携嬰(註:成年女人短促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只會成為獵豹的大餐,絕對沒有時間演化為直立。事實上,在設想中的乾草原環境,直立對女人而言反而是極大的適應劣勢。****

 

行家為甚麽會犯上這等低級錯誤?還不是因為提出者全都是男性,“他們”太沉迷於“獵人形象”了,獵人當然全都是“男人”!—- Elaine如是說。本書有趣之處不在於其古人類學見解,而在於其針對男性中心觀進行的批判。

〈女性主義的見解

她的切入點非常銳利,為何演化壓力只施行於男性身上?為何不是反轉過來?女人直接生育下一代,在社會形成之前,承受演化壓力更大,為何不是天擇先行迫使女人直立,***** 而男人亦步亦趨?反正男人從來是跟著女人身後跑的!(編按:這種女性主義筆觸實在是太省神、太頂癮了!)

如果女人先變,則她們肯定不會為了配合男人狩獵而如此演化;合理地,女性的適應優勢應該建立在生育上面才對。在生育職能上面,男性的“直接貢獻”一向甚低!換句話說,“湊仔”才是正經,對剛轉為雜食的人類而言,“打獵”何用之有?

再退一步,男女大可分殊演化,男人直立脫毛當其獵人,女人四足披毛不也很“性感”嗎?強制女媬姆跟隨男獵人的生活調整身體結構乃是削足適履的說法。

 

轉換了視角,眼界為之更新開闊。如以女性中心觀思考這度演化謎題,則“騁馳狩獵”的形象消失,而“携幼亡命”的畫面浮現:

〈水猿理論〉

這理論首先由海洋生物學家Alister Hardy於1960年提出。他精密地分析比較人類和其他水生哺乳類動物的解剖結構,發現在呼吸系統、皮下脂肪層、皮膚毛髮等方面有關鍵性相似,於是構築基本假設:從猿類演化為人類的身體結構調整是在淺水水域中進行的。*****

水猿理論的最大好處是能夠輕易地針對A直立為人和B脫毛成裸 給出演化論解釋。 四足披毛的動物入於淺水,為了呼吸游移而被迫直立脫毛非常明暸,這就是天擇的壓力源。這理論的壞處是欠缺周邊証據支持,千萬年前的水中生活是沒法留下任何考古遺跡的。而其最大的壞處卻在於不能取信於當年充滿 “男性偏見”的學界,權威學者Morris在其經典名著《裸猿The Naked Ape》一書中雖然正面評價了水猿理論的創新觀點,卻以 “証據不足”為理由輕率否定之。Hardy本人並非古人類出身,行內也就沒有人給予聲援,這個上佳的學理竟然簡單地聲沉響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辯論機會。

 

Morgan從撰寫女性主義著作的角度復活了這個理論!她在本書中用上了極不學術專業的戲劇寫作手法,*** 描繪 “獨力撫育幼兒”的古猿媽媽顛沛流離於海濱水湄,為了逃避獵豹的狙擊而躲進水中…..然後再層層鋪上比較解剖學和演化生物學論証。

這等搧情式業餘手法的後果可想而知,女性主義者大聲喝采,學界則怒火高燒,箭如雨下….. 為了捍衛真理與 “筆戰群雄”,她竟然痛下十年苦功修習演化生物學 !

1982年Morgan出版全學術風格的《水猿》一書,由於論理堅實成熟,功架十足,再非吳下阿蒙,學界這才為之動容,刮目相看…..當然動容刮目之餘,主流學界照樣箭如雨下,不同之處是今番認真地當她是行家論敵! 只此一端,Elaine已然大獲全勝! 從那時開始,她又戰鬥了二十年…..據說現時支持水猿理論的行家已大有其人。

一句話,「Elaine Morgan是我的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20

讀書劄記141106政治秩序的起源(一)自然狀態 與 社會形成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0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1106%e6%94%bf%e6%b2%bb%e7%a7%a9%e5%ba%8f%e7%9a%84%e8%b5%b7%e6%ba%90%e4%b8%80%e8%87%aa%e7%84%b6%e7%8b%80%e6%85%8b-%e8%88%87-%e7%a4%be%e6%9c%83%e5%bd%a2%e6%88%90/

讀書劄記141106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自然狀態 與 社會形成
掌門執筆

《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2011) 福山Francis Fukuyama

這是一部雄心萬丈的著作的上卷,意圖縱攬古今,窮究人類社會之本源,從史前史以迄法國大革命,據說在美國好評如潮。 未出版的下卷會從大革命一直講到現今,特別關註非西方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受到西方制度的牽引,最後解說當代世界的政治發展。 由是觀之,下卷才是奧義所在。
福山,Hungtinton之高足也,成名甚早, 其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1992)當年洛陽紙貴,風靡一時。作者自言繼承先師比較政治學餘緒, 而滿懷邁越前賢之壯誌.

1973年世上151個國家之中只有45個(約三成)是自由民主國家, 但是到了世紀末,約有120個國家(約六成)實行民主制, Hungtinton稱之為「第三波民主化」. 可惜好景不長,本世紀頭十年出現了「政治衰退」潮, 約1/5第三波國家走上回頭路,不是回歸威權主義, 就是民主制度遭到嚴重侵蝕. 作者舉

〈楔子〉巴布亞新畿內亞為例.
巴國擁有超過900種互不通用的語言,幾乎佔世界現存語種的1/6. 其社會按分支世系制segmentary lineage”組成部落, 每個部落的成員都系出同一祖先,即都是血緣親屬, 人數少者數十,多者數千. 這些群體在當地稱作一語部落wantok”, 意為操同一種語言的人群.
一語部落接受「大佬」的指揮領導,而與鄰部作生存競爭. 大佬由族人信任的人擔任,但非世襲, 以其人分配資源(豬肉和貝殼貨幣等物) 的能力為推選基準. 大佬不易做,覬覦者眾, 一旦沒法籌集可供分派的資源,就有可能被逐下臺.

上世紀末葉,澳洲許其獨立, 行英式多黨制,選舉議會成員. 惟其國民仍舊自視為部落民,並無國家觀念, 選舉之時,完全不會在意政綱,只看候選人是否屬於同族.更有甚者,當選的議員事必竭盡全力, 將國家資源轉移作所屬部落的福利用途. 這在外國看來是政治腐敗的明証; 但從內部觀點來看,議員們不正在做好“大佬”的份內工作嗎?

新瓶舊酒,醉人者是酒不是瓶, 政治衰退不過是舊酒未能調適新瓶而矣. 所以,欲知政治之虛實,必須從歷史入手. 以下是作者對政治秩序起源諸家學說的梳理和質疑.

〈自然狀態〉
自有人類就有社會衝突,因為他們天生就是既群居又競爭的動物. 社會之所以建立秩序,事必出於生活之需要. 古典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主張人類天生是政治動物;三位早期現代哲學家則反之, 提出社會只是一種手段, 使人類得以實現個人能力無法做到的生活境況. 既然如此,理論上即有需要探討社會出現之前,人類的生活狀況如何?此種設想中的境況稱為「自然狀態」.

霍布斯《利維坦Leviathan》中把自然狀態描述為充滿暴力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人類為了脫離險境,同意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生命保障. 國家,也就是利維坦(傳說中大海怪的名字),以「社會契約」的形式執行此一承諾, 創造和平秩序來保障生命權.***

洛克《政府論次篇》的自然狀態溫和得多, 人類在意的是生產而不是打鬥, 需要保障的主要是財產權.*** 人民交出部分權利以保障財產權和剩餘的權利, 國家是“必要之惡”, 所以“愈小愈好”. 此說的偉大之處是看到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衝突,****成為現代自由民主制度之濫觴.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描述的自然狀態又有所不同, 人民膽小而溫馴,為物質欲望所驅動而過活, 因為社會複雜化而遭受有力者的奴役. 這一觀點下開馬克思思想的源頭,十分利害.

自然狀態理論與其說是歷史敘述, 倒不如說是揭示人性和推論政治行為的工具,是一種比喻.**** 三家之論有一共通之處:視自然狀態下的人為獨立隔離的個體, 而社會則是“非自然的”, 衍生出來的.***** 盧梭說得精彩:“性是自然的,但家庭卻不是.” 人類社會隨著歷史進程發展出來,人與人互相妥協,從而放棄自然的自由.這裡隱藏著極深沈的“個人主義”前設, 是西方文化的內核.

作者認為無論三大家的理論何等創意和精妙,卻是錯誤的!他把原始個人主義的前設名之為「霍布斯謬誤」:人類一開始時各行其是, 在發展的較後階段才進入社會. 因為人們作出理性推論,社會合作是達到個人目標的最佳方法.*******
這謬誤卻成為自由主義政治學和古典經濟學的基石, 美國獨立宣言的支柱.

〈社會形成〉
亞里士多德反而是對的, 証諸歷史,逐漸發展出來的是個人主義, 而不是社會性.**** 社會古遠,不知其源,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從沒經歷過隔離時期, 因此, 社會才是“自然的”. 而所謂“社會形成”只能是“社會複雜化和結構化”的意思.

所有社會都曾經歷以親屬關係為基礎組織的階段, 後來才逐漸複雜化,發展出國家制度和非人格化管理方式. 人類學家Elman Service發明了四階段分類法:族團、部落、酋邦和國家,成為學界共識。 族團和部落社會以親屬關係為基礎,成員之間相對平等;酋邦和國家則等級分明,以領土為基礎來行使權力

「族團」是“狩獵採集”生產方式社會的組織形式, 由若幹個流浪家庭集結而成.這種類似靈長目的生活方式,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萬年是主流形態.***
族團社會不存在私人財產, 由於沒有儲存技術,採獵所得必須直接分享, 道德規則不是針對侵吞行為, 而是針對吝嗇行為.*** 社會內部高度平等,沒有永久領袖,沒有等級制度. 差異僅在性別分工, 男人打獵, 女人採集.

族團社會以核心家庭為單位而建立, 按父系中心行外婚制. 族外通婚有減輕族際衝突的作用, 群體之間有關資源和領土的爭執可通過交換婦女獲得解決.***
由於空間廣闊,生活方式習於流動,領土爭執不會激烈, 劣勢者遁走,不會發生持續戰爭. 但這一切,定居生活開始之時便會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67

讀書劄記141106政治秩序的起源(一)自然狀態 與 社會形成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0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1106%E6%94%BF%E6%B2%BB%E7%A7%A9%E5%BA%8F%E7%9A%84%E8%B5%B7%E6%BA%90%E4%B8%80%E8%87%AA%E7%84%B6%E7%8B%80%E6%85%8B-%E8%88%87-%E7%A4%BE%E6%9C%83%E5%BD%A2%E6%88%90/

讀書劄記141106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自然狀態 與 社會形成
掌門執筆

《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2011) 福山Francis Fukuyama

這是一部雄心萬丈的著作的上卷,意圖縱攬古今,窮究人類社會之本源,從史前史以迄法國大革命,據說在美國好評如潮。 未出版的下卷會從大革命一直講到現今,特別關註非西方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受到西方制度的牽引,最後解說當代世界的政治發展。 由是觀之,下卷才是奧義所在。
福山,Hungtinton之高足也,成名甚早, 其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1992)當年洛陽紙貴,風靡一時。作者自言繼承先師比較政治學餘緒, 而滿懷邁越前賢之壯誌.

1973年世上151個國家之中只有45個(約三成)是自由民主國家, 但是到了世紀末,約有120個國家(約六成)實行民主制, Hungtinton稱之為「第三波民主化」. 可惜好景不長,本世紀頭十年出現了「政治衰退」潮, 約1/5第三波國家走上回頭路,不是回歸威權主義, 就是民主制度遭到嚴重侵蝕. 作者舉

〈楔子〉巴布亞新畿內亞為例.
巴國擁有超過900種互不通用的語言,幾乎佔世界現存語種的1/6. 其社會按分支世系制segmentary lineage”組成部落, 每個部落的成員都系出同一祖先,即都是血緣親屬, 人數少者數十,多者數千. 這些群體在當地稱作一語部落wantok”, 意為操同一種語言的人群.
一語部落接受「大佬」的指揮領導,而與鄰部作生存競爭. 大佬由族人信任的人擔任,但非世襲, 以其人分配資源(豬肉和貝殼貨幣等物) 的能力為推選基準. 大佬不易做,覬覦者眾, 一旦沒法籌集可供分派的資源,就有可能被逐下臺.

上世紀末葉,澳洲許其獨立, 行英式多黨制,選舉議會成員. 惟其國民仍舊自視為部落民,並無國家觀念, 選舉之時,完全不會在意政綱,只看候選人是否屬於同族.更有甚者,當選的議員事必竭盡全力, 將國家資源轉移作所屬部落的福利用途. 這在外國看來是政治腐敗的明証; 但從內部觀點來看,議員們不正在做好“大佬”的份內工作嗎?

新瓶舊酒,醉人者是酒不是瓶, 政治衰退不過是舊酒未能調適新瓶而矣. 所以,欲知政治之虛實,必須從歷史入手. 以下是作者對政治秩序起源諸家學說的梳理和質疑.

〈自然狀態〉
自有人類就有社會衝突,因為他們天生就是既群居又競爭的動物. 社會之所以建立秩序,事必出於生活之需要. 古典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主張人類天生是政治動物;三位早期現代哲學家則反之, 提出社會只是一種手段, 使人類得以實現個人能力無法做到的生活境況. 既然如此,理論上即有需要探討社會出現之前,人類的生活狀況如何?此種設想中的境況稱為「自然狀態」.

霍布斯《利維坦Leviathan》中把自然狀態描述為充滿暴力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人類為了脫離險境,同意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生命保障. 國家,也就是利維坦(傳說中大海怪的名字),以「社會契約」的形式執行此一承諾, 創造和平秩序來保障生命權.***

洛克《政府論次篇》的自然狀態溫和得多, 人類在意的是生產而不是打鬥, 需要保障的主要是財產權.*** 人民交出部分權利以保障財產權和剩餘的權利, 國家是“必要之惡”, 所以“愈小愈好”. 此說的偉大之處是看到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衝突,****成為現代自由民主制度之濫觴.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描述的自然狀態又有所不同, 人民膽小而溫馴,為物質欲望所驅動而過活, 因為社會複雜化而遭受有力者的奴役. 這一觀點下開馬克思思想的源頭,十分利害.

自然狀態理論與其說是歷史敘述, 倒不如說是揭示人性和推論政治行為的工具,是一種比喻.**** 三家之論有一共通之處:視自然狀態下的人為獨立隔離的個體, 而社會則是“非自然的”, 衍生出來的.***** 盧梭說得精彩:“性是自然的,但家庭卻不是.” 人類社會隨著歷史進程發展出來,人與人互相妥協,從而放棄自然的自由.這裡隱藏著極深沈的“個人主義”前設, 是西方文化的內核.

作者認為無論三大家的理論何等創意和精妙,卻是錯誤的!他把原始個人主義的前設名之為「霍布斯謬誤」:人類一開始時各行其是, 在發展的較後階段才進入社會. 因為人們作出理性推論,社會合作是達到個人目標的最佳方法.*******
這謬誤卻成為自由主義政治學和古典經濟學的基石, 美國獨立宣言的支柱.

〈社會形成〉
亞里士多德反而是對的, 証諸歷史,逐漸發展出來的是個人主義, 而不是社會性.**** 社會古遠,不知其源,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從沒經歷過隔離時期, 因此, 社會才是“自然的”. 而所謂“社會形成”只能是“社會複雜化和結構化”的意思.

所有社會都曾經歷以親屬關係為基礎組織的階段, 後來才逐漸複雜化,發展出國家制度和非人格化管理方式. 人類學家Elman Service發明了四階段分類法:族團、部落、酋邦和國家,成為學界共識。 族團和部落社會以親屬關係為基礎,成員之間相對平等;酋邦和國家則等級分明,以領土為基礎來行使權力

「族團」是“狩獵採集”生產方式社會的組織形式, 由若幹個流浪家庭集結而成.這種類似靈長目的生活方式,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萬年是主流形態.***
族團社會不存在私人財產, 由於沒有儲存技術,採獵所得必須直接分享, 道德規則不是針對侵吞行為, 而是針對吝嗇行為.*** 社會內部高度平等,沒有永久領袖,沒有等級制度. 差異僅在性別分工, 男人打獵, 女人採集.

族團社會以核心家庭為單位而建立, 按父系中心行外婚制. 族外通婚有減輕族際衝突的作用, 群體之間有關資源和領土的爭執可通過交換婦女獲得解決.***
由於空間廣闊,生活方式習於流動,領土爭執不會激烈, 劣勢者遁走,不會發生持續戰爭. 但這一切,定居生活開始之時便會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55

讀書劄記141110政治起源 (二) 部落、祖先 與 血親復仇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10/%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1110%e6%94%bf%e6%b2%bb%e8%b5%b7%e6%ba%90-%e4%ba%8c-%e9%83%a8%e8%90%bd%e3%80%81%e7%a5%96%e5%85%88-%e8%88%87-%e8%a1%80%e8%a6%aa%e5%be%a9%e4%bb%87/

讀書劄記141110

政治秩序的起源 (二) 部落社會、祖先崇拜 與 血親復仇

掌門執筆

 

部落社會

九千至一萬年前世上若幹地方出現農業. 採獵社會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1到1人; 農業社會則為40到60人. 常識直覺是新興的農業技術導致定居和人口繁密, Ester Boserup卻認為剛好相反,是定居和人口增長導致農業發生. 無論如何, 推手是冰河時期結束,氣侯改變.

如此緊密的靠近和接觸,自然要求截然不同的社會組織形式.*** 「部落社會」應運而生,其組織特徵有二: A分支形式segmentary; B共同祖宗原則,合起來稱為「分支世系制」.

A由塗爾幹提出的「分支」觀念, 意指由小型單位自我複製而生成的社會組織,*** 如蚯蚓之分段,段段同質, 截為兩半,可獨自存活增生. 在分支社會中,每個支系都是自給自足的, 每個人只能屬於一個支系.**** 支系與支系之間沒有“有機關係”,即欠缺交換.

B「共同祖宗原則」指各支系由血統親屬所構成,****擁有一名共同祖先, 該祖先可以是父系的, 也可以是母系的. 父系社會透過外嫁女性保持血統純正; 反之亦然,此為「外婚制」. 父系是主流, 因為男人擁有更多後裔,部落更為強大.***

支系間可以透過追溯共同祖先之遠近而定親疏層級, 整個社會呈現為一棵分枝樹.*** 理論上各支系能在較高的層次總, 但是一旦聯合的原因解除,結連便迅速瓦解,恢復“一盤散沙”.*** 支系間沒有政治組織, 部落首領只是宗教儀式負責人,遇有糾紛則當仲裁者, 沒有甚麼實權.

 

祖先崇拜

相比族團, 部落人口數量遠為龐大,密度也高得多, 人民需要有共同意識形態才能一起生活,那便是「宗教」了. 但此時的宗教並非後世的人格神普世宗教.

所有人類社會都曾經歷過部落階段,因而必有宗教. 宗教起源於族團時代的自然崇拜,隨著農業發展而轉換為「祖先崇拜」.***** 其時未有國家,宗教的社會功能便是凝聚各支系共同應付外部挑戰, 無論其來自鄰族(ie戰爭,築城), 或是自然界(ie治水, 遷徙).***

既然社會由血緣人口在農耕定點聚居而構成, 最佳的組織動員手段便是訴諸血統的祖先崇拜了.*** 古希臘、羅馬和中國都留下最深刻的遺痕, 希臘家庭必設“家竈”供奉不滅的“聖火”, 羅馬供奉祖先頭像,中國則為神主牌.

「祖先」狹義指最近三四代的直系先人, 葬於附近, 仍存活人記憶之中者, 其人雖去逝而能力猶在. 祖先崇拜主要儀式是葬禮和祭禮, 藉由思念及相信先人對活人的作用力, 以召喚共同體情懷.

部落社會之內不存在“個人”, 成員不相信有選擇能力, 其角色在出生前經已預定, 一生的作為(如婚姻)均由親屬長者決定,Ernest Gellner稱之為“表親的專橫”. 個人是而且只是(延綿不絕的)祖先鏈條”的臨時性尾端, 承先必須啓後,獨身或無後是原罪.****

 

祖先崇拜逐漸建制化, 影響甚至生成其他制度,*** 如首領權和財產權,使部落社會邁向酋邦國家.

以財產權為例. 族團社會沒有財產權觀念和制度, 進入農業生產的部落社會則必須確定土地為何人(其實是族群)所有,由何人耕種,*** 這種想法普及至其他生產資料便形成了財產權. 但這財產權卻非後世那樣由個人所私有, 而是一種近乎信託的性質, 家長代表家族, 更準確地說是某條祖先鏈, 擁有該項產業. 不能將之出售,因為土地是世襲的, 如某條鏈子斷後,可以從分支樹上按世系找到產業繼承者.

 

血親復仇

農業使人口密集, 財產易起爭執,女人更甚,暴力無日無之.*** 在一個未有王權和法律的社會之中, 仲裁和救濟(法律用語, 指對受害者或其家屬的賠償,或對犯罪者的懲罰,以使公道恢復.)尚未制度化, 社會以習俗遏止侵淩和恢復平衡.***

部落社會的有關習俗是「血親復仇」, 意指承擔為受害者討回公道的責任落在整個支系身上, 而其追討手段則為暴力報復.**** 聖經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對等報復”是也. 血親復仇屬於“自力救濟”,只能出於誌願性質, 如無強大的心理機制則不能成立. 這心理機制名為「義憤」, 一種熱情性質的社會正義, 鼓勵集體行動.

義憤來源於祖先宗拜, 受害的不是個人,祖先蒙羞於地下,不得安寧. 整個支系要對共同祖先負責,所以要採取復仇行動.*** 同理,報復的對象也是對方整個支系,殺傷其任一(男性)成員價值均等. 當然,最高級別的報復自然是掘其祖墳了.

當社會較為“文明進步”, 受害方可向部落長老會議申訴, 要求仲裁和取得物質賠償,*** 如此可以減低進一步的暴力. 但長老會議裁決之後,救濟方案仍要由當事方自力執行. 如為物質賠償,則支付方整個支系要共同承擔; 收取方的支系則可共同分享.***

血親復仇對於遏止較小型的個人性質衝突可能收效, 但對大型的支系間爭奪生存空間則適得其反, 助長“寃寃相報”之風,擴大了傷口. 到了國家之世,王法施行,血親復仇乃為犯禁.***

 

戰爭

農業也促使土地開發,灌溉平原成為居民密集的空間. 相鄰部落(有時是世系疏遠的大型分支集團)發生嚴重利益衝突(爭水奪地), 無法經由仲裁排解,便引發了戰爭. 現代意義的戰爭(定義為大規模,有組織,進而是專業或半專業化的集體武裝鬥爭.)是部落社會的產物.***

戰爭的普遍化和深化逐漸改變部落社會的性質, 擄得的人口成為「奴隸」, 善戰的人口分化為「貴族」. 部落變得臃腫, 稀釋了血統的純正. 首領以「擬血緣方式」(稱兄道弟, 收為養子.) 建立 “人身依附”關係, 發展成為「王權」.**** 部落向酋邦國家演進.

 

《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2011) 福山Francis Fukuyam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