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對殼王先生的評價

條友會益人?個名有得你叫,「爆棚」嘛,舞兩三個虧錢的殼他就得,實業?他根本就整合無力,唉....

在香港,除了李實發外,好像無人在地產相關以外的行業取得成功...陳先生娛樂又有、地產又有,酒店、旅遊又有、科技之前都有、建築、賭業、港口、電訊、輪胎、礦業、還有數不清的東西.....好像沒很多都是賺錢的。

除非他賣晒D殼比老莊,唔玩咁多股票,做好一隻殼就得,始終有實業才能有股票市場,他始終在本末倒置,以概念為賣點,集資為目的,整合無力,樣樣虧損,又 用多種手法自肥以保護自己,唔得就供股,這樣做根本違反股市常理,賣殼唔做得一世的。

根本金融行業只是互通有無,以提升資產價格,為所有人提供最大的福祉,所以並無任何生產力可言。若他繼續這些財技買殼過程,並無搞好業務的打算,他的錢只是一個幻像,一些泡影,隨股市的起落而井噴消逝而已。

但是,我想在科網爆破後他已經想通,在焯屍、祥仍,(也有可能他知道其他人在炒作而退出),看到他只要錢不要貨,套現現金作保守的打算,所以我覺得他無這麼易失敗,但他搞股票生意就僅此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3

對天下媒體(8167)的評價

8167 原名中大娛樂,是拍埋D低成本的戲的,2002年上市,集資只3,000萬,在這樣淡的情況下,股票自然非常集中。

之後股價由幾毛錢,曾升到一塊多,但由於之後因融資不夠爆煲,跌到幾個仙,大股東也要賣殼收場,後來殼王、美亞等注資,成為大股東,股權又再一次變更。之後,又20合1,之後1供4,每股20仙(即合併前1仙),貨源又已經乾了,之後易至現名。

後來股價上升,美亞沽出大部分所持股份,變成小股東,獲利頗豐,股價之後繼續上升,又1拆20股,即現在一股等於合股前一股,後又配售3億股,每股0.242元(即拆股前4.84元),集資七千餘萬,現市值過六十億。

從CCASS的報告所見,公司股本125億股,133家證券行均有客戶持有股票。頭10大證券行已佔116億股,即92.8%股權由他們控制。頭三大及五大證券行佔其中97億及110億,佔其中的85%及95%,貨源確實非常集中。

值得留意的,持有最多股票為朱太的證券行,次之為羊弟弟的實德,鄭先生的大福,洪先生的結好、另外張先生的長雄,的確大牌雲集、巨頭聚首,在他們的支持下,60億的市值確不是夢想。

我對此股評價如下:

市值過大不是不投資的原因,如公司盈利有相應的配合,市值過大不是問題。但是無盈利,甚至有大虧損/資產的公司,若市值過大,如現時的天下媒體 (8167),市值已逾60億,但公司根本無實質的業務,可能之後發股買個礦,但是該礦可能沒有盈利能力的,因股票價值始終由其盈利來定的,所以它根本不 值甚麼錢,我們以購入公司的角度看,以60多億的價值來買一堆接近零(可能有幾千萬殼價)的資產,根本不合算。但有部分人貪圖小利,無人想過這個問題,所 以他們虧錢的機會是很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2

鱷兄對850的評價


今日太忙,不出文。


當我昨天在這兒登出這篇文後,鱷兄發了回應: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003


如果不是忙得要命,我就要去discuss拆他的台。他可不知道我一早已經在discuss發過言,否則我怎會知道有人引用我的言語,衹是我不想別人知道 這個我就是那個我。我認同交易合理,可不認為850可以就此發達,就算油價升到200美元也未必可以令850升10倍,正如昔日我認同1051買的金礦是 真,可不認為1051可以炒上2.5,更反對持股至配股完成。

教授因為中石油註冊要用PetroChina,自行改名,可不代表其他人就不能用PetroChina一字,更何況兩公司的名稱根本是不同,中石油要用 PetroChina,教授是沒法阻止,公司註冊中就有人用到「中國石油」、「中石油」等字眼,全名不同就沒有問題了。而事實上PetroChina Resources Limited和PetroChina CompanyLimited(已解散)的註冊曾經同時存在過。

如果那個確是寶地,他怎樣解釋別人低價送塊「寶地」給他的理由?賣家既是石油專家,又玩了「寶地」幾年,對「寶地」的認識一定比教授深,教授能夠接觸的技 術資料,也必定是賣家提供,從教授個人的履歷,也不見得他對北非的地質比賣家有更深厚的認識。更重要的,油田的Operator仍然是 Petroceltic,850的角色衹是資金提供者,並非營運者,教授縱使天縱英名,亦無發揮的機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8/LTN20090608538_C.pdf


下文述公告 p.4
通告指出:「收購事項的買方資金承擔上限為14,500,000美元(相等於約113,100,000港元)。收購事項的名義轉讓代價為一英鎊(1.00英鎊)(相等於約12.30港元),須於完成後以現金清付。............

該託管款項須用作撥支工作計劃(「工作計劃」),而該工作計劃為於產量分成合同及該協定所述的許可地區進行(或致使進行)下列工作:

(i) 鑽探及測試兩個新的探井(定義見日期為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五日的「Renouvellement
du permis de recherché dit Ksar Hadada」)(即Ksar Hadada Permit的續期批准文
件);及
(ii) 收購及處理100公里的二維地震數據(定義見日期為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五日的
「Renouvellement du permis de recherché dit Ksar Hadada」)。

工作計劃須由賣方進行及由買方撥支最多14,500,000美元(即買方就收購事項的資金承擔上限),其後,倘產量分成合同、該協定及經修訂合營協議以及其他相關協議需要任何額外開支,各方須根據產量分成合同項下其支付權益負責有關額外開支,............」



AIM News:


http://www.londonstockexchange.com/exchange/prices-and-news/news/market-news/market-news-detail.html?announcementId=10057739



字數那麼多,可就是有點不知所云,還是Independent Resources的鬼佬寫得簡單清楚:"In return, PetroAsian will pay all costs of drilling and testing two new exploration wells and th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100km of new 2D seismic data."(greatsoup: 上文 Para 2 Line 4-5) 14,500,000美元是850資金承擔上限,超出預算的,按比例承擔。

鑽探及測試兩個新的探井、收購及處理100公里的二維地震數據,然後就可產油,就可發達?通告揭露了這個工作計劃的玄機,這個是Ksar Hadada Permit在合約中規定的最低工作責任。對賣家來說,甚麼也不做,到2011年就會一無所有;現在,錢無須自己出,由850包辦,僥倖地有所收穫,賣家 又有得分,Petroceltic作為營運者,更可收到工錢。賣家打甚麼主意還不清楚不過嗎?


greatsoup:

賣家就是當850是金主,但風險又不用自擔,不過賺錢就850佔大頭(不計開採花的錢),明白了沒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9

選股要選人──怎樣評價管理層?(2010/09/02)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5533

上篇講選股的第一步是選管理層,筆者所指與一般人認為不同。很多所謂「好勁」的管理層,如果他們根本就不是為股東做事,以筆者之見對投資者來說是完全無用的,以下是筆者以前寫過的選擇股票及管理層的方法:

九選六不選

九選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643&fid=7

1. 從事行業正在高速增長期,市場仍未飽和,未有壟斷情況出現

2. 公司本身是市場壟斷者,或寡頭壟斷者,或已出現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

3. 公司透過R&D成功發展新產品或業務,或透過收購合併壯大

4. 公司透過發展品牌或控制垂直式合併控制貨源及銷售網,獲得比同業高的利潤

5. 公司在面對市場轉變前,能調整業務及轉型

6. 管理層在業務發展及危機處理多次表現出色

7. 管理層能明確地指出公司中長期的發展方向,並付諸實行

8. 管理層必須要公平對待大股東與小股東,能平衡兩者衝突

9. 管理層能與政府及市民維持良好關係



六不選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946

1. 「無故集資」:筆者認為最嚴重的罪狀,即是在沒有明顯提出發展計劃之下集資,只是草草地說「作為減債及公司一般營運費用」之類的廢話。很多公司即使大把資金,也要求股東供股,或發新股給街外人攤薄股東權益。上市目的由幫股東搵錢,變成搵股東錢

2. 「頻頻改組」:有些集團擁有很多間上市公司,即使貴為長期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也曾經將A 公司的業務淘空,塞給B公司導致負債纍纍。公司業務架構頻頻改變,即是在一開始經營時已沒有良好的規劃


3. 「又收又放」:將公司屬下業務分拆高價上市,過不多久低價私有化,表面上母公司可以透過這些交易獲利,實際上子公司的股東也是公司的股東,今日能夠損害子公司股東的利益,他朝也能損害母公司股東的利益


4. 「監控無力」:管理層無法控制下流子公司的業務運作,最近的例子是有公司投資證券業需要注資,幸而股市當旺獲得意外之財,但幸運是不會永遠伴隨的,他日也可以被這些非核心業務拖垮


5. 「博而不精」:公司經營多種不同業務,卻沒有協同效應,令到管理層不能專注主要業務方向,甚至令本業凋零。例如做地產的又去搞娛樂事業,結果兩樣都搞得不好


6. 「私以忘公」:大股東在上市公司與私人業務的利益分配失去平衡,除了以前提及的世家之外,最近有龍頭公司主席被人稱讚為「搾牛奶高手」,可惜上市公司的牛奶被搾掉之後,變成了私人投資業務。人人為己無可厚非,但作為街外人無謂為人作嫁衣裳




此兩文亦收錄在《投資啟動生活》一書中。


More about 投資啟動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

普甜食品(1699)小評價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0&tid=30651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Documents/CPUTIAN-20120222-03.pdf
1. 稅項豁免

2. 盈利全部派息

總結: 好像廣南造假的古仔,錢又可用來造假了,上星期高仁是咪講緊呢間呢?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Documents/CPUTIAN-20120222-07.pdf
3. 原來都是由其他人養,又賣給其他人....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Documents/CPUTIAN-20120222-12.pdf

好多英文人

4. 澳門莆仙同鄉會隆重舉行慶典活動
http://www.fjql.org/qldt/j912.html
當晚,澳門萬豪軒酒店燈火輝煌,高朋滿座。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協調部部長白捷、全國政協常委吳福、福建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陳田爽,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顏延齡、理事長陳明金,香港莆仙同鄉聯合會長吳良好等和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莆仙鄉親代表以及近千位澳門莆仙鄉親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晚 8:00,澳門同鄉會會長關榮豐、理事長黃宗輝、監事長肖長榮,常務副會長林立人;關永道、吳偉峰、副會長劉仲榮、陳為國、關珍富、王少飛、關友祥、鄭文清;林友祥、曾金龍、李進鴻、黃瑞珊、鄭玉仁、關金花、李賢智、蔡晨陽、黃慶洪、秘書長方振興率全體理監事宣誓就職並與省市慶賀團及各友好社團互贈紀念品。

Chi Chi Hung = 季志雄,金利豐(1031)控制企業
專任董事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17118&hide=N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Documents/CPUTIAN-20120222-13.pdf
5. 批發仍重、靠中間商

總結: 一間造數的企業,嚴重程度高於飛穎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1

網評價值的資本樣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6/zMNDE5XzQxMDAzMQ.html

2500萬份用戶評論值多少錢?

Yelp已經給出答案。這家從未盈利的消費點評網站不久前成功登陸紐約交易所,市值一度衝到17億美元。

Yelp模式

Yelp出現前,點評網站在美國並不新鮮, 中國的大眾點評網都要比它早做一年。在大眾點評網CEO張濤看來,Yelp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它「在向用戶提供信息方面做得很好」。

成 立之初,Yelp就是一個社交屬性明顯的點評網站。這或許要得益於它有兩個喜歡聚會的聯合創始人Jeremy Stoppelman和Russel Simmons。在網站成立初,二人經常在舊金山主持Yelp聚會和地方建設。這些聚會誘使人們寫評論,給他們貢獻站點內容。

每進軍一個新的城市,Yelp都會僱用一個當地的社區管理者。他的工作就是管理街區市場、線下聚會和活動,培養當地的點評作者社區,並不斷吸引新用戶進來貢獻點評。

Yelp的口號是「real people real review」,它尤其注重把那些熱衷點評的用戶吸引過來,並鼓勵用戶去創建自己的社交圖譜,邀請好友加入。用戶在Yelp搜索中會發現,當你搜索某一個餐館時,好友曾經的點評會一併推薦給你。

社交紐帶讓Yelp的用戶忠誠度遠超於競爭對手。一份第三方調研顯示,有65.8%的用戶貢獻過六條以上評論。

Yelp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點評內容本身。它尤其注重點評內容的長度和對細節的描述。目前,Yelp所有點評的平均長度超過100個字。有趣的是,在App用戶上,你可以簽到、傳照片,但不被允許發表點評,因為Yelp認為,移動終端並不能讓人真正寫出完整高質量的點評。

相比傳統的點評網站不突顯點評者身份的做法,Yelp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希望點評者變成網站的主角。特別是對那些活躍的點評用戶,Yelp會授予他們「精英」身份,被邀請至各種公開的晚間聚會或是被邀請做顧問。

而為了保證點評內容的真實性和公正性,Yelp還鼓勵商家對用戶的評論進行回覆。商家可以免費建立主頁用來完善商舖信息,與其粉絲互動,並回覆那些或肯定或否定的點評。此外,Yelp還利用自動過濾軟件篩選那些最可靠的評論。

「帶固定結構的博客」

用CEO Stoppelman的話說,「Yelp講求的是點評本身的體驗,它更像是一個帶了點固定結構的博客」。

招股書顯示,Yelp上約有52.9萬個在冊商家地點、1.9萬家活躍本地商家賬號;每月平均約有6100萬名獨立訪問者,用戶累計貢獻了約2500萬條評論,其中,1800萬條直接顯示在商家的個人頁面上,約500萬條被過濾,約180萬條被刪除。

這些點評幾乎涵蓋所有的本地業務,包括餐館、時尚品、各種沙龍、牙醫、機械工和水管工等。

其中,餐飲及購物佔比最大,各佔23%。其次,家庭服務、美容修身及文藝娛樂分別佔10%、9%及8%。

Yelp在移動端的表現也不差。截至2011年底,平均每月Yelp移動App超過570萬個終端被使用,移動端用戶搜索行為佔整個平台的42%。

目前,Yelp營收中超過70%來自本地廣告、全國性品牌廣告及團購服務,其餘來自全國性大客戶的品牌廣告及其他服務。

Yelp的點評策略獲得不少商家的認同。招股書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23700個付費商家,其中有15800家,即67%是老客戶。

看 上去,Yelp這種基於真實用戶點評網站的前景不錯。美國營銷機構Cone Communications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產品和服務的評價,89%的受訪者表示在線渠道值得信賴,87%表示在網上看到的積極評論會進一步鞏固自 己的購買決定,64%表示會上網搜索客戶或用戶的評論。另據搜索引擎營銷公司Bright Local調查結果,71%的美國消費者會閱讀在線評論,以此來判斷本地商家的好壞。

不過,它的點評模式並不能得到所有商家的認可。比如 Yelp-Sucks和IhateYelp等網站已經出現,這裡到處都是「被Yelp過」的店舖發表的抱怨。甚至一些本地商家稱,他們一直被迫以支付廣告 費的形式向Yelp行賄。這也正是如今Yelp面臨的一大挑戰,如何協調好它與各地商舖的關係,應對隨時發生的糾紛。

更值得一提的是,Yelp 75%的訪問都直接或者間接來自谷歌,而谷歌也在推廣自己的點評產品Google place,雙方的競爭關係很可能意味著Yelp流量因此下滑。

儘管CEO聲稱希望Yelp打造成本地化的亞馬遜,但由於運營費用居高不下,三年來Yelp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1年其虧損擴大至1690萬美元,高於前年的970萬美元。

張濤則認為,要建成一個真正的本地消費平台,提供信息、提供優惠和移動服務這三塊缺一不可。而Yelp錯失了後面兩部分,即團購網站和LBS服務。「單一的信息平台模式讓它不能成為一個根本上的本地消費平台。這會讓投資者對它未來的股價走勢有擔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9

大眾點評網:用戶評價的壁壘與延伸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6/yNNDE5XzQxMDAyNw.html

Yelp上市,讓人們不禁關注起大眾點評網來。

大眾點評網甚至比Yelp還早成立一年,這是一家奇特的「慢」公司,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不溫不火,卻在全國範圍內擁有無可置疑的同業龍頭地位。它被諸多互聯網業內人士評價為非常低調,但又有著極強的嫁接能力,一個例子是,去年進入團購領域,它在一年內就已穩居行業前四。

壁壘

大 眾點評網的商業模式並不複雜,同時為生活服務商戶提供整體營銷方案,包括提供關鍵字推廣、電子優惠券、品牌推廣、互動營銷等單個或打包營銷建議。其中,電 子優惠券和關鍵字推廣是最大的收入來源。去年,它們開始殺入團購,打開了新的營收渠道,這也可以被視為它的商戶們在營銷工具形態鏈條上的順延。

商戶們為什麼願意在大眾點評網的平台上花錢?因為這裡有龐大而忠實的用戶群體,而這些群體正是被豐富多樣的點評內容吸引而來。

由最初的餐飲出發,大眾點評網創造出一個垂直的互聯網生態環境。不同的是,在這裡它既是門戶又是百度,還是商城,形成了內容、流量、用戶三位一體並直指消費的平台。

很多巨頭曾想挑戰它。強如阿里集團,曾扶持口碑網與之競爭,但一直幾乎只能偏安杭州一隅。奇虎也曾在北京佈局過類似業態,但很快便放棄撤出,當年曾負責這一項目的人士說,親自去操作後,才充分體會到大眾點評網設置的壁壘之強。

累積

光速創投董事總經理宓群此前對本報說,大眾點評網多年來形成優勢壁壘,UGC點評內容積累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

大眾點評網資深副總裁龍偉說,創業之初,他們就面對著UGC內容和商業價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UGC點評必須有一定規模,否則沒有意義。為了度過艱難的最初,創始人團隊甚至發動自己所有的家人、親友去撰寫點評。

隨著人氣逐步聚集,大眾點評網實行了會員星級激勵制,調動其精神成就感。「我們從未考慮過直接給用戶物質性激勵,而是選擇滿足他們精神上的參與感、榮譽感。」龍偉說,從一星到五星再到鑽石級別,用戶可以享受作為明星美食家的擁戴。

為此,大眾點評網一直設有專門團隊負責吸引用戶參與點評。他們甚至還將盈利工具也用於此,效果還不錯。

2004~2005 年間,他們還曾遭遇了一些訴訟。有消費者寫出不利商家的點評後,商家將大眾點評網訴至法院,認為其無權將點評內容未經許可置於網上。最終法院認定了大眾點 評網的權利,理由是餐飲系面向公眾服務,有義務接受公眾監督。「這對於公司發展有決定性意義。」龍偉說,這認定了商業模式的合理合法,同時也使得更多人認 識了大眾點評網。

隨著業務領域從餐飲滲透進生活服務全行業,大眾點評網的內容團隊也不斷擴大,「我們需要學習更多不同的行業。」龍偉介紹說,目前已細分為社區運營、信息核對、內容審核等多個分支小組,總人數約有100多人。

核心

滲透讓大眾點評網進入了廣闊而富饒的行業生態中,但如何在攫取商業利益和維護這一生態的健康之間取得平衡?這一問題從一開始就擺在大眾點評網面前。

創業初期,他們就為自己立下了鐵一樣的規矩。「在公司內,內容團隊有絕對的話語權,其他任何部門都無法干涉。」龍偉說,客觀、公正是內容壁壘以及整個公司生存、發展的核心基礎。

的確曾有很多商戶表示願意付費刪除其認為不利的點評內容,但大眾點評一律予以拒絕。同時,他們規定內容與銷售團隊各有各的考核指標,兩個團隊的成員被規定不許有關於業績任何形式的私人溝通,以防出現全局混亂的局面。

規則的梳理與健全還有更多維度。也有商家僱用第三方在點評網上假冒用戶為其增加好評,對此大眾點評網則通過技術手段予以鑑別。

龍 偉說,這樣的現象近年來有所增加,在一些「威客」類網站上常有相關任務懸賞,大眾點評網自兩年前開始加強了懲罰措施。這曾經引發一些商戶的反彈,此前曾出 現過大眾點評網被圍攻事件,但他們堅持了下來。「我們分兩批各處罰了幾十家嚴重違規商家。」龍偉說,去年9月大眾點評網實施第二次「零容忍」計劃,當時的 政策是對違規商戶發出警告,讓商戶在規定期限內刪除炒作點評,過了規定期限仍沒有主動刪除炒作點評的商戶正式實施「零容忍」,清除所有歷史點評,並暫停收 錄3個月。

新問題

如今,在嫁接團購和移動互聯網LBS(基於位置的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元素後,大眾點評網的內容運營又將面臨著新的課題。

相對商戶點評,團購業務可能將會更集中於具體團購商品的評論,進而具有時效性。對此,大眾點評網的對策是在標籤標註後將團購點評與商戶點評進行整合。

此外,移動互聯網應用可能帶來更多的變化。目前,在移動端用戶習慣更傾向於轉發分享,長篇精細點評行為比之PC端較少。如果這一現象逐漸增多,可能會使得大眾點評網的內容優勢弱化,龍偉說他們正在通過與商戶合作提供優惠吸引用戶及簡化移動點評方式等應對。

相比PC端上類似於垂直門戶的靜態展示內容形態,移動客戶端上內容更顯碎片化和分享形態,整合方面將會增加更大難度。龍偉說,他們也正在摸索相關的後台計算公式以配比PC端、移動端點評的整合權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1

Farewell 1112.hk/參考我早前對1112.hk的評價港股通有這功能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2195.html
Farewell 1112.hk

山寨永遠是山寨,雞窩裡飛不出鳳凰
永別了1112

感謝羅飛
從益生菌轉型奶粉是一個價值50億RMB的idea
其中創造媽媽100又是一個50億的idea

非常漂亮的轉型
若干年後可以寫進MBA的教科書。

只是基因很難改變,類似的產品有威露士。

回想第一次看到法國合生元是2010年。
其實2011年上市前已經知道他的基因和歷史。算對他的玩法和遊戲很是熟悉。
這算一次冒險的經歷,也是一次成功的冒險。

當然合生元還是特色。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串貨管理。
分銷商進貨Y2Y超過50%他會停止供貨!
可見他是多少強勢!強制意味著毛利率的保持和市場地位。毛利率是70%以上恐怖的數字。

這裡說個有趣的事情
法國合生元本身和在證券市場上強調的類似中國+高速傳媒一樣。
從名字本身就可以判斷公司本質。強調法國。這點和達芬奇家具很類似。

反觀依云很歐萊雅。。。。
對比之下高下立現,誰是假洋鬼子誰是真洋鬼子。

回到早前受的OCBF,這個法國合生元1112.hk還是在C的階段。
B是fake
F還早呢,在食品行業。F可能要用健康和所謂綠色來替代。
這也算今天的收穫。

可以看下羅飛的presentation,這人異常福相,所以奶粉轉型賺個百億一點不讓我吃驚。
感謝羅飛
感謝合生元

Farewell 1112.hk

基數大名聲大對山寨是致命的。切記切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1

評價深圳模式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25/100393859_all.html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城中村」「村中城」問題,全國哪個城市都有,但深圳更加突出。深圳想真正把這塊土地從實質上的二元結構統一為事實上的一元結構,但實現過程可能不會很順利。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佔深圳市人口3%的百姓,他們是「先民」,是這塊土地資源事實上的所有者,不可能輕易接受產權改變。法律上雖然2004年即宣佈為國有,但還有許多細節未能釐清。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將土地收歸國有應付出的補償。當初有的地塊有補償,有的沒有,有的補償是按當年水平,標準確定後卻未執行,隨時間推移,土地一再升值,當年標準已遠遠不足,不能為原住民所接受。

  從根本上說,這關乎制度的頂層設計。從憲法層次來觀察,1982年《憲法》宣佈所有城市土地是國有土地,這意味著只要進入了城市規劃圈,農村集體土地就理應國有,而徵用集體土地導致產權的變更又無法給予合理補償,這是矛盾之源。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過一個原則,即徵收集體土地應區分公益性和經營性的用途,唯公益性土地可以徵用。新的問題是,如果把這個原則變為法律原則,那它跟1982年的《憲法》規定存在衝突,因為城市擴張當中土地不但包括公益性土地,更包括商業性土地,而城市土地市場只有一個。

  其實,不少城市都迴避了上述的問題,在規劃範圍內用建成區和非建成區來區分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但既然深圳把問題擺上了檯面,就要把文章繼續做下去。解決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在各種利益當中找到平衡的機制。

  深圳採取了所謂「創新型確權」的做法來區別於「傳統確權」。我理解,這是在確定土地所有權歸國有的前提下,建立一個和原住民分享土地收益的機制,這有可能真正是一個制度創新的辦法,在目前的情況下政府如何選擇仍存在多種可能。

  從目前的產權結構上來看,需要為所有權已經屬於國有的土地上原住民的使用權、收益權搭建一個交易市場進行流轉。這個平台要運轉,有幾種選擇:第一,在市場原則之下進行賠償,為此不妨允許農民的土地權按市場價進行交易,同時以稅收方式對增值收益進行二次分配。第二,目前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周邊難免有不少農民並不願意轉讓土地,既如此,在符合現有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為何不能讓他當業主發展城市?只要設計、規劃等滿足公共管理的所有條件都能達到,不妨允許原住民長期享有其土地權利,剩下的問題就是政府如何通過徵稅來實現收益分享。

有限創新

  張曉玲(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規劃所所長)

  深圳方案有七個方面的創新。

  一是完善國有土地空間權利體系,提出三維地籍概念,設置地上權、地下權,地上權利空間分割。現行法律沒有這樣的規定。

  二是探索不動產統一登記。現行做法是分割登記,房、地、林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權分散在各個部門,統一登記更規範,是改革方向。

  三是差別化供地。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戰略性新型產業、工業用地。

  四是強調市場機制。土地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內容非常豐富,政府作為公共管理者,必須加強對土地市場的監管和服務。

  五是把房地產稅研究作為今後發展方向。政府依靠存量土地稅收穫得收益,可以規範其行為,從根本上改變政府擴張、佔用農用地的衝動。

  六是調整土地收益分配機制。深圳的情況比較複雜,有用地者、原農村的居民、原集體土地的產權人,現在的思路就是政府要兼顧各方利益,保持可持續性的收益,部分讓利於民。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七是利益相關者參與規劃編制。中國土地規劃公眾參與一直較弱,最關鍵問題是沒有產權基礎。深圳提出相關公眾參與,是非常有生命力的設想。

兩個城市化歸一

  劉守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深圳這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難點和破題,主要是城市化「兩張皮」怎麼合成「一張皮」,也是這次試點最重要的價值。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深圳城市化的進程在兩個軌道同時進行,一個是政府統征、出讓土地主導的城市化,整套體系是先進、集約的;另一個是農民自發利用土地參與城市化進程,這就形成400平方公里土地中有三分之一被政府認定是不合法的,但是真實發生的城市化。

  現行法律只承認政府主導城市化土地管理模式,對農村集體自發的城市化不予承認,形成了大片灰色地帶。但這個灰色地帶卻解決了上一輪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集聚化的問題,也提供了契合當時發展階段的產業落地平台。

  深圳下一輪城市化,用地已從新增轉向存量模式,即已經不合法進入城市化進程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怎樣進入城市管理體系,以及集體所有土地變成國有以後的權利構建問題。這是深圳土地管理制度的難點和破題,需要做重要探索:第一,必須要找到土地國有制下的產權實現形式。第二,要找到不同權利主體在統一市場上的平等交易方式。第三,要解決在高度城市化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問題。第四,改革政府主導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第五,建立以土地產權為基礎,以規劃為主導,以法律為手段的現代管理體系。

  整個方案核心是要突出產權管理,破解產權難題。在土地被國有化以後,這一套權利體系怎樣更好保障原住民的土地權利和利益,在方案裡還需要有更切實的辦法出來,否則將幾百平方公里灰色地帶納入體系中也很難。將法外的土地納進來,不僅僅是為了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還要在保障原住民權利的前提下,拓展城市的未來發展空間。

  本刊記者張豔玲據2012年初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專家諮詢會記錄以及採訪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0

成長創十年新高 個性強悍直來直往 金融孤鳥王耀興 評價兩極的土銀董座

2013-01-28  TWM
 
 

 

放款利率偏低、用自己攝影作品做成隔年月曆,而引起爭議的土銀董事長王耀興,近四年任內讓土銀獲利寫下兩位數成長;但個人耿直的個性與強悍作風,卻常讓自己惹來爭議。

撰文‧許瀞文

「他就是一隻金融孤鳥,為官清廉,但脾氣很怪。」一位與王耀興熟識超過十年的金控高層精準地形容他。

王耀興是土地銀行董事長,也是一位最特別的銀行董事長。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立委許添財手裡拿著立法院預算中心提供的文件,在財委會上直接質疑他對部分特定企業的貸款利率偏低,是「凱子銀行」;王耀興雖然臉上略顯尷尬,但仍挺直腰桿強勢回應立委質詢。

由立院預算中心所提供的資料顯示,一二年一至八月,土銀前三十名低利放款授信戶,最低的放款利率低到○.六九%,最高的也才○.九八%,加權平均放款利率僅有○.八三四%;甚至比同期土銀平均「存款」利率○.八七%還低,被立委質疑是「凱子銀行」。

許添財質詢時說:「我要將拿到低放款利率的這三十家企業送交監察院調查,看你是否有利益輸送。」王耀興也不示弱:「我絕對可受公評。」勵精圖治 親訪貸款建案只要提起王耀興,不論是金融主管機關或其他銀行同業,幾乎都異口同聲地說:「沒幾個人能和耿直的他相處。」也因為失去人和,從去年以來關於王耀興爭議的新聞經常占據媒體版面。以這次在土銀引爆的放款利率偏低來說,市場上傳聞他與許多建商過從甚密,但王耀興直截了當地說:「這三十家企業中沒有建商,多是電子及傳統產業。」除了放款利率偏低,連土銀每年製作新一年的月曆、桌曆等,也因為連續四年採用王耀興自己的攝影作品,被外界質疑,甚至有傳言他有收權利金;但他堅決否認,今年的月曆也繼續使用自己的作品。

這就是王耀興,在金融圈資歷超過三十年,歷練過財政部金融局,主管金融法規與外商銀行,一九九九年當上金融局局長,成為當時金融業主管機關,資歷很完整。但也因直來直往的個性,在擔任財政部金融局局長任內,與多人傳出不和,因此○二年時,王耀興被調到財稅人員訓練所擔任所長,多位金融圈人士指出,是因為與當時財政部部長李庸三理念相左;而此後六年,王耀興幾乎與金融圈隔絕。

直到○八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王耀興才又「解凍」,從財訓所所長轉任土銀董事長。

而王耀興在接任土銀後,也勵精圖治,土銀近三年的獲利節節高升,○九年獲利五十五億元、一○年獲利七十三億元、一一年獲利八十八億元,平均有兩位數以上成長,近幾年獲利數字是土銀近十年來最好的成績,而逾放比也從一%降至○.二七%,王耀興功不可沒。

「土建融(土地融資與建築融資)占土銀貸款比重較高,但其實每個推案,我都親自去看,甚至實際到樣品屋走走,看屋裡的設計動線,是不是真的符合人性,案子品質夠水準,土銀才敢貸款。」王耀興以此澄清他與建商之間的關係。

作風強勢 黨政人脈豐厚土銀獲利數字雖然好看,但據了解,王耀興耿直的個性和強悍的管理風格,對內對外卻始終被認為不太得人緣。

以他被調任財訓所所長的過程為例,當時原本還是金融局局長的王耀興,因為中國國際商銀(現為兆豐銀行)一件行政上的疏失,雖然中國國際商銀在事後已經改正,但王耀興仍硬要董事長李庸三前往金融局報告,讓兩人因此埋下心結。在李庸三○二年升任財政部部長後,王耀興便識相地自行請調到財訓所。

而現任行政院院長陳沖,也曾在某公開場合,脫口說出「王耀興一定對我印象很差」,甚至可能常常說自己壞話。原來陳沖曾經是王耀興在金融局時的長官,兩人也因為王耀興耿直、情緒化的個性,有過不愉快。

據一位金融主管機關高層提到,王耀興的個性相當情緒化,會因為對方做錯事或自己心情不悅而大聲罵人,經常讓對方摸不著頭緒;也可能因為這樣,而和當時的主管陳沖有些誤會,久了之後變成難解的一個結。

一位金融主管機關高層便指出,王耀興其實想往合庫金控、兆豐金控發展,但因為失去人和,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繼續待在土銀,也成了土銀歷年來做最久的董事長。

雖然在金融圈內人際關係欠佳,但在黨政人脈上,王耀興則是一位相當忠貞的國民黨黨員,和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前祕書長金溥聰的私交都很好。「我在國民黨黨齡超過四十年,我就是為黨奉獻,其他的我不願多談。」王耀興強調。

金融圈傳出,去年的總統大選王耀興相當賣力輔選,募款功力一流,深得金溥聰的讚賞;偶爾也會安排建商和黨政高層吃飯,例如,就曾有媒體拍到過麗寶建設董事長吳寶田和國民黨高層在土銀台北市瑞安街的「瑞園」招待所餐敘。

繼續帶著強勢作風,王耀興在金融圈內引發兩極評價,明年八月王耀興便屆齡退休,而他是否能如自己所願轉往其他民營金控發展,值得外界關注。

王耀興

出生:1949年

現職:土地銀行董事長

經歷:財稅人員訓練所所長

財政部金融局局長

學歷:政大財政研究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