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10年8次訪華,默克爾帶來多少大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746

10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圖)

德國對中國的投資,盡管科技含量較高,但最高精尖的技術還是沒有來到中國。這不僅包含大型企業,而且也包括不少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德國“隱形冠軍”們掌握著獨門絕技,要麽擁有高質量的產品,要麽擁有獨特的技術。遺憾的是,這些企業與中國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最淺的層面上——把產品賣給中國,而不是轉讓技術。

在擔任德國總理的10年間,默克爾一共來華訪問8次。這不僅打破了德國歷屆總理的訪華紀錄,也成為訪問中國次數最多的歐美大國領導人。如果把中方領導人訪德也算進去,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見面可謂異常頻繁,簡直就是好友之間的“親密串門”。

默克爾為何對中國如此“另眼相看”?

(農健、梁淑怡/圖)

中德之間的那些“最”

中德之間密切的經貿關系,無疑是默克爾頻繁訪華的關鍵因素。

德國對華投資占歐盟對華投資的1/4,自2003年起超過英國成為歐洲最大對華投資國。目前,德國在華企業約8200家,累計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幾乎各行業領軍企業均已在華布局。中國對德國投資起步較晚,但近年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中國公司加速對德優質制造企業進行並購投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累計對德投資約40億美元,年均投資項目超過100項,在德企業已達到2000多家。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重要的資金及技術來源國。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了1800億美元。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自2009年起已連續5年占中歐貿易的三成,相當於中國與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三國的貿易總和。德國連續三十余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歐盟對華出口中一半來自德國,自中國進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國;中國自歐盟的技術引進有四成來自德國。

德國還曾是對中國無償援助最慷慨的國家。中國曾連續30年是德國政府對外無償援助的最大受援國,自1982年開始,30年間德國共向中國提供無償援助12.1億美元。1982年10月13日,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了技術合作總協定,德國政府開始對華提供無償援助。

從2010年起,德國正式停止對華傳統的貨幣形式的經濟援助(即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的傳統對華年度雙邊預算終止)。但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仍通過其區域合作基金對華開展合作。同時,德國環境部及財政部也與中國簽署新型的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新型合作的主要領域為氣候變化、環境政策、自然資源管理、金融等。

此外,德國無償培訓了大量的中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這些人回到中國後大都成了政府決策或執行人士和企業骨幹。這些“知德派”在促進中德合作上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為何偏偏是德國?

兩國經貿關系之所以如此緊密,這是源於中德之間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對德國而言,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不可或缺。而德國企業擁有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這是中國所亟需的。中國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迫切需要具有互補性的技術支持。於是,德國成了中國企業合作的最佳選擇。

歐美諸多國家對中國也同樣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為何偏偏是德國呢?

首先,德國產品的高質量在中國得到了高度的認同,德國品牌和德國人嚴謹認真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其次,德國是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其優勢產業涵蓋汽車制造、家電、化工、醫藥生物、精密儀器,甚至還包括售後服務、咨詢顧問、培訓等眾多領域。因此,中德互補性是全面的,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領域。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德國在對華技術合作上最為積極開放。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德國政府和企業家均認識到,如果僅僅向中國輸出產品,合作關系無法長久。因此,必須依靠技術紐帶來維系合作關系。更重要的原因是,通過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可以避開中國的關稅壁壘和技術壁壘,讓德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

德國是歐洲對中國文化了解最為透徹的國家。德國領導人深知,熱絡的經貿關系需要高層之間的政治互信來“保駕護航”,而政治互信也會為德國企業提供更多的機遇、更為良好的投資和市場準入環境。當經貿和政治關系足夠緊密的時候,其他領域的合作隨之得以帶動。

中德之間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領域更為廣泛,合作方式更為多樣、合作程度更為深入。通過德國總理默克爾10年8次訪華,可以看出雙方由淺入深、從功能性向全面發展的合作軌跡。

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的背後

2006年5月2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次訪華,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重點是高速鐵路項目,即引進德國的高鐵技術。第二次訪問是說服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減少市場準入障礙。盡管中國在2007年尚未取代德國成為全球出口冠軍,暫位列第二,但中國已成為德國必須認真對待的競爭對手。為了保持德國的出口冠軍位置,德國政府要求中國把市場打開,更大程度地增加德國的出口額。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襲來,默克爾第三次來到中國,探討共同應對危機的策略和措施。此時,德國已經真正意識到了中國的重要性,中德關系發生了逆轉,由中國需要德國轉為德國需要中國。

2010年,默克爾第四次來訪,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共簽署了10項合作協議,涵蓋財政、氣候保護、環保、文化、經濟技術合作、服務企業合作、出口信貸和中重型載貨汽車生產等領域。第五次來訪則是在歐債危機蔓延的背景下,不得不向中國提出救援請求。同年,默克爾再次來華訪問,重點落實救援計劃。第七次來訪,中方宣布向德方提供800億元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歡迎德國金融機構投資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促進兩國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及在德國發行人民幣金融產品。此時,中德之間的合作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產品采購和工業合作層面,而是擴展到金融領域。今年11月,默克爾來訪的主題已經不是某個項目,而是實現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深入的對接。

默克爾的前兩次訪問,只是涉及技術轉讓和貿易擴展問題,因為當時的德國尚未遇到麻煩。而到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德國也被波及。此時德國繃不住了,主動來華修補因為西藏問題而受損的雙邊關系。為此,默克爾提出了“全球責任夥伴關系”的構想,希望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和國際事務方面加強政府間磋商,同時增加中德經貿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2010年,歐元區部分國家發生債務危機,而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德國政府意識到,中國可能是幫助解決危機的夥伴。為此,默克爾再次把眼光轉向中國。此次訪問,兩國政府發布了《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系聯合公報》並決定,“建立能源和環境合作夥伴關系”,從而達到深化合作,緩解歐債危機的目的。

2012年,歐元區岌岌可危,德國飽受困擾。在這一背景下默克爾來華,向中國提出了救援請求。同年8月,默克爾再次來訪,具體落實救援措施。時任總理溫家寶答應繼續投資歐元區國債市場,支持歐元區重債國走出困境。同時,中德雙方還簽署協議,向空中客車公司訂購50架A320系列飛機,合同金額達35億美元。為了把合作常態化和機制化,雙方還決定成立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建立可再生能源戰略夥伴關系。

為了全面推進中德雙方的戰略夥伴關系,2014年默克爾又一次來到中國,雙方建立高級別財經對話機制。中國不僅向空客購買123架民用直升機,而且還與漢莎航空組建合資公司、一汽和大眾還共同投資20億歐元在中國建立兩家工廠。

默克爾第八次來訪,會談的重點除了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15的全面對接,還包括分析和探討去年達成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的落實情況和未來行動、推動中歐投資協議的簽署和推進,中方將為歐方采用負面清單、盡早啟動中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努力盡早建立中歐自由貿易區。

中歐自由貿易區的提出,是為了應對TPP和TIPP的挑戰,化解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經濟新牌局。而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銜接,對中國更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它不僅促進中國企業的升級轉型,而且把兩國經濟捆綁到一起,成為牢不可破的經貿關系。

盡管中德關系並非一帆風順,但總體而言,無論從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而言,雙方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8次訪問中國,默克爾從傲慢轉為放下身段,進而全面擁抱中國。8次不同的會談重點和成果,說明了中國日漸增長的實力,也見證了中德之間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努力。

那些德國企業里的“隱形冠軍”

默克爾此次來華訪問,重點議題是如何在創新的框架下實現“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

圍繞合作創新這一主題,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發表了他的看法:“德中兩國可在高科技領域開展更多合作,把中國的工業和制造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柯慕賢說,希望中國政府釋放更加歡迎外國企業或更多開放市場的信號,以便吸引更多外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來華。“目前,德中企業都在尋找合作夥伴,在創新方面還有更多合作空間。同時,中國還開展了一些與‘工業4.0’相關的技術研究,德國企業對此亦感興趣,希望尋找合作機會。”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兩國雙邊貿易額今年仍呈上升趨勢,德國對華出口增長了0.8%,進口增長高達17.6%。除了在貿易規模上保持的強勁態勢,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仍以生產型項目為主,投資金額大。截至2014年底,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項目8541個,德方實際投入236.3億美元。2014年,中國企業對德國企業的收購金額就達到了17.4億歐元,超過了2013年中國對德直接投資的總和。

德國對中國的投資,盡管科技含量較高,但最高精尖的技術還是沒有來到中國。這不僅包含大型企業,而且也包括不少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所謂的“隱形冠軍”有三條標準:其一是在本領域處於全球第一或第二地位;其二是營業額在十至二十億美元左右;其三是大眾並不知曉,只有本行業人士才知道)。

德國“隱形冠軍”們掌握著獨門絕技,要麽擁有高質量的產品,要麽擁有獨特的技術。遺憾的是,這些企業與中國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最淺的層面上——把產品賣給中國,而不是轉讓技術。

因此,阻礙德國企業向中國轉讓技術的最大障礙,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不過,這一狀況即將得到改變——此次默克爾總理來訪,中德雙方同意起草反對網絡間諜和商業秘密竊取活動的協議,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德國企業在技術轉讓上的顧慮。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是開展工業4.0研究的著名機構。該院曾提出與中國合作、共建德國工業4.0研究及展示中心的構想,但苦於找不到資金支持。還有部分德國企業也希望和中國同行開展研究合作,但並未找到相應的合作夥伴。在這方面,中德兩國還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

柯慕賢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並未真正觸及合作創新的實質。合作創新的根本首先是制度創新,即建立一種內外平等、充分透明的管理體制,減少國企的壟斷地位,讓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平等進入。只有實現市場公平和自由競爭,外資企業才會放心進入。這一切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通過規範化的法律。唯其如此,德國企業才真正對中國市場和投資環境抱有信心。

合作模式的創新離不開教育創新。德國工業發達的重要原因是後備人才的充足,而人才培養(特別是技工培訓)是德國最明顯的優勢。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世界聞名,由於一邊進行理論學習,一邊在企業實習訓練,因此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不需要很長的過渡期,可以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

除了遍布全國各地的培訓機構、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德國還有一百多所應用技術大學。這種大學學制比普通大學稍短,而且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畢業的學生更受企業歡迎。學生在應用技術大學不僅所接受的課程針對性很強,具有實操能力,而且還能拿到學士甚至碩士學位。

德國人之所以願意選擇職業培訓,一個重要原因是技工收入不低,如果掌握了較高的技能,成為高級技工,不僅收入頗豐,而且還會得到社會的尊敬。另外一個原因是德國給選擇職業培訓的學生預留了通往大學的通道。德國人上大學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身份限制。如果個人願意,職業學校的學生或已經參加工作的技工可以參加補習,通過中學畢業考試後,隨時可以進入普通大學或應用技術大學學習。

在與默克爾會談後,李克強總理宣布,中國將向德國教育學習。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果中國三本院校和眾多高等職業學院能夠進行資源組合,並與德國相關院校合作,成立一批具有教育競爭力的應用技術大學,則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對接將會更為順利。

在默克爾訪華的當天,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發表了《中國戰略2015-2020》,這也是這個部門首次推出國別戰略。它確定了9大行動領域,共35項措施。這份戰略的推出,表明了德國希望進一步加強中德之間教育合作的明確願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