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場餐敘 拱出LED上游新龍頭

2012-6-18  TCW




LED上游藍寶石基板價格,正準備由谷底反轉之際,誰有這樣本事,讓聯電董事長洪嘉聰交出他個人和聯電共同投資的藍寶石基板廠?他,就是完成十五間公司整頓、整併的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

這家藍寶石基板廠,是國內最早上櫃的兆遠科技。除了聯電和洪嘉聰個人各持有約五%股權,晶電也是持股一○%的大股東。

今年農曆年剛過,在投資銀行家的安排下,這兩位認識超過五年的老董,坐下來吃了一頓飯。過去他們只在公開場合相遇,在這場餐敘後,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盧明光宣布,旗下的中美藍晶與兆遠合併,兆遠為存續公司。

盧明光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和洪嘉聰吃飯)這是巧合……,我分出公司的時候 (中美晶去年十月切割LED,成立子公司中美藍晶),大家就知道我要找策略夥伴,他(兆遠)也想要找策略夥伴。」

中美藍晶,擁有從長晶到切、磨基板的技術,是中美晶去年底才切割LED事業成立的子公司,每股淨值是兆遠的二.一倍;雖然兆遠用一.九股,換未上市的中美 藍晶一股,但是中美晶卻可以因此不花一毛錢,完成集團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計畫,同時取得新兆遠四三%股權,躍居第一大股東,一舉成為台灣的藍寶石基板龍頭。

當這麼好的購併條件傳出時,國內LED界盛傳,恐怕是聯電集團不想再玩藍寶石基板這項產業了,否則怎麼會將集團投資多年的兆遠經營權,拱手出讓?

讓「慘」業不慘見需求跌,馬上停買設備

但,縱使是聯電集團有意出讓,也得要有人敢接。盧明光憑什麼本事,敢接下這個名列四大慘業之一的LED上游材料的藍寶石基板廠?

過去以製造太陽能矽晶圓為主業的中美晶,身處太陽能和LED兩大「慘」業,這卻是盧明光在八個月內第二次出手購併,他很敢衝,其實他更是膽大心細。

最經典的例子,是二○一○年中,矽晶圓大缺貨,中美晶太陽能二廠剛完工,產能可達八○○MW(百萬瓦),卻只裝了五○○MW的設備,「大家(客戶)都催著我們裝(設備),」盧明光卻堅持要到年底,等各國政府新年度補助方案出爐,再觀察市場需求。

隔年一月,看到矽晶圓價量將走高,盧明光才剛點頭買進設備,沒想到三月就看到下個月訂單需求急跌,「我趕快喊停。」此舉,不僅讓中美晶保留了近二十五億的銀彈在手上,也減少受到去年太陽能價格大崩盤的衝擊,成為去年唯一賺錢,還能配股息的太陽能廠。

要中國盟友看上聯電、晶電登陸布局

這次,盧明光對兆遠一見鍾情,速速下訂。關鍵的因素,就是兆遠與聯電、晶電在中國已經布好的棋。

位於山東的藍寶石長晶廠元鴻,就是兆遠手中這枚重要的棋子。它是目前台商唯一在對岸生產LED基板原料、藍寶石晶棒的長晶廠。而且,就設在聯電濟寧光電園區,在這裡,還有聯電和晶電合資的LED磊晶廠冠銓光電、後段廠聯盛光電及成品組裝廠寶霖科技。

也就是說,在中國當地,從晶棒、基板到成品組裝,中美晶透過新兆遠,不僅得到了聯電當盟友,也鞏固晶電這個客戶,更成為唯一幾乎包辦全部製程的台廠。中國 從去年起,針對藍寶石晶棒和晶片,分別開徵一六%和一一%的消費稅和關稅,透過在中國生產,相對其他台廠,成本優勢的差距,至少就拉高一○%。

中國大陸的LED照明市場,是業者兵家必爭之地。研究單位LEDinside估計,二○一○年中國內需照明產值達到一百二十二億美元,到二○一五年時,將成長近六四%,接近兩百億美元。

中美晶搶食中國照明商機,來自太陽能產業得到的教訓,「希望中國正在布局的時候, 中美(晶)要一下取得領先,避免像太陽能競爭很激烈的時候,台商還處在下游。」盧明光說。

急卡位上游掌控原料,能享高毛利

相較於技術層次較低的太陽能產業,是規模和低成本競賽,LED技術含量高,透過經營績效,可以更快速拉大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團結力量大,盧明光看得到 別人看不到的trend(趨勢)、有國際觀,也很有整合能力,」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一句話,點出了兆遠除了需要規模經濟,更需要懂得資源 整併的關鍵大股東。

面對中國LED對手大量擴產,中美晶不想再吃一次太陽能產業吃過的虧,就得及早卡位上游的戰略地位。而元鴻代表的戰略意義,就是毛利和掌控原料。

撇開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供過於求使LED價格大幅修正的特例。過去基板廠平均毛利率一○%至一二%,而長晶廠的毛利率甚至可以是前者的三至七倍。

從LED電視和照明引爆的擴產潮,光是去年,中國LED新進業者就超過四十家,對於這些沒有經驗的新人來說,良率還沒拉升到一定水準,在越是艱難的價格環 境,越難生存,而年底將誕生的新兆遠,就是要在中國後進業者二○一五年大量量產前卡位,盧明光下的這步棋,不只是要搶攻最重要的中國市場,未來新兆遠在中 國持續擴產,更要瞄準的是全球LED藍寶石基板新龍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2

平民消費 拱出一年三百兆內需財

2012-11-19  TCW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如大象轉身般,雖然轉得慢,但每轉一小步,帶來的改變,卻相當巨大。

以前,中國蓋了全世界密集度最高的高鐵,建造全球最多的蚊子館、蚊子公路、蚊子大橋;現在,這些錢轉向了,它們被拿來打造全球第一多的醫院,未來中國人將吃掉全球最多的藥、打最多的針;他們也將帶給台灣前所未見的觀光商機。

過去大量消耗天然資源的時代結束,以往鋼鐵、石化、水泥股被稱為「中概股」,如今這些行業將進入成熟與高原期,不再有大成長的機會,「中概股」的定義也將被改寫。

十八大之後,中國從最高領導人到地方各省、各直轄市都將更換領導人,這批領導人都是文革知青世代,在文化大革命時代曾經下過農村、吃過苦,知道農村與貧窮的問題。例如李克強過去當過河南省長、書記,從農村與貧窮問題著手,到了中央的國務院是管醫療與社會福利這些領域。

中國政府喊出二○二○年民間消費金額將達人民幣六十四兆元,等於新台幣三百兆元。除了日常消費,這些錢將往哪裡流?從中國經濟結構與新領導人背景可以推論,在政府政策引導下,未來醫療、生技、養老等產業將有龐大商機。

登陸商機:醫療生技財開發動作要快、肯下鄉到二線城市

中國醫藥市場餅有多大?以下三組數字可以一窺堂奧。

首先,中國醫療支出占GDP比重僅有四.九%,遠低於全球平均的一○.四%,成長空間很大。預估二○二○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僅次於美國。

其次,以拉近城鎮醫療差距為目標的「醫改」,過去三年就投注人民幣八千五百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兆元),相當於可以蓋四百多個廈門長庚醫院。再者,預估二○一一年到一五年,中國醫療市場含技術服務在內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二五%,二○一五年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三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四兆元)。

面對醫療生技這塊大餅,台商怎麼吃?專精兩岸產研的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點出了兩個要訣:「快」與「下鄉」!

台灣目前是血糖、血壓、耳溫試劑等醫材的主要產出國之一,也逐步往超音波、X光機等高階產品移動,但這類技術中國也正急起直追。

「台灣打不倒全球同業,技術也無法獨占,就要快!」邵耀華解釋,未來中國一定會發展自有規格、扶持當地業者,因此台灣在應用開發、市場推廣都要「快」上一、兩步,而且比中國同業更好、更周到。

此外,因應中國幅員廣,醫材最好具有精密微小、方便移動、常溫保存與運送的特性;考量未來使用模式,更要加入聯網、雲端運算的通訊功能,台灣資訊業的根基可提供相當優勢。佳世達、台達電等老牌電子公司,都把醫材當成未來發展重點。

「下鄉」則是台商搶中國大餅的最佳切點。相比起被壟斷的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中國二線以下的城市醫療才正要開始「普及化」。

邵耀華說,很多偏遠地方的醫療單位連驗血、驗尿的儀器都沒有,對台商而言是才要起飛的商機;病人付款能力雖然不如大城市,但全都收現金,長期收入穩定又可觀。

另外,二級醫院的經營權也逐漸從政府手中轉為法人經營,醫療行為轉變為商業行為,一來提高醫生所得,二來這些醫院也負責偏鄉醫療院所的教育訓練,台商若能打進二級醫院系統,不論是藥品或者醫材的推廣,都能事半功倍。

中國醫療商機誘人,但東洋藥品董事長林榮錦也中肯的說,在其特殊政商結構下,台商不要有「在中國稱王、當第一」的過度野心,但只要能夠擠入中國前十大供應商,或者在全球某一個獨特藥品領域做到「非我不可」,還是能有不可被撼動的產業地位。

增加退休保險覆蓋,也帶來新的養老商機,兩億人,這是二○一四年中國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的預估值,五年裡增加五三%;全球最多的老人人口,同時也代表著龐大的商機。在中國計畫三%老人由機構照護的政策目標下,工研院預估,二○二○年中國至少需要五千二百家老人養護機構,總需求床位超過五百萬張,這至少是二○○八年床位數的一.二二倍,但在北京、天津、上海這三個高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現況是,現有床位僅能滿足有意願進入養老機構者、約三分之一的入住需求。

在台商機:陸客觀光財空運飽和後,海運直航值得期待

中國積極改善醫療、加薪、讓養老保險與就業保險普及,目的就是讓內需消費提升上來,這也把兩個商機帶到台灣眼前。

第一是台商在中國賺品牌財。從出口代工產業轉成內需品牌,對台商非常困難,且在中國內陸拓展內需市場,往往以失敗收場居多。 但北京台商會秘書長江永雄透露,接下來將有MIT專區政策出爐,由兩岸政府出面在中國各地成立台灣品牌專區,從北京、上海這些沿海城市開始,設立MIT專區的通路與據點,優先整合回台灣投資的台商,掛上MIT品牌在大陸開拓市場,解決過去台商不擅長品牌、中國通路成本太高、不易打通等問題。

同時MIT專區也將設立台灣各縣市特產品的展售與接單中心,以企業對企業模式為主,面對採購商、代理商,將台灣特產品,例如陶瓷、木雕、鳳梨酥、蜜餞等手工藝、伴手禮推往大陸,目標是搶中國大陸的平民內需消費財。

也從過去台灣特產品只能參加短期、巡迴中國各城市的名品展模式,升級到常駐中國,具備了展示、接單與銷售模式。

第二是陸客來台商機。兩岸三通在十八大之後將更大幅放寬,雖然陸客已經成為來台旅遊觀光客的第一大,但兩岸每週直航班機已高達五百班,以今年陸客來台約兩百多萬人推估,兩岸每週航班受限流量與空域等等限制,最高極限是每週八百班,因此陸客每年五百萬人次的天花板已隱然若現,更不可能像香港一樣每年有千萬陸客商機。

但台灣要實現每年一千萬觀光客來台旅遊,主力是陸客,下一步就是海空並進,在高雄港與基隆港興建新的港埠旅運中心,十八大之後將討論開放兩岸定期直航的高速渡輪、客貨兩用輪,甚至是一千五百人以上載客量的豪華郵輪。

屆時,兩岸海運直航商機將是塊大餅,除了載客,更有海上娛樂,甚至還可以有博弈商機,到時陸客來台與消費方式都將跟過去不同,例如茶葉蛋不用都在日月潭的碼頭賣,也可以到高雄港碼頭;賭場不一定要蓋在外島或陸地,豪華賭場變成在海上了。

生財關鍵:台灣開放度想賺中國錢,要先開放自己市場

看似商機無限,但關鍵卻在台灣的市場開放問題。

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童振源說,在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中國對台灣開放五百三十九項、台灣只對中國開放二百六十七項,雙方雖是不對稱開放,未來,還有金融、貿易與服務業開放的談判,中國不可能再讓了,台灣必須做好雙向開放的準備,否則中國未必要對台灣開放內需市場。

「台灣必須開放一些,沒有什麼好怕的,」世新大學客座教授、包商銀行首席經濟顧問華而誠建議,台灣必須做好準備,主動的對外多開放一些,如此才有更多的機會,博取到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廣大的海外市場,尤其是服務業的市場。

台灣不可能只想要、不想給,當我們想賺中國內需財、陸客財,中國也會想同步敲開台灣貿易、投資的大門。想要全球最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就須冒著開放自己市場的風險而換得,這是未來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53

康師傅、宏碁和高盛 拱出珍奶股王

2012-12-24  TCW
 
 

 

賣珍珠奶茶,一年一億杯,創造十五億元身價!這故事發生在十二月十八日,日出茶太母公司六角國際,以一百六十八元登錄興櫃,變興櫃新科餐飲股王,六角國際董事長王耀輝也成為餐飲新貴。

同樣賣珍奶,日出茶太,論展店規模,沒有橫跨兩岸的CoCo都可大;論台灣名氣,沒有五十嵐、Comebuy響亮,能成為第一家邁向資本市場的珍奶茶飲公司,靠的是三個關鍵字:康師傅、宏?硐P高盛。

這三大金主兩年砸下新台幣三億七千萬元,造就六角國際以飛快速度成為國內第一家準上市櫃的珍奶公司。

時間,拉回二○一○年,八十五度C以「美食達人」掛牌上市,連鎖品牌加上中國夢,讓美食達人上市首日,股價就狂漲一.四倍、最高達到四百元。這是連鎖餐飲商機大爆發的時機,也是六角國際蛻變的轉捩點。

王耀輝能比台灣其他茶飲連鎖品牌,更快、更早抓到這股創投界的「八十五度C」熱潮,來自於他的科技界出身背景。

餐飲熱,招來康師傅懂得賣中國和穆斯林故事

原本在半導體設備商帆宣系統科技擔任業務經理的王耀輝,經歷過帆宣上市股價上百元,讓他的年薪加股票,從百萬元突破至三百萬元,因此當八十五度C熱潮一出現,他比起其他茶飲加盟連鎖體系老闆更有意識把握機會。

許多創投捧著錢找連鎖餐飲店,○四年創立六角國際、蹲了六年多基本功的王耀輝,也抓住時機,他的第一個貴人,就是兩岸三地食品業龍頭康師傅頂新集團擔任幕後金主的創投公司富厚(Integral Partners)負責人是花旗環球前台灣區董事長戴章揮。

做連鎖餐飲,「中國故事」是讓資本市場埋單的基本功,富厚創投進駐後,就建議日出茶太拓展中國市場,希望能複製另一個八十五度C傳奇。

二○一○年開始,王耀輝在上海一口氣開了三十多家日出茶太直營店,無奈經營失敗,只好改賣東南亞題材,接著利用東南亞優勢,前進杜拜開店,把「中國故事」改成賺二十億人口的「穆斯林商機」,畫出一個比中國十三億人還要大的餅。

學know-how,引進宏??深化跨國和科技賣茶資源

攻下東南亞市場後,王耀輝深諳,打造國際連鎖茶飲品牌,需要的不止是資金,更要借力使力,找到讓六角國際加分的戰略夥伴。因此,第二家被引進的創投是宏?硍偎庥X下的智基創投,看中它能提供跨國連鎖系統和科技化賣茶的資源。

拉外商,迎來高盛華爾街光環加持國際推展

今年十月,在六角國際公開發行前,王耀輝引進第三家創投,具有華爾街光環的高盛創投,這也是高盛首次投資中小企業,取得一二%股權。有高盛名號的加持,不僅意味著六角國際的財務已經過實質審查,更有助於國際化推展。

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五.二八元的六角國際,獲利能力略勝美食達人的每股稅後盈餘三.九八元,而六角國際承銷價跟當年的美食達人一樣都訂在一百六十八元,這股「一路發」的連鎖餐飲熱潮,處處可見八十五度C的痕跡。

科技業出身的王耀輝,賣的就是標準化、系統化、簡單化煮法,有別於餐飲業追求精緻口感,他最重視飲料的「良率」,務求做出來的口感相去不遠,能大量複製,在全球展店。

八十五度C在中國賣平價、現烤麵包大賺,就是能將麵包製作過程拆解成標準程序,連原料也是開發出低溫發酵天然菌種麵團,務求達到標準化作業。

他能夠兩年拚興櫃,除了有計畫的引進創投資金,接著在全球展店、壯大品牌,同時接受券商輔導,三管齊下,才能讓掛牌夢成真,成為第一個準上市櫃的珍奶公司。

上市櫃的準備規畫時程,一般須兩年至四年時間,加上連鎖餐飲業海外展店,往往涉及複雜的會計,一旦要申請上市櫃,要將兩套帳變一套帳,還要多花兩年至三年,按照法規改善會計帳目。二○一○年,六角國際在海外展店時,就開始接受永豐金證券的輔導,很快就能整理好會計帳目,申請公開發行,並在今年底登錄興櫃,更避開了明年元旦上路的證所稅。

就像八十五度C董事長吳政學,在掛牌上市時,找來多位外商人馬進駐公司管理層,包括出身寶僑、百勝集團的營運副總林明哲,原本身兼六角國際總經理的王耀輝,則找來得利影視暨亞藝影音前總經理張國強,接任總座,看中的是張國強在知名連鎖餐飲公司的管理經驗。

張國強第一份工作就是全球餐飲連鎖龍頭麥當勞,當時全台只有七家店,他待六年,從實習襄理做到地區營運經理,後來還待過肯德基。六角國際掛牌後,有張國強當門神,面對法人時更有加分作用。

日出茶太雖打下東南亞市場,但海外知名度比在台灣還高,隨著股票掛牌,王耀輝準備回台大舉展店。王耀輝每一步棋,都經過科學化規畫和縝密管控,憑著三大金主加持,只花兩年時間,讓自己成為身價超過十五億元的餐飲新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43

EPS破8元 蔡力行拱出中華電小金雞

2015-04-20  TCW  
 

 

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上任後,積極推動旗下投資的子公司前進資本市場,包括已上興櫃的中華精測與勤崴,今年並預計有是方電訊將登錄興櫃。

其中,被市場譽為「中華電信最成功轉投資」的中華精測,雖然二○一四年年營收僅約十億元,卻交出每股盈餘(EPS)破八元的好成績,更是台積電「啃蘋果」時不可或缺的夥伴,自今年初登錄興櫃以來,股價已大漲一.三倍,攀升至近一百九十元。

中華精測的故事背後,其實是一段國營事業「準公務員」,如何離開舒適圈,勇敢創業的故事。

這個故事,讓同樣離開待了二十多年的台積電,進入新領域的蔡力行也稱道:「你要人離開他的舒適圈,很多人都不願意,更不用說是離開中華電信這個舒適圈。大公司要出來創業不容易,我很支持他們。」

起念:民營化促成創業捨棄安逸環境,只有中華精測敢冒險

蔡力行一手推動中華精測進入資本市場,隨著股價逼近兩百元,這讓創始團隊的前任總經理陳佑吉與現任總經理黃水可等七人,有一半都成為身價上億的科技新貴。

中華精測原本是中華電信研究院中,研究高速印刷電路板(PCB)的團隊,原先將技術應用於電信業使用的寬頻交換機。二○○○年時,黃水可在一場研討會接觸到半導體業者,發現高速PCB技術很適合應用於半導體測試設備,於是,團隊的研發方向開始轉向。

而這一轉,也讓他們的人生就此轉彎。

當時,中華精測因技術與價格優勢,很快的接到半導體測試廠與IC設計廠的訂單。但因剛踏入新領域,又缺乏人力與設備,幾乎天天都忙到半夜兩、三點才下班。

「那時候,客戶都跟我們的業務說,我們已經不像公務員了。」陳佑吉回憶。同時,因業務擴張,短短幾年內,中華精測團隊底下,已有約四十名約聘員工,他與黃水可時常思考,該將這些人帶往哪裡去。

正好,二○○五年中華電信民營化,時任董事長的賀陳旦,大力鼓勵研究院內的團隊自立門戶創業,讓兩人興起創業念頭。

但現實的是,創業,意味著得脫離國營事業的安逸環境,承擔風險,在未達退休條件前離開,將無法領得退休金與月退俸。一位前中華電信主管透露,當時,其實有十幾個研究團隊被點名,鼓勵創業,但最後真正敢踏出這一步的,只有中華精測。

逐夢:投資無法立即見效等待煎熬,創始員工感到茫然求去

黃水可開玩笑的說:「當時真的被罵死了。我媽跟我說:『你高考考過幫你放鞭炮,考上研究院也幫你放鞭炮,考上電信局特考也幫你放鞭炮,你現在告訴我這些都不算,要重來,我怎麼跟人交代?』」

不過,當時已與台積電、恩智浦等大廠合作的黃水可清楚知道,半導體測試設備是有前景的產業。「我跟家人說:『你們現在不讓我出去,三十年後我會後悔。』」

但創業後,才是各種挑戰接踵而來的開始。攤開財報可發現,二○一四年以前,中華精測每年EPS都在○.五元至兩元多之間擺盪,金融海嘯後甚至曾經虧損,經營表現並不突出。

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從七年前,黃水可等人便已投入開發目前台積電最先進的二十奈米以降的製程,所需用到的薄膜測試設備。「我常跟客戶講:『跟中華精測合作,圖的是你們的未來,不是我們的未來。我可以為你們的未來做準備。』」

一位熟悉半導體設備生態的金融業主管,便將中華精測這種為未來做準備,先蹲後跳的經營理念,譬喻為「測試設備界的漢微科」(編按:漢微科瞄準半導體先進製程,成立十年後開始賺錢,如今是電子束測試設備第一大廠)。

但,這段等待的過程並不好熬。黃水可表示,為了能符合未來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需求,當時幾乎是賺到多少錢,就再投入多少錢研發與購買設備,很多功夫無法立即得到回報。「只能跟員工講,薪水不用領那麼多,獎金也先少領一點,股東也抱歉一下,我們要先買設備,為未來準備。」

忙碌、吞忍,卻無法確定未來的狀況下,公司內開始有不同聲音,甚至有當初跟著黃水可一起出來創業,他稱之為「兄弟」的創始員工,也對未來感到茫然而求去。

實踐:客戶遍及海內外效率勝三星獲青睞,去年獲利增兩倍

多年投入,去年終於開花結果。中華精測連年磨劍,讓他們的晶片測試設備,效率遠勝韓國三星,成為台積電「啃蘋果」重要夥伴,使晶圓完成後能加快測試,也讓中華精測年獲利跳升兩倍。目前客戶遍及聯發科、日月光、聯電等台廠,連美國與中國的IC設計大廠,都是他們的客戶。

中華精測的故事讓大家看見,離開舒適圈,才能為人生開拓更遼闊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