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服貿協議﹂蠻幹 沒評估沒溝通 就說﹁一定好﹂ 一紙黑箱協議 決定台灣服務業命運


2013-07-01  TWM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國際談判上,不會事先公開談判內容。言下之意,兩岸服貿協議沒有事先與業界溝通並不過分。但情況真是如此嗎?難道業界沒有權利事先知道?

撰文‧賴筱凡

六月二十一日,上海東郊賓館,長桌的這側是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另一側是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兩人伸手一握,面向媒體攝影笑容可鞠,一紙撼動台灣服務業的協議就此簽訂。

當兩岸的距離,從隔著台灣海峽縮短到只剩一張長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卻埋下深不可測的炸彈。把時間往回撥一點,就在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前夕,一篇文章迅速在網路上流傳開來,直接署名國策顧問郝明義,全面炮轟即將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黑箱作業。

到底為何一紙象徵開放的兩岸服貿協議,卻如深水炸彈般爆開?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直言:「站在經濟的角度看,開放是對的,但簽署過程真的太粗糙!」簽署前 政府告知了誰?

來看看這個場景吧,五月三十日下午,就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中,一場官場現形記直接上演。這一天,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林中森、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要針對即將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提出報告。只是他們怎麼也沒料到,一個問題卻當場難倒一群主導官員——「為何台灣美容美髮業要開放,事先沒有詢問相關公會?」提出問題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說,台灣美容美髮業個體戶很多,如果中國資本一進來,會不會影響他們的就業?

當場,林中森說,經濟評估工作是由經濟部統整;王郁琦說,陸委會的產業與就業影響評估報告只是統整各部會資料;卓士昭說,美容美髮業不是經濟部職責而是屬於衛生署;衛生署副處長商東福說,他們只管醫學美容,其他美容要另請高明;最後球丟到了勞委會副主委郝鳳鳴身上,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事後面對外界抨擊服貿談判黑箱作業,內容不清不楚、過程不明不白,王郁琦的回答很簡單:「這是國際談判慣例。」但真是如此嗎?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榮豐搖頭,「本來就應該跟產業溝通啊。」王郁琦的話聽在童振源耳裡,也是長嘆,「任何協議簽署前先溝通,但最後要開放哪些產業,就是看你在談判桌上的本事和決定。」對於用一句國際談判慣例來概括兩岸服貿協議談判過程的不透明,怎麼都難讓人接受。

童振源指出,回到經濟基本面,台灣一定要走開放的路。但不是說,開放就自動帶來好結果,台灣經濟就一定成長,然後在「自由開放」的大帽子下就什麼評估與溝通都不做。

簽署後 台灣要到了什麼?

「香港經驗就值得警惕,當香港簽完CEPA中港服貿協議後,反而讓香港服務業外移。」而○九年開放陸資來台後,四年來陸資實際進入台灣的金額只有六.四億美元,對照台商在大陸投資的核准金額每年幾乎都有百億美元之譜,兩相對比,實在不成比例。所以,開放是不是對台灣有利?還需要更細緻的布局與規畫。

然而, 兩岸服貿協議三項重要評估:對台灣經濟總體影響、產業的影響,及就業市場衝擊,政府到現在都還拿不出任何一項評估報告,只能一直打高空說,對台灣整體是好的。

而這些評估報告應該上談判桌前就要清楚。童振源說:「台灣的服務業要哪些戰略?哪些策略?有這些才知道向對方要什麼,可以讓步什麼?」若以兩岸服務業占GDP比重來看,台灣服務業占比高達七成,大陸卻只有四成,台灣服務業發展較為成熟,也比大陸服務業有競爭力,所以,當兩岸要簽訂服貿協議,自然應該要充分發揮台灣的優勢,彌補劣勢。

童振源進一步分析談判策略,大陸幾乎全面開放的項目,是我們務必取得開放的;大陸只對部分國家開放的項目,也是應盡力拿到;而大陸只對香港開放的項目,台灣也應爭取;至於十二五計畫中的重點服務業,及台灣原本開放程度較高、較有優勢的行業,也都該讓大陸開放。

但實際對照簽署後的協議內容,大陸全面開放的服務業有七項,我們只拿到五項;大陸對部分國家開放的服務業有九項,我們拿到五項;大陸對香港開放的服務業有二十四項,台灣拿到十五項。

「坦白說,這紙協議簽完,對台灣的整體經濟,助益很有限。」童振源看完兩岸服貿協議內容直言,除了電子商務有較長足進展,其他開放項目要帶動台灣服務業成長,很難。

儘管如此,一名經濟部官員卻認為,在沒有開放陸勞進入台灣之前,若能成功吸引陸資來台設點,也可增加就業與稅收,「大家應該對我們的產業多點信心。」對此,童振源語重心長地說,開放是對的,但是開放總是利弊相伴,「政府該做的是讓受惠產業更多,幫助受害產業,而不是連產業評估都沒有,然後再來對大家信心喊話!」若是如此,那與政府官員常感慨「台灣理盲而濫情」,又有什麼不同?

台灣還有很多可以爭取的!

已列入協議項目未列入協議項目計算機服務之軟件實施、房地產、市場調研、環境服務、體育和其他娛樂 中國幾乎全面開放數據處理、管理諮詢印刷出版、建築物清潔、旅行社和旅遊經營、醫療服務和城市間定期旅客運輸 中國對部分國家開放自然科學研究和實驗開發、科學技術相關諮詢、人員安置提供會計服務、建築設計、工程服務、集中工程、技術測試和分析、會議服務、通訊、建築、分銷、社會服務、文娛服務、各項運輸 中國僅對香港開放法律服務、城市規畫和風景園林設計、信息技術、教育、金融保險、證券服務、飯店餐飲、導遊服務資料來源:童振源教授、兩岸服貿協議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808

董明珠的蠻幹,迎面撞上了互聯網的無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0/163690.shtml

董明珠的蠻幹,迎面撞上了互聯網的無情
首席人物觀 首席人物觀

董明珠的蠻幹,迎面撞上了互聯網的無情

少些蠻幹,多些方法論,在擁抱互聯網這件事情上,網紅董小姐還有機會。

來源 | 首席人物觀(ID:li-heran

 作者 | 江嶽 

湖南人喜歡用四個詞形容那些雷厲風行的狠角色:恰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

南京人董明珠就是這樣的厲害角色。

這位女企業家今年63歲了,但四處開炮的勁頭很容易讓人忘記她的年齡。她的強硬一方面是性格使然,一方面也拜命運所賜:30歲喪夫,36歲下海,從格力最基層的銷售員做起,一步步到如今。

在中國,實體企業家不好做,女企業家更難。

她選擇了用強悍對搏命運。幾年前與雷軍的億元對賭後,這位性格鮮明的實體企業家,跨界成為互聯網圈的網紅。

網紅是非多。

最近把她拱上頭條的,是6月13日悄然上線的格力“色界”手機。有媒體發現,這款標價3200元的國產機,上線2天後只賣出去8臺——去年她誇下過海口:華為要做全球第一,那格力手機要做全球第二。

看起來,董明珠式的蠻幹,又一次遭到了互聯網的圍剿。

蠻幹的銷售員

1984年,日劇《血疑》在中國熱播。

主題曲《謝謝我的愛人》響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山口百惠飾演的羸弱女子大島幸子,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角色。

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上班的董明珠也喜歡她。多年後,她被記者問及最推崇的女性是誰時,回答就是《血疑》里的山口百惠,“純真的,被保護的,樂於幫助別人的”。

1

圖:山口百惠飾演的大島幸子當時家喻戶曉

這樣的答案,跟後來的狠角色董明珠形成強烈反差。

或許,是1984年的那場變故,讓她對大島幸子,這個自己不可能成為的弱女子角色,有了一份特別的向往——那一年,董明珠的丈夫去世,留下2歲的兒子。

她失去了被保護的機會。

女人堅強起來是很怕的。她獨自撫養孩子,又在6年後只身南下,去珠海找工作。

她進入了格力,被派到安徽做銷售業務員。

36歲,沒有銷售經驗,剛入行的董明珠就是一張白紙。蠻幹,成為她最有力的武器。

前任業務員留下一筆40多萬的債務,她鐵了心要追回來。

她沒有去酒桌上推杯換盞,用女性的柔情去打動對方,而是選擇了堵。四十多天里,她每天都堵在債主門口,如影隨行。終於,對方扛不住,決定退貨。到約定退貨的那天,對方又放了一次鴿子。

最終堵到他,董明珠選擇自己拉貨。車子發動的瞬間,她沖著債主放下狠話: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和你做生意。

工作第三年,董明珠的個人業績達到1600萬,占全公司銷售的八分之一。第四年,3650萬的銷售業績讓她個人提成超過100萬——那是1993年,很多普通百姓的工資不過三四百元。

2.webp

圖:董明珠舊照

沒多久,董明珠被調回了珠海總部。

董事長朱江洪很器重她。這位珠海出生的理工男低調務實,是格力真正的靈魂人物。

董明珠晉升很快,但她的蠻幹風格依舊。

有媒體曾披露這樣的細節:當年格力改造供應鏈,要求先付款後發貨。主管經營部的董明珠在財務部碰了壁,經常沒法知道客戶打款進度。

她沒有去想辦法討好財務部,而是敲開朱江洪的辦公室,直接要了財權。

她的行事風格就是這樣簡單粗暴。

2001年,47歲風風火火的董明珠成為格力電器總裁。

4

圖:朱江洪與董明珠搭檔多年

此後,她與朱江洪一熱一冷,一塊一慢,成為格力的雙核心。多年之後,有人評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運氣。

天生網紅

2012年,朱江洪退休,董明珠獨自掌舵格力電器。

沒有了背後踩剎車的男人,董明珠越發生猛。次年,她與雷軍在央視某檔節目同臺,對賭10億的豪言掀起軒然大波,她由此躋身科技互聯網的網紅圈。

這一年,她59歲。但人們更習慣用宋冬野的那首歌名來稱呼她:董小姐。

她很適合當網紅:語出驚人,敢於冒犯,內心強大。女性企業家在中國本就稀缺,有個性敢於表達自我的就更少。

她炮轟看不慣的一切:

小米戰略入股美的,她說兩者“就是賊,就是小偷集團”;

美的完成對德國機器人企業庫卡的收購後,她說“企業買技術,就好像小偷不經過努力直接索取。如果一家企業是小偷,它就永遠是小偷”。

在2016年接受魯豫的采訪中,她幾度對員工怒斥發飆,語言粗暴,絲毫不顧忌鏡頭。她似乎對刻意包裝,塑造完美企業家這樁事沒什麽興趣。

改之後

圖:董明珠在采訪中幾度發飆

圍繞網紅董小姐最集中的爭議,來自於格力手機。

基本上是一段連續放炮與不斷跳票的主題不斷循環往複的歷史”,騰訊科技曾在一篇報道里這樣評價。

在董明珠之前,手機領域最著名的外來者是羅永浩。他在這條路上收獲了人生最多的贊譽和抨擊。

不同於羅永浩的情懷玩法,董明珠喜歡畫風直給的奇襲——2015年3月,她在一場大學演講現場突然掏出手機,宣布格力正在研發手機。

此舉唯一的預熱是2個月前,她感慨:“我要做手機,分分鐘,太容易了”。

但這一次,董明珠的自信和蠻幹,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格力一代成為業界的謎。

這款配置與紅米、魅藍相當的手機,傳聞定價在1600元左右,線上線下同時銷售,爭取在2015年賣出1億部——但董明珠在當年6月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談及銷量,給出的目標變成了:5000萬部。

最後這也成了泡影。神秘的格力一代手機從未被真正公開發售。

直到去年6月,格力二代上線,售價3599元、開機畫面是董小姐……新的熱點之下,尷尬的格力一代才被遺忘。

網紅董小姐抓住一切機會推銷格力手機二代。

9

圖:董明珠的奇襲讓人猝不及防

她摔手機,以證明格力手機品質第一;年底為員工漲薪,又額外發一部格力手機——但很快就有媒體抓住二手網站的低價轉讓截圖,猜測格力員工也不看好自家手機。

越是不被看好,越要一意孤行,董小姐又開啟了她擅長的蠻幹模式。

於是,在今年早些時候的股東大會上,當有人提起“格力手機沒有成功”時,董明珠怒懟了回去:

“你怎樣曉得我沒成功,華為賣老大,我就賣老二嘛”;“你為什麽對我這麽苛刻要求,明天說的今天就要做到,那我又不是神仙,有本領你來做。”

傲慢的擁抱者

董明珠不愛訴苦。

正如她從來不講述30歲喪夫後的艱辛,她也很少談及作為女性企業家的艱難。

去年11月,董明珠被宣布將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2012年起,董明珠的職務包括: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和總裁。

消息一出,關於格力集團、格力電器、珠海市國資委、董明珠的關系討論甚囂塵上。

10

圖:關系圖譜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集團是珠海市國資委100%控股的企業集團,旗下除了有格力電器外,還有地產等業務。

2012年,朱江洪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職務,董明珠接任。

在朱江洪之前,格力集團的人事安排,都由珠海市國資委主導。從朱江洪開始,才有了從下屬公司上調集團做董事長的案例。

朱江洪被認為政府關系深厚,善於與官方打交道。相比之下,董明珠的資源稍遜。

在此背景下,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自然引發了聯想。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國資委在為格力電器2018年的董事會換屆選舉做準備。屆時,國資委控股的格力集團,可以作為大股東,向上市公司格力電器推薦董事人選。

這或許能說明國資委對董明珠的擔心。

一方面,她很強勢,導致大股東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控制力較弱;另一方面,格力電器這兩年的多元化嘗試,也存在爭議。

網紅董小姐的境況並不樂觀。

2014年,格力電器一度創下1400億元營收的新高,但這一輝煌在此後兩年不複重現,“2018年實現2000億元營收”的承諾,也由此變得略顯虛無。

她需要新的業績,也需要把個人形象與格力繼續綁緊。

她在格力以“不允許犯錯”的嚴厲著稱,但這次,她似乎選擇了錯誤的方式。

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格力來說,如今格局已定的手機市場不是一條好賽道。而董小姐擁抱互聯網的姿勢,也顯得有些尷尬,甚至傲慢。

她的內核仍然是老式實體企業家。

正如曾經蔑視家電行業和企業管理里那些拿不上臺面的潛規則,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她同樣不願成為老老實實遵守規則的順勢者。

她不屑於互聯網式的產品營銷。

格力手機出了三代,從來沒有過發布會,也沒有找過小明星,董明珠是唯一的代言人——這簡直能與昔日的發布會公司樂視形成兩個極端。

11

圖:格力手機獨具特色的開機畫面

她不愛資本運作。

在《跟葉檀》節目里,董明珠被建議學一下資本的東西,她笑了笑“我不會”,隨後解釋,她(喜歡)的改變不是資本去改變,而是創造去改變。

相比格力,海爾、美的這兩家競品擁抱互聯網的姿勢似乎更加開放。2013年,海爾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2014年,小米戰略入股美的。

而在輿論造勢方面,董明珠的方式也有些生硬。她在去年3月開通了“董明珠自媒體”的微博微信,但毫不掩飾這是市場部或者品牌部團隊運營的產品,多少顯得有些無趣。

相比之下,這兩天揪住董小姐口誤做文章的海爾官微,就顯得機靈多了。

13

圖:董明珠本意是建議觀眾別買海爾

不管在哪條跑道上,董明珠都喜歡蠻幹。打定主意要做的事情,她排除萬難也要走下去。

手機業務之外的另一個佐證是:2016年10月,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議案被股東投票否決,隨後,董明珠索性自掏腰包進入珠海銀隆,以13億人民幣的投資額,占10%的股份。

正如當年追那筆40萬債務時的覺悟,董明珠也是鐵了心,要去摻和新能源汽車產業。

新業務是機會所在,也是風險所在。

明年,董明珠是否能順利渡過董事會換屆,尚不可知,但門口的野蠻人腳步聲已近。

或許,固執的董明珠可以穿越回小時候,跟長江邊學遊泳的自己聊聊——

當時,因為羞澀於當眾穿泳衣,董明珠一直沒有學遊泳。直到某年夏天,她跟會遊泳的同學去江邊玩,看到其他人都技術嫻熟,以為遊泳不難,一頭紮進去,不料水深浪急,多虧有人相救,才沒有出事。

遇挫後,她下決心學好遊泳。她找到兩個遊泳技術一般的同學當教練,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學會,又不至於因為跟不上節奏而放棄。

她最終成功了。

少些蠻幹,多些方法論,在擁抱互聯網這件事情上,網紅董小姐還有機會。

董明珠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