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世界中國(917)欲借殼ST星美之步驟的聯想

Fro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18/LTN20080618252_C.pdf


新世界中國(917)宣佈,杜惠鎧先生共同持有上海香港新世界花園上海中山廣場和上海新世界大廈(稱「上海物業群」)以攤佔股權比例重組。

方法先成立一家實體持有上海物業群,然後按所攤佔比例計算出持有該實體的股權,然後會之注入一家深圳上市的公司,若預測無錯,應為ST星美。

這是香港第一次以中國地產借殼中國上市公司,以取得上市平台向中國股民集資,看來以新世界集團的財技,中國股民將會領教到香港財技高手的風采。

但這些公司只懂玩財技,不懂實業經營,又好大喜功,不顧公司能力,所以此等公司只會一直淪落下去,其母公司成為二線上市地產公司,亦和此不無關係。

上市公司,一定要搞好實業,然後上市獲得資金後,若本業仍潛能,最好投資回本業,若不能,最好投資物業或公用股票,不要租用高開支的東西以自我享受,儘量降低公司的開銷,造好盈利及適時派息回饋股東,以搞好公司股價,自己亦可當股息為人工作花用,作配股亦能取得較高價值,亦因信譽良好,獲得的利益更多。

希望,主席萬勿聽信財技高手所言,引入其他概念,以作短線的集資作自肥之用,或擁有過多個人投資,令自己分心之餘,其後可能因該概念大量虧損,導致公司或自己大虧,這只會虧掉自己的上市公司和未來的信譽,到時發行股集資困難、借錢也困難,導致更多財技高手獻出炒落的招數,致公司陷入泥沼,變得裡外不是人,受萬千股民唾罵。

記住,上市公司玩財技,只會益了財顧及證券行,受害的仍是自己,萬勿以為上市後自己的能力高過他們,你不夠他們玩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9

覃輝再戰江湖-星美國際(198)


 有必要說說該公司的掌故,據何車先生四年前的趣味統計系列,該公司掌故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73

■上市公司既有「首富」,可有「大富」、「中富」?有有有。

32年前,有家名叫「大富地產」的小型地產公司上市,記憶 中在九龍會掛牌, 英文名稱是Lucky Man。隻是,股東卻絕不Lucky。公司變變變,變了DC財務、東方魅力,現在是星美國際,編號仍是198(「實夠發」)。星美大股東是偶有新聞見報的 覃輝,公司持有東美出版(8010)權益,亦間接擁有《成報》。股價經調整計,由97年高㗖的1960元,瀉至0.355元。星美今年4月尾停牌至今,星 美出版亦是。


其後去年我寫過這一篇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04


新京報  2005-04-29

“覃輝傳奇”收場

北京著名夜總會“天上人間”老板,控製四家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曾從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獲得超過10億元的巨額貸款,其間涉嫌重复抵押、行賄情節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張恩照“辭職消息”公開後25天,覃輝在北京被警方帶走。有消息說,4月19日,覃輝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孫迪明攝

在建行對星美的貸款中,有一筆1.7億元的款項,抵押物為上海香樟大廈。該樓地處黃金地段,覃輝2002年9月接手後重新啟動,接盤公司為久盛投資公司。該樓盤名為“香樟花園”,是一幢24層的酒店式公寓。(陳耀國/攝)

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6月,注冊資本6000萬元,由覃輝控股80%。圖為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大街招商局大廈16層的該公司辦公所在地。 (陳美群/攝)

■最新消息

星美系三香港公司緊急停牌

星美國際昨日大跌50.694%,星美出版下跌40%

本報訊(記者黃利明)昨日,覃輝旗下的三家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國際(0198. HK)、星美出版(8010.HK)、流動廣告(8036.HK)上午11點04分緊急停牌。三家公司同時表示,將發布一則有關於“可能構成價格敏感資料之通告”。

值得關注的是,昨日星美國際股價以0.72港元開盤,到緊急停盤時報收於0.355港元,大跌50.694%;星美出版股價以0.025港元開盤,停牌時 報收於0.015港元,亦下跌40%;流動廣告股價則維持在0.02港元價位。與此相反的是,被認為由覃輝實際控製的長豐通信昨日卻拉出漲停板,以 3.19元收盤,全日上漲10%。

據此記者隨即聯系星美傳媒副總裁、星美出版執行董事郝彬,他表示並不清楚停盤原因,但從公司現有的狀況來看應該不會有重大利空的消息。同時,他亦否認公司有拋售股票的行為。

很少有人能夠料到,2005年的仲春,當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出事”之後,第一個受到牽連的,竟是37歲的覃輝。

覃輝,北京朝陽區一家夜總會“天上人間”的老板,近年來連續控製了內地和香港的四家規模不大的上市公司,逐漸成為媒體關注的人物。

近年來,覃輝以其一擲千萬購買豪車的做派,其與港星李嘉欣“訂婚”的消息,其在影視傳媒領域的幾次收購,很使一些報刊大加吹捧,不惜給予“隱身富豪”及“民間傳媒大亨”之美譽;而有見識的市場觀察者也早已頻發警告,對其混亂無忌、難見效益的“資本運作”深表懷疑。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張恩照“辭職消息”公開後25天,覃輝在北京被警方帶走。雖然覃輝家人頻頻宣布覃輝“明天”就將放出,但有消息人士告知《財 經》雜志,至4月26日覃輝涉嫌行賄被正式批捕一事,已在政法系統內部公示。而長豐通信(000892)則於4月22日發公告稱,覃輝仍在協助警方調查。

“天上人間”杠杆

2003年6月的北京國際車展上,當時惟一一輛賓利加長728標價888萬元人民幣。這輛車,後來被證明由覃輝購下。這個故事經過媒體的渲染廣為傳播,過去並不很出名的覃輝成了“大眾級新聞人物”。

這是覃輝涉身商海後的第九個年頭。雖然被有些媒體刻畫成“隱身富豪”,但此時的覃輝之行事張揚,已為圈內人熟知,更成了其新貴包裝的一部分。

覃輝出身於四川達縣一個普通家庭,1989年畢業後,曾在航天部五院的一個下屬單位工作了不到一年,之後也曾在廣州三菱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任職。

覃輝中等身材,相貌英俊,性格活潑善交際。這些特徵後來被認為都有助於他早年以做銷售在商海站穩腳跟。

1991年,覃輝離開職場,做起了自己的生意。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卓京商貿公司,在鐵礦石進出口生意中賺了不少錢;也曾熱衷於在股市投機,不時有所斬獲。

不過,覃輝最主要的發跡場所和顯赫的生意來自娛樂業———北京一家名叫“天上人間”的夜總會。

“天上人間”坐落在北京五星級酒店長城飯店內。鼎盛時不僅充滿奢糜氣氛,更以“美女如雲”在夜總會愛好者中傳為佳話。

1999年,覃輝將“天上人間”75%的股份置於自己新注冊的北京中外合資長青泰餐飲娛樂公司時,工商登記上的出資額為195萬美元。以此推算,當時此夜 總會的資產總額當估至 260萬美元左右。但熟悉內情的人認為實際價值應不止於此,因為“天上人間”的年利潤至少在2000萬-3000萬元,可謂真正的“現金奶牛”。

“天上人間”給覃輝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現金流,更有大量的關系和機會。他借這一交際場,結交了大量權勢人物、銀行行長和社會名流。

A股公司掘金

2000年6月,覃輝成立了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號稱注冊資金4800萬元,從此開始了大踏步發展。

與許多中國式“資本高手”一樣,覃輝將目光瞄准了上市公司。在早年炒長豐通信(000892)股票得手後(注:1999年-2000年間,長豐通信股價漲了6倍之多),他於2000年5月到6月間,以反收購方式低價進入,持股26.61%,掌控了這家公司。

長豐通信對於覃輝頗有融資功效:在反嚮收購中,上市公司於2000年5-6月分兩次收購覃輝控製的重慶長豐通信有限公司88%的股權,共支付近5.4億 元,溢價4.2億元。2001年9月,卓京投資和長豐通信共同組建的星美傳媒宣布成立,上市公司是占股35%的股東。後來幾經增資擴股,卓京投資持股達到 88%,長豐通信成了僅占12%的小股東。在此項目中,上市公司出資3850萬元。

12月,卓京投資又將所持中華通信26%的股份拆開,將其中15.35%股份轉手長豐通信,從上市公司拿走1.25億元。而當初買下這部分股份,總計付出5000萬元。

2003年9月,長豐通信入股星美傳媒等投資的星美數字信源中心。該中心後更名為友通數字媒體有限公司(下稱友通公司),注冊資本4億元。在幾番變更後,長豐通信持股40%,前後出資共計1.92億元。

在上市公司資金流出的同時,長豐與卓京合資的星美傳媒也在大舉發展,進入了影視、演藝、廣告等行業。星美旗下陸續成立了星美影視文化傳播、星美演藝經紀、中影星美電影院綫、北京星美廣告等公司。在長豐通信的大本營重慶,星美還投資1000萬元進入了網吧業。

與此同時,星美的對外合資並購行動也顯得頗有聲勢:2001年投資國家級電影檔案收藏和研究機構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持股45%;2002年4 月,購入北京台資企業飛騰影視製作六成股權;2003年3月,收購著名相聲藝術家姜昆的鯤鵬網景七成股權;2004年又購入上海中錄音像有限公司、北京東 方正藝電視藝術公司等。

在長豐通信嘗到甜頭後,覃輝也曾對國內其他上市公司饒有興趣。2004年2月,他已確定將收購湘計算機(000748)25%的股份,作價3.8億元。然 而,股權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資就通過各種渠道共從湘計算機“借”走了9000萬元。事情敗露後,原股東長城集團退還了卓京投資股權購買款1.59億元。

“香港仙股大餐”

可能由於“天上人間”的社交活動給了覃輝太多的機會和啟迪。一經跨出這一天地,他的擴張腳步便不可控製地提速。

2003年夏天,覃輝通過自己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SMI公司(SrtategicMe鄄diaInternational),開始了在香港的收購活動。 一年多時間里,他漸次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為東方魅力(0198,HK)、流動廣告(0307,HK)和現代旌旗出版(8010,HK),並將另 一家上市公司陽光文化(0307,HK)所控製的陽光衞視70%的權益拿到手中。

此後,東方魅力與現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換姓,成為印有覃氏標記的“星美國際”和“星美出版”。

覃輝跨入香港資本市場,主要的引路人是“殼公司”賣家陳國強。陳國強在香港有“殼王”之稱,旗下企業眾多,目前至少控製着10家上市公司。一位香港證券界人士告訴《財經》,陳本人諳熟以結構复雜的“企業樹”開展財務運作之道。

覃輝選擇進入的多為香港市場上的三綫公司,虧損連連並不為人看好。香港一家證券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告訴《財經》,2003年年末,覃輝派人與該公司接洽,希 望協助炒作東方魅力股票。“他們想用內地資本市場那一套讓我們幫他搞定。但在香港起碼要准備2000萬元,才可能炒炒主板。”由於覃輝拿不出這筆錢,交易 沒有談成。

該人士嚮《財經》透露,覃輝在交易後發現東方魅力的股票太分散,很難炒高,非常着急,也由此對交易伙伴陳國強“有些意見”。

該人士推算,覃輝前後兩次收購東方魅力股票,總共大約要付給陳國強1億多元。“我們感覺覃輝其實並不太懂資本運作。”他評價,“別人可能1000萬港元就 買下來了,他花了這麼多錢,有點邪。”覃輝的香港之役一度“連下數城”,加之名人環伺,在內地小報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在香港投資界看來,他的幾個 收購項目都算不得什麼傑作。

東方魅力至2003年已虧損7668萬元,而且收入的50%以上來自餐飲業,已經算不得娛樂業公司;旗下的流動廣告業績也乏善可陳。

陽光衞視的虧損更是人所共知,一度被視為陽光衞視總裁的吳徵直稱為自己的“滑鐵盧”。

至於持有《成報》的現代旌旗出版,更是香港報界人所共知的虧損企業。

《成報》迄今70年的歷史固然可贊,但至本世紀初,昔日光環已然剝落。這家報紙2000年11月經陳國強之手借殼上市,後一度轉至吳徵之手,改名為現代旌 旗出版,但虧損的經營狀況並未改變。直至今日,人們仍難以辨清2003年一度被媒體暴炒的“現代旌旗控製權爭奪戰”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吳徵假戲真做,有 意脫手。不過,自覃輝接手後,《成報》的經營更是每況愈下。

一位接近《成報》高層的人士嚮《財經》記者透露,這張報紙的負債已從覃輝私人全資控股的SMI(StrategicMediaInternation鄄 al)接手前的4000多萬港元激增到1.4億港元,目前幾乎沒有流動資金可以支持運營,如果到5月底情況仍無改變,《成報》和其控股公司星美出版(原旌 旗出版)可能將宣布破產。

直到今天,香港投資界對覃輝所控三家上市公司的關注仍十分有限。大福證券媒體研究員JOEY表示,他從未跟蹤過這三家公司,因為市盈率太低,“研究媒體的 分析員同行中沒有誰研究過這些股票。”中銀國際分析員吳維克也表示,香港主流資本界迄今對覃輝所知甚少,“他接觸的多是電影圈、娛樂圈的人。”

不僅僅是輸家

覃輝入主香港三家上市公司及陽光衞視,耗資約計4億港元左右。這筆巨款縱使分期償付,加上維持經營所需的費用,也有很大資金壓力。

於覃輝而言,錢從何來?可以肯定地說,此時忙於大鋪攤子四處騰挪的覃輝不可能從自己的企業中拿出這筆錢,其資金機會只能來自直接間接的銀行貸款和“市場運作”。

覃輝在香港的“市場運作”被認為得不償失。他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後,在東魅(後來的星美國際)配股集資約1900萬港元,在星美出版於2004年4月和7月 兩次配售集資2374萬港元,此外就再無斬獲。從股價一路下滑的軌跡看,也無法想像當年覃輝在內地炒作長豐通信的輝煌能夠在香港复製。

從2004年3月到2005年初,東方魅力及後來更名為星美國際曾宣布,在內地收購覃輝“星美系”國內資產的股權,主要為院綫和網吧,所需現金總計近8億港元。

此時的星美國際一直處於虧損,其收購資金從何而來、是否如數支付,也不得而知。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輪收購更多地像是在炒作“收購概念”以激發市場的想像力,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2003年6月,覃輝控製陽光衞視後,當月即全面改組了董事會。此後至2004年9月,陽光衞視廣告收入只有約300萬港元,累計虧損已逾港幣3000多萬元。覃輝大量裁員,拒付營運款項,致使陽光衞視長期欠付員工工資及各項運營費用。

不過,覃輝也從陽光衞視拿到了一些實利,只是被指拿得“很不光彩”。《財經》從持股該公司30%股份的泰德陽光(0307,HK)獲悉,覃輝2003年9 月得手陽光文化不久,即將一套電視製作設備走私至內地。此套設備購入價約300萬美元,公司轉讓時扣除折舊,估值1774萬港元。覃輝拿到內地後,自作主 張作價1億元,賣給了有上市公司參股的友通公司。

按香港法律,這一行為涉嫌盜賣上市公司資產。目前已有知情者嚮香港廉政公署進行了舉報。

2004年初,覃輝通過購入現代旌旗出版,獲得《成報》控製權。知情者稱,覃輝盡管收購了《成報》,卻從未踏入報社大廈,只有其弟覃宏和星美國際副總經理 邢晶偶爾問津。2004年4月《成報》報慶,新任董事局主席覃宏曾代表投資人,面對媒體公開承諾年底前將把報社扭虧為盈。但此後事實是報紙經營每況愈下, 如今已淪為資不抵債境地。

據悉,《成報》現在1.4億港元的負債中,有8000多萬發生在覃輝接手之後。公司還屢屢傳出欠薪、欠租的丑聞。

即便如此,《成報》仍成了覃輝“資本運作”的平台。

今年3月5日,由現代旌旗出版更名為星美出版的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取得發行《中國聯合商報》的獨家經營權;還曾宣布購買了英國時尚雜志《OK》的中文 版。星美出版高層人士告訴《財經》,就在發公告之前,覃輝之弟覃宏曾往《成報》發傳真,要求他們散布消息。公司股價從2分一度升至5分,公司董事會才被迫 發布公告。

據《財經》調查,星美出版的兩項交易均有極大虛假成分。星美出版從2004年7月始,與由《中國儀電報》更名而來的《中國聯合商報》洽談合作,一度承諾注 資2000萬元。但因其承諾未能落實,前後打入資金僅百萬元,目前交易已經擱淺。而《OK》主編陳燕則否認與覃輝有資本合作。

誰來約束銀行

相較資本市場上的左支右絀,對覃輝來說,拿錢最容易的辦法,或許還是從國內銀行貸款。

迄今覃輝旗下“星美系”、“卓京系”及各類投資公司究竟從國內銀行拿到了多少錢?一時難有詳實數字。

《財經》比較確切地獲知,覃輝曾從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獲得巨額貸款,可確認的數字達10億元之巨。

《財經》多方確認,覃輝旗下公司曾於2002年從建行貸款逾6億元。覃拿到這筆貸款,經過了行長張恩照的特別關照。

覃輝的星美傳媒從2002年下半年起着手嚮建行申請貸款,並於當年獲准。由於星美傳媒在市場上缺乏業績,大銀行嚮文化企業貸款也十分罕見,經手此貸款的星美傳媒董事長李威承認,建行此舉“主要是支持傳媒產業”,“有風險投資的性質”。

同時,《財經》獲悉,覃輝旗下公司2003年以來在民生銀行的貸款,總額至少在4億元。覃輝如何獲得該筆貸款情節不詳。來自民生銀行的消息說,如此大額貸款須經總行批准,在發放時除必要手續,還必須有抵押品。

具有外資銀行經歷的李威告訴《財經》,星美傳媒獲得建行的巨額貸款經過了正常手續,並且辦理了抵押。貸款抵押物包括了上海江寧路上的香樟大廈公寓式酒店、 北京CBD區鵬潤大廈耗資7000萬元買進的一層辦公樓,以及北京懷柔的飛騰影視基地,“等於押上了覃輝當時掌握的所有物業”。

但《財經》在調查中發現,情況並不盡然。

北京CBD區鵬潤大廈位於東三環路附近,星美傳媒曾花7000萬元買下該樓B座19層,面積3600多平方米。

但一直沒有拿到產權證,如抵押給建行實屬非法。事實上,只有開發商有權在辦出產權證之前抵押期房。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的資料顯示,鵬潤大廈開發商北京新恒 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已於2003年3月將鵬潤大廈18420.49平方米抵押給建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其中包括B座19層的若幹面積。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 官員告訴《財經》,開發商最近剛辦完鵬潤大廈的確權工作。

在建行對星美的貸款中,有一筆1.7億元的款項,抵押物為上海香樟大廈。資料顯示,這幢物業為一所在建大廈,2003年2月設定為抵押物。

《財經》通過現場調查獲悉,該幢大樓在上海江寧路219號至229號,地處上海黃金地段,原是一幢始於1995年的爛尾樓。覃輝2002 年9月接手後重新啟動,接盤公司為久盛投資有限公司,總投資為2.3億元。該樓盤名為“香樟花園”,是一幢24層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外裝修已完成,內裝修 也進行了一半,但由於缺乏資金,已於2004年6月停工。大樓留守處一位浙江舜傑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承包此工程後,久盛一方只付 了3000多萬元,目前尚欠6000多萬元工程款。

覃輝2002年9月拿到這一物業後,於次年2月確定為建行貸款的抵押物,債權1.7億元。2004年5月24日,覃輝又將此大廈二次抵押給民生銀行,抵押 款仍為1.7億元。至2004年12月,覃輝通過久盛投資對此在建樓盤進行第三次抵押,嚮民生銀行貸款。此次貸款額為1.4億元,通過香樟大廈抵押債權 3360萬元,余額據稱用星美集團的部分光纖設備抵押。

至此,覃輝企業通過香樟大廈這一在建物業,抵押債權達3.73億元,均為三年期抵押,分別於2006年和2007年到期。

2004年9月,港商陳國強控製的香港中策公告,稱此項目已作價4.5億元賣給該公司,交易原定今年6月完成。而買方已於去年6月通過其控製的公司 Apex QualityGroup,付出定金5000萬元。有分析稱,這部分“定金”,很可能已折為覃輝其時從陳國強手中購買股份之款項。

現在無法確定民生銀行和建行在對香樟大廈抵押時,是否經過物業評估。但據香港中策公告,該項物業的市場價格在4.5億元。此外,此項物業已拿到定金 5000萬元,欠工程款6000多萬元,且內裝修遠未完工。縱使能夠按已定的4.5億元出售,扣除定金和工程款後,余款僅在3.4億元以下,與建行和民生 銀行的債務相比尚存明顯缺口。

覃輝控股60%的飛騰影視基地擁有部分物業,屬覃輝手上可用於抵押的主要資產之一。《財經》了解,該製作公司的土地和房屋2003年9月被認定總值在 1.8億元,抵押給民生銀行獲得了1.2億元貸款; 2004年6月重又核定抵押價值1.3億元,再度從民生銀行獲得一年期貸款9000萬元。在該公司占股40%且在2004年8月前為總經理的周令剛表示, 他一直到最近才獲知此事,並准備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股東權益。

《財經》尚未獲得此物業抵押給建行的資料。倘如李威所說確有此事,應屬重复抵押;如無此事,則建行6億元貸款抵押物嚴重不足。

除上述大宗貸款,覃輝旗下各公司也與銀行多有往來,僅從公開資料統計,訴訟金額累計已逾2億元。從2004年10月起,上海、重慶、成都等地已陸續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嚮法院提起訴訟,申請財產保全。

其中包括:上海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訴長豐通信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招商銀行成都營門口支行訴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中信實業銀行成都分行訴成都長 豐公司、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招商銀行重慶上清寺支行訴長豐通信借款合同糾紛案;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長豐通信擔保糾紛案;中信實 業銀行南京分行訴江蘇長豐通信和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等;金信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訴卓京投資和星美傳媒集團借款合同糾紛案等。

“雙面”覃輝

時至今日,曾與覃輝打過交道的人,對其評價可分為兩類:一類認為他無論待人還是經商都罕有誠信,其喧囂一時的購並,例如買入飛騰影視中心、鯤鵬網景、陽光衞視控股股權等,各家欠款均可以千萬元計;購買夜總會“鑽石年代”,至今還欠付幾百萬元,即為商界人士所詬病。

但是還有一類評價,傾嚮於認為覃輝“有想法也有志嚮”,主要是欠缺能力和扎實肯幹的精神。曾在星美傳媒任職兩年、後出任董事長的李威即認為,覃輝並非有意 賴賬,主要還是“攤子鋪得太大,用有限的資金打造無限的王國”,而且“不能容人,做什麼都恨不得100%控製,不能引進戰略投資者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24日,在接受《財經》電話采訪時,已經離開星美傳媒近一年的李威認為,“星美最大的遺憾也是我感到慚愧的地方,就是始終沒有考慮過現金流管理問 題。星美的最大弱點是沒能建立一個好的內容王國,然後再去建渠道。還有覃輝的思路和不能容人這個最大的缺陷,使星美錯過了很多機會。”李威介紹,星美曾與 馮小剛、趙寶剛等影視導演洽談過合作機會,東魅的曾志偉、王遠峰也都是能人。兩年來星美取得了13部電影的內地播映權,“有很多好片子,但是(公司)管理 太弱”,“沒有什麼盈利”。

無論何種評價,覃輝與他的“卓京系”、“星美系”確乎普遍不被業界人士看好。

2004年下半年始,覃輝旗下公司資金已是捉襟見肘,以至不得不取消了原計劃9月舉行的星美集團成立慶典。

縱使沒有“張恩照事件”這一最近的導火索,許多人都斷言,“覃輝是遲早要出事的”。

(本報獲《財經》雜志授權北京地區獨家轉載此文,有刪節。未經與《財經》編輯部聯系,不得擅自轉載此文。

原文刊載於5月2日出版的《財經》雜志。)

■覃輝王國遺產

覃輝名下整體資產規模據稱超過20億元。他最初成立卓京商貿有限公司,主營鋼鐵和原材料的進出口業務。2000年6月,覃輝通過馬不停蹄的收購,打造了以 私人公司SMI和卓京投資作為投資平台,囊括內容製作、傳播、技術支持等領域的傳媒集團;同時控股四家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

覃輝曾是卓京商貿、卓京投資、長豐通信、星美傳媒的法人代表、董事長,但在2005年1月之前,他先後辭去了這些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1.卓京商貿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注冊資本曾由1000萬元增至3018萬元,覃輝控股70%。先後投資成立了北京連豐通信有限公司、重慶卓京發展有 限公司、重慶長德娛樂餐飲公司、安徽順通、北京長青泰娛樂餐飲有限公司(下有北京、深圳兩間“天上人間”和北京的“鑽石年代”,是覃輝最賺錢的業務)、北 京香榭里化妝品公司、石家莊鷹泰輝隆、北京世紀資源電子商務技術有限公司,並擁有中國機電貿易網。

2.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00年6月成立。注冊資本6000萬元,由覃輝控股80%,饒衞平和覃儉各占股10%。後幾經增資,達到4.6億元。主營通 信、電子、高新技術、房地產等。先後投資長豐通信、中華通訊、英斯泰克、上海恒德科技公司、北京長青泰、深圳長青泰、北京實際資源電子商務、上海三九健康 置業、星美傳媒、華夏文化傳媒等公司。2002年9月,覃輝將在卓京投資8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曲繼發,曲為其姐夫。星美傳媒和長豐通信是覃輝主要運作 實體。2002年稅後淨利潤為40余萬元,2001年為249萬元,2000、2003年小額虧損。

3.星美傳媒集團2001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1.1億元,卓京投資持股65%,重慶長豐通信持股35%;主要經營影視、廣播、報刊、印刷、出版、文化娛 樂業的投資管理。後幾經追加,星美注冊資金變為3.2億元,卓京投資持股增至88%。2003年12月覃輝辭去星美董事長一職,2004年4月辭去星美董 事。旗下17家子公司,包括星美影視文化傳播、星美演藝經紀等公司。

4.英斯泰克視頻技術有限公司1991年成立,現注冊資本1.08億元。股東幾經更改,2004年卓京投資和星美傳媒持有全部股份。

5.友通數字媒體有限公司2004年5月成立。由星美數字信源中心變更而來。注冊資本4億元,長豐通信持股40%、星美傳媒持股30%、卓京投資 7.5%、上海久盛投資有限公司22.5%。友通公司參控股卓京旗下還有北京英斯泰克衞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昆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6.飛騰製作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前身是飛騰(北京)燈光道具有限公司,為1995年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注冊資本50萬美元。董事長周令剛為台灣著 名的電影人。其下屬飛騰影視基地位於北京懷柔,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影視節目外景地和後期製作基地之一。在此拍攝的影視劇有《鐵齒銅牙紀曉嵐》、《少年英 雄方世玉》、《老鼠愛上貓》等。

7.鯤鵬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998年11月成立。注冊資金500萬元。法人代表為姜昆,股東為姜昆、張小曼、葛慶龍、陳維平。2003年,姜昆、張小 曼、葛慶龍將所持有的鯤鵬網景的部分股份轉讓給星美傳媒;轉讓後,星美控製了鯤鵬網景70%的股權。隨後,星美傳媒將股權轉讓給星美數字信源中心有限公 司。2004年,姜昆將他在鯤鵬網景所持有的剩余股權轉讓給李靜民。目前,該公司的股權架構為數字信源 70%,李靜民24%,張小曼3%,葛慶龍1.5%,陳維平1.5%。

8.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由卓京投資出資495萬元,占45%;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385萬元,占35%;北京英斯泰克視頻技術有限公司110萬元,占10%。法人代表岳曉湄。

9.中影星美院綫中影星美院綫跨越的地區相當多,包括北京8家,上海2家,廣東12家,江西8家,福建3家,安徽1家,河南2家,江蘇1家,山西1家,成都4家,河北1家;在星美院綫的43家影院中,70%-80%屬於首輪影院。

10.長豐通信(000892)由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三愛海陵更名而來,三愛海陵2000年6月以5.3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連豐通信有限公司屬下的重慶連豐通信有限責任公司81.1%股權。覃輝2002年9月即成為長豐通信董事長;2004年9月後,由曲繼發繼任。

11.星美國際(0198,HK)2003年6月,覃輝的SMI以4400萬港元配售了東方魅力11億新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後來其增持東方魅力股份取得50.24%的控股權,並於去年5月將公司名稱改為星美國際。

覃輝收購當年,東魅虧損7000多萬港元,在全部6億港元的收入中,來自餐飲的收入超過50%,影視製作發行的收入僅占7%,音樂製作收入僅占6%。

12.陽光文化(0307,HK)2003年6月,覃輝通過SMI以8000萬元人民幣從吳徵、楊瀾夫婦手中購得陽光衞視70%的股權。據陽光文化(0307,HK)提供的財報,陽光衞視三年時間虧損超過2億港元。

13.流動廣告(0307,HK)香港創業板公司,由東方魅力控股。2003年11月,覃輝的SMI嚮另外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流動廣告發出了全面要約收購。不久,星美提出的全購建議獲26%的股東的接納。若連同東魅所持股權,星美取得流動廣告52.91%的控股權。

14.星美出版(8010,HK)最早稱成報傳媒,200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有70年歷史的《成報》是其主要資產。陽光文化2003年初收購成報集團,持股達到75%,並更名為現代旌旗出版。2004年下半年覃輝從吳徵手中獲得控股權。

資料來源:《財經》記者據工商資料、上市公司年報整理

“百度”一下“覃輝”找到相關網頁約61,300篇,“隱身富豪”因被捕而備受關注。
其後,這系公司在香港已經不成氣候,甚至停了牌,公司現在出現了重大轉機。

From
24日,S*ST星美(000892.SZ)發佈公告,其破產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准,香港新世界地產借殼S*ST星美A股上市進一步明朗。停牌9個月後終於復牌,直封漲停板。

根據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批准的破產重整計劃,S*ST星美共計有約25億元的債務需要清償。而根據此前的公開資料,S*ST星美的資產總額不到5億元。

除了重組方香港新世界地產中國公司將借款給星美還債外,全體非流通股股東還將出讓各自持有星美股權的50%支付給債權人。作為回報,新世界中國房地產有限公司將向「淨殼」中注入優質資產,以完成資產重組。

債主成股東

S*ST星美曾是原年輕富豪覃輝構築的傳媒王國的一員,2005年覃輝所掌控的多家上市公司資金鏈出現危機,S*ST星美隨即陷入接連不斷的債務糾紛之中難以自拔。

覃輝擁有的卓京投資曾是星美聯合的第一大股東,重慶朝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曾是其第三大股東。但在連環擔保的債務糾紛中,其持有的星美聯合股權都被悉數拍賣,均成為星美聯合的重要債權人。

卓京投資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擁有星美聯合4個多億的債權,從第一大股東成為第一大債權人。為了實現重組,去年底豁免了星美聯合6000萬的債務。

重慶朝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在星美重組中仍扮演關鍵角色。2007年12月17日,該公司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星美聯合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

2008年3月11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准予申請人的破產重組申請;3月18日,法院指定公司破產清算組為公司管理人;4月18日公司破產重整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4月21日,公司管理人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書面申請批准重整計劃,22日法院批准了星美聯合股份有限 公司重整計劃、終止其重整程序。

按重整計劃,上海鑫以實業公司提供現金及非流通股股東讓渡的部分股票對債權人進行清償或補償,債權人未獲清償的部分債權,由重慶城奧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負責清償;星美聯合將現有的全部資產轉讓給重慶城奧,作為重慶城奧承接債務的對價。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向星美聯合提供償債資金,形成星美聯合對鑫以實業 的負債。

上海鑫以實業的關聯方新世界中國房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界房產」)向星美聯合注入具有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完成星美聯合的資產重組。

根據公告的破產重整計劃:「經過測算,星美聯合如實施破產清算,普通債權人所能獲得的清償比例為4.91%。」

根據公告,此次破產重整中,優先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2.42億元,共計7家債權人。該組債權的調整方案為:債權人享有擔保權的特定財產,直接抵償給該債 權人,特定財產的變現所得由相應的優先債權人受償;同時,按照債權本金30%的比例向債權人支付現金作為其因延期清償所受損失的補償。

普通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2.29億元,共計58家債權人。按已經確認的債權本金的30%清償。債權人獲得上述清償後,星美聯合對其不再承擔其他任何清償責任。債權人未獲清償的全部剩餘債權,由重慶城奧作為清償義務人承擔清償責任。

職工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92萬元,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用共計36萬元,以及所欠的1800萬元,全額清償。

而解決債務的重要方案,是由非流通股送出的部分股票來支付。卓京投資、重慶朝陽科技等曾經的股東,變成星美的債主後,現在又將重返股東地位。

非流通股10送5

根據公告,出資人權益的具體調整方案為:全體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股權分置改革讓渡其持有的星美聯合的50%股權,共計讓渡股票146,938,440股。

這些股票主要用於償付星美聯合的債務。非流通股股東讓渡股票中的不超過4000萬股股票,以每股5元的價格折抵現金,按本重整計劃的規定用以向債權人進行清償或補償。讓渡的146,938,440股股票中,除債權人受償的股票外,剩餘股票由鑫以實業受讓。

優先債權和普通債權的受償方式為現金受償。同時,根據自願原則,優先債權人和普通債權人可以向星美聯合提出書面申請,要求以星美聯合非流通股股東讓渡的部分股票,按每股5 元價格折抵其根據本重整計劃應享有的部分現金清償或補償。

根據本重整計劃規定,應當支付給債權人的資金全部由鑫以實業提供。鑫以實業按照本重整計劃提供的資金形成星美聯合對鑫以實業的負債,在星美聯合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時,星美聯合的該負債將被豁免。

因此,借錢給星美嘗債的上海鑫以實業,將在此過程中成為大股東。

本報記者瞭解到,來自上海的一些私人投資者,是星美重組的重要推動力量。他們在星美聯合此前的非流通股拍賣中,約以0.68元/股的價格受讓了大量股票。 其中繆國慶擁有的上海紫瀾門實業公司,獲得了10%以上的股權,也是引進重組方新世界的重要力量。一旦重組獲得成功,他們將獲得10倍以上的利潤。


前幾年,前身36.com的流動傳媒(8036)已被除牌,他只剩下一主板殼,星美出版(8010)和星美國際(198)。


去年,覃輝開始正式棄創業板的星美傳媒(8010,前稱東魅網、成報傳媒、現代胜旗出版),保主板的星美國際(198)的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4/GLN20080424055_C.pdf


在去年4月30日,楊家誠向覃輝收購:


(1)261,473,945股股份,佔公司股權26.37%,以1.5仙計算,價值390萬。


(2) 9,119萬的股東貸款。


(3) 4,900萬,年息1.5%,換股價5仙的,的可換股債。


另外楊家誡亦提供6,000萬的股東貸款予上市公司,從這篇新聞中,可知楊家誠出資約1.6億重組成報傳媒,即可知道楊家誠購入上述三項資產值1億元: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47


成日拖糧拖到俾人告上法庭嘅《成報》,傳賣盤都傳咗一段時 間,早兩個月大股東覃輝抵押自己揸住嘅26%股權俾泓鋒(2309)老闆、號稱全球首位擁有英超球隊嘅中國人楊家誠,套現6000萬銀周轉。儘管覃生之後 出書面聲明話無意賣盤,但財雄勢大嘅楊生即刻變成「疑似」《成報》新老闆。不過,佢從未出面證實,咁到底係咪呢?

噚日楊生同包頭市市長簽約搞蒙古地產項目,吸引大班傳媒恭候,無奈楊生話要招呼包頭市市長同一行高官,唔得閒招呼記者,經過一輪擾攘,佢派咗泓鋒COO餘懷英擋駕。之不過楊生好識做,最後都「唔覺意」行咗出房答兩嘴畀大家交差。以下係答嘴內容:

記者:楊生諗住點搞《成報》呀?

楊生:一定搞得最好!

記者:咁諗住使幾多錢搞?

楊生:最少一億六。

記者:幾耐先成事?

楊生:好快。

記者:咁諗住點搞?

呢個時候,楊生已經閃咗,但餘懷英都畀個官方答案大家:「用誠意做《成報》!」就係咁,《成報》新主不經意咁被證實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30/GLN20080430077_C.pdf


1星期後,公司注資4,000萬予成報,那其中2,000萬應用來應付各項費用。


該批可換股債券的資料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204/GLN20050204005_C.pdf


想知道楊家誠的資料,可以看看壹仔這篇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330/GLN20090330368_C.pdf


這家公司委任金利豐和智略資本這兩家公司作為復牌財顧,這兩家公司之前在1129及8009多有合作。


此事好像不了了之,但是一年後,2009年5月15日,覃輝系的星美國際開始重組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5/LTN20090515561_C.pdf

覃輝以8,435萬或估值後更低的價格,向星美國際注入位於北京星美影城約72.86%股權及位於望京影城60%股權,而望京影城取得上海證大影城的管理合約,即共3個影城的經營權。加上約867萬人民幣(即960萬港元)的股東貸款。


而該兩項資產60%股權可攤佔盈利1,320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1.14港元計,即1,500萬港元,扣除股東貸款後,該項資產市盈率約5倍,可謂超值。


而該等8,435萬的代價則以每股10仙發行8.435億股支付。


另外,公司宣佈1供3,每股10仙,發行約9.42億股,集資9,422萬,由大股東全數認購及包銷,但若無人認購,大股東要減持3.7億股,以保持公眾持股多於25%,集資的目的如下:


(1)其中約42,030,000港元將用於償還本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之負債。


(2)11,000,000港元將用於償付Cenith、覃先生及╱或控股股東各自有關重組開支之付款。


(3)以及結餘約41,190,000 港元將用作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當中13,170,000港元將予以保留以償付本集團之剩餘負債。


可見其中有部分是需要付大股東的付款的,我相信之前楊家誠的付款約1億,主要是用作是次供股及包銷之用。


而公司稱日後的意向如下:

 


本 公司透過收購事項,擬進一步發展其娛樂相關業務,娛樂相關業務按對本公司之投資機會以及溢利及現金流量計,被視為更具吸引力。 業務模型包括持續其主題餐廳業務,即於中國設立Stellar Café Bars,充分利用收購事項產生之協同機會。本集團擬以在下文所述中國地區設立Stellar Café Bars 之方式繼續其現有主題餐聽主要業務。

娛樂相關業務
於收購事項完成後,本公司將擁有(i) 北京名翔約72.86% 實際股權及(ii) 北京望京60% 股權。該兩項資產之盈利能力往績記錄,於收購事項之後,將繼續對本集團之溢利作出貢獻。

主題餐廳業務
由 於經營成本高,本集團於日本Planet Hollywood 之主題餐廳業務一直未能盈利,並於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三日終止經營。本公司曾計劃於中國影城綜合體內以「星美」品牌設立連鎖咖啡廳,以振興及擴充其主題餐廳 業務。本集團已識別收購事項產生之協同機會,並將以成立Stellar Café Bars之方式繼續其主題餐廳業務。


 


 


為 實施該計劃,臨時清盤人向高等法院作出申請,以批准就經營Stellar Café Bar 業務目的在本公司下設立特別目的公司。高等法院已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四日批准申請,而特別目的公司已於二零零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設立。董事會在特別目的公司 下設立北京星美匯,以經營Stellar Café Bar業務。根據融資契據,Cenith同意就設立Stellar Café Bars向特別目的公司提供融資最多3,000,000港元。根據正式協議,覃先生及控股股東無條件及不可撤回地契諾及承諾,倘Cenith 未能履行其於融資契據下之義務,將代表Cenith 履行Cenith 於融資契據下之義務。


 



於本公佈日期,特別目的公司已在中國設立六間Stellar Café Bars。


在董事方面,你可以看見好多執董和很多不太正經的公司有關係,詳細可以自己看看。


總而言之,今次供股的錢只是把楊先生的錢扣除使費後注入公司,可見復牌後貨源極集中,又注入了現在盈利的資產,其後亦有機會用收購拿走現金,並藉此集資,看來不是只是想吃小茶飯,要留意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7

結好之表演-21控股(1003)、星美國際(198)


21控股之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889


留言稱:


如果分散來沽,更加是有預謀,是一件不想別人知道的事情來的,但是股價跌得太急,令監管當局懷疑,終於被迫停牌吧。

我想,其後表現如如979、1141一樣,股價會繼續陰陰下跌,其中或有可能有一段兩三日的爆升,但好快會沉靜下來,之後會有一兩次批股吧,吳先生成功套現退出,其後新人上場,不過手法遠劣於吳先生。

合資環保公司是派貨技倆,通常無端端做緊一樣東西,然後立刻轉營,都不是吉兆,這是代表公司缺水,要借概念批股集資解困,其後可能寫的689就是一例,因為之前要找些背景資料,所以還未出街。


上次復牌急跌後,公司很快就宣佈批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1/LTN20090921521_C.pdf


公司以43.5仙(即合併前2.175仙),批售4,350萬股,集資淨額1,770萬,配售代理為英皇。


至於集資用途,據稱:


本公司計劃將配售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約17,700,000港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包括但不限於償還承兌票據及本集團其他債項)。


不久,股價繼續下跌,配售亦未完成,但也不會成功完成,因為股價已跌至低於批售價,據停牌前股價34.5仙計,起碼每股輸9仙,即逾20%,虧本的東西沒人做,當然無人接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2/LTN20091012541_C.pdf


執筆二十分鐘前,公司宣佈1供4股,每股10仙(合併前0.5仙),發行1,445,529,192股,集資淨額為140,200,000港元,包銷商為之前配售可換股票據的結好及剛剛配新股的英皇。


該公司稱集資用途為「有意將全部所得款項淨額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包括但不限於償還承兌票據及本集團其他債項)」。


據公告稱:


於 本公佈日期,吳先生持有本金總額為130,000,000港元之可換股票據,該可換股票據可按換股價每股股份0.967港元(可予調整)轉換為 134,436,401股股份。吳先生已發出不可撤回承諾,承諾(其中包括)根據承諾書之條款並在其規限下,於記錄日期營業時間結束前概不會轉讓或買賣可 換股票據及不會行使可換股票據附帶之換股權。


greatsoup:


幾可肯定本次吳主席不供股,據公告稱,集資所得和吳主席所持的可換股債相近,且集資用途也說得明白,或會用作償還債項,故這筆錢暫時的使用權會轉移至吳先生,而該公司主導權則會轉移至兩證券行手上。


至於未來的活動,應是吳主席用手上套現的資金購回21世紀,其後又注入一些非常特別的概念,但這個10仙兇殘性供股,記憶中多屬較正面。因供股後股權較為集中,若包銷不足,也許正是機會,不過因證券行的問題,倒是要小心。


星美控股:


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97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508_C.pdf


復牌不久,就委任一位袁先生為副總裁,負責發現有之電影院業務,資歷非常短,據公告稱如下:

袁先生,36 歲,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彼於電影院業務擁有逾十年的豐富經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2/LTN20091012543_C.pdf


公司宣佈配售2.69億股及3,975萬,1%年息的1年期可換股債,換股價及配售價均為26.5仙,集資淨額1.1億,配售代理亦為結好,用作營運用途。


greatsoup:


可換股債券的用途正如之前所稱的認股證用途,加上該可換股債性質,是為一些短期炒作但缺乏資金的炒家的技倆,不成只有少量損失,成功則獲大利。


這隻短期內會向好,但是都是缺水的,要小心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18

香港財技植入中國第二例-星美聯合(000892)、新世界中國(917)


(註: 成文倉促,未知是否有錯,若有錯,請指正,謝謝。)


(1)


今日的亮點就是新世界中國(917)的資產分兩次轉讓給鄭老闆給女婿杜先生,然後他以高價轉給深圳上市公司星美聯合(前稱重慶涪陵、長豐通訊,000892)之事了。


香港公告如下:


http://www.nwcl.com.hk/download/c_fung%20seng.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61_C.pdf


中國轉讓財顧報告如下: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22581.PDF


當中有補償利潤機制,若不達標,星美會以1元回購發行之股票: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76.PDF


每日經濟新聞之報導: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949


每经记者  王炯业

        ST星美(000892,收盘价12.34元)停牌一个多月后,于昨日(11月23日)发布了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公告,公司欲以3.7元/股向实际控制人杜惠恺旗下的丰盛控股发行15.8亿股,购买其拥有的两家房地产公司股权。

        然而ST星美23日复牌后,开盘1分钟即遭到大量资金抛售,成交量高达457万股,占昨日总成交的40%,尽管最后还是被封上涨停板。记 者调查发现,股票遭遇投资者大量卖出,或许与3.7元/股的增发价格过低有关。另外更让人吃惊的是,此次注入的两块资产是实际控制人在四个月前才刚刚从新 世界中国公司买入的,而在其通过定向增发置入上市公司之后,价值就暴增了25倍。

复牌遭遇巨量卖单

        11月23日,停牌一个多月的ST星美复牌,同时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以3.7元/股的价格,向丰盛控股发行15.8亿股,用于购 买其拥有的上海局一房地产发展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一)100%股权和丰盛地产发展公司(以下简称丰盛地产)100%股权。

        据悉,丰盛控股是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它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局一、丰盛地产从事相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资料显示,丰盛控股持有的上海 局一100%股权的评估净值为68.78亿元,丰盛地产100%股权的评估净值为1.21亿元,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合计为69.99亿元。经交易双方确认, 以上述评估价值为依据,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为58.46亿元。

        停牌一个多月的ST星美于11月23日复牌,虽然以涨停板报收,但是股价在开盘之初遭遇巨量卖单,涨停板被数次打开,成交1162万股。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按照常理,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是利好,加之上证指数在公司停牌期间连续创出新高,复牌后理应看好,直接涨停,出现如此多的卖单而打开涨停板的确有点奇怪。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投资者如此卖空公司股票呢?

3.7元/股增发价存争议

        ST星美表示,公司本次资产重组的价格采取协商定价,每股发行价格为3.7元。不过,该价格颇受投资者质疑。某股吧上就有股民抗议道:“强烈反对ST星美以3.7元定向增发”,“股东大会时,我们将在网络投票时投出反对票!”等等。

        其实,由于之前ST星美采用的是“协商定价”,初步定于每股3元~3.5元就已经惹来各方争议,对此,ST星美还专门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进行“协商定价”方式的说明公告》。

        记者了解到,杜惠恺先生100%控制的鑫以实业持有ST星美25.84%的股份,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而丰盛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其实也是 杜惠恺先生。按照昨日收盘价12.34元计算,相对于3.7元/股的增发价格,公司实际控制人杜惠恺的资产就已增值了2.34倍。

4个月前才以7.41亿元收购

        记者进一步研究发现,ST星美用于收购的丰盛地产和上海局一,在之前竟然都属于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新世界中国。

        2009年6月,新世界中国将丰盛地产转让给丰盛控股,转让价格为1000万美元,转让后丰盛控股持有丰盛地产100%股权。按照1美元兑人民币6.8元计算,上述1000万美元对应6800万元。

        2009年7月,新世界中国将上海局一转让给丰盛控股,转让价格为7.65亿港元,转让后丰盛控股持有丰盛地产100%的股权。按照1港元兑人民币0.88元计算,上述7.65亿港元计算价格为人民币6.73亿元。

        因此杜惠恺控制的丰盛控股就以7.41亿元的总价收购了丰盛地产和上海局一,现在却以58.46亿元转让给上市公司,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 就增值了6.89倍。如果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注入资产市值已达195亿元,而当初买入价格才7.41亿元,增值幅度更是高达25倍。

        业内人士表示,有个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控制人在今年6月、7月连续收购,紧接着在10月份ST星美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和 潜在重组方通知,后者拟对本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不难看出,丰盛控股收购丰盛地产和上海局一或许就是冲着ST星美重组而来的。”


(2)


其實鄭老闆之前有直接進入星美的打算,注入的資產本來就是今次星美購入這堆資產的一部分,並和杜先生合作,但失敗後,卻由杜先生獨力完成,至於上市公司,則喪失賺大錢機會。


香港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5/LTN2008012530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18/LTN200806182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03/LTN20081203371_C.pdf


中國新聞:

http://www.cnfre.com/contents/476/45548.html


 12月3日 晚,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0017.HK)及旗下新世界中国(0917.HK)联合公布公告称,终止今年6月与集团的执行董事杜惠恺的资产重整协议,而双 方重订新协议。完成交易后,新世界中国将全资拥有华美达、富运盛及飞溢,尚贤坊的99%股权将由杜惠恺持有,而上海局一房地产则由新世界中国及杜惠恺各持 有50%股权。

新世界

  事实上,杜惠恺是新世界实际控制人郑裕彤的女婿。3日的公告则称,执行上述新的协议将可使新世界中国获得更多的已经建成的物业项目,从而带来更稳定的收入,同时不需要为物业发展项目再投入新的资金。

  综合新世界中国今年6月发出的公告,其计划重组旗下在上海的三个地产项目公司:局一、三联以及淮海公司,并计划日后将其注入A股上市公司S*ST星美,借此开辟内地上市融资平台,实现上述资产在A股借壳上市。

  根据该公告,新世界中国将对旗下控股的3家上海地产公司进行重组,包括持有卢湾区上海香港新世界花园的上海局一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持有上海虹桥中山广场的上海三联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持有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的上海新世界淮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协议重组前,新世界发展持有以上3家公司70%、47.5%和44.1%的股权。若重组完成,新世界中国将持有上述上海地产项目全部权益。

  有分析认为,为重组S*ST星美量身打造的新世界中国旗下上海地产资产重组方案被弃,而另作架构重组,意味新世界中国借壳S*ST星美登陆A股的计划已经失败。

 

  破产重整:资本玩家的盛宴

  另一方面,在金信系、卓京系崩溃之后,S*ST星美及其控股股东们就不断陷于各种偿债诉讼中。

  卓京投资、重庆朝阳科技以及金信信托代持部分的49.09%S*ST星美股份被多达14家机构和超过5位以上的自然人拍得。

  而耐人寻味的是,上述股权拍卖均无一例外地经过多次流标,最终在第三次法院公告拍卖后找到买家。按程序,司法拍卖最多进行三次,且每次拍卖未果,下次拍卖标的底价均会下调10-15%。显然,通过“流标”后,最终拍卖人中标人以低廉的价格取得了S*ST星美股权。

  据统计,2005年4月18日,上海钜爱、平杰投资通过拍卖获得的价格为0.81元。2005年11月29日,上海紫澜门获得的价格为0.79元。2007年6月1日,张怀斌、张寿清、曹雅群、冯永辉、王安生、邱惠根以及上海申恩竞得的价格为0.51元。

  一位熟悉司法拍卖的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自然人也好、公司也好,能够通过多次流标而最终取得股权其背景并非一般。

  通过拍卖进入S*ST星美的机构及自然人中,拥有股份最多的当属上海紫澜门系旗下的上海紫澜门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紫澜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界紫澜门大酒店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合计持有S*ST星美4511.2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9%。

  而根据S*ST星美的股改方案,上海紫澜门系由缪国庆和朱澜庆控制,其将所持有的S*ST星美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新世界为接收S*ST星美专门设立的上海嘉盛以及其关联公司。

  据业内人士 表示,紫澜门系浸淫A股股市多年,具具有雄厚的实力。紫澜门系的实际控制人缪国庆为上海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便开始从事餐饮业和服装业,积聚了大量 资本。“紫澜门”是上海一个女装品牌,在沪上商业街淮海中路、南京西路有多家专卖店。缪国庆与他的合作伙伴朱澜庆,在实业界积累了资金后近年来在股市中屡 次大显身手。

  此外,通过拍卖获取S*ST星美部分股权的上海平杰投资、上海钜爱皆为历年来热衷于通过法人股拍卖取得上市公司股权的“活跃分子”。

(3)                                             

其實星美這家公司和鄭先生一等人頗有淵源。    

http://www.it.com.cn/f/hotweb/058/25/163697.htm

金信信託和覃輝當年一致控制之,當年金信信託就是由汪曉峰當政,汪曉峰聽聞是科維控股(586,已除牌)派去的人,後來科維的重組者是莊先生,莊先生和鄭先生有些關係。


香港方面,覃輝的幾隻殼,和殼王等都有一些關係,殼王也和鄭先生相熟。


所以鄭氏一系應對該公司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才會重組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0

與鱷兄再談星美收購


原文及留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950


鱷兄:


我對A股公司沒有認識,也從來無興趣研究新世界系公司,要一時間消化資料很困難。我想知道,杜先生注入ST星美的資產與他從新世界中國(917)得到的是 否完全一樣,我指的不是公司名稱,是指當中的資產組合。物業不同虛無的無形資產,基本上物業價值可以簡單的將樓面面積乘以每平方米價格得出,樓面面積是客 觀資料,變數祗有每平方米價格,這個可以很容易參考鄰近物業,很難會有相差多倍的估值差異。


(1)

從第一條link所見,「豐盛是一家持有物業的公司,所持的餘下物業是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408號的一棟四層高樓宇(「餘下物業」),總樓面 面積約為794平方米,曾持作寫字樓用途但目前為空置。」以總樓面面積這樣小,出售代價為143,330,411港元,未嘗不合理,而報導指豐盛地產 100%股權的評估淨值為1.21億元,明顯這部分交易是沒有問題。


(2)


然後重點應該放在資產值大的上海局一,報導指上海局一100%股權的評估淨值為68.78億元,根據ST星美的顧問報告,計算方法是用成本法,但卻有一項 成本法評估增值率,這增值率竟然高達369.95%。其稱:


「增值的主要原因為存貨增值542,391.62萬元,增值率為213.19%。由於存貨中的土地購 買時間較早,距離評估基準日均已有10年以上的歷史,取得成本較低,因此賬面值較低,而近10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上海房地產市場持續快速發展,因此 土地使用權的增值比較高。」


這個則比較奇怪,既然上海局一本身屬於新世界中國(917),新會計制度已經實施多年,又曾經在去年12月宣佈出售上海局一 20%給杜先生,再其後再出售上海局一50%給杜先生,其間曾經找估值師估值,點解新世界中國(917)從來沒這一筆帳面上的公平值收益,而帳面值的評估 基準日已有10年以上的歷史?


(3)
上海局一的主要資產是香港新世界花園,在出售上海局一20%給杜先生時,估值師為整個項目的估值是人民幣4,576,000,000元,財務上則「視作轉 讓代價為260,774,356港元,乃參考局一於2008年6月30日的經審核資產淨值793,589,372港元及物業產生的重估盈餘連同有關稅項釐 定。」4,576,000,000元的20%是915,200,000元,不過因為當中牽涉極複雜的重組,又有債務的因素,實際上杜先生會否得益就很難計算 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2/LTN20081212378_C.pdf

不論如何,2009年年報就指「上述交易為本集團帶來約370,000,000港元的淨出售收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2/LTN20091022316_C.pdf



(4)


最 後,新世界中國(917)一方面出售上海局一50%給杜先生,另一方面又向他收購三聯52.5%股本,這個容易計算得多了。通函裡「買賣交易可能產生的財 務影響」預期貴集團將可錄得估計收益約562,200,000港元,相當於出售代價與局一於2009年3月31日的未經審核資產淨值兩者間的差額。

不過要看看估值報告,香港新世界花園的估值是 5,207,000,000元,50%權益就是人民幣2,603,500,000元,雖然沒有透露過負債,但ST星美就指上海局一截至2009年8月末上 海局一的總負債為189,309.22萬元。


假設幾個月前負債相若,那麼上海局一50%權益的價值就是 :


(5,207,000,000-1,893,092,200)*50%


=1,656,953,900;


至於上海中山廣場的估值是 1,452,000,000元,52.5%權益就是人民幣762,300,000元,不知三聯負債多少,但價值不可能超越人民幣762,300,000元。


依照估值 報告的估值,新世界中國(917)實際上損失了最少:


1,656,953,900 - 762,300,000


= 894,653,900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167_C.pdf



(5)

不過,ST星美股東也無謂投訴了,見到有ST兩個字,對於這公司的情況應該心裡有數,星美現在隻剩下空殼一隻,無營業額兼輕微負資產,資產隻有少量現金和預付款項,這種公司市值竟然超過50億,杜先生沒有收貴了。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68.PDF


鬼腳七:

大閆生兄可能忽略了一點,新世界中國與杜先生的交易是發生在09年4月及以前,杜先生與星美的交易則發生在09年11月,期間中國國内房産價格經過巨幅上漲,因此“依照估值報告的估值,新世界中國(917)實際上損失了最少人民幣6.9億!”并不合理。
鱷兄:

“依照估值報告的估值,新世界中國(917)實際上損失了最少人民幣6.9億!”我計算時有引用星美提供的負債資料,這方面有時間上的偏差,所以負債數字 不算準確,除非杜先生在這期間大幅削債,否則不會計多上海局一的價值。至於估值,我是採用新世界中國(917)杜先生的交易在09年4月交易的估值報告, 當時估值報告指香港新世界花園的估值是5,207,000,000元。沒錯,香港新世界花園在星美的交易再度漲價,但我沒有將它納入計算之內,所以我的計 算是否合理,與期間中國國内房産價格經過巨幅上漲無關。
greatsoup:


(1)


一些補充資料:
局一中國估值報告: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73.PDF

豐盛中國估值報告: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75.PDF

收購後預計情況: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71.PDF


局一及豐盛的沿革、財務情況,這些資料絕對較香港更詳細,原來發現局一在2006年增資後及其後兩次資產轉讓後,只在收購後的2009年7月增資人民幣6億,除此之外,資本結構並無改變。

其負債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8月,分別是5.27億、15.25億及18.93億,主要是長期銀行借款。

至於豐盛地產,2007、2008及2009年8月的總負債是5.2億、7.3億及8,000萬,主要是銀行借款。

沿革在是公告p.43-66、財務報表在是公告p.168-176。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90.PDF


此外,另外有一份文件會講述收購標的母公司的財務情況。真是詳細。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09-11-23/57316077.PDF



(2)


至於杜先生成本,由4部分構成:


(1) 2008年4月30日,杜先生向新世界中國購入豐盛地產權益,作價143,330,411 港元。

http://www.nwcl.com.hk/download/c_fung%20seng.pdf


(小插曲: 在星美聯合購入資產公告中稱「2009 年6 月,丰盛控股与新世界发展(中国)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新世界发展(中国)将对丰盛地产的出资转让给丰盛控股,转让价格为1,000 万美元,转让价格按照新世界发展(中国)原始出资额作价。」


作價和完成日都不同,究竟是香港上市訊息發佈有問題,還是中國方面登記上查證不足,很難知道。我想他們應是迴避一些法律上的規定。


(2) 2008年12月,杜先生在重組時購入上海局一20%給杜先生時,財務上則「視作轉 讓代價為260,774,356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2/LTN20081212378_C.pdf

(3) 2009年5月,杜先生購買於上海局一,代價為953,169,139 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167_C.pdf

(4)據中國公告稱,在2009年7月,「丰盛控股新增注册资本60,000 万元并以美元现汇出资」,並聲稱2009 年8 18 日,「6 亿元增资已全部缴足」。

若不計上時間值及其他不見的成本計算,並假設1人民幣=1.14港元,成本約:


143,330,411 港元 + (260,774,356港元+953,169,139 港元+ 600,000,000人民幣 x 1.14)


= 約2,041,273,906港元。


而以增發股數15.8億股,增發價格3.7人民幣,並假設1人民幣=1.14港元計算,賣出的價格達:


=15.8 x 3.7 x 1.14

=66.6444億港元


即他們表面上已賺達46億,雖然有升值的因素的存在,但都較市場上升的速度更高吧。


如以流通價格計算,股票價值達到224.79億港幣(12.48 x 1.14 x 1,580,000,000),如果2009-2012年後收入超過18.444718億人民幣,如股價仍維持在該水平,這兩百億多億元已唾手可得。


如果少於這個數字,則按比例以1元的價格售回股票予上市公司,即公司最多需要用15.8億人民幣,但當時如沒有這個錢,他會變成債主,仍能在公司缺水時保持一定的主動性。


杜先生在一年多內,以20多億向新世界中國購回來的東西賣得這個高價,其實綜合起各網友的因素,原因如下:
(1)因為星美的實際價值不高,嚴格來說已經資不抵債,其價值只繫於上市地位,此為風險溢價所在;
(2)新世界中國以相對當時市值低估的時候,以當時合理的價格出售物業予杜先生;
(3)上海地產市場近年復甦。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計劃。

以這樣的空殼公司,以1人民幣等於1.14港元計算,市值竟逾58.88億港幣(12.48 x 1.14x 413,876,880),可謂天價,這可以當作北水來後香港殼價的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3

覃辉“回马枪”:星美传媒大规模注资星美国际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6/16071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3

传媒大亨覃辉再战资本市场 星美重组启幕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08/20100108045512894.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在淡出公众视线长达五年后,曾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之称的覃辉又重新回到了资本市场,他旗下星美传媒集团的重组大计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星美传媒集团总裁胡宜东昨日(1月7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星美集团将对旗下业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将旗下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才刚刚开始。

今年发力下游业务

        覃辉持股59.41%的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国际(00198,HK)日前公告表示,公司向实际控制人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其中9900万港元的集资净额将全部为该公司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用作公司的营运资金。

        据了解,此次星美国际发行的可换股票据的每股行使价为0.295港元,可悉数换股为3.39亿股,占星美国际扩大后股本约11.86%。若覃辉将该部分换股票据全部兑成股份的话,他对于星美国际的持股比例将增加至64.23%。

        而覃辉此次对于星美国际的资金注入,只是星美传媒集团今年重组整合计划的一部分。胡宜东表示,2010年星美集团将对旗下业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而将旗下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也才是刚刚开始。

        胡宜东告诉记者,去年10月,覃辉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高层会议,覃辉定下了星美集团2010年的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及主要发展目标,在完成历史债务解决的同时,今年集团的工作重点将是大力发展下游业务。

        事实上,2009年12月29日星美国际公告称,公司已与覃辉订立了收购意向合约,并以此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在重组完成后,一项不少于10家电影院及电影制作相关设施的资产,将被注入星美国际。

        据了解,拟注入上市公司的这部分资产2010年纯利有望达到8000万港元以上。在完成这项收购后,星美国际也将成为在内地拥有影院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

        胡宜东表示,日后还将有更多的优质资产被注入到上市公司,星美集团的目标就是将旗下传媒行业的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都注入到上市公司,以此实现整体上市。

与汉传媒整合在即

        事实上,在集团整体上市的道路上,星美传媒掌握的也并非星美传媒这一资本平台。

        2009 年12月10日,汉传媒(00491,HK)原股东陈国强,以溢价1.7倍的价格,将其持有的3.478亿股汉传媒股份出售,而接盘者正是覃辉。在收购这 部分股份的同时,覃辉还将汉传媒其他股东所持有的1.76亿股股份收入囊中,持股比例增至22.6%,成为该公司的单一大股东。

        在完成股权收购后,来自星美的高管便入驻汉传媒。12月21日汉传媒宣布,委任王钜成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王钜成正是星美国际的主席兼执行董事。1月6日,王钜成已经由星美国际执行董事变更为非执行董事,继续担任公司主席职务。

        记者了解到,公司高管职位的变化,也映射出未来汉传媒及星美国际这两家上市公司的一些变化。星美传媒集团总裁胡宜东表示,未来在业务方面,星美国际和汉传媒之间也将进行相应的整合与分离,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将不会重合。

        据 了解,星美国际和汉传媒均为在香港上市的传媒公司,主要从事娱乐及媒体业务,二者之间目前的业务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其中包括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等。对于二 者公司未来如何整合及分离,胡宜东表示,集团已经有了较清晰的发展目标及计划。但是,他同时表示,对于业务整合的具体细节内容,在香港联交所的正式公告出 来之前,不便向记者透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3

资产不断注入星美覃辉借电影“复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1/1161465.shtml




每经记者 张小军 郑佩珊 曹晟源发自上海
星美国际(00198,HK)动作越来越大,当北京“天上人间”被查之后,“传媒富豪”覃辉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继此前从覃辉手中购得12间电影院之后,星美国际昨日(7月20日)对外宣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IIC准备斥资5500万港元从覃辉手中再拿下25间电影院,并已签订意向书。加上此前12家影院的收购,本月星美国际已经斥资12.55亿港元在影院扩张上。
“到今年年底上市公司可能还将有不低于5次类似的收购行为。”星美国际执行董事胡宜东在谈到星美国际今年的规划时透露。
加速院线布局
胡宜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表示:“这次收购加速了星美国际在内地影院产业的布局。”
星美国际在其公告中透露,此前覃辉曾经与多家内地的公司订立多处的楼宇租赁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了此次收购意向中出现的有关将要用于经营25家电影院的25块地皮。
“目前这25处地皮还没有建电影院,但是这些房产都已经是签过可建电影院的意向。”胡宜东坦言,所以相比之前收购12家影院12亿元的价格就会相对便宜。
在谈及此次的收购理由时,星美国际方面表示,“鉴于电影院业务门票收入总额持续出现双位数增长,星美认为,建议转让为集团提供机遇以加强其作为中国最大型影院经营者之一的地位。”
来自星美公司方面的消息称,最近覃氏兄弟邀请了一些投资者在北京参观包括星美影院在内的场所,而覃辉也曾出面。这一举动和他最近几年表现出的做事风格相差甚远。
覃辉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星美的目标是有较大的利润增长幅度。事实上,目前电影的票房方面一般收益约有十多个百分点,但可能衍生产品的利润是票房的5~6倍。
最近星美方面对外透露,今年星美会有约18家电影院亮相,而电影的投资会有2~3部。
6月2日,星美国际集团与加拿大IMAX公司在签约,协议购买安装两套IMAX放映设备。星美方面透露,首套设备将安装在陆家嘴的正大星美国际影城,7月中旬就会投入使用。
之前有数据预计,今年上海的票房市场在10亿以上,此前这个巨大的市场上,IMAX电影一票难求。此套IMAX放映设备也是上海第二套IMAX银幕。另外一套设备则将投放在北京市场,时间比上海稍晚,预计在2011年初。
或许此举是受到《阿凡达》引发的IMAX热所致,《阿凡达》上映之后,对IMAX充满期望的电影迷数量大增。
有分析认为,一间IMAX影厅的票房甚至超出一个规模较小的二线城市,当时 《阿凡达》上映,IMAX影厅座位有限,但也创下了每天30万元以上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内地在用的IMAX银幕不到10块。
星美方面透露,此项目也是今年在影院建设发力的方向之一。
资产将陆续注入星美
覃辉的弟弟覃宏指出,集团目前旗下业务包括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及戏院营运,每年投资额约数亿元(人民币,下同),以兴建戏院占比最高,本星期内即将成立艺人经理人公司。覃宏估计今年内地票房可达100亿元;又称未来两年会陆续把优质资产注入星美国际。
上月下旬,星美国际影城拿下世纪东都国际影城,至此星美在北京的电影院达到5家。
世纪东都国际影城拥有7个放映厅,座位上千个。按照星美的计划,今年下半年,北京还有两家星美电影院会开张。新的两家电影院预计座位将超过3000个,放映厅超过20间,其中一间正是IMAX电影厅。
据悉,此前星美在北京的放映厅近30间,今年计划一旦完成,总座位也将向10000座进军。
数据显示,2009年,内地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较2008年增长43%。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达到35亿元,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今年以来,多地出现了电影院投资潮,与以往电影院以国有投资占主导的模式不同,这一次,这些兴建的高档电影院大多数是由私人投资或入股。有浙商甚至表示,已经准备进入其他二三线城市等空白市场。
曾欲借嘉禾布局
先前,覃辉曾一度想收购香港电影大亨邹文怀所拥有的嘉禾娱乐,彼时他“看中嘉禾院线的发行网”。
此前受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3年前后,嘉禾财务一度处于困境,曾有售股融资的计划。当时嘉禾宣布通过富耀证券向外配售最多1.6亿新股,按照0.28港元/股计算,希望能筹得4000万港元。当时还有另外一家公司丰德丽希望抢下嘉禾。
不过覃辉在2003年下半年忙于星美国际的最终控股权之争,同时他和传媒大鳄吴征正从朋友变成对手,争夺现代旌旗出版的控股权。
覃辉当时选择了恰当的时机通过东方魅力 (星美国际的前身)的孙公司不断买入现代旌旗出版的股票,而后突然宣称已经握有现代旌旗出版18.36%的权益,要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推荐董事接手现代旌旗出版,外界再一次对覃辉刮目相看。
其实当时星美传媒已和中国电影集团开建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已经有30多家加盟电影院,规模在全国排第二。
覃辉希望把规模做到200家以上,时间则是2~3年。嘉禾在内地和香港乃至于东南亚地区都有一定的基础,彼时覃辉把控的星美院线在上海有3家电影院,其中有两家都是嘉禾在上海投资的项目。
不过后来的故事有些变化,覃辉并没有出手嘉禾,或许是因为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覃辉的新图谋
自2001年9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立,星美是国内传媒领域最大的民营集团之一。在覃辉的指挥下,星美形成了“电讯+媒体+科技”的格局,四处并购,最多曾拥有星美国际、星美出版、流动广告、星美联合等四个上市平台。
2005年,覃辉因涉及原建行行长张恩照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之后,其产业帝国不断 “瘦身”,唯有星美国际得以保留。近年以来,覃辉在传媒运作上一直无大动作。
今年6月覃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星美正在酝酿赴美上市,且将抛弃过去三大块的格局,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将包括“制作、院线、电影院、后期产品、影 视基地”,形成一个上、中、下游产业链,而这次的交易若能完成,星美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全国21个城市多达191个影厅及额外25间电影院的业务和管理,跻 身国内最大型影院运营商行列。很明显,借电影“复出”,覃辉走的是“影院注入先行”的道路。
(每经记者李潮文对此稿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7

星美系沉浮:娱乐大佬覃氏兄弟的商业变迁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2/yNMDAwMDE4ODEyNw.html


“创业期间大家提覃辉,但要想做百年老店,之后我希望大家只提星美。”作为覃辉的弟弟,星美集团老板覃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7月20日,星美国际对外宣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IIC准备斥资5500万港元从覃辉手中拿下25间电影院,并已签订意向书。

按照规划,星美集团将抛弃过去数条业务并存的格局,将精力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

而这个战略演变,覃氏兄弟经历了10余年的挣扎。

传说中的大佬

不管是星美系,还是那带着花边色彩的“天上人间”,覃辉似乎是个绕不开的环。

工 商登记资料显示,“天上人间”的前身北京长泰歌舞厅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1997年5月,长泰歌舞厅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取得“PASSION”与 “天上人间”中英文组合注册商标。1999年9月,国家商标局核准该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变更为覃辉出资的北京长青泰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正是1999年,覃辉开始了其成为传说的第一步。他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所属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工商登记出资额195万美元。在停业装修之后,“天上人间”从老式夜总会改成KTV式的经营格局,消费标准也随之飞升。

据知情人士表示,“天上人间”清淡时的账本上,记录的一天的流水就达到30多万。据估算,“天上人间”的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3000万元。

如此稳定的现金流,催生了后来覃辉的“卓京系”,同时,也完成了覃辉从“顽主”到资本玩家的资本积累。

此 外,“天上人间”这一高端交际场,给覃辉带来了大量权势人物。在原建行行长张恩照一案中,检方的起诉书上就披露了这样的细节:2002年5月,在“天上人 间”停车场,张恩照第一次收受了覃辉给予的1万美元,之后,经历种种,换来了6.5亿元贷款。而与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的结识也如出一辙。

面对媒体,覃氏兄弟对于曾经拥有“天上人间”并不否认,但却强调“早于5年前转让出去了”。

不过,正是5年前对“天上人间”的缔造,成就了覃辉这位传说中大佬此后的命运。

与之相印证,覃辉的“商业童年”虽然被外界所知的信息不多,但是多少带着点原始积累的力量。

1997年8月,覃辉透过卓京商贸,与其弟覃宏合作创办重庆长丰通信,投资800Z移动通信(CDMA前身),开始进入电讯业。

在 覃辉控制“天上人间”一年之后,凭借着每年2000万-3000万元的利润收益,2000年,投资入主上市公司重庆长丰通信(000892.SZ),建立 了国内第一个资本平台。同时,收购了一条覆盖全国的光纤骨干网,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宽带城域网。全网覆盖、四省接入的宽带网络平台 形成。

此后的2001年,覃辉的电讯版图在其经商7年后成形。为打造长丰通信的内容平台,对接长丰通信的网络终端用户,建立“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星美系”由此诞生。

跑马圈地

有了钱和“资本实力”的2002年,覃辉的商业扩张神经异常兴奋。

当 年10月,覃辉担任长丰通信董事长,开始大规模投资收购内容公司和媒体资产。旗下公司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公司、中影星美院线有限公司、飞 腾影视基地、星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星美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星美上海中录文化有限公司、英斯泰克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几间。

“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一时使得星美集团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其并购速度和商业模式引起瞩目。

2003年,覃辉发力资本市场。为整合海外娱乐内容,及布局香港资本平台,是年收购东方魅力(00198.HK,后改名“星美国际”)、旌旗出版集团(8010.HK,后改名“星美出版”)、流动广告(8036.HK)。

由此,覃氏兄弟掌控四家上市公司,以资本为龙头、以新媒体为核心、以内容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

但 覃氏兄弟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2003年通过收购旌旗出版,控制了香港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成报》。同时,收购阳光卫视,建立了内容制作播出平台。该年7 月与福建有线电视网合作开播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娱乐频道;9月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协议,成为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的首批13个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2004年,覃辉依托星美国际(00198.HK)收购四川网吧连锁业务,并利用集团资源收购湖南湘计算器(SZ000748),布局数字终端设备业。

已经无法考证覃氏兄弟对于当时星美集团的看法。不过,在覃宏向本报记者回顾当初星美集团企业状况时,他称,“摊子铺得太大,对管理、人力和资金都形成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在2004年左右,由于急速扩张,星美集团旗下已经拥有了17家各类公司,同时,形成了以卓京资本为投资纽带的四五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固定资产规模也达到了近20亿元。

不过,星美集团的现金流正面临拷问。覃宏清晰地记得,“当时集团的负债率很高”。而这直指星美集团当时扩张的痛处。

不出意外,覃辉把2005年仍然定义为他企业简史中的扩张年。

当年,覃辉出手收购长城宽带,意图以长城宽带庞大用户群与星美内容产业对接,建立电讯传媒的航母巨头。与长城宽带的股东中信集团和长城集团谈判明确合作结果时,中国建行行长张恩照案发,覃辉卷入其中。

虽然后来全身而退,但是,星美集团以及旗下相关子公司纷纷受到波及。2005年星美开始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偿还银行债务,出售阳光卫视,重组长丰通信。

也是2005年,覃辉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正式退出“天上人间”。

无法从隐秘的已知信息中找到退出“天山人间”是否帮到了覃辉,不过,或许由于他的敏感,在2009年的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案件中,他又逢凶化吉。

艰难重组

但这种波折对于这个娱乐业大佬的影响显而易见。

覃宏回忆称,“受困于当时的负面影响,2005年—2009年,我们一直处于重组之中。”

除2005年退出长丰通信、阳光卫视、“天上人间”外, 2009年,覃辉退出星美联合,由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接盘。2009年,覃辉与杨家成签署协议,退出香港《成报》。

确切的是,星美集团几乎剥离了电影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

事实上,覃辉已经将星美集团主要业务交由覃宏打理。覃宏现在的身份是星美集团董事长,同时,今年3月,覃辉以大股东身份增持星美国际的股权至64.23%。几乎是在同时,王钜成将星美国际董事局主席的位子让给了覃宏。

覃宏在叙述整个星美集团构架时表示,“上市公司是我们操作整个战略的平台,因此,首先是我们历经4年的艰难复牌,到2009年下旬终于实现。”

对 于专注电影产业,覃宏对本报记者解释说,“从现实层面考虑,我们的星美传媒是为了数字媒体而建立的,后来才进入了传统媒体,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梳 理公司资产的时候,感觉电影板块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当时,作为先行者,星美传媒一直是国内排名第一、第二的院线,一直在这个段位。”

据相关信息显示,2009年整个电影票房市场规模达63亿元,而从整个行业整体收入,按照行业惯例的1:3计算,所有电影相关市场盘子达200亿元。

在覃宏看来,文化产业中的电影产业,从经济效益讲,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后的一块未开发的大的产业。数据显示,电影产业票房每年保持30%的增长。

二次创业

“不管外界怎么理解,我更愿意把星美集团的这次转型看成是二次创业。”覃宏称,“而这一转型电影产业的想法,也是我与覃辉商量的结果。”

在覃宏的电影产业的盘子中,包括电影制作、院线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影视基地开发等。

2010年1月,覃辉“以杀回马枪”的姿态向星美国际注资。该公告显示,公司向主要股东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可换股票据,所得净额9900万港元用作为可能进行的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一般营运资金。

由此,覃辉连同SMIL(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大股东关联公司)共持有公司59.41%权益,若悉数转换可换股票据,合计持股量增至64.23%。

同 时,覃氏兄弟控制的星美集团向星美国际注入优质资产。6月底,星美国际公告称,星美国际将以代价约为12亿港元,包括向覃辉发行4.8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 及约24.4亿股,收购其拥有的Admiral Team。而该公司已拥有GDL和SMIIC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持有国内12家影院的经营公司相关股权。

在星美集团的影院版图中,覃宏称,“我们在北京明年7月是8家影院,上海我们有3家。我们实际上是想形成国内的4个影院中心,以北京为龙头的东北华北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地区,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华南地区,西南的中心。”






中環在線:彤叔女婿隔山買殼水土不服*ST星美負債三連冠 李華華

2011-3-10  AD





 

新世界發展 (017)大股東鄭裕彤嘅女婿杜惠愷,09年大嗱嗱用咗3億人仔入主A股*ST星美,當時市場已經流傳話係佢想同新世界分道揚鑣,全力發展私人業務。喺大 家仲等緊杜生呢次隔山買殼嘅雄心會唔會有收穫時,*ST星美就「爭氣」咁以超高嘅資產負債率,喺內地咁多上市公司中,豪取咗個「三連冠」返嚟。

收入只得55萬

話 說噚日有內地報章做咗個統計,*ST星美喺08年到2010年嘅負債總額有730萬、1174萬同1570萬人仔,雖然唔係話好多,但由於資產總額少得可 憐,公司3年嘅資產負債率分別高到去14272%、13838%同1654.53%,連續3年登上最高負債率上市公司寶座。

根據報道話,2010年*ST星美資產只係得95萬人仔,業務更加係處於停滯,舊年只係得55萬人仔收入,已經比09年嘅零資產有改善。

杜惠愷入股*ST星美差唔多兩年,但到家陣都仲係水土不服,最重要原因應該係公司嘅重組一波三折,到o依家都未有結果。其實杜生09年底本來諗住注入上海項目去*ST星美,點知舊年年中又宣佈暫停,搞到好多股東到o依家都仲一肚氣。

李華華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