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觀察效益、選擇時點、低調保密 日月光奇襲矽品背後的完美盤算

2015-08-24  TWM

日月光八月二十二日宣布將公開收購矽品,向半導體業界投下一記震撼彈。向來以眼光精準、手法剽悍著稱的張虔生再度出手,趁著產業景氣疲弱、股市崩跌之際奇襲矽品。這個震撼全市場的收購計畫,揭開的是張虔生的完美布局。

撰文•周品均、林宏文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四點,一場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震撼了整個台灣科技業。

「日月光半導體於今日宣布,將自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起,以每普通股新台幣四十五元作為對價,公開收購矽品精密工業公司…。」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現身台北一○一大樓三樓的證交所,代替董事長張虔生,宣布日月光董事會在當天稍早通過的收購提案。

這顆震撼彈來得又急又猛,不僅是因為台灣最大的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將以總額三五二億元公開收購台灣第二大封測廠矽品二五%股權,更是因為兩家封測大廠,這幾年來搶客戶、搶市占率的爭鬥幾近肉搏,誰也不想輸給對方。

在產業中,「同業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對手;但日月光和矽品,是敵人。」一位半導體材料業董事長這麼形容。

兩家猶如死對頭的公司可能合併,已經夠讓業界震驚,更令人震撼的是,「我們事前並不知道!」矽品發言人江百宏不願做出其他評論,只是一再強調公司內部也是看到重大訊息才得知此事。而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更是關閉手機,迴避所有外界傳送的關心電話與好奇詢問。

創立矽品三十一年來,林文伯大概怎麼也沒想過,日月光會以這種方式逼他坐上談判桌;曾被稱為台灣圍棋界第一高手的林文伯,即使擁有「推算未來五十步棋」的功力,恐怕也難在一時之間覓得最佳突圍破口。

「張虔生的這一招,真的很高。」一位熟悉矽品的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這場敵意收購的背後,是一套溫州商人的完美盤算。

張虔生家族為溫州商人,父親早年在上海經營船務,一九四九年隨政府來台後將家族事業移至高雄;由於父親早逝,張媽媽很早就扛起重擔,以宏璟建設起家,隨台灣經濟起飛一路抓住股市及房地產的機會,奠定雄厚基礎。

遺傳到溫商家族的底蘊,對投資、對事業,張虔生的眼光同樣精準、手法同樣剽悍。一個投資界流傳的經典說法是,從一九八九年日月光上市掛牌以來,二十六年間,日月光的股價走勢與台股加權指數幾乎完全一致,而且還是領先指標,不管台股創新高或創新低前,日月光股價一定先創高或先創低,背後的意涵,是日月光大股東的操盤動向,彷彿總能領先市場行情一步。

許久沒有對外購併的張虔生,這回決定對自己過去幾十年的敵人出手,無論從效益評估、時點選擇、速度手段等面向來看,同樣也是精準剽悍。

完美效益

投資划算,可消弭殺價競爭論效益,首先可從財報數字簡單分析。日月光目前手頭上有五四二億元現金,花費三五二億元資金一舉成為矽品最大股東,對現在的日月光來說並不困難。而若觀察矽品的經營績效和公司資產,矽品目前的帳上現金有二八一億元,上半年的稅後淨利近六十三億元,矽品毛利率二七.二二%,也遠高於日月光的一六.四七%,也就是說,張虔生花三五二億元成本,拿下財務體質良好,獲利率也勝於日月光的矽品,這筆投資再划算不過。

不過,更重要的效益,要從兩家公司近年來客戶版圖的變化談起。

「這幾年,矽品成功爭取到高通的訂單,就讓日月光氣得要死。」一名封測設備業者一語道破兩家公司的競爭態勢。近年來,高通、聯發科、博通、海思等重要晶片設計廠,紛紛採取分散供應商的策略,這也讓去年剛剛吃到蘋果訂單的日月光芒刺在背。為了蘋果新單,日月光正大舉擴增產能,然而市場卻在近期傳出消息,蘋果有意再度增加供應商,並點名矽品即將接單。

除了與矽品的競爭越來越白熱化,今年半導體景氣急轉直下,也成了張虔生決定出手的關鍵;「台灣半導體景氣不是很好。」董宏思不諱言,但他沒說的是,半導體景氣的疲弱,已經讓兩家公司的低階封裝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業界已傳出矽品彰化廠開始放無薪假的消息,這也促使張虔生決定,與其讓矽品繼續瓜分日月光訂單,不如趁對手體弱氣虛之際,發動奇襲。

完美時點

行情低迷出手,股東意願高時點選擇,正是日月光奇襲矽品的另一個完美盤算。

日月光與矽品,分居全球第一、第三大封測廠,兩強合併要能成立,必須趕在不會有法律問題之前進行。從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月光目前全球市占率一九.一%,矽品的市占率則是一○.一%,兩者加總的市占率數字,正好站在三○%的托辣斯門檻邊緣,也就是,如果不在此時出手,一旦兩家公司的市占率稍有擴大,張虔生吃下矽品的計畫恐怕會因反托辣斯而中止。

此外,台股的崩跌恰好也為張虔生出手製造最佳時機。根據日月光內部人士透露,「︵收購矽品︶想法一直都在,只是看採取什麼作法。」所以張虔生過去幾個月只是靜靜地等待攫取獵物的時機,當矽品股價一路從五十七元修正到三十三元時,他知道,是時候出手了。

向來出手快狠準的張虔生知道,要出手就要有十足的把握。打開矽品股權結構圖,林文伯及家族,加上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蔡祺文,股權加總也不過是六%左右,但張虔生一出手,就要買下二五%的股權。

林文伯過往三十年形象良好,矽品的經營實績外界也都看在眼裡,但日月光趁景氣與股價都如此低迷時,向矽品股東提出溢價三四%的收購條件,就連與矽品關係良好的材料業者都坦言,「選在此時提出這樣的收購條件,矽品股東不見得不會賣。」

完美奇襲

保密到家,連業界都沒風聲效益明確、時機成熟,接下來,就是以最快速度匍匐前進,然後瞬間攻擊。

在重大訊息說明會中,日月光公布這樁公開收購案是委由凱基證券負責規畫及後續執行,但據凱基證券內部透露,「日月光是在發動突襲前的一個禮拜,才找上我們。」低調而快速,是這樁收購案讓市場驚呼的特色之一。

低調,是為了確保消息不致走漏;日月光先前在二○○九年收購環電時,曾經爆發的內線交易案,也讓張虔生對於這次突襲矽品,執行起來更是格外小心,就連業界都沒有聽到任何風聲。

儘管請來凱基證券作為委任機構,但據指出,公開收購矽品股權計畫的內容戰略,還是由張虔生一手主導;八月二十一日的日月光董事會,即使張虔生不在國內,也透過視訊方式直接下達決策指令、拍板定案。凱基證券主管表示,這次公開收購矽品計畫,就連收購價格也是日月光自行找外部會計師進行定價,最後的執行流程、交割手續等,才委由凱基證券負責執行。

未來挑戰

棋手與獵人的磨合有待觀察這場保密到家的奇襲,確實也為矽品帶來不小震撼,就連矽品內部人士也嘆氣表示:「我們從沒想過會發生這種事。」以剽悍手段掌握絕佳時機發動攻擊,一般認為,日月光這回順利達陣的機率不低;但即使購併真能順利完成,兩家公司的文化磨合,卻是一個極大挑戰。「兩位老闆都很成功,但成功的途徑截然不同。」一位業界人士這麼說:「張虔生一出手就要玩大的;林文伯則是強調累積。」張虔生不設底線的企圖心,在他剛從美國留學回來之後就已展現。當年,他先在台灣股市操作,獲利頗豐,立刻表態希望買下當時最紅的大同公司,無奈遭到公司派拒絕;之後才決定自行跨足電子業,成立日月光。

創業初期,張虔生也是壯志滿滿,一位早年賣設備給日月光的惠普員工回憶,當年日月光才剛成立,張虔生就說,「我的目標是做世界最大的封測集團,所以你們幫日月光規畫的設備,一定要以世界第一為基準。」這位員工說,當年惠普公司上上下下都不相信張虔生的狂傲目標,「沒想到現在真的讓他做到了。」至於林文伯,看待未來的野心不能與張虔生相比;民國六十三年,他在︽新生報︾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圍棋名人賽獲得冠軍,得到獎金十萬元,他曾回憶,當年一個月薪水僅有四千五百元,但是下一盤圍棋,就有兩千元收入,「我差點成了職業棋士。」與圍棋名人林海峰有姻親關係的林文伯,經常引用對弈之道比擬企業經營,他曾說,「一人下一子,你不可能一步就把對手打倒,要慢慢累積。」「企業經營就像下棋,一步一步地積小勝為大勝。」種種論調,與張虔生的形象大異其趣。

如今,精準剽悍的溫州悍商顯然已把圍棋高手逼入困局,依規定,矽品須在收到公開收購說明書後七日內表態,提出對股東的建議。事實上,從二十一日日月光公布收購計畫後,林文伯已連日舉行會議,緊急與律師及財務顧問商討對策,並且已組成審議委員會,趕在三十一日前給股東一個答案。據了解,儘管日月光的贏面不小,但矽品內部仍透露,「希望股東等到矽品出具建議書,聽聽矽品怎麼說,再決定要不要賣股。」意味著林文伯並未放棄這盤棋。

除此之外,在林文伯曾經說過的「棋盤企業經」裡,其實也有難得帶著騰騰殺氣的這樣一句:「居劣勢時,你要想辦法讓對手一起死,這樣,或許還有逆轉機會。」這句話會不會演變為矽品面對日月光的逆襲策略?這盤棋,值得好好看下去。

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8月21日現身證交所,說明公開收購矽品股權計畫。

矽品經營團隊手握股權約6%,面對日月光計畫拿下25%的股權,業界知名的圍棋高手——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下一步棋該怎麼走,外界都在看。

封測雙雄整合 是否能達陣?

矽品日月光

311.64資本額(億元)789.31 1984年成立時間1984年1249.7市值(億元,至8/25)2573.2 420.45上半年營收(億元)1348.83 62.91上半年稅後淨利(億元)84.54 27.22Q2毛利率(%)16.47 2.02上半年EPS(元)1.06 281帳上現金(億元)542 新竹、台中、彰化、蘇州生產據點高雄、桃園、上海、蘇州、昆山、威海、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高通、聯發科、海思、博通客戶蘋果、高通、聯發科、博通

矽品董事長 林文伯

日月光董事長 張虔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5

議價能力提升 但客戶也有轉單空間 日月光併矽品 真能一加一大於二?


2015-08-24  TWM

業界普遍樂見封測產業進行整併,但日月光與矽品這兩家客戶與技術都十分相近的組合,在缺乏明顯互補效益下,能否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恐怕得先畫個問號。反之,這是否讓排名老二的艾克爾有機可趁,也值得觀察。

撰文•何佩珊

高度重疊的客戶組合,在技術上也沒有太大差異,在缺乏顯著互補下,日月光加上矽品,是否能夠換來面對紅色供應鏈來襲仍然穩固的領先地位,看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呢?

在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矽品之後五個半小時,美股一開盤,矽品和日月光ADR都應聲衝高,最終矽品大漲超過二四%,收在六.四三美元,日月光漲幅也超過五%,由此不難看出投資人對這筆交易基本上是相當買單的。

樂見其成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市占率整合之後所創造的議價能力。

相對於晶圓代工市場由台積電一家獨大,取得過半市占,封測產業的版圖明顯零碎許多,即使是產業龍頭日月光,全球營收市占率也只在一九%左右。

整併不成

殺價搶單威脅大增

因此,一旦步入景氣循環的低谷,殺價搶單的問題就特別明顯。

業界人士透露,在中國智慧型手機與半導體產業快速崛起下,近來日月光和矽品的低階封測產能,根本就填不滿,「幾乎已經到了要放無薪假的地步了」。

不僅如此,業界也盛傳蘋果正在積極培養矽品成為在日月光與艾克爾(Amkor)之外的第三大供應商,這對於今年上半年才為蘋果大舉擴產的日月光來說,更帶來不小的壓力。

換句話說,如今受到威脅的已經不只是二線低階封測廠,包括龍頭廠商都難以避免透過殺價搶單來填補產能的壓力。這就是為什麼摩根大通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會在報告中表示,「整併對封測產業是好事。」的確,日月光若與矽品合併,全球市占率將可以一舉拉高至將近三成,在全球前五大封測廠的營收比重還可以超過五○%,若就獲利占比而言,更拿下前五大廠的八成,堪比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獨大地位,自然也更具有議價能力,並具備更雄厚的實力對抗中國競爭對手的追趕。

畢竟,市場雖普遍認為以日月光和矽品的技術和規模,紅色供應鏈短期內不至於帶來威脅,但在中國政府大力扶植,包括IC設計、晶圓代工與終端品牌這三大火車頭的同步帶動下,就連日月光高層私底下都不得不承認,「不能小看中國封測廠商。」然而這樁整併案對於日月光、矽品,乃至於台灣封測產業的競爭力,也並非萬無一失。

不同於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遙遙領先,讓客戶別無選擇,只能將訂單集中在台積電一家,在封測產業中,沒有「掌握絕對技術優勢」的業者,也因此,客戶轉換訂單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而客戶評估訂單移轉的重要考量之一,就是「訂單是否過度集中」。

野村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鄭明宗就在報告指出,因為日月光與矽品的客戶重疊度高,一旦合併後,將會導致客戶出現訂單高度集中的情形,而在仍然有其他供應商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就可能會選擇將訂單分散至其他業者。

換言之,目前兩家公司的市占合計雖然將近三成,但鄭明宗認為,很可能在兩家公司整併後兩年,市占率不僅不會增加,還可能會跌到三成以下。

平順整合

關乎未來營運績效

此外,兩家公司能否平順整合,更是不能不思考的一大隱憂。事實上,就在不久前舉辦的矽品法說會上,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才不只一次提到,「封測產業的成功整併是很罕見的。」而且從矽品找來京元電、矽格、南茂打造虛擬集團,卻完全不將日月光考慮在內的動作,更不難看出,矽品的經營團隊從來就無意與日月光合作。特別是這次在無事先告知下展開公開收購,恐怕讓雙方關係變得更加緊繃。

雖然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強調,未來日月光不會介入矽品營運。但日月光若成功取得矽品五%以上持股,成為矽品的大股東,將來與經營團隊的衝突恐怕還是很難避免,也同樣會引發客戶的不安。

而以目前枱面上各家封測廠的實力來看,因為排名第四的星科金朋與市占排名第六的江蘇長電還在整併過程中,市場預期這場以小吃大的整併勢必要經歷一段比較長的磨合期,在這樣的顧慮下,目前排名老二的艾克爾將可能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在兩方缺乏有效互補的情況下,日月光這次大動作收購矽品,為的究竟是消滅敵人、壯大自己?或是反而為競爭對手帶來機會?答案恐怕也只能等待時間來說明了。

日月光併矽品 營收、獲利占比大躍進

日月光矽品合計

2014年全球營收占比19.110.129.2 2014年營收在前五大廠的占比341953 2014年獲利在前五大廠的占比552783 註:前五大廠依序為:日月光、Amkor、矽品、星科金朋、力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7

挨暗箭,七天結盟鴻海的盤算 矽品一步險棋 逆襲日月光蘋果單

2015-09-24  TWM

矽品與鴻海合作不僅斬斷張虔生欲侵吞矽品大計,還可望透過垂直整合擴增雙方業務,成為全新的IC封裝結合SiP與EMS供應商,蓄勢吃掉日月光的五百億蘋果大單。

撰文•周品均

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矽品後七天,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總算打破沉默,在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十分,親自出席重大訊息說明會現場。

就在林文伯公開露面的一個半小時前,矽品才剛發出正式聲明,建議股東不要出售股權給日月光。一個半小時後,林文伯特地選擇與七天前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矽品的同一時間地點,吹起他的反攻號角。

當林文伯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走進證交所記者室,隨後現身的是鴻海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劉揚偉。這才讓林文伯計畫一周的反擊計畫浮出枱面:與鴻海換股,讓鴻海成為矽品最大股東,擋住日月光。

據了解,八月二十一日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矽品當晚,林文伯就透過宣明智找上了郭台銘,並在餐敘中敲定交換股權合作案。而一出手就拿下矽品二一%股權的郭台銘,成了這樁不合意收購案的白騎士。

這場餐敘的三位主角早已是舊識,宣明智和林文伯是交大同學,當年矽品的成立,靠的就是宣明智從中穿針引線,更何況,矽品發展三十年來一向與聯電集團合作極深。

至於宣明智和郭台銘,其實也早是舊識,於公,早在一九九八年,聯電就已和鴻海合資成立慎立科技,展開合作;於私,兩人是多年小白球球友,宣明智娶媳婦、郭台銘嫁女兒都互邀對方出席。

事實上,林文伯與郭台銘過去已有合作基礎,一九九八年,郭台銘就已擔任矽品子公司矽豐董事,爾後又在慎立業務上,建立合作關係。不過,郭台銘這一回拍板決策的速度之快,還是令業界驚呼。

郭董快手救援 意在矽品技術不具名的封測業界大老說,「以前和郭台銘進行一項不過十億元的案子,他要審兩個月,這一次和矽品合作,竟然只花七天?」這位封測業大老驚訝口吻的弦外之音,是矽品確實有鴻海迫切需要的資源。

讓林文伯與郭台銘站上同一陣線的關鍵,要從二○一三年的iPhone 5S說起。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當年iPhone 5S的指紋辨識晶片SiP系統封裝訂單原本是要下給鴻海,但最後卻被日月光硬生生搶走。

這一次,日月光毫無預警的對矽品出手,對於想吃蘋果SiP訂單的鴻海來說,簡直是大好良機,與矽品站同一陣線,不但能獲得矽品在IC封裝業累積三十一年的技術能量,還能從日月光手中搶回蘋果訂單,所以當林文伯上門求合作,郭台銘一口就答應。

郭台銘的出手,讓原本要拿下二五%股權的日月光,馬上就會因為矽品發行新股而縮水至一九%,如果矽品股東臨時會通過與鴻海的合作案,林文伯就能順利擋下來勢洶洶的張虔生;當然,在被動防守的表象中,林文伯這步險棋也隱含著反擊殺機,目標與鴻海一致,順勢奪下蘋果訂單。

日月光蘋果單 一年五百億「他(林文伯)說,會和鴻海聯手,就是要拿下日月光手中的蘋果訂單,包括指紋辨識和apple watch用的SiP模組。」一名親近林文伯的業內人士這麼說。而日月光的蘋果訂單有多甜?答案是一年五百億元。

就IC封裝技術來看,矽品的高階封裝技術並不輸給日月光,就產能而言,矽品也是全球第三,但矽品一直沒吃到蘋果訂單的原因,在於林文伯過去對於毛利率的堅持。

封測廠要吃蘋果單,就得跨入模組端,也就是將主晶片與被動晶片整合在微型模組中,但因為模組端的毛利率遠不及IC封裝,林文伯因此對於「向下整合」的這樁生意並不積極。

「蘋果找的卻是可以從IC封裝一路往下整合到系統封裝模組的供應商。」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矽品,日月光因為在二○○九年收購了環電,正好補齊過去缺少的SiP模組業務,環電也成了日月光從iPhone 5S開始接下指紋辨識SiP模組訂單的關鍵。

而林文伯決定找上郭台銘的關鍵也就在此。鴻海不只是最大的EMS︵電子代工製造服務廠︶,鴻海旗下有轉投資臻鼎及訊芯,正好補強矽品欠缺的SiP模組技術,「矽品結盟鴻海,就是日月光加上環電的組合,矽品才有機會做出目前日月光量產的SiP產品。」前瑞銀半導體分析師程正樺說。

大和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徐禕成分析,矽品與鴻海合作可望透過垂直整合擴增雙方業務,且有機會成為全新IC封裝結合SiP與EMS供應商,「此舉將與日月光正面競爭。」不過,並非所有外資都看好矽品與鴻海的組合,在八月三十一日的矽品法說會中,不少外資仍在探詢林文伯「接受日月光的條件」,而目前持有矽品股權高達五八%的外資,其實也正是林文伯這枚攻守兼備棋子能否發揮戰力的關鍵。

矽品預計將於十月十五日舉行臨時股東會,討論發行新股及禁止同業進入董事會等案,由於最後過戶日是九月十六日,屆時日月光恐無法取得股東身分參與表決,但看似樂見日月光購併矽品的外資,卻有可能「代為投下反對票」。

張虔生能不能扳回優勢、林文伯能不能力守城池、郭台銘能不能撿到便宜?下一個關鍵,顯然已是外資。

SiP 系統級封裝

(System in Package ) 系統級封裝是在一IC模組中,包含多個晶片或一晶片,加上被動元件、電容、電阻、連接器、天線…等任一元件以上的封裝,即視為SiP,也就是在一個封裝內不僅可以組裝多個晶片,還可以將包含上述不同類型的器件和電路晶片疊在一起,構建成更為複雜的、完整的系統。

林文伯的一步險棋

──拉攏鴻海,制衡日月光矽品 林文伯—鴻海 郭台銘矽品引進鴻海成為第一大股東,箝制日月光。鴻海旗下的訊芯、臻鼎補強矽品缺乏的SiP模組產能,聯手搶下日月光蘋果訂單鴻海 郭台銘—日月光 張虔生鴻海與日月光曾為蘋果訂單的競爭對手矽品 林文伯—日月光 張虔生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25%股權,欲成為矽品最大股東,斬斷矽品拿下蘋果單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17

矽品啟示 留意董監持股偏低績優股



2015-09-14  TWM

面對紅色供應鏈 整併案將持續上演日月光冷不防出手,公開收購矽品二五%股權,逼得董事長林文伯引進鴻海救援,整個事件同時也凸顯,董監持股偏低的好公司,未來得更加留意競爭者購併攻勢,這也指引了新的投資方向。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二三一一)在股災期間宣布以三五二億元天價公開收購矽品(二三二五)二五%股票,為了抵制和鞏固經營權,矽品也引進「白衣騎士」鴻海進行交叉持股,一時之間,小股東看得眼花撩亂,但明眼人卻發現,矽品大股東持股比率偏低,才是整場戰役的導火線。

按照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矽品董監事持股僅四.八一%,其中董事長林文伯個人只有二.二%,整個家族成員估計僅約一成,日月光出手狙擊並不意外。林文伯家族早期從事國外精密儀器進口,但隨著代理權被中止,於是和菱生精密(二三六九)前生產部廠長蔡祺文(現任矽品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合作,共同進軍封測產業。

不只是矽品

電子業大股東普遍持股低

換句話說,林家和蔡家是創辦股東,不是單純專業經理人,一開始持股應該不低,尤其後來林文伯以擅長下圍棋的布局方式,陸續投資矽格、京元電、全懋、南茂、泰林等封測廠,採用虛擬集團策略,讓矽品躍居為全球第三大封測廠。如今連蔡祺文名下持股也只剩一.三七%,外界不得不懷疑,大股東是不是「賣過頭」!?

其實不只是矽品,台灣電子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加上不斷增資、員工分紅、合併,很多公司董監事持股都不高,像晶電(二四四八)董監持股才四.二%,董事長李秉傑只有○.一四%;億光(二三九三)董監持股七.九%,董事長葉寅夫只有四.三三%;中美晶(五四八三)董監持股六.六%,董事長盧明光一.八九%。

日前頻傳可能遭敵意購併、公司對外喊話「放馬過來」的宏碁(二三五三),董監持股僅有五.九四%,創辦人施振榮持股二.六%;泛集團其他成員友達(二四○九)董監持股七.一%,前董事長李焜耀持股○.一%;佳世達(二三五二)雖然董監持股達一八.四%,但扣除友達持有的九.五%、開發金(二八八三)持有的七.六%,幾乎所剩無幾。

這樣的「空手道」經營方式,小股東看在眼裡不知作何感想?

因此,未來台股再發生敵意購併的機會仍然存在,尤其在紅色供應鏈威脅下,合併同業擴大經營規模,成為求生存的管道之一。

但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被購併價值,這次股災,上市櫃公司一度多達七百多家跌破淨值,很多是屬於夕陽產業或中低階產業鏈,購併者反而興趣缺缺。

未來,小股東應該留意董監持股偏低但經營績效不錯的公司,如股東權益報酬率高於一○%、毛利率較高,且負債比率不高(低於五○%);另外,外資持股也是重要觀察指標,像這次日月光有意購併矽品,因出價較高(四十五元),不少外資「樂觀其成」,在研究報告上偏向日月光,表決投票時自然具有一定影響力。

股權結構已洗牌

聯發科外資持股占六成

在選股名單中(如附表),聯發科(二四五四)董監持股僅二.九%,董事長蔡明介就占了二.六%,即使妻子李翠馨持有近三%,在前十大股東排行第一,但兩人合計不過五.六%;另外已退休的前副董事長卓志哲為一.九%、現任總經理謝清江○.二五%,仍不算太高;聯發科原為聯電(二三○三)重要轉投資,○三年時還持有高達一三%,隨著多次申報轉讓,○九年已全數賣光,如今外資持有六成,成為左右經營權的最重要勢力。

近年來中國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展訊緊追在後,面對紅色供應鏈,蔡明介以這種擔憂「太沒志氣」回應,近期更公開收購立錡(六二八六),但聯發科董監持股不高,反而是蔡董應該留意的地方。

其他半導體相關公司如頎邦(六一四七)、聯詠(三○三四)、京元電(二四四九)、力成(六二三九)、晶豪科(三○○六)、矽格(六二五七)等,董監持股比率只有個位數。

頎邦過去五年,平均稅後EPS(每股盈餘)都在三至四元水準,上半年則有一.五元,但董事長吳非艱持股只有一.一%,重要大股東仁寶(二三二四)持股三.四%,目前公司市值約三百億元,只要花三十億元,就可以占一成股權,對購併者而言相當划算。

至於近期飽受營收衰退之苦的義隆電(二四五八),董監和外資持股都不高,董事長葉儀皓持股一.二七%,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來看,葉家控制的投資公司約占一成,一千張以上股東只占三六.四%,持股二十張以下的小股東合計達三五%,顯示籌碼相當分散,目前市值也萎縮至一四○億元,值得大股東警覺。

撰文 / 張弘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39

紫光集團斥巨資入股臺灣矽品與南茂科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406.html

紫光集團斥巨資入股臺灣矽品與南茂科技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2-11 16:55:00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同一時間,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

12月11日下午,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品”)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以下簡稱“紫光”)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按照協議紫光將認購矽品約10.33億股股票。認購後紫光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同一時間,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茂科技”)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認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紫光超百億增資臺灣矽品 成第一大股東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按照協議紫光將認購矽品約10.33億股股票。認購後紫光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矽品計劃在取得股東會決議同意及相關部門的許可後,由紫光通過其所屬公司以策略性投資人身份認購矽品以私募方式發行的新股。

紫光將以每股新臺幣55元(約合人民幣10.78元)的價格認購約10.33億股,總金額為新臺幣約568億元(約合人民幣111.33億元),增資後紫光將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獲得矽品董事會中的一個董事席位。

資料顯示,矽品成立於1973年5月,專營積體電路封裝及測試,為世界第三大專業封裝測試廠。

紫光24億獲臺灣南茂科技25%股權 成第二大股東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認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南茂科技通過以私募方式增資發行299,252,000股普通股,約占南茂科技增資後已發行股數的25%,並與策略投資人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訂認股協議書。由紫光集團具有實質控制力之公司以每股新臺幣40元(約合人民幣8元)、總額共計新臺幣119.7億元(約合人民幣23.94億元)的價格認購本次私募股份。同時,南茂科技還與紫光集團就強化雙方的長期合作關系達成了合作意向。

根據南茂科技與紫光集團簽署的認股協議書,在此輪私募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獲得南茂科技董事會中的一個董事席位。南茂科技將利用私募所取得的資金,強化在臺灣的研發與技術及擴充產能,以深耕臺灣,擴大就業機會,並擴大對中國內地的業務投資。

另外,南茂科技與紫光集團還將在LCD驅動IC、微機電組件(MEMS)、物聯網相關組件(IOT)及無線電射頻組件(RFIC)等產品的封裝、測試方面開展合作。

密集收購 欲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從2013年開始,紫光就開始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先後收購了展訊、銳迪科兩家國內芯片商,今年又斥巨資購買了惠普華三和西部數據的股份。

2015年9月30日,紫光以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10月21日,紫光又通過西部數據以190億美元收購全球領先的存儲芯片廠商SanDisk,完成了進軍存儲芯片的第一步。

2015年10月30日,紫光集團宣布6億美元入股臺灣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75元新臺幣的價格,收購力成科技25%的股份,成為後者最大股東。

11月1日,趙偉國表示:“若臺灣法令願意開放,我願意促成紫光旗下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並,攜手超越高通。”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則隔空回應:“倡導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與聯發科的立場不謀而合。”

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在11月16日刊出的路透社采訪中表明紫光未來5年準備拿出3000億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00

矽品四招,可敗日月光

2015-10-12  TCW

公司遭遇敵意購併,如何應對才能最快見效?這個問題,恐怕只有鉅業法律事務所所長梁懷信最有資格回答。

梁懷信在業界擅打經營權爭奪戰,許多被視為不可能打贏的案子,例如開發金併金鼎證案、財政部與台新金的彰銀攻防戰、中石化董監改選戰,公司派都靠他反敗為勝。

歸納這幾場戰役經驗,最重要的心得即是「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運用在矽品與日月光案中,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戰法:戰法一:發動反購併。由於日月光已運用整個集團六五%的現金投入惡意購併上,矽品可運用自家帳上的二百八十億現金,與鴻海合作,收購日月光股份,逼迫對方回槍自救。

戰法二:打輿論戰。社會總是同情弱者,曰月光的廢水案目前獲判無罪,造成社會觀感極差,如今又仗財大氣粗吃同業豆腐。矽品應塑造敵惡我善的形象,爭取各界支持。

戰法三:發起員工自救會等活動。一方面凝聚整體向心力,一方面對日月光形成壓力,逼使他入主之後,必須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介入經營。

戰法四:調查違法交易事跡。業界人士猜測,日月光在發動敵意購併前,很可能就已經透過私募基金或外資機構預先插旗,若能找到有非法交易的證據,就能引起檢調單位介入,從而破壞對手收購。

「作戰,要想如何把對方逼退,打到他不想玩,才有獲勝可能,」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說:「『老實』是無法拿來當武器的,一味防禦,就只會一路挨打。」 (文 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96

日月光狙擊矽品 352億啟示錄 聰明的輸家

2015-10-12  TCW

別以為夠認真、技術夠好,就可以高枕無憂企業獲利好、股價一路贏,就是產業勝利組?

這場台灣史上最大惡意購併的啟示是:在變動的時局,你不決定自己的命運,就等著別人來決定你!

千萬別淪為下一個「聰明輸家」。

「我想也想不到,有人會拿十幾億美金來買我公司,想也想不到!」事發至今一個半月,矽品董事長林文伯仍想不通,為何自己會成為被狙擊的對象?

八月底,台灣第一大封測廠日月光,突然宣布以溢價三四%的價格,收購台灣第二大封測廠矽品股權近二五%,成為台灣史上最大、半導體業金額最大的惡意購併案。

九月底,日月光不僅成功達陣,十月初還向法院聲請假處分,反對矽品在十月十五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意圖打亂林文伯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引入,與日月光抗衡的盤算。

日月光、矽品原始團隊、鴻海,成為角逐矽品的三大勢力,戰局已箭在弦上,十月十五日的股東臨時會結果,不論是日月光或鴻海贏得最後勝利,林文伯恐怕都已注定將成為唯一的輸家。

理由一,若維持現況,日月光掌握二五%股權已是既定事實,而掌握持股約一五%的林文伯,可能從矽品創辦人兼董事長變成專業經理人,原本獨立自主的決策權,從此要看日月光臉色。

理由二,若林文伯成功以換股方式引入鴻海,鴻海因而取得矽品超過兩成股權,足以與日月光抗衡,但這也表示,矽品任何決策,都必須

經過日月光和鴻海

兩大股東同時點頭,雙方利益不同,恐怕會拖累決策效率,

林文伯則從矽品的

老大變成老三。

盤點下來,不論哪一種結果,林文伯都可能是個輸家。

這樣的結局,對比林文伯用三十一年時間打造出來的正面形象,卻成了最難堪的景象。

守方林文伯 專注本業,同業落難立刻注資相救在半導體業界,無人不知「鐵嘴」林文伯,每一場矽品法說會的最大重點,就是聽他解析未來景氣,準確度極高,被大家奉為圭臬。

他很聰明,曾聯合南茂、京元電、矽格組織「虛擬集團」,成員各有專長、互相協助,集團瓦解後,仍維持友善關係。

他很專注,當其他電子業一窩蜂跨產業做多角化,他鮮少動心,專注經營封測本業,用技術、產品的領先換來營運成長的保證,是標準的工程師性格。

攤開他的經營成績單,儘管營收不及日月光,獲利能力卻不遑多讓。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是日月光的一.

九倍,淨利率也以約一五%高出日月光的六.二七%;十月初股價則比日月光高出約一五%,一直是外資眼中的績優股。

在本業上,他是贏家,不僅如此,他還重道義。從小學習圍棋,奉行棋士之道,當京元電因財務問題落難時,他立刻出手相助:有才能的年輕人想創業,他一口答應提供資金,站穩腳步後,還把股權返還給團隊,讓他們真正擁有自己的事業。

反觀他的對手張虔生,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

攻方張虔生 擅財務操作,曾爆出掏空案、廢水案出身房地產大亨家族,張虔生擅長財務操作,經營手法充滿爭議,之後投入半導體封測產業。

不止獲利能力輸給矽品,還曾因宏璟建設掏空案一審被判刑六年:也曾因為日月光購併環電案,被檢調調查內線交易,並牽扯出每月以一百萬元包養名媛的案外案:他的國籍悄悄從台灣轉換為新加坡籍,曾引發外界多所聯想;不僅如此,震撼全台灣的日月光高雄廠廢水案喧騰一時,更重創他與日月光形象。

這是一場,鐵嘴棋上對上房地產大亨的戰爭。

開戰一個月首會面 短短三分鐘,林:他沒承諾、沒回答九月二十三日,矽品新竹辦公室六樓,棋士林文伯終於和商人張虔生見到面,「我問他,是不是不參加我們董事會?他沒有回答。」林文伯回憶,「他沒有承諾,我沒有聽到他有任何承諾,他沒有回答。」連三的否定句,他彷彿還想確認,這一切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嗎?

雙方見面短短三分鐘。

當矽品人員送客下樓,問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需要發聯合新聞稿嗎?」他沒有回答,只拿出一張印製好的新聞稿,原來,這一切早就準備好了。

張虔生座車離開後不久,全台灣的媒體就收到了這份新聞稿,率先證實雙方見面的消息。

十月二日,日月光再以一紙新聞稿,證實已請求法院禁止矽品預定十五日召開的股東臨時會:此招一出,逼得愁眉深鎖的林文伯與矽品獨立董事宣明智,在十月四日一早聯袂召開記者會,強調如果假處分案過關,將是台股災難的開始。

過去一個多月裡,每一次都是日月光精心布局、看準機會一擊中的,而林文伯卻總是只能被動接招。

然而,聰明、專注、務實,向來是台灣企業界尊崇的經營之道:在台灣科技業,從工程師成為執行長的面貌多半如此.

大家沒想到的是,為什麼這一次,棋士竟被房地產大亨苦苦逼到死角?

針對外界的種種質疑,日月光發言體系仍重申,他們對矽品為純財務投資,但未來不排除尋求合作機會。至於事件的新進展,如提出假處分聲請,則強調已進入司法體系,不願多作回應。

從小就熱愛圍棋的林文伯,十二歲學習圍棋,師承大師林海峰,沉穩的個性造就他職業級的水準,讓他大學畢業時就能靠著圍棋比賽贏得的獎金,進而創業。

經營企業上,他也愛援引下棋的道理。

他曾說:「下棋不能只想一步棋,而是要想到後面五十步棋,因為客戶不見了、新產品死了等等,對公司都是絕大的打擊,隨時要想替代方案,棋局可能的走法很多,都會導向不同結果。」然而過去一個多月,不擅圍棋的張虔生在這場戰爭裡,卻有如圍棋中的黑子。

黑子先攻,有開創局勢的優勢,林文伯則變成後攻的白子,被迫因應對手情勢而起舞。

這麼一位聰明、精於棋藝謀略的企業家,為何成了被狙擊對象,甚至一路挨打旦二個迷思,讓他沒能制勢於先,反

而一路受制於

勢,落居下風。

迷思一:別以為只要信奉技術,其他都不必管下圍棋,如果一開始把棋子落在正中央,就必須同時防守四方,費力許多,因此林文伯喜歡從邊角開始落子,只須防守兩方即可。落到企業經營上,他就緊緊的抓住產品、技術兩大關鍵要素,對他來說,其他都是次之。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在圍棋對局中,棋子在棋盤上,必須依賴「氣」來生存。一旦棋盤上的棋子處於無氣的狀態,就會被吃掉。

氣,是指在棋盤上與棋子緊緊相鄰的空交叉點。在對局中,一方將另一方的一個或多個棋子緊緊包圍,使其所有的氣數被全部堵住,隨後將無氣的棋子從棋盤上拿掉,就叫吃子。

擅長財務操作的張虔生,看到了林文伯沒注意到的「氣數」:個人持股僅二.

二%。

於是,張虔生從日月光集團十六家公司調集三百五十二億元現金,直搗矽品大本營,選在台股跌破十年線之際、矽品股價來到今年低點三十三.五元時,提出四十五元收購價的高利誘惑。

張虔生此舉就是將手上的黑子,落在林文伯所忽略的「持股不足」與「財務操作」這兩個「氣」上,讓持白子的林文伯陷入困局。

這兩家公司同樣成立於一九八四年,但現在日月光營收卻是矽品的三.二倍,這與溫州商人出身的張虔生,嫻熟運用財務工具有關。

一九九九年張虔生取得環隆電氣營運主導權後,使其成為日月光完全控股的子公司,隨後讓環電在台股下市,把營運主體另行到上海A股上市,營收與市值都比下市時倍增,讓日月光賺到技術、也賺到銀子。

林文伯,則是傳統「工程師企業家」的縮影,他們信奉技術王上,總是認真工作、謹守本分,不輕易做跨產業多角化,一心一意顧好眼前的這一口灶。過去,他把技術當成棋子,用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布局,圍住自己的競爭力,但這一役卻讓他過去的成功之道被顛覆了:光把技術、產品做好,還不夠。

迷思二:別以為你講道義,人家就跟你講道義林文伯熱中的圍棋,就像是他的個性,是一項非常講究禮儀的運動。下棋之前,晚輩要先拿白布擦拭棋盤:選擇黑、白子時,也是由高段或年長者先抓子:落子時,黑子從右上角開始放,把距離對手右手近的左上角留給對方,這些都是禮貌的表現。

當日月光靠購併壯大時,林文伯則更願意成全別人。半導體測試公司矽格原本是矽口叩轉投資,但林文伯認為矽格董事長黃興陽很能獨立自王,於是把股份轉讓給他,讓他握有完全的主導權。

林文伯對事業夥伴講道義,就連個人的投資也是如此。他在二O一一年投資一家日本料理餐廳,原本這群創業團隊有廚藝、但缺乏資金,於是林文伯提出以他個人七五%、員工二五%的方式合資,一段時間後,財務、業績都穩定了,林文伯不僅淡出管理層,也把超過一半的股份轉讓給員工,變成員工七五%、他個人二五%。

但林文伯沒體認到的是,商場上,道義不能當最高準則。

我們問林文伯,真的從來沒想過矽品被惡意購併的可能性嗎?他理所當然的回答:「我覺得購併也應該會來談一下吧?

而且惡意購併的後果,國內外來看都不會太好。一定都是要合意啊!像以前友達跟達碁啊,要合併都是經過很久的談,哪有都不談?幾乎,是沒想過。」「我們不是沒有那種視野跟心胸看這事情(整併),但我們不能接受:我要併你,多少(台語),這不能接受!」(編按:指這種沒事先告知的方式)林文伯堅定的說。

「那如果這次張虔生有先來找你談呢?」我們挑戰他。

林文伯有些遲疑,但旋即回說:這可以談。」他告訴我們,網路泡沫時景氣不好,兩家公司的狀況都不好,當時林文伯還曾經找張虔生「聊聊」整合的可能性,可惜最後不了了之,「反正很早了,那家餐廳(現在)都關門了。」在林文伯的認知中,購併這等大事,本來就應該事先告知。他就好像一位圍棋手,落棋要吃掉對方的棋子之前,還會提醒對手一下:「我要「叫吃」了!」但實際上,卻沒有非提醒對方不可的規定。

林文伯對敵人講道義,但在商場的現實世界裡,不代表別人必須對你講道義。因為,世界已經變了。

一位國內前三大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說,惡意購併在美國已經變成常態,並且發展出名為「行動派投資人」(activist shareholder)的新族群,由財力雄厚的個人或基金組成,找尋本質好、但績效或股價不佳的公司發動購併,藉由分拆銷售或下市後重新上市,創造投資價值。

就算是合意購併,也在今年達到了高峰。全球經濟疲軟,企業微利化,銀行維持低利率,促使整併大潮四處發動,使得全球、亞洲與中國的購併金額都創下近年新高紀錄。購併平台Dealogic統計,今年截至八月十三日,全球企業購併金額已超過三兆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兆元)。

如果購併熱潮繼續,全年可能超越二OO 七年四兆六干億美元的歷史紀錄。

林文伯面對張虔生不事先提醒而「吃子」的銀彈攻勢,被逼到牆角的他,決定跟鴻海聯盟,透過發行二O%新股方武,讓鴻海「跳進來」成為第一大股東,稀釋日月光股權比率。在這個棋盤上,他想透過結盟鴻海,幫自己找出一個活局,只是這個選擇,卻讓他自己注定落入「聰明輸家」的境地(見第八十六頁圖)。

迷思三:別以為考了第一名,就能高枕無憂攤開二O一O年以來的財務數字,矽品連五年(含今年上半年)的稅後淨利率都高於日月光,雖然營收不是第一,但獲利能力居全球前四大封測廠之冠,堪稱封測界第一名的資優生。

因為矽品績效好,外資在矽品的持股比維持在五五%至六O%間,依照林文伯的計算,林家與公司團隊的股權約一五%,加上國內法人如壽險基金、銀行等的一六%到一七%,原本實際在外流通股數就只有一成左右,還有許多股東與林文伯交情超過十年。

林文伯決定跟張虔生來場票選比賽,他拿著自認對矽品綜效最奸的鴻海合作策略說明書,過去一個月來,天天守在視訊會議設備前,向上百位外資法人說明矽品與鴻海聯盟的前景。

九月二十二日,當日月光宣布,矽品股東應賣股權超過三六%(但日月光仍只能收購近二五%),這,重重打擊了林文伯。

林文伯坦言:「他們(指外資股東)是這樣子啦,不賣,怕被人Challenge(質問》。你不賣,現在可以賺的錢為什麼不賺?他不賣,他的同事假如賣,他就死了啊!他馬上被檢討啊!因為股市實在太壞了。

一位金融界人士透露,目前外資圈對矽品、鴻海合作案的態度,持反對意見者居多。最大的問題,仍在林文伯端出的矽品、鴻海合作案綜效,要三年後才看得出效果,但對現在的股東來說,產生獲利稀釋超過二O%,卻是個立即的影響。

在商言商,股東當然會選擇先保護眼前見得到的利益,先賣股,或可能不傾向支持矽品公司派的主張。

在外資股東面前沒討到便宜,就連在媒體輿論戰上,平時不與媒體打交道的林文伯,也落居下風。

雖然過去林文伯會親自主持法人說明會,但自從舉辦形式更改為線上法說後,唯一的直接溝通管道也被封鎖,一向低調的他更幾乎在媒體面前神隱。

反之,日月光經常由營運長吳田玉、財務長董宏思等人,代表與媒體交流,從上課、餐敘到聊八卦,保持一定的聯繫關係。

林文伯只能不斷的指責張虔生大砸廣告、訴求輿論,是「用錢霸凌矽品,但目前在外資股東這一方占上風的張虔生,在圍攻矽品的策略上,用的正是林文伯不擅長的招數:「媒體輿論」與「銀彈攻勢」,困住了林文伯。

擅長財務操作與購併的張虔生,他的敢與狠勁,讓他深深懂得投資人的心理與需求。二OO六年因台股本益比不佳,他就曾聯合私募基金凱雷,企圖收購自己的公司日月光在台下市,轉而到香港上市,追求更高的本益比,最後因為政府出手阻止而作罷。

現在,他又聞到了國際整併的潮流,這些資本市場的鍛鍊,讓張虔生用資金實力告訴林文伯:商場是現實的,不要以為本業考第一名,就能高枕無憂。

林文伯和張虔生最大的差別在於,兩個人對於「生死交關」這四個字的參透。嚴格講,張虔生一張張底牌掀出來,招招都是封喉鎖頸,從作戰的第一分鐘開始,他就沒有準備讓對手再爬起來過。這是標準的搏命學,只要你二兄劍、開弓就沒有回頭箭,一定要等對手躺下,你才可以再把劍收回劍鞘。而生死交關的領悟和決戰,不正是目前台灣企業家最缺乏的一項技能?

十月十五日,即便矽品順利舉行股東臨時會,目前落居下風的林文伯,能不能演出大逆轉還不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惡意購併」的選項,未來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新工具,這一回是日月光對矽品出手,下一回恐怕就是中國企業出手。

世界變了,你不做決定主動出擊,就是等著別人決定你的命運。這,是日月光成功狙擊矽品的三百五十二億元商戰背後,最大的啟示。

小辭典

非合意購併

企業購併的兩造並非合意進行合併。

手法通常是在公開市場上買入被購併公司的股份,或利用徵求委託書的方式,取得被購併公司的董監席次。

通常也稱敵意購併或惡意購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18

矽品命運正是台股縮影—— 購併路上學問大:環旭電子是關鍵

2015-10-26  TWM

封測股權大戰學到的一堂課是,上市公司如果價值被低估,股價「物超所值」, 就很容易淪為外資購併的對象,不可不慎。

日月光與矽品的股權之爭,堪稱是台灣企業史上難得一見的大戲碼,雙方精銳盡出,各施奇招,但如果從結果論來看,日月光張家明顯已居於優勢,尤其是十月十五日這一場矽品股東臨時會,幾乎已決定矽品未來命運。

這場股東臨時會選定在十月十五日召開,主要是日月光在八月廿四日發動公開收購矽品股權,九月廿二日收購截止,依規定將停止過戶起始日往前推到九月十六日,日月光取得二五%股權,辦理交割後,無法取得矽品股東身分,無法出席矽品股東會。

這一月之差,日月光向台中地院提出假處分,要求矽品停止召開股東臨時會,卻遭到台中地方法院駁回,表面上矽品取得關鍵一勝,大家都在看十五日矽品引鴻海入股的股東臨時會怎麼開?

外資不挺輸了表决 林文伯拭淚這一天入場股東逾千人,在場聲援林文伯的矽品員工也超過三百人,他們像選舉造勢一般,高舉旗幟標語要求日月光滾出去,在場矽品股東也大肆撻伐張虔生「收養小三」,偷排廢水的不是,矽品股東臨時會上,林文伯展現了主場優勢的氣派,只是這是用鈔票比實力的遊戲,矽品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程的兩個議案,包括將額定資本額從三六○億提高到五○○億元,及「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也就是以每股三十七.八元增發八.四○六億股讓鴻海入股,並且成為矽品最大股東的兩個議案,最後表決結果,矽品都慘遭滑鐵盧。

當天投票出來的結果,第一案贊成十三.五億股,占股權比率四六.五七%,反對九億多股,占三二.○六%,棄權六億多股,占二一.三七%,反對加棄權票過半,第一案沒有通過;第二案處分資產的表決,贊成十三.六億股,占四七.一九%,反對七.九七億股,占二七.四九%,棄權七.三四億股,占二五.三%,也是反對加棄權過半,林文伯積極推動的兩個案子都沒有通過。

這個表決的結果,當場讓林文伯拿起手帕拭淚,員工有人當場痛哭,更有人高喊,只要董事長、總經理不認輸,我們會與你們同在,這一幕成了矽品股東會最感人的插曲。

這場股東臨時會由於採用電子投票,矽品總發行股數三十一.一六四億股,電子投票有十五億股,幾乎接近半數,出席總股數高達二十八.二億股,出席率接近九一%,這顯示雙方徵求委託書都卯足全力,這一個月的雙方動員都可讓人看出台灣電子業老闆的高度執行力。

不過出席股數太高,也可能是矽品這次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程通過決議有兩個途徑,一是出席股東過半,取得三分之二多數;一個是出席股東逾三分之二,半數同意,矽品股東臨時會屬於出席逾三分之二的高門檻,因此,只要取得半數股東同意即可,這次投出贊成票的股東明顯高於反對票,但是矽品出席率太高,「分母」太大,因此,林文伯感覺贏了選票,卻輸在「技術上」,這次投反對票的都是電子投票,很可能是外資,大家都不同意矽品膨脹股本,稀釋股東權益,更反對矽品透過換股,以每股三十七.八元低價引入鴻海,讓鴻海變成矽品大股東。

這一役落幕,明白昭告日月光是矽品二五%大股東已確立,今後矽品要透過修改公司章程,找來外力援兵這一招已經使不得,林文伯假如退而求其次,回頭重組矽品虛擬集團,把全懋、京元電、矽格、南茂、泰林等友好盟友結合在一起,以這些成員彼此搶單,且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用虛擬集團對抗日月光這一招也不管用,現在林文伯已被日月光掐住喉嚨,未來守護矽品經營權恐怕步步維艱。

這場股東臨時會也可能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這家封測大廠在一九八四年創立,首任董事長是林文伯的父親林鐘隸,當年林家出資一二○○萬元,以蔡祺文為首的經營團隊也出資一二○○萬元,再由林文伯的爸爸向銀行貸款五○○○萬,就以七四○○萬元當創業的第一桶金,一直滾到今天市值一千三百億元的大企業。

矽品在一九九三年股票上市,代號二三二五,也算是台灣資本市場老牌上市公司,上市那一年矽品股本已滾成十.九億元,除了上市前兩年辦理過現金增資,矽品都以盈餘轉增資方式,逐漸讓股本變大,如今資本額是三一一.六四億元,總經理蔡祺文從創業到今天,年逾七旬仍在工作崗位上,蔡祺文與林文伯爸爸同一輩分,林文伯原先在矽品管財務,後來接下爸爸的棒子,當上了董事長,這是一家自力創業,一步一腳印,創業有成的企業,如今因「價值低估」,被日月光相中了,公司也面臨創業三十年不可預知的命運。

日月光一路購併 不斷壯大實力如果說矽品是土產殷實的企業,那麼日月光張家可說是熟諳金融操作,最具國際化的家族大企業,兩家企業風格迥然不同,日月光在台股一二六八二的最顛峰時刻上市,股價創下連漲三十八支漲停板的空前紀錄,股價一上市就漲到三五三元,台灣資本市場上萬點,日月光把握最好時機,迅速在資本市場壯大,當年上市資本額十.五六元億的中小企業,如今靠著購併整合,已搖身一變成為股本七八九億元,市值近三千億元的大企業。

國內兩大封測廠股權之爭,其實給大家上了一堂學問很深的課,矽品與日月光都是在一九八四年成立,但日月光為什麼跑得比矽品快?日月光很早走上國際化道路,矽品走傳統中國式的經營管理風格,日月光則崇尚西式風格,日月光張家除了熟悉地產操作,對資本市場運作更是得心應手,特別是透過購併與整合,不斷地壯大實力。

當大家還在討論水平整合好,或垂直整合好?或者是合意購併與敵意購併的時候,日月光已將購併整合發揮至淋漓盡致的地步。最早的個案是一九九○年日月光以一億台幣購併測試廠福雷電子九九.九%股權,九六年日月光籌畫福雷到NASDAQ上市,但當時證交法不許台灣的公司和海外公司換股,於是日月光把福雷賣給新加坡ASE子公司,再次售股所得參與ASE增資,接著ASE在NASDAQ掛牌,股價連續大漲,讓日月光賺足荷包,到了九八年ASE又回台掛TDR,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存託憑證。

到了一九九九年日月光以一二○億台幣買Motorola台灣中壢及南韓坡州兩座廠,再透過ASE收購矽谷ISE Labs七○%股權,進一步壯大了封測實力,後來在○六年日月光又併了上海張江的威宇科技,○九年日月光又從遭遇財務危機的歐洲封測大廠新義半導體買下旗下的新加坡封測廠,又繼續以三億元收購洋鼎科技,加強了與日系IDM大廠的結盟,日月光一路靠購併壯大了自身的實力。

日月光併環電 搭上陸股多頭列車不過最重要的一張購併拼圖是一九九九年三月,日月光張家以四十億元買進位在南投的環隆電氣(二三五○)的二○.六七%股權,這家位在南投草屯建廠,原來以主機板為主,後來轉型為EMS專業代工廠,並在日月光輔導下切入SIP(系統級封測)製程,環電的變身,又讓日月光實力更上一層樓。

日月光張家一九九九年入股環電,○九年宣布以每股二十一元收購環電股權,日月光原持有環電增資後股權一八.二%,接著在二○一○年元月六日收購環電流通在外八二.八%股權,總收購金額一八九.二億元,日月光收購由J&P HOLDING及ASE TESTI兩家子公司提出三.○六億股日月光作對價,以環電股票換日月光每股○.三四股,再搭配不固定之現金,收購價格是每股二十一元,時值金融海嘯股市低迷之際,日月光成功私有化環電,台灣環電在日月光私有化成功後,隨即在二○一○年從台灣資本市場下市。

但是二○一二年二月,環電改名環旭電子,又成功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環旭電子以最先進SIP概念上市,立刻成為全中國高新科技熱門績優股,環旭電子在上交所代號是「601231」,今年剛辦完一次大增資,發行股數從一○.八七九億股膨脹到二十一.七五九億股,今年環旭搭上中國股市飆升的列車,股價一度大漲到五十四.一八元人民幣,市值達五八八.九億人民幣,直逼三○○○億台幣,約等於現在台灣的日月光。

最近中國股市回檔,但以十月二十日十三•七五元人民幣的收盤價計,目前市值仍高達二九八億人民幣,約一五○○億台幣,日月光持有環旭電子近八成,單是日月光持有環旭電子價值即高達一二三一億台幣,相當於每股十四•八元。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為日月光張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目前環旭電子在上海股市重挫之後,P/E(本益比)仍高達五十倍,對比同是SIP級的封測大廠矽品P/E只有十一倍左右,日月光用環旭電子的規格來看矽品,可用「簡直太便宜」來形容,這也是張虔生決定增加矽品持股,且幾乎到了義無反顧地步,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從台灣下市,到上海上市,P/E突然三級跳,這給了日月光併矽品帶來莫大的信心,因為投資矽品是一本萬利的事,縱然拿不下矽品,就算當一個純投資者也有可觀回報。

這家讓日月光張家立於不敗之地的環旭電子,去年全年營收一五八.七三億人民幣,稅後淨利七.○一億人民幣,EPS是○.六九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營收九十五.八五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三七.九%,稅後淨利二.三七億人民幣,純益減少三一.二%,如果以台灣的標準,P/E超過十五倍已屬高估,但環旭電子獲利衰退,卻能享有五十倍P/E。

矽品價值遭低估 給了可乘之機若拿環旭來對比矽品,去年矽品營收八三○.七一億台幣,矽品略勝環旭,矽品全年淨利一一七.三億台幣,約二十三.四六億人民幣,遠勝過環旭的七.○一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矽品淨利六十二.九二億,約十二.五八億人民幣,遠遠勝過環旭電子的二.三七億人民幣。

若從基本面來比,矽品都比環旭技高一籌,但是矽品市值卻輸給環旭電子,環旭P/E可達五十倍,矽品只有十一倍,不同的P/E帶給企業不同的活力與思惟,如果說環旭電子股價得到認同合理,那麼矽品在台灣則是太過低估,也因為過度低估,給了日月光可乘之機。

但這是整體台灣資本市場的問題,我們的證所稅趕跑台灣資金,造成股市交易量萎縮,股市周轉率下降,P/E也跟著壓縮,台灣上市公司股價變得廉價,也提供外力可乘之機。這次矽品的命運正是台灣的縮影!

一場股東臨時會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將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88

趙偉國:惡意收購總是不好,日月光張老闆知道否?日月光門紫光,祭出100%收購矽品

2015-12-21  TCW

日月光鬥紫光,祭出100%收購矽品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宣布投資矽品與南茂後,本刊在第一時間對其提出採訪邀約,他陸續以三封郵件親自回覆提問,完整問答如下:《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華亞科宣布將私有化下市,與紫光有關嗎?華亞科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美光與紫光共同持有的DRAM代工廠?

趙偉國答(以下簡稱答):華亞科私有化,我不知此事,剛才看你的問題才知道,更無從談起未來。

順便談我一些觀點,我剛知道,日月光邀約收購矽品,以我的經驗,惡意收購,總歸是不好,中國老話,和氣生財,不知日月光的張老闆(張虔生)知道否?

日月光全球排名第一,矽品第三,恐怕會有反壟斷問題,在美國、韓國、台灣、大陸,可以通過否?張總為什麼如此敵意陸資,他在大陸有沒有上市公司?他靠大陸發了財,為什麼如此敵意大陸?

問:在日月光決議一〇〇%收購矽品後,紫光會考慮加碼入股矽品嗎?

答:我們目前暫時沒有進一步考慮。

問:上次你接受本刊訪問時說,對台灣半導體業的投資,除了聯發科外暫時沒興趣,如何短時間內又談成這兩起新的投資?

答:確實說過暫緩對台投資,但沒說過「除了聯發科外暫時沒興趣」。

當時也是這樣想,但最近看到台灣各界,對於紫光對力成的投資案,給予積極評價,再加上矽品、南茂很優秀,所以決定擴大對台灣投資。

問:你認為目前這三起投資,會加速紫光跟聯發科合作的可能嗎?

答:在台灣政策沒有正式變動之前,無法探討和聯發科的合作。

問:台灣明年一月改選總統,目前是過渡期的看守政府,你會不會擔心選舉後,投資案又有變化?

答:我認為台灣有關部門應該會批准這些投資案。力成、矽品、南茂和軍事、安全沒有關係,我們也不謀求對企業的控制權,也不參與經營管理;這三家公司的收入加起來也沒有日月光多,所以也不存在壟斷問題,我看不出不批准的理由。

商業上的基本原則是對等,我們看看,是台資在大陸企業多,還是陸資在台灣企業多?為什麼台灣企業可以在大陸投資,大陸企業不可以在台灣投資?

問:如果最後台灣政府無法讓三起投資案都通過的話,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答:我認為台灣企業接受大陸企業的投資,有以下好處:一、減少競爭;二、促進經濟發展;三、增加就業;四、提高工資收入;五、留住高端人才;六、鼓勵年輕一代創新。

如果台灣官員真為了人民未來幸福考慮,應該徹底開放來自大陸的投資。我不知道,除了陸資,還有誰會來台灣大量投資。台灣外來資本少得可憐,年輕一代創業也少,台灣的未來在哪? (採訪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31

矽品「搶親戰」 4位高手背後的盤算 溫州狠角色張虔生 力鬥中國餓虎

2015-12-21  TWM

一場由日月光購併矽品,並牽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板塊的電子業大戲,凸顯出的是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矽品董事長林文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四位主角,在這場峰迴路轉大戲中,展現出的性格、謀略與眼光。

「日月光將以每股五十五元全數收購矽品。」斗大的標題,成為十二月十四日晚餐時刻,所有人熱烈討論的電子業焦點新聞。

不過是在日月光宣布將收購矽品一○○%股權的七十二小時前,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才剛現身台北一○一大樓三樓的證交所,宣布矽品將引進紫光作為策略投資人。紫光集團將以五六八億元參與矽品私募,持有矽品二四.九%,成為矽品最大股東。此舉,被解讀為林文伯力抗日月光成為矽品最大股東的終極一搏。

七十二小時的峰迴路轉後,幾乎已可確定,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有機會將矽品「整碗捧去」,並且,師出有名。至於林文伯,則恐怕會是「一步錯、步步錯」的難堪輸家。

輸贏之間,在於謀略和眼光。自從八月底日月光宣布以每股四十五元,公開收購矽品二五%股權後,三個多月以來,這場牽動產業版圖、兩岸競合,甚至是國家利益的爭戰,不僅被視為「溫州狠角色」的張虔生與林文伯身涉其中,還捲進郭台銘、趙偉國等重量級要角。

在張力十足的緊繃情境底下,四人的性格與作風盡顯其中。外行看熱鬧,看的是差異鮮明的角色人物彼此互搏;內行看門道,「每個人行事作風,其實牽動了最後勝敗的關鍵。」一位創投業者這麼說,在他眼中,這趟股權之爭,某種程度是所有經營者的絕佳教案。

趙偉國) 若吃下這案

將成台灣封測業大金主

首先,是在十二月十一日宣布「參戰」的趙偉國。他一出手,就展現他一貫的霸氣作風,以每股五十五元的手筆參與矽品私募,硬是比日月光的公開收購價格,多出十元。

「我本來就想投(資)矽品,只是日月光先投。」在矽品宣布紫光將入股訊息的當晚,《今周刊》第一時間找到了趙偉國,他說,自己是先觀察了日月光入股矽品的後勢發展,看到大勢底定,就決定出手了。

此外,當記者問及趙偉國曾在十一月間表示「暫緩對台灣科技業投資」,他也毫不掩飾地承認:「當時的確說過暫緩的話,也確實是這麼想。」至於言行不一的原因,他解釋,主要看到台灣一些「有識之士」對紫光投資力成一案,表示肯定,「再加上矽品、南茂真的很優秀。」所以決定加大投資。

不過,霸氣的另一面,卻很容易被外界賦予「囂張」的觀感,而這也就造成了紫光入股矽品的最大橫阻。

在矽品宣布引進紫光後,儘管林文伯以「矽品與紫光策略聯盟,除了可鞏固現有客戶……對矽品在全球和大陸市場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助益。」說明紫光入股效益;然而,這個策略仍引起不少質疑聲浪。尤其紫光也在十一日宣布,將入股南茂二五%,十月底也宣布入股力成,若三案皆成,等於坐上台灣封測產業大金主的地位,更令社會頗感不安。

外界甚至懷疑,剛宣布將收購DRAM代工大廠華亞科所有股權的美光,大動作的背後,也與紫光集團有關。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當晚(十一日)就在臉書公開砲轟矽品,「只因為不願意日月光成為最大股東,引狼入室,因而出賣台灣未來利益。」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也明確表態:「政府確實應審慎評估,是否同意讓同一家陸企入股我三家封測廠?不宜過度集中在某一家陸企身上。」對於這些評論,趙偉國仍義正詞嚴地說:「如果台灣官員真的為了台灣人民未來生活幸福考慮,應該徹底開放來自大陸的投資;我不知道,除了陸資以外,還有誰會來台灣大量投資?」種種說法,反倒讓反彈聲浪推高,也讓入股矽品的盤算,在日月光出手之後立刻陷入劣勢。

郭台銘) 真心抵不過白銀

「白騎士」救援宣告失敗

然而,若將趙偉國的手筆與霸氣,對比於先前在日月光搶親矽品一案中扮演「白騎士」的郭台銘,則又凸顯了郭台銘的為德不卒,白騎士的救援注定失敗。

「我不是白騎士,我是白頭老翁。」當時,郭台銘是親自牽著林文伯的手出席記者會;郭台銘甚至透露,當年矽品曾希望購併鴻海集團裡的封裝廠訊芯,強調雙方早有合作意願,並非僅為了防堵張虔生而結合。

只不過,這些「宣言」終究敵不過真金白銀。郭台銘雖在各場合都宣示他挺矽品的決心,但只願透過交換股權的方式,成為矽品最大股東,而且矽品還須折價與鴻海換股。

「我們要人家(鴻海)出手相挺,怎麼可能還談更好的條件。」一名矽品員工道盡無奈,郭台銘不願提高營救價碼,終究說服不了既有股東們,最後種下鴻矽戀在股東投票表態下,只能遺憾收場的果。

至於林文伯,一路以來,敗在過度的著墨與猶疑。

林文伯) 一步錯步步錯

30年愛惜羽毛形象沒了

就拿與鴻海結盟一案來說,林文伯表示,矽品早有與鴻海策略聯盟的計畫。業界人士甚至指出,兩、三年前矽品也曾有入股江蘇長電的打算,然而,兩項計畫無疾而終,結果就是矽品缺乏像鴻海這樣的緊密夥伴作為後盾,免不了被對手侵門踏戶。

再看這一回,林文伯雖找來趙偉國試圖扳回一城,但在外界質疑聲浪湧起之際,卻沒能在第一時間,清楚交代雙方合作的綜效與必要性,坐視社會反彈聲浪由星火而燎原;如今,反撲日月光的計畫困難重重,甚至破壞了他過去三十年建立起愛惜羽毛的形象。

趙偉國與林文伯的「失」,其實也就是張虔生的「得」。

張虔生) 手腕高又果斷

堪稱這次最大贏家

對比於林文伯,張虔生顯然贏在果斷。一位產業界人士分析,在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之際,對張虔生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失去產業龍頭地位」;而要鞏固地位、拉高競爭門檻,就是吃下矽品,「這可能是他在『未合意』情況下,快速出手的主因,至少能夠牽制矽品與他人結盟的機會。」回頭來看,若非當時快速出手卡位,如今紫光的封測布局,很可能已經危及日月光。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兵法》的這句經典,大致詮釋了張虔生奪下矽品股權的勝出關鍵。事實上,為了彌平社會對紫光入股矽品質疑,林文伯原本預計邀集媒體說明,但就在日月光十四日出招後,行程也被緊急取消。

《孫子兵法》另有一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意指善用情勢變化而取勝,這點,正是張虔生能反制成功的關鍵。

對照八月底,張虔生在未告知林文伯的情況下,就提出公開收購計畫,雖然一切合法,但總是揮不去外界對於張虔生「強取豪奪」林文伯畢生心血的印象。然而這次,林文伯找上趙偉國,張虔生趁著大眾反彈聲浪,順水推舟公布百分之百收購矽品的計畫。

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在記者會所說:「公司對此高度稀釋全體股東權益……,且具反制目的之交易,深感遺憾。」言下之意,就是日月光也是在顧慮股東利益、甚至是國家利益之下,「被迫」做出收購矽品所有股權的決議。

簡單說,當張虔生將這場一開始定調為「純財務投資」計畫,全面升級成「百分之百吃下矽品」的戰役時,他已嗅到的民意風向,以及對成功的高度掌握;而一路霸氣的趙偉國,反倒成為幫助張虔生全面吃下矽品的關鍵人物。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