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基金銷售引入第三方 鯰魚效應破銀行壟斷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3/100308691.html

10月1日後,投資者可在銀行、基金公司之外的獨立第三方處買到基金,並獲得更多的增值服務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范軍利

  10月1日後,投資者可在銀行、基金公司之外的獨立第三方處買到基金,並獲得更多的增值服務。

  隨著《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正式實施,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的牌照審發工作將展開,基金業多年來被銀行壟斷銷售渠道的現象將借此突破。

  新規對基金銷售機構准入條件大為放寬。如,將組織形式放寬為有限責任公司或合夥企業;將出資人放寬至具有基金、證券或其他金融相關從業經歷的專 業個人出資人;將具有基金從業資格人員最低數量從30人放寬至10人等。證監會希望借此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體系逐步形成競爭,更好地提高基金銷售服 務。

  一直以來,銀行渠道在基金產品銷售方面佔比超過六成以上。今年上半年多數基金公司出現收入和盈利雙降,且盈利下滑幅度大幅超越收入情況,表明基 金公司成本大幅上升已拖累業績。其中,因新基金密集發行而支付給銷售機構的客戶維護費大幅增長是基金公司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動力。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尾隨佣金比例(即支付銷售機構的客戶維護費佔基金管理費的比例)大部分超過了33%,也就是說,銷售機構分食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新基金管理費收入。

  客戶維護費是指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約定的用以向基金銷售機構支付客戶服務及銷售活動中產生的相關費用,該費用從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基金管理費中列支。長期以來,大銀行因渠道優勢,向基金公司收取的費用水漲船高,令眾多基金公司苦不堪言。

  但此次「辦法」出台後,新生的第三方銷售機構短期內仍無法動搖銀行的壟斷地位。其成立之初,諸多捆綁費用對其盈利空間構成擠壓。據瞭解,第三方 銷售機構如果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支付,必須向其繳納最低0.3%的費用。另外,除繳納營業稅外,第三方銷售機構須與監督機構達成銷售賬戶監督協議,目 前有監督資質的商業銀行在第三方基金銷售的監督業務上或每筆收取0.1%—0.2%左右的費用。

  目前,包括實施細則、數據接口、清算結算等相關細節在內的第三方銷售機構執行細則尚未明確,諸多企業正在進行各種申報材料、等待牌照及相應的技 術準備。業內冀望,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所帶來的鯰魚效應可攪動基金業傳統銷售困局,倒逼基金公司更關注投資人需求,帶動基金產品的創新,為行業帶來一池春 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5

證書大國為何是質檢小國——第三方質檢公司夾縫求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646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曝光,不法廠商使用鉻超標的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蜀中製藥等9家藥廠13批次的膠囊劑藥品榜上有名。

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本有層層「關卡」:原料進出廠均要求藥企自檢,藥品出廠時藥監部門要進行強制抽檢,藥品進入市場後,藥監部門還會不定期地針對不同 藥品進行抽檢。但這些「關卡」卻一路虛設。以至於網友們調侃,現在的食品安全監管,是「記者幹了質檢的活,微博幹了媒體的活,有關部門幹了跑龍套的活」。

「如果將部分監管的活交給第三方來做,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天翔集團(intertek)中國區高層戴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他看來,中國之所以屢屢出現食品和藥品安全事故,「檢測和認證上的行政壟斷」是一個重要原因。天翔是一家有著140多年歷史的英國第三方質檢公司。

證書大國的認證之亂

「如果在西方,藥品企業出事,這些頒發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也會倒大黴。」戴維介紹,在西方,第三方質檢市場非常發達,小到市民家庭的室內空氣質 量,大到重大工程標準核算,第三方質檢公司都承擔著重要角色。如果某公司的產品在取得了第三方質檢公司頒發的合格證書或者是認證後出了事,這些出具合格報 告和認證的第三方公司輕則關門,重則負責人直接進監獄。

他給南方週末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若干年前,美國一個曾經非常出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因為被檢產品的一次事故,第二天,在全美50個州的分公司全部關閉。

幾年前,有一個中國出口到迪士尼的聖誕老人燈突然起火,聽聞這一消息,他的上司怎麼也睡不著覺,半夜爬起來給他打電話,在確認自己的公司沒有為對方提供合格報告和認證後才松了一口氣。

正因為有嚴重的後果監督,一直宣稱獨立於甲、乙雙方的第三方質檢機構也不敢輕易出具合格報告和頒發各種認證證書。在給申請方發放了合格報告和認證後,身為發證機構的第三方需要繼續跟蹤,確保自己檢過的產品不會出問題。

據戴維介紹,在天翔集團的每一個分公司,都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盯著工廠,這個部門的員工,基本都不在公司,整天在客戶的工廠巡視,而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怕出事」。

「對我們來說,信譽是最核心的資產,一旦這個受到影響,基本就不用再在行業裡混了。」戴維說,「但是在中國,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他曾經留意過,在中國屢次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這些認證機構基本都安然無恙,「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很多經過中國認證公司認證過的產品在出口時並不被認可,他們都知道中國的很多認證本身有問題」。

中國是被公認的證書大國。從中央認證、地方認證到行業協會認證,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及生產准入制度認證等,幾乎無所不包。

以此次涉事的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蜀中製藥等9家藥廠為例,他們除了獲得由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製藥企業許可證外,還通過了由各地藥監部門頒發的 「GMP」 (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意為「良好作業規範」)認證。在中國,這項認證是進行藥品生產的必備條件。

而對於藥品流通企業,則需取得同樣由各地藥監部門頒發的「GSP」認證(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的縮寫,意為「良好供應規範」)。除此之外,藥企的實驗室階段還需取得「GLP」認證,新藥臨床階段取得「GCP」認證,在醫藥商品使用 過程中取得「GUP認證」。然而,所有的這些行外人摸不著頭腦的認證都沒能保證藥物的最終安全。

ISO9000認證在中國的「爛」掉,更是中國認證之亂的典型事例。這套最初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於1987年開始公佈的國際認證體系,目的是希望通過建立統一的標準,從而減少國際貿易的成本。但在1990年代初引入中國後,就日漸演變成了一手交錢一手拿證的生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2002年左右,一個中型企業,一個ISO9000認證做下來,需要交納5萬元;但是現在,做認證的中介公司可能連1萬元還不一定收得到。

被壟斷的巨大市場

中國混亂的認證體系不但讓國人受害,也讓中國製造走出國門面臨著重重阻礙。這成了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市場機會。

據TÜV SÜD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 SÜ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呂岳憲介紹,開始時,一些中國客戶找到他們,要求其就某一項產品出具檢測報告,因為國外買家有這樣的要求。隨著客戶越來越多,TÜV SÜD有了進駐中國市場的想法。

據他介紹,成立於1866年的TÜV SÜD,前身是巴伐利亞鍋爐檢測協會,由於其出具的報告的中立性和權威性,一些企業逐漸將其當成企業產品的信用憑證,此後,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TÜV SÜD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覆蓋測試、檢驗、認證、培訓等多個領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國際上類似的巨頭還有法國必維、美國美華認證(UL)、SGS等。一些國外買家在選購貨品時,已經習慣看對方是否拿到了這些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報 告或者是認證,如果沒有,則基本免談。迫於這樣的壓力,中國製造商也根據國外買家的需求,向這些第三方質檢機構申請產品檢測或者是認證。

然而,一方面是國內的需求日漸旺盛,另一方面,卻是中國在此領域的封閉和保守——認證和檢測為非開放領域,外商不能在中國設立獨資公司。在此背景下,尋找體制內的合作夥伴成為了這些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唯一渠道。

TÜV SÜD就是以這種方式進入中國的。1991年,經過多方接觸,其和江蘇一家官方質量監督機構成立了合資公司,前者佔股51%,後者49%。其他的行業巨頭,如Intertek、SGS也是如此。

據天翔集團中國區高層戴維透露,這樣的合資大多有名無實,這些中方機構並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和管理,而外方也無需就公司業務向他們匯報。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戴維說,「我們肯定需要向他們交錢,但是按照利潤分成,還是交管理費或者是掛靠費,連我也不清楚。」在沉默了幾秒鐘之後,他又補充道,「即便知道,我也不大方便向你說。請你理解。」

但即使外資第三方質檢公司曲線進入了中國市場,他們在中國面對的問題仍比國外要複雜得多。

戴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曾接待過一個珠三角工廠老闆,對方的產品要出口歐洲,買家要求其拿到Intertek的認證,於是他便將樣品寄了過來。在 這位老闆看來,付了錢,這邊就會給他發一個合格證,誰知,一週之後,這邊告訴他,產品不合格,不能給他發證。他暴跳如雷,要求Intertek賠償他的損 失。

「這關我什麼事,所謂的第三方,就是獨立地對產品負責。」戴維兩手一攤,有點無奈地說,「但是許多中國客戶一開始還不能理解這一點,典型的『買證思維』。」

這還只是小事。讓這些外資公司們更加頭疼的,是政府在這一領域的絕對壟斷。中國有著為數眾多的官方檢測機構,他們分佈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衛生、建 設、環境保護、交通、農業等部門,且在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下屬市/縣級行政區域均設有檢測機構和代表處,由不同職能的政府部門投資建設並主管。其中 質檢部門所屬的檢測機構數量最多,達到3500多家,佔全部檢測機構數量的14.5%。

這些多如牛毛的官方檢測機構主要針對內銷產品從事強制性、壟斷性的檢測任務,比如中國人熟悉的「3C」認證(英文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縮寫,即「中國強制認證」)。

湖南省某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質監局副局長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這些檢測中心均為事業編制,每年財政會給予一定額度的撥款,用於設備以及人員的開支 等。而各地的這些直屬檢測機構則根據上級下達的計劃對市場上產品進行抽檢。但是,對於企業繳納的檢測費,他則不願意多談。而據另一位在業內從事檢測工作十 多年的工程師透露,這些收入均為預算外收入,直接進了當地財政。

至於這些收入總共有多少,外界則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一筆小錢。十多年前,長城認證廣州中心總經理陳世國就曾有過估算,當時,僅珠三角 就有九十餘萬家企業要通過企業體系認證,「長三角的市場比珠三角更大,如果將全國檢驗認證市場囊括在內,至少有不下於500億的一次性市場和200億年費 市場」。

但是,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中,民營和外資公司能分到的有多少呢?2009年,在創業板上市的第一家民營第三方檢測公司,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書提供的數據是——國有檢測機構:55%以上;外資檢測機構:30%多;民營公司:不到10%。

每一次危機都帶來更多需求

2001年,中國加入WTO,按照世貿規則,中國需要逐步放開這一市場。進入中國的一些外資第三方質檢公司也開始邁上了快車道。

據TÜV SÜ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呂岳憲介紹,TÜV SÜD開始時主要是滿足一些出口企業的需求,隨後開始主動出擊,在中國的產業集群帶,如溫州、廣州等地設立辦事處,拓展業務。2009年以來,中國一些沿 海企業加快了內遷步伐,TÜV SÜD也隨之在成都、重慶等西部地區設立了分公司。

同樣看到這一趨勢的,還有國內的一些民營第三方質檢公司。

廣州恆定檢測公司便是其一。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老闆鄭開云是位80後,此前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外貿公司,金融危機時,單越來越少,快 要支撐不下去,他便謀求轉型檢測行業。由於此前所做的主要是陶瓷出口,而這些出口產品也需要拿到中國的第三方認證,熟悉這一流程的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個 行業。

開業兩年來,他發現和他一樣進入這個行業的民營創業者越來越多,他初略估計,「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到兩家開業」。另一項公開數據顯示,從2000年底至今,新成立的各類檢測機構總數增加了近1/3。

鄭開云介紹,幾乎每一次危機的爆發,都會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業務上。比如,兩個多月前,安信地板被曝出甲醛超標,公司中要求測量家裡地板是否安全的業務突然大增。而在日本地震核輻射時,同樣的檢測需求也突然之間增長。目前,在公司的業務中,個人客戶大約佔了七成。

鄭開云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之所以企業客戶只有三成,是因為很多檢測不敢做。「有些企業是為了拿證而拿證,我們又沒有那麼多人力去跟蹤,如果出了事,我們就要承擔責任,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做。」

2012年2月份,天河環保局突然找上門來,讓其承接其下的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項目的檢測工作。「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鄭說,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一些政府部門也在嘗試著轉變職能,將這些項目外包出去。

在鄭看來,第三方檢測市場未來也會越來越細分和專業,他的下一個計劃,是在電子產品的輻射檢測上投入,因為他注意到,許多人對手機、電腦的輻射越來越關注,卻找不到地方檢測,而這可能就是「下一個藍海」。

(應被訪者要求,戴維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3

京東8月底開放第三方物流 電商快遞暗中謀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27/yNNDE5XzQ2MTcyNw.html

凡客、好樂買等電商旗下快遞暗中謀動

快遞和電商,本是兩個互相依存的個體,如今卻開始互搶地盤,成為競爭對手。

本週一,國家郵政局公佈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名單,京東商城旗下快遞公司———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隨後表示,京東快遞將於今年8月底正式向第三方開放。截至目前,京東快遞、凡客誠品(微博)旗下的「如風達」快遞、以及好樂買的「尚橙物流」都正在或計劃將物流快遞服務開放給外部企業。

傳統快遞行業的抵制,並不能阻擋電商行業進軍物流的步伐。「逆流而上」,將物流變成電商企業生產力看似可行,但更大的難題將是面對「自有業務」和「第三方業務」的平衡。

快遞成為新營收渠道?

國家郵政局的公告顯示,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經營審核的企業共有260家,這些企業將具備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或者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資質。

資料顯示,通過審核的「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京東商城關聯公司,主要業務是貿易/交通/運輸/物流,許可證號是國郵20100206A,資質的有限期限為2010年9月29日至2015年9月28日。

京東商城負責人表示:「京東商城在2010年獲得快遞經營資質,可在全國提供快遞業務。近日,京東商城通過國家郵政局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成為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

有物流行業人士向南都記者解釋稱:「此次進行的是自2012年4月開始的每年一度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查。根據規定,企業要在獲取上述快遞經營資質後,再分別在各個城市申請具體快遞許可,才可在相關城市經營快遞業務。」

資料顯示,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山東、陝西、湖北、遼寧、黑龍江、廣東、福建、湖南等地的分公司,均已通過年檢。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表示,京東快遞將於今年8月底正式向第三方開放。今年2月,劉強東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2012年將是京東整個物流和信息系統投資花錢最多的一年,預計將投入35-36個億。

「我們花這麼多錢的目標,肯定不僅僅是為京東商城自己的銷售業務服務。」他透露,目前使用京東整個倉儲配送系統的公司已經超過1300家,使用京東配送的包裹數已超過4萬個/天。

京東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京東的物流仍是作為業務部門存在,但未來不排除將倉儲及物流配送業務分拆,作為一個獨立的營收主體存在。

如何平衡內部和外部需求?

將倉儲物流作為營收渠道,電商巨頭亞馬遜(微博)是始祖。在美國,第三方商家通過亞馬遜的倉儲與物流系統實現儲存和配送,而亞馬遜則從中獲得包裝費、處理費、存儲空間費等,這些服務甚至開放給不通過亞馬遜出售商品的商家。

亞馬遜中國已經在推動物流開放的服務。相對於普通的開放平台而言,亞馬遜還擁有「倉儲費和配送費」兩個創收渠道,招商頁面顯示倉儲費用在155元/每月每立方米,而物流費最低可以達到3.75元/單。

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亞馬遜中國超過一半的開放平台商家採用的是亞馬遜物流。」他認為,亞馬遜在全球的操作方式是未來的方向之一,可以想像淘寶的商家,賣東西在淘寶,後台服務都在亞馬遜。

目前,亞馬遜在北上廣等九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在大城市超過70%的物流是自主配送,每年定單以千萬計。但即便如此,對於自建物流的問題,無論是亞馬遜中國,還是如風達都不得不面對「平衡自有業務和第三方業務」這個關鍵點。

「除了春節高峰的時候,這個能力還是有的。電商這五年發展太快,物流配送市場肯定有他的價值。」王漢華表示。

不 過,凡客誠品CEO陳年(微博)則更希望「如風達」能夠和凡客結合得更加緊密。「我並不那麼迫切地鼓勵他們去接外單。」陳年向南都記者表示,「試圖給如風 達投資,和讓如風達獨立,投資者的願望非常強烈。讓如風達獨立,融資發展好,還是如風達還在凡客大的體系下面發展好,這個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年多的難題。」

目 前,如風達90%以上的訂單來自凡客,其餘的部分則來自小米、招商銀行等。陳年的擔憂是,獨立能換來自身的快速成長,但肯定也要走彎路。「如風達如果要將 來自凡客的訂單,在總比例上降低到50%,規模要再擴張一倍,必須去外面找單,它的心思已經不在凡客上了。但擴張,又難免會面對飢一頓飽一頓的過程,我覺 得如風達第一位的任務還是應該把凡客的用戶服務好。」

電商與物流界線越來越模糊

國內電商企業對物流業務的佈局,回望當初多少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味。自建物流團隊的初衷,主因是國內物流快遞產業發展在某些環節上無法跟上電商的步伐,導致電商不得不通過自建物流滿足「用戶體驗」。

據 資深物流行業人士向南都記者解釋稱,目前建設1萬平方米的倉庫固定成本支出在600萬—1000萬元。眼下,伴隨大規模資金投入,電商正尋求以開放物流實 現創收。由此,電商難免經歷一些探索和困難,以在不破壞自身繫統「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平衡「自有業務」和「第三方業務」的物流需求。

不過,傳統快遞行業的抵制,並不能阻擋電商行業進軍物流的步伐。「除了在城市自建配送點,已經有電商企業在著手自營幹線物流,未來電商與物流間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9

第三方理財「跑馬圈錢」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528

當理財產品越來越多,如何挑選便成為一個新的煩惱。第三方理財機構應運而生,開始爭搶起中國人的財富管理這塊大蛋糕來。不過,這目前還是一個缺乏監管的市場,風險與機會同在。

8萬億美元的財富蛋糕

未來,你會把錢交給誰去管?

選項:A.銀行;B.基金公司;C.保險機構;D.券商;E.第三方理財公司;F.以上皆有可能;

答案:F.問題又來了,以上選擇中,你認為哪個機構最靠譜?

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銀行。

從前有個笑話,是說在金融改革之前,領導們認為,在中國,銀行絕不會破產。原因是,任何一個機構的牌子上,只要前面寫著「中國」,後面標著「銀行」,老百姓一看到這幾個字就會源源不斷地把錢往裡存。

不過,一次次的金融危機教育了廣大消費者:在外國,銀行會倒閉;在中國,銀行也不全靠譜。2008年金融海嘯前,如果你聽銀行的推薦「中招」買了 accumulator(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結果可能是血本無歸,甚至還要倒賠;這兩年,理財業務虧損的重災區出在銀行代銷的信託、QDII等產品 上,很多都是負收益。

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理財產品鮮有長期旱澇保收、包賺不賠的,當然,這個原則也適用於除銀行外的其他金融機構。這是因為,金融機構在推薦產品時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他們有 時是產品方的股東,有時是作為託管行,有時看中產品方提供的返點佣金——他們「以產品為導向」,個人消費者的資金訴求並非是首要考慮的。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一種「以客戶為導向」的個人理財顧問模式正在興起,這就是所謂第三方理財機構。這種金融顧問或者諮詢公司,宣稱的賣點是「獨 立、跨行業」,他們選擇來自不同公司的金融產品,在分析客戶的理財需求和財務狀況後,提供理財建議書,涵蓋的金融產品包括了證券、債券、基金和保險等的組 合。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增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美國,第三方理財機構非常普遍,佔據了60%的財富管理市場份額,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也高達50%。但在中國,目前,佔比尚不足1%。

2012年6月1日,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了《2012年全球財富報告》,其中指出:中國財富市場總值為16.5萬億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並以2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

如果按照國外的經驗簡單估計,在中國,第三方理財機構將迎來的是一塊8萬億美元的財富管理蛋糕。

在清淡市場中圈地

市場如此多嬌,引無數機構競折腰。

2010年11月,成立僅5年的諾亞財富憑藉中國第三方理財概念登陸紐交所。上市市值10億美金帶來的造富效應,大大刺激了中國金融圈,也催生了中國的第三方理財行業。

當前,財富管理市場的渠道包括:銀行的私人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信託、券商、基金、PE的財富管理部等,而第三方理財機構則是一條新的獨立渠道。

大量的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銷售產品涉及信託、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房地產信託基金等,產品涉及資金往往上億元。

目前,第三方理財的機構只需工商註冊,以區區幾十萬元註冊資本開展業務。

由於入門門檻低並有監管真空的「便利」,不少基金經理和銷售人員,也都紛紛跳入這片藍海,頗有人人「第三方」的味道。

2012年2月28日,中國證監會頒發首批「基金第三方銷售」牌照,基金代銷牌照開閘,這意味著第三方理財正式迎來破繭生機。

在連續兩批共7家機構獲得牌照之後,排隊等待入場的名單還有長長一串。其中,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完成證監會網站上在線填報的就有19家公司,新的待加入者還包括九鼎、鼎暉這樣的PE資金。

證監會放行更多機構入場,普通消費者是直接受益者——除了在銀行買基金,獲批的第三方機構讓人們多了一重選擇。

目前,第一梯隊四家機構的基金銷售已經展開,由於網上交易平台都處於測試階段,他們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但各家公司都在跑馬圈地。

好買基金線上線下兩手抓,東方財富依靠網站推「基金超市」概念,眾祿祭出「基金超市+專業顧問」模式,諾亞則更注重線下的投資者教育與客戶體驗。

東方財富網的「資本」是流量——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報告,作為中國訪問量最大的財經門戶網站,東方財富網的每月獨立訪問用戶超過1億。下屬的天天基 金網,這個數字超過2500萬。但這場競爭中,天天基金網總經理陶濤絲毫不敢懈怠,他們正在開發移動終端平台,而他的手機上裝著眾多競爭對手的軟件。「我 們從2006年成立的時候就在等待。現在已經和二十多家基金簽約,代銷他們的基金。」他說,相比銀行,在費率方面,他們的渠道更加優惠,「銀行八折,我們 四折」。

諾亞財富(諾亞控股)則為了基金銷售專門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旗下已有14個分公司。根據他們提供的數據,目前銷售的專戶產品超過2億份,貨幣市場基金超過3億份。來自台灣的副總裁趙樂峰說:「網絡流量不代表實際銷量,我們是第三方裡做得最大的。」

雖然機構們正摩拳擦掌,但眼下的市場行情非常清淡,股市不振直接拖累基金銷售,「一天能有3000的開戶數就非常不錯了。」一名從事基金銷售系統開發的技術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和2007年、2008年動輒幾十萬的新開戶數,簡直是天壤之別。

已上市的諾亞財富二季度財報側面證實了市場的慘烈。繼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52.6%後,諾亞財富二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30.7%。2012年7月 份開始,諾亞財富把鄂爾多斯、廣州花都與增城的分公司都關了。而從2007年到2011年,諾亞財富實現過年復合118%的增長率。

諾亞財富總裁汪靜波認為,行情不好,正是抄底、為客戶賺錢的好時機。「今年把二級市場作為重點,雖然很難賣,但是我們願意做。」她說。

「5%」的能力

毫無疑問,第三方理財機構無一例外地拼起了挑選產品的能力:走高端路線的諾亞,切大眾市場的東方財富網,以及包括好買基金在內的眾多第三方理財公司都在著力打造自己的研究團隊。

陶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特別成立了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而在諾亞財富,汪靜波說,「從金融數據、研究、產品開發到程序產品的管理,大概超過一百人。」

挑選產品的能力,成為比拚的焦點所在。

比如,根據諾亞財富的介紹,進入諾亞正行銷售的公募基金是從一千多只基金裡篩選出的20只,這經歷了一個完整、苛刻的挑選流程:

首先,諾亞正行和四家外部研究機構合作,對公募基金進行量化和定性分析,必要條件是風格可持續。他們的標準是只看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其次,根據一定的業績指標和量化標準,這樣基金池裡的基金就只剩六十多只了。

然後再跟蹤基金,看這些公司近期是否有人員變動,基金經理的更換頻率(頻率過高導致投資風格不可持續),近期是否在市場上有負面新聞(如果有,先不推薦,再觀察6個月),最後約見基金經理,進行面談和盡職調查,判斷基金經理的言行是否一致。

一千五百多個潛在產品中最終篩選出76個產品,只有5%的產品進入了諾亞的精品池。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增武認為:對於第三方理財機構而言,獨立、專業、為投資者提供真正適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是這些機構區別於傳統銷售渠道的重要特質,也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這個新興領域裡,「產品為王」正在逐步變成「渠道為王」,這為第三方理財機構這個有別於其他金融機構的新渠道,提供了新的機會。

缺乏監管的地帶

在中國的財富管理版圖上,證監會宣佈,基金公司佔據2.19萬億的規模,截至2012年8月份,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在5.54萬億,而2012年年初,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規模接近17萬億。

其中,除了證監會出台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目前在市場上的第三方理財機構中,除了公募基金,其他的主要產品比如私募基金、PE產品、信託產品等,都沒有監管。

南方週末記者最近從信託公司獲悉,近期銀監會雖然召集信託公司討論《信託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但當時並未公佈官方意見,只是徵求意見,爭論焦點為「是否放行第三方理財機構代銷信託產品」。

王增武認為,現在第三方理財機構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在界定和規範上尚屬法律真空。第三方理財機構並未獲得任何金融與准金融牌照、從業人員沒有規範資 質審核,甚至沒有在任何監管機構報備。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倡導合規銷售。目前中國金融產品在分類監管的制約下,第三方理財機構獲得資產管理牌照還將是 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而在西方國家,獨立第三方理財已是比較成熟的行業。澳大利亞早在2002年就推出金融改革法案,對第三方理財公司金融產品的銷售諮詢服務提出了監管要求,後來又將該法案放入公司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55

也談第三方財富管理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2294741
也談第三方財富管理

諾亞財富的興起,在國內引領了很大一股風潮,他某個意義上其實是打破了金融產品大多通過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代銷的傳統認知。同時諾亞財富的上市,也使得財富管理成為一個非常時尚和熱門的概念。最近鼎暉投資和九鼎投資都開始組建財富管理團隊,再次引起了市場的熱議。

從 財富管理本質上來看,我認為無論是諾亞財富模式還是九鼎投資的財富管理模式,其實並不能算是財富管理,財富管理的本質,其實是幫助客戶在眾多金融領域裡, 結合客戶的實際提供紛繁複雜的金融產品配置的一種概念,按照配置的方式不同,產生出兩種,一種是通過資訊或者建議的方式,一種則是實際的資金受託的方式。 前者則主要金融顧問中介機構,包括了諾亞在內的第三方財富管理理論上該劃在這個範疇。後者則是信託、基金管理公司、私募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等,在這個領域 裡有些機構進行財富管理,有些進行資產管理,我個人認為沒太大的區分,許多機構自己也等同起來,不做細究。

從世界範圍來看,第三方財富管 理其實最早成型於美國,加拿大,他們的主要特點是由相對獨立的理財顧問機構所設立的綜合性財富管理機構,往往設立方都不是跟資金實際受託方相關的機構,因 此他們的立場相對獨立,能基於中立的立場,不代表任何機構,如保險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也不僅僅代表單個消費者的利益;

在成熟的混業 經營的金融市場裡面,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往往是大量缺乏理財經驗人群的首選理財顧問機構,而這些理財機構在不同的跨金融區域都具備非常豐富的經驗,能較好 的為客戶提供理財建議,並且也能就客戶的自身情況做出相對客觀的配置建議。從某個意義上講,成熟金融市場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變相還承擔了財富在不同金融 資產區域配置的重任。第三方財富管理其實金融服務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然出現的金融業態。他的本質是一種金融經紀業務,確保交易雙方達到較好的資源匹配 和撮合是其本質,在雙方交易過程中,經紀方的獨立性是交易達成的核心點。從這個意義上講,九鼎和鼎暉等資產管理機構設立的財富管理團隊,其實就本質而言都 已經不是第三方財富管理的概念了,因為無論如何都是無法闡述獨立性的問題,沒有獨立性作為基礎,那麼經紀業務就沒有生存的價值。所謂財富管理的概念其實衍 生到最後只能是這些資產管理機構自身產品的銷售團隊。無非是換個牌子罷了。

而以諾亞模式為代表的看上去獨立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是否就 是真正具備獨立性呢?現在中國野蠻生長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據說已經達到2000多家,光2011年就成立了上千家這樣的機構,都打著客觀,專業,獨立的 旗號,進行著所謂的財富管理工作。其實就本質而言,都是一樣的,一樣只能是稱為金融產品的銷售公司。諾亞也好,恆天財富也好,好買也好,都只是某一個領域 內較好的金融產品分銷商,或者稱之為渠道商也好,並不是所謂的財富管理公司。因為跟資產管理公司所組建的財富管理團隊一樣,他們也一樣都不具備起碼的獨立 性。

判斷是否有獨立性,只要從盈利模式上就可以看出來,國內所有的財富管理公司的收費結構都是來自於金融產品商的銷售佣金以及績效的提成,這個盈利模式就可以推翻所有的獨立性的基礎性判斷,一般來說,收誰的錢,自然就聽誰的話,區別僅僅在於多聽點還是少聽點的問題罷了。

仔細翻看下諾亞財富一季度的報表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他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銷售信託產品獲得超過一半的交易收入。另外一塊大頭是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的佣金。諾亞是國內唯一一家迄今為止,可以被證明是成功財富管理公司,尚且如此,別的公司就更不用說了。

這 種建立在銷售基礎上形成的財富管理公司,使得國內的財富管理公司就形成了一種商品社會裡的銷售代理商的制度,類似於批發零售性質的貿易公司狀態的架構。一 些大的,有實力,有資源的財富管理公司成為了總代理,可以拿下較好的理財產品資源,然後部分直銷給終端客戶,部分則分銷給其他的二級代理或者三級代理,他 們賺取差價。銷售成為了核心的核心之後,就使得在具體的財富管理過程中很多決策都更多的是考量收益行為,而不是投資人的切身利益,財富管理基本上就是一句 空話。

所以,我在很多次財富管理會議上提出國內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而只存在理財產品的銷售公司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上述的一個邏輯。這種在佣金和風險度之間尋求平衡點的銷售行為,必然會出現許多不利於財富管理發展的現象,讓財富管理走入一條死胡同。

金 融產品的銷售其實跟普通商品的銷售在某種程度是一致的,我們仔細觀察商品流通領域,其實可以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果商品非常不錯,具備壟斷性,排他 性的情況下,渠道其實是很廉價的,能成為這些商品的區域總代理的基本上都是賺的盆滿缽滿。類似在前些年的汽車代理行業,寶馬、奧迪、奔馳的一個區域總代 理,光代理費可能就需要上千萬,但是拿下代理權之後,很快就能賺回來。許多形成品牌的領域也都是如此,渠道其實是沒有價值的,很弱勢,資源都掌控在商品的 生產商手裡。而對於那些產品競爭非常激烈,幾乎都處於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那麼渠道就立刻轉身,渠道為王的口號也就出來了,最典型的業態就是家電業,家電 業就是個任渠道宰割的行業,國美、蘇寧就是利用渠道資源,在好長一段時間縱橫捭闔,在消費者和生產商之間,遊刃有餘。

金融領域也是如此, 金融產品跟商品流通領域的規律是一樣的,好的金融產品,由於具備極強的口碑度和社會認同效應,在銷售過程中,是不需要財富管理公司的介入的,陽光私募業內 的神話一般的人物徐翔所發的基金,在當年想買的人擠破了腦袋也買不到。還有信託鼎盛時期,包括現在的很多基建類信託。基本都需提前一月預約,才能購買到, 還要根據時間順序,先來後到,財富管理公司的作用基本就被弱化了。也就別提佣金這麼一回事了。

而什麼金融產品會成為財富管理公司的供應商 呢?那些沒有明顯亮點的,或者結構設計有瑕疵的,以及存在一些重大的潛在風險的金融產品,就會成為了財富管理公司的供應商,對於這些產品而言,財富管理公 司的確應了渠道為王的口號,在2011年,基本上的財富管理公司的開價,在固定收益產品裡面,基本上都開導四個點的佣金,甚至更高。什麼概念?一筆一百萬 的理財產品成交,光渠道費就要給予四萬。而且還是現金給的。假設這款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8%,那麼這款理財產品就要高於12%。在加上金融產品 設計商的利潤空間,那麼最終拿到資金的客戶的成本該是多少啊?我很早前的文章就說了超過15%拿資金的客戶,基本屬於高風險區域。龐大的資金壓力也會使得 本來可能是低風險的也演變成高風險。

而在陽光私募的銷售領域則更加的赤裸裸,在2011年的陽光私募領域,發行一款陽光私募的成本有多少 呢?假設發行一個億,那麼首先就要交給信託200萬的通道費(真是坑爹的信託啊,什麼事情不干,拿錢),其次就要支付給渠道費大概2-3個點。剩下還要將 盈利部分提取的績效分4成給渠道。也就是盈利部分的8%給渠道,12%給自己。

就是這麼個情況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裡,財富管理公司利用手 裡的客戶對產品供應商進行大面積的殺戮,是業內不爭的事實,反過來說,這種殺戮行為也不是財富管理公司才幹的事情,作為國內最大的渠道,銀行,也在過去幾 年裡,開始收取了高額的渠道費,基本上的銀行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都開始了對基金管理費的收取,幅度高的甚至到了一半對一半的地步。

所以銷售 佣金跟財富管理公司本身是沒有關係的,他出現的本質就是由於金融產品的供應商自身未能體現出較好的產品優勢,迫使議價能力轉移到了渠道身上,而在這種情況 下,渠道的價值體現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能做更多的宣傳推廣和產品包裝。第二方面,擁有一定程度上對其信賴的部分客戶。而這兩個價值,無論哪個其實都不 是財富管理本來應該有的特徵,相反到應該更是銷售公司所應該具備的兩個特徵。

在銷售模式下面,我們可以看出的幾個現實情況是,好產品很少 會進入渠道,除非是自己的渠道,即使進入了渠道,渠道的議價能力也是很低的,缺乏推介的動力,那麼作為渠道的推介放獲得好產品的可能性很少。第二個現實情 況是大多數的渠道商其實真正在干的事情,都是在風險評價和佣金收益之間做一個平衡點,這種平衡點的行為對客戶來說,風險是極大的。因為信息得到了包裝和美 化,客戶無法獲得客觀評價和判斷。

我自己接觸過很多的財富管理公司,其實是唯佣金論,業內其實曾有名言,沒有銷不出去的金融產品,只有給不了的銷售佣金。也就說再爛的金融產品,只要有足夠的銷售佣金,也都能通過渠道的殺雞取卵式的銷售模式給你營銷出去。

這 種獨立性喪失的純銷售模式在一開始其實就是違背了財富管理本來該有的特徵,也使得本來就屬於很混亂的財富管理市場越加無序和野蠻狀態,在銷售上,現在財富 管理的銷售模式,比起口碑極差的保險營銷模式,甚至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風險控制上,目前的財富管理,大抵都基本不太加以約束,所以,也極大的加劇了金 融市場的不穩定,進一步的影響了財富管理本來該有的發展路徑。

所以確切的說,中國的財富管理,某個意義上,並不能稱為財富管理,回頭看美 國的金融業歷史,其實,也是經歷了野蠻生長的時代,1980年的時候,美國依靠返還佣金的比例大概佔比在34%左右,沒國內這麼不靠譜,但是也是相當高的 一個數字了,而美國屬於混業經營的市場,因此人才的培養,金融產品的可比較性,乃至投資機會都比國內大很多,從這個意義上講,也限制了純金融產品代理的模 式在美國的發展,所以發展到最近,美國銷售佣金返還的比例大概佔比在4%左右。所以,我自己認為從美國的實證學來看,金融產品代銷的模式在金融業態不斷發 展的情況下,其實是很難走的通的。

所以在很多人問我,如果撇開財富管理,純粹走金融產品的銷售模式在中國能否作為一種金融業態持續存在的 時候?我自己的回答,考慮到中美金融的差異,其實是有可能的,但是應該難度很大,我自己將這個命題直接換算成,諾亞是否具備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我覺得自 己的答案是否定的。諾亞如果堅持以銷售作為其戰略核心,那麼我覺得諾亞未來的發展前景會很迷茫,這點其實跟金融產品的特性是一定關係的。

前 面雖然說了金融產品跟商品流通在銷售上具有一致性,但是本質上,兩者在銷售上具備共同特徵,但是在商品性質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金融產品的銷售,我們先 暫時撇開金融銷售管制的政策因素,單從銷售本質來看,由於一般產品的銷售以銷售完畢為終結點,即使有客服,那也是最多三包等一些概率很小的售後服務,但是 金融產品的銷售確切的說其實是以銷售完畢才開始作為起點的,必須到產品生命週期的結束才是終結點,這點可以理解為銷售類公司如果在一年銷售過程中,銷售了 大量的偽劣商品,那麼第二年,也就沒有人願意跑到你這裡在買東西了這個命題上。

所以,我自己認為銷售公司的核心點在於能持續的獲得好產品 的供給,才能讓你的客戶不斷的買到好東西,確保他們持續能在你這裡不斷的購買。的確,很多銷售公司,是可以通過加大銷售團隊,提高銷售佣金,以及擴大品牌 宣傳等等的模式獲得快速的銷售增長,但是反過來看,如果銷售團隊快速做大的銷售額的產品,在未來的時間段不能持續被證明是好的產品,那麼銷售規模越大,日 後的存續就越難。

就如同某家財富管理公司在2009年銷售了大量的二級市場為標的的理財產品,讓客戶基本上虧損都在30%左右甚至更高的 時候,那麼他在2009年銷售額做的越大,就必然使得他的口碑越差,然後讓越多的客戶逐漸的遠離他,而他改變這種形象的代價也就越大。財富管理的核心是持 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而不是賣一時的產品,賺一時的利潤。所以,金融產品的銷售其實是雙刃劍,如果你能持續不斷的提供好產品,那麼銷售的加大,會不斷加大公 司的能力和客戶群,但是反之,則必然極大的流失你的客戶。

諾亞起步的階段,恰恰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幾年,經濟的高速的發展,其實使 得大量資產管理方的產品並沒有遭遇太大的風險考驗,掩蓋了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在過去幾年以信託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方,沒有受到很大的考驗,並不能說是其資產 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是經濟形勢較好的情況下,使得能力不要特別差,都能在市場裡存活下去,因此代銷信託產品,理論上基本屬於無風險考驗。這種情況 下,使得專業能力在財富管理範疇裡就一直處於被弱化的領域。很多財富管理公司閉著眼睛外銷產品,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出現。

但是,隨著經濟 形勢的急劇變化,相信在未來五到十年,則是滄海橫流顯英雄本色的時候了,能力會越來越重要,我前些日子在微博裡說,包括銀行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機構,在未來 的競爭更多是同業之間的競爭,改變了以往由於經濟增速較大,使得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可以盈利,無非是盈利多少的問題的格局,以後一家金融機構的增長,必然伴 隨著另外一家金融機構的衰退,因為整體增長的幅度放緩了,那麼內鬥就會很慘烈,洗牌時候來臨了。

那麼與之相關的財富管理公司也一樣面臨著洗牌,以往閉著眼睛賣產品的好日子也過去了,專業性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不能篩選有效的金融產品,屏蔽可能的市場風險的財富管理公司無論是做銷售,還是做財富管理也好,都將失去客戶信任。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銷售金融產品也好,還是財富管理也好,都需要有個基礎的核心點,就是專業的財富管理能力判斷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兩者產生的區別無非金融產品銷售以推介好產品給不特定的客戶為特徵,而財富管理則以為特定的客戶推介好產品為特徵。

專 業的財富管理能力的門檻其實是極高的,無論是推介產品還是為客戶配置產品,都需要對各類金融產品進行很大層面的研究和數據的整理,這個工作,需要建立起很 龐大的研究團隊,而最關鍵,我一直堅持認為的一點是,中國其實是不具備培養財富管理人才的基礎的,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國分業經營的形態下,各個金融領域的分 割的,片面的,中國很少有跨金融領域的金融人才的產生的土壤,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能理解為什麼我國的金融的產品都處於同質化競爭的狀態,因為金融沒有有效 交叉所形成的金融區域內的創新是非常有限的,都在各自的領域內玩各自的一塊,所謂的專家都不具備大的視野角度,而事實上金融卻是互相不可分割的一塊,尤其 在財富管理領域,我在一次採訪的時候說,離開了不同金融領域的配置,談財富管理,其實就是扯淡了。

而事實上,我們的財富管理就是如此現 狀,賣股票的永遠談股票又多好,不斷的給你分析市場裡面哪些基金好,哪些私募好,哪些股票好。卻忘記了,二級市場在某一個週期裡,可能是都不好,你在牛逼 也都不好,就如同整個股票處於下行通道的時候,長期底部的時候。你在這個行業分析的再好,要實現很好的盈利難度很大,這個時候財富管理的配置就要脫離這個 行業,去要看到更高層面裡去,所以不能區域性的金融行業去看財富管理,是我國一直欠缺的一點。事實上這點的突破是有現實的金融難度的。

另 外從單純的人才培養角度來看,在第三方財富管理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具有10年以上的從業經歷是成為理財規劃師的一項重要標準。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在 各自的行業裡其實是有較好的人才儲備的,但是這些可能會成為各自行業裡較好的銷售人員或者行業研究院,成為不了財富管理人員,我國的財富管理的歷史起步大 概也就不到五年的時間,人才的極度缺乏,也是現狀,從現有的數據來看,美國有註冊理財會計師以及註冊金融顧問,大概就在四萬名左右,這個數字,對美國龐大 的理財市場而言,其實是很少的,而實際具備理財能力的人,其實應該遠小於這個數字。

對於專業能力的培養,我們沒有辦法有更好的量化數據來 進行進行探討,從業時間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但是也需要大的金融環境得到有效突破,這兩點其實是缺一不可的。在全球範圍內來看,很多第三方財富管理的顧問機 構,走到最後都是合夥人制度,為什麼採取合夥人制,就是因為專業性人才是公司的核心價值所在,只有合夥人制才能捆綁人的能力和公司的能力,這些合夥制公司 很大程度也就服務於特定的大型機構和一些財富家族。主要也是因為財富管理能力是無法批量複製的,而個人精力也相對有限,他的服務邊界是有限制的,支撐不其 太大層面的服務群體。

另外一個層面,我們其實還應該看到,金融市場其實,本質上也是不允許出現渠道為王的情況,現在最大的渠道是銀行,但 是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隨著銀行業競爭激烈,加上各自資產管理公司會逐步特定形成一定的客戶群體,從而都會降低渠道的一枝獨大的情況。從成熟金融 市場體系來看,各種金融業態都聚集了一部分的高淨值客戶,但是各自所佔的比重都不大。

從諾亞的結構上來看,信託和PE股權投資成為了諾亞 財富主要的銷售大頭,而這兩類產品的主要發售方,信託和私募股權機構,都在鋪天蓋地各自建立各自的渠道,信託就不說了,開始建立財富團隊已經好多年了,最 近昆吾九鼎也建立了規模三百人左右的財富管理團隊,也開始了私募股權機構自建團隊的序幕,我前面說了,第三方真正的優勢在獨立,一旦跟返點掛上鉤了,也就 失去了獨立性,失去了獨立性的第三方在銷售競爭優勢也就會逐步失去,跟信託公司和私募股權機構自建的銷售團隊相比,逐步的喪失優勢也是遲早的事情。

從 實際情況來看,銷售類的財富管理公司其實面臨的難題還有就是客戶忠誠度轉移的問題,如果第三方財富管理的核心不是建立在客戶基礎上的一種交易策略,而僅僅 只是快速銷售的模式下,那麼忠誠度轉移和業務飛單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為作為一種純撮合匹配的居間業務而言,中介方的優勢是不明顯的,客戶在成交環節 中,很容易繞開中介方,這就是傳說中的飛單,而達成成交之後,客戶就從第三方手裡轉移到了資產管理方手中,只要資產管理方的管理能力還行,而且客服也不 錯,就基本上會被資產管理方通過各種方式留住,如果資產管理方的資產管理能力不行,那麼作為銷售的財富管理公司,也一樣無法留住客戶,因為你給客戶選擇了 不好的資產管理方,無論做的好和不好,受傷的都是第三方財富管理。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純銷售類的公司的生存難度很大。

確切的回到諾亞身上來看,諾亞財富也自然理解到自身的困境,所以也一直在走轉型之路,他的轉型之路很有意思,就是逐步的離開第一個層面的財富管理範疇,進入到前面我所提到的第二個層面的財富管理行業,他在致力轉型成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

在 這個行業層面而言,諾亞財富的優勢是他比更多的資產管理公司更瞭解客戶的需求,理論上更能設計出適合的理財產品,但是缺陷在於欠缺具備資產管理能力的人 才,而這些人才無論是對外招聘也好,對內培養也好,都不是短期內很快形成的,再加上轉型之後,也就成為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那麼對於所有的金融機構而言, 其銷售上的優勢也就會逐步失去了,和以前上游的產品供給方某個意義上成為了競爭對手。

對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最核心的其實是資產管理能力, 這種能力雖然不能量化,但是卻是成為了維繫資產管理的核心所在,對於資產管理能力而言,這種能力要跟規模相匹配,並不是規模越大越好,因為規模大了,你的 管理能力跟不上,反倒會大大拉低你的盈利可能,甚至可能會虧損,所以對於資產管理而言,錢不是越多越好。大家可以看到往往很多資產管理公司,一定金額的資 金下,可以管理的很好,但是隨著資金的不斷龐大,卻一塌糊塗的現象,就是顯然高估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這種資產管理能力的積累是需要長期的,不斷的實踐中得到積累的,我想諾亞財富從這個意義上看,就是跟時間在賽跑,如果不能在銷售優勢喪失之前,快速形成資產管理的能力,那麼也就意味著轉型的失敗。

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後,在小範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溝通,諾亞財富相關人員獲悉後,跟我進行了一定的溝通,因為我寫文章都基本上是一氣呵成,寫完也就懶得去改了因此把跟諾亞的溝通的一些要點,寫在這裡,做個說明。

第一點,我要說的是,我寫文章,現象一般都是服務於邏輯的,所以,我很少做現象分析,因為我不擅長,我只是從金融市場應該有的邏輯去進行推演一些可能存在的情況,所以如果有什麼推理錯誤的地方,很歡迎大家指正,我也會努力加強學習。

第 二點,我在文中說的財富管理收費現象是指社會上大量的財富管理公司的普遍現象,並不是指諾亞存在這個情況,諾亞人員跟我進行溝通說,諾亞的收費結構是, 「信徒產品收費1%,有限合夥產品1+1,因此不存在所謂獨立性欠缺的情況。」具體諾亞的收費結構,我沒做過具體的瞭解,但是,我還是堅持一點就是只要從 資產管理方收費,無論收費多少,應該就是欠缺獨立性的問題,具體闡述的邏輯前文講了很多。這裡不做細講。

但是收費明確,有沒有好處呢。這 個我想肯定是有的吧。他可以在選擇同等產品的情況下,更關注產品本身的特性,而不是佣金的高低了,這個意義上講,諾亞財富對於投資人而言的確做的更好。但 是對諾亞而言這個是雙刃劍,什麼意思呢?風險定價理論其實是被市場證明了,如果諾亞的產品篩選部門的風險評價不到位的情況下,收費明確其實是降低了諾亞的 收益的,也就是說,高風險和低風險都一種收費,傷害的是諾亞的自身,我一直有個觀點就是只有在能賺錢的時候多賺錢,才能在虧錢的時候少虧錢。就是這麼個道 理,如果諾亞的風控水平不到位,無法有效判斷高風險低風險,一刀切的收費,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第三點,諾亞闡述,他的每個產品都是經過了嚴格的風險篩選,他們都有專職人員進行產品分析,都會在產品設計階段進行跟蹤參與,因此他們的產品經得起嚴格的考驗。我這裡闡述兩點想法:

(1)收入成本對稱的可能性?作為銷售公司的人員成本其實是最便宜的,因為銷售人員的工資基本都是自己產生的,銷售人員的基礎工資都很低,大多收入來自於產品銷售的佣金的提成,因此純粹的銷售公司的模式,成本是不高的。但是一旦介入到產品設計領域那麼就不一樣了。

如 果人員素質不高,那麼在怎麼介入到產品設計領域,也毫無意義,因為風險評價產品設計是專業領域的事情,一個不具備專業能力的人進入,做不到風險控制的事 情,只能邊上呆著湊湊熱鬧。而要真正實現諾亞想達到的目的,那麼必然是要招聘專業人員,但是這些專業人員的成本都很高,資產管理公司最大的成本其實不是資 金,而是人員工資,諾亞要繼續維持大的銷售額,如果要走這種模式,成本就是原先銷售模式的幾倍,那麼諾亞之前的所謂的1%的收費模式能否覆蓋?我自己覺得 是要打個問號的。

(2)能力這種東西,我一直覺得是最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控制能力,是需要長期沉澱和積累的能力,其實並不是你招聘了個很 好的風險總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能力更多是大量實踐經驗的累計,諾亞試圖通過安排人員介入到資產管理領域裡來進行風險監控,我個人覺得邏輯是通的, 但是效果是不確定的。也必然面臨到人才素質的瓶頸。事實上,我都姑且已經撇開了資產管理方願意銷售方介入的這個前提,(事實上,很多項目方是很排斥銷售方 介入到自己的產品設計領域裡去的,所以也很大程度限制了諾亞其實無法承接到很多很不錯的項目)。

而在人才層面的悖論,就是人才過少,就會 限制產品的供給(如果諾亞堅持介入到項目這個流程的話),沒有足夠多的產品供給,銷售自然起不來。如果人才足夠多,那麼就必須會有高昂的成本,還要接受很 多介入到項目之後,無法繼續操作的情況發生。按照我們自己的判斷,很多項目都屬於十談九空的。真正能成的項目是不多的。

這兩點,其實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諾亞的產品供給,而根源就在於諾亞要介入到產品設計領域。所以某個意義角度講,作為銷售方要進入資產領域其實是不現實的,最現實的,就是我前面說的,諾亞直接轉型成資產管理方。

事 實上,從收益角度看也應該是如此的,諾亞以銷售的身份介入到別人的資產管理領域其實是很不明智的行為,我們都知道現實的金融產品,從研發到設計,到最後的 募資領域其實是相當漫長的,而且變數也很大,很多項目從一開始接洽,到是現實可操作,都有來來回回很多番的談判,而且很多項目談到最後,也未必能談成(前 面說的十談九空),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資產管理機構,其實一年也就操作三四個項目,但是這三四個項目的收益是很高的,通過結構化設計等方式,資產管理公司在 單一一個項目裡收取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隨便舉個目前流行的基建類信託,政府一般的融資成本目前都在15%左右,而信託實際上給客戶的成本,上週的平均價 格是8.96%(根據「理財搜網站」的理財週報的報告),即使支付了渠道費用2%,也就是11%的成本,其中的利潤在4%,而大量的房地產信託等項目,實 際的利差至少在10%以上,

而諾亞參與到這種前端產品設計領域,進行了風險判定,最後幫助人家進行了銷售,卻只能收取1%的銷售佣金,這 種投入產出比實在是過低了。雖然沒經過測算,但是我覺得成本無法覆蓋的情況是必然的,以資產管理的角度去做銷售,也很多時候是死路一條。因為你在怎麼做, 做成功了,你收益是1%,做失敗了,砸的是你的口碑和客戶資源。明顯的得不償失。

所以,這個邏輯其實是很清晰的了,如果諾亞不做風險評 價,只進行產品銷售,那麼銷售額會很大,但是無法持續。但是如果做了風險評價在去做銷售,那麼就是投入過高會大大降低盈利空間。所以我覺得無論諾亞如何 做,都其實某個程度上都不得不進行了所謂的轉型工作。銷售對於諾亞而言必然是會不斷的被邊緣化的,以後的諾亞財富總的來說可能會成為擁有較多客戶資源的資 產管理機構,或許會更合適。而是否能成長合適的資產管理機構,取決於我前面的結論:

「我想諾亞財富從這個意義上看,就是跟時間在賽跑,如果不能在銷售優勢喪失之前,快速形成資產管理的能力,那麼也就意味著轉型的失敗。」

第四點,我堅持對諾亞的判斷,就是銷售額幅度還會大幅度下降,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各個資產管理機構自建銷售團隊,第二就是諾亞為了確保產品不出問題,風控必然不斷加強,從而影響產品供給。

這裡第一是非諾亞自己可改變的行為,第二點,就是取決於諾亞到底怎麼想,諾亞為了維持銷售額,其實可能去掉這塊風險控制的流程,但是一旦去掉風險控制的流程,那就是飲鴆止渴,良好的口碑會在未來某一天坍塌。這個就是看諾亞是要當前還是要未來了。

2012年10月4日

江南憤青寫於內蒙至新疆路上一不知名小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43

法令作梗 第三方支付概念股空漲

2013-08-12  TCW  
 

 

一個金管會主委下台,震盪台股,打開第三方支付「大悶鍋」吐悶氣,但激情過後,迎面的是似錦前程,還是殘酷考驗的開始?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下台,捧紅「第三方支付概念股」新族群,包括電子商務、遊戲軟體,以及NFC(近距離通訊)設備製造,不分青紅皂白,統統先漲再說。網路家庭集團的開店平台「商店街」(PChome Store)連拉五根漲停,股價創下兩年多來新高紀錄;而一直在低檔徘徊、旗下有購物平台的航運股「東森」,也有三天收在漲停。

但「實在漲得莫名其妙,」一位網購業者直指,第三方支付的最直接受益者,應該是雅虎拍賣、露天拍賣,或是奇集集這類經營C2C(個人對個人)網購平台,以及又稱為「網路代收付業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務商,如網家集團有「支付連」(PChomePay),以及歐買尬轉投資了「歐付寶」。

起漲,各家吐氣盼政府開大門追上支付寶

因此,這波漲勢,有的可說漲得理直氣壯,有的卻只是搭順風車。東森轉投資的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這幾天不斷被追問,「第三方支付和東森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啊!你可以說東森只是中國網購概念股吧!」游士逸回答得很乾脆,「大家都悶太久了,這次只是補回來吧!」

悶!台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發展,落後美國Paypal十五年、落後中國支付寶九年。眼看中國二○一三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企業交易規模達到人民幣六兆九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三兆 六千八百億元),業者多達七十八家,被視為是中國電子商務蓬勃的關鍵助力。

支付寶甚至從八億用戶龐大的現金流中發展出「餘額寶」,從支付工具做到賣理財基金,讓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從電子商務跨界到金融業,就是拜支付寶所賜。

但金管會十年來以防制洗錢與金融秩序監管為由,限制非銀行業者提供金流服務,今年雖已開放,但仍禁止業者進行第三方支付最核心的業務:儲值。看在台灣業者眼裡,哪有不悶的道理?

如今,陳裕璋下台,就好像悶鍋掀開鍋蓋,一口長年悶氣悠悠吐出。和金管會抗爭十年的綠界科技(被歐付寶合併)總經理王建民期待,陳裕璋下台能夠為儲值爭議解套,屆時,第三方支付平台業者能做的生意不只網路購物,還有正在崛起的行動購物。中國第三方支付今年上半年的總交易金額中,已有超過人民幣一千多億元來自行動支付。

王建民腦中浮現的藍圖無限大,也說明了為何NFC概念股也受惠其中的原因。這意味著第三方支付平台又有新生意可以做,且是一筆大生意。

進補,暫時而已沒法條支撐,只能穿小鞋

然而,一個主委的去職只是短多,純粹是話題效應。台灣第三方支付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眼前就有三大關卡。

首先,是定位問題,橫亙眼前的是「妾身未明」。十年來,台灣從未有第三方支付專法,支付連、歐付寶等業者不是銀行,而是「資訊服務業」,長久以來,歸經濟部管理,但如今想要辦理儲值業務,扮演類銀行角色,那麼,要歸金管會管理嗎?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業者強烈反彈,表示:「讓金管會管穩死的!」因此,才會出現現行在沒有任何法規之下,第三方支付政策上路,是金管會用一紙行政命令放行,而沒有法源。

其次,是氣長問題,攸關第三方支付發展是否健全的儲值制度。研究專家指出,儲值必須建立在「實名認證」這件基礎之上,意即用戶必須提供銀行或信用卡帳戶,防制人頭帳戶洗錢,但台灣業者目前大多只做到「電子郵件」登錄。台灣必須打底的基本功夫恐非一朝一夕,當中牽涉的金融監管複雜,也是金管會遲遲不肯放行的關鍵。

最後,是眼界與高度問題。在「開放」聲浪之下,主事者和第三方支付業者在專法未定之前,傾向讓第三方支付適用「電子票證管理條例」,但此條例是為實體票證如悠遊卡設計,從票證類別、資金移轉,以及國際合作發展重點來看,套在第三方支付身上,明顯穿小鞋。

譬如兩張悠遊卡不能互轉資金,這就完全和第三方支付精神互斥;而業者若要與國際合作,須經營三年,但現行第三方支付業者早已和中國第三方業者對接,做為兩岸網路買賣家的橋樑。據了解,解套之道是修正條例子法,但屬便宜行事之策,欠缺長遠擘劃。

打開悶鍋,眾人演出慶祝行情,不妨也看清事實。當我們只是站在美國的十五年、中國的九年前,卻想要「蛙跳」到現在超中趕美,上述三關卡恐得要腳踏實地「走」過才行。

【延伸閱讀】跟網購沾邊,股價都漲!—第三方支付概念股近1週漲幅

公司:商店街主要業務:網路開店平台,提供企業與個人開設網路商店漲幅:38.95%

公司:東森主要業務:航運,旗下森森購物與中國購物網天貓合作漲幅:27.29%

公司:同亨主要業務:NFC讀卡機漲幅:26.06%

公司:網家主要業務:網路服務,包括PChome購物、露天拍賣漲幅:19.61%

公司:歐買尬主要業務:遊戲軟體代理,轉投資第三方支付「歐付寶」漲幅:16.20%

公司:力旺主要業務:IC設計,用於NFC晶片嵌入式快閃記憶體漲幅:3.41%

公司:啟??主要業務:天線,用於NFC解決方案漲幅:0.64%

註:統計期間為2013/7/26~8/2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81

有人因它而大賺 有人因它而丟官 一次搞懂第三方支付

2013-08-12  TWM  
 

 

七月二十九日,一位金管會任期最久的主委去職,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竟是「第三方支付」。

倉卒之間下台的,是陳裕璋。金融圈的人說他保守,網路圈的人罵他怕事,但這都無礙於他久坐金管會主委的位置。直到今年七月,就在陳裕璋下台的十天前,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的一記重炮抨擊,成了陳裕璋去職的引爆點——「要一個阻礙社會進步的金管會幹嘛?乾脆廢掉算了。」讓詹宏志氣到跳腳的,其實是六月四日,一紙金管會發布的新聞稿,直接主張:「非銀行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不得經營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儲值業務。」這份新聞稿,直接挑動急欲開放第三方支付的電子商務業者神經,更引爆了詹宏志對金管會的怒氣,他召開臨時記者會痛批:「有政府如此,何須敵人?」台廠未戰先降?

支付寶當武器 淘寶網攻台話說從頭,我們得先認識,到底什麼是第三方支付?

廣義來說,在一樁交易過程中,除了買賣雙方外,透過第三方來代收、代付金流,就可稱之為第三方支付。

所以,我們在台灣用悠遊卡購買捷運車票、用iCash在便利商店購買食物、用隨行卡在星巴克買咖啡,這些動作都可稱為由第三方支付,因為我們都沒有掏出金錢來消費,而店家的所得也不是直接向我們收取金錢。

這些對於你我再平常不過的行為,從實際生活搬到虛擬的網路空間後,一切都改變了!

試問,如果今天我們要在網路上購買父親節禮物,你會如何結帳?方式有三:刷卡、ATM轉帳、貨到付款。很顯然地,你得有一張信用卡,要不也得有一張金融卡,這些都是在銀行業務的管轄範圍裡,只要牽涉到金流,都得透過銀行做媒介。

可是,二○○九年一月十五日,一個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案——《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改寫了遊戲規則。此後,我們可以先把錢存進悠遊卡裡,用悠遊卡買車票、消費購物,金流的媒介從銀行換成了悠遊卡公司。

「悠遊卡公司不是銀行,都可以做,網路業者沒道理不行?」那是去年底,一場詹宏志與媒體的年終聚餐;那日的八天前,同一批媒體才剛和詹宏志最大的宿敵淘寶網吃過飯,代表出席的是淘寶網海外業務總監李芃君,飯桌上談的就是淘寶網如何靠著支付寶的便利,在淘寶網特有的「雙一一購物節」,創造一九一億元人民幣的驚人業績。

消費者想在淘寶網上購物,只要先開戶,在支付寶上存進一定金額,就可以透過淘寶網來支付購物費用,不論是小自十元、二十元,大至三千元,都能用支付寶來購物。同樣地,海外網站訂飯店、在亞馬遜(Amazon)網站購物,最常見到的支付平台Paypal,也有相同功用。

有沒有「卡」差很大

悠遊卡可以 網購卻不行的確,當台灣第三方支付連個影子都還沒見到時,其實美國第三方支付業者PayPal已有十五年的歷史;就連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為淘寶網應運而生的支付寶,也已經成立九年,最後還成了淘寶網攻台的最佳利器。

「因為第三方支付的特性,是等買家收到貨之後,在鑑賞期內確認無誤,支付寶才會把錢付給賣家,這麼一來,買家就不用擔心買到不良品,或付了錢沒收到貨。」一名經營電子商務多年的主管說,這打破了台灣人對中國賣家的刻板印象,無形之中,也讓消費者對淘寶網有了信任感。

這在在都讓詹宏志嗅到詭譎氣氛,面對媒體提問與淘寶網相關問題,幾乎無一不答,但已經跟政府機關磨了四年的他,始終耐著性子、樂觀看待,「信用卡代收已經看到曙光,『支付連』最快年底就能上線,第三方支付還要再努力。」今年三月,詹宏志拉著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開記者會,網家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連」終於開通上線,讓消費者在露天拍賣上購物,可以透過刷卡的方式,由支付連付款給賣家。

為什麼得經過層層關卡?「因為九○%的賣家都沒有信用卡收付款的資格。」詹宏志說,有了支付連做媒介擔保,可以讓買賣交易更安心。

這還只是第三方支付服務的開頭罷了,因為終究仍得透過銀行來代付這些錢。「關鍵在儲值。」一位電子商務主管說,當消費者可以直接將錢存進支付寶的帳戶裡,需要時直接扣款,不再透過銀行,才會創造大筆金流的流動。

然而,這直接踩到金管會的地雷,因為在金管會的定義裡,只要消費者把錢存進「支付連」就叫「存款」,聽在詹宏志耳裡,簡直不可思議;同樣地,消費者也是把錢存進悠遊卡、iCash裡,但這在金管會的解讀卻成了「禮券」。

第三方支付的形式,主要分成先付(Pay Before)、現付(Pay Now)與後付(Pay After)。先付其實就是儲值的概念,就像悠遊卡,是一種預備消費;現付則是現金轉帳,直接將錢透過銀行轉匯;後付如信用卡,消費者拿到商品,錢由銀行先代付,消費者再將錢付給銀行繳卡費。

若按照金管會六月四日的新聞稿來看,電子商務業者想做第三方支付,得先變出那張「卡」來。「這不就是笑話?」一名電子商務主管說,包括央行代表在審查會議上問詹宏志,存款準備率是多少,都是用銀行的角度來看第三方支付,「但我們做的是電子商務,想的是讓買賣交易更便利,不是銀行。」其實,詹宏志對第三方支付服務開放的訴求很簡單,與其連十元、二十元的網路購物都要刷卡,為何不能把悠遊卡小額付費的觀念導入,讓網路購物更方便?

搬走誰的乳酪?

創造龐大金流 金融業新敵不過,也不是全部電子商務業者都對第三方支付懷抱雄心壯志,長年觀察網路趨勢的新一代網路創業者愛卡拉執行長程世嘉就指出,「在大陸,平均七人才有一張信用卡;在台灣,幾乎人手一卡,信用卡付款太便利了,幾乎八成以上的網購金額是透過信用卡,甚至還可運用超商的到店取貨,改採第三方支付的誘因,好像沒那麼大了。」程世嘉進一步分析,以遊戲業者為例,智冠、遊戲橘子都已經有自己的金流系統,玩家原本就會自行買點數,不會因為多了第三方支付的功能,而有所改變。頂多只有做電子商務的人,多了第三方支付當武器,可以留住人流。

既然台灣發卡密度高,消費者改採第三方支付的誘因低,為何詹宏志還是急得跳腳?來看看這個數字,一二年,光是消費者「停泊」在支付寶的金額就高達三百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從消費者把錢儲值進支付寶帳戶到實際消費扣款之間,龐大金流就為支付寶帶來操作空間。

過去三年來,大陸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成長速度分別是一○○.一%、一一八.一%與六六%,甚至交易規模可望在今年達到五.七兆元人民幣,便可知第三方支付的迷人之處。

「所以他們推小額信貸,讓賣家可以申請最多十萬元人民幣的貸款,甚至後來推出『餘額寶』來理財,都是第三方支付延伸出來的新形態。」一位電子商務主管說,這些才是電子商務業者垂涎的肥肉。

第三方支付交易流程

買家

1買家付款 第三方支付平台 2通知收到款項 賣家3.寄送商品給買家 4商品鑑賞期結束 5款項撥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92

銀聯開戰第三方支付

2013-09-02 NCW  
 

 

支付寶以退為進,主動放棄頗有前景的線下POS業務,更把咄咄逼人的

銀聯曝了光

◎ 本刊記者 溫秀 張宇哲 文wenxiu.blog.caixin.com|zhangyuzhe.blog.caixin.com 支付寶官方微博的寥寥數語,將第三方支付機構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聯)的利益之爭捅上了台面。8月27日,這條消息引起關注: “由於某些衆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 POS 業務。 ”所謂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各家銀行簽約,提供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這可以是在互聯網上支付,也可以是商戶離不開的 POS 機收單業務。前者,支付寶是老大;後者,是銀聯的天下,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支付寶此舉,實為以退為進,即為保住線上第三方支付市場,而主動放棄同樣頗有前景的線下 POS 業務,更把咄咄逼人的銀聯曝了光。

線下收單市場發展迅猛,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這一領域的時間較晚,在POS 支付市場的佔有率和交易量相對有限,但來勢頗猛。

賽迪顧問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交易規模已經接近7萬億元,是去年全年交易量的66%。其中,銀聯商務位列第一,支付寶緊隨其後。

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支付寶此舉的直接誘因,是7月5日央行發佈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 (下稱《辦法》 ) ,放棄了徵求意見稿中所有清算業務必須經過銀聯轉接的提法。市場理解,這等於默許了銀行與第三方機構的直聯。但此後,銀聯相繼採取一系列舉措,令第三方機構“困惑且不安” 。

8月中旬,銀聯組織成員銀行和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會,對《辦法》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讀 :在銀聯看來,新規“不是對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的開放,重在強調發揮銀行卡組織市場協調、監督和管理的職能,提升銀行卡組織市場化運作能力,強化銀行卡組織的規則執 行力度” 。

“銀聯利用市場參與者對其身份地位的模糊認知,試圖用一種行政保護下的壟斷事實,謀求和證明另一個新興市場的壟斷地位。 ”曾效力于某國際卡組織的高層人士如是說。

“跨行轉接是銀聯的‘根’ ,把銀聯排除在跨行轉接之外,直接涉及銀聯的生存。但基礎服務包括技術標準、清算規則等都是銀聯在做,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這些方面並沒有投入。 ”一位央行相關官員這樣解釋銀聯為何反應激烈。

但作為主管部門,央行希望新興的第三方支付是競爭性市場,前述官員表示, “7月批的250多家第三方支付的牌照,符合2010年9月實施的《非金融支付管理辦法》 (2號令) ,理論上沒有數量限制,其市場成熟後,央行也不需要資格審批,市場化競爭和淘汰即可。 ”

“收編” 倒計時

銀聯之舉被業界稱為一場“收編”行動。

銀聯的《關於進一步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 (下稱《議案》 )稱,兩年前其就有意“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下稱非金機構)銀聯卡業務” ,但至今“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實” 。

究其原因,銀聯認為,一是商業銀行內部沒有形成合力,二是“單個商業銀行和銀聯單獨落實難度較大” 。

有支付行業的資深人士認為,銀聯的做法既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得各合作方之心。

銀聯在《議案》中提到兩大工作目標 :一是在年底前,全面完成非金機構線下交易業務遷移 ;二是在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互聯網銀聯卡的全面接入。

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 2012年,中國線下收單市場交易總規模已經超過21萬億元,同比增長過四成,其中 POS 支付占絕對主體。

銀聯在《議案》中,除要求成員銀行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定價、統一審批” ,一個新的舉措是,從9月起,成員銀行停止向非金機構新增開通銀聯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不再新增無卡取現、轉賬、代授權等銀聯卡業務。

“既然橫豎都受制于人,索性放棄。 ”知情人士透露,支付寶日益感到銀聯意欲“收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強烈意圖,非市場化的壟斷力量比想象中更嚴重,於是有了“大不了不幹”的想法。

支付寶方面表示,會妥善處理後續事宜,聯繫一兩家銀行代替支付寶向之前的客戶提供服務,且不會停止創新。

知情人士稱,在2004年左右,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拜會銀聯,希望銀聯承擔網上轉接和收單業務,但銀聯認為業務量過小,前景黯淡。創業之初的淘寶和支付寶,一年裡只爭取到四五家願為其提供相關服務的銀行。當時馬雲認為專業化分工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但對市場前景截然不同的預判導致合作告吹。此後,馬雲先後談了近200家銀行。

數年後,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收單業務風生水起,銀聯感到錯失先機,在加緊自身布局的同時,希望通過其壟斷 地位“收編”已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網上支付的價值終於被市場認可,而且幾乎都是直聯模式 ;銀聯突然介入,試圖通過一紙公告橫刀奪愛,先期投入大量精力,承擔諸多風險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顯然難以接受。 ”知情人士如此解讀支付寶面對銀聯時的心態。

銀聯為何不安

2012年12月,銀聯《關於規範與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業務合作的函》 (下稱17號文)發佈,試圖對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業務加以規範和約束,但這一措辭嚴厲的公函效果不大。

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負責人坦言,當時大家都認為銀聯只是說說而已,會“不了了之” ,對此“沒有太當真” 。

按照17號文的相關說法,所有基於銀聯的業務都要聽銀聯號令,幾乎等於要徹底“收編”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銀聯將在這一領域同時成為市場參與者和事實上的監管者。不少第三方機構當時都以為“不太可能” 。

更為悲觀的看法則認為,一旦銀聯成功,第三方支付行業將不復存在,而現有的第三方機構充其量只是銀聯的分銷商。

銀聯於今年4月發佈了《銀行卡受理市場秩序規範約束與獎勵機制實施細則》 (5號文) ,旨在約束和規範銀行卡“受理秩序” 。在這份長達33頁的文件中,銀聯提出了限期整改、通報、追償性清算、標準化清算、違規跨行轉接銀聯卡違約罰金和多次違規約束等辦法,試圖 震懾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相關銀行。

此後銀聯高層親自出面拜訪一些主要成員銀行的高層,就規範整頓第三方支付市場問題進行深入溝通後,這才令開始還不以為然的第三方機構警醒,銀聯在“動真格的” 。

“銀行的立場和態度至關重要,但銀行遲遲不願表態。 ”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相關人士稱,銀聯對銀行發卡的准入和審批令銀行不敢或不願與銀聯對抗。但銀行同時也不願按照銀聯的思路執行,導致銀行的份額失守,同時也會喪失自主權和話語權。

銀行對第三方機構的訴求也不無糾結。一方面,一些第三方機構能夠為銀行帶來綜合收益,如增加存款,引入新的客戶群;另一方面,一些第三方機構利用其客戶資源和多頭談判,也對銀行的利益造成了衝擊。

一位市場參與者說,各方參與者對銀聯敢怒不敢言。

“銀聯所有的通知都是‘紅頭文件’ 。 ”有熟悉銀聯運作程序的國際支付組織人士直言。

銀聯是否代表了主管機構的意志?

數位與主管部門有過深入交流的資深業內人士並不認同這一看法,他們相信:央行的管理思路是開明的、市場化的,對各個參與者也是一視同仁。在第三方支付領域,銀聯和各家機構在主管部門眼中一致,主管部門不會厚此薄彼。只不過主管部門未曾就此做過專門表態,才令市場參與者乃至銀聯自身長期存在身份錯覺。

然而,銀聯和市場對今年7月央行發佈的《辦法》的不同解讀,令不少機構無所適從。

《辦法》規定: “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應當在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 定下,與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交易信息和資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戶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但同時去掉了徵求意見稿中的一個說法: “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人民幣銀行卡收單服務,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轉換和資金清算的,應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合法銀行卡清算機構進行。 ”在市場參與者看來,這是對直聯的默許以及對銀聯壟斷地位的破除。

但銀聯認為上述規定另有深意。據《經濟觀察報》報道,8月13日,銀聯召集52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參與“銀行卡收單業務運作與收單辦法解讀會議” 。會上,銀聯業務管理部總經理黃建軍強調 : “根據《銀行卡業務運作規章》規定,銀聯卡跨行交易應統一送中國銀聯處理;確因業務創新等原因,收單機構需將銀聯卡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雙方應向中國銀聯提出申請,經評估審核並簽訂協議後,開展相關業務。 ”銀聯的規範行動帶來的震懾力終於升級,直接導致支付寶停止線下 POS 業務。

以銀聯卡的名義

在17號文中,銀聯祭出了一個遊戲規 則:所有銀聯卡業務都得按銀聯的規矩辦。即“當前非金機構基於銀聯卡開展的各種網絡支付、賬戶充值、代收代付、轉賬等業務,無論其支付應用通過何種渠道、卡片是否出現、是否通過銀聯轉接,其本質上都屬於銀聯卡業務” 。

基於上述認知,銀聯提出, “所有銀聯卡業務均應遵守銀聯卡業務規則,多頭連接違反相關規定” ,並稱“未經中國銀聯許可或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開展銀聯卡業務” 。

“如果銀聯是一個市場化的銀行卡組織,這種要求入情入理。 ”有曾效力于國際卡組織的高層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VISA、MASTER 向成員銀行發類似的文件是家常便飯,問題在於銀聯的地位是通過政策保護形成的,國內發行的卡片絕大多數都是銀聯卡。

與 VISA、MASTER 等卡組織不同,銀聯還下設子公司,從事收單和支付等業務,與商業銀行和其他市場玩家構成競爭。

“按照銀聯的主張,銀聯不僅是第三方支付市場最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替代央行成為這一市場實際的監管者,這既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大勢所趨,也不符合主管部門所倡導的創新開放的市場化監管思路。 ”有支付行業的資深人士如是說。

“保護壟斷的做法不僅會極大地降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創新效率,甚至第三方支付機構還要大量終止現有業務,並擾亂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業市場秩序。 ”另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高管表示。

前述曾供職于國際卡組織的高層人士坦承,從金融主管部門的角度看,通過銀聯接入,肯定會減少一部分清算風險,但如果只有銀聯一家,會在線上支付領域形成新的系統性風險。

在第三方支付出現以前,傳統收單市場一直是“銀聯繫”和“銀行系”兩分天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憑借極強的創新能力迅速進入到快速增長的互聯網支付領域,並在傳統POS收單市場與銀聯形成了正面競爭。

“幾家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均通過與發卡行直接連接的方式開展互聯網支付、POS 收單、快捷支付、手機支付等服務,乃至為企業資金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其產品創新的速度和力度是銀聯難以比擬的。 ”某家知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高管表示。

在《議案》中,銀聯開宗明義 :非金機構通過和商業銀行直聯,大量違規開展銀聯卡支付及其他業務, “嚴重損害商業銀行和銀聯的商業利益和品牌權益” 。

銀聯要求, “各成員銀行建立行內統一定價機制,于2013年底前完成非金機構業務收費規範,相關收費不低於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價格標準。 ”“成本方的統一定價,即是事實上的壟斷定價,可能造成的無非就是對客戶端的成本轉嫁,或者中介機構因利潤空間被極度擠壓而難以為繼。 ”某知名支付機構的業務負責人據此分析,這兩種結果顯然都無益于行業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銀聯在17號文中曾做過一個測算,“在銀聯卡線上支付業務中,非金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平均僅為0.1%,大大低於銀聯網絡內 0.3%-0.55% 的平均價格水平。據此初步估算,各主要成員銀行的此項手續費 年損失超過30億元。 ”有電商從業者基於上述數據做了一個進一步的推論,一旦銀聯全面擴張至第三方支付,至少有每年30億元的通道費用加到消費者頭上,相當于平均每位網民每年要向銀聯繳納15元手續費。這一數字會隨著人均網購額的提高而快速增長。

業界提供的另一個口徑的測算更加不容樂觀。以8萬億元的網上支付交易額初略估算,第三方機構如果全部如約接入銀聯通道,將要為此支付的手續費 可能需要240億元。

此外,銀聯認為,部分非金機構“多頭談判壓低發卡銀行手續費收入” “在受理端惡意降價爭搶商戶” ,導致“商戶對成員銀行現有手續費標準產生嚴重不滿,成為誘發此次政府調整刷卡手續費的原因之一” 。

不過亦有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表示,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存在,對於降低商戶的成本,擴大相關銀行卡的受理範圍和交易金額,起到的積極作用。

是否國際慣例

中國對非金融機構從事支付業務的監管始于2009年。當年4月,央行開始對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進行登記。次年6月,央行發佈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對其實施行政許可。

同年12月,又發佈了相關的管理細則。

由此,中國的非金機構支付市場監管框架也得以建立。

給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牌照的做法,在國外十分鮮見,出于對支付安全和風險控制的考量,牌照管理被各界認為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之舉。

“發放牌照之後,監管當局將會背負更大的責任,但鑒於市場過於龐大,發展又十分迅猛,牌照管理實屬不得已為之的管理創新。 ”前述曾效力于國際支付機構的高層人士坦言。

飛速發展的第三方支付行業,也的確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市場各方已有的格局和秩序。

如銀聯在17號文中就曾提到,部分非金機構“擴張衝動強烈、自律意識不強” ,多頭連接, “增加了成員銀行的業務經營風險” 。如出現了大量變造交易渠道和交易類型,使得銀行無法準確識別交易場景和客戶真實交易信息,難以有效實施風險管控,隱藏大量偽卡欺詐、套現和洗錢風險。同時持卡人賬戶信息安全也面臨一定威脅。

這就需要在行業標準和數據安全標準方面有更多的規範和監管,通常國際卡組織會在上述領域發揮作用。

“如果銀聯可以站在促進和維護行業發展的高度,參與新興市場的管理,而非一味從事競爭性業務,會受到各界歡迎。 ”據某國際卡組織的技術專家介紹,銀聯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能建立起更為健康有序的行業生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23

騰訊首度進軍第三方理財 互聯網金融版圖繼續擴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263

第三方投資顧問公司好買財富今日宣布,已獲得來自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B輪投資。這是騰訊首度進軍國內獨立的第三方理財機構。 雖然好買財富未透露此次獲得註資的具體金額與股份占比,但獲得此輪註資後,該公司管理層依然保持公司的控股。 騰訊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投資將用於好買財富的人才梯隊、網絡建設、數據清算和客戶服務等各基礎平臺建設。 好買財富成立於2007年,旗下業務包括基金、信托、私募等。好買財富旗下全資子公司好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擁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首批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 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之際,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金融服務領域。阿里巴巴集團手握基金支付牌照,與天弘基金推出了備受追捧的“余額寶”,財付通和基金公司將推出類似產品。 市場猜測,好買財富的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可以幫助騰訊拓展互聯網金融布局。 此前,騰訊曾宣稱前海經濟特區投資100億元,開設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公司,其拓展互聯網金融的意圖相當明顯。 此外,聯想旗下君聯資本繼2012年底對好買進行A輪註資之後,此輪繼續跟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36

重拳連出,央行要斷第三方支付生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09

周五央行確認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當日騰訊、中信銀行股價重挫。而《21世紀經濟報道稱》,央行即將拿出新的殺手鐧。 該報報道稱,央行近日向多家機構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進行征求意見。 意見中指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 “這直接是斷了支付機構的生路,和2012年首次出臺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差距非常大。”3月14日,一家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這是央行第三次征求意見,不出意外,也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征求意見。反饋意見只給三天,已經於13日截止。最後一次征求意見稿和前兩次相差巨大,很多政策出乎意料。”上述人士表示。 支付方抱團應對新政 “本周周初,我們的公司負責人在北京和央行領導對此征求意見稿進行溝通,據說爭得面紅耳赤,就差拍桌子了。”有支付機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大難”來臨,抱團取暖。一時間,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兩大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化敵為友”。 13日晚些時候,火拼市場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的支付寶和財付通,溝通如何應對央行即將出臺的新政。 3月11日,有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到央行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並征求意見。 轉賬被設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一份《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下簡稱《管理辦法》)意見稿中顯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 “如若最終管理辦法如此,那麽這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寶寶類產品累計申購不能超過1萬元了。”3月14日接受采訪的阿里小微理財事業部相關人士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此外,管理辦法指出,支付機構應對轉賬轉入資金進行單獨管理,轉入資金只能用於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 消費亦遭殃? 即使是用於消費,央行的口子也越收越窄。 《管理辦法》中顯示,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同一個人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時間回到2012年1月初,管理辦法首次征求意見。彼時的規定為“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收付金額超過1萬元,個人客戶開立的所有支付賬戶月收付金額累計超過5萬元或資金余額連續10天超過5000元的,支付機構還應留存個人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同一客戶在同一支付機構開立多個支付賬戶的,支付賬戶內的資金可互相劃轉,不同支付機構的支付賬戶內的資金不得互相劃轉。” “首次征求意見時,互聯網金融和O2O都方興未艾,互聯網金融真正發展起來是2013年6月余額寶的誕生以後,或許日益壯大的互聯網金融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業內人士如是分析。 《管理辦法》中涉及到互聯網金融的內容不止如此,還有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 “尚不清晰央行所指的支付賬戶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或許意味著余額寶的支付、消費功能或受到限制。”一家支付機構的法務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管理辦法中規定,個人支付賬戶的資金來源僅限於本人同名人民幣央行借記賬戶。有支付機構人士解讀,類似於支付寶的轉賬功能將會受到影響。 銀聯的奶酪 中金的分析指出,央行打擊的主因是因為其動了銀聯奶酪: 關於二維碼支付,被暫停的不只是支付寶,所有第三方支付的介於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支付方式(如騰訊的微POS等)都將受到影響,動了銀聯的奶酪是主因。央行的解釋是條碼(二維碼)應用於支付領域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不明確,相關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但我們理解,在傳統的線下收單業務模式中,發卡行、收單行(主要是銀行、銀聯商務和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聯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線上收單模式中,刷卡手續費僅有發卡行和收單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聯完全被架空。而二維碼等支付方式本質上是用線上方式來做線下收單業務,銀聯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支付機構不得為付款人和實體特約商戶的交易提供網絡支付服務。 意見指出,這一規定是基於市場定位明晰業務內涵與監管邊界、平衡產業發展的考慮。目前,銀行卡、預付卡在線下實體特約商戶的使用與受理安全標準嚴密、業務規則完整。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二維碼線下支付被扼殺,其中銀行、銀聯正在聯袂改寫現有格局。 “這將打壓O2O,確切而言,監管層打壓的是走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O2O。”業內人士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