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運會變奏曲 一座城市盛會季的發展熱潮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414

編者按:2012年9月22日,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落幕。南方週末記者回溯南陽市籌辦此屆運動會的經過,盤點南陽市以農運會為契機推進城市整體發展的方略。塵埃落定之時,不難發現,農民以及農村,並不是盛會的全部;大型運動會的確是城市發展的催化劑。

僅2010年,南陽城建投入就高達34個億,相當於此前30年總和。

從最初的「六創一迎」到後來的「兩爭一迎」,「農村」以及「農民」,沒有成為本屆農運會的熱詞。

即便在省會城市,你也很難見到如此宏偉的建築群,在谷歌EARTH地圖上搜索河南南陽,才能俯瞰全貌——一座12層的主建築坐北朝南,懷抱一片寬闊的廣場,七座不同形狀的方形建築在左右排成兩列——圍繞整個建築群走上一圈,至少需要半小時。

該建築群通常被稱作第七屆全國農運會(下簡稱「農運會」)新聞中心,它的建築面積,甚至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聞中心還要大近三分之一。

從建築群北望,整個東北片都已脫胎換骨。

這裡是南陽,河南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正雄心勃勃地要成為豫、陝、鄂交界區域的中心。

「城市發展過程中總要有那麼幾件大事來助推,這幾乎是個規律。」南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光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為辦會而辦會意義不大」

「申辦農運,不僅因為它關乎南陽農民身心健康和國家全民健身發展,也因為它對城市發展、建設是個有力推動。」

2012年9月22日,週六。持續一週的農運會即將在晚上落幕,南陽市體育場正上演賽事尾聲,何谷(化名)決定帶3歲的兒子來看看城市新地標。

「農運會挺好的,南陽整得乾淨多了,綠化也漂亮,拆遷的事,只要安置房能兌現,沒啥不好,」何谷說。

南陽的領導者們對農運會有著更長久的期盼,這期盼始於1994年。

曾任南陽市體育局局長的楊鳴哲對媒體回憶說,1994年,市區僅有一個體育場的南陽開始申辦第四屆農運會,希望在推進體育事業的同時「通過舉辦盛會爭得一些項目以推動南陽發展」,但落後的硬件設施使得南陽敗給四川綿陽。

隨後,南陽口頭匯報、申請了舉辦第五屆農運會,因為時間關係未能正式申辦,但這番籌劃為申辦第六屆農運會打下基礎。

競爭異乎尋常地激烈,對手泉州打出「僑鄉」牌,認為他們舉辦可促進海峽兩岸「三通」;另一對手山西晉中聘請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等三人為「申農」 大使。南陽也不甘示弱,聘請作家二月河為大使對陣。楊鳴哲說,當得知經濟實力、硬件更強的泉州獲選時,她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了」。

南陽仍未放棄。2008年3月,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協聯合下文,終於同意第七屆農運會由河南省承辦、南陽市舉辦。

農運會是整個河南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體育賽事,從一開始就必然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對南陽市而言,動力反而大過壓力。陳光傑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申辦農運,不僅因為它關乎南陽農民身心健康和國家全民健身發展,也因為它對城市發展、建設是個有力推動。

「從北京奧運到濟南全運,包括廣州亞運、深圳大運,城市發展過程中總要有那麼幾件大事來助推,這幾乎是個規律。南陽是個歷史文化名城,又是傳統農業 大市,在向新興工業大市、經濟強市轉變的過程中,必須通過這樣一些大事加速城市發展、改善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陳光傑說,「農運首先是種機遇, 通過農運籌備帶動城市發展,否則單純為辦會而辦會,意義不大。」

從創到爭

「很多事在常態情況下做可能有很多困難,但在農運這件事上,涉及城市改造,幹部、群眾的認識空前一致。」

事後看來,3年多的籌辦正是沿著這條預設的軌跡奔跑。

陳光傑透露,從籌辦之初,南陽就決定把農運會建設與南陽城市建設相結合,其中目標既包括體育場館等功能性建築,也包括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文明的塑造。

南陽為這場戰役設計的方針,最初名為「六創一迎」。所謂「六創」,即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所謂「一迎」,自然是指迎接農運會。

「六創」的目標涵蓋了城市化的多個方面,各式各樣城市化的舉措、硬件軟件建設都被納入這個巨大的框架。

《河南日報》2011年初報導:「接過農運會大旗後,南陽決定利用3至5年時間,投入上百億資金,開展『六創一迎』活動」——2009年開始,八十 餘項市政工程幾乎同時開工,僅2010年,南陽城建投入就高達34個億,相當於此前30年總和;10萬人行動,清理城市各種角落,454家養殖場、廢品收 購站搬出城區。

「辦農運,是民心的空前集聚,很多事在常態情況下做可能有很多困難,但在農運這件事上,涉及城市改造,幹部、群眾的認識空前一致。」陳光傑說。

戰役彷彿才剛開始。2011年3月,市領導宣佈,「今年是農運會籌備工作全面提速年、攻堅年、決勝年」,並明確指示市委、市政府目標辦,要加大農運會和「六創一迎」在整體工作中的目標權重,樹立農運會籌委會和「六創一迎」指揮部的權威。

3個月後,衝鋒號變調,南陽召開誓師大會,將「六創一迎」變為「兩爭一迎」,即爭做文明市民和爭創國家衛生城市。

陳光傑解釋說,文明城市在「六創」中是個標準比較高的載體,考慮到「六創」的很多要求相通,就做了這個調整,以便集中精力、抓住關鍵環節。

無論創還是爭,戰役遠未結束,身在其中者慢慢意識到,戰役正演變為一場戰爭,2012年上半年舉行的兩場「百日會戰」動員大會更是將戰爭推向高潮。市委書記李文慧強調,「百日會戰」是考察、識別、培養、鍛鍊幹部的100天。

兩難境地

「拆遷時間非常短,中國老百姓都是最淳樸、最知道感恩、最顧大局的老百姓。」

幾乎所有執行者都處在兩難的境地中。

一方面,「兩爭一迎」要求在短時間內掀起高潮,各項工作的時間均被壓縮,「各級各部門要倒排工期,做到日日有進度、月月有形象、季季有變化」,表現 不好的單位要被掛上黑旗;另一方面,南陽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1100萬人口中有近千萬都是農民,加之網絡輿論壓力逐年增大,領導們又喊出了「節儉辦農 運」的口號,夾在當中的正是執行者。

「我們去深圳大運會考察過,實在不敢比,人家一個場館就能花十幾億,但農運會又是河南接下的最高規格賽事,所以說句客套話,『任務光榮又艱巨』。」擔任農運會籌委會場館建設部部長助理的顧凱笑說。

在這其中,拆遷無疑是頭等難題。承載了主體育場等建設項目的宛城區首當其衝。在2009年末的兩個月裡,他們要完成千餘戶的拆遷任務。每人補償40 平米安置房的標準未令所有人滿意,袁莊拆遷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區城建局局長李德森只能不斷奔走,2個月裡瘦了二十多斤、磨壞了3雙皮鞋。

「拆遷時間非常短,中國老百姓都是最淳樸、最知道感恩、最顧大局的老百姓。」顧凱說。

拆遷完成後,建設緊隨而上,執行者們再次面臨工期和資金的夾擊。

根據最初測算,農運會的資金需求約為65.94億元,這個數字還未涵蓋多項與農運相關的建設;而農運品牌又相當程度上限制了市場開發的可能。

南陽在籌措資金方面花了大力氣,籌集到了1.2億餘元捐贈資金和1.3億餘元贊助資金。然而,研究捐贈榜不難發現,南陽下轄的10縣、1市、2區幾 乎都出現在榜單中,最高的鄧州市政府捐贈150萬元,最低的內鄉縣政府捐贈60萬元,連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也捐了30萬元;財政局、婦聯、交通局、紀委、 體育局等政府部門的幹部職工也都上了榜。

提速10年

體育場原選址地塊,在2012年7月,變成了商業地產開發用地。

持續的努力改變了南陽的面貌。

城市變得乾淨、斷頭路逐步消失、街道漸獲拓寬的同時,兩三年前的村莊也正一片片變成這樣的樓盤。直到今年,農運會的場館、基礎設施建設已近尾聲,但 拆遷並未停步。在宛城區委2012年初舉行的經濟工作會上,城鄉建設規劃局依舊表明,要積極服務農運會市政征遷工作;會上還傳出消息,要力爭實現建築房地 產企業總產值17億元、稅收7300萬元以上。

宛城區日前提供的信息顯示,3年內,僅該區就搬遷群眾1.2萬戶、5萬餘人,為農運會場館道路建設提供土地七千餘畝。

土地成為政府騰挪、周轉、統籌的工具之一。主體育場此前規劃在南陽市體育中心附近,組織領導、專家論證後,南陽市認定原有的263畝總用地過於侷促,將體育場挪到袁莊興建。今年7月,建業地產宣佈以3.12億元奪得4幅南陽地皮,其中就包括體育場原選址地塊。

誰都不能否認,3年的努力令原本背負「髒、亂、差」惡名的南陽改觀良多;陳助民覺得,在農運會推動下,城市面貌的變化提速了10年。

「南陽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歷史欠賬,農運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還賬的契機」,陳光傑認為,回顧3年多前定下的總體目標,除了國家文明城市的稱號需經過驗收外,其他已經階段性地基本完成。

9月22日晚,白河上亮起燈光、射出噴泉,閉幕式在白河邊的體育中心隆重舉行,南陽為農運會付出的心血獲得高度評價,吉林省松原市在閉幕式上接過了農運會的大旗。

此前,網上有消息傳出,松原的農運會將不再舉辦,籌委會已解職、返回原單位,回帖裡疑惑者有之、失望者有之,也有人說,「希望消息是真的,這將是松原人一次喘息的機會。」

接旗無疑擊碎了這種傳言。據《吉林日報》報導,「體育場、綜合訓練館等『一場四館』建設和原有體育場館改造升級任務都已經下達到各相關部門和縣(區),新建場館規劃設計、土地徵用和招投標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