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稿:馮永祥藉快意「復出」


2009-07-03  AppleDaily





 

被 監管機構視為「股壇壞孩子」的馮永祥,透過大中華科技(8032)重出江湖。大中華以總代價8935萬元,收購空調熱水器生產商快意集團66.58%,讓 快意借殼上市,並將易名為快意節能,馮永祥保持大股東地位,正物色其他環保節能項目,並指自己「未離開過張枱(市場)」。受消息刺激,大中華昨復牌後急漲 78%,收報0.166元,升41%。快意由梁顯庭於93年成立,中山設廠,去年收入1521萬元,蝕9.2萬元;產品集合空調與熱水器,透過空調排出的 熱氣製造熱水。馮永祥私人在薄扶林的服務式住宅大廈Domus U在去年中,斥資50萬元購置其產品,較普通空調加熱水器貴兩成,但每月省煤氣費1.5萬元,一年省20萬元。

快意借殼大中華科技上市

快 意的產品概念跟餘熱發電相近,利用被廢棄的能源產生另一種能源,達到環保節能效果。馮永祥拍檔馮耀輝坦言,快意的產品不是高科技,值錢在於已在中國註冊擁 有廿年專利權。馮耀輝指快意用戶包括國泰航空(293)旗下國泰飲食服務、美心食品及中環寶湖海鮮酒家,工商客為主;借殼上市後將北望神州,正與若干內地 地產商洽商,希望為他們的內地物業供應產品;打響名堂後,擬大量生產,向家庭用戶推銷。

續物色環保節能項目

根據交易,大中華 向梁氏支付現金2000萬元,另以每股7.3仙,發行9.5億新股,梁氏將持有大中華28.85%,成第二大股東。同時,大中華以每股0.15元,向不少 於六名獨立投資者配售3億新股,等於擴大已發行股份9.11%,作價較停牌前收市價有27%溢價,集資淨額4388萬元,撥作營運資金。馮永祥的持股量將 由52.65%,攤薄至32.66%,仍是大股東。馮永祥是新鴻基證券創辦人馮景禧之子,以提出一仙收購而聞名,近年趨低調,07年向禹銘(666)購入 港投資物業,翌年辭去主席後沒大動作;主要透過私人的禹銘物業管理投資中港地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75

管理特稿:科技小创新=商业大机遇?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007/t3081166.htm


 对于新奇物件爱好者来说,新科技产品的魅力在于技术本身;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则是围绕新奇物件发展业务的可能。   尽管科技进步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新技术总是要与真正的社会驱动力结合才能发生效用。例如,苹果iPad的成败虽然尚未有定论,但勇于尝鲜者早已 迅速抢购了这一掌上设备,而众多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也卖力地为其大唱赞歌。理由?“必须亲自尝试下才能发掘其本质”。
当然也有专家对此不屑 一顾,认为iPad只是大一号的iPhone,或是精简了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所以,iPad的下场注定要像苹果公司众多其他失败的作品一样,比如 Newton和Lisa。
科技类创业家的阵营同样泾渭分明。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之前,许多电脑技术专家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并获得了 巨额财富,但另有一些人却未能如此幸运。
套用好莱坞编剧威廉·高曼(William Goldman)在《银幕春秋》(Adventures in the Screen Trade)中关于好莱坞的著名结论,创业是一件“没有人知道结果”的事。如同好莱坞电影一样,在上市之前,没有人真正知道一项新的科技产品是否会成功。 但在今天的科技创业环境下,马克·尼德曼(Mark Needham)有一个比大多数人都更好的主意。尼德曼早期在Psion公司从事用户定制应用程序和硬件开发工作,在Psion用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基 础,直到该公司在2002年突然退出市场。
形势要求尼德曼立即以另一种突破性产品整肃市场。他研究了许多设备,比如Palm Pilot掌上电脑、Card Scan的商务卡读卡器等。最后,尼德曼意识到,尽管网络泡沫破裂使技术市场急剧降温,但科技消费品将蓬勃发展。
但是,如果说尼德曼为了找到下一个畅销产品都需大费周折的话,那么对零售商来说,如何选择新产品的问题显然更大。尼德曼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 辨识出那些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产品,比如TomTom卫星导航系统。于是他创立了Widget UK,与零售商独家合作,帮助后者挑选出可能的畅销产品,确保交易能让供应商和零售商双赢,并且为自己的公司带来合理的利润。
眼 下,Widget提供的各种新奇小玩意,包括思科的Flip Video,已经变得像其他家电一样容易使用,因此尼德曼正在考虑将经销网络伸向传统超市。
从事实体业务的零售商如今面临着互联网销售的激烈竞争,但正如亚马逊实际上扩大了传统图书市场的规模一样,网上供应商并未压制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增长。
明确知道想要购买款型和价位的买家通常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但是实体店铺拥有更多的物理空间,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特定的产品价格更高、高价产品 能带来哪些具体好处。此外,实体店铺更能满足许多人的基本需要:在购买前亲自操作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97

管理特稿:两个瑞典人的俄罗斯商业之路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111/t3957849.htm

两个瑞典人“勇闯”俄罗斯,把当初的一家小网站改造为俄罗斯版的Craigslist。在一个迥异的商业环境中,他们“边干边学”,不仅打造了俄罗斯最大的分类网站,同时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这个国家的商业规则。

  菲利普·恩格尔贝特(Filip Engelbert)和乔纳斯·诺德兰德尔(Jonas Nordlander)在俄罗斯的早期之路并不顺畅。这两个温文尔雅的瑞典人在2007年初次抵达莫斯科后,他们很快意识到瑞典人和俄罗斯人做生意的不同之处。
作为一家俄罗斯小型分类网站的新管理者和部分股权拥有者,恩格尔贝特和诺德兰德尔面临着解雇原首席执行官的不幸任务。两位斯堪的纳维亚人采取的方式是, 首先与将被解雇的经理进行友好的聊天,然后在解雇文件签署之前给了他24小时的缓冲期。但第二天公司的汽车就不见了,而且前首席执行官要求获得数千美元现 金的知识产权和域名赔偿—实际上在两名瑞典人买下该公司时,他们已经一并买下了这些知识产权和域名。经过两年多的争议和法院审理后,俄罗斯法官最终支持了 瑞典人的主张,判定他们获得所有的域名和商标,外加那辆汽车。
经历了最初的坎坷之后,如今恩格尔贝特和诺德兰德尔已经走上康庄大道。他们将该 网站发展成为俄罗斯一家领先的分类网站Avito.ru。Avito拥有100名员工,按访问者数量计算,它是俄罗斯最大的分类网站,每周有550万用户 访问该网站。相比之下,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Slando的周访问量仅有180万人次,并于近期被出售给了南非Naspers集团。
身着整洁的衬衫、夹克和蓝色牛仔裤,两位瑞典人坐在因19世纪装饰风格而闻名莫斯科的普希金咖啡馆内,讲述了他们如何把当初的小网站改造为俄罗斯版Craigslist的故事。在线分类网站Craigslist发源于美国,后来其模式被复制到世界各地。
Avito采取了一种西方互联网用户熟悉的模式,即允许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恩格尔贝特和诺德兰德尔说,供用户买卖二手车、服装和电子产品的分类 广告网站特别适合俄罗斯,因为在高油价的背景下,“俄罗斯经历了10年的疯狂消费时期,但人们还没有地方可以出售(他们不再需要的)东西。于是,我们很幸 运地发现了一个有着疯狂需求的机会之窗”。现任Avito首席执行官的诺德兰德尔说,他曾是2006年被eBay收购的瑞典拍卖网站 Tradera.com的创始成员之一。前投资银行家恩格尔贝特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销售和投资者关系。
两位企业家在瑞典时便相互熟识,后被 瑞典投资公司Vostok Nafta邀请到俄罗斯。他们最初希望创建一个Yelp风格的分类网站和在线企业目录,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他们意识到,最好还是专注于一项 业务,便锁定了竞争对手较少而增长潜力更大的分类市场。
他们起初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推广网站,并于2010年年初开始在这两地推出了一项花费1500万卢布的电视广告活动,9个月内将网站的独立访问人数从300万提高到了850万。
此外,Avito还充分利用了俄罗斯国内成熟的上下文搜索市场,选择购买更为具体的搜索条目,比如“蓝色福特”而不是笼统的“汽车”—一般条目因为更受 欢迎而价格更高,而前者则相对便宜。“别人通常为一些词支付1美元,而我们则只支付几戈比(1卢布=100戈比)。”恩格尔贝特说。
2011年起,Avito将广告攻势扩大到28个城市。尽管如此,公司的业务扩展速度仍慢于包括瑞典在内的其他国家,因为在俄罗斯广阔的市场,扩张需要面对极大的挑战:这个国家跨越11个时区,并且其邮政服务的糟糕声誉众所周知。
Avito眼下的重点是创造营业收入,而在早些年为了巩固市场地位,这一点曾被忽视。2010年,Avito的营业额达到了100万美元,这个数字在 2011年第一季度即被超越,预计2011年全年销售总额将达1000万美元。恩格尔贝特和诺德兰德尔仍在仔细斟酌在网站刊登广告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要像 Craigslist那样,对发布汽车等较贵重物品的用户收费。虽然该网站的板块贡献了最多的流量,但买卖最活跃的类别则是女士服装。
当被要求回顾他在俄罗斯第一年的经历时,恩格尔贝特笑称,那是一种“边干边学”的经验。他说,在莫斯科呆了4年后,他现在知道如何像俄罗斯人一样行事了。下一次,他将“第一时间签署解聘文件”。
作者柯特妮·韦弗(Courtney Weaver)系英国《金融时报》驻俄罗斯记者,功文/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2

管理特稿:私人合夥 靈活有力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211/t20121121_378197.htm
在海外基金管理領域,合夥模式被廣泛使用,其可信度和回報表現也獲得了認可。尤其是規模較小的機構,雖然存在著一定的關鍵人物風險,但決策制定往往更加靈活,表現也更為出色。

 

  隨著企業股東權力越來越大,董事會的監管變得前所未有的嚴格,合夥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了。然而,至少在基金管理領域,許多投資者依然證明了合夥制的可信度和出眾的能力。只是,這種信任的根基是否牢靠?合夥模式確實擁有其他投資模式所缺乏的功能嗎?

 

  採用合夥模式的既有精品投資機構,也有多元化的大型投資公司,覆蓋面非常廣。有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創始人共同持有股權,但更常見的是一個多數股股東和其他少數股權持有者合夥。一個種子投資股東或幕後合夥人的情況也存在著。

 

  瑞士私人銀行百達(Pictet)的雅克·德·索緒爾(Jacques de Saussure)稱,投資者青睞該模式的原因顯而易見。百達銀行有8個承擔無限責任、30個承擔有限責任的合夥人。「首先,我們銀行是私有的,因此無需承擔來自股東的壓力。合夥人持有的股權讓他們與公司的長遠發展緊密相連。我們擁有與客戶一致的長遠視角。合夥的結構也帶來了穩定—客戶最不願意看到包括投資組合經理在內的關鍵人員的更換。」

 

  一些投資者表示,合夥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做事更加努力。「我們注意到一種差異,只有兩三個人的公司往往更需要證明自己,能比競爭對手創造出更好的回報。」紐伯格伯曼公司(Neuberger Berman)國際對沖基金投資主管弗雷德·英厄姆(Fred Ingham)稱。

 

  問題是,強大的投資文化往往建立在一到兩個人的才智和努力之上,這就滋生了關鍵人物風險。「能有明智、周全的接班人計劃固然是好事,但真正的投資天才是罕見的。」 羅素投資(Russell Investments)的多策略投資組合經理威爾·皮爾斯(Will Pearce)稱。

 

  評估投資人員的狀況是羅素集團投資過程中的關鍵一環。皮爾斯補充說:「我們高度關注那些極具洞察力、負責運營公司、曾做出最佳投資決策、領導旗艦產品以及成為公司代名詞的專業投資人士。」

 

  在合夥人眾多(也許是幾十個)的公司,接班人問題是長期投資者考量的一個重大方面。「如果上一屆股東摒棄了合夥制,並認為他們應該獲得所持股權的市場價值,那就會帶來大難題,」皮爾斯說,「這是個合理的立場,但對新一屆股東來說,這意味著高昂的成本,並可能導致穩定增長進程出現脫軌。」

 

  百達銀行相信,它已經順利解決了接班人問題。「200年來我們一直延續著同樣的進程,」索緒爾稱,「關鍵是以賬面價值而不是市場價值引入年輕的合夥人。通過這種方式,股本回報率將會很高,使他們可以償還收購股權可能產生的債務。但當他們退出合夥時,也以賬面價值退出。他們明白這一點,這就使交接得以實施。」

 

  接班人問題並非合夥制中權力集中導致的唯一問題。投資者也心存疑慮,擔心佔主導地位的個人會伺機把公司當做自己的私有機構一樣運營。「我們要確保公司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大權獨握,」SEI研究部的歐洲主管賈森·科林斯(Jason Collins)表示,「從操作性風險的角度看,如果想得到最基本層面上的保護,就必須職責分離。」

 

  但是,科林斯也指出了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型合夥人的優勢,「大股東的存在會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存在三至四個同等權益股東的公司,很少有成功的組織架構。有主見的領導之間常會發生摩擦」。

 

  一些投資者擔心,持股集中的合夥企業存在潛在的關鍵人物風險和欺詐風險,對他們來說,或許可以選擇其他的合夥模式。例如,在基金規模近320億美元、總部位於巴爾的摩的布朗諮詢(Brown Advisory),公司給290名員工每人一份股權,以求為他們提供「有意義的權益」。在法律上,該公司不是合夥制,但實際上卻是按合夥企業模式運作的。

 

  「公司裡任何人的股份都不超過10%,」布朗諮詢的首席執行官邁克·漢金(Mike Hankin)介紹道,「在有前途的年輕員工證明自己的實力之前,我們早就在持續地向他們授予股份。其他公司往往在員工入職很長一段時間、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後才最終成為合夥人。這種方式的問題是,考慮到稅負影響,等到員工證明自己之時,你已經很難給他們提供有意義的權益了。」

 

  漢金認為,在員工入職的第一天就給予股份,將有利於員工的僱用和留任。在成為公司合夥人之前,員工可以為公司創造大量權益。而且這樣一來,公司等級層次就很少,從而可以激勵員工互相合作,而不是為了職位你爭我奪。

 

  而在公司經營遭遇壓力時,所有權分散的優勢最為明顯。例如,2008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在許多同行公司的員工拚命想保住飯碗時,布朗諮詢卻在制定保護客戶財富的方案。「2008年秋天,我們與員工談話並告訴他們,短期的獎金可能會暫時減少,但我們不會裁員。當務之急是確保整個公司平穩運行,而留住客戶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包括資深合夥人在內的所有員工都被告知,要不斷聯繫客戶,讓他們安心或重新配置資產。「我們利用電子表格來評價與客戶的探討方式,以及我們提出的問題是否正確。整個過程結束之後,我們感覺確實洞悉了客戶的憂慮。」

 

  投資者的感覺是,合夥機構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業績。英國CoreData公司的研究表明,在獨立資產管理機構中,扁平化程度較高的管理結構可以降低成本。2004-2011年,該類管理結構的平均效率得分為77.3%,表現優於銀行、人壽和養老金旗下的資產管理機構,後兩類競爭對手的得分分別是70.2%和65.3%。CoreData指出,獨立管理機構的員工人數較少,這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使業績不佳的人更易暴露。

 

  百達即是一個擁有扁平化結構的公司。「我們的頂層管理者都參與資產管理,」索緒爾稱,「在一些大型銀行業資產管理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文化知之甚少,並且其日常工作安排和投資專業人士完全不同。」

 

  雖然鮮有確鑿證據證明,合夥機構管理的基金能產生更優的投資回報,但有一點似乎達成了共識,小型機構的表現通常更為出眾。「我們通過研究發現,較小的管理資產規模和投資收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皮爾斯稱,「在小型組織中,員工的積極性更高,並且決策制定更加靈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70

【情人節特稿】i黑馬教你如何用大數據追女神?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0/46232.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王靜靜一年一度的聖瓦倫丁節(情人節)又要來到,單身的i黑馬給有女朋友的各位想了一個超棒的情人節計劃,如按此方法行事,女朋友必將很高興。事先聲明,玩笑之作,僅供娛樂,若有學習實踐未能成功,概不負責,有讀後感到嘔吐不適抽搐癥狀者與本文無關。心臟血壓不好者請勿入內。你首先可能會不屑一顧,覺得追女生是一件不需要科學的東西,但是,下面的這一組數據與事實會告訴你,數據不管是在咱們追女生,還是創業中都是十分關鍵的:1 女性需要6次約會才能最終確定關系。2 星期三約女性的成功率最高3 女性剪頭發意味著其感情生活會有變動以上的這一組數據告訴我們如果能夠發現這些數據的奧秘,對於你是否能夠逆襲擺脫單身是很關鍵的。第一步:知道數據的威力之後,再來看一看在實踐的過程之中可能需要哪些數據資料:1 基礎數據:包括你追求的妹子的身高,年齡,三圍,戀愛次數,生理周期,家里有幾口人,兄弟幾人,收入多少,購物頻率,閨蜜幾個。這些數據既可以叫做基礎數據也可以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粗粒度信息。2 規律性數據:包括妹子每少時間段發一條說說,多少時間段上一次微博,多久逛街一次,平均多久購買一件衣服,多久更換一次發型。幾點睡覺,平均一點郁悶幾次等等。是基於規律基礎之上對妹子做出的常識性判。3 價值性數據:此類數據最大的特點是很難找到具體量化的數字。例如:妹子的價值觀取向數據,食物偏好度,性格偏好度,顏色偏好度等等。基本上只有你收集到以上的數據之後,才能基於這個數據基礎之上對你的妹子有基本的規律性認識了。其實知道以上幾點,才只是剛剛開始,不要以為看了黑馬哥上面的這麽一點東西,就以為妹子離你很近了,其實借用一句老話來說,其實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還需努力。第二步:下面就要探討一個核心問題,從哪里挖掘上面所說的數據1 公開渠道獲取:包括微信,微博,豆瓣,點評,QQ空間,人人,朋友網,開心網,人才簡歷網等。2 非公開渠道:你追求的女神的核心社會圈(閨蜜,情敵,前男友,女友,基友等)3 上面介紹了幾個渠道,然後再介紹幾種有價值的獲取女神信息的方法:1內線法。別把這個詞匯想的這麽高深,其實沒什麽方法,摸清楚你的女神最好的朋友是誰。然後下一步就是需要明白該怎麽投其所好,順利的把她發展成自己的內線,當然這個過程之中還需要遵循機器人定律,不要愛上她,也不能讓她愛上你,否則一切努力統統白費。接下來就是請她吃飯等各種糖衣炮彈攻勢了,此處省去3000字。2競爭對手追蹤法.這就需要上篇的理論了,不要過早暴露你對妹子的興趣,所以,你可以偷偷的觀察你潛在的競爭對手的他的狀態,從他這里挖掘一些潛在的信息。3 前任敗因分析法:打聽到其前任的信息,然後套近乎,從這里也可以獲取大量的數據與信息,妹子的基本數據基本都能獲取。創業啟示錄:創業者如何去挖掘有效的數據與信息對於企業決策非常關鍵,尤其是初創企業如何挖掘自己目標客戶和市場信息非常有價值。上面介紹到的和客戶聯系緊密的上下遊產業鏈供應商,以及和客戶合作的前任廠家,甚至於競爭對手處都可以挖掘到很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第三步:怎麽處理挖掘到的信息。好了,你現在手上已經獲得很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了,那麽該如何去整合這些有用的信息呢?首先,發掘關聯性。沒有關聯性的數據是死的數據,舉個經典的例子,很少有人知道啤酒和尿布之間存在著關聯度,國外的數據顯示,當啤酒銷量上升的時候,尿布的銷量也會上升,原因在於國外的爸爸要去買尿布說明家里媽媽不在,所以在無聊的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順帶買瓶啤酒。當然追女生挖掘數據當然也是要尋找關聯性。舉例:你收集到一條數據顯示你的女神總在某一個固定的日子去剪頭發,如果你不能挖掘這個數據背後所顯示的含義,你的數據整合就是失敗的。我們可以從女神固定日子去剪頭發這個數據得出什麽推論呢?女生剪頭發總與心情不好有關聯,你可以得出結論這一天女神心情不好,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關聯到另外一個特殊因子:女生生理周期期間心理狀態會變化很大,你因此又可以推導這個結論,所以這個時候你如果還執意要約女神出門,最後的結局更定是被三震出局。這是關聯性應用的典型。其次,要善於得出推導性結論,把粗粒度信息變為細粒度數據。我們之前得到的都是零散的數據,比如你的女神的情史,家庭信息。關鍵是要把這些數據整合之後,能夠有結論。比如家里有一個弟弟,那麽這個與弟弟的關系就可能成為你的突破口。比如每天不吃早餐,那你因此可以剖析是為了省錢,還是習慣,還是另有原因,所以,光有一堆沒有實際分析的結論是沒用的第四步:黑馬哥實戰舉例上面都是純理論,光說不練,上一期就有網友說需要舉例,好下面黑馬哥就以如何利用數據整合追妹子來詳細討論數據整合:下面黑馬哥要追求一個妹子,假設,黑馬哥只是在大街之上偶遇這個妹子,除了知道此妹子住在附近,沒有其他更多的信息。下面黑馬哥開始進行數據挖掘與整合應用。第一步,最基礎的,黑馬哥需要知道最基本的目標女神姓名,電話,微信號,QQ號。這幾個數據不知道其他信息很難有價值,所以如何要到就是關鍵了,這里面最核心的又以電話最關鍵。然後通過搭訕與各種軟磨硬泡,黑馬哥要到了以上數據,至於怎麽要到的並不在黑馬哥此文討論的範圍之內。第二步就是問名字:這也是核心數據。要到名字之後需要做什麽呢,就是開始數據的挖掘與整合了。首先打開QQ空間,將女神所有說說全部看一遍,如果該女神QQ空間未開,我們很顯然的可以做出如下推斷:1 女神很清純(並不是說開了QQ空間的就不純潔)2 女神居然空間都不玩原始時代的人。你可以進一步對你的女神做出一個推斷。如果開了,那就太棒了,請從你女神的第一條說說開始看起,基本上你能對女神的性格做出一個判斷。第三步度娘出馬了。在百度上輸入你的女神的名字,會有各種雷同名字,一般的情況下,你需要輸入各種加入地域,或者學校的關鍵詞,這樣你能很精確的再度獲取更多關於你的女神的信息資料了。依次類推,分別觀察女神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基本上以上三步下來,你會對女神的了解有一個基本信息的認識了,但是這點信息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我上面介紹的各種方法,從而得到完整可用的信息,有人會問了,你得到這些信息有什麽用:1 聊天的時候可以對癥下藥,就像你去拿下一個客戶一樣,你都不知道這些資料很顯然聊不到一塊去,你知道妹子的興趣愛好之後,妹子喜歡什麽你聊什麽,這是搞定女神最關鍵的步驟之一2 了解到女神規律性的信息之後,下一步就是為制造驚喜奠定基礎,數據的核心不是隨便給她什麽,而是她想要的時候就能給她所需求的時候,這才是對癥下藥,數據的核心在於我想我要我有。3 所有數據整合的終極意義在於深度挖掘用戶需求,上面做了說了做了這麽多無非就是挖掘你的女神內心最渴望的需求而已。好啦,這一期利用數據挖掘來追求女神就先談到這里,你以為談的是追女生嗎?其實黑馬哥談的是創業,看不明白,再重新看一遍。下一期黑馬哥要跟你們談談,如何包裝自我這個產品給女神制造驚喜。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靜靜 | 編輯: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05

【情人節特稿】創業如同追女生:成功的創業者都是追女生好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0/45151.html

我們先探討一下,怎麼去追女生?


第一步和創業一樣,確定目標群體,通俗的說就是追求誰的問題。這裡有幾個需要遵循的原則:

原則一:目標不要太多

這個世界上女生千千萬,能出現在你面前並且被你認識的女生沒有1000也有800了,所以,是不是每個都要去追求,一個有野心的男人會陰聲對黑馬哥說到:那是當然的啦!然後無比邪惡的表情看著黑馬哥。但是黑馬哥奉勸死掉這條心,這和創業一個原理,一個人不要選擇無數個目標,否則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你的時間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分配給A,分配給B,那肯定沒有C的時間了,所以,當目標太多的時候,你的資源與時間就會分散。

創業啟示錄:和追女生一個原理,當你一口氣選定選定幾個女生,最後的下場肯定是一個追不到,甚至難免會落下花心大羅卜的稱號,創業者同時選幾個項目的結局肯定是兄弟離心,團隊解散,回家種地。

原則二:選擇的目標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選定目標群體,也就是女生的時候,先要看清楚自身的資源。首先判斷一下自己是屌絲,還是高富帥,還是孔雀男。對自己有了認識,也就是知道自己的資源是什麼了。如果是屌絲,建議一開始不要選女神追求,最後被傷害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是高富帥,門當戶對的當然是去追女神了,如果是孔雀男,你的目標當然是鳳凰女了。當然也有屌絲逆襲的情況,這個這裡不論述,下文會詳細論述屌絲如何實現逆襲。所以,追女生,能否成功,很關鍵在於你的目標群體的選擇之上,只有先分析匹配自身的資源,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成功。同樣回到創業身上,有多少本事,做多大事。明明荷包裡面才有10來萬,就想玩高富帥們才玩的起的平台夢,電商夢,020的夢,這不是找死。這和屌絲追女神一個理。當然在目標的選擇上也不能太低了,太低了,不能滿足你的期望生活也不會太幸福。當然根據降級論的原理,如果女神屈尊去追屌絲成功幾率就大多了,這和巨頭們降級去玩玩燒烤店是一個原理一樣,失手的機會是很小的。

創業啟示錄:有多少資源做多少錢的項目,沒錢別學人家玩平台,玩電商,玩燒錢,玩分眾廣告投放,這是巨頭家高富帥玩的遊戲,如果你是屌絲創業者老實的選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許會有別樣的精彩。

原則三:不要去選擇別人已經選定的目標

黑馬哥強烈鄙視那些鼓吹只要鋤頭揮的好,沒有挖不倒的牆角的原理。當你決定追求一個明花有主的女生的時候,你一開始就會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除非你的資源非常豐富,並且已經找到名花她主人的致命弱點,比如發現他出軌,發現他資本實力其實沒有你雄厚,或者你比他長得高,長得壯等明顯優勢,並且還抓住我們的目標群體女神心理的致命弱點,否則別輕易的殺進別人家領地去挖牆腳,失敗率基本上百分之99(當然黑馬哥也見過挖牆腳專業戶的),而且一不小心還容易還會暴死街頭,前天才看到一個新聞,第三者挖牆腳被老公滅掉了的。。太血腥了,少兒不宜,此段略去3000字。。。這帶給我們創業的最大的啟示是,不要輕易闖進別人已經先發進入的領地,或者巨頭已經玩過去的領域,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不然,死了都沒人幫你收屍。

第二步:選定目標群體之後

下面正式進入追妹子的正題,前面是教你如何選定目標對象的,好的,我們的屌絲黑馬哥已經選定了一個目標,下面分析一下目標群體的特徵: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一個妹子的哪些特徵。一般有以下幾個指標:1 妹子身體特徵(高矮胖瘦)2妹子性格特徵:是重口味小清新開朗活潑憂鬱沉悶,是林妹妹人格還是鳳辣子 3 妹子的興趣愛好:喜歡吃鹹的還是辣的,喜歡打球看電影還是宅女 4 妹子的生活習慣(是早睡還是晚起,生理週期哪天,住哪個片區,家裡幾口人,父母做什麼的,南方人北方人,喜歡吃什麼,長期活動與哪個區域,朋友多否,芳齡幾何。 5 最核心的:妹子的過往情史。

創業啟示錄:創業一樣,面對你選定的目標群體,一定要十分詳細的去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情緒,特徵,年齡,民族,口味偏好,性格族群,教育程度,最最關鍵的是,過去對品牌的消費史。

其次的問題是怎麼可以瞭解一個妹子的以上資料:下面黑馬哥溫馨提示幾個方法:1 利用好你的搜索引擎,百度不是隨便就能眾裡尋她千百度的。找到你喜歡的姑娘,先百度一次,會發現意向不到的資料(ps黑馬哥試過,效果不錯) 2 用好社交網站,強烈推薦先進妹子的空間,一條條看說說,這個時候數據分析能力就可以發揮優勢了,一定要統計出妹子每隔多少天更新一條說說,每條說說長短字數,下面我還會介紹用大數據來挖掘你的目標客戶的需求(這裡說的客戶就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妹子),以及妹子經常活動的區域,一般通過其空間照片就可以挖掘出來(對於沒有加上妹子QQ的同學,我只能說你沒希望了)2 用好新浪微博和人人網做為對妹子資料挖掘的補充區域,基本上這幾個再加上豆瓣知乎差不多挖掘到一部分粗淺的未經過加工的數據顯然已經夠了。

創業啟示錄:對目標客戶的資料的收集一定要仔細,在已經選定好目標群體的時候,一定要善於利用社交工具做好對客戶的數據的挖掘,比如新浪微博,人人,豆瓣,只要用心一定可以挖掘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再次:以上這些方法,其實只能對你的目標客戶群體,你的妹子只有一個粗淺的認識,要想要對妹子有更深刻的認識,必須要通過更多情報的挖掘,這個時候信息的挖掘已經不需要再用社交工具了,這個時候就要先開始接觸女神妹子的外圍了,起碼首先至少要搞定一個對妹子日常行為非常瞭解的情報源,一般來說,這個源頭黑馬哥推薦她的同事,同寢優先,因為,距離較近,能夠讓你得到大量的第一手情報。至於搞定整個外圍的方法:利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全人類的人文情懷去策反她,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搞定。然後通過這個外圍整合的情報加上自己數據挖掘的情報,對於你的目標客戶,基本有了清晰地認識了。

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繪製一張目標群體,也就是你的女神的資料情報圖,並且懸掛在自己床前,一旦有最新獲取的情報,立刻添加在資料圖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如果做到這一點,妹子已經在像你招手啦。

創業啟示錄:有個好情報員,有詳細對客戶資料的瞭解,是創業成功第一步)

第三步:SWOT分析

你以為現在就可以行動了嗎?NO,如果你現在就開始對你的妹子發起總攻,你一定死的很慘,下面就是要做SWOT分析了,分析完了就是核心的定位了。

首先是分析自身的優勢:黑馬哥做為一個屌絲,要想追求選定的目標群體,首先要瞭解自己的優勢:優勢:誠實,善良,不裝B(另一黑馬哥已經吐了),還有。。。會寫情書。其他的同志也可以以此剖析,反正就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把自己做個剖析,不要摻假,這個是給自己看的,不是給妹子看的。

(創業啟示錄:分析清楚自身的資源與長處很重要,是團隊,還是自身的專業度,還是商業模式,還是自己差異化的定位,一定要分析)


其次分析自身的劣勢:1 沒有寶馬 2沒有房子 3 沒有背景,只有背影。4(這是黑馬哥分析的,至於你們,同樣可以一次類推)4還長得不帥。

(創業啟示錄,如果你的劣勢分析中,發現都是沒有,沒有。黑馬哥奉勸趁早不要創業了,什麼都沒有,沒有經驗,沒有資源,沒有技術,沒有資本,創業是很危險的)


機會:做為一個屌絲追女生的範例:機會來自於高富帥的疏忽,和競爭對手的忽視,高富帥長期忽視的姑娘

(創業啟示錄:做為後來的創業者,機會就在於巨頭打盹的時候,或者巨頭看不起的區域就是機會,有可能在這個細小的夾縫之中找到市場機會)


挑戰:高富帥一旦開始發威,傷不起,所以,追女生的時候一定要低調低調...

(創業啟示錄:巨頭警覺了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小心翼翼,在沒有成功前,保持低調和低曝光率)


第四步:追女生的營銷戰略

A:產品戰略:1 你要明白,你追的女生是你的目標群體。首先需要瞭解她的需求。這個通過前期的情報分析要做出自己詳細地址判斷:你的女神是喜歡什麼樣的男生,是喜歡溫柔體貼的,還是喜歡一點點大男子主義的,還是喜歡風趣幽默的,還是喜歡博學多識的。你得先瞭解你追求女生的核心需求點 2 好了,現在,你已經很清楚知道她的需求點了,那麼就是開始對自己的產品做一個包裝了。首先你自己作為一個妹子眼中的產品,在包裝上要做到位。這個時期,衣服穿著打扮最重要,據說一個人拿起一個產品做出判斷只需要3分之1秒,所以,外形的打扮非常重要,穿什麼能一下子映入她的眼簾太關鍵了,所以顏色上最好做好區分,包裝上要捨得花血本。其次:你需要瞭解你自己怎麼才可以滿足妹子的剛需,圍繞這個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妹子喜歡風趣,你就要表現的風趣,妹子喜歡深沉,你這個產品就要深沉,這一步關鍵是深度挖掘妹子的需求點,對症下藥。

(創業啟示錄:瞭解用戶的需求,並且滿足之,這是創業根本的使命之一)

B 渠道策略:好了,假設你這個產品已經包裝的不錯了,通過你自己努力的學習,已經基本可以滿足妹子的,那麼,你需要通過渠道把你的信息傳達給妹子,告訴妹子你就是適合她的人了,這怎麼做:首先:造勢。能讓自己出名的地方都要出現,什麼高端的舞會,會所,能高端出現的地方都要出現然後不斷地發聲,再就是通過妹子周邊的人不斷口碑去傳播你,如果妹子周圍的人整天說的都是你,不讓妹子瞭解你都難。最後製造引爆的話題點:為自己做一個完美的故事,一個最好讓妹子感動的流淚的故事,這個故事一定要情節百轉千回,柔腸寸斷,讓妹子內心會碎的故事,比如什麼你辛苦創業為父母啊,從小打工努力拚搏啊,感情一片痴情結果反被無情傷,能有多感動多慘的故事都要整起,然後就是讓大家盡情的去傳播了,這一步就是情感傳播了

(創業啟示錄:只要你仔細的觀察一下,凡是那些會講故事的創業者都有奶喝,翻開成功創業者的故事,哪一個背後不是有一個完美的故事,什麼小時候家裡窮努力奮鬥改變命運,什麼被女友拒絕發奮圖強,所以,上面的啟示就是一定要會講故事)

C推銷與促銷。好了,前面扯了這麼多了,還沒有開始接觸到咱們的女神。下面就是最核心的了,當你前面做了這麼多鋪墊,都是為這推銷的這一最關鍵的做準備,當然理想的狀態就是還沒有開始推銷,這個過程就結束,女神跟你表白了。可惜這種情節都是出現在幻想之中,所以,下面你的推銷之旅開始了,你有以下幾個結局:

A直接表白-被拒絕 前面所有創業前期準備付諸東流,市場是完全不存在的,根本沒有需求,所有的需求都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投入了大量成本之後慘敗劇終

B直接表白-成功 恭喜你,通過前面煉獄一般的準備之後,你終於勝利了,在咱們偉大的納斯達克即將IPO成功

C直接表白-既沒被拒絕,也沒有被答應。你到現在判斷不市場,你可以選擇繼續進入個或者退出市場止損,這個時候你是很難的,你繼續投入這個市場,最終結局還是被拒絕,然後你只能重新二次創業,或者你成功,你IPO走入婚姻的殿堂。

其實在最後赤裸裸的表白之前,你還可以做一次促銷來拉動市場的需求:促銷的方式包括寫情書,唱浪漫的情歌,或者送上99多玫瑰。

(創業啟示錄:當你創業的時候擁有了一個好的產品的時候,還需要善於利用營銷手段,通過促銷,推銷,渠道來獲得你的用戶群,你有可能會失敗,你有可能成功,當不確定的時候,你需要對你的市場需求做一次重新的判斷,是否是繼續還是放棄,或者是二次創業)

第五步:追女生的團隊搭建

追女生還需要團隊,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個世界沒有個人的勝利,只有,團隊的成功。

下面有幾條核心的原則告訴你如何搭建一個追女生的團隊:

原則1 有男有女才是黃金搭檔:這個團隊人員不要太多,3-5人最佳。最好在搭配上有男有女。要求理論上團隊中最少有一人曾經有過多次或者數次戀愛經驗,否則,該團隊不合理。另外,由於你追求的是女生,所以,你需要有對女生很瞭解到人加入你的團隊

該女生還要保證不會愛上你,否則立刻清理出你的團隊。

(創業啟示錄:你的團隊中有經驗和瞭解市場的很重要,還要互補)

原則2 能文能武最理想:這個團隊既要有善於策劃,制定總體追求該女生的戰略家,也要有能夠關鍵時刻可以執行戰略的人,更要能文的人,負責寫情書。能武的:關鍵時刻能衝到第一線幫你解決問題的人

(創業啟示錄:團隊既要有管內的,也要有對外的,業績不好,打不開局面的時候,還要有攻艱的尖兵

原則3 有共同的目標:請注意,這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你幸福,如果有一個其實和你一樣都想追該女生,那你就壞了,這個團隊就會內訌,因為目標不一致,這個人還會在關鍵時刻捅你一刀子。

(創業啟示錄:願景很重要對於創業團隊)

第六步:追女生的經費籌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幾個方法:首先是列入此次追女生的所有花銷,制定一個總的財務報表,最好略有盈餘寬鬆。

接下來就是怎麼找錢了:1 找父母要 2 尋求風險投資(可以找好兄弟做天使投資人,至於天使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將投資目標收為自己所用,不好說 3 自己打工:這個最勵志了的說。

(創業啟示錄:創業者也會面臨創業資金籌集的問題,建議,可以參照上面列出的條目,一一對照)

好了,這一期就先到這裡了,黑馬哥已經告訴你怎麼樣追一個女生了,其實懂得人知道,黑馬哥其實不是教你追女生,教的是你如何創業,不懂的人,那就當是追女寶典吧,下一期黑馬哥要給大家講講怎麼善用大數據追女生啦,敬請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13

【特稿】剛果故事:一家中國公司在非洲創業的奇聞趣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7/147209.html

i黑馬導讀:非洲已經成為中國公司投資的熱土,在那片遙遠的大陸上,有哪些奇聞趣事?中國工廠如何管理非洲員工?中國工人去哪里找樂子?一線工人向《創業家》雜誌講述他最真實、最震撼的經歷。
 
 
 
\(中國工人樂樂所在工廠的廠區,位於剛果(金)利卡西市剛博烏鎮馬奔鬥村)


口述/樂樂
整理/徐利君
 


2011年,我24歲,在浙江一家民營鈷礦采掘及加工企業,從事礦產勘探。次年,我被派往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參與新礦區的籌建與開發。
 
我們一行7人,從杭州出發,經埃塞俄比亞到剛果(金)加丹加省首府盧本巴希市,再乘專用越野車輾轉到達目的地——利卡西市剛博烏鎮馬奔鬥村礦區。全程12000公里。
 
每個去非洲的員工,都是公司的運輸工具。我們就像一支後勤押運分隊,除了自己的隨身行李,還要承擔運輸一部分非洲公司急需物品。7個人,一共22件行李,都是30多公斤的大箱子。單拿我來說,左右各斜挎一臺筆記本電腦,胸口一個單反相機,後背是40升登山包,左手拎一袋藍圖,右手持護照和機票。
 
旅途漫長又無聊。所幸埃航的空姐還算漂亮,身材嬌好,五官立體,長睫毛,大眼睛,眼窩深陷,鼻梁挺直,有點像新疆姑娘,只是皮膚黑了點兒。服務尚可,一路上,為我身邊的印度乘客提供了四份咖哩牛肉飯。
 
途經埃塞俄比亞首都機場轉機。航站樓是一棟三層鋼結構通透玻璃建築,據說也是中國人所建。我用英語詢問轉機怎麽走,對方用標準的中文答:“轉機,那邊!”親切感油然而生。機場安檢處,除了保留內衣褲其它衣物一概脫掉,男乘客拎著褲子到處跑算是機場一景了。
 
候機期間,地勤人員一會兒把我們帶到2號登機口,一會兒5號,一會兒又2號。最後他們決定在7號下樓坐擺渡車。好不容易登上了飛往盧本巴希的飛機,我倒頭便睡。
 
迷迷糊糊中,飛機落了地,乘客就著急忙慌地下飛機。我的兩位同事身手敏捷,早已不見蹤影。此時空姐提示,飛機只是經停。我急急忙忙地跑去找人,人已經坐著擺渡車走了。不一會兒,兩人灰溜溜地跟著新登機的乘客回來了。
 
飛機降落在盧本巴希機場,滑行,可以看到跑道上的條條裂縫。候機樓只有一排簡陋的2層小樓,依稀有我國小城火車站的影子。
 
沒有任何指示,我們只能跟著人流朝著一個小屋走去。拿著中國56式突擊步槍的剛果大兵來回巡邏。進了小屋,發現三個窗口,確切說,是崗亭。排隊過關時,總是有當地人來回詢問。我們都不懂法語,不清楚他們是幹什麽的。海關的人,看著護照,在一個大本子上記錄信息。接著就像是被轟出去一樣,我們在一群剛果警察和海關人員註視下往外走。到了一個門口,不清楚為什麽又被一個胖女人給攔了下來。接我們的黑人同事匆忙過來嘰嘰喳喳說了半天,才把我們放走,只是護照、疫苗證全被扣下了。
 
接機的HR同事告訴我們,黑人會處理好證件的事情,行李也不用管,有人會幫我們取。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行李都會被撬開、搜索一番,值錢的東西很可能不翼而飛。據老同事說,這只是這個機場腐敗現象的冰山一角而已。
 
我們驅車前往設在本市的獨資子公司。
 
盧本巴希市的公路極其簡陋,除為數不多的幾條主幹道是柏油路外,其它的全是土路。汽車過處,塵土飛揚,遮天蔽日。主幹道沒有劃分行車道,看上去也就是雙車道。
 
公司門口是一大段土路,卡車、集裝箱車往來不息,一片繁忙景象。中國保安、黑人保安、黑人警察組成的“國際安保聯隊”扛著槍守衛大門,每有黑人進出,都要經受簡單搜身。辦公場所是一層板房,設施陳舊。迄今為止,獨資公司已成立六年,擁有近300名中國員工、近千名本地員工。其中還有不少中國女生,可以說算是天堂了。接下來我要去的礦區,只有30名爺們兒相依為命。
 


來接我的黑人司機叫佛德,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非洲朋友。身材稍顯矮小,肌肉極為結實。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體質。
 
汽車里音樂狂響,佛德自然地跟著節奏哼唱,一路狂飆,駕輕就熟。第一次接觸這個未知的環境,我保持著足夠的戒心,坐到了後排而非副駕駛。
 
正好是4月,雨季剛剛結束。氣溫舒適,並沒有想象中的炎熱,感覺類似我國的昆明。車窗外是一片類丘陵的地貌,遠處濃密的草原,零星的大樹,構成獨特的稀樹草原。蔚藍的天空上,白雲朵朵,像一群吃草的綿羊在無盡的草原上。
 
佛德的英語不怎麽靈光,我又不懂法語,所以兩人的交流總是磕磕絆絆,有時只能手舞足蹈。我遞給他一袋真空包裝的內蒙古牛肉幹。他找不到開口處,使勁撕咬包裝袋。嚼頭十足的牛肉幹,讓他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Good!”。
 
路過一個破敗不堪的收費站,一群婦女小孩拎著水桶、抱著木盆沖著我們的車子跑過來,把我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才發現他們拎的是冰鎮飲料,抱的是各種吃食,其中有最熟悉不過的可口可樂。
 
“Chinois!Chinois!”小孩們看到我以後大叫著。當我懂得一星半點兒法語後,才知道他們喊的是“中國人!中國人!”那就像我們小時候見到外國人一樣。他們的目的是向我推銷水桶里的貨物,我唯有微笑著向他們擺擺手。
 
直到夜幕降臨,我們才到駐地。一棟兩層別墅,看上去跟國內農村的小樓並無二致。如果說白天的旅程是令人心曠神怡的郊遊,在夜里,我感覺到的就是空曠無際的黑暗。為數不多的小城鎮,都是暗淡無光。
 
晴空萬里的夜晚,一擡頭便能看到璀璨的銀河,感受宇宙的浩瀚。這樣的景象,小時候我在包頭也見過。
 

 
現在佛德已是我們的接待車隊副班長,每個月可以拿到200美金的薪水,算得上當地的中產階級了。大部分人,食不果腹,衣難蔽體。
 
這個國家物資匱乏,多依賴進口,物價很高。利卡西當地大多數人沒有正式工作,要麽務農,要麽幫別人挖礦。
 
利卡西地處隆達—加丹加高原,土壤為貧瘠的紅土,主要農作物包括木薯(一種灌木狀多年生作物)和玉米。人們的耕作方式還是原始的刀耕火種。雨季來臨前,農民燒荒,用自制的鋤頭把地刨好,撒下種子,便不再理會。雨季到來,不僅僅玉米,這塊土地上的所有植物都瘋狂生長,恨不得插根樹枝就能長出一棵大樹來。玉米在旱季成熟,農民不是一次性收割,餓了才下地采摘。
 
木薯是當地窮人的主要食物,塊根富含澱粉,葉子則是最主要的蔬菜。當地人將塊根割下後裝入麻袋綁好,置於河里的淤泥中發酵,曬幹後磨成粉方能食用。因此,這種木薯粉吃起來有一股濃烈的臭味,但當地人卻引以為美食。
 
稍微富裕的人,吃的是一種用玉米粉和木薯粉混合加工而成的面粉。當地人稱之為cima粉,從國外進口而來,每袋零售價10美金左右。
 
無論是木薯粉或是cima粉,“烹飪”手法都一樣。將面粉加水置於鍋中,一邊加熱,一邊用木棍不斷地攪動,直至達到一定稠度。這里所說的“鍋”,其實就是一個奶粉罐,或者其他鐵皮罐。而他們的調料,無非就是鹽巴、辣椒和一種自制的番茄醬。當地的辣椒如小指大小,呈圓形,辣度遠超國內的小米椒。他們也沒有碗筷刀叉之類的餐具,吃飯時,直接用手從“鍋”中抓取面糊糊,捏成團狀(我們稱之為“團團”),蘸著另一個“鍋”中的湯汁——由木薯葉子、洋蔥和番茄醬熬制而成——進食。
 
像這樣的飯食,一天就一頓。有時就靠著幾個芒果、兩根香蕉過上一天。從村里小孩圓滾滾的肚子就可以知道,他們正遭受饑荒。
 
吃肉對他們來說是極為奢侈的事情。盡管當地野生動物眾多,他們自己也養雞、鴨、羊、豬等,但這些都是變現的商品。
 
當地人養雞、養羊或者養豬,都是散養。比如小羊羔產下後,便任其四處遊蕩,自生自滅,只要記住自己放出去的個數即可。等羊長大了,便如數抓回拿去賣了。有時我們去村里買羊,看上哪只就自己動手抓,第一個過來收錢的人便成為這只羊的主人。他們從不為此爭辯。
 
他們散養的豬,我們是絕對不吃的。我們經常看到它們在公司旁邊刨垃圾吃,大廚說這種豬肉有肉蛆。不過土羊倒是肉質鮮美,而且價格實惠,60美金就能買一只。
 
與家畜相比,當地的野味更為中國人喜愛。至今為止,下過我們大廚油鍋的有野鴨、野兔、野狗、麋鹿、穿山甲、蟒蛇……有一次,我們甚至吃了一只被司機不小心撞死的野狼。這些野生動物獵殺起來難度較大,普通人偶然得之,都是賣給我們換錢;在當地菜市場則都能買到,我們最喜歡吃的穿山甲,40美金一只,前年(2012年)還是10美金呢。
 
他們吃老鼠。當地的老鼠個頭肥碩,經常把廚房的貓嚇得亂竄,此時廚房的Madame(我們管黑人大媽叫Madame)便成了貓的保鏢。不過,當地人多信天主教,我們吃狗總是要躲著這幫Madame。如果不小心被發現,她們就要拿著狗毛追著罵我們是“畜牲”。
 
為了滿足中國人對野味的追求,個別人幹起了獵人的行當。我認識一個專門獵殺穿山甲的獵人。他的捕獵工具是一條獵狗,它可以循著味道找到穿山甲的巢穴,然後刨土開荒,將其獵殺。我出價100美金向他購買這只獵狗,被斷然拒絕。
 
在當地開礦的公司,大多擁有自己的農場。也有一些外國人獨立經營的農場,主要從事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
 
我們吃的牛肉,一部分就來自於印度人的農場。據說,印度人在當地養牛已有數十年歷史,他們將自己奉若神明的牛宰殺後就地賣給中國人、歐洲人,以及當地權貴。
 
由於大量農場的出現,部分當地人也逐漸學會了種植多種蔬菜,亦或從農場主手中采購,拿到市場去賣。
 
我們食堂的蔬菜主要產自公司在盧本巴希的農場。每隔三天,負責采購的同事便要驅車120公里前往。有時,廚房短了某些食材,我們便到離礦區60公里外的利卡西菜市場采購。這個菜市場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麽大,主要賣瓜果蔬菜和活禽、生畜,其中最密集的群體是蒼蠅。
 
整個菜場找不到任何稱重工具。當地人賣東西,多以“個”、“摞”、“把”等為單位。比如三個西紅柿為一摞,根據新鮮程度分成好幾摞,價格從500剛郎到100剛郎不等,青菜則按“把”,羊按“只”。我們買的品類和數量較多時,老板定要掰著指頭算上半天賬,然後隨意說出一個總價。
 
在活禽區,賣雞的madame們看到顧客來了,迅速地把兩手伸入籠子中,抓出兩只雞,一擁而上,將我們團團圍住,每個人都嚷嚷著她的雞最好。更有甚者,一把抱住我,非要我買了她的雞。
 
出了菜場,我們便站在路邊拍打身上的雞毛,空氣中彌漫雞糞的味道。
 

 
村子里窮人的衣服,其實就是一塊布。稍有錢的人,便到利卡西中國人開的外貿店買二手翻新的衣服。店內一條全新的“made in china”的牛仔褲要賣到十幾美金。店老板多為浙江人,這群聰明人在國內收購大量的舊衣物,經過處理翻新後,裝在集裝箱內,一箱箱運到萬里之外,賣給這個物資匱乏國家的人民。
 
當地家庭,小孩多則7、8個,少則3、4個。小孩平日無所事事,又沒有玩具,唯一的體育運動就是拿蘆葦包些塑料袋當足球踢。更多時候是在村里刨沙挖土,追逐打鬧,或者到各個廠礦區門口等待垃圾車,想從中淘點有用的東西。
 
人們住在土墻茅草房里。沒有家具,沒有電,更別提家電了。一家人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床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一塊木板,或者一塊塑料紙。條件好點的可能會有一間磚墻水泥房。佛德告訴我,當地蓋房子的原料很貴,1立方米沙子需要90美金,水泥則要120美金。往往需要三四年時間,他們才能蓋起一棟水泥房子,如果中途丟了工作,就只能看著它變成爛尾樓了。
 
窮人唯一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車,也只是為極少部分人所擁有。我所看到的自行車,大多數已破爛不堪:鏈條掉了,車只能在下坡時騎,上坡就得靠人推;剎車片沒了,需要用雙腳控制速度,防止栽跟頭。即便如此,很多人仍然夢想擁有一輛這樣的車,用來運糧食和木頭。
 

 
當地銅礦資源豐富,有些地方開采難度小,拿把鋤頭就能挖出礦石。但私自挖礦,不但要受到法律制裁,有時甚至會喪命他人之手。我的同事告訴我,他曾親眼目睹一位私自開礦者,在公司門口被一槍打死,賣礦石所得的美金撒落一地。
 
因此,他們只能投靠“持槍者”——警察和軍人,替後者挖礦。政府忌憚軍人手中的槍支,對他們私自挖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還能從中分得好處。
 
當銅價上漲時,當地便會出現萬人挖礦的景象。人們拿著鋤頭、柴刀在這片紅土上,豎著挖,橫著挖。如果礦洞塌了,人就死了。死於野礦的人不計其數。
 
只有極少數一部分人,能夠像我們的黑人員工那樣,進入到正規的采礦企業工作。我們公司黑人員工的薪水,多則600、700美金一個月,比如有文憑的管理和技術型人才,少則如臨時工,1500剛果法郎(約為1.75美金,簡稱“剛郎”)一天。大多數生產崗位的員工,基本月薪在200美金左右。這些人,在普通老百姓中是最令人艷羨的了。
 
不僅僅是因為薪水。在這里,他們還可以享受免費午餐——三個“團團”,一條魚,一份蘸“團團”的湯;每年可以領到兩套工作服和一雙膠鞋;還可以得到子女教育補貼和家庭醫療補貼。每天,他們都把工作服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見脫下,下班後走在大街上,把頭擡得高高的。
 
佛德有三個小孩,每年可以得到100美金的教育補貼。窮人負擔不起每年90美金的學費,小孩長大後,只能重複父母的生活:男孩挖礦,女孩結婚生子。
 
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我們公司的黑人員工都會去酒吧暢飲啤酒,喝醉了第二天不來上班是常有的事。在當地,啤酒是大眾消費品,一瓶一升裝本地產的辛巴啤酒只要1500剛郎,一瓶375ml的喜力啤酒比在中國還賣得便宜。只要是個人口相對密集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酒吧林立。哪怕是我們公司大門對面,搭個棚子,擺幾張塑料凳子,就是非洲兄弟的休閑場所,每到周末,我們也時不時前往,暢飲一番。
 
有些人,甚至會在幾天把薪水揮霍殆盡後,跑到公司來鬧事。
 
當地人愛顯擺,特別希望能從我們手中買到他們需要的商品。一般都是分期付款。佛德從我手中買過一部手機,是我在國內花了600元買的天語智能機。我以總價200美金賣給他,足足四個月,他才把所有費用付清。在此期間,他主動加班工作,以獲得更多報酬。
 
也發生過賴賬逃跑的事情。後來,為了防範,我們都是提前跟負責發工資的同事溝通好,每個月從黑人員工的工資里自動扣除需還貨款。慢慢地,中國員工開始放起了高利貸,借50還70或者借100還150。
 
我們生產崗位的當地員工,雖然沒什麽文化,但還算老實本分,幹活踏實。而且就我所認識者而言,他們似乎有一種天生的自信。我曾經和一個剛果司機交談,問他是否會開卡車。他回答:肯定的。是否會開壓路機?會。是否會開裝載機?會。是否會開推土機?會。是否會開挖掘機?會。總之,他會所有的工程機械。我用土語說了一句:“胡扯,你是看開這些車輛的工資都比你高吧!”他沖我呲牙咧嘴地傻笑。
 
有一個員工跟著我們的楊大廚學了兩年廚藝,會炒土豆絲、番茄雞蛋等家常菜,還會蒸饅頭,被別的廠礦高薪挖走了。我們經常拿大廚開玩笑,說他的徒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待遇都比大廚高了。公司培養的一些卡車和工程車輛司機,不是由於偷柴油被追得漫山遍野跑,最後無影無蹤,就是技術熟練了另謀高就。
 
反而那些有文化的人喜歡使壞心眼。公司發生的偷盜事件,多與他們相關。其中有一位員工,擁有盧本巴希大學本科和中南大學碩士學位,在我們公司任技術員,月薪高達1100美金,卻夥同他的堂弟等人,監守自盜,將公司用於檢測礦石品位的價值3萬美金的鑒定儀盜賣。他被公司開除了。
 
當地人有時也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公司實行罰單累積制度,當地員工累積三張罰單,我們有權將其開除。我曾開除過一位員工,很快就被他告上了當地法庭。在那個簡陋無比的法院里,雙方就開除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我夥同他人誣陷的情況,爭論了不下一個星期。最終雖然以他敗訴收場,但他的做法充分達到了損人不利己的目的。
 
當中資公司與當地政府發生矛盾時,我們的黑人員工都無條件地站在政府一邊。一說罷工,他們就會立馬響應,結束後又若無其事地來公司上班。
 
在公司的當地員工里面,臨時工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沒有合同,薪水很低,一天1500剛郎。我仔細觀察過他們中好多人,發現他們似乎從來不吃飯。上午幹活勇猛無比,中午大家吃飯,他們便在一旁休息,到了下午沒了氣力,就開始磨洋工。我剛到剛果的時候,曾就這個現象問過同事,他們告訴我:1500剛郎在公司門口的小攤上能買三個烤玉米,或者三把花生米,一把剛好能覆蓋手心。如果他們花了這些錢,家里的老婆孩子就要挨餓。
 

 
在當地做事業,無論是公司還是員工,需要比在國內付出更多。
 
開礦建廠,成本很高,保守估計是國內的2到3倍。新建一個礦區,從選址到基建再到生產線建設,不論是發電設備、選礦設備、采掘機械、重型卡車、廠房等生產所需的基礎物資,還是桌椅板凳、柴米油鹽等生活物資,要麽由國內出口,要麽從南非進口,運費高昂。
 
除特定的大型機械設備和大宗貨物(如焦炭)外,一般貨物采用船運公司常用的40尺高櫃集裝箱運輸。先走海運,從上海港、天津港或者大連港出發,歷時一個月左右到達南非的德班港;再轉陸運,用卡車運到坎博韋。滿載情況下,全程運費約為12000美元。從南非進口的貨物,陸運價為每噸400美元。遇上著急使用的機械零件,則要通過空運加急配送,運費更高。
 
有些海外公司不具備直接進口設備的資質,需要由國內總部先從國外進口,再出口到剛果(金),往往稅費和運輸費用就遠遠超出了設備本身售價。
 
但是,本地員工才不管這些,他們糟蹋設備的本事比他們操作設備高明多了。
 
比如,開長途卡車的那幫黑人司機,平時看上去畏畏縮縮的,一旦上了車,把上了方向盤,便成了一群瘋子。
 
當地人不需要經過任何培訓,花幾十美金就能買到一本駕照。我們花100美金也能買到一本國際駕照,回國後通過科目一考試便能換成國內駕照。
 
跟佛德一樣,黑人開車都喜歡把音樂放到最大聲,油門踩到底。載著30噸貨物的卡車,在崎嶇不平的黃土路上,時速仍然可以保持100邁以上。整輛車劇烈地晃動,司機也跟著節奏搖頭晃腦,但他們的技術比佛德差遠了。要是半路車壞了,他們就把車連同貨物丟在路上,跳到另一輛車上徑直回公司去了。
 
我們礦區現役有二十多輛中國重汽產的“紅巖”重卡,拜黑人司機所賜,這些車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傷病”。其中,“傷病”最集中的部位在傳動軸,這個零部件的采購頻率長期占據進口總榜第一。
 
嚴重時,卡車底板斷裂,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長短取決於新底板的采購進度),這輛車只能老實地呆在事發地點。最令人費解的是,有幾次車門竟然不翼而飛,國內的采購員差點兒因此發文要求對海外公司負責物資采購申報的同事和相關領導進行調查。還有些卡車徹底報廢了,盡管距離合理的報廢年限甚遠。
 
車禍時有發生,隔壁礦區就發生過好幾起車毀人亡的事故。無所畏懼的司機們給他人造成的災難更多。受害者大部分沒有保險,即使有,也很難從當地的保險公司獲得賠償,至少我還沒見過成功案例。公司司機撞死人,在鑒定為違規的情況下,倒黴的還是公司。前段時間,我們公司發生過一起,賠了死者家屬2000美金。
 
我是不敢坐他們的卡車的。物流部門的同事小王,經常出門辦事,往往找他信任而且聽話的司機,每次出門,一路上不斷提醒司機:慢點、慢點、再慢點。也有勇敢的同事樂於挑戰,從結果來看,運氣都還不錯。
 
一旦發生車禍,當事人受到嚴重創傷後,生還的可能性極低。當地醫療條件極其落後,利卡西只有兩家醫院,一家是吉卡明醫院(剛果國家礦業公司所屬醫院),另一家是一位名叫Telgato的西班牙醫生以其個人名字命名的私人健康中心。後者主要為外國居民和當地權貴服務,住院費普通床位每天70美金,單間200美金。我們有同事曾在此住院,一天的藥費加住院費高達400美金。即便如此,醫院所能提供的服務也極有限,里面最高端的設備是一臺在國內醫院隨處可見的CT機。
 
普通老百姓得了病,可以選擇到吉卡明就診,醫生根據病情有且僅有三種對策:小病開藥,大病打針,病危就註射強力抗生素藥物。很多人只能依靠自身的抵抗力與疾病作鬥爭,他們賺的錢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何況買藥治病。我們公司的黑人員工可享受公司提供的每戶3人的免費醫療。
 
我們公司有自己的醫療服務隊伍,“醫生”都是從國內招聘的護士,只負責輸液和藥品管理,無法對病情進行診斷。公司高層也曾想招聘一兩位有經驗的醫生,礙於每年數十萬元的薪資,不了了之。
 
受了嚴重的外傷,當地醫院,包括盧本巴希的私人醫院,無法提供手術治療。醫生只是擺擺手,聳聳肩,給出轉院治療的建議。
 
我的同事老吳,在2011年春遭遇飛來橫禍,卸礦時,左腳被黑人開的叉車誤傷,發生粉碎性骨折,在利卡西的Telgato私人健康中心進行傷口清理和固定後,被轉送回國,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丟掉了左腳。或許,我們可以把老吳送到首都金沙薩,但誰也不知道那兒的醫院是否具備做這種手術的能力。
 
當地疫病橫行,發病率最高的是瘧疾——一種由瘧原蟲所致的傳染性疾病,癥狀與感冒相似,一旦疏於治療極有可能發展成惡性瘧。惡性瘧死亡率極高,是導致當地小孩早夭的主要流行病。
 
我們出國前一般都要註射三種疫苗:黃熱、傷寒和霍亂。瘧疾沒有疫苗,因此到了非洲後,患病者不在少數。一般的瘧疾只需口服抗瘧藥和註意休息即可痊愈,同事小陳卻差點兒因此喪命:頭天上午人還是好好的,下午突然高燒到40度,伴隨頭痛、厭食、疲乏、畏寒甚至尿血等癥狀,接連一周都只能躺在床上,喝粥度日,註射奎寧(一種治療惡性瘧的藥物)後才將病情控制住。對於得瘧疾的感受,小陳總結道:就像一個失戀的人得了重感冒,頭部還慘遭痛擊。
 
所幸,至今我們的中方同事沒有因瘧疾致死的。但死亡有時離我們很近。
 
物流部門的同事小王就經歷過一起。2012年除夕,跟往年一樣,公司準備了好酒好菜,犒賞三軍。年夜飯一共上了108道菜,領導拿出私藏的茅臺、價值幾百美金的進口紅酒。老李(化名)來自四川,患有哮喘,第一次在國外過年,多喝了幾杯,當場死亡。那天,是他到達非洲的第七天。當地只有土葬,我們不能把他葬在異國他鄉,就請吉卡明醫院用木炭堆出一個火場,澆上汽油,把老李火化了,然後把骨灰帶回國。
 
小王因此抑郁不已,回國休息了一個月才逐漸調整過來。
 

 
除了基建及人工投入,應付當地政府部門的公關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每個月,當地的“有關部門”,包括移民局、商檢局、法院、海關等,時不時跑到公司,二話不說開出一張罰單——金額從幾百萬美金到幾千萬美金不等。我們的經驗是:千萬不要詢問罰款的理由,也不要爭論金額的合理性。
 
公司領導出面了:“萬事好商量,坐下來談談?”
“OK.”
這就意味著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旁邊的秘書趕緊塞上400或500美金小費。
“我們到利卡西的西餐廳邊吃邊聊,如何?”
“OK.”
罰金由此可減至幾千甚至幾百美金。
 
有一次移民局到公司檢查,以簽證程序存在問題為由,把我們的護照全給收繳了,要求以3000美金贖回。當時領導沒同意,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大為光火,拿著護照氣急敗壞地往外走,邊走邊說要給我們好看。領導一看勢頭不對,又是托人,又是花錢,最後花了7000美金才將護照拿回。
 
抵抗是沒有意義的,講道理、講法律也是沒有意義的。不交罰款,他們就貼封條禁止作業,然後由警察出面抓捕膽敢撕毀封條擅自開工的人。一旦到了法院,最終判處的罰金極難改變(一般與最初的罰金相差不大),別忘了,法院也是站在他們一邊的。從這個角度講,當地人還算團結,對外的時候意見出奇地統一。
 
我們的生產線24小時不停歇作業,規定的工作時間是周一至周六合計45小時,周日休息。就工作時長而言,符合當地勞動局的規定。有一天勞動局突然通知,黑人周六不上班,於是所有黑人員工周六都不來上班。經過與上述類似的“談判”,勞動局收取5000美金“罰金”後允許公司把周六工作時間改為半天。
 
時不時,警察把我們出勤的車輛攔住,開口要錢。雖然金額不算多,但招人煩,我們要是不給,他們非得死皮賴臉跟你擡杠半天。
 
為了盡量減少類似的“非生產性事故”對生產造成的影響,每個月,公司會向這些政府部門“進貢”,內部代號“月供”。“月供”的內容根據層級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小頭目每個月1或2袋50公斤裝的cima粉,大頭目是若幹袋cima粉外加幾百美元現金。公司用於“月供”的cima粉超過100袋。除此之外,每逢聖誕、元旦、國慶等節假日,則按不同級別發放100到500美金不等的紅包。
 
不僅如此,當地的政府部門要求繁多。比如,汽車沒油了,要求我們給加滿;辦公室屋頂被風刮跑了,要求我們給修葺好。前段時間礦業廳送來一張施工圖,讓我們去給他們建新辦公樓。還有些部門,缺錢的時候就派人到我們公司,死乞白賴地要錢,不停地念叨“boss maguda”(maguda,當地土語,意為“錢”),令人頭痛不已。
 
依靠搜刮外國公司,當地官員斂財甚多,官越大錢越多。他們組成了這個國家最富裕的階層,他們的子女大多被送往國外讀書,開豪車,喝名酒,出入上流社會,與白人子女交往。退休時,他們帶著大把大把的錢移居海外,誰還管自己的國家會敗落到何種地步呢?
 

 
在非洲,工作之余寂寞無聊,很多人受不了,主動要求加班。所以我們會不斷給自己找樂子。
 
剛到坎博韋時,我們30個人住在一棟老舊的別墅里,沒有電視、網絡等可供消遣的設施。初來乍到,也不敢去酒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來非洲之前,有經驗的同事都會準備一到兩個大容量移動硬盤,里面塞滿了各種電影,相互之間還能互通有無。沒有準備的,只能向同事借用,或者在當地的“移動音像店”購買。“移動音像店”,就是幾個黑人背著光盤到處售賣,只有少量的中文電影——李小龍和成龍的功夫片。他們還向我們推薦非洲和歐美的成人電影,似乎沒有日本的。有一次,我們的廚師拿手機看日本的成人片,幾個黑人員工圍過來,非說里面的演員是中國人。
 
我們組建了“美食家協會”,逢周末,時不時湊點錢買只羊或穿山甲,煮火鍋喝啤酒。協會的“領導者”是素以“愛吃、會吃”聞名的幾名四川同事,當然,敢於殺生也是他們成為頭兒的重要因素。
 
廠區建起來後,接上了衛星寬帶,可以看電視和上網,生活又多了點樂趣。我們接入的是BT Infonet公司(Infonet是一家全球性的通信服務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2005年被英國電信收購後更名“BT Infonet”。)代理的衛星寬帶,1M流量的網絡日收費330美金,40多個人共享,平均分配下來的流量只能看網頁、發郵件、聊QQ等,有時碰上大附件郵件,則需要集中流量。到了晚上,領導的流量配額多,我們每個人只有2、3kb,質量很不穩定。我們重新陷入了無聊,隨後一副麻將的出現讓情況有所好轉。
 
平時,我們更願意通過電話與國內聯系,因為資費相比寬帶網絡便宜不少,每分鐘0.12美元(剛果國內每分鐘0.1美元)。剛果(金)跳過固話階段,直接進入了移動通信時代,目前有大大小小十幾家運營商在該國競爭。實力較強的三家分別是南非電信集團(Telkom)和英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沃達豐(Vodafone)合資的沃達康(Vodacom)、法國電信(Orange,2011年,Orange通過收購中興在剛中電信全部51%的股份進入當地市場。剛中電信由剛、中兩國合作創建,2001年網絡投入使用)以及印度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這些公司正在當地大力鋪設3G網絡,像金沙薩、盧本巴希這樣的大城市已經實現覆蓋。其中,沃達康和巴帝電信也提供寬帶服務,價格與衛星寬帶相差無幾,但信號的穩定性較差。
 
黑人大都用老式的諾基亞手機。在高端超市里也有品牌智能機售賣專櫃,但問津者寡,倒是中國的山寨手機頗受當地人喜愛。在盧本巴希市區,有一條中國山寨手機專賣街,單價在100到200美金。我見過其中一款,功能強大,帶有天線,可以收看衛星電視,當地人對其喜愛有加。
 
再往後,我們有了籃球場和健身房。健身房有兩臺跑步機和一臺多功能健身器,還能打乒乓球。國內電視節目中非洲孩子追著足球跑的畫面蒙蔽了我,我帶來的足球鞋至今也沒能用上。
相比盧本巴希分公司,我們要自由多了,至少不限制外出。倘若我在駐地呆膩歪了,就跟著小王到利卡西采購,逛街買東西。說是逛街,無非就是到黎巴嫩人或者印度人在當地開的超市買點兒中國生產的零食,或者幫朋友買點兒象牙飾品,又或者到白人開的咖啡館吃頓奢侈的西餐(人均50美元左右。我們求政府人員辦事,就帶他們來吃上一頓)。
 
水果成熟時,也去摘果子。當地熱帶水果種類不多,常見的有芒果、香蕉、甘蔗等。摘芒果風險很大,容易被芒果蠅螫傷。芒果蠅是當地一種常見的寄生蟲,傷人的同時會在人皮膚下產卵並繁殖生長,如果不開刀根治,幼蟲會在里面長大,最後咬破皮膚鉆出,期間引起傷口腫大化膿。跟我同屆的女翻譯曾被螫傷過,一周後,她拿刀親手割開皮膚將幼蟲摳出。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就叫小黑(我們管黑人小孩叫“小黑”)去摘,每個芒果100剛郎。村民有的頂著大簸箕沿街叫賣,有的幹脆坐在家門口樹蔭下,顧客要買的話,他們就一溜煙爬到樹上去摘。
 
不乏有使壞的同胞。我們公司外協單位的某國企員工,在當地時常幹些偷竊的勾當。來得早的同事告訴我,他們剛來時,正好是甘蔗成熟的季節。到了晚上,這幫國企員工便去偷甘蔗,一夜之間把一片甘蔗消滅殆盡。第二天村民到公司門口罵街,討公道,鬧得不得安寧,最後賠了200美金才了事。當地關於他們的傳說還有很多,譬如進村掃蕩,三五成群,所到之處,玉米地光了、果樹光了,家禽也全沒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8

【特稿】六間房為什麽值26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8/149365.html

黑馬說:3月17日,宋城演藝宣布以26億元收購互聯網演藝平臺六間房,這家原本不顯山露水的“在線秀場”一下子成為矚目焦點。

 

六間房為什麽能值26億?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創業家》曾於2013年獨家采訪到六間房創始人劉巖,他向我們詳細講述了六間房的商業邏輯。在劉巖的表述中,視頻直播室里的內容變成了關系,關系變成了金錢,金主成了六間房的納稅人。在六間房,內容不再為王,要通過關系來“變現”。

 

劉巖畢業於數學系,他對大眾心理和隱蔽人性的洞察已經得到充分證明。他直言不諱:YY、9158都是六間房的模仿者。當然,他還會打量自己當年在其中險遭滅頂之災的行業,“只有優酷上了市,那些沒上市的還在泥潭里掙紮。”

口述 | 劉巖 六間房創始人

撰文 | 徐利君 劉建強 本刊記者

編輯 | 劉建強

 

“我再也不做沒有用戶關系的產品了”——劉巖談六間房起死回生
 

 

2008年的金融危機,誰也別想融資了。我們相對受到的影響更大,優酷、土豆剛剛經歷完一個融資周期,正好儲備了現金。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用每天出去談融資了,也不開董事會了,關上門,正好幹活兒。我把人分成兩個team,一個繼續做傳統業務,養活大家,另外一個很小,大概五六個人,找另外的水源。我一直想做直播,但一直跟優酷、土豆打,騰不出手來。我們曾經給奔馳的新車發布會做過網絡直播,因為網上受眾多,奔馳覺得特值得,給了我們幾十萬元。當時相比之下這是小業務,我們沒有精力細做,這個時候可以了。

 

按投資圈兒的講法,發布會直播做的是企業市場,很難做大。轉戰消費品市場,我們做過北京的路況直播,甚至還有貓的絕育手術,鮮血淋漓的,但很多人看,有了點社區的樣子。200910月,我們正式開始嘗試演藝直播,就是今天秀場的雛形。這些項目里,演藝增長得非常快,而且用戶之間有互動,我們就想到在直播的基礎上構造社區。有了用戶,你就離錢不遠了。

 

一開始做秀場直播,不知道能掙錢。但是我仔細想過,為什麽以前做的傳統在線視頻掙不了錢。一般人都認為成本過高,但我認為是收入低。你的廣告如果能賣到電視臺一半的價格,肯定掙錢了,但事實是連十分之一都賣不到。為什麽收入低?因為視頻網站不是內容的第一宿主。比如轉播奧運會,可口可樂不可能把80%的廣告預算給優酷,它要放在央視,因為那才是內容的第一宿主。第二個,沒有並發效應。春晚是個很好的例子,20億人在那4個小時里同時看,和1個月30天里一共有20億人看,廣告價值差距巨大。我發現直播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我們的演藝秀場200910月上線,當時已經設計了簡單的虛擬禮物,最貴的是100塊錢1架的飛機,能不能賣出去,沒把握。直到有一天,在辦公室突然聽到同事們大叫,所有人都撲到一臺電腦跟前:一架飛機飛了出來。飛機做好之後從來沒見人買過,讓用戶自願地從兜里掏出錢來,那個感覺太好了。觀眾也都覺得特牛,100塊,大禮物啊。送的人也覺得爽,接著送。當時沒有做動畫,也沒什麽美工,就是特醜的一張飛機圖片,蓋在屏幕上了。過了兩個月我們搞歌唱比賽,觀眾投票,禮物數量占一定權重。那個時候歌手群體已經開始分化成家族了,就有人有組織地出錢支持歌手了,這引來了更強烈的競爭。那次比賽,當禮物通道最後1秒鐘即將關閉的時候,一下子飛出700架飛機。

 

這是2009年,我們當時就瘋了!我們那會兒那麽慘,掙一分錢是那麽難,突然1秒鐘一張破圖片賣出7萬元,大夥兒振奮極了。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特別甜蜜,因為我們知道可以靠這個發工資了。同時,它讓我們看到了一扇門,里面有很多的礦等著我們去采。前兩天,我們的放聲Show比賽出了一個20萬(元)的(禮物),我已經不看了。

 

禮物後面是關系,比人們想象的更複雜,不僅僅是粉絲和明星的關系,還有社區里人與人競爭的關系。關系越複雜的社區,里面的可預期價值就越多。我跟高曉松聊這個,高曉松說是你們的創造嗎?我說不是,這是老祖宗的一個東西。梅蘭芳當年唱京劇,就相當於今天的王菲唱《傳奇》,梅蘭芳的主要收入也不是靠門票,而是臺下老板們的打賞。高曉松說我再給你找一個,1000多年前唐朝的李白,那時候是第一大明星。誰會為唐詩花錢?內容套不了現。但是李白通過寫詩出名了,然後他到各大飯館吃飯不要錢。為什麽?粉絲經濟,關系套現。

 

六間房視頻直播室頁面

 

我並不是說我們在5年前就分析了梅蘭芳、李白,然後才做了這個。我們不具備這樣的智慧,是一步步走到今天,先有了結果,我們才回來看到了這個。開始我們想擺脫在線視頻的困境,覺得通過直播可以做到。做了直播以後,發現用戶同時在線了,社區也就自然存在了。社區里面各類的內容都有,但是慢慢都被娛樂淹沒了,你發現唱歌跳舞就是有人看,唱歌唱得好就是有人聽。然後人就越來越多,加上虛擬禮物的設計,里面的玩法和功能就越來越豐滿,慢慢地就長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我覺得為內容付費的時代在中國階段性地過去了,內容直接套現已經不再是普遍現象。關系套現是打破這個僵局的已知但還未完全驗證的一個方式。不好說內容是不是真的不能直接賣錢了,也許有一天它還會回來,但在當下,我們不能逆潮流而動,得審時度勢構造我們的商業模式。

 

我接觸到的身邊做音樂的那些人,每天還是抱著版權不放,生意都不好。美國也一樣,大的唱片公司不景氣,錄音棚全面倒閉。我認為他們沒有與時俱進,在以內容為中心構建整個商業邏輯的時候,延伸出很多錯誤理念。比如,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你要服務好你的客戶。客戶是什麽?是付給你錢的人。現在的藝人經紀公司、唱片公司還是把藝人當成自己的客戶,每天就是圍繞著這些藝人,把他們照顧得好好的,所有的粉絲,所有真正付錢的人,卻被拒之千里。他們期望用人為制造的神秘感來塑造明星,這離服務的本質越來越遠。更可怕的是像王菲這樣的案例,在五棵松演唱完了,連個謝謝都不說。王菲是可以的,但是濫用這個,就導致藝人認為就是應該這樣,我就是牛,實際上他們把客戶關系弄反了,結果就導致他們不掙錢,全行業不掙錢。而我們的歌手很簡單,不要以為他們不是歌星,周筆暢來北京開演唱會4000人坐不滿,六間房的歌手隨便一個二三線城市的小姑娘,一晚上兩萬人在那兒進進出出很正常。我們的歌手都知道你花錢你就是上帝,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我理應說聲謝謝,你送花給我,我還會說把你名字報出來,當著這麽多人的面感謝你給我捧場,我每天的快樂就是因為看到你的花兒。人家這個話說出來,你就更有動力送第二朵第三朵。這是什麽?這是服務,也是我們說的粉絲經濟。在演出經紀中,不是說用戶不願意花錢,但花錢的方式已經在悄悄發生變化了,這些或許可以證明內容套現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我以前做投資的時候,我們在北京十八里店投資了一個保稅倉庫,是一個美國特大的物流公司特許我們在中國經營。倉庫特別漂亮,地板、貨架都是世界一流的,九十年代的中國沒有那麽漂亮的倉庫。每年美國國慶,大中華區的美國政府官員都是在那個倉庫里舉辦國慶慶典,可見它漂亮到什麽程度。

 

這個倉庫太好了,所以我們那個公司做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那個倉庫做,讓這個倉庫里面的貨物停留時間越長越好,因為這貨物一拿出去,可能一段時間里它占的面積就沒有人再付租金,倉庫收入就降低了。他們所有的精力用於說服客戶能擱一年就不要擱三個月,最好一年這個倉庫都是滿的。幾年下來,那個公司賠得一塌糊塗。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的老板開董事會的時候一語驚人,說你們把倉庫炸了,公司就活了。為什麽?你是做物流的,把貨物擱在這兒,你一年才掙多少錢?你應該讓這貨物今天擱A地,明天擱B地,讓它不停地倒,這個倉庫賠錢你其他的物流服務才能掙錢。就因為有這麽一個漂亮倉庫,你們就老想著

它,把這倉庫炸了,就真成一個物流公司了。所有人恍然大悟,但是又不敢炸。

 

這件事對我們有很多的啟發,我後來做很多事都會想,我現在手里最值錢的東西是不是我那個倉庫?你媳婦特別漂亮,又特賢慧又特什麽

的,但是我告訴你她可能是你事業最大的障礙,因為你天天想回家,天天想跟她泡在一起。你把她休了,沒準兒你的事業就好了。當然這種事兒咱們也不能幹。互聯網時代,就是顛覆主流,老是守著那點兒東西,死的就是你。內容是有價值的,但是一切都以內容為核心展開業務,在互聯網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越漂亮的東西你越要警惕。

 

做秀場的過程中,史玉柱早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對我啟發非常大。他說做遊戲要關註非付費用戶。那時候人們對遊戲還不熟悉,他的話別人聽不懂,我也聽不懂。今天做六間房,我就特別理解史玉柱。他是什麽意思呢?史玉柱說用戶付費不是為了在遊戲里面打怪,不是為了殺這個怪才去買刀,更本質的需求是,那些不付費的用戶成為了付費用戶的觀眾,你3000塊錢買把刀耍起來有人看了。我們今天的秀場也一樣,當一個歌手有更多粉絲的時候,付費粉絲的付費意願就會更加強烈。沒有非付費的上帝就不會有付費的上帝。

 

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啟發。你當著10萬粉絲的面給我送花,跟當著10個人的面感覺完全不同,咱倆之間開始形成某種關系,我就有了明星範兒,我會說謝謝你,然後你再送更多的花兒回來,關系就越來越加深了,然後其他的人也會加入進來。我們給大家制定這樣一個機制,他們在使用的時候找到了各自的感覺,彼此會再互相強化,最後就形成了一種大的消費氛圍。

 

當然這要考驗你的產品能力,要構建一種社區關系,這是基本功。你要在這里面構建不同的階層,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且都有上升到更高階層的可能性。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做這套活兒。服務好非付費用戶,不是說弄幾個客服就行了,完全不是這樣。

 

我再也不做沒有用戶關系的產品了,太可怕了。今天愛奇藝買一新電視劇,原來優酷的用戶就跟著跑過去了,這恐怕是今天優酷土豆模式最大的問題。再比如微博和微信。

 

微博還是一個傳統媒體,以內容為中心的媒體,微信不一樣,是建立在

關系的基礎上,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產品。所以微信必然分流微博或者最終把微博搞掉。我天天在秀場出沒。看到有用戶說六間房是史玉柱做的,我的心里會嘿嘿一笑。

 

 

我們開創了在線秀場這個行業——劉巖談行業變遷
 

 

回顧一下,進入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交視頻行業有兩條發展軌跡,一條從原來的聊天室而來,包括YY9158,一條從六間房這樣原來做在線視頻的網站而來。

 

2009年以前有大量的聊天室,最大的是騰訊、新浪。騰訊聊天室一度是騰訊的半壁江山。聊天是個天大的題材,但是到了2009年,由於種種原因,所有的聊天室都被關閉了。有一些小的聊天室存活下來,比如當時的新浪UC和更小的9158

 

聊天室關掉了,但是需求還在,而且到今天需求也是巨大的。這樣2009年之後就擠出另外兩個產品來,一個就是今天的QQ群。不要以為QQ產生的時候就是QQ群,錯了,QQ群是在聊天室關閉之後才長起來的,以前沒人用,不是主流產品。再往後又有了微信,也是延續了當年的那套東西。另一個就是活下來的新浪UC9158,包括YY。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適應技術的發展,開始做一點兒多媒體化,加語音,加視頻,但本質上還是做少數用戶之間的溝通和聊天。在六間房秀場上線之前,傳統的聊天室都主打10人房的模式,最大的房間也就100人,過了這個數就要分房聊天。

 

但六間房是做媒體出身的,我們天然地就會追求個別人表演、無限人數觀看的模式。當我們把明星和觀眾的比例從110拉大到11萬的時候,整個行業發生了裂變,大家突然發現觀眾會往臺上扔花。這跟10個人時候的動機就不一樣了,人們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比誰對明星的投入更多。這就必須要有個觀眾的規模,達到這個規模了,我們就叫它秀場了。開始的時候,我甚至都不想做房間,我們就是一個大的舞臺,千萬人進來。虛擬禮物不是我們發明的,之前在聊天室里就有,但模式是六間房締造的,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行業。

 

 

2009年的時候,有一些歌手從YY過來六間房。原來的YY社區是非功利的,不賺錢,他們到我這兒來可以賺錢。之後他們中有些人又回到了YY,向YY提出為什麽不能像六間房這麽做。當時YY並沒想做秀場,也不太重視,但他們還是給這些用戶開了個後門,用這個後門嵌入六間房的視頻。這需要用戶到六間房發起一個直播,然後把地址返回YYYY破解這個地址後,就可以在YY的客戶端發布出六間房的視頻來。出了視頻,一些歌手就留住了,但還是沒有粉絲關系和榮譽系統。後來我就給它斷了,再之後YY就找過來談合作。我不覺得有什麽合作的邏輯,鐵定是競爭,咱倆擺明了就是對手。再之後他們就花了兩年時間,照著我們的產品一模一樣做了一套。我當時認為YY面臨很大的風險,因為它的社區本來是非功利的,用戶做了很多時間和行為的貢獻之後獲得了高的等級,突然發現別人花10塊錢就能買到這個等級,整個社區的價值觀就崩潰了。但是YY轉成這套體系以後,用戶的流失率沒有我預計的那麽大,說明YY的產品和運營能力確實很強,值得尊重。

 

這個行業的發展歷史就是這樣。再往下走,大家可能還會繼續分道揚鑣,不好說。六間房怎麽做關系?

 

 

“色情掙不來錢”——劉巖談行業倫理、與矽谷創業比較
 

 

娛樂和低俗永遠很難分開,但是女主播穿個吊帶你就說她低俗,這不好說,我們要看她的言行。我們很嚴格地控制,有100多人在做實時的審核。我們有一套嚴格的規範,比如她的手不能放在她的胸上。我覺得到現在為止沒什麽出格的,出格的話我也不可能坐這兒跟你談了。六間房是一個娛樂的網站,汶川地震的時候,別人把LOGO變黑就行,我們幹脆就徹底把服務停掉一天。

 

我們不會沾惹色情。賬是這麽算的,色情掙不來錢,用色情的方式賺到我們今天的這個收入規模太難了。而且你違規後,有那麽多政府部門在監管,我這個網站就不存在了,也別談啥理想了。在真正的利益面前,為了一個視頻,為了她露一下,太不值得了。

 

但今天的很多互聯網服務確實都涉嫌微妙。不用懷疑,QQ和微信導致了今天很多家庭的解體,這是個事實,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它不是個

好東西,那不是產品設計的初衷,中國的很多互聯網產品都是在經營微妙的,這和美國的互聯網真的不同,背後可能是文化的差異。騰訊的張小龍說,佛家講貪嗔癡,做互聯網,就照著貪嗔癡做,把人們的這些需求滿足到極致就有人用。這個也不一定就是壞,人們在一個遊戲里,在一個秀場里,把自己的另外一面釋放得特別充分,他回到現實生活時會更加平和自然。

 

也因此,我們的互聯網創業,跟矽谷非常不一樣。在美國,人們的關系、需求簡單,創業者就會從技術從功能出發去塑造一個產品、一個公司、一個行業。中國不一樣,人們經常不是為了物品消費,經常是為了類似於關系這樣的東西消費。比如吃飯,在美國吃飯就是吃飯,中國一頓飯里的含義要豐富得多,跟不同對象吃飯的意味有很大不同。Youtube最初是為了視頻分享,傳到中國,就變成了比誰的觀眾更多,微博就變成了比粉絲量、轉發量。美國的創業和中國就是不一樣,但是應該看到,現在中國的創業跟幾年前也是不一樣的。10年前美國出一個eBay,雅虎,Google,中國就出一個淘寶,新浪,百度,這兩年,360,捕魚達人,包括我們,全都沒有西方模式在先,我認為這是中國本土互聯網成熟的標誌。

 

 

匿名才是真實名——劉巖談三種身份及社區構建
 

 

社區產品有三類,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身份。第一類是微信。你微信的朋友多數都是真實的,即使不用真實的名字,別人也都認識你,這就

是典型的第一身份社交。

 

第三類比如新浪微博,其實是假實名,上面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公眾人物,是領袖,給別人講理想,講怎麽做人,這時候其實他不是他自己,他自己都未必相信他說的這套東西。我兩年不寫微博了,因為我老給別人講創業、講理論,其實想想你生意做得有這麽好嗎?成天累得跟狗一樣開發新產品,你還沒到那個層面。這時候微博上的名字既不是實名也不是匿名,一個核心的詞是,也就是我說的第三身份。

 

六間房秀場今天做的是第二身份的社交。你的社會身份是帶不到秀場來的,你得在這兒重新建立一個身份,在一個社區里面建立自己的威望、

建立自己的等級,一點點爬上去。玩兒了半年一年成了老大,但沒人知道他現實生活中是個什麽人。遊戲也是這樣,但是相對來講,遊戲里人跟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夠深入的。

 

當初討論六間房是做匿名還是實名,我們毫不猶豫選擇匿名。匿名才是真實名,人們在匿名狀態下才是最真實的狀態,才會說真話。我們在用戶說明里會這樣寫:我們不鼓勵你用真實的姓名,但是我們會堅持你用真實的性別、身高、體重、興趣、愛好和談吐思想。這個時候你說什麽是真的什麽是假的?這就不是匿名的問題,而成為了他的第二個身份,人生的另外一個角色。我認為每個人到30歲之後應該給自己起第二個名字,因為你前30年是誰、叫什麽,都是父母安排的,30歲後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大部分東西是你自己塑造的。你父母給你起的名字是剛強,你可能性格很溫柔,那麽這個名字就不一定適合你。人們有權利給自己重新起一個名字,但不一定都會去這麽做,那麽,在我們構造的社區產品里,你可以換一個名字做人,做你自己。我認為在與第二身份有關的產品後面,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不是因為它的假,反而因為它包藏著的真。

 

 

社區的構建要有一個等級體系。我們現在有幾十個等級,每一個對應著不同的權限,它往上可以走,往下也可以走。要讓每一個等級的人有榮譽感,跟上面比不足,跟下面比就很驕傲,他在這個社區里不起眼兒,但是到另外一個歌手的房間就可能是老大。要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他既有榮譽,又有危險。在他上面的人可以欺負他,他也可以欺負下面的人,跟真實社會是一模一樣的。你上面的人可以禁言你,或者把你踢出去。我在1萬人面前送花是榮譽,你把我禁言、把我踢出去,那是侮辱。我們的用戶到了很大的級別我們還會給他另外一個功能,就是他隨時可以把下面的一個小用戶拎出來擱到屏幕上,讓你半小時呆在那兒。那真的就是一個很大的恥辱,你可以反擊,反擊的渠道就是往上爬。

 

用戶建立身份的過程就是我們賺錢的過程。但是也不能太功利了,對社區的貢獻方式有多種,上升不一定全靠錢。比如年輕人騷亂,你去勸阻,你就會慢慢積攢你的影響力,你以後還會對歌手有影響力,可以告誡他們不能在秀場抽煙、裸露。人們在這里,有的感覺是現實中不可能得到的:很多高等級的用戶進房間,是一輛勞斯萊斯開進來的,這時所有人都會山呼萬歲,說老大來了。這樣他每天都會來,即使只是露一面兒,晚上睡覺也踏實,這背後是存在感。

 

六間房秀場是一個複雜的、可以自生長、自適應的關系體系。我們還沒有做到極致,但是我覺得起碼這里面給我產生錢了,起碼用戶每天在這兒玩兒了,他們在享受自己的身份帶來的尊榮,或者忍受身份低微帶來的恥辱,享受彼此之間的關系帶

來的快樂與苦惱,並且在苦惱的時候還不離開。我覺得這就是六間房的本質。

 

設立社區的等級讓我們絞盡腦汁。開始是12富,後來是伯爵公爵,國王最大,累計需要10萬元,後來發現半年就達到了,就加了皇帝,30萬元,很快也有了不少。然後大帝、神、眾神之神也有好幾個了。現在他們又在構思創世神。我建議創世神完了改平民,因為老百姓最偉大。同事們都不同意。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劉巖,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作者徐利君,劉建強;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heimage0001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36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207/160240.shtml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胡欣 胡欣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對於以創作為生的人來說,在公眾面前保持神秘感似乎是一種生存之道。

本文系博望誌(微信ID:szszbf)對i黑馬投稿,作者胡欣,編輯小肥人,圖片何瑫提供。

何瑫簡介:《智族GQ》總主筆,非虛構報道知名寫手。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曾任北京大學新聞網記者團團長,曾就職於《中國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以及《人物》雜誌。任職《智族GQ》期間創作了《帝吧風雲》《喊麥之王》《裸奔者範美忠》《風口上的孫宇晨》等較有影響力的作品。

何瑫提議的咖啡館隱匿在北京朝陽區一座住宅區里。就在半年前,我在此地附近先後結識了一位中央電視臺新聞部門的制片人、一位小有名氣的自由撰稿寫手和一位自媒體公眾號的運營主管,並從他們口中得知,這里常年是各路媒體人的聚集地。

何瑫的住處就在此地,離公司不遠。

如果是一個陌生的過路人兜轉於此,定會與一些有著迥異打扮的人士擦肩而過:金黃色的男士貝雷帽,厚底沙灘人字拖,斑馬紋瑜伽七分褲和波西米亞薄紗披肩,哪怕是在入秋後的微涼時節,也不妥協他們挑戰自然氣候的性感與時髦。

但我們的交談,卻是謹慎、嚴肅的。

衛詩婕第一次與何瑫見面的時候也曾有類似的感覺。她在看了那篇寫丁俊暉的人物特稿《控制》後,決定給何瑫發去一封郵件。不久,她從幾十名申請者中被選中,順利拿到了在《智族GQ》雜誌實習的名額。面試中,她與何瑫在一家咖啡館聊天,這位特稿寫手不茍言笑,談話內容永遠圍繞著工作,像極了一位嚴肅的教務處主任。

但在好友魯韻子眼里,這種印象自然存在偏差,何瑫有其隨性、好玩的一面。比如,《喊麥之王》發表前,為了體驗喊麥,兩人曾在KTV包廂里點了MC天佑的所有成名曲目;再比如,他也會偶爾袒露自己內心世界的敏感體味,傾訴感情上的苦惱。

一位記者曾說「文藝男青年即使醜如XX(某知名特稿作者),都會有女生半夜去敲他的門」;魯韻子將何瑫定義為文藝男青的典型反面:沒有神秘化寫作過程,也並未嘗試構建才子做派。

讓何瑫陷入沈默的問題,是他在知乎Live開設特稿寫作課程後,來自外界的些許質疑聲。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在《智族GQ》雜誌的特稿版面里出現,他的名字也時常出現於各路新媒體報道中。旁觀者在談論他的作品時,也在談論其年齡與資歷。

我對面的何瑫遁入思索。他凝神的時候,盯著桌上的某一樣物件(此刻是一杯剛剛喝光的橙汁),眉頭半展,很認真;右手則習慣性地翻動著放在一邊的手機,有節奏地敲打著桌面。

「他們並不了解我。」 片刻後,他說。

1

何瑫近期在WeMedia活動上參與現場對話

熱情

幾個月前,何瑫在與《中國三明治》的訪談中提及「寫作者的焦慮」:他自認是一個焦慮感較低的從業者,這與其對特稿寫作所保持的熱情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記者節當天,葉鐵橋在《刺猬公社》的微信平臺推送了一篇長文,記錄了曾經的《中國青年報》(以下簡稱為《中青報》),和那批一線新聞人的過往種種。何瑫在自己的朋友圈轉發了這篇文章,並將當年沒能成為中青報的正式記者定義為「職業生涯里一個無從彌補的遺憾」。

與中青報正式簽約後,何瑫雖然邁入了報社大門,卻沒能如願加入記者編制,而是被分配到了發行部。那時,如今的新世相創始人張偉作為寫作者開始在《冰點周刊》聲名鵲起,何瑫至今記得此人在某篇評論文章中寫下的一句「偉大的批評者都是偉大的愛國者」,此語背後的見地與視野,令他印象深刻。

但與這些記者們照面時,何瑫從未主動上前招呼或寒暄。他曾幾度申請記者崗,均無果而終。來到理想中的新聞聖地卻不能寫稿,痛苦顯然比駐足門外時更加焦灼。

爭取無望,何瑫選擇離開中青報,同時又做出了另外一個後來令自己蹉跎的決定:他成為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位財經記者。

做此選擇的初衷,是出於對金融世界的好奇,而在之後的工作中,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勉強讀懂同行的稿件。複雜的金融模型與術語讓他興趣索然,所有采訪幾乎都是通過電話溝通,內容則更多圍繞著某些專業觀點展開,缺乏對人物本身的關註。何瑫很快意識到,這不是他喜歡的方式。

2007年,北京大學新聞網記者團提出「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新理念;次年3月,何瑫出任第八屆記者團團長,也是新聞網歷史上第一任民主選舉出的記者團團長。從那時起,他的寫作欲望與觀察力初露鋒芒。

在記者團指導員潘聰平眼中,他是一個善於觀察和思考的記者,在每年由北大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期間,他編采了大量素材,為了寫稿常常熬到三四點;在學術講座中積極挖掘選題,產出了一大批質量不錯的新聞稿。

鮮為人知的是,寫作之於何瑫,也像是另一種救贖。

從甘肅到北京,他如同眾多由小城出走的青年一般,經歷了價值與理想的斷裂。進入大學的第一年,他感到自己的眼界與周遭世界脫節;唯一讓其引以為傲的學習成績,在高手雲集的北大竟也成為了劣勢:睡下鋪的四川同學,高考成績比他高出40分;他對專業不感興趣,成績也處於中下遊,人生第一次體會到自卑的疼痛;社交圈里,他只是謹慎地與老鄉來往,因為,與外面的世界無話可談。

一次同鄉聯誼會上,他向一位學長傾訴苦悶,為了助其紓解壓力,對方將他介紹到北大新聞網試試。成為校園記者後,何瑫像是忽然找到了信念,並在次年毅然轉入中文系,為之後的種種可能開啟了大門。

2

與同事曾鳴參加知乎《職人介紹所》節目錄制

規律

與大多數為人推崇的「天才型寫手」不同,從何瑫的經歷中,似乎很難摸索出其少年時期對人生的思索與規劃。相反,穩定的成長環境塑造了一個不太具有反叛精神的優秀學生:何父是一位中文系教授,在其成長過程中未施加太多束縛;他早於同齡人擁抱書本和閱讀,三歲便能讀報,求學時從不認為念書是件難事;學生何瑫喜歡聽流行音樂,一心希望考上北大,業余時間貢獻給了足球經理與實況足球兩款遊戲。

他同絕大多數高中生一樣,生活在一套標準的作息框架里: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回家,按時看新聞,按時與父親聊天,按時上床休息。但同校的學生常在晚自習結束後留校繼續苦讀,何瑫卻從不超時學習。校方曾一度占用休息日開補習班,何父在家長會上提出異議,卻遭眾人圍攻,你家孩子倒是成績好,我們的孩子還要學呢!

規範的作息規律,在何瑫成為一名特稿記者後仍被沿用,這在寫作者的行當里並不算常見。

與他合作的知名寫手中,原《智族GQ》報道總監蔡崇達就是一位典型的「夜戰」記者。2010年世界杯前夕,二人相識於一篇關於中國足球的報道,作為外援記者的何瑫親眼見識了對方熬夜寫稿、天亮回家休息的工作方式。其間他與《中國青年報》簽約,進入其發行部門,合作中,何瑫白天去報社上班,晚上來到蔡崇達的辦公室協助編稿。

第二個對立面來自於他在《人物》雜誌的經歷。當時正值雜誌初創期:除李海鵬、林天宏、張悅、張捷四名主編外,記者團隊里有如今效力於36氪的張卓,和寫出了《永不抵達的列車》的趙涵漠。從這個編輯部走出來的名字,在後來幾年間,幾乎占領了中國特稿界的半個高地。雜誌社同事多數習慣夜間工作,作為短報道編輯的何瑫也放棄了正常作息,白日休息,半夜趕工。

加入《智族GQ》後,何瑫有意識地將生活規律調整為熟悉的方式。一至三個月寫一篇長報道,看似時間更加靈活,實則向職業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因為不用坐班,在家里隨便玩一玩,很容易半個月就過去了。

何瑫的應對策略,就是再度將自己置入框架:早晨八點起床,九點開始工作,固定的時間里定量完成2000-3000字的寫作,每天完成50頁書本閱讀,準時睡覺絕不熬夜,以及定期健身——這樣的日程安排在過去的三年間從未改變。可他卻執意不願將之解讀為「自律」,這是他自學生時代以來,通過長期的重複而形成的自然習慣,如同吃飯一樣,是本能。

與何瑫的第二次見面,是在其家中。他看起來更加生活化:一件白色的短袖汗衫,一條黑色睡褲。由於長期健身,他維持著勻稱的體態。

何瑫坦言自己是易胖體質,體重的疊增往往伴隨著紊亂的作息。第一次不愉快的增重體驗是在高考查分之後:他的實際成績與預估分值出現31分的落差,誤以為自己失去了去北京大學的機會後,關在家中近二十余天,不間歇地打遊戲;第二次就是在《人物》雜誌工作期間。

為了避免陷入拖稿的焦灼,每次寫稿前,何瑫將更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對采訪素材的消化整理,以及對文章結構的規劃中。真正的寫作,只是一個在已搭建好的文本框架上擴寫的過程。而這個框架本身往往四五千字,細致到對每一個自然段落的內容安排。

同時,他習慣提前動筆,每天事先規劃好的字數會逼自己寫完。創作對於寫手是一個甘苦自知的過程,而何瑫自認是在拖稿與寫作兩種焦慮感里,選擇了程度較為輕微的後者。

3

在操作《帝吧風雲》選題過程中,跟訪前國家隊球員李毅

理性

如果硬要為寫作者分類的話,魯韻子認為可以將特稿寫作者劃分為兩個群體:一類是憑借感覺與天賦創作的靈感型;第二類則是講究結構與技巧的「方法論」者,而何瑫信奉的寫作路徑,無疑屬於第二類。

何瑫時刻保持著對文字細節與邏輯結構的自覺,帶著創作圈難得的理科思維色彩。他也在那些響亮的名字間找到了與之相吻合的線索:海明威、馬爾克斯、村上春樹乃至勞倫斯·布洛克,都強調寫作的技巧與方法。

作家劉震雲在不久前接受何瑫采訪時,切入了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劉說,理清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是一位作家的責任;而許多人說不清楚,是因為數學不好。

這樣的理論如果套用在何瑫身上,恰好能夠形成一條貫穿的脈絡:以理科生身份考入北大的何瑫,在入校初期曾就讀於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而早在初中時代,成績優異、受師長溺寵的他便敢於在課堂上公然指正數學老師的解題手法。成為記者後,同樣的思考模式意外為之敲開了寫作的另一面。

去年,何瑫創作了描寫鹿晗粉絲群體生態的《粉絲帝國》。在一次活動上,PingWest創始人駱軼航從「信息增量」的角度對此稿做出了積極評價:它向讀者提供了大量不為人們所知的事件內幕。而何瑫本人卻並不滿意,在他的評判體系里,該稿在人物形象描寫上用力分散,導致全文完成度不高。由此,他總結出的經驗為:在表達深遠的主旨時,敘事方式一定要是反宏大的,並落實在細刻的人物形象或事件上。

今年操作《帝吧風雲》選題期間,其描寫對象龐雜的歷史脈絡對文章結構的整合提出了新挑戰。在最初完成的版本中,單線性的敘事方法似在閱讀編年史,何瑫希望通過某一具體的人物、事件、意向或者物品,將全文素材整合到一起。最後,他將原本只存在於第一部分的Facebook表情包大戰一役拆離分解,貫穿至敘述的每一個部分,把故事的講述整調為雙時間線結構。

在對待特稿寫作時,何瑫堅稱自己是一個「反靈感論」者,在他看來,所謂的感覺與天賦在固定的寫作周期面前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好像一個性工作者,不可能感覺來了再接活兒」。而在他所接觸的年輕寫手中,對感覺的盲從與輕信者卻不在少數,他認為,通過學習寫作與結構技巧,可以保證稿件質量快速邁過「及格線」。

何瑫的理性除了體現在對寫作技巧的鉆研,更反映了他的創作追求。

早年在《新京報》做實習突發記者時,他曾被臨時指派去肖家河河道給一只黑天鵝拍照。那時正值過年期間,同校的學生大多返鄉,留下他一人在北京。他沿河道一路尋覓,雪已結冰,只得一步步緩慢挪動。天色漸暗,他才終於找到那只天鵝,在河道兩岸來回周旋數個回合後,才拍到滿意的照片。

後來他到《南方都市報》時局版實習,恰逢做兩會選題。為了寫成一篇稿件,他翻閱了過去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偶然發現相較於河道上的黑天鵝追逐戰,他更擅長運用分析思考能力研究報告用詞,推測政策隱喻。何瑫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具備「草莽精神」的記者,突發事件和快速的采編節奏並不是他喜歡做的事;他更願意像是一位研究者,偏好調用智識挖掘具有社會意義的內容。

特稿寫作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這一追求。《帝吧風雲》發表之後,獲得了2016騰訊傳媒獎年度解釋性報道。評語中,不僅肯定了其寫作方式,更強調了報道本身所提供的學術價值。

傳遞

在完成《大張偉:人生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後,魯韻子在何瑫的催促下,才將這篇人物稿轉發至朋友圈。她對此文滿意度不高,轉發時只寫了一句簡短的評價:很遺憾,很多東西沒有寫到。

在何瑫眼中,這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轉發方式,除了無謂的謙虛外,並沒有達到任何實際意義。何囑咐對方:你應該講一講寫這個稿子有什麽心路歷程,有什麽收獲和遺憾,並在最後點明歡迎大家指正。和大多數寫手比起來,他顯然是一個不吝思考與梳理的記者。

在中國的特稿界正發生著一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新媒體的興起,長報道的傳播率大大提升,稿件背後曾一度被忽視的名字,也進入了公眾視野。何瑫,無疑是近年間最常被讀者提及的寫手之一。無論是個人采訪,還是其稿件的傳閱,都為這位年輕的特稿記者增添了行業辨識度。

伴著知名度的提升,質疑也隨之而來。今年九月,何瑫在知乎上舉辦了第一場Live課程:《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收費29元,參與人數高達1114。而後他又於同一平臺,相繼開展了兩場關於特稿寫作的收費指導課。在知乎上的講師簡介中,追隨者們還可以看到他除了非虛構寫作者之外的更多頭銜,在VICE中國、中國三明治、刺猬公社兼職導師。一位媒體公關從業人員曾私下表示,這是作者借著既有名氣套現;而另一些人將之解讀為一種不踏實,他們認為,從資歷看,何瑫似乎還不具備成為「導師」的資格,他應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何瑫本人對此有另一番理解。

對於長期關註特稿寫作的人而言,《南方周末》曾占據著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在這個開辟了中國特稿領域先河的編輯部里,誕生了太多如今已成傳奇的明星記者。在何瑫看來,當年《南方周末》的強勢,除卻記者們自身的才華與實力外,更重要的是在那樣一個人才輩出的特定時代里,這支隊伍占領了特稿界高地,在全國範圍內收割優質寫手。

反觀當下,他認為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何瑫坦言,如他這般年輕的作者,若是放在美國,恐怕還只夠格給別人充當學徒;可在國內,卻被行業大勢推上了一線陣地。

除了維持穩定的稿件出產頻率與質量外,他希望能夠通過分享與傳授的方式,號召更多年輕人關註特稿,甚至參與其中。何瑫說,不但他自己會繼續做下去,也希望更多經驗豐富的特稿人能夠站出來,加入到授業的行列中去。

對於以創作為生的人來說,在公眾面前保持神秘感似乎是一種生存之道。何瑫在面對質疑時,卻堅信馬東說過的一句話: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他的選擇是,繼續表達。

何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68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207/160240.shtml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胡欣 胡欣

GQ總主筆何瑫: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對於以創作為生的人來說,在公眾面前保持神秘感似乎是一種生存之道。

本文系博望誌(微信ID:szszbf)對i黑馬投稿,作者胡欣,編輯小肥人,圖片何瑫提供。

何瑫簡介:《智族GQ》總主筆,非虛構報道知名寫手。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曾任北京大學新聞網記者團團長,曾就職於《中國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以及《人物》雜誌。任職《智族GQ》期間創作了《帝吧風雲》《喊麥之王》《裸奔者範美忠》《風口上的孫宇晨》等較有影響力的作品。

何瑫提議的咖啡館隱匿在北京朝陽區一座住宅區里。就在半年前,我在此地附近先後結識了一位中央電視臺新聞部門的制片人、一位小有名氣的自由撰稿寫手和一位自媒體公眾號的運營主管,並從他們口中得知,這里常年是各路媒體人的聚集地。

何瑫的住處就在此地,離公司不遠。

如果是一個陌生的過路人兜轉於此,定會與一些有著迥異打扮的人士擦肩而過:金黃色的男士貝雷帽,厚底沙灘人字拖,斑馬紋瑜伽七分褲和波西米亞薄紗披肩,哪怕是在入秋後的微涼時節,也不妥協他們挑戰自然氣候的性感與時髦。

但我們的交談,卻是謹慎、嚴肅的。

衛詩婕第一次與何瑫見面的時候也曾有類似的感覺。她在看了那篇寫丁俊暉的人物特稿《控制》後,決定給何瑫發去一封郵件。不久,她從幾十名申請者中被選中,順利拿到了在《智族GQ》雜誌實習的名額。面試中,她與何瑫在一家咖啡館聊天,這位特稿寫手不茍言笑,談話內容永遠圍繞著工作,像極了一位嚴肅的教務處主任。

但在好友魯韻子眼里,這種印象自然存在偏差,何瑫有其隨性、好玩的一面。比如,《喊麥之王》發表前,為了體驗喊麥,兩人曾在KTV包廂里點了MC天佑的所有成名曲目;再比如,他也會偶爾袒露自己內心世界的敏感體味,傾訴感情上的苦惱。

一位記者曾說「文藝男青年即使醜如XX(某知名特稿作者),都會有女生半夜去敲他的門」;魯韻子將何瑫定義為文藝男青的典型反面:沒有神秘化寫作過程,也並未嘗試構建才子做派。

讓何瑫陷入沈默的問題,是他在知乎Live開設特稿寫作課程後,來自外界的些許質疑聲。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在《智族GQ》雜誌的特稿版面里出現,他的名字也時常出現於各路新媒體報道中。旁觀者在談論他的作品時,也在談論其年齡與資歷。

我對面的何瑫遁入思索。他凝神的時候,盯著桌上的某一樣物件(此刻是一杯剛剛喝光的橙汁),眉頭半展,很認真;右手則習慣性地翻動著放在一邊的手機,有節奏地敲打著桌面。

「他們並不了解我。」 片刻後,他說。

1

何瑫近期在WeMedia活動上參與現場對話

熱情

幾個月前,何瑫在與《中國三明治》的訪談中提及「寫作者的焦慮」:他自認是一個焦慮感較低的從業者,這與其對特稿寫作所保持的熱情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記者節當天,葉鐵橋在《刺猬公社》的微信平臺推送了一篇長文,記錄了曾經的《中國青年報》(以下簡稱為《中青報》),和那批一線新聞人的過往種種。何瑫在自己的朋友圈轉發了這篇文章,並將當年沒能成為中青報的正式記者定義為「職業生涯里一個無從彌補的遺憾」。

與中青報正式簽約後,何瑫雖然邁入了報社大門,卻沒能如願加入記者編制,而是被分配到了發行部。那時,如今的新世相創始人張偉作為寫作者開始在《冰點周刊》聲名鵲起,何瑫至今記得此人在某篇評論文章中寫下的一句「偉大的批評者都是偉大的愛國者」,此語背後的見地與視野,令他印象深刻。

但與這些記者們照面時,何瑫從未主動上前招呼或寒暄。他曾幾度申請記者崗,均無果而終。來到理想中的新聞聖地卻不能寫稿,痛苦顯然比駐足門外時更加焦灼。

爭取無望,何瑫選擇離開中青報,同時又做出了另外一個後來令自己蹉跎的決定:他成為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位財經記者。

做此選擇的初衷,是出於對金融世界的好奇,而在之後的工作中,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勉強讀懂同行的稿件。複雜的金融模型與術語讓他興趣索然,所有采訪幾乎都是通過電話溝通,內容則更多圍繞著某些專業觀點展開,缺乏對人物本身的關註。何瑫很快意識到,這不是他喜歡的方式。

2007年,北京大學新聞網記者團提出「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新理念;次年3月,何瑫出任第八屆記者團團長,也是新聞網歷史上第一任民主選舉出的記者團團長。從那時起,他的寫作欲望與觀察力初露鋒芒。

在記者團指導員潘聰平眼中,他是一個善於觀察和思考的記者,在每年由北大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期間,他編采了大量素材,為了寫稿常常熬到三四點;在學術講座中積極挖掘選題,產出了一大批質量不錯的新聞稿。

鮮為人知的是,寫作之於何瑫,也像是另一種救贖。

從甘肅到北京,他如同眾多由小城出走的青年一般,經歷了價值與理想的斷裂。進入大學的第一年,他感到自己的眼界與周遭世界脫節;唯一讓其引以為傲的學習成績,在高手雲集的北大竟也成為了劣勢:睡下鋪的四川同學,高考成績比他高出40分;他對專業不感興趣,成績也處於中下遊,人生第一次體會到自卑的疼痛;社交圈里,他只是謹慎地與老鄉來往,因為,與外面的世界無話可談。

一次同鄉聯誼會上,他向一位學長傾訴苦悶,為了助其紓解壓力,對方將他介紹到北大新聞網試試。成為校園記者後,何瑫像是忽然找到了信念,並在次年毅然轉入中文系,為之後的種種可能開啟了大門。

2

與同事曾鳴參加知乎《職人介紹所》節目錄制

規律

與大多數為人推崇的「天才型寫手」不同,從何瑫的經歷中,似乎很難摸索出其少年時期對人生的思索與規劃。相反,穩定的成長環境塑造了一個不太具有反叛精神的優秀學生:何父是一位中文系教授,在其成長過程中未施加太多束縛;他早於同齡人擁抱書本和閱讀,三歲便能讀報,求學時從不認為念書是件難事;學生何瑫喜歡聽流行音樂,一心希望考上北大,業余時間貢獻給了足球經理與實況足球兩款遊戲。

他同絕大多數高中生一樣,生活在一套標準的作息框架里: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回家,按時看新聞,按時與父親聊天,按時上床休息。但同校的學生常在晚自習結束後留校繼續苦讀,何瑫卻從不超時學習。校方曾一度占用休息日開補習班,何父在家長會上提出異議,卻遭眾人圍攻,你家孩子倒是成績好,我們的孩子還要學呢!

規範的作息規律,在何瑫成為一名特稿記者後仍被沿用,這在寫作者的行當里並不算常見。

與他合作的知名寫手中,原《智族GQ》報道總監蔡崇達就是一位典型的「夜戰」記者。2010年世界杯前夕,二人相識於一篇關於中國足球的報道,作為外援記者的何瑫親眼見識了對方熬夜寫稿、天亮回家休息的工作方式。其間他與《中國青年報》簽約,進入其發行部門,合作中,何瑫白天去報社上班,晚上來到蔡崇達的辦公室協助編稿。

第二個對立面來自於他在《人物》雜誌的經歷。當時正值雜誌初創期:除李海鵬、林天宏、張悅、張捷四名主編外,記者團隊里有如今效力於36氪的張卓,和寫出了《永不抵達的列車》的趙涵漠。從這個編輯部走出來的名字,在後來幾年間,幾乎占領了中國特稿界的半個高地。雜誌社同事多數習慣夜間工作,作為短報道編輯的何瑫也放棄了正常作息,白日休息,半夜趕工。

加入《智族GQ》後,何瑫有意識地將生活規律調整為熟悉的方式。一至三個月寫一篇長報道,看似時間更加靈活,實則向職業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因為不用坐班,在家里隨便玩一玩,很容易半個月就過去了。

何瑫的應對策略,就是再度將自己置入框架:早晨八點起床,九點開始工作,固定的時間里定量完成2000-3000字的寫作,每天完成50頁書本閱讀,準時睡覺絕不熬夜,以及定期健身——這樣的日程安排在過去的三年間從未改變。可他卻執意不願將之解讀為「自律」,這是他自學生時代以來,通過長期的重複而形成的自然習慣,如同吃飯一樣,是本能。

與何瑫的第二次見面,是在其家中。他看起來更加生活化:一件白色的短袖汗衫,一條黑色睡褲。由於長期健身,他維持著勻稱的體態。

何瑫坦言自己是易胖體質,體重的疊增往往伴隨著紊亂的作息。第一次不愉快的增重體驗是在高考查分之後:他的實際成績與預估分值出現31分的落差,誤以為自己失去了去北京大學的機會後,關在家中近二十余天,不間歇地打遊戲;第二次就是在《人物》雜誌工作期間。

為了避免陷入拖稿的焦灼,每次寫稿前,何瑫將更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對采訪素材的消化整理,以及對文章結構的規劃中。真正的寫作,只是一個在已搭建好的文本框架上擴寫的過程。而這個框架本身往往四五千字,細致到對每一個自然段落的內容安排。

同時,他習慣提前動筆,每天事先規劃好的字數會逼自己寫完。創作對於寫手是一個甘苦自知的過程,而何瑫自認是在拖稿與寫作兩種焦慮感里,選擇了程度較為輕微的後者。

3

在操作《帝吧風雲》選題過程中,跟訪前國家隊球員李毅

理性

如果硬要為寫作者分類的話,魯韻子認為可以將特稿寫作者劃分為兩個群體:一類是憑借感覺與天賦創作的靈感型;第二類則是講究結構與技巧的「方法論」者,而何瑫信奉的寫作路徑,無疑屬於第二類。

何瑫時刻保持著對文字細節與邏輯結構的自覺,帶著創作圈難得的理科思維色彩。他也在那些響亮的名字間找到了與之相吻合的線索:海明威、馬爾克斯、村上春樹乃至勞倫斯·布洛克,都強調寫作的技巧與方法。

作家劉震雲在不久前接受何瑫采訪時,切入了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劉說,理清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是一位作家的責任;而許多人說不清楚,是因為數學不好。

這樣的理論如果套用在何瑫身上,恰好能夠形成一條貫穿的脈絡:以理科生身份考入北大的何瑫,在入校初期曾就讀於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而早在初中時代,成績優異、受師長溺寵的他便敢於在課堂上公然指正數學老師的解題手法。成為記者後,同樣的思考模式意外為之敲開了寫作的另一面。

去年,何瑫創作了描寫鹿晗粉絲群體生態的《粉絲帝國》。在一次活動上,PingWest創始人駱軼航從「信息增量」的角度對此稿做出了積極評價:它向讀者提供了大量不為人們所知的事件內幕。而何瑫本人卻並不滿意,在他的評判體系里,該稿在人物形象描寫上用力分散,導致全文完成度不高。由此,他總結出的經驗為:在表達深遠的主旨時,敘事方式一定要是反宏大的,並落實在細刻的人物形象或事件上。

今年操作《帝吧風雲》選題期間,其描寫對象龐雜的歷史脈絡對文章結構的整合提出了新挑戰。在最初完成的版本中,單線性的敘事方法似在閱讀編年史,何瑫希望通過某一具體的人物、事件、意向或者物品,將全文素材整合到一起。最後,他將原本只存在於第一部分的Facebook表情包大戰一役拆離分解,貫穿至敘述的每一個部分,把故事的講述整調為雙時間線結構。

在對待特稿寫作時,何瑫堅稱自己是一個「反靈感論」者,在他看來,所謂的感覺與天賦在固定的寫作周期面前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好像一個性工作者,不可能感覺來了再接活兒」。而在他所接觸的年輕寫手中,對感覺的盲從與輕信者卻不在少數,他認為,通過學習寫作與結構技巧,可以保證稿件質量快速邁過「及格線」。

何瑫的理性除了體現在對寫作技巧的鉆研,更反映了他的創作追求。

早年在《新京報》做實習突發記者時,他曾被臨時指派去肖家河河道給一只黑天鵝拍照。那時正值過年期間,同校的學生大多返鄉,留下他一人在北京。他沿河道一路尋覓,雪已結冰,只得一步步緩慢挪動。天色漸暗,他才終於找到那只天鵝,在河道兩岸來回周旋數個回合後,才拍到滿意的照片。

後來他到《南方都市報》時局版實習,恰逢做兩會選題。為了寫成一篇稿件,他翻閱了過去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偶然發現相較於河道上的黑天鵝追逐戰,他更擅長運用分析思考能力研究報告用詞,推測政策隱喻。何瑫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具備「草莽精神」的記者,突發事件和快速的采編節奏並不是他喜歡做的事;他更願意像是一位研究者,偏好調用智識挖掘具有社會意義的內容。

特稿寫作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這一追求。《帝吧風雲》發表之後,獲得了2016騰訊傳媒獎年度解釋性報道。評語中,不僅肯定了其寫作方式,更強調了報道本身所提供的學術價值。

傳遞

在完成《大張偉:人生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後,魯韻子在何瑫的催促下,才將這篇人物稿轉發至朋友圈。她對此文滿意度不高,轉發時只寫了一句簡短的評價:很遺憾,很多東西沒有寫到。

在何瑫眼中,這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轉發方式,除了無謂的謙虛外,並沒有達到任何實際意義。何囑咐對方:你應該講一講寫這個稿子有什麽心路歷程,有什麽收獲和遺憾,並在最後點明歡迎大家指正。和大多數寫手比起來,他顯然是一個不吝思考與梳理的記者。

在中國的特稿界正發生著一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新媒體的興起,長報道的傳播率大大提升,稿件背後曾一度被忽視的名字,也進入了公眾視野。何瑫,無疑是近年間最常被讀者提及的寫手之一。無論是個人采訪,還是其稿件的傳閱,都為這位年輕的特稿記者增添了行業辨識度。

伴著知名度的提升,質疑也隨之而來。今年九月,何瑫在知乎上舉辦了第一場Live課程:《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收費29元,參與人數高達1114。而後他又於同一平臺,相繼開展了兩場關於特稿寫作的收費指導課。在知乎上的講師簡介中,追隨者們還可以看到他除了非虛構寫作者之外的更多頭銜,在VICE中國、中國三明治、刺猬公社兼職導師。一位媒體公關從業人員曾私下表示,這是作者借著既有名氣套現;而另一些人將之解讀為一種不踏實,他們認為,從資歷看,何瑫似乎還不具備成為「導師」的資格,他應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何瑫本人對此有另一番理解。

對於長期關註特稿寫作的人而言,《南方周末》曾占據著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在這個開辟了中國特稿領域先河的編輯部里,誕生了太多如今已成傳奇的明星記者。在何瑫看來,當年《南方周末》的強勢,除卻記者們自身的才華與實力外,更重要的是在那樣一個人才輩出的特定時代里,這支隊伍占領了特稿界高地,在全國範圍內收割優質寫手。

反觀當下,他認為特稿寫作的手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何瑫坦言,如他這般年輕的作者,若是放在美國,恐怕還只夠格給別人充當學徒;可在國內,卻被行業大勢推上了一線陣地。

除了維持穩定的稿件出產頻率與質量外,他希望能夠通過分享與傳授的方式,號召更多年輕人關註特稿,甚至參與其中。何瑫說,不但他自己會繼續做下去,也希望更多經驗豐富的特稿人能夠站出來,加入到授業的行列中去。

對於以創作為生的人來說,在公眾面前保持神秘感似乎是一種生存之道。何瑫在面對質疑時,卻堅信馬東說過的一句話: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他的選擇是,繼續表達。

何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