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焦虑液晶屏 TCL再祭“聚龙模式”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30/151858.html


10月29日,TCL集团发布三季度,前三季“1.53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36.07%”的成绩单,显示其已走出跨国并购和金融危机引致的下滑期。

然而,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仍然十分焦虑。

“夏普、三星、LG等是本土彩电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在中国的面板投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企业在面板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对于最近几个月来国内此起彼伏的液晶屏投资,李东生当天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取态。

年 初《电子信息业振兴规划》吹响集结号后,国内液晶屏投资热潮自8月以来不断发酵,京东方北京8代线、夏普南京6代线、龙腾光电昆山7.5代线、广州 LGD8.5代线和三星苏州7.5代线等投资计划相继抛出。但在李东生看来,这些令人振奋的彩电上游投资多数都由夏普、LG、三星等外资对手主导,“中国 的彩电巨头必须真正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线”。

李东生透露,TCL正在与国内其他彩电同行、京东方等本土液晶屏企业,以及深圳等地方政府探讨建设一条真正由中国彩电企业拥有控股权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

TCL再谋自产液晶屏

“目前该项目还在探讨中。”李东生谨慎地对记者表示,为了改变上游液晶屏受制于人的局面,TCL集团一直在与其他彩电同行,以及地方政府和面板业者进行建设高世代线的合资谈判,然而到目前这一投资计划还在谈论中,投资地点是在深圳还是成都也没有完全敲定。

按照李东生当天给出的建设路径,TCL无疑仍将自建液晶屏的希望寄托于“聚龙模式”。早在2006年,TCL、创维、康佳和长虹四家彩电巨头就联合技术提供方京东方试图在深圳建设一条名为“聚龙光电”的6代线,但由于合作方分歧等种种原因该计划出现了夭折。

一条高世代液晶屏生产线的投资动辄200亿-300亿元,尽管包括TCL在内的本土彩电企业一直尝试向液晶上游突围,但此前由于资金和技术两大掣肘,一直未能成行。

以 TCL为例,其除了尝试参与“聚龙计划”外,还在2007年传出与夏普合资建立液晶面板7.5代线的计划,但后来夏普选择了放弃。2008年4月,TCL 集团终于与三星电子合作在惠州建设了年产能达到800万台的8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并且在惠州和成都建设了总产能超过700万台的两个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项 目,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液晶屏项目。

由于在上游液晶屏领域缺乏话语权,TCL长期饱受液晶面板缺货和价格上涨的痛苦。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TCL多媒体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同比上升105%,但是由于液晶面板价格上涨利润并没有明显提升。”

“ 三星、LGD将要在国内投资的高世代面板不仅不可能解决中国平板企业的困境,而且可能在中国市场培育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李东生告诉记者,CRT时代国内 的彩虹集团是绝对的彩管领导者,而在上海永新等其他7大彩管厂中中方也至少占有50%的股权,这才保证了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而在目前的液晶面板投资中,中 方很难获得控股地位。

据悉,三星电子、LGD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向其自身的彩电企业提供就近面板供应,以及规避中国可能出现的关税壁垒。

李 东生强调,国内企业主导建设高世代液晶生产线在资金和技术上问题不大。其中,资金方面,“我们作为投资方只要找到前期注册资金就可以,其实更多的资金还是 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银团贷款,从目前来看政府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北京京东方8代线和合肥6代线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技术方面,TCL表示,国内唯一掌 握高世代面板核心技术的京东方是谈判对象之一,而随着面板技术日益成熟开放,购买部分技术专利的成本也在降低。

另外,重祭“聚龙模式”,会不会重蹈当初内部分歧重现的覆辙?对此,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告诉记者,“内部分歧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国的彩电巨头要认识到这是其进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最后机会了。”

“4+2”渐进

TCL集团财务状况的改善,无疑是其再次对液晶屏投资跃跃欲试的前提之一。据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底,TCL集团的贷款余额为49亿元,而存款余额为45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大大下降。

而根据TCL集团当天发布的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其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了26.16%,而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净利润达到1.53亿元,同比上升了36.07%。

更为重要的是,占TCL集团销售收入62%的TCL多媒体的盈利情况继续得到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3亿港元。另外,TCL通讯三季度也出现了1389万港元的盈利。

TCL集团曾在2007年提出“4+2”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战略,4大集团即TCL多媒体、TCL通讯、泰科立电子和TCL家电,2大业务群就是物流与服务业务群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目前,随着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改善,TCL集团的“4+2"战略又有了新的进展。

李东生告诉记者,“我们率先对泰科立电子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入管理层及员工持股。” 按照TCL集团10月28日的公告,TCL集团将把其手中拥有的泰科立电子集团45%的股权以1.28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赵忠尧等23名高管和6家投资合伙企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06

中铁上海一项目或无“证”打广告 开发商难掩焦虑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5/2040529.s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上海10月份出台二次楼市调控相关政策后,却再次出现连夜排队买房的现象,楼市似乎红火依旧,然而开发商的焦虑心态却无法掩饰。
昨日 (11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铁置业集团位于上海的项目——中铁中环时代广场在报纸上刊登了楼盘广告。记者查询了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 屋管理局官方网站,没有看到该楼盘取得了预售许可证。一位广告业人士透露,如果工商部门严格查处,很可能将处以数十万元的罚款。
上海市工商管理局广告处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证实,楼盘禁止在未获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刊登广告,一旦违规刊登广告被发现,将予以处罚。目前,上海市对没有预售许可证就刊登广告的情况查处尤为严格。他表示,将就此事进行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询问了项目的营销策划部门。该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楼盘有没有预售许可证,记者无权知道,而是否违规也与记者无关。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表示,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就刊登广告的做法,以前也出现过。这一方面说明有关部门对房地产预售广告的监查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说明开发商并不看好年底楼市的走势,因此急欲刊登广告蓄客,争取一旦获得预售许可证就能迅速卖房。
广告楼盘查无此“证”?
11月3日,上海某媒体在A32、A33版刊登报道称,上海多个高端住宅延期上市,原因是预售证 “卡了壳”。在报道列举的47个楼盘中,中铁置业集团开发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赫然在列,而在“推迟时间”一栏中更写明取得预售证将 “推迟到11月月底”。
然而第二天该报的C8版上,却出现了中铁中环时代广场的整版广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个楼盘广告中没有刊登楼盘的预售许可证号。根据2006年上海市工商局的规定,楼盘在获得预售许可证前禁止通过新闻媒体刊登广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查询了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网站,以及由该局主办的网上房地产,了解上述楼盘是否已获预售许可。根据规定,所有已获得预 售许可证的项目都会在上述两个网站公布楼盘的销售信息。但是,记者以“中铁中环时代广场”和开发商的名称——上海中铁市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关键词进行 搜索,均未找到该楼盘相关信息。
中房信集团分析师薛建雄协助记者查询了与中铁有关的所有楼盘预售信息,仍未能找到其获得预售许可证的任何信息。薛建雄表示,如果在上述网站均看不到楼盘的预售信息,则意味着该项目很有可能未获得预售许可证。
公司:是否违规与记者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致电该项目售楼处,询问是否已获得预售许可证。接听电话的销售人员却说,是否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情况下刊登广告与记者没有关系,并不需要向记者出示预售许可证明。
记者随后又致电该项目的营销管理部门,该部门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也给出类似回答称,是否违规和记者无关。
上海市工商管理局广告处的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刊登楼盘广告是违规的,上海市工商管理局将派专人调查中铁中环时代广场的广告,若属实将予以处罚。
分析师:违规打广告因急于蓄客
“其实有不少楼盘都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就刊登广告,因为如果仅仅依靠开盘前10天积累客源,时间根本不够。”薛建雄透露,类似中铁中环时代广场这样未获得预售许可证就打广告的楼盘并不是个案。
他表示,一般楼盘蓄客周期长达3个月,而按照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规定,楼盘在获得预售许可证10天以内就要开盘销售,仅仅靠10天的时间来招揽客户,对于开发商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很多开发商利用监管的“空子”,心怀侥幸地刊登广告。除了中铁中环时代广场,其他楼盘也有类似情况。只是多数较为隐蔽,而像中环时代广场这样高调的,还属少数。
据薛建雄分析,开发商明知违规,依然急于卖房,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发商不看好后市。他认为,从目前来看,到今年年底时,楼市整体趋势不佳将成定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1

新书《他们比你更焦虑》即将出版 东方愚

http://www.zhanghua.org/?p=4155

这本书的前身是最近两年我在《南方周末》上的财经人物报道。这两年我大约做了40篇人物报道。我从中挑选了20多位,按照德国心理学家弗里兹•李曼(Fritz Riemann)的人格模型,将他们同样分为四类:忧郁、分裂、强迫和歇斯底里。然后分析他们为何会如此。

本书我新写的文字有6万余字,主要是在每一个人物后面,加上了一篇采访前后有趣或雷人的花絮,或者站在现在的时点上进行的重新思考。这种重新思考是 很神奇的。我有时会觉得自己当初是那么幼稚,但是,就像我笔下的人物一样,谁没有个成长过程呢,最重要的是,我会坚持写,坚持思考。

这本书会在12月初出版。由蓝狮子操刀,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过程颇费周折,原先的书名曾被新闻出版局枪毙过。幸好内容没有做大量删减。

序言:大佬为何焦虑

文/马克

端午小长假,交替着看两样东西,世界杯足球赛和《他们比你更焦虑》书稿,虽然后者的一些篇目曾在《南方周末》财富版出版前的大样上看过,但经张华 (东方愚)回炉再造,尤其是加上了交代采访经过的心得和感想之后,重读时便有了慢镜头——多角度回放进球的感觉。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制度变迁 和经济崛起,财经记者的本分,就是从不同侧面,原汁原味地记录这其中的经典画面。这本书中的20余幅人物素描,连缀起来,正是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历程中的一 幅经典画卷。

经历了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已从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沙漠,突变成世界第二大商业森林、全世界商人趋之若骛的淘金宝地。而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家,亦从边缘走到舞台中心,无论个人财富,还是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商业环境始终保持着独特性。首先是政商关系。在西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清楚,“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商人与政府打交道, 规则与内容基本上是简单透明的。在中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政府往往同时扮演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角色,并且掌握无比丰富的商业资源,对商人而言,这是巨 大的馅饼,也是巨大的陷阱。

其次是守法与犯规的关系。这里的法与规是泛指,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红头文件。谁都知道,中国改革是在邓小平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 就是好猫)和“灯论”(绿灯快步走、黄灯跑步走、红灯绕道走)指导下启动的。在一个变化剧烈的转轨国家经商,循规蹈矩意味着死路一条。但是,犯什么规、什 么时候犯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回望三十年,因犯规而功成名就的人,数量也许只是因犯规而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的人的一个零头。

第三是财富与社会的关系。对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财富也许是最现实的信仰,因此,公众崇拜财富。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富不仁”的说法渊远流 长,并在当代被一个又一个落马首富所印证,而落马首富多大程度上是自身作孽,多大程度上是制度牺牲品,公众又没有耐心辨识。于是,夹在强势政府与感性舆论 中间的中国企业家,处境颇为微妙。

第四是产权关系。经过三十年改革,国有资本仍然主导中国经济,这几年还有国进民退的趋势,这就注定了产权这个困扰过楮时健、潘宁和倪润峰的问题,还 将继续困扰下一代国企经理人。当然,受产权问题困扰的不仅是国企经理人,民营企业,尤其是早年由多人共同创业的民营企业,产权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决定着 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前景。

张华在本书中写到的20余个财经人物,焦虑者大都与处理上述四个关系有关。一句话,在中国营商,只掌握西式商业技能或只懂得中式处事之道都远远不够,只有那些将西方技能与本土智慧融会贯通的企业家,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性。

张华是一个自律到苛刻的人,他在后记中称“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任何一篇人物报道满意过。受到较大好评的几篇,我始终认为完全是自己幸运,采访到了核 心的人物,讲出了核心的过程,而我又恰好做出了核心的判断。”这话绝不是矫情,他跟我说看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录片《This is it》时曾热泪盈眶,我有些不解,问哪个场面让他这样,他说,是迈克尔反复校正一个前奏音符那个场面,他为迈克尔的精益求精而感动。

其实,对一名记者而言,采到核心人物、讲出核心过程、做出核心判断,有这“三核”,工作就堪称完美了。

共事一年半,张华“雷”住我不止一次,我还记得2009年7月他写的一篇业务讨论文章,其中讲到“无论采访还是写作,内心格局要大,始终把自己作为 商业世界中的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同时对笔下的财经人物应有敬畏心,这样做不一定是为了采访和写作本身,更是为了我们对商业世界的真实感知和思考。”

一个27岁的年轻人,能有如此认知,不禁令人感慨。

德隆前高管王世渝希望媒体和企业“既不相互冲突,也不相互勾结,也不老死不相往来。企业应善待媒体,尊重媒体。同样,媒体也应该善待企业。这样的企业才会健康,这样的媒体才会赢得更多读者。”对此,我深以为然。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是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大病初愈后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名言,也许正是这种心态,他才能把苹果公司重新带上巅峰。

就用这句话,与张华,与诸位读者共勉吧。

 

 

马克

2010年6月16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11

新书《他们比你更焦虑》后记:写作的幸福与酸楚 东方愚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92924862.html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最初萌生出版《他们比你更焦虑:中国富豪们的隐秘忧伤》一书的想法是2009年10月底,我到台北出差。一天晚上突然问自己:你一直以来所坚持做财经人物报道,横向来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什么选择的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

简单而言,这里面有热点人物的原因,有《南方周末》风格的原因,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关注的这些民营富豪,大都有着共同的特征,那便是焦虑(Anguish)二字——无论这种焦虑是生性使然,还是遭遇不幸,抑或乐极生悲。

虽然本书近半文章的前身是我在《南方周末》的财经人物报道,但这并非一本单薄的作品集。我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按照“焦虑”的主题筛选出来20多个人 物和群像后,将他们分成为4个类型(忧郁、分裂、强迫和歇斯底里),每个类型前面以一个小故事开头,引申、延展及当章的主题。而在每篇文章之后,我附上了 一篇千字左右的“马后炮”,里面多是采访前后的花絮,或与当事人共吃的一顿酒,或其豪华别墅一隅,或是他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后的激烈反应。这些细节是 凸现一个人性格的重要素材,我逐一写来,并有意无意向读者再“爆点新料”,以使本书更厚实也更有趣。

《南方周末》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一点是精益求精。从2008年5月至今的两年间,我在《南方周末》写了几十位财经人物,收获甚大。当然呈现在纸上的文字只是一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启发和思考最重要。

这种认真和坚持不是没有负作用,那便是有时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反而使思维和表达打了折扣。我想这可能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

一般而言,先做记者,再做编辑,然后至专栏作者,是一个媒体人比较正常的演进路线。但对我来说,这一路线正好是反过来的。我大学和研究生时所学专业 都是财经,研二时有天写了一篇经济评论,向当时刚创刊、号称要“做中国第一新闻周报”的《新周报》投稿,没想到被用作了社论。这无异是莫大的鼓舞。我也一 发不可收拾,向更多的媒体投稿撰写经济评论,曾有一段时间每月稿费过万,我被同学们取绰号为“学生首富”;不过激情过后,我仅选择《上海证券报》等两三家 媒体固定写专栏,因为我知道自己会从事媒体这一行当的工作,质比量重要,羽毛比收入重要。

毕业后我在《南方日报》做了两年的财经编辑,同时继续做着专栏作者。因为是一家之言,如果逻辑得体,文字又干净,文章整体还是有质感的,最关键的是 下笔也是轻快的。我收获最大的便是在《上海证券报》上的“商业PK堂”专栏,记得《风光尤努斯,寂寞李允成》一文发表后,金融学界的不少朋友与我取得联 系,社科院世经所的何帆博士一度以为我是一位“小老头”;而《徐文荣和吴英:同乡不同命的财富寓言》使得横店集团邀请我到横店一叙,我起初以为是鸿门宴; 最有趣的是《悠哉贝克尔,痛乎吴敬琏》一文,吴敬琏老先生在飞机上看到后,向人打听到我的手机号,有天晚上我正在上班,电话那头传来听起来并不算老道的问 好声,随即称“我是吴敬琏”,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以为是有朋友涮我,差点回一句“我是厉以宁”……

絮叨这些并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对逝去的那段轻快写作时光的怀念。那个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思考和写作者。每天都在读书,看一些资料和报告,灵感 来得很多很快,而我几乎悉数做了记录,并写下心得,有的成了日记,有的则发表出去。离开《南方日报》前后,我和胡润合作著写《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 年》一书,延续了写专栏的那种风格,下笔同样轻快、流畅,有时会天马行空,但整体不失严谨。

一切的改变从进入《南方周末》开始。之所以加盟《南方周末》,是有一天怀疑自己是在“闭门造车”——判断力和价值观固然重要,但你毕竟没到过现场,没与自己笔下的企业或人物接触过,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遗憾。

进入《南方周末》后,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完全改变,以前那种规律的写作被打断,要不断出差,不断采访,不断探究事实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专栏也几乎 要停下来了。我不是一个木讷之人,所以浸淫其中,积极出动,每次都是收获颇丰,不亦乐乎。但一个问题随之出现了:财经事件大都是没有现场的,面对你眼前的 人物和事件,你每向前一步,隐约觉得真相反而退后了两步,旧的疑团解开,新的疑团就出现了。这种探索过程对记者个人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问题是,采访和调 查完毕后,打开电脑,开始写作,却不知从何写起、如何表达,甚至提纲也列好了,逻辑也梳理清楚了,却还是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一宿。

整理本书的初稿时,我仿佛又看到一个又一个通宵达旦的星期二(《南方周末》最晚交稿时间是星期三早上),自己的困顿和落寞。当然,我极少放编辑的鸽 子,而文章质量还比较稳定且不乏所谓的佳作,但是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任何一篇人物报道满意过。受到较大好评的几篇,我始终认为是自己完全是幸运,采访到了 核心的人物,说出了核心的过程,而我又恰好做出了核心的判断。

这种对自己的近乎苛求和对写作那种莫名的敬畏有时会被人视为一种造作,我也会嘲笑自己有些神经质。但是我还是很难释然。有人问我是不是《南方周末》 这一平台的无形压力,我说不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我首先是在为自己而写作,只是最后把产品“卖”给了报纸而已,所以要爱惜自己的文字。

当然也有时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比较糟糕,你去采访,发现所有的门都向你关上了。有时候,你知道里面有官商勾结,但苦于找不到证据;也有时候,你 只想了解当事人的商业模式,而他恰对媒体心存戒备。这些情况都令人沮丧。不过尽管有时报道做不出来,但我仍会写不少心得在日记里。我喜欢写作并非因为我是 记者。我喜欢杜拉斯的一句话“写作就是触知”,更欢斯蒂芬·金在其《论写作》一书结尾处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写作对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 面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有些跑题了,回到本书上来。现在呈现出来的每一篇东西我都花了很大的心血。但在读者看来,未必全是上乘的。庆幸我是一名记者,以后可以继续通过《南方周末》与读者交流,以改进和勉励自己。

再一次感谢《南方周末》给我的这一平台。感谢我曾经的同事、前《南方周末》经济新闻中心总监马克(现任《财经》副主编),正是当初与他一家快餐店相 谈甚欢,使得我有机会加盟《南方周末》。也感谢我的两位编辑吴传震和顾策,他们是我在《南方周末》原始报道的第一读者和指正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给予我帮 助和支持。同时感谢我的部门同事肖华等人,一个不断碰撞和互相学习的团队对一位记者和写作者来说尤其重要。

感谢胡润。正是2008年和他合作出版的《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年》一书,进一步催发出我对财经人物报道和写作的激情和兴趣,也使得我在《南方周末》的产品一脉相承。

感谢《上海证券报》《周末画报》《商界评论》等提供给我一亩三分的专栏,使得我敦促自己不断积极思考和写作。感谢这三家媒体的专栏编辑沈飞昊、朱曦、胡浩等老师和朋友。

感谢赵代波、周为筠、唐松风、陆新之、张红霞、洁尘、朱芳文、张桓、李浔阳、程涛、叶檀、廉洁等在写作路上给过我帮助和启发的朋友。一路蹒跚走来,有众多良师益友的指点,我的步子正变得轻快。

更要感谢我的出版人吴晓波和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编辑王留全。是他们当初对我的厚爱,使我的文字能够以图书的形式出版。王留全是我处女作《胡润百富 榜:中国富豪这十年》的编辑,也是本书的编辑。他的严谨和务实令我钦佩。我做了记者后浮躁了不少,他就像一个如影随形的好友,鞭策我踏实一些,并畅快表达 自己的观点,写出更好的文字。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湘湘。每一次出差采访,都是她为我打点好行囊;每一次深夜写作,她总忘不了沏上一杯茶放在我书桌旁;有几次因为太投入、我晚上说梦话都是笔下的财经人物,而她被惊醒后从未曾打断我的美梦。她的理解和体贴,鞭策和鼓励是我写作路上最大的财富与慰藉。

                                                                       张华(东方愚)

                                                                2010年5月9日于广州家中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6

患上iPad2焦慮症 平板電腦「去iPad化」生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0/xOMDAwMDIyNTUxOA.html

「iPad降價後,我們也被迫開始跟著降價。」3月9日,一位萬利達平板電腦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市場上大量國產平板電腦廠商在iPad的衝擊下市場開始變得前景莫測。

消費者們開始徘徊:雖然萬利達這款基於Android2.2系統、配備雙核處理器、攝像頭的平板電腦可以看高清電影,但整體的觸控流暢感遠不如iPad。最重要的是,2700元左右的售價和降價之後的iPad已經相差無幾。

這是國內平板電腦廠商的集體寫照。

國內平板的集體焦慮

「iPad2發佈後,國內許多做平板電腦的廠商一下子覺得十分迷茫。」汪洋的手上有30多個國內平板電腦客戶,他是永中軟件移動事業部總經理,不停有客戶把產品拿過來找他們定製office軟件。

「受iPad2衝擊最大的是那些做零售終端的品牌。」汪洋指出,在他接觸的這幾十家客戶當中,大家都開始意識到要和iPad區別化競爭,否則沒有出路。

自去年iPad引爆平板電腦市場以來,很多國內廠商加入平板電腦的戰團,既包括漢王、愛國者、萬利達這樣的消費電子大廠商,也有原道、藍魔、智器等生產Mp3、MP4的小企業,就連做零售的國美電器也發佈了自己定製的FlyTouch(飛觸)平板電腦。

由於這些平板電腦大都在外觀、尺寸等方面和iPad相似,它們被稱為「iPad—like」。可是,正因為它們長得太像iPad,煩惱接踵而至。

「我們的配置比iPad更高,所以再降價的空間也不大。」上述萬利達經銷商告訴記者,雖然他一天能出貨100多台,但是iPad仍然對其構成較大威脅。

受到衝擊的國內平板電腦廠商比比皆是。漢王的TouchPad B10報價高達6000元左右,如此高的價格導致乏人問津。

「國內平板電腦和iPad正面對抗是沒有前途的。」曾在硅谷從事了多年平板電腦研發的無錫矽鼎科技CEO陳海雷指出,過去和蘋果產品相比,中國的平板電腦還有價格優勢,但蘋果通過供應鏈的優勢以如此低的價格銷售iPad,國內平板電腦廠商必須轉變策略。

陳海雷認為,中國平板電腦的未來是Android系統加上行業深度定製,例如矽鼎科技正在為醫療、汽車客戶深度定製專業平板電腦。「只有和運營商深度合作,並走行業定製的道路,才能避開蘋果的衝擊。」陳海雷表示。

而 永中軟件的汪洋也發現,他的客戶中專注行業定製的平板電腦廠商受iPad衝擊都很小。他舉例,和iPad定位迥異的e人e本就很少受到衝擊,iPad主要 定位為娛樂功能,而e人e本找準了辦公市場,受到許多政府官員及企業高管的歡迎,它附帶配備了可以批註文件的電子筆功能,這些是iPad所不具備的。

「原來我們要向客戶去推銷讓他們接受定製軟件的理念,但現在都是他們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定製。」汪洋告訴記者,許多平板電腦廠商正在尋求類似的「去iPad化」生存。

行業定製優勢和風險

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iPad畢竟是一款為普通消費者打造的電腦,它在醫療等專業行業上應用前景將比較有限,這給其它平板電腦廠商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到 現在為止,iPad在行業上的應用還侷限在展示、營銷等小範圍的領域。」台灣工業計算機的龍頭企業研華智能總經理江明志告訴記者,iPad現在被廣泛用在 餐館點菜、產品照片演示等簡單的行業領域,這些應用對平板電腦的要求並不高,但要想擴展到更深的行業應用,iPad將會十分困難。

以醫療行業需要的平板電腦為例,江明志和他的同事們調研了許多醫院後發現,將來醫生們需要拿著一台平板電腦到各個病房檢查患者的病情,以實現電子化醫療辦公,隨時調取患者信息。

「iPad的插口可擴展性很差。」江明志指出,iPad上只有一個接口,可擴展性很差,並不符合醫生們的需求,「醫生們需要平板有條碼掃瞄、RFID標籤讀取等功能,但是iPad都沒辦法擴展」。

此外,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醫院要求平板電腦可以用酒精全身水洗消毒,這點iPad也無法做到。江明志指出,iPad無法佔領醫院這樣的特殊定製平板市場,即使是從醫院資產管理上來說,iPad作為一台通用設備,也很容易丟失,而特種定製的設備,通常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由 於iPad採用了封閉的操作系統,導致用戶很難在其基礎上做深入的軟件二次開發,無法實現較深入的行業應用。作為一款為普通消費者打造的平板電 腦,iPad並不能滿足需求迥異的行業定製,業界普遍預計,在酒店、物流、汽車等領域,定製化的平板電腦將會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因此有一部分平板電腦廠 商也希望進入這一領域。但做了多年行業定製的江明志警告道,消費電子廠商進入行業定製平板電腦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包括華碩、宏碁、聯想、富士康 在內的大廠都在幾年前想過進入平板電腦的行業定製領域,但大都不成功。

研華的產品經理侍作儒也表示,要進入行業應用領域,企業需要建立起一套十分齊全的銷售支持體系,包括軟件協作、售後維修、上門服務等,並需要在行業上有很深的客戶資源積累,這都非一兩年可以建立起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8

Google的移動互聯網焦慮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9/2OMDcyXzM1ODM2OQ.html

Google收購Moto確實是IT界的一枚重磅炸彈,但放在Google的發展史當中,這不過是100多起收購當中的一起。真正不同之處在於,此前Google的收購是基於擴張,此次收購卻是基於防禦;此前的收購基於自信,此次的收購卻可能是基於焦慮和恐慌。

最顯而易見的恐慌來自投資者。

2011 年8月16日,Google的市值約為1740億美金,但PE只有約19.5倍,換言之,投資者對Google未來幾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預測約為20%,這 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Google正在成為一家「平穩增長型公司」。實際上,在其2011年6月30日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中,Google的收入超過了市 場預期,營收達到90.3億美元,同比增長32%。在業績超預期和推出Google+的雙重推動下,Google股價從6月中旬的470美元一路沖高至 620美元一線。

但是,千萬不要將這看作純粹的利好——在過去一年,Google的股價曾於2010年12月達到640美元以上,換言之,如果不是Google+的刺激,其股價已經從最高點下跌了30%。在此期間,投資大亨索羅斯,在徹底退出對沖基金前夕,已經把Google的股票清空。

投資者的恐慌到底源自何處?90%可能來自移動互聯網的挑戰。

根 據調研公司ComScore報告,Google在2011年7月份在美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的佔有率略有下滑,比6月降低了0.4%,但依然高達65.1%; 也就是說,Google在桌面市場上依然佔據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Google依靠搜索排名、AdSense、顯示廣告的收入依然豐厚,但是據估算,來自 移動搜索的廣告收入只有約10億美金,遠低於YouTube、DoubleClick相關顯示廣告,後二者都是收購而來。

這是因為Google在移動搜索市場的佔有率低於PC市場?遠非如此。Google在移動搜索市場的全球佔有率超過97%!何其壟斷。而且全球市場中,Android平台已經佔據了首位,接近50%。

Google的移動搜索壟斷地位為什麼沒有帶來更大的市場收益呢?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盈利模式與PC互聯網有著巨大的不同。業務模式差異是問題的核心,是Google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可能戰略轉型的重要依據,也是Google破解未來增長難題的重要根源所在。

首 先,我們知道Google在PC互聯網的業務模式採用的是一種「曲線救國」方式。也就是說最終用戶免費使用它的開放平台,通過關鍵字競價排名收費,為 此,Google為了吸引流量,不惜通過AdSense將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給合作夥伴。但是,如你所知,你使用PC的時候,擁有一個10~20英吋的 PC屏幕,每屏顯示了大約20~30條搜索結果。在屏幕的上下兩地以及右側,都是Google的廣告位。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2.4~4英吋的手機屏幕 呢?你搜索出的結果也就是5條左右,而且已經將屏幕佔得滿滿的,你能容忍裡面充斥如此之多的廣告嗎?也正因此,移動互聯網上的「Google盈利模式」很 大程度上失靈了。

其次,不能不注意到的是,大多數人使用PC和使用手機的動機是有很大分別的。使用PC的時間大多數是在公司內部,很大程 度上使用的是PC的計算功能,強大的軟件支持能力是PC的核心競爭力,而作為「工作人」,搜索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務於工作的;而使用手機的人,多半是為了私 事,是「消費人」,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有閒時間,這種情況下使用搜索的概率會大大降低,而且搜索的內容也更加傾向於八卦、體育等個人化內容,相應搜索頁面 的廣告價值也會大大稀釋。這種看似細微的差別,實際上會造成重大的用戶價值差異。這也是在手機終端上,FaceBook和Twitter關係型產品能夠更 具市場價值的根本所在。

最後,我們還應該理解的是,從長期看,90%以上的廣告都是「強迫性」和「討厭」的,因此整個廣告市場是有邊界 的。作為一家希望在網絡投放廣告的企業,如果已經在Google PC版本上投入了廣告,面對FaceBook等社區網絡的誘惑,那麼要不要在Google的移動搜索上重複投放呢?事實上,廣告市場佔一國GDP的比重具 有很大的穩定性,對一家大公司的投入也有極限,一旦達到這個邊界,只是蛋糕重分的問題。

如上理由已經足夠說明,Google依靠搜索技術 換取廣告的路徑是有邊界的,最大邊界就是網絡廣告市場本身的規模。因此,Google收購YouTube、AdSense,做Google+不過是為了在 不同的網絡廣告形態上佔據更大的份額。如果這種商業模式一旦被打破,那麼,Google獨步天下的搜索技術就變得非常尷尬,無處發力。

與 之相似,Google牽頭打造了OHA聯盟和Android平台,可以說在市場佔有率上達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每個Android手機廠商都可以定製自 己的界面,而且可以繞開Google的搜索、地圖、郵箱等應用,這種情況下,開放、免費的Google如何實現盈利的閉環呢?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未來 PC市場也不過10億數量級,且趨近飽和;移動終端市場卻高達百億數量級,遠遠未飽和。Google如果不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造出新的盈利模 式,Android也好,搜索技術也好,恐怕很大程度上要賠本賺吆喝。

可以說,Google收購Moto從短期看是為了維護 Android產業鏈,是為了專利防守;但是,長期來看,從業務模式角度卻存在著兩個岔路:向左走,Google的社區、LBS、手機支付等業務做得非常 成功,找到了業務模式,則可能放棄Moto的硬件業務;向右走,Google如果不能在移動互聯網複製AdWords和AdSense的成功,則不排除學 習蘋果,自己開發手機、電視,並將Android帶向相對封閉,走上鋌而走險的路子。

對於Google如此,對於蘋果、 FaceBook、微軟、亞馬遜也是如此,在移動互聯網平台上,誰能率先找到最佳的商業模式,誰就可能獲勝。畢竟,對於它們而言,錢不是問題,甚至,人也 不是問題——真正成問題的是規律:極少有企業在兩次大型業務模式變革中都取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穿越了大型機、小型機、PC、互聯網時代的IBM 「太爺」,穿越了PC、互聯網時代的蘋果「大叔」、崛起於網絡時代的Google「大哥」、方興未艾的FaceBook「外甥」,或者一個全新業務模式的 Someone都有機會成功。

(作者為中興通訊品牌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0

鳳凰新媒體轉型焦慮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16/100306065.html

從微博到快博,在不斷推出各種社區產品的同時,鳳凰新媒體加強著自己的互聯網基因,但還沒有從轉型的焦慮中完全解脫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姍姍 朱以師
鳳凰新媒體CEO劉爽。

 

  鳳凰新媒體(NYSE:FENG)是一家很難定義的公司。「它既不是一個純粹的媒體,也不是一個純粹的互聯網公司。但在互聯網已經沒有純粹媒體意義上的門戶的機會的時候,它又從夾縫中走出了一條路。」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曾這樣評價。

  在上市路演中,鳳凰新媒體CEO劉爽被多次問到這樣的問題:鳳凰新媒體是中國版的什麼?劉爽給出的回答是:「我們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從傳統媒體中分拆上市的新媒體,沒有先例。」

  「第一」是一個令創業者既驕傲又焦慮的詞,這意味著要解決的是一些別人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面對風起云湧的互聯網新概念及其帶來的高估值,劉爽一 直在試圖從內容驅動轉向技術驅動,淡化傳統媒體色彩,強調互聯網基因;但另一方面,傳統媒體的品牌和情結又難以割捨,技術轉型的人才門檻及巨大投入,多少 讓人舉棋不定。

  9月9日,鳳凰新媒體對外宣佈,正式推出輕博客產品——測試版快博(Quick Blog)。這是它向新媒體靠攏的最新一步。快博的上線,被鳳凰新媒體公司內部視為自5月完成赴美IPO後的頭等大事。公司為此專門成立平行於原有研發部門的「產品部」,針對這款產品的年內總投資額將達2000萬元人民幣。

  但是,已經在微博上失敗過一次的鳳凰這次能成功嗎?從傳統媒體向具有社區性質的新媒體轉型,絕非易事。脫胎於鳳凰衛視的鳳凰新媒體,打出了優質 內容提供者的口號,現在已躋身中國五大門戶網站之中,未來的目標是成為電腦、電視和手機「三屏融合」的新媒體。在成功上市融資之後,鳳凰新媒體內在的矛盾 並未完全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轉型試驗也是所有正在考慮轉型的傳統媒體都關心的話題。

從微博到快博的躊躇

  劉爽說,如果要給出定義,鳳凰新媒體應該是一家按照互聯網機制和規律運營的、有著很強媒體基因和魂魄的新媒體公司。

  鳳凰新媒體一直驕傲於「五大門戶之中自己更像一個媒體」,自認在影響力、公信力和價值觀輸出的層面強於對手。但是,上市四個月以來的股價表現證 明,市場似乎對於鳳凰的「媒體」優勢沒什麼興趣——公司股價一路下跌,早早便跌破發行價;9月9日快博發佈當日,盤中股價更很不領情地一度跌至5.4美元 的新低。與11美元的發行價比,已相當於殘酷「腰斬」。

  而反觀其競爭對手——中文第一門戶新浪網,2009年效仿Twitter對外推出微博,儘管這款SNS產品目前尚未盈利,但憑藉兩年來聚集起的 上億用戶,新浪已搖身一變,從「互聯網媒體」那單一而過時的形象,轉變為時下最令業界追捧的龐大互聯網社交平台,在商業模式上,具備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 間。

  一款微博產品,令新浪股票再度大紅大紫。這無疑驗證了以社區為核心的Web2.0基因所蘊含的爆發力更容易刺激資本市場的神經。

  劉爽形容自己執掌的這家公司,是那種「遠看不是非常有吸引力、但經得起觀察和品味的姑娘」。但面對新浪憑微博獲得的成功,這個出身於華爾街、同時又充滿媒體情結的掌門人,與他的公司一樣身處矛盾之中。

  「鳳凰新媒體一直處於矛盾中,基於過往的執行力,相信可以痛並快樂著。」劉爽所指的,正是貼著「媒體轉型」標籤的鳳凰新媒體,其以內容為導向的媒體基因與以社區為導向的互聯網基因之間的矛盾。

  「也許我們過於穩健,我們也在反思,是不是不夠擁抱一些風險……」劉爽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承認,從幾個月前評價「微博是個屁」「不過是讓大家發發牢騷的平台」,到將之定義為互聯網門戶的「標配」產品,自己的確經歷了一番思想轉變。

  「他原來不看好微博這種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一位鳳凰網內部人士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稱,劉爽對鳳凰「新媒體」的定位,主要還是立足於傳統門戶的思路:用互聯網媒體傳統的操作方法——專題,來給網民更全面和深度的報導體驗。

  「新浪和搜狐做專題,更多是對內容的拼湊和堆積,而我們會更注重做策劃。內容素材上都是一樣的,但我們在角度上會考慮多一些。」前述鳳凰網人士認為,「對新聞的思考更專業」正體現出鳳凰新媒體自身的傳統媒體基因。

  但微博在幾次重大社會事件中發揮的巨大影響力讓劉爽吃驚,他承認自己低估了微博的發展空間和價值。

  「首先低估了有關部門的包容度,另外我也低估了社會在變化——尤其是消費媒體的方式在變化。」劉爽解釋說,用戶消費媒體的方式正在進入一個以「淺閱讀、淺交流、淺思考」為特徵的時代,微博契合了這個趨勢。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這個時代。」劉爽說,「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必須擁抱時代趨勢。」

  2009年,新浪在Facebook和Twitter之間最終選擇了後者,上線時亦頂著國內幾大同類網站被監管部門「噤聲」的壓力。但是兩年運 營,新浪微博被用戶成功認可,推動「自媒體」興盛的同時,也推高了產品的監管成本。此後,幾大門戶紛紛效仿,除騰訊集結平台之力,在用戶數上與新浪微博尚 有一拼外,其他幾家難以複製新浪的成功。

  2010年6月,鳳凰網也推出了微博產品。「當時領導也下達了希望員工拉客的指標,還有獎勵。總之利用鳳凰品牌,利用高端人群,同時也想到在專題裡推。」一位網站人士回憶,所有新浪經營微博的方法,鳳凰網全都照學一遍,但始終無法聚集足夠人氣。

  鳳凰新媒體脫胎於鳳凰衛視,在從電視媒體向互聯網媒體的轉型過程中,信息的載體發生改變,但內容不變,精英傳播的本質亦不變,因此可以說直接吸 收了「鳳凰」的品牌影響力。但是,從互聯網門戶向SNS平台的轉化,僅指望「鳳凰」的品牌來吸引高端用戶顯然不靠譜。就連「鳳凰」品牌中最黃金的資源—— 眾多鳳凰衛視的主持人,雖然基本上都開通了個人微博,卻並沒有被公司要求必須優先使用鳳凰網微博。

  「主持人基本不用,事實上連我們員工自己都不用這個。我們的用戶群很少,體驗又差,我們在技術上、產品設計上,都跟不上。」一位鳳凰網員工這樣評價自己的微博產品。

  「在鳳凰,一直以來都是內容部門在帶著技術來走,而不是產品為導向的工作思路。」他說,「技術在我們這是一個支撐角色。很多媒體性質的互聯網公司都是這麼做的。」

  就連分管快博、無線和視頻業務的鳳凰新媒體執行副總裁王育林也不否認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鳳凰不是一個新技術新產品驅動的公司。」他說,在鳳凰的血液中,六成為媒體基因、四成為互聯網基因。

  2011年春節後,鳳凰新媒體決定上馬輕博客產品,並將產品定名為「快博」,最終僅留下三個員工來負責微博產品運營。

  對於快博的定位,鳳凰新媒體CFO劉千里介紹為「針對高端人群,以話題為導向、以優質內容驅動的類Facebook產品」。此外,快博將更專注於個人興趣,不會像新浪微博那樣面臨較大的監管風險。商業模式方面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但劉千里預計,未來「廣告還是大頭」。

  輕博客的最原始模板,依然是來自美國——創立於2007年的Tumblr.com。它沿用了傳統博客的形式,但是圖文、音視頻等多媒體格式的內 容發佈更為容易,同時又添加了SNS站點的訂閱轉發功能,進一步增強交互性,成為更好的展示個人興趣與個性的空間,因此被認為是舊有博客的替代產品。在國 內,創新工場旗下的點點網以及盛大的「推他」皆是輕博客產品,並先於快博半年問世。而測試版快博用戶界面的設計和基本功能配置,與目前國內同類產品中口碑 最好的點點網相比,沒有太多差異性。

  先有微博的失敗,快博又何能成功?要做一個面向主流高端用戶的產品,但高端用戶怎麼去接受這個產品,鳳凰新媒體是否想清楚了?「SNS等基因確 實不是鳳凰天生的東西。」劉爽向財新《新世紀》記者指出,快博產品的挑戰主要集中於需要「敏銳發現消費者需求在哪裡」,但他依舊認為,SNS產品不可能取 代門戶的媒體傳播價值,「結構性的調整可能性會非常大,但絕對不會是取代」。

  「我們一定要參與這場戰役,不能缺席。」不過劉爽仍保持了一貫的謹慎,「快博是一種佈局,我們不會大量投入進行硬推廣,更多還是依靠產品本身和鳳凰的品牌。」

視頻:向娛樂妥協?

  事實上,這種對互聯網潮流產品的保守與穩健,也正是鳳凰新媒體在媒體與網絡之間微妙游移的一個縮影——當然,劉爽稱之為融合。

  赴美IPO和超額配售,讓鳳凰新媒體一共募集了1.6億美元的資金。鳳凰新媒體COO李亞表示,這筆資金將有三個用途:提升內容生產的質量、數 量和種類;強化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包括針對無線互聯網的佈局;提升市場營銷的能力。鳳凰新媒體希望,在投資這些領域的過程中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劉爽制定的戰略佈局中,除了發展以快博為核心的SNS產品,另一個介於媒體與網絡之間的領域——視頻,是2011年公司業務發力的另一重點。

  在眾多視頻網站不惜以一集100萬元的高價競購影視劇網絡獨播權的今天,劉爽卻表示,鳳凰真正有黏性的視頻發展方向是新聞資訊。劉爽對自己的差 異化競爭選擇給出了三大理由。他認為,首先,長視頻的用戶忠誠度不高,新聞資訊則容易傳達對價值觀、內容呈現方式的認同,用戶忠誠度不會輕易變化;其次, 大片長視頻承載的廣告形式有限,除了開頭和結尾,能放廣告的機會很短;第三,相對來說,短視頻更適合手機等移動互聯載體。

  胡延平比較看好鳳凰視頻的這一另類模式。在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所做的「用戶最喜歡觀看的網絡視頻內容」調查中,單選模式下,新聞資訊佔比最高,達18.86%。調查也顯示,新聞資訊視頻用戶黏性也更好,用戶觀看新聞資訊類視頻的時長平均值為7.06小時/周。

  也有互聯網業界人士認為,現在進入網絡視頻領域,鳳凰新媒體還存在很大挑戰。目前鳳凰視頻的瀏覽時長,與優酷、土豆、搜狐視頻、迅雷等前幾大視 頻網站相比要低很多,未來能否以視頻資訊和紀錄片搶佔市場份額還不確定。此外,鳳凰視頻的營收大部分來自付費點播,主要包括鳳凰衛視的各類節目。而目前網 絡視頻市場上主流網站如優酷、土豆等,主要營收還是以廣告為主。鳳凰視頻以獨家資源對抗互聯網海量資源的收費模式,能否成功延續也有待考驗。

  但劉爽認為,視頻業務上,鳳凰新媒體的機遇比問題多。「根據CNNIC的報告,未來三年內網絡視頻廣告規模將達到100億元,現在才不到20億元的規模。」至於收費模式的問題,劉爽表示,培育和擁有一定規模的用戶後,可以採取後收費模式從廣告主身上獲利。

  為進一步擴大視頻內容數量,2011年5月中旬,剛剛完成上市的鳳凰新媒體召開視頻戰略發佈會,啟動鳳凰視頻「鳳鳴計劃」——與全國400餘家 電視台和流媒體生產機構合作,在全國拓展2000名專業拍客,挖掘第一手鮮活獨家的視頻資訊內容,並展開廣泛的內容購買與合作,打造中國最大的視頻資訊平 台。目前鳳凰視頻60%多的流量來自於鳳凰衛視的內容,按計劃,明年來自鳳凰衛視的內容對流量的貢獻佔比可能會降到30%。

  除了舍大片而取資訊,鳳凰新媒體的視頻業務也在商業的指揮棒下於價值觀與點擊率間游移。2011年8月,劉千里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對外透露,今 年下半年公司也將嘗試擴大娛樂方面的視頻內容。而據一位鳳凰網的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證實,「要不要做娛樂」的問題一直在內部存在爭議。

  2010年底,原激動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志華出任鳳凰新媒體分管視頻業務的副總裁,視頻業務由此從網站內容部門被拆分,成為與之平級的部門,視 頻員工數量在半年內翻倍增加。在陳志華的支持下,鳳凰視頻停掉了首頁推薦的由網站原創的嚴肅大政經類的演播室欄目,換成按內容分類的資訊板塊,同時加強了 娛樂資訊的原創力度。

  這些改革確實大幅提高了流量。劉千里對外表示,視頻部門5月份就已完成了全年的KPI績效目標。但是娛樂化的策略也招致公司很多內部人士的質疑,批評鳳凰視頻中「主推的低俗內容已經嚴重背離了鳳凰素來以嚴肅嚴謹著稱的媒體品格」。

  對於這些爭論,鳳凰新媒體官方不願多談。或許在沒有尋找到新產品模式之前,鳳凰需要嘗試更多可能性,以「強化鳳凰視頻作為一個視頻綜合門戶的位置」。

又全又新的媒體故事

  在互聯網觀察家謝文認為,鳳凰新媒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全媒體」概念,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

  「全媒體只是改良,而新媒體是革命。」在謝文看來,全媒體不過是傳播介質的豐富,從文本到視頻,從網絡到無線,都能生產出產品推送給用戶;而新 媒體應該是以互聯網為核心,以無中心的人與人互動為本質,能夠包容、整合傳統媒體並有所創新的新一代媒體,它不再是金字塔式的信息傳遞,而是網絡化的用戶 與信息的交互。

  「門戶是Web2.0時代的傳統媒體。」謝文認為,鳳凰新媒體尚無在2.0平台上的特色創新,其管理者仍是媒體人的思維,而非網絡人的思維。

  王育林並不同意謝文的觀點。他認為從「媒體」的角度來講,不存在1.0和2.0的區別。「歸根結底還是要把媒體的內容和價值傳遞給了要傳遞的受 眾。」他說,「我們有衛視、有週刊、有互聯網,還有無線,怎麼能把這些因素更有效地組合起來,來放大媒體的價值,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事。」

  而根據劉爽的解釋,「鳳凰新媒體」代表的是一種業務構架——由綜合門戶鳳凰網、鳳凰視頻和鳳凰無線一起構建鳳凰新媒體的業務構架。他認為,鳳凰 新媒體之「新」,在於遵循互聯網思路來運營媒體——既尊重互聯網快速海量發佈信息、幫助用戶實現一站式訪問的發展規律,同時又以媒體的理念和編輯思路組織 這些海量的信息進而快速發佈。

  鳳凰新媒體的「全媒體」另一大基石是鳳凰無線。早在鳳凰新媒體定立發展門戶業務之初,即定義了對無線產品的開發規劃。2006年中國移動購入鳳 凰衛視19.9%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憑藉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無線業務為鳳凰新媒體的連續盈利立下汗馬功勞。鳳凰新媒體的招股書將其營收概括為廣 告+付費服務,其付費服務中絕大部分是無線增值業務,即主要通過中移動的渠道獲得收入。招股書顯示,付費服務用戶在2011年3月已經達到1010萬人。 鳳凰新媒體通過提供手機報訂閱、手機遊戲、數字閱讀和手機視頻等方式,與移動運營商進行收入分成。

  鳳凰新媒體希望,借助鳳凰衛視的視頻內容生產、中國移動的龐大無線用戶渠道,通過對互聯網、視頻與移動互聯業務的整合,綜合門戶鳳凰網、鳳凰視 頻和鳳凰無線這三大業務線能分攤成本、分享用戶、相互增值。劉爽說:「鳳凰新媒體要做未來中國的電信、視頻、互聯網『三網融合』以及手機、電視、電腦『三 屏融合』潮流的領導者。」

  顯然,鳳凰新媒體想在「鳳凰衛視」的概念之外,講出一個又全又新的「媒體故事」:那不僅是一個媒體平台,也是一個社交網絡。但這種努力,同樣充 滿糾結與矛盾。一方面,鳳凰新媒體還需要鳳凰衛視的品牌效應和內容供應,其作用不容低估,劉爽最驕傲的便是鳳凰網主流人群的收入水平、學歷水平、職位水平 遠高於中國互聯網平均值,艾瑞公司的一項調查也顯示,鳳凰網網民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佔到80%;另一方面,上市之後,鳳凰衛視依然持有鳳凰新媒體 64.84%的股權,鳳凰新媒體不得不考慮其盈虧對鳳凰衛視股價的影響,這也要求鳳凰新媒體保持盈利,而不能大規模投入那些暫時還看不到利潤的產品。

  在以燒錢著稱的互聯網領域,鳳凰新媒體從資本市場拿到的1.6億美元激不起多少浪花。劉爽帶領下的鳳凰新媒體還得在「一慢二看三通過」中繼續摸著石頭過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4

不缺錢的「中國糖果大王」為何要嫁給雀巢?徐福記售股 凸顯成功台商的深層焦慮

2012-6-25 TWM




去年底,中國糖果大王「徐福記」將六成股權賣給瑞士商「雀巢集團」,震驚台商圈。根據本刊了解,糖果大王嫁外商的幕後原因,恐怕脫離不了接班問題。

撰文‧林讓均

去年十二月,中國商務部拍板批准,中國糖果大王「徐福記」與瑞士商「雀巢集團」正式合併,雀巢以十七億美元的天價,買下徐福記六成股權,徐氏家族只留四成!

徐福記沒有徐家人也可以

早在去年七月、徐福記宣布與雀巢談合併之際,這樁跨國聯姻隨即轟動兩岸食品圈。當時外界不得其解,因為徐福記根本不缺錢。

據了解,幾乎不向銀行借貸的徐福記,手上有近百億新台幣現金,而且近三年每年營收都超過一○%成長,去年淨利率甚至突破一五%,比康師傅、統一集團都來得 高。二○○六年,徐福記頂著「中國糖果大王」的頭銜到新加坡上市,一直到去年底購併下市前,市值膨脹五倍到三十四.六億星幣,集團財力雄厚。

一位熟悉徐氏家族的業界人士透露,不缺錢的徐福記之所以賣股權,關鍵恐怕在於強人企業家「交不了班」的深層焦慮!

多年研究「台商接班問題」的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陳明璋分析,徐福記把六成股權賣掉,「徐氏家族等於只是雀巢留任的經營團隊,只擁有『經營權』,而沒有『所 有權』,間接消弭接班問題。」創辦徐福記的徐家四兄弟徐鐠、徐乘、徐沆與徐梗,在一九九二年從台灣到廣東東莞發展,幾年間就以完整的糖果品類稱霸中國市 場。目前整體市占率大約七%、排名市場第二,僅次於市占約一五%的美商「瑪氏」(Mars)。徐家西進以來,主要由徐家老二、身任集團總裁的徐乘指揮大 軍。徐福記的發展,幾乎由徐乘一手主導,從建立典章制度,到購進工廠設備;他還兼任集團「行銷長」,細到曾經連一份店頭的海報字樣,都得等他回國才做定 案。

領導風格頗為「鐵血」的他,喜歡以貼標語來傳遞企業文化。踏進徐福記東莞周屋工業區的廠房,貼滿琳琅滿目的標語,寫滿徐福記的「六大精神」「八種共識」,不時還有徐乘惕厲員工的「總裁寄語」。

本來徐家四兄弟在事業上各有分工,大哥徐鐠是負責人角色,老三徐沆負責經營政府關係,而老四徐梗則是集團技術長。但近來徐梗因健康問題請了長假,徐鐠也呈半退休狀態,徐乘的擔子更重。

其實,這幾年,徐鐠的兒子徐靖、徐乘的兒子徐浩都在美國畢業後,陸續回到徐乘等父執輩身邊擔任特助。從基層做起的徐靖與徐浩,一位負責對外關係,一位則專攻行銷領域。

但知情人士觀察,習於權威式領導的徐乘,骨子裡有根深柢固的使命感,總覺得子姪輩還未準備好。但另方面,徐福記又走到從「製造」轉做「品牌」的轉型當口,這讓自認為「徐福記做品牌是土法煉鋼」的徐乘,大有力不從心的焦慮感。

徐福記在新加坡上市之後,徐乘從陸續上門「求親」談購併的外商身上,尋得一線曙光。

「雀巢創辦人『雀巢先生』(Henri Nestlé)沒有子嗣,但透過專業經營團隊,仍讓雀巢成為近一五○年的品牌!」徐福記媒體總監孫天珍說,徐乘對以雀巢為代表的西式傳承哲學感到讚佩,逐 漸認為「未來徐福記沒有徐家人也可以,只要品牌能永續經營,消費者就不會忘記創辦的徐氏家族!」六十歲的徐乘做出「不傳子」決定,一刀劃開「家族傳承」與 「品牌永續」之間可能有的矛盾,看來是玩真的。

今年農曆春節後,徐乘在四、五千位幹部齊聚的春酒聯歡會上,當場將徐福記經營理念從「勤肯務實、超越自我」改為「活力專業、持續超越」,被解讀為正式宣告跨入雀巢時代。

一位熟悉兩岸食品業的經理人分析,市值二千億美元,產品線橫跨各類食品的雀巢,正好補足徐福記的「品牌行銷」、「產品研發」兩大項目。

雀巢市占將是「坐二望一」「雀巢還可幫助徐福記導入『系統化管理』思惟,這是華人家族企業最缺乏的,卻是未來在中國要衝高市占,最需要的競爭力!」中華企 業研究院學術教育基金會公益董事長陳定國表示。對排名第五、市占只約二%的雀巢而言,不僅能搭徐福記便車,深耕二、三線城市,而且加上排名第二的徐福記, 將擁「坐二望一」的優勢。

陳明璋調查,台商赴陸發展二十年來,有將近九成的台商有接班困擾。例如「泡麵大王」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雖早安排兒子們進入接班梯隊、引進外資強化制度,但至今仍不敢放手。

至於徐福記,選擇以賣股方式將所有權讓渡給外商集團,直接顛覆了華人家族企業「不賣祖產」的觀念。這條不一樣而相對孤獨的路,是否將徐福記導往康莊大道,就看徐福記從「強人領導」到「制度管理」的企業基因改造實驗,是否奏效了。

徐福記國際集團

成立:1992年

負責人:徐鐠

總 裁:徐乘

股權結構:瑞士商「雀巢」六成、徐家四成營業項目:沙其瑪、糖果、糕餅等三大類

近三年營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8

阿里巴巴:天花板焦慮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03/100419170_all.html

  當「京東速度」令整個電商界處於一種 「不狂奔、毋寧死」 的壓迫感中時,阿里巴巴是惟一不需要從規模中尋找安全感的企業。

  2003年創立淘寶C2C平台、2008年上線B2C平台淘寶商城(即天貓),阿里巴巴始終保持著開放平台模式,目前單月的交易流水輕鬆突破500億元,其中天貓的單月交易流水即將突破100億元。

  一位阿里巴巴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早在幾年前,在淘寶開店的賣家中80%都是掙錢的。人人有利可圖,不到幾年的光景,C2C的品類便極大豐富,成為一個只有想不到沒有搜不到的網上大集市。

  淘寶欣欣向榮,阿里卻感到了隱憂。這一方面是來自京東和蘇寧狂打「價格戰」帶來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英雄不問出處」,假貨叢生,對阿里品牌 產生衝擊。而且,阿里巴巴做的是網上集市,更擅長在網上服務於賣家,而在電子商務後端基於「商務」二字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打通和標準化,卻始終難以有效推 進。

  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阿里巴巴集團2008年推出淘寶商城,試圖在B2C層面甩開外界對集市形成的固有印象,同時在以廣告營銷服務為核心的「媒體 模式」之外尋找新的商業模式。阿里巴巴的戰略設計師曾鳴,更進一步為阿里巴巴規劃了SNS(社區化)及移動互聯網的目標,以期為未來發展打開新的天花板。

  不過,這一步阿里巴巴走得很艱難。

B2C鬆緊

  最初,阿里派出了孫彤宇和黃若來帶領淘寶商城團隊開發。此前在傳統線下零售積累多年經驗的黃若,為新興的B2C業務制定了相對集市C2C高出很多的准入門檻:14天退換貨,一口價,甚至還有限制賣家數量的「1+3」模式(1家品牌旗艦店+3家渠道經銷商)。

  這些相對苛刻的准入條款,與馬云一貫的「英雄莫問出處」原則形成直接對立,平台上線八個月,只積累了差不多1000家商戶。面對這樣一張成績 單,黃若於2008年年底從阿里離職,淘寶商城事業部也隨之解散。淘寶隨後立即修訂放寬了商城進駐限制,一個月之內賣家數量就從1000家漲至8000 家。

  B2C以這樣的速度又發展了一年,至2009上半年,發展過快所帶來的各種問題逐一顯現——商城充斥著各種轉型的大C(淘寶集市的大賣家),消 費者感覺不出商城與集市的區別在哪裡,而被邀請進入商城開店的品牌商,對平台上同時存在的販售自己品牌假貨商城,「正品行貨」和「品牌商」的地位始終立不 起來。

  與此同時,以京東商城為代表的自營B2C正在迅速壯大,針對標準化產品,大打「正品低價」牌,成為阿里不能不防的對手。

  於是,淘寶再次選擇「關閉紗窗」,重新束緊准入這道檻,嚴抓資質審核,但是這一補救措施所帶來的平台與賣家之間的矛盾,最終在2011年秋天以一場「萬人反淘」事件全面爆發。

  阿里開放平台的另一個難點,是標準化服務。但這一層面是以京東商城為代表的自營B2C的競爭優勢所在。劉強東不僅自建物流,並且為了強調物流優 勢,於2009年對外推出在當時配送行業看是不可能實現的「211」一日兩送服務。截至目前,京東商城在全國25個城市實現了211服務覆蓋,211服務 的到達率在90%以上。

  過去馬云口中所謂「拿著望遠鏡都看不到對手」的時代已經結束。

  2011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在北京發佈物流戰略,核心是兩件事:由集團層面主導、投入100億元資金著手興建全國性倉儲網絡平台,同時大力推進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與四通一達以及順豐等主流配送服務商的信息系統對接進展順利,但倉儲物流建設的推進仍處於早期試水階段,原因則在於事關在哪拿地、拿多大的地、建多大的倉以及建什麼用途的倉……有太多全新的命題,需要幾乎沒有任何物流經驗的阿里巴巴來思考。

  可圈可點的成果中,天貓電器城在2012年已經佈局並投入使用了6個大家電倉和10個3C小家電倉,這顯然是為了幫助其在正面戰場與京東商城相爭。

  此外,天貓電器城宣佈7月份將延續6月大促銷勢頭,再拿出1億元直接補貼消費者,激活學生群體的暑期購買力,新一輪促銷戰在7月中上旬展開。5月至今,天貓累計已投入3億元,用於對消費者和商家提供雙向補貼。

SNS屢敗屢戰

  「大家所理解的B2C就是網絡直銷,在這個領域裡面,除了價格戰,沒有太多花樣,我並不覺得這個東西能給行業帶來多大的未來……」2012年7 月,阿里巴巴廣邀媒體,在杭州舉行了一個與高管對聊的「下午茶」活動。席前,集團總參謀長曾鳴對當下自營B2C電商的混亂廝殺表示出相當不屑。他表示,阿 里巴巴的全部力量將放在整個電子商務更加有前途的SNS化、C2B、社會化的協同平台。

  這三件事當中,曾鳴將SNS產品的推進,描述為「過去兩年間阿里巴巴做的最辛苦的一件事」。

   「也許未來淘寶總流量的三分之一是類目,三分之一是搜索,三分之一是SNS社區化的互動。」曾鳴說,SNS對於電子商務的價值,在於進一步促進買家跟賣 家、賣家跟賣家、賣家跟服務商……所有參與方之間形成更好的互動、溝通機制。阿里巴巴來接下來三四年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一套SNS機制完成大部分 商品和瀏覽的互動。

  從2007年借助雅虎平台開始嘗試推動社區和SNS,到2008年開始開始摸索各種基於淘寶的「原生態的社區化的嘗試」,再到2009年從阿里 軟件開始想把旺旺變成一個SNS化的工具……阿里巴巴在這個領域屢敗屢戰,但至今所能看到的一點點進步或個人界面的多次改版升級,充其量也不過是一些「微 創新」。

  阿里巴巴為什麼做不好SNS?原因眾說紛紜。「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的基因,是以『服務賣家利益』為核心,這注定了SNS這樣以『買家利益』為出 發點的產品,在阿里巴巴沒有生存土壤。」一位淘寶技術部門的前員工對財新記者分析說,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本身,是要從賣家一方獲得收入,通過各種服務讓賣 家掏錢在淘寶上賣東西,並賺到錢。因此,阿里巴巴希望賣家越多越好,通過賣家的競爭來獲得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的最優推薦位。

  SNS產品對賣家格局的影響正好相反——由SNS建立的良性的好友溝通推薦機制如果有效建立,賣家勢必被用戶「優中選優」,通過SNS受益的賣家將越來越集中於「塔尖」部分——比例相當小。大量相對沒有特色、價格亦不佔優的商品和賣家,只能「沉底」。

  這幾乎是阿里巴巴無法解決的一個基因矛盾。

  阿里巴巴當下的研發環境,也是導致SNS項目進展緩慢的另一大原因。「我們是服務公司,不是技術公司。」曾鳴說。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電商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指出,阿里巴巴的技術部門,優點是具有快速反應力和解決問題的實戰經驗,但是建立SNS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它 要打破淘寶面對消費者的前端展示邏輯,這種創新和變革是整體架構性的,需要研發部門被賦予足夠的決策空間才可能推進。阿里巴巴內部沒有這樣的技術研發氛 圍。

迎接大數據時代

  不過,必須承認,環顧整個中國電商行業,阿里巴巴已經算是最有互聯網基因的一家企業。7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推出聚石塔平台——以云計算為 「塔基」,為天貓、淘寶平台上的電商及電商服務商等提供數據云服務。阿里巴巴同時宣佈在集團管理層面設立首席數據官崗位,由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陸兆 禧出任,向馬云直接匯報。

  阿里巴巴集團在其官方新聞稿中表示,「將阿里集團變成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數據公司」已經是戰略共識,而支付寶、淘寶、阿里金融、B2B的數據都會成為這個巨大的數據分享平台的一部分。如何挖掘、分析和運用這些數據,並和全社會分享,則是這個戰略的核心所在。

  進入2012年後,在整個互聯網行業最火的一個詞恐怕要算是「大數據」了。

  「整個互聯網產業已經向更為縱深的大數據時代過渡。」資深互聯網人士謝文認為,已經或正在互聯網化的產業應該可以合併為一個更大的產業概念,即 大網絡業。在這個重新定義的產業範圍中,「領軍和驅動力是傳統意義上的網絡業(或稱小網絡業),中游是IT業、電信業和軟件業,下游是新聞出版業、影視 業、娛樂業、零售業和物流業。所有的細分領域彼此之間形成了共生共榮的緊密關係」。

  在謝文看來,「當每次大變革來的時候,都會給落後者以機會,甚至會有大翻盤的機會,因為所有競爭者如今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謝文向財新記 者表示,那些掌握大數據入口、有彙集整合數據能力的平台級企業,有可能上升至「中游」——掌握全部網絡用戶的部分網絡行為或者是部分網絡用戶的全部網絡行 為,從而在垂直領域或特定區域成為規則制定者和商業模式創新者。身處下游的企業,只能充當「數據提供者」的被動角色。

   阿里巴巴真正展開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是近一兩年的事。「我們目前是坐在金山上咬饅頭。」支付寶商業智能(BI)部門負責人車品覺對財新記者表示,面對淘寶和天貓海量的數據,到底怎麼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觀念的轉變以及人才的積累方面,都存在諸多挑戰。

  他告訴財新記者,過往阿里巴巴針對數據分析所研發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如何做好風險控制,今年他將嘗試「進攻性打法」——著重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和路徑的深度分析。

  在這個問題上,阿里巴巴和京東、蘇寧幾乎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不過蘇寧大概還沒有功夫考慮這個問題,京東雖然開始考慮,但規模仍是最讓其焦慮的一件事。

  本刊記者郭瓊、鄭斐,實習記者陳磊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81

焦慮的中小垂直電商:開始做減法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30/231836.html

「150多天的準備,大朴網www.dapu.com12點準時上線了。」原庫巴網創始人王治全開始了他新的征程。這一次他不再選擇做垂直渠道電商,而是選擇了自有品牌。

「做了這麼多年的渠道商,我真的是累了。」王治全對新浪科技說,做為一個中小垂直電商,如果沒有自主品牌,只是單獨做平台和渠道,將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商品高度同質化,各家之間只能打價格戰;不是你的品牌,你就沒有定價權,這對企業掌控供應鏈的能力是極大考驗。」

王治全說,之所以選擇家紡品類,是因為這個行業規模足夠大,而最有名的牌子卻只有百分之一點幾的市場份額,所以後來者還有非常大的機會。

品類選擇定成敗

像大朴這樣成百上千的中小垂直電商們,正在京東商城、蘇寧等大型綜合電商平台的夾縫中普遍陷入焦慮。後者可以背靠腰纏萬貫的投資人自建物流體繫裹挾供應商、大打價格戰。而前者卻只能重新定位,快速調整,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畢勝的樂淘就是一例。創業4年的過程中,樂淘2次轉型,從最初的玩具B2C轉型為鞋城,又從代銷鞋子轉型為自有品牌。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斥電商是 一個不賺錢的騙局,「原來大家認為線上做電商的成本能高於線下,這恰恰是個相反的結論,電商的成本高出線下20%-30%左右。」

「垂直電商若想生存,品類的選擇至關重要。」也買酒CEO袁疆告訴新浪科技,當初之所以選擇酒類就是考慮到這個行業毛利較高、重複購買率高,同時葡萄酒和洋酒是弱品牌電商,產品本身品牌不強,依賴渠道進行銷售。」

在之後的歲月裡,酒類電商價格戰打得就不是很厲害,也買酒也可以保持基本的毛利。「也曾考慮過做全品類的綜合電商,但是後來發現這對整個供應鏈和產品團隊的要求非常高,我們認為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就放棄了。」袁疆說。

走秀網CEO紀文泓認為,垂直電商需要具備三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即高單價、高毛利和高重複購買。「看上去這三個要素是彼此矛盾的,並且實施當中非常 困難,但是電商物流費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彎,雖然有人說客單量上升後物流費用會下降,但是實際上不管是誰,物流費都降不下來。所以走秀一直堅持高單價和高毛 利,這是必須甚至是唯一的道路。」

電商回歸零售

在SK電訊創投副總裁簡江看來,用戶選擇不同品類的時候思考的邏輯不一致,所以品類能夠間接決定電商的成敗。「作為一個中小垂直電商,核心應該是你有沒有一個理由能夠讓用戶不停地重複購買,而且讓用戶一想到這個需求,就會想到你。」

簡江分析說,電商講究「爆款」(個別人氣極高的商品),一家電商90%的出貨量可能是都是那一兩個「爆款」。而傳統的線下零售不是這樣的,他們會把 商品拆成兩種,一種是高重複購買率低毛率的,一種商品是低重複購買率(或者連帶性購買的)但是高毛利,通過這兩種商品平衡自己的綜合利潤。

「整個的線上零售行業發展到現在都在早期階段,往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應該特別要向傳統的零售業學習。」簡江總結說,「給用戶一個選擇你的理由,是每一個中小電商平台必須思考的東西。」

王治全也是電商回歸零售的倡導者。他舉例說,美國亞馬遜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追蹤消費者的購買記錄,推薦其真正需要的關聯商品,這其實就是回歸零售該做的事。

「這種方式真正關注了每一個個體的個性,讓消費者感到自己是被關懷、被關注的。」王治全建議,電商企業應該放棄追求高訂單量、行業第一的想法,遵循零售業發展的規律,靠長期努力慢慢發展,用產品本身的品質和設計來吸引用戶。

大刀闊斧做減法

就在電商價格戰的風口浪尖上,一些中小電商正悄悄行動,開始大刀闊斧的做減法。

8月上旬,奢侈品電商網站佳品網突然宣佈裁員200人,比例達到50%。而這家公司5月才剛剛拿到梅西百貨1500萬美元注資。

佳品網的投資人——松禾資本投資總監張春暉向新浪科技解釋說,之所以在一天之內裁掉200人,因為佳品網最有錢。「砍掉一半人一年能省3、4千萬,這樣就離盈利近了一步了。現在這家公司賬上有3000多萬美金,還有梅西百貨的支持,壓力小了很多。」

「有些公司拿了錢之後拚命地燒,動不動就是兩、三千人,企業文化和管理根本跟不上,如果不做減法整個公司就要倒了。」張春暉建議,電商企業拿到融資第一件事情就應該是裁員,再融資再裁員。每一輪拿到錢都要裁員,才能使企業走向正常的發展軌跡。

簡江的看法與張春暉不謀而合。他認為,零售業與互聯網不同,互聯網一般靠產品點爆發,產品做得好就砸錢,然後就爆發起來了,比如微信。而零售完全不同,在規模不同、銷售額不同的時候,對公司的管理訴求完全不一致。

「這個時候,很多互聯網出身的人用爆炸性的思路做在線零售,或者是投資人以投互聯網公司爆炸性的增長來要求零售公司,這兩種邏輯都是不合理的。」簡江說,零售業在「快」和「強」之間應該寧可選擇「強」而不要選擇「快」。

在簡江看來,零售應該是從小而美長到大而美,不能小時候不美,長大以後再塗脂抹粉搞得美,那將是非常難的事情。電商之所以遇到種種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大家對零售業認知不成熟,所以導致了之前的錯誤做法。

「如果一家電商不能通過產品和服務的提升來吸引用戶,最直接的辦法就只能是打價格戰。打完價格戰之後他會發現雖然規模出來了,但是變成有規模沒經濟,大規模虧損。所以,中小垂直電商絕對不能拔苗助長。」簡江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