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经典演说 laoba1梁军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n2ms.html

格雷厄姆与多德追求“价值远超过价格的安全保障”,这种证券分析方法是否已经过时?

目前许多撰写教科书的教授认为如此。他们认为,股票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换言之,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应了公司一切己知的事实以及整体经济情况:这些理 论家认为,市场上没有价格偏低的股票,因为聪明的证券分析师将运用全部的既有资讯,以确保适当的价格。投资者能经年累月地击败市场,纯粹是运气使然。“如 果价格完全反应既有的资讯,则这类的投资技巧将不存在。”一位现今教科书的作者如此与写道。

或许如此!但是,我要提供一组投资者的绩效供各位参考,他们长期的表现总是超越史坦普500种股价指数。他们的绩效即使纯属巧合,这项假说至少也值得 我们加以审查。审查的关键事实是,我早就熟识这些赢家,而且长年以来便视他们为超级投资者,最近的认知也有十五年之久。缺少这项条件——换言之,如果我最 近才从成千上万的记录中挑选几个名字,并且在今天早上提供给各位——我建议各位立即停止阅读本文。我必须说明,所有的这些记录都经过稽核。我必须再说明, 我认识许多上述经理人的客户,他们长年以来所收取的支票确实符合既有的记录。

在进行审查之前,我要各位设想—场全国性的掷铜板大赛。让我们假定,全美国2.25亿的人口在明天早晨起床时都掷出一枚一美元的铜板。早晨太阳升起 时,他们都走到门外掷铜板,并猜铜板出现的正面或反面。如果猜对了,他们将从猜错者的手中赢得一美元。每次都有输家遭到淘汰,奖金则不断地累积。经过十个 早晨的十次投掷之后,全美国约有2.2万人连续十次猜对掷铜板的结果。每人所赢得的资金约超过1000美元。

现在,这群人可能会开始炫耀自己的战绩,此乃人的天性使然。他们可能保持谦虚的态度,但在鸡尾酒宴会中,他们偶尔会以此技巧吸引异性的注意,并炫耀其投掷铜板的奇异洞察力。

假定赢家都可以从输家手中得到适当的奖金,再经过十天,约有215个人连续二十次猜对掷铜板的结果,每个人并赢得大约100万美元的奖金。输家总共付出2.25亿美元,赢家则得到2.25亿美元。

这时候,这群人可能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成就中:他们可能开始著书立说:“我如何每天早晨工作30秒,而在二十天之内将—美元变成100万美元。”更糟的 是,他们会在全国各地参加讲习会,宣扬如何有效地投掷铜板,并且反驳持怀疑态度的教授说,“如果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会有我们这215个人呢?”

但是,某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粗鲁地提出—项事实,如果2.25亿只猩猩参加这场大赛,结果大致上也是如此——有215只自大的猩猩将连续赢得20次的投掷。

然而,我必须说明,前述事例和我即将提出的案例,两者之间存在着若干重大差异。

首先,如果(a):你所选择的2.25亿只猩猩的分布状况大致上和美国的人口分布相同;如果(b):经过20天的竞赛,只剩下215只赢家;如果 (c):你发现其中有40只猩猩来自于奥玛哈的某个动物园,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你会询问猩猩管理员各种问题,它们吃什么饲料、是否做特殊的运动、阅读 什么书籍……换言之,如果你发现成功案例有非比寻常的集中现象,则你希望判定此异常的特色是否是成功的原因。

科学的调查也遵循此一形态。如果你试图分析某种罕见的癌症原因——例如,美国每年只有1500个病例——而你发现蒙大拿州的某个矿区小镇便产生400 个病例,则你必然对当地的饮水、病患的职业或其他种种变数产生兴趣。你知道,在—个小镇中发生400个病例,绝不是随机因素所造成。虽然你未必了解病因, 但你知道从哪里着手调查。

除了地理国家,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界定起源。除了地理的起源,还有我所谓“智力的起源”。我认为各位将在投资领域发现,不成比例的铜板投掷赢家来自于一 个极小的智力村庄----它可以称为“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这个特殊“智力村”存在着许多赢家.这种集中现象绝非巧合所能够解释。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非比寻常的集中现象也可能不重要。或许有100个只是模仿某一位极具说服力的领导者,而依其主张来猜测铜板的投掷结果。当他猜正 面,100个追随者也会自动地做相同的猜测。如果这一位领导者是属于最后215位赢家之一,则这100也便属于同一个智力起源,这项事实便不具有任何意 义,因为100个案例实际上只代表一个案例。同理,假定你生活在一个父权结构极为严密的社会,而美国每一个家庭都恰好以父亲马首是瞻。20天之后,你将发 现215位赢家是来自于21.5个家庭。若干天真的分析师可能因此而认为,成功地猜测铜板投掷的结果,其中具有高度的遗传因素。当然,这实际上不具有任何 意义,因为你所拥有的不是215位个别赢家,而只是21.5个随机分布的家庭。

我所要考虑的这一群成功投资者,共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杰明·格雷厄姆。但是,这些离开此智力家族的孩童,都是依据非常不同的方法猜测他们自己 的“铜板”。他们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买卖不同的股票和企业,但他们的综合绩效绝对无法用随机因素加以解释。他们做相同的猜测,并不是因为领导者下达某一 项指令,因此也无法用这种方式解释他们的表现。族长只提供了猜测铜板的智力理论,每位学生都必须自行决定如何运用这项理论。

来自“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的投资者所具备的共同智力结构是:他们探索企业的价值与该企业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事实上,他们利用其间的差异,却不在意 效率市场理论家所关心的问题:股票究竟在星期一或星期—:买进,或是在一月份或七月份买进…。当企业家买进某家公司时——这正是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的投资 者透过上市股票所从事的行为——我怀疑有多少人会在意交易必须发生于某个月份或某个星期的第一天。如果企业的买进交易发生在星期一或星期五没有任何差别, 则我无法了解学术界人士为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探讨代表该企业部分股权的交易发生时的差异。毋庸多说,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的投资者并不探讨 bate、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证券投资报酬率的变异数。这些都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议题。事实上,他们大多数难以界定上述学术名词。他们只在乎两项实数:价格 与价值。

面对图形分析师所研究的价量行为,我始终感觉惊讶。你是否会仅仅因为某家公司的市场价格在本周或前一周剧扬,便决定购买该企业呢?

在目前电脑化的时代,人们之所以会大量研究价格与成交量的行为,理由是这两项变数拥有了无数的资料。研究未必是因为其具任何功用;而只是因为资料既然 存在,学术界人士便必须努力学习操作这些资料所需要的数学技巧。—旦拥有这些技巧,不去运用它们便会带来罪恶感,即使这些技巧的运用没有任何功用,或只会 带来负面功用.也在所不惜。如同一位朋友所说的,对一位持铁锤的人来说,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像是钉子。

我认为,这一群具有共同智力起源的投资者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虽然学术界不断地对价格、成交量、季节性、资本规模以及其他变数,研究它们对股票绩效的影响,但这群以价值为导向赢家的方法却毫不受人关心。

关于这一项绩效的研究,我首先要追溯到从1954年到1956年间,工作于Greham—Newman公司的四位伙伴。我们总共四个人——我并不是从 数以千计的对象中挑选这四个人。在我选修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课程之后,我要求进人Graham—Newman公司担任无给职的工作,但格雷厄姆却以价值高 估而拒绝了我的要求。他对价值看得非常严重!经我不断地恳求,他最后答应雇我。当时公司有三位合伙股东,以及我们四位“学徒”。公司结束经营之后,我们四 个人陆续在1955年到1957年间离开公司,目前只能够追踪其中三个人的投资记录。

第一个案例是华特·史洛斯。华特从来没有念过大学,但他在纽约金融协会参加了本杰明·葛雷厄姆的夜间课程。华特在1955年离开Greham—Newman公司。

以下是“亚当·史密斯”——在我和他谈论有关华特的事迹之后——在《超级金钱》(Supermoney,1972年) 一书中对他所做的描述:

他从来不运用或接触有用的资讯。在华尔街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所以没有人提供他有关投资的观念。他只参考手册上的数字,并要求企业寄年报给他,情况便是如此。

当华特介绍我们认识时,他曾经描述“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在管理别人的资金,这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风险的厌恶。”他有高尚的品格.并以务实的态度自持。对他来说.金钱是真实的,股票也真实的——并从此而接受了“安全边际”的原则。

华特的投资组合极为分散,目前拥有的股票远越过100支。他了解如何选股,将价格远低于其价值者出售给私人投资者。这便是他所做的一切。他不担心目前是不是一月份,不在乎今天是不是星期一,也不关心今年是不是大选年。

他的想法非常单纯,如果某家公司值一美元,若我能够以40美分买进,我迟早会获利。他便是如此不断地行动:他所持有的股票种类远比我的多——而且比我更不关心企业的本质;我对华特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这是他的长处之—,没有人能够对他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第二个案例是汤姆·科纳普,他曾经和我一起在Greham—Newman公司工作。汤姆于大战之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化学,大战结束之后,他经常在 海滩游荡。某一天,他得知大卫·多德将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夜间投资课程。汤姆以旁听方式选修该课程,之后他对投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正式注册进入哥 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并且获得了MBA学位。35年之后,我拨电话给汤姆,确定某些有关此一主题的事,我发现他仍然在海滩游荡。惟—的差别是.他目前拥有一 片海滩!

在1968年,汤姆与艾德·安德生——也是葛拉汉的信徒——以及其他一、两位有共同信念的人,组成了帝地布朗合伙公司。帝地布朗合伙公司的投资高度分散。他们偶尔会从事控制股权的投资,但其被动式的投资绩效约略等于控股权式投资的表现。

我在1957年成立巴菲特合伙公司。我认为我做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是在1969年结束营业。从此之后,伯克夏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从事相关的投资业 务。我无法给各位单一的指数,用以合理地测试伯克夏公司的投资管理。但是,我认为各位不论如何考验它,它的表现一直都令人满意。

红杉基金经理人比尔·卢昂,我在1951年格雷厄姆的讲座中认识他。哈佛商学院毕业之后,他进入华尔街。稍后,他发觉需要接受真正的商业教育,于是参 加了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办的讲座,我们便相逢于1951年初。从1951年到1970年间。比尔所管理的资金规模相当小,绩效却远比大盘来得好。当 我结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业务时,我要求比尔成立—个基金公司,来管理我们合伙股东的资金,他于是成立了红杉基金。他成立基金的时机非常不利。他面临两个层 次的市场,以及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者相当难以运作的情况。我十分乐于提及一点.我的合伙股东不仅继续委托他管理,还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对他的表现十分赞 赏。

其中并不涉及后见之明。比尔是我推荐给合伙股东的惟一人选,我当时就表示,如果他的绩效能够高出史坦普指数四个百分点,这便是非常稳固的表现。比尔的 绩效远甚于此,而且所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地扩大。这使得管理愈来愈困难。资金规模是绩效的拖累,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并不意味当资金规模扩大,你的表现便无 法超越平均水准,只是超越的幅度会缩些如果你所管理的资金是2兆美元,则你的表现必然无法超越平均水准,因为你的资金规模便是整个股票市场的总市值。

我必须指出,截至目前我们所观察的记录,投资组合在整段期间都几乎没有重叠。他们都是根据价格与价值间的差异来选股,选择的标的也截然不同。华特的最重要持股都是扎实的企业,如Hudson Pulp&Paper、Jeddo HighHand Coal、 New York Trap Rock Company,即使是偶尔阅读金融版新闻的人,对这些企业的名称也耳熟能详。帝地布朗公司所选择的标的则更是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另一方面,比尔的选择标的则是大型企业。这些投资组合极少出现重叠现象。他们的记录并非由某人主导的猜测铜板,其他人则只听命附和。

我的另—位朋友,他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并且成立了一家主要的法律事务所。我大约在1960年认识他,并且建议说,法律作为嗜好是件好事,但是他应该做 得更好。于是,他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他的操作方式和华特迥异,他的投资组合集中在极少数的证券,因此绩效的变动比较激烈,但他仍然依据相同的价值折价法 从事投资。他愿意接受绩效的上下震荡,而他恰好是一位精神极度集中的人。他的名字是查理·蒙格,他是我在柏克夏公司从事操作的长期合伙股东。当他自己经营 合伙事业时,他的投资组合和我或任何先前所提到的人完全都不同。

查理的一位好朋友——另一位非商学系出身的人——他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数学系。毕业之后,他进入IBM,曾经担任推销员的工作。在我网罗查理之后,查 理又网罗他。他的名字是瑞克·吉林。从1965年到]983年,史坦普指数的复利成长率为316%,而瑞克的绩效为22200%,这或许是因为他缺乏商学 教育背景,他可以视为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在此撇开主题:以40美分的价格买进一美元的纸钞,人若不能够立即接受这项概念,就永远不会接受它。它就像注射药剂。如果它无法立即抓住这个人,则我 认为即使你长期地说服他,并且展示各种记录,你也无法让他接受。这是很单纯的概念,但他们就是无法领悟。类似瑞克这样的人,他完全没有正式商学教育的背 景,却可以立即领会价值投资法,并且在五分钟之后便加以利用。我从来不曾见过任何人,会在10年之后才逐渐地皈依这种方法。它似乎和智商或学术训练无关。 它是顿悟!否则就是拒绝。

史坦毕业于密西根大学艺术系,是Bozell&Jacobs广告公司的合伙股东之—。我们的办公室恰好于奥玛哈市的同一幢大楼。1965年,他认为我所经营的事业比他的行业要好,于是他离开广告业。再—次地,史坦于五分钟之内就接受了价值投资法!

史坦所持有的股票与华特的不同。他所持有的股票也和比尔不同。他们都是独立的记录。但是,史坦买进每—支股票时,都是因为他所获得的价值高于他所支付 的价格。这是他惟一的考虑。他既不参考每一季的盈余预估值,也不参考明年的盈余项估值,他不在乎当时是星期几,也不关心任何的投资研究报告,他无视价格动 能、成交量与其他类似的变数。他只提出一个问题:该企业值多少钱?

这些“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的“铜板投掷者”,是我根据他们的投资决策架构,在多年前便选定了他们。我了解他们所接受过的训练,而且知道他们的智慧、 个性和脾气。我们务必了解,这群人只承担了一般水准以下的风险;留意他们在股市疲弱期间的记录。他们的投资风格虽然大不相同,但心态上始终恪守:买进的标 的是企业,而非企业的股票。他们当中有些人偶尔会买下整个企业,但是他们经常只是购买企业的—小部分。不论买进整体或一部分的企业,他们所秉持的态度完全 相同。在投资组合,有些人持有几十种的股票;有些人则集中少数几支股票。但是,每个人都受惠于企业市场价格与其内含价值之间的差值。

我相信市场上存在着许多没有效率的现象。这些来自于“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的投资人成功地掌握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缺口。华尔街的“群众”可以影响股票 价格,当最情绪化的人、最贪婪的或最沮丧的人肆意驱动股价时,我们很难辩称市场价格是理性的产物。事实上,市场经常是不合理的。

我想提出有关报酬与风险之间的重要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报酬与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一支六发子弹装的左轮枪,并且填装一发子 弹。你可以任意地拨动转轮,然后朝自己扣一次扳机。如果你能够逃过一劫,我就赏你100万美元。”我将会拒绝这项提议——或许我的理由是100万美元太少 了。然后,他可能建议将奖金提高为500万美元,但必须扣两次扳机——这便是报酬与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

在价值投资法当中,情况恰巧相反。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一美元的纸钞,其风险大于以40美分买进一美元的纸钞,但后者报酬的期望值却比较高。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组合,其报酬的潜力愈高,风险愈低。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总市值为8千万美元。在这一天,你可以将其资产卖给十位买家之一,而且价格不低于4亿美元, 甚至还能更高。该公司拥有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以及数家重要的电视台。这些资产目前的价值为4亿美元,因此愿意支付4亿美元的买家并非疯子。

现在,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该企业的市值从8千万美元跌到4千万美元,其bate值也上升。对于用bate值衡量风险的人来说,更低的价格使它觉得更有 风险。这真是仙境中的爱丽丝!----我永远无法了解,用4千万美元,而非8千万美元购买价值4亿美元的资产,其风险竟然更高。事实上,如果你买进一堆这 样的证券,而且稍微了解所谓的企业评价,则用8千万美元的价格买进4亿美元的资产,这笔交易基本上没有风险,尤其是分别以800万美元的价格买进10种价 值4000万美元的资产,其风险更低。因为你不拥有4亿美元,所以你希望能够确实找到诚实而有能力的人,这并不困难。

另外,你必须有知识,而且能够粗略地估计企业的价值。但是,你不需要精密的评价知识。这便是本杰明·葛拉厄姆所谓的安全边际。你不必试图以8000万 美元的价格购买价值8300万美元的企业。你必须让自己保有相当的缓冲。架设桥梁时,你坚持载重量为3万磅,但你只准许1万磅的卡车穿梭其间。相同的原则 也适用于投资领域。

有些具备商业头脑的人可能会怀疑我撰写本文的动机:更多人皈依价值投资法,将会缩小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距。我只能够如此告诉各位,自从本杰明·格雷厄 姆与大卫·多德出版《证券分析》,这个秘密已经流传了50年,在我奉行这项投资理论的35年中,我不曾目睹价值投资法蔚然成风。人的天性中似乎存在着偏执 的特色,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弄得更复杂。最近30年来,学术界如果有任何作为的话,乃完全背离了价值投资的教训。它很可能继续如此。船只将环绕地球而行。但 地平之说仍会畅行无阻。在市场上,价格与价值之间还会存在着宽广的差值,而奉行格雷厄姆与多德理论的人也会繁荣不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76

經濟演說家的鼓噪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7pjb.html

郎咸平和許小年是不是一直被隔離在經濟決策層外的緣故,這些年感覺他們除了發牢騷或說點聳人聽聞滿足大眾的憋屈心理之外,感覺實在是拿不出什麼乾貨來,這也許就是他們只能辦辦講座上上課,走秀拿出場費的根本原因吧。

 

最近的媒體,由於股市的低迷把中國經濟說的是千瘡百孔,轉型之難,似乎難於上青天,按照這些描述,我不知道7%以上的經濟增速是怎麼來的,應該是衰退才比 較符合大家口中的實體經濟才對,如此的百業蕭條,如此的在危險的頂端,許小年近期講課的圖解所示,一個谷底中,美國在下面,歐洲在半山腰,中國還在頂端, 結論是中國經濟嚴冬將很寒很長,好多人擊掌稱好,說形象極了,這個我就有點不解了,08年美國往溝裡掉的時候,中國難道是獨善其身了?中國沒有跟著一塊掉 嗎?6124-1664是什麼?是中國在波峰的標誌嗎?全世界央行釋放流動性救市,中國不跟嗎?不跟的話,銀行間拆借利率暴漲,CPI陡然從通脹轉為通 縮,對經濟和就業的衝擊之大,宏觀調節上,不釋放流動性還有什麼別的好招數可以避免對實體和就業強烈的衝擊呢?

 

和物理學上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凡驟然衝擊都會引起大幅反作用力,經濟不是科學,用常識就可以解釋的,08年以來的CPI走勢圖很好的解釋了自次貸危機以 來,中國經濟的整個應激反應過程,一開始大幅下跌,4萬億後大幅反彈乃至到了危險邊緣,然後再一步一步緩慢回落,直到最近破2,這個走勢圖也揭示了在遭遇 到巨大的經濟危機風波後,實體經濟的應對和適應過程,至少今天的數據,7%以上的增長率,和2%上下的通脹率,是教科書上認可的健康狀態,不是亞健康,是 很健康的狀態啊!

 

許小年的圖如果邏輯成立的話,美國未來也好不到那裡去,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那麼高的摔下來,美國也會抖三抖;事實上,當下美國歐盟和中國同處谷底,區別在 於,美國終究還是馬力最大的自癒能力最好的那個,是火車頭,歐盟因為債務危機需要不斷消化,所以次之,而中國則是因為轉型和發展模式的再定位可能會再次 之,它們都需要美國這個車頭把大家拉出谷底,畢竟,當年也是美國把大家推到谷底的麼。

 

或許這樣,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股市接近新高,歐盟主要股市雖有困擾但也在緩慢向上,而中國還一直在探底之中,中國還藏著更大的野心,希望最好不需要美國 的拉力,自己靠內力就能爬上去,當然這個難得很,尤其是房地產不能再被作為第一支柱的情況下,替代性的產業還沒有發育好。

 

單純經濟數據來講,中國經濟調來調去,不是很健康了麼?中高的增長速度和低通脹,而且增長降速是主動調整的結果,是追求高質量增長的第一步,是主動求變, 問題在市場對於這個狀態的保持沒有信心,轉型本身,是老的過剩產能下馬,新產業上路,只是新產業還不成規模,所以就表現的前途未卜,心裡沒底了。

 

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可能四平八穩的發展,曲折式上升是主旋律,只要經濟發展增速依然能保持相對高位,等到一定時間的積累,他自然就要爆發出來,至少在大方 向戰略上,中國目前還沒走錯,比如抑制房地產的畸形發展,不能再粗放型唯GDP馬首是瞻,發展新興產業,鼓勵創新,減少對外貿經濟的依賴,擴大內需等等, 當然在具體發展過程中問題多多,中國需要能指出問題更能解決問題的學者,而不是借用不好現狀抒發自己憤懣情感的專家,當然,如果是統計局作假那是另外一 說,不過許小年也沒牛到論證了這些大數據完全是統計局的假冒之作,倘如此,算他噴的有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92

演說1306B達爾文密碼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29/%E6%BC%94%E8%AA%AA1306b%E9%81%94%E7%88%BE%E6%96%87%E5%AF%86%E7%A2%BC/

演說1306B達爾文密碼

Der Darwin-Code (2010)

Thomas Junker

 

這是一本「演化人類學」普及書,書種較為罕見。

“演化人類學”顧名思義, 即是以“演化論”解釋“人類學現象”。

(甲)框架

1這學門的哲學前設,認為人類行為受到三個層面重疊的因素群***所制約:

A生物驅力因素,由基因DNA設定和傳遞;*** 如繁殖、覓食、避險和攻擊。

B生態環境因素,由自然或上帝所設定;如水源和食物資源。和

C社會文化因素,由族群設定,習俗傳承。如生產分工、家庭制度和戰爭習俗。

這三塊面一層疊著一層,生物性因素居底,文化因素在上。

 

Th. 可這三種因素卻對個體施加不一致的要求。****

舉例:性驅力鼓動濫交,宗教要求貞潔,信徒……只好學懂彈性處理。

想個人以區區“血肉之身”,苟延性命於 “大自然”(包含H7N9)與 “全球化社會”(時而體現為金融風暴) 之亂世,當然瞻前失後,非常困窘。

究其因由,DNA受“天擇之刀”雕刻,改動極其緩慢,萬年有如一瞬; 然而社會文化卻可以急劇變化,百年間面目全非。 以頑固守舊的基因,面臨愈變愈急的社會,無從適應,自不待言。***

 

(乙)演化之路

2人類在演化道路上面行走,也曾經歷幾許波折與危機。

其中有四波變化最為巨大,影響最為深遠:

A.  距今6至7百萬年前,地殼變動,東非森林大幅萎縮,成為乾草原。 猿類頓失依憑,生計艱難,部分弱勢社群被逐出森林,顛沛流離於乾草原之上。

牠們發展出直立行走的適應方式,倖存下來,演化成古人猿。

B.  2百萬年前出現真正的人類「直立人Homo Erectus」。 他們初出非洲,踏遍天下。

直立人身體骨骼已經重新裝組,能夠直身站立,持久奔跑。 更重要的是腦容量大幅增加,*** 名副其實是個“聰明人”。

C.  20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起於草莽,10萬年前再出非洲,取代直立人而有天下。 現代人便是智人種。

相比直立人,智人腦容量沒有增加,體魄沒有強化。他的利害之處是“社會性”,**** 有文化內涵,懂藝術創作,征服天下靠的是分工合作。

D.  1萬年前“仙女木冰期”結束,生態大變,人類被迫放棄實踐了二百萬年的“採摘–狩獵”生活方式,展開“農業–畜牧”革命。*****

定居農牧之後人口急劇增加,聚落擴張而成酋邦國家,最後出現城市和軍團。是為「文明」。***

這四波轉折,一浪比一浪澎湃,一步比一步敏捷。最近2百餘年 “工業革命” 作為第四波的子浪興起,人類透過操作機器群獲得控制環境的巨大能力。*** 這能力以前只在上帝手上,對於如何運用,人類缺乏經驗。

 

(丙) 體質失調的演化論解釋

3大自然譜寫萬物的“基因圖”。 在那漫長二百萬年間,“適者生存”,不適者死,人類的基因和身體徵狀飽受“天擇之刀”無情地修訂。**** 何者謂之“合適”?由那時期的生存環境來界定。

「本性」可以定義為基因設定的具適應性的行為模式。***** 可基因適應的卻是採獵的“黃金歲月”。

人類一進入農牧年代,立時便「適應困難」!

最明顯的是營養不良,*** 這點很違反直覺,卻是不爭的事實。 由墓葬得知,人類體型縮小,病變大增。農牧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養活大額人口,但是聚居地卻沒法提供足夠的其他營養素,如對人體極其重要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體縮病增反映兩者之短缺。

 

問題再變為:DNA和人體何以不重新適應農牧革命之後的生活環境?

答案有二:首先,相對200萬而言“ 1萬年不太久”,天擇之刀未夠時間工作。

更重要的是,人類社會保護網堅韌有彈力,遮蔽了弱勢個體,*** 免於成為刀下之鬼。“不適者亦生存”,這才是體質不再“進化”的主因。

人體頑固地奉行“保守主義”,但生活方式卻背離採獵愈來愈遠,於是長期失調,從未回復到“黃金歲月”的健康水平。

 

4進入工業革命,生活變化更為劇烈,情況更為糟糕!

針對“糖”的處理,DNA制式的要害有二:A嗜甜;B胰島素抗阻。

機制A糖為熱能之來源,活動所必需(尤其腦部活動耗能甚多)。嗜甜意在盡最可能貯藏燃料,*** 以備中期取用。

B胰島素抗阻機制保持血液中“血糖偏高”,以濟短期應急所需。***

採獵環境的“匱乏和危險”使兩者具有高度“適應性”,因而深深刻劃在基因圖譜上面。

另一方面,現代環境已變得非常“富裕和安全”,反而使人類完全無法適應!**** 機制A導致身體肥胖,B導致“糖尿病”大盛。

現代食品工業提供超額糖份(蔗糖和白麵粉);“速食文化”則由「大美國」向全球幅射。生產商利用基因的強勁驅動力和人性的薄弱意志力,銷售高糖食物和飲食文化以圖利。他們大為成功,代價是人們身體吃苦。

 

(丙)藝術與宗教的演化價值

5  Th.以色列演化生物學家 扎哈維Zahavi 提出「不利條件原理」*****,用來解釋「性選擇」演化中,不利存活的 “誇耀性徵狀” 為何形成。

千古一例:雄孔雀華麗修長的尾羽有礙存活,卻能增加繁殖機會。

它傳遞的訊息只有一條:資源?“我浪費得起”!

Th人類高度社會化之後,「不利條件原理」的運作溢出原初“性與繁殖”的範圍,擴展到其他追求合作機會的場合。*****

舉例1: 中世紀歐洲行封建主義,世家大族喜歡舉辦盛宴。 除了遠近薄有名聲的人都一概請來,或者許其不請自來之外,女主人要準備吃不光的食物,將廚餘分給家僕和領地內的窮人。

舉例2:漢唐遊俠,歐陸騎士,現代賽車手、狙擊手….. 以身犯險,膽氣過人,其行逕對常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這樣子玩命還沒死掉,他們是不是十足利害?

為何如此做作? 皆因 “封建主義”和“江湖主義” 傳統上帶有軍事性格,其核心制度是「人身依附」。*****  “領導人” 仗義輕財,視死如歸,意在誇耀風格和實力,吸引合作者和依附者。

從延伸的“演化論”角度來看,這種 “鋪張浪費”和“英雄氣慨” 雖然有損財富與健康,對人身直接構成不利,但在 “文化選擇” 的壓力下,卻大有可能獲得社會性的支持,因而是一種適應性行為。***

 

6對社會性動物來說,為了應付不同群體(無論是相同物種或不同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群體內部緊密合作是成敗存亡的關鍵要素。**** 軍隊球隊如此,蟻群國家如此,它們必須強調「團隊精神」。

問題變為怎樣才能培養「群體精神」?

自古以來,國家社會不斷透過意識形態作業,灌輸價值觀念,*** 如 “忠君愛國” 、 “克己復禮”….. 以教育成員緊密合作。其中有兩種主流手段,表面看不清與此有關,那便是藝術和宗教了。

從人類學的角度考察,藝術和宗教兩者都具有高度的社會性質,*** 兩者都溝通和粘合人群,使群體瀰漫著共同文化氛圍和歸屬感。

統治者充份意識到這點,所以有 “政教合一” “國教會” “先王以神道設教”…將宗教收編為統治的工具。*** 宗教家也充份意識到這點,所以自古以來廟宇、儀式、服飾均極盡奢華之能事,有時甚至達到 “不恤民命” 的地步(如金字塔),將藝術收編為宣教的工具。*** 藝術家不知有否充份意識到這點,所以… 經常淪為統治和宗教的附庸。***

 

7「藝術」具有以下四種特質:

a美感的表達形式;合乎潛意識對環境安全、性與生殖力…的嚮往。

b非實用性功能;奢華無聊,暗示富饒、閒暇…

c象徵主義文化意涵;感性與生活目標…

和d幻想元素。超凡脫俗,驚世絕倫。

凡此種種,皆非直接的、個人的現世利益,但對整個社群而言,卻能提供潛意識的溝通渠道和語言,**** 所謂「潛移默化」,日子有功,養成 “共同體” 的感覺。

舉例: “國旗國歌” 是藝術涉足世俗領域的露骨典範; 殿堂尖碑,雕像地標…… 皆是顯例。還有 “國樂” “國畫” “國術”……藝術何以有國界?反証 “想象中的共同體” 是何等的有力。

這裡要注意的是,藝術家當初為何從事創作是無關宏旨的,演化只按績效結果挑選適者,而毫不理會其出發動機。***

 

8宗教的聚合力度又遠高於藝術!

人生短促而苦難,對永生與天國的承諾,在 “精神和心理層面” 上可以作出補償和平衡。 菁英階層利用普羅階層的心理訴求施行統治,從而達到經濟上盤剝的目的。***

 

演化生物學家 道金斯Dawkins提出 “寄生蟲理論” 解釋宗教現象的演化價值。****

寄生蟲潛身宿主體內,操作宿主的身體機能,使其出現某些性狀,稱為寄生蟲的 “DNA延展表現型” 。***

舉例:a蝸牛感染寄生蟲觸角漲大,顏色艷麗,遠處看來像條小蟲。

b潛居河底的蝦子感染寄生蟲會狂性大發,躍身河面弄潮逐浪。

艷麗的蝸牛和發狂的蝦子於是成為鳥類的口食,寄生蟲得以進入下一輪宿主(ie鳥類)的體內。

宿主的這些性狀(註:行為模式也是一種廣義的 “性狀”。)對自身有百害而無一利,其適應性不在宿主而在寄生蟲!**** 天擇挑選的是寄生蟲而非宿主的DNA。只要兩者的利益達到某個平衡點,例如蝸牛和蝦子不要數量减滅至不利寄生蟲存續的地步,系統便可以長期維持下去。

道金斯認為宿主和寄生蟲的這種共生關係,正如 社會與宗教界 和信徒的關係一般無二。 “信教現象” 不需要對信徒有切身利益,只要對社會和宗教界有利,增強其內部凝聚力,便具有了適應性。***

 

9至於藝術和宗教何者是更為合適的手段以達致整合社會的效用,則要視乎社群的規模大小而定。***

Junker認為採獵社群人口太少,至多不過數十人,根本供養不起菁英和祭司階層, “兼職的” 巫師運用洞穴壁畫藝術手段,足可達成政治上的目的。

進入定居農牧,社群人口暴增,此法不再生效,取而代之的是 “狹義的”宗教。祭司階層出現,成為最早的統治菁英和經濟上的 “寄生者” ,向普羅階層提供 “心靈服務” ,“憐眾生之疾苦” “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洞穴壁畫煙消雲散,逝去隨風,其理在此。 藝術成為宗教的婢僕,如是者,數千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51

演說1307A侵權法 —–論「疏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7/07/2040/

「疏忽」是「侵權行為tort」的一種。

疏忽,是“被告的行為”與“應預見的危險”的關連。所以不能以日常生活的單純不小心去理解疏忽的侵權行為。疏忽是“忽略沒有做一個明理人該做的事,或做了一些一個謹慎及明理人不會做的事。”

 「明理人reasonable man」,法官在Hall v. Brooklands, 1933解釋:

‧在街上的人,或

‧在家裡看雜誌的人,或

‧捲起衣袖在黃昏時在草地上推動剪草機的人。

所謂「明理人」是一般平均標準,不是完美。

 

要成功起訴一件疏忽案件,必須證明四個“疏忽要素”,缺一不可:

(1)    被告人有照顧原告人的責任。這是指法律上責任,不是道義上責任。

(2)    被告人違反了這種責任。

(3)    原告人因而蒙受傷害或損失。

(4)    傷害或損失必須是違反責任帶來的直接後果。

 

(1)照顧責任 Duty of Care

這涉及被告與原告的關係。

法庭已有判例建立某些人士有照顧相關人士的責任:

道路使用者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公共交通工具對乘客;

酒店對住客;雇主對雇員;生產商對消費者;

教師對學生;父母對兒女;

醫生對病人;律師對其客人。

 

其它須依個別案情以決定是否有照顧的責任存在。

Lord Atkin在著名的Donoghue v. Stevenson, 1932, HL(又簡稱“啤洒瓶內蝸牛案”)一案中首次訂定「鄰人原則」:

M太與友人進入咖啡店中。友人買了一瓶啤酒給她。瓶是不明玻璃做的。當M太一邊喝,一邊將啤酒注入杯中時,竟發現一隻腐敗蝸牛殘骸由瓶子內傾注出來—-那瓶在廠己封好,直至顧客飲用前才打開。因此M太染上腸胃炎。由於那瓶啤酒不是由M太付欵,所以她和生產商並無合約。於是她據侵權法控告製造商疏忽。法庭需要審視法律上,生產商是否有照顧M太的責任。

上議院作以下裁決:

原告人得直。被告生產商負有向原告作為最後消費者的照顧責任,須確保瓶中並無任何致消費者傷害的外來物體foreign bodies。

此案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   一個人對任何人都有照顧責任,只要他的所作所為、或應做而不做時,可合理地預見別人將受傷害。

(2)   啤酒生產商知道它的產品最終會由消費者享用。所以生產商對最終消費ultimate consumer者有照顧的責任。

 

(2)違反責任Breach of Duty

這是構成疏忽的第二要素。違反責任是某人沒有履行照顧責任。

“照顧”是法律要求的「小心標準standard of carefulness」,使其他人免遭損害。由於不能期望每個人都十全十美,所以「標準」是客觀的,與個人氣質與習性無關。在某一案中要求被告的標準,並不一定適用於另一案對另一被告的標準。

「合理小心標準」確是一個富彈性的概念,使法庭在特定的案件中可作很高很低的要求。

 

在決定被告是否違反照顧責任,法庭採取客觀的檢視objective test。換句話說,要問的問題是:「在此特定情況下,一個明理的人將會預見甚麽?」而不是「在此特定情況下,被告人看見甚麽?」

在某些情況下,法庭會要求不同的照顧標準:

所以:

在競爭性的體育運動中,參與者對觀眾及其他的參與者的標準是低的。

對電單車手的標準要求是高的。

汽車駕駛者刻意棄用某些汽車功能要負上疏忽責任;但如他對某種功能的棄用毫不知情,則不用負責。

 

不熟練被告人Unskilled Defendants—- 不會由於他們沒有特別技能或缺乏經驗而得到特別優待。

 

兒童—- 兒童的小心標準,是對一般相同年齡、明理兒童的標準。

 

法庭在判定小心的標準時,所有相關情況都會考慮,這可能牽涉多種因素,包括:

‧危險的重大—- 由其可能性嚴重性去決定可能潛在的傷害。

‧傷害的嚴重性—- 傷害的危險愈大,被要求的小心標準愈高以期減低或消危險,無論成本多大。

‧預防的成本與實際性—- 法庭會考慮避免傷案措施的成本及執行的難度。

‧被告人行動的社會價值—- 如果被告的行為是為了公眾利益,他被要求的小心標準是較低的。

‧明理人被期望能預見到甚麽?—- 要訂定小心的標準,是一個明理人能預見甚麽,這取決於結果的或然性。被告小心的標準,是要他避免“合理reasonable或然的probable危險,不是奇異fantastic或匪夷所思的可能危險”。

 

(3)證明違反責任

Res ipsa loquitur

證明被告違反責任,一般由原告舉證。但在某些情況下,原告會得到一點幫助,就是res ipsa loquitur(the thing itself speaks物自解說)的格言適用時。即是說,在某些情況下,法庭可判被告疏忽「表證成立」而不須聽取原告人舉證被告疏忽。

 

這格言只可用於特定案情:表面看確有疏忽,但很難證明實際的疏忽。原告要應用「物自解說」的格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 引致傷害的“物”是在被告(或其代理人)的控制中。
  2. 意外的原因不明—- 如知道意外原因,此格言不適用。
  3. 如沒有疏忽,此等意外不常發生—- 在一宗飛機空難中,無法找到疏忽的證據,法庭批准應用此格言。

 

如「物自解說」格言適用,被告的疏忽表證prima facie negligence成立。被告必須舉證,即使沒有他的疏忽,意外還是會發生。如被告能給以滿意解釋,則原告就要證明有關的意外是由被告的疏忽引起。通常這樣做會很困難,因為如果原告一早就能証明被告的疏忽,也就不須倚賴「物自言之」的格言了。

 

起因與遙遠 Causation and Remoteness

起因與遙遠兩個論點是雙關的,在侵權法的案件中最常遇到。

除非索償人能證明損害harm是由侵權人所致,否則索償失敗;即使索償人能充份證明傷害因由,但損失loss不是由此損害帶來,索償也歸失敗。

索償人首先要證明:違反責任breach of duty是導致損失的成因,雖不一定是主

因,卻是“實質上招致materially contributed”的原因。裁定這個爭論點,一般採用“要不是not if”的測試,其作用不是用來確定法律的責任,而是排除那些“不是”的原因。

 

多次連續損失的原因—- 如果有連續損失的原因,“要不是” 原則只適用於最先的被告。

 

新行動介入Novus actusinterveniens (a new act intervenes)—- 一個新的介入行動

可使被告失責與原告蒙受損失的鏈斷了。結果是被告不須負責,即使他已是違反duty of care。

「新介入行動」可以是:

(一)第三者的行動。

(二)原告人自己的行動。即是說,索償人應向自己的損害負責。

要使索償人的行動成為新的介入行動,此行動必定是非常不合理。

(三)大自然的行動,一般是不會割斷成因鍵的。但如果大自然介入的行動是不可預知、而又獨立於最初的疏忽行為,被告不須負責。

 

遙遠的檢驗標準 Remoteness Test

先前說過,傷害或損失必須是違反責任帶來的直接後果,否則被告不須為他的過

失負責。為了合理規限被告應負的責任,法律必須劃上一條界線;超越界線以外

稱為太遙遠的後果,被告是不須負責的。

 

蛋殼頭蓋規則‘Egg-shell skull’rule

如果傷害的種類可預見,但由於受害人一些早已存在的特殊情況,傷害嚴重性因而不能預知,被告人仍須負責全部損失。

對疏忽的抗辯Defences to Negligence

原告的傷害有時部份原因是由他自己的疏忽所致。

要成功作此抗辯,被告不須舉證索償人對他有duty of care;他只須舉證索償人“並無為自身利益合理地照顧自己;而由於他缺乏此種照顧,才有此傷害。”

 

被告人可以用以下的抗辯理由,期能免除全部或部份對索償人傷害的責任。

  1. 分擔疏忽 Contributory Negligence。

索償人須表現出合理自身照顧的客觀標準,和被告須採取避免疏忽的要求相同。索償人該合理預見,如果他不表現為一個“reasonable man”,他自己會受傷害,而“分擔疏忽”的辯護也由此成立。

  1. 自願冒受傷風險Volunti non fit injuria——

這格言意指:A如果同意,自願參與由B造成的傷害的風險(如與B拳賽),A以後不能向B追討因實現該風險而招致的損失。

作為成功的辯護,B必須證明(一)A不單同意風險帶來實際的損失,並(二)同意放棄法律追討的權利。

原告人必須自願甘受傷害的風險。他須確知有風險及其性質nature和程度extent。被告單是證明原告知道有危險是不足夠的,還須證明原告同意(明示或暗指)接受風險。

  1. 不能基於不光彩理由起訴Ex turpicausa non orituractio(From a dishonourable cause an action does not arrive)

一個聲稱alleged(即未證實)錯誤發生時,索償人正做著犯罪的勾當。據此格言,索償人得不到賠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64

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7/07/%E6%BC%94%E8%AA%AA1307b%E9%81%B8%E6%93%87%E7%9A%84%E6%82%96%E8%AB%96/

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The Paradox of Choice:Why More is Less? (2004)

Barry Schwartz

講者:掌門

 

(甲)選擇的經濟面

〈完備性假設〉

根據經濟學哲學,「理性」包含四個核心假設,其中第一個是「完備性假設」。

完備性:指個人在進行選擇(ie決策)之前,應盡可能考慮所有相關的選項,並對其作出清楚的了解。***請參閱《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

換句話說,「理性人」“應該”思慮周全,精密比較,而不應“以偏概全”或“掛一漏萬”。

 

這裡暗含著「可供選擇的項目愈多,對決策者愈有利。」**** 這一假定。因為若非如此,則無需進行周全的考察了。詳加比較眾多選項,取其上者,只會有利,不會有害,此點合乎常識。

但這牽涉到「交易成本」的問題。經濟學模型一般為了追求簡潔,都假設交易成本為零。***但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系統的交易成本其實都很高。

進行決策的時候,為了清楚了解選項的性質,所花費的「訊息成本」便是一種交易成本。***

在決策本身價值很大,而選項數目不多的情況下,訊息成本相對不高;但如果選項鋪天蓋地而至,情況便大為不同了。

 

〈經常性選項過多〉

現代生活每每出現“經常性選項過多”現象,主因當然是來自「廣告」。

大規模廣告計劃,起源於上世紀初的香煙行業,市場調查顯示顧客們根本無法憑感覺區分不同牌子香煙的味道,所以建立品牌之道不在於產品的差異性,而在於消費者的認知行為。****

例如:“吸食X牌香煙的人瀟灑不凡。”至於何者謂之“瀟灑”,廣告商自覺有義務對消費者進行教育。

互聯網路興起之後,資訊傳導力度更加驚人,消費者如按照「完備性假設」對廣告進行逐項審察,則訊息成本必將高於決策所得。**** 如此,“理性的行為”遂跌進了“不理性的陷阱”。

於是,理性行為要作出調整,找出合適的「篩選準則」來降低訊息成本。***

舉例:檢視電影的進場人次以決定看那部電影,而非逐部電影閱讀影評。

然而任何「篩選準則」必然犧牲掉部分資訊,從而降低了找出“最佳選擇”的機會。*** 所以,歸根結柢這是個“成本–效益問題”,節省了的訊息成本,是否足以補償“實踐選擇”與“最佳選擇”的落差。***

 

我們可以輕易想到許多通用的篩選準則:

A「人做我又做原則」即從眾,這原則假定“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愈大,時間愈久,愈有效率。

上例:看“多人看過的電影”。

B「人做我不做原則」即“眾地莫企”。

舉例:不要買熱門股/馬。

 

C「姆指法則」rules of thumbs,古時的木匠不用尺子,而是用姆指來測量木材的長度,比喻為依靠經驗和直覺。故此又稱「經驗法則」。***

舉例:劍道家必須憑直覺出劍,電光石火,無暇思量。

 

〈滿足者策略〉

又據經濟學哲學的「最大化假設」:理性人應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他是一個「最大化者maximiser」。

最大化者追求“最佳選擇”,唯一的可能是窮盡所有的選項。如前段所述,當選項愈多的時候,這作為愈來愈令人感到恐怖。

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主Herbert Simon提出“犧牲”作為經濟學概念。

Th. 當交易成本過高的時候,及早“心滿意足”反而是最大化策略。*****

考慮到師老無功,坐失時機,夜長夢多…..諸般風險,人們能做到的最佳策略,就是盡快找到“較佳選擇”,立即成交。

 

和「最大化者」相對的是「滿足者satificer」,**** 意指決策者主動放棄追求“最佳選擇”,事先調較出某個“滿意標準”,一旦找到達標的選項,立時收手。

至於如何釐訂“滿意標準”,原則上「門檻愈低愈保險,愈高愈危險。」,當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藝術,不是科學!

 

 

(乙)選擇的心理面

從多人患有“選擇恐懼症候群”,每當面臨抉擇的時刻,總會煩惱不堪。他們苦惱的多數不是甚麽人生大事,就算抉擇失誤,有些可以從頭再來;有些可以作出補救;有些則根本損失有限。真正令他們煩惱的,是“煩惱”本身!

“煩惱”是“得失心”。***  “得失”源於選擇,但凡取捨,有所得則必有所失,這是煩惱的根源。

〈選擇的困境〉

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在數百萬年漫長的演化生成時期,實際上都處於物資極度匱乏的境況之中。*** 生活中的典型取捨是“要不要這個?”;鮮少有機會二者擇一“要這個還是要那個?”,更遑論多中擇一了。

上述兩種取捨類型有微妙的分別,第一類是“全有或全無all or none”的問題,後果容易設想和比對,決策的難度和面對的心理壓力不大。

第二類取捨的難處要用「認知失調理論」加以解釋。 (請參閱《讀書札記130412認知失調理論(下)》。)

決策行為是一種取捨,取其一,必棄其餘。

Th選取項目之消極(厭惡)性質及放棄項目之積極(吸引)性質與決策行為恒相失調。*****

 

人類心理上較適應於“全取或全捨”,於二者擇一,常招後悔。***

〈論後悔〉

Def.「後悔」可以用多種語言定義:

A廣東話:“老襯左。”

B心理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結果不好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C經濟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所獲貨品的價值低於其“機會成本”,因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附註1)

 

心理學定義的是「結果性後悔」postdecision regret:指做選擇之後,因為親身感受到不良結果,發現決策失誤而產生的後悔感。

然而“後悔”的威力不止於此,它可以進一步強化成為

Def.「預期性後悔」anticipated regret:指做選擇之前,因為預計到結果不好,又或預先知道還有其他更佳選擇而心生悔意。****

 

“預期性後悔者”未選擇,先後悔!這種「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狀態令致行為人徹底癱瘓,無法動彈!為了逃避後悔,只好不作選擇。***

預期性後悔對人生的破壞力極大,且容易演變成抑鬱症。

 

Th1.  “最大化者”易於患上預期性後悔。***

再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選擇心理,一個人如要追求最大效益,必須審視全部相關選項,以確定選取項目的價值高於其機會成本。當選項數量過多,無法一一審核的時候,當下的選擇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最佳選擇。那麼,“最大化者”便預先感到自己“老襯左。”,從而患上預期性後悔。

採用“滿足者”策略就可以避過預期性後悔。

 

Th2.決策和行動會加重後悔感;愈有力量的行動,失敗之時愈後悔。***

「忽略偏見」Omission Bias:人們容易接受因忽略或缺乏行動而招致的不良後果;但難於接受自身行為導致的同等不良後果。****

舉例:投資者發掘了一支股票,沒有買進,股價大升。他略有悔意。

同一人,同一支股票,買進後股價不升,沽出,大升。他痛不欲生。

 

Th3. 最接近成功的失敗最令人飲恨。***

舉例:趕航班的人“目送飛鴻”;剛脫手的股票立時飈升…..

 

銀牌得主與銅牌得主那個較開心?通常是銀牌得主苦口苦面,而銅牌得主笑容滿面。這是後悔與臨界線的問題,銀牌得主看的是金牌,便因失諸交臂而悔恨難當;銅牌得主看的是有無獎牌,擁有獎牌當然值得開心。最不開心的想來是第四名。

Th4.後悔是將現實結果與某種“反現實思維”進行比較,看到得失,而產生的負面情感。****

選取不同方向的“反現實思維”,或者說界線,決定後悔的狀況。因此樂觀和心胸豁達的人較少後悔。

 

Th5.因後悔而影響未來的決策和行動,源於對「沉沒成本」的理解不清楚。*** (附註2)

舉例:一雙不合穿而又沒人要的鞋子,如果是價錢昂貴的,人們便捨不得將之拋棄。

這是“拋棄貴重之物會後悔”的想法作祟,其實成本已沉沒,拋棄“昂貴的”無用之物與拋棄“平價的”並無分別。展望未來,才是取捨之正道。

 

最後,「後悔」(正如恐懼)作為心理演化的產物,必有“適應性”含蘊其中。****

後悔的好處是:

a因為抑止後悔而養成審慎決策的習慣;

b提醒自已,不要重蹈覆轍;

c對錯誤行為作出補救或贖罪;

d向他人表示悔改之心。

結論:「後悔」無罪,因後悔而喪失決策、行動和調整能力才是原罪!****

 

附註:經濟學基本觀念

Def「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決策者選取一項物品,則他因而失去的,或者未能獲得的,諸多物品中,價值最高者為其機會成本。***

例子:假設決策者以100元進行購物,市場剛好提供a,b,c,d四種標價100元的貨品。該決策者的效用排序為a > b > 100元> c > d。

他的“理性選擇”為購進a貨品,那麽他獲得a貨品的“成本”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b貨品。因為如他未能購得a,他將購進b。

如果混亂中他“不理性地”購進了c,那麽他的“成本”仍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a。**

「機會成本」的想法導致較佳的決策視野。****

結論:「機會成本」是好的,理性決策人要徹底忘掉「絕對成本」。

 

「沉沒成本」sink cost:在決策之前已支付清楚的所有代價。

它不應該影響決策考量,因為無論後來怎樣做法,都改變不了代價已付的事實,相對損得與此無關。***

例子:投資人考慮應否沽出一支股票時,購入價是一種沉沒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65

演說1308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04/%E6%BC%94%E8%AA%AA1308%E7%90%86%E8%A7%A3%E5%AA%92%E4%BB%8B%EF%BC%9A%E8%AB%96%E4%BA%BA%E7%9A%84%E5%BB%B6%E4%BC%B8/

演說1308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掌門執筆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1964)

Marshall McLuhan麥克盧漢

這本書五十年前面世之初,在智識界誘發的震動,有如引爆了一枚原子彈。 憑藉這本書,麥克盧漢的江湖地位上升至「先知」的位階。 他創制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和「訊息時代」這兩個語詞,用來表述他那超前時代的觀念:「媒介即是訊息」。

 

〈傳統sense〉

從常識觀點看來,「媒介Media」負載「訊息Message」,它不是訊息本身。***

訊息的總和構成「內容」,“內容”先在於,並且獨立於“媒介”。

內容於媒介不相干,只是某種媒介“剛巧”負載著它,在人群中往來搬動。 改換為他種媒介,原則上並無不可。****

舉例:一項“召集令”可以用書面、旗幟、呼叫、鼓語或Facebook發出,傳導雖有利鈍之分,而與命令內容不相干。

 

Th. 媒介作為負載內容的工具,是一種鋪陳表述的框架,是一種「形式」。*****

形式不是內容,*** 它是容器,是支架,是編碼法則…..

《清明上河圖》卷軸為例:傳統國畫技法是“媒介”,北宋亡國前夕,汴京的繁華面貌是“訊息”。畫技是“形式”;城市生活是“內容”。

 

Th. 理論上,一種媒介可以負載無限量的訊息和內容。***

舉例:畫技可以摹繪任何有形之物;語文可以描述世間萬象。

 

Th. 一種媒介愈被高度運用,操作的純熟程度愈達到“無意識”的地步,則使用者愈會感覺不到該媒介的存在。*****

該媒介呈現為“透明”,使用者群體以為“直接”交流著訊息和內容,渾忘了中介性編碼系統的存在。

舉例:我們日常運用母語交談,*** 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們以為直接交流著“意見和sense”,不覺得交流的實質上只是“語言和概念”。 我們思考的時候…..其實也一樣。

 

〈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是麥克盧漢《理解媒介》一書首章的標題,也是全書主旨所繫託。 這句說話的用意在於申明: 媒介並不如傳統sense所說的那樣,是透明而不含內容的純架構。反之,

Th.「任何媒介的“內容”都是另一種“媒介”。」*****

舉例:印刷媒介的內容是文字;文字的內容是語言;語言的內容是思想;思想的內容是意態形態。

換句話說,“媒介à內容” 鏈條上任一單元同時兼具 “媒介和內容” 雙重身份。這是「媒介即是訊息」的第一重意義。

作為媒介,只有“電子數碼”本身才真正不含內容,稱得上是“純粹工具性”的媒介。*** 它的位置正在某條鏈子的最前端。

同理,單純的鼓音碼也不含內容,其位置在“非洲鼓語”鏈條的最前端。

 

Th.媒介本身因其特性,在文化母體解讀和運用的時候,產生自身的內容。*****

作者用了一對比較例子,頗為精闢。

甲例子:傳統油畫畫技運用“透視法”,輔以顏料色調,造成“景深”。 畫中景物於是相當近肖於肉眼所見,被視為高度「寫真」。

但是,在真實世界中,遠山真的矮於近樹嗎? 傳統油畫技法在二維畫布上畫出「透視法幻象」,因為與我們的頭腦和文化相調適,便被賦予「真相」這種“內容”。

相對地,乙例子:畢加索的「立體派」畫技揚棄了 “單一側面透視” 的傳統技法,採行 “多側面鑲嵌” 。 新技法顯示的 “內容” 與頭腦和文化杆格不入,便被解讀為“鑿空荒誕,不切實際”,頂多只算是藝術家的童真塗鴉!

作者卻認為,較諸“透視法幻象”,“立體派鑲嵌”更為「寫真」。 反倒是文化存有偏見,以致立體派畫作的內容不被賦予真相的位階。

透過兩個例子的比對,相同的畫布顏料,不同的兩種 “媒介” 意圖表述相同的主題:透視法負載的 “內容” 被認為是「真實」的;而立體法卻被認為是「不真實」的。文化賦予兩者的意涵,真是天壤雲泥!

這才是「媒介即是訊息」的精義所在。

 

Th. 麥子曰「我們塑造了工具,此後工具又塑造了我們。」*****

「使用者温馴地接受了媒介,媒介成為囚禁其使用者的無牆監獄。」是否很有佛學味道?

Postman在名著《童年的消逝》中闡發的「形式決定內容」論,轉換為麥老漢McLuhan流語言,就是「媒介決定內容」。**** 直接用麥氏的語言來說,便是「媒介即是訊息」。

 

〈武器篇〉

「理解媒介」第32章對「兵器是肢體的延伸」這一說法的推演很有趣味。

跟據麥老漢的說法:刀槍棍棒是手臂的延伸,*** 近距離的「投擲武器」是其再延伸;冑甲盔盾是皮膚的延展, 城牆堡壘是其再延展。

發明「射程武器」是重大的兵器革命****, 先是標槍,後是弓箭, 最後是手鎗和步鎗。

投擲武器和射程武器的分別是前者以“發力”為主,發的是肩背力度;後者以“瞄準”為主。 瞄準用的是眼,發的是頸力, 所以射程武器是眼和牙齒的延伸。***

進入「火藥武器」時代, 步鎗射程明顯超出日常精準地使用目力的距離, 使用者要對空間存有“透視法”了解,**** 否則不能測算距離,和把目的物從背境中分離出來。據說,擅長弓箭的部落民很少成為優秀的鎗手。

二戰時的機關鎗,和後來的手提輕機鎗, 連續發射能力有了突破性提高。 戰場上射擊觀念由 交义綫條組成的“火力網”,一變而為“環形或球形火力”和“火力牆”。*** 機鎗何需瞄準,計算的是範圍而不是定點或軌跡。它是擁抱,*** 擁抱是觸覺,與視覺無關。

及至「彈道武器」面世,目的物座落在目力範圍之外,透視法無以為功,對空間的了解必需是「牛頓式」的。 運算彈道要用智能,而不以體能操作,所以彈道武器是神經系統的延伸。****

(註:透視法看到的空間不是牛頓空間,請參閱《演說1301博覧會的政治學》第4節。)

 

武器是人類技術進步的泉源。*** 上述武器發展史和人體的關聯想象,真正的用意是論述技術革新對人類社會心理的潛在轉換和影響。

Th. 每一種決定性的技術革新,都會改變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從而轉換了人類的心理和行為。

例子:鐵路擴大運輸的規模, 創造新類型的社會活動,甚至移易城市生態和面貌,當中什麼東西被運送並不重要。

印刷術的興起使人類變成分析性的「理性人」,*** 長於推陳事理而弱於宏觀;社會關係變成等價單子的集合體,行一人一票「民主政制」;心理和行為上屬於「個人主義」。***

電子技術的興起使人類回復為綜合性的「部落民」,長於掌握整體而弱於條理;社會日趨同質,心理和行為上回歸「部落主義」。*** 資訊處理呈現為“採集”和加工形態。*****

舉例:Facebook的訊資傳導習俗明顯地吻合 “採集—加工”形態。

 

據麥宗師的“預言”,武器—–重新定義為競爭的工具,在「電子時代」施用距離愈來愈遙遠,「形象」愈來愈柔軟多變,攻擊針對性也愈來愈由肉體轉向中樞神經。

新興電子技術不是人類肢體的延伸,而是神經系統的延伸。**** 人類將會以「思想」作為武器,他舉出及身見到的明確例子:廣告。***

一種新興技術,作為競爭工具,對所有缺少它的人都構成威脅。 在這重意義上,它就是一種武器。 那麼,「戰爭」可以看作是不均等技術之間取得新平衡的過程。**** 每發明一種新武器/技術,對舊系統使用者來說都是一場社會災難。

新興技術壓倒了舊技術之後,人人都使用著它,於是陷立了同質化競爭狂熱…..

麥子曰:「武器,成為人類社會自我清算的工具。」*****

 

〈遊戲篇〉

「理解媒介」第24章討論遊戲,主旨在於申明人類在遊戲中追求和補足的是“人性的整全”,所以遊戲是“人性的延伸”,就如武器是人體的延伸一樣。

麥老漢這樣定義Def.:「遊戲是人為設計和控制的情景,旨在容許很多人同時參予團體生活中某種有意義的模式。」****

所以「遊戲是大眾傳播媒介,是群體知覺的延伸,*** 容許人們從慣常的生活模式中得到休整。對整個社會而言,遊戲是一種自言自語的行為。****」

 

在現代,大部分人不喜歡“工作”,全部人都喜歡“遊戲”。為甚麽? (少數喜歡工作的人, 皆因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遊戲.)

按照馬克思主義, 工人在工作中不能實現自我, 反而埋沒了本性, 此之謂「異化」alienation。***** 工業社會中, 人為物役, 意無所用, 生產是「返工」, 工作沒有價值意義. 所以人不喜歡工作。

 

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中, 「人」作為 “生產要素production factor” 被肢解割裂,然後在“勞動力市場”上零散出租。 雇主只洽租了雇員的某部分才能,有時甚至只是體能,有時甚或是色相…..

在職場上,人不是以一個「整全的人格」被雇用的。***** 相反,生產架構必須將人力資源切割歸類,再重新組合調配,以達致效益最大化。***

舉例:公司決策階層是大腦(大腦皮層負責思考),管理人員是小腦(負責協調),專業人員是骨骼(負責技術作業),非技術人員是肌肉(負責作功)。各司其職, 不得混淆, 即是之故, 唯獨決策階層尚似番個人.

在工作架構中,每個人都只被當成「局部的人」, 只能夠顯露那部分的才能和人格。人格的其餘部分必須妥為隱藏, 切勿使之流露出來, 以免干擾執行作業的部分. 這就稱做「專業Pro. 」!*** 夠變態沒有? 所以人不喜歡工作。

 

遊戲與工作根本不同之處, 在於遊戲不是生產活動,*** 即遊戲不是工作.

在遊戲中,人以「整全的人格」參加著。*** 所以人喜歡遊戲。

更有甚者, 人性中有被社會在日常生活中力加壓抑的部分, 如暴力傾向, 可以在遊戲設定的框架中盡情地表露出來,*** 如拳擊. 所以人更加喜歡暴力遊戲。

 

Th. 任何遊戲的「形式」都是它的第一要素。**** 使遊戲與生活相關聯的是它的模式,而不是參加的人,更不是遊戲的結果。

舉例: 拳擊是暴力, 撲克是欺詐, 划艇是合群, 攀山是孤傲. 形式與內容打從開始便渾成一體.

 

遊戲是人們心靈生活的戲劇模式,**** 使緊張情緒得到宣泄的渠道。 他又是集體通俗藝術,具有嚴格的控制程式。

「人生如(遊)戲, (遊)戲如人生. 」對嗎?

遊戲是經驗轉換器。**** 把人生經驗和社會現實轉到遊戲場地上面, 以較不具破壞力的形式重現出來.

例子:撲克Poker表現了高度競爭性社會中一切複雜態度和不便明言明的價值觀念—–精明機敏,咄咄迫人,弄虛作假,不奉承人。利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025

演說1309氣候的文明史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02/sense%E9%9A%A8%E7%AD%86130902%E7%94%9A%E9%BA%BC%E6%98%AF%E9%AB%98%E7%88%BE%E5%A4%AB%E7%90%83%E9%81%8B%E5%8B%95/
演說1309

氣候的文明史

掌門開講

《氣候的文明史:從冰川時代到全球變暖Kulturgeschichte des Klimas》 (2010)

Wolfgong Behringer

 

〈楔子〉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明清之際,文學評論交相指責他一派胡言,因為荔枝只產於嶺南,任憑馬快,也沒可能運至長安而得保新鮮可口。現代地質証據卻為杜牧翻案,四川在唐代出產荔枝。

究其因由,唐宋時期氣候溫暖,平均氣溫比明清高2度C,氣候史上稱為「唐宋暖期」,以別於「明清冷期」。這2度之差,卻大到足以影響植物相的分佈。***

 

地球形成之初極熱,它的第一次 “冷卻”定義為表面溫度低於100度C,水凝液態,形成海洋,但那是一個沸騰的海洋。這星球是如何進一步冷卻的呢?

〈日暮天寒〉氣候變冷的機制

地球獲得的熱能全部來自太陽, 捕獲熱能總量等於總接受量減去反射量,*** 因此地表溫度受下列因素制約:

1太陽的核聚變狀況。黑子活動頻繁則熱,反之則冷。

2大氣成份。大氣含 0.03%「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能留住熱量。火山活動和植物光合作用會釋出CO2,CO2濃度上升則變熱。

3板塊構造。板塊漂移造成洋流改易,擠壓造成山脉,改變風向和降雨模式。

影響最嚴厲的是大陸塊移向兩極之時,*** 擠走海水,地面凝結冰雪。 陽光在新積雪上反射率高達95%,而在海面上只有10%!

「反射效應」形成正反饋,即“愈窮愈見鬼”,這是冰河時期形成和自我強化的主力機制。****

4超大型火山爆發。灰燼顆粒和含硫氣體殺上“平流層”,被罡風吹掃, 遮天蔽日, 陽光被過濾掉, 做成地面嚴寒, 稱為「火山冬天」。***

5大型殞石撞擊地表,威力等同超大型火山爆發。

 

〈氣候史的意義〉

季節是周期性的,但氣候不是。*** 地球上的冷期和暖期交相替代,但是長短極之參差,欠缺節奏,切換的因由也不明確。***

就如以前學界將疫疾視為歷史的干擾因素,而現在則視為結構因素一樣;氣候現在也被視為歷史的結構因素。**** 文明的興衰,王朝的嬗遞,種族的遷徙…… 都與氣候波動相關聯。

 

我們現正處身開始於200萬年前的某個「大冰河時期」之中,第五個冰期「新仙女木冰期」結束後,10,000年前起步的回暖期。 此點在所確知,是為「漫長的夏天」學說。***  農牧生活方式和人類文明是在 “夏天”孕育出來的。

“漫長的夏天” 間中也有 “冷期” ,造成大型農業社會的衰敗和亂世。冷期之後重拾暖勢,人口迅速增加,GDP成長,則造成偉大王朝興起和盛世的再臨。

自有文明史以來,遠至兩河和埃及的治亂興衰;“近” 至古羅馬和漢朝兩大盛世同期出現;蠻族入侵滅掉西羅馬,永嘉亂起覆亡西晉,東西方的 “黑暗時代” 亦時間上相當;及其復甦,在彼為 墨洛溫,在此為 隋唐王朝之大一統,都與氣候變化若合符節。***

於此可見 “氣候是歷史結構因素” 的意義。

 

氣候史略說一二:

〈冰川驕子〉人類發跡史

誕生於東非大裂谷的人類, 約於700萬年前與黑猩猩分離. 「南方古猿」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面, 以檢拾腐屍為食. 他們不是捕獵者, 捕獵靠的是嗅覺和聽覺. 他們是檢拾者, 檢拾靠的是 “視野”, 那是直立和視覺的結合.***

檢拾者還需要有在炎熱天氣中長途跋涉奔跑的能力, 演化出體毛脫落和以汗腺排熱的獨門武功,*** 體質與猿類愈加異殊.

200萬年前冰河來臨,人屬Homo出現, 首先是 「能人Homo Habilis」種. 能人腦容量急增, 使用粗糙的石器, 建立最早的石器 “文化” 奧陶溫文化Oldowan culture。

很快地180萬年前出現「直立人Homo Erectus」, 腦容量達到現代人類的七成, 顧名思義, 體態步姿非常之端直. 他們100萬年前踏出非洲,*** 費時二萬年抵達東亞. 他們建立了以精細的“手斧” 為特色的 “阿舍利文化Acheulean culture” 。

直立人踏遍歐亞的條件正是「冰河時期」做成的海平面大幅下降, 動力因則是追獵大體型的冰河野獸. 他們成為雜食者和捕獵者, 兩 “者” 都需要抽象思考能力和機動性. 集體狩獵遷徙成為基本生活模式.***

 

10萬年前, 現代「智人Homo Sapiens」誕生於東非老家, 他們再出非洲,*** 徙居西歐至東亞廣闊地域.

75,000年前蘇門答臘島多巴Toba超級火山爆發做成持續多年的“火山冬天”, 全球平均氣溫極嚴厲地下降5度C , 智人藉著這個生態區位廓清的契機擴散和制霸全球. 他們在硬件上發明了投擲武器和縫紉 “骨針” 以捕獵和禦寒****; 在軟件上是語言高度複雜化,發明了 “薩滿宗教” 和藝術以黏合社會.*****

他們脫穎而出, 成為冰川驕子, 靠的是有腦和合群.

 

〈天地洪荒〉冰期結束的標記

舊約「摩西五書」乃是 閃米特民族 希伯萊人(ie猶太人) 的聖書, 書中記載遠古之事:上帝震怒,以大洪水淹沒世界, 獨遣 挪亞 以高資本投資和高科技製作的方舟,凌波逃生……

聖經記載的大洪水不單止確有其事,更証實是人類親身經歷過的最大規模水災。

在冰期內,大量水份凝鎖於兩極,海平面低跌導致 博斯普魯斯海峽(註:伊斯坦堡扼守其旁。) 升起一度陸橋,隔斷裡外。

其時黑海是個大淡水湖, 尋且湖面遠低於 馬爾馬拉海 (註:那片狹長形的海域,南端是 達達尼爾海峽,北端是 博斯普魯斯海峽。) 海面。沿著大湖佈滿了初民的定居點。

元前8,400年某天,陸橋崩塌,*** 晴天霹靂,聲震百里。 海水以數百倍 尼加拉瓜大瀑布的流量灌注進黑海,費時數月才將兩邊水面拉平。

期間岸邊水位以目測感知的速度浸漫陸地,極短時間內淹沒所有定居點,人們只能隻身逃上高山保命。哀鴻盈野,遍地餓莩,可以想象。 這慘痛記憶如斯深重,竟以史詩神話銘記下來,流傳了六千年……

有一點較為有趣,自從人類有所知見,黑海海水都是南下流入 馬爾馬拉海的,之前學界不察,以為陸橋崩塌之時,洪水也是從黑海灌出的,近若干年才知道弄錯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極地冰融,速度平緩,水份到達 “黑湖” 要流經很長路程,相當部分會被大地吸收而丟失。*** 但流入海洋則近在咫尺,無從丟失,所以,海面是遠高於湖面的。

 

〈小冰期〉

十三至十九世紀期間,全球冷凍,氣候史上稱為「小冰期」。***

「小冰期」一詞由美國冰川學家 F. Matthes於1930年代所創。他在研究北美洲現存冰川的過程中,赫然發覺大多數並非形成於“大冰河時期”,而是快速生成於這段相對地較短的時期。

1955年瑞典經濟史家Gustaf Utterstrom採納了這個術語和觀念, 用來解釋十六至十七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出現的經濟和人口萎縮現象. 他批判法國「年鑒學派」 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的社會因素主導論調, 提出氣候因素主導論調.***

此舉激怒了布氏高足 勒華拉杜里 E. Le Roy Ladurie (註: “蒙大猶” 作者.), 動手為文反駁其理論. 不料當他深入研究對手論文的時候, 竟發覺「氣候論」的武功心法非常符合「年鑒派」的結構歷史哲學觀! 他轉為運用對手的方法論, 以葡萄產量數據為題材, 寫成了一部氣候史的經典名著.*** 那部史書遂使「小冰期」此一術語廣為人知.

 

造成小冰期的原因仍未確定. 太陽活動衰減通常被認為是元凶,*** 中日韓三國的官方觀測紀錄顯示十七世紀末太陽黑子減少.

晚近學界對格陵蘭和南極冰芯的分析研究則確定1452年Kuwae超級火山爆發, 做成南半球極度寒冷. 1580至1620二十年間南半球有五次大型火山爆發, 有可能強化 “愈窮愈見鬼” 機制.

小冰期對歐洲造成重大打擊。 北歐首當其衝, 冰川增生,至於吞噬村莊!*** 植物生長周期變短,人民逃荒,居點廢棄。 英國最新研究確認,中世期暖期建立而在小冰期廢棄的村莊多達4,000條。

酷寒壓力做成人口萎縮,以至有地無人耕種,只好轉作放牧。 在建封制度下,經濟蕭條又進一步造成嚴苛剝削和掠奪戰爭***; 生活條件惡劣又造成疫疾盛行。最終引發了極度慘烈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

 

〈小冰期的文化後果〉案例兩則

(甲)   生存適應案例—– 格陵蘭的最後乾屍

格陵蘭由挪威貴族 紅髮Erick the Red於985年率領一支25條船組成的隊伍佔領殖民。(註:據說他為了騙同鄉們起行而為這塊不毛之地取名greenland。) 他建立了兩個定居點,展開農牧生活。 後人繁衍,重心南定居點最近考古發掘出450個農場,遠比文獻記載為多。 十二世紀全盛時期,格陵蘭人曾斥重金向羅馬教廷「聘」來一位主教,建立座堂,足見 “文物之盛” 。

進入小冰期,西定居點率先破敗,人口清空。1350年一位挪威神甫前位探訪,只見牲畜四處游蕩,居民不見踪影,甚至沒有發現他們的屍體。

南定居點再撐了好一段時間,1410年挪威本土收到的最後一條訊息,提及燒死了一名女巫……

格陵蘭雖苦寒難居,但從更北遷來的 因紐特人Inuit (學界對愛斯基摩人的新稱謂,舊名被指含有侮辱性質。) 卻能從容生存。因為他們採行漁獵生活方式,***以海豹皮毛油脂為生活資源,以漁獲獸肉為食。

挪威 維京人Vikins舊民則不然,他們堅持農牧生活方式,**** 穿著毛衣,以穀物牲畜為食。 “垃圾場考古” 証實他們甚少食用魚類和野生動物。

由於宗教和意識形態因素,他們施行 “種族隔離政策” ,拒絕與 “生番” 貿易,更遑論文化學習和通婚了。 他們的滅絕不只由於單純的環境因素,而是由於文化調適不良。***** 最後一家維京人的乾屍身上穿的仍是毛織品……

 

(乙)   社會反應案例—- 「替罪羊」獵殺女巫

生計艱難自然社會動蕩,歐洲傳統上由猶太人擔當“替罪羊” 以舒民忿。

作為一種社會建構,古已有之的 “巫術” 在十四世紀被定性為 “罪行” ,其發展與小冰期平行演化。***  1,600年前後數十年是氣候最惡劣時期,也是獵殺女巫最為猖獗的時期,高潮過後,運動迅速平息。

學界估計遇難者總數約50,000人,主要為低下階層年老無依的女性。地理範圍相當廣泛,涵蓋整個西歐,而以宗教紛爭激烈的德法英三國最為嚴酷。信仰較為穩固的地域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反而沒有想象中那麼猛烈。***

 

不讀史不明白人類行為的動機,“獵殺女巫運動” 中有兩種現象值得深思。

首先,傳統上將迫害歸因於教廷宗教裁判所 “自上而下” 的推力,其實熱情和動力主要來自民間普羅階層!***** 最受壓迫的人們有機會壓迫別人時最為起勁!反而教廷和國家上層每每有反對和擔憂的呼聲。

其次,新教以 “抗議教派” 的名義揭竿而起,反對舊教教廷的壓迫。你認為他們對女巫會否網開一面?實情是新教三大支: 信義宗(ie路德宗)、歸正宗(喀爾文宗) 和玆文理宗的宗主全都表態支持迫害女巫……

道理正如基督教初生於低下階層,歷朝飽受壓迫, 及至 提奥多西大帝拔為國教,攫取權柄,不旋踵即對異教全面鎮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78

演說1310A 身份經濟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05/%E6%BC%94%E8%AA%AA1310a%E3%80%8C%E8%BA%AB%E4%BB%BD%E7%B6%93%E6%BF%9F%E5%AD%B8%E3%80%8D/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演說1310A 身份經濟學

講者:掌門

 

《身份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2010)  作者George Akerlof (2001諾獎得主) & Rachel Kranton

 

〈引言〉傳統經濟學 與 當代經濟學

傳統微觀經濟學以「消費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和 「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描述 行為人 的動機。***

舉例: 經濟學假設 行為人 對橙的喜好是 “充份形成的”,即已考慮所有相關資訊;和 “內部一致的” ,即無矛盾的。 如此,他的「消費者偏好」得以確立。

這般,他對橙的喜好可以「效用函數」表達出來:

U(1橙)= n效用單位, U(2橙)= m …..餘此類推。

再將之換算為貨幣單位,便能夠推導出他的消費行為模式。

這種 “動機分析”將人對商品(或勞務)的欲求視為完全是 “物質化” 的***,視野相當狹窄。 事實上人類行為經已深刻地社會化,對商品欲求的形成除了物質動機之外,還有社會關係的動機。****

舉例:送花 與 送等值的現金或購物券 有何不同?….. 你識唔識死字點寫?

 

大宗師 貝克Gary Becker率先突破,開發「歧視經濟學」, 將「歧視」這種 “針對社會關係的動機” 引入經濟分析的視野之內。 搶灘成功後,他再擴而充之,普及於「利他」、「生育策略」、「上癮」….. 等等傳統經濟學不加考量的議題,大幅拓展了經濟學的版圖。

他的方法論是重塑效用函數,引進 “非物質動機”。****

舉例「利他動機」:假設有母親M與兒子S二人,他們對橙的傳統消費函數為:

M(1橙)= x效用單位;S(1橙)= y。

再假設母親具有另一類型的效用函數—–「利他效用函數」:

M’(S消費1橙)= k S(1橙) =ky, k > 0為參數。

那麼,只要 ky > x,合理地便會發生 “母親讓橙” 的情況。

他的成就被視為「經濟學革命」,引領了當代學風。

 

〈身份〉Akerlof承傳了 Becker的流風餘緒,研究「身份」這種社會現象。

有趣案例1:孩童與旋轉木馬

涉世未深的孩童有沒有「身份」觀念呢?

學者Goffman細心觀察孩童在遊樂場玩旋轉木馬時的行為模式, 三四歲孩童要父母隨侍身旁才敢玩; 五六歲的要父母站在外圍較遠處,一邊玩一邊向他們笑著揮手; 十二三歲的孩童就算怎麼愛玩,音樂未終就沮喪地 “下台”….. 咁大個仔仲玩旋轉木馬?

結論:孩童是有身份觀念的。

 

可悲案例2:種姓制度的遺毒

學者Hoff & Pandey進行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印度種姓制度對現代國民的負面心理影響。***

兩組祖先種姓成份比例相同的群組,當著觀眾面前,進行解開謎宮難題的純智力問答遊戲,遊戲附有豐厚獎品。 兩組人員獲得完全相同的對待條件,除了一項:一組人員答題前先被大聲讀出姓名;另一組則沒有這樣做。 實驗結果:被讀出姓名那組人員中,高種姓後裔的解答成績沒有受到影響;而低種姓後裔的成績則低跌了23%!

在印度,一個人的姓氏就是所屬種姓的標記! 只要當眾大聲讀出一個人的姓氏,祖先屬於低種姓的人就手足無措…..

結論:種姓制度遺害深遠!

 

Def.「身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三項要素所構成: 社會類型、 行為規範 和 身份效用。*** 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A社會類型:按照生活上的重大差異,社會將成員劃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組別。***

不同組別間的互動狀況 (按:不同組別既相生,又相尅。),與及同組別成員間的互動狀況 (按:同種之間競爭反倒是主流。), 形塑了不同組別之間生活習風上的明顯差異,產生了對立的「社會類型」。****

例子3:無以尚之的社會類型就是「性別gender」!

社會將這兩組人類成員從職業、行為到思想層面都嚴厲區隔開。***

例子4:中國的士大夫與農民,歐洲和日本的封建武士與平民,都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社會類型。

 

B行為規範:對立的社會類型生活上的慣性, 經過長時間積澱,精緻化和意識形態化,最終各自形成風格鮮明的,高度統一的形象習風,是為「行為規範」。****

就人類學所知,任何民族文化都「男女有別」,概無例外。社會創製了風格迥異的 服飾、身體語言、群體活動、價值觀念….. 種種等等, 把兩組人徹頭徹尾分隔開來。 一個人如何呈現其「性別」,就成為一種行為規範

例子5:中國士大夫身穿長袍,文質彬彬,滿口仁義道德,詩詞文章。

日本武士雙刀不離身,剛毅端莊,沉默寡言,動輒(儀式化) 殺身成仁。

歐陸貴族跨馬持矛,輕生重義,風流倜儻,禮下(貴族)婦女。 這些都是行為規範。

 

C〈身份效用〉

一個人的行藏舉止符合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 他因此獲得同儕(相同社會類型的人)認同,異己者(對立社會類型的人) 接納尊重,他獲得「身份效用」。 這裡「效用utility」一詞純粹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用法。

例子6:Mrs. Hopkins vs Princewaterhouse Coopers (1989)

霍普金斯女士1978年起任職普華永道,一路業績卓著,更曾為公司取得25m美元有史以來最大宗合約。 1982年她資歷已足,被提名為事務所合伙人。 她志在必得,怎知名落孫山。 內部文件顯示一眾高級合伙人都高度評價她的業務能力,無奈全公司同儕卻一致認為她過於 “男性化”…..

霍女士衝冠一怒,依據《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第七條下的 “性別歧視條款” 控訴普華永道公司,案件於1989年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 該院裁定霍女士得直,判詞才是重點: 金融界既要求女從業員以男性風格工作;又要求她們以女性風格生活,雙重標準不公平,判定屬於歧視!***

從這個例子可以觀察得到:首次,就算霍女士那般十足利害的人物,也雖禁丟失「女性」身份的打擊。其次,打壓她的正是「男性」集團。

後者尤其值得深思:她不是已經“投誠”男性集團了麼?男人們為甚麼…..

 

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丟失身份。

Th. 一個人的行藏舉止違反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同陣營的人便會厭惡他,不願意和他相處共事;對家陣營的人也會害怕他,不懂得怎樣和他相處共事。他損失了「身份效用」***,後果堪虞。

頑固例子7:當今之世,除性別外,軍人可能是最「自重身份」的社群。*** 軍人形象剛直偉岸,自豪感極重,同袍意識極深,就算對敵國的同業亦敬重有加。相對的是,他們內心其實很瞧不起平民。

究其因由,軍人自入軍校軍營便與世隔絕,接受全天候的專業技能和生活紀律鍛鍊,被灌輸極頑強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重榮譽,輕生死。 學成,他們意志堅定,體格壯碩,臨危不亂,能殺人!

相對平民,軍人數量很少。他們緊靠在一起,*** 在殺機四伏的戰場協同存活,必須絕對信任,去到 “性命相託” 的地步!反過來看就很清楚,他們是絕對不容忍帶有 “信任污點” 的伙伴的!***「失去軍人身份」的人根本沒法在軍隊中生存下去。

同理,在古時日本,武士丟失身份必須切腹,以死明志,以期重獲社群接納。 中國的士大夫和歐洲的基督教教士對「身份認同」的高標準與此相似。 士大夫失節,教士破戒,招致「身敗名裂」之時,也是要生要死的!

 

〈身份的運作機制〉

「身份認同」是以怎樣的機制在社會生活中起作用的呢?

Akerlof提出「內部人和外部人原理」用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身份運作。

Th. 在一個緊密團體之中, 同質的人群為了凝聚圍內和劃清界外,訂出行為標準, “順我者入圍in, 逆我者出局out” 。****

入圍者是為「內部人」;出局者便成為「外部人」。  內部人分享資訊資源,相互翼護,共同抗衡外部人。

舉例:嚴肅者,一國之內有政黨,一黨之內有派系。 輕鬆者,球隊和演藝人的粉絲團,莫不如是。

那麽「外部人」們怎麽辦?很明顯,他們只得組成自身的「內部人」團體***,以抗衡對家施加的壓力。於是

Th. 「內部人」把「外部人」轉化為另一群組。****

群組之間長期對立抗衡,便形成了風格鮮明,甚且是針鋒相對的行為規範。***

這種「入圍–出局in or out」「內部人–外部人」現象在人類社會中無處不有,那就是 “埋堆” 。

悲劇例子8: 研究案例顯示,因於族裔壓力,美國貧民區高中的男性黑人學生結黨之風甚盛,他們醉心街舞饒舌歌,與校方作對為其學業….. 非裔學生中如有品學優者,便會遭到杯葛, 因喪失了“黑人身份”而難以在社區立足。 黑人中很多學業原本不差的只得自暴自棄,真可謂“苟存性命於亂世”。

 

Th. 「內部人–外部人」機制做成了「身份效用/損失」。****

此點未為傳統經濟學所覺識,Akerlof為此開拓「身份經濟學」這一學門。

他的理論可以一條簡單公式表達出來:

行為人 對商品的效用 = 傳統的物質性效用 + 身份效用/損失

舉例:法官當街吃魚疍的效用 = 吃魚疍的效用 – 身份損失絕對值。

此數如為負值則法官合理地不可當街吃魚疍;此負值如大到離譜,則合理地連法官也可不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88

演說1310B幕末大思想家吉田松陰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05/%E6%BC%94%E8%AA%AA1310b%E5%B9%95%E6%9C%AB%E5%A4%A7%E6%80%9D%E6%83%B3%E5%AE%B6%E5%90%89%E7%94%B0%E6%9D%BE%E9%99%B0/

演說1310B

吉田松陰— 幕末大思想家

黑白子 開講

 

今年八月十三日,日本「終戰紀念日」來臨前兩天,日揆 安倍晉三低調前赴山口縣萩市參拜了「松陰神社」。 此舉,立時遭到中國官方媒體抨彈,指神社內供奉的吉田松陰,「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有較大影響」,暗示安倍的參拜,是為軍國主義招魂。

 

吉田松陰(1830–1859),這位已經物故一百五十多年的長州藩武士;日本幕末時期的兵法家、思想家、教育家。究竟是何許人也?

在介紹松陰之前,請先看看下列一串名字— 高杉晉作、久坂玄瑞、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

就算讀者對日本近代史興趣缺缺,恐怕也會知道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 沒錯,上述這批揭櫫倒幕,推動維新,以及部分在後來的明治政府中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均出自松陰門下。

 

松陰生於文政十三年,父親 杉百合之助是長州藩的下級藩士,年俸二十六石,僅足糊口,生活困苦。 於是乎,杉家的次男在五歲入嗣吉田家成為養子,易名吉田寅次郎。翌年,因叔父 吉田大助 早逝,改而過繼叔父家,傳習「山鹿流」兵法,並承襲長州藩的兵學教習一職,俸祿五十七石。 接任兵學教習後,松陰追隨另一位叔父 玉木文之進 深詣山鹿流。

天保十一年(1840),松陰以十一歲幼齡,向藩主 毛利敬親講解《武教全書》。自此,即被目為長州藩的兵學奇才。

 

與此同時,一場影響近世極為深遠的戰爭在亞洲爆發—- 第一次鴉片戰爭。這場歷時兩年的中英之戰,以天朝上國不敵遠征夷軍告一段落。 清廷之敗,神州震動,餘波衝擊東瀛,驚醒了學習華夏文化千年的倭人,使他們明白到,欲圖立足於世界,必須志切上進,棄舊習新。而吉田松陰,就是其中一名先行者。

松陰是在弘化二年(1845),自兵學老師 山田亦介的口中,得知中國在鴉片戰爭落敗。他在〈戊午(1858)幽室文稿〉中寫道:「十四年前,僕年甫十六,謁先生於含章齋。先生一見,招僕謂曰:『近時歐夷日盛,侵蝕東洋。印度先蒙其毒,而滿清繼受其辱。餘焰未熄,朵頤琉球而突來崎奧。天下人士,方痛心疾首,以防禦為急務。』」

「年甫十六」的松陰,起初對英人的觀感,僅停留在不值一哂的層面之上:「當時,僕不自推度,慨然而自任。謂時宗、秀吉誠不易及,然義律、伯麥(鴉片戰爭時英艦隊司令官)、馬里遜(傳教士)乃陋夷之小才也,何足與之校耶?」

不過,在與老師山田亦介對談後沒多久,松陰展讀了 箕作省吾迻譯的《坤輿圖識》。此書不單是一部世界地理書,亦包羅了鴉片戰爭的情報和許多世界知識。作為一本「知彼之書」,它又著力介紹「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及軍事力量」。 朱子學者、昌平黌教官 古賀侗庵在序言中再三提醒國人,萬勿重蹈中國的覆轍:「滿清,地大於歐羅巴全州,富強莫與為比。 然其侈然自大,不務外攘。邇者,因鴉片之禁,與英夷構怨,大為所催破,納金乞和才自免。此覆車之灼灼可鑒者也。……昔至大之邦也,殲為墟厲者,古雄強無敵之國也。而五大洲之浩浩,大都為泰西所吞噬。」

 

足不出長州藩的年輕兵學奇才, 漸漸覺悟到自己原來是坐井觀天。他的內心深處,不期然湧起一股極大的危機感,迫使他潛思日本的海防問題,並且關注世界局勢的演變。

一場本可視為「事不關己」的中英鴉片戰爭,驚醒了東亞一個蕞爾小國。只有十六、七歲的松陰,放棄了前半生所學,轉而尋求防禦「海賊」的有用學問。十九歲那年,松陰獲任命為藩校明倫館師範。翌年,得到幕府許可,前往九州遊學。這一次九州之旅,澈底將松陰身上最後一丁點武士特有的「華夷意識」,沖刷得一乾二淨。

 

嘉永三年(1850),松陰結束九州之行後,把遊學過程記錄在《西遊日記》。他前赴了當時日本唯一對外開放的口岸長崎,登上荷蘭和中國的船隻參觀,又觀看西洋炮術的實彈演習。 此外,於平戶又接觸到大量記載鴉片戰爭及西方先進軍事技術的書籍。 松陰抄錄了很多筆記,包括記下魏源在《聖武記》中提出,「以夷之長技以制夷」這一方針。*** 魏源是林則徐好友,他認為鴉片戰爭之敗,「中華思想」罪莫大焉。松陰對書中指:「徒知侈張中華,未睹寰瀛之大。」最感共鳴。

 

返回長州不久,松陰受命陪同藩主赴江戶城覲見第十二代征夷大將軍 德川家慶。時年二十二歲的松陰,趁此逗留江戶良機,拜在 佐久間象山門下。

佐久間象山(1811–1864)幕末著名思想家、洋學家,晚年提倡「和魂洋才」,主張「公武合體」和「開國論」。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象山得悉「聖賢之國」屈服於英夷船堅炮利後,立時上書有名的〈海防八策〉予本藩主君松代藩主 真田幸貫。 象山認為,對外危機不是德川家一家之危機,而是天下、民族之危機。

1853年,美國水師提督 佩里率領黑船艦隊***,打開閉鎖多年的日本國門。 並定下以一年為限,德川幕府必須答允開國要求。

 

松陰朝夕所擔憂之事,終於發生。身為一名兵法家,他深明知己知彼的道理。要知彼,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赴泰西,一探虛實。

1854年初,松陰乘佩里重臨日本之隙,與同藩藩士 金子重輔,從伊豆半島南端乘小船潛入美艦,意圖偷渡出國。 不過松陰的行蹤,旋即被艦上美兵發現。佩里不願多生事端,立刻遣送二人回岸。 松陰自忖偷上黑艦一事無法遮瞞,遂與重輔一同向幕府自首。同年十月,二人被押回長州服刑。

監禁期間,松陰向獄中同囚的十一名武士,講授《孟子》,開始他的講學生涯。服刑十四個月,松陰改為家中軟禁。他繼承了叔父 玉木文之進的「松下村塾」繼續授徒,之前提到的一班幕末維新的菁英,都是這段時候成為松陰學生的。

 

安政五年(1858),幕府大老 井伊直弼在沒有孝明天皇敕許的情況下,私自與美國簽訂「日米修好通商條約」。京都朝廷大為不滿,孝明天皇更史無前例地向水戶藩下達〈戊午密敕〉,呼籲鏟除無視武家秩序的井伊直弼。

手段強硬的井伊,一方面逼令水戶藩交出密敕,同時派遣老中 間部詮勝上京,搜捕反抗幕府之士。

遠在長州藩的松陰儘管被軟禁家中,但通過遍佈各地門生所提供的線報,清楚掌握住局勢發展。 松陰計劃刺殺間部詮勝,又敦促本藩起兵討幕。只可借長州藩當時無意與幕府正面為敵,安政五年十二月以蠱惑人心罪名拘捕了松陰。

這次由井伊直弼主導,鎮壓異己的行動,史稱「安政大獄」。**** 吉田松陰在1859年問斬,終年二十九歲。

 

何以吉田松陰會遭指責「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呢?

1854年松陰被拘禁於長州藩獄中的一年多時間裏,逐漸思索出一套藉海外發展以擴大日本防衛線,據有戰略優勢,以解決西夷覬覦皇國危機的「海外發展論」。

松陰於獄中撰寫《幽囚錄》論保國之道云:「今急修武備,艦粗具、砲略足,則宜開墾蝦夷,封建諸侯,乘間奪取堪察加、鄂霍次克。諭琉球,朝覲會同,比內諸侯。責朝鮮納質奉貢如古盛時。北割滿洲之地,南收台灣、呂宋諸島,漸示進取之勢,然後愛民養士,慎守邊圍,則可謂善保國矣。」

 

幕末年間,提出發展海外,甚至明確表示南進的經世家,當然不止松陰一人。在他之前,就有 林子平、本多利明、會澤正志齋、佐藤信淵等較為著名者。而松陰的影響力之所以能超邁前人,或多或少是因為他門下生徒,俱是日後維新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再加上他殞身「安政大獄」之時正值英年。這一切,都為他短暫的人生,平添了幾分傳奇、幾分浪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89

演說1311B法治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03/%E6%BC%94%E8%AA%AA1311b%E6%B3%95%E6%B2%BB/

《法治:英國首席大法官如是說The Rule of Law》(2010)  Tom Bingham

2011年Orwell Prize最佳政治書得主

 

〈法治the rule of law〉定義與內涵

原則上「法治」和「民主」無論在觀念和實踐上都是截然分離的,***及至現代,兩者才牢牢地黏合在一起。

舉例:古典希臘時期的雅典實行民主制度,但卻從未制訂法律。 巴比倫 漢謨拉比王制訂法典,他當然不會施行民主。

 

然則何謂「法治」? 依字面義 “ruleof law” 即是“法律本身施行統治”***; 而不是“rule by law統治者遵從法律以遂行施政”。作者推崇美國立國思想家 潘恩Paine的名言 「The Law is King. 」,引之作為法治的象徵。

當今之世,國家的統治者是「國會」,擁有立法權,但是國會的構成及運作卻要接受憲法的制約。*** 「國家至上」與「法治」這兩項憲政的基本原則,既互為表裡,又同床異夢,其關係千絲萬縷,一言難盡。

 

法治」的內涵是甚麽?

英國法學家A C Dicey在《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Constitution》(1885) 書中首創「the rule of law」這語詞,考其涵意有三:

(一)   任何人未經法院審訊及定罪,不得受罰。

這原則的真正用意是取消自古以來統治者或行政當局懲罰人民的權力。***

(二)   無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並且所有人均須遵循同一法院執行的同一套法律。

(三)   英國普通法精神:憲法的各項普遍原則,是諸多特定案例中,法院對於個人權利判決的總滙。*****

 

Bingham以Dicey定義為基礎,提出修訂版定義:

Def. 「法治」是 “所有人 (包括公共及私人機構) 均應接受法律約束,並享有法律賦予的權益。 而法律則應公開制訂,延後生效(即不得追溯過往),且由法院公開司理。” ****

 

〈當代法治實踐〉

作者極度推崇美國憲政架構,美國擁有世上第一套成文憲法***,國家的重大政策與法律條文俱出自「國會」,總統的行政權力相當吃重;但是「聯邦最高法院」得以憲法作為理據,而擁有 司法複核權和 否決立法權,得以箝制立法與行政的龎大權力。*** 而且其結論是「最終論決the last word」****,即無人可以再加質疑或推翻,並成為今後社會生活之遵循和指引。

 

更不只此者,連聯邦法院的權力也深受憲法的強力約束,而不得越雷池半步!

因此,美國國會、總統和 聯邦法院 “有而且僅有” 憲法所授予的權力。*****作者認為此為當代法治之極致。

 

反之,英國沒有成文憲法, “國會的君主 Crown in Parliament理論上享有無限立法權力***。單從這點來看,英國 “立法至上”,竟然並非「法治國家」!

但是,英國人有著極其頑強的恪守傳統根性,君主和議會都非常自律,不敢稍攖 “法律” 之鋒芒。 所以在務實層面上面,英國不失為一個真正法治的國家。

 

本書分為三部分,精要在於第二部。

〈八項原則〉

作者將「法治」的實質內涵分列為八項原則。

原則1:法律須清楚易懂,且可以預料。

這原則驟眼看來是為了執行方便,實則內含深意。 Herbert Hart曾說過:“法律未用之時最為有用。”****  他的意思是說:社會因為有了法律,指引著人民的生活和行為,抑制或削減了大量潛在的衝突和矛盾。 那些衝突矛盾因而沒有爆發,也沒有告訴到法庭上去。“刑清政簡”,此法律之大用也。

 

現代商業社會猶其如此。 商業行為非常複雜頻繁,牽涉各造之間利益衝突既廣且深,又每多涉及公共行政和國際參與,如果法治不嚴,便易生混亂貪腐。 所以,現代商業大國多著重和寶貴法治。***

 

原則2:依法不依情。

運用法律而非「酌情權discretion」以解決公共事務問題。****

這裡,“情”不是指“私人感情”,而是指“由個人判斷情況”,即是「酌情權」

「酌情權」在公共行政中是無法避免的, 若不賦予相關官員判斷情況行事的權力,則只能事無大小制訂指引,便會導致行政僵化,喪失應變能力。 但是,若果授予過大的酌情權,又可能導致專制、不公義,甚或貪腐。 這“兩難”是沒有辦法消除的。***

 

從法學家的角度看,「酌情權」為“無可避免的罪惡”。*** 它原則上是抵觸「法治」的。很簡單,不同的官員對相同的情況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斷,因而作出差別對待,那就違反了「公平fair對待」這項「正義justice」原則。

事情還有更棘手之處,原來普通法法官在審案的時候就被賦予了相當大的「酌情權」!依歐陸法系的觀點,那是大有問題的。補救之道,是對酌情權施加限制,此外無他。

 

原則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應平等適用於所有人,除非客觀差異要求差別對待。****

這條原則的精神毫無爭議性, 嚴重爭議存在於實踐上何者謂之 “客觀差異要求差別對待” .

在歷史上, 區分法則在社會成員間不斷修訂***, 構成政治和社會生活實質內容的與時更變. 舉例: 解放奴隸, 成年男子普選權, 婦女選舉權, 消除同性戀歧視….. 等等, 均將某種長期認為適切的差別對待移除, 擴充了「法治」的涵蓋範圍.

 

原則4:公職人員行使權力的時候,必須依照法律授權之目的。

作者認為這是法治的中心原則.*** 「法治」就是經由代議制的立法機關訂立法律, 交由行政機關執行, 而由司法機關加以確保. 這裡 “公職人員” 泛指三個部門所有成員, 而不單止政府公務員.

 

公職人員行使權力的時候, 首先必須 “真誠”, 此點不言可喻.

其次, 必須 “自然公正natural justice”, 這又包含兩點:

A公職人員不應受到個人利益或偏好影響其執行職務.***

舉例: 任何人不應在牽涉自身利益的案件中擔任法官.

B任何人如遭不利對待, 均有權陳情.

 

其三,公職人員行使權力的時候, 不得越權 ultra vires.

“越權” 意指行使權力超出授權界限, 進入沒有酌情權的範圍.

舉例: 警員只被授權在遭到暴力襲擊的時候使用槍械, 那麼,從疑犯背後開火就是越權.

 

最後, 最棘手的是: 公職人員行使權力的時候, 必須 合理.

何謂 “合理” 只能由 專家權威或 普通法法庭敲定.

 

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的審查權力體現為「司法複核judicial review」.****

由於分立的三權均為憲法所制約, 而憲法卻由司法權加以解釋, 從而構成了 “司依複核” 的理據. 這樣就陷入司法權獨大的危險, 平衡之道, 法院在行使司法複核權的時候, 要受到諸多節制.

原則上法院無權指導政府如何施政, 它的作用只是宣佈現存的政策無效, 並下令指定的決策人重新做出合法的決定; 或者禁止決策人執行某項提議; 又或者命令決策人履行某些未盡的職務責任.***

 

原則5:法律必須保障基本人權。****

並非所有法律哲學家都認為這原則應納入「法治」的範圍之內,異議者認為 “法治歸法治,人權歸人權” ,只不過現代法治社會選擇了 “保障人權” 作為法律的核心內容而矣。 這是所謂「狹義的法冶概念」。

 

作者則強烈擁抱該原則,理據是整部憲政發展史都與擴充人權相始終****,從1215年《大憲章》到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莫不如此。是為「廣義的法冶概念」。

但「廣義法治論」卻有一個難處,目前人們並未就基本人權達成共識***,就連民主法治國家也一樣。

 

原則6:法律必須以不過高的收費,與及不延宕過久,解決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不限於惡意的欺凌侵奪,動機純良的公民之間也可能產生爭執, 這些侵凌或爭執如不獲解決,則社會生活便會窒礙難行。 猶有甚者,強者欺壓弱者造成不公義,不符合社會整體利益。

 

惟是這原則的要害卻是 費用過高和延宕過久 這兩方面,俱久為社會所詬病。 兩者反映司法成本極度昂貴,普通法法庭因採用 “辯護式訴訟程序adversarial procedure” 而更加利害。*** 延宕又導致費用進一步增加。

 

另外,司法成本昂貴使窮人無法承擔,促使英國於1949年通過《法律援助與法律諮詢法案》,以作補救。 但法律援助並非毫無瑕疵,它引起濫用,對自費者不公平***,而成本問題始終禍根難拔。

 

原則7:裁決程序adjudicative procedure應當公正。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程序正義」,有別於 “實質上” 的正義,遺憾的是兩者時生衝突,不相調和。*** 程序正義的核心精神是「公平fair」,這種社會哲學並非所有文化都加以強調。***

 

何謂「公平」? 首先,公平是對當事兩造平等合理地對待,而非單獨對某一方合理對待。****  驟眼看來這好像理所當然,細究之下則並非如此。 在漫長的歷史上面,刑事審訊過程中對被告極端不利是常態。*** 到了現下,情況又有點反轉過來,「無罪推定」成為鋼鐵前設,公訴人的舉証責任要去到 “全無合理的懷疑” (ie疑點利益歸於被告) 的地步,抗辯方於焉居於非常有利的位置。

 

其次,作為正義形式的「公平」,其觀念不斷演化,並不停留於任何時刻。***

事實上,它隨著社會中階級關係張力定消長而推移,此所謂 “天變,道亦變。” 也。舉例:在英國,到了1836年,才立法賦予被告聘請律師的權利。

 

其三,憲法必須確保司法獨立。****

「司法獨立」保障司法決策人 (包括法官和陪審員) 的作業自由,使他們能夠根據良心和識見決策,免受政府和輿論的逼迫。*** 制度上體現為: 法官終身職,決策人免受訴訟,任何人不得妨礙司法公正,被告有權盤問控方証人.…. 等一系列漸進式創建。

這裡存在一個盲點,還要 保障決策人免受上司的影響*** ,舉例:下級法官不受上級影響,陪審員不受法官影響。

 

原則8:國家有遵守 國際法 規定的義務。

「國際法」打從開始便有兩大難處:其一是歷史上外交雖有慣例,卻並無系統性法規;其二是缺乏執行機構。***

故此國際法的內涵都是從國家法延伸出來的,難免有移磡就船之感。

 

國際法還有一大缺陷,就是沒有民主立法機關為它的正當性背書。 在現代,國際條約具有很強的約束力,但始終沒法獲得如國家法般的道德和實力支持。

1945年通過的《聯合國憲章》是最完善的國際法,上面有192個國家簽署。但它卻沒有司法管轄權,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只有英國願意接受國際法庭管轄,俄國和中國從未同意,而美國和法國則已然反悔。

 

唯一的例外,「歐盟」是有分區直選立法機關的國際組織,歐盟法律己敲定為高於所有成員國的國內法,「歐洲法院」則對成員國擁有絕對的司法管轄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