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演說1311A誹謗 Defamation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02/%E6%BC%94%E8%AA%AA1311a%E8%AA%B9%E8%AC%97-defamation/

演說1311A

誹謗 Defamation

講者:蕭律師

 

「誹謗」是一種侵權行為。 法律通過禁止其他人發表可能引起對受害人的負面關注,以保障個人的名譽免受傷害。***

在誹謗及濫用個人資科的案件中, 許多案件都涉及社會知名人物與傳媒之間的衝突,兩種互競權利的鬥爭:保障私隱權和傳媒的言論自由的權利。

 

〈誹謗〉

定義: 誹謗是一個不確實陳述untrue statement的發表publication,致使社會上思想正常的人right-thinking persons廻避avoid受害人。

Defamation包括以下兩種不同的誹謗方式:

  1. 利用文字等較持久方式的誹謗Libel
  2. 口頭誹謗Slander

如果不確實陳述的發表是一種恆久性permanent形式,如文字、電視、電台、電報、電影或互聯網播放等,這是Libel。原告不需證明自身有損害就可以起訴actionable per se。

如果不確實陳述的是一種短暫性形式,如口頭說話、手勢、姿態等(但不包在公眾媒而構體成libel那種,如廣播人在電視談話的言論),則原告人需有確實特別損害special damage,如職位的喪失或商業上利益的損失,始可起訴。

但此原則有下列的例外(即原告不須有特別損害而即可起訴):

‧原告曾犯嚴重罪行serious criminal offence;

‧女原告人不貞潔或淫蕩或曾通姦;

‧原告有令別人不願和他接觸的傳染病;

‧ 原告不適合unfit、不忠實dishonest、或不能勝任incompetent他現行的行業trade、專業profession或生意business。

 

但以下幾點要注意:

‧死者不能通過其遺產代理人起訴或辯護一件誹謗的案件。當事雙方都要是活著的人;

‧如案件不複雜,一方有權提出由陪審團審判;是否複雜由法官決定(聽取雙方理據後)。在雙方同意下可協議是否須陪審團審判。

‧原告須於12個月內起訴。

‧不能用公幣起訴,所以不會有法律援助。法庭要原告自資洗刷汙名。

‧法官去決定有無事實足夠構成誹謗;陪審團去裁決那些事實是否構成誹謗。

 

構成誹謗的要素Elements of Defamation

誹謗是一個使人名譽受損的陳述statement,使受害者暴露於憎惡hatred、蔑視contempt及嘲笑中,並使社會內思想正常的人低看受害人。 陳述必須是(1)誹謗性;(2)針對原告人;及(3)發表了published。

 

○    以下是被裁決有誹謗性:

‧一個演員被形容“令人厭惡的醜陋”:Berkoff v. Burchill;

‧一個演員被稱是同性戀者,但擺出雙性戀者去保持形象:Donovan v. The Face (1992)

‧一個業餘高爾夫球手被描繪成認可一間有名的朱咕力製造廠(被告)(由是可導至他會被取消業餘資格):Tolley v. Fry (1931) AC.

 

誹謗性陳述可以是暗指的implied。在上述Tolley一案中,並沒有明顯陳述說原告人認可那間被告朱古力廠;是被告的廣告暗指原告認可該廠。

○    指向原告 Referring to Plaintiff

原告必須證明誹謗是指向他本人。如果原告被點名named、或在表達方式中被認定identified、即使表達方面沒有點明是原告人,如其他人有理由相信那是指原告,原告人仍可起訴。

Newstead v. London Express Newspaper (CA1940)

被告《倫敦快報》報導:住Camberwell的X,30歲,犯重婚罪。剛巧住在Camberwell 有另外一人也是叫X(他沒有犯重婚罪)同時也是年30歲。後者起訴報館誹謗。法庭判原告得直,因其他明理人確信那誹謗言辭是指原告。

 

原告即使沒有被點名,但其他訊息充份顯示(即使是錯誤)認得出來也足夠。

Morgan v. Odhams Press(HL1971)

由被告擁有的《太陽報》報導一個年青女子被誘拐。女子事實上在誘拐時間當中是留在原告(一個新聞記者)家中。原告聲稱報導雖沒有指出是他,卻暗示給知悉該女子留在他家中的人認為他是黨徒的一份子。

法庭裁決:即使原告在該份誹謗性報導中並沒有被點名或任何暗示方式意指原告,但認識原告的人都認為那是指原告,那已很充份。

對一群廣大社群,如醫生、律師或大學講師的誹謗性陳述,任何其中一名成員不能對此興頌,除非此成員特別地被識別出來。但如果被提及是一有限度組群(如公司董事局成員),則該組群內每一成員都可提出起訴。

 

○    發表Publication

誹謗性陳述最少要向原告及其配偶以外最少一人的發表。一位打字員打依照老闆的意思打一份有誹謗性文字,然後交回老闆,那不算發表。但如這打字員將這份稿件副本寄給報章的主編祈望刊登,或者他疏忽將稿件錯入信封而寄給了他人,又或在一間擠滿人的房間中大聲將它讀出來,那就是發表了:Cutler v McPhail(HC1962)

 

如果誹謗性陳述被一個不期望出現的人聽到,或一封信由一個無權閱讀該信的人讀出,那也不算是發表。

Huth v Huth(CA1915):

在一件牽涉失職案中,一位過分好奇的管家拉出一封沒有封口的信封朗讀出來。法庭認為沒有發表,因為拆信並非管家的職責。

 

每重複一次一個誹謗性陳述都是一個新的發表,因此在印刷刊物中,作者,編輯和出版者全部要負責。誹謗法例已列明,一些機械式的分配者mechanical distributors,如圖書館、報紙批發商、印刷商、現場廣播者及互聯網供應商可用無心散播innocent dissemination作辯護,如他們能證明,即使他們已採取合理謹慎措施,仍無法控制誹謗的散播。

Godfrey v Demon Internet(1999)

在此案中,被告互聯網供應商提出的辯護是,它無可能為互聯網使用者的誹謗負責。但法庭認為被告敗訴,因原告曾通知被告網上的資訊含有誹謗,並要求被告移除之。

 

在Metropolitan Int’l Schools v Google UK(2009)案中引起的爭論點就是:Google算不算是一個發表者publisher或只是一個促進者facilitator?法庭認為Google無須為誹謗言辭負責,因為它無法控制使用者鍵入的搜索詞search terms或舖上網的資料。

 

辯護Defences

○    建議修正Offer to make amends

提供須以書面形式。除適當更正外,更須向索償者附一份充分的道歉及賠償(可協議或通過某種方法決定之)。如提議被接納,則索償者不能再起訴或延續訴訟。如被告人提議修正,但原告人不接納,法庭在考量賠償時,會考慮被告所提議的修訂。但如被告已入辯護詞,則不能提議修正。

 

○    所言屬實Justification

「所言屬實」是絕好的辯護。被告只須舉證所言大體上屬實substantially true。如果被告是複述一個誹謗性陳述,而又「所言屬實」作辯護,他亦要舉證所複述的是事實。謠言rumour或傳聞hearsay不能作事實依據。

 

○    公正評論Fair Comment

此辯護適用於依據事實的公正評論。此種評論一般涉及在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在媒體上的評論。評論者必須相信所評論的是依據事實而不是出於惡意。公正評論其實就是根據事實表達意見。是否公眾利益是一個法律問題,由法官裁決。政府部門、供大眾享用的藝術及文學作品、電影製作等,已有判例屬公眾利益範疇。私人生活並不屬於公眾利益。

怎樣評論才算公正?表達的意見,無論怎樣誇張、頑強、粗暴、偏見,只要是根據事實誠懇地表達出來,就算公正。如果所依據的不是事實,即使被告以誠懇態度出之,也不能成為辦護理由。

Reynolds v Times Newspaper(HL2001)

《時代》刋登了一篇文章,說前愛爾蘭首相R誤導愛爾蘭國會,但附有R對該事件的書面解釋。此篇文章後來又在英國刊登,但未有刊登R對該事件的解釋。此案問題爭論的焦點,是被告作為一個公眾媒體,其言論是否受「有限度特權qualified privilege」所保護?

上議庭在裁決:承認報刊在民主社會中的角色。「新聞自由」及「自由表達」的論點已考慮過,但「政治訊息political information」無法加進「有限度特權qualified privilege」作為一個新的類別。在強調「自由表達freedom of expression」的重要下,幹預「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須限於每件不同案件及不同環境所需。法庭應謹慎去下結論一份刊物是和公眾利益無關,而疑點利益應歸於刊物。

評論依據的事實不一定要明確說出,有時是可以暗指的impliedly。評論必須公正,而其測試標準是:被告是否誠實表達他真實的意見。

 

○    有限度特權Qualified Privilege

在某些情況下,被告有道義或法律責任去披露原告人的個人資訊,即使披露對原告人不利,如在參考信中僱主或銀行向別人提供對僱員或客戶的人格或信用的詆譭性意見,而又非出於惡意。在此情況下,有限度特權的辯護就適用。但使用此辯護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被告與原告在事件上有相互的利益,或某方有相應責任收受之。

Watt v. Longsdon(CA1939)

被告是一間公司的董事。他收到該公司經理X一封對原告(公司的managing director)有誹謗性的信。被告在回信中亦帶對原告有誹謗性的內容,他同時將X信的副本一份給予該公司主席chairman及另一份給原告的妻子。原告以誹謗起訴被告。法庭裁決:

被告給X的覆信受qualified privilege保護,因雙方對公司的事務有共同利益;

被告將X的信給予主席亦同樣受保護,因被告有責任向主席匯報;

但被告並無責任向原告妻子匯報X信的內容。所以在此點上原告勝訴。

 

被告有沒有責任傳遞是由法官裁決。報刊不能報導一些純然懐疑或揣測性之新聞。

 

○    絕對權利Absolute Privilege

此類權利適用時,即使陳述有誹謗性或惡意,也不能起訴,包括以下情況:

‧在國會(在香港則為立法會)議程進行時或司法程式進行中,只要和爭論點有關,諸式人等(如議員、法官、律師、證人、陪審員)可暢所欲言而不虞有被起訴之憂。在Buckley v Dalziel一案中,法庭裁決,向警方提供消息的人,明言帶有誹謗性,亦可獲absolute privilege保護。

‧律師與客人與訴訟案件有關的通信或通話。

‧政府官員之間在執行其職責時的通信或通話。

 

補償Remedies

○    Damages賠償金

補賠償金的議定原告蒙受的損失,由法庭計算。如案件由陪審團審判,則由陪審團依據法官的引導去裁決。上訴庭如認為陪審團裁決之賠償金不適當,有權重新釐訂賠償數額。

法庭承認有時在個別案件中涉及名譽損失、苦惱、傷痛、或羞辱等,在釐訂懲罸性exemplary賠償金確有困難。

 

○    禁止令或強制令Injunction

在誹謗案中有兩種injunction:

‧如原告有理由相信誹謗性資料可能散播,法庭可頒發臨時禁止令或強制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理由是如果待法庭最後判決原告勝訴時(可能是幾年後)才頒injunction,被告所承受的傷害會是災難性的。

‧在審案完結,原告勝訴,如誹謗性行為有被重複repetition的危險,法庭可頒發正常的injunction。

 

 〈侵犯人身 Trespass to the Person〉

侵犯人身可以是以下任何一種方式:(a)毆打battery;(b)干犯他人身體assault;(c)非法禁錮unlawful imprisonment。任何直接及即時對他人人身幹擾都是侵犯,受害者不須蒙受任何損失即可起訴。

毆打Battery

這是被告沒有任何良好理由,直接direct及有意intentionally對原告人施加諸身體的暴力。這是一種身體接觸的行動,而此行動是有意的,雖然不一定有意導致傷害。

怎樣才算暴力(僅限於毆打的定義)?任何身體接觸,無論怎樣輕微,都算暴力,對方身體不必有傷害。一個人在盛怒中,即使是輕微向對方推撞也是毆打。

以下是明顯的毆打例子:

以拳頭或武器擊向別人、向別人面上唾口水、向別人潑水、從別人手中掠奪物品等。但在擠廹的人群中向人推撞以引起他的注意,或是站著通道上不動不讓別人通過就不算是毆打。

 

干犯他人身體  Assault

這是一種被告直接和有意的行為,致令原告合理地相信,毆打將施加其身。Assault和battery不同;assault並未有真正暴力施加身體,所須的要素是“原告合理感受到有即時暴力的來臨的恐懼”,如在原告面前揮舞拳頭。但原告必須相信被告有手段可將恐嚇付諸實行。但被告在彌敦道對面行人路做同樣動作就不能算assault。用沒有裝上子彈的鎗指向原告,但原告確信那鎗是實彈的,被告也可以被起訴。

 

非法禁錮  Unlawful Imprisonment

非法禁錮是一種行為,無合法理由,直接及有意將原告的行動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完全限制total restraint。所謂「完全限制行動自由」是指原告完全被剝奪他隨意去那處地方的自由。所以,一個人可以被禁錮在自己的家、在汽車內,甚至乎在一處公眾的場所(假如原告的行動完全受被告所限制,如被告使用即時的暴力)。將原告鎖在房間內,即使他在房間內可隨意行走,仍屬非法禁錮。

所謂禁錮,其實不須有字義上的禁錮。非法逮捕本身就是非法禁錮。原本是一個合法拘留,但原告獲得釋放後仍繼續被拘留也是非法禁錮。另一方面,初時的逮捕是非法(由於逮捕時沒有給與逮捕的理由),可成非法禁錮;一旦給與理由,拘捕就成合法。原告的自由必須是完全complete, total被剝奪deprivation。局部剝奪不能構成非法禁錮。

Bird v. Jones(1845)

在一個划艇競賽中,Jones非法將一條橋上的步行道局部圍起禁止進入。Bird爬上橋並行走了橋上一般路至圍起的區域,但被Jones禁止再前進。Jones建議Bird可繞道進入橋的另一邊,但Bird仍堅持要通過,Jones仍拒絕。Bird控告Jones非法禁錮。法庭裁決:由於Bird有另一條通道可走,所以沒有非法禁錮。

 

Hard v Weardale Steel, Coke & Coal Co.(HL1915)

原告礦工在礦穴拒絕做一些他認為危險的工作,並要求被告帶他上回地面。被告有約二十分鐘拒絕原告的要求。法庭裁決沒有非法禁錮;原告一開始就自願走入礦穴,並接受限制自己之自由;是原告自己毀約拒絕完成輪班責任。

 

Robinson v Balmain New Ferry Co. Ltd.(PC1910)

原告繳付了一便士penny進入被告的碼頭意欲趕上一班船,但失敗。他想離開碼頭,被帶引到一個十字轉門turnstile出口,但要繳付另一便士(清楚列明於報告版上),但原告拒絕。

法庭認為沒有非法禁錮,因為原告依據雙方同意的合約進入碼頭。被告並無責任免費讓被告離去。

逃走方法Means of Escape

只要原告有一個合理的逃離的方法,非法禁錮就不成立。逃離途徑如陷原告於受傷的險境就不能視之為合理途徑。

 

侵犯人身的賠償

所有以上的侵犯方式,原告都不須蒙受任何損失即可起訴被告。但:

‧如果沒有實際損失,原告只能得則象徵性的賠償金nominal damages。

‧如果確有人身侵犯或毆打致令原告羞辱及損失尊嚴,賠償金會加重。

‧在適當的案件中,法官可判懲罸性punitive賠償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01

演說1312悲劇性選擇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30/%E6%BC%94%E8%AA%AA1312%E6%82%B2%E5%8A%87%E6%80%A7%E9%81%B8%E6%93%87/

演說1312悲劇性選擇

講者:掌門

《悲劇性選擇Tragic Choices:The Conflicts Society Confronts in the Allocation of Tragically Scarce Resources》(1978)

Guido Calabresi& Phillip Bobbitt

 

何謂「悲劇性選擇」?簡單地說,就是「兩難選擇」,作者想用經濟學語言加以界說。經濟學假定資源恆常稀缺,運用有限的資源,達致最大程度的效用滿足,是為理性選擇。問題是,理性選擇不能解之處易生“悲劇”。

 

〈悲劇性選擇的成因〉

福利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分枝,牽涉到兩個根本性問題:

1由甚麽人去開發?即由誰去進行生產

2產品由甚麼人去消費?即怎樣分配所得

Def. 有關前者的決策稱為「初級決定」;有關後者的稱為「次級決定」。***

 

社會會為這兩類決策制訂規則。

舉例:A “以市場機制組合生產要素進行生產”就是一種初級決定規則。同理,

B “種姓制度依血緣世襲決定職業”也是一種初級規則。

C “以市場競價機制決定產品歸屬”是一種次級決定規則。同理,

D“封建制度按階級出身分配農穫”也是一種次級規則。

 

由於生產面受到自然資源、勞力、資本和技術分佈狀況所決定,而以“效益”為依皈,故此合理可行的組合較少。即是說,「初級決定規則」的選擇不太多,其爭議性也就較低。***

分配面從屬於社會和政治關係,組合方式彈性多變,不同規則強調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其間落差極大。於是「次級決定規則」爭議性極高,成為政治鬥爭的核心內容。****

「悲劇性選擇」多聚焦於分配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Th.「初級決定規則」與「次級決定規則」互相調和,沒有矛盾,就不會導致悲劇性局面。

雖然生產未能滿足基本需求的情況仍會出現,但決策本身並無痛苦可言。

舉例:資本主義制度施行“初級決定規則A”和“次級決定規則C”,對信奉自由主義的人來說相當協調:人是自由的,一切由供求決定,有能而貢獻多者富裕,無才而產出寡者貧賤,不會導致悲劇性局面。

但是,對信奉馬克思主義的人來說則大謬不然,勞工貢獻良多而貧賤深重,A與C並不協調,社會陷於悲劇。

 

Th.「初級決定規則」與「次級決定規則」互相分離,沒法協調,就有可能導致悲劇性局面。****

舉例:奴隸制度理所當然地由奴隸進行全部生產,而所得則盡歸奴隸主。對社會總體福利來說,這當然是個悲劇。

 

Th.如果一個社會的眾多「決定規則」之間,背後的理念或價值觀有所矛盾,就有可能面臨「悲劇性選擇」的局面*****此時社會會感到心情痛苦。

精緻的例子1:假設一個社會所有育嬰資源均由政府生產及分配,而該社會信奉“平等主義”。現時“最適的optimal”產出平均分配的話,每個家庭可育1.5名嬰兒,但是嬰兒不能生半個,怎麽辦?

為了避免“不平等”,只好每個家庭生育1名嬰兒。這樣做則總體福利大幅下降兼且資源荒廢!*** 即是說“總體福利”與“平等主義”這兩項至高價值相互矛盾,於是社會面臨「悲劇性選擇」。

 

務實例子2:腎臟的供應相當稀缺,如何分配是典型的「悲劇性選擇」。當今之世,社會絕對不允許按市場機制解決,即不准進行器官移植交易。同理,也不准按種族、政治地位….. 訂立規則。

 

Th. 很多時候資源稀缺看來是自然條件貧乏,部分原因卻可能是由於意識形態因素影響,以致未能充分開發所致。****

歷史例子3:明末天下大亂,當代史學看法是海外白銀流入減慢有以致之。蔡石山在《明代宦官》書中卻指出當時很多礦山遭到儒家官吏以意識形態理由封殺,也是供應不足的成因之一。

 

〈如何避免悲劇性選擇〉

為了盡可能避免悲劇性選擇,社會極力追求具備一致性的規則體系。大致上,現今存在著四種系統性規則理念。***

A「市場機制」

Def. 一切調配由“自由競價制度”決定。

市場機制達致“效益最大化”,此點殆無疑問,它就是Adam Smith神奇的「無形之手」。***

但這制度的最神奇之處,卻在於決策上分散化的特點:沒有公然的強制行為,每個人只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決策負責。即是說,「社會」不必進行選擇,燙山芋拋給了「個人」,社會迴避了悲劇性選擇。*****

 

自由競價制度植基於一個重要的前提:個別決策人清楚明白自身的需求和能力,而“無形之手”則可以提取這種隱藏的訊息。****但是這個前提是有局限的。

對於物質性商品,上述前提是正確的,所以經濟產業必行市場制度。但對於某些非物質性勞務的選擇,例如婚姻和宗教,人們其實並不清楚自身的需求和能力,*** 因此“無形之手”廢於無形。

絕妙例子4:性可以交易,婚姻不能。

 

實踐上這制度的最大缺點在於分配面上,自由市場導致資源集中於有能者手上,自由社會又沒法阻止豪門和財閥累積財富,於是社會階級分化。下層階級除了基於本身能力不足以致“所得不平等”外,到了後來,在重重制度性限阻下,連“機會平等”也付諸闕如。***

「自由」與「平等」自古勢不兩立,但兩者又都是社會的最高價值,這就是做成悲劇性選擇最深刻的成因。

 

還不止此,這制度有著完全失效的領域,那就是道德倫理宗教或意識形態等領域。那些市場無法滲透進去的領域帶來的成本/收益,稱為「外部成本/收益」。***** 市場失效的領域是悲劇性選擇的温床。

舉例:上述“器官移植例子”,當代社會便以“道德成本”過重為理由,立法嚴禁自願出售和競價分配人體器官。其他觸目例子包括選票和贖罪券交易。

 

B「負責任的政治分配」

社會的集體選擇根本沒法自由競價。***  市場失效之時,便是賢人作主之刻,由“負責任的”行政當局掌管分配簡直是“義不容辭”。

舉例:由賢明的特首決定發出多少個電視牌照…..

Def.根據一套由負責任的政治程序建立起來的標準進行分配。

一般而言,在生產面上,行政主導制多用於製作公共服務,而少用於經濟生產。在分配面上,個人消費多用市場制,社會福利和集體消費多用行政制。

標準例子:非常時期,如戰時,的物資配給制。

 

行政主導制有兩大結構性弱點:其一是決策序程本身負苛過重。**** 於是表面看來所有政府或特首均不夠賢明,拖拉失機。

佛利民的經典“感應器滯遲例子”5:凱恩斯式調控政策在時效上的滯遲,造成市場狀況惡化而非得到調節。

其二是沒法蒐集得到足夠的決策訊息。易陷偏袒不公,引發爭端。

行政人員素質低劣甚或形成貪腐。

 

社會價值觀自相矛盾會直接反映在行政主導制的內部,她先天上沒法迴避悲劇性選擇。**** 有時候,政府的角色就是一頭替罪羊。

C「隨機分配」俗語抽簽

這是逃避悲劇性選擇的上佳手段,一種不做選擇的選擇方案,體現出廣泛而又流行的某種平等主義觀點:機會平等。****  中國所謂“各安天命”;西方稱為“上帝之手”。

抽簽法具有明顯的優點,作業成本低***,尤其在不用辨識受益人這點上面;不易產生貪腐;結果令人信服。所以此法經常與上述兩法合併應用,而居於輔助性位置,以節省運作成本。

舉例:IPO(市場法) 和分配公屋(行政法)。

 

如果純粹是分配資源或所得,如上篇那個生育權例子,Th. 抽簽法便可以同時顧及到“公平”和“效益”這兩大社會價值。

最佳例子:黑社會抽“生死籌”。

所以,在市場制度受限制,而又不想行政分配的情況下,社會廣泛地使用此法分配物質性資源。

但此法的極大限制是: Th. 由於無差異對待入圍成員,先天上會產生錯誤配置狀況,從而做成總體褔利下降。**** 所以,此法通常不會施行於生產面。公司和工廠不作興用抽簽法決定人手配置。

此法甚至有完全無功的時刻:社會接受法庭判決案件用抽簽法嗎?情人願意用抽簽法決定應否結婚嗎?夫妻願意用抽簽法決定應否離婚或生孩子嗎?關乎核心價值的範疇,人們寧願悲劇,不想抽簽。

 

D「慣例」自發形成的方法

那是一種不具有自我意識的選擇,背後的道理並不明確,甚至不為大眾所知悉。

慣例與社會一同發展,根深柢固,去到不加反思,不能質疑的地步。

出人意表的例子6:子女由父母養育。

慣例與其說是一種選擇方法,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社會以傳統為理由,把價值衝突掩蓋起來,從而迴避了悲劇性選擇。

舉例:“父母之命”和“自由戀愛”作為慣例,都可以成為配偶的機制。

慣例一般以道德說服的形式推行,缺少了人們的無知,它沒法運作。*** 尤其是當慣例有利於某個社會階層而不利於另一個階層的情況下。

舉例:“女子無才便是德”和“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是 (男性)聖賢之教。

Th. 慣例使擁有權力的階層,在上例為男子,隱藏有利於他們的分配。*****

散布讓人醒悟的信息,會帶來解放和社會進步,但也同時激揚了悲劇性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59

演說1401日本史(上篇)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1/04/%E6%BC%94%E8%AA%AA1401%E6%97%A5%E6%9C%AC%E5%8F%B2%E4%B8%8A%E7%AF%87/

演說1401日本史(上篇)
講者:掌門
《日本史 Japan: From Prehistory to Modern Times》(1981) John Whitney Hall
中文版:中國出版集團“世界歷史文庫”

歷史上,日本人曾經兩度全盤“西化”,公元645年仿唐的「大化改新」和1868年仿歐的「明治維新」。作者精切地指出:只有日本人,才能夠在全盤接受外來的技術體系和典章制度之下,竟然能夠保住傳統的文化風格和社會結構,並且相互調適,開創新局。****

〈概覽〉
1日本島國,孤懸大陸之外圍。季風洋流使其温暖及宜於稻作,育孕文化。海洋作為分隔屏障保護了她,使她長期免受大陸強勢政治力量過於猛烈的衝擊吞噬。海洋同時又作為通道而利益了她,使她不斷接受外來文化和經濟上的滋潤。

Th. 地理環境加諸日本的兩大決定性因素便是:與世隔絕和農業豐饒。
這使得日本歷史非常單純而完整,呈現為線性積累發展,節奏緩慢。
****
現代之前,她的歷史步伐從未被外力打斷。
她接納外來的重大影響竟然是出於主動的,這點在世界歷史上相當罕見。體現為時機成熟的時候,可以變政維新;換句話說,政改本質上是內部力量推動的,只不過從外部移植解決方案。**

〈繩紋,彌生和古墳文化〉
由於山勢分隔,上古日本的東部和西部無論在人種、語言和文化上差異都很大,各自受到不同的海洋面向所影響,這種差異在後來很長的時間內才逐漸移除。其時,受到大陸人民遷徙和文化幅射,西部文化比較東部領先。

2繩紋文化, 公元前250年之前的若干千年
日本極早就有陶器,晚期裝作精美,表面滿佈繩狀花紋,因此得名。***
繩紋之世,人民未識農務,以採集漁獵維生,穴居地底,養狗,疑為母系社會。
3彌生文化,約在公元前250年至元後450年,跨時七百年。
繩紋文化急速地被風格迥異的外來文化毁壞取代, 這是朝鮮半島方面的民族遷徙所造成的。西漢於元前108年殖民朝鮮,置樂浪四郡,可能是這股動力在之前之後,分數波把稻作文化壓進了日本。***
彌生人蒙古血統,製作青銅器,役使牛馬,引進了灌溉水稻技術,把日後的社會定型。他們群居於泥地之上的棚屋村落,墓葬鋪張,高墳陶棺,葬於村外,証明彌生人已然形成氏族社會,並且內部階級分化。***

4古墳文化,約在公元450年至700年。
三世紀中葉,氏族上層開始用前方後圓式的巨大土丘標誌墳墓。*** 古墳內設通道石室,藏有極之豐富的陪葬品,反映酋邦己然成型。*** 陪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騎馬武士陶俑,棉衣盔甲,長刀彎弓,馬有馬鐙,一派草原游牧民族的典型裝束,於是而有日本人是「騎馬民族」的起源學說。****

朝鮮方面,中國殖民地於四世紀初解體,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開展了九百年漫長的“戰國時代”。日本武力曾經多次越洋介入王國間的戰爭。日本人進入朝鮮後汲取了當地文化因子,成就了古墳文化。而軍事領袖在國內外的有力擴張,反映在墳墓誇大的行逕上面。***

〈大和國家〉公元300年至645年
5古墳文化趨於成熟,各地氐族酋邦林立。西部興起了一個以太陽族為首的氏族聯盟集團。他們不斷擴張勢力,到了三世紀末粗略達到國家規模,這就是所謂「萬世一系」的大和國家。***
據八世紀初寫成的日本最古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記載,天皇世系可上溯至元前600年首位天皇神武天皇,這全然是無稽之談。

五世紀太陽族遷徙至中部畿內平原的古大和國臻於鼎盛。 天皇大權旁落豪橫氐族手上。其時,蘇我氏與物部氏、中臣氏最為強雄。

6大和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冒險雖以失敗告終,惟是汲取文化受益匪淺。 538年佛教傳入是決定性的歷史大事,引發了力主引進新宗教的蘇我氏和維護傳統神道教的物部—中臣氏同盟的武力對決。*** 587年蘇我氏取得勝利,佛教從這時起成為主流宗教。
兩教抗衡的意義不在於教義衝突,事實上那時的日本佛教玄學味道極之淡薄,祂是以世界級別神祗而被引進的,用來壓制地域和血緣級別的神道教神祇,反映國家意識抬頭,以犧牲氏族意識為代價。 *****

7 蘇我氏壟斷政壇六十年,592年 蘇我馬子把在位天皇暗殺掉,扶植自己的外甥女為推古天皇,以皇侄 厩户豐聰耳尊 為攝政。攝政死後,以諡號「聖德太子」名留青史。
聖德太子雖無天皇之名而有其實,是位奮發有為的君主,以頭號政制改革家見稱於後世。簡單地說,他推行新政。新政以中國制式和意識形態為藍本,用意在於洗脫氏族聯盟積習,建立“現代化國家”。***

〈大化改新〉646年
8太子逝後,政情持續險惡。 皇族 中大兄皇子密約大臣 中臣鐮足成立倒蘇我同盟。 645年在一次朝廷儀典之上當場刺殺了 蘇我入鹿,連根拔除了蘇我氏。
646年改元大化,發布了有名的深化改革詔書,史稱「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相當於明治維新, 起用唐朝留學生作智囊團,推行全盤仿唐的政制革新。***** 意在建立全新的律令國家,以粉碎舊日的氏族門閥結構。
大化改新手段激進,包括行郡國制;遷都,在難波建設中國式樣新京城;沒收部族田產,丈量土地;人口普查,重新授田;和提振王權。
668年中大兄晉位天智天皇,躊躇滿志。

9天智薨於671年,朝廷陷入王位繼承流血鬥爭,史稱「壬申之亂」。673年憑武力獨攬大權的天武天皇登基,政改得到全面落實。
由天智奪權起計數十年,可說是皇族最有實力和最有創造力的光輝時代。***
702年「大寶法典」寫成,標誌著改革的最高成就。

10大化改新轉換了社會上層結構,形成了新興廷臣貴族階級。***
改行郡國制抽空了地方氏族的經濟基礎,舊式氏族貴族急速沒落。 營新都行中央官僚制,大量與王室親善的氏族人員帶著系譜移進京城,搖身一變為賜田產食奉祿的百官,形成了新型公卿階級,稱之為「公家」。

他們從誕生便是城市人,他們的文化是城市文化,**** 只此一點便大不同於舊日的地方貴族。他們以放棄獨立的軍力和財源為代價,接受朝廷的“邀約”,即收買,換取舒適考究而且有安全感的都市生活。 他們洗脫往昔強調地域和粗魯好戰的色彩,開始衣冠楚楚,並且胸懷天下國家。
由593年推古登基聖德攝政至遷都平城共一百一十多年,史稱「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公元710年至784年
11平城京,即奈良城,呈長方形,內建王宮、政府建築、道路和寺廟,體現國家的權力和財富,彰顯“大寶法典”強調的層級和諧的社會概念。
平城沒有城牆,反映日本孤懸海外,不用防禦遠方的入侵者;同時也反映國內沒有足以威脅的強敵。

日本國君這時正式採用「天皇」的稱號,自信是天照大神的後裔,獲賜鏡劍玉三神器以統率宇內。天皇作為大祭司保留著重要的神道儀式成份。
政府架構思想上仿唐制,但落實上相同之處很少。 從未採用科舉制,*** 阻截了階級流動,使後世的日本成為僵硬的等級世襲社會,影響極之深遠。
總的來說,這是“具有日本特色的現代化改革”,社會上層改革有之,然而毫不向下層“開放”。平城體系是為了貴族的利益而打造的。

12這是個貴族獨領風騷的時代,未來主人翁武士階級尚未興起;這也是個追求文化建設的時代,渴望擺脫蒙昧野蠻,早日趕上泱泱中國。***
平城朝廷不惜工本,派出了九個遣唐使節團。*** (註:日本前後只派過15至26個遣隋唐使團。) 引進中國事物之豐富令人稱奇。

13平城有規劃地施行意識形態統治,建立出以京師東大寺為首的全國性「國分寺系統」。 *** 朝廷以“護國寺”,貴族以“家廟”形式建設佛寺,單京城最終建寺48所。
其時日本佛教奉行的是藥師、四天王和觀音崇拜;僧人有家室,本質上是系統的主持祭司。 佛教作為上層信仰,僧人作為新興智識階層和行政官員,有力地參予,甚或主導京師政局,*** 就如基督教僧侶在中世紀歐洲的地位一樣,政即是教,教即是政。

貴族階層不受制約,迅速墮落,到了頗為荒唐的地步,最終釀成「道鏡醜劇」,結束了奈良時代。 781年有為的桓武天皇登基。 784年放棄平城,另營新都,以避開力量強大的佛寺系統。 794年仿長安城的平安京(今日京都)落成,不准奈良諸大寺的總部遷進。
〈平安時代〉794年至1185年
14平安延續著奈良的政治宗教結構而作出若干調整,中央官制精密化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有利於權臣把持朝政,架空王室。 地方開始盛行莊園制***,並且成立民兵組織,埋下日後封建割據的種子。總之,中央一味只顧京師的權力鬥爭和文化建設,與地方日益疏離,決定了日本未來長期亂世的格局。***

平安朝的都城生活與奈良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唐風的模仿減退。*** 反映在宮室建築上面是發明了“寢殿造”,布置不對稱的房間和走廊格局,使屋舍與花園池塘渾成一體,風格自由,堪稱極品。
無可爭議的最大成就當屬文學,日本貴族婦女發明了本國標音文字「假名」,使得敍事文學呈現爆炸性發展。*** 女性散文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和清少訥言的《枕草子》名傳千古。

平安時代歷時近四百年,前期藤原家擅權,政局平穩;末期平源兩家武鬥,政局急劇崩壞,武家抬頭。
15藤原氏擅權
滅蘇我氏的功臣中臣鐮足獲天皇賜姓藤原,開藤原家門。藤原氏累世為外戚,權力逐步上升,857年 藤原良房晉位太政大臣,正式全面把持朝政。次年,其外孫嬰兒清和天皇登基,上位「攝政」。嬰兒登基和非王族攝政很快便成為慣習。繼任人 藤原基經採用「關白」稱號,成立機構「政所」,即政策科,此後「攝政關白」即國家行政首長,世代為藤原家囊中物,史稱「攝關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306

演說1403日本史(下篇) 虎擲龍拏不兩存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3/01/%E6%BC%94%E8%AA%AA1403%E6%97%A5%E6%9C%AC%E5%8F%B2%E4%B8%8B%E7%AF%87-%E8%99%8E%E6%93%B2%E9%BE%8D%E6%8B%8F%E4%B8%8D%E5%85%A9%E5%AD%98/

演說1403日本史(下篇) 虎擲龍拏不兩存

講者:掌門

 

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 足利義政 無心公務,政局靡爛,細川 與 山名 兩家爭鋒武鬥,禍延全國。 1467年京都經歷十年大亂,半城毁於戰火,史稱「應仁之亂」。

「戰國時代」始於 “應仁之亂”,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但大亂世幾時才算結束則有不同說法。作者採信1568年織田信長進入京都,列強爭霸基本上結束,將該時代壓縮至最短的101年。 另一種說法要算到1600年“關原會戰”,長期政局動盪才終結。 還有一種更要算到1615年“大阪夏之陣”,此後再無大型戰事,如此算來戰國長達148年。***

 

(33) 應仁亂後,群雄割據,幕府權力萎縮到極點。 地方層面上,實際掌握行政、財源和軍隊的家臣紛紛簒奪宗主家族的權柄,史稱“下克上”時代。 這時期的軍閥稱為「大名」。***

戰國早期地方政權更替快速,三十年間人面全非。 到了中段情勢穩定下來,能存活的都非平庸之輩。 其時未有大炮,城堡依險構築,易守難攻。 於是小國林立,合縱連橫,依附豪族,以婚姻血緣相糾結,形成大型聯盟集團。

織田信長統一天下前夕,全國約有200大名,而素稱強豪者不足30家。***

由於生存競爭,但凡戰國時代必為“理性主義”時代。*** 理性即是注重效益,按實際狀況調整行為,減少感情或意識形態用事。 理性行事對內體現於行政和經濟建設,對外則為外交和軍事。

 

〈織田信長〉1534-82

(34) 戰國尾聲,有資格 “入洛” (註:字面意義為 “進入洛陽” ,比喻為進入京都,問鼎大將軍尊位。) 的聯盟集團首領不出五六家。 首先動手的是才華勃茂的 “越後之龍” 上杉謙信,但他的地盤位置偏僻,經濟條件惡劣, 兼且受阻於治軍嚴整的 “甲斐之虎” 武田信玄, “五次川中島會戰” (1553-1564年) 徒勞無功。

國力最為充盈的是駿河和遠江兩國領主今川家。 今川世代長於治理,以測量土地和編纂法典名重當世。1560年 今川義元布署妥當,親率四萬大軍穿過織田家的尾張領地入洛,志在必得。 不意在 “甬狹間之戰” 為驍勇無匹的織田信長以二千兵扼阻進路,再以百餘騎繞行山徑,趁雨夜突襲本營,大破今川軍。 今川氏瓦解,地盤立即為盟友瓜分; 織田則威名遠播,天下莫敢攖其鋒!

 

(35) 1568年織田信長率領三萬軍嚴裝入洛立 足利義昭為傀儡將軍, 以“天下布武” 作口號,開展統一宇內的大業。

他先與 三河的德川家康結盟,舒緩東面壓力,然後全力掃蕩京都周邊為患數百年的寺院軍閥。 1571年他以恐怖手段清洗 比叡山,火燒延曆寺。

1573年織田擊敗中部強豪 朝倉義景 和 淺井長政; 回師圍困 “一向宗” 本愿寺派的大本營 “石山堡壘” 。

 

同年,他驅逐 足利義昭義離京,終結了室町幕府。****

1575年 “長篠之戰” 信長以三千洋槍隊破了武田家所向無敵的重騎兵***,正式成為戰國首位霸主。

1576年他在琵琶湖畔修築能夠防禦火炮的大型城堡「安土城」,雄視八方,成為新時代的標誌。*** 織田制霸的時期於是稱為 “安土時代”

 

(36) 1577年織田派遣手下大將 羽柴秀吉 前往征伐西部十二國首領毛利氏,直逼高松城。 圍城戰曠日持久,1582年秀吉要求增援,織田點派部將 明智光秀領兵,不料光秀叛亂, 襲殺信長父子於京都 本能寺。 史稱 “本能寺之變”。

 

〈豐臣秀吉〉1536-98

(37) 羽柴秀吉出身極寒微,體孱貌醜,被譏為 “猴子”。 他憑藉將才和領導力由最傳令兵拔升至大將位置,在封建時代實屬不可思議。***

 

他在高松城下得悉信長被弒,立即與敵方議和,兼程趕回京都,撲殺了 明智光秀,順理成章地成為四名輔政家老之一。 1582年在著名的「清須會議」上壓倒筆頭家老 柴田勝家,*** 扶立了信長三歲孫子為織田家主。

次年,秀吉借故殺了柴田。 又一年,把在清須會議上倒戈支持他的另外兩名家老也幹掉,獨攬大權。

 

1585年他與 德川家康 及 上杉景勝 結盟,兵臨四國,乘勝入九州,天下俱服。 同年,進位「關白」,賜姓「豐臣」。***

1590年 “小田原之戰” 降服 北條氏,正式武力統一全國,成為第二位戰國霸主。他在桃山建築「伏見城」,他制霸的時期史稱 “桃山時代”。

 

(38) 1592年天下甫定,秀吉立即以20萬軍入侵朝鮮,將國內軍備過剩的張力轉移國外。****  侵略軍為 “抗日援朝” 的明朝軍隊抑阻,雙方戰成平手,和談撤軍。 1597年秀吉再遣14萬人入朝鮮,明朝也照樣派遣大軍抗衡。

1598年秀吉去世,戰事戛然而止。

 

(39) 在戰國這個崇尚理性的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這三位成大功業的大人物,都是魄力非凡,極重績效的人。 如果說織田居於破壞和創新的一極,有如經濟學家 熊彼得Peterschump所言“創造性破壞”;那麽,德川便是鞏固和保守的另一極了。***

 

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日本“古典文化”,其實大多是在江户時代定型的。****  舉兩個突出的例子:A「切腹」作為武士無比嚴莊的死亡儀式,是由豐臣圍困高松城之役,守將 清水宗治“發明”的。到了江户時代才成為“例牌菜式”。

B「劍道」標榜以劍求道,始於家康部將 柳生宗矩的 “新陰流”「劍禪一如」,以禪入劍,為前代所無。 稍早,豐臣著名幕友 千利休主張「茶禪一味」,以禪入茶,清幽敬寂,拔高了「茶道」的意境。

C江户城中的大規模商社,以現代化手法經營, 三井和住友興起於德川早中期。 著名歷史學家Perry Anderson說道,如在四百年前讓他估計世界上那個城市最先“資本主義”化,他定必選擇江户城。***

 

〈德川家康〉1543-1616年

(40)三河的德川家在 “甬狹間之戰”前夕不過是個二三流大名,為今川家之附庸。 今川戰敗,德川少主 家康立即參予瓜分其地盤,並轉投織田麾下。 在織田二十年漫長的爭霸歲月中,德川始終是他關東地面忠誠的戰犬, 不惜屢番賣命頂著所向無敵的武田家騎兵。

 

1582年 “本能寺之變”信長被弒,秀吉獨攬大權,家康在短暫反抗後看清形勢,當機立斷, 成為秀吉十年爭霸的忠實盟友。 當秀吉嚴厲測試,要他交出大本營 駿府城,移封僻遠的漁村“江户”,家康二話不說,捲起鋪蓋就走。

因為建設江户,德川得以避開朝鮮戰爭,並大力發展商業以充盈國力,江户城打從建城之日便是個商業城市, 這與安土城和伏見城軍事堡壘壓倒一切的風格迥異。*** 然而未來之世, 卻是商業壓倒一切的世界.

 

1598年秀吉去世時,嗣子年幼,四位輔政大名以德川家康勢力最大。 豐臣家臣 石田三成組成反德川聯盟, 1600年關原會戰***,石田兵敗身亡,家康成為戰國最後一位霸主。東軍在戰場上取勝的契機, 便是在西軍中早已收賣了叛將, 收賣當然要用金錢.

 

(41) 1603年德川進大將軍尊號, 正式開府江户. ***

1605年他讓位於兒子, 隱身 駿府城佈署大計. 1614年時機成熟, 以薄弱的借口挑起 “大阪冬之陣”, 此戰血流成河更甚於關原. 德川仍未得逞, 再弄詭計拖了一年.  1615年 “大阪夏之陣”, *** 終於滅了故主滿門.

1616年家康逝世, 江户政權經已全然穩固.

 

〈江户幕府〉1603-1868年

(42) 到了江户幕府「幕藩體制」才粲然完備。 天下約分為265藩,共收田賦2,600萬石。 江户藩680萬石居於權力金字塔之頂端,稱為 “天領” 。*** 天領還包括了大阪、京都和長崎等一線城市和三座鑛山,保証幕府壟斷主要經濟中心和貨幣發行權。**** (註:比對第二位 加賀藩前田家102萬石。)

 

藩封按關係親疏分為三等。***

23個「親藩大名」為德川親屬,共享260萬石,以直系「御三家」尾張、紀伊 和 水户 佔據要津,翼護江户。 御三家有權為幕府提供繼承儲備。***

 

145個「譜代大名」共有670萬石。 他們大多是關原會戰之際的德川部下,其大名身份直接得自德川家,所以對之忠心耿耿。 幕府的核心決策小組四至五人“老中” 團便規定由二萬五千石以上譜代大名擔任,**** 而非常設的CEO位置 “大老” 更指定只由 彥根等四藩藩主當中一人出任。 親藩大名不得出任老中,*** 足見制度設想之周詳。(註:譜代以 彥根藩井伊家25萬石為最大。)

 

97個「外樣大名」多是織田和豐臣時期保存下來的家族,共擁有980萬石。比諸譜代他們受到更為寬容和謹慎的對待,但處於嚴密的監視目光之下。

另外,連天皇在內整個京都小朝廷只受到187,000石供養,窮得實在可憐!

 

(43) 德川家康 設立「京都所司代」,以控制和監察朝廷,尤其嚴禁各藩私通天皇。*** 大阪之戰後,更發布「禁中及公家眾諸法度」17條, 明目張胆地 “指導” 和規限京都的運作,其至於天皇只能執行儀典和創作文學!***

同年發布「武家諸法度」,後經修訂為21條,嚴苛地限制大名的活動,小者服飾婚姻,大者軍事設施、造船出海、禁絕基督教和參覲交代。

 

參覲交代」制度規定 大名必須在江户城內設置府第,妻子長居其內,跡同人質。 本人則半年駐國半年駐江户(邊遠者寬為一年),府內常設與幕府聯絡專員。

除了人質作用之外,這制度利害之處在於強幹弱枝****, 匯聚各藩財富於江户。 隨著藩主久居江户,中央與地方隔閡降低,地域意識減退。 頻繁往來促使交通運輸狀況高速改善,大幅提振全國商品流通,並使江户成為超級都會。****

 

還有一點較為隱晦,各藩少主在江户長大,深受首府文化浸染,長大回藩反與地方文化格格不入,加上人脈根基不深,自然不會對中央有異離之心。這與古羅馬將歸附蠻族的貴族子弟從少接到羅馬城居住和接受教育,產生完全相同的政策效果。

 

 

附錄 元好問  “楚漢戰處”

虎擲龍拏不兩存, 當年曾此賭乾坤,**** 一時豪傑皆行陣, 萬古河山自壁門,

原野猶應厭膏血, 風雲長遣動心魂, 成名豎子知誰謂, 擬喚狂生與細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22

演說1404消費社會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05/%E6%BC%94%E8%AA%AA1404%E6%B6%88%E8%B2%BB%E7%A4%BE%E6%9C%83%E5%AD%B8/

演說1404消費社會學

講者:掌門

 

〈引言:消費者的角色和心態〉

未有「消費者consumer」之前,世上有的只是“顧客customer”。 消費者和顧客都是商品的買家,兩者的分別是: 顧客先有生活上對物品的實質需要,然後向供應商購買;消費者則手頭先有餘裕,然後由供應商遊說他購買甚麼物品。***

社會學家 鮑曼Bauman指出「消費者態度consumer attitude」的五項要素:

1將生活理解為一連串可定義,可說明,可處理的問題,即一連串選擇。****

這種經濟學格式的考量與實際人生不盡相符,人生的常態是混亂,難以聚焦。

2每個人都有責任去解決這些問題

3所有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並且已由專才人士預備好答案。

4這些解決方案可以用金錢從公開市場購買。***

5只要掌握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人生就會更加美好

消費主義」成為當代主流意識形態: 「人生是一長串成功的消費選擇!」。*****

 

〈緒論:何謂消費?〉

“維生”和“消費” 雖則同樣指涉產品耗用和交換,內涵却大不相同。 維生著重實用和效益,因而適合以經濟學模型進行考量。*** 而

Def.「消費」指的是超出維生水平,進入社會文化範疇的產品耗用,**** 適合以人類學模型進行考量。

舉例:熱量攝取是維生;菜色考究是消費。衣物用以護體禦寒是維生;如以之刻意遮蔽軀體 (暴露也可以),妝點姿容,便成為“服飾”,便是消費了。

古代農業社會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人民崇尚節儉。 現代工業社會普遍富裕,“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消費”現象才有可能出現。消費成為全民的日常事務,為時不過二百餘年而矣。

 

消費社會學」旨在解釋一般消費者的行為,可粗分為三大流派。

最早被提出的是〈炫耀性消費理論〉

1899年美國經濟學家 韋伯倫Veblen出版《有閒階級論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那是劃時代的消費理論著作。

韋氏認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完全從其擁有的財富而來。基於這個前設,

Th1要彰顯甚或提高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便只能從炫耀其財富來達致了。****

炫耀財富之道有二:炫耀性休閒conspicuous leisure 和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經典例子:阿拉伯傳統貴族的白衣。 穿著白衣明顯表示不須工作,又暗示擁有大量衣服可供替換,兩者都彰顯財富水平。

在傳統社會中,財富來自世襲地位而非工作, 所以“不須工作”就代表了“地位高尚” ,*** 對一個成員之間直接或間接互相認識的社區來說,炫耀性休閒更能標誌高尚地位。但是,

Th2 在一個現代都市裡頭,人們互不認識,沒有人知道你休不休閒,炫耀性消費成為壓倒性呈現手段!***

有趣的是,炫耀性休閒雖然高檔可取,但是今世的中產階級遠沒有古代貴族那麽富有,基本上“手停口袋停”,沒得休閒,於是乎而有

Th3 替身休閒vicarious leisure:自身不休閒,找人代為休閒也可以炫耀財富。*** 最合適的替身當然是妻妾女兒了。

最極端的形式:古之大貴族豢養一大批僕人,他們不做任何生產性工作,終日無所事事,只用來展示排場。至於務實工作的僕人,反倒隱藏起來,不為人見。

另一種替代性操作,則是Th4 “優雅的儀態”和“繁複的服飾禮節”都暗示“有閒”。因為兩者都不實用,但要習得和維持卻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舉例:維多利亞時代貴婦的“鯨骨裙”據說要用數名女僕費數小時才能完成裝置。

業餘性質的運動是紳士的玩意,體現休閒,愈難掌握的、花費時間愈多的愈是高檔,如馬球和帆船。職業運動員是工作,社會地位反而不高。

旅遊成為當代展示休閒的盛行手段

 

當代法國社會學宗師 布爾廸厄Bourdieu將韋氏理論加以闡發,成為

〈階級差異形成理論〉

布氏認為資本有兩種: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 經濟資本指財富,不得諸遺產則得諸工作;「文化資本」經由廣義教育而獲得的素養,*** 必須經由學習浸淫加以內化。 文化資本有可能轉化為經濟資本,但不必然如此。***

如此,社會成員可劃分為四個組別:A高經濟資本與高文化資本;B高經濟資本與低文化資本;C低經濟資本與高文化資本;D低經濟資本與低文化資本。構成一張社會空間地圖。***

Th5 這四個空間相當之封閉。 其排斥外人的手段是某些該組別特別喜愛的生活習性,由財富和文化水平混合定型。***** 該等習性體現在消費方面便是所謂的「品味」

舉例:三十年前哥爾夫球會籍異常昂貴,而且審核嚴格,成為A組的特色,就算B組和C組也難以混跡其間。 當今的街舞則是D組的特色,很難找出一個人同時修習或欣賞芭蕾舞和街舞。

Th6 不同的社會團體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面, 透過消費品的特殊組合和消費方式,形成內部邏輯一致的文化實踐,從而獲得生存的「真實感」!*****

人們生活在所屬的社會團體之內,乃是“如魚在水,不知有水”;一旦被拋擲到另一社團,便如坐針毯。 要從低水平社團打進高水平的更是千難萬難!

 

布氏首創「品味追逐理論」

Th7 低組別成員為了提高其社會地位,不斷模仿高組別的品味。 而高組別為了擺脫模仿,便要不斷創新品味,與之保持距離。*****

所以「品味」是組別間的對抗遊戲,隱藏在社會的基底,保証社會的秩序與和諧;同時也反映出社會內部階級鬥爭的張力。

 

〈住家的起源〉

1990年社會學家Lyn Richards進行了一項田野調查類, 探索兩性對住家心態的差異。 研究總結出男性視住家為 “個人財務成就” 和 “安樂窩” ;女性則視作 “親密人際關係(首要為子女) 的經營場所”。*****

男性把住家看作 “逃離工作的場所”, 關注奢華購置; 女性則看作 “工作的場所” ,關注親手粉飾。 男性居家要求休息;女性則要求建設。

雙方都覺得擁有房子很重要,都強調安全和穩定感,但其內涵大不相同。 男性視房子為財產,可以留贈給妻兒子女,強調的是財務上的安全。 女性則視房子為共同生活的地方,子女成長的場所,強調的是人際關係的穩定。*****

 

住家Home」是近現代才有的新生事物,現代之前城市中人們在居所工作,在作坊生活,兩者無從分割;農村近在田畝,自然更是 “居耕合一” 了。

資本主義工業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工人到工廠工作,放工回 “家”! 於是 “住家” 與 “工廠” 截然分離,兩相對立, 有關工作的事物不得引進家居生活,反之亦然,現代意義的「住家」於焉誕生。****

住家的建設,正是用來隔離工廠的厭惡性工作環境,確立舒適的休憇生態。 因此,兩者是相互排斥的孿生子!***** 社會學初生之時全然着眼於生產面,研究的是社會工業化的進程,馬克思主義引領風騷之後,更將階級矛盾視為核心議題,貶抑大眾消費為 “商品拜物”。其實生產與消費乃一體之兩面, 「生產革命」興起的同時必有「消費革命」相應鼓盪支撐,**** 否則無從貫徹。

 

〈文化溝通理論〉Douglas和 Isherwood全然採用人類學框架探討消費行為,認為消費具有兩種社會功能:

(一)    物品呈現文化範疇culture category。****

「消費」的基本功能, 不是直接耗用物品來滿足維生所需,而是用來創造意義make sense。****

人類學典範假設所有 “物品的擁有material possession”都具有社會意義,而文化分析的責任是探討物品作為 “溝通者communicator” 的角色。人們消費物品,從而建構一個可以理解的世界,並知悉在此世界中與他人的關係。****

舉例: “烹飪或菜式” 不是為了果腹和美味, 而是為了創造 “共餐情誼” 和 “品味差異” 。 有趣的反例:人們不吃人肉,不是因為人肉缺乏營養,而是因為這件事本身帶有 “邪惡的意義”。 極有趣的反反例:所有 “吃人肉” 的風俗,都植基於某種文化心態,如傳承死者的技能美德,或杜絕惡靈復仇。

 

經濟學從微觀出發,以 “個人效用”為基點;人類學則從宏觀着眼,以 “社會關係” 為佈局

(二) 消費行為創造並維持社會關係。*****

不同階級的人支配和消費不同的物品,創造出不同的世界觀。*** 階級內部成員據此互相認同親善,並與異階級的人保持距離和形成尊卑,兩者都是“溝通”。

 

〈論廣告〉

大規模生產與大規模消費乃是一體之兩面. 產品必須被消費掉, 廠商資金才能回籠並且獲利, 賺取工資者才獲發薪, 才有能力消費. 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廠商(即資本家) 主控全局, 他們不僅要生產物品, 還必須創造出購買這些物品的人. 廣告的職能就是有效率地創造出 “消費者”.

一般感覺廣告用的手法是 “誘騙”, 其實廣告「同化assimilate」消費者, 用整個社會的體重和形象, 壓倒和吞噬個人. 表面看來個別廣告銷售的只是特定的商品, 深入地看整體廣告業訴諸的是生活方式.**** 他們告訴消費者怎樣消費才合乎尺度, 訓導個人怎樣行為才足夠社會化. 他們骨子裡用的手法是“脅逼”.

舉例:名牌牙刷廣告標語 “更甜美的香吻”, 暗示接吻是根據甜美度為準則的, 而你可能尚未達標, 解救之道, 在於消費名牌牙刷.

今日的廣告, 其原型混合了誘騙與脅逼; 更確切地說, 是陽為誘騙, 陰為脅逼. 它既提供消費的愉悅美夢, 又種下 “消費無能” 的自卑夢魘.***

它的基本特徵: 暗示消費者跟他人的關係(例如接吻)中缺乏某些東西(甜美度), 從而建議以廣告的商品(名牌牙刷) 來補救.*****

現代廣告把社會成員同質化, 形塑普世文化, 建立中產階級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 尤其美國幅員遼闊, 人口來源龐雜, 廣告更被視為創造同質化國家的工具. 消費主義是創造社會連帶感的一種有效方式.***

 

第三派理論是社會學家Jean Baudrillard的

〈物品體系理論〉。

該理論立基於消費行為的系統面向,探討個人與物品的關係,認為單從需求面不足以解釋當今社會的消費現象。 反之,他認為

Th. “需求” 和整個“物品體系a system of objects”有關,而和特定的物品無關,也和特定個人對特定物品的欲求無關。****

換言之,物品本身自成體系,其生產和流通自成格局,自為興替推移。 消費者捲入其中,處處被動,只是體系中的動力因素,而非體系的規劃和控制者。

Baudrillard進一步指出,「需求體系是生產體系的產物」。 整體需求是社會的消費力和趨勢,不是某個特定產品的製造商創造出來的,而是更大更背境化的生產力productivity框架的產物。*****

舉例:表面看來是 喬布斯決定了人們要買智能電話,事實是微電子科技在背後主宰大局,國民要買智能電話,就如國家元首要買隱形戰機一樣,不得不買。

需求與消費是生產力有組織性的延伸。」**** 而廣告則是系統內部的操控工具。消費迫使人們成為經濟性質而可以控制的勞動力。****

消費是十九世紀的新生事物,那時人口從農村湧進城市轉型成為產業工人。 他們被重新社會化, 被訓練成有著全新的思想和行動方式的人。

他們的名字是「消費者」。

 

以上學理出自:《消費社會學The Socialogy of Consumption》(1997) Peter Corrigan

及《消費:社會學的概念Consumption》(2003) Alan Aldrid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79

演說1405A《合約條款》與《免責條欵》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5/03/%E6%BC%94%E8%AA%AA1405a%E3%80%8A%E5%90%88%E7%B4%84%E6%A2%9D%E6%AC%BE%E3%80%8B%E8%88%87%E3%80%8A%E5%85%8D%E8%B2%AC%E6%A2%9D%E6%AC%B5%E3%80%8B/

黄塵清水三山下 更變千年如走馬
演說1405B 現代世界的誕生
講者:掌門

《現代世界的誕生》(2013) Alan Macfarlane

〈楔子〉現代世界的降臨
現代世界隨著兩個革命—-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降臨人間。 以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當然是經濟面決定政治面,def. 現代世界就是工業革命後的世界。
問題一轉而為 “現代世界”的本性為何?與 “前現代世界”有何區別? 韋伯提供了答案:現代世界講求「理性主義」,功利壓倒一切。*** 一國之內,生產為先;國際之間,貿易為主。簡言之,經濟至上,市場主導,一切向錢看;而諸般意識形態,包括宗教道德文藝….. 盡居下游,生活諸層面盡皆市場化。****

據韋伯所言,這種 “理性” 為希臘文化所獨有,歐洲(尤其是西歐) 承其遺緒,獨領風騷。如此,現代化起於西歐為歷史之必然,尋且以先進物質文明 “教化”全球,而全球層面的現代化即是歐洲化,這種 “天朝心態” 就是鼎鼎有名的「歐洲中心觀」。***

“歐洲中心觀” 自覺或不自覺地主宰全球(包括 “落後的東方”) 意識形態二百餘年。*** 不料二戰後歐洲相對優勢急速衰落,雖有同文同種的美國繼起為超級強權,然而戰後智識茂勃,反倒是美國學術界(特別是歷史學和社會學) 率先對歐洲中心觀發起嚴厲的批判。
本書從歷史角度揭露現代世現的起源,史識增進,則邪觀不攻自破。

現代既源於工業革命,現代世界的推手,她的名字是:
〈大英(賺錢)帝國〉
十九世紀末葉,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朝代國勢達到人類歷史上的頂峯,其海軍縱橫七海,國旗日不沒落,以統治的土地面積計算,佔有世上陸地的1/4,真可謂立於世界之巔。 但帝國真正利害之處,卻是其成就不世功業所任用的人員極之寡少。**** 當時全英人口只有8.5M,這如何可能? 考量其“高槓桿”之際,還需注意她是在地緣政治環境極其複雜和強敵環伺之下做出這業績的。 還有,她的壽命相當長,前後達三個多世紀,黃金期也明顯比其他殖民帝國久。

觀諸歷史,之前的所有帝國都是軍事帝國,又都是意識形態帝國。 他們征服外族,主要為了開疆闢土,攫奪人民;又或是宣揚國威,推行宗教。 統言之,是為了在政治上壓倒他族,強調建立霸權和區域統合;經濟動機一般是內隱的,甚或是附加的。
大英帝國則不然,她生來就有一種怪異之處—–其原始目的居然是為了“營商賺錢”!這點很重要,由於一心全繫於賺錢,她才能卸下意識形態包袱,行事純然講究務實和所謂 “理性”。***

她在國策層面上放棄宣教,不輕易改動殖民地傳統社會結構****;盡量不施行直接統治,而將權力下放和承包予地方傳統菁英,行「間接統治」, 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 她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是出於無奈,因為本身實在小國寡民;也可能是出於睿智,洞悉大局;更可能是兩者兼是。
對大英帝國來說, “貿易” “戰爭”和“帝國” 是一體的三位。***** 從十六世紀末「私掠船」(ie特許狀武裝商船) 時代開始,英國即以軍事手段推行遠洋貿易。****

海洋有如草原,航海民族也如游牧民族一般,深植著貿易與刼掠的二元根性。 這兩種活動繁盛於類近的地理和人文條件當中: 其一,相互遠程貿易的族群必有迥異的資源和生產優勢。其次,天涯阻隔,必有高效的長程運輸手段然後得以通行。
另外,遠程貿易伙伴當中,貧窮的、弱小的一方必然是移動的一方。*** 道理簡單:機會成本作怪,膽正命平正好離鄉背井。 遠程刼掠道理一樣,經濟上貧窮、弱小的一方,只要加上一項重要條件:軍事優勢,立即成為主動出擊的一方。****

英國人正就是那海上的匈奴人。貿易為先,有條件和機會即行刼掠(欠缺貿易條件則純行刼掠),如此良久,國力強大然後建立帝國,入主中原。(如其不成,印度亦可。)

〈貿易打造的帝國〉
「大英帝國」萌生於十六世紀末葉 伊利莎伯一世朝代,其時她丁點帝國的威嚴容貌也沒有。 她參與大航海並非如西班牙那般雄才偉略,氣吞天下; 她一心只想攔途截刼西班牙的寶船,幹其無本買賣,皆因其時她欠缺乏國力。
她利害之處是當海盜的經營方式:「契約股份制」***,由貴族銀主斥資 (註:女王一慣秘密參股。),海盜世家牽頭定策,其子弟負責執行,港口城鎮提供水手/賊伙。 每次出擊行動獨立營運核算,ie舖舖清,訂明分成,參予各方權利義務一清二楚,得手後委託專業人士在 安特衛普或阿姆斯特丹 脫手贜物。 一項行動前後費時近兩年,規劃精密,達到散播煙幕,聲東而擊西的水準。這是何等“理性主義”和“現代性”啊!

1588年伊后命 德雷克海軍/海盜上將 建立“皇家海軍”,出師大捷,擊滅來犯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頒發特許狀,成立股份制“英國東印度公司”。此兩事件為全球歷史轉折點,*** 遠洋軍事貿易作業正式浮上枱面,加以常規化及法律化,東印領袖風騷,影響極其深遠!
整個十七世紀,英國在大西洋“奴隸三角貿易”中大賺特賺。***
這鐵三角指從西非運載黑奴往加勒比海甘蔗莊園,然後轉運蔗糖前往英國和歐陸,再運工業製品往西非。皇家海軍的職責當然是靖海澄洋,保護(奴隸)貿易了。

到了十七八世紀之交,蔗糖已非暴利,遠洋貿易重心東移印度洋。***
1663年葡萄牙公主以孟買Mumbai作嫁妝嫁給英王,英國得此作跳板,遂能染指印度次大陸。 她耐心經營,花了一百多年,才藉著1757年 普拉西之役大勝,佔領孟加拉邦。 1803年兵臨德里,取得全印統治權。***
其時工業革命已竟全功,英國得以搜刮印度的棉花原料,運回本國織成棉布,行銷全球(包括印度)。帝國也搖身一變,主張自由貿易,成為解放黑奴的急先鋒,皇家皇軍依舊靖海澄洋,這回則是取締奴隸貿易了。

大英帝國的全盛期在十九世紀中末葉,以印度作跳板,更進一步, 主宰 華印英 新“三角貿易”。*** 新鐵三角指東印在印度大規模開發無敵人氣商品—鴉片,行銷識貨的中國市場。然後從中國購入茶葉, 回英銷售; 再由英國出口工業製品付運印度大陸。
1858年維多利亞女皇加冕為印度女皇, 印度正式成為英國屬國. 大英帝國一躍而成世界最強大國家, 稱雄七海, 日不沒落, GDP幾佔全球一半.***** 二千年來,只有北宋和二戰後極短時間的美國才能達到近似水平。
這一切豐功偉業皆由賺錢開始。

〈天朝文化〉
「 “現代” 的重要標誌之一是重視競爭性遊戲和運動.」***
“英式足球soccer” 一詞源出於英國公學對 association football的俚稱; 棒球是英格蘭兒童的跑柱式遊戲rounders的變種; 板球、曲棍球、橄欖球(美式足球的前身)和 草地滚球 (保齡球是其變種) 都是地道的英國發明; 現代網球於倫敦Marylebone板球俱樂部(1787年創立) 訂立…..
英國人還 “發明” 了足球門柱、賽用划艇、 “大富翁monopoly” 和 秒錶; 首倡登山運動(1854) 、游泳比賽(1869) 和賽馬運動, 理所當然地也育種了現代賽馬. (註: 阿拉伯種.) 就算不是他們原創的遊戲, 他們也要為之制訂規則, 跑步游泳划艇比賽的標準距離都是他們訂定的。
如此看來, 全世界都在英國陰影之下 “遊戲” 。

人類, 其實只是現代人類, 為何成為集體遊戲狂?
遊戲有諸多功能: 教育人們怎樣競爭; 充當社交平台; 表達風格異同; 鍛鍊才智; 培養團隊精神; 協同目標和行動. 人們在小時候就是透過遊戲進行社會化的,***
但這並非人們為之瘋魔的原因. 人們熱愛遊戲, 是因為它賦予人生某種意義, 對不幸作出某種解釋, 帶來一整套能將人們連成一體的儀式.**** “遊戲”在 “工作”之外重鑄了生活和人際關係, 人們在遊戲中獲得解放,找到朋友.

在前現代社會之中, 人們藉由宗教和親屬關係凝聚起來, 成為共同體.***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深遠的(甚至是天生的),廣泛結連的 (即認識的人彼此之間也互相認識,而不是點對點或綫性的關係。),利益層面上是 “互惠的” (即並非講究 “等價交換”的市場模式。) 。總體而言,雖然衝突多壓力大,然而關係密切,不愁孤單。

工業革命破壞了一切, 生產架構按資本主義方式高流動性地組合, 隨獲利機會進行調整, 人們則以遊離的單子身份鑲嵌進生產架構之內.**** 現代都市雖則人口密度極高,人情卻甚為疏淡,為了補償這種缺憾,人們必須在生產架構之外尋找新的群體方式,這就是自由結社。*** 結社必有核心的共同興趣或關懷,於是各種遊戲、運動和業餘愛好在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乘時而興, 創造新型的共同體格局, 以滿足人類群黨的天性需求. 「現代運動是工業革命的副產品. 」**** 這股風氣隨著工業革命散播全球.

前現代社會的生活單元是教會和家族家庭;現代社會的生活單元是核心家庭、生產單位和結社。 現代社會最強調的價值是核心家庭,但是核心家庭人員太少,且為高離婚率所苦;職場又冷淡寡情而流動性過高;結社的衝突和壓力沒前兩者那麽巨大,因此成為生活的重心平台和避難所,人們大量參與結社活動。

惜乎現代的競爭性運動已經變質,成為一種最龐大和最獲利的產業。 運動背離了「業餘性質」出發點—- 投入參與和建立人際關係 (在美國特別強調大社區凝聚力;在英國則強調階級身份認同。***);轉入「專業競爭」軌道,以賺錢為依皈,逐漸削弱了體育精神。從前的 “參與者”淪落為 “觀眾” ,更為不幸的是,成為廣告商的圈獵對象!
結論:「現代遊戲是資本主義的一面鏡子.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05

演說1405B 現代世界的誕生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5/04/%E6%BC%94%E8%AA%AA1405b-%E7%8F%BE%E4%BB%A3%E4%B8%96%E7%95%8C%E7%9A%84%E8%AA%95%E7%94%9F/

黄塵清水三山下 更變千年如走馬
演說1405B 現代世界的誕生
講者:掌門

《現代世界的誕生》(2013) Alan Macfarlane

〈楔子〉現代世界的降臨
現代世界隨著兩個革命—-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降臨人間。 以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當然是經濟面決定政治面,def. 現代世界就是工業革命後的世界。
問題一轉而為 “現代世界”的本性為何?與 “前現代世界”有何區別? 韋伯提供了答案:現代世界講求「理性主義」,功利壓倒一切。*** 一國之內,生產為先;國際之間,貿易為主。簡言之,經濟至上,市場主導,一切向錢看;而諸般意識形態,包括宗教道德文藝….. 盡居下游,生活諸層面盡皆市場化。****

據韋伯所言,這種 “理性” 為希臘文化所獨有,歐洲(尤其是西歐) 承其遺緒,獨領風騷。如此,現代化起於西歐為歷史之必然,尋且以先進物質文明 “教化”全球,而全球層面的現代化即是歐洲化,這種 “天朝心態” 就是鼎鼎有名的「歐洲中心觀」。***

“歐洲中心觀” 自覺或不自覺地主宰全球(包括 “落後的東方”) 意識形態二百餘年。*** 不料二戰後歐洲相對優勢急速衰落,雖有同文同種的美國繼起為超級強權,然而戰後智識茂勃,反倒是美國學術界(特別是歷史學和社會學) 率先對歐洲中心觀發起嚴厲的批判。
本書從歷史角度揭露現代世現的起源,史識增進,則邪觀不攻自破。

現代既源於工業革命,現代世界的推手,她的名字是:
〈大英(賺錢)帝國〉
十九世紀末葉,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朝代國勢達到人類歷史上的頂峯,其海軍縱橫七海,國旗日不沒落,以統治的土地面積計算,佔有世上陸地的1/4,真可謂立於世界之巔。 但帝國真正利害之處,卻是其成就不世功業所任用的人員極之寡少。**** 當時全英人口只有8.5M,這如何可能? 考量其“高槓桿”之際,還需注意她是在地緣政治環境極其複雜和強敵環伺之下做出這業績的。 還有,她的壽命相當長,前後達三個多世紀,黃金期也明顯比其他殖民帝國久。

觀諸歷史,之前的所有帝國都是軍事帝國,又都是意識形態帝國。 他們征服外族,主要為了開疆闢土,攫奪人民;又或是宣揚國威,推行宗教。 統言之,是為了在政治上壓倒他族,強調建立霸權和區域統合;經濟動機一般是內隱的,甚或是附加的。
大英帝國則不然,她生來就有一種怪異之處—–其原始目的居然是為了“營商賺錢”!這點很重要,由於一心全繫於賺錢,她才能卸下意識形態包袱,行事純然講究務實和所謂 “理性”。***

她在國策層面上放棄宣教,不輕易改動殖民地傳統社會結構****;盡量不施行直接統治,而將權力下放和承包予地方傳統菁英,行「間接統治」, 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 她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是出於無奈,因為本身實在小國寡民;也可能是出於睿智,洞悉大局;更可能是兩者兼是。
對大英帝國來說, “貿易” “戰爭”和“帝國” 是一體的三位。***** 從十六世紀末「私掠船」(ie特許狀武裝商船) 時代開始,英國即以軍事手段推行遠洋貿易。****

海洋有如草原,航海民族也如游牧民族一般,深植著貿易與刼掠的二元根性。 這兩種活動繁盛於類近的地理和人文條件當中: 其一,相互遠程貿易的族群必有迥異的資源和生產優勢。其次,天涯阻隔,必有高效的長程運輸手段然後得以通行。
另外,遠程貿易伙伴當中,貧窮的、弱小的一方必然是移動的一方。*** 道理簡單:機會成本作怪,膽正命平正好離鄉背井。 遠程刼掠道理一樣,經濟上貧窮、弱小的一方,只要加上一項重要條件:軍事優勢,立即成為主動出擊的一方。****

英國人正就是那海上的匈奴人。貿易為先,有條件和機會即行刼掠(欠缺貿易條件則純行刼掠),如此良久,國力強大然後建立帝國,入主中原。(如其不成,印度亦可。)

〈貿易打造的帝國〉
「大英帝國」萌生於十六世紀末葉 伊利莎伯一世朝代,其時她丁點帝國的威嚴容貌也沒有。 她參與大航海並非如西班牙那般雄才偉略,氣吞天下; 她一心只想攔途截刼西班牙的寶船,幹其無本買賣,皆因其時她欠缺乏國力。
她利害之處是當海盜的經營方式:「契約股份制」***,由貴族銀主斥資 (註:女王一慣秘密參股。),海盜世家牽頭定策,其子弟負責執行,港口城鎮提供水手/賊伙。 每次出擊行動獨立營運核算,ie舖舖清,訂明分成,參予各方權利義務一清二楚,得手後委託專業人士在 安特衛普或阿姆斯特丹 脫手贜物。 一項行動前後費時近兩年,規劃精密,達到散播煙幕,聲東而擊西的水準。這是何等“理性主義”和“現代性”啊!

1588年伊后命 德雷克海軍/海盜上將 建立“皇家海軍”,出師大捷,擊滅來犯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頒發特許狀,成立股份制“英國東印度公司”。此兩事件為全球歷史轉折點,*** 遠洋軍事貿易作業正式浮上枱面,加以常規化及法律化,東印領袖風騷,影響極其深遠!
整個十七世紀,英國在大西洋“奴隸三角貿易”中大賺特賺。***
這鐵三角指從西非運載黑奴往加勒比海甘蔗莊園,然後轉運蔗糖前往英國和歐陸,再運工業製品往西非。皇家海軍的職責當然是靖海澄洋,保護(奴隸)貿易了。

到了十七八世紀之交,蔗糖已非暴利,遠洋貿易重心東移印度洋。***
1663年葡萄牙公主以孟買Mumbai作嫁妝嫁給英王,英國得此作跳板,遂能染指印度次大陸。 她耐心經營,花了一百多年,才藉著1757年 普拉西之役大勝,佔領孟加拉邦。 1803年兵臨德里,取得全印統治權。***
其時工業革命已竟全功,英國得以搜刮印度的棉花原料,運回本國織成棉布,行銷全球(包括印度)。帝國也搖身一變,主張自由貿易,成為解放黑奴的急先鋒,皇家皇軍依舊靖海澄洋,這回則是取締奴隸貿易了。

大英帝國的全盛期在十九世紀中末葉,以印度作跳板,更進一步, 主宰 華印英 新“三角貿易”。*** 新鐵三角指東印在印度大規模開發無敵人氣商品—鴉片,行銷識貨的中國市場。然後從中國購入茶葉, 回英銷售; 再由英國出口工業製品付運印度大陸。
1858年維多利亞女皇加冕為印度女皇, 印度正式成為英國屬國. 大英帝國一躍而成世界最強大國家, 稱雄七海, 日不沒落, GDP幾佔全球一半.***** 二千年來,只有北宋和二戰後極短時間的美國才能達到近似水平。
這一切豐功偉業皆由賺錢開始。

〈天朝文化〉
「 “現代” 的重要標誌之一是重視競爭性遊戲和運動.」***
“英式足球soccer” 一詞源出於英國公學對 association football的俚稱; 棒球是英格蘭兒童的跑柱式遊戲rounders的變種; 板球、曲棍球、橄欖球(美式足球的前身)和 草地滚球 (保齡球是其變種) 都是地道的英國發明; 現代網球於倫敦Marylebone板球俱樂部(1787年創立) 訂立…..
英國人還 “發明” 了足球門柱、賽用划艇、 “大富翁monopoly” 和 秒錶; 首倡登山運動(1854) 、游泳比賽(1869) 和賽馬運動, 理所當然地也育種了現代賽馬. (註: 阿拉伯種.) 就算不是他們原創的遊戲, 他們也要為之制訂規則, 跑步游泳划艇比賽的標準距離都是他們訂定的。
如此看來, 全世界都在英國陰影之下 “遊戲” 。

人類, 其實只是現代人類, 為何成為集體遊戲狂?
遊戲有諸多功能: 教育人們怎樣競爭; 充當社交平台; 表達風格異同; 鍛鍊才智; 培養團隊精神; 協同目標和行動. 人們在小時候就是透過遊戲進行社會化的,***
但這並非人們為之瘋魔的原因. 人們熱愛遊戲, 是因為它賦予人生某種意義, 對不幸作出某種解釋, 帶來一整套能將人們連成一體的儀式.**** “遊戲”在 “工作”之外重鑄了生活和人際關係, 人們在遊戲中獲得解放,找到朋友.

在前現代社會之中, 人們藉由宗教和親屬關係凝聚起來, 成為共同體.***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深遠的(甚至是天生的),廣泛結連的 (即認識的人彼此之間也互相認識,而不是點對點或綫性的關係。),利益層面上是 “互惠的” (即並非講究 “等價交換”的市場模式。) 。總體而言,雖然衝突多壓力大,然而關係密切,不愁孤單。

工業革命破壞了一切, 生產架構按資本主義方式高流動性地組合, 隨獲利機會進行調整, 人們則以遊離的單子身份鑲嵌進生產架構之內.**** 現代都市雖則人口密度極高,人情卻甚為疏淡,為了補償這種缺憾,人們必須在生產架構之外尋找新的群體方式,這就是自由結社。*** 結社必有核心的共同興趣或關懷,於是各種遊戲、運動和業餘愛好在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乘時而興, 創造新型的共同體格局, 以滿足人類群黨的天性需求. 「現代運動是工業革命的副產品. 」**** 這股風氣隨著工業革命散播全球.

前現代社會的生活單元是教會和家族家庭;現代社會的生活單元是核心家庭、生產單位和結社。 現代社會最強調的價值是核心家庭,但是核心家庭人員太少,且為高離婚率所苦;職場又冷淡寡情而流動性過高;結社的衝突和壓力沒前兩者那麽巨大,因此成為生活的重心平台和避難所,人們大量參與結社活動。

惜乎現代的競爭性運動已經變質,成為一種最龐大和最獲利的產業。 運動背離了「業餘性質」出發點—- 投入參與和建立人際關係 (在美國特別強調大社區凝聚力;在英國則強調階級身份認同。***);轉入「專業競爭」軌道,以賺錢為依皈,逐漸削弱了體育精神。從前的 “參與者”淪落為 “觀眾” ,更為不幸的是,成為廣告商的圈獵對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61

演說1406激進民主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5/31/%E6%BC%94%E8%AA%AA1406%E6%BF%80%E9%80%B2%E6%B0%91%E4%B8%BB/

George Orwell:“任一種類型的政權都聲稱其政權是民主的。”

演說1406激進民主

講者: 掌門

書籍: 《Radical Democracy》(1996) Douglas Lummis

 

〈何謂民主制度?〉

當今之世,所謂「民主政治」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就其最失敗方面言之,則世上無一政體當真是由“人民”統治的,那怕是號稱最民主的西方先進國家。有趣的是,就其最“成功”方面言之,則世上所有政體, 那怕是最獨裁的, 都自稱遵行“民主” 。

 

何謂「民主」?或者何謂「民主制度」?細想之下,背後隱藏著另一道更為深刻的問題:何謂「人民」?

壟斷權柄者常用以下三種手段以粉飾民主:

  1. 從定義上收窄「人民」的範圍。*****

通過排除奴隸、少數族裔、無產者、婦女或文盲來縮窄「人民」概念,那麽統治階層內部的同質性和凝聚力得到維持,有利施行統治。

舉例:據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奴隸和婦女不得列作公民。

 

  1. 把異己者排除出「人民」之列。

把不從主流者打成“人民公敵”,那麽政權自然獲得餘下“人民”的擁戴而具有民主合法性了。這種「不寬容政策」每每得到主流多數派的支持,但卻違反了保護少數派權益的現代民主精神。

舉例:剝奪異教徒、叛國者、反革命份子或罪犯的政治權利。

 

  • 成立革命政黨指導「人民」。

 

  1. 先確立一種「正確的」意識形態,那麼具有前衛思想的革命政黨以指導民眾為己任,因而擁有平宜行事權。

 

當今號稱最民主的西方先進國家已制訂 成年公民普選權”  “權利法案”和 “多黨制議會”等民主制度,遂誇誇其談於其民主成就。

〈當代主流民主制度〉

建基於洛克《政府論次講》和穆爾《論自由》兩書所揭示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而為天下民主之既定範式。

這派別的原始思想家斷定:唯有擁有一定數量財產的男性才可被託付公共決策的責任。***** 這暗設了社會實質上是由該群體的成員構成的,而其他人等(包括婦孺奴隸和無產者)是依附性的,對社會既不存有利益,也沒有承担責任的能力,所以不應賦予公共決策權力。

 

更有甚者,對於那些享有公共決策權力的人(即擁有投票權者),也並非人人有足夠的能力(包括財力和智識sense)履行施政决策,所以最合理的辦法就是通過「選舉制度」選出合適的決策人,賦予其重大且集中的權力,以保障整體階層的財產利益,是為「代議政制」。**** 在這種制度下,一般人民的政治性格是消極的,其決策權是間接的,遂又名為「間接民主」。

 

政治哲學家 Macpherson稱「自由主義」為「占有性個人主義理論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列出其要義如下:

  1. 人的本質在於追求個人之滿足
  2. 社會由許多自由平等的個人,透過佔有財產而相互產生關係
  3. 政治生活的作用是保護個人的「佔有物possession(引申包括生命和自由等抽象主權)不被侵犯。***** 保護產權和自由市場重於一切,社會的諸般權利和義務由此而生。

 

上述第三點乃是畫龍點睛,強調社會構成不奠基於人民生活上的相互關係,而奠基於財產佔有。「激進民主」重要理論家Douglas Lummis認為無論好壞,那不是民主,而是中產階級統治。” ***

 

欲探討民主的內涵為何?反過來可從

〈民主不是甚麽?〉入手,是為批判性觀點

  1. 美國總統 卡特說 “民主就是致力國民福利。”

這是將「民享for the people」偽裝為「民治by the people」,*** 從而把林肯有關民主的著名闡釋抽空了三分之二。理論上專制制度下,聖賢之君施政也可能出於利民,然而那不是民主。所以,「民主」關乎由誰施政統治或掌控公權,而與施政目的或福利歸屬無關。****

  1. 人民支持的統治就是民主。

謬誤與上類同。 人民可能十分支持康熙的施政,但他當然不民主。

 

  1. 經濟發達就是民主。

經濟發展與民主的關係是個棘手的政治課題。 作者認為如果“經濟發展”指的是人民對經濟權力中心 (如企業、經濟規劃機構、銀行等)的控制,則此說成立。*** 如果指的只是財富或GDP增長,則貧國和富國都可以是民主的或是不民主的,故而兩者並無關係。

 

  1. 實施自由市場就是民主。

這是美國官方的常用說辭:“社會主義指令式經濟是反民主的,因此自由市場是民主的。” 這種說法偷龍轉鳳。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將社會分裂為富人和窮人階層,並且將差距擴大化,這與民主是不相容的。***** 社會主義嘗試進行矯正和補救,就算失敗了,並不証明自由市場是對的。就好像藥醫不好了病,不能反過來說病是好的。

 

  1. 民主是“機會平等”。

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窮人的“平等機會”不斷被削弱,極端的經濟不平等必導致富人利用其財富掠奪窮人;又或是窮人利用其政治權力掠奪富人。兩者俱難言民主。

 

  1. 民主是自由選舉。

這是將必要條件偽裝為充分條件。*** 況且在今日美國,選戰已被市場營銷工業所接管,民主削弱至“兩害相衡取其輕”,甚或是“東家西家無差別”的境況。

 

  1. 民主就是美國憲政體制。」****

其實這反而最有力量。 美國憲政體制是「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巔峯之作,非常完備,為當今天下之楷模。 然而,倘若自由主義是錯誤的!則完備的錯誤不構成正確。

況且,就算是美國本身的民主生活也已捉襟見肘,漏洞百出。 對外無法抑阻政府執行代表大企業利益的國際霸權主義路綫;*** 對內無法抑阻權力向華盛頓集中,地方權力日益流失的民主窘困; 無法解決經濟領域和工作場所的不民主問題。國內政情也無法擺脫 國會說客、政治分贜、選舉秀…..等等惡劣積習。

 

〈激進民主〉定義

考其詞源,「民主democracy」出自古希臘單詞demos和kratos,意為“人民的權力”。 《牛津英語詞典》「radical」的第一個意義是“基本液radical humidity”,中世紀哲學認為是所有動植物自然固有的,保有活力的必要條件。

如此,Def. 「激進民主radicaldemocracy」意為 根本的、本質的、固有形式的人民掌控權力的狀態。****  譯為「基進民主」似更適切。

 

然則「民主」只是一種政治理想,而非實現這種理想的方式.  民主不是任何特定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問題只是任一特定的制度有多民主. 即「民主」是對政治制度的批判準則. ****

 

當今政治理論分為三大陣營: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而「激進民主」清楚地歸屬於社會主義陣營

社會主義之主流當非「馬克思主義」莫屬,然而,並非社會主義就一定是馬克思主義。蓋自列寧和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付諸實踐,人間巨變,志士灑血,生靈塗炭…..

於是西方左翼智識分子引以為戒,不再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改造社會,而轉為建制派”, 欲於當前自由主義民主現實之內部, 訴求社會主義的目標理想。****

 

到了上世紀末葉,美國政情弊端顯露,民間不滿呼聲鵲起,形形色色的抗議活動應運而生,尋且形成共識,塑造理論基礎,這是激進民主的來由

激進民主的內涵

既然起自抗議運動,它的根性就是「批判性」,*** 著力點放置於揭露現存資本主義社會的諸般不平等和不正義—–小焉者,中產階層對應草根階層無論在財富、教育、就業諸層面的機會壟斷;大焉者,上層政治運作受到菁英圈子封閉性操控,民主嚴重流失。 一國之內,經過世代累積,社會更為貧富懸殊,流動性更低,弱勢社群更趨無助。 國際之上,工業先進大國對應落後國家,施行嚴苛的經濟盤剝,反映在窮國的赤貧和生態毁壞上面。

激進民主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從理路上看,並未超出馬思克主義範圍。

 

激進民主主張多元主義,不以統一的意識形態相號召,不提出宏大的全局性社會變革目標,實踐策略上也不試圖建立龐大嚴密的組織,而企圖以地方性的局部目標的公民團體運動推行社會變革,**** 逐漸導致資本主義國家消亡

 

因此,激進民主的理論主要放在探討「公民社會」的概念和其實踐綱領之上。

〈激進民主的綱領〉

「公民社會」被設想為在建制內部按政治文化經濟環保等多元目的,形成面對面小群體,以普遍價值相號召,爭取在社區和基層單位掌權,以取代“資本主義代議制”的制度安排。*****

 

自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每次社會變革試驗,均發覺官僚機構不單沒有為人民所馴化,反而更為強橫專斷。考其因由,是國家政制變革了,社會和公民並沒有同步變革。*** 激進民主主義者針對這點,提出「社會轉化」的新策略。

其手段為創造公共討論、公共價值和語言,開闢「公民空間」,力圖控制國家權力。*** 公民空間呈現為網絡狀態,每一網格關注一特殊系列的目標,**** 而不是以提出宏觀政策主張,攫取中央政權為目標的傳統政黨做法。

 

〈激進民主的缺憾〉

激進民主的理論建設顯得單薄,*** 也欠缺明星級理論家。由於沒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旗幟,難以動員群眾的熱情。它在實踐中力量薄弱,致命的原因在於它不夠“激進”!*** 中間派總是兩面不討好!缺乏明確有力的核心理論和行動綱領,則導致力度散漫,很多時候氣候未成而內部先行分裂。***

另外,從事地方基層政治活動非常吃力,欠缺強大有力的政黨組織支持,實在難有作為。 只有在平均教育水平極高的少人口富裕國家,才有施行的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13

演說1407三國志的世界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7/05/%E6%BC%94%E8%AA%AA1407%E4%B8%89%E5%9C%8B%E5%BF%97%E7%9A%84%E4%B8%96%E7%95%8C/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演說1407三國志的世界

講者:掌門

《三國志的世界》(2005)金文京

 

日本人治中國歷史一向是行家裡手,自戰前內藤湖南宮崎市定 創立“京都學派”,倡議以「東亞史」為治史單元 (註:日文稱「東洋史」。),學風鼎盛,歷久常新。 它的基本理念認為漢字文化圈” 是漢族人於上古之世獨自生成的,接受遠方文化傳播之力甚少,因而高度獨立且完整。反之,這強勢文化的幅射力卻甚大,涵蓋範圍遍及全部東亞洲,而以中日韓越南四國為軸心。 即是之故,研究這個大範圍的歷史便應放置在漢字文化圈”的框架下進行,而以多邊互動的視角考量之。***

 

最近日本 “講談社”出版了一套以東亞史理念撰寫的中國通史,全套十冊,均由一流高手担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將之譯成中文,取名“中國的歷史” 系列。

〈演義與正史〉

《三國志的世界》是該系列的第四冊,由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著述。有趣的是金教授屬文學部,專長研究《三國志演義》!金教授從《演義》入手,帶出與正史的異同,然後究其道理,引入史學正題,起承轉合之間趣味十足。

演義對正史的扭曲,反映出宋明理學觀念擠壓政治意識形態造成的形變。****理學獨尊之後,整個漢文化圈偏頗於道德主義,而《演義》正好是這種心態的一面鏡子,同時又是一服催化劑!

《三國志》以魏為正統,蜀吳為割據;而《演義》則奉蜀為傳承漢室,斥曹魏為篡位亂臣。至於東吳,兩書都把她當成配角,其實她的國祚反而最長。

《演義》的種種虛構,例如抹黑曹操人格,溢美諸葛關張趙的忠義才能,把東吳人物全面矮化,全都服從“貶魏抑吳揚蜀”這一戰略布局。**** 如此,將演義與正史參照,就有了心態史方面的意義

舉例:a《演義》的第一個大型虛構情節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把它描繪成一場“正邪之戰” ,其實那根本上不過是一場“關西軍閥對抗關東軍閥”的戰爭。

b諸葛亮是《演義》瘋狂吹捧的人物,把“隆中對”說成是法眼無雙。其實真正高瞻遠矚,臨機設局的大戰略家是魯肅,整個“赤壁之戰”是由他規劃主導的。

 

還有一點極其有趣,現代的編劇家撰寫歷史劇腳本的時候,因為對背境時代的情感語言習俗昧於認識,只好“舊瓶新酒”—- 把當代的填塞進去,觀眾看到的是齣“古裝現代劇”。羅貫中也有這個難處!

舉例:a三國時代紙張剛發明未久,人們日常用的是竹簡和木簡。

b羅氏或許是南人,關二哥“過五關斬六將”的路綫圖是到不了劉大哥那處的;“六出祁山”的地理位置也錯漏百出。

 

〈歷史轉折處〉

三國時代:一般由公元189年董卓入京(洛陽),漢失權柄,計至280年孫皓降晉,吳亡,共九十一年。

晉室雖一統天下,卻沒法解決社會和政治上的結構難題,不旋踵亂起永嘉(311)。到隋唐帝國(隋統一589)重開氣象,其間足有四百年之久。吉朋的史識搬來中國:“大漢是被自身的體重壓垮的。”準錯不了!三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看作是漢帝國衰亡崩解的漫長過程的起始階段

 

然則作為歷史轉折關頭,三國有何獨特之處以遺後世呢?

首先,《演義》的開卷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描述出一種“治亂興衰”「分合循環觀」。 三國時代是秦漢中華帝國建成以後第一次大分裂、大亂世。這對漢民族靈魂的撼動,就好像西羅馬滅亡,歐洲墮入黑暗時代一般悲凉慘澹!

其實所謂“分合循環”並無事理之必然,**** 歐洲的土地面積和中國差不多,人民也同屬高加索人種印歐語系,但自從古羅馬於五世紀崩壞,就從未復歸一統。

中國則不然,隨著土地、人口和農業生產力的複合狀況此後數番分合。*****

「循環觀」影響中國政治文化極其深刻,中國人對“統一”和“治世”的執念去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並且恒常有種大錯覺:“統一 等於治世”。*****由這種執念推導出追求和維繫統一,是值得付出任何代價的;而分裂國家則是何等的罪無可恕! 中國南北分殊這麼巨大而二千年來合為一國,除了“書同文,人同倫”的文化紐帶外,「循環觀」深植於潛意識亦是有力的原因!

 

再者,三國亂離,人口銳減,經濟極其貧乏,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精神均處於非常痛苦的狀態,這提供了大型宗教盛行的社會條件。***

「黄巾之亂」便是由“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組織推動的。魏晉南朝政治腐敗,士大夫崇尚黄老清談避世,道教也就主導上層意識形態以迄隋唐。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後漢明帝建白馬寺,起初只在士大夫當中作為黃老哲學的參照體系而得到認同。北朝胡族政權(尤其北魏)為了平衡儒教,把佛教推上國教的位置。*** 隋唐盛世,“天臺”“華嚴”“禪”諸中土宗派面世,佛教成為中國上層文化的重要成份。

所謂儒釋道”鼎立,便肇始於三國時代。

 

其三,政治上「正統論」的出現.

撇除傳說中的“堯舜禪讓”,魏文帝曹丕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搞禪讓儀式的開國之君 (註:王莽沒有搞過.?),直到宋太祖煞科, 八百年間“禪讓”鬧劇屢番上演.

禪讓背後的政治意識形態是「正統論」.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正統論宣示: 同一時間, 中國只容許有一個王朝政權.在現代語言來說,便是「合法性」.***

 

〈東亞史的精義〉

作者參照中日韓三國的政治史,對“外戚、宦官和儒士官僚”三種政治力量的變化消長,進行了比較分析,並且提出共通性解釋

(甲)首先是外戚,中國外戚勢力獨盛於兩漢,自魏文帝曹丕下詔禁止其參政,即從政治舞台銷聲跡。後世縱有許多太后臨朝,再也沒有大規模任用外戚集團。日本和朝鮮則不然,外戚參政屢為常態。 平安時代的藤原氏和鐮倉時代的北條氏均長期擅權,近乎纂國;李氏王朝晚期的安東金亦然。

考其因由,古時外戚之所以有力量,因為他們是地方豪族,王室有需要倚仗其勢力以統攝國家。以后漢為例,光武帝劉秀起於南陽,憑藉當地豪族陰、鄧兩家和西北豪族馬(援)、竇(融)、梁(統)三家的支持削平群雄,登上帝位,所以后漢的皇后多出此五家。

在專制政制未穩固確立之前,朝廷實際上是王室與諸豪族的共治集團,內裡以婚姻為紐帶,那麼豪族們當然有“參政權”了!當時得令的豪族早為之計,將女兒嫁入王室,便以 “外戚” 的面目壟斷朝政。***

曹魏以後,王室逐漸轉向任用儒士官僚治國,儒家思想厲行父權主義,***** 極其戒懼母系掌握權力,便從意識形態層面連根拔除外戚參政權。唐朝致力於平抑豪門,宋以後純任儒士,外戚遂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與之對比的是,日本雖於“大化改新”(646年) 師法中國,但引入的只是國家律令和崇拜形式的佛教,並不積極汲取儒家思想。朝鮮之崇儒遠踰日本, 但兩國均未能徹底清洗社會中的母系結構,豪族透過與王室婚姻而操控政局在歷史上成為家常便飯.

要點是: 豪族政治導致外戚擅權,**** 而非當上外戚便能擅權.

 

(乙)其次是宦官。在中國政壇上面,宦官屬內廷系統,是皇帝的私人權力機構. 與之相對的是外廷,即是由儒士官僚集權掌控的國家機器.

皇帝與外廷的關係很是複雜,對著高度意識形態化而又“鐵板一塊”的整體官僚機器,皇帝經常感到縛手縛脚。為了制衡外廷,皇權任用宦官並將之體制化.如此,中國皇帝愈是猜忌外廷,愈是重用宦官(如明朝); 愈能駕馭外廷, 愈不許宦官參政(如清朝).***

 

日本從未引入宦官制度,所以從來沒有宦官亂政問題. 朝鮮行宦官制度,但沒有干政傳統. (註:書中似無作出解釋.)我的想法是日韓王權長期弱勢,根本沒有力量和資源去建設強大的內廷,宦官沒有王權支撐是成不了氣候的。***

 

(丙)儒士官僚

三者之中以儒士官僚集團對後世政治至關重要。

漢武帝“獨崇儒術”,把儒家思想敲定為主流意識形態。貫串於兩漢,朝廷上層是“外儒內法”,地方下層則由豪族把持。兩漢雖已形成儒士官僚集團(及其培育機構 “太學) ,但並未取得如後世那般 包攬經理 國家行政的地位和權力

深化儒士官僚集團行政權的是魏晉兩朝的開國之君 魏文帝曹丕和晉武帝司馬炎。其中又以魏文帝採納大臣陳群的獻策「九品官人法」為劃時代之措施。 該法確立選取士人的準則,包括出身、職級、薪俸和升遷等方面,是唐朝「科舉制度」建立之前,最成熟和有效的官僚系統結構法則。***

 

日本從未引進儒士官僚行政系統,儒家思想從來不是主流政治意識形態。自平源二家爾來,日本 “武士”而非 “文士”治國。**** 就算是武士高度“文士化”的德川時代,仍動輒切腹,絲毫不減英烈之氣!

朝鮮雖以「兩班」(一文一武)治國,亦施行科舉,但兩班行世襲,科舉有名無實。朝鮮的政制未出魏晉,遑論隋唐,宜乎其文治長期敗壞,外交軍事宰割由人!

 

〈正統論及其流風遺緒〉

正統論始於三國時代魏蜀爭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騎刦,曹丕首創“禪讓”是轉賬過户,劉備在獻帝死前稱帝為僭越,三人對“正統”一致念茲在茲。

宋朝之前,士大夫均以魏為正統,稱道曹操文釆武略,風流人物。南宋理學家朱熹力斥曹魏為簒位,正統鋒向於是轉移,《演義》便是此一思想轉向的產物。***

中國之堅持「正統論」自不待言,有趣的是這種思想在韓日越南等國亦大行其道!

滿族入主中原之後,韓國對其奉表稱臣,暗地裡卻呼之為夷狄. 韓國朝野認為中華文明既滅, 朝鮮便是當然繼承者,竟以“小中華”自居起來! 同理, 朝鮮戰爭後南韓長期稱中國為“中共Olanke”,此字在韓語中意為“夷狄”!

日本也一樣, 天皇作為“日出處天子”,甚至把朝鮮使者稱為朝貢使,東北蝦夷南方沖繩之人當然也呼為夷狄了.

參觀胡志明市的歷史博物館所見,竟然將自趙佗“南越國”起,至越南人所建的“黎氏王朝”之前(即由漢至明初)的所有漢族政權一概除名!而代之以七十餘次“民族起義”事件,作為國家歷史的全部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39

演說1409海與帝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9/13/%E6%BC%94%E8%AA%AA1409%E6%B5%B7%E8%88%87%E5%B8%9D%E5%9C%8B/

演說1409海與帝國

講者:掌門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2005) 上田信

 

明清向被認為是固執於農耕的內陸性格國家, 明朝大部分時間實施海禁, 清朝則由乾隆至鴉片戰爭期間只限廣州一口通商. 除了短暫的“鄭和下西洋”和康熙平定臺灣之外, 兩朝幾乎全無海上的政策性活動, 其海洋聯繫面在傳統史學上一向不被重視.

直到晚近 世界史/環球史” 研究興起, 基調性質的貿易和經濟活動 (包括最具決定性的白銀流動和農作物轉移) 對歷史的作用力才被看得清楚.*****

在這種學術前提下, 作者野心勃勃地創制出 東歐亞” 這一歷史地理學框架概念, 用作本書的論述基盤. 東歐亞範圍以中國為主幹, 再按陸海交通的可接近性, 伸延涵蓋周邊四鄰.***

東歐亞海域包攝了由北至南的 日本海, 渤海, 黃海, 東海, 和南海共五個海洋, 而遠接南洋. 作者認為明清的政治和經濟, 實質極受此五大海洋發生的事故所影響, 遂為本書訂名《海與帝國》.

 

〈五海三船〉航海條件和作業狀況

明清時代中國海洋船舶的船體構造無法抵禦四米高的海浪, 只要統計各個海洋平均每年高海浪的日數,就可得出實用主義的航海可行性。 再考量海流和風向的影響,便可以綜合出航海的困難度。***

五海的通航狀況如下:

渤海簡直是個內湖,黃海也算風平浪靜,兩海是中國跨省和對朝鮮貿易的通道。日本海和東海風高浪急,遠為兇險! 日本海有一特殊難處,洋流風向一路向東,年中只有兩個月適宜西航,東航船隻弄不好無法回家。 另外,國境為朝鮮所阻隔,中國人古時不在日本海航行。*** 但是明初開始中日貿易量大增,並衍生出倭寇問題

東海雖近,但是熱帶季候風和太平洋風在此海域相互碰撞,導致天氣變幻無常,多颶風,沒有 媽祖(ie天後)保祐是出不了海的。***

南海遠接南洋,是古來所謂「海上絲路」之開端。 明中葉又建立了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穿越大平洋航路,**** 國際貿易地位更形顯要。 絲茶瓷和美洲白銀便是經由南海進出中國的

 

航海還需註意近岸的地理形勢。 黃河、淮河和長江從山東、江蘇和浙江出海,長期沖積泥沙使到三省海岸綫多淺灘而少良港,***不利海運。

中國海船主要有三種:山東江浙一帶的「沙船」方頭淺身,是內河船的變種,適宜靠岸而不宜蹈海。 福建的「福船」尖頭深身,才稱得上是海船。 舟山一帶良港漸多,茶又獨出此省,所以福建為南北海運之中樞。 廣東的「廣船」龍骨更深更堅固,適宜遠赴南洋,幹大宗買賣。

鄭和之後,中國船舶難出 馬六甲大門, 頂多去去羅灣,說到底下不了印度洋。真正的遠洋貿易只好拱手讓人!****

 

〈明朝與海〉朝貢制度和倭寇之亂

永樂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聲勢浩大的朝貢體系, 其背後動機在於彰顯 “得天命” 的治權正當性, 以排除 “亂臣賊子” 的輿論陰影. 他樹立的網絡對當時影響甚大, 與後來西歐人的商業殖民行動結合, 成為整個東亞區域經濟的背境結構.

朝貢制度源於儒家封建主義的「禮制」, 是 “天朝思想”在外交層面的具體化, 其要點是:  A中國皇帝的地位是擬父權的,其權力是先驗的,絕對的,和無條件的。****

所有朝貢國都直接向中國皇帝效忠,這種關係不是多邊的,甚至連雙邊也不是,而是一種單邊的主從關係。 中國皇帝作為 “天下” 的主宰,最高仲裁人,其旨意穩固了國際秩序。***

體現在象徵性禮儀上面,貢使(即使由國王本人擔任) 一律要向皇帝行跪禮,而皇帝不回禮。

B 朝貢國依其與皇帝的親疏關係,形成封建主義的等級秩序。***

皇帝賜予朝貢國國王的印章和冠服是有等級的。 對朝鮮李朝和日本室町政權最為厚待,規格等同子輩的親王,賜金印; 對琉球的 中山國和越南的 安南國次之,規格等同孫輩的郡王,賜鍍金銀印,餘此類推。

 

朝貢除了是國際政治制度,也是統一的國營對外貿易制度。***** 朝廷限定外國朝貢團上訪的時間和停駐的港埠,在當地設置「市舶司」,與隨團商隊進行統一貿易,利潤歸公。

明朝大部分時間實施海禁,禁止民間建造大型船舶和出海營商。 海禁政策與「朝貢體制」互為表裡,乃是朝廷壟斷對外貿易的政策手段。***

有禁令,就有走私。 實情宋元以來,浙福海民便積極展開對南洋貿易,出口絲瓷茶,進口香料(主要是胡椒),交易量極為龐大。 明朝行海禁乃是與民爭利,絕其生計,海商只餘走私一途。 遠洋走私船隻自然配備武裝,非法武裝船隻定義上就是「海盜」,這與他們有否在中國海域進行刦掠關係不大。 (註:常識上說,他們若要刦掠,對象也必然是南洋地區,而不會是中國沿海。)

嘉靖二十七年 (1548年) 浙江巡撫都禦使派遣軍隊掃蕩海幫總舵所在地 舟山群島雙嶼港。 舵主 王直(明史稱汪直)率眾東渡日本,在九州的 五島列島和 平戶立足。東渡的海幫剃髮易服,招攬浪人,返禍江浙,釀成歷時二十年的「嘉靖大倭亂」。***

學界將「倭寇之亂」分為三期。

「初期倭寇」並不發生於中國,受害國是鄰近日本的朝鮮。

歷史轉折處是日本 南北朝大亂世 (1331-1392年),與 足利氏爭天下落敗的武家下海為寇,日韓古史書稱之為「日本惡黨」。 這波「前期倭寇」不同之處是規模大,動輒數十船;業務能力強,足以抗衡正規軍;頻率密,平均每年多達七次。

1358年中國史料第一次記載了倭寇犯境,刦掠山東半島的消息。  1368年明朝建立之際,倭患更為熾烈,海運業起家的 方國珍敗亡,餘黨入海為寇,加深了災情。 明太祖曾遣使要求取締倭寇,鎌倉幕府方面卻虛與委蛇。

直到1392年 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 1405年成祖遣 鄭和下西洋,倭寇才逐漸歛跡。 這時期的倭寇大致上“貨真價實”,以日本人為主幹。

「後期倭寇」指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之後的倭寇,也就是為禍最烈的「嘉靖倭亂」。 後期倭寇的特色是橫行無忌,深入內陸,攻城池,割莊稼,擄掠人口,與官兵正面接戰。 上田信教授認為這一波的倭寇主力是東渡的中國海幫,*** 日本人參與其中並不多,他想必參照過那時期的日方史料才有此種說法。

 

白銀中毒〉國家經濟的變換和危機

中華帝國自漢至宋皆以銅錢作為流通貨幣。*** 元朝開闢國際貨幣 白銀,作為遠程貿易的結算工具,和酬報各地蒙古軍閥的手段,國內則使用銅錢和銀本位紙幣,白銀的貨幣性格開始形成。****

明太祖施行極端保守的稅收政策,地方繳交實物租稅和服勞役,與基層政府開支進行「點對點抵銷」,餘額上繳中央,意圖最大限度地精簡編制和把貨幣的作用力降至最低。*** (註:這裡引用 黃仁宇的說法。) 隨著社會發展,這種傳統的儒家治國理念當然事與願違。

 

1526年日本開採 石見銀山,1545年西班牙開採 波托西銀礦,此兩事件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極其深遠巨大!中國歲月承平,人口增生,對貨幣的需求日益殷切;而日本人和西班牙人則大量需求中國奢侈品,於是展開了歷時長達三百年的白銀流向中國,直到鴉片戰爭才行人止步。中國被稱為世界的「白銀墳墓」

大量白銀傾註使得中國經濟體系貨幣化。***** 民間商品經濟大幅擴張,大規模跨省貿易成為可能,產業化現象到處成型。 白銀經濟既做成明中葉和清盛世長期繁榮,也做成人口膨脹,生態破壞和社會動蕩。

明朝嘉靖起稅收全部指定以白銀繳付,勞役也折算為白銀代償。(註:清朝地方稅收銀七銅三,地方向中央上繳全用銀。) 之所以用銀不用銅,是因為銅錢價賤而體重,跨省運輸成本高昂。*** (註:如由雲貴押送北京,運費高達幣值的三成,根本上不可行。)

繳稅必用白銀做成一種作者稱之為「白銀中毒」的價格機能障礙癥狀。***** 白銀和糧食本應按照供求定律運作,自動進行調節,但農民在硬性上繳(手頭沒有積存的) 定額白銀的規章下,為完稅時限所催逼,被迫不問價拋售糧食,有時甚至去到出售過冬存糧的悲慘地步!相對來說,富庶的江南地區和出口導向的城市由於能夠獲得海外白銀,保証了低價的糧食供應,等於變相盤剝基層農民。這當真是 “愈窮愈見鬼,愈富愈見神” 了。

再者,銅錢作為地方流通貨幣,而白銀作為跨省及向中央結算工具,兩者之間的官訂兌換率根本上完全無法保証。**** 每遇海外白銀流入衰竭,(例如晚明和鴉片戰爭前後。) 銀價飈升,又等於變相大幅提高稅率,農民生計艱難,命如懸絲!

最後,白銀總供應量不能滿足流通需要,則有可夠出現 凱恩斯式需求萎縮,通貨收縮現象。 這種現代意義的經濟大蕭條在雍正年間首次出現於傳統中國!到了乾隆中晚期,白銀供應過剩又做成通貨膨脹和價格革命, 由於中央政府缺乏現代經濟學知識和宏觀調控手段, 通貨激烈波動從不同方向做成民生難題和大型社會動亂。

 

〈哥倫布交換效應〉人口爆炸與生態危機

明朝中末葉引進馬鈴薯、山芋和玉蜀黍,該等美洲作物可栽植於貧瘠的坡地,促使人類砍伐林木,以開闢農場。 該等作物強力搜刮地力,需要不斷開墾新田;而且抓握泥土的力度薄弱,坡地傾斜,造成土壤流失,生態毀壞。 下流的泥土淤塞河道,填平湖泊,釀成水患。

美洲作物又造成人口爆炸, 清朝康乾盛世人口百年內倍翻至逾三億! 人口多自然耕地不足,人們無可避免與河湖爭地,造成黃河泛濫,水災頻仍。

農民數目既無量眾多,則民變自易生出雪球效應。*** 中央力量有限,每臨變局,人力財力消耗迅速,易於衰竭。 清朝雖強大,到後來竟要靠地方團練才能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亂後地方坐大,終於覆滅王朝。

清之衰敗吊詭地起因於傳統體制運作之成功,導致人口超出了小農經濟的極限。 「天災」這個看似隨機的幹擾因素,考其實質,正是人口過繁,生態破壞,內發的結構性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7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