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学巴菲特从垃圾处理业中“淘宝”


http://www.cnemag.com.cn/fenxplun/newsfx/2010-03-13/186480.shtml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错误地称为“价值投资者”。其实他不是──至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不是了



在 我看来,价值投资者买进资产的原因是资产价值低于其一望便知的价值。一个基本的例子就是,一家公司在银行有一亿美元现金,无负债,而其市值为5,000万 美元(通常在市场低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是很好的价值投资对象。只要不出现亏损,最终其价值至少会达到其一亿美元的现金水平。

 Getty Images 价值投资者使用的另一个标准是市盈率。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仅为五倍(比如说其收益为1,000万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那它通常也是不错的买进对象。

此外还有更多内容,不过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就是这些了。

巴菲特更多的是一位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投资者。他长线投资的特性意味着他通常不会如价值投资者一样行事:在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进;当它达到应有的价值时卖出。他手中资金太多,因此着眼也更长远。

以下是一些例子: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喝调味碳酸饮料。

从投资角度:当其他投资者全都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时,巴菲特却在买进。


统计学角度:全世界所有人最终都会用上信用卡。

投资角度: 买进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股票。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初首次买进美国运通时,它正处于“色拉油丑闻”之中。投资者们对其股票避之犹恐不及。巴菲特站在他最喜欢的 餐馆的收银机后面,看到使用美国运通信用卡的人为数甚众,因而判定使用美国运通卡的风潮肯定不会消退。

统计学角度:世上所有人最终都会使用一次性剃须刀(至少是所有的男性)。

投资:吉列Gillette当时正在抵挡投机者的恶意收购。巴菲特以救星姿态出现,买进了一大批优先股,在几年后转换为普通股并继续持有,直至吉列被宝洁Procter & Gamble收购。


统计学角度:中国将继续大量消耗美国商品。

投资角度:买进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的股票。中国需求的商品通过这家公司从美国中西部运到西海岸的港口装船。

那么,最新的人口统计学说明了什么呢?

美国的固体废物人均产生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与1960年相比,美国人在人口增长不到一倍的情况下,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两倍,达到四亿吨。美国的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

巴 菲特可能走他的桥牌牌友、前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老路。和其他从软件工程师转型为商业巨子的人士一样,盖茨也有自己的资金管理公司卡斯凯德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s,并通过它进行投资。卡斯凯德曾经是垃圾处理企业Allied Waste最大的股东,在Republic Service Group将其收购后,卡斯凯德又成了Republic Service Group最大的股东。此外,盖茨还拥有另一家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股权。

盖茨还早就抢先于巴菲特吸纳了多家铁路公司的股权,特别是参股了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巴菲特曾经说过,希望自己在盖茨首次买进铁路类股时就开始投资这一领域。

最新的报告显示,盖茨持有Republic Service Group 5,700万股股票,巴菲特的持股量也从360万股上升到了830万股。

巴菲特还增持了数据与文件存储服务提供商Iron Mountain Inc.的股票。这家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信息管理服务外,还为客户进行安全的信息粉碎处理服务。盖茨还通过他的基金会持股Waste Management公司。

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巴菲特要怎么做,还想看看惯于跟风巴菲特的基金将有何动作。

结 果我发现,通常追随巴菲特的对冲基金正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的股票。拥有4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Bridger Management也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Casella Waste和Waste Connections的股票,此外这家公司还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和Republic Service Group的股票。

继互联网泡沫之后,垃圾处理行业或许是从人口统计学上看来最有“钱途”的行业了。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那么跟定巴菲特、盖茨或他们的追随者才是上上策。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另类资产管理公司Formula Capital的执行合伙人,还是投资策略问题作家。不同于道琼斯记者,他可能投资了上文所提及的股票。)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5

在中端製造業中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正合奇勝天舒

http://xueqiu.com/7315353232/26260112
正合奇勝天舒

2013年11月25日修訂稿

本文主要觀點:(1)現在及未來十年,憑藉著巨大的本土市場、大量的廉價工程師供給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中國「中端」製造業將長期具備國際競爭優勢。(2)中端製造企業的典型護城河是長期低成本優勢,不只是低製造成本,還包括攤薄的研發成本和銷售成本。建立起護城河的龍頭企業才是長期投資標的。(3)已篩選出的中國中端製造業三傑:華為、格力電器、宇通客車。(4)要在其他中端製造子行業中識別潛力傑出企業,篩選標準包括企業家及其打造的企業文化、持續自主研發和營銷投入、連續快速增長、無超強競爭對手等,長城汽車具備潛力。

一、中國中端製造業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長期比較優勢

按照技術含量的高低,筆者將製造業劃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製造業如芯片、發動機、3D打印等;低端製造業典型如紡織服裝、食品飲料;中端製造業的特徵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又非高精尖,既包括轎車、家電這樣的大消費品,又包括機械、通訊設備、醫療設備、客車等生產工具。

中端製造產業往往發展比較成熟,以持續性的改良為主,顛覆性的創新罕見。買家重視性價比,認可品牌溢價。

未來十年,高科技仍然是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天下,中國只能望其項背。低端製造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喪失,正在逐步向越南等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中端製造業,將是中國的天下,而且優勢會越來越大,逐步取代日、韓、德等國的地位,從跟隨者、挑戰者變成領導者。

因為,中國具有其他國家不同時具備的三項比較優勢

第一是大量的廉價工程師。注意,不是廉價工人。中國每年培養出海量大學生,他們雖然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不足,但是開發、改良的能力還是有的,而且工資低,願意吃苦。中端製造企業的研發、銷售、售後服務、管理等部門需要大量的廉價工程師。

第二是龐大的本土市場。中端製造業具有一定的規模經濟性,龐大的本土市場可以容納多家企業激烈競爭。優勝劣汰產生的國內冠軍更有機會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勝出。稱霸中國就將稱霸世界。

第三是完善的產業配套。產業鏈上下游磨合多年,共同發展,發展中國家短時間內很難複製。

兼具上面三個有利條件,中國已經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如通訊設備、家電、工程機械、客車等。

這些行業起初都依賴於國外進口,然後合資引進技術、組裝生產。優秀本土企業在向外企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堅持自主研發、創建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建立銷售渠道、注重售前售後服務。先是農村包圍城市,逐步蠶食外企份額,然後憑藉性價比優勢將其趕出中國市場,最後追殺出海,逐鹿全球。

二、傑出中端製造業的護城河

行業崛起、具備國際競爭力,並不意味著其中的企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必須有強大的護城河。

護城河的存在可以使得企業長期獲得超額利潤。一般來說,所有行業的平均淨資產回報率(ROE)約10%,有些企業能夠獲得20%、30%的ROE,就是超額利潤。關鍵是,這種超額利潤能否持續,是否其他企業一模仿、一競爭,ROE就逐漸回歸10%了?如果是,就沒有護城河。

有哪些護城河呢?廣泛認可的有如下幾種:

(1)長期低成本優勢。比如沃爾瑪,任何一家競爭對手做不到相同的低成本。

(2)用戶間的網絡效應,比如QQ、Facebook、Office辦公軟件、微博、微信,天然壟斷,一家獨大;

(3)專利保護、商標、政府許可等無形資產,比如迪斯尼、原創新藥、片仔癀等;

(4)用戶轉移成本,比如通信設備,由於各廠家技術上有差異,電信運營商如果從一家切換到另一家的設備,很麻煩,要重新培訓等等,再如淘寶上經營的店舖,良好的口碑放棄很可惜,又如網絡遊戲的經驗積分等;

(5)獨特的產品,比如茅台,別的企業仿造不出來。

中端製造業的企業可能建立哪種護城河呢?筆者認為主要是長期低成本優勢,下文重點說明。此外,個別行業也存在高用戶轉移成本,比如設備製造業,用戶更換供應商會帶來維護、培訓方面的不便。

中端製造業企業如果能在行業中保持長期低成本優勢,要規模最大、管理最佳,兩者缺一不可。規模最大但管理不佳會被管理優秀的競爭對手後來居上;管理最佳但規模不大,管理的優勢可能被規模領先者學習。

規模最大可以暫時獲得如下成本優勢:

(1)最低的採購成本,可能獲得最高的毛利率;

(2)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被攤薄,可能獲得最高的淨利率和淨利潤。

管理最佳可以產生良性循環,從而長期鞏固低成本優勢:

(1)最高的利潤總額可以支持最高的研發、銷售和管理改進投入;

(2)最高的投入可以吸引和挽留最好的人才;

(3)最佳的管理可以最高效的運用資源;

(4)人才的優勢加之高效的資源運用可以造出性價比最高的產品、產生品牌溢價、提高客戶滿意度、擴大市場份額;

(5)品牌溢價、低成本、高份額,進一步鞏固最高的毛利率、淨利率、淨利額。

如果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產品一流、人才一流、效率一流、品牌溢價、成本最低、份額最高、投入最大、技術領先、利潤最高……行業又成熟的難以產生出顛覆性的技術,那麼行業跟隨者們憑什麼超越?

三、中國製造業三傑

中國有沒有在行業中全面領先的傑出製造企業,當然有。筆者已識別出來的包括:華為技術、格力電器、宇通客車。

最早脫穎而出的是華為。華為老闆不自私,工作兩年以上的員工都持有公司股份;華為不上市,競爭對手分給股東的利益華為全分給了員工。但華為的錢不是好掙的,狼性企業文化驅動員工拚命幹活。企業文化和激勵制度的優勢逐步演繹成全面的競爭優勢。對國內競爭對手而言,人才比華為差一檔次,自然技術、營銷、管理全面落後;對國外競爭對手而言,成本比華為處於劣勢,養尊處優的獅子們如何爭得過飢餓的狼群?

第二家是格力電器。傑出的管理團隊長期堅持自主研發、貫徹工業精神、狠抓產品質量、自建銷售渠道、培養品牌口碑。幾年前大多數消費者都認可日韓品牌的溢價,如今格力已掌握行業定價權。

第三家是宇通客車。宇通客車上市15年持續利潤增長,一家的淨利潤多於行業其他對手之和。在客車這一細分行業中,宇通的領先優勢之突出比華為、格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在2003年完成MBO後,相對於那些公司治理結構落後的競爭對手們,宇通把體制優勢逐步轉化為產品、技術、營銷、人才、管理、成本等的全方位優勢。主要競爭對手的淨利潤率被控制在0%-2%,發動價格戰就意味著虧損,虧損就會影響國企領導們的烏紗帽。

華為在通訊設備行業中的成長空間已然不大,正在手機領域崛起;格力、宇通也還遠未到天花板,仍然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彩電、工程機械也是中國的優勢行業,但是尚未湧現出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因為海信、創維、TCL三足鼎立,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兩強爭霸。勝負未分就難免惡性競爭,任何暫時的競爭優勢也都可能迅速被對手模仿。至於乘用車行業,依舊任重道遠。

四、如何識別潛在的傑出製造企業

其他製造業子行業中將來是否會湧現出像華為、格力、宇通一樣的傑出企業呢?當然有可能,只是識別起來有難度和不確定性。

分析華為、格力、宇通的成功路徑,潛在的傑出製造企業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傑出的企業家及其塑造的企業文化。與茅台、同仁堂等天生貴族企業不同,要想從競爭激烈的製造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行業內最傑出的企業家,並塑造出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企業文化。沒有任正非,沒有董明珠,競爭對手就學不去華為和格力的管理精髓。

(2)先進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實幹、執行力強的管理層。

(3)持續的自主研發投入和產品質量控制。

(4)持續的自主品牌建設和營銷渠道建設。

(5)至少連續三年復合高速增長,市場份額急速擴大。

(6)競爭對手都不很強大或公司有明顯的、短期難以複製的差異化優勢,比如體制、激勵機制等。

目前看來,長城汽車兼具上述條件,具有成為傑出製造企業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接受市場競爭的檢驗。此外,如果把房地產也看成製造業,那麼,恆大地產無疑是傑出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812

李毅中:工業制造業中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不可偏廢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2日在京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制造業需要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不可以偏廢,或者失衡。實體商貿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要勇於面對現實,變革自我,尋求新的發展。

李毅中是在中國建投集團與財新傳媒聯合主辦的“全球先進制造業的前景與中國機遇”論壇上做出這一表述的。此次論壇聚焦於在新一輪的制造業版圖革新過程中,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制造業,探討了中國制造業企業如何進入全球高端產業價值鏈、獲取國際競爭的優勢地位等問題。

李毅中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向中高端邁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增強綜合國力。

而在這一過程中,李毅中強調,要註重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競合共生。德國工業4.0第一次提出了工業智能化的新概念,因為德國制造業是很發達的,所以它更重視實體經濟的提升,更重視生產線的智能化。從企業內部說,它通過物聯網把制造業的那些物理單元連成一體,構建了智能工廠。從企業外部看,互聯網將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以及用戶等社會關聯方互聯互通,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形成了眾包研發設計,協同網絡制造,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營效率。

李毅中表示,推進信息化,工業制造業是主戰場,實施中國制造+互聯網是一個重頭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放在重中之重,信息化驅動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

他進而指出,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和工業制造技術緊密結合。另一方面,推進互聯網與制造業工業的跨界融合。從某種程度來講,難度更大,範圍大,行業太多,任務更重。

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

中國建投集團總裁助理柯珂在致辭中指出,在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深陷量化寬松、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的形勢下,制造業的重新振興和持續發展具有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中國以《中國制造2025》為政策依托,從先進制造入手,助力國內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而“走出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亞投行的順利落地,也為此輪革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廣闊的外部空間。

她認為,中國制造業要彎道超車、實現工業升級,就必須積極布局產業價值鏈中具有戰略意義的環節,形成一批具有技術創新力、產業領導力的領軍企業。只有全面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控制力和國際產業分工地位,才能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蛻變。

美國、德國、日本等工業強國都在積極推行制造業的再升級轉型,紛紛布局智能工業、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領域,力圖在第四輪工業革命中搶得先機。德國工業4.0對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具有借鑒意義。

蔡司中國區總裁Maximilan Foerst認為,良好的社會和教育環境為德國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動態的創新生態系統吸引著各行業和學術界投入其中,加快了技術創新的商業化步伐。同時,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和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保障了創新的延續性。

他表示,提高產品創新和流程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企業本身和企業內部。對員工能力持續的培訓和一個企業長期創新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保證員工的穩定和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先進制造業方面的能力,促使企業內部實現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30

富事通:銀行業中衰的意義

1 : GS(14)@2012-07-18 22:29:2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4%E6%84%8F%E7%BE%A9
早幾個月前,溫家寶話銀行業有壟斷,又有銀行老總承認,銀行利潤高到唔好意思講畀人知。有人話,暴利源於壟斷,要反暴利,就要反壟斷。
如果要銀行業真正有競爭,其實背後除咗有進步,更加要有淘汰。但可以肯定,只要銀行出事,由於牽涉存貸雙方普羅大眾,銀行越大,被政府拯救機會越大。因此,銀行業的遊戲規則,一定係越大越着數、越冒進。
又有人話,既然大唔好,就不如限制銀行規模;太大,就唔好畀佢繼續大。不過,從風險管理同成本角度,銀行規模唔可以太細,否則好易出現流動周轉問題。老實講,提出話要監管銀行規模既人,好多時都唔知自己講緊乜。
去到最後,就有人話:「不如降低銀行資產風險,唔畀銀行槓桿放得太大。」不過,話要收緊樓按,一定有人鬧政府打壓樓市。其實新常態下,去槓桿化已經自然出現,資金從銀行流失。
銀行賺少咗,存戶就更加收少咗息,甚至要被實質負利率蠶食儲蓄購買力。平民百姓唯有改變對儲蓄嘅概念,將資本投放真正可以生財嘅資產上面。
呢個宏觀現象,除咗中國,全世界都有出現。但係無咗銀行資本,各國政府又點樣發債融資?唔通真係夠膽加稅?
李兆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