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毅中:工業制造業中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不可偏廢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2日在京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制造業需要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不可以偏廢,或者失衡。實體商貿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要勇於面對現實,變革自我,尋求新的發展。

李毅中是在中國建投集團與財新傳媒聯合主辦的“全球先進制造業的前景與中國機遇”論壇上做出這一表述的。此次論壇聚焦於在新一輪的制造業版圖革新過程中,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制造業,探討了中國制造業企業如何進入全球高端產業價值鏈、獲取國際競爭的優勢地位等問題。

李毅中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向中高端邁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增強綜合國力。

而在這一過程中,李毅中強調,要註重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競合共生。德國工業4.0第一次提出了工業智能化的新概念,因為德國制造業是很發達的,所以它更重視實體經濟的提升,更重視生產線的智能化。從企業內部說,它通過物聯網把制造業的那些物理單元連成一體,構建了智能工廠。從企業外部看,互聯網將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以及用戶等社會關聯方互聯互通,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形成了眾包研發設計,協同網絡制造,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營效率。

李毅中表示,推進信息化,工業制造業是主戰場,實施中國制造+互聯網是一個重頭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放在重中之重,信息化驅動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

他進而指出,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和工業制造技術緊密結合。另一方面,推進互聯網與制造業工業的跨界融合。從某種程度來講,難度更大,範圍大,行業太多,任務更重。

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

中國建投集團總裁助理柯珂在致辭中指出,在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深陷量化寬松、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的形勢下,制造業的重新振興和持續發展具有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中國以《中國制造2025》為政策依托,從先進制造入手,助力國內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而“走出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亞投行的順利落地,也為此輪革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廣闊的外部空間。

她認為,中國制造業要彎道超車、實現工業升級,就必須積極布局產業價值鏈中具有戰略意義的環節,形成一批具有技術創新力、產業領導力的領軍企業。只有全面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控制力和國際產業分工地位,才能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蛻變。

美國、德國、日本等工業強國都在積極推行制造業的再升級轉型,紛紛布局智能工業、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領域,力圖在第四輪工業革命中搶得先機。德國工業4.0對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具有借鑒意義。

蔡司中國區總裁Maximilan Foerst認為,良好的社會和教育環境為德國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動態的創新生態系統吸引著各行業和學術界投入其中,加快了技術創新的商業化步伐。同時,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和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保障了創新的延續性。

他表示,提高產品創新和流程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企業本身和企業內部。對員工能力持續的培訓和一個企業長期創新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保證員工的穩定和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先進制造業方面的能力,促使企業內部實現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