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密友爆元配沒憂鬱症 羅惠玲:辜仲諒欠我一個道歉

2010-9-16 TNM




剛與前祕書Jean生女的中信辜家大少辜仲諒,上週四(9日)遭妻子羅惠玲的密友向本刊踢爆指出,「羅惠玲完全沒病,也沒憂鬱症」「是辜仲諒劈腿」,如今真相大白,辜劈腿的對象正是Jean,「辜仲諒自始至終,欠妻子一個道歉。」

羅惠玲5年前走出辜家大門,麻雀變鳳凰故事突然中斷。這幾年,辜仲諒對病妻「不離不棄」,如今,密友吐實,重創辜仲諒「有情有義」的形象。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結局會如何,就交給時間吧!

辜仲諒 小檔案

現職:中信銀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生日:1964年7月31日

家庭: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的長子,和妻羅惠玲、錢姓女友共育有2子1女

學歷:東吳日文系、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1988年進入中信銀任職,曾任中信金副董事長、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總經理、中信銀副總經理;進入中信銀前曾於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日本三菱信託等外商任職

官司:2009年底因紅火案遭檢方以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一審預定於10月宣判

羅惠玲小檔案

生年:1971年

婚姻:1994年與辜仲諒結婚,生下2子後,1996年在夏威夷補宴客

學歷:復興商工畢業

經歷:公關人員、曾與朋友合夥開花店

本刊上週報導,辜仲諒與老婆羅惠玲協議離婚,並直擊辜新歡、前祕書Jean生女過程;出刊當天下午,人在美國的羅惠玲接獲多位台灣女性友人電話關切。其中一位與辜仲諒夫妻倆熟識,寒暑假會到美國找羅惠玲的密友,忍不住為她抱屈,跳出來向本刊吐露這段婚變實情。

羅惠玲嫁給辜仲諒後,一直扮演沒有聲音的豪門媳婦。就算五年前,羅惠玲走出辜家大門,外界接受辜家說法,以為她「有嚴重憂鬱症」,遠赴美國治療,因而與辜仲諒分居且協議離婚,儘管傳言不正確,但她顧全大局,選擇沉默。

羅惠玲在與弟弟同住的洛杉磯家裡,從網路上看本刊報導,得知辜仲諒與Jean生女,辜家還派車、派隨扈照料的過程,隱忍多年的情緒,終於潰堤。「她放聲大喊:『我要回台灣。』但她一向想著別人的好,最後只會生氣,大哭二天。」這位密友嘆氣:「她不會保護自己。」

外遇得女 電話告知

事實上,這幾天羅惠玲被傷得很重。密友說,上週一(台灣時間七日),羅惠玲突然接到阿仲(辜仲諒閩南語小名)電話:

辜:二天前我生了一個女兒!

羅:你很開心囉!你一直想生個女兒。可不可愛?是不是黑黑的(辜仲諒長子像父親皮膚黑)?

辜:不是。但鼻子很大很像我。

羅:女孩子家鼻子很大好看嗎?媽媽是誰啊?

辜:媽媽是美國人。

羅:是混血兒?

辜:是ABC(美籍華人)。

羅:你可要好好對人家,幫人家做好月子。不要像我生完兒子沒坐月子,連碗雞湯都沒得喝,只有喝白蘭氏雞精。

密 友轉述說:「羅惠玲一聽到是ABC,不是『那個人』,擱在心上多年的大石頭終於放下,這也是辜仲諒多年來第一次向她坦白出軌。她心裡還想,『可以簽字(離 婚)了。』後來,兒子也打來電話,她還幫忙cover阿仲,特別交代兒子,『不要怪父親,要習慣接受這個事實,對新妹妹要像對cousin(堂、表兄弟姊 妹)一樣。』」

不料,二天後,羅惠玲從本刊網路版報導得知,女嬰的母親就是「那個人」,她當年懷疑、辜仲諒始終不認帳的第三者-祕書Jean。多年前的懷疑成了事實,讓她實在難以接受。

高規陪產 酸辜偏袒

更氣人的是,羅惠玲當年也是在天母辜宅附近的中山北路六段上,躲起來生了二個兒子,沒敢告訴自己父母親,更沒坐月子,只能喝辜仲諒買回來的雞精。但Jean不僅上振興醫院生產、有辜家人特別燉的花生豬腳湯、莊淑旂的坐月子餐,還有蓄著小平頭的隨扈全程陪產。

「她看到以前如此熟悉的隨扈,現在去照顧外遇的第三者,真是情何以堪。」密友說,今年七月初,這名隨扈將羅惠玲二個兒子從日本接到美國,陪她過暑假,八月初才接回台灣,沒想到,九月初就陪著Jean生產。

最令人難過的是,辜仲諒到了女兒都生下來,還不吐實情,竟對著羅惠玲扯說女兒的媽是個ABC。這位密友激動之餘,吐露更多驚人實情。

妻患鬱症 並非實情

「羅惠玲完全沒有病,也沒得憂鬱症,無論在台灣或美國,都沒醫生說她有病。若辜家有病歷,他們(指辜家)早就上法院訴請離婚,指控她無法履行妻子或母親的義務與責任,何必千方百計,派律師到美國談離婚,苦等羅惠玲簽字?」密友透露。

「我去美國看羅惠玲,她都快快樂樂的,有好多朋友,還養六隻狗。」這位密友說,辜仲諒不想讓羅惠玲養狗,說狗會剋羅惠玲,除非家裡多擺點「金」,羅惠玲就說:「那你打幾面金牌給我掛,我就是要養狗。」

談到辜仲諒出軌,密友說羅惠玲非常情傷,因為她始終沒有從阿仲嘴裡聽到他承認「錢祕書」三個字。

「對羅惠玲而言,只要婚姻關係還存在,她就是辜太太。不管阿仲是二○○四年、○五年、○六年或○八年與Jean有了新戀情,都是外遇。」多位友人打抱不平,要她「直接去告第三者妨害家庭」「這婚,乾脆離了!」

仍愛大少 不忍提告

雖然很氣,但羅惠玲不打算做啥。密友說:「羅惠玲最怨的,就是阿仲自始至終欠她一個道歉。」說到底,羅惠玲仍放不下這名存實亡的婚姻,一是擔心兒子們的感受,二是她還愛著辜仲諒,無可救藥的。

羅惠玲是普通人家女孩,家住台北縣永和市,只有高職畢業。二十歲那年,在友人的聚會上,認識從美國返台放暑假、大她六歲的辜仲諒;二年後,辜仲諒被父親辜濂松召回中信集團,二人再度重逢,爆出戀情。

辜仲諒深知,一心盼他娶個名媛媳婦的父親不會接受,便與羅私訂終身,躲起來生孩子。辜家兩老見二個孫子都生了,最終還是讓羅惠玲入辜家大門。

辜家三個兒子,老三辜仲立妻子周靖華最早嫁入辜家,最早生二子,也最得辜家兩老寵愛,後來老大帶著妻小搬進老家,辜仲立兒子的長孫地位頓時不見。

祕書情敵 懷疑數年

辜仲諒曾說:「我老婆人漂亮,見過世面,又很有個性,不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跟她結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羅惠玲自認,「不是頂漂亮,但也不醜,個性很好。」而也就是覺得全世界都是好人的單純個性,讓辜仲諒喜歡,也讓她因此吃足苦頭。

儘管,婚前辜仲諒就提醒羅惠玲,「妳和我結婚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會樹立很多敵人。」但羅惠玲十分崇拜辜仲諒,「他為人好、朋友多、學問好、有領導能力」,仍勇於結婚。

這幾天,羅惠玲回想起昔日在夏威夷補辦的婚宴上,辜仲諒牽著她的手說,要呵護她一輩子,不會讓她受傷害,永不離棄;婚後,她對辜仲諒的承諾深信不疑,但到了這幾年,敏感的她也嗅出辜仲諒出軌的跡象。

中信集團的金融王國,辜仲諒掌控千億、兆元的資產,但在辜家大宅裡,羅惠玲的世界只有先生與兒子。因此當她發現一些「情敵」的蛛絲馬跡時,頂多就是在屋內吵。

有年全家美國行,辜仲諒在舊金山講手機,羅惠玲發現他和「Jean」通電話,辜仲諒矢口否認,還說沒有這個人。

○四年十一月,辜仲諒到泰國出差,突然「迷航」,上演失蹤記。有人告訴羅惠玲,辜仲諒身邊有個Jean,羅惠玲不諒解,辜仲諒也發飆,硬說羅生病、憑空幻想。二人大吵大鬧,也吵到了辜家兩老。

長輩護短 勸要忍耐

密友說:「當時辜家長輩告誡羅惠玲:『男人都是這樣。』夫人(指辜林瑞慧)也提醒媳婦,生氣時,就帶著兒子到日本,忍一忍。」

辜濂松曾說:「早年我在中信銀上班,若接到太太電話,抱怨傭人,我當天就沒心情工作。」他認為把家庭安穩,才能專心衝刺事業。身為中信集團接班人的辜仲諒,為安頓妻小,○五年將羅惠玲安排住美國加州,兒子們則到日本念書。

密友抱不平說:「其實,羅惠玲是被辜家逼出去的,匆忙中,只帶了一條碎鑽星星首飾。但為了讓阿仲劈腿合理化,羅惠玲被說成有嚴重的憂鬱症。」密友說,羅惠玲的情緒不穩,是來自丈夫的不忠、婚姻的創傷,並不是憂鬱症。

有人說,辜仲諒是羅惠玲此生的貴人,但密友透露,和信醫院的王金龍醫生才是她的貴人,因為她不能向家人、友人傾訴的壓力與想法,只能趁心理輔導時全部傾倒。羅惠玲有去醫院看醫生,但是心理輔導,並非憂鬱症,醫院也從未開過這類病歷。

此外,對這對夫妻而言(一個為官司、一個為情傷),這段苦日子,若非有二個兒子,恐怕熬不過。「兒子是羅和辜的命根子。」密友說,嫁入豪門的羅惠玲,有些自卑,因此生下長子、次子後,特別用心教養,怕被說「本來就不怎麼樣,教出來的兒子,也不怎麼樣。」

一般家庭是「嚴父慈母」,但辜仲諒家則是「嚴母慈父」。密友透露:「二個兒子中,哥哥(長子)以前不會走,爬了很久,直到一歲三個多月,有天試著站起來走出第一步,但沒二步就跌倒,羅惠玲不准旁人幫忙,要他自己站起來,最後辜仲諒捨不得,才一把抱起。」

羅惠玲的家規,包括不准兒子吃飯時看電視,睡覺時間一到,準時將兒子趕上床;但辜仲諒陪著小朋友,負責說床前故事,他怕兒子生在富貴中不知窮滋味,因此編出一個又一個窮小孩「小明的故事」。而羅惠玲出國時,就是父子三人放大假的日子,所有的規矩全被破壞。

由於次子體弱,辜仲諒與羅惠玲在次子出生後,就交代哥哥要照顧弟弟。密友說:「兄弟從小不打架,哥哥一直照顧弟弟,弟弟也離不開哥哥。哥哥運動細胞好,弟弟則獨愛打棒球,哥哥接的第一顆球,就是辜仲諒丟的。而辜仲諒只要有空,都會請棒球界友人一塊指導弟弟。」

如今,這對兄弟一個十六歲、一個十四歲,哥哥長得像父親,身高一百八十多公分,八十公斤,是學校摔角隊隊長,也是足球隊要角,長相較斯文的弟弟,也有一百八十公分。

護夫形象 不出惡言

而究竟要不要與辜仲諒離婚,羅惠玲先考量到的是兒子。「在兒子的心目中,父親是他們的驕傲,我如果對兒子的爸爸說出難聽的話,會破壞兒子心目中的父親形象,我一定不能這樣做。」「兒子們的父親已經做了自私的事,不能再有個自私的母親。」密友轉述她的說法。

這幾天,喜歡鑽牛角尖的羅惠玲想了很多,沉澱不少,對外界不懷好意的形容她,她拒絕回應。

密友說,辜仲諒外遇生女,羅惠玲並不恨他,因為出軌可能「情有可原」,但並不意味「可以原諒」。「夫妻做到這樣,有何意義?下一步要如何讓大家,尤其是小孩不受傷害,才是重要的。」

離婚與否 尚未決定

更重要的是,羅惠玲希望兒子結婚那天,她能全程參與,分享「為人母」的喜悅。

這幾天,羅惠玲一直想起一件事,「六年前,小牛(寒舍蔡辰洋長子蔡伯府)娶媳婦,羅惠玲發現婚禮上,沒有小牛母親的名字,只有賴英里(蔡辰洋第三任妻子),她驚訝地問阿仲,阿仲要她放心,還牽起她的手承諾:『這件事絕對不會發生在妳身上。』」密友說。

如 今,還未簽字離婚的羅惠玲不斷想起此事,向密友說:「我絕對不要兒子的婚禮上,沒有母親的位子,這一點,我非常堅持。」但密友表示:「羅惠玲太愛辜仲諒, 就算發生外遇這樣的事,她還一直為他著想。下一步她會怎麼做?或什麼都不做?實在看不出來。羅惠玲常說,時間會證明也會解決一切。」

辜大少的姻緣路

1991 留學美國的辜仲諒返台過暑假,在朋友聚會上結識羅惠玲。

1992 辜仲諒至捷和建設任職,入股羅惠玲的花店, 2人開始交往。

1994 辜、羅私定終生,後連生2子,因關係不被認可,一度在外租屋。

1996 辜濂松同意婚事,8月2人在夏威夷補行婚宴,羅惠玲住進辜家。

2002 辜仲諒的祕書換成Jean,11月傳已患憂鬱症的羅惠玲不當服藥,被緊急送到和信醫院治療。

2004 11月傳羅惠玲意圖尋短,辜仲諒聽醫生建議偕妻出國,隔年在洛杉磯購屋安頓妻子,2個兒子則送往日本就學。

2005 辜、羅開始協議離婚。

2006 辜仲諒因涉中信金插旗兆豐金弊案遭通緝,滯留海外,與陪在身邊的祕書Jean發展戀情。

2008 11月辜仲諒返台。

2009 Jean向中信銀請辭。

2010 9月Jean替辜仲諒生下1女,羅惠玲密友隨即向本刊澄清羅從未罹患憂鬱症,不原諒辜仲諒外遇,但尚未決定是否離婚。

回應

本刊就羅惠玲密友爆料一事,向辜家查證,辜仲諒友人表示,羅惠玲患病有醫院記錄可查,他們無話可說。

至於辜仲諒去電美國部分,友人證實,辜仲諒週一確實打了3通電話給羅惠玲,但對話內容並無談及新生女娃的長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43

憂鬱症自殺疑雲 辜仲諒母:盼羅惠玲好好解決問題


2010-9-23 TNM




中信辜家大少爺辜仲諒與前祕書9月初生了女兒,遠居美國的大媳婦羅惠玲密友意外跳出來,要辜仲諒給個道歉,使得才如願抱孫女的辜家二老-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與太太辜林瑞慧,心情猶如洗三溫暖。

週日(19日)晚間,辜林瑞慧首度打破沉默,談家務事。她透過友人向本刊說:「那時我們好幾次找惠玲回來,希望就近照顧,她不肯,又考慮到她與一般人的狀 況不同,不能勉強她。」辜家希望羅惠玲身體健康,早日解決婚姻難題,但眼看辜家嫡傳接班人辜仲諒陷入難解的官司與婚姻困局,辜家二老擔心不已。

有十個孫子的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與太太辜林瑞慧,九月初如願抱孫女,外傳他們開心包出「五千萬元」大紅包。孫女是辜家長子辜仲諒與前任祕書Jean所生,辜家二老本來還不知如何開口公布這項喜訊,本刊九日披露後,辜家陸續接獲親友致賀,二老才鬆了口氣。

密友爆料 辜媽媽低落

一週後,遠居美國多年的大媳婦、辜仲諒妻子羅惠玲的密友跳出來打抱不平,向本刊爆料,指出羅惠玲未罹患憂鬱症,辜仲諒欠她一個道歉。辜家二老心情頓時跌落谷底。

外界傳言不斷,說媳婦的病與兒子有關,若媳婦沒病,那麼辜仲諒在法庭稱為照顧病妻未處理紅火案的說詞,豈不有誤。不忍傳言越傳越盛,中信人稱「辜媽媽」的辜林瑞慧,打破沉默,透過友人向本刊說明家務事。

友人轉述辜林瑞慧說法,先感謝外界關心辜家抱孫女一事,並說:「惠玲當初帶小孩『做的事』,不是一般人會做的。她剛到美國時,我們好幾次透過阿仲(辜仲 諒)找她回來,就近照顧,但她不肯,又考慮到她與一般人的狀況不同,不能勉強她。」如今,見到羅惠玲健康精神狀況良好,二老很高興,也期盼羅惠玲面對未來 及家庭事情,能冷靜處理,好好解決問題。

煙滿密室 嚇壞全家人

媳婦長居美國,辜家二老依照培養辜仲諒等第二代的模式,將二個孫子安排到日本讀書,辜林瑞慧也到日本照顧孫子。友人轉述說:「我(指辜林瑞慧)是喜歡惠玲 這媳婦,不然,我都快七十歲了,也不用自己去管,其中,還有二、三年的時間,我的腳開刀,行走不太方便,我還得顧小孫子,負擔實在很重。」

辜仲諒是家中老大,不可能常住國外,媳婦沒辦法回台,也無法到日本照顧孩子,二老商量後叫辜仲諒去問羅惠玲:「是要回來,還是要離婚?」然而,離婚始終談不成,羅惠玲有時答應,有時又不同意,但辜仲諒也沒逼她一定要做出決定。

而導致辜仲諒與妻子分居、協議離婚的關鍵,就是六年前發生的「事」。辜林瑞慧友人說,最近辜家二老又想起當時緊急搶救的畫面。

二○○四年十一月底,奶媽想招呼當時八歲的辜仲諒小兒子吃點心,敲羅惠玲房門,卻無人應門,等上好一會兒仍舊無回應,奶媽心急,趕緊找人開啟門鎖,發現空氣瀰漫著煙灰,羅惠玲與小少爺躺著不動,搖也搖不醒,辜家趕緊將人送醫院。當時,辜仲諒人在日本。

母親自殺 子心理受創

經過這番折騰,辜家人驚魂未定,這時才知,羅惠玲精神壓力已很嚴重,而她的壓力來自於要求丈夫忠誠,卻不可得。

事後,辜家安排二個孫子一起接受心理治療,也聽從醫生建議,為羅惠玲安排可專心靜養的住處。同年十二月,羅惠玲轉赴美國洛杉磯安頓。這段陳年往事,辜家二老仍歷歷在目。

本刊就此事問過羅惠玲密友,她說:「其實只有她自己自殺,沒帶著兒子,但兒子自己闖進來,目睹到一切。事後,羅惠玲為此自責不已,因為兒子目睹後,心理受到創傷,心理建設很久。現在羅惠玲不想也不談這些陳年往事,深怕兒子再度受傷。」

此外,本刊也詢問知情的辜家友人,友人說:「羅惠玲可能以為是自己一人自殺,但真實情形卻非如此。我看過孩子的出院病歷,診斷證明上寫著『服藥過量』及『一氧化碳中毒』等字眼。」

○五年七月初,辜仲諒申報轉讓一萬張中信金股票,巿值達三.四億元,在美國洛杉磯置產供妻子安頓、上語言學校、生活開支,以及羅弟弟在美學費,和羅家父母每年赴美探女費用,並安排二個兒子寒暑假赴美陪伴。

「她到了美國之後,不太願意與辜家二老講話,辜家有事都得透過辜仲諒和她溝通。我們鼓勵她回來,在台灣也能看醫生接受治療,但她喜歡美國生活,不願意回來。」辜家友人說。

關於這些往事,一位與辜、羅相識十幾年的女性密友說:「第一時間聽到惠玲自殺送到和信醫院時,我們幾個女生還去看過,她躺在床上很虛弱。她在台灣有段時間 情緒激動、行為反常,我們知道她有憂鬱症,這五年來,在美國調養得比較好,她也跟很多朋友說她沒病,站在朋友的立場,我們相信她。」「惠玲赴美前,辜家曾 裝潢一處台北房子要讓她住,她可以選擇留在台北,但當時媒體追她追得凶,讓她決定赴美,沒人逼她。」

密友證實說:「惠玲在美國只有自己一人,我們幾個好朋友都叫她回來,大家可以常一起吃飯、聚會,但她說喜歡住在美國,於是,我們幾個寒暑假帶著孩子去美國玩時,也去陪她。」

密友還提及:「Jeffrey(辜仲諒)真的對惠玲很好,不論在外面或在家裡,都用很gentleman(紳士)的方式與她互動,這幾年來惠玲一直掛在嘴邊。」

為媳圓夢 籌辦海外婚

事實上,辜家二老很疼幫辜家生下二男孫的羅惠玲,為了讓她能早日進門,二老尊重羅惠玲想在國外辦婚禮的想法,因她從小憧憬在教堂辦婚禮,為此辜林瑞慧找了 二、三名日本友人,一起尋覓合適教堂,一手策劃婚禮細節,二老還親自飛夏威夷主持婚禮。辜羅婚後,辜林瑞慧還帶羅惠玲到日本玩,請她與自己的朋友一起吃 飯。

此外,羅惠玲在台期間與辜林瑞慧的婆媳感情,並非外界想像的不好。

尤其這幾天,名嘴上電視爆料說,婆媳找同一髮廊設計師,有回媳婦先到,設計師幫她做指甲,晚到的婆婆看到此景,氣得打翻桌上茶水。友人澄清說:「她們根本不同設計師,且辜媽媽是受日本教育,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下做出這種沒教養的事。」

弊案滯日 女祕書伸援

儘管,辜家二老接受兒子事前沒報備的婚姻,也接納無家世背景的平民媳婦,但兒子的婚姻路仍不平順。○六年紅火案爆發,辜仲諒遭通緝,滯留日本二年,這期間辜仲諒的祕書Jean於公於私協助他不少,而辜羅已名存實亡的婚姻就這樣拖著。

自認沒拿錢放自己口袋的辜仲諒在特偵組鼓勵下,○八年十一月返台。好不容易盼到兒子回家的辜家二老,高興沒多久,隨著紅火案部分案情明朗,他們的煩惱與日俱增。

原來,辜仲諒在美國、日本與台灣三地奔波安頓妻兒時,因顧不來公司的事,將權力放給專業經理人,當中,又以辜仲諒妹婿、身兼中信銀總經理及香港分行總經理的陳俊哲為主。

妹婿挪錢 害慘辜大少

年輕又一心想做大的辜仲諒,○五年相中兆豐金,有意插旗,一旦合併可增強實力。而插旗兆豐金這件大事,辜仲諒全權交給熟識投資銀行操作的妹婿陳俊哲執行。

在兆豐金股權買賣過程中,陳俊哲透過維京群島紙上公司紅火,賺到十億元(三千多萬美元)價差,照理應全數上繳中信金,卻有三億元去向不明。

在紅火案進入二審後,本刊取得自法院調閱的宗卷資料才知,原來陳俊哲將錢挪用在日本東京置產六千萬元、買世界名小提琴六千萬元、坐私人飛機一千萬元等「不可報支的費用」上。

中信人事後揣測他的動機說:「他(陳俊哲)就錯在這最後一步,他透過紅火與中信銀間買賣,這一來一回,幫中信金賺了快十七、八億元,本來是公司賺不到的錢,他大概是想拿一些去用也還好。」

紅火案裡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婿,手心手背都是肉,辜家二老陷入天人交戰,看到老二辜仲捲入金鼎證案,順利過關,二老也希望律師能同時救回老大與女婿,但陳俊哲挪用資金的事證俱在,不可能二個都救。

辜仲諒事後得知妹婿挪用資金,為顧及與最疼愛的小妹辜仲玉之間的兄妹情誼,在法庭上,他不願意也不好多講什麼,讓辜家人深怕辜仲諒會被拖下水。

辜家二老看著女婿滯日、媳婦在美,讓辜仲諒的官司與婚姻都陷入難解困局,心疼極了,又苦無兩全的營救之道。百年辜家遇此一劫,大宅門裡的人生,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

紅火案大事記

2005.8~11 中信金旗下子公司買進約3%的兆豐金股權。

2005.9.30 中信銀董事會授權香港分行向香港巴克萊資本證券買結構債,額度2.6億美元,9成資金鎖定兆豐金股票。

2005.12.6 中信銀增撥1.3億美元大量加碼結構債,總計前後共買進兆豐金44萬張、3.9%持股。

2006.1.27 中信金向金管會申請收購兆豐金股權,中信銀香港分行將結構債賣給和辜家有關的維京群島紙上公司「紅火」。

2006.2.9 金管會核准中信金收購兆豐金最多10%股權。

2006.2.15、16 紅火申請贖回結構債,巴克萊賣44萬張兆豐金股票變現,股票7成流入中信金,紅火賺到10億元(3,048萬美元)價差。

2006.5 檢調根據檢舉,著手偵辦紅火案。

2006.7~11 辜仲諒辭去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副董等職務,和陳俊哲滯外不歸,檢調屢傳不到,其他涉案主管紛遭約談、羈押。

2006.12.4 檢方通緝辜仲諒。

2007.2.15 檢方偵結起訴紅火案,起訴書中指陳俊哲管理的Top Genius公司借錢給紅火買結構債,同日發布通緝滯日的陳俊哲。

2008.11.24 辜仲諒返台。

2009.12.24 檢方認定辜仲諒主導紅火案,依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

2010.8 辜仲諒在法院陳述說,紅火案發生期間,患有憂鬱症的妻子羅惠玲攜子自殺,遭逢家變,他無心公事,根本沒有心思犯案,爭取無罪。

審理期間發現,陳俊哲2006年間挪用3億元紅火獲利在日置產、買小提琴等。

心靈殺手 憂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10年後,憂鬱症將成全球最需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因它很常見,卻易被低估。憂鬱症往往使人失能,且與自殺有高度的連結,研究顯示,97%的自殺者罹患精神疾病,其中87%是重度憂鬱。

目前診斷憂鬱症有9大標準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或食慾下降或增加、嗜睡或失眠、思考動作遲緩、疲累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以及反覆想到死亡等負面念頭。

時時出現4個以上的症狀(須含前2項),且持續2週以上,就要小心是否憂鬱症上身,宜及早就醫診斷。董氏基金會 (http://www.jtf.org.tw)、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www.depression.org.tw /index.asp)均有憂鬱症檢測量表,方便民眾自我檢測。

辜仲諒小檔案

現職: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生年:1964年

家庭: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的長子,和妻羅惠玲育有2子,與錢姓女友生1女

學歷:東吳大學日文系、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1988年進入中信銀任職,歷任中信金副董事長、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總經理、中信銀副總經理;進入中信銀前曾於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日本三菱信託等外商任職。

官司:2009年底因紅火案遭檢方以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一審預定於10月宣判。

羅惠玲小檔案

生年:1971年

婚姻:

.1991年結識辜仲諒

.1994年與辜仲諒私定終身後,接連生下2子

.1996年獲夫家認可,與辜仲諒在夏威夷補辦婚宴

.2004年11月攜子尋短獲救,後選擇赴美休養

.2005年開始與辜仲諒協議離婚

學歷:復興商工畢業

經歷:公關人員、曾與朋友合夥開花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0

陶傳正夫婦 牽手走出憂鬱風暴

2011-1-31  TCW




陶傳正,人稱「陶爸」,奇哥公司董事長,能唱、能演,是企業界中的文藝才子,藝文界中的企業家奇葩。奇哥獲利連年成長,陶爸也戲約不斷,在外界眼裡,若要選台灣最幸福企業家排行榜,陶爸應該名列前茅。

應小萍,人稱「陶媽」,奇哥總經理,溫文美麗,不但是陶爸賢內助、奇哥運作的靈魂人物,更是陶爸世界走透透的唯一夥伴。

陶爸與陶媽,兩人互是對方的初戀與唯一戀人,總是出雙入對,在外界眼裡,是不折不扣的神仙眷侶。

幸福城堡瞬間崩塌 六年前動大刀,陶媽忽然要分手 但是,六年前的一個冬日,幸福的城堡,突然間,整個崩下來。

那 是二○○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陶爸心臟血管阻塞、做心導管手術前夕,他被緊急安置在國泰醫院三人病房裡,左邊,是一位陸勞啪啪啪一直亂打亂叫的老先生,右 邊,是另一位默不作聲的八十歲老人,他夾在中間發慌,打電話要陶媽來陪,沒想到,電話那頭傳來哭過的聲音,幽幽的說:「等你手術完,我們還是分了吧!」

「分了?」陶爸思緒一片混亂。相識四十年,陶爸自認對陶媽很好,陶媽也從未說過要分手,「『分』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做錯了什麼?」幾小時後,陶媽來到醫院,兩人相對無言。對於「分」,陶爸不敢問,陶媽也沒說,就怕觸動敏感神經。

第二天,陶爸被推入手術室前,看到陶媽憂鬱的眼神,心頭一揪。醫生要陶爸放鬆,但他一點都無法輕鬆,倒不是因為手術,而是被陶媽不明的態度困擾著。

突 然間,手肘刺痛了一下。心臟支架經過手肘時,把血管穿破了,造成內出血,醫生與護士緊張起來,將陶爸手臂用膠布團團綑緊,但手掌還是像氣球般腫起來、變 黑。手術後,他被推進加護病房觀察,這四天,最是煎熬,無法睡覺,胡思亂想,「老婆到底在想什麼啊?為什麼會在我動手術前說那麼奇怪的事?」四天之後,瘀 血終於停止擴張,他轉入普通病房。

其後,陶爸在陶媽陪同下出院,兩人好像都怕掀起什麼巨大的傷口,一路無言。中午,陶爸忍不住了,提議一起去吃港式飲茶,陶媽邊吃邊掉淚。走出餐廳,剛好碰到一位媽媽努力把嬰兒車推上台階,陶爸手腫,於是用眼神示意陶媽協助,陶媽照做後,兩人準備回家。

走下捷運樓梯時,陶媽忽然停下,用頭猛撞牆壁,邊撞邊叫。陶爸嚇壞了,打電話找兒女求救,陶媽卻跑出捷運站,躺在人行道上,繼續嘶喊……。

陶 爸扶住樓梯,拚命想穩住自己的情緒,卻連追上老婆的力氣都沒有,感覺心臟就要停了。終於,女兒趕來把陶媽先帶走,陶爸愣在街頭,忘記自己要做什麼,也忘了 自己後來怎麼回家。一進家門,看到陶媽歇斯底里的跳著、叫著、好像要把一輩子的怨氣通通吐出來,罵這、罵那,罵陶爸剛才用不屑表情看她,好像怪她不幫助那 個推嬰兒車的女人……。

愛妻罹患憂鬱症 數十年壓力爆發,不時狂罵又搥地 「突然間就覺得,顯然我有責任。」陶爸說。其後一年,陶媽經常發作,她說要大叫,不然會瘋掉,陶爸就把門窗關起來讓她叫;她說要跳,不然怨氣無法發洩,陶 爸就牽著她的手讓她跳;她說要躺下,陶爸就趕快拿來椅墊讓她當枕頭,陶媽雙手不停搥地,搥到戒指都扭曲了。

她罵自己:「像我這麼笨的人,應該在地球上消失!」陶爸輕聲說:「我知道你有很多委屈,你盡量的說吧!」讓她把內心不滿,一件件說出來。直到夜幕低垂,陶媽整個人如同虛脫般,陶爸扶她上床躺下,看她閉上眼睛,陶爸淚水也掉下來,「我最親愛的人,到底怎麼了?」

回憶當時,陶媽說:「我知道我那時在做什麼,但我無法控制自己。年輕時體力好,可以壓下來,年紀大就壓不下來了。我已經到了臨界點,我的反應是在求救,我已經不行了,你不要再跨過來了。」「就像埋在地底很深的岩漿,一下子衝上來,火山爆發。」

原來,陶媽的憂鬱症,反映的不是當下,而是數十年累積的壓力。「她是一直壓、一直壓、延後三十多年才發作。」陶爸事後回想。

一九七○年,軍人子弟的陶媽,嫁給山東幫大老陶子厚獨子陶傳正。對生意一竅不通的陶媽嫁入陶家,迎接她的不是富貴的少奶奶生活,而是夫家事業一落千丈的壓力。

陶子厚是國豐集團創辦人,一九六○年初,國豐極盛時期,旗下涵蓋麵粉、飼料、毛紡、成衣、螺絲、合成皮、貿易、建築等十幾家公司,轉投資更不計其數,被中華徵信所列為台灣第二十二大集團。

陶子厚野心很大,為擴張事業,除向銀行借款,也動用月息一分八的民間資金,但市場削價競爭加上管理能量不足,公司財務千瘡百孔。大學畢業前,陶爸已知父親事業快出問題,服兵役時狂K一百多本企業經營的書。

陶爸娶陶媽後,就「跳火坑」進入國豐。單純的陶媽,渾然不知接下來的日子會在父子糾葛、還債、關公司的低氣壓中度過。

清查報表後,陶爸發現集團一年營業額約二十億元,但銀行貸款與民間高利貸合計也二十億元,一年利息快兩億元,賺的不夠還利息,更別想有盈餘。光是民間債權人就有一千多人,債權人名冊如電話簿那樣厚。

「我看到數字,心想我這輩子很難過了。當年我的人生希望就是,這一生把債務還掉,沒想其他的。」每天睜開眼,陶爸就想今天要跟誰開口,怎麼開口,中午頭寸擺平後,又想明天有多少頭寸要調,「真是痛苦得不得了。」

心情較好時,就寢前他向上帝禱告:「讓我明天調頭寸順利。」知道明天很難捱,會有人拿刀、拿槍來要債時,他禱告:「讓我一覺睡去,不要醒來。」

夫 妻個性埋下病因 一個大聲一個忍讓,動搖妻子自信 他想關廠,但父親好面子不肯;他想召開董事會攤牌,但父親說賺錢才開董事會,「這輩子我們不可能賺錢了!」陶爸氣極,兩人經常在家裡大吵,陶子厚自知理虧 不敢罵陶爸,卻將氣出在媳婦身上:「你那個老公怎樣怎樣……,」陶媽還得好言相勸,避免父子衝突擴大。

陶爸一家子脾氣都不好,偏偏陶媽從小克制,避免與人衝突,於是一家人有什麼抱怨都對著陶媽,久而久之,她成了全家的情緒垃圾桶。如果說,陶家當時是壓力鍋,陶媽就是壓力感最強的那個。

但她忍了下來,她理解陶爸為了還債,看盡臉色,她克制委屈感,避免火上加油。兩人若意見不合,多以陶爸大聲、陶媽無言收場。「我們以前談話,不是真正的談話,是他說,我聽,我會壓抑心裡的想法。」陶媽說。

一九八五年七月,陶爸調了十五年的頭寸,再也調不動了,決定「自己點鞭炮」,讓公司退票,並召開債權人會議。奇妙的是,許多債權人見陶爸扛起債務,沒有落跑,反而出手相助,降息、分期、打折,陶爸「一輩子都還不完」的悲情,開始有了轉機。

此時,陶媽要求到公司幫忙,她一家家看帳、整理,從商場生手變成熟手。而後陶爸新創的奇哥,陶媽角色更吃重。

退 票後九年,債務居然還完了,陶爸像重拾人生,又因先前調頭寸時看透人性,對市俗價值觀反而看淡,開始遊戲人間,接話劇、演電影;對陶媽則從不耐煩變成愛開 她玩笑,例如,笑陶媽長得像丑角,或常說陶媽「妳真笨,」陶媽竟也忍習慣了,陶爸開她玩笑,她自己也笑,縱使心裡生氣,卻做出相反的表達。久而久之,陶媽 自信動搖,陶爸的普通眼神,她也解讀為不屑。

其實,陶爸與陶媽個性很不同。例如,陶爸喝酒總喜歡微醺,享受放鬆感,陶媽相反。「我這輩子從來沒喝醉過,我非常自律,在最糟的情況下也不會喝醉。」陶媽說,「太多的束縛不是好事,我把每件事都當真,他(陶爸)每句話我都在意。」

夫妻倆,一個壓抑,一個奔放,一個認真,一個遊戲人間。陶爸的壓力解除了,陶媽的壓力卻無處紓解。

陶爸接著發病 委屈不解下,開始自閉不言不語 直到六年前陶爸心導管手術的前一週,陶爸頻頻抱怨陶媽,沒有醫生電話、沒有安排病床,陶媽不吭聲,卻在開刀前夕,三十多年的忍耐,瞬間爆發。

其後一年,陶媽陸續看了幾位精神科醫師,也開始服藥。陶爸讓著陶媽,陪她如地殼岩層推擠般釋放能量,「她能忍,為什麼我不能忍?」

一年後,陶媽慢慢復原。但陶爸病了。

一方面太過擔心陶媽,二方面強迫自己改變對話習慣,用字遣詞小心翼翼,三方面心底仍感到委屈,不解自己深愛陶媽,為何陶媽會發病;再加上陶爸心臟復原異常的慢,更加重心理壓力。

陶媽的病比起父親的債,更讓陶爸不能理解。前思後想心頭糾結,讓他變得不愛出門,不想見任何人,整天關在家中書房,可以全天不說話。這情況延續了一年。

夫妻壓力乒乓賽散場 一個學讚美一個學放鬆,真正的活 這段期間,兩人屬於分居狀況,陶爸住台北市家裡,她與友人住新北市三芝農莊,兩人都有意識的,讓對方自我療癒。對公司,他們沒有隱瞞,奇哥主管都知道,陶爸陶媽病了,暫時不要打擾,主管們挑起大樑,公司運作如常。

一個人生病,變成兩個人生病。壓力就像乒乓球,你來,我往,非等到彈力慢慢變弱,這一局壓力賽,才能散場。

兩年間,陶媽、陶爸先後犯病、復原。他們因壓抑而病,因理解而痊癒。幸福也像乒乓球,你來我往,能量才越來越強。

如今,他們雖然每日吃抗憂鬱藥,但心情「就像重生。」「公司走過來了,他的心臟支架裝好了,我們夫妻關係變好了,」陶媽形容:「我現在是真正的活。」

如 今,陶媽會坦白向陶爸表達真實感受,不像從前般壓抑,學習放輕鬆,「太過嚴肅是種病,」陶媽自剖。陶爸則學習「站在陶媽的角度,把事情再看一遍,」不再動 不動舉起右手,阻止陶媽說話;以往從不讚美陶媽,現在則按三餐讚美,「我換了一個先生,這個先生比以前那個好上千百倍。」陶媽笑了。

「我覺得現在很快樂,比沒有經歷過這些快樂。人生就是要經歷越多,才越豐富。經歷的時候很痛苦,過完了後,才知道人生的意義,就在裡面。」陶爸說,「很高興我們已經度過這個關口,接下來多活就多撈本!」

走過憂鬱風暴,陶爸與陶媽看得更開,兩人相約,往後誰先過世,另一人就將老伴的骨灰,撒在東北角的海上,不留墓也不留碑,讓今世的喜怒哀樂今世過,不留給子孫牽絆。

【延 伸閱讀】持續「四不五沒有」,可能罹患憂鬱症根據國民健康局二○○二年的調查,十五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八.九%罹患中度以上憂鬱、五.二%陷入重度憂 鬱,合計超過一成的人曾罹患過憂鬱症,亦即百萬人都曾為憂鬱所苦。女性罹患率為男性的兩倍,生活壓力過大、或習慣負面思考的族群,都是高危險群。

如果持續兩週以上出現四不、五沒有,很可能罹患憂鬱症。四不就是「不快樂、不能吃、不能睡(或嗜睡)、不想動」,五沒有就是「無興趣、無精力、無法專心、無價值感、無求生意念」。因壓力而失控,容易覺得很煩、沒耐心而大發脾氣,也是憂鬱症的表現。

和憂鬱症不同,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會交替出現躁與鬱兩種極端的情緒。處在躁期的患者情緒亢奮、精力旺盛,表現誇張、多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而陷入危險,或因自制力降低而瘋狂購物。與憂鬱症相較,躁鬱症遺傳的因素更高,更需要以藥物控制病情。

如有憂鬱徵兆,第一步要尋求專業協助,打破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適時以藥物舒緩病情。第二步做好壓力管理,特別是規律運動與睡眠。精神科醫師指出,患者正視、理解憂鬱症,相信自己一定會更好,有了改變的動力,是治療憂鬱症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4

蠟燭兩頭燒5年後  我得了憂鬱症……

2014-10-20  TCW
 

二百二十萬人,這是冰冷的數字,但當中的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工作與親情的兩難拉扯。選擇哪一端,心中都有虧欠。

當我們尋找這些人的面孔,發現他們就在四周;他們雖有年齡、性別、職位、收入的差異,但當他們說出自己的故事時,每一位都閃著淚光。

以下受訪者雖願意分享經驗,卻因考量親族壓力、主管眼光,不願真實姓名與工作單位在媒體上曝光。

不願曝光,也反映出上班族面對這兩難的抉擇時,傾向自我壓抑;檯面下的問題,比企業所能掌握的嚴重許多。以下是他們第一人稱告白:

上櫃公司前高階主管:我要照顧父母,才開始學時間管理

黃先生,現年五十歲,已婚,父母生病時,任職科技公司歐洲業務主管兼發言人,後辭職開個人工作室:

三十五歲時,我在上櫃科技公司上班,當時年薪破百萬、待遇非常好,媽媽卻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切除七公斤腫瘤,開始化療。

某天早上十點多,媽媽第四次化療時,我姊打給我說:「老弟,我沒辦法,媽說她不做化療了,太痛苦,寧願死也不化療,」我只好跟老闆請假趕到醫院。

同年年底,一個星期六,我要回家時,看到姊姊匆匆忙忙的跑出來,她說爸在電台主持節目時突然倒下,她現在要衝去台大醫院。

當時,我剛從蘇格蘭出差回來,沒簽到一億二千萬元訂單,很沮喪。儘管心裡覺得不妙,還是上樓繼續喝酒、吃花生。喝完酒,我知道已無路可逃,下樓,坐計程車到台大急診室。

到急診室時,我爸西裝已被剪開,腦幹出血、意識不清楚,從此成了植物人。爸爸過去脾氣暴躁,我的脾氣也非常壞;練身體是為了打架,父子從小關係緊張,視如仇寇。一講話,不用三、五分鐘就翻臉,後來我照顧他直到他過世,整整十年五個月零九天。

我爸一生病,隔年一月,我就簽到義大利一億二千萬元的訂單,破公司紀錄。當時我早上六點多進公司,處理到早上十點先離開,趕台大第一班加護病房十一點、和下午三點開放探視時段。一結束,衝回公司是下午三點半,剛好是歐洲早上九點,處理完,晚上六點半再離開公司,趕醫院七點探視。這種彈性,同事會在背後講話,我業績好,老闆願意挺我。

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不能不出差又持續高業績,還要天天跑醫院,因此我決定辭掉工作,改開工作室。沒想到案子越接越多,越來越忙,蠟燭兩頭燒,五年後得了憂鬱症,甚至得去看精神科醫生。

後來我提醒自己,人不要忘了初衷,當初是要照顧父母才離職,想通了就改當自由工作者。我讓自己工作、生活彈性,不管再忙,一早先把爸媽照顧好,心才會安,才可以開始一天的工作。

時間管理很重要,我要照顧父母才開始學時間管理,只要時間管理好,就一定會管理好情緒。這牽涉價值判斷,因為誰都可以做選擇,區別在於你認為哪個選擇更有價值。

所有人一輩子都在追求快樂,快樂的前提是無悔。我的判斷標準是,當你做選擇時,不要讓自己後悔。有的人覺得工作很重要,父母被排在後面,但我不是,我的選擇是如果必要,工作拿掉、錢拿掉,父母不能放掉。

人最可怕一件事就是後悔,辭掉工作照顧父母,最大的好處是問心無愧。父親走那一天,我很難過,可是我對父親沒有虧欠。

●他的自救Tips1.藉高業績,向老闆爭取彈性工時2.把照顧父母安排在自己每天的行程中3.透過時間管理,做到情緒管理

月薪五萬單身OL:我們靠開家族會議有了協調機制,不至於崩潰

許小姐,三十八歲,未婚,在知名研究機構任職,須朝九晚五上班,月薪約五萬元:

爸爸快九十歲、年紀大了,身體整組壞了;媽媽六十出頭,早年做女工身體不好,心臟比一般人大四倍,有嚴重慢性心臟衰竭,前不久還住院開刀。

我跟姊姊都沒結婚,姊姊住台北,做藝人經紀,收入不穩定,我因為工作關係住新竹,只有我弟跟爸媽住三峽。弟弟結了婚又離婚、有一個小孩,之前跟朋友合資做生意失敗,一度要「走路」,在爸媽健康惡化這幾年,我是家裡唯一固定領薪水過活的,真的很辛苦。

爸媽過去十年開始頻繁進出醫院,最近這三年更加明顯。他們習慣去台大醫院看病,自己沒辦法搭車、爬不上公車,坐計程車嫌太貴,一定要人陪。我有好幾次在辦公室接到電話,說老人家已經在救護車上,還有一次甚至是鄰居打來,說媽媽不行了,要坐計程車去台大,聽到時我是會掉眼淚的。

那天才剛吃完飯,接到電話臉都綠了,馬上衝到長官那說下午要請假,但會把工作交代好。以我們家狀況,經年累月都是這樣,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或丟臉,把事情公開講清楚是必要的,如果隱瞞人家也不會體諒。

爸媽不是我能控制,我不是故意要請假,也沒出去玩,我已經四、五年以上沒出過國;主管是會忍耐,但若同意請假,(主管)會不安、沒安全感,擔心妳不在,東西掉在地上(指工作疏失)。

出勤率差,專業度就必須顧好

我最長一週請三天假,請假前把現在手上正在進行的工作列好清單,請職務代理人簽。例如,有十項工作,五項誰幫我顧、五項誰幫我顧這樣。請假期間也要記得接電話,帶電腦、看Email(笑)。等於不在辦公室,也在辦公。

受影響的也許是我出勤狀況,但工作專業表現絕對不能受影響,耽誤到事情,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丟了這份工作,家裡沒有經濟收入來源,只是本末倒置。

主管曾好心說,請外傭看護,可是老人家不願接受,第一關過不去,第二是經濟關卡。請外傭包吃包住要三萬元,以我們家不穩定的經濟狀況,請不起。

我們靠開家族會議有了協調機制,不至於崩潰。首先,盤點手上的資源,兄弟姊妹就是人力資源,大家能share(分)出來的時間,就是時間資源,再來金錢資源。姊姊和弟弟收入不穩定,可是時間彈性;我時間被綁死,但薪水穩定。我六、日一定free(有空),姊姊做藝人經紀,週末要出棚、跑通告,剛好搭配,其他中間時間我弟來補,互相支援。

金錢上,一開始講好三分之一,但有人要賴帳,妳也不能怎麼樣(笑)。

坦白講真的滿ㄍㄧㄥ。今年年初我爸走了以後,講難聽點,少了一個要跑醫院的理由,卻換來媽媽身體跟精神狀況惡化。除了處理自己的工作、情緒,還要處理媽媽的病、媽媽的情緒。她這半年常講:「我活夠了!不想成為你們的負擔。」

我也有很多很想做的事,但現在必須要在這守著一份薪水,才能付家裡的照護費。我常常講,哭也是過一天,笑也是過一天,都是自己的選擇。

●她的自救Tips1.開家族會議,盤點人手、時間、金錢資源2.詳細列出工作代辦事項、準確交接3.手機電腦不離身,照護時仍盡速回信

已婚頂尖保險員:越來越多的衝突,反而是在兄弟姊妹間

徐先生,現年四十八歲,已婚,保險公司首席壽險顧問,工時彈性:

我三十三歲時,第一個打擊是父親中風,至今已經十五年了。

當時,我進保險業剛滿五年,正準備大展鴻圖,接中階主管時,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很震驚,問:「為什麼會是我父親?」

一開始真的一團亂,能逃就逃,我的人生還是要往下走,不可能因為這樣全陷進去不要工作,因此決定請看護。

我父親是南部人,中小企業主,他要求看護一定要會講台語。本國看護照顧一天二十四小時收費是二千三百元,一個月看護開銷約七萬元,不誇張。家裡還要煮飯,又再加請一個外勞,一個月算兩萬元,再加上食材費一萬元,一個月開銷十萬元。

一年十二個月,乘以十五年,就一千八百萬元,已經可以買一棟房子了,裡面沒有一塊錢可以從我的所得去抵扣。假設我今天沒做好財務規畫,我怎麼敢生小孩?怎麼敢結婚?怎麼敢買房?所有經濟活動都被迫中止。

父親中風五年後我結婚,現在有一個小孩。以「三明治」概念來說,你可以想像上面是父母,下面是我、我太太,再下面是小孩,我得扛四個人,你看壓力多重。

財務最難安排。子女選擇自己照顧是孝道,可是他們其實是被懲罰的。對我們來講,當下如果沒有穩定現金流,這個家庭肯定垮更早。

十五年前,怎麼能夠知道父親會中風十五年?這根本是個無底洞。必須先檢視如果收入中斷,可以持續多久,建議(面臨類似狀況者)可變現的緊急週轉金,至少要夠一年。

父親中風九年後,母親發現癌症,又是第二個打擊。媽媽跟我同住,道義、情感、工作上我都應該給她支持,很多時候我陪著她去醫院。

弟失業出時間,有收入者分擔財務

再來,心態調整。照顧長輩也會影響工作。儘管請了看護,外界還是期待子女孝順要在長輩住院時表現出來。你現在開會,可是今天輪到你要趕到榮總,總不能說老闆對不起,爸爸在醫院,一次、兩次可以,但職場沒辦法體諒你這麼多次。

我的業務工作彈性較大,時間分配自己能掌握,先把要去醫院的時間劃掉,還請一個助理幫忙,但初期業績還是會掉;誠實跟客戶講,不用閃躲,讓對方知道發生這樣情況很抱歉,可不可以另外改時間,客戶會體諒,不體諒的可能也不是你要的客戶,就這樣量減少、質卻會逐漸提高。

雖然我很有企圖心,升遷上,也有得先調整好步伐,爬得慢一點的心理準備。保險業不像一般企業升遷的金字塔窄門,只要做得好,都可以繼續往上走,相對不衝突。

但,越來越多的衝突跟摩擦,反而是在兄弟姊妹之間。

我有一個姊姊、一個弟弟,和我各差兩歲。姊姊結婚嫁人了,弟弟也成立一個家庭。弟弟原本在父親公司上班,父親這大樹倒了,我弟也沒辦法工作。他成為三個兄弟姊妹裡,最先去顧的。

弟弟因為沒工作,一直陷在其中,認為「自己本來好好的,我哥逃掉、我姊逃掉,就剩我(自己)。」他離開職場已經一段時間,怎麼銜接?他的家庭也被拖下去。

他會想,一到五都他顧,六、日你總要來吧。可是我平常上班已經很辛苦了,六、日是不是也想休息。就算我六、日都來,弟弟也會抱怨自己照顧五天,我只照顧兩天……,衝突到一定極點,我們還是得坐下來溝通。

坐下來溝通不是罵對方,一定是先體諒,同理心很重要。沒同理心,衝突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彼此疏離。討論出來,我弟沒上班,由他專門照顧,所以他出時間,我和姊姊就要各分攤二分之一財務支出。

我們家的台籍看護住到家裡已經十五年,現在也已六十五歲了,是三個小孩的阿嬤。萬一她說我已經照顧十五年,夠了,要回去過退休生活,攔得住嗎?我父親今年七十八歲,明明照顧穩定,看護如果離職,打破既有平衡後,又是另一不定期炸彈。

●他的自救Tips1.隨時準備好12個月緊急預備金2.用金錢換取時間、空間,月支10萬元請台傭、外傭全方位照料3.與手足討論人力分配,出時間的不負擔財務支出

育有三子女創業老闆:那段時間去看心理醫生,慢慢接受要長期抗戰

楊先生,四十歲,已婚,有三名子女。自行創業做咖啡設備代理,公司年收破億元:

三年前,八十一歲的父親得了失智症,一年多前過世了。

父親現在走了快兩年,我到現在還不敢看他的生活照,一看到趕快跳過去。父親生病那一年真的很掙扎。我根本不了解什麼是失智症,有聽到老人出門忘記回家,不曉得是那麼可怕的東西,惡化速度之快,我們反應不過來。

一開始爸爸半夜不睡覺很亢奮,對著牆壁尿尿,然後半夜穿著內衣內褲開門要走出去。

父患失智症,月薪六萬沒人要顧

我跟爸媽一起住,晚上根本沒辦法睡覺,第一個想法是找看護。一開始沒想到申請外勞,是請台籍幫傭。我爸會臭罵、摔東西、疑神疑鬼,狀況非常多,台傭很有尊嚴,大概一、兩個禮拜就不幹了。

二十四小時看護,一個月六萬元還找不到人。這種病症台傭不願意接,要乖乖躺在那邊才願意,前幾個月一直換人,至少換了十個,同步趕快到處問,急著找外傭,三個月的銜接期間甚至用過非法的。

有人生病當然全力照顧,可是那個照顧太辛苦,你想想看,一個禮拜七天,一個月三十天,這樣持續三個月,晚上不睡覺,敲敲打打,在那邊一直叫,你也不可能把他嘴巴捂起來、關起來,家裡都聽得到,拿他怎麼辦?

到了一個程度,他大小便幾乎失禁,家裡瀰漫味道,洗了又洗,三個月下來,真的受不了。

爸爸八十幾歲,以前不管去哪都穿西裝、打領帶,很注意形象。我沒辦法接受他癱軟在那邊,大小便沒辦法控制,對我來講那已經不是我的父親。

有一次我父親又一次全身發抖、冒汗,送急診後一量,白血球飆高,原來是積太多大便。臥床、活動很少的人,八十幾歲沒力氣排便,只能戴手套去挖,挖了又再流出來,整天流。怎麼辦?在家裡,一直有那味道,你怎麼吃飯,小孩子回到家,又在那邊跳來跳去。大家都已經沒力氣。

包括後來餵父親吃東西,我們餵一、兩個小時,一罐亞培還喝不完,對我們一般要工作、要生活的很痛苦。插鼻胃管,又怕爸爸會拉,手要綁起來,一個環節卡一個環節,不曉得應該怎麼辦。

他會拖到活著的人身體健康,老媽媽也被拖累到,老婆帶小孩為主,當時又懷孕,根本不可能去照顧。曾經不得已考慮送外面養護機構,我們能做的,就是常常去看他。

沒想到,台灣失智症專門養護機構非常缺乏,叫我們等,說要排一年;怎麼可能排一年?排一年全家都瘋了。真的不行我花錢,問題是花錢它也不願意收,而且你太吵是要把你退回去的。他們不歡迎失智症,有錢都解決不了怎麼辦?

接著我們找一般私立安養院,很高檔那種,費用很驚人,一個月大概十萬元出頭。不跟你簽約,先進來住住看,失智症還要配外傭,不然不收。外傭在外不好管理,我們怕她不曉得給爸爸吃什麼東西,我們不放心,於是作罷。

那段時間比較崩潰,還特別去看心理醫生。之後慢慢接受事實,失智症是不可逆的,要有長期抗戰準備。後來也慢慢開始接受,懂得怎樣過生活。早上通常是父親睡覺時間,晚上不太睡覺,漸漸知道哪些時間能稍微離開,就帶媽媽出去走走,外傭在就可以。

有句話真的不好聽,那時候真的可以親身經歷到「久病無孝子」,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不曉得終點在哪裡。我們不曉得,父親大概就剩下半年,或者是五年、十年,那個時間之下,多少有點逃避的心理。

當時感受最深的是時間。以前覺得時間短、不夠用,還有好多的事沒做,父親生病時卻覺得怎麼有這麼長的時間,一直幻想怎麼過才能過完(嘆氣)。

●他的自救Tips1.自己全額負擔照顧長輩的金錢支出,避免家庭成員因錢而爭吵2.看心理醫生,建立長期抗戰心理準備3.掌握可抽離的時間,讓照顧者可喘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79

令人憂鬱的牛市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5012930

最近一直沒怎麽關註標的股的走勢,今天複盤好好看了看,不禁老淚縱橫……

首先去年12月份後開始的減倉是有點遺憾的,特別是過早的賣出了重倉的中信和平安,損失至少10%的凈值。但這不是“哭”的主要原因,畢竟大部分個股的減倉都是符合體系的,我也並不會像大多數人一樣後悔上漲時的不追加倉位,因為我的投資體系就是越漲越賣、越跌越買。

最讓我傷心的是,有些極好的投資標的就這麽一去不複返了。看看國投電力,當時買入的位置多麽誘人啊,就算是我現在時光倒流給過去的我看這張圖,我也絕對不會相信,未來國投會出現這樣急速的上漲。


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麽大家都在期待牛市?為什麽越是年輕的人越是熱血沸騰的期待大牛市?難道大家起步時的本金都很高,都早早的重倉埋伏好了嗎?我是真想不明白,面對現在這種急速的上漲,如果未來幾個月時間股市就上一萬點,對於現在大多數只有幾萬或幾十萬的年輕散戶來說,有什麽值得高興的?面對未來還有漫長的持續不斷的現金流,幾個月就走完的牛市有什麽意義?

就像國投電力的投資一樣,你們是希望他一直在3元(或慢慢上漲),市值一直被嚴重低估,一直能持續不斷的加倉呢?還是希望買入後股價瞬間暴漲?即便你能在暴漲前全倉買入,但未來幾年新增的資金怎麽辦呢?特別是作為資產管理人,行情好的時候資金會源源不斷的提供給你,但在暴漲後給你再多的錢又能如何呢?除了進去高高站崗或選擇投機博弈擊鼓傳花外,你沒有其他選擇了。舉個例子,假設我100W全倉國投,撐死翻三倍不過300W。面對未來可能的1000萬甚至1個億,賺的這點錢算什麽?等未來幾千萬資產管理的時候,大盤已經7000點了,買什麽?搞不好買進去就虧一半,損失幾千萬和現在賺200W孰輕孰重?

想到這里,我也能理解了為什麽有人會說每一次急速牛市最後都是一場韭菜的大收割。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也不能怪私募和公募,他們都是無奈的。我真的挺羨慕美股、港股這樣的“慢牛”格局,因為在這樣市場里給你帶來的持續回報率遠高於A股,投資者可以很從容的找到持續加倉的時機。

這一波牛市我並沒有落後市場太多,也跑贏了至少80%的資產管理者,但對於A股這樣的牛市,這種令人憂郁的牛市,我寧願選擇不要。現在我的憂傷感甚至遠高於前幾年的熊市。一想到牛市來了以後那麽多優秀的公司紛紛大漲,從低估到泡沫,我只能選擇離去,同時又更多優秀的公司在我還沒買入的情況下就高高在上繼續翻出幾倍,這意味著我做的那麽多的研究全都付諸東流……也不知道要多少時間以後才有重新買入的機會,也不知道那時候公司的基本面還是不是一樣的優秀。想到這里,我真的想要大聲哭出來了,我是多麽期待熊市,恨不得年年都是熊市啊!

最後,還是有幾個值得安慰的地方:
1.至少港股沒像A股這樣瘋狂,港股的國企大藍籌仍是全世界最低估的標的之一,其他的很多優秀的港股也沒有大的泡沫。
2.A股也仍有極少部分股票還值得關註,比如銀行仍有空間,四大行到1.5PB,商業銀行到2PB以上才算泡沫,比如消費醫藥、部分中小創業板白馬等等。
3.新股正在加速發行。我很期待註冊制來臨,很期待能有更多更便宜的公司上市,很期待上市後新股能大面積破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23

大漲後的思考:令人憂鬱的人性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40112240港股這段時間漲起來的暴力程度一點也不亞於A股,幾天就直接一步到位,前段時間還在想著中海油服11元下方要多加點倉,今天直接到了16,南北車40%、國美35%這種漲幅更是霸道,特別是有A股對照的H股,一週交易日後基本上都50%-100%的漲幅了,連國藥控股這種慢慢走的股票今天都10%直接新高,連復旦張江這種不是滬港通的股票都直接暴漲。

雖然我早早的佈局了港股,也吃到了大漲,但我一點也不開心。港股在滬港通政策的導火索下終於開始徹底A股化了,和A股令人憂鬱的牛市一樣,短期完成快速的大漲。我覺得在本金不夠大的情況下,快牛基本沒法完成資本的大累積(特別是港股幾天就翻倍),除非是在底部區域融資借錢數倍槓桿買入(向未來透支),我顯然不會這樣做。面對現在並不多的本金,面對未來持續的現金流,面對還沒發出來的產品,這種流動性推動的短期暴漲行情實在太讓人鬱悶,根本不給你持續上車的機會。真的希望中國像美國這樣的慢牛多好啊,在未來上漲的過程中我可以不斷的把現金投入。而且只有慢慢走才可以不斷地證偽自己的研究是否正確,是否要加倉或減倉,快牛隻會讓人失去研究基本面的動力。

再往下說,在A股做投資,特別是小盤成長股的投資,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你辛辛苦苦研究了半天,覺得這公司很不錯,未來10年股價有可能漲10倍、20倍成為百億、千億市值的大企業,但A股往往會在一年甚至幾個月之內就給你漲完了10年的漲幅(特別是變態的新股發行機制下,新股直接一步到位),就算我能在底部買入,又如何?且不說我一定會在股價透支幾年業績後就賣出了,後面的漲幅我享受不到,,就說股價在炒完後,必定熊途漫漫,除非基本面再超預期。所以,我看好的邏輯證實了,我賺了幾倍,我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辛辛苦苦研究的基本面卻換來這種瘋狂毫無邏輯的上漲,我毫無成就感,有的只是無盡的挫敗感,所以我多麼渴望個股的大熊市,我多麼渴望註冊之後成千上萬的新股……

我可以理解股價提前基本面1-2年反應,但我無法理解股價在短期直接透支10-20年後的預期,包括宏觀大勢也一樣,我可以理解其他國家幾年前的牛市是透支了現在經濟向好的預期,但我無法理解的是,A股為什麼在經濟剛開始失速、轉型、改革剛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透支未來10年預期的超級快速大牛市(說10年轉型成功也是保守的,甚至從新興產業的估值上看,透支了不止10年)?我沒見過哪個國家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轉型初期股市就有超級牛市的,無一例外都是先跌再漲的。有時候我也在想,A股的投資者(包括現在南下的散戶和基金)是不是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性格呢?每個人都急不可耐,瘋狂的賭博和透支未來。甚至再往下面想,是不是中國人的人性都是如此呢(文革、踩踏、買爆X國、一窩蜂、彩票銷量第一、盲目、偏激、瘋狂傳銷、網絡噴子、邪教、騙子橫行……)?這是和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有關呢,還是和共黨的洗腦教育有關呢?我並不知道。

說回正題。沒買港股想要買的人不要著急,從博弈的角度看,雖然近幾週一些H股瘋漲50-100%,但估值還遠低於A股,所以還有博弈的機會。當然我也要提醒大家,不可看見AH差價大就亂買。首先AH不可能完全消滅溢價,而且港股長期看非常理智,未來極有可能跟跌不跟漲,差價收窄最不可能就是以A股大跌港股上漲的方式完成,這概率甚至小於差價繼續擴大的概率。最大的可能是:A股大跌,港股小跌或橫盤。所以,那些認為A股有風險想要去港股買打折價H股避險的人,一定要小心。其次大部分A股溢價高的股票都是垃圾股。AH溢價那麼大就是因為香港市場不相信題材和故事只看業績(鬼佬們都是人精)。最後,這些折價的H股現在都是大陸傻錢買的,在港股缺少散戶接盤的基礎上,在港股做空機制便利的情況下,在港股定價權現在不在內地人手中的情況下,在短期如此的瘋狂的情況下,這些垃圾股風險是很大的(當然垃圾股大幅回調的同時也是優秀股上車的機會)。

至於沒法買港股的人,也不要著急,A股雖然整體泡沫嚴重但不代表什麼都不能買,比如萬科A股折價H股5%,銀行A股溢價水平也不高,其他一些高速機場、公共事業等仍便宜。雖然因為A股的小盤股泡沫嚴重我清倉了小盤股的倉位,但我仍持有不少藍籌股倉位。A股要還有泡沫下半場,也一定會是藍籌起舞。當然A股會不會有藍籌泡沫下半場,誰知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32

2位長春藤教授走出憂鬱症現身說法


2015-08-03  TCW




「我已經決定了。我是個失敗者,我把自己逼到一個可笑的角落,浪費一堆錢在一個不在意我的學校,我 還能做什麼?永遠重複同樣的失敗嗎?成為家人和朋友和自己永遠的負擔嗎?幹!少一個像我這樣連基本功都做不好的人,世界會更好!我還能貢獻什麼?屁!我已 經決定了,連計畫都擬好了。我腦裡浮現四到六種死法,全都想好了??。」

寫下這段經驗的人,是被《快公司》雜誌(Fast Company)提名為「最有創新力的商業人物」的普林斯頓大學講師費里斯(Tim Ferriss),他五月在部落格首度揭露,他在普林斯頓大四那年的一段罹患憂鬱症、規畫自殺的心路歷程。

文末,費里斯邀請曾有同樣遭遇的網友,寫下自己「抗憂鬱、防自殺」的方法,獲得九百二十則留言回響,超乎他想像。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球憂鬱症患者超過三億五千萬人,每年因憂鬱症自殺者超過一百萬人,WHO在一九九九年就預估,癌症、愛滋病、憂鬱症為二十一世紀人類三大文明病。

另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二○一四年台灣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人數超過一百一十六萬人,相較二○○五年成長幅度近五成,是所有種類藥物使用成長最快的。

憂鬱症,俗稱心靈重感冒,究竟是怎樣的疾病,會使人走上絕路?

生理型患者,遺傳機率最高七成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憂鬱症有三種原因:生理、環境和心理,「三種因素導致憂鬱症的比率各為三分之一,除了生理因素是遺傳,無法決定,另外兩種因素可以試著借助外力,舒緩症狀。」

生理因素所產生的憂鬱症是因為體內血清素、多巴胺和新腎上腺素等內分泌失調所致,此類憂鬱症患者多為家族遺傳,常會不由自主的沮喪,無法控制。若父母中任 一方有上述的身因性憂鬱症,兒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三成;若父母雙方都有身因性憂鬱症,則兒女罹患的機率達六成到七成。

環境因素所產生的憂鬱症主要來自天災人禍等環境劇變,讓生者頓生「生命無價值」的空虛感,諸如九二一大地震、八仙塵爆對家屬的衝擊。

心理型患者,多是人生勝利組男性

相較之下,一般白領最容易遇到的,是心理因素產生的憂鬱症。

此類憂鬱症多與人格特質有關,尤其是「A型人格」,這並非血型是A型者,而是指個性急躁、求成心切、善進取、好爭勝的性格,這群人在一九五○年代被確認容 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成為二十一世紀憂鬱症患者的主要來源。尤其高學歷、高表現的人生勝利組男性,特別容易發生。前述費里斯、華碩財務長張偉明便是此性格。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指出,台灣高階專業經理人自我要求高,是苦幹型的完美主義者,從小到大優等生的經驗會讓他認為,靠自己的能力足以 解決所有事情;但是當台灣產業利潤普遍下滑,又遇上意志力超強的老闆時,「勝利組」專業經理人做不了什麼創新以改變現況,反而會把上述結構性因素轉成自 責。同時又因長時間扮演照顧別人的角色,所以不會求助,「因為求助等於承認自己不行,」王浩威說。

「工作壓力的確會使心理型憂鬱症惡化,」楊聰財說:「壓力讓身體出現症狀,導致內分泌失調,然後又好強不求助,變成悶燒鍋,然後生理更運作不良,成為惡性循環;最後火山爆發,就走上自殺一途。」

費里斯終究沒有自殺,反而投資新創公司、玩廚藝、跳探戈、練搏擊、演連續劇,活出精彩人生;連他自己都反問:「為什麼我沒死成呢?」

關鍵是,他在大學圖書館借了太多自殺相關的書,圖書館員察覺有異,雞婆的通知他母親,就在費里斯盤算自殺計畫時,手機響了,母親緊張的問他「那些書是怎麼 回事?」就在那幾秒鐘,他突然意識到:自殺不是只跟「我」有關,也會毀了其他人的生活,「我媽跟我的失敗有什麼關係呢?但是她卻可能因此自責一生。」當他 想到他所關心的人,馬上打消自殺念頭,開始面對失敗。

過來人分享,如何找出口?

然而,對當時身處黑暗的人而言,在絕望中,想到別人也無法解決痛苦,有什麼實際對策,可以慢慢走出黑暗?以下是費里斯的建議。

初級班》

一、每天讓身體動二十分鐘。要打贏這場仗,八成精力靠運動!

二、盡量吃無麩質餐。避免攝取穀類和各種碳水化合物;多吃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有助情緒、血糖穩定。

三、每週固定約朋友吃飯(兩到三人最佳),要在週一傍晚五點前就約好。

四、每天花一分鐘講一通感謝電話,也可花五秒鐘發一則聲音訊息,或一行簡訊。

進階班》

一、不要起床就看公司郵件。最好比你固定看信的時間早起一小時,千萬記得電子郵件是心智殺手。

二、寫下來。此時,倒一杯愛喝的茶,準備好紙筆,寫下讓你最焦慮、最不開心的三到五件事,千萬不要多寫。

三、問自己。針對每一件事,反問自己兩個問題:A、如果這是今天我唯一要處理的事,我今天會過得滿意嗎?B、是否可以優先處理這件事,讓其他事暫時推遲一點點?

四、為你回答Yes的那件事,騰出時間。

五、如果你發現過程中開始分心或慢下來,不要緊張,重新讓自己回到處理那件事情上。

「憂鬱症不會消失;但回避只會讓它更強大。」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學教授所羅門(Andrew Solomon),長年為憂鬱症所苦,在二○一三年的TED演講中,分享自己的心情:「當憂鬱捲土重來的時候,雖然很可怕,但只要正視它,也會從中獲利。 我找到一種方法讓自己愛上它,因為它迫使我尋找和抓緊快樂。我愛我的憂鬱,因為每天,我都決定去抓住活下去的理由。」

或許,這不只是憂鬱症患者的課題,也是每個人看待生命的態度。

【延伸閱讀】5件你不知道憂鬱症的事

1、別以為它只是哀傷,實際感覺是:?傷心難過?焦慮感?孤立感?討厭自己的情緒?無力感?罪惡感?像看著牆上油漆乾掉的感覺

2、別對患者說「想開一點」:它不只是情緒問題,而是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引發。別對病患說「想開點」、「很快就好」,會加重他們壓力

3、它會造成身體不適:會改變人的飲食,可能變得失眠或多眠,感覺身體無力,甚至心悸、胸悶、腸胃不適、手抖、頭暈

4、最快幾週內就能復原:9成患者能從數週到半年的憂鬱期中復原,但有一半的人,未來可能復發

5、吃藥很重要,生活步調也要調:除了藥物與心理治療,調整生活步調也很重要,例如醫學證明,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憂鬱,且避免復發

資料來源:《變態心理學》、BuzzFeed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81

避免職場憂鬱 你該鍛鍊「恢復力」 IBM、P&G、高盛等企業都在做

2016-07-25 TWM

只要是工作,幾乎沒有不累人的,但作者觀察到,許多商界精英都有一種能耐, 遭遇強大壓力時,總能即時調整,馬上振作起來,這其實是他們刻意鍛鍊出來的。

C小姐在某地區大學裡從事行政工作,但工作繁重,精神已經快到無法負荷的極限。大學人手不足的情況遲遲無法改善,行政人員桌上堆滿大大小小的工作,數量早已超過負荷,是典型因工作過量所導致的壓力症狀。即使想換工作,但在小地方可以轉職的工作地點有限,一想到今後還會處於這種超大壓力的狀況中,就讓她感到憂鬱。回家路上不僅被四處碰壁般的無力感襲擊,身體還會忍不住發抖。

常做「綠色運動」

我建議C小姐,在回家之後養成「散步」的習慣,處理「這種狀況到底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的不安或憂鬱感等「消磨型」負面情緒。邊觀賞綠色風景邊散步,這種「綠色運動」可以同時達到輕量運動,以及接觸大自然所得到的療癒效果。工作壓力或對未來的不安,也可藉由散步的習慣獲得緩和。

千萬別讓壓力過夜

我強烈建議C小姐「別讓壓力過夜」。面對繁重工作壓力所產生的不安與擔心等負面情緒,最重要的就是盡早轉換心情,最好能在晚上睡覺前消除。只要擁有這個習慣,就可以擁有很好的睡眠品質,確保隔天早晨容易清醒,神清氣爽地迎接新的一天。

心理學調查早已證實,早晨清醒的品質非常重要。一般認為,要從工作壓力狀態中恢復正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充分的休假。舉例來說,在歐洲工作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會在夏天或聖誕假期取得一段假期(長假)。這點就和努力認真工作,連有薪假都請不完的日本人非常不一樣。只不過,長假究竟有多少的恢復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德國某位心理學者,以「長期休假過後的恢復效果能夠持續多久」為研究主題,針對商務人士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

從這個研究中所得出的結論是:平常因工作壓力而產生的疲憊感,確實可以透過長期休假消除,但效果非常短暫,馬上就會回復到原本的疲勞程度。證實了就算休長假,消除疲勞的效果也相當短暫。

到底該怎麼做才行呢?「最重要的是每天工作後,讓自己的心思遠離工作。」又被稱為「心理分離(Mental Detach)」。具體來說,當你走出辦公室後,就要建立起「不再碰觸」工作的心理狀態,不再執著於工作。擁有這種讓心思遠離工作習慣的人,比請長假的人還要更加有精神。

轉換負面情緒有多種作法,像是慢跑、快走、有氧舞蹈、游泳等有氧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俗稱天然良藥的良性荷爾蒙「β腦內啡」,是非常棒的散心習慣。

演奏自己擅長的樂器、欣賞喜歡的樂曲,不只可以轉換心情,還能促進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分泌。而瑜伽與冥想等調整呼吸的傳統手法,也有助腦內分泌「血清素」,血清素有抗憂鬱的效果。

睡前寫點小日記

晚上睡覺之前,寫下自己當天所感受到的事情,這類「書寫」也有撫平負面情緒的效果,目的是要把容易在自己心裡團團轉的情緒向外「發洩」出來。

這些方法都經過實驗證實,對轉換負面情緒很有效果。它們可以幫忙按下心中切換工作模式及私人模式的按鈕,擺脫對工作的執著心。你可以自行選擇一個符合喜好與生活形態的方法,養成每天都能消除當天壓力的好習慣後,自然就有高品質睡眠。不被負面情緒束縛,帶著「今天也是個美好的一天!」的滿足心情入睡後,隔天肯定可以有個不一樣的早晨。

經過調查得知,早晨醒來時的心情會決定當天的幸福感,這是因為白天的工作熱情已經確定與早晨睡醒時神清氣爽的程度相關。決定一天是否幸福的關鍵,就在早晨醒來時的感受。

(本文摘自第一章,洪依婷整理)

不疲累的工作術

作者:久世浩司

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進入P&G,曾任SK-II市場行銷負責人。2012年在東京創正向心理學學校,致力培養正向心理學教練和講師。

現為正向心理學學校代表、國際正向心理學協會(IPPA)會員,獲「恢復力培訓師」、「正向心理學教練」認證。

著有《恢復力的訓練方法》、《親子一同培育不易受挫的心》、《寫給領導者的恢復力入門》等書。

譯者:林于楟

出版:平安文化(2016年7月)

撰文 / 久世浩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504

樂香園:劉公子的憂鬱

1 : GS(14)@2012-06-03 15:46: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1/163877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74

梁朝偉棄憂鬱拍喜劇

1 : GS(14)@2015-01-13 22:05:03





梁朝偉久休多時,昨日出席電影《擺渡人》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宣佈復工拍戲,監製王家衛、原著作家兼導演張嘉佳亦有出席,有指偉仔經常以憂鬱形象示人,他在記者會上說:「其實憂鬱很難受,我也有陽光開放的一面,所以接拍《擺渡人》是因為想演愛情喜劇。」偉仔還表示,他看到故事大綱就接下此片,但到現在一直沒看到劇本,王家衛即回應說劇本還在改。另外,此片王家衛只當監製,不當導演,他笑說有五個原因:「這個故事影響力很大,做到導演必須做到五點,包括必須喜歡吃火鍋、必須有酒量、必須有80後情懷、聽起來是王家衛其實是周星馳,還有要有大量女性關注。所以張嘉佳最合適。」採訪、攝影:陶然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2/189993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