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华润系构建金融控股平台 欲全盘接收珠商行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319/18295999768.shtml


  有“超级买家”之称的华润集团,在内地对啤酒、房地产、电力等诸多行业进行一系列疯狂收购后,又开始瞄准内地银行业。

  13日,华润集团一位高层向本报独家透露:“2月底,华润集团已经和珠海市商业银行(下称“珠商行”)签定了意向性收购协议,具体收购事务由华 润投资部CEO吴丁负责。” 随后,记者致电珠商行,办公室汪小姐表示:“目前只是签定了意向协议,具体情况不太清楚。”珠海市国资委、金融办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但称重组的具体事宜如 收购金额等仍处于保密阶段,日后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对于此次收购,市场人士估计华润付出的代价将在20亿人民币左右,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华润集团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构建金融控股平台

  “去年,华润已开始与珠商行接触,准备全盘收购,在上报国资委审批时遇阻,但目前又有了实质性进展”。前述华润这位高层对记者表示。“华润收购珠海市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金融控股集团。”

  “其实除了华润,中石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平安(601318.HK)、中国人寿(601628.HK)、富邦银行(香港)等机构也都向珠商行抛过橄榄枝,没想到最终花落华润”,珠海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除珠商行盼嫁外,华润进军证券业遇阻后,也一直在寻找收购银行业的机会,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华润之前的战略是按照前掌门人宁高宁的思路:打造自己的非银行金融平台,他认为产融结合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但在收购内地证券公司受阻后,华润思路有所转变,开始了华润新掌门宋林时代的投资战略,准备进军银行业,打造自己的银行业金融平台。

  “此前,华润曾有意收购兴业证券、北京新世纪租赁公司、做华泰保险的大股东及收购深国投,都是为其打造金融控股平台在做准备。”华润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

  华润最早瞄准的是内地证券业翘楚—海通证券。2002年6月,市场盛传华润欲出资15亿元与上海实业争夺海通证券控股权,但在海通分散的股东结构中,华润拥有的股权不具有明显优势,且海通已有自己成型的企业文化,最终不得不放弃收购。

  华润也曾对中信、光大、国信、招商等证券公司做过考察,但这类券商大股东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大企业集团,短期内难以出让控股权或引入控股股东。并且大多数在品牌、知名度、业务排名方面都不符合华润的要求。

  随后,兴业证券进入华润视野。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搁浅。

  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华润放弃证券业开始进军信托业。

  2006年10月,华润以17.4亿元人民币的总代价获得深国投51%的股份,深圳国资委仍持有49%股权。华润通过一系列业务整合后,深国投 将脱离房地产、零售等非主业业务,主要致力于金融业务发展,成为华润的主要金融平台。2008年12月,深国投更名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华润系在收编信托业的同时,又将并购战车驶向银行业。

  “ 华润的一贯做法是对收购企业全盘控制,收购珠商行也不例外,控股是首要条件。珠商行符合华润的收购要求,经营状况不佳,所以收购成本就不会太高。目前华润 也只能从小打小闹的收购开始,然后再做大,进而达到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的目的。”华润高层向本报记者表示。华润对收购公司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能够控股是首 要条件;公司高层及团队需认可华润的文化;当然该企业也需具备行业发展潜力。

  而郎咸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润这个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实质上华润是想进入金融控股公司领域。我担心会步德隆后尘。类似的做法也存在于海尔、新希望、东方等集团企业。这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的稳定,因为以我国现况而言,企业产融应彻底分开。”

  欲全盘接收珠商行

  珠海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现下辖9家管理支行,51个营业网点,业务覆盖珠海市香洲、金湾和斗门三大行政区。在全国100多家城 市商业银行中,该行属于资产质量最差的“第六类行”。而银监会曾宣布,对于实施政策支持仍无法达标的“第六类”银行将考虑实施关闭措施。因而自2006年 以来,珠海市商业银行为“保牌”展开多轮引资谈判。

  “这次和华润的重组也是珠海市政府的意图,”珠海市经贸局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由珠海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珠商行共同组成的股权转让项目组一直在积极物色买家。

  2007年3月,经过多轮谈判商定,中石油(0857.HK)总共出资30亿元控股珠海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后将持有86%的股份,但在2008年8月上报国资委审批时,由于国资委和财政部有异议,该项重组卡壳。

  不可否认的是,珠商行遇到的经营困难,可能让华润的收购成本大幅降低。业内人士揣测,华润的收购价格不会高于中石油当时商洽的收购价,原因是珠商行有约30亿元不良资产。所以可能收购价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

  “60系”人事布局浮出水面

  华润在开动并购机器的同时,也同时展开了新掌门宋林时代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并开始储备高级管理人才。

  原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陈朗被委任为华润创业执行董事及新董事总经理,接替陈树林的位置。华润创业主席宋林表示,委任陈朗这样的零售专才担任首席行政职位,对华创转型为领先的消费企业具有明确的策略意义。

  陈朗于2003年1月15日被任命为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距2009年1月16日获委任华创董事总经理正好6年时间。陈朗在任期间,华润万家超市实现了扭亏为盈。

  “目前任三九集团CEO的乔世波将升任集团总经理,管理三家上市公司。三九集团总经理可能将由刘德军接任,但目前还没有宣布。”华润集团高层向 本报记者透露。而华润电力CEO王帅廷将被调任集团副董事长,则被内部解读为明升暗降、变相削权,其实华润电力的经营状况在华润集团中长期保持良好盈利贡 献,是“华润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据内部人士透露,职位被提升的陈朗等人均属宋林嫡系,都有投资部工作经历。

  “企业文化的整合也是宋林最看重的,因此华润最近召集了31名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华润集团中坚力量进行培训,内部叫60班。由美国最著名培训 机构Hay(合益)集团为华润量身定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华润高层向本报记者透露。60班的成员均由集团的核心高层、一级利润中心的管理层或二级利润中 心的一把手组成。这些成员将会成为未来华润集团的核心管理层。

  2月27日下午,华润高级人才60班启动会在去年底建成的海南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启动。

  业内人士分析,华润在经历了对超市、啤酒等行业的收购及艰难整合之后,近期略显疲惫,现金流也不会太宽松。所以华润近两年的战略重点是构建相对完整的金融产业链,为金融控股集团做铺垫,以为日后的进一步扩张打造融资平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6

首華三路攻金融資訊平台

2010-1-11  ad





 

【本報訊】本地證券商面對國際大行挑戰的同時,內地證券行競爭亦已「殺埋身」。積極進軍內地市場的首華財經網絡(8123),為拓展內地市場,不惜「搣甩」證券行色彩,集中發展金融資訊平台。

拓網上電視流動終端機

首 華行政總裁李耀新接受訪問時表示,兩年前收購內地證券資訊公司首華資訊證券,至今旗下資訊平台分三方面發展,包括互聯網、有線電視及流動終端機。其中互聯 網節目「股市在線」,提供包括市場訊息、專家分析及證券行報告等。由於類似網站極多,首華以「互動」方式吸引客戶,「登記了的客戶,可透過短訊、電郵及電 話,跟我們的持牌分析師交流。」

電視業務方面,去年7月與遼寧北斗星空數字電視傳媒,合資經營全國性財經服務有線電視頻道,首華佔合營公司49%,現時首華在深圳及北京均設錄影廠,將自行製作的節目透過頻道播放,現有觀眾約2000萬人。

至 於「食糊」業務,是結合互聯網及電視元素開發的「股E通」軟件。客戶將個人投資組合輸入,軟件會為客戶提供「度身訂做」服務,包括分析投資組合、到價提 示,以及提供組合內股票相關的新聞。有關軟件將結合首華新開發及產銷的流動終端機(Mobile Terminal)推出。散戶藉該終端機落盤及使用「股E通」軟件。首華又與內地電訊商及證券行合作,證券行提供客戶賺佣金,電訊商提供網絡賺通話費,首 華則提供流動終瑞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71

酶平台技術-中國衛生控股(67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08/LTN201004080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08/LTN20100408012_C.pdf

不日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7

安博以IT平台催谷教育产业链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6/t3038374.htm


安博教育以IT智能化产品—学习流引擎—撬开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随后进入大学生就业培训领域,通过IT实训机制,迅速成为行业龙头。最近,安博抓 住大专院校新设二级学院的契机,利用其在就业服务和师资力量上的优势,与高等院校合作,将业务链拓展至高等教育领域,从而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教育-高 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完整产业链。

  22岁的李国强是湖南某软件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跟大多数在校生一样,考上大学的 喜悦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天却稀里糊涂面临毕业。尽管金融危机过后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及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李国强的 求职路并不顺利。数次碰壁后,他报名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Java实训课程,在此期间,李国强接触了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并在老师的安排下完成了企业外包的 数项开发任务。临近实训结束,在定期举办的招聘会上,李国强成为该发包企业的一名员工。
李国强的求职方式,或许是未来IT类毕业生就业的一个 主流路径。而提供IT实训的,正是时下教育领域最大的整合者安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安博”或“安博教育”)。成立于1999年的安博,在中小学网络教育 市场攫取第一桶金后,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学生就业培训市场,通过企业IT实训机制,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率,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业务链拓展至中小学教育 与就业培训的中间环节—高等教育领域,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高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产业链。
安博的大手笔,底气是两轮巨额融资。 2007年10月,安博教育获得54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思科、麦格理等,一年之后,即2008年10月,再次获得1.03亿美元注资,投资方包括 英联投资等。在此之前,安博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首轮是2000年,来自硅谷的数百万美元风投,第二轮在2006年,超过1000万元,投资方包括思科、 集富创投和华威等。尽管尚未上市,但安博的融资额已超过大多数已上市的教育企业(附表)。



在金融危机下获得巨额投资,“在我们看来,安博就是‘the Education Company’。”安博教育的一位投资者这么评价。中国的教育业市场机会巨大,未来各细分市场必然会出现整合者,而安博,或许就是最具这种整合力的公司 之一。
“就安博教育而言,投资人真正感兴趣的是安博标准化、可低成本扩张的商业模式。”曾担任安博私募融资财务顾问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如此评 价。


  以IT模式推开教育服务大门
  不过,创办之初的安博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公司,倒不如说是技术服务 公司。这与创始人黄劲的技术背景不无关系。黄劲15岁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并获得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获 博士学位,其后加入一家半导体软件设计公司,1999年在美国硅谷创立安博公司,2000年回国创业。因为出身教师家庭,黄劲将创业方向定格在教育服务信 息技术领域。
2000-2003年,黄劲带领安博开发了一套学习流引擎应用软件。它实际上是一个装进了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评测平台,后台由多 个数据库及智能分析系统组成,前端则通过互联网与学生直接关联。学习流引擎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由机器安排好学习路径,推送还未被掌握的知识到学生面 前。简单地讲,学习流引擎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理想状态。
安博早期300人的团队中, 没有传统教育机构里必不可少的老师,近1/3是研发人员,分别从事软件技术研发和教育研究,其中教育研究包括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及怎样更 好地提供教育服务。
不过,正是由于从技术出发,安博把握住了教育领域的两大基础需求: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稀缺,中小学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得 不到满足;二是高校教育机制滞后,课程开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用人单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也难以找到工作。基于上述两大需 求,安博尝试通过网络教育和IT实训方式,填补教育资源和学习者之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供需鸿沟。


  以学习流引擎嵌入基础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及分配不均和网络教育的巨大空间,是安博学习流引 擎嵌入基础教育领域的基石。一直以来,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尤其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是一大社会问题,落后地区、甚至发达地区的非重点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 的需求相当迫切。由此,能够化解这一难题的网络教育,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艾瑞数据显示,2004年网络教育市场规模为143亿元,而2009年跃升至 430亿元,预计在2012年将达到723亿元。
网络教育是安博介入基础教育的切入点。为了使网络教育的知识内容更具权威性,安博教育选择了 与北师大附中等知名学校合作进行内容开发。同时,安博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释放,其自主研发的学习流引擎成为开拓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的利器。
安博研 发的学习流引擎,强调教与学的交互性。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有历史记录,包括学生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都可以根据学习曲线来安排出现的频率,这样,就可以 建立个性化学习内容与资源的分配,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来分配资源供其学习。
安博教育独创的这个学习引擎,不仅颠覆了老师的传统角色,同时,突破 了传统网校中计算机和网络仅仅作为一种存储、传输和表达内容的应用工具的局限。安博通过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将教育标准化、积累化,进而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个 性化评测与诊断、个性化学习内容和资源的配送、反馈跟踪和个性化互动指导,从而为学习者创设一个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环境。学习引擎的这些特点,使得安博 的优势更为突出。
不过,技术并非万能,技术只有和人、学习者、后台服务等应用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效用。因此,在销售学习流引擎的同时,安 博大力营建线下教育服务机构。其策略是,学员通过线上的学习账号进入网上测评系统,由安博根据每个人的测评结果设计学习计划。同时在线下配备辅导中心以及 学习顾问跟进辅导。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博通过整合内容资源,借助软件和互联网,形成标准化的内容,然后建渠道、搭平台,不断进行复制。目前,安博教育已在 北京、天津、山东、湖南等地建立了16家基础教育服务机构。
“尤其是面向二、三线城市等缺乏好的师资力量的地区,这种模式更有吸引力。”一位 教育培训业者认为,安博的优势在于先期占领了许多渠道,并且平台建设与内容开发同步,然后再通过收购整合,进一步扩大渠道,通过渠道来推广其内容,通过扩 大市场份额实现增长,规模大了以后会形成雪球效应,越大越有竞争力。
在产品推销策略上,安博采用B2B2C的模式,避开了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弊 端,将学校群体纳入自己的渠道体系,采用服务的合作分成模式,让学校有了向最终用户推销产品的热情,一定程度上,老师也成为推销员。目前,全国已有500 多所学校和两万多名学生加入这一远程教育体系。


  以IT实训做大就业培训市场
  IT实训业务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产物。在安博看来,职业教 育就是就业教育,不能很好地实现就业的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因此,安博通过搭建桥梁,解决大学生和企业之间需求的错位,从而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商 机,即IT实训。所谓实训,是协助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从而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桥梁,加快从学生到合格员工之间的角色转变。 2006年4月,安博教育联合教育部推出“IT实训推广工程”,覆盖了全国上百所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完善IT人才教育体系。
安博的IT实训与 当下地方政府的转型不谋而合。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了打造服务外包产业的思路,比如大连计划成为国内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城市,南京正着力打造服务外 包产业,苏州昆山正从制造中心转向金融服务外包城市。城市的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安博教育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于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建立了IT实 训基地,为城市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以昆山实训基地为例。昆山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承接上海和苏州等地制造和加工项目的转移,但长期以来处 于产业链的下游,核心竞争力不强,为了进行产业升级,昆山市政府提出“打造金融服务外包城”的概念,未来定位为上海的办公室,为上海、苏州提供金融外包服 务。2007年,安博看到了昆山产业集群转型的契机。通过与政府合作,采取政府和园区提供土地,并投资兴建硬件设备和采购设备,安博教育输出运营、培训、 实训平台、师资的模式,建立了安博(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园,该园占地120亩,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园,可容纳3500人入园实训。
IT 实训中,参与实训的人员绝大多数为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学习者进入实训基地后,其角色由学生转变为员工,接受“公司”分配的职务,佩戴员工胸卡,每天打卡 上班,并在主管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业务项目。事实上,产业园的每个项目都是真实的,由安博负责对外承接项目,采用IBT(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企 业开设定制培养,选拔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定制班学习,选定和企业业务相关的课程和任务,并配合企业的实际操作练习。
目前,安博教育已与4000 多家软件公司达成协议,采用IBT(企业定制)模式为其培养人才,准学员一旦培训合格就可以进入公司工作。至今,安博教育在北京、苏州、上海(昆山)、大 连建立基地,结合当地人才战略,在软件企业集中区域,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以大连为例,安博与大连高新区合作,未来8年每年向大连高新区输送1万名IT人 才。


  业务延伸,打通产业链
  IT实训相对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安博实训基地已成为各级政府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样板。黄劲及其核心团队成员,也频频在各类教育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政府层面的支持,也为安博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条件。事实上,在单纯的实训业务中,安博处于教育产业链的下游,其规模做大取决于毕业生源进入实训的多寡,因 此,控制上游、为下游输送更多生源,成为安博教育做大IT实训的重要举措。
控制上游的路径是开展院校合作,介入高等教育领域。随着互联网行业 的迅猛做大,大专院校建立二级学院或开设IT类专业蔚然成风,但受制于师资、财力、办学经验等因素,其招生规模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家专业机构合作,不 失为多赢之举。这直接成为安博叩开高等教育大门的敲门砖。另外,就业难是各大院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安博依托其就业保障的筹码,在与高等院校合作中如鱼得 水。
安博与院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四类:一是新建学院,即双方共同成立新的二级学院,安博引入企业、技术、设备、教学等多方面资源,校方负责申 办资质及生源,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按新的合作机制进行运营管理;二是共建学院,即双方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合作部分专业,以学院形式 独立运作,共同承担教学的实施与管理;三是学院外包,即根据校方实际情况,学院委托安博负责全面运营,校方负责监督管理;四是共建实训基地,即与生源规模 大的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目前,安博教育与全国近40所高校签署了院校合作协议,合作方既有像潍坊职业学院这类地方大专院校,也有像华中科 技大学这类全国重点大学。
通过业务链延伸,安博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完整产业链,覆盖了8-25岁学生学 习的全过程,且每一个环节,都蕴含创造经济价值的能量。
另外,安博也试图向企业培训方面拓展,目前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职业与商务在线培训商 Skill Soft的中国区独家总代理。


  业务复制,做大规模
  缔造好业务链后,安博开始不断复制扩张,通过并购与新建,一方面继续采取线 上与线下互动的方式推进基础教育业务,另一方面建立实训基地,推广就业培训业务,同时加速院校合作。
基础教育方面,安博并购整合了十多家分布 在不同省份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并购过程中,安博教育制定了三个标准:首先是管理团队要与安博有相同的志向,其次必须是当地教育培训机构里的市场份额前三 名,第三是100%吸收股权并购。不过,如果被收购的当地教育培训机构有一定知名度,则采用联合品牌的形式,发展当地品牌,共创全国品牌。
通 过收购,安博逐渐建立各地的省级区域中心,并以之为据点,向地区及县级区域拓展。从扩张的地域来看,一些人口比较多,但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地方,如河 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也相对旺盛,是其扩张的重点。
IT实训方面,安博采取了与升学培训不同的扩张策略。在地域倾 斜上,以企业聚集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天津、广东、成都、西安等为主要据点进行扩张。当前,其在京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院校合作方面,安博教育已经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动漫设计、服务外包等四大系列课程总共十大专业方向上与超过20家大专院校开展了合作。而一些本科重 点院校,也将纳入安博的版图。
融资1.03亿美元后,安博的扩张力度进一步加大,计划投入2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区域教育服务中心,新增 5个实训基地。
事实上,安博教育对风险投资机构的选择,也体现了其向海外发展的考虑。包凡表示,在帮助安博筛选投资者过程中,之所以选择分别 来自澳洲、日本、美国、英国的麦格理、集富创投、华威投资和英联投资,考虑的恰恰是他们能够对安博教育资源的全球整合起到推动作用。

  协同效应与师资力量决定安博未来空间
  牵头向安博投 资1.03亿美元的英联投资中国区总裁林明安曾表示,吸引其投资的关键在于安博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复制能力。传统教育机构普遍的商业模式是开学校招聘老 师、招生、收学费,然后是不断扩张,在全国布点开设分校,建立品牌连锁模式;而安博走的却是另外一条发展之路,从经营模式看这更像是一家软件公司,它并非 单纯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通过技术和内容整合资源,从而使得这种模式能够标准化,便于推广的互动。
通过将系统平台在不同的学校间进行复 制,安博教育的扩张模式成本低、速度快。近四年来,安博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都保持在200%。
不过,安博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坦途。尽管打 通了产业链,但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安博均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在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上,有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等一批竞争者;在IT教育市场,有北 大青鸟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北大青鸟拥有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其规模远在安博之上。因此,如何 整合资源,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安博持续发展的关键。
另外,师资力量也将是制约安博高速成长的主要因素。随着IT 实训和院校合作的持续推进,安博将对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产生巨大的需求,能否满足这一需求,直接关乎业务复制的进度。不过,招募高素质师资团队并非易事。不 管是IT实训还是院校合作,能够符合安博要求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之才,还必须有丰富的IT从业经验,否则其教育内容只能流于形式,最终重归教 学与需求脱节的困境。现实是,这类人才不仅招募成本较高,而且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相对稀缺。因此,在短期内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既是当务之急,又考验安博 的管理智慧。■


  上市路上

  教育培训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风投的关注。尤其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教育产业的高成长与抗 周期特性更是获得了投资界青睐。China Venture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教育产业吸金量位列VC/PE投资方向的第五位,共吸金6.05亿美元,占比8.18%(附图)。



相比之下,教育企业上市进程却颇为滞后,全国近5万家教育培训机构中,登陆资本市场的寥寥 无几,且全部在海外上市,尚无一家能够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究其原因,既有教育制度自身的限制,也有国内资本市场对教育企业认知不足的因素。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前,教育产业虽然对民营资本开放,但非国民待遇、不得分红、缺乏产权等一系列制度硬伤,极大地抑制了资本进入的积极性。此时,教育 企业上市,不得不在交易结构上进行巧妙安排。如海外上市拔得头筹的新东方,就是在学校之外注册新东方科技集团,由前者向后者支付咨询费的方式避开政策限 制。
新政出台后,民办教育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吸金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一批优秀企业得到了风投的注资,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上市冲动。据德勤 调查,80%的受访企业有融资需求,并有接近50%的受访企业有上市打算,并一致倾向于海外上市。
教育企业或将成为新一轮“中国概念股”的主 体。据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介绍,未来1-2年,中国将可能有20余家教育企业登陆包括纽交所在内的国际资本市场,其中,不少已经进入操作阶段。 比如,国内最大的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原计划2009年三季度赴美融资1.5亿美元,后因故暂缓;2010年5月,环球雅思宣布拟登陆纳斯达克,募集资金 约1亿美元。除此之外,学大教育、巨人学校、安博教育、华育国际、万学教育、达内科技、东方标准等企业,也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
不过,教育企 业集体选择海外上市,无疑是中国教育和资本市场的悲哀,尤其是在创业板已成功开板的背景下。因此,除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民办教育环境,催谷一批教育企业做大 做强之外,调整投资和发审理念势在必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1

全台農漁會信用部平台大整合 詹庭禎、劉松齡力拚農業金庫獲利

2010-7-5 今周刊





在金融風暴的谷底接手燙手山芋,詹庭禎和劉松齡連手把虧損上百億元的農業金庫重新擦亮招牌。這家全台擁有三○一個通路的最大金融機構,今年可望開出十億元 獲利,迎接黑暗後的第一道曙光。

撰文‧徐介凡

六月二十八日,農業金融局局長詹庭禎與農業金庫董事長劉松齡興奮地攜手宣布,農業金庫即將正式啟動整合全台三○一家農漁會信用部的平台,隨著未來代收業 務、ATM等金融系統的完成建立,不僅今年就可望繳出上看十億元獲利水準,未來更有機會挑戰每年都出現獲利倍數成長的目標。

不過就在不久之前,二○○八年詹庭禎與劉松齡才扮演救火隊,當時的農業金庫幾乎只剩一口氣在,包括投資雷曼兄弟債券以及投資玉山銀行發行的CDO︵債務擔 保憑證︶與CBO︵債券抵押受益證券︶,總共造成超過百億元損失,兩人接手後,從頭開始,為求獲得農漁會股東諒解,並懇請持續增資藉此改善體質,一步一腳 印走遍全台農漁會,卻也因禍得福,最終不僅獲得資金挹注,更因此得到最佳切入點,藉機大力宣傳整合平台對於農漁會的重要性,化危機為轉機,順利完成建構。

劉松齡表示,相較於全台擁有最多二九九家分行據點的合作金庫,農業金庫整合平台的據點不但有一一五四個,市占率達到二四%,而且還有集中在中南部為主的據 點,可以補強以北部為主的銀行通路,藉此爭取更多合作機會與空間。

回憶建構過程,詹庭禎表示:「農漁會信用部就像燕群,方向雖然一致,但每一個單位都是主體,想要全部都整合起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每個信用部 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以及各自的獲利來源,一經整合後,反而可能造成獲利損失等情況產生,意願自然低落。

詹庭禎進一步分析,主管金融業務的農漁會信用部,過去一直想和銀行、中華電信等機構洽商代收業務,「但一個區也不過才三、四十個據點,對方甚至連談都不想 談!」但隨著平台業務架構完成後,據點增加下不僅談判空間大幅提升,讓信用部可拓展業務範圍,對擔當整合者角色的農業金庫而言,獲利能力亦可望明顯提升, 絕對是三贏局面,也因此爭取到所有人的支持。

儘管整合平台並非扮演如銀行分行的角色,所能從事的業務有限,但詹庭禎強調,「農漁會信用部在當地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未來肯定大有作為。」由於農漁會多以 鄉鎮地區農、漁民為主要客群,民眾多半不喜歡與銀行往來,客戶基礎相當扎實,這正是農業金庫的最大發展利基。

「體質改善重回獲利之後,未來前景一片樂觀。」農業金庫獲利能力已明顯展現,未來金融產品等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勢必大有可為,目標民國一○一年包括資訊、 金流等整合平台可完成建構,成為重要的獲利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43

郭广昌:全身心一辈子就一件事 把复星做到全球平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8/wOMDAwMDIwNTAwOA.html

核心提示:郭广昌为复星制定的目标是:要扎根中国、立足复星优势,按‘投资+产业+保险’的思路加速发展,把复星努力打造成一家全球领先、专注于投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全球性投资控股集团。

理财周报这次要告诉你的人,管理着1000亿资产。他叫郭广昌,43岁,家乡在有“歌山画水”之称的浙江东阳。他执掌的复星集团,投资横跨多产业,直接、间接控股参股企业逾百家。

上海复兴东路2号,13层的咖啡色复星商务大厦静默矗立,跟拥有180亿身家的郭广昌一样低调。从11楼他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入秋后的黄浦江水沉缓深流。下游不远处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民企联合馆,正经受最后几日的爆棚。

见到郭广昌很不容易。即便是复星集团的员工,一个月也难得见他几回。和大多数通宵达旦工作的民营企业家不同,他不喜欢呆在办公室,来处理完必要的事情,就出去和各方面的人沟通交流。

促成理财周报本次采访的,是他不可或缺的创业伙伴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CEO梁信军。梁说,“他那里新奇的想法从来不断,每当一件事达到一个水准觉得可以歇口气时,他都能提出一个新的像大山一样的目标。”

提及“中国巴菲特”的称号,他说,“我们的确在学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方式,但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还不知道。”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个投资高手,过去十几年在行业选择上几乎没犯过重大错误,且善于先人一步逢低介入。

1994 年进入房地产、医药产业,2000年涉足商业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业,2009 年,“加大对资源类、金融类、消费类等行业的投资,适当提升轻资产在整个资产中的比重”,2010年被他定为复星集团国际化元年。

今年8月底,复星国际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近30%。面对产业加投资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收益,郭广昌更强调机遇和纪律,他说,“做个正确的选择不难,难的是坚持。”

“我们要扎根中国、立足复星优势,按‘投资+产业+保险’的思路加速发展,把复星努力打造成一家全球领先、专注于投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全球性投资控股集团。”郭广昌说,“十年之内,复星能不能管理1万亿的资产?我相信这一天是有可能的。”

“做企业到现在,我越来越感觉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他说,“你最真诚相信的东西,往往就最有力量。”

最大意义在于民企抱团

理财周报:你当初是怎样决定接下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建设任务的?

郭 广昌:去年年初,我在两会上碰到上海市和世博局的有关领导,在谈到民营企业如何助力世博分享机会的时候,偶然得知西门子馆退出筹建企业馆,正好有个建馆机 会,就一把揽了过来。我当时的想法是,中国经济和民营企业都处在转型期,世博会是一个绝佳的品牌提升机会,这件事情,太值得一做了。

理财周报:你选择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是如何说服马云和张近东他们加入的?

郭广昌:不是说服,基本上是一拍即合。我要找那些最能代表前30年有成就的企业,也要寻找那些后30年将有亮点的企业。我们第一方阵里的企业,全部是那个行业里最好的。基本上,选定一家之后,第2、3家来申请,就无法通过了。

最后在一起的这一群人,都很厉害。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都是做创意产业的,点子不断。大家也都有一些责任感吧。再就是让复星牵头来整合,也是对我个人的一种信任。

理财周报:凭你对这些企业深入了解,你觉得它们还有哪些共性?

郭广昌:你仔细观察,这些企业都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低层次制造业,发展节奏感掌握得又特别好,该慢则慢、该快则快,而且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像大连万达、苏宁电器(002024)、易居中国、红星美凯龙,都是典范。

现在中国的企业,正是需要冲出品牌的当口。比如中国最大的饰品企业新光集团,它正在以加盟世博会民企馆为契机,确定自己品牌的本土发展战略。这和我们前30年的情形不一样,前30年是给条缝,我们就钻进去;现在的商业,已经是在探索未来的方向了。

理财周报:你之前提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是一个活力矩阵,不仅要造福中国,还要造福全人类。从社会责任乃至全球责任的角度,建民企馆的意义何在?

郭广昌:中国的民营企业让13亿人富起来,这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也是最大造福全球的事情。这一次,我们16家民企都没着力宣传各自的品牌,最重要是在说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占到总体经济的60%,新增就业的90%,财政税收的70%。

你可以看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崛起,承担了国家经济最重要的一块,从这个角度上说它是全球很重要的一个力量。未来我们肯定要靠国内消费的升级,那这方面靠谁?一方面是靠国内总需求要提升,老百姓的收入要增加;另外一方面是靠创造需求,这就要靠民营企业。

理财周报:民企馆办得很出色,凝结起一股新力量,对于今后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郭广昌:最有意义的是,这次我们抱团做 这个事,这在以前民营企业中比较少,各自为阵比较多。我想,这也意味着未来民企会抱团做更多事,复星跟别的企业合作,别的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合作,都会更 多;这也意味着有更多企业会合作一起走出去,做一些战略收购,或者跟世界其它国家的企业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我这辈子就做这点事

理财周报:说回复星集团,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慢慢向多元化发展,回顾18年的成长道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郭 广昌:我一直在说几个概念,今天还是系统地说一下。第一个,千万不要把多元和专业对立起来,多元企业或者一个综合类企业,所对立的应该是专一,只做一个产 业。多元其实更需要专业把握你多元化的企业该怎么运营。当然,一个多元企业的专业能力和一个专一产业的专业能力,是不一样的。

复星作为一个综合类多元企业,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这是我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专业能力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个能力,就是投资能力。所谓投资能力就是你要组织合适的团队、选择合适的产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做一个投资,然后在合适的产业、合适的时间里,你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公司、企业、团队,去对其投资,还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

这个能力是怎么达成的?我这十几年,就做了这个事儿,今天还是在想这个事该怎么做,怎样做得让自己各方面能力更强,不要犯错。其实发现事情的对错是很容易的,这个对,那个错,但谁能把对的事情很有纪律性地长期坚持下去?太少了。人总会有放任自己的时候。

第二个,我们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是被动的投资者,而是要积极管理、参与的。

第 三就是要有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什么叫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讲得白一点,就是有些人有钱,不知道怎么赚钱,有些人知道怎么赚钱,但钱不够,对接起来,这就是 资本市场。所以我要跟资本市场对接,要跟A股市场对接,要跟H股对接,跟红筹对接,现在我们基本所有资本市场都涉及了,包括发债、长期债、短期债。

但光这三个能力还不够。2007年以来,我们重点建设的就是国际化能力。原来我们三个能力都主要是在国内平台上,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能力提升到全球的平台。

我全身心的一辈子就一件事,就是把复星提升上去,在全球平台上做,把投资做好,把投资之后的价值提升做好,把对接资本做好,创造更多的价值。我这一辈子就这点事。

理财周报:今年是复星集团的国际化元年,复星走出去的战略重点有哪些?

郭 广昌:我们的国际化战略不是从新开始,而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优势去与全球对接,这是我们的全球化战略。我们为什么会投资地中海俱乐部项目? 因为我们觉得这会加快它在中国的发展,加大它在中国开店的速度。跟世界好的企业去对接,把中国的市场、企业的优势对接起来,这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基本出发 点。

我们未来要管别人的钱

理财周报:有人把你称为“中国巴菲特”,你怎么看?国内像复星这样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立体化投资平台建设的企业非常少,可否谈谈下一个十年复星全球投资的战略布局?

郭广昌:我能不能成为巴菲特是另外一回事,但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点毋庸置疑。巴菲特从投资角度说,我觉得没有一个比他做得更强。他认为对的事情,他能够很有纪律性地坚持做好,30年、50年如一日,这个就不容易了。

未来复星更多会考虑巴菲特这种模式,这也是董事会非常明确的一个方向。我们想学巴菲特,是因为作为一个综合类投资公司,他最核心的两个点是我们最看重的:一个是资金的来源,另一个是资金投向哪里能产生最好的回报。

第一个点会影响到第二个点,比如做一个基金,有五年期和十年期的,这就意味它不可能持有一个很长远的投资项目。巴菲特之所以能做长期投资,而且可以永远不退出,是因为主要用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投资。

我们现在主要是靠自己的钱在投资,已经形成了价值投资理念,必须做长期投资。这个观念和巴菲特很像,也是向他学习的。我们擅长的是往巴菲特方向转,可能会着重考虑“投资+保险+产业”这种发展模式。当然这只是方向,跟他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一步步在学吧。

我们会吸引更多人才,跟更多好的投资机构合作,更好地提升自己。我们希望能眼光更高一点,看到的视野更宽一点,加强全球化能力。

理财周报:资金的来源的确会直接影响投资方式,我可否理解为未来复星会想办法管理保险资金?会参股保险公司吗?

郭广昌:我们现在有个基本的想法,就是我们现在管理近1000亿的资产,那我们未来能不能管理1万亿的资产?1万亿,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数字。中国产业非常庞大,机会还是很多,我们这个队伍,还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十年之内,复星能不能管理1万亿的资产?我相信这一天是有可能的。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中很大一块业务,就是我们要代别人管钱、理财。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理财周报:我听说复星要花20亿元投资保险公司和零售银行,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郭广昌:我们的确一直在看,但目前还没有可以透露的项目。我能说的是,我们对金融机构,包括战略投资保险和银行都很感兴趣。

理财周报:复星未来的发展可能面临哪些风险,你们如何去规避?

郭广昌:我们自己有句话叫“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兢兢业业”。这是我们做事做人的态度。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跟风险打交道,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就是想哪些事情可能让企业倒闭,然后去消灭这些风险因素。这些就是我们做的工作。

与做实业相比,投资企业更容易犯错。看起来做投资就是每天做这个决定,签这个支票,谈那些协议,但一旦看错了人看错了企业,或者在错误的时间做了决定,都可能造成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来做专业的事情。

做投资和运营一个企业是很不一样的。吃过不少教训之后,我们引进了不少人才,打造了整一个专业的体系,以此抵抗可能的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39

腾讯12周年 马化腾承诺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7/2061315.shtml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100多年前,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下这样的感叹。当腾讯公司迎来12周岁生日之际,腾讯CEO在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这不是最坏的时刻,也没有最好的时刻……”
这两句话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揭示了世界上无处不在的二元悖论和矛盾统一。最顺利的时候,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最糟糕的时候,或许也正蕴藏着新生的力量。
这时候,腾讯QQ的注册用户超过10亿,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亿,腾讯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在腾讯的事业走过12个年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史无前例的危机,使马化腾陷入深深的反思,重新去思考腾讯未来的发展道路,寻找“再造腾讯”的新的力量 与智慧。因此,“再过12年,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任正非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在华为的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之时,任正非时刻思考的却是:“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 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同处深圳这块创业的热土,马化腾与任正非以及千千万万的特区人一样,具有那种挥之不去的深重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腾讯从 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刻。”
客户永远是对的。当马化腾重新审视这一段风波,他想到的不是自身的委曲,而是 “我们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互联网行业是最为开放的行业,用户的选择最为自由。互联网公司必须时时刻刻把用户放在首位, 这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如履薄冰的腾讯,始终担心用户的抛弃。“只有当有一天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马化腾反思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一些心灵的感悟。度过12周岁的腾讯,将往何处去?腾讯的“未来之门”,将向哪一个方向开启。令人欣慰的是,马化腾给出的答案,是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
企业要在生态系统中和谐生存,不仅要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的关系。成功的企业,从来都是懂得合作与分享的。一个封闭的企业王国,哪怕是不断创造好的产品与服务,最终也会陷入“华山一条路”:不断地高速扩张,停一秒就会死。
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凡是故步自封的公司,最终都走入了死胡同。自我膨胀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从巅峰快速滑落。只有时刻创新、不断求变、勇于开放的公司, 才是真正的王者。如今,IT界的开放平台,无论是苹果的APPStore还是Facebook的社交网站,都日益彰显出合作的力量与开放的价值。马化腾承 诺,腾讯将更加积极地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腾讯的开放平台中来,与腾讯一起开发应用开发中来,与腾讯 一起共赢。
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谦卑之心,马化腾立下誓言: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但愿,未来的又一个12年,腾讯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诠释。(董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1

当当、优酷在美上市受追捧 B2C平台战加剧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0/2106812.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中国网络概念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令人疯狂。
12月8日,长跑11年才撞线IPO的当当网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16美元,开盘即跳升至24.5美元,收盘价29.91美元,大涨86.94%。以发行价16美元计算,当当网市盈率达103倍。
当当网本次IPO共发行170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ADS),每份ADS相当于5股普通股。其中1320万份ADS由公司发行,380万份由公司股东出售。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是当当网此次IPO的主承销商。
同日,国内视频巨头优酷网也登陆纽交所,优酷首日报收于34.38美元,大涨168.59%,跃为国内第6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据悉,优酷上市后的董事及高管团队不变。
为中国B2C正名?
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当当网曾一度将初始发行价区间定位为11~13美元,上市前又上调至13~15美元。
迄今,上调发行价中国公司仅此一例。对此,当当网董事长俞渝解释称,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市场的认购接纳程度很好,需求很旺盛,故随行就市,根据事先的路演情况对价格的区间带进行了调整。
此前麦考林于上月成为第一家中国B2C概念上市公司,也曾受到美国资本市场追捧。不过在第三季财报公布后,麦考林股价跌破发行价,并连续遭到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
尽管被麦考林夺取了“中国B2C第一股”的头衔,但当当被业内认为是“中国网上商城第一股”。据麦考林公布的报表显示,其业务有超过50%来自网下渠道,电子商务界普遍认为,麦考林的困境并不能代表B2C真实生态。
艾瑞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军波表示,当当经营时间较长,领导层占据核心地位且经营风格稳健。加之当当的两创始人都有资本市场从业经历,熟悉美国证券市场规则,因此应该不会存在信息披露问题。
“今天不仅仅是当当值得庆祝的日子,更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集体的大喜日子。当当成功上市至少回答了对行业的部分质疑。”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其微博中表示。
兴长信达CEO刘磊也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他认为当当上市后的表现将会较为平稳,不会重蹈麦考林覆辙,“之后的情况,短期看其今年4季度的财报,再远点则要看明年第一、二季度的表现。”
平台战加剧
当当上市火爆,但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B2C平台战况。
当当网招股书显示,今年前9个月,当当网图书业务占其总体收入的84%。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认为,从长期看,当当网面临提升百货业务比重增加利润的挑战,相关扩张行为中存在风险,这是对当当管理层的考验。当当招股信息披露,2010年前9个月,当当网自营百货业务同比增长159.8%,联营百货同比增长278.6%。
当当网CEO李国庆12月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当网融资的资金将用来完善服务,如进一步缩短配送流程等。同时,当当还将进一步优化手机当当网、发展数字业务、丰富百货品类。
有分析称,国内B2C市场至多只能容纳1~2家平台式百货B2C企业。而目前站在这角斗场上,当当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京东商场,这两家公司均致力于从原先优势的垂直领域拓展到开放平台、推进百货业务的战略。
当当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营收15.7亿元,而京东商城全年则预计将突破100亿元。俞渝表示,当当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会关注增长的质量。俞渝没有正面透露是否会调高增长预期,但在IPO募集2.72亿美元后,当当显然获得了更多市场发力推进的资本。
有观点猜测当当上市后,可能将通过价格战方式提升百货市场份额。对此俞渝表示,当当网此前一直强调低价策略,上市后当当财务报表会更加健康,手握资金更多,因此仍然会坚定不移地走低价策略。
刘强东称京东现在还没有上市计划,“不过是早晚的事”。有非官方消息称,京东内部或将时间点定在2013年春节前后。
(每经记者庄春晖对本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5

廣汽吉奧看齊SGMW:傳祺平台或明年引入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3/xNMDAwMDIzMjIxNQ.html

整合四個月後,4月12日,廣汽吉奧在山東東營推出了其首款量產車型——奧軒G5。而據記者得到的消息,廣汽吉奧,廣汽已賦予她新的使命:除了生產原有的SUV產品,還將生產乘用車。

一位接近廣汽吉奧高層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明年,廣汽計劃在吉奧引進廣汽傳祺平台,在此基礎上打造新的乘用車。

對於上述消息,廣汽吉奧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繆雪中,並不願意明確證實,只是稱「一切皆有可能」。

而記者從幾家吉奧的供應商處瞭解到,由於供應商要配合整車企業提前做準備,此前,廣汽吉奧已向供應商透露了明年將引進傳祺平台造第一款轎車的消息。

2010年12月9日,廣汽集團與吉奧汽車成立了股比51︰49的合資公司,原吉奧的大部分資產進入合資公司。

「我是以前沒有指標,而現在有指標了」。這是繆雪中經常提起的一句話。在廣汽吉奧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廣汽吉奧到2015年產能將達到50萬台。股東雙方最後的累計投資將達到60億元。

目前,廣汽吉奧有微車、皮卡和SUV車型,分別在杭州蕭山、台州和山東東營生產,其中東營一個廠區在未來五年之內,將達到20萬量產能,而這個新興的基地,目前僅生產G3和G5兩款車型,僅憑兩款SUV很難用足產能,記者瞭解到,廣汽乘用車也計劃引入此地生產。

不過,廣汽目前已擁有了自主品牌傳祺,繆雪中透露,未來廣汽吉奧的轎車不會與廣汽自主品牌轎車形成正面衝突,「舉個例子,雙方會分車型排量。」

據 瞭解,廣汽吉奧在廣汽集團自主品牌中的地位,有可能會採用上汽通用五菱和榮威一樣的關係,榮威走中高端而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車產品相對低端一些,由於上汽 通用五菱是中中外三方合資,其產品來源來自於外方通用相對落後的平台,低成本打造;雖然廣汽吉奧並沒有外方背景,但也不排除未來廣汽會通過引進其體系內合 資企業技術的形式,打造廣汽吉奧乘用車,並利用廣汽吉奧的渠道優勢,在三四線城市裡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股東雙方對其技術的支持。

而在廣汽整合吉奧以後,今年年初,廣汽吉奧研究院院長祁國俊便帶領研發團隊拜訪廣汽,雙方約定日後進行資源共享,廣汽方面的資源將給廣汽吉奧研究院大力支持。與此同時,原廣汽本田生產本部副本部長李文英加盟廣汽吉奧,擔任副董事長。

G5 是吉奧第一款正向開發的產品,整個開發週期用了三年時間開發。不過,品質一直是G5難以踰越的坎。自廣汽吉奧成立後,廣汽總經理曾慶洪就一直在為新產品奧 軒G5上市一事奔走,多次來回於東營基地和廣州。曾慶洪曾在多次內部會議上強調,「G5對廣汽吉奧的意義很重大,將是代表廣汽吉奧新起點的一款車,要保證 質量,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廣汽吉奧。」

「廣汽給了吉奧很多的支持,請了很多專家,對配套零部件進行建議,調整了一些經銷商,並對技術上提出建議,進行改進。」李文英透露,從北京車展到廣州車展,到4月12日正式下線,G5已今非昔比。

繆雪中透露,李文英過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零部件採購系統,接近三分之一的零部件供應商被踢出去。如果質量不達標,寧願把這款產品廢掉重來。

按照原計劃,G5今年的銷量將達到1.5萬輛,不過,繆雪中透露,由於按照廣汽的標準改進,G5延遲了上市時間,由年初延遲到五月份以後,所以目標也由原計劃降為8000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48

馬雲搬走中國最大網路交易支付平台 雅虎與阿里巴巴盟友關係瀕臨破裂

2011-6-6  TWM




全中國最大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雲,竟公然把公司資產搬到自己個人名下,造成雅虎等大股東重大損失,卻被大陸網民視為民族英雄,甚至獲得中央政府支持,這是怎麼一回事?

撰文‧乾隆來

五月十一日,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持股高達三九%的雅虎,向美國證管會申報重大訊息,指稱旗下的網路交易支付平台(中國稱為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 (Alipay.com)的股權,被公司董事長馬雲轉到由他個人控制的新公司,這個股權移轉,公司董事會不知情,持有公司股權將近七成的兩大股東—雅虎與 日本軟銀(Softbank)也未被告知。

支付寶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從屬公司,乃是現今中國最大的網路交易支付平台,去年底的註冊用戶數超過五億個,每日成交將近八百萬筆,以交易筆數來計算,支付寶 已經超越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平台PayPal,以市占率來計算,支付寶掌握了中國六○%以上的網路支付,而且大陸網路交易仍然每年倍數成長,今年第一季, 網路交易的結算金額已逼近人民幣四千億元。

根據投資銀行的估計,如果支付寶單獨上市,將可以享有三十五億美元以上、超過新台幣一千億元的市值!

支付寶被搬走 雅虎股價重挫如此重大的資產被挪走,雅虎股東損失慘重,發布重大訊息之後股價慘跌一二%,總市值縮水近二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七二五億元)!更令人不解的 是,馬雲早在去年十二月底,就已經把支付寶的股權移轉到設在浙江、由馬雲個人控制的新公司;而雅虎應該是在今年三月底,阿里巴巴進行第一季度結算的時候, 發現了這個事實,但是,雅虎卻沒有在發現之後立刻公告,而是一直拖到五月中旬,公司即將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的前夕才公告。

一紙法令 成為馬雲護身符面對大股東指責掏空公司,馬雲以及中國的經營團隊立刻正面反擊,而且還獲得中央政府的強大火力支援。

五月十二日,支付寶公司發表聲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於非金融機構內資絕對控股比率的相關要求,「以及為了維護國家金融信 息安全」,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於二○一○年將所有權轉至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支付寶如果要做生意,必須轉為內資公 司,所以才會從被雅虎與軟銀控制七○%的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轉成由馬雲控制的新公司所屬。

中國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祭出「國家金融信息安全」的政策,成為馬雲移轉支付寶股權最有力的理由,國家不僅政策支持,還有實際的行動,先是由人民銀行牽 頭,由支付寶等二十五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支付清算協會」,接著在五月二十六日,剛巧與雅虎股東會同一天,將全中國第一張﹁ 支付業務許可證﹂發給了支付寶,特許業務涵蓋了網路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甚至包括貨幣匯兌,是一張什麼都可做、具有高度發展潛力 的全執照。

馬雲拿到執照的同時,也在香港的股東大會上,火力全開回罵雅虎,他指責雅虎「說話不算數、對雅虎沒有信心」,「支付寶股權變更的事情,不存在任何陰謀。」 馬雲還說,支付寶股權移轉的工作,「早在二○○九年七月,就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討論,並且確認了!」「阿里巴巴是百分之一百合法、百分之百透明。」檯面 上馬雲義正辭嚴,檯面下的盟友火力就更猛了,大陸網路上盡是罵雅虎「已經從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賺了滿缽滿盆,還要永無止境吸血」、「這幾年來對阿里巴巴一點 貢獻也沒有」、「還在香港跟阿里巴巴搶廣告」,甚至有「美國雅虎已經是破產公司了,靠我們中國人發財,還要賣乖」的民族主義情緒字眼。

合資典範 為錢撕破臉

這樣一來,雙方叫罵、各執一詞,就把「掏空」這個事情搞成了羅生門,唯一可確定的是,雅虎與馬雲這次真是撕破臉了。

這番情境,令人唏噓,因為,雅虎曾經是馬雲的金主與貴人。

雅虎成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是在二○○五年八月,當時雅虎在中國的網路搜尋業務一直推展不開,在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的撮合下,雅虎將中國業務全部併到阿 里巴巴,並且再投資十億美元,取得阿里巴巴最上層的控股公司︱︱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三九%的股權,孫正義的日本軟銀則取得二九‧三%的股權。

雅虎當時的執行長還是創辦人楊致遠,與馬雲有惺惺相惜的感情,楊致遠至今還是阿里巴巴集團公司的執行董事。

中國馬雲、美國雅虎與日本孫正義的結合,曾經被視為中外合資拓展網路的典範,而且,雅虎入股之後阿里巴巴業務突飛猛進,兩年後的二○○七年十一月,阿里巴 巴的核心業務B2B貿易平台就在香港上市,稱為阿里巴巴網路公司(Alibaba.com Limited,香港上市代碼1688),上市募集資金港幣一三一億元,是僅次於Google上市、全球最大的網路公司上市案。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承銷價是每股港幣十三元,本益比已經高達一百倍,但是上市兩個月內,股價竟然還又漲了三倍,最高來到每股港幣四十一.八元,香港作為中 國網路炒家的天堂,阿里巴巴絕對是代表作品。上市三年半之後的現在,股價回跌到每股港幣十三元,總市值港幣六五○億元(約新台幣二四○○億元),但是本益 比仍然高達四十四倍!

從雅虎的帳本來算,當初投資十億美元的現金,加上中國雅虎的所有業務,換得阿里巴巴最上層控股公司四成股權,上層控股公司至今則仍持有香港上市公司約七成 的股權,等於雅虎擁有上市公司二八%股權,以新台幣二四○○億元總市值換算,約值新台幣七百億元、或者二十三億美元,加計上市收回資金約五億美元,以及過 去五年的配息,合計現值約三十億美元。五年獲利兩倍,雖不算是暴利,但也不能算差。

這齣原本皆大歡喜的合作,卻在去年開始惡化,原因很多,但是總歸一句,就是為了錢。

價值連城的淘寶網引爆衝突《華爾街日報》在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專門報導了雅虎與馬雲日益升高的衝突,標題是:「阿里巴巴最有價值的寶藏,仍然深鎖閨中。」 報導說,香港上市的B2B業務看來不錯,但是新客戶的增長前景並不樂觀;能夠支持雅虎總市值維持在兩百億美元,以及二十倍本益比的「阿里巴巴寶藏」,是旗 下的淘寶網。

根據中國國內最常被引用的網路商業統計公司艾瑞諮詢的統計,淘寶網去年的營業額(從每筆交易中抽成後的收入)達到人民幣三百億元,如果能夠股票上市,將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的一桶寶藏。

以eBay的情況估算,目前總市值四百億美元,約當去年營業額的五倍,但在eBay高速成長、新上市的那幾年,總市值曾經超過營業額的八倍;由此看來,年 營收人民幣三百億元、而且還在以每年倍數成長的表現,淘寶網上市後的市值至少在人民幣一千五百億到二千四百億元之間。

而這價值新台幣六千六百億元到一兆元的淘寶網,到底應該如何經營、如何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當然是雅虎、日本軟銀與馬雲之間最大的課題。

不幸的是,在二○○五年三方合作的股權認購契約上,埋下了翻臉、分裂的伏筆。股權合約上的「五年條款」白紙黑字寫著,到了二○一○年十月,雅虎有權指派與 管理階層相同的董事席次,如此一來,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會結構,就會從目前「馬雲二席、雅虎一席、孫正義一席」,轉變為「馬雲二席、雅虎二席、孫正義一 席」,雅虎與孫正義加起來超過馬雲,取得董事會的主導權。

馬雲當然想要牢牢掌握住控制權,因此去年他一方面與雅虎談判,希望把雅虎的股權買走,另方面派他的禁衛軍放話,例如阿里巴巴B2B公司執行長魏哲,接受國 外媒體訪問,就以極為激烈的言詞說:「阿里巴巴已經不再需要雅虎,雅虎是個面臨破產的公司!」馬雲的確有意買下雅虎的股權,但是淘寶網、支付寶的業績成長 太快了,雅虎持有四成的股權,去年談的是一百億美元,現在已經超過兩百億美元,馬雲想用阿里巴巴公司的現金,加上大陸興起的私募基金,加上銀行借款來完成 這個經理人回購股權的交易,但是價格一日三市,雅虎也越來越不想賣掉這個金雞母。

雙方在去年第四季,就爆發嚴重的衝突,過往五年的摩擦與積怨像滾雪球那樣擴大,已經是中國企業霸主的馬雲,早就不像五年前那樣好商量;而雅虎在楊致遠下台 後,接任的卡蘿巴茨(Carol Bartz)對馬雲也是公事公辦,甚至特別公開表達不滿,認為雅虎中國原有的搜尋引擎業務交給阿里巴巴後,形同被丟棄。雙方公開交惡,彼此互罵到不留情面 的地步。最後終於導致馬雲移轉支付寶股權,根本不屑通知雅虎,要告要罵隨意的荒誕劇情。

馬雲帝國極具共產組織特色馬雲的成功,是「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案例,他與許多中國新興的企業一樣,對於資本的需求極為強烈,卻又都能說服股東,給與沒有鈔票的創業團隊三成,甚至高達八成的技術股,出了所有資本的股東則必須犧牲經營權、投票權。

作家張慧宇寫了︿馬雲帝國內幕﹀系列報導,揭爆阿里巴巴內部運作的內幕,這家公司與美式的網路公司完全不同,毋寧更像毛澤東的部隊。公司人事組織分成M、 P、S三個層級,只有馬雲是M十最高層級,其餘員工與主管一律依照階層分為M十等、P十四等、以及直接面向客戶的S層級,還像共產黨組織那樣設立「組織 部」、「政委體系」。

馬雲的確代表了這一代中國的新興企業家,年輕卻能夠輕易取得巨額資金,他們不畏懼衝突,甚至喜歡衝突,持續在鬥爭中強化自己的地位與資源。

而將支付寶這樣重要的公司資產,挪移到個人名下的爭議行為,如果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例如民族企業的興旺或者掌控公司更大的發展,什麼事都可以做,什麼事都可以談。

正如馬雲每次演講都會說,他衝刺事業就靠著「盲人騎瞎虎」的精神,從來不擔心會失敗,因為,他是從零開始,什麼都不怕!

馬雲盜「寶」?

雅虎2011.5.13發布重大訊息指稱公司重要資產支付寶在董事會不知情、未通過下,被移轉切割成為馬雲個人控制的公司。

馬雲 浙江阿里巴巴商務公司 支付寶 Alipay.com ● 中國最大網路交易支付平台,估計市值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雅虎 39% ● Yahoo.com於2005年投資10億美元現金加上雅虎中國資產,成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日本軟銀 29.3% ● 軟銀孫正義於2002年投資2000萬美元,並於2005年成為第二大股東

馬雲及其團隊31.7%

阿里巴巴集團公司 Alibaba Group Holding 淘寶網 Taobao.com ● 中國最大網路商城● 估計市值在新台幣6600億至1兆500億元之間阿里巴巴B2B網絡公司 Alibaba.com Limited ● 中國最大B2B商務網站● 香港上市總市值新台幣2400億元阿里雲計算Alibaba 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公司2009年新成立阿里媽媽 網路廣告櫥窗推薦

口碑網 團購網站

阿里軟件 網路營銷諮詢公司中國雅虎 2005年併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