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光集團小王子走出豪門恩怨 帶領新纖翻揚 吳東昇:



2010-4-26  今周刊



人生每個階段,只要做好 一件事從政治、金融再跨製造的人生三階段,新纖董事長吳東昇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是在家排行老么可以任性,他告訴自己,人生每個階段,只要做好一件事情, 因為人的能力有限,留點時間給自己!

撰文‧張惠清

桃園縣平鎮市延平路上的新纖中壢廠,是當年新光創辦人吳火獅發跡的起源地。踏入工廠大門,兩旁是利用回收寶特瓶作為容器的簡單盆栽,稱不上有什麼匠心獨具 的美感,但總還顯得綠意盎然,除了空間寬廣一些之外,這簡簡單單的綠意,頗讓人有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錯覺。

好久不見的新光集團吳家老四,也是現任新纖董事長吳東昇,過去五年來,把時間精力全栽進了這個「家」。

財報佳

新纖轉型五年,終於開花結果五年前,吳東昇與三哥吳東亮之間的分家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如今,在這集團發跡的「老家」裡再看吳東昇,王子該有的傲氣淡了不 少,言談舉止之間流露的,是更多的貼近與真實。

真實,大概就是吳東昇這五年來所學到的重要一課。

一改過往西裝筆挺的形象,他身穿灰色夾克外套,手抱一整疊的公文,三步併兩步地從會議室走了出來。開場的話題,就帶著一些反璞歸真的味道:「當年,爸爸 (吳火獅)忙於創業,沒有時間陪小孩,最大的娛樂就是帶著我和三位哥哥在這座工廠裡,一邊巡廠一邊聊天。」歷經四十三年的光景,老工廠看來仍然生氣勃勃, 不但門面有綠意,往上一看,大樓中庭原來也搭起竹架,種起了有機番茄,這正是吳東昇的點子。

順手摘下一顆番茄,吳東昇笑著說,這番茄園今年最旺!生命力茂盛的果園,正如同吳東昇投入新纖五年來的變化轉型,而今開花結果。

翻開財報,新纖本業的瓶用酯粒、化纖等部門開始獲利,法人預估二○○九全年EPS可以上看○.五元,是近五年來獲利最好的一年,去年吳東昇更針對一般基層 的員工發出三到四個月不等的年終獎金,這也是新纖近五年來,發出最多獎金的一年。

此外,由吳東昇親自操盤運籌的轉投資關鍵戰役,投資近六十億元的電子材料面板事業今年更已撥雲見日出現獲利,生產偏光膜的友輝光電前三季獲利二.二七億 元,專攻TAC膜(三醋酸纖維素膜)的達輝,也正開始走上坡。

截至四月十六日,新纖總市值來到一九六億元,對照吳東昇接掌之初,也就是○四年的新纖,曾經來到七十五億元的市值相比,五年下來,市值成長近一.六倍。當 年意氣風發的小王子,如今雙鬢有了白髮,他笑著說:「本來六十歲想退休,不過金融風暴一來,我看我還得要繼續再拚幾年。」對多數人來說,認識吳東昇,多半 在他擔任立委的階段。他曾當選過國民黨立委、台聯不分區立委。吳東昇頓了口氣說,生長在企業家庭,終究是要從政治回歸企業,他表示:「我除了法學博士,還 有個企管碩士,只是企業沒有做好,我都不敢拿出來跟人家說。」語畢,他豪爽地笑了起來。

回顧政治生涯,吳東昇說:「我能去選舉,是因為我是家裡的老么,可以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很感激上面有哥哥頂著,這就是當老么的好處。」可以任性, 所以可以從政,從政過程卻讓吳東昇第一次「發現真實」。他坦言,在沒有參與選舉前,自己的生活圈是陽明山住家、大飯店以及到公司上班三個地方,但因選舉, 他親自拜訪新光同仁的家庭,「走進他們的房子,看到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家人相處,這對當時的我有很大的衝擊。」發現「真實」是一回事,五年前,吳東昇在 分家戲碼中「分得」新纖之後,他才開始「體驗真實」。○四年下半年,吳東昇一手創立的台証證遭到吳東亮主導的母公司台新金控撤換董事,一夕之間掃盡吳東昇 在台証證的人馬,隨後並發生新纖董座鬧雙包事件,兄弟分家爭議燒至沸點。直到母親吳桂蘭出面協調,才一舉底定四兄弟各自版圖。

踏實賺

「分得」新纖,對製造業有新體認塵埃落定,確定的不只是吳東昇接下當時問題不少的新纖,大概也讓一輩子被兄長捧在手心的吳東昇,第一次有了「接下來,一切 必須靠自己」的體悟。

不願再掀當年兄弟鬩牆的傷口,但吳東昇還是直率地說,當時外界愛做文章,「說我吃不到肉只吃到西瓜子,但我要說的是,父親留給我們的西瓜夠大,大家分得都 夠,沒有什麼好抱怨,如果我生在這樣的家族還抱怨,真正就要被雷公劈(台語)!」他還笑咪咪地反問,「你覺得我分到新纖不好嗎?其實,我覺得還好,沒那麼 糟!」他接著說,當年看過老爸做製造業,心裡覺得實在很辛苦,所以曾經有那麼一個念頭,如果可以,最好不要去搞生產事業,因為製造業有庫存、有存貨,「放 在倉庫的布萬一泡了水,拖都拖不動。」不過,這五年的淬鍊,吳東昇卻有全然不同的體認。他表情認真地開始分析:「生產事業是摸得到、看得到的產業,不像金 融業賣的是虛的產品,搞不好連辦公大廈都是租來的,生產事業只要走對方向就有爆發力。你看我們的工廠,二十四小時都在跑,跑出來的產品就能換成鈔票,這樣 賺錢是很踏實的。」接下製造業的吳東昇明白,這是他人生關鍵的一戰,沒有退路,他必須放下身段,從頭開始。從接掌之初,吳東昇幾乎沒有經過什麼「調適 期」,就率性地脫下西裝穿上工廠制服,跟著員工一起吃便當開會。

新光證券董事長詹炳發是吳東昇在事業上相交近二十年的好友,詹炳發說,吳東昇這五年來過的是沒有下班時間的生活,常常看他的會議是一個接著一個開,便當都 在車上吃,為的就是趕下一個行程,工作到晚上十點多還不休息。

彎下腰

換上工廠制服,一切從頭學起詹炳發說,吳東昇從金融踏入製造算是半路出家,「新纖賣的是棉、塑膠,這些他以前從來也沒接觸過,剛進去什麼都不懂,但他願意 放下公子哥兒身段,跟著同仁們從頭學、從頭問,甚至還會親自到台北市迪化街跑業務。」歷經吳東亮等多任董事長的新纖總經理何賢忠則說,吳東昇與之前幾任董 事長的共同特色就是要求嚴格,不同的是,吳東昇顯得更加謹慎。除了口頭要求,還會天天盯看報表,只要沒有跟上業績,他就會主動詢問發生什麼問題,需要什麼 協助。

何賢忠說,吳東昇一進來就要員工將過去生產績效取最好的三個月平均值當目標,希望員工都可以挑戰自己,以數字的標竿管理帶動老企業的成長!

讓何賢忠記憶深刻的是今年在晶華酒店的春酒「交心時刻」。他說,每一場春酒晚宴,北中南三區吳東昇不僅場場出席,且都待到晚宴最後送走客戶與供應商之後才 離開,而且宴會過程,他還會親自拿著酒杯,到不同桌次主動彎腰與客戶們問候寒暄。

「我是願意接受挑戰的人,也不會往回看,不管是失敗或是小成就,那都是過去,過去了,就不要回頭看!」吳東昇開始為自己的過去五年下注解:「我的人生每個 階段只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完美就很好,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也該留點時間給自己。」走過豪門恩怨,學會放下身段、彎腰做事,也體悟到能力有限的現實,分家 爭議五年後,吳東昇除了在事業上繳出一張不錯的成績單之外,說到體驗真實人生的這層修鍊,反璞歸真的小王子顯然也學了不少。

吳東昇仍未忘情金融

投入製造業的吳東昇,對金融業仍未忘情!1988年,他一手創立台証證券,後來被併入台新金控體系,但這五年來他還透過新纖轉投資大台北銀行(前身為台北 一信)與新光證券。吳東昇有意推動兩家公司上市櫃,建立自己的金融小王國。吳東昇說,自己只碰生產製造,金融部分他只當大股東,經營交給專業經理人。

事實上,新光證在台灣券商市占率不到1%,但卻是第一家推出免費iPhone手機看盤下單軟體,且打出網路下單1.8折超低促銷價的業者。從當年倒數的市 占率萬分之三,如今躍升到千分之6.8,新光證董事長詹炳發表示,新光證今年預估每股獲利可達1.45元,「沒讓股東賠錢!」至於大台北銀行,在台北有 22個據點,吳東昇說,這在台北據點穿透率高,但他有些抱怨政府政策不准設置簡易分行,否則他的想法就是讓大台北銀行變成日本7-11銀行,專攻市民服 務,肯定會有商機!

吳東昇

出生: 1953年

現職: 新光合纖董事長

學歷: 台大法律系學士

哈佛企管碩士

哈佛法學博士

經歷: 台証證券創辦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4

黃尚仁成功打造田園風 坐穩台灣速食業亞軍 東元小王子 帶領摩斯漢堡拚上櫃

2010-11-15 TWM




因為喜歡吃,十年前,東元集團二少黃尚仁,曾自願向父親黃茂雄要求進入台灣摩斯,衷心地想為這個他熱愛的品牌做一些事。今年,黃尚仁重回台灣摩斯任執行副總,要用他對台灣摩斯的熱情與創新,帶領這家風靡全台的日系漢堡更上一層樓。

撰文.黃筱雯

留 著小平頭,戴著粗框眼鏡,三十五歲的黃尚仁拿起面紙,仔細擦了擦從漢堡麵包邊緣溢出的醬汁,笑了笑說:「不好意思,我比較龜毛,不過這樣拍照不好看。」身 為東元集團二少,黃尚仁選擇進入連鎖速食業,一方面是他愛吃,尤其喜歡吃摩斯漢堡,一方面是他對「摩斯」這個品牌深具信心。

從一九九一年的二月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上開設第一家店開始,摩斯漢堡對食材採取嚴格的高標準,手工現點現做的堅持,是讓摩斯漢堡舉步維艱,但也是能從同業中脫穎而出的重點原因。

超越肯德基緊追麥當勞

截至今年十月,摩斯漢堡在台店數達一七八家,不但連續第二年超越肯德基,每年業績更持續攀升,穩坐速食業亞軍,僅次於麥當勞。

台灣摩斯二○○九年營收達二十九億元,EPS(每股純益)達四元,今年預計營收目標三十三億元,EPS要朝六元邁進,已成為東元集團旗下的小金雞,並預計於明年第三季正式上櫃,可望成為速食業者中唯一上櫃公司!

二○○○年離開美商宏道資訊公司,黃尚仁向父親黃茂雄提出進入台灣摩斯的要求,從基本行銷業務開始做起,但在一年後,因為東元電機承攬健保卡製作,黃尚仁因為本科系專業,被調回東元電機旗下的東元捷德科技協助,直到○五年才又如願重返台灣摩斯擔任協理。

原 本台灣摩斯的做法是尋找適合的食材供應商,但從○五年黃尚仁回到摩斯開始,為了尋找最適合的食材上山、下海,有些特定品種如牛番茄、萵苣等,台灣並沒有栽 種,「所以常常都要拜託農民(契作),一開始沒有人願意,因為農民本身也有自己的作物面積,所以只能退一步,麻煩他們試著幫忙種一點。」隨著台灣摩斯的穩 定成長,對於食材需求量大增,台灣摩斯的契作農場因而發展成熟。

曾留學日本,黃尚仁也學到日本人「龜毛」的態度,台灣摩斯的綠色契作深得信賴,但黃尚仁仍不滿意,「我希望摩斯食材全面都有生菜履歷,未來連紅茶裡的檸檬片都要契作。」黃尚仁口氣雖然溫和,卻是掩藏不住他的雄心壯志。

靈活運用了過去東元做晶片加值卡的經驗,黃尚仁另一項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推出摩斯卡。這一張連鎖速食業界首張加值服務卡,自○七年推出至今,在沒有任何行銷活動加持的情況下,已經發行了超過三十萬張,而這也正是關乎台灣摩斯未來發展的重要武器。

過 去台灣摩斯最為人抱怨的兩點,就是點餐緩慢與餐點製作過程冗長,因為強調現點現做,台灣摩斯嚴格要求連洗菜、刨絲都要由員工親手做,廚房內的工作站高達十 個。於是在店員仔細詢問客人的需求完成點餐後,還要再等待六分鐘到十分鐘,客人才能取得餐點,「其實我們內部也經常反映這一點,因此我們推出了摩斯卡專用 的點餐機。」

領先日本還要超越自己

這台紅色機身,研發近九個月的點餐機,將與廚房直接連線,未來只要持有摩斯卡,將卡片置入感應區塊,再點選需要的餐點組合,所需金額會直接從卡片中扣除,每位客人點餐結帳過程立刻縮短至三分鐘。

不 僅點餐時間縮短,黃尚仁也對廚房進行大動作調整,將整體風格轉換成「田園鄉村」風,也藉此重新規畫廚房動線。「過去廚房單一動線,所以一個點卡住,後面就 無法動作;現在我們雙線並行,並增加工作人員,加快製作。」接任副總經理職位,黃尚仁要做的是深化摩斯這個品牌。「我們是日本品牌,但要做得比日本還日 本,不僅領先日本,還要超越自己。」喜歡創新的黃尚仁要求內部,兩個月就要推出一項新產品,為了照顧吃素族群,黃尚仁推出「速食素食」,成為連鎖速食三大 龍頭中,唯一擁有素食選項者。

曾經有媒體評斷,黃尚仁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被同業暱稱為東元小王子,大家都在看黃尚仁會有什麼作為。

根 據資深同業表示,黃尚仁接棒之後,台灣摩斯感覺更「年輕化」,也更積極,並認為此次台灣摩斯申請上櫃,目的是加強在地化品牌形象。連鎖加盟協會祕書長洪雅 齡則認為,台灣摩斯上櫃後財務透明,得以淡化家族色彩,「黃尚仁接手後決策訂定更加快速,這是其他同業所不及的。」將漢堡麵包邊緣溢出的醬汁擦乾淨,黃尚 仁手拿這個擁有契作農場保證的漢堡,對著鏡頭露出滿意的微笑,準備帶領摩斯漢堡,攀登下一個高峰!

黃尚仁

出生:1975年

現職:台灣摩斯執行副總經理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工程經濟碩士日本慶應大學環境情報學部資訊學士經歷:台灣摩斯協理、東元捷德科技產品經理、

美商宏道資訊軟體工程師

摩斯漢堡(台灣)

公司名稱:安心食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額:4億元

負責人:黃林和惠

近3年營收:

(年) 10(預計) 09 08 07 營收(億元) 33 29 26 22.5 EPS(元) 6 4 —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6

新光小王子 守冷灶五年翻身

2010-11-22 TCW




十一月十三日,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滿臉笑意來到台北國際花博新纖展場,因為新纖運用工程塑膠原料研發的「綠繪產品」花器,是唯一以非花農企業摘下國際室內花卉競賽佳作者。

養小金雞高手!轉投資友輝光電,大賺近一個股本

令他開心的,還有新纖轉投資八家公司,今年首度全數賺錢。成績最亮眼的友輝光電,去年EPS達十一.四元,大賺近一個股本,今年五月初興櫃掛牌首日均價就 衝上一百二十八元,目前則在九十元上下游走,是新纖旗下一隻小金雞。其他如新輝、達輝與新科光電,都有望複製友輝經驗。

轉投資占新纖獲利約一成,占獲利九成的本業化纖(聚酯絲、聚酯棉等)與塑膠(瓶用聚酯粒、工程塑膠等),今年也交出漂亮成績單。新纖全年稅後盈餘有望達二十一億元,寫下近十四年新高。

新纖是新光集團首家上市公司,對吳家意義非凡。十四年前,創辦人吳火獅長子吳東進,與三子吳東亮上演新纖經營權之爭;六年前,原本由吳東昇擔任董座的台証 證併入台新金,吳東昇以家族投資法人代表出任台新金的法人董事被無預警撤換,兄弟鬩牆鬧上檯面,其後在母親協調下落幕,吳東昇退居新纖。

當時,外界視新纖為夕陽產業,股價遠比兄長經營的新光金、台新金為低。吳東昇以一個哈佛法律系高材生之姿,經營紡織業,在業界亦屬罕見。

「(吳東昇)離開台証時是很大的挫折,畢竟是自己生出來的baby。」新光證董事長詹炳發回憶。「沒有其他機會,他(吳東昇)當然只能把紡織做好。」一位新光集團老臣形容吳東昇當年破釜沉舟的心情。

儘管出生紡織家庭,但化纖與金融天差地別,包括成本會計、庫存管理等對他都是挑戰。

組織再造高手!套用金融業績效制,追蹤獲利、成本

他親赴第一線,幾乎每天到工廠熟悉設備與產品,並構思帶進金融業的績效管理,試圖用組織再造提升生產效率。詹炳發回憶,當年談組織再造,吳東昇在紙上畫出一隻蝴蝶。意思是,只有先化身成蛹,經過蟄伏,才有機會破繭而出。

九十五年,吳東昇把原來新纖的塑膠、化纖兩大事業群中的塑膠再一分為二,拆成固聚酯粒與工程塑膠等聚酯泛用塑膠,變成三大事業群(編按:不含光電轉投資事業)。目前,各約貢獻營收三分之一。

其後,為讓成本控制和績效更明確,再按產品別與生產地逐一細分成十二個事業部,讓利潤中心變多。過去新纖是採績效較平均制;經組織再造,各事業部一一細分,可清楚追蹤每項產品、每部機台的成本、獲利,每位業務員績效也一清二楚。

賺管理財高手!毛利率五年翻兩倍,股價勝新光金

「做生意最大的困難就是沒賺錢,產品不賺錢的時候到底要怎麼辦?是要(選擇)不做,還是要擴大把cost(成本)攤平?」組織再造除了增進效率,也讓吳東昇掌握各事業部成本與獲利,並衡量市場,修訂策略方向。例如三年前,新纖便在綜合考量下,停掉一條聚酯棉生產線。

透過持續調整產品結構,新纖往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市場挺進,吳東昇解釋,朝純對苯二甲酸(PTA)更上游原料發展,動輒百億的資本需求太高,規模又難以和陸企競爭,決定區隔、賺管理財。

新纖延伸到下游光學材料,除延長產品價值鏈,又免和客戶競爭。這變革,讓毛利從九十五年三.二二%,躍升到今年前三季九.三三%,近五年多出近兩倍。

看好紡織再起,新纖計畫三年投資兩百億元,未來將在中壢廠加蓋研發大樓,並視情況加碼偏光膜(PET膜)與纖維素薄膜(TAC膜)等光電事業生產線。「講 了要負責,假如到最後都沒有兌現,我就被股東抓去打,」吳東昇透露,以新纖集團今年營收約三百億元計算,希望三年後成長一倍,達六百億元。

十年前,擔任台証證董座的吳東昇,習慣穿深色西裝,一頭黑髮整整齊齊,髮油散發光澤,走路與講話飛快,舉手投足就像華爾街金童。如今,他的黑髮變白髮,深色西裝變灰藍西裝,談話細細斟酌,散發迪化街低調風格。

去年底,他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比較金融與紡織業的差異,他認為,金融業賺的是「磨手皮」錢(台語),但生產事業只要抓對產品,就有爆發力,機器就像是印鈔機。預言新纖後勢強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今新纖股價高於新光金、台新金,投資人對前者的興趣,遠高於後兩者,新光小王子沉潛五年後,終於擦亮家族老招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9

王文杉老店新開 展演、影音、電子商務多頭並進 聯合報一甲子 「小王子」的傳承與轉型

2011-8-22  TWM




日前,《聯合報》的第三代接班人 王文杉接任董事長,但在競爭激烈下,聯合報系面臨營收吃緊窘境,王文杉扛著六十年《聯合報》的招牌,要如何重返榮耀,正考驗著這位新當家的能耐。

撰 文‧燕珍宜

今年九月,曾是國內報業龍頭的聯合報系,將歡度六十周年慶,《聯合報》第三代接班人王文杉趕在這個大日子前,正式接任董事長,這 是去年他初為人父後,人生的另一重要大事。要如何帶領一甲子歷史的聯合報系重返榮耀,考驗著人稱「小王子」的王文杉。

《聯合報》是王文杉的 祖父王惕吾在一九五一年創辦,全盛時期,集團擁有海內外八份中文報紙、員工六千多人,是全球最大的華文報業集團。但《聯合報》在民國七○年代衝破百萬份之 後,便開始從高峰走下坡。

這十多年來,因網路興起、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大環境劇變等因素,聯合報系經營出現困境,旗下的《民生報》二○○ 六年停刊,○七年集團大動作優退一千四百名員工,如今《聯合報》閱讀率也大幅滑落,昔日榮景不再。

財務開源節流

人 力精實止血 重建精華地段今年四十一歲的王文杉,是王家第三代唯一男丁。一九九六年王惕吾去世,指定他「隔代接班」,開始在老臣輔佐下擔任總經理,參與報社重要經營決 策與方向擬定。不過,在「後王惕吾時代」,《聯合報》逐漸從賺錢的輝煌時代,進入虧錢慘澹經營,從一九九八年後,歷經十年賠五十億元的沉重包袱,王文杉的 壓力並不輕。

所幸,王文杉緊急止血,聯合報系陸續提出優惠退休、離職方案等人力精簡計畫,人數從五千多人瘦身到二千多人,前年終於轉虧為 盈。王文杉乘勢追擊,力邀前《聯合報》業務部總經理楊仁烽回鍋。

人稱「鐵血教頭」的楊仁烽,擅長數字與目標管理,他很清楚《聯合報》這棵大 樹必須改變,改以績效掛帥,因此他上台後積極推動「薪資幅動制度」,要改變舊有公務員式的薪資制度。

《聯合報》原本薪資制度是以年資為主, 做得越久、領得越多,楊仁烽形容「像百貨公司的手扶梯只上不下,是一種惰性的加薪。」「薪幅制」則以績效為薪資衡量標準,他還提出「總額預算管制法」,將 人事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

楊仁烽大刀闊斧整頓薪資結構,雖引起社內員工兩極評價,但一波波的人力精實計畫,確實讓《聯合報》成功止血,不再 虧損,除了節流外,王文杉也同步進行開源計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土地資產,改善財務計畫。

聯合報系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和基隆路口共有五棟 大樓,一棟在基隆路上,其他四棟位於忠孝東路。○九年底,《聯合報》正式將辦公室從忠孝東路搬遷至新北市汐止。

《聯合報》發言人項國寧表 示,原總部第一、第二大樓,計畫開發成住辦合一的大樓,第三大樓也正在評估重建計畫中,根據房仲業者估計,該地段每坪土地一三○萬元,《聯合報》的土地資 產現值高達一百億元,還有上漲空間。

除報業本業,王文杉也積極開拓活動展演營收,○八年金融海嘯,各家媒體廣告收益大幅滑落,但《聯合報》 卻靠活動與展演,如太陽馬戲團、米勒畫展等,成功打響名號,創造數億元營收。

這幾年,傳統報業積極轉型,《中時》已率先購併中視、中天,成 為跨媒體集團,壹傳媒集團也成立壹電視,眼看對手布局愈來愈完整,王文杉決定就地出發,利用現有資源聯合新聞網,直接啟動影音新聞的大計畫。

轉 型數位媒體

推影音新聞 跨足線上購物看好「數位匯流」可能是《聯合報》再翻身的機會,王文杉投資兩億元,成立影音事業部門,並於去年底正式推出線上影音新聞,今年五月則正式跨足 電子商務,投資五千萬元成立「udn買東西」。

為控管財務,王文杉利用聯合報系現有資源,以最節省成本方式,直接由文字記者兼任新聞製作 人,訪問、寫稿、照相、錄影、做旁白,甚至影音、剪輯一人搞定,還得親上主播台。

二○○○年,王文杉成立的聯合線上(UDN.COM),相 較其他新聞網站,成立時間雖晚,卻後來居上,成為新聞類網站流量第一名,並登上興櫃。

聯合線上的成功經驗,幫王文杉打了一劑強心針,他深信 未來《聯合報》要以數位匯流方式服務消費者,讓新聞內容可以在報紙、網站、手機、無線電台播出。為讓記者更e化,他決定今年周年慶送每位記者一台 iPad2,他也早把自己變成了iPhone、iPad達人。

《聯合報》近年雖走下坡,但在北美、泰國等地還發行《世界日報》,擁有紐約 Sheraton LaGuardia East Hotel(法拉盛喜來登酒店)等產業,集團資產估計高達二百億元,王文杉是家族第三代唯一男丁,外界多以「小王子」稱呼他,符合他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家 世。

身為報業少東,大家除了關心他對聯合報系未來布局,去年,他爆出未婚生子,讓外界對這位黃金單身漢的感情生活更為好奇。

過 去,王文杉唯一傳出的情史,就是和藝人陳德容交往三年,在二○○○年分手後,他感情生活就很低調,甚至去年未婚生子也保密到家,迄今未辦婚禮,連孩子的媽 媽也未曝光。

王文杉有子萬事足,王家長輩也開心後繼有人,不過,接下《聯合報》董事長大位的他,要一肩扛下爺爺交付給他「報人」的重任,以 及六十年歷史家族事業的轉型與傳承,他身上的重擔恐怕不輕。

王文杉

出生:1970年

現 職:聯合報系董事長兼總管理處總經理

經歷:《聯合報》社長

學歷: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

婚姻:未婚、育有一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0

國泰金小王子 奇襲中信金奪勝

2013-06-03  TCW
 
 

 

高達九十萬張的好市多(Costco)聯名卡,今年八月開始,發卡銀行將會換人做,原本由消費金融龍頭中國信託銀行發行長達十年,如今換成了發卡量第二大的國泰世華銀行,不僅掀起一波史上最大換卡潮,也意外引發消金龍頭之爭。

好市多是僅次於新光三越,國內銀行聯名卡發卡量的第二大,也是國內銀行眼中「最肥的信用卡」之一。由於聯名卡發行合約在今年底到期,新一輪的聯名卡發行權競標,吸引了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新、聯邦與滙豐等銀行參與,經過長達一年評比,結果由國泰世華搶下。

中信銀為爭取好市多聯名卡,提出「貼近成本的誠意價格」、「即使續約也不賺錢」的方案,但最終仍敗給國泰世華。據銀行業人士透露,這次國泰世華打敗中信銀,搶下好市多卡,除了低價搶標,國泰世華對好市多提出更好的回饋方案,包括祭出租約優惠,以及自行吸收開卡費用,才是最大關鍵。

國泰金綁高鐵BOT》讓好市多優先入駐拉買氣

國泰金控小王子蔡宗翰自二○一一年接任國泰世華銀行董事以來,為銀行消金業務帶來許多年輕活潑的點子。這次好市多聯名卡標案的優惠方案之一,據了解,就是由蔡宗翰主導國泰人壽高鐵桃園站BOT開發案,將讓好市多優先進駐。

這項由蔡宗翰主導的兩百億元投資案,準備打造三萬多坪的購物商城,目標是引進純美式折扣名店,未來若獲得好市多進駐,互相拉抬買氣,無論是對好市多或國泰集團,都是一大利多。

據了解,國泰世華還下重本,承諾自行吸收好市多未來新開張據點的新會員一千二百元開卡費用。國泰世華使出渾身解數,積極搶下好市多聯名卡,除了衝發卡量,更重要是為了拉高每月簽帳金額。

過去,國泰世華發卡量雖然穩居國內銀行第二名,但以國壽聯名卡、悠遊聯名卡為大宗,其中,國壽聯名卡占國泰世華發卡量約兩成到三成,若持卡人純繳保費為主,銀行扣掉紅利回饋等成本,可能會賠錢發卡。至於國泰悠遊聯名卡,以搭乘交通工具和小額付費為主,即使發卡量達一百萬張,對於提升簽帳金額幫助不大。

銀行業人士認為,好市多的消費族群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估計每卡的單月簽帳金額達八、九千元,國泰世華搶下好市多聯名卡之後,無論是發卡量,或每月簽帳金額都可望大幅提升。

中信銀流失1/4卡量》靠中油和中華電補失血

失去好市多卡,也意味著,穩居國內銀行發卡龍頭的中信銀,失去了一大王牌。中信銀原本握有中油、中華電信和好市多三大聯名卡,是該行每月簽帳金額前三名的「卡王」。截至三月底,中信銀的信用卡有效卡數約三百七十萬張,好市多聯名卡占將近四分之一,如今拱手讓人,中信銀未來可能流失的卡數恐怕不在少數。

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表示,失去好市多聯名卡主要有兩大影響,包括店內消費金額下降、無法進入好市多通路發新卡,「不過,對財務面影響不大,因為十年下來,大多數好市多持卡人也是中信客戶。」中信銀未來須仰賴中油和中華電信聯名卡衝刺消金業務,但陳佳文坦言,中油卡平均消費金額沒有好市多卡那麼高。

相反的,國泰世華取得好市多聯名卡標案後,等於吃下大補丸,有效卡數可望從目前近二百四十萬張,突破三百萬張門檻,加上簽帳金額可望拉高,此消彼長之下,未來將大幅拉近與中信銀之間的差距,甚至有機會問鼎信用卡龍頭寶座。

新光金和台新金鬩牆》竟為爭百貨聯名卡婚約

國內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大型銀行要搶發卡量、衝市占率,最快的捷徑就是鎖定加油站、電信或百貨量販店等主要戰場,因為這些通路每年數十億元到上百億元的營業額,其背後的刷卡收單手續費收入驚人,而且一簽就是五到十年約,成為各發卡銀行眼中的肥肉。

這也是為何一百五十萬張的新光三越聯名卡,原本獨家發行的台新銀行,面對今年初新光銀行加入發卡搶奪戰,一度引發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和弟弟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兄弟鬩牆,吳東亮甚至跳出來斥責新光金控「用租約到期逼迫簽聯名卡合約,已經違反商業行為」,火藥味十足。

以好市多來看,目前全台有九家門市,會員數已經超過兩百萬,近年來快速展店,預計到二○二○年將挑戰二十家店。有別於其他購物中心,好市多只接受現金、自家聯名卡及美國運通卡,而去年好市多在台灣的營業額突破五百億元,龐大的刷卡收單手續費收入,讓好市多聯名卡成為各大銀行垂涎爭搶的大餅。

向來被視為保守沉穩的國泰金控,近來在信用卡業務上展現了衝勁十足的一面,除了搶得好市多卡,也率先布局行動支付。五月中旬,國泰世華與中華電信合作,成為首家獲金管會批准辦理手機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個人金融事業處副總經理李素珠表示,信用卡是客戶與銀行往來最頻繁的產品,未來將全力衝刺發卡量。

從好市多聯名卡發行權易手,到手機信用卡起跑,以及陸客來台的銀聯卡商機,去年銀聯卡在台灣消費市場刷卡總額達新台幣四百六十六億元,自動提款機提領現金總額也高達四百一十二億元,銀聯卡將成為下一波國內各銀行間的「卡戰」。

【延伸閱讀】國泰卡消費力道贏中信卡!—前5大發卡銀行資料發卡銀行:中國信託有效卡數(張):370萬平均每卡當月簽帳金額(元):6,369主要聯名卡:中油、中華電信

發卡銀行:國泰世華有效卡數(張):239萬平均每卡當月簽帳金額(元):6,909主要聯名卡:Sogo、好市多(8月開始)

發卡銀行:花旗有效卡數(張):230萬平均每卡當月簽帳金額(元):7,425主要聯名卡:長榮

發卡銀行:玉山有效卡數(張):217萬平均每卡當月簽帳金額(元):6,318主要聯名卡:家樂福

發卡銀行:台新有效卡數(張):204萬平均每卡當月簽帳金額(元):5,663主要聯名卡:新光三越、大潤發

註:數據截至2013年3月底 資料來源:金管會、各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36

時代變革》不必羨慕只有大雄才有哆啦A夢 4千個鋼鐵小王子變家人 家庭機器人元年來了!

2015-11-02  TWM

原本只能在工廠或電影裡才會看到的機器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已經正式走入家庭。儘管多數人還可以自豪地認為機器人比自己笨多了,但或許二十年後,情勢就會改觀。

拜託拜託,哆啦A夢幫幫我啦!」你多半已經非常熟悉這樣的對話,漫畫《哆啦A夢》主角大雄在學校被欺負,回到家裡總是黏著來自二十二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耍賴撒嬌。這個故事,一畫至今已有四十六年,人們對於「有情有義有人性」的機器人,大概也就想望了四十六年。

除了日本的溫馨漫畫,好萊塢的想像力也不遑多讓。《星際大戰》系列電影裡那個外形類似高科技垃圾桶的R2D2機器人,即使不會說話,但充分展現了「忠誠」 的人性元素;《A.I.人工智慧》與《瓦力》的機器人主角,形體大異其趣,但同樣是充滿人類情感。更別說,《魔鬼終結者》當中的阿諾,除了有頂尖殺手的超 冷血判斷力,演到最後,竟然還能展現「父愛」。

誇張嗎?或許有一些,但在二○一五年的今天,這些關於機器人的天馬行空想像,出現了具體落實的關鍵發展。

去年,日本軟體銀行公司推 出機器人Pepper,上市後第一年是以「賣場」為主要銷售對象,經過一年的調整升級,今年六月,正式以「全球第一款有感情的機器人」為訴求,首度對一般 家庭銷售,每月限量一千台,售價約新台幣五萬四千元,每回推出即秒殺。現在,已經有四千個日本家庭,多了一位名為Pepper的家庭新成員。

證據一》人工智慧大進化

施密特:電腦已開始「自我學習」當機器人首度以「放感情」的全新姿態走入家中,意味的,不只是數十年來科幻電影中的想像逐漸成真,不只是開啟了家用機器人的新紀元,對於產業經濟、人類生活,也都將帶來不可忽視的改變與趨勢。

機器人要來了!在Pepper走入家庭、打下機器人演化史的里程碑之際,國際間有更多的業者與專家,對這個趨勢提出理論背書。

今年九月,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指出,機器人的大腦、也就是人工智慧(AI)的發展已走入新的拐點。由於大數據發展解決數十年來人工智慧「計算資源不足」的進化問題, 「現在,人工智慧走入了『深度學習』的階段,電腦可開始『自己學習』各種規則,精準度提高,機器人也變聰明了。」專家評估,根據摩爾定律,電腦運算速度每 十八個月會增加一倍,當速度提升,搭配足夠的「計算資源」,三十年後,電腦就會和人類智慧相當。

美國發明家和未來學家庫茲威爾(Ray Kurzweil)預料,「二○二九年,聽得懂笑話、能理解『愛』的機器人就會出現。到二○四五年,電腦就可以和人腦完美結合。」屆時AI不但會計算,還能做決策、有社交生活。

台灣機器人權威、台大電機工程系終身特聘教授羅仁權甚至認為,AI可能在二○三五年就會和人類一樣聰明。「因為研究進展很快,科學家們會互相參考,而且研 究的進展不是線性,而是呈指數性的跳躍成長。」機器人真的已經聰明到可以與人互動了嗎?根據記者在日本的實地訪查經驗,使用過Pepper的成年人,免不 了覺得他有時不太靈光,偶爾會答非所問;但如果互動的對象是小孩子,通常都會被Pepper逗得很開心。

證據二》市場接受度大增

醫療用需求大、有小孩的也想買位於東京的蔦屋家電二子玉川店今年五月三日開幕時,就請Pepper駐店,員工阪井宏行說,小孩們尤其愛和他聊天玩遊戲, 「如果Pepper正在休息,就會有許多孩子失望地來詢問:『他今天不在嗎?』」「以我的判斷,機器人應該已有大約七、八歲的人類智力了,也就是說,十歲 以下的孩子會覺得他很聰明。

」圖靈機器人公司創辦人俞志晨說。

在他的定義裡,今年可被稱為「機器人元年」,市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其原因,除了人工智慧開發進入全新拐點之外,還包括市場接受度的提升,「有小孩 的家庭會開始想買一台這樣的機器人,另外還有智能家居等服務,都能結合在一起,而一五年就是臨界點。」他口中的「機器人元年」,指的並非「工業型機器 人」,而是因為人工智慧提升所帶動的「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美國研究機構Freedonia預估,全球機器人市場從一一年到一六年的年平均成長率是一○. 五%,但服務型機器人的成長率將近二○%,遠大於工業型機器人的六%左右。

報告中也預估,服務型機器人的全球需求,將在二○二一年達到一七八億美元,這個數字,已高於工業型機器人的需求量,同時也揭示一個快速興起的全新產業,一個無法忽視的新商機。

那麼,這塊全新商機包含了哪些領域呢?一般而言,服務型機器人可以分成特殊用途(如醫療、農業、國防、保全等)以及家庭用(例如陪伴、教育、清潔等)兩種;此外,羅仁權以「人類對機器人需求」的角度分析,將未來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分成三個層次。

「首先是『非有不可』,提供人類生活必需的服務;其次是『擁有比較好』,類似於扮演生活中的小幫手角色;最後是『擁有更美好』,以娛樂功能為主。」他以 Pepper為例,其對孩童教育的輔助功能,屬於「擁有比較好」的層次,而Pepper的娛樂功能則是「擁有更美好」層次。但他認為,服務型機器人最可觀 的商機,還是存在於偏向「非有不可」的層次,若以功能來看,醫療照護用機器人的市場想像就十分可觀。

羅仁權表示,隨先進國家普遍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醫療照護需求很大,如果依行動程度區分,「臥床者需要的機器人,應該要可以幫他按摩或做復健,並且要能讀 懂他的手勢。行動不便者需要的機器人,應該能扶他走路、或幫他減輕重量。身心健康者需要的機器人,應該能陪伴、讓他不孤單。」發明iRobot掃地機器 人、有機器人大師之稱的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也指出,尤其在歐洲、日本等高齡化嚴重的國家、或像之前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希望年長者能獨立生活,而機器人正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許 多人擔心機器人會搶飯碗,但我比較擔心沒有足夠的機器人。」

證據三》全球搶進卡位

日本提出 43億元預算 發展機器人面對無法抵擋的機器人趨勢,以及市場可觀的需求,除了日、美、德等主要工業國家正在積極準備,台灣主要競爭對手中國也開始搶進卡位。

今年七月,中國完成「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畫」初稿,內容除了各種工業用途之外,也提到「家庭輔助類機器人以更高的性價比(CP值)解放人類雙手」。日 本安倍政府今年一月公布為期五年的機器人新戰略,目標是二十年相關市場規模達到二.四兆日圓,領域包括照護、醫療、農林水產和食品、製造業等。明年三月三 十一日為止的一五年度,相關預算約一百六十億日圓(約合四十三億元新台幣)。

相對之下,台灣顯然還沒做好足夠準備。根據經濟部工業局二○一三年資料,台灣工業型機器人相關廠商約一百家,產值約五二六億元;但服務型機器人相關廠商僅有三十家,產值約六十至七十億元,而且,主要商品化的產品也只是類似掃地機的清潔機器人。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產業分析師黃仲宏指出,國內大廠其實非常關注機器人的技術,有足夠的實力,也正著手研究切入產業供應鏈的機會;但 他坦言,業者目前看到的仍是「代工製造零組件」的商機,而非企圖推出高毛利的整機產品。「這當然很難,要推出一個完整、且要能獲利的產品,會遇到專利等成 本上的限制,競爭非常激烈。」他強調。

除了產業商機之外,當人工智慧發展讓機器人全面走進人群,更大的影響與爭議,恐怕還是在於社會安全。

「比人類還聰明的機器人會為社會帶來幸福。」這是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對於人工智慧的最新說法;施密特也在九月時強調,人工智慧終將造福人類。然而,對人工智慧發展抱持高度警戒態度的大咖,同樣大有人在。

小心AI的後遺症

馬斯克:它可能比核武危險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一四年底接受英國電視台專訪時就說:「全面性開發AI,有一天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亡。」他認為,「AI將自行發展,會不斷地加速改造自己。」一向勇敢做夢的特斯拉公司執 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去年也在推特上說:「我們應該要小心提防AI,因為它可能比核子武器還危險。」基於這樣的考量,各界已開始防患於未然,「事實上,美國正在考 慮立法,由社會、法律等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出一套關於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相關規範。」羅仁權指出,但就像所有科技發展與社會穩定的衝突一樣,要避免扼殺 科技進程,又要兼顧秩序,其間的拿捏仍須各界積極討論。

你該如何與機器人共處?現在聽來,這仍是個超現實問題,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世界就得找到答案。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預測,十年後,機器人將取代現有世界二五%的工作;此外,軟體銀行則企圖在二○二○年要讓日本人「習慣機器人存在於生活中」。

至於人類的分工,「人類的角色是負責發揮更多想像力。」軟銀機器人公司社長富澤文秀說。天啊!科技業龍頭們已開始思考人類與機器人如何分工的問題了;隨著人工智慧發展進入拐點,科幻片中的種種奇想,不只變得真實,而且是到了必須嚴肅面對的時候了。

撰文 / 孫蓉萍、何佩珊、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28

小王子與小女孩(上)






今年聖誕的重頭戲,當然是去看《小王子》這齣戲。

不過,身為忠實粉絲,哪等得及聖誕上映才入場?難得有優先場,第一時間上網買票,手快有、手慢無,完成那刻,已剩下不足十個座位。

又不過,既是忠實粉絲,總有偏見,怎麼改編都不及原著好。先天不足,非戰之罪。所以,入場前,自我調整心態,別直接比較,當成獨立的故事去看好了。然後發現,與其說看了最愛的《小王子》,不如說我看到了「自己如何愛上小王子」。

《小王子》是自己小時候第一本掏零用錢買的英文書。小孩子不懂自我分析,也不會解獨行為背後的心態。總之,愛就是愛。多年後的今天,看到銀幕上的小女孩,懂了。

人對文學作品的愛,不外乎出於共鳴。小女孩的人生,被規劃得密密麻麻。操練入學試、當背書機器、艱深的數學難不到她,面試官一條直截了當的問題:「你長大要做甚麼?」卻令她口啞啞當場暈低。

小女孩寂寞,媽媽整天上班,失蹤的爸爸每年給她寄一座一模一樣的紙鎮作生日禮物。玻璃內的,不是玫瑰,而是石屎森林。她沒有朋友,因為根據規劃,交朋友是在完成所有考試之後,翌年暑假逢周四下午一時至一時半才可以做的事。

小女孩自律、乖巧,懂得質疑飛機師,根據常識和天文學,世上根本不可能有小王子。她聰明,但缺乏想像力。她,早已是個小大人。

被迫長大的小大人,心內有個未填滿的洞。當飛機師慢慢變成她唯一的朋友,當《小王子》為她從新掀開那個充滿童真、好奇心和想像力的世界,她,不能自已地愛上了《小王子》,不能自拔的把故事追下去。

在戲裡,小女孩雖然是主角,卻沒有名字。她,是任何曾經當過孩子的人。她,是曾經的你和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04

小王子與小女孩(下)



在《小王子》的電影裡,那條改編的小女孩故事線,女孩是沒有名字的。為甚麼?我猜是因為,無名的主角,總是令人更易代入,更相信,那就是我。

《小王子》的宣傳鋪天蓋地,除了廣告、商場裝置展覽,還有很多特色精品,例如個人化的小王子故事書。書商把主角的小女孩,以顧客命名,印製這本世上獨一無二的書。

個人化這條橋,絕非萬能。有些商品賣距離,另一些賣共鳴。前者愈陌生愈好,後者愈入屋愈佳。而小王子,正是後者。

我們愛《小王子》,因為我們曾經有過純如小孩的初心,能夠用心去看最重要的事。後來,我們不知不覺變成了自己都不懂的大人。然後,翻開個人化的《小王子》故事,看見自己變了書中人物,起初,「個心都離一離」。但不出兩頁紙,就代入了「小女孩明樂」的經歷,重尋初遇小王子的感動。

說回電影,改編後的感動位,莫過於如何擁抱「消逝」。飛機師失去了小王子,小女孩失去了機師,長大了的小王子回到B612,看見枯死了的玫瑰……生離死別,把人分隔。但是,最重要的事情要用心才看得見。因為我們曾經互相馴服,所有的經歷,不曾死去,永永遠遠,都活在心裡。

戲裡,小王子長大了,變成了另一個「打份工」的大人,略嫌畫公仔畫出腸。但那一幕,小女孩牽着他的手,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就像當日小小的他,牽着飛機師的手,令飛機師想起,自己也曾是孩子,如此這般的呼應循環,也實在淒美而浪漫。


飛機師遇上了小王子,寫下了他的故事。小女孩遇上了飛機師,愛上了這個故事。誰誰誰遇上了小女孩,又會因此認識、愛上小王子。這個故事,在現實世界循環不息,這個經典,也就如此這般流傳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779

小王子的責任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916

小王子終於下定決心,他必須回去。 (區華欣/圖)

在《小王子》一書的最後,小王子選擇在沙漠里被毒蛇咬了一口,然後從此消失。對於這個結局,人們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小王子其實是自殺;也有人認為,蛇真的有神奇力量,能將小王子的靈魂送回去,從此他和他的玫瑰在小行星快快樂樂地生活。這兩種猜測都有可能,因為作者聖修伯里在這里有意模糊,讓讀者有諸多想象空間。但我認為,這兩種猜測皆不合理,因為都無法好好解釋小王子抉擇背後的意義。

小王子為什麽要這樣做?因為他要對他的玫瑰負責。他渴望回去,照顧他的玫瑰。所以,在被蛇咬的前一刻,他終於忍不住對飛機師傾訴:“你知道……我的花兒……我對她有責任!她偏偏又是那麽弱不禁風!她偏偏又是那麽天真爛漫。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一點也不能保護她對抗外界……”這是他要走的理由。小王子其實十分害怕。他根本不知道中毒後,是走向生命的終結還是靈魂的飛升。但只要有一線機會,他仍然願意一試,即使這樣有可能賠上性命。責任,成了他生命中難以承受卻必須承受的重負。

“責任”的意念從哪里來?從狐貍來。是狐貍告訴小王子,生命真正的意義,必須建立在馴養關系上,而馴養伴隨著責任:“可是你不該忘記,你現在永遠都得對你馴養過的一切負責。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從那一刻起,“責任”進入小王子的生命,並從根本上改變他後來的路。小王子當然不是僅僅因為狐貍如是說,是故言聽計從,而是在被啟蒙後,開始記起他和玫瑰經歷的種種,並對“責任”的意義有了深刻體認。所以,小王子在告別狐貍和離開地球之間,一定有過一段深刻而痛苦的反思。這個歷程,是理解《小王子》的關鍵。很可惜,作者對此著墨不多。故接著下來,請讀者容許我代入小王子的位置,嘗試做一解讀。

責任是個道德概念。當小王子意識到他對玫瑰負有責任並願意承擔起責任時,即意味著他成長為完整的道德自我:他可以自主地做出選擇和行動,並對這些選擇和行動做出評價,同時承擔起這些選擇和行動帶來的後果。所以,他必會如此自問:“我當初不理玫瑰的死活拂袖而去,這樣做是對的嗎?我善盡了我的責任嗎?”小王子不得不承認,他錯了。他沒有盡到他的本分。正因為此,他每一念及在沒有他的日子,他的玫瑰在遙遠他方孤獨無助地承受各種苦楚,遂感到深深的自責。狐貍的道德啟蒙,將小王子推到一個難以面對自己的位置:他不僅不是偉大的王子,而且是責任上有所虧欠的人。

讀者或會問,既然責任心令小王子如此痛苦且同時約束了他的“自由”,他為何還要接受狐貍的啟蒙?如果他一開始就拒絕做個有責任的人,豈不就可輕易擺脫這些道德羈絆,並活得輕松自在?小王子深知這不可能,因為責任伴隨馴養而來,或內在於馴養之中。只要你用心和你在乎的人建立起關系,你就自然生出相應的責任。你用心愛護你的土地,你就生出對你的土地的責任;你用心善待你的朋友,你就生出對你的朋友的責任。你用心投入你的事業,你就生出對你的事業的責任。這些一重一重的特殊責任,構成人的自我且充實人存活的意義。

所以,放棄責任,也就等於放棄馴養;放棄馴養,生命就會變得空洞。狐貍並非有心置小王子於不複之地,而是如實地告訴他生而為人的存在本相。馴養里面,有責任也有傷害,但我們不會因此逃避責任,害怕傷害。聰慧如小王子,當完全明白狐貍的教導。

讀者或會繼續問,既然小王子對狐貍也有責任,為什麽狐貍要特別提醒他對玫瑰負有最大之責?一個解釋是,玫瑰脆弱,狐貍堅強。但我想狐貍心里清楚,小王子對玫瑰的愛和對它的情,有質上之別。小王子和玫瑰,是兩心相系之愛。所謂“心系之愛”,就是雙方用最純粹最誠懇的心,將對方的生命放進自己心中,彼此扶持,共同走過生命起跌,構成難以割舍的聯系,並令兩個獨立個體在人海中結成一體。小王子後來終於體會:“因為我傾聽的是她,聽她自怨自艾,聽她自吹自擂,有時候甚至連她沈默不語我都聽。因為她是我的玫瑰。”這些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瑣碎,原來才是心之所系,並且“芬芳了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生命”。

有了這重徹悟,我們可以想象,小王子離開狐貍後,一個人孤零零在地球遊蕩,內心得承受多大的折磨。他自責、悔疚、無助,同時每夜仰望無涯星海,尋覓他的小行星並默默傾訴對玫瑰的思念。小王子終於下定決心,他必須回去。

小王子清楚知道,毒蛇咬了他以後,他的身體會死去;但人死後會有靈魂嗎?不知道。就算有靈魂,靈魂有能力回到小行星中去嗎?不知道。就算能回去,他的脆弱的玫瑰還在嗎?也不知道。盡管蛇給了小王子謎一樣的暗示,他其實什麽也不能確定。但他依然選擇勇敢踏出去。為什麽?因為只有如此,他才有機會完成他對玫瑰應盡而未盡的責任。責任的體現,不在結果,而在心誌。嚴格來說,小王子不僅是對玫瑰交代,同時也是在對自己交代,甚至是一種自我救贖。正如他臨走時所說,他的告別,就像脫落一層老樹皮。惟有如此,新的樹木,才會重生。

至此,我們當明白,小王子既非自殺,亦非相信神跡。他的選擇,是出於心系之愛而生的責任。去到這里,小王子終於真正成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65

保命符失效!小王子成集團「一日總裁」 一紙遺囑 逼長榮大房架空張國煒內幕

2016-02-29  TCW

長榮進入後張榮發時代,遺囑指定張國煒為集團共主,不料,大房發動逆襲,豪門權門開演。外界期盼的兄弟共治,難實現。

一張遺囑,成了長榮集團張家兄弟爭奪戰導火線;尤其當遺囑無法凌駕公司法,張榮發的遺願恐無法實現。

二月,陰雨的台北市格外冷清,位於民生東路的長榮集團總部,去年底因更換大樓外觀顏色,而拉起重重帷幕,就像此時張家豪門內的風暴。

二月十八日,張榮發生前的接班布局,隨著遺囑曝光。「小王子」張國煒隨即在內部公告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不到二十四小時,大房馬上反制,挾股權優勢召開會議,廢掉長榮管理總部,同時也移除總裁這個職位。

張榮發的遺囑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所有名下的不動產、股票、存款全部給了張國煒;另外,指定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但元配、也就是大房張林金枝所生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父親在生前沒有指定要留任何一毛錢給他們。而二房之子張國煒,一人獨享了張榮發留下的財產。

長子不接班,二房全拿,包括大房兄弟和外界,都一陣譁然。而這一路的錯愕,都與二房李玉美正武進入張家有很巧妙的時間點契合。

時間拉回到二○一四年。張家友人指出,張榮發晚年都是二房服侍在側,他回憶,曾在長榮博物館與張榮發會面,二房穿梭在賓客之間,二招呼打點,交際手腕很強,不時回到張榮發身邊送點心、奉茶,兩人有說有笑,張榮發不時被二房的話逗得呵呵笑,看出兩人情深的一面。儘管在外人眼中,二房得到張榮發的依賴和愛,但張榮發晚年健康情況不好,加上大房子女握有海、空運相對多數的股權,二房和獨子張國偉的股權,連大房總持股一半都不到,張家友人分析,這點讓二房始終有很深的不安全感,種下日後要求和張榮發辦理結婚登記、立下遺囑的遠因。

撰文者林淑慧

張家友人指出,張榮發在二○一四年六月十五日,大房張林金枝去世週年的忌日當天,向大房子女宣布要將二房扶正,並在同年七月一日完成結婚登記。婚後不到半年,張榮發在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四位老臣的見證下訂立遺囑,可見對二房的維護。

大房忌日才剛滿一年,張榮發就執意要續絃,大房子女無法接受母親的地位被取代,張家親友透露,大房子女甚至懇求父親不要這麽做,但張榮發仍執意要續絃,讓原本少有往來的兩方關係更是墮入冰點。

李玉美有了名分,長榮集集團龐大的接班及財產分配問題,她自然也希望幫自己兒子多爭取一些籌碼,但是遺囑一面倒的把有財產都給了張國煒,真的是幫他,還是反而促成了大房兄弟不惜團結起來和張國煒較勁?

二月十六日,律師召集繼承人、四名見證人,要求簽下保密協定後,在公證人的見證下開封遺囑。

張家友人表示,看到遺囑內容,可以想見大房三子內心的難過和失望,但兄弟間已有遺產和公司經營權分開處理的共識,遺產要拿回法定的特留分,公司經營權則是看股權實力,因此遵守保密協定行事。

他推測,張國煒後續要求集團公告,是依據張榮發遺囑,由他接任長榮集團總裁兼長榮航董事長,應是認為「遺囑可影響公司法」,但他想錯了,讓這場豪門風波才由遺產爭奪戰演變成經營權之爭。

癥結一:遺囑任命爭議公司治理,董事會說了算

交通大學財金所教授葉銀華,在媒體投書表示,家族控股之上市集團,在接班的安排上相對複雜,特別是在繼承人眾多的情況下,以長榮海運、長榮航空的股權結構現況,「實難將整個集團傳給一位繼承人。」

熟悉長榮人士指出,張榮發若要傳位給特定人,家族控股的股權結構設計必須相配合,最保險的做法是確保其握有大部分的股權,但張榮發生前已將大部分股權移轉大房子女。

在「以股權論實力」的前提下,推測張榮發是為弱勢的二房留後路,才將所有的遺產留給張國煒,讓張國煒升任總裁具有決策執行權,但因大房的持股較多,故用此法讓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能分開,對集團經營產生制衡效應。

攤開年報,張榮發個人在海、空的持股比率,分別為二.九二%、六%,截至二月二十日的股價,張榮發這些個人持股的遺產市值為四十五億零八百一十三萬餘元。

由於大房已聲請法院假扣押,即使扣除特留分,張國煒仍能繼承三億八千一百萬餘元的遺產,若加計動產及不動產遺產,對一個四十六歲的企業第二代來說,已相當富足了。

張榮發生前已有財產分配規畫,陸續將海空運持股轉移到兒女名下。無論海運、航空,最大掌控權都是落在大房子女的手上。

然而,在父親的一紙遺囑曝光後,讓原本屈居劣勢的張國煒燃起了雄圖霸志,十七日以總裁之姿,進駐長榮集團總部,並要求管理總部宣布,但因老臣們以遺囑有保密協定為由並未配合,張國煒才轉往長榮航空內部公告,對外宣布正式接任總裁大位。

律師廖芳萱指出,遺囑無法指定誰來當公司總裁,再者,公司法中並無所謂「總裁」稱謂,上市公司的經營權取決於誰能掌握具控制力的股權,進而掌控董事會,而長榮集團的上市櫃公司,都必須符合公司法及公司治理原則,尤其是公司經營人的職務,必須是由股東及董事會決定。

癥結二:持股實力懸殊徒有頭銜,難撼動經營權

以股東大會來說,是由董事長出席,意味著董事長才有執行公司走向的權力和義務,律師表示,公司法並無「總裁」或「管理總部」的定義,因此定位不明,由於各公司組織安排或權力劃分未必相同,總裁或許沒有實權。

即使遺囑生效,張國煒繼承所有張榮發個人名下的持股,在海運及空運的持股比率,頂多分別提升到一○.二四%、一四.三七%,與大房總持股仍有顯著差距。

癥結三:西瓜效應浮現大房先布局,獲老臣相挺

在公司法運作是以董事會為主的前提下,輔佐大臣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何況這四位副總裁薪水是由各公司的董事會支付,在股權懸殊的情況下,即使老總裁有交代,依照「西瓜偎大邊」的定律,也不敢貿然靠向張國煒這邊。

原本張榮發的遺囑交代四位副總裁要輔佐張國煒,難道會不了解在他離開後,形勢比人強的道理?何況,張榮發在生前把長榮航空董事長交由張國煒接任,就曾希望有兩位副總裁跟著去輔佐張國煒,當時就沒有人願意去,更何況人已離去,如何能保住四子一路平順?

張國煒或許以為手上握有的遺囑,是可凌駕公司法規定的「保命符」,事實上遺囑無法凌駕公司法規定,總裁也沒有實權,一位老臣認為很有可能是張國煒誤判情勢,十八日一早便到長榮集團總部的總裁辦公室上班,調度老臣執行任務,老臣們面面相覷,因故不想配合,引發張國煒不快。

據轉述,在公布張榮發遺囑的現場,大房的三個兒子,面對父親遺產被二房「整碗捧去」,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均未多加置喙,手拿遺囑影印本,隨即離開現場,主要是考慮家族紛爭恐影響長榮集團的經營,希望將遺產和公司經營權分開處理,才隱忍下來。

親近大房人士表示,張榮發生前曾多次宣布要將遺產全數捐出做公益,大房子女面對這份晚出的遺囑,當然無法認同;但承襲母親二貝道的宗教情懷,大房子女對外始終低調,不讓家族紛爭浮上檯面。

據了解,大房對集團經營早有定見,原本規畫四月初解散管理總部,但在張國煒的一連串動作下,大房僅以簡短書面聲明回應,在內部員工認為「大房太過軟弱」的壓力下,透過股權優勢開會,宣布提前解散管理總部,並強調未來不再有總裁職務,各公司高層直接派駐各子集團公司。

「長榮集團總裁永遠只有一個,就是張榮發,」內部傳出的消息顯示,大房無法認同張國煒的接班,就算挾父親遺囑以令老臣,大房仍可挾股權優勢裁撤集團總部,張國煒瞬間成了「被架空的總裁」。

一名長榮老臣分析,「誰能主導上市企業,都是從股權結構來論實力,」在股權比率相差懸殊下,張國煒縱使獨得張榮發持股,在長榮經營權一役,仍舊無法翻盤。

「在現有股權比率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二房也很難翻轉局勢,頂多結合外資突圍,拉近雙方差距,」知情人士分析。

熟悉長榮人士表示,外界期待看到的「兄弟共治」局面,唯一的機會就是張國煒「願意給大房磕頭」,或以出讓海運股權給大房,來交換續掌長榮航董座,但張國煒出手太快,反而斷絕了最後一絲的機會。

據了解,一位家族成員曾說,「長榮總裁再怎樣也要尊重長兄(張國華),輪不到張國煒來當,」加上大房尋求長榮老臣支持,已有初步成果,三月召開的長榮航董事會將是關鍵一役。

知情人士認為,在心結難解之下,海空版圖分家的選項恐將觸礁,在長榮集團透過公司交叉持股的控股形態下,長期被外界視為長榮集團空運接班人的張國煒,能否順利續任長榮航空董事長,變數仍多。

攤開遺囑,張榮發的最後心願,是「願眾子女及孫輩們,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而選擇訂下遺囑傳位給張國煒,讓他坐上長榮集團的總裁大位,但諷刺的是,這個決定卻讓張國煒距離長榮集團的實權更加遙遠。

在生意場上看盡風華的張榮發,不會不懂人走茶涼的人生百態,又哪能期待一紙遺囑公布後,一切仍是風平浪靜?

律師解析,張榮發遺囑有沒有效力?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公布後,哪些爭議將是雙方拉鋸焦點?

首先,遺囑是否有效?宇軒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廖芳萱表示,繼承人首先得確認遺囑效力,是否為法律認可的自書、代筆、公證、口授或密封遺囑。

張榮發遺囑若為自書,必須「從第一個字寫到最後一個字」,並且由本人簽名;若為代筆遺囑,則必須有三位以上見證人在場,並且簽名、蓋下騎縫章。

廖芳萱指出,從現階段曝光的遺囑看來,推測張榮發因保密需求,未經民間或法院公證人的公證程序.很容易讓家族繼承人之間,對遺囑效力產生爭執。

遺囑指定全部財產給張國煒,其他兄弟只能乾瞪眼?圓方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闕光威表示,依照民法繼承編施行法,遺產繼承權有「特留分」規定,直系親屬依規定,仍有權獲得應繼承財產的二分之一。二房因有配偶剩餘財產請求權,可分得張榮發婚後增加財產的一半。

扣除配偶請求權後的財產,再由配偶、子女平分,各獲得六分之一。若有分配爭議,繼承人依法有「特留分」保障,各獲得原來應得六分之一財產中的二分之一;換言之,依法可以各獲得十二分之一的遺產。

(整理·林淑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