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費股不過一時受挫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15/100248709.html

消費股受到通脹、市場擴容、政策調整等衝擊一蹶不振,但中長期的增長前景並未發生改變,機會就在未來三到六個月
陳超

  在「煤飛色舞」的春季市場,消費股卻一蹶不振,一季度的「開門綠」顛覆了過去投資消費股不擇時、只擇股的傳統邏輯。

  2007年至2010年的四年間,消費行業持續跑贏大盤指數。尤其是醫療保健行業,在2010年 Wind資訊醫療保健行業指數上漲30.66%,Wind資訊全A指數作為下跌8.94%。但2011年第一季度,形勢迅速逆轉,醫療保健、日常消費行業 大幅跑輸大盤指數。Wind資訊醫療保健行業指數跌幅接近5%。為什麼在經歷四年的持續出色表現後,消費股變得如此疲軟?

  對於消費類公司的成長性預期,市場從來是不缺乏的。從宏觀視角看,至少存在幾大推動消費類公司持續高速增長的內在力量:一是世界經濟再平衡的大 趨勢,發達國家過度消費的模式不能維繫之時,以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勢必從依靠出口轉為內需為主的增長模式。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從居民消費率這一指標 看,改革開放後,一直在持續下滑,2009年降至35.1%,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也遠低於發達國家55%-70%的水平。因此,提高居民消費率成為「十二 五」規劃的五大目標之一。三是中國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的內在消費升級動能。四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消費需求,而城市化率的提升也將帶來城鄉居民消費總量的大幅增長。

  但當市場「胃口」被這樣的美好圖景吊得很高的時候,投資者也必然要為消費類股票支付極其高昂的估值溢價。從絕對估值看,消費股的股息率、市盈率 相對於股息率高的大盤藍籌股(例如銀行、電力等)已經「高處不勝寒」,2010年底,日常消費行業指數市盈率水平高達50倍。從相對估值看,消費股相對於 大盤的估值倍數,從2000年的歷史均值的1至2倍區間已升至2010年底的2.5倍,達到歷史高位,即便是過去一個季度的反轉行情,消費股相對大盤股的 相對估值倍數仍然高達1.8倍。

  脫離合理區間的高估值,使消費股承載了過大的業績增長以及高成長預期的壓力。但現實卻給投資者當頭冷水。去年四季度以來,資源、能源等大宗商品 價格的上漲,在不斷侵蝕下游消費類公司的利潤。在年報的大幕拉開之時,投資者才猛然間意識到,消費類公司的高成長在持續通脹下已大打折扣,許多消費類公司 盈利遠遠不及預期,而與之相對的上遊行業、銀行業,業績則遠遠超出市場的預期。

  市場的持續擴容,也對消費類公司股價形成持續壓力。特別是中小板、創業板月度融資規模創下歷史新高,而且不少公司都是消費類公司,對於投資者而言,原來在細分行業中,可選的公司甚少,而如今,則需左右權衡,優中選優。

  政策的調整亦對消費股震動頗大。且不說汽車限購措施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的逐步退出對市場是一場不大不小的打擊,就拿2010年漲幅 第一的醫療保健行業為例,儘管投資者依舊相信未來五年中國老百姓的醫療保健支出持續高速增長,但由於國家惠及民生的醫改政策,特別是基本藥物價格下調措 施,原本風頭正勁醫藥板塊成為2011年一季度表現最為慘淡的行業。

  過去三年,消費股的投資有個奇怪現象:什麼時候都貴,但什麼時候都可以買。投資者相信一個邏輯:股價的變動等於估值的變動與盈利的變動之積。消 費股的估值固然貴,但哪怕是估值趴在原地不動,消費股的高成長性帶來的業績持續增長,也可推動股價穩步上漲。但如今,必須要承認,「自下而上」的選股固然 重要,自上而下的擇時同樣重要,而估值水平則決定了消費類公司的投資風險。大膽的一點判斷是,儘管目前尚在投資曲線的左側,但未來3個-6個月消費類公司 遲早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21

不能陶醉於一時的成功 要永遠保持進步 甄子丹 堅持三十年的真情告白

2011-5-2  TWM




電影「葉問」不但締造驚人的票房,更在華人世界掀起一股武術風潮。

因飾演葉問一角暴紅的甄子丹,在影壇浮沉二十多年,究竟如何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

他成功背後有何不為人知的奮鬥故事?對於成功,他又有著什麼樣的堅持?

撰文‧燕珍宜

對於電影「葉問」裡的甄子丹,那位拳腳勁朗有力的當紅武打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沒有人會懷疑過去兩年多來,甄子丹因「葉問」票房告捷而暴紅,然而,「葉問」問世之前的二十幾年,那位還不怎麼紅的甄子丹,沉靜而孤獨的一面,或許更值得去認識。

四月底,描述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史詩大片「關雲長」,一上映就廣受注目,受注目的原因之一,就是這部片由功夫巨星甄子丹擔綱演出。

在影壇浮沉二十多年的甄子丹,因為「葉問」而終於嘗到成功的果實,這遲來的掌聲,讓甄子丹更懂得珍惜,也更戰戰兢兢。「葉問」一、二集不僅締造高達近四億 人民幣的票房,並掀起一股學習中國武術、詠春拳的熱潮,以及甄子丹熱。但這份遲來的成功,背後卻是長達三十年的堅持與努力。

家學淵源,母親麥寶嬋是美國武術名家三十多年前,在美國波士頓的中國城裡,天未亮,一位年紀才十歲的小男孩,當別的小孩美夢正甜時,他卻早早就抖擻精神, 小手小腳,一招一式、嚴肅地比畫著。彷彿是少年方世玉一般,甄子丹武術的啟蒙恩師正是他的母親。「大家都知道甄子丹很能打,但是他們不知道我的母親更能 打。」甄子丹幽默地說。

甄子丹十一歲時,全家由香港移民到美國,母親麥寶嬋女士作為新移民,不但在波士頓創辦了中國武術研究所,並在當地開設武館。後來,麥寶嬋甚至奪得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冠軍,美國最著名的武術雜誌《黑帶》,還將其評選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武術家之一,她也是唯一入選的女性。

有如此優秀的母親,少年甄子丹也不負她的傳承與教誨,即使每天手掌都有新的血泡、不斷滲著血,年少的他卻不以為苦,樂於沉浸在練武的世界裡。「我很早就知 道自己是『練武之才』,我學得很快,看完電影『醉拳』,回到武館,立刻就可以把整套醉拳打出來。」有趣的是,小時候的甄子丹除了白天練功外,晚上還得跟著 音樂家父親練琴。彈鋼琴手指要放鬆,練拳卻恰恰相反。甄子丹回憶當年一邊習武一邊練琴時的情景,「我不把鋼琴練好,我爸爸會拿著棍子敲我;我不練功,我媽 媽又拿另一根木棍打我的腿。」在美國唐人街長大的甄子丹,少年時代簡直就像小一號的李小龍。「我會用掃把自製雙節棍,然後戴上墨鏡,穿上袖尾翻白的黑色唐 裝上學。」沉浸在李小龍旋風裡的少年甄子丹,除了天生是練武奇才外,愛作夢的他更是對武術充滿熱情與理想,不滿足於一門一派,他常背著母親,四處拜師學 藝。「母親學校裡的課我經常曠課,跑去偷學其他武術學校的課。」不斷學習新的派別,無論跆拳道、拳擊、空手道等,甄子丹都像海綿般迅速吸收,期待有朝一 日,成為功夫之王。

抱著對武術的滿腔熱情,十六歲時,甄子丹單槍匹馬,回到武術的故鄉中國,並進入著名的北京什?海體育運動學校,希望能找到武術的真諦。當時,中國流行體操 化的武術訓練方式,讓甄子丹體悟到,「套路(強調形式的武術)只是表面的東西,武術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反璞歸真,走向真實的搏擊、搏鬥。」有了「真功夫」的 體悟後,甄子丹因緣際會遇上正在尋覓硬底子功夫演員的「醉拳」導演袁和平,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甄子丹的功夫電影生涯。「每一部電影,我都要求要有所突 破。」甄子丹對武術的熱愛,展現在功夫電影裡超高標準的武術要求,著名的香港電影影評人魏君子,即形容甄子丹是「武癡」。

早在二十多年前,當時香港的功夫電影仍然相當保守的環境下,甄子丹已經嘗試將許多現代、時尚的元素,加入傳統武打電影之中。如一九八五年上映的「情逢敵手」,甄子丹就將在美國流行的霹靂舞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全新的動作娛樂效果。

「這樣的前衛與創新,或許跑得太前面了,當時的市場還不太能接受。」甄子丹解釋。

自導自演,電影叫好卻不叫座一九九○年由袁和平執導的「洗黑錢」,是甄子丹首度掛名武術指導的動作片,他打破了傳統功夫片的套路模式,融合現代格鬥與中國 武術招式。魏君子表示,加入袁家班的甄子丹,不像成家班(成龍領導的電影班底)、洪家班(洪金寶領導的電影班底)背後有龐大的財力、人力支撐拍攝大場面, 但是他仍嘗試在有限的條件下創新的可能性。

例如一九九二年由徐克執導的「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中,和李連杰對打時,甄子丹設計了非常經典精采的橋段,用布棍(把溼布當成棍子)與竹棍對打,化柔為 剛的布匹,在納蘭元述(由甄子丹所飾演)的手中變成無堅不摧的武器,此布棍設計也被認為是動作武打電影的十大經典場面之一,甄子丹也因此入圍香港金像獎最 佳男配角的提名。

「我從來不會重複自己」,這是甄子丹對自己的要求。為了不斷突破,甄子丹甚至嘗試當起導演,自編自導自演。一九九六年、九八年,他前後拍了兩部前衛、風格 強烈的電影「戰狼傳說」與「殺殺人、跳跳舞」,遺憾的是,電影叫好卻不叫座。拍攝第二部時,由於遇上金融風暴,投資人紛紛收手,沒錢的甄子丹卻不放棄,甚 至借高利貸,堅持讓戲殺青。

談起那段被高利貸追著跑的日子,甄子丹坦言壓力很大,「我抽菸排遣壓力,菸癮越來越大。」後來有一天,甄子丹的母親到片場探班,突然跟甄子丹說:「我跟你 比一比吧!從今天起,我戒掉喝了三十年的茶,你只要戒掉才抽了三年的菸,看誰贏!」果真,麥寶嬋從那天起就不喝茶,甄子丹也從此戒了菸。

從十九歲踏入電影圈,幾乎每年都參與電影或電視演出的甄子丹,有著「實而不華」的硬底子真功夫,卻未得到相應的注視與回應。而未能像成龍、李連杰一樣,一 步登天、少年得志,在兩強的光芒籠罩下,甄子丹的身影雖然顯得黯淡,即使付出與回饋不成正比,但他對功夫電影的熱情與理想卻始終不變。

要求完美,一個鏡頭反覆拍攝一整天甄子丹除了是個「武癡」外,還是個「電影癡」。「他比我還愛電影」,「葉問」導演葉偉信這樣形容甄子丹,「他可以為了一 個鏡頭,反反覆覆拍攝一整天,要求做到完美。」葉偉信說,「這應該和他從小練武有關,練武,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做到正確。」彷彿是老天爺在考 驗甄子丹似的,他的熱情,竟然一堅持就長達二十年,直到○八年底的「葉問」上映,甄子丹才真正得到他應有的掌聲。如此漫長的堅持與等待,一般人早就放棄 了,尤其對武術演員來說,職業壽命更是深受年紀體力所限制。葉偉信觀察,「練武之人或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必須『永不放棄』,才能入這一行。如果因為很辛 苦就放棄,那從一開始就成不了運動員或武者了。」對於如何做到「永不放棄」的精神,甄子丹笑笑回答,「我每次會告訴自己,如果這一部片不成功,那就等下一 部嘍!」甄子丹堅持完美、不斷創新的同時,卻又堅持反璞歸真。尤其當現在的功夫電影,幾乎部部都仰賴電腦特效,但甄子丹卻始終如一地堅持「實拳實打」。

在其主演的「殺破狼」裡,他就堅持完全不套招,不依靠道具、攝影借位、電腦特效,每一拳、每一腳都是真的往對手身上使勁。「所有東西都可以假,情不能假,武功不能假。要真功夫、真感情,才可以打動觀眾。」甄子丹始終如此相信。

因為堅持實戰實打,甄子丹全身上下都是傷。「拍片時,有時會覺得,再這樣下去命都快沒了。」不過俗語云:「好了傷疤忘了疼」,傷勢一復元,甄子丹的衝勁又 回來了。「我真的沒有那麼老,我的速度、動作還不錯,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大器晚成,葉問的成功終於證明實力甄子丹的拚勁與不放棄,讓捧紅張國榮、周星 馳的著名香港監製黃百鳴也深感佩服,「子丹很多電影,都打得很精采、夠勁。但是,問起在哪部戲裡他演的角色叫什麼?觀眾卻不記得。他需要的是一部宗師等級 的劇本。」因此,「葉問」一片就是黃百鳴特地為甄子丹量身打造的作品。

與其說是「葉問」給甄子丹帶來了成功,還不如說甄子丹終於通過「葉問」,證明了他堅持與永不放棄的成功精神。也因為大器晚成,讓甄子丹比起少年得志者,更 多了一份成熟與智慧,對於這份遲來的成功,他更懂得珍惜,「我明白作為一個演員,不能陶醉於一時的成功,需要永遠保持進步。」「葉問」一片也讓甄子丹體會 到電影的社會影響力,「我碰到好多移民海外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的小孩看完﹃葉問﹄後,竟然主動要求要學習中國歷史。」甄子丹赫然發現,「功夫電影影響我一 生,自己拍的電影也可能對年輕人產生影響。」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葉問與甄子丹,超越時空、二位一體,因而讓世人同時認識了功夫巨星甄子丹與一代宗師葉問 的成熟與大器。

甄子丹

出生:1963年

出生地:廣東

學歷: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中學

最喜歡的武器:雙節棍

個人座右銘:勇者無懼

偶像:李小龍

演戲、導演、武術指導皆表現傑出1982年 贏得美國武術冠軍,曾被《Inside Kung-Fu》雜誌列為最年輕的殿堂級武術家之一1993年 「男兒當自強」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994年 「洪熙官」提名香港金龍獎「最佳男主角」1998年 「殺殺人、跳跳舞」獲日本「Yubari電影節」最佳年輕導演獎,以及第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提名獎2003、2004年 「千機變」獲得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2006年 「殺破狼」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2007、2008年 「導火線」獲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2009年 「葉問」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堅持自我,始終如一堅持真功夫,實拳實打完全不套招,不依靠道具、攝影借位、電腦特效,每一拳、每一腳都是真槍實彈 地對打。

堅持創新

為傳統中國武術加入現代元素,將霹靂舞、酷跑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勇於突破。

堅持超越自我

在電影中融入人文精神,柔中帶剛,由武轉文,不再只強調武勇,而有更多詮釋內心戲細膩的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2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你畫我猜》只熱一時 拖累Zynga業績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3348/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近日表示,受收購《你畫我猜》遊戲開發商OMGPOP交易的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將減記8500萬美元至9500萬美元。

Zynga 在第三季度初步財報中稱,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將低於預期,在3億美元至3.05億美元之間,淨虧損將達9500萬美元至1.05億美元之間。這間接表明了市 場對《你畫我猜》的熱度已經減退。Zynga還表示,受收購OMGPOP交易的影響,公司計劃減記8500萬美元至9500萬美元。

Zynga CEO兼創始人馬克•平卡斯(Mark Pincus)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依舊面臨了強大的挑戰,總的來說,我們對這樣的結果不滿意。」他還表示,公司計劃在第四季度進一步削減成本,並 集中精力投資於移動業。此外,平卡斯還表示,公司將通過尋求其他投資渠道,來扭轉當前面臨的困境。

今年3月,Zynga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你畫我猜》遊戲開發商OMGP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19

希爾頓謀求上市:那些轟動一時的PE收購案如今又在何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625

紐約時報刊文,希爾頓週四向SEC遞交了在紐約上市的文件,顯示出PE行業正將手中在金融危機前收購的公司推向市場。但其他PE主導的大型收購案似乎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此次希爾頓尋求IPO是否能給其他PE持有的公司帶來啟示?

當年收購熱潮時代紅極一時的公司,今天怎麼樣了?

PE依然持有的公司

TXU,曾經是最大的槓桿併購,可能也是最令人失望的。K.K.R.、TPG Capital、高盛、雷曼、花旗和摩根士丹利2007年以450億美元的價格就收購德克薩斯能源巨頭TXU達成協議,稍後改名為Energy Future Holdings。自此因天然氣價格下跌導致該公司苦苦掙扎。現在一群投資者仍對該公司的未來爭執不下。

First Data,這家信用卡處理公司自2007年被K.K.R.以290億美元價格收購以來一直難以盈利。今年摩根大通高管Frank J. Bisignano接手成為First Data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嘗試了非尋常策略改善盈利。

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這家軟件製造商在2005年被7家PE以113億美元購買,去年這7家PE公司通過借款拿出了7.2億美元紅利。6月有報導稱該公司正考慮出售旗下一個部門。

Toys 「R」 Us,零售商Toys 「R」 Us在2010年遞交上市文件,但沒有達成協議。儘管今年一度有買家出現,但該公司最終撤銷了上市請求。Bain Capital and K.K.R.以及房地產開發商Vornado Realty Trust在2005年以66億美元收購該公司,但一直陷於如何增長的怪圈中。

已被出售或上市的公司

HCA,在向PE支付大量紅利並允許其收回投資後,這家連鎖醫院於2011年上市。2006年,HCA以330億美元的價格被Bain Capital, K.K.R.和美林證券PE部門收購,這被看做信貸熱潮時的成功代表。

Alliance Boots,K.K.R.在2007年以220億美元價格收購這家歐洲零售藥房,這是當時歐洲大陸最大的槓桿收購,也是成功的案例。去年Walgreen簽署協議,將在2015年全面掌控Alliance Boots,並給予K.K.R.可觀回報。

Freescale Semiconductor,2006年TPG Capital,黑石、凱雷集團和帕米拉以176億美元收購這家電腦芯片製造商,但這家公司一直陷於疲軟的消費者需求和承重的債務壓力。2011年上市時該公司股價處於預期價格區間的底部。

Neiman Marcus,TPG和Warburg Pincus這兩家PE持股人在2005年花費51億美元買下奢侈品零售商Neiman Marcus,但本週他們以60億美元的價格把Neiman Marcus出售給了由Ares Management和一家加拿大養老金領導的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57

投資不能只看一時得失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ch5.html

    朋友老F做股票“敏銳度”很高,他得悉這幾天我國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升空,於昨天重倉換入一只量子通信龍頭股。

    今天淩晨,“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成功發射。F上午得知這一重大喜訊,屏氣凝神地等待股市開盤,滿心巴望這只量子通信股也一飛沖天!F思緒飛騰,隨著“墨子號”飛向太空,心馳神往,遐想無限。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今天整個量子通信板塊開盤就一路下跌,毫無反彈之力,換進來的那只龍頭股下午幹脆就躺在了跌停板上!而且它竟然是當天唯一一只跌停的量子通信股。而換掉的股票都漲。我操!

    “這可真叫‘衛星上天,紅旗落地’了!我怎麽換得如此‘精準’啊?真比‘墨子號’發射飛行還‘精確’!”F無比沮喪,在電話那頭訴苦、自嘲,“媽的!A股確實是個無效市場!”

    我聽得憋不住大笑起來。

    F談及股市無效性,於是我們就這一話題聊了一會兒。

    我在小文《市場對確定性不感興趣》(2014-11-20)中說:“股票逢喜生悲折射出金融學一個深刻原理: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對不確定性的反應是股票價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股票的本質特征;有利的不確定性會推高股價,而不利的不確定性則相反。這也就是說,市場對確定性不感興趣,對其常常不會做出明確反應。”其實,關於量子通信的重大意義,至少在2012年就有很明確的說法了,隨後相應的股票對其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逐漸作出了積極的預期反應,特別是從2014年中旬開始和股災之後直到當下,前後兩度漲勢洶湧澎湃。時至今日,量子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樣前期預期宣告實現,暫時告一段落,於是“利好出盡變利空”,這些股票不漲反跌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市場對不確定性十分敏感,而對確定性則不太感興趣。金融學這條“不確定性原理”實質上反映了市場的有效性。關於市場的有效性,本人在《不要漠視市場的有效性》(2016-06-19)和《不要漠視市場的判斷力》(2016-01-04)兩篇小文中均有所述。

    市場有效性原理是指,任何以前或現在的信息都已反映到股價上,而要使股價發生變化,只能由未來的新信息來影響。雖然這是有效性的理想狀態,與現實情況差距甚大,但我們切不可因為市場反應不足或有所偏差而徹底否定有效性存在。這就好比,有一把不精確的尺子,雖然它不能精準地測量數據,但它測量物體,測出長的還是長的,測出短的依然是短的。因此,不管市場水平如何,但各種各樣的相關信息一定會多多少少地反映到股價上來,市場絕對不會對有關信息無動於衷的。

    上面所說的市場“不確定性原理”和“有效性原理”,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或許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我們散戶沒有強大的信息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大都是滯後的,所以須要慎對利好或利空消息,這些預期消息往往都已反映在股價上了,你如果這時什麽熱追什麽,什麽冷拋什麽,無意之中追漲殺跌,容易吃虧。例如,朋友老F重倉換進的這只量子通信龍頭股,短短兩個多月就差不多漲了接近2倍了,這時再去搶,結果吃了眼前虧。所以,千萬不可輕視市場在這方面的有效性,它有時還是相當有效的呢!我們須要逆向思考問題,因為投資從本質上講是逆向的。

    “唉——”老F一聲嘆息。

    “投資不能只看一時得失。”我說,“我想,如果你能不以聽即時消息做投資,能把眼光再放長一點,不去計較短線得失,那麽你這只量子通信股換的究竟是對還是錯,這會兒還真不好說呢!你再重新考量一下!”

    “是嗎?讓我好好想想!”老F似乎感到一絲安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286

建行“不良”最差時期已過 信貸投放不求一時高收益

8月30日,隨著中行、工行先後發布2016年中期業績報道,五大行上半年成績單全部出爐。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上半年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同時,不良資產暴露也開始呈現見底跡象。

“未來幾年,不良資產仍會高位運行,但最差情況在去年年底結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況已經見底。”建行首席風險官曾儉華表示,“建行今年的資產質量要好於去年。”

建行新暴露“不良”已見底

2016年上半年,建行不良貸款余額1819.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9.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2015年同期上升0.05個百分點。關註類貸款占比3.06%,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減值準備對不良貸款比率151.63%——也就是說,該行撥備覆蓋率已經接近150%的監管紅線。

對於不良貸款的趨勢,建行董事長王洪章稱,上半年新產生了400多億元不良貸款,比去年同期下降100多億元,下半年應該會是這樣的趨勢。

“未來幾年,不良資產仍會高位運行,但最差情況在去年年底結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況已經見底。”建行首席風險官曾儉華表示,“建行今年的資產質量要好於去年。”

相比去年年末,建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659.80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8%,較上年上升 0.39個百分點。這也是繼2014年後,建行不良率再次突破1%,增幅也較上年有大幅擴大。

在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上,批發零售業、制造業、采礦業成為該行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不良率分別高達9.29%、6.22%、5.45%。

造成建行上述三大不良重災區的原因,曾儉華表示,宏觀經濟下行,銀行的資產質量表現最差的是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特別是受進出口影響很大,很多小企業都倒閉了。去年以來,采礦業不良率很高,采礦業主要是受煤炭行業的影響,全行業虧損很多,不良率開始上升。

另外一個原因,曾儉華解釋道,這幾年在進行結構調整,制造業和批發零售行業總體貸款余額在下降,這兩個行業貸款總量上是壓縮的,且這兩個行業的不良貸款比較多,所以這兩個行業貸款余額在下降,風險在逐步暴露,不良率依然在高位徘徊。煤炭這幾年又有點反彈,采礦行業風險的可控度在提高,即使現在不良率高,但是損失率很低。

在不良風險的區域分布上,曾儉華稱,東部地區去年是風險高爆發地區,現在東部地區向中西部的轉化基本完成,東部地區開始大幅好轉。未來資產質量有總體向好的趨勢,雖然有一些大額暴露的風險,由於考慮到財務安排和撥備處置問題,不良貸款率在未來幾年會呈現微小的上升,但是總體趨勢是向好的。

值得關註的是,對不良貸款的管理,建行實行了嚴格的管控責任制。王洪章表示,董事會、管理層、監事會要在不良貸款的控制中承擔責任,各個分行的一把手和管理班子也要承擔對不良貸款控制的主體責任。

在不良貸款的處置上,建行通過盤活、貸款出售、實時核銷等各種措施,對不良貸款的化解效果較好。此外,該行預計將於9月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不良資產證券化為不良資產處置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貸款結構方面,一方面,註重優質客戶、優質企業,特別是過去建設銀行有優勢的“三大一高”企業,大型企業、大型項目、大型城市,大型城市包括高端客戶。“總體來看,這類客戶和項目不良率比較低,雖然定價低一點,貸款利率下浮5%、10%,但是總體上是安全的,雖然暫時性收益低一點,但是有收益。”王洪章說。

另外,王洪章表示,個人按揭貸款做了調整,個人按揭貸款利率大概下浮4%~5%,雖然利率水平下浮,但是收益是有保障的,風險很低。通過這種調整,既可以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同時收益也非常穩定。

除了調整信貸類貸款結構,建行還持續發展綜合性業務。王洪章表示,總體上,債市風險和理財風險還遠遠低於信貸風險,不良率仍然比較低。表外業務、綜合性非銀行業金融業務總體比信貸業務的風險小很多,所以建行會持續的調整信貸類貸款結構,繼續大力發展綜合性業務,特別是表外業務。

下半年大力發展住房按揭貸款

值得關註的是,在國家房貸政策調整下,各家銀行發力房貸業務,住房按揭貸款均呈現快速上漲態勢。建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貸款余額31816.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077.82億元,增幅14.70%,余額、新增額均居同業首位。

對此,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建行是目前中國銀行業個人按揭貸款最多的商業銀行,這一趨勢還會保持下去。

對於增幅較大的原因,建行給出的答案是去庫存。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王洪章表示:“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有義務為去庫存做貢獻。”同時,他表示,為促進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建行還將繼續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做出應有貢獻。下半年該行還會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

“現在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建成的房屋銷售困難。因此,下一步的重點工作還包括研究如何在盤活房地產方面發揮作用。” 王洪章說。

此前有報道稱,監管部門對理財業務形成了新的征求意見稿,建行對此予以確認,並表示相關工作正在研究中。對此,王洪章認為需要註意幾方面問題:一是對於非標的比例一定要嚴重控制,不能超過監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條件;二是要分類管理;三是禁止期限錯配;四是要降低杠桿率,設定一些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46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9523&summary=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家上市公司一個月內收到4份監管函,相當於每周一份,這是什麽感受?這個問題可以去問一下慧球科技(600556),或者遠一點,問一問匹凸匹(600696)。而能將這兩家毫無關聯公司聯系在一起的,無疑就是現在資本市場的焦點人物鮮言了。


鮮言,1975年出生,做過律師,幹過投資,當過董事長,目前是證券事務代表。其被資本市場所熟識,應當是先以董事長身份運作匹凸匹,後又轉投慧球科技出任證代。


這種在外人看來不合常規的職業發展路徑,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呢?


匹凸匹兩度易主


因為一年前的“更名事件”,匹凸匹一躍成為市場上的知名企業——2015年7月,上市公司多倫股份更名為匹凸匹(諧音“P2P”),深度契合當時的互聯網金融熱點,引起眾多市場人士的熱議。其實,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更名之前的半年時間內,該公司就兩度更換實際控制人,這樣的速度在A股恐怕也為數不多。


多倫股份第一次“易主”發生在2011年12月。當時,其原實際控制人陳隆基以轉讓多倫投資(香港)公司(以下簡稱“多倫投資”)的方式,將其間接持有的多倫股份11.74%股權轉讓給了李勇鴻(圖1)。



從這次實際控制人變化的過程來看,陳、李二人的股權交易估計費了一番周折,最主要的體現就是陳隆基在二級市場上的大舉減持。


陳隆基原來持有多倫股份1.24億股,約占總股本的36.5%。在2011年的4、5、9、11月,陳隆基進行了大規模的減持,總計減持了8431萬股,套現8.18億元左右,平均減持價格約為9.7元/股(表1)。



在陳隆基完成最後一筆減持不久,2011年12月1日,陳隆基與李勇鴻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陳隆基將其所控制的多倫投資100%股權以3.6億元價格轉讓給李勇鴻。此時多倫投資持有多倫股份約4000萬股。這就意味著,李勇鴻耗資3.6億元收購了多倫股份4000萬股,每股價格為9元。


這一轉讓價格與陳隆基的減持均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折扣。通過此次收購,李勇鴻也一舉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持股11.74%。而陳隆基得以總計至少套現11億元並徹底退出多倫股份。


李勇鴻在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後,作了兩項承諾:一是承諾對多倫股份進行重組,置入煤化工產業項目,置出多倫股份現有的資產及債務;二是承諾12個月內不轉讓已擁有的上市公司權益。


然而,2012年7月,也就是在李勇鴻成為實際控制人剛剛半年之後,多倫股份又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在2個月前(也就是2012年5月)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化,由李勇鴻變成了鮮言。事隔2個月才發布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這次的變更同樣是在多倫投資層面進行的,李勇鴻將多倫投資51%及49%的股權,分別轉讓給了鮮言控制的兩家香港公司HILLTOP GLOBAL(中文名為“鴻豐環球”)及ON EVER(圖2)。



這次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變更過程中,有幾個蹊蹺之處。


一是轉讓價格。李勇鴻將多倫投資100%股權轉讓給鮮言時,兩次轉讓價格分別是2億元和1.4億元,合計3.4億元,而其獲得該筆股權付出的是3.6億元,換句話說,他“虧損”了2000萬元。這與通常的A股殼公司轉讓情形大相徑庭,李勇鴻不僅沒有博得轉讓收益,反而還在賠本做買賣。


二是公告時間。上市公司時隔兩個月才“知曉”其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並且在收到多倫投資告知其控股股東變更的函件後,多倫股份一直未能與李勇鴻取得聯系,李勇鴻也未能按規定履行相應的披露義務,仿佛一夜之間從世界上消失。


三是承諾打水漂。李勇鴻成為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不到半年,就通過轉讓多倫投資的股權間接實現退出,與其承諾的12個月內不轉讓上市公司權益不符。


多倫股份第二次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除了信息披露不及時、原實際控制人“失蹤”以及挑戰監管底線之外,另一個重要疑問是,為什麽李勇鴻要這麽快、不惜代價從多倫股份中退出?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李勇鴻所作出的向多倫股份註入煤化工項目的承諾未能如期實現。


在獲得實際控制權後,李勇鴻立即主導多倫股份以8000萬元代價,收購新疆東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恒投資”)持有的新疆東平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平焦化”)26.67%股權,並向東平焦化現金增資1億元,將持股比例提高至45%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個議案在獲得多倫股份董事會通過後,卻在2011年底的股東大會上以90%的高票率被否決。


收購案被否決的主要原因還是東平焦化的業績問題。根據審計報告專項說明,東平焦化2010年1-6月營業收入為5237.8萬元,營業利潤-723.6萬元,凈利潤-722.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77.8萬元。特別是,東平焦化2011年6月及以前的會計原始憑證資料因被盜丟失,造成審計機構無法對此前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實施有效的審計。


然而,即便收購案失敗,似乎也不至於讓李勇鴻以這麽快的速度,賠本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拱手讓與他人。為探尋答案,我們需要再深入分析鮮言在入主多倫股份之後的舉動。


鮮言運作多倫股份三部曲


鮮言從2012年以低成本方式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到2016年初退出時,將近4年的時間主要做了3件事。


一是成立公司,更名匹凸匹,“轉型”互聯網金融。


2014年11月,多倫股份出資1.15億元設立了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基金”),並推出配資服務的網絡平臺“KCV•紅馬甲”。但這家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高達10億元引起了交易所的關註,並對其業務合法性提出質疑,於是多倫股份在2015年4月將該公司以1.1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鮮言。


在交易完成之後,多倫股份發布了鮮言的一項聲明,表示為使柯塞威基金的業務能有更好的發展,鮮言決定將1.15億元以保證金的形式投入到與四川蓉記鴻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蓉記鴻豐”)的合作業務中。同時,鮮言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


分析蓉記鴻豐與柯塞威基金的合作協議,其本質應是一份配資業務協議,由柯塞威基金提供客戶資源,蓉記鴻豐提供資金支持。前述鮮言發出的聲明,並未明確指出該1.15億元具體系何者投入。是由鮮言個人投入呢,還是鮮言以董事長身份指令上市公司投入呢?假如是鮮言個人投入,則其在聲明中似無必要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因而,更像是鮮言讓多倫股份拿出了1.15億元幫助其發展業務。


但是多倫股份在轉讓柯塞威基金全部股權的同時,又設立了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金服”),註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也旋即被轉讓給了鮮言和北京柯塞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資管”)。


在完成上述子公司的設立與轉讓之後,2015年7月,多倫股份宣布正式向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領域轉型,並更名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並再出資1億元設立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深圳金服”)。這次更名在市場上引發廣泛關註。但此時的匹凸匹,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其更名事宜立即受到了上交所的關註,交易所兩次發出問詢函,並要求公司停牌自查。盡管如此,多倫股份還是執意更名為匹凸匹。


在轉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設想之下,匹凸匹又在2015年10月相繼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兩家子公司:匹凸匹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超市”)和匹凸匹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網絡科技”)。不過2個月之後,匹凸匹又將上述2家公司股權轉讓給了柯塞威資管。而前述的匹凸匹深圳金服,也在2016年8月以1億元價格,被轉讓給了已由柯塞威資管控制的匹凸匹網絡科技。


經過這一番挪騰,多倫股份設立的眾多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被全部轉出。從接手方來看,主要是鮮言及其控制的深圳柯塞威基金,而另一個接手方柯塞威資管也與鮮言存在緊密關系(圖3)。



柯塞威資管由鮮勇、鮮栗兩名股東持有。根據有關報道,此兩名股東與鮮言是兄弟關系。值得玩味的還有,柯塞威資管的曾用名是鴻豐萬泰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曾用名中的“鴻豐”二字,不僅體現在蓉記鴻豐的字號中,而且也體現在鮮言收購多倫股份時設立的鴻豐環球集團公司的字號中。


二是通過關聯公司控制匹凸匹的核心資產。


截至2015年底,匹凸匹實現營業收入2105萬元,利潤-1.68億元。其收入全部來自房地產業務,並且全部是由其持股42%的荊門漢通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通置業”)貢獻。其高調拓展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對公司營收毫無貢獻。顯然,漢通置業是匹凸匹手中僅剩的有價值的資產。對於這塊資產,鮮言通過兩步轉移控制權。


其一,對漢通置業進行增資擴股。由鮮言控制的柯塞威金服出資1億元,獲得漢通置業40%的股權。這起增資的時點是在2015年末,也就是鮮言即將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身份之時。在增資的同時,柯塞威金服承諾將新獲得40%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匹凸匹。


其二,對荊門漢通置業進行資產重組。漢通置業名下持有位於荊門市的兩塊土地1號地和2號地,地價成本分別為1.84億元、0.69億元,但均面臨因開發延期而被政府收回的風險。為了“盤活”土地,漢通置業分別以1號地、2號地出資設立了荊門漢達實業、湖北漢佳置業。接著在2016年6月,柯塞威金服的子公司深圳柯賽威大數據向荊門漢達實業增資6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柯塞威金服的另一家子公司深圳柯塞威網絡科技向湖北漢佳置業增資3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


也就是說,鮮言在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地位後,總計用1.9億元就取得了匹凸匹最核心、唯一收入來源資產的75%股權,僅相當於土地成本價。因此,盡管在漢通置業層面,鮮言非常慷慨地委托了表決權,但實際上此舉已經把漢通置業架空了,所謂的表決權一文不值。


鮮言此舉或許惹惱了匹凸匹新晉的控制人,匹凸匹以增資有違程序和董事、高管未盡勤勉責任為由,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銷交易的訴訟。不過,從既成事實及有關判決規則來看,法院撤銷的可能性比較小。


三是減持股份與關聯交易。


在利用多倫股份這個平臺為自己謀利的同時,從2014年4月開始,鮮言就開始不斷減持多倫股份(表2)。減持的理由是為了減少外資股東的持股比例,以便多倫股份由中外合資企業轉成內資公司開展金融業務。



從鮮言的減持數據來看,每股6-7元的減持價格低於其入股時每股8.5元的水平,鮮言減持2000萬股預計獲得1.2億元的收入,較其1.7億元的成本虧損約5000萬元。


鮮言虧本甩賣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值得註意的是,2014年12月,鮮言將其持有的HILLTOP GLOBAL的51%股權和ON EVER的49%股權轉讓給了殷群,從而間接轉讓了剩余2000萬股多倫股份,轉讓價格高達4億元。不過,因為殷群未能按照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股權轉讓協議自動解除。


鮮言轉讓股權的“大計”不僅沒有實現,反而接下來受股市劇烈波動的影響,還通過設立2個資管計劃,合計增持約1000萬股。2個資管計劃總規模是7.8億元,按1:2的結構設計,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作為劣後受益人出資2.6億元(增持1000萬股,鮮言作為劣後部分的實際支出約為4500萬元)。此時,鮮言持有的匹凸匹的股票數又增加到3000萬股。


這3000萬股在2015年12月底再次被鮮言以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五牛基金,每股價格約27元。但由於這次交易,交易所對多倫投資(後更名為匹凸匹中國)轉讓的其中2000萬股是否符合減持規定提出質疑,鮮言和五牛基金推遲了交易時間,並變更了交易方式。


對於匹凸匹中國持有的2000萬股,采取了五牛基金在香港對ON EVER單方增持99%股權的方式獲得該部分股權(圖4);對資管計劃持股部分,采取了直接受讓方式,五牛基金按每股14.44元價格耗資1.46億元收購了約1000萬股。



按照這種模式,似乎鮮言只收到了1000萬股的1.46億元現金對價,而輕易讓渡了另外2000萬股的價值。但是,顯而易見的是,五牛基金對匹凸匹中國增資只是為了規避轉讓的限制從而獲得控制權,對於後續鮮言在ON EVER所持1%的股權,雙方應有其他利益安排。


不過,如果按照資管計劃持股的轉讓價格計算,匹凸匹中國所持2000萬股價值大約為2.92億元。這就意味著鮮言所持3000萬股的轉讓對價只有4.48億元,遠低於雙方之前約定的8億元轉讓價格。這背後又可能有什麽不為外人所知的安排呢?


鮮言除了通過上述手段對匹凸匹進行運作之外,也利用一些常見的關聯交易進行套利。漢通置業曾在2012年與荊門市精九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九貿易”)簽署了鋼材購銷合同,漢通置業向精九貿易購買價值3000萬元的鋼材,精九貿易當時是由鮮言間接持股90%。對於這起關聯交易,多倫股份並未及時披露。在這筆交易之外,多倫股份還為精九貿易法人代表方紅星的5500萬個人借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甚至早前從多倫股份快進快出的李勇鴻,與鮮言也不無關聯。在鮮言執掌多倫股份期間的2013年7月,鮮言曾將原本質押給渤海國際信托的4000萬股多倫股份股票,全部轉質押給李勇鴻。這筆交易或許意味著,鮮言和李勇鴻並不只是簡單的交易關系,也許有一只“隱藏的手”在推動這個事件的發展。


影子推手


這只隱藏在幕後的推手,其實已有些許行蹤“暴露”了出來。


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的2012年4月,東平焦化的控股股東發生了變化。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愛普”)耗資2.1億元,從東平焦化原大股東東恒投資及另一家股東手中共計受讓其70%股權,東恒投資持有剩余的30%。而李勇鴻在1997-2005年期間,出任重慶愛普的董事兼總經理。


重慶愛普成立於2000年,這家公司股權架構略顯複雜,特別是其中夾雜了交叉持股的情況,這使其實際控制人是誰不易分辨(圖5)。



但是持有重慶愛普98%的重慶光遠投資所發生的一次股東變更,揭示了重慶愛普的實際控制人詳情。


2016年7月4日,重慶光遠投資的原控股股東高曉東,將其所持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重慶新聯物業(其控股股東為香港福佳),從而徹底退出。雖然如此,但高曉東還是擔任了重慶愛普下屬的重慶新城開發建設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因此,有可能是高曉東通過香港福佳控制了重慶光遠投資,是實際控制人。此外,從重慶愛普的股權架構來看,間接持股的馮多倫也是重要角色之一。


高曉東、馮多倫與李勇鴻之間存在合作的另一個體現是,在李勇鴻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後,多倫股份新增了廖克難、蔣躍中、張明3名高管,分別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秘。根據履歷,這3人均曾在重慶光遠投資或其關聯公司任職。


基於上述事實,一個可能的邏輯是,或許是在高曉東的幕後推動下,李勇鴻得以入主多倫股份,並主持收購東平焦化。在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不得已由高控制的重慶愛普接手完成收購,而李勇鴻則退出這場遊戲,結束其前臺操盤手的角色。


考慮到高曉東曾經在2015年意圖借助渝開發(000514)將自己所掌控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多倫股份又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李勇鴻入主多倫股份的意圖,或許並不只是收購東平焦化這麽簡單了。不過由於收購東平焦化失利,使得整個計劃功虧一簣。


那麽,鮮言又是如何加入到這場資本局的呢?答案或許還是與重慶這家公司有關。


前文曾經提到,在鮮言入主之後,多倫股份子公司漢通置業與精九貿易有一筆3000萬元的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鮮言通過精九投資持有精九貿易全部股權。精九投資這家公司於2009年7月在湖北荊門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元。根據多倫股份披露的信息,鮮言曾是湖北精九投資的股東之一,持有其90%的股權。


相關工商信息顯示,湖北精九投資當前的股東為:鮮言的兄弟鮮栗持有40%股權,馮多倫和另一名自然人冷虹各持有30%,鮮言已不在股東之列。


既然鮮言和馮多倫存在這層關系,那麽是不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在馮多倫及高曉東的協調下,讓鮮言走向臺前,接手李勇鴻繼續推進多倫股份的“轉型”?或許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李勇鴻要以虧本價甩賣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


登臺慧球科技


在從匹凸匹“功成身退”後不久,鮮言並未沈默太長時間,這次他施展身手的舞臺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慧球科技,鮮言應聘成為慧球科技證券事務代表。此時的慧球科技,正在陷入一場控制權紛爭。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斐訊”)控制人顧國平,曾在2014年7月高調入主慧球科技。其先後籌劃的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諸多計劃失敗後,不得已利用杠桿資金,通過一系列資管計劃增持慧球科技股份,持股比例一度達到8.79%(圖6)。但由於資管計劃爆倉、上海斐訊股權被凍結等原因,顧國平的持股比例下降到1.8%,不得不在2016年7月辭去慧球科技董事長職務,上海斐訊進駐慧球科技董事會的高管也相繼離職。



在顧國平離職後不久的2016年8月,鮮言出任慧球科技的證券事務代表,當時就有傳言稱其要謀求控制慧球科技。而在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缺位的情況下,張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以下簡稱“瑞萊嘉譽”)也加入了控制權的爭奪。截至目前,瑞萊嘉譽已持有慧球科技7.5%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


慧球科技這場控制權之爭究竟何時會水落石出,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但鮮言加盟之後的慧球科技,對瑞萊嘉譽采取了“拒、拉、設”三招。


一是拒,拒瑞萊嘉譽。具體方式是對瑞萊嘉譽的持股采取“無視”態度。瑞萊嘉譽在持股比例達到4.999978%的時候,曾經發函給慧球科技,要求其發布持股達5%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但慧球科技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並且召開董事會否決了披露瑞萊嘉譽增持股份的權益變動報告議案。


對此,上交所向慧球科技發出詢問函。按照慧球科技的回複說法,之所以采取上述舉動,主要是因為瑞萊嘉譽的持股比例未達到5%。雖然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明確,5%在實踐中的取值範圍為達到該持股比例的股票數的前後1手(1手等於100股),但該指引主要適用於“一家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的行為”,而瑞萊嘉譽在購買慧球科技4.999978%股份之前並未持有慧球科技股份,不屬於《指引》的適用範圍。因此,慧球科技可以不予披露。


二是拉,拉顧國平做“擋箭牌”。顧國平持股比例僅有1.8%,其在2016年7月就辭去了在慧球科技的所有職務,而且提名的高管都從董事會中退出,顯然已經不是慧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了,其本人也多次公開做了如此表態。但慧球科技堅稱顧國平仍是實際控制人,理由是慧球科技新的董事是在顧國平控制時期聘任的,因此,顧國平仍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


三是設,設立系列子公司。慧球科技設立子公司的手法,與鮮言在匹凸匹時如出一轍。2016年7月29日,慧球科技宣布投資1億元成立5家公司,只不過匹凸匹時設立的子公司帶有“柯塞威”字樣,在此時變成了帶有“科賽威”字樣(表3)。



有匹凸匹前車之鑒,慧球科技設立的這幾家公司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會不會在進行處理後,慧球科技會以類似匹凸匹的模式給予鮮言支持呢?


慧球科技的應對舉措,尤其是拒絕披露瑞萊嘉譽的權益報告,引起了資本市場和監管部門對瑞萊嘉譽的關註。交易所也發函詢問瑞萊嘉譽,督促其披露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如此一來,二級市場的遊資聞風而動,拉高了慧球科技的股價,增加潛在收購方的收購成本,幹擾其收購行為。


瑞萊嘉譽可能確實感到有苦難言,慧球科技為達目的完全不顧監管規則肆意為之。瑞萊嘉譽的難堪,可以從其推遲回複交易所的問詢函得到某些側面印證。不過,從瑞萊嘉譽最終回複的情況來看,其可能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瑞萊嘉譽背後的魅影


瑞萊嘉譽增持慧球科技7.5%股權,總計耗資4.68億元。對這筆資金的來源,瑞萊嘉譽在回答交易所的問詢函時也直言不諱是“借的”。瑞萊嘉譽從北京州際田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州際田野”)、朱斌、北京禾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禾佑物業”)、北京天元創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元創展”)4個債權人借款6億元,期限5年,利率均為6%,這其中北京州際田野提供了5.5億元。


進一步分析這4位債權人的關系,瑞萊嘉譽實際上是從兩家借的購股資金——北京州際田野和朱斌,其余2家債權人是朱斌的關聯企業(圖7)。



在這些債權人中,北京州際田野的身份最引人關註。北京州際田野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50萬元。以這樣的註冊資本規模借給瑞萊嘉譽5.5億元資金,其背後似乎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另外兩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一,瑞萊嘉譽開始啟動對慧球科技的股權收購時,所獲得的1900萬股(接近5%)來自於北京州際田野,雙方通過大宗交易完成易手;其二,2016年8月,瑞萊嘉譽的唯一有限合夥人張琲將其所持90.9%的份額轉讓給了北京州際田野,後者又將其在瑞萊嘉譽的認繳出資額提高到6.005億元,並將其對瑞萊嘉譽的5.5億元債權轉為了LP份額。如此一來,北京州際田野在瑞萊嘉譽的出資份額提高到了99.9833%(圖8)。



由此看,瑞萊嘉譽可能不過是北京州際田野用於收購慧球科技的工具而已。那麽,北京州際田野及其自然人股東田野、顏婉琳又是什麽背景呢?(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75

阿里CEO張勇:跨境電商不是一時風口 eWTP將開創“新經濟特區”

12月21日消息,第一財經獲悉,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出席杭州全球跨境峰會上發表“eWTP——讓貿易回歸貿易”主題演講。稱跨境電商絕不是一時風口,而是在eWTP框架下,非常有可能開創全球新經濟貿易體系以及新經濟特區的窗口機會。

張勇對近兩三年以來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做出判斷,並闡述了由阿里巴巴倡導和推動的eWTP將成為全球經濟新貿易規則的中國樣本。阿里倡導的eWTP是希望建立一個全球買、全球賣、高效率、全透明、無障礙、全球中小企業可參與的全球新經濟交易以及規則體系,這已經成為此前杭州G20峰會的共識成果之一,並得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高度認可。

2016年3月,阿里零售平臺成交規模突破三萬億元規模,占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的10%以上。張勇認為,這是新經濟體的重要里程碑。電子商務不再僅僅是一個銷售渠道,所有企業都在圍繞電子商務思考未來,利用互聯網進行變革、進行升級,這是阿里巴巴在今天看到供需通過電子商務對於中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對中國商業的影響。這是中國的經驗,也由此看到可通過eWTP、跨境電商走向全球的機會。

張勇在現場還專門提到,阿里巴巴作為eWTP發起者和倡導者,杭州作為國家第一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雙方將繼續推動打造第一個eWTP試驗區,實現“單一窗口”政策創新,一起摸索出第一個全球樣本,創造新經濟體的“深圳特區”,將杭州經驗變成中國經驗,再將中國經驗變成全球經驗。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靠投資、出口、消費三輪馬車驅動,其中消費驅動越來越強勁,尤其消費升級帶來的進口供需驅動更強。eWTP重要的是“e”即互聯網,通過大數據洞悉消費趨勢,真正改變提升中國供給側以及全球供應鏈流通效率,這是接下來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要繼續推動的。

在此次全球跨境電商峰會期間,作為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核心業務,天貓國際官方披露了一份最新成績單:2016年總成交依然保持市場規模第一,共引進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覆蓋3700個品類、14500個海外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93

戰旗直播CEO陳悠悠:不圖一時之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0/162484.shtml

戰旗直播CEO陳悠悠:不圖一時之快
麻策 麻策

戰旗直播CEO陳悠悠:不圖一時之快

戰旗直播的“未來計劃”看起來從容不迫,現在它要斟酌的只是眼下如何“破局”。

i黑馬 4月10日 報道

像戰旗直播希望的那樣,在這家發展3年的遊戲直播平臺的品牌發布會上,陳悠悠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上臺演講對外傳達了一個信號:由守轉攻。此前,他們極少對外發聲。

會前,陳悠悠接受媒體的群訪。“老實說,去年戰旗讓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動蕩,其實這一切還是來源於我們的防守戰略。”

她進一步“解釋”:“我去年手里握了一大把預算,如果要打一場長久戰,不能圖一時之快。”這句話的意思,不言而喻。

在遊戲直播圈,看上去戰旗直播是那句俗套古訓里的“前浪”。實際上,它仍然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面,抓住自己積累的資源,悄悄行動。在40分鐘的演講里,陳悠悠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回顧戰旗過去三年所做的事,著重講了他們“主動”采取防守姿態的2016年。

“實話說挺憋屈的,”陳在談到2016年時感嘆,“有幾家新的直播平臺興起,競爭白熱化。對於戰旗來說,為了保證我們現有的主播生態、用戶生態,我們去年做了很多戰略性放棄。”

其中,最重要的放棄就在“主播生態”上。據媒體報道,2016年戰旗直播有多位知名主播出走,其中包括爐石傳說主播溫酒斬華佗、英雄聯盟主播PDD。反觀“這個浮躁行業里”的鬥魚和熊貓,這一年卻在主播爭奪和資本角逐中占盡風頭。陳悠悠直言,2016年主播爭奪是一場關於人性、信譽、金錢的大戰。

坊間流傳,遊戲直播的戰局已定,“戰旗直播淪為三線”。而據易觀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戰旗直播2016年平均瀏覽量行業第二,自制綜藝行業第一。

尷尬被留在了過去。“我們將組成一個全新定位的戰旗直播。”陳悠悠在發布會現場表現得異常堅決。

按照陳悠悠的表達,戰旗直播始終深刻改變著遊戲直播業態,已經成為中國遊戲直播平臺中的自制綜藝標桿公司。

“《LyingMan》(戰旗自制綜藝)是狼人殺的教科書。”她說。

在狼人殺遊戲遠沒有今天流行的2015年3月,陳和團隊就著手打造這檔國內首個圍繞狼人殺開展的電競真人秀。

她在演講中說明了戰旗為此都做了哪些事情:

1.2015年推出第一季《LyingMan》,作為試水項目,預算只有2萬塊錢;

2.從第二季開始,節目制作成本提高(100倍以上),制作標準接近電視級別;

3.2016年,戰旗花7個月時間將狼人殺線下賽事鋪進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7大賽區,覆蓋40多個城市,布局1000多家線下殺人吧;

4.今年初,LyingMan獲旺旺集團贊助推出“旺旺殺”,商業化成型;

5.戰旗想要打造狼人殺生態圈,涵蓋節目、遊戲,直播、桌遊、線下友誼賽。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同意陳悠悠所言:“狼人殺今年很熱,我們不是偶然踩中,而是一直堅持。”

在戰旗直播2017年的整體戰略中,狼人殺依然是核心之一。並且,他們打算將這種成功總結,然後複制到其他自制綜藝。雖然我們不清楚這種成功幾率有多高,但顯然陳悠悠信心十足。

另外兩個核心關鍵詞也不容忽視:賽事、電競(包括線下電競館、電競基金以及各種線下布局)。

在賽事覆蓋上,戰旗直播已購得今年多項大型賽事版權。比如,第七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7)、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及S7總決賽,甚至也已將S8總決賽直播權收入囊中。按照陳悠悠的說法,今年戰旗直播有了完整的賽事體系,“別的平臺有的我們都有,別的平臺沒有的我們也有。”

在電競布局上,陳悠悠透露了戰旗首家電競館將落地杭州核心區塊。具體細節並未公布。而自有的電競賽事布局也包含了現流行的主要硬核遊戲——爐石傳說、英雄聯盟、守望先鋒。除此之外,戰旗今年設立了2億電競基金主要用於扶持電競主播和電競遊戲開發者。

“我們不僅是一個線上遊戲直播平臺,”陳悠悠在發布會上說,“我們願意陪伴著玩家,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戰旗另外一個亮眼的線下舉動是,它將打造國內首個聯線遊戲派對——LanStory。國外同類活動最著名的是Dreamhack Winter局域網聚會,它已發展出成熟的模式。戰旗LanStory項目負責人張佳龍提到,第一屆Lan Story將於今年8月25日到27日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將設置端遊區、手遊區、LyingMan區和賽事對戰區,為遊戲玩家提供一場持續三天三夜的線下遊戲狂歡。

戰旗直播大刀闊斧向前推進,對手當然不會停步不前。起碼在資本上,鬥魚和熊貓都已遙遙領先“今年剛剛獨立運作”的戰旗。而且,事實上,戰旗雖然在賽事布局上采用“覆蓋”戰略,但它在大型賽事的獨播資源上並不占優勢,並且對移動電競還持觀望姿態。

戰旗的“未來計劃”看起來從容不迫,現在它要斟酌的是眼下如何“破局”。

—————————————————————————————————

以下為戰旗直播CEO陳悠悠演講分享(創業家&i黑馬編輯):

今天站在這感慨萬千,感覺情緒來了。大家可能不覺得戰旗直播三年了,但是它真的是三年了。你們今天可能會說:“悠悠你終於要站出來了嗎?”我很少站在媒體前,也很少接受采訪。戰旗直播向來比較低調。實話實說,今天我就要好好地從第一排聊到最後一排。

想先跟大家回顧一下戰旗過去三年到底在做什麽。媒體報道的都是“這個主播來了”,“那個主播來了”,那麽我們這三年是在挖主播,或者說培養主播嗎?不僅僅是。

2014年,直播平臺很少,遊戲直播平臺就兩家。2014年3月戰旗正式立項,5月正式上線,發展非常快因此整個過程非常趕。第一波流量來自於賽事,那個時候我們買了TI4(創業家&i黑馬註:第4屆DOTA2國際邀請賽)和OGN(創業家&i黑馬註:韓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CK的前身)直播版權。那一年是戰旗的初創期,當時運營同事基本上在尋找一些電競圈內有一定的粉絲量,或者有一定內容積澱的主播,除此之外我們還贊助了一些知名的戰隊。那個時候的戰隊也是挺迷茫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如此多的贊助,當我們找過去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很驚訝,對我們開出的價格歡欣雀躍。所以當時的一切都只是一個問號,那時候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飛去跟各種各樣的玩家聊直播到底什麽。2014年也是中國遊戲直播的初創期。

第二年遊戲直播迎來了爆發期。2015年,戰旗有著全國最多的明星主播,在冠名贊助方面已經有了一定進步,這一年我們在選擇贊助某個戰隊的時候開始考量它的成績,不再像過去一樣一鍋端。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思考,在新的直播平臺興起的當口,什麽東西可以成為戰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說我簽一個主播、簽十個主播、簽一百個主播。於是,我們正式開啟了LyingMan自制節目,在2015年4月1日愚人節那天推出了LyingMan第一季。

去年我們打了一場防守戰。實話說挺憋屈的。2016年我稱之為直播元年,幾家新的直播平臺興起,競爭白熱化。對於戰旗這樣一家老牌直播平臺來說,為了保證我們現有主播生態、用戶生態,我們去年做了許多戰略性放棄。比如一個主播借助戰旗平臺,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從月薪3000漲到3萬。在這個時候其他直播平臺可能會做一件事——用10倍以上甚至百倍的價格去挖。2016年的主播爭奪是一場人性、信譽、金錢的較量。我非常感謝還有非常多的主播這個時候依舊堅守他的信譽、合同。

2016年新平臺包括資本各方面確實比較強勁。但是戰旗沒有停下,我們去年在做自制的賽事和賽事拓展,做了一系列賽事和節目IP。我們做了科比的直播。可能大家會說這有什麽了不起,每個平臺都有明星。對,是有很多明星都在做,但是我們這一場直播采用了電視直播的標準和非常多的新技術,包括兩屏互換、用戶可以自由切換不同的角度。科比覺得拿著自己的手機拍自己這樣的形式非常有意思。直播中設計了一個互動環節,我們讓玩家來向科比提問,實時把問題的積累數告訴科比,他回答了所有的問題,之後科比中國合作方告訴我說科比從來沒有這麽配合過,他非常喜歡直播這個形式。

說了這麽多,2016年對於戰旗來說是一個平穩期,我們不停地布局,我們不停地保證在自己的節奏里不被別人帶走。

2017年會有什麽樣的變化?我想先帶大家看一個品牌升級的小視頻。這是我們全新的Slogan“天生愛玩,遊戲至上”(Live For Gamers)。我們都是一群愛玩的人,我們都是一群有趣的人。戰旗2017年重新刷新品牌定位,不管市場混戰是不是繼續,我們走自己的路——為電競玩家服務。

14年前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是一個CS職業選手,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都是局域網,網吧里面烏煙瘴氣,但那個時候的我就想稍微瞄準一點,現在回想起來很快樂。現在我35歲了,依然在某一個夜晚玩我自己喜歡的電腦遊戲,我覺得這是一輩子的事,等白發蒼蒼,到那一天我還在玩遊戲,只不過遊戲在變化。

今年我們布局了所有的硬核賽事,別的平臺有的我們都有,別的平臺沒有的我們也有。這是一張成績單,在這里面藍色的是我們自己做的自制賽事。當去年大家都覺得戰旗好窮、不砸錢的時候,我們在做布局,我的風格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鷹就是錢,今年我們有了完整的賽事體系。

第二塊我想重點給大家講一講LyingMan。這段時間狼人殺太火了,LyingMan是狼人殺的教科書。其實狼人殺的前身叫做殺人遊戲,2015年3月狼人殺進入我們的視野,相對還沒有今天這麽熱。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我拿著狼人殺這個idea去審批,只批給我2萬塊錢,然後我就把各種各樣遊戲主播叫在一起開始玩狼人殺遊戲。最後我為什麽下定決心要做它?因為它的後臺數據非常驚人,每一集都是直線上升。到第二季、第三季我把成本提高了100倍以上,這時候大家看一看,這是電視級別的節目。

LyingMan播到第四季,狼人殺開始有上升苗頭了。各種直播平臺、組織開始瘋狂複制。其實它的制作難度並不是那麽那麽高,而且誰都可以玩,所以市場上又起來了幾個類似節目。這時LyingMan團隊經歷了這三年內最艱難的時刻,我們的人數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我們意識到節目必須變化,於是我們花了7個月的時間,覆蓋了中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7個大賽區,40多個城市,1000多家殺人吧去做線下的比賽。LyingMan目前已經正式進入正規商業化的模式,旺旺集團成為我們的贊助商,我們也特別為其打造了一個旺旺殺。

上個禮拜我們做了國際狼王爭霸賽,除了一直堅守在我們LyingMan節目中的主播之外,一半以上的新人來自於線上各種狼人殺錦標賽,戰旗直播已經正式把它做成一個電競類型的賽事。我們要做的是狼人生態圈,節目、遊戲、直播、桌遊、線下友誼賽。狼人殺很熱,但我們不是偶爾踩到熱點,我們一直在堅持,上帝是公平的。我們會一直去做關註於遊戲二字與人權的節目。今年我們會有四到五個新的IP出來,但會經歷一些篩選的過程。

戰旗電競館今年也會落地,真真正正把遊戲電競這條路做下去。選址在杭州核心區塊,目前還不方便對外透露。所以我們不僅僅是一個線上遊戲直播平臺,我們願意陪伴著玩家,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除此之外,戰旗今年設立電競基金,扶植主播與電競遊戲開發者,只要你熱愛遊戲,不管你是個人還是一個獨立工作室,我們都歡迎。

不知道手機前的你們,或者電腦前的你們在聽我今天講過之後,是否對戰旗更了解了。剛剛所說的LyingMan、戰旗電競館,賽事覆蓋,以及戰旗電競基金會等等,我們將組成一個全新定位的戰旗直播,所以這件事情是我們整個團隊一輩子想做的事。

戰旗直播 LyingMan 陳悠悠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